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后影评 » 大师叶圣陶观后感

大师叶圣陶观后感

发布时间: 2021-02-08 05:30:27

1. 速要读后感:《大师笔端的天使叶圣陶丰子恺卷》《身边科学365问》《奖赏》《两个豌豆人》《寻找失踪的女孩

一沙一世界,一书一天堂。能够和“天堂”相提并论的书,自然不是那些内容空洞、言之无文,只为追赶时髦的应时之作,而是特别针对人类文学艺术长廊中,那些杰出的文学大师们创作的行而久远的著作而言的。这些著作,是难得的精神盛宴、宝贵的文学经典,是文学爱好者们的天堂。
能被奉为经典的文学作品,一定具有深刻丰富的内涵和精美和谐的形式。它们在历史的淘选中久经考验,具有超越时空的审美价值。我们在阅读这些经典作品时,每一次阅读,都会伴随着新的体验、新的启发、新的美感享受。一代代读者在对作品的传承、阅读中叠加着这样的体验、启发和享受,于是,文学经典的价值也在我们一次次的阅读中越发彰显、放大。
《大师笔端的天使——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师儿童文学作品欣赏》系列齐集鲁迅、巴金、老舍、冰心、叶圣陶、丰子恺六位现当代文学大师的儿童文学经典之作,为小读者启开经典文学阅读之门。大师作品或深刻犀利,或沉潜忧思,或清丽脱俗,风格各不相同。而我们在对具体篇章的遴选过程中,却遵循了一个共同的原则:力推那些既能体现大师文学风貌,又能亲近孩子阅读心理的篇章。这些篇章摒弃了高深莫测的言辞,鲜见生僻、拗口字句,避免了在小读者与经典著作之间造成疏离感。笔触流利、清新蕴藉的手绘插图,又与大师文字形成完美和谐的重奏,笑容可掬地向小读者频频伸出牵引之手。
本册收入了叶圣陶和丰子恺两位文学大师的经典作品,大师作品各具风格:
叶圣陶是继鲁迅之后新文学运动初期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的小说主要体现出鲜明的批判现实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特征。与此同时,叶圣陶先生又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创作了中国现代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被鲁迅先生誉为“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本书主要收录了他的童话代表作。这些童话,有着新颖的构思,富含扣人心弦的描写,反映出作家对人生、对现实深刻的思索和对生活入微的观察。

2. 走进大师:我所见的叶圣陶作文

我第一次与圣陶见面是在民国十年的秋天。那时刘延陵兄介绍我到吴淞炮台湾中国公学
教书。到了那边,他就和我说:“叶圣陶也在这儿。”我们都念过圣陶的小说,所以他这样
告我。我好奇地问道:“怎样一个人?”出乎我的意外,他回答我:“一位老先生哩。”但
是延陵和我去访问圣陶的时候,我觉得他的年纪并不老,只那朴实的服色和沉默的风度与我
们平日所想象的苏州少年文人叶圣陶不甚符合罢了。

记得见面的那一天是一个阴天。我见了生人照例说不出话;圣陶似乎也如此。我们只谈
了几句关于作品的泛泛的意见,便告辞了。延陵告诉我每星期六圣陶总回角直去;他很爱他
的家。他在校时常邀延陵出去散步;我因与他不熟,只独自坐在屋里。不久,中国公学忽然
起了风潮。我向延陵说起一个强硬的办法;——实在是一个笨而无聊的办法!——我说只怕
叶圣陶未必赞成。但是出乎我的意外,他居然赞成了!后来细想他许是有意优容我们吧;这
真是老大哥的态度呢。我们的办法天然是失败了,风潮延宕下去;于是大家都住到上海来。
我和圣陶差不多天天见面;同时又认识了西谛,予同诸兄。这样经过了一个月;这一个月实
在是我的很好的日子。

我看出圣陶始终是个寡言的人。大家聚谈的时候,他总是坐在那里听着。他却并不是喜
欢孤独,他似乎老是那么有味地听着。至于与人独对的时候,自然多少要说些话;但辩论是
不来的。他觉得辩论要开始了,往往微笑着说:“这个弄不大清楚了。”这样就过去了。他
又是个极和易的人,轻易看不见他的怒色。他辛辛苦苦保存着的《晨报》副张,上面有他自
己的文字的,特地从家里捎来给我看;让我随便放在一个书架上,给散失了。当他和我同时
发见这件事时,他只略露惋惜的颜色,随即说:“由他去末哉,由他去末哉!”我是至今惭
愧着,因为我知道他作文是不留稿的。他的和易出于天性,并非阅历世故,矫揉造作而成。
他对于世间妥协的精神是极厌恨的。在这一月中,我看见他发过一次怒;——始终我只看见
他发过这一次怒——那便是对于风潮的妥协论者的蔑视。

风潮结束了,我到杭州教书。那边学校当局要我约圣陶去。圣陶来信说:“我们要痛痛
快快游西湖,不管这是冬天。”他来了,教我上车站去接。我知道他到了车站这一类地方,
是会觉得寂寞的。他的家实在太好了,他的衣着,一向都是家里管。我常想,他好像一个小
孩子;像小孩子的天真,也像小孩子的离不开家里人。必须离开家里人时,他也得找些熟朋
友伴着;孤独在他简直是有些可怕的。所以他到校时,本来是独住一屋的,却愿意将那间屋
做我们两人的卧室,而将我那间做书室。这样可以常常相伴;我自然也乐意,我们不时到西
湖边去;有时下湖,有时只喝喝酒。在校时各据一桌,我只预备功课,他却老是写小说和童
话。初到时,学校当局来看过他。第二天,我问他,“要不要去看看他们?”他皱眉道:
“一定要去么?等一天吧。”后来始终没有去。他是最反对形式主义的。

那时他小说的材料,是旧日的储积;童话的材料有时却是片刻的感兴。如《稻草人》中
《大喉咙》一篇便是。那天早上,我们都醒在床上,听见工厂的汽笛;他便说:“今天又有
一篇了,我已经想好了,来的真快呵。”那篇的艺术很巧,谁想他只是片刻的构思呢!他写
文字时,往往拈笔伸纸,便手不停挥地写下去,开始及中间,停笔踌躇时绝少。他的稿子极
清楚,每页至多只有三五个涂改的字。他说他从来是这样的。每篇写毕,我自然先睹为快;
他往往称述结尾的适宜,他说对于结尾是有些把握的。看完,他立即封寄《小说月报》;照
例用平信寄。我总劝他挂号;但他说:“我老是这样的。” 他在杭州不过两个月,写的真不
少,教人羡慕不已。《火灾》里从《饭》起到《风潮》这七篇,还有《稻草人》中一部分,
都是那时我亲眼看他写的。

在杭州待了两个月,放寒假前,他便匆匆地回去了;他实在离不开家,临去时让我告诉
学校当局,无论如何不回来了。但他却到北平住了半年,也是朋友拉去的。我前些日子偶翻
十一年的《晨报副刊》,看见他那时途中思家的小诗,重念了两遍,觉得怪有意思。北平回
去不久,便入了商务印书馆编译部,家也搬到上海。从此在上海待下去,直到现在——中间
又被朋友拉到福州一次,有一篇《将离》抒写那回的别恨,是缠绵悱恻的文字。这些日子,
我在浙江乱跑,有时到上海小住,他常请了假和我各处玩儿或喝酒。有一回,我便住在他
家,但我到上海,总爱出门,因此他老说没有能畅谈;

3. 《叶圣陶儿童文学全集》读后感

[《叶圣陶儿童文学全集》读后感]

《叶圣陶儿童文学全集》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名版字权叫《叶圣陶儿童文学全集》,它的作者是中国儿童文学大师叶圣陶,《叶圣陶儿童文学全集》读后感。

这本书中有许多精彩的小故事,如《芳儿的梦》、《夜校》、《新的表》。其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新的表》,它主要讲的是愚儿不懂得使用表,耽误了许多事,闹出了许多笑话,经过父母、老师的指导后,愚儿能按照表提供给他的时间,做完了这件事又做那件事儿,什么都井井有条了,读后感《《叶圣陶儿童文学全集》读后感》。

在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故事《夜校》里的杜叔叔,因为小时候虽然不识字,可是他现在这么用功读书,勤学苦练,连眼睛都不离开书本,多么用工的学生啊!最后,他终于学到了很多知识。

通过这本书里许多小故事,我学到了要孝顺父母、勤能补拙、不能不懂装懂。通过看书学习,我懂得了很多知识,对我今后的生活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

〔《叶圣陶儿童文学全集》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4. 《大师笔端的天使—叶圣陶/丰子恺》这篇怎样写读后感求助!!!!!

一沙一世界,一书一天堂。能够和“天堂”相提并论的书,自然不是那些内容空洞、言之无文,只为追赶时髦的应时之作,而是特别针对人类文学艺术长廊中,那些杰出的文学大师们创作的行而久远的著作而言的。这些著作,是难得的精神盛宴、宝贵的文学经典,是文学爱好者们的天堂。
能被奉为经典的文学作品,一定具有深刻丰富的内涵和精美和谐的形式。它们在历史的淘选中久经考验,具有超越时空的审美价值。我们在阅读这些经典作品时,每一次阅读,都会伴随着新的体验、新的启发、新的美感享受。一代代读者在对作品的传承、阅读中叠加着这样的体验、启发和享受,于是,文学经典的价值也在我们一次次的阅读中越发彰显、放大。
《大师笔端的天使——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师儿童文学作品欣赏》系列齐集鲁迅、巴金、老舍、冰心、叶圣陶、丰子恺六位现当代文学大师的儿童文学经典之作,为小读者启开经典文学阅读之门。大师作品或深刻犀利,或沉潜忧思,或清丽脱俗,风格各不相同。而我们在对具体篇章的遴选过程中,却遵循了一个共同的原则:力推那些既能体现大师文学风貌,又能亲近孩子阅读心理的篇章。这些篇章摒弃了高深莫测的言辞,鲜见生僻、拗口字句,避免了在小读者与经典著作之间造成疏离感。笔触流利、清新蕴藉的手绘插图,又与大师文字形成完美和谐的重奏,笑容可掬地向小读者频频伸出牵引之手。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5. 叶圣陶《人物》观后感

这是叶圣陶先生在北京中华函授学校举办的“语文学习讲座”第一讲的讲话。语言朴素明了,劝告大家学习语文的殷切之情却跳出那字的束缚,渲染得满纸都是。

看到“学习语文很重要”这样的小标题时,我不仅莞尔,脑海里闪现几个问题:大家不知道学习语文重要吗?为什么要强调?

在很多人的理解中,学习语文不外乎读书写字,好似并不需要花费很多功夫,能认会写就行。当然,这不是说语文不重要,关键是还有比语文更重要的英语、数、理、化等学科存在,相比之下,语文就不那么重要了。

那人们为什么又认为英语、数、理、化等学科更重要呢?笔者认为原因是那些学科考分差距大而影响了短视之人的判断力。君不见,语文上课听与不听,学与不学,最后考试成绩一般也会有六七十,而最好的也不过八九十分,这一二十分的差距与两类学习付出的时间精力比较,简直不足一提。正如人们经常说的,学与不学“一个样”。不只是家长和学生,老师中也会有这样的说法,有的老师天天弄资料,练习题,讲得昏天黑地,有的老师把课文边上边扔,作业少做,轻松自在。一期下来,平均分不超过三分。辛苦的两眼发直,轻松的张口大笑。于是乎,大家认为“教”与“不教”也就一个样。

这些一个样,却都是表象。一切自以为然的事情,是因为你被它惯常的表现蒙蔽。只有“褫其华衮”,你才会看到更深的原因,也才有改变的可能。

6. 叶圣陶专辑读后感400字

生活中,稻草人是用稻草做的,它被插在稻田的中央,用来驱赶叼稻谷的麻雀等。寒假里,我读了叶圣陶爷爷写的《稻草人》。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稻草人不能走,不能说,不能动,和现实生活中似乎也没有什么很大的区别。唯一不同的是他有思想,心肠很好,一心想帮助受伤害的人们。
这个故事十分感人。稻草人的主人是个年迈的老太太。她的丈夫和儿子都生病去世,老太太因为伤心过度,她落下了动不动就流眼泪和心痛的毛病。再加上前几年闹水灾,庄稼收成又不好,老太太干瘪瘪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皱纹。这一年,稻子长得很壮实,而且雨水也不太多。眼看今年有好收成,她笑了!可是稻子的天敌——一种灰色的蛾子飞来了。它们在稻叶上安了家,肆无忌惮地下了很多卵。稻草人慌忙地扇扇子,但蛾子们并不把他放在眼里。稻草人想到主人干瘪的脸,又想到了主人不幸的命运,心里像刀割一样。稻草人使劲地扇扇子,可是蛾子们还是继续放卵,然后从容不迫地飞走了。稻草人多想告诉老太太,可他不会说话,他好伤心……
河里传来一阵咳嗽声,原来河面上停着的小船里躺着一个病重的孩子。他用轻微的声音叫妈,可他病得太重了,根本叫不响。他的母亲是个渔妇,靠捕鱼为生。孩子口渴急了,喊着要喝茶,但渔船上哪里有茶呀?妇人只好舀了一碗河水给他喝。妇人捕到一条鲫鱼放在桶里,那桶就在稻草人的脚下。稻草人多想燃烧自己为孩子烧那条鲫鱼补补身子,多想拆开自己给孩子一些温暖。但他只能一动不动地呆着,他伤心极了……
突然, 沉睡的稻草人被一位妇女的哭声惊醒了。原来她的丈夫把家里的钱财全赌光了,最后想把她给卖了。她走投无路,想到了投河自尽。稻草人想去阻止她轻生,可是看着她慢慢地向河中心走去,看着渐渐消失的背影,稻草人却什么也做不了。他伤心地哭了……
稻草人多想帮助身边的人们! 为了驱赶破坏稻谷的灰蛾, 他使劲拍着自己的身子想告诉老太太, 为了挽救生病的小孩, 他想变成被子给孩子温暖, 为了阻止妇女跳河, 他流尽了眼泪。
最后,稻草人倒了!不是因为他怕辛苦,而是因为他的心碎了,像玻璃一样碎了。于是,稻草人倒下了!
稻草人的精神是多么崇高!处处、时时为别人着想!如果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能这样,为别人多着想一点,多献出自己的一点爱,那么我相信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像那首歌唱的那样: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春天!

7. 语文随笔叶圣陶读后感300字

《倪焕之》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较有份量的、直接反映“五四”以后的时代形势及其对知识分子命运深刻影响的长篇小说。
主人公倪焕之,是个热切追求新事物的青年。同辛亥革命失败后不少进步知识分子一样,他最初把救国的“一切的希望悬于教育”,真诚地期待着用自己的“理想教育”来洗涤尽社会的黑暗污浊。
他还憧憬着一种建立在共同事业基础上的互助互爱的婚姻关系,爱慕和追求一个思想志趣和自己相似的女子金佩璋。然而,严酷的现实生活,破灭了倪焕之的许多不切实际的空想。不但在教育事业上多次碰壁,而且家庭生活也远违初衷。婚后的金佩璋,沉没有琐细的家庭事务中,对于前途、理想、教育、书本都不再有兴趣(作者在这里实际上写出了长期封建社会遗留下的习惯力量给予妇女以多么深重的影响),这使倪焕之深深感到“有了一个妻子,但失去了一个恋人、一个同志”的寂寞和痛苦。五四运动到来,大批倪焕之式的知识青年被卷入革命浪潮里。
倪唤之的文学形象深深刻入了我的脑海,我看到了一个热血青年怀着他对教育的梦想孜孜不倦的耕耘、实践。他虽然有困惑、烦恼,但是,他得到了当时校长的赏识与支持,在路直他能实践他的教学理想,他应该是快乐的,也许,正是这段经历造就了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吧。
所以那段日子虽然短暂,给他一生都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数十年后还重返路直,把这儿当作他的第二故乡,愿意长眠在这里,我想,叶圣陶在天之灵一定还在关注着教育事业,尤其是路直的教育事业吧。
《倪焕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较早出现的重要长篇,正是跟作者这种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分不开的。
学校是年轻人的世界,也可以说是年轻人成长的摇篮。有志于教育事业的年轻人确实应该把握机会,像叶圣陶当年一样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业,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8. 叶圣陶的作品观后感

牛的形象,显然是旧中国一切奴性十足、愚昧麻木的人们的象征;作者通回过牛的形象的塑答造,一方面剖析了被欺侮被奴役者失去自由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揭露了统治者色厉内荏的虚弱本质,从而启发人们,不要被自己的眼睛所欺骗,不要夸大了他人的力量,灭尽了自己的威风,应该正视现实,勇敢斗争,展示“一撞要把整个天地翻个身似的”巨大威力,摆脱不幸的命运,争得生命的自由。取材虽细小,主旨却宏大;语言颇浅近,意义却深远。 因此上说牛的时代背景应该就是旧中国、旧时代的大背景

热点内容
绿洲的主题曲 发布:2021-03-16 21:51:32 浏览:239
逃身连续剧 发布:2021-03-16 21:50:58 浏览:188
美味奇缘里的插曲 发布:2021-03-16 21:49:11 浏览:827
调查插曲 发布:2021-03-16 21:48:10 浏览:591
女英雄台词 发布:2021-03-16 21:47:36 浏览:458
加勒比女海盗3演员表 发布:2021-03-16 21:42:59 浏览:378
韩剧手机热播剧 发布:2021-03-16 21:42:12 浏览:791
好看又简单画的年画 发布:2021-03-16 21:41:54 浏览:4
哥斯拉大战金刚预告片 发布:2021-03-16 21:40:51 浏览:246
落叶影评 发布:2021-03-16 21:40:19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