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后影评 » 十条诫令观后感

十条诫令观后感

发布时间: 2021-02-08 05:53:21

1. 校规校纪读后感

我写的也不具体,只是从自身体会给你点建议。我也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也是背过学生规章制度,都是些规范我们一些小毛病的制度,我想如果每个学生都能够按照制度来学习生活的话,等我们成年以后会发现会养成很好的品德。对将来我们踏入社会将是一件最让我们自豪的事。军训就更值得我们回忆了。每次军训的时候都非常向往部队的集体生活。每天跟战友们一起度过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和障碍。一起流血流汗,一起呐喊。想一想那是多么自豪的一件事。这辈子想想都觉得无悔。军训虽然短暂,但是就是在这个短暂的时间里我们和同学和教官建立了深厚的友情。这种感情是一起共患难的感情,一起度过困难的感情。一起走过汗水和荣誉的感情,我想每个参加军训的人都会有。你也会有。想想当我们参加最后一天的检阅的时候,那种骄傲的心情!想想当我们被评为优秀班级的时候那种感动。我想你能写的出来。而且会写的很好!加油
提供一个例子:
我告别了那个令我回味无穷的母校,升入了这个绚丽多彩的中学,进入中学的每个新生都必须参加军政训练。“军训”——多么可怕呀,令人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对军训产生了恐惧感。然而军训对我们这些“娇生惯养”的小孩也是有好处的。有人说:“为什么要军训?军训有什么好处呢?”军训能使我们养成不畏困难的精神;使我们身体素质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并有时间培养一技之长,创造新的财富,只有这样,我们将来才能在社会上找到立足之地,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也只有这样才能是中国的未来不致落空。
军训的感受像个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样样都有。军训是残酷的,记得刚开始军训的第一天,教官就给我们一个下马威——立定。让我们在烈日炙烤后的塑胶跑道上站上半个小时。热气不断的从地里面往上透,脚底又酸有烫,汗不断地脸上流下来,滴在地上,而且还口干舌燥的,我有点想打“退堂鼓”了,但是我没有这样做。我一直告诉我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时间快到了,再忍一下就行了,要是现在放弃的话,那前面的辛苦不就白费了吗?于是我就咬着牙,硬撑了下来。
这么一天下来,我已被折腾得差不多了,我软绵绵地躺在床上,不一会儿便进入了梦乡。这虽然很累,但我觉得我们要完成一件事,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写得不是很好,请多海涵)

军训心得体会
从九月二十一日开始为期两周的新生军训活动在足球场顺利地拉开了帷幕。自此掀开了军
训生活的新篇章。
回想那短短两周军训的日子,一种潜藏在心中已久的感受便由然而生。的确,军训是辛苦的,但切辛苦
的美丽,辛苦的动人,辛苦的让人难以忘怀。在军训时,我们和训练员在烈日下同甘共苦,他们对每一个动
作都要求严格,一发现我们的动作不规范,不到位,便细心的给我们讲解,纠正我们的错误,争取让我们把
每一个动作做好。尤其是在站军姿时,我们的双肩酸痛,双腿麻木,让我们真正地体会到苦和累。但我们不
需抱怨它的苦难,它的辛苦和劳累,是在磨练我们像树一样坚挺向上,不屈不挠的意志,它带给了我们一个
尊严,一种力量,一种不向任何权势卑躬的品质。正所谓人生苦短,年轻时吃点苦,受点累算什么。俗语说
:“不经历风雨,何以见彩虹;没有一份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它教会了我们怎样去面对今后的挫折
。休息时,我们方队的男女生面对面的坐着,在训练员队长的引领下,我们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微笑着,这微
笑的力量,感动了周围的一切,细细想想,幸福,快乐时常酿造着并荡漾在我们的心中,只要我们用心去体
会,用心去发觉,便能找到瞬间的幸福与快乐。此外,在军训的活动中,还增添可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如
组织我们看电影,听讲座等等。这些活动,既磨练可我们坚强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了我们的团队
意识,增进了我们之间的关系,提高了我们学生干部队伍的沟通能力和凝聚力,又改善可我们的精神风貌,
提高可我们的综合素质,团队精神,为交院的人才发展奠定可坚定的文化基础和扎实的能力。
白驹过隙的,时光像一条潺潺的小河,仿佛一眨眼的工夫,两周的军训生活就到可眼皮底下。回首丰
富多彩的军训生活,我更多的是感慨——“几朝夕,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交院的明天会更加辉煌灿烂.
军训心得体会

灿烂明媚的阳光,映照在每个人的脸上。此刻,我们正在接受军训的最后检阅。为期一周的军训,在不知不觉中结束,然而它却给予我们甚多。那整齐有序的步伐,那昂头挺胸的气魄,那嘹亮恢弘的口号,无一不在展示我们训练的成果。是的,短短的七天军训,教会我们的恐怕不只是那稍息立正的军式训练,更多的,它让我们接受了一次意志的沐浴,精神的洗礼。

它教会我什么是坚强的意志。那笔直的腰身,挺起的胸膛,昂扬的势气,告诉我那是军人的飒爽英姿;那骄阳下伫立的身影,那汗水中神采奕奕的双眼,那支撑着沉重身躯却依旧丝毫未动的双腿,让我为之震撼,为之感动。他们有着铁铸的信念,钢焊的意志。他们,这群正直而不乏潇洒、严肃而不乏幽默的教官们,将他们铁的纪律带到我们面前,教会我们什么是军人的风范,什么是钢铁般坚强的意志。

它教会我什么是团结的力量。那创造中的和谐摩擦出美丽的火花。看吧,统一而整洁的军装,豪迈而整齐的步伐,伴着那嘹亮的口号,一排排,一列列,是那样赏心悦目,振奋士气。团结就是力量,再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它授予我们人生的哲理,告诫我们为人的理念,更在军训的训练中,铸起了一座不倒的城墙,集体的荣誉感让我们将它演绎得淋漓尽致,愈见丰美。不是吗?那拔河比赛上,跃跃欲试的激动,齐心协力的合作和抵制不住的欣喜,无一不在表现着我们六十三颗紧紧相连的心。团结的动力使我们反败为胜的那一刻,涨红的双脸,雀跃的欢呼,又让我们真实地体验着这份欣喜,更让我们感悟:有种力量叫团结。

幼苗不经历风霜洗礼,怎能长成参天大树;雏鹰不经历狂风骤雨,怎能飞上万里苍穹;溪流不经历颠簸流离,怎能交汇于浩瀚大海。而年少的我们,不经历艰苦磨炼,又怎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在这里,我们尝到了种种滋味。那迎风不动的军姿训练中,我们磨练了意志,品尝到了难咽的苦涩;那倍受关注的拔河比赛中,我们锻造了身心,品尝到了失败的痛楚……

也许,这短暂的七天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它给我们留下了印象却是无比深刻的。它让我们学会自立、自强、自尊、自爱,让我们稚嫩的心灵变得充盈成熟,让我们走出他人精心编织的暖巢,勇敢地站出来同风雨挑战。

可亲可敬的教官们,一路走好!

难忘的军训生活,将会在我美好的回忆中舞动得别样精彩!

2. 《诫子书》读后体会

写作思路:写出《诫子书》的内容,然后写出自己对诸葛亮教育儿子的意见或想法,从写作技巧的观点来评论《诫子书》的优劣得失,看看它给人的感受如何,应用原文做导引,然后发表自己的意见。

正文:

在《诫子书》中,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淡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励志,从淡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

他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意思是说,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

诸葛亮教育儿子切忌心浮气躁,举止荒唐。在书信的后半部分,他则以慈父的口吻谆谆教导儿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话看起来不过是老生常谈罢了,但它是慈父教诲儿子的,字字句句是心中真话,是他人生的总结,因而格外令人珍惜。

这篇《诫子书》,不但讲明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不但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则方面对其子严格要求,循循善诱,甚至在一些具体事情上也体现出对子女的细微关怀。

《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这篇文章短短几十字,传递出的讯息,比起长篇大论,诫子效果好得多。

文章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文字清新雅致,不事雕琢,说理平易近人,这些都是这篇文章的特殊之处。

3. 跪求诸葛亮《诫子书》读后感一篇。

《诫子书》全文不足百字,言近旨远,含意隽永,是诸葛亮处世立身的智慧结晶。《诫子书》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优美的文辞、丰富的蕴含,更有诸葛亮志存高远的精神境界和千年不灭的人格力量。从《诫子书》中,我们领悟到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人生真谛,体会到了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生命哲思,所有这些,对我们而言仍大有裨益,富有启迪。
一、勤于开卷,敏于探索。《诫子书》中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在今天学习不仅意味着多读书、读好书,学习也是一种工作,也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必备的素养。一般而言,一个肯读书、肯学习的干部,总会给人以彬彬有礼、豁达雅量、涵养深厚的印象,其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精神境界,与不学习的干部相比,往往有明显的区别。一个不学习的干部,决不可能做到理论上和行动上的清醒与坚定,决不可能在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前明辨是非、把握自己,决不可能在不断涌现出来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前思深虑远、处变不惊,也决不可能拥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非凡的人格魅力来积聚人气、开拓事业。一是要强化政治理论学习。这是管方向、管长远、管本质的学习。有些人之所以 “翻身落马”,不注重学习,导致信念上的动摇、意志上的衰退以及人生道路上的迷航是重要原因。二是要开阔知识眼界。事业无穷期,学习无穷期。领导干部对自己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认为随着职务的提升,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也会自然而然地提高;不能认为自己经过院校培养,有较高的学历,知识化、专业化已不成问题;不能认为自己有实际工作经验,底子厚实,学不学关系不大。三是要密切联系实际。立足实际,弄清上情、掌握下情、联系国情和世界发展大背景,把学到的理论和知识转化为现实中的发展对策和根本实践,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改革成果和发展实惠。
二、立于清廉,致于高远。清廉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高远是领导干部的境界所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内心宁静才能戒骄戒躁,内心淡泊才能含英咀华,内心开阔才能登高望远。领导干部如果没有一种清明清廉、自律自控的大修养,没有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大襟怀,那么,他就不可能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不可能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高尚的精神情操,也就不可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我们不能忘了是革命先辈给了成长成才的空间,不能忘了是党和人民给了执政一方的权力。我们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早已今非昔比,但是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决不能丢,思想境界决不能低,精神气节决不能废。一是要牢记“两个务必”,坚持掌权为民。任何时候都不忘艰苦奋斗,任何地方都不忘民生民本,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珍惜和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二是要涵养淡泊,甘守宁静。清代学者胡达源说:“简默沉静者,大用有余;轻薄浮躁者,小用不足。”各级领导干部要用一种超然的心态对待眼前的一切,少一点计较、多一点大度,少一点浮躁、多一点务实,少一点杂念、多一点公心,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羁,用超越功利的境界,踏踏实实地干一番事业。三是要经受考验,廉洁自律。俗话说:“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水之鱼,亡于诱饵。”面对灯红酒绿的诱惑,面对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各级领导干部不能因一时侥幸而饮恨终身,不能因盲目攀比而心态失衡,不能因不拘小节而以身试法。要时刻坚守道德防线,时刻绷紧法纪之弦,自重、自醒、自警、自励,恪尽职守,率先垂范,管住自己,管住身边人,维护自身形象以是维护党的形象。
三、勇于开拓,敢于作为。《诫子书》中说得好:“怠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有为才有位,有为才有威。肩负改革发展光荣使命的各级领导干部,不管处身于何种工作环境、何种工作岗位、何种工作条件,不管自己的年龄、资历、经验、水平如何,都不能放松对自己能力方面的严格要求。一是要创新执政理念。为政一方就是要对一方的民生负责,对一方的资源负责,对一方的发展负责,既要立足当前求发展,努力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要着眼长远谋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足够的生活和发展空间。二是要坚持集思广益。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一个人的见识总有不足,领导干部要以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科学民主决策。三是要力求开拓创新。破除故步自封、墨守成规的守旧观念,在服务经济、服务发展、服务群众上求突破;破除瞻前顾后、裹足不前的“等靠要”观念,在精心谋事、潜心干事、专心成事上下功夫。要把坚持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结合起来,把他山之石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把改革创新与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结合起来,做事而不“作秀”,为民而不扰民,惜民力、解民难,办实事、求实绩

4. 诫子书读后体会50字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文中可以看内作出容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此文曾入选中学语文教材。

5. 求《诫子书》读后感

诸葛亮的《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 本文选自《诸葛亮集》。题目是后人加的。

《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他儿子的要求。

可以说诸葛亮通过本文为我们上了十节课:

第一课:宁静的力量 “静以修身 非宁静无以致远 须学静也”

静,即静若止水也。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不能够静下来,则无法有效的计划未来。而且学习的首要条件,就是有安宁的环境。现代人多数终日忙碌,您是否应在忙乱中静下来,反思一下人生的方向?

第二课:节俭的力量 “俭以养德”

审慎理财,量入为出,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在鼓励消费的文明社会,您有否想过节俭的好处呢?

第三课:计划的力量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话。这同“要想取之,必先与之”,“欲达目的,需先迂回曲折”的道理一样,现在的“淡泊”、“宁静”求清静,不是不想有什么作为,而是要通过学习“明志”,树立远大的志向,待时机成熟就可以“致远”,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 “淡泊”是一种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后世一直继承赞赏这种“心神恬适”的意境,如白居易在《问秋光》一诗中,“身心转恬泰,烟景弥淡泊”。他反映了作者心无杂念,凝神安适,不限于眼前得失的那种长远而宽阔的境界。 不要事事讲求名利,要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做到视名利淡如水,视责任重如山。面对未来,你的理想信念动摇过吗,你有历史使命感吗?您有自己的价值观吗?

第四课:学习的力量 “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

宁静的环境对学习大有助益,当然配合专注的平静心境,就更加事半功倍。诸葛亮不是天才论的信徒,他相信才能是学习的结果。您有否全心全力的学习?您是否相信努力才有成就?

第五课:增值的力量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炒股的人的知道什么是潜在股,增值股,人生的投资要想增值先要立志,不愿意努力学习,就不能够增加自己的才干。但学习的过程中,决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为缺乏了意志力,就会半途而废。此时你首先想到一词: 毅力。您是否想过,一鼓作气人多,坚持到底人少的道理?

第六课:速度的力量 “怠慢则不能励精”

信息化的时代,想不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能,也一样与今天不谋而合。快人一步,不但容易达到理想,而且有更多的时间去修正与改善!如果你没有姚明的高度,你就要有刘翔一样的速度。二者兼而有之,更是一种极致。

第七课:性格的力量 “险躁则不能冶性”

心理学家说:“思想影响行为,行为影响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影响命运。”诸葛亮明白生命中要做出种种平衡取舍,要“励精”,也要“冶性”。您要提升自己性格的品质吗?

第八课:时间的力量 “年与时驰 意与岁去”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时间管理”是个现代人的观念,细心想一想,时间无法被管理,每天二十四小时,不多也不少,唯有管理自己,善用每分每秒才是最佳方式。请您想一想,您有蹉跎岁月吗?

第九课:想像的力量 “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 悲守穷卢 将复何及”

告诉孩子时光飞逝,当自己变得和世界脱节,才悲叹蹉跎岁月也于事无补。要懂得居安思危,才能够临危不乱。想像力比知识更有力量。您有没有从大处着想,小处着手,脚踏实地的规划过人生呢?

第十课:精简的力量

以上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信,只用了短短八十六字,精简的传递了讯息。我相信精简的表达源于清晰的思想,长篇大论的内容,容易令人生厌,精简沟通更有效果。简约而不简单!

6. 诫子书读后感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这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他儿子的要求。在这里诸葛亮用的是“双重否定”的句式,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教诲与无限的期望。用现代话来说:“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的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运用了《逻辑学》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来强调他要表达的“淡泊以明志,宁静而志远”。这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话。这同“要想取之,必先与之”,“欲达目的,需先迂回曲折”的道理一样,现在的“淡泊”、“宁静”求清净,不想有什么作为,而是要通过学习“明志”,树立远大的志向,待时机成熟就可以“致远”,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

“淡泊”是一种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后世一直继承赞赏这种“心神恬适”的意境,如白居易在《问秋光》一诗中,“身心转恬泰,烟景弥淡泊”。他反映了作者心无杂念,凝神安适,不限于眼前得失的那种长远而宽阔的境界。

7. 《诫子书》感想100字

诫子书是诸葛亮晚年时对儿子诸葛瞻写下的“家书”,教育儿子要淡泊明志,宁静内致远,学以广才容,珍惜光阴,务求“接世”。
一本“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诫子书》,在诸葛后裔繁衍生息中代代相传。这是诸葛亮晚年时对儿子诸葛瞻写下的“家书”,其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学以广才,珍惜光阴,务求“接世”等丰富内容,成了诸葛后裔上千年来做人、为官的生活准则。
《诫子书》是诸葛亮处世立身的智慧结晶,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优美的文辞、丰富的蕴含,更有诸葛亮志存高远的精神境界和千年不灭的人格力量。从《诫子书》中,我们领悟到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人生真谛,体会到了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生命哲思,所有这些,对我们而言仍大有裨益,富有启迪。

8. 诫子书 读后感 有多少写多少

《诫子书》读后感
《诫子书》是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读来给我们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不得不说《诫子书》,令我们受益匪浅。
古言今象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独生子女人口的大幅度增长,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处在溺爱的环境中。在家庭中,子女们大多被溺爱,这就使得他们越来越肆无忌惮。渐渐得欲望愈来愈大,相比对于学习的热情愈来愈少,因为家中只有一个孩子,没有其他孩子与之竞争,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没有任何的学习紧张感。最终当他们的成绩下降到一定的程度时,他们就会丧失信心,自此一蹶不振,从而使自己的人生走上“下坡路”。此乃“淫慢则不能励精”也。
而下一句则更符合如今的一部分独生子女,那就是“险躁则不能治性。”即轻率和浮躁的行为会让人无法陶冶性情而失去自己高尚的气节和品性。这话绝不是危言耸听,想一想几年前的一个新闻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因为母亲不给他买心爱的东西,于是就用力地撕扯母亲的头发,对母亲发泄心中的不满,而这时一位善良的女路人过来劝解,也被这名孩子恶语相加赶走。这难道不是因为轻率浮躁的行为失去了中国应传承至今的“百事孝为先”的品性吗?是啊,品性丧失了,传统丧失了,反观现在不少的孩子因为父母不让玩游戏,不给买一些东西就对父母恶语相向,甚至大打出手,这样的例子生活中比比皆是。
挑战自己
难道这些孩子只得像文中所说的一样“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吗?不,我相信这是不会的。只要我们仍有一颗“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心。就仍会成为一位对社会有用的正人君子,而不会最终悲伤困守自己贫穷破旧的家,而是变成一位有着光明前途的志士。在当代,《诫子书》仍然可以是我们的行为规范,是我们的人生信条,为我们指引正确的人生道路。
所以《诫子书》不愧为一篇流传至今的古文,它的价值,对后人的警醒,都是值得我们为之深思的。

《诫子书》读后感
《诫子书》是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读来给我们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不得不说《诫子书》,令我们受益匪浅。
古言今象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独生子女人口的大幅度增长,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处在溺爱的环境中。在家庭中,子女们大多被溺爱,这就使得他们越来越肆无忌惮。渐渐得欲望愈来愈大,相比对于学习的热情愈来愈少,因为家中只有一个孩子,没有其他孩子与之竞争,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没有任何的学习紧张感。最终当他们的成绩下降到一定的程度时,他们就会丧失信心,自此一蹶不振,从而使自己的人生走上“下坡路”。此乃“淫慢则不能励精”也。
而下一句则更符合如今的一部分独生子女,那就是“险躁则不能治性。”即轻率和浮躁的行为会让人无法陶冶性情而失去自己高尚的气节和品性。这话绝不是危言耸听,想一想几年前的一个新闻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因为母亲不给他买心爱的东西,于是就用力地撕扯母亲的头发,对母亲发泄心中的不满,而这时一位善良的女路人过来劝解,也被这名孩子恶语相加赶走。这难道不是因为轻率浮躁的行为失去了中国应传承至今的“百事孝为先”的品性吗?是啊,品性丧失了,传统丧失了,反观现在不少的孩子因为父母不让玩游戏,不给买一些东西就对父母恶语相向,甚至大打出手,这样的例子生活中比比皆是。
挑战自己
难道这些孩子只得像文中所说的一样“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吗?不,我相信这是不会的。只要我们仍有一颗“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心。就仍会成为一位对社会有用的正人君子,而不会最终悲伤困守自己贫穷破旧的家,而是变成一位有着光明前途的志士。在当代,《诫子书》仍然可以是我们的行为规范,是我们的人生信条,为我们指引正确的人生道路。
所以《诫子书》不愧为一篇流传至今的古文,它的价值,对后人的警醒,都是值得我们为之深思的。

范文二:诫子书读后感

《诫子书》读后感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古代家训,多是古代大家教育子孙的金玉良言,其中浓缩了古人毕生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现代人读来也有可以借鉴的地方。其中,对我来说,印象最深的就是《诫子书》中“勤于开卷,敏于探索”的精神。
《诫子书》中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在今天,学生的职责就是学习,但是学习不意味着死读书,读死书。学习不仅意味着多读书、读好书,学习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必备的素养,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 一般而言,一个读书多的人,学富五车,知识渊博,对世界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认识。这种人总会给人以彬彬有礼、豁达雅量、涵养深厚的印象,他的生活态度、工作能力、精神境界,也肯定与目不识丁的人有很大区别。
“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告诉我们宁静的环境对学习大有助益,当然配合专注的平静心境,就更加事半功倍。诸葛亮不是天才论的信徒,他相信才能是学习的结果。反观我们,学校提供了自习室,其中本应安静的环境,却总是有少数同学在自习室里发出声音甚至大声说话,扰乱自习室的安静的学习氛围。同时还有很多同学,无视学校的良苦用心,不去自习室自习,整日荒废学业,虚度青春,真是令人痛心扼腕!

范文三:诫子书读后感

一、勤于开卷,敏于探索。《诫子书》中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在今天学习不仅意味着多读书、读好书,学习也是一种工作,也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必备的素养。一般而言,一个肯读书、肯学习的干部,总会给人以彬彬有礼、豁达雅量、涵养深厚的印象,其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精神境界,与不学习的干部相比,往往有明显的区别。一个不学习的干部,决不可能做到理论上和行动上的清醒与坚定,决不可能在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前明辨是非、把握自己,决不可能在不断涌现出来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前思深虑远、处变不惊,也决不可能拥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非凡的人格魅力来积聚人气、开拓事业。而这里的学习我认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强化政治理论学习。这是管方向、管长远、管本质的学习。有些人之所以 “翻身落马”,不注重学习,导致信念上的动摇、意志上的衰退以及人生道路上的迷航是重要原因。 二是要开阔知识眼界。事业无穷期,学习无穷期。领导干部对自己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认为随着职务的提升,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也会自然而然地提高;不能认为自己经过院校培养,有较高的学历,知识化、专业化已不成问题;不能认为自己有实际工作经验,底子厚实,学不学关系不大。三是要密切联系实际。立足实际,弄清上情、掌握下情、联系国情和世界发展大背景,把学到的理论和知识转化为现实中的发展对策和根本实践,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改革成果和发展实惠。
二、立于清廉,致于高远。清廉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高远是领导干部的境界所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内心宁静才能戒骄戒躁,内心淡泊才能含英咀华,内心开阔才能登高望远。领导干部如果没有一种清明清廉、自律自控的大修养,没有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大襟怀,那么,他就不可能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不可能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高尚的精神情操,也就不可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我们不能忘了是革命先辈给了成长成才的空间,不能忘了是党和人民给了执政一方的权力。我们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早已今非昔比,但是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决不能丢,思想境界决不能低,精神气节决不能废
做到这一点一是要牢记“两个务必”,坚持掌权为民。任何时候都不忘艰苦奋斗,任何地方都不忘民生民本,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珍惜和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二是要涵养淡泊,甘守宁静。清代学者胡达源说:“简默沉静者,大用有余;轻薄浮躁者,小用不足。”各级领导干部要用一种超然的心态对待眼前的一切,少一点计较、多一点大度,少一点浮躁、多一点务实,少一点杂念、多一点公心,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羁,用超越功利的境界,踏踏实实地干一番事业。三是要经受考验,廉洁自律。俗话说:“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水之鱼,亡于诱饵。”面对灯红酒绿的诱惑,面对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各级领导干部不能因一时侥幸而饮恨终身,不能因盲目攀比而心态失衡,不能因不拘小节而以身试法。要时刻坚守道德防线,时刻绷紧法纪之弦,自重、自醒、自警、自励,恪尽职守,率先垂范,管住自己,管住身边人,维护自身形象也是维护党的形象。
三、勇于开拓,敢于作为。《诫子书》中说得好:“怠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有为才有位,有为才有威。肩负改革发展光荣使命的各级领导干部,不管处身于何种工作环境、何种工作岗位、何种工作条件,不管自己的年龄、资历、经验、水平如何,都不能放松对自己能力方面的严格要求。为政一方就是要对一方的民生负责,对一方的资源负责,对一方的发展负责,既要立足当前求发展,努力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要着眼长远谋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足够的生活和发展空间。
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一个人的见识总有不足,领导干部要以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科学民主决策。破除故步自封、墨守成规的守旧观念,在服务经济、服务发展、服务群众上求突破;破除瞻前顾后、裹足不前的“等靠要”观念,在精心谋事、潜心干事、专心成事上下功夫。要把坚持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结合起来,把他山之石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把改革创新与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结合起来,做事而不“作秀”,为民而不扰民,惜民力、解民难,办实事、求实绩。

9. 《十戒》读后感

“我们每个人和与我们相关的人拥有的生命、财富和快乐,都取决于我们对人生这场游戏规则的了解有多少,这是显而易见的真理。”这段话是《十诫》这本书给我留下印象深刻的几句话。《十诫》是一本伟大的励志书,给我们讲述了撒该.宾.约书亚的故事。
这本书是他一个忠实的朋友在他死后为了纪念他的行事为人和他对人类的贡献而写的。大概写了撒该不到五岁就变成孤儿了,其他孩子都讥笑他的畸形身材,尽管他早年迭遭困顿,但后来却变成耶利哥城最富有的人,这本书就写了撒该十六岁那年认识了作者,从认识作者到作者死后对他的故事编排的,在他老年后,把自己的财产便卖、把钱给了城里贫困的人们,而自己却只留了一套房子和够以后养老用的钱,还将自己成功的秘决和生命的章法写在了自家别墅的墙壁上,让全城的人都有能看到。
读完后,我不尽默默地想,撒该是一位谦虚为怀、自创命运的笃行者;是一位征服了全世界、却毫不夸耀自己成就的人‘是一们为了人民、为了大家的幸福而愿做出牺牲的人。学校有“红领巾一条街”。让我们去为大家着想,但是又有谁是自愿干的呢?如果学校让大家自愿去干这件事,我相信没有几个人会愿意去干的,有时非去不可,才会去,而且有一部分人去了也是随便玩儿,等到老师来了,才做出一副认真打扫的样子,想到这里我不由得脸红了,再想想撒该,他不一样,他为了别人干的好事数不胜数。他心中有他们的城市,有他们的人民,正是心中有了他们,对他们充满了爱,所以才会为他们无私奉献。如果我们心中有兴平有兴平的人民,对他们充满了爱,我相信类似于“红领巾一条街”的活动就会取得效果。
当我想到撒该坚持不懈的努力,做一件事对他来说不可能的事情,还笑着说“天下没有做不到的事,除非你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是啊!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撒该最后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最终件事。撒该办到了一个常人都办不到的事。他说:“希望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如果一莜人不能先有希望,那么他永远不会订计划去争取任何东西。”是的,撒该有了希望,有了坚定的信念才干成了大事。我个还是孩子,谈不上干大事,那么生活中的小事,我们又是怎么样对待的呢?漫不经心,还是一丝不苟?依我看来全班90%以上的人对生活中的小事是漫不经心的。既然漫不经心,还会对那些小事而有所希望吗?既没有希望,就不会去争取任何东西,也就干不了什么事了。
我拉着想撒该说的话:“人的一生中,而对任何要打击你,征服你或威胁你的逆境时,最重要的秘诀是,你自己要固若磐石,勇敢地而对它。”撒该说话令我深受感染,人一生要而对挫折、打击无数,我们要学习这个秘诀,否则,你会被无数打击和挫折击到的。有人说:“上天为什么对撒该那么好,让他致富,把他的话当作至理名言。
以他为榜样学习他,上天太不公平了!其实上天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撒该四肢不发达,但头脑却很灵活,这证明上天给予人一顶,你就会收回一顶,撒该体育场不行,却用发达国家的小脑使自己致富。如果我们最好的特质不能经常锻炼,就会像身上的肌肉一样萎缩,那样不就太得不偿失了吗?所以大家不要抱怨上天,你去练最好的特质,以最好的特质来致富。

10. 观电影止杀令有感800字

欣赏这部电影之前,先了解道教的宗旨根本,才能更好的品味。
道教作为炎黄子孙的本土信仰,源远流长。自上古伊始,神仙方术融合了诸子百家尤其是儒家、墨家、易学和阴阳的精髓而衍生出道教。它的根本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上善若水、柔弱不争,自然无为、济世安贫。其宗义接近佛家的度世人之苦解世人之厄,尚积极乐观之精神,于修身治国皆有大益。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国根坻全在道教。而“止杀令”讲述的正是道士丘处机一言止成吉思汗西征杀戮的历史,所宣扬的就是上天好生恶杀,其德乃上善,如水至软至韧。
回到影片。故事从成吉思汗西征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徐徐展开,分为三段。
第一段:文登求雨。西征途中,蒙古军队瘟疫横行,成吉思汗为避病祸,派近卫侍官刘仲禄请全真仙人丘处机出山论道。丘处机心系文登大旱,一心求雨,果降甘霖。丘处机认为此乃上天促他西行,以劝解成吉思汗停止杀戮班师东还。丘处机告别众弟子和百姓,踏上西行之路。
拍摄场景壮阔,从沙漠到雪山到大海,天高路远,季节变换,无不鲜明。不过,最美的是昆嵛山。群山青葱,白雾袅袅;飞瀑溅玉,湖心澄澈;古观屋宇,依湖蜿蜒;白鹤飞渡,音美神怡。此景如世外仙山,丘处机此处修道,真正给人天人合一的感觉。这段要点明的就是修仙修道都应讲求顺应天意道法自然,西行既是修道立德,也是顺应天意。此景此情让人的感情很自然的融入,觉得理应如此。情节设置和拍摄手法互相应和,精美大气,细腻自然。
此处,有三个细节回味悠远。一是丘处机求雨,风起雨落,落在众人脸上的是雨,落在丘处机掌中的是血。水是生命之源,如同血是肉身的根本。世人眼中水只是水,在丘处机的眼中水就是血。有水才有血行于躯,这就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用这种简单明了的对比方式来阐述艰深的道法让人拍案叫绝!二是丘处机临别之言:勿尚名,勿自贵,勿自誉,勿妄语,勿沉溺于音色美食,济世利人,慈心于物,柔弱不争,周人之急,救人之穷,施恩不求报。这段赠言基本包含了道法真意,且简单易懂,动彻人心,值得我们现世的人思考,也可作为行为之规范。三是丘处机挥手退虎,刘仲禄大为敬畏。(观后感 www.guanhougan.net)丘处机言道:久居深山,日日与虎狼为伴,无猎兽之心,虎无所用其爪。即是说,万物皆有灵性,顺势而生,心无争斗,自然万事平和。这既是叹道法神奇,也是为后面劝服成吉思汗另一细节埋下伏笔。
第二段:西行跋涉。丘处机带弟子赵道安随刘仲禄西行,一路上有旖旎风光,有满目疮痍,有艰难险阻,有危机重重,但无论何时何地,丘处机不忘弘扬道法,或实践或劝诫。影片或直接或间接,处处体现道法,层层推进,展现主题。它此时要说服的不是成吉思汗,是观众。这段是重头戏。其实真正劝说成吉思汗的戏只有三分之一,前面的这些全是铺垫。这个过程很重要。它通过丘处机的言行体现了道教精神,让观众进入到道教的世界,看明白了,也就明白了最后成吉思汗为什么会被劝服,一切都是道法自然。看不明白,那套用影片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无所畏惧才是无可救药。这样的情节铺设,都不能让你有敬畏之心,悲悯之心,那么你也就无可救药了。
这一段精彩的地方实在太多了,文戏武戏,处处可点。我就选四个场景来说吧。第一个场景:野狐岭退盗匪。众人遇盗匪袭击被擒,匪首从丘处机招式中识破其身份,十分礼敬,众人转危为安。丘处机使的招数被唤作“顺风云手”,但在丘处机的眼中心中却并非招数,只不过是随心而出顺势而为。一句看似简单的台词,其实也暗含道法。盗匪如同虎狼,却也有敬畏之心同乡之情,顺其性也并非无可救药,暗合了之后的“无所畏惧才无可救药”的道法箴言。第二个场景:死城埋尸。丘处机听到哭声,众人却未见生人,前行只见到一座死城。丘处机遂言天哭杀戮,令众人掩埋尸首。这固然是弘扬道家悲天悯人之心,也是令众人通过实践修道修德。掩埋的过程中,尸首的腐臭可怖,是对这些曾经的杀戮者无言的控诉,他们会联想,精神上就会产生微妙变化,就会被潜移默化。第三个场景:石林遇险。石林中,阿拉伯人突袭,后至的蒙古援军(接应丘处机)扭转局势一举拿下阿拉伯人。刘仲禄要杀俘,丘处机劝诫:人会死,仇恨不会。仇恨的背后是恐惧,只有无所畏惧的人才无可救药。这句话正是全片的核心。丘处机为什么最终能一言止杀?那是因为成吉思汗敬畏长生天,按道法,他就是可救的,那么他的杀戮终究会停止。无所畏惧的人,人道无药可救,那么自有天道。这就是所谓的顺应道法吧。第四个场景:道安之死。丘处机途径雪山,周济饥民,身体虚弱。赵道安采雪莲救契丹女而死。丘处机大恸。刘仲禄要派人送赵道安还昆嵛山安葬,丘处机言道:他已经得道升霞,身体留在此处无妨。赵道安舍命救人,此乃上善,自然得道,灵魂升天,身体只不过空皮囊,顺其消亡,这是天人合一。
第三段:一言止杀。丘处机历经三万五千里的路程,终于见到成吉思汗,丘处机坦言没有长生之药,只有养生之道。成吉思汗感佩其诚实,留他住下论道。丘处机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抓住一切机会劝说成吉思汗止杀,彰显道法,最终令成吉思汗班师东还。
这一段我印象深刻的有三个地方。一是丘处机以水配合草药治疗瘟疫。他以水为喻,言道水乃上天(长生天)最大恩赐,不应辜负水的善意,而上善若水。二是我前面提到丘处机退虎的伏笔,与这里成吉思汗遇野猪化险为夷遥相呼应。丘处机抓住野猪未伤害落单的成吉思汗这个机会,示意上天好生恶杀,上天保佑他,他也应该顺应天意止杀戮。三是攻打巴里黑。在这场惨烈的战争中,成吉思汗的孙子中箭身亡。这里其实也正应了那句“无所畏惧无可救药”。小孩无知,自然无畏,不明白战争的残酷,才酿成了悲剧。此时的成吉思汗无比悲愤,战事更烈。丘处机深感无力,临别痛陈自己无能辜负上苍。成吉思汗终有所动,下令止杀。值得一提的是,战争场景很恢弘,非常直观的再现了古战场。
最后的手杖生芽,人死而复生,有点神话的感觉。如果这是真实的,我只能说是巧合加计谋。那两颗仙丹估计只是暂时让人昏迷,丘处机应该是知道的,但他抓住机会,利用这个机会,让众人产生对道法的敬畏之心,坚定了成吉思汗止杀的想法。这就是因势利导,让事情往好的方面转变吧。
最后送上丘处机那首吟别诗:昨日花开满树红,人间生灭有谁穷。百年大小枯荣事,过眼浑如一梦中。你道是花开正好,生生死死却哪有穷尽?人世繁华落尽,不过是过眼云烟。个中滋味,请大家细品。
纵观整部影片,从场景来说,无论是仙风处处的昆嵛山,还是海花翻飞的渤海湾;无论是黄昏寂寞的野狐岭,亦或是毫无生机的死城池;无论是险峻陡峭的石林,还是银装素裹的雪山;无论是流沙脉脉的荒漠,亦或是青草伏动的草原,无不壮哉美哉,只能叹声自然神奇。拍摄上,文戏细腻,武戏真实。道具精美,服装考究。最值得称赞的是编剧,思维缜密,设计巧妙,环环相扣,遥相呼应,句句台词有真意,没什么废话,直奔主题。真的很久没看到如此厚重又不乏味的历史文化影片了,值得反复欣赏。

热点内容
绿洲的主题曲 发布:2021-03-16 21:51:32 浏览:239
逃身连续剧 发布:2021-03-16 21:50:58 浏览:188
美味奇缘里的插曲 发布:2021-03-16 21:49:11 浏览:827
调查插曲 发布:2021-03-16 21:48:10 浏览:591
女英雄台词 发布:2021-03-16 21:47:36 浏览:458
加勒比女海盗3演员表 发布:2021-03-16 21:42:59 浏览:378
韩剧手机热播剧 发布:2021-03-16 21:42:12 浏览:791
好看又简单画的年画 发布:2021-03-16 21:41:54 浏览:4
哥斯拉大战金刚预告片 发布:2021-03-16 21:40:51 浏览:246
落叶影评 发布:2021-03-16 21:40:19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