船歌主题曲
⑴ 谁能告诉我柴可夫斯基 四季中 船歌的创作背景
1876年,柴可夫斯基应彼得堡《小说家》月刊发行人贝纳德的约请,每个月为《小说家》的音乐附刊写一首钢琴曲。贝纳德按照十二个月令的时序,选定了十二首诗,提供给柴可夫斯基,作为十二个曲子的标题。其中六月用了普列谢耶夫的一首诗:
走向河岸——那里的波涛将喷溅到你的脚跟,神秘的忧郁的星星会照耀着我们。
柴可夫斯基根据这首诗,写成了一首船歌。全曲分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是同一个主题,旋律深情婉转,略带忧伤,象一首浪漫曲。虽然没有用6/8拍子,但4/4拍子从强拍到弱拍一摇一摆的节奏。同样体现了轻舟荡漾的形象。中段速度转快,节奏也活跃起来,并从小调转入了大调,从四拍子过渡到三拍子,写出了“山鸣谷应,风起水涌”的形象;歌声桨声,溶成一片,还可以听到浪花飞溅的音响。第三段的旋律,在每个乐节的收尾,加进了陪衬的声部,原来的“独唱”,变成了“二重唱”;歌声此起彼落,表现得更为气韵生动。最后,小船渐渐离去,波浪轻微的拍击声消失在远方。
柴克夫斯基的四季:
一月—炉边
二月—狂欢节
三月—云雀之歌
四月—松雪草
五月—清静之夜
六月—船歌
七月—割草人之歌
八月—收获
九月—行猎
十月—秋之歌
十一月—在马车上
十二月—圣诞节
⑵ 邓丽君有首歌歌词有风儿吹动了我的船帆是什么歌
这句歌词是出自于《船歌》,正确歌词是“风儿呀,吹动我的船帆内”。
歌名:船容歌
演唱:邓丽君
词:印度尼西亚民谣
曲:印度尼西亚民谣
呜喂,风儿呀,吹动我的船帆
船儿呀随风荡漾,送我到
日夜思念的地方
呜喂,风儿呀
吹动我的船帆
情郎呀,我要和你见面
诉说我,心里对你的思念
当我还没来到,你的面前
你千万要,把我要记在心间
要等待着我呀,要耐心等着我呀
情郎,我的心象那
黎明的温暖太阳
呜喂,风儿呀,吹动我的船帆
船儿呀随风荡漾,送我到
日夜思念的地方
(2)船歌主题曲扩展阅读
《船歌》是邓丽君演唱的印度尼西亚民歌。
邓丽君(1953年1月29日-1995年5月8日),出生于中国台湾省云林县,祖籍河北省大名县,中国台湾歌唱家、日本昭和时代代表性日语女歌手之一。
其他版本:
《船歌》是电影《衣锦还乡八两金》的音乐主题歌。《船歌》由罗大佑作词、谱曲、编曲,由齐豫演唱。其发行时间为1996年05月。
《船歌》是齐豫和好妹妹演唱的一首歌曲,收录于2018年好妹妹发行的专辑《追梦人》中。
⑶ 船歌音乐 7分钟 纯音乐
1. 大地之母
2. 妖域
3. 桃花岛
4. 女娲之后
5. 拜月
6. 仙剑奇缘
7. 莫失莫忘
8. 千里姻缘一线牵
9. 快乐逍遥
10. 莲花池
11. 人间精灵
12. 酒醉三分醒
13. 魔与道
14. 淌血的心
15. 姜氏孤儿
16. 比翼鸟
17. 时空之钥
18. 爱的世界
19. 白河寒秋
20. 拜月欺天
21. 比武招亲
22. 蝶恋
23. 蝶舞春园
24. 君莫悲
25. 客栈
26. 梦中大侠
27. 情愿
28. 桃花幻梦
29. 雨
30. 云谷鹤峰
31. 再续未了缘
32. 战斗
33. 永恒的回忆 (杀破狼 演奏曲)
34. 终于明白 - 动力火车 (仙剑奇侠传片尾曲)
35. 消遥叹 - 胡歌 (仙剑奇侠传插曲)
36. 杀破狼 - JS (仙剑奇侠传主题曲)
37. 花与剑 - JS (仙剑奇侠传插曲)
38. 一直很安静 - 阿桑 (仙剑奇侠传插曲)
39. 六月的雨 - 胡歌 (仙剑奇侠传插曲)
40. 红色蒲公英 (终于明白 演奏曲)
41. 莫失莫忘 (逍遥叹 演奏曲)
42. 让爱 (六月的雨 演奏曲)
43. 君莫悲 (逍遥叹 演奏曲)
44. 无悔光阴 (六月的雨 演奏曲)
45. 继续奋战 (杀破狼 演奏曲)
超多啊。。。我也不知道哪个
⑷ 古战场传奇的片头曲天空船歌的中文歌词
pround of you
Love in your eyes
Sitting silent by my side
Going on holding hands
Walking through the nights
Hold me up hold me tight
Lift me up to touch the sky
Teaching me to love with heart
Helping me open my mind
I can fly
I'm proud that I can fly
To give the best of mine
Till the end of the time
Believe me I can fly
I'm proud that I can fly
To give the best of mine
The heaven in the sky
Stars in the sky
Wishing once upon a time
Give me love make me smile
Till the end of life
Hold me up hold me tight
Lift me up to touch the sky
Teaching me to love with heart
Helping me open my mind
I can fly
I'm proud that I can fly
To give the best of mine Till the end of the time
Believe me I can fly
I'm proud that I can fly
To give the best of mine
The heaven in the sky
Can't you believe that you light up my way
No matter how that ease my path
I'll never lose my faith
See me fly
I'm proud to fly up high
Show you the best of mine
Till the end of the time
Believe me I can fly
I'm singing in the sky
Show you the best of mine
The heaven in the sky
Nothing can stop me
Spread my wings so wide
⑸ 船歌的创作背景
,由齐豫演唱,罗大佑词曲。电影描写男主角“洪金宝”从美国打工归来,到大陆的故乡寻亲,与女主角“张艾嘉”之间纠纠缠缠的爱恋故事。电影接近尾声的时候,张艾嘉一身嫁衣,戴着洪金宝用自己的八两金打造的嫁妆,乘船远嫁三藩市,洪金宝奔走在岸边,骑车追逐,登上高坡远望,此时响起主题歌《船歌》,年华如水,爱情似舟,歌曲悠扬飘荡在水面上,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衣锦还乡八两金》是香港女导演张婉婷作品《移民三部曲》里面的第三部。罗大佑为它作配乐,同时也撰写了这首主题曲。
在罗大佑的音乐里面,跟导演的心情一样,都在探寻中国人的“根”,都在想从电影也好,或者音乐也好,不同的艺术形态里面,来探寻中国人在离开家乡以后,在海外渴望落叶归根的这中间的许多心境。描述的是--似乎你在海面上漂浮,慢慢就要荡回去了。你不知道荡你回去的到底是船,还是海,还是命运,让你在这段时间里面悠悠荡荡地终于回到了故土,中间的渴望跟情绪不可言喻。这首歌同时也是罗大佑89年以后的作品里面的一部分,他尝试用了东方的曲调、情绪,来描述中国人的一些情结。(来自爱问知识人突然的自我)
罗大佑的《船歌》在1986年就已经有初稿,并准备给张艾嘉演唱,后来因为“明天会更好”事件,罗大佑离开台湾去香港发展,直到90年他去安徽采风时期进行改编之后重新交给齐豫演唱,选自电影同名专辑《衣锦还乡》。他后来出版的这首作品部分引用了黄梅调,并非根据某一首民歌改编。(来自爱问知识人大林)
⑹ 关于肖邦的Op.60(船歌)的两个问题……
升F大调船歌nbsp;Op.60nbsp;船歌(Barcarolle)起源于意大利语中Barca(船)一词,据说由威尼斯船夫的传唱民歌演变而来,多为6/8或3/8拍,小船起伏荡漾的感觉在歌声中悠悠起伏。后来船歌泛指按这一体裁写成的声乐或器乐曲,比如门德尔松的《威尼斯船歌》nbsp;,还有肖邦和福莱的钢琴曲《船歌》。nbsp;《升F大调船歌》OP.60,作于1845~1846年,出版于1846年,呈献给斯托克豪森男爵夫人。肖邦只作了一首船歌,这是纯粹的威尼斯水乡著名的船夫之歌。典型的船歌是6/8拍子,其强拍在第一拍,弱拍在第四拍。肖邦则变为12/8拍,把强拍放在第一拍及第七拍,弱拍在第四拍及第十拍,并且将旋律线延长,使之更为流畅。nbsp;创作此曲乃肖邦与乔治·桑的感情即将破灭之前,肖邦自认为这是“坐在船上,只知道自己天地的一对恋人,表现情意绵绵的戏剧性。”乐曲充分反映了肖邦这一时期内心的孤独与悲愁。这首乐曲的构成,不论是从整体或者是从主题材料精密的发展,旋律或和声上的优雅等等,都称得上是肖邦最完美的杰出作品。这也是肖邦全部作品中最要求表现手法及用心来演奏的很难的乐曲之一。nbsp;乐曲一开始呈示的序奏主题采用三度、四度、五度、七度等音程的重奏,婉转悠长,蕴含着淡淡的伤感和忧愁。序奏主题之后出现两小节犹如荡浆的伴奏音型,接着,乐曲在这个伴奏音型的衬托下,轻轻地呈示出第一主题。这一主题起伏回荡,带有较强的歌唱性,仿佛诉说着忧伤的心事。这个主题反复两遍后,发展成为新的旋律,随后,在A大调上呈示出第二主题。这个主题旋律平静舒展,犹如绵绵的沉思,充满了宁静的气氛。这一主题经发展后情绪步步高涨并形成高潮。之后两个主题相继再现,最后用明确的终止式结束。
⑺ 求肖邦《船歌》的曲式及分析。超详细的,不需作曲背景,谢谢!
作品分析
一、概述
这是一首采用对比式插部,有引子,有尾声的复三部曲式
二、音乐分析
(一)呈式部(这是一个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g小调,旋律深情,委婉,略为伤感)
引子 A B A
︹ + ︹ + ︹ + ︹...... (注:图中的数字代表小节数)
2 4﹢6 4﹢6 4﹢6
①第一部分 开始的行板如歌( Andante contabile)
这一抒情如歌、有两个乐句构成的乐段,第二句以重复前一乐句的主题材料开始,由于在第8小节形成了一个小高潮,因而延迟了之前一乐句相应部分音乐的下降,使得第二乐句成为一个扩充了的乐句,较第一乐句长度增加了三分之一,主题开始的前两小节是引子(采用“船歌”特点的固定律动,出现了本曲的基本的伴奏音型,为整曲做织体上的预备)
例: (第1小节——第12小节)
开始乐段扩充了第二乐句,其结果是一个2小节之后两个1小节 ,形成了结构的分解,单继之以一个2小节的片段来结束,从结构上看又恰恰是前面两个1小节的综合,成为:
↗ 分解 ↖
6=2+1+1+2
↘ 综合 ↙
②中部
中部是前面主题的展开,情绪显得较为明朗,但就整个中部来说,调性及音乐材料的处理都仍然是不稳定的,特别是调性随即转入属调,逐步酝酿再现部的进入。中部的结束是半终止,再现部的开始是以终止在主调上的解决,再现部分准确再现开始的乐段。
例:(第12小节——第24小节)
左手采用基本伴奏音型,右手是主题的展开。
③再现部
这是第一部分的完全重复
(二)插部(在同名大调G大调上进行。采用对比原则加以展开,从如歌的行板转入稍快的速度,简明轻快的旋律交替进行)
中间部分是情绪的真正展开阶段,对比的新主题又更多发展的趋向,并逐渐引出另一个更积极的对比材料,调性转到同名大调,显得较为明朗、开阔。
两个新主题材料的开始片段分别如下:
例:
(a)
(第32小节——第36小节)
(b)
(第40小节——第45小节)
在这一部分的开始,伴奏声部还继续保持基本伴奏织体,情绪逐渐发展到高潮,固定的节奏也配合着发生变化,第二个新主题的片段动机不断向上模进,转调,连续的琶音减七和弦仿佛水波汹涌,使音乐的发展骤然中断。
例:(第50小节——51小节)
高潮之后以反向的主要主题动机材料片段来衔接再现部。
例(第52小节)
中间部分结构由于没有明确的终止式,因此显得不稳定,不完整。中间部分本身的速度变化也对结构的不稳定发生影响使得这一部分难以成为一个独立的段落。
(三)再现部
再现部和第一部分没有显著的不同,只是加强了内声部的复调处理,在每个分句末尾加进了呼应的声部,把原来的“独唱”变成了“二重唱”,犹如两人在船上倾心对话,使有较深的情、景融合之感。
(四)尾声(第83小节——结束)
连续的琶音和弦,“摇晃”的音响渐渐弱了下来,有如小船在水波轻微的拍击声中消逝。
规模很大的结尾加强了再现部意图的体现,将整个曲式的对比主题材料加以适当的概括,进一步强调作品的主要乐思,给予作品更完满的结束。
三、 总结
这首作品没有采用船歌特有的音乐节拍6/8拍子,但4/4拍子从强拍到弱拍一摇一摆的节拍,同样体现了轻舟荡漾的意境。音乐采用了旋律小调的形式,用平稳的节拍表现出俄罗斯平底船均匀滑行的节奏,悠长的旋律则象一首俄罗斯民歌那样带有淡淡忧郁的表情,刻划出辽阔国土上的人民宽厚,深沉而诚挚的性格。
⑻ 什么是船歌
船歌
歌手:齐豫
作词:罗大佑
作曲:罗大佑
歌词:
姐儿头上戴着杜鹃花版呀,迎着风权儿随浪逐彩霞
船儿摇过春水不说话呀,水乡温柔何处是我家
船儿摇过春水不说话呀,随着歌儿划向梦里的他
嘴儿轻轻唱着不说话呀,水乡温柔象那梦里的画
嘴儿轻轻唱呀唱不休呀,年华飘过歌声似水流
船儿摇过春水不停留呀,摇到风儿吹破天凉的秋
船儿摇过春水不停留呀,鱼儿双双结伴水底游
谁的船歌唱得声悠悠,水乡温柔来到天凉的秋
谁的船歌唱得声悠悠,谁家姑娘水乡泛扁舟
谁的梦中他呀不说话呀,谁的他呀何处是我的家
(8)船歌主题曲扩展阅读:
《船歌》是电影《衣锦还乡八两金》的音乐主题歌。《船歌》由罗大佑作词、谱曲、编曲,由齐豫演唱。其发行时间为1996年05月。
罗大佑的《船歌》在1986年就已经有初稿,并准备给张艾嘉演唱,后来因为“明天会更好”事件,罗大佑离开台湾去香港发展,直到90年他去安徽采风时期进行改编之后重新交给齐豫演唱,选自电影同名专辑《衣锦还乡》。他后来出版的这首作品部分引用了黄梅调,并非根据某一首民歌改编。
⑼ 歌曲,船歌,是谁唱的
叫做船歌的歌曲不只一个。
《船歌(姐儿头上戴着杜鹃花)》是电影《衣锦还乡八内两金》的音乐主题容歌。《船歌》由罗大佑作词、谱曲、编曲,由齐豫演唱。其发行时间为1996年05月。
另一首《船歌(呜喂风儿呀吹动我的船帆)》是邓丽君演唱的印度尼西亚民歌(1980年)。
⑽ 柴可夫斯基船歌创作背景和内涵
最初听《船歌》是由于学曲式的缘故。正如一个京剧爱好者即使能把名角唱段模仿得几近乱真,但若分不清西皮、二黄或者散板、流水、快三眼,那就很难说他是个合格的票友。欣赏西方古典音乐是需要和声、曲式等知识作为基础的。《船歌》是典型的复三部曲式,也正因为典型,才被选中作为结构解剖的实例。当时断断续续地听它的第一部分、三声中部和再现部,然后在第一部分和再现部里分别解析出一个单三部曲式,在三声中部解析出一个单二部曲式。就像小学生在课文中先划分段落,再划分小节一样层层剖析。曲式结构是清晰了,但作品的整体美感却在这样机械的分析中淡化了。再加上当时更热衷于欣赏大型交响音乐作品,《船歌》就以一些零散的片段封存在记忆深处,直到前不久偶然又再次听到这首曲子。
船歌早先是起源于威尼斯船夫所唱的曲调,到十九世纪已成为人们喜爱的浪漫抒情曲体裁,肖邦、门德尔松等不少名家都写过船歌的钢琴曲。当年,老柴应友人之邀,以一首诗代表一个月份,创作了十二首独立的标题钢琴曲,集结为著名的钢琴套曲《四季》。《船歌》是其中的六月。
作为独奏或者协奏中的主奏乐器,钢琴与小提琴一样,音乐表现张力是非常宽泛的。但钢琴似乎天然地更适宜表现水质的音乐形象。像博姆的《喷泉》、肖邦的《雨滴》,还有贝多芬的《月光》。诗人海因里希·雷尔斯塔布在听了《月光》第一乐章后评论说:就像在瑞士琉森湖那月光闪耀的湖面上,一只摇荡的小舟一样。老柴的《船歌》也是如此。
在演奏者娴熟的指尖下,钢琴曲以柔和的小调悠然上行,再嵌几个精致绝妙的半音阶,使得曲子极富柔美的旋律性和抒情意味。织体乐句舒缓展开,主题动机渐次再现,调性节奏出现色彩对比,乐曲近乎随意地流淌行进着。此时,眼前仿佛呈现了这样的景致:空旷的湖面上,一叶小舟从氤氲雾气中静静驶来,轻轻划碎月的倒影;清风中弥散着春泥的芳香、少女的歌唱;几支船桨时疾时徐,一串涟漪摇曳荡漾······当你还沉浸在这亦静亦动、且真且幻的景象时,不知不觉地轻舟慢棹已悄然远去,湖面复归沉寂。余音萦绕中,你似乎仍不愿走出这美妙的幻境。
其实,文字是无法准确描绘这般场景的。艺术,无论是空间艺术如绘画、时间艺术如音乐,或者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结合的舞蹈,每个门类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不可能完全替代,却总能互通互动。东坡说摩诘“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欣赏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耳边就会响起彼得·格鲁波基雄厚的男低音《伏尔加船夫曲》,正是这个道理。《船歌》就是通过音乐的语言调动起人的各种感知器官,在美感交集中给人以通透的愉悦。
康德认为,审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在被视为美的对象中其实并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被认识。很难说清《船歌》给人的美感和愉悦究竟是什么、来自于哪里,也许是老柴为我们描绘的这幅空灵的景象,也许是曲中那一缕淡淡的安然与怅然纠合的味道。乐曲始终徜徉在似有也无的景象和情绪之中,放纵着听者的神思自由地游移于琴声勾勒的无限空间。在短短四分钟里,它唤起了人们心底深藏已久的的莫名默契,触动了被岁月逐渐风蚀的那根心弦。使人暂时忘却城市的喧嚣和尘事的纷扰,享受超然物外、宠辱皆忘的极致体验,在音乐审美中重新返照自己的灵性。感谢老柴!
老柴是浪漫主义乐派中的世界主义者,他的音乐充满着俄罗斯深沉凝重的民族气质和文化底蕴,同时又敏锐地抚切着历史与时代的脉动,抒写人类理想与现实冲突交织中的主观体验。一些发烧友喜欢称他为老柴,开始似乎觉得总有些不恭。欣赏过他呈现于《黑桃皇后》和《天鹅湖》典雅华丽的美、《第六交响曲》深厚悲怆的美、《1812序曲》磅礴壮阔的美之后,蓦然听到这首短巧精致的《船歌》,就会惊异地发现他不同于一般印象中的另一面,体会到这位音乐巨匠细腻敏感的诗人情怀。心底感佩之余,不禁为认识了一个亲切而可爱的老柴而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