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儿们影评
1. 请问以下镜头是哪部电影的
又一部基片 Another Gay Movie (2006)6.4
另一部同性电影 | 酷儿同玩派
导演:托德·斯蒂文斯 主演:Michael Carbonaro Jonah Blechman Jonathan Chase ...
Andy是一专个典型的17岁美国男孩,属他是同性恋也还是处男,和其他人一样,他对性有着好奇和渴望。他的母亲总是不明白厨房里的胡萝卜和黄瓜为什么莫名其妙的消失了。Andy并非独自一人,他和另外三个好朋友一起上了高中,他们都非常活泼外向。Jarod...
剧照:http://img1.mtime.cn/pi/d/2007/15/2007417161322.1702029.jpg
2. 酷儿电影的什么是酷儿电影
我们至少可以从五个方面来回答“什么是酷儿电影”这个问题。也许最为明显的一条就是,一部电影如果它讲述的主人公是酷儿的话,那它就可以被认定为是酷儿电影。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电影时不时地会以酷儿的形象作为配角,甚至担纲主角。1960年代以前,绝大多数在美国制作的电影很少确认酷儿人群的存在——无论是他们是男同性恋者,女同性恋者,双性恋者,或者转性人。好莱坞的制片法典(一种自我审查的机制,从1934年到1960年代中期一直掌控规范着好莱坞电影的内容)积极地对一切被称之为“性变态”(sex perversion)的表达再现实施禁止。任何类型的怪异“异性恋”性行为也遭到禁止——好莱坞的制片法典明确要求好莱坞的电影把已婚的,为着生殖的异性恋性行为作为唯一合法的性行为来表现。然而,正如本书接下来的部分将要充分讨论的,古典好莱坞时期的电影人有时候会找到一种委婉曲折的方法来表现那些可以是怪异酷儿的人物。这样一种塑造的手法有时被称之为“含蓄的同性恋”(connotative homosexuality),其中的某个人物,可以通过微妙的特殊习惯,着装打扮或者是说话方式来暗示这种怪异酷儿性。通常,这样的做法意味着让一个男性角色明显表现出娇贵柔弱,或者是按照阳刚雄性的方式来再现一位女性角色。这样的一些角色经常可以被制片法典的审查所忽略,只有在有同感的观众当中(以及幕后的制作人员)才会把这样的人物看成是同性恋者。今天,这些人物因为自身潜在的同性恋意味以及同传统社会性别身份的差异性,而能够得以描述成怪异酷儿。但是,是不是只要出现了这种酷儿的人物,就可以说这部电影是酷儿电影了呢?有些电影只是把一些俗套化的酷儿角色用作同性恋恐惧症者谈资的笑柄,大多数的批评家和电影观众不大把这类电影归为一部酷儿电影。可以这么说,一部酷儿电影必须是既包含了酷儿的角色,同时也是以积极有所作为的方式来处理酷儿的问题——所排斥的是与之对立的以否定贬损或者利用剥削的方式。
第二种界定酷儿电影的途径可以运用作者论的方式:一部电影可以因为剧作者、导演、制片人是酷儿,或者主演是女同性恋者,男同性恋者,或者其它属于酷儿范畴的演员主演,而被视作是酷儿电影。(7)像芭芭拉·汉默尔这样一位女同性恋者兼女性主义者的作品,以及1990年代被称之为“新酷儿电影”的作品就是最好的例子,这些电影的作者对自我的欲望身份的认定都是女同性恋者,男同性恋者或者酷儿。通常,这样的电影角色,以及参演的演员也会是男女同性恋者或者酷儿——但是在经典好莱坞时期,由男同性恋导演,比如詹姆士·威尔,乔治·顾柯,以及多萝茜·阿兹勒制作的电影,又该如何归类呢?很多他们的电影(因为他们不能)没有包含明显的同性恋角色或者涉及相关话题。再举一个当代更新的例子,最近以来的好莱坞科幻大片——很明确地去除了同性恋角色但是制作人(一级主演)是同性恋者——能否被认作酷儿电影?在很多情况下,酷儿的电影人能够而且的确在他们的作品中注入了某种酷儿的意味,即使没有明显的男同性恋者,女同性恋者以及相关的话题出现。但我们可以说,这样一部由酷儿电影人拍摄的原以为是“异性恋”的电影,也可以被认为是酷儿电影。
由此可以导入第三种界定酷儿电影的方法,其依据的中心是观众学。根据这样一种模式,被女同性恋、男同性恋或者另外种类的怪异酷儿观众看出别样意味的电影也可以归之为酷儿电影。换句话说,无论什么样的电影都可能是潜在的酷儿电影,只要是从一种酷儿的视点处出发来看待——也就是说,从酷儿的视野出发挑战了主流意识当中有关社会性别和生理性别的看法。在很多情况下,女同性恋者,男同性恋者以及其他的酷儿们,他们感受并认知一部电影的方式是有别于异性恋者的观众的。过去在历史上,有一整套读解好莱坞电影“格格不入”的方式,被称之为“坎普”(camp),该方法是从20世纪早期的同性恋文化当中发展演绎出来的,其实质就是把异性恋的电影很明显地酷儿化了。最近的一个例子就是《壮志凌云》(Top Gun,1986),这是一部精力充沛的军事题材的动作片,影片当中的英雄人物完全是异性恋者,但是因为该片的不断出现的强壮健美的男人,耐人寻味的语言游戏,以及密切的同性社交团队及其关系,而成为一部时髦的酷儿电影。(在电影《与我同眠》[Sleep with Me,1994]当中,一个由昆汀·塔伦蒂诺饰演的角色以细微的细节描述了《壮志凌云》为什么,而且又是如何变成了一部真正是关于一个男人与自己的同性恋欲望进行抗争的故事的。)《壮志凌云》(Top Gun,1986)——如同另外一部酷儿们特别喜欢的电影《绿野仙踪》(The Wizard of Oz,1939)——对大多数电影观众来说不是什么酷儿电影,但是根据前面谈及的观众观看学因素的考虑,它可以是一部酷儿电影。正如酷儿电影理论家克莱尔·华特林争辩过的,一旦有女同性恋观众的参与观看,电影“就被个体(或者在某种情况下集体的)观众赋予了女同性恋者的趣味,这种情况好的一方面就是,在现实生活中,观众当中有多少女同性恋者的参与观看,对电影的读解就会产生多少女同性恋者的理解(由此电影就成为了女同性恋电影)。”(8)
第四种判定酷儿电影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可以结合某些特定的电影样式或者说电影类型,由此可以被认定是酷儿电影。举例说,恐怖电影,经常描述荒诞怪异的性欲,这些可以被认定属于酷儿范畴。(9)科幻电影和幻想类的影片同样呈现出新的身份和欲望的变种(而且相比较恐怖电影,经常是从中立或者积极正面的角度)。好莱坞的音乐歌舞片也可能被划归为酷儿形式。虽然音乐歌舞片的故事通常是坚持人物的异性恋欲望,但是它们(就像恐怖片盒科幻片一样)创造了一个超越真实的世界,在这样的电影世界里,几乎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10)动画片(从传统的手工绘制到今天的电脑合成)同样也将置于酷儿理论的考察范围,因为它搅动了真实与虚构,把欲望和身份看成是一种流动变化的状态,并且还可能想象出奇妙的空间。在这样的世界里,外形的调整、性别的变化和其它事情一样都可以是似是而非的东西。(11)这样一来,如果人们意识到好莱坞的电影生产是美国(异性恋中心主义者)电影制作的主导模式,那么就可能产生某种认知,那就是先锋派、欧纪录片或者其他形式的独立制片有可能被认定为具有酷儿性。这样的电影往往比正儿八经的好莱坞电影更多去表现酷儿的主人公或者相关话题,而且这些影片的结构以及形式经常会针对好莱坞的叙事,以及其中执意只关注异性恋的浪漫感情而进行批判,
最后,第五种方式可以在经历并感受电影的行为中——也就是观看电影并且与角色产生认同的精神过程——有可能被认为具有酷儿性。(12)在绝大多数的好莱坞电影里,观众被激励导向于认同中心人物(有的时候是通过中心人物的视点去看)。这些剧中的主要人物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异性恋白种男人,但是他们本该可以是女人,有色人种或者酷儿们。这是叙事电影最有力量(也是最有快感)的地方之一—这使得电影观众可以通过别人的眼光来经历并感受这个世界,这种任意参与身份认同的游戏非常相似于电影空间制造出来的那种角色认同游戏,这也是诸如(The SIMS)电脑游戏最让人着迷的地方。在这个游戏当中,任何个体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来扮演任何社会身份,种族或者生理性别的人。华特林再一次说明了“作为认同于酷儿身份和欲望的电影观众,我们在什么是合适的目标选择上是不会限制自己的身份和欲望。我们的欲望宁愿放置在电影所营造的幻想空间里自由驰骋。”(13)这就是等于说,这种身份认同的酷儿游戏也正好从某个方面说明了为什么明显的男女同性恋角色不会经常出现在主流好莱坞电影里:许多的异性恋观众仍然抗拒从一个酷儿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这种认同酷儿角色的行为可能会威胁到一个人对自己社会性别和生理性别的认知。同样的道理,我们知道很多男人发现自己很难认同于女性角色。参与观看一部“特女人的电影”(chick flick)或者是一部酷儿电影,这无形中就会形成某种威胁,由此侵害到一些男人自我认同的雄性阳刚气质:流露出了对这类电影的兴趣无疑是对他们自我设定的父权制下面男性权威的挑战。
所有这些界定酷儿电影的方法往往又是相互重叠并且彼此融合交织在一起的。酷儿电影人所拍摄的电影可以有也可以没有酷儿的内容,或者是用或者是不用酷儿的类型。有些1930年代拍摄的最为怪异的酷儿恐怖电影今天被认为是有同性恋成分的。而看上去最像是异性恋的电影也可能变成一部酷儿的精典作品。自我认定是异性恋的人可以而且也的确拍摄出了酷儿电影,而且随着酷儿理论的概念与观念同主流文化的相互渗透,彼此影响,他们制作的这样的电影在不断增长。举例说,《鸟笼》(Birdcage,1996)的剧作和导演分别是一位异性恋的男人和女人(迈克·尼科尔斯和伊莱恩·梅),而且参演的明星大多都是异性恋男人(罗宾·威廉姆斯,吉恩·哈克曼和汉克·阿泽里亚)。(内森·莱恩是一位男同性恋演员,他扮演了其中一个主要人物,直到影片发行的时间了,他一直对自己的同性恋身份秘而不宣。)尽管如此,很多人因为《鸟笼》这部电影的主题——装扮成女性的男演员和一对同性恋爱人,而把它看作是一部酷儿电影(或者至少是一部同性恋电影)。然而,正当《鸟笼》这部电影大受观众欢迎的时候,有人发现它是俗套化表现,一些批评家正是因为影片这方面的显著特点而指责它缺少真正的男同性恋(或者说酷儿)作为作者身份的直接参与。当异性恋的电影人企图表现酷儿的生活以及酷儿的话题时,很多的酷儿观众对此保持警惕,这其中的缘由正是本书反复强调指出的——差不多百多年来,异性恋的电影人在好莱坞做这样的工作实在是差劲。
3. 酷儿电影的酷儿电影历史
维托·拉索1981年初版,1987年修订版的《胶片密柜——电影中的同性恋》(15)一书向我们充分揭示了在整个的美国电影历史(一直延续到1980年代中期)当中,好莱坞的电影是如何再现同性恋的。拉索通过三百多页的篇幅,按照编年史的顺序,向我们展示了好莱坞电影最大程度上面对美国人所创造并展现的同性恋形象。总体上来说,这不是一幅什么美丽的画卷:好莱坞电影中的男同性恋经常被表现为阴柔脂粉气的俗套化类型,悲剧性的神经病病患者,甚至是精神病患者的罪犯。(1995年同性恋电影人罗伯特·埃普斯坦和杰弗雷·弗雷德曼整理出很多的电影中的同性恋形象,并且增加了最新拍摄的电影人采访片断,由此把《胶片密柜》一书变成了一部纪录片。)《胶片密柜——电影中的同性恋》一书尽管涉及了很多丰富的细节,但是它没有真正对性欲和身份的问题产生过质疑,也没有就此进行过论证调查,即电影是如何得以将这些概念和观点传达给观众。不像对种族、年纪、社会身份或者残疾等可以进行某种社会性分类,性倾向几乎没有(有也是很少)身体上的标志,以至于属于视觉媒体的电影可以明确利用。但是,好莱坞的电影人转向求助于潜在隐含的意味来间接暗示某个人物是个酷儿。本书接下来的章节会更详细地来探讨,这样一潜在隐含的意义通常都是依赖于俗套化的表现手法,转换了传统观念对性欲和身份的看法和期待。
某种程度上说,一切电影都使用俗套化表现手法(stereotype)。这不同于小说,作者可以动用几百页的篇幅来对一个人物进行复杂的心理描写,大多数的电影只有90到120分钟的时间用视觉化的速记方式来讲一个故事。这就要求迅速塑造并刻画人物,这样俗套化的表现手法经常是被迫运用与创作。电影理论家理查德·戴尔指出,俗套化手法的目的是为了让不可见的东西呈显出来。由此而论,对同性恋者的俗套化表现,即阴柔脂粉气的男人和强硬男子化的女人,这些就为异性恋者提供了一种想象性地呈现一名同性恋者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手段。(16)如果同性恋者真的都跟其他人一个样——没有身体上的不同——那就没有太多的理由非得那么费劲,特别把他们单独挑出来加以表现。事实上,在1950年代,当性学专家阿尔弗雷德·金赛指出说,美国有一大批“正常面目”的同性恋者的时候,一场分类的危机开始出现了。人们变得惊慌失措,相互猜疑,因为如此多潜伏存在的“看不见的”酷儿们的景观,比偶尔出现的阴柔脂粉气的男人或者强硬男子化的女人的现象来说,这要让全美国人的神经更为困扰的多。这样一来,俗套化表现手法的功能就是为了激起大家一致的意见和看法,使得人们认为他们“认知”一群这样的人,但实际上,他们知道的也只限于俗套化的一种而已。实际生活中,大多数亚文化的群体——一尤其是酷儿人群——更是千差万别,没有什么固化的一致性。
电影的俗套化手法可以通过很多微妙的方式来运用。酷儿性可以在对话中(比如描述一个男性角色喜欢花)或者是说话方式(比如发言时咬着舌头,傻笑,或者是青敲手腕什么的)加以暗示。有时候,可以给酷儿们的角色取一些酷儿化的名字。喜剧演员厄列·科瓦克所饰演的著名诗人的名字叫柏西·德弗托恩西尔斯,只要他一开口含糊不清地吟诵他的诗歌,就等于向观众宣称了自己的酷儿身份。同样的,一位名叫乔治或者弗兰克的女人差不多也在示意酷儿性。如果男性角色穿着镶褶边的服装,有明显的化妆痕迹,或者是特别剪了个什么发型,由此一来,服装、化妆以及发型设计也能显示酷儿身份。与此相反,女同性恋者为了保持自己这种性别转化的身份,她们通常简化穿着,减少化妆,也不刻意去做头发。在很多电影中,她们拒绝传统的对女性阴柔琐碎的审美要求,反而转向普通灰色穿着,大号码的鞋,短头发或者后拉式发型所显示的简单和粗糙。此外,酷儿们也可以通过他们身边的物件——就是一些可以界定他们性向德道具——来加以表现:比如一个女人拿着垒球棒,或者一个男人拿着爱不释手的拐杖。为了使得电影中的相应场景同“真实”世界保持一致,有的相关物件真的是从现实酷儿文化当中吸收过来的——比如绿色的康乃馨,红色的领带以及紫色,这些都是早年真正的酷儿们用来标示自己身份的标志和暗号。甚至音乐也可以用来提示某个人不是完全的异性恋者。在影片《马耳他之鹰》(1941)中,当银幕上出现了一个阴柔脂粉气且过分讲究衣饰的男子时,观众听到的是滑稽,而且是十分阴柔软绵声调的音乐。(17)同样的,最近几十年来,如果把一个男性形象同雪儿或者玛当娜的音乐配置在一起,或者把一个女性角色同女性主义的民歌手或者某位另类的摇滚歌手的音乐并置,这些都有可能是在暗示同性恋倾向。
俗套化的银幕形象,就像其他所有的文化现象,都会随着时间的过去而有所变化和发展。经典好莱坞时期的阴柔脂粉气的男人形象到了1950年代,就演化成了“忧郁青年”形象。(18)经典好莱坞时期的酷儿女人们过去的面目经常是婶婶级别的老处女或者是监狱的女监舍,(19)但是到了1970年代,她们经常被表现为吸血鬼,这种比喻的手法等于把同性恋的爱意和感情转变成了残忍恐怖的东西。(20)进入21世纪,各种琳琅满目的酷儿人群和酷儿“面貌”使得大众媒体更难找到俗套化的典型表现手法,但是那些旧式的俗套化手段依然可以看到。举例说,《异性恋男人的酷儿眼光》(Queer Eyes for the Straight Guy)被抬升为同性—异性恋关系的某种重大突破,但是实际上,这种通过把同性恋男人塑造成服装设计师,室内装修设计师或者是发型设计师的手法,只不过是对很早以前就有的俗套化典型形象重新加以包装利用而取得的成功。
本书调研了美国酷儿电影百多年的历史,而且考查了酷儿角色,酷儿作者,酷儿观众和酷儿形式——连同他们相互之间的联系,以及这些方面同相关的同性恋的社会史、文化史以及政治史之间的关系。另外,本书还审视了好莱坞的电影,实验电影,剥削/性剥削电影,时尚怪异电影,纪录片,以及一些音像制品和电视电影,广泛收集并探讨了允许酷儿形象产生并且流通传播的社会的以及工业环境和条件。这本书不仅仅是局限为一本美国酷儿电影的历史,就是一本历史书。它不仅吸收了,并且不断更新考查历年的酷儿电影历史的早期作品,同时它也涵盖了最新的一些电影,以及我们对于过去老电影的最新评价。本书立论的一个基本设想是,所有电影影像的东西都是政治的。正如理查德·戴尔对此的评论:“社会群体在文化方面是如何得到表达再现的,他们这些人在实际生活里的遭遇就有一部分或者有这么一群人是这样的……贫穷、侵扰,自我憎恨以及歧视(在住房、工作,教育等等的机会方面)都会因为这样的表达再现而支撑建构起来,形成某种制度和系统。”(21)纵观整个20世纪,酷儿们努力挣扎着让他们自己无论是在真实生活中还是大众媒体中或被看到或被听到。酷儿们的奋斗抗争史也指出了我们到过什么地方,同时也说明了我们现在处于什么样的状况,并且还揭示出了美国酷儿文化将来的路程。
4. 如何写《latter、days》的影评
他如果没有遇见他,那他或许一直是个放荡不羁的浪子,每天在打工的餐馆里和同事分享自己昨晚的艳遇,回到家中再继续和各式各样的男人一夜情,有一天他疲惫地坐在窗前,看着自己手上泛起的淤痕,青春已逝,欢乐过后开始慢慢咀嚼放纵的后果,在绝望中结束自己的生命;他如果没有遇见他,那他或许一直是个摩门教徒,刻板地遵循着那些所谓的不容亵渎的教义,娶一个妻子,组成一个貌似完整的家庭,获得令人尊敬的社会地位,在每个夜幕降临的时候开始生命的煎熬,一刹那身边熟睡的妻子行同陌路,然后出去鬼混,不是为了女人,而是为了男人,有一天她终于发现……可是他遇见了他,所以一切都改变了。
《LATTER DAYS》是我看过的拍得最好的酷儿电影,《霸王别姬》是最好,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酷儿电影。有人翻译成“闪亮日子”或者“迫近之日”,我更喜欢“闪亮日子”,因为片头 AARON曾经说过“WHEN I FIRST CAME TO LOS ANGELES IT LOOKED LIKE JUST THIS MASS OF DOTS”。生活就是由这些“闪亮”的小点组成。他是一个摩门教徒,被教会派往洛杉矶传教。这里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新鲜的,出租车里匆匆一瞥,正好看见一个餐馆外正端着盘子的服务生,CHRISTIAN。
《盛夏光年》沉浸在自己的淡淡的忧愁里;《十七岁的天空》好像全世界的人都是同性恋;《和你在一起》稍微好一点,但也还是脱离不了乌托邦的气息,大概因为同性恋牵扯的社会问题太多,索性简单化;如果把蓝宇换成女的,《蓝宇》就完全是一部异性恋的电影;《美少年之恋》的吴彦祖的确是美,情节却不敢恭维;《海南鸡饭》里讲到一个拥有两个同性恋儿子眼看着小儿子又有酷儿倾向的母亲,虽然也是淡淡的,却很感人;《喜宴》则是一部关于酷儿的喜剧,大笑过后还能让人有些思考;《断臂山》里面完全没有东方人的思维,就像摆在一堆青花瓷器里面的一个玻璃瓶子。最近看到的《暹罗之恋》(《爱在暹罗》),一扫这些习气,美而大气。
《LATTER DAYS》,也是“美而大气”的。他在叙述人生的转变,却并不刻意和死板。CHRISTIAN在餐馆里和同事们污言秽语的交谈;勾引一个敲错门陌生男子;和同事打赌,为了50美元去诱惑AARON这个摩门教徒。然后即将成功了。他因为晕血而晕倒,AARON替他处理伤口,他脱下短裤躺在床上,AARON用毛巾擦拭他的身体,他顺势抓住他的手,缓缓地向下移动……AARON是喜欢他的,从一开始。所以我以为事情就这样发展下去,他那50美元终于得手了。可是就在他吻他的那一刻,AARON退缩了,他安慰他,IT CAN BE JUST A LITTLE FUN BETWEEN FRIENDS,ARRON爆发了。如果没有精神的相通只是身体的结合,那便不是真正的结合。他喜欢他,就从根本上颠覆了自己信奉的教义,他与他结合,就意味着对某些曾经深信不疑的东西的背叛,当他颤动的双唇在犹豫中思考是否该为自己重生的时候,他居然说这只是一点“小乐趣”。AARON失望地走了:WE ARE WHITES AND COLORS, WE DO NOT MIXED。
这个浪子若有所失。他英俊,健硕,像一朵漂亮的花,可是他被他拒绝。无聊中去派送爱心食品,遇到一个艾滋病患者,这给他很大的刺激。他终于开始思索其自己的人生来。
AARON因为他的吻被遣送回去。他吻他,被他传教的同事们撞见,他矢口否认,为了保住AARON,因为GOD HATES HOMOS。可是AARON自己承认了。这就是一根筋的同性恋者,不懂得变通。或许是因为被压抑得太久,意外来临的时候,反而是件好事。不是没有勇气出柜么,千躲万藏,做贼似的做人,现在被人发现,反而轻松起来。他去机场找他,那天下着大雪,航班延误。谢天谢地,如果不延误,故事就该结束了。他是不可能去找他的,他也没有回来找他的可能。这雪也下得奇怪,还是故事的时间跨度很大?前面和后面都是短装,有一个情节CHRISTIAN和他的室友还穿着比基尼在楼顶晒太阳,中间突然这样一场大雪。无论如何,我是不反对。因为这场雪,高潮降临。在机场的旅馆里,他们彼此拥有了。
这是这部戏精华的一部分。大胆的裸露,当然是为了“以飨观众”。他们覆雨翻云两小时后,开始了心灵的融合。那个浪子,在情人温柔的目光下讲述自己成为酷儿的经历。他父亲讨厌他的女性化,借口打猎将他弃之荒野,冰天雪地中他以为自己要死了,有一个男人救了他。我想经历过生死的人,才能够果敢地去追求纯粹的东西。所以他以为自己死过一次,当然要好好享受生活,这是从一端走到另一端。AARON是他的天使,他是他的魔鬼,浪子需要天使的感化,教徒需要魔鬼的放逐。
第二天醒来时,AARON已经走了,留下一块怀表。他大概太过兴奋因而宁静,居然连他起床都不知道。我向来是不相信电影里面的这种情节的,一个活生生的人躺在身边,走了怎么可能不知道?但是如果是和“命中的他”睡在一起,也许真的会异常安稳而且踏实。他开始疯狂地找他家的电话号码和住址。他打电话过去,被他的母亲没好气地挂断。
CHRISTIAN第二次电话的时候得知:AARON自杀了。
除了《十七岁的天空》和《盛夏光年》这种理想的电影,几乎所有有关同性恋的电影都涉及到同性恋者家人的态度。《美少年之恋》里面主人公最后跳楼,就和家人的压力有关系;《海南鸡饭》则纯粹以家人为主题;《喜宴》里面那个懂英文却装作不知实情的老爷子,将计就计,诓一个孙子要紧;《爱的初体验(GET REAL)》,也是以主人公的出柜和家人的谅解结束。大概同性恋者都是母亲怀里长大的,母亲较之父亲,更容易理解他们。AARON被送回家,去接他的是母亲,他父亲躲得远远的,甚至连家都不回。教会开始审判他,“法官”就是他的父亲。
他自杀,被救回来。CHRISTIAN并不知道他还活着。CHRISTIAN拿着AARON的怀表,送还给他的母亲。浪子如果正经起来,比起一般人加倍震撼。他在他母亲面前流下悔恨的泪水。如果不是为了50块钱去诱惑他,至少他不会去死。
故事的结局当然是美满的。AARON脱离家庭,意外中又与CHRISTIAN重逢。他重生的代价,便是与家庭决裂,当然至少他母亲是最终理解他们的。这让我想起《暹罗之恋》的结局。TONG将木偶娃娃的鼻子放在MEW的手上,那是小时候他送MEW的木偶缺失的一块,说道:MEW,我们还是不要在一起,但这并不代表我不爱你。TONG 为了残破的家庭,为了不让母亲伤心,决定暂时不和MEW来往。可是他们还年轻啊,16岁的年龄,还有很长的时间去证明他们的爱情。当他们真正长大独立的时候,家人的态度也会在成长中变得宽容起来。可是对于那些已经独立,却还躲在柜子里面的酷儿们来说,又该如何向自己的父母、朋友、同学、同事,宣布自己以往向他们隐藏的一面呢
5. 帮我翻译下面这段话,是一段电影台词。第一次看到就很感动。但是有些地方不是很理解,机器翻译的看得难受
我爱你,不,不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在爱你,尽管我们是很好的朋友。至少在我看来事实如此。这也并不是那种被误/错认的情感【原文直译:这也并不是情感的错位】,那种青涩懵懂,晦暗不明的悸动,尽管我知道你就是这么定义的。【此句见后注释】我爱你,就是如此简单,如此诚挚。你满足了我对于爱人的所有理想与期望【原文直译:你是我理想的典范(爱人),(你身上)集中了我所寻求的一切。或:在你身上,我找到了一直以来我所寻求的一切。原文another human being我给出的译文是爱人,因为一个人不会无缘无故的去另一个身上寻求(look for)他想要的一切。(你求,不光对方要有,还要对方肯给吧?所以此处应该是指爱人)所以对another human being处理成了爱人或是进行了省译。另epitome原意为典范,方括号内的译文更忠实,但介于电影台词,要有抒情的考虑,所以会相对地砍掉些细节】。我知道你只把我当朋友看待,你也从未想过要跨过那条界限。可是我不得不说,我仅仅是,我真的再也无法忍耐下去了。
在你身边时,我无法遏制那种想要拥你在怀中的欲望;看入你的双眼时,我无法,无法抑制住那种渴望,那种你仅在烂俗的言情小说里读到的那种渴望;与你交谈时,我压抑不住地想要倾吐对你的爱恋。【说实话,这三句真的太深得言情小说的精髓了!我译到此处狂眨眼!】
我知道这会让我们的友谊变得怪异而不自然【别扭而不自在】,-没有双关的意思-可我不得不说,因为我从未有过这种感觉,也不在乎。因为这种感觉,我喜欢这样的自己。如果捅破这层窗户纸意味着我们就不能再一起漫步,我会因此而伤心难过。但是,上帝啊,我仅仅是,我无法眼睁睁地看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而我却仍困在原地【陷在困境里】,不愿去考虑结果,因为你脸上的表情(对我而言)将是无可回避的致命一击。当然,你是知道的,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会接受。但是,我知道,我知道曾有一个时候,你内心的一角曾有过(松动与)犹疑,那意味着你有过与我同样的感受【那无疑意味着你也同样感受到了什么】。而我所求的一切,我求你,只是需要你去,只是你不要去否认那些-并试图感受它的存在,哪怕只有10秒钟的时间。Alyssa,在这该死的地球上不会再有另一个人能让我有这样的感觉:我感到自己灵魂只有一半,和你在一起时方能完整。而我甘愿意拿着这份友谊(为赌注)去冒险,以换取把这份感情更近一步的机会。【常常小说里有男生对女生表白说:我们能不能做比朋友更近一步?看着说着不光够绕也忒累啊!这边更是委婉地都到外星球了,看着plateau我一阵愁苦,就更近一步吧,隐晦的意思到了就结了!】因为它就在哪儿,就存在于你和我之间,你无法否认。即使,你知道,即使今晚过后我们不再交谈,请记住,从此,我改变了,直到永远,因为你,因为你对我的意义,
【注释】:文中出现puppy-dog way,puppy-dog直译的确是小狗,但假如翻译成小狗的方式显然是不妥当的。英文中有一个词是 puppy-love (also calf-love) :immature infatuation of an adolescent 指未成年男女不成熟的爱情,记得我原来在哪看过说有初恋的意思,但是这次字典里没查出来。囧!
【PS:看见你的私信留言了,呵呵!假如你觉得以上翻译哪些地方有欠妥当可以指出,或是觉得哪些位置还差点味道也可以私信我,有时候某些东西某些味道第一遍出不来,当然也有背景的影响因素,可能隔段时间再看看感觉就上来了。
最后给个小小的建议哦!我看见你说这个选段来自电影台词。那给出这部电影的名称(假如电影不是太过偏门)是不是能好的帮助做翻译的朋友把握翻译的方向从而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呢?可能顺便回去查看下电影背景及情节的朋友会很少,可能会选择观影的朋友就更少了,但多了几个字对于译文质量提高的可能性则大大增加了。弄了半天,最后总算是告一段落了,望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