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后影评 » 黎巴嫩影评

黎巴嫩影评

发布时间: 2021-02-09 01:24:36

A. 电影黎巴嫩观后感

电影讲述一辆坦克参加战斗的故事。在第五次中东战争开始前,以色列军队的一辆坦克进入战场。坦克中有四人,炮手、驾驶员、装弹手以及车长。战争开始前,资历最老的装弹手与车长发生了一番口角。战斗开始,因为炮手是新手非常胆小,所以没有打出炮弹,使得一个步兵受伤致死。战场指挥官很生气,训斥了坦克中的四人。随后,死战士的尸体被放入坦克内。于是,乘员们在臭味中战斗,直到直升机将尸体运走。战斗一段时间后,坦克与步兵来到一个居民区。可是,坦克被突然出现的叙利亚人打中。坦克没有损坏,叙利亚人成为了战俘。通过与上级联系,战场指挥官才知道部队偏离了航向,上级命令他们原地等待。一段时间后,两个长枪党人奉上级命令他们出,并恐吓了一番叙利亚人。深夜中,坦克在跟随长枪党人途中与步兵失散。长枪党人向车长说了几句话后,就先走了,这使得坦克内的四人很惊恐。这时,战场指挥官联系上他们,让坦克不惜一切的前进,否则他们会死。就这样,坦克不停地射击、前进,终于逃出城市来到野外,但是驾驶员却战死了。

本片是一部特别的电影,它特别在编导第一次将镜头对准坦克内部。以前看战争片,都是看战场上的坦克多么神武威猛,大肆杀敌,很少有表现坦克内的战士们真实生活与精神状态的影片。透过本片,真的可以“一窥究竟”了。从这一点上来看,本片非常优秀。从电影开始直到结束,根本没有大规模的枪战与炮击,只有一些残片式的画面告诉观众们:我们的主人公是在坦克中,而故事则是进行中的战争。否则的话,只会让大家以为他们四人在玩电子游戏。瞄准镜里的圆形画面、四个战士的面部特写、对讲机中此起彼伏的声音,以及坦克发动机轰隆隆的响声,电影就凭借这些,将一个真实的战争场面展示出来、将一个密闭空间压抑的氛围塑造的如同身临其境。总之,本片新颖独特,因为它走了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拍摄坦克内发生的故事。

至于电影其他方面,就很“好莱坞”了。对战争悲惨景象的描绘、新兵的怯懦、老兵的残忍,恐怖分子的飞扬跋扈,以及士兵对家的眷恋,等等这一切都是好莱坞战争片中频繁出现的俗套,即使放在一部以色列电影中也是如此。这些无法提升电影的整体素质水平。尽管如此,本片还是一部很主流的反战片,通过四个士兵的视角,表现出普通人卷入战争后的精神状态。此外,通过妇女与女孩的场景,也可以看到战争与和平只是一念之间的事情。写到这里,让我想到人的生命有多么的脆弱,人生就是在拼搏!影片的四个主要人物,则是影片表现主题的重点,不会驾车的司机、不敢打炮的炮手、只想回家的装弹手与唯唯诺诺的车长,这就是不义之师在战斗中的真实状态。看到这四个人,就知道战争带给人们的是什么了。总之,影片主题是俗套的“反战”,只不过本片不是美国人拍摄的,而是以色列人。

电影拍摄方面很出色。前面写到电影发生的空间是密闭的,所以编导们就非常神奇的将这个密闭空间拍摄得有声有色。缓慢滴满的油池、成员们日渐疲惫的面容、舱壁上的各种弹痕,以及成员们紧张的情绪,这些都恰如其分的演绎出战士们恐慌、沉重的心理。这些正是编导出彩之处,通过巧妙地剪辑、适宜的节奏,将各个场景的画面搭配的完美无缺,不仅让观众们信服,即使片中人看过之后也会全情投入其中吧。通过这些,可以肯定本片编导虽然不是好莱坞知名导演,但他对于电影技术的掌握已经不逊色于他们,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一方面,是电影的优点。

演员方面让我很不满意,因为剧中演员相貌很像。尤其是四个坦克乘员中,车长与炮手的相貌太相像了,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我根本没有分辨出来谁是谁。只有看完电影,又大致浏览一番后,才弄清楚谁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编导太难为我们观众了吧,弄了两个长得像亲兄弟的人拍摄同一部电影,有没有搞错?!或者是,犹太男人长得都太像了?哎!至于演员们的演技,他们每一个人都很出色,具体不多说了。

总结一下。综合以上可以看到本片虽然故事背景与好莱坞不同,但主题、拍摄方式以及表达的思想都是一致的。只有电影描述的范围——坦克之内,是影片独特之处。本片能够获得金狮奖,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刚才说过的描述对象,一是编导娴熟的拍摄技法。

B. 电影《立春》影评

——是不是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王彩玲?我得说,我做过一阵王彩玲。
没有憧憬过北京的人,不会知道憧憬北京是什么滋味。
为什么要憧憬北京?因为它是北京。

三年前考研那阵子,我与另外一个女生到教职工居住区合租了个房间住。是一个单元里头带阳台的那间。
那时候人年轻,心里还是有一些隐忍的疯狂,总觉得有点天雷地火的事情即将降临,然而春天一个一个数过去,日子仍是静水无澜。
——就像王彩玲说的:每年的春天一来,我的心里总是蠢蠢欲动,觉得会有什么事要发生;但是春天过去了,什么都没发生,就觉得好像错过了什么似的
那单元另外两间都住的是男生,也都是考研的。其中一个,人瘦削,脸青白,眼睛下面拱出两个颧骨,柳叶形的眼睛常是似笑非笑,似嘲讽又似卑怯。肩背微微佝偻。经常穿灰色的恤。工科生,英语却出奇好,有时比我这个英语专业的人还牛一点——虽然我口头是绝不承认。

——看到黄四宝,竟觉得神似他的模样。瘦,以及阴郁又深藏焦虑的眼神。居然还有时候有天真神情一闪。文艺青年是不是都一个脸模子??

一般考研的人一见面都会交流一下考试目标复习进展之类。一开始我问他的时候,他却只是含混几句,一笑,讳莫如深的样子。
之后慢慢知道他在年级里以异类而闻名,是不太合群的人物。
——在男生堆儿里:每天洗衣服袜子饭盒,不看毛片而爱看贾樟柯,用国家地理图片而不用张柏芝Twins的照片做电脑桌面,每天出去上自习,不熬夜打游戏聊QQ,临睡刷牙,每周购买《南方周末》并做剪报,六级考一次就过而且考到八十分以上....这样大概是够怪异的了。

后来有回下午我自己在屋里写字,临《灵飞经》,他进来了,不出声地看了会儿,拿了我的笔写了几行隶书,居然很有点功夫的样子。他说:我借一本《曹全碑》给你,你来。
就这样混熟了,他才很郑重地说:我是一定要考到北京去的。此话的背景音乐是他的电脑音箱里面放着的《One Night in 北京》。
我说:我也一定要去北京;我要当北京人;虽然北京已经没有它最迷人的城墙了,但是我还是爱它,我要成为那个城市的一部分;我要周末上琉璃厂淘旧书,上国家图书馆看古籍,上北大听讲座,老了退休了早晨到北海遛鸟。
他听完眼睛里面有光,是把我当作自己人了(虽然我说“不听陈绮贞”之后他大叫“敌人!”)。
(他喜欢:贾樟柯、休格兰特、陈绮贞。)

后来我就像王彩玲一样开始止不住地犯贱。如:他饭后喜欢喝杯热茶,我于是每天雷打不动多打一壶开水拎上五楼,贴墙放在他房间门口,专门供他泡茶;晚自习回来,看到壶把不再与墙垂直,就知道他动过了,就满足得心口酸楚一阵。其余送水果买杂志供他看之类,不消提了。

黎巴嫩大牛人纪伯伦说的:“爱情不需要回报,爱在爱里面已经满足了。”
女人是总需要有一个人,让她把她的热情和温柔——甚至狂热——花费出去。我不知道那算不算爱,似乎竟是一种生理需求。

有一天终于在他床上拥抱了。
——大地崩坼,天空翻转,海水倒灌,冰川塌陷,他吻了我。

记得他身子那样瘦,让人很想把他紧紧地搂抱,抱进子宫里去再孕育一回。熄了灯的小屋里,他埋首在我胸口,短头发扎刺着我赤裸的皮肤,像只剩几岁的小童。
——就像黄四宝又一次醉倒在地上,呻吟一样低声呜呜地哭着,更像是哼着。王彩玲在他身边蹲下。我的心口针扎一样:这样的世间女人共通的怜惜。云雨之后的一夜,王彩玲在镜子前左顾右盼,扎上鲜艳的黄丝巾,微微一笑,光彩流溢。床前留下为熟睡的男人买好的早点。
可是我知道他是不会承认她的。就像我亦始终不曾被承认。

我与他的关系,永远停留在那张床上:下午或晚上,接了他短信,躲过单元里其余两人的目光,溜进他的房间。有时在下床之后、走出房间之前,黯然哭出声来,然他只是似笑非笑地旁观。但第二晚,接到他的短信,我还是会自动走去推他房间的门。

我能给的,只能有这些。再没别的。
几乎想要挫骨扬灰,只为在他心中留痕。
——甚至想:这样的委身,这样卑贱的委身毕竟是没有人会做的,他会因为这罕见的卑微而记得我。

那时候,心里有一种狂热的绝望。又因绝望,所以干脆放纵地狂热下去。

他一直一直说,一定要考到北京去。所有人都不看好他。所有人都觉得他无用窝囊不太正常,他一定要证明给他们看。
他把头牢牢揿在我胸口。我抱着他赤裸的身子,心里像是被一块烧热的冰块烫着和冻着。

——他就是像王彩玲和黄四宝那样的人。人群中是有这样一小撮“一根筋”;他们偏执狂热着一个dream,殒身不恤;但是这种偏执和狂热偏偏有着独特的魅力,对于特定的人来说,这种魅力是致命的。
其实偏执的人,都有格外炽烈的感情。但是这种感情不大常用在人的身上(除非是他们同类)。又大概因为偏执的人目下无尘,觉得人是不配让他们花费感情的。
(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中,思特里克兰德待女人的无情和女人对他的飞蛾扑火,庶几相似。)

——后来,他没考上,我的分数差了一点。他选择住到北京继续考,我早早妥协了,调剂到离北京极远地方的学校。

第二年,他的偏执终于有了结果。我从别人口中得知他考上了人大,且是高分公费。

《立春》的结尾,所有的人都妥协了。
长头发爱朗诵的周瑜,剪短了头发,生了眼睛倍儿黑的小闺女;
黄四宝也剪了短发,换下了标准文艺青年的行头皮夹克黑长统靴,一边打大哥大一边开面包车;
被领导拿泰国人妖来比的胡金泉老师,踏实坦然地开始坐牢了。
王彩玲虽然还是不结婚,但是总算认真地当起了妈。露出了始终不曾有的笑容。
一切似乎正常了,和谐了,可是却更觉得更凄寒。
(跳芭蕾舞的胡金泉,原本穿着海蓝色大衣系雪白围巾的胡金泉,一身雪白练功衣在音乐中旋转的胡金泉,在监狱之中被剃了光头,竭力想立起穿着黑布鞋的足尖。艺术把他的生命烧成了灰——是不是一定要有人成为艺术的祭坛上带血的牺牲?)

那样狂热的不顾一切的追求似乎可怜;妥协了,又是悲凉。

我说:我还是要再考到北京去的。
我是不是还想在琉璃厂偶遇着他?也许是。那时候,会说什么?....
也许会说:“看过《立春》没?前几年的电影。那里面有个黄四宝,长得还真有点像你。”

谨以此,纪念ZS。

C. 关于一部中东战争或问题的电影的影评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总结过去的100年:在这100年里,战争不得针对平民首度成为全球各国的共识;但它同时却也是人类史上平民死伤最多的100年。

20世纪以来,战祸接连不断,使得研究战争是否合情合理的各种“正义战争”理论也空前发达。然而不论何家何派,无一赞成可以把平民当做攻击目标,其实这只是重申了一个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滥杀无辜是有罪的。且以伦理学大师罗尔斯晚年力作《万民法》里的一段话为例:“既然法外国家并非良好国家,社会当中的非军事成员就不可能是组织和发动战争的人。那是领导者、官员以及其他操控国家或是受国家雇用的精英们一起干下的好事。他们是罪魁祸首,是他们执意发动战争,他们才是罪犯。老百姓通常只是被蒙在鼓里或是被国家的宣传所蛊惑,是不必负责的。即使有些民众没有那么无知,也非常好战,但老百姓还是无须负责。不管战争爆发的原因为何。”

离开理论,我们再来看现实。为什么以色列军队可以公然违反国际惯例,肆无忌惮地杀害平民?除了误炸,他们还有更好的理由吗?又为什么美国仍然可以支持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坐视惨剧持续发生,而且阻止任何立即停火的要求?

其实以色列一直都奉行“集体处罚”的策略,也就是说在其眼中,敌人并无平民与武装人员之分,要打击就得一起打击。因为那些平民不只主动协助甚至窝藏武装分子,甚至还会随时变身为后者的生力军。所以无差别的轰炸或许可以使他们乖一点,知道和恐怖分子搞在一块是没有好下场的。所以“集体处罚”其实是种连坐法,逼迫所谓的“平民”必须和恐怖分子划清界限。

这种目中没有平民的心态不只表现在许多以色列和美国主流传媒的报道之中(例如当以色列受到袭击时,他们很强调那是“平民”;但遇上加沙地带有人伤亡,那就是很笼统的一句“有巴勒斯坦人遇难”了);即使是很进步的以色列人权组织“B‘tselem”平常在计算以巴冲突为双方带来的死亡人数时,也是把以色列军人与平民分开点算,再将巴勒斯坦人不予分类地并陈罗列。

反过来看,在真主党和哈马斯的眼中,以色列人同样没有军民之分。他们的理论是以色列的青年不论男女一律有服兵役的义务,而且退伍之后还要担任后备军人,随时应召上阵。既然如此,以色列自然是全民皆兵,又哪有强分军民的必要呢?因此明明针对的是以色列鹰派,还是可以向他的全体国民无区别地施以打击。

中东战争特别的地方就在于双方都公然奉行一种违背了现代战争观念的策略和理论,只有滥杀,没有无辜。然而这又是何等诡异的逻辑呢?我们当然知道军人与平民的区分往往只是口惠而实不至,大家承认,但真能做到的却寥寥无几。可是大家仍在表面上维持这个虚假的共识是有理由的。再引罗尔斯的话:“任何让敌方人民心怀恐惧或胡思乱想,以为将来会遭到仇恨和报复的做法,都必须禁止。尽管不容易做到,但当前的敌人还是必须被看成是将来在共享且正义的和平中一同合作的伙伴。”也就是说,战争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最终的目的依然是长远的和平。如果不加区分地滥杀平民,对方的平民将来又如何可能与你维持和平的局面呢?

以色列声称自己的目标只是铲除真主党在黎巴嫩南部的势力,而美国国务卿赖斯提出的“可持续的停火”也意在彻底消灭真主党这个国中有国、自有武力的黎巴嫩党派。但是经过“雪松革命”之后,真主党已成黎巴嫩政坛不可分割的一股力量,且享有四成国民的支持。经过近日的战争,无数平民家破人亡的苦难,黎巴嫩甚至开始出现不分党派不分宗教的团结情绪。以色列如何可能永久保障一个平静的边界?美国所谓的“可持续的停火”又怎么实现?我们看到的,只能是不断扩展的仇恨,永远轮回的暴力,一场不以和平为目的之战争。

或许这才是以色列长久以来在中东军事行动的本质,也是当代所谓“反恐战争”的最大特点。首先指认对手并非国家,而是恐怖组织(例如真主党、哈马斯和阿尔盖达),然后和他们打的也就不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了。因此这场仗既没有战俘的概念,抓回来的人可以让美国送到“法外之地”关塔那摩湾基地;也没有“非武装国民”和军人的区分,因为他们根本不成国家,不受任何国内法对身份的规定和国际法的保障。所以杀害真主党隐性的支持者就不算杀害无辜平民了,像夏图那一家人,他们只是脱离了正常国法的赤裸生命罢了。

我们或许可以把法学家卡尔·施密特的名言“政治就是划分敌我”改写成“战争就是划分敌我”。在这场战争里面,双方并不是先决定好敌人,再予以攻击消灭;而是不断地透过战争去持续地制造敌人,将对方的平民动员为自己的新仇。最终得到的,就是一组永恒运作的战争机器。就像平常以军对付巴勒斯坦的方法一样,先是炸掉对方的基础设施,再将前来抵抗自卫的武装人员定性为“恐怖分子袭击”,于是仗就可以永远打下去了。

D. 适合写观后感的文章或书籍~

一摩尔的梦想
闲来无事找书评的时候,看到一篇极力推荐的80后青春小说‘一摩尔的梦想’,评者说是堪比郭敬明,饶雪漫,韩寒等80后新锐作家的立意和思想要高的多,影射了很多如今的社会现象,不是像上述三位一味的沉静在自己营造的意境中。如此评价,于是忍不住去网络搜索来看,作者名称到是很个性,‘水水犹寒’。不清楚什么意思,也没有兴趣去揣摩,大概也是揣摩不到。就像我自己换网名一般,大概都猜不到我换网名换的那么勤有什么特殊含义没有。大多时候,都是有些诱因的,或许刚想到的一个场景,又或许刚看到的一段话,也或许心情突然一变化。没有那么多的猜测,也不愿意花些时间去揣摩‘水水犹寒’的意思。
找了来看,是连载的小说,直到看到连载完的部分,还没有继续上传,也没看到结局,不过剧情却是像极了最近这几年的社会事件,描写的的主人公林洛是个很多小说中都存在的角色。并未见多少新意,也未见多少文字技巧,也没有很精彩的剧情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很平凡很一般的一本小说。不免有些失望,看来光看推荐和书评也不会有多权威和水准。
郭敬明,饶雪漫,韩寒他们的作品我看的并不多,但听的到是多,看到网络的文字评论和他们个人言论,还有他们的文字世界。他们活的很张扬,也许他们的在真正生活当中看不出有多耀眼,多另类,多特殊,但是,看他们的文字,别人的也好,他们自己的也好,能感觉的是张扬,是另类,也是悲伤的。他们描写的世界多是有关青春的忧伤和无奈,直到现在我没看过韩寒的‘三重门’。但是,却像我们熟悉娱乐明星一般熟悉他们。他们的辛锐,他们的成长,他们的经历。我不擅长文字,我只是喜欢把自己的感受记下,想到哪里记到哪里,我心底是很羡慕他们那样的行为和思想,打部分时间我是很小心的生活的,偶尔却也想要出格颠倒下自己的生活。
···············
后面接着又看了2篇连载小说,其中一部就不谈了,写的颠三倒四,文字俗不可耐。但取了个还算悸动的名字。‘无法释放的青春’因为前2天我看过‘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所以点进去了看了,很失望,写的太烂了,作者流水账似的的写法夹杂着故意润色的句子,看起就像一出闹剧。
~~~~~~~~~~~~~~~~~~~~
最后看了篇宁晓馨的‘女朋友’。高中校园文学,按理我不该在看这些,可是,总是有那样的经历,所以想去看那样的文字,是否和自己有相似的地方。进去看了,不说文字有多深刻,但整体剧情的把握看起来很是很清楚舒服的,整体分人物第一人称的写法。个性崇尚自由的任小米,乖巧漂亮的韩菁,自卑懂事的方依依。和分明的个性,却继续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想法和友谊。连载,还没有上传完整,所以没有看到结局。
有时候想想身边的人事物,用笔者巧妙的写出来,不定也是同样精彩的小说。

E. 雷霆战将影评1500字

虽然没有众多明星,没有大场面,没有考究摄影,没有复杂的剧情,没有好莱坞粉饰过的商业味道,但是还是能够扣动心弦的一部战争题材影片。
影片让我想起了【布列斯特要塞】,很是相像的两部影片,同样的二战背景,都是不被关注的关键之战,对于要塞位置而言,两部影片一攻一守,同样的血腥,同样的真实,影片【黎巴嫩】与【呼吸】同可属该类型,小股部队的真实战争再现。
其实曼宁没有错,他是超级聪明的战士,虽然不知道他如何误打误撞成为了一名二等兵,但是他的战术素养是非常高的,并且是一名聪明的战士,这是他在随后的2次重要打击德军重火力点成功的要素,他可能没有领导力,但是他的协调力和策划力是非常强的,包括在战争中应变能力超强,并且在战场上他并不胆怯,并不简单的因为他是老兵。
其实第一任指挥官并不想以“第八条”放曼宁走,只是利用了这一点迫使曼宁完成了摧毁火炮的任务,结果老天还同时给曼宁开了个玩笑,不但没有成功远离战场,反而迎来了新上司而不得不面对第二天的死亡冲锋,无奈曼宁放手一搏,夜袭德军坦克。
影片的结尾戏剧性的返回开篇的第一幕,同样的受伤被战友背回总部,但是这回的伤者变成了曼宁自己,而不是先前被他安乐死的鲍比,一切的一切还是让曼宁没有逃脱命运的安排,所以曼宁最后笑了,笑出了声,战友此时并没有理解他的笑声,只是默默的向前行走着,曼宁的笑就是绝望的没有任何遗憾的时候,无畏的笑声。
故事结构很简单,从一个逃兵变成关键人物,但是不同于中国式的英雄主义,曼宁不是爱国或者什么,他只是想活着,就这么简单,活着回家,远离这个fucking game。至于两次勇闯敌后方不过是被生存所逼,相信大部分二战期间的盟军都是这个想法,尽快的结束这场血腥的杀戮,他们的眼中充满家人的影响,而相比之下的中国战争影片就很难看到这些,老前辈的眼里只有中国共产党,可想红色教育的神话。

F. 求《埃及王子》动画版的影评 要专业点的 我是学动画的

你好、、很高兴能为你解答……
这是埃及王子动画版的、、这个简单些、、下面那个更详细点、、
不能都是照抄、、多自己想想 、、这个只提供你参考而已、、
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
The Prince of Egypt(埃及王子)
□ 影片原名:The Prince of Egypt
□ 影片译名:埃及王子
□ 导 演:布兰德.查普曼
□ 主要演员:方.基墨 (配音)
罗夫.费恩斯 (配音)
桑德拉.布洛克 (配音)

加入时间:2003年8月6日
电影类型:动画片
内容简介:

98年圣诞节美国梦工场影业公司推出了他们今年最为叫座的卡通片《埃及王子》。

该片以《圣经》旧约中‘出埃及记’的故事为创作蓝本耗资近一亿美元历时四年才完工,在制作过程中不但动用了最先进的电脑动画而且还有数百位历史及宗教学者为本片担任顾问,有方.基墨和桑德拉.布洛克等好莱坞当红影星的幕后配音,更有乐坛中的两大天后玛莉亚.凯莉和惠特尼.休斯顿为该片演唱主题曲

这部被影评人士认为是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动画片极有可能打破卡通片未曾染指过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历史。在法老(国王)治理的埃及,由于生活在那里的希伯来人人丁日渐兴旺,老法老开始过分猜疑希伯来人,他命令让希伯来人去作奴隶,还吩咐他的子民将希伯来人所生的男孩都要丢到河里。有位希伯来妇女生了一个儿子,她见儿子长得十分俊美不忍心将其杀死,于是将其放入了一个抹上石漆的蒲草箱中,然后恋恋不舍地将箱子放人尼罗河之中。箱子顺流而下一直漂到了皇宫附近的小河,正巧埃及的王后在小河边散步发现了这个箱子,她打开箱子看到了这个漂亮的小男孩,王后不忍心再抛弃这个婴儿,于是她决定认这个婴儿作自己的儿子,并给这个孩子取名叫摩西。从此摩西便与王子兰姆西斯一起生活在王宫,两人成了宫中最要好的伙伴,这里没有人知道摩西是希伯来人都以为他是皇后的亲生儿子。逐渐长大的摩西对埃及人奴役希伯来人越来越看不惯,一次他竟然失手打死了一个欺负希伯来人的埃及人,摩西为了躲避法老的惩罚逃到了米甸地去居住。没过多久老法老去世了,兰姆西斯即位成了埃及的新法老。摩西原以为兰姆西斯会使希伯来人的生活得以改善,但却没有想到情况反而变得更加恶化,建宫殿、修金字塔兰姆西斯无处不在奴役着希伯来人。这时以色列的神耶和华(上帝)的出现使摩西得知了自己希伯来人的身世,耶和华赐予摩西力量让其带领苦难的希伯来人从埃及人的奴役下走出来,在经过一番苦难之后希伯来人在摩西的带领下终于在旷野上重建新生活 。。。。。。。

本部影片在制作过程中并未因循守旧地照搬原著,其中也作了一些较大的改动,其中最大的一处便是把圣经中摩西与法老兰姆西斯之间的冲突改成了一段兄弟恩怨,只是双方各为其主罢了。在片中摩西与兰姆西斯始终都是肝胆相照的好兄弟,即使双方的立场逆转之后,两人仍是彼此关心,这使影片变得更加人性化。

摩西从奴隶到王子再到传教士的传奇故事几千年来一直被人们所传诵,人们赞颂着摩西对耶和华(上帝)的忠诚和他对和平、自由的向往与追求。本片以动画片的形式生动地演绎了这个被称作西方世界中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故事。

(二)

如果你说的是1956年的版本的话

有人说,一个人一生中必看的书籍之一是《圣经》。圣经自己没看过,是以颇为好奇。虽然没有看过,但还是道听途说,了解到一鳞半爪的,比如说上帝造人、大洪水、诺亚方舟等。觉得《圣经》上记载的也许未必全是神话。就像中国的《山海经》所记载的一样,看似荒谬,其实有理。这也许只是古人类记述自己足迹的另一种独特方式,今人不理解,当作神话来读罢了。
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大都是无意中遇到的。三四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买到了一个磁带版的电影背景音乐(附有介绍),其中就有《出埃及记》(EXODUX)的主题音乐。这曲调听来气势恢弘磅礴,令人印象深刻。看过这段话:有些电影音乐是为了某部电影而生的,却脱离了电影而获得了长久的生命力,甚至它比电影本身拥有更久远的拥戴与记忆。而《出埃及记》的主题音乐正是具有这种神奇的魔力。
《出埃及记》拍于1960年,一部比我老得差不多有二十年的电影。我知道它是说古犹太人在精神领袖摩西的带领下摆脱奴隶的枷锁,出走埃及的故事。同样地,这也是圣经中的故事。也许这部电影并非特别成功,因为我直到现在我还找不到它,虽然它的背景音乐很成功。现在我还是在听着这调子在写着这篇东东,沉浸于其中。之所以提到了上述的话题,是自己因此而看了另一部电影《十诫》。
早在1958年,那个当时的著名导演塞西尔·B·戴米尔已经拍过了同样的题材与故事,片名不同,名为《十诫》(The Ten Commandments)。而且重拍了两次,时间跨度颇大,称之为呕心沥血也许不错。一个人能两次重拍同一部电影,而且是宗教的故事,足见他对这故事的厚爱或者具有特别的情结吧。如同在电影中摩西完成他自己的使命一样独自离去一般。据说该导演拍完这部电影后不久就去见了上帝,也许他来到世上只是为了完成耶和华给他的这个使命。
和另一部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的犹太人一样,《十诫》中的希伯来人同样的苦难。二战时犹太人遭遇种族灭绝政策,几乎死伤殆尽。所不同的是,他们几千年前的祖先希伯来人是埃及人的奴隶,为人所奴役,永远没有自由。至于缘由好像是上帝的儿子雅各由于其它的原因迁到埃及,子孙遍地,人数远远多于当地人。埃及王害怕他们发展壮大,遂有意将他们当作奴隶看待。《十诫》中的故事正是从此处展开。法老听信巫师的预言说,上天将降魔星于人间,而魔星正是希伯来人的儿子。于是法老下令屠杀希伯来人刚出生的婴儿,摩西的母亲将其放在摇篮中随水漂流,被埃及的公主拾得并抚养成人,摩西因此而成为埃及王子。由于摩西非常的能干,法老非常的信任他。比自己亲生儿子(西塞,下任法老)还宠信。
摩西为法老建造城市。成千上万的犹太人在苦难中呻吟,食不果腹。这里非常有意思:一希伯来老妇被困,眼见就要被巨石压成肉浆,希伯来少女求助于摩西,摩西下令停工救之(后来才知道这老妇人原是摩西的生母,无巧不成故事啊)。摩西身为埃及王子,这时倒是显示出了悲天悯人之心;摩西与另一王公之女相爱,这女人原定要嫁于日后法老;摩西自己发现自己原是希伯来人之子的身份,甘愿挺弃荣华富贵,恢复自己的本色,宁愿做奴隶,即使他的爱人相劝亦无动于衷,与金庸的小说中《射雕英雄传》中的杨康身份类似,但选择却不同,也许这就注定了摩西的不凡人生,哈哈;摩西杀死监视希伯来人的监督,被发现,逐出埃及,长途跋涉穿过茫茫沙漠,来到米旬,成为牧羊人,并取妻生子。他的妻子西波拉极美:她的眼睛绿得像黎巴嫩雪松;她的唇像蜜糖般甜美;她手臂像鸽子般柔软……
影片这一部分只是让人觉得希伯来人非常的悲苦,日复一日,看不到苦难的尽头。他们对天呐喊:同样是神之子,为什么就不公平?!以前听过的那首英文歌曲《多娜,多娜》(DONNA DONNA)据说在犹太人中流传甚广,歌词大意是:牛儿任人捆缚宰割,从来不知道原因为何。谁要珍惜自己之躯,就要像燕子学会飞翔(Calves are easily bound and slaughter, Never knowing the reason why. But whoever treasures freedom; like the swallow has learned to fly.)。以前的犹太人被人逐来驱去,受尽苦难;现在的犹太人虽然已经建国数十年,经济也发达,但却也和巴勒斯坦人互相仇杀对峙了多年,死伤无数,和平似乎遥遥无期,这真不知道是谁之过。这首歌也许就是千百年来犹太人居无定所,苦难生涯的写照。
在影片的下半部,坚定的约书亚(摩西的信徒)认为摩西就是神派来的,不辞劳苦的找到了摩西。果然,摩西在西奈山隆隆作响,地壳震动,浮云像火焰般时,见到了化身于荆棘火中的耶和华。耶和华赋以摩西能量,并召谕他重返埃及拯救希伯来人;摩西作为他国的使节回到埃及,要求新法老(西塞)放他们的族人离开埃及。遭到法老拒绝,摩西借助耶和华大能的手,展示了几次神迹:尼罗河的水变血红,冰雹,几天几夜的黑暗,瘟疫等;由于法老的“顽劣不化”,心肠刚硬,神最终惩罚性的夺去埃及人长子的性命;慑于神的威力,法老不得不放希伯来人离开埃及,还他们自由身;携老将雏希伯来人在摩西的带领下离开埃及;在法老王后(因爱生恨)的冷嘲热讽下,后悔的法老追赶希伯来人,抵达红海畔,前无去路,后有追兵;耶和华用大能的手劈开红海,让希伯来人通过,并水淹法老的军队以示惩戒;摩西最终带领希伯来人抵达西奈山下,但有部分动摇者好了伤疤忘了痛,贪图享乐,私铸金牛犊来崇拜,触怒了神,神惩戒了这部分人;摩西拿到神刻在石碑上的“十诫”;经过四十年的流浪,神终于考验够了希伯来人,让他们到约旦河畔定居……
值得一提的是,十诫一共十条,有波兰人基耶斯洛夫斯基以其中的内涵拍了另一部电影《十诫》,亦大获成功。十诫中有几条现在看来仍然没有过时:当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人害人;不可贪恋他人一切。可惜今天的犹太人与他人经常兵戎相见,流血不断,也许自由与生存总要以生命去抗争吧。
这部片子年代实在是太久远了,觉得他的台词有点像舞台剧。远没有今天的电影生活气息浓重。其中的特技与今天的相比,可能不值得一晒(不过劈开红海的特技还是非常眩目)。但其中的故事性一点也不差,有爱情,有背叛,有报复,有煽动,互相交织。另外还可以看到人面狮身的造型,古埃及人服饰、战车、图腾等,看这样一部比自己大二十年余的电影感觉其实也真好。

G. 鸡毛信的观后感,四百字。

上个星期天,我看了《鸡毛信》这部电影,看完后我对这部电影中的主人公----海娃,有了深深的敬仰之情。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十四岁的海娃是龙门村的儿童团团长,一天傍晚,海娃的父亲让他把一封鸡毛信送到三王庄去。海娃接过信赶着羊群往三王庄走去,忽然来了一群敌人,海娃机智地把信藏到老绵羊的尾巴里躲过了敌人的搜查。可是敌人没放走海娃,黑狗子要海娃把羊留下来杀了吃肉。到了晚上,海娃装成兵取走了信并逃了出去但海娃在途中把信丢了,再回去找信的时候,被鬼子抓住给他们带路,海娃机智地把鬼子引进了我们的埋伏圈,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看完这部电影,小英雄海娃的精神令我佩服。他面对凶恶的敌人毫不退缩,能够沉着冷静地想办法脱离险境,并胜利完成任务,真是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

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做一个像海娃这样的人。记得在我上四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放学回家,我刚走到拐角处,看见一个年纪和我差不多大的男孩问一个一年级的小孩要钱。我很想去阻止,但是又不敢,毕竟我是一个女孩,还是一个人,万一他很厉害我打不过他怎么办?我很矛盾,想上前去帮助小男孩,又怕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最后,我还是离开了,到最后也不知道那个小男孩怎么样了。

自从看了《鸡毛信》这部电影,我明白了当我们遇到危险时,应该毫不退缩,沉着冷静地面对困难,机智勇敢地去解决困难。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也应该出手相助,做一个聪明勇敢的人。

H. 看过纳尼亚传奇的请进

威廉姆·彼得·莫塞(彼得 )
利出生于1987年4月27日,英国的Cotswolds 地区的Sheepscombe。那里离伦敦有向西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是有古典气息的英国乡村地区。他从10岁起就想要当演员。威廉姆是家里三兄妹中最年长的,他的妹妹Daisy16岁,弟弟Ben13岁。
爸爸Peter是英国电影摄影师,妈妈是Julie Moseley。威廉姆在Sheepscombe上小学。威廉姆很喜欢茶。他的家人评价他有一点爱指使人,但是有着优秀的领导才能。他不想被人们仅仅以Peter Pevensie记住他,而是希望被认为是一个有天分的优秀演员。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有主见并乐意与他人分享自己想法和观点的人。
威廉姆·莫塞利非常幸运地从上千人中被选拔出来,饰演C.S.路易斯的代表作《纳尼亚传奇》中的Peter Pavensie。在一次访问中他讲到他如何在试演Peter Pevensie长达18个月后,终于得到了这个角色并且欣喜万分,因为都到这个份儿上了却得不到角色的话他会非常沮丧。他的角色对剑术的要求非常高,他忍受了许多体能方面的挑战,演绎出一个强势的角色。之后他继续出演了该片续集《纳尼亚传奇2:凯斯宾王子》。

安娜·帕波维尔 (苏珊 )
目前居住在英国伦敦,母亲Deborah是位免疫学者, 父亲Andrew是律师。安娜6岁起就开始在Allsorts Drama学校学习戏剧课程,Allsorts允许孩子们在学业之余在大银幕和电视上演出,她1998年10岁时开始在电视上演出一些角色,之后出演的影视包括《小小僵尸》、《最爱她》、《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等。2005年安娜被挑中饰演《纳尼亚传奇》中的大女儿苏珊,这个幸运的机会令无数人羡慕不已,也使安娜成为了许多青少年的偶像。

斯堪德·凯恩斯(爱德蒙)
有着黎巴嫩血统,他母亲的父辈中有非常著名的黎巴嫩作家和中东问题学者,一般夏天斯堪德都会前往黎巴嫩的贝鲁特度假;尽管家人给他在每个周末安排阿拉伯语课程,但斯堪德未能很好地掌握。斯堪德的父辈系家族则更加显赫。提出进化论学说的英国自然学家达尔文是他的曾曾曾祖父,家族沾亲带故的其他名人还包括经济学家约翰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历史学家西蒙凯文斯(Simon Keynes)、诺贝尔得奖生物学家阿德里安(Edgar Adrian)以及哲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等等。
在成为“纳尼亚”的埃德蒙之前斯堪德·凯恩斯曾为《魔法保姆麦克菲》试镜,但那个角色最终给了托马斯·桑斯特。拍摄第一部《狮子,女巫和魔衣橱》期间他正经历变声,因而一些台词后来是由姐姐为他配音的,宣传期间他还带着傻傻的牙套,可是到了第二部《凯斯宾王子》,人们看到了斯堪德“美少年”的脱变。片中的“苏珊”安娜·帕波维尔与他住的很近,除了交流拍摄外,两人都是英超豪门阿森纳俱乐部的支持者。斯堪德·凯恩斯还同“哈利波特”丹尼尔·雷德克里夫读过同一所学校。

乔基·亨莉(露西)
2005年年仅10岁的乔基·亨莉出演了她的第一部影片(此为影片上映时间,影片拍摄时她还不到10岁),而这部影片和很多其他人所出演的第一部影片不同,这部影片是根据著名作家C.S.刘易斯所著的享誉世界的科幻巨作《纳尼亚王国》改编而成的《纳尼亚传奇》。乔基·亨莉饰演四位小主角中最小的露西。
在影片拍摄结束时,导演安德鲁·亚当森送给了每个参与演出的小朋友一个ipod,由于年龄较小,乔基·亨莉甚至还不知道这个是什么,经过询问妈妈才得到答案。就是这样一个可爱天真的小姑娘,在《纳尼亚传奇》中为观众献上了出色的表演,她的演技超出了她的年龄水平,扮演的“露西”显得非常灵气可爱。
次年,芝加哥影评人协会(Chicago Film Critics)因为其在《纳尼亚传奇》中表现良好,而将她提名为当年的“最有前途新人奖”。
在这部影片中,乔基的姐姐瑞切尔·亨莉(Rachael Henley)也扮演了一个角色——成年露西。相信她们的父母Helen和Mike Henley应该为她们的出色而感到骄傲。
乔基还将在《纳尼亚传奇》系列的其他影片中继续出演,《纳尼亚传奇2:凯斯宾王子》 已于08年上映,第三部《纳尼亚传奇3:黎明踏浪号》预计将于2010年与观众见面,对于这个小女孩儿,我们值得继续期待。

I. 何以为家

《何以为家》是由黎巴嫩、法国、美国制作的剧情片,由黎巴嫩导演娜丁·拉巴基执导,赞恩·阿尔·拉菲亚、约丹诺斯·希费罗联合主演。该片于2019年4月29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内容简介:法庭上,十二岁的男孩赞恩向法官状告他的亲生父母,原因是,他们给了他生命。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一个孩子做出如此不可思议的举动?故事中,赞恩的父母在无力抚养和教育的状况下依然不停生育,作为家中的长子赞恩,弱小的肩膀承担了无数生活的重压。

当妹妹被强行卖给商贩为妻时,赞恩愤怒离家,之后遇到一对没有合法身份的母子,相互扶持勉强生活。然而生活并没有眷顾赞恩,重重磨难迫使他做出了令人震惊的举动……

(9)黎巴嫩影评扩展阅读:

何以为家获奖情况:

91届奥斯卡金像奖 (2019):最佳外语片(提名) 娜丁·拉巴基。

第71届戛纳电影节 (2018):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提名) 娜丁·拉巴基、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奖。

第76届金球奖 (2019):电影类最佳外语片(提名) 。

第72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2019):电影奖最佳非英语片(提名) 娜丁·拉巴基 / 哈立德·穆扎纳。

第44届法国凯撒电影奖 (2019):最佳外语片(提名) 。

第48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 (2019):观众奖娜丁·拉巴基。

第66届美国音效剪辑协会奖 (2019):金卷轴奖最佳外语片音效剪辑(提名) 。

第24届美国评论家选择电影奖 (2019):最佳外语片(提名) 。

第21届英国独立电影奖 (2018):最佳外国独立电影(提名) 娜丁·拉巴基。

第17届华盛顿影评人协会奖 (2018):最佳外语片(提名) 。

第31届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 (2018):最佳外语片(提名) 。

第30届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 (2017):最佳外语片(提名) 。

第6届豆瓣电影年度榜单 (2019):评分最高的外语电影、最受关注的院线电影(提名) 。

网络-何以为家

热点内容
绿洲的主题曲 发布:2021-03-16 21:51:32 浏览:239
逃身连续剧 发布:2021-03-16 21:50:58 浏览:188
美味奇缘里的插曲 发布:2021-03-16 21:49:11 浏览:827
调查插曲 发布:2021-03-16 21:48:10 浏览:591
女英雄台词 发布:2021-03-16 21:47:36 浏览:458
加勒比女海盗3演员表 发布:2021-03-16 21:42:59 浏览:378
韩剧手机热播剧 发布:2021-03-16 21:42:12 浏览:791
好看又简单画的年画 发布:2021-03-16 21:41:54 浏览:4
哥斯拉大战金刚预告片 发布:2021-03-16 21:40:51 浏览:246
落叶影评 发布:2021-03-16 21:40:19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