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凛影评
让子弹飞 集黑色幽默 动作 感情等于一身 很好看
让子弹飞》的一些暗线,隐喻,野心和吹捧。 姜文拍电影,也图个被认同。他的四部风格各异的电影,都有强烈的自我表达欲望。每一个片中的“我”,包括夏雨演的,都是他内心的部分投射。其前三部电影表现出来的选本、选角的眼光,节奏、镜头的把握,讲故事谈思想的水平等硬实力,在吾等小青年心中已然封神入圣。但姜文不满足,他追求更广阔的认同。《鬼子来了》被禁,《太阳》票房不佳,这些不认同的声音在姜文心里絮絮叨叨挥之不去。
两年多后,姜文射出来的,是经过精心构化,寻求破局的子弹。他的野心是得到同行,大众,小青年,大神和官府共同的认同。一言以蔽之:
我姜文,“站着”也能把钱赚了。
我从没见过国产导演有如此之大的野心,这野心听起来又如此的不可实现。同行是冤家,小青年想脱离大众,大神要高于小青年。 最重要的是,官府认同的,小青年和大神就不认同。大众同行还算容易同时取悦。但小青年,大神和官府这三群,在态度上冰炭不容。
现实正是如此,在官府放行,喉舌大赞之后,电影自身素质迅速赢得了同行和大众的青睐。 广大小装青年们在短暂的观望后,看到宁财神同学的一句“姜文王朝来了!”后立即拜倒投诚。罗永浩,今何在等大神迫不及待地跟跳出来,“日,评价这么高,不至于吧。(这电影没啥思想啊)”,“下次拍个更有追求的电影”,“你们到底为什么激动啊”。 更极端一些的人开始咒骂,“姜文背叛了我们背叛了理想,腐化了拜金了追求票房了”。“站着,也能挣钱”这种事在他们眼里是没门的。 “你媚俗了大众,让大家都看的懂,你就已经跪下了。”“你媚俗了官府,不玩政治讽刺了,你就已经跪下了!”。
连我这个不合群的小装青年,看完后也充满了疑惑。前两小时被导演带着高速狂飙,爽透了,结尾的节奏变化却让我无所适从。张麻子打倒了黄四郎, 最后却一无所得,兄弟女人也离他远去。他骑着白马缓缓离去的场景让我十分落寞。虽然最后的那场“起义”倾向危险…但这就是姜文电影里想说的么?
子弹呼啸而来,透体而过,我却没一点感觉,好像没打中一样。搞的我连影评都不想写了。
姜文说:“让子弹飞一会儿”。
电影的开头,张麻子对着白马开了一枪,这枪瞄准绳结,打中却不打断。白马继续跑,绳索已不能吃力。让“子弹飞了一会”,绳索终于断裂,白马才四散跑开。电影的结尾,姜文对我开了一枪。 白马在我脑中奔驰一夜一天,绳索终于断裂, 我才舒服了。
如果你看见了那思绪拖出来的暗线,就会明白宁财神说错了。“姜文的王朝,永远不会到来”
影评这么多,吐槽点最多的就是周润发饰演的黄四郎了。这个地主恶霸,说单词,玩“介错”,还总要拽拽文,钱也多的离谱。这些特质可笑,不必要,也不合理。 但揭开暗线的线索,就在于这些“不合理”。 影片的暗线,几乎都巧妙得埋在笑料之下。姜文专辑看《让子弹飞》《鬼子来了》《太阳》的朋友可以到锐影网www.ruifilm.com在线高清观看 。
问题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1920.
葛优演的马县长,在刚进鹅城不久就说:“不好,我们来晚了,前任县长已经把税预征到90年后了,都到2010年了”。 原著中故事发生在193X年,是姜文特意改到1920年的。
问题2:黄四郎只是个地主恶霸么? 没那么简单
黄四郎交给假麻子(胡军)地雷时,说了很多:“北中国我不知道,但这种限量版地雷,整个南国只有两个”;“第一个在辛亥革命时炸了第一响”;“惊天,动地,还泣鬼神”;“1910,made in U.S”
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这1910年才生产。 黄四郎不但知道辛亥革命的地雷是什么型号,还拥有唯一一颗双胞胎地雷。 请问,黄四郎在辛亥革命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黄四郎参与了在武昌起义的核心策划,是辛亥革命的老资格革命党!不信?下面还有佐证
问题3:张麻子只是个土匪么? 当然不是
电影里很明白的说了, 张牧之,早年追随松坡将军(蔡锷),17岁时即为其麾下手枪队长。是讲武堂出来的(考虑到蔡锷,应为1909年成立的云南陆军讲武堂)。蔡锷在日本死后(1916),张牧之回国,落草。
蔡锷何人?梁启超高徒,民国开国元勋,护国军神。 1911年辛亥武昌起义后20日,蔡锷就在云南发动重九起义响应革命。1915年又发动护国讨袁并取得胜利。张牧之早年即追随他,也算是 辛亥革命党对老资格。
张牧之和黄四郎还曾是革命战友? 影片给出了明显的线索
问题4:1900的一面之缘?
张牧之与马邦德赴黄四郎的鸿门宴时, 黄四郎说。“20年前,我和张麻子曾有一面之缘”。从影片可以看出,黄四郎一开始就知道假县长就是张牧之就是张麻子。这句一面之缘,是他刻意点开的敲山震虎。影片确凿的发生在1920年。 20年前就是1900年。
黄四郎和张牧之在这一年见过面? 那一年发生了什么? 我们继续从张17岁当上蔡锷手枪队长入手。
问题是,张牧之现在多少岁,又是那一年遇上蔡锷的呢?
蔡锷1882年12月出生,1899年在时务学堂的老师唐才常德资助下赴日本留学,1904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 回国后先后在湖南广西云南等地练兵。
如果张是1904年后见到的蔡锷,那么1900年时张牧之不超过13岁。 这样的孩子不应引起黄四郎的注意。且1920年时33岁,似乎又嫩了一些。蔡锷活到此时也不过三十七岁。 1899年之前的蔡锷不过是个16岁不到的学生,虽然已经声名不弱,但也不至于配个手枪队长吧。 张蔡相逢,应为1899-1904年蔡锷留学时发生。17岁的张牧之,又为何会给一个留学生作手枪队长呢?
查了一下,1900年时,唐才常策划在武汉发动“自立军起义”。 蔡锷闻讯即回国响应老师。但唐看他年纪小,就派他去湖南送信。 后来唐才常被张之洞拍平, 蔡锷身在湖南躲过此劫,又回了日本(其实这时候他才改名叫蔡锷,才去学军事)。我以为,张牧之当上蔡锷手枪队长,正是这一年。 估计是唐才常不放心蔡锷一个人走,派了张牧之这个同龄毛头小伙子,给他当的保镖--”手枪队长”(估计是光头小队长)。 这样算,1920年影片发生时张牧之37岁,也很符合人物形象。
黄四郎会在1900年认识张牧之,两种可能。1是黄也参与了自立军起义,在武汉或者湖南见过蔡锷与张牧之。 2是蔡锷把这个手枪小战士一起带到了日本,然后在日本和黄有过一面之缘。
我更倾向于后者, 因为黄四郎和张牧之,显然都在日本混过不短地时间。
问题5:张牧之黄四郎都混过日本? 应该是,他们都对介错很熟
先来介绍一下介错:
日本人不爱上吊爱切腹,他们觉得切死自己挺光荣的。 但切腹挺难操作,一刀捅进去,一时死不了还特别疼。身体倒得七扭八歪,挣扎起来满地的血,死相难看,特别不体面。故很多时候切腹者会让一个信赖的朋友当「介错」。介错人手持长刀站在其身后,在自杀者的短刀切腹的一瞬间砍下他的脑袋。
切腹大家都熟,但介错就相对冷僻。 更别说在没网络和电视的1920年, 如果不是对日本文化相当熟悉的人,根本说不出这俩字吧。
黄四郎在鸿门宴上说“要是这三个人供出我来,我就切腹,请兄台当我的介错”。 张牧之说“你搞错了,介错人用的是长刀”。两个人应该都在日本待过相当长的时间。 尤其是黄四郎,好端端的中国人没事谁能扯到切腹去。张牧之要在日本混,只能是1900-1904年。因为1904年蔡锷回国后就没怎么去日本(其实我也不熟,蒙的),作为蔡锷的手枪队长,张牧之也不能去日本。等1916年8月,蔡锷病重去日本治病,当时张牧之一定跟着去了日本,但估计这段时间他可没兴趣研究什么切腹。何况11月初蔡锷就病逝了。
回答了这5个问题后, 我们重新看黄四郎这个人。 他留过西洋,也留过东洋。说话爱拽文,冒成语,国学功底算不错。你若把他看作一个土财主,这些设定显然有很蹩脚; 但若把他看作早期便追随孙中山的革命党, 那些设定就很恰当。
黄四郎,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土财主。 他是一个腐化的前革命者,现当权派。 在鹅城,他是“官府”的代言人。
我总结一下暗线:
1900年,张牧之追随蔡锷到日本,并与黄四郎有一面之缘。
1900-1911年,张牧之和黄四郎在同一个革命阵营,但无交集。
1911年10月10日, 辛亥武昌起义,黄四郎为核心成员。 10月30日,蔡锷在云南发动重九起义,张牧之也算核心成员。
1911年-1920年. 辛亥胜利后,革命者黄四郎,开始利用手中的权利敛财。他投靠了实力军阀张敬尧(还是张宗昌? 其实我没听清楚。 总不能是张孝准吧)这座靠山后,愈发肆无忌惮,横征暴敛,更以故乡鹅城为根本苦心经营,控制了民国小半的烟土交易,大发其财。
辛亥胜利后,革命者张牧之,不求权钱,继续追随蔡锷。 1916年蔡锷死于日本,此后张牧之对时局失望,干脆落草为寇。
1920年, 张牧之马邦德来到鹅城,电影开始。张黄斗法,掀起了一个小小的鹅城起义,胜利后张牧之分文不得,心爱的女人和他的兄弟们一起走了。这场“革命”,正如当年的辛亥革命, 他什么也没得到,甚至失去了很多。 他坐的chair, 也被别的man抗走了。
这就是姜文在此电影里内藏的政治隐喻。 谁会投入革命?蔡锷这样的英雄会,袁世凯这样的枭雄会,但最后得权的一定是袁世凯;张牧之这样的爷们会,黄四郎这样的投机者会,但最后得利的一定是黄四郎。 当张牧之再次掀起鹅城革命,他不为财也不为权,不为女人也不为大众。他对黄四郎说:“没有你,对我很重要”。
如果你们觉得这个隐喻还不够过瘾, 鸿门宴上还有句台词。“彼时彼刻?” “恰如此时此刻”(谢绝联想,请勿跨省)。
问题6:姜文要干什么? “让子弹飞一会”
解决了前5个问题,我们就明白姜文如何同时取悦小装,大神和官府三个群体了。 那就是打时间差。这是一部让子弹飞一会儿才能被解读出的电影,子弹中的火药藏在喜剧和商业的外壳之下,躲过了官府的剪刀手。 他若明白无误的指出黄四郎是由XX手段走上统治阶级的恶棍,配合最后的“鹅城运动”,那这片死的绝对比宁浩的《无人区》还惨烈。等子弹飞完,官府醒过神儿来,影片都下映了。
从技术手段来说,姜文为追求这个飞一会儿才明白的效果,刻意的将每一条重要的线索后埋一个包袱以转移注意力。 比如张牧之刚刚自陈身份,说自己跟松坡将军混过。 观众还没转过筋想清楚松坡是谁,葛优就跳出来插科打诨:“那一年,我十七岁,她也十七岁...”。在逗笑大家之余,将观众的注意力从“松坡”,“十七岁”这样的线索上转移开。避免影片立刻被看懂。
姜文的电影爱悄悄的牵扯些政治,但要把子弹对着官府打,未免自讨死路。他准备打向谁? 这就是本文最后要讨论的问题,也是姜文更大的野心所在。 看官们可以把他野心想的特别不怕死,但我可不敢胡写。我觉得他把枪口对准时下电影界,对准某位电影界的官府代言人。
让我们再回顾一下姜文那句“我姜文站着,也能把钱挣了”。这点野心,观众都看的出来,也不难理解这句有点揶揄闷头挣钱的冯小刚。冯导岂是在于这点揶揄的人?还主动客串了汤师爷,和葛优联袂出演赚钱众。(冯导不但拍片赚钱发挥稳定,客串也是稳定的头五分钟就死。)汤师爷落水而死, 葛优演的马邦德为求活命,一直在冒充汤师爷。 可以说,在电影里,葛优代表了冯小刚。马邦德说的,就是汤师爷说的。也是冯小刚说的。
汤师爷要赚钱,他向谁跪? 官府代言人“黄四爷”。 他怎么着挣钱? 黄四爷带头出钱,其他人就得跟着出钱,回头把钱还给黄四爷,得利三七开。
张牧之要站着挣钱,也得在汤师爷的配合下,先忽悠“黄四爷”先出了一百八十万两银子才行。
关键问题来了,汤师爷想赚钱得跪官府代言人黄四爷,冯导演想赚钱得跪那位爷?
时下电影圈里, 有没有一个“爷”,是公认的官府代言人呢。这位爷,如果像黄四爷一样恶劣,已成中国电影的毒瘤,就够好了。这位爷,如果像黄四爷一样发家,先投身于“导”,一步步的向官府靠拢,终究成“爷”,就再好不过了。
有没有这样的一位爷,让姜文这种爷们电影人觉得。“X爷,没有你,对我很重要”。线索还在电影里
理解子弹的政治隐喻,突破点在于姜文相对于原著,对故事发生时间的改动。
理解子弹的现实所指,突破点在于姜文相对于原著,对角色姓名的改动。
在原著里,黄财主的原名叫黄天榜,”黄天棒”. 在电影里,叫作黄四郎,“黄四爷”。
韩三爷,您得多么的无畏,才敢于把自己的名字,放在这片儿的出品人上? 您给这电影投了多少钱来着, 别是一千八百万
(原著师爷姓陈,没县长这人。 电影里分别安上汤,马二名。将将是个“冯”字,有点附会,放括号里图个好玩吧)
在电影后半, 张麻子对着黄四爷派出来的马车,虚射一枪,“让子弹飞一会”。 片刻,枪声四起。
《让子弹飞》上映一会后,终会成燎原之势。其它手里有枪的导演,编剧,演员,杂志,评论家们,都会迫不及待的把肚子里藏了多年的子弹打出去。
姜文必将瓦解一个“三爷的王朝”,“剪刀手的王朝”。让黑马们倒下,白马们得以挣脱沉重的束缚。但”姜文的王朝”,永远不会来临。他会从容的从椅子上站起来,让别人搬走。自己骑上白马,悠然的离开我们的视线,化为一个传说。
让子弹飞一会儿吧!
⑵ 七宗罪影评
经验丰富的老探员萨默塞特再过七天就要退休了,年轻的警察米尔斯是他最后一个搭档。凶案发生了,罪犯在现场分别留下了“贪婪”、“饕餮”等字样,这正是《圣经》中所讲的“七宗罪”。一切罪行都出自一个名叫多伊的男子之手,他将米尔斯诱至荒野,但米尔斯没想到在邮包中竟找到了自己爱妻的头颅,狂怒的他开枪射杀了多伊,并最终完成了“七重罪”凶杀。 “饕餮”、“贪婪”“懒惰”、“淫欲”、“骄傲”、“嫉妒”和“暴怒”这七项原罪贯穿了整个影片,但担任审判者的却是个为了不留下指纹连自己手指指纹都磨掉的变态杀人犯。开场镜头就是寒意凛冽的雨天,而此后那些触目惊心的犯罪现场更是让人感到一种虚无的恐惧。 这部出色的惊险悬疑影片对犯罪心理学也作了详尽的描述,而罪犯通过圣经的道德审判来杀人,更具社会意义。一个警察最后却成为凶手计划的执行者,这是对社会和人生的讽刺,是对茫茫之中天主那七大信条的不可抗拒,还是象征了这多罪该罚的人世间的混乱的生活秩序?正象影片结束时斯班瑟说的那句话“海明威说:这个世界如此美好,值得人们为它奋斗。我只同意后半句。” 在电影里,七罪、七罚、七次下雨、故事发生在七天,甚至结局也由罪犯定在第七天的下午七时,无处不在的“7”暗示观众:它是宿命的罪与罚。既然如此,宿命的悲剧是必定要属于人间的,“上帝”作为“授意者”和“观望者”,参与了整个事件。冷血杀手作为传道者莅临人间,最终以身殉道。从某种角度看,悲剧中没有正邪的区分,作为渺小的人类,只能接受宿命的审判。 然而《七宗罪》恰好利用观众对玄学的神秘感和不理解,剑出偏锋的讲一个连环谋杀的故事。 “Seven”在宗教上是个神秘的数字,这一点在旧约中有最充分的表现。上帝用七天造亚当,取出亚当的第七根肋骨造了夏娃。撒旦的原身是有七个头的火龙(《启示录》第十二章第三节写道:“有一条大红龙,七头,也戴着冠冕…… 《七宗罪》向人们呈现了一个变态的宗教杀手。芬奇无意用血淋淋的感官刺激和大量的追逐场景来达到使人恐怖的效果。他并非对杀戮场面进行简单的电影图解,而意在揭示这种杀戮后后面的东西。这部电影塑了与以往电影中截然不同的一类杀手。《七宗罪》中的杀手杀人并非是因为嗜血,而是有着强大的理论信条加上妄念来实施他自以为的通过"审判"和布道来拯救的目的。这才是最可怕的。这个杀手也许平时连一只鸡也不杀,但是他找到了依据来实施对人的毛骨悚然的谋杀。这种恐怖并非是亲眼看到某种可怕场面时感官的自然反应,而是心理上的恐怖。这使得《七宗罪》这部看起来像是侦探片或类型化恐怖片的电影脱离了这些窠臼,而与美国社会现实生活建立起了心理上的联系。 一个不正常的社会是产生这样的杀手的根源。现实生活中美国持续不断发生的连环变态杀手事件也在电影中不断有所反映和体现。然而,现实中以完全相同的手段进行残害的杀手虽然还没有发现,但却有很多在精神气质和思想观念上和他十分接近的人,让我们想想世界各地近年来出现的邪教组织和连环杀手:太阳圣殿教、奥姆真理教、吉姆·琼斯、邮包连环杀手大卫·卡钦斯基……最终都是以悲剧收场。 《七宗罪》使人们接触的是最黑暗的人性的一面,尽管它是虚构的,可是它的气息已经进入了现实的思绪和情感之中。正像片中老侦探说:“如果我们抓住了John Doe (杀手),而他本人就是魔鬼和撒旦的话,那也许是我们所期望的。但他不是魔鬼,他只是一个人……”有什么能比一个人做魔鬼的行径更为恐怖的吗?但更为恐怖的是,杀手的动机是以宗教为名义的。在杀手的彻底疯狂里似乎还有某种理智,这是最恐怖的事情。这部电影并非是关于杀戮,并非是关于一个人如何干出魔鬼般的行径的,而是关于那种杀戮的动机,以及这个动机的由来和它后面的东西。 剧情阴暗、主题悲观、手法低调的警匪片,却因为剧本结构的新奇、演员表现的优异以及导演别具一格的叙事风格而变成了一部叫好叫座之作。故事背景是一个整天下雨的不知名城市,摩根·弗里曼饰演一名即将退休的老刑警,而布拉德·皮特则是怀抱理想热情来这里上任的新人。他们碰到了一连串离奇的凶杀案,凶手故意在现场留下人类的七个罪诫“暴食、贪婪、懒惰、淫欲、骄傲、嫉妒和愤怒”,跟警方大玩心理战。一冷一热的警探组合终于逼到凶手投案自首,却无法改变既定的悲剧命运。导演戴维·芬彻在银幕上呈现出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社会黑暗面,由凯文·史派西饰演的凶手在终场前发表了一段自辩之词,更具高度的反社会煽动力。 让观众希望他活着的人在结局死掉,这永远是让你的电影被人们记住的有效手段之一。于是,年轻警察米尔斯的妻子翠西死了。事实上导演并没有让我们看到翠西被凶手割下来的头,可是我们都明白,处于极度悲愤下的米尔斯开枪打死了凶手——这是一个智慧、坚忍、疯狂的罪犯。于是,罪犯完成了他的罪恶的艺术品。最后两种原罪——罪犯死于嫉妒,而米尔斯因为愤怒杀了罪犯,也背上了原罪,等待审判
⑶ 急求电影《漂亮女人》的影评2000字左右
茫茫人海,牵手本不易,分手又何必太匆匆?假如Jessica对Edward多一份理解,多一点容忍,假如Edward对女友多一份关爱与呵护,假如两人都能慎重对待这份来之不易的感情,假如……太多的假如,只能留下太多的遗憾,也许美国人更讲究现实与实际,既然大势已去,挽留亦无济于事,不如平静地分手,两声短促的“再见”中搀杂着几许无奈,几多伤感,却不无友好。的确,做不成恋人,做个普通朋友也无妨。只是,当伤心人别有怀抱之时,你是否会产生一丝丝酸楚?这样表面友好的分手,其实是一种温柔的残酷。
才别前女友,又遇旧情人。本来Edward可将分手的伤痛严严实实隐藏在心底,可将分手的伤痛严严实实隐藏在心中,可他的还在Jessica之前的旧情人Susan恰巧出现在他又一次恋爱失败之时,Edward心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刚刚女友弃他而去,Susan又嫁得如意郎君,只有他落得形单影只,独自寂寞,前思后想也想不出佳人为何一个个都弃他饿去,“解铃还须系铃人”,也许Susan能给他解答这个困惑。我们看到,Susan果然一语中的,说得Edward心中惭愧,落荒而逃。“她(秘书)是我的伴娘之一。”这句话比Jessica那句表达同样意思的直白话语更为高明,本无瓜葛的秘书都成了女友的伴娘,Edward你的联谊工作作得够出色的,可怎么“联”了别人却丢了爱人呢?这些也够你反思一晚上睡不着觉的了。提醒一句,不要以为俘获“恋人”的芳心之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感情就像精致却易碎的花瓶,需要你时时刻刻去小心呵护,稍微不慎就可能功亏一篑。
Vivian与Kit同为出卖色相的街头妓女,可是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却大相径庭。Vivian排斥毒品,Kit却自甘沉沦,毫无回头从良之意。这样比较看来,Vivian无疑属于自尊自爱、渴求新生活的乐观女性,她不认为命由天定,她要靠自己的能力来步步改变灰色的现实,她要和其他人一样尽情享受阳光与希望的普照,尽管现在生活很不如意,只要始终保持一份渴求,一份进取之心,一切都会好起来。Vivian对Kit说:“难道你不想走出这里吗?”不经意间流露出她的内心世界,可Kit却执迷不悟,也许沦落风尘已久的她已心如槁木,所以她会立刻反问Vivian,“去哪呢?你想去哪呢?”Vivian没有回答,似乎也无法回答,对于这个尖锐却无比现实的问题Vivian措手不及,毕竟,对于未来的具体出路,她的内心也是一片茫然,而且她也无法确定自己的命运是否会在某一天改变,Kit的反问需要一个确定自信的答案,Vivian无法胜任。如果说她自身的乐观与自信是推动命运改变的内因的话,那么现在“万事俱备”,只欠“外因”这个东风了。换句话说,Vivian是一位渴望幸福生活的灰姑娘,正在无尽的苦难中等待白马王子前来救赎。当然这种理解狭隘了些。除了爱情,Vivian还可以通过许多途径去改变现状,比如读书、开店不一而足。对于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的她来说,无论何种选择都会通向幸福之路的。中国有句古话“吉人自有天相”。其实不无道理。
房租被Kit拿去吸毒了,现在二人身无分文,为了躲避房东的催逼,只得流浪街头,等待赚钱的“猎物”出现,可迟迟没有结果。所以Vivian会说“今晚似乎过得很慢”。而下面Kit的话似乎是考虑了很久的,她的意思很明确:既然“个体户”的生意如此清淡,不如归顺卡洛斯这个大后台,既可确保有生意做,又能随时搞到毒品,更现实的是,如果Vivian顺从了卡洛斯,她可以不用还债,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一惯“崇尚”自由、独立的Kit此时因为债务的重压开始对自己的信仰作出妥协,而妥协的代价是自己和Vivian的自由和尊严。对于Vivian来说,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她可以挣不到钱,却不可以失去自由,尽管她只是个“这人折折那人攀”的妓女,但自己的生活只能自己说了算,而决不受制于人,Vivian出卖色相,却不出卖自由。假设Kit固执己见投靠卡洛斯,那么她们这场共患难的友谊也就走到尽头了。看来Kit与Vivian毕竟心有戚戚,她对Vivian俨然像一位凛然大义、神圣不可侵犯的“女皇”。看来,人是不可以阶级或金钱来划分三六九等的,像Vivian这样出淤泥而不染的风尘女子也可称作人中佼佼者。一个人能真正为他人所折服和敬仰,往往不是因为身外之物,诸如金钱、豪宅、权势等,而是因为他内在的东西,是他内心纯净的思想境界。当一个人把自由看得比任何东西都重要的时候,他本身就值得我们钦佩。Vivian耽于风月却不自轻自贱,这足以令“同行”Kit刮目相看,更让我们眼前一亮:此女不可小觑也!
徐志摩有首诗叫做《偶然》,“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惊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现代人大概感同身受,将这位诗人的大作谱了曲,由歌手来重新演绎,听来有些怀旧的味道。在这里提《偶然》,是觉得它所蕴涵的生活哲理很耐人寻味。现代城市是陌生人汇成的海洋。人们为了生存,或者更高的目标在海洋的一个又一个旋涡里奋斗着,虽说生在和平年代,可更多的年轻创业者们过得却是打仗一般的生活。路上行人匆匆,各怀心事。有人在纵横交错的交通网中偶然迷失了方向,偶然问到一个路人,路人指点后,迷路人道谢而去,这是偶然,“偶然相逢成偶然”。城市中陌生人之间的“偶然”大到遵循此例,背负竞争压力的现代人少了许多浪漫,多了许多实际。在比天上繁星密度还要大的城市里,陌生人之间偶然相逢的几率实在太大,即使彼此也曾在心底互放千分之一秒的光亮,也许还有过眼神的交会,但这些会很快融化在充满灰尘的城市空气里,一切都没有发生,我们走的还是平行线,我们还要继续奋斗,为了各自的生活,各自的明天。
⑷ 很急啊!!! 求电影<风声>的影评 1000字左右
《风声》,一部听起来很浪漫但宣传的很血腥的电影,但当你看过之后,当你感受过在剧场里那种沉默的气氛,就知道这部电影是要在告诉我们什么?不是且听风吟,而是感受一种战争年代人们对于信仰那种追求和坚持,信仰的力量,又岂是现在在和平年代里缺乏思考的当代人可以理解的?
它带给我的震撼和感叹实在太多,除了极度血腥残忍的“刑戏”和所有人都关注的“老鬼之谜”,其中对于感情的刻画也是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民族、信仰、暧昧、仇恨交织纠结的细腻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它似乎更多地强调人性,人性的光辉被无极限地放大,最终穿针引线,走进李宁玉那件素色的旗袍里。
“我不怕死,我怕的是我爱的人不知我因何而死。我身在炼狱留下这份记录,是希望家人和玉姐原谅我此刻的决定,但我坚信,你们终会明白我的心情。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我的肉体即将陨灭,灵魂却将与你们同在。敌人不会了解,老鬼、老枪不是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抗日战争中间,我们的民族贡献出了民族中最为出色的头脑和灵魂,他们的殉难是主动的献祭,最终保全了我们的血脉。无论原作中的“老鬼”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高材生李玉宁,还是电影里三代英杰的豪门之女顾晓梦,都是那么突出和优秀。
《风声》还原了那个动荡的年代中的一角,那些充满暗流的角斗,一句话里似乎都隐藏着可怕的陷阱和阴谋;胜利者未必能活下来,失败者却必死无疑,人人就在那样一条癫狂的险途中努力平衡着自己的小舟,为了信仰,为了生存,不计代价。
一段沉痛的往事,诉说着无畏的革命精神,生与死似乎只是身边无所谓的小玩意,爱与恨也只能说明情感的存在,为了精神的信仰,牺牲又有何恐惧,为了革命的胜利,死又何妨!像狂风一样肆虐,似轻声一般渺小!
影片中最让人敬佩的是吴志国和顾晓梦两个人争着希望牺牲自己去救赎组织的愿望。一个人一生只有一条命,就如李宁玉对顾晓梦说的一样:难道情报比命更重要吗?但是在那个战争的年代里,热血青年对于抗日救国的信仰,是选择苟且偷生和宁做亡国奴的人无法理解的。
所以吴志国宁愿选择承受六爷那痛入神经骨髓的致命三针,所以顾晓梦宁愿抛弃女性的尊严,最终勇于就死。是什么让他们无所畏惧死亡,那就是信仰的力量,当顾晓梦被抓进城堡的时候,她已经知道自己不可能再活着走出城堡,当李宁玉携着一轮明月回望她的时候,她在缝补着李宁玉旗袍的摩斯密码,也在缝着自己的遗言,但选择死亡,她是开心的。那种流淌在顾晓梦嘴角的微笑,发自她内心。死亡,对她来说,是无所谓的,不能潜伏不能继续送情报,才是顾晓梦有所谓的。
对吴志国也一样,他跟随的汪精卫主席早年间也是热血青年一个,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汪精卫走向了一条和全国人民对立的道路。对于吴志国这样一个铁血救国的青年来说,只好另择信仰,选择为中华民族的存亡而奋斗、牺牲。于是,他凭着钢铁一样的神经抗住了大刑,在奄奄一息的时候还送出去了情报。很多人质疑导演这一个安排,但我觉得并不夸大,人有时候精神力量是强大到你无法想象的,尤其是战争时代里的热血青年,因为他们,有着常人一般没有的信仰,有着对信仰无限坚持的动力。
观《风声》,被晓梦最后的独白,所深深震撼,听她娓娓道来,一份从容,更有一份果敢与决绝。“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
顾小梦的这句话,不仅让人感动,也引人深思。民族存亡之刻,多少年轻儿女,不负自己内心滚滚升腾的信念,与亲人诀别,踏上血色荆棘的不归路。它提升了影片的高度,是使影片成为经典的其中一个经典的元素,是影片的点睛之笔!“老鬼老枪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这正是影片所要向我们传达的主题思想。
⑸ 与二战有关的电影的影评。
悲剧的诞生
——观《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那里有湛蓝的天空,白色的云,那院子有大树环绕,后来还有了摇曳的秋千架。那里是盛夏的乡村,是理想中的乐园,但又的确是凶宅。那里,有无数的生命在小心翼翼地活着,卑躬屈膝,只为苟延残喘,更有无数的生命不明不白地死去。你看到那漫天的浓烟么?那不是炊烟袅袅,是六月雪,那是死者的骨灰在天空聚集,又迟迟不肯落下。曾几何时,在《辛德勒名单》不也有这样的浓烟么,只是在这里,我们还闻道了那股呛人的臭味。
活着,又如何?
《辛德勒名单》中,你有没有听到儿童那欢快的叫声“GOODBYE JEWS!”在《钢琴师》,你有没有看到,只要是犹太人,活着,就无处可逃。本片中,编剧似乎给出了答案:“犹太之流诟吾族,诱吾族之敌”“笑吾族文学音律”“凡其所到之处,灾害不断”“吾国必因其而亡,不远矣。”这大概就是希特勒灭犹的缘由吧?我想起了我年少时看《北洋水师》,那里也有日本天皇的担忧,作为岛国的担忧。难道这就是侵略的缘由?
我无法想象,德意志,那个哲学大师辈出,崇尚理性的国家,竟会挑起两次世界大战,甚至还施行过种族灭绝的政策。是德国人思考得太深,以致走火入魔了?还是担忧太多,以致无法自拔?大概都不是。那些儿童显然是未经思考,受了大人们的教唆的。儿童又真的那么无辜吗?不是。儿童本身固有的轻浮与好事,大概也是一个原因。我一直在想,倘若是你,你会不会也在其中,兴奋地高叫:“GOODBYE JEWS!”呢?等到你已经经历了沧桑,然后,你说:“那是我年少轻狂!”是不是已经太晚了。
不仅在德国。文革其间,诬蔑师长的,毁灭文物的,为了各式派别而争斗的,不是大有人在么?年少又轻狂,无知又冲动,大不了是受了某某某人的蛊惑,托词不外乎如此。那么,行动背后的真正动机又是什么?要么基于从众心理,你这样,我也这样;要么,是自我的彰显。这样的心理,一直存在,而且会永远存在下去。
但这不是真相。
真相在于为什么会有人盲从。
真相在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政策。
真相在于人类创造了“我”与“我们”,而“我”与“你”便将自己与他人区分开来,我们隶属与这样集体,我是安全的,而你,也许就是敌人,或者,就是那个不幸人中的一员。真相在于人类有了国家这一组织。库切在《凶年纪事》中这样说:“我们生而就有归属。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是臣民。”“法律保护安分守己的公民。”所以,对于国家的意志,从来就不是普通人所能够更改的,那么,做个良民就意味着屈服与顺从。
这不是真相。真相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国家意志。倘若国家意志是每个公民的意志,也许,就没有悲剧的诞生了。但经济学家已经给出了证明:这个美好愿望是无法实现的。所谓国家意志只能是有大多数人的意识提炼出来的少数人的意志。少数人的意志就是这个国家的所有人的意志。所以,你说犹太人不好,那么,人人都得说,犹太人不好,否则,便是以个人的力量来对抗整个国家。
这也不是真相。真相在于这样的意志为什么会成为整个国家的意志,即便它那么荒唐可笑(中国的大地不也曾上演过?罢黜马寅初,消灭麻雀)。倘若,有多种声音,倘若,你可以表示你的不满,倘若,你是对的,国家又真的够虚心接受,那么,悲剧也就不会发生。关键在于个人的意志成为国家意识,而对于这种意志唯有俯首贴面,老老实实去执行。这便是极权主义。极权主义的罪恶在于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为他人的意志,皇权时代,军阀时代,斯大林时代,莫不如此。希特勒就是一个独裁者。极权主义的时代,你要么躲避,要么执行,要么就是牺牲品。
但这也不是真相,真相在于这样的意志为什么会诞生?真相在于,是谁选择了这样的独裁者。意志可以归结为个人的丑陋,但选择,却是民众的结果,受蛊惑只是一时,但图新鲜,为自己谋利不是大众选择的一个因素吗?所谓人生,不过是在各种限制条件下,给自己选择一个最优解——基于精神或物质。人生来就有欲望,有些人终生郁郁而不得志,有些人实现了愿望,却坑害了他人。就是这样。
你可以不选择吗?当一个国家没有了领导者,你会心安理得,稳如泰山吗?你需要一个领导者,我也需要。我们都被奴役化了。几百年前,一位法国作家这样写道: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那些曾经是臣民的平民突然会彻底忘掉他们早先渴望独立的要求,以至于要唤起他们并重新获得这种信念已经不可能了;事实上,他们无需敦促就在尽心尽力地做了,做得相当自在,乃至有人会说,从表面上看,他们没有失去自由,只是坐稳了奴隶。实情也许是,一开始,这种服役是不得已的,因为受到了外力的强迫;但后来那些无怨无悔尽心效劳的人,却是以自己的自由意志在从事他们的前辈被强迫做的事。”
悲剧的诞生,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参与了。
《辛德勒的名单》
辛德勒是一个坏人,辛德勒但并不像电影中所刻画的那样是一个近乎神圣的救世主形象。透过一本书《辛德勒名单》解读辛德勒这个人,还原了英雄也是人这个常识,辛德勒早就是纳粹党成员;辛德勒竟然是间谍,辛德勒本质就是资本家,辛德勒或许是疯子,诸如此类种种头衔。 富贾之子的辛德勒沉湎酒色,在战前作为间谍出入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从事侦察活动,他大发战争财,是当地有名的纳粹信徒。他也是一个典型的机会主义者,哪怕20岁时的那场婚姻也是出于对方的丰厚聘礼,并以此来挽救濒临破产的家族企业。“二战”后,他又抛弃了发妻。从流亡地阿根廷返回法兰克福的辛德勒,处境却极为悲惨。身无分文,蜗居在法兰克福火车总站附近的一个单间居室,且频繁酗酒,最终因烟酒过度而死。这就是一个真实的辛德勒。 英国作家威尔逊说:“辛德勒是个骗子,一个酒鬼,一个登徒子,可是,如果他不是这样的人的话,他也就没办法从纳粹集中营里拯救出上千个犹太劳工了。”,辛德勒只有是骗子、酒鬼和登徒子,才有本事拯救犹太人,但仅仅是骗子酒鬼和登徒子却也救不了人。作者基尼利曾经解读:“我对这个故事中的道德力量深信不疑……堕落之人跟他们身上向善的力量之间的斗争总是让人着迷。(辛德勒的时代)正是历史上曾不止出现过一次的特殊时代:在那些时代,圣人已经完全无能为力,对你已经没有任何好处,唯有那些讲求实际的无赖汉才能担当起拯救灵魂的重任。”
基尼利要写出人类精神的伟大力量,同时又竭尽全力要为辛德勒“去魅”,驱散笼罩在这个伟大的拯救者、上帝的替身、犹太民族的“大义人”身上的光环和“迷思”,还他这个“如此含混复杂又如此崇高伟大的人物”的“真身”。所以他决定以小说的形式去展现这个人物,但同时又“力避一切向壁虚构”,所有的事件,哪怕最琐碎的细节全部都有历史文件以及当事人的回忆作为支撑,而且就算是当事人的回忆,作家也还要进行排比择选,只选用经过判断后认定为最符合历史事实的记述。事实证明,基尼利的这种创作方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真实的力量胜过一切虚构,真实的面容也比一切设计都更精妙复杂,《辛德勒名单》不但将那段久已湮没不闻的伟大的拯救故事,如目见耳闻般生动清晰地展现在当代读者面前,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将奥斯卡·辛德勒这个真实人物无比复杂甚至矛盾的各个侧面,如刀砍斧斫般深入细致地突显在你我的心中。
至今没人能够否定辛德勒从纳粹魔掌中拯救上千名犹太人的事实。他善与恶之间伦理取向的骤然转变,让学者无法自圆其说,或许永远是个不解之谜。可我们又何必劳师动众地去揭开这个谜底呢?甚至那份辛德勒名单的真假亦无需考证、辨伪,只要他在险境中确确实实拯救过一千余条生命,此举足矣。并且,这是他在当初境遇下唯一力所能及的行动。
我以为,只有国人才会对“高、大、全”式的人物钟情万分,才会为一个完美无瑕的英雄而锱铢必较甚或无原则地打造、粉饰、涂金。从国外对《辛德勒名单》以及辛德勒本人的争议中,不难看出,“高、大、全”其实是一种普适的心理需求,造神运动并无时空的界限。这种普适性既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道德诉求,更是人类对自身道德瑕疵和意志缺陷的心理过度补偿。
一个一生清白的人或许对身边的世态炎凉从来漠不关心,而一个堕落放纵之徒或许曾经对身陷绝境者搀扶过一把。英雄没有必要是完美无缺的,我们更没必要以神的标准来奢望他人。人类道德的恒古原则,一是无需极致,二是必须践行。"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在基尼利的笔下,真实的辛德勒的本来面目纤毫毕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就是这样一个坏人,经过了种种磨难,做了一件好事,拯救了一千三百多个犹太人的生命。“救人一命,如普度众生”……我想,也正因此,历史才不至于仅仅成为一部征服和压榨史,不论在多么黑暗的时刻,不论邪恶的力量何等强大,也都有人性的光辉在闪烁,也总有人类的灵魂在成长。
电影开始,普通一犹太家庭围立桌旁圣咏进行传统的祈祷仪式,摇曳闪动的烛光随着合声的减弱渐渐被黑色吞没。影片由彩色切换为黑白两色的画面。贯穿影片始终的凄惨哀惋的小提琴独奏和几近无伴奏的混声合唱给出的强弱和谐依然不失圣咏的曲式,一位小女孩衣裙上的红色亮点短暂的跳动给出的生命色彩仍然不忘立虹为记的永约。影片结尾处伸开的地平线上,圣咏的基调展开世俗的旋律拥过来黑压压的一群人,画面果断地转为彩色的鲜艳,横扫一切的光明,“我使云彩盖地的时候,必有虹现在云彩中”
黑暗的昨夜已经过去,让我们拥抱来之不易的幸福。
Schindler's List
旧闻新读:东方早报2009年4月16日“辛德勒名单”副本澳大利亚被发现,新南威尔士图书馆工作人员在整理作家托马斯·肯尼利的6盒旧手稿时,在一堆研究纪要和德国剪报中发现了这份“辛德勒名单”的副本。
《拯救大兵瑞恩》——生命的价值
生命是如此脆弱,脆弱到令人心惊的程度。当子弹射入脑颅,鲜血尚未溅到地上;当利刃插进胸腔,心脏仍在舒张抽搐,生命已然逝去,留下的那些些痕迹,也只如流水滑过指缝后,手上残留的水渍般轻易蒸发。史蒂芬用二十五分钟时间,强迫我接受这个震撼——
身处战争中的人,就如我们指尖下的虫蚁。
为什么?为什么造物创造了人类,却又让我们如斯羸弱,不堪一击?而究竟生的价值又在哪里?
当我经历了那血肉横飞、支离破碎的二十五后,我以为我明白了。我们活着,就是为了坚持正义;我们活着,就是为了铲除奸恶。当成千上万的美国人、英国人、加拿大人冲上那名叫诺曼底的法国海滩与德国人作战时。我脑中想到的是中国古贤们所谓之“杀生成仁,舍生取义”的崇高思想,是近代革命者“抛头颅,撒热血”英勇就义的伟大精神。他们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流血牺牲,为的是全人类的安宁与和平。依然活着的战士和倒在海水与沙滩上的尸体一样值得我们尊敬。
然而,我错了。当我看到那位在两天中被战争接连夺去三个儿子的老母亲瑟瑟发抖地倚靠着门边时;当我看到原本挂在战士脖颈上,代表着他们生命的金属牌洒落满地时,我意识到:我错了!任何一个人都没那么伟大,任何一个人都恐惧死亡。生命的脆弱不仅仅体现于它能那么轻易的被打碎,更在于我们对于这种脆弱的强烈恐惧。为什么要派遣一组战士去寻找那一个名叫瑞恩的大兵?因为他是那位老迈母亲仅存的一子。答案简单但却真实。生命的维系,需要以生命的价值来换取。或许生命的价值就在于此:我们恐惧死亡,但我们更恐惧自己所关怀、热爱的人被夺去生命!
可是,我又错了。错在以偏概全,错在有失偏颇。直到影片后半程才终于出现的大兵瑞恩,在上级命令他离开战场的前提下,坚持留下完成任务,与战友们在一起;带领着自己的小队历经了生死考验的米勒上尉,在即将完成使命时,却决定战斗,用自己受伤的躯体与一支手枪,阻击敌人的坦克。还有其他那些前赴后继、英勇战斗的战士们。他们大义凛然,勇不畏死。是什么支持着他们的神经与肉体?是什么使他们即使为之抛却生命,也无怨无悔?其实,他们都是普通人,有着普通人的情感与思想。而在“那一刻”来临时,他们又都成为了英雄,成为了同辈中最杰出者。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由于境遇的不同“那一刻”也都不竟相同。或许会是一场残酷的战争,或许只是一个落水的儿童……但我们每个人的生之价值,决不会体现在那日日重复普通又普通的三餐一宿之中。它只会在我们一生中所仅有的几次,甚至是唯一的一次“那一刻”中闪现,而平时我们只是普通人。
当我最终看完这部影片时,留于脑中记忆最深刻的,再不是开场的那二十五分钟。而是已经受伤的米勒上尉依靠在残垣断壁上,无力但却坚定的举起手枪向德军坦克射击的镜头。
还记得他战前的职业吗?而“那一刻”他已成为英雄!
《美丽人生》——幸福的存在
就算在最艰难最黑暗的日子里,就算了无希望,死亡近在眼前,他依然深爱着并用生命与智慧保护着他的妻子与儿子。他的勇气与智慧,即使在战争的硝烟弥漫中,即使在集中营的暗无天日中,即使在最后枪声响起死亡来临的那一刻,依然闪现着耀眼夺目的光芒。
他用尽全力,在集中营的悲惨世界里,为儿子,营造了一幕美好的幻想,他告诉儿子,所有的残酷只不过是一场游戏,游戏的奖励是一辆崭新的坦克。于是,他的儿子便有了足够的勇气,熬过那段水火的岁月,最后,当他坐上盟军的坦克时,他的幸福无可言语,而那种幸福,正是他的父亲用生命为他交换的。他不放弃任何机会为他风雨中的家庭制造哪怕是点滴的欢欣,在路过集中营的广播室时,他冒着危险在广播里呼喊妻子的名字,他想告诉她,他和儿子都还活着。他趁着做侍者的机会,为妻子播放了《船歌》,这首曾经响在他们定情之夜的歌曲,飘过沉沉迷雾的阻挡,在黑夜里,给他的妻子带去安慰,也让他们一家人,都鼓起了勇气,共同经历灰暗的时光。
就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晚,他将儿子安顿在一个铁箱子里,然后,去寻找他的妻子。当他被捕之后,路过那个铁箱子时,他知道他的儿子正注视着他,于是,他装出一副滑稽的模样,惹得儿子笑出声,他仍然坚持着,坚持着使儿子相信这一切都只是一个游戏,千万不要害怕,永远要微笑而乐观地去面对。然后,枪声响起,他去了,而他的儿子与妻子终于获得解放,当他们在阳光下搂抱在一起的时候,他的儿子说道,我们赢了!确实,在这一场浩劫当中,他们赢了,因为,他们有一个英雄的丈夫与父亲,他的名字叫基度。
《美丽人生》是一部相当浪漫的电影,犹太青年基度到一个意大利小镇上准备以开书店为生,在那里,他遇见了美丽的姑娘多拉,然后,是一系列充满了智慧、滑稽、阴错阳差、浪漫的轻松片段,终于,基度与多拉终成眷属,镜头一转,他们从房间里追着他们的儿子来到院子里,一家三口的幸福生活令人羡慕,基度用自行车载着美丽的妻子,车框里坐着机灵的儿子,他们飞驰而过,而街道上,却已经出现了纳粹的铁丝网。
没有什么比快乐的戛然而止更令人感到揪心。当基度的幸福生活刚刚开始之时,他的犹太身份使他被抓去了集中营,而他的妻子,本来并不用去集中营,却毅然的随他们跳上了火车。最真挚的爱情,有时候真不需要太多的言语,连执手相看都不需要,只是纵身一跃,跟去天涯海角。在影片当中,演多拉的演员有很好的演技,那是一种很克制的平静,当她在集中营里听到孩子将要被杀掉的消息时,她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站在楼梯上,由着后面的人群在她身上冲撞,她望向窗外,目光深远。后来,她被派去挑拣死难者的衣服,那种小心翼翼,不敢也不愿发现儿子衣服的感觉很到位。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一个人最深沉的爱,其实,是很平静的,能够撕心裂肺哭出来的,往往也是释然的开始。
最后,基度的儿子和多拉在阳光下抱在一起,他大声喊叫着,我们赢了。那时候,他还不知道他的父亲已经死去。电影响起旁白,以基度儿子的语气,听声音,他也已经步入老年,那么,这部电影就能理解成他的回忆。在他的回忆里,他的父亲,依旧是那样鲜活,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活着。枪炮、炸药、毒气、死亡、饥饿,这些东西看似强大,最后的胜利者,却只能是人和生活。真正的光芒,就像基度朝他儿子眨眼的那一刹那,意思是,无论怎样,只要我们不害怕,坚强、快乐、盼望,人生终究美丽,于是,我们总会赢。
额额额,这是四篇、加上楼上的1篇刚好5篇
⑹ 谁能作些台湾导演王童的电影《稻草人}的电影的影评
稻草人》:荒诞的历史和历史的荒诞
看过一部好的电影(起码合自己的口味),会让自己兴奋好久,躲避在心中积压着的阴翳和不快也会迅速消散不见。几天前一个晚上的梦弄得白天的我昏昏胀胀的,血雨腥风的季节,我如流浪于城市中的单身汉,在传单与杀戮中穿行,生命脆如薄纸,莫名的恐惧扩散整个无绪的夜晚。我好像经历了枪林弹雨和世事沧桑的老人,花费宝贵的青春去回味曾经遗忘或记得的过往,但想不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映现。记得早晨惊醒,唯一的念头就是“祝愿世界永远和平”,仿佛下意识地被人放置到“遥远”的战争年代或许是现在的我突然碰到了充满战争的历史,对于没有亲身经历过战争的我来说,这也许应该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所有关于战争的想象都来源于文字书写的历史书和相应的战争题材的电影,战争如同安静的历史名词舒心地躺在从战争中获得胜利的利益者们编写的回忆录中或者二维的屏幕里面,生活于相对和平的季节里的我有时候甚至会“天真”地渴盼战争的到来,这种青春期中蕴涵着的类似英雄主义的理想与冲动曾多次鼓动我做着在打仗中发泄和充当英雄的梦,可是在真正的战争梦中,那个我却为之颤栗,边扭头边奔跑的形状成为梦醒之后被现实的我嘲笑的委琐和狼狈,好像并没有遇到危险和死亡,但整个氛围让我产生了生命的畏惧而不是英雄式的凛然(“刀架到脖子上”的借口成为现代人保存生命苟活下去的理由)。这样季节的一个奇怪的梦,我怎么也想不明白它究竟预示着什么,或许它根本就没有什么含义,可是我不想用“无意义也是一种意义”的狡辩迎合思考的懒惰。幸运地是从昨天看的电影中我似乎找到了答案,也许仅仅是说服自己的一种解释或理解的方式和可能。
王童,一名我们不是很熟悉的台湾导演,在看过他的《稻草人》之后,我似乎觉得他或许是台湾导演史中被缺席或忽略的导演(不过,这也没关系,对于熟悉各种历史的人来说,被同时代的人所“遗漏”的很可能成为后世的大师,而后世的人也极其愿意“挖掘”这样的大师来弥补当下的学术空白或借此说明前人的麻木),至于名次排列上的事情,非我辈所能言语和拍板,按照诗人臧棣的说法,这样的事情应该交给历史来做(似乎历史就天然地成了公平的上帝,是上帝真的如此还是我们束手无策之后的暂时搁置呢),我在此就不饶舌了。《稻草人》是一部很好看的电影,它轻易地把严肃的战争时代用非常荒诞的笔法呈现出来,固然没有了沉重或者直接表面的深刻,但在戏噱里面却无不张显着惨烈和可悲。与其说它告诉(传达)了我们一个荒诞的历史图景,不如说它呈现了历史的一种荒诞。
可爱的稻草人开门见山,向我们讲述它所知道的事情,因为它相信或在它的草包脑袋看来,周围的人和它一样,“穿同样的衣服,做同样的梦,等待同样的明天”。聪明的导演把摄影机藏在永远不会说谎的稻草人后面(连话都不会说,当然也不会说谎了),神采飞扬的故事和故事诞生的时代被轻易地用恰似真实的口气和夸张的镜头呈现出来,而稻草人恰恰成了叙述“荒诞”的合法人。
阿发和阔嘴由于母亲用牛粪辛勤地滋润不得不患上色盲成为准健康的残疾人,从而幸运地逃脱为天皇打仗的神圣责任,幸福地得以生活在乡下。闭塞的环境在日本人的治理下显得井井有条,没有日本人的屠杀因为没有游击队反抗或者说没有先觉的人领导人民打日本鬼子,除了浑身“长着长毛而且生殖器很大”(日本教官向村里的妇女描述妖魔化的美国鬼子)的美国人的飞机偶尔光顾这里给他们送来可以换来海鱼的定时炸弹之外也没有血腥的枪炮,当然更不会出现什么牺牲除了被征去上南洋打仗的阵亡者。导演把日常的生活全部配合上轻松愉快地音乐以渲染叙事的情绪和节奏,搞笑的场面令观众暂时麻痹于这些发生在残酷战争时期的平静生活。从影片在轻昂的日本军歌伴奏下当地人从日本军人手中庄严地交还几个战死士兵骨灰盒的仪式开始,带有滑稽的表演和音乐基本上始终伴随整部影片。显然相对沉重的题材被导演用极为荒诞的手法或视角表现出来,苦难与悲惨的眼泪被无意识的微笑替代,除了贫困的辛酸人们似乎找不到通常电影和历史书中所叙述的战争的影子,没有反抗和冲突,更不要说敌我矛盾和斗争了。可是它所指涉的战争的惨烈却似乎没有因为外在的荒诞形式而丝毫减弱,每一个画面背后无不烙上战争或被占领的影子。
阿发和阔嘴的妹妹水仙是村里最漂亮的姑娘,她的男人在新婚第二天就应征入伍了,崭新的新娘服好像还没从身上脱下来,丈夫就被炸死了,可怜的水仙成了疯癫的寡妇,身上依然穿着结婚时的红衣服。在绿色田野中飞舞的红衣袖,如同死亡的幽灵一样不时地出现在美丽的画面上,成为一个战争受害者的象征符号。有意思的是,阿发和阔嘴在地里拣到的美国飞机扔的定时炸弹却被愚蠢地放在了水仙的房间里,一个疯女人与一个和炸死她男人一样威力的炸弹睡在一起,这样无意识嬉闹(胡闹)的情景里面分明是虚构出的巧合为了来营造强烈的悲剧。水仙的存在如同摇曳在昏夜中不熄的虚灯对于整部电影一直是一个不安而恐怖的因素,导演没有利用她的疯癫来创造喜剧效果,显然她成为一个认真存在的指称物。我清醒地记得她唯一没有大吼大叫地出现在片子里的镜头就是黑夜里在他家抓住一个偷吃粮食的逃兵,他说自己刚结婚就被抓走了,并不是他不愿意为天皇效力,他用沙哑的声音演唱在军部学会的日本军歌来证明对天皇的忠诚,而是实在舍不下已经怀孕的妻子,善良的阿发一家拿出本来已经拮据的食物给他吃,昏暗的环境里水仙死死地盯着浑身赃兮兮的逃兵,双手惊恐地合在一起,不知道是什么力量让她对于这样一个热闹的场面保持了一刻的安宁,也许逃兵的衣服让她想起了新婚的丈夫,我觉得这是整个影片唯一正面流露出的悲惨的镜头。
片子中让我尤为感到亲切和安慰的是反衬出的中国农民身上的天真质朴与纯洁的善良,这也许是任何文化都无法改变和变更的通过几千年农业文化所培育出的和大地一样实朴的性情。阿发的老板(不知道这里的老板是不是仅仅代表对城里人的称呼)也是亲戚(老板的妻子和阿发的妻子是姐妹),为了躲避战乱从城里跑到阿发家里来住,本来已经穷的难以温饱的阿发一家却用最好的饭菜(特意卖了一条鱼)来招待客人,热情地安排老板一家在家里住下,那份质朴的温情依然保留如今大陆的农村习俗中,而从城里来的老板却在没有和阿发兄弟商量的情况下就把他们的地卖给了糖厂(或许地是老板的,可是这些地却是阿发兄弟一家的命根子)。当老板把卖地的事情告诉正在田间耕种的阿发与阔嘴时,导演用了一个中远镜头,三个人被放在同一个镜框里,左边老板平和地站在地埂上,右边的两兄弟垂着头立在地里,远处是雾蒙蒙的大山,天也很昏暗,整个画面压抑的很,是片子里少有的灰暗的色调,仿佛战争的压力都没有给他们带来过多的恐惧,而剥夺他们的土地却如同断了他们的命根。
从片子里我们看不到任何关于国家或民族的虚构,农民像往常一样进行着基本的生活,似乎不管有谁来统治,地总要种,饭总要吃,打仗也必定要来捉壮丁,不管替国民党打日本人,还是替日本人进行大东亚战争,对于闭塞安详的农民来说,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打仗的名誉不一样,一个可能带上民族存亡的耀眼的英雄,一个可能为了天皇效忠,同样的光荣奖章农民是分不出它们非此即彼的区别的,或许正如阿发所说,打仗回来换来的奖旗连做一个内裤都不够。这不是说明他们没有觉悟或不高尚,而是在生存与虚幻的荣誉面前,也许内裤比奖旗更实在(尽管内裤在某种程度上也关涉荣誉与文明,估计我们的老祖宗是不穿内裤的,现在穿上似乎也是文明扩张与全球化的结果吧)。日本人动员农民打美国和进行大东亚战争,是打着天皇的旗号,和我们起来反抗日本鬼子的侵略似乎不是同一性质的概念,但同样激昂振奋的宣传,却不自觉地唤起人们为什么什么而就怎样的激情与亢奋。它们的效果是一样的,无非把更多的人纳入到战争的游戏里面,使每一方都以充满正义的勇气来歼灭所谓的另一方的“敌人”,渺小的士兵或者被征兵的农民不过是根据地域(受谁统治和管理,当然地域似乎在某种程度上与民族是暗合的)来不自觉或不受支配地划分到不同的战争序列中,他们的牺牲和田里的麻雀一样随意平常。如果我们采用正义与法西斯相对立的视角判断,台湾人民被日本征兵进行东亚战争显然是助纣为孽的行为,可是正义与非正义对于一个个参军的人民来说又有什么区别呢?所造成的悲伤后果似乎无法用鲜明的价值判断来衡量,在我看来,无论战争中的正义与非正义对于人类来说都是一种罪恶。尽管有时候“以恶报恶”的方式成为正义事业的合法化,但报复与其说是“惩罚”不如说是对罪恶者的“模仿”。
对于生存在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台湾来说,似乎其地理位置的尴尬和暧昧造成了双方对峙的跳板或牺牲品,在两者的争夺当中,成为利用的砝码和改造的对象。其实,从片子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文明的渗透力。在台湾被日本占领的相对稳定的五十年里,日化的教育和文化的浸染,使台湾几乎成为一个准日本化的地区。在影片中,当地的“大人”(管理村民的长官)是日本人,孩子从小受的教育也是用日语进行的,甚至出现了孩子改日本名字的事情。在一次老师的训教中,我们看到了教员让一个孩子用放大镜对准太阳然后把白纸点燃,从而阐发天皇如太阳一样无时不刻地照耀着我们,而我们只有像放大镜一样团结起来,才能发挥更大的能量。如此诱人的国民教育,无非是为极权时代的统治打好基本的精神堡垒,而人民在这种汁液的培养中不自觉地就被形塑成可以打着光荣的旗号轻易利用的质料。这样的方式在任何极权的社会文化中都能找到,只是日本在形塑“大和民族”时借用了强有力的不会轻易就被推翻的“天皇”,而不是现实的领袖或虚幻的天堂,事实证明天皇要比希特勒比斯大林更有历史的魅力。
片子最后一个荒诞的故事就是阿发兄弟在大人的带领下去镇上的治安所送在地里拣到的定时炸弹的事情。导演当然不会让炸弹在路上爆炸产生悲惨的结局,而是非常聪明地让他们在治安所长官的逼迫下把炸弹仍到海里然后爆炸,固然他们没有领到任何奖品,却意外地得到了许多炸死的死鱼(浮在水面上的鱼夸张地多,就像《浓情巧克力》里面使用了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处理眼泪晒干变成盐的故事一样浪漫),他们同样满载而归。伴着他们一家人在昏黄的灯光下幸福地吃鱼的情景,阿发的母亲发出了良好的期盼“如果美国人能三两天就轰炸一次就好了,那么我们天天都有鱼吃了”,映现的灯光逐渐变小变小,消失在黑暗里,片子结束。
《稻草人》曾经被姜文大加赞赏,据说在他的新片《鬼子来了》里面有好多借鉴《稻草人》的地方。我想王童的独特之处在于用这样一种不是很严肃很沉痛的方式来对待可以很煽情地触动民族情绪的战争题材电影的姿态和视角,也就是说使用了另外一种讲述战争的故事的方式。我们发现它的戏噱和荒诞的处理丝毫没有掩盖指涉和批判的力量,甚至比直接呈现带来更多鲜活的东西。尽管它不是历史的真实,也不带有强烈的诉述的愿望,但却能启发人的想象,看到更多被历史书以及通常行述历史的方法所遮蔽的更真实的“情感”,这里的“情感”不仅仅指个人的情绪,而是对历史对过去事情的一种感情,就是说我们不应把历史看作冷冰冰的可以被随便玩弄的“橡皮泥”,而应抱有对待人一样的感情来看待历史,也就是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前言中所提到的“温情的理解”的态度。所以,我觉得王童在《稻草人》中的叙述很有张力或快感。
如果我们可以发挥联想的话,类似的情景似乎在国外的一些影片中可以找到知音。1987年,英国导演布尔曼拍摄了《希望与光荣》,采用儿童的视角看待二战期间被德军轰炸下的伦敦的情景,由于孩子没有过多意识形态的影响,所以战争在他们眼里可能会有许多好玩的事情发生,比如到废墟里拣弹壳(当然没有《稻草人》中的孩子用箩筐拣炸弹那么夸张,也没有阿发兄弟运送炸弹而大获海鱼那么神奇),比如一个跳伞飞行员的降落引起孩子和居民的好奇等等,似乎电影的残酷消解在无声无息的日常生活中,没有血液出现的战争同样拥有了悲惨的力量(不知道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有没有从这里获得有利的借鉴)。1991年意大利导演加布里埃尔·萨尔瓦托雷导的《地中海》把几个士兵放逐到偏僻的希腊小岛上,没有战斗的士兵和当地人幸福相处,好像同样也把残酷的二战赋予了许多荒诞和浪漫的故事。这种叙述上的策略,在某种程度上反抗了主流话语重述历史的方式,给我们带来了另一种充满欢乐或日常温情的战争想象,但决不是粉饰而是和正面反映一样的理解。
回到文章的开头,梦中战争的情景或许也可以看作感受战争的一种方式,战争或说历史对于我们的感觉,可能更多地是一种感情或者它们给我们某种可亲的想象和氛围,而不是被理性和考证确定下来的实证的复现与干瘪瘪的实录。对于历史的记忆也不光光是通过严正的推理或者宏伟的国家叙述所勾画出来的威严,而应该拥有自己个人的读解甚至虚构在里面,因为这样的历史才有鲜艳的活力。荒诞的历史也许只是一种历史的存在,而历史的荒诞却是我梦中依稀的记忆。
⑺ 求电影《忠奸人》的精彩影评!
谁是那个特工,我很高兴会是他
来自: 眼睛oo (济南)
这部电影很沉重很郁闷,两位主角都是我最喜欢的演员。
转贴一只文:
作者:蓝色在线
他是特工,在卧底的过程中,可能是人格魅力太强了,他被左右了。当目标信任了他,把他带入了黑手党,并为他作担保。直到最后被提示出最信任的人是个政府特工,黑手党付出了巨大代价,而他,也会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赴死时,他甚至也并未责怪他,“谁是那个特工,我很高兴会是他。”
一切,来源于一个男人对男人的欣赏。这是一部值得花上2个小时品味的电影。
电影《忠奸人》取材于真实事件,讲述的是一个联邦探员在黑手党的卧底生涯。提到卧底,很容易令人联想到《无间道》系列电影。将这部拍摄于1997年的《忠奸人》与《无间道》作对比,可以看到,在故事的情节性上,《无间道》要胜于《忠奸人》。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影片深度上,《忠奸人》则要高于《无间道》。警匪对立是《无》中从始至终贯穿的主线,一切的情节也是随之展开,这完全是一种水火难容,你死我活的较量。在《忠》片中,导演把大量的篇幅放到了对黑手党的描绘中,除了片中主人公道尼,联邦调查局在片中完全处于一种辅助的地位。
这部电影最吸引我的是其中三位演员的个人魅力:约翰尼.德普,艾尔.帕西诺,迈克尔.麦得逊。约翰尼.德普——好莱坞有名的大酷哥,曾经挤掉布拉德.皮特,当选最性感男士,虽然同属于那种可以迷死女人的男星,德普的演技则明显要高于布拉德.彼特。在《忠》一片中,德普饰演在黑手党的卧底探员道尼,这个角色本身给了演员很大的发挥空间,一方面是工作,一方面又要面临着妻子儿女的抱怨,回到家后甚至女儿都懒得和他说话。与此同时,卧底工作的特殊性质,又决定着他要冒着极大的风险,每天处在一种紧张压抑中,而调查局上司不时得会给他一下更为危险的任务,面对着缺少支持的困境,道尼处在一种煎熬之中。在黑社会的圈子中,顶头上司莱佛蒂对他极为器重信任,甚至把他当成自家人,而更高一层的老板桑尼也看好他,把他时时留在身边,对充满了悲剧色彩的莱佛蒂,他始终抱着一种愧疚的心理,在影片的最后,他坚持要把私吞的百万现金留给莱佛蒂,为他完成梦想,买一条船。纵观整部电影,道尼处在三种主要矛盾之中,这三种矛盾的激烈碰撞,使他的精神上的压力处在崩溃的边缘。
迈克尔.麦得逊算不上一位明星,最早看到他是在罗伯特.德尼罗的电影中,所饰演的当然又是黑手党了。之所以提及他,是因为,无论是外形还是表演,他都像极了角色中的那个黑手党徒桑尼.布莱克。这是一个狠辣狡猾胆大包天的人物,用莱佛蒂的话来说,他是一条隐藏在草丛中的毒蛇,他可以策划杀死老板,然后自己上位。他可以为一点小事杀人,同时他又极为自负,当证明道尼是联邦探员的证据摆在他面前时,他依然固执的说,道尼不可能是卧底,这大概是影片中最精彩,也最具讽刺意味的一个片断。桑尼的声音低沉沙哑,与他那种阴狠毒辣的性格刚好吻合。这样一个人物,你会觉得无论有怎样悲惨的下场都是罪有应得。
艾尔.帕西诺——当年的第二代教父,在所看过的所有他主演的电影中,他永远都是锋芒最露的一个,你会很容易的感觉其他演员的光辉会完全被他抢走。与以往塑造的强者的姿态不同,在《忠》片中,艾尔.帕西诺饰演的莱佛蒂是一个黑手党的小人物,这个角色充满了一种悲剧色彩,为黑手党工作了30年,却一直没有上位的机会,他喋喋不休,总会重复说着他的“功绩”,他不够狠辣,不够绝情,这也决定了他会永远是个小角色。在另一方面他欠组织的钱,是因为儿子吸毒被迫借债,对于黑手党他早已经厌倦,留下的理由则是因为债务。对儿子他恨铁不成钢,那种又爱又恨的感觉在两个镜头中被艾尔.帕西诺诠释的淋漓尽致,一个是在圣诞夜,道尼来他家里作客,这时他儿子要出去吸毒,他抬起头看了儿子一眼,在看影片时,这个动作带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在现实生活中,这个动作出现在很多的父母看着不成器的儿子出去胡混时情景中,帕西诺的演绎简直就是现实生活的一种展现。第二个镜头是在,莱佛蒂的儿子因为吸毒,被抬进手术室生死未卜,莱佛蒂在走廊的座椅中对着道尼失声痛哭,当时有一句话,他就在这个医院中出生,而我现在却要看着他进手术室,等着他生死的消息,帕西诺把那种对于子女的爱,自然而又真挚的表现了出来。莱佛蒂对于道尼,更像是种长辈的寄托,可以说他把道尼当成了自己的儿子,各方面维护他,同时他又把道尼当成了自己的希望,他在他身上看到了希望的但已经无法实现的东西,对于道尼的器重,集中体现了他对于理想的一种寄托,对于这样一个人物,只能哀其不幸吧
莱佛蒂并不是阿尔.帕西诺最经典的作品,但他在片中表现得浓郁的悲剧情节,却能让人回味无穷 。
刚刚看完这部电影开始想写点什么.也许对于我来说,电影前半部分不怎么合我口味,因为都是在讲一个FBI如何混进黑社会,情节上没有无间道那样紧张,所以看得有点拖拖拉拉的感觉.进入后半段,我似乎能感觉到这不是一部讲述黑社会和警察周旋的片子,而是讲述男人之间友谊和忠诚的片子,只是将友谊和忠诚放进了一个特定的环境里讲述给我们听.阿尔.帕西诺饰演的小头目的角色从一开始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迫于生活却渴望象正常人一样自由呼吸的黑社会成员,并非大奸大恶的人.他一方面爱着他的家人,一方面不得不因为家庭而去铤而走险,一方面渴望能大赚一笔或成为接班人,一方面他只想有足够的钱一走了之.他的形象就象是成千上万的小人物的投影,谁愿意冒着生命的危险去做那些不法的勾当,谁愿意杀人?如果不是生活的窘迫没有人会喜欢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面.而阿尔.帕西诺饰演的小头目流露出更多人性方面的东西.好比当他让道尼和他的家人一同过圣诞,好比他在描述他和道尼俩开酒吧的样子,好比当他的一切幻想成为泡影坐在船头失望而又无奈的眼神,好比他拿出那张新闻报纸时早已预料到一切的矛盾,好比他平静的穿好大衣,脱掉身上所有贵重物品等待死亡的平静...他最后说的一句话是:”告诉道尼如果真有密探,我希望是你.”其实他内心希望道尼是个好人,希望黑社会所有的罪恶能够被揭发,他希望一切都结束.因为他早已知道道尼是密探,而他却没有揭发,这也以为着身为担保人的他总有一天会为道尼送命,但他最终没有揭发,为了男人之间的友谊和忠诚....
而道尼本可以在完成任务后脱身,他却无法脱身.因为他的手上掌握着另一个信任他,关心他的人的性命.在那次警察临检的时候他将计就计将30万美圆藏在家中,他早已想好,要将这些钱给他的担保人,希望他能够带着钱逃得远远的.当他们在码头商量最后一次行动时,道尼突然对本说:”你还记得你说过的那条船吗?要多少钱?”道尼知道最后一次任务完成后也就是他离身份暴露不远了,而本离死亡也近了,他只想本尽快地离开这里.然后他说:”你不是说只要有30万就远走高飞吗?你的梦想不就是这个吗?”他等不及了,希望本快点离开.而事实上最后一次行动还没来得及完成,他已被FBI带走,带着他的不安和遗憾,欺骗和内疚.
这的确是一部很好的片子.虽然年轻的Depp帅气逼人却无法盖过Al pacino的锋芒.不知道为什么,我看着Al pacino的脸就觉得他是一好人,就象我看着让.雷诺的脸时从不觉得他演的是坏人.他们都有同一种魅力.
⑻ 电影《白鹿原》影评3000到5000字
在网络里找3000——5000字影评,没有人会有耐心打那么多字的。在这里搜了一些材料。你自己整合一下:
1、王全安执导的电影《白鹿原》就仿佛拿了一手好牌,最终不但没有打好,还打得相当难看,没有原著厚重,更不如原著鲜活。电影只截取了小说的中间部分,可以说是无头无尾,没有看过原著的人无法体会出《白鹿原》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意义。电影的主题模糊,叙事混乱,其中白鹿两家祖孙三代的对立,没有很明确地表现出来。“不见白鹿,只见小娥,前段平稳,后段散乱”,“拿掉抗战后的段落,造成白孝文、鹿兆鹏和黑娃的命运不知所终,上下两代人的传承只完成了一半,原著架构被完全破坏。”
2、电影离小说差得太远,在小说中,田小娥并非是贯穿《白鹿原》始终的人物,她在故事讲到一半就死去了,从这个角度讲,导演王全安只拍了半部《白鹿原》。当然,让漂亮女人田小娥成为主角,让田小娥跟几个男人的故事作为主线,也没有什么不对的,如果影片改名为《那些年,田小娥和她的男人们》或者《田小娥和几个男人的故事》就更好了。片中有七个男性角色,有六个是围着田小娥转的:黑娃(段奕宏)、鹿子霖(吴刚)、白孝文(成泰燊)迷恋于她的美色,先后成为她的男人;白嘉轩(张丰毅)和鹿三(刘威)忌惮和痛恨她祸水般的红颜,算是她的敌手;狗蛋成了她的调味品。田小娥,是影片中最重要的女性角色,更是牺牲品。与黑娃偷情私奔,被鹿子霖诱奸,被迫引诱白孝文,冲出欲望的田小娥逃不开悲惨的命运。田小娥,正象征着时代背景下的叛逆力量,正是她为古老的白鹿原带来了巨变。田小娥一边渴求爱情又一边不由自主地风情万种,她不甘心被摆弄,能低头但也有着傲气,为生存可以不顾尊严。而一切,只不过是想安身立命,简单得庸俗,庸俗得可怜,最后变成了可悲。在原著中,田小娥的命运是必须有一个男人依靠,她才可以活下去,那个男人是谁不重要,但在电影里,左右田小娥行为虽有欲望的成分在,但更多的却是恨——她只爱过黑娃一人,跟黑娃开始是性本能,而后准备真心过日子;跟鹿子霖,则是利用性来寻求安全保护,她尿鹿子霖满头满脸是恨意的表现;跟白孝文,她开始是被利用,之后有同情的成分在,后来很奇特地变成了有爱情意味了;还有一个没沾上边的傻子狗蛋。而这每一段关系都具有颠覆性。这几个有点能量的男人(狗蛋不算),为了田小娥都铤而走险,呈现本能的同时也呈现了真我。小娥人生中的几个男人,每一个都让她的命运滑入更大的不幸中。小娥最终死在了公公鹿三手中,这个宗法领袖白嘉轩忠实的追随者,这个本分的农民都已经不能忍受小娥了。
3、与原著宏大的社会视角相比,电影的视角显然低了许多,它的重点放在了田小蛾的命运上,从她身世的几经转折中,也可以说,她与几个男人间的关系中,体现出相应的社会关系。她与武举人的关系是封建体制下对人性摧残的反映,因此处在一种压抑之中;而与黑娃的关系是人性的释放,但这种释放却没有得到主流社会的认可,黑娃参与砸祠堂之类的举动,多半也是一种发泄,一种反抗。而白孝文在封建家族制的压抑下,已经丧失了人的本能,而他在与田小蛾的关系中,重新发现了自己。而田小蛾最终却死在一种道德观念的异化之下,这完全显示了一种社会环境的制约。
4、导演王全安算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他说“我们的胃远远比思想深刻”,其意思无非是说本能比观念更有力量。“食色性也”,这也是人的两大本能。两大本能不仅是电影《白鹿原》的驱动力,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驱动力。食在电影中是麦子,大片麦田金黄,风吹麦浪滚滚,片中很多情节据此展开,收割麦子、麦垛偷欢、交过皇粮、强征粮食、暴力抗征、怒烧麦田……都是在为食而战。另一个本能色在影片中表现得更为强劲。有人说漂亮女人一出现就有麻烦,片中田小娥只要一出场,接着就会是暴力(鞭笞)、色情或凶杀。有人说,田小娥正是《白鹿原》新力量的象征,她用自己的欲望激活了许多东西。因为她唤起或者唤醒了男人的本能,男人变得有进取心、竞争力乃至兽性等等也都跟着爆发了。权力则是目标达成的手段。片中食色是目标,权力是手段。黑娃是受压迫的一员,他拥有的除了暴力所剩无几,一旦有造反的机会,他当然就是诉诸暴力使用暴力(砸祠堂、为田小娥复仇,还有小说中的其它行为),向那些曾经压迫过他的人和势力复仇。这是人的另一大本能——暴力。
5、四十多万的小说浓缩成155分钟的电影,提取了精华,然而起承转合非常突兀,很多地方让人一点都不明白,比如怒烧麦田后那个五花大绑被枪杀的老者怎么回事?再如鹿三杀人前路遇白孝文那段,白孝文怎么忽然变成无赖了?再再如影片莫名其妙地在日本飞机投下两颗炸弹后戛然而止,又让人觉得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在小说中,田小娥是罂粟花般美丽而带毒的女人,是天使和魔鬼的合体,电影中主要是以受侮辱和被损害的形象出现的,身上仍然带有邪恶和妖冶的成分,但毕竟向善良和无辜进步了不少。另外,导演采用抽取的手法剥离了白灵、朱先生、鹿兆海等有着非凡意义和举足地位的人物。看起来,影片《白鹿原》还需要一个下集,至少我们有理由关心白孝文、鹿兆鹏,以及尚未出场的白灵、鹿兆海、朱先生等人的命运,这些显然不是可有可无的,少了后面的笔墨,就有被腰斩的感觉。
6、除了田小娥之外,黑娃是影片中性格最为完整的一个。他虽无鹿兆鹏的鸿鹄之志,却也是好男儿志在四方。在郭举人家的无边麦田里,他成为了最能干的麦客。在田小娥的床上,他完成了男人的加冕礼。被撵回乡,他只想位列门墙,踏踏实实过日子,可是宗法和族长不容,他和田小娥成为了全村的弃卒。直到鹿兆鹏带着革命的使命归来,黑娃才直入云霄,成为农会的骨干。黑娃的好运不长,被逼离开白鹿原当了土匪。段奕宏把黑娃几个阶段的心思吃透了,一会儿性感,一会儿生猛,一会儿蒙昧,一会儿狠辣。从黑娃丧失宗族庇护的那一刻起,他显然已经成为白鹿原上最为躁动的一份子:偷东家姨太太,索性娶了回来;砸祠堂,他冲在最前面;铡土豪劣绅,他最积极(共产党员鹿兆鹏都吓得鸣枪示警);给妻子报仇,他连亲爹都不认。最后,他把白嘉轩的腰打折,留下一句经典台词:“腰杆子挺那么直,也不过是害人!”黑娃纵横捭阖,生无所依,正是这样一个人,啸聚山林,杀伐快意,完全凭借野兽般的原始生存欲念存活。可以想见,血性十足的黑娃不会是个怕日本人的孬种,如果是日本鬼子糟蹋了田小娥,黑娃会成为整个白鹿原上反日的急先锋,什么事他都干得出来。
7、欲望是生命的本性,白鹿原正因为有田小娥这样的女人存在,才充满了戏剧色彩。“欲望就像一剂春药一样,把所有的东西都激活了。不管往着哪个方向去,它都是一种力量。”田小娥对于爱情的欲望、白嘉轩对权力的掌控、黑娃背叛式的成长……黑娃为什么不敢吃那个冰糖,他害怕以后吃不着难受,他占有的欲望太强烈。对田小娥而言,欲望不是她的问题,而是其他人的问题。开始,男人们是欲望的主体,她是被觊觎的对象。后来,她利用色相来控制男人,自己也沉入了欲望的深渊。白嘉轩和白孝文好像是一个人,白孝文遇到的问题比父亲要更现实,他就是父亲身上的人欲。白嘉轩为什么说田小娥是黑娃镇不住的女人,因为他看到连白孝文脸上都有了变化。后来,白孝文的社会角色发生转变,他用不要脸(要脸时不行,不要脸了就行)的代价换取快感。
8、影片中的秦腔比较出彩,极好地渲染了白鹿原上隐忍到骨子里的那种爱恨纠缠的情感基调。每当原上有大事发生,这音乐就升腾成一种古老的民族语言,或激越、或悲怆。片中麦客们的那一段唱腔非常震撼!他们在收麦吃饭歇息之际,随性吼起了华阴老腔《将令一声震山川》,这段戏拍得豪放粗犷,很彪悍犀利。田小娥和着外面的秦腔唱桃花源的一段哀婉动人意味深长。
9、乡村社会充满了矛盾,当这些矛盾纠结在一起,动荡冲突便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在冲突中,人类赖以维系的价值准则往往会被冲击得荡然无存。此时此刻,有一种理性的力量,能够巍然屹立,能抵御疯狂,带领人们从黑暗走向光明。具有这种力量的人,也是被鲁迅先生称为民族脊梁的人。电影中由张丰毅塑造的族长就是这样的人。在和平时期,他是乡规民约的传承制定执行者;当大难来袭(军阀抢粮),他挺身而出,是村民利益的捍卫者;在动乱中,他的正直维护了起码的理性和道德底线;他也是准则奖惩的自觉践行者,当发现儿子有不轨行为,同样施以严厉责罚。整部片他始终保持着不温不火的演技,先坚拒交粮后动员全村,训斥儿子白孝文分家卖地及面对鹿子霖的各种挑衅,在得知田小娥怀有白家骨肉有可能使自家绝后的情况下仍下令造镇妖塔,最后眼睁睁地看着鹿三一家人的悲剧上演……
10、其他几位男主演中,郭涛可能因为喜剧电影演得过多有些出戏,段奕宏表现的野性和成泰燊的挣扎都可圈可点。与白嘉轩的正气凛然不同,吴刚扮演的鹿子霖,争强好胜、利欲熏心,吴刚对这个人物的奸诈狡猾拿捏很有分寸,他是电影里唯一一个难以让人产生同情心的人物,他不仅与田小娥有违背伦理的肉体关系,更是想以田小娥为“武器”,去攻击他一直又敬又畏的白嘉轩,最后众族人撺弄鹿子霖当族长等,都证明鹿子霖是货真价实的阴谋家。
11、《白鹿原》画面很美。在一片片漂亮得几无瑕疵的黄金麦浪中,观众被带上了白鹿原这浑厚、重实、神奇的土地。这种干净、大气、绝美的镜头语言一直到影片结束都发挥得淋漓尽致。写意的黄土地、苍凉的牌坊、厚重的画面感与原著的宏大题材相当匹配。片中布景、服饰、调色都是精心制作,那些金黄的麦浪、远处的牌坊组合起来的画面,很壮观。
⑼ 俄罗斯电影影评
我是复制的!!!!《兵临城下》难能有女人热衷于在战争片中寻求自身的价值,权利永远不是她们最终追逐对象,与此同时女性似乎往往在战争中扮演着浪漫因子的缔造者。连我也不相信自己是战争狂人,可是却某种意义上极度痴迷着战争片,尤其在整个人倾颓殆尽之时,眼球竟然也能聚焦在这种名叫战争的男人游戏中丝毫无转动之力。
两年里第三次看《兵临城下》(Enemy at the gates),之前的几天感觉自己就要倒下了,被无形的枪林弹雨狂扫,心中大义凛然地高呼着:“向我开炮!”实则心知肚明子弹还没上膛你丫准保第一个躺倒装死。
再次遭遇另我窒息的狙击手瓦西里-扎伊采夫,一个神枪手,最高称谓,甚至远高于历史赋予他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的HERO。
一个原本乌拉尔地区的牧羊童,澄澈的眼眸透过猎枪的准星只有恶狼的贼眼,意念中祖父的一个声音鸣响:“我是一块石头,我一动不动,慢慢地将雪含在嘴里,这样它就不会感觉到我的呼吸,我从容不迫让它靠得再近一些,我只有一颗子弹,瞄准了它的眼睛,我的指头轻轻按在扳机上,我没有颤抖,我现在是一个大男孩了......”一枪击毙的精准!
然而可笑的开场拉开帷幕,苏军冲锋,指挥员大喊:“领到枪的人往前冲,没有枪的从牺牲的人身上拿。”神枪手瓦西里竟然没有配到枪,被发到的只有五颗子弹。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我要枪!”
一片尸骸下,瓦西里就用他手上的五颗子弹五枪击爆德军高官的五颗头颅!
于是数十名德军军官的头颅先后被瓦西里射开了花,在战争期间,敌人的恐慌不堪,急忙派遣号称“军中第一狙击手”的柯尼格少校来“猎杀”瓦西里,瓦西里终于棋逢对手。双方暗地的厮斗甚比地对空的袭击还来得动迫人心。
瓦西里发现对方的瞄准镜反光,让奋死营救的爱人举起一块碎玻璃,德军少校从而暴露方位被击中了右手,然而却距瓦西里的目标头颅还远,较量还未完结......
瓦西里助手腾空一跃,被德军少校一枪击落,生死只在一瞬。真是有高手过招的快感,Oneshoot,Onekill的狙击手境界!
说实话,德军少校的死法是本片的败笔,他以为成功以后,竟然晃悠悠地走在空地上,偏偏被瓦西里来了个明目张胆的射杀,这完全背离了狙击手的原则。
自古“英雄救美”,这里偏来个“美人救英雄”,美丽的犹太姑娘塔妮娅勇敢执著,不但辅助瓦西里在一个回合中赢得了胜利,还为了鼓励瓦西里英勇杀敌,半夜时钻到了他的毛毯下面,俩人之间一番火热的激情瞬间爆发,战争中的爱情以此种隐涩的形式赋予了更猛烈的实现,直另人感到世间单纯贪图肉欲快感的浅薄和苍白。正如男同胞谈及瓦西里的枪法自然会拿CS说事,女人看战争的视点自然会女人特色,危情时刻迸发的激情欲呼不得的高潮更是妙不可言,乱世下的爱情定会惊天地泣鬼神!
然而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说,这种爱情模式饱含着好莱坞类型片的色彩,比如有的观众一看到朱迪劳和女主角同时入画就会猜测到结局肯定是男女主人公厉经战争磨难,最后在战地医院重逢,因为两人必然会失散其中一个必然会受伤,是的,不出人所料,然而就是俗套怎么样,看到瓦西里走向躺在病床上的塔妮娅,镜头拉远呈现大景深全景,谁的心里不是酸甜苦辣百味俱全?排除结局套路不管,第三次观看,我更多注意了一下它的场面调度,发现导演还是设计得用心良苦的,类型片也自有类型片的长处
⑽ 我们毕业了电影土豆影评
[【影评】《盲山》电影观后感]编/李玲娜阅报纸的社会版,常常会在豆腐块大小的文章中看到诸如“女大学生遭诱拐”之类的新闻,我们只当它是生活的边角料,用来存为经验主义的教条,告诫自己,告诫孩子,不要轻易相信别人,【影评】《盲山》电影观后感。它的社会效应充其量如此,对于事件本身并不具任何意义。是的,这样的故事层出不穷,一点也不新鲜,我们司空见惯,却也视而不见。有人说李杨的电影《盲山》根本就是一出法制在线,其实这部电影讲述的“女大学生被拐卖”这个故事的确有太多社会借鉴的成分,但它的意义在于,它是放大的,它是以一整个大荧幕的苦难来让人们正视的。看《盲山》的过程,从愤怒到失语,最终觉得一切的情绪都是枉然,因为它的“盲”,“盲”的那么全面,“盲”的那么彻底。记得从前在《那山那人那狗》里看到的大山是苍翠的绿色,它纵然沉默无言亦是生机勃勃,山歌嘹亮,民风朴素,满目都是实实在在的顶天立地,就宛如我们在黄金周从城市奔赴边远的山区,我们感叹风景秀丽,感叹溪水潺潺,感叹乡民的朴实,浮光掠影地走了一圈,回到城市里过安逸的生活,然后不断遥想乡村的美好。然而在电影《盲山》里,依然是高山流水,依然是远离市嚣的村民,依然有城市难得见闻的羊群和山歌,朴实依然在,但它不再发光,它竟然是恶臭的,朴实延伸而来的“盲”成了所有罪责最有力的借口,它背离我们的法律,背离道德,背离人性,但它用“盲”承担了所有的不义,如果说“无知者无罪”,那这“盲”难道该获得我们的原谅?《盲山》里,被拐卖到陕北山区的女大学生白雪梅所遭遇到的一切是社会新闻的细节化,我可以想象那些被拐卖的女子被强奸、强迫生子、与外界一生隔离的状态,但却不曾想过她们在这过程中挣扎的种种,不曾想过“事件”之外那些人的一切态度。李杨做了一只无功无过的显微镜般的角色,他的任务就是将渗透在这拐卖事件中人们丝丝缕缕的行为呈现在世人的眼前,他要用村民的“盲”来对比所谓有知者的“盲”,无疑,是一次令观者尴尬的提醒。女大学生白雪梅被用七千块的价格买下,从一个独立的个体成为了交易的物品,她的“丈夫”在老父老母的呵斥和帮手下强奸了“老婆”,同样作为女人,“丈夫”的老母亲只会对这个女孩说:“事情已经这样了,女人家嫁谁不是嫁,你给我儿子做媳妇,不会亏待你的……”,我不确定这个母亲有多少恶,她成为帮凶大部分的成分可能只是觉得七千块不能白花,只是觉得儿子需要传宗接代。你愤怒,你憎恨,但是无用,这种大山深处的原始与无知,是让愤怒都显得无力的。仿佛你对着一个失聪者大吼大叫,而对方只见你嘴唇的蠕动,却丝毫也无法接收到你想表达的一切。除了白雪梅的“丈夫”一家,还有那道貌岸然的小叔子,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表面来行无耻之实;村委会主任对白雪梅的求救置若罔闻;邮递员这厢拿了雪梅殷切递出饱含希望的求救信,那厢就把信交到她的“丈夫”手里;村民们对这个被买来的“老婆”也只是不断夸奖雪梅的“丈夫”艳福不浅;这种原始的生存环境是一把双刃剑,它一面带来朴实,一面也带来因无知愚昧而导致的野蛮与恶。而更令人无言的是,他们对自己的恶理所当然地认可,而并不视其为恶。这是大山内人们的“盲”,是被高山阻隔的,与外界道德和法律认知的背离。然而令人难过的是,山外的世界竟也是难堪的,而这种难堪却又那么真实地存活在我们的周围。白雪梅曾有两次翻越大山逃到公路上,第一次在通往外界的唯一一条公路上因为三块钱的车费而遭到司机的拒载,让她被“丈夫”抓了回去;她自此明白逃出去需要钱,于是用自己的身体跟小卖部老板讨价还价,最终以四十块成交,她揣着这钱终于买了二十块的车票乘上了长途汽车,眼见着就要脱离黑暗,却看见“丈夫”一行人在车门外,她泣不成声地恳求司机千万别开车门,然而司机、卖票员以及全车的乘客,就这么眼睁睁地视而不见,不闻不问,并且心安理得地看着雪梅被他的“丈夫”带走。跟大山深处的“盲”比起来,这种山外的“盲”还要让人觉得可怕。它摆脱了原始、摆脱了愚昧、摆脱了无知、摆脱了隔绝,却更生冷,更凛冽,宛如一把尖刀般不留余地。一切未伸出援手的观者,其实在这罪恶里又何尝不是扮演着帮凶的角色,纵然没有做什么,但这无为比行凶还让人憎恶。白雪梅最终在一个小学生的帮助下与外界取得联系,得到警察的解救,她终于带着一场噩梦般的经历和父亲一起离开沉默无言的苍山,这样的结局几乎就是报纸新闻的格式,警察是她们苦难的“救世主”。然而我知晓,《盲山》在嘎纳放映时是有着另一个迥然不同的结局:“丈夫”的母亲以死要挟,村民暴动,以至于警察不得不停车离开,让女孩的父亲留下,虽然警察说一定会回来营救,但第二天当女孩的父亲要带女孩离开时被男人们抓住,并遭到殴打,女孩情急之下拿刀把男人砍了。然后黑屏,电影结束,这个结局更黑暗更绝望,然而我却更愿意相信它是真的,更相信这座高大的“盲山”也许是无法翻越的。我们国内可见的是一个安全的,符合社会安定团结的“和谐”版本,就像电影里省委领导来大山视察,却早早知会村委会。听一听村委会的广播里是怎么喊的吧:“谁要是败坏了咱们村的名声和形象,一切后果由他自己负责,我们绝不会对他手软。”所以领导还没到来,被拐卖的妇女们就被藏了起来,领导们看到的是一个民风纯朴,风景如画的和谐山村,于是满意地离开。他们要的不是真正的真相,而是一个被制造出的真相,它欣欣向荣,与社会主义和谐发展。这难道不是一种更深刻更刺骨的“盲”?也许,社会罪恶的制造者从来不是个人,也从来不是小团体,它是一个社会的整体罪恶,是直接实施者,装聋作哑者以及我们这些视而不见的观者们共同的罪恶。这种无法翻越的“盲”是眼盲,是法盲,是文盲,更是心盲。《盲山》就是讲一部中国八十年代初贩卖人口的社会问题。正处於中国改革开放经济转型年代,女大学生毕业后急於四处找工作帮补穷困的家庭,观后感《【影评】《盲山》电影观后感》。不料却成为人口贩子的目标,谎称招入中药公司,佯装上山与农民商谈中药生意时,7000元人民币留下女大学生白雪梅。接著电影进一步生动地展现了白雪梅与农民们一次又一次地逃脱与阻挠的过程。用“今年最好的一部电影”来形容,也许有些过高荣誉,因为前面《色戒》珠玉在前,实在难以超越。但说它排进前五,应该绝对没有问题。电影的力量来源于它的真实,导演用纪录片的表现形式向大家呈现出这样一部现实意味的影片,是最明智的选择。“盲”,很容易让人第一个想到“盲人”,但是电影却让我们看到了一群大脑完全被瞎的村民。买回来的老婆还那么理直气壮,还说娶媳妇都得花钱,城里人花钱,他们好像以为全天下的老婆都必定是用金钱买来的。用7000块换来一个大学生,还是很值的。整个电影就是讲述这样一个被拐卖到闭塞山村并企图逃脱的女孩的悲惨命运。整部电影都在陕北真实的农村实景拍摄,全片真实的还原故事环境,让我们觉得那就是一个处于“原始状态”的社会,影片里没有出现一样家用电器,连手电筒都没有,家里面也丝毫没有一点“电”的存在。好像那样的一个地方,就是这个世界的“盲点”,即便是电影开头字幕告诉我们那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但是这个时间概念其实根本就是不存在的,换成“21世纪初期”它在中国一样存在。所以也不用为片中看是那么多的穿帮而嘘气。村民“盲”,村政府“盲”,那个大山里好像之前只有一个老师有点高中文化,也只有他有过走出去的渴望,可现实的环境让他无法逃脱,他尝试了多次失败,没有任何人可以帮他。所以,他是最能理解她的感受,不仅仅只是想逃出去那么简单,那是他们对外面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他走了,我以为最终他会回来救女孩,因为她好像是那一刻唯一的希望所在。结果他一去不返,再也没有出现,试想如果真是他最后带领警察来解救了她们,他们会在一起吗?他们回相爱的走下去吗?我觉得不会。他们在特定的环境逼迫下,纵然走在了一起,但那其实是一种无奈,也是当时唯一的选择,如果他们一起走出去了,外面的世界那么精彩,他们还是会继续最原始的冲动吗?我不知道。。。电影中有三处,对我的感受特别强烈,一是她第二次逃走,换来了40块钱,上了公路,上了汽车,真的以为她这次就成功了,心里也是那样去希望的。但是也知道这样走对电影的伤害,或者说电影的味道会全部变了,心里面那样去想,是真的希望她这次能成功逃出,因为越是以后的机会就越是渺茫,但同时心里也很清楚,绝不会是这样。否则它就没有这么多期待和赞誉的声音,自我挣扎与电影同时进行,交相辉映。第二处是那把菜刀出现在镜头里时,相信很多人看到这里,都会有那种想法,脖子就在眼前,还低着头,满脸的泡沫,绝佳的机会,但是如果那样了,后果是什么呢?她逃出去了,然后这一辈子开始另一场逃亡;或者她用另一种残酷的结果来解脱这次受难(比如因杀人而入狱等等)。还是挣扎,因电影而延续。第三处出现电影的最后,同被拐卖来的姐妹临到最后决定回头。她是无奈的,被迫的,这让我想起了《肖申克的救赎》中上吊的老爷子,一辈子都在狱中,已经将他的心彻底消磨得无棱无角,他已经无法再次返回曾经的生活。她的姐妹也是如此,放不下自己的孩子,决定认命低头,命已经无法改变。。。结局被大家讽刺,这样的和谐是因为在当前的和谐社会使然。字幕出来“中国公安机关一直严厉打击拐卖妇女的犯罪活动,解救出无数被拐卖的妇女,并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很是和谐。很多人争议,挖出原版的结局:“他娘躺在面包车前,公安不得以停车,然后回到村长公室,公安就走了,说一定回来营救,女孩的爹留下,结果第二天她爹要带她走,被男人们抓住,开始打她爹,她情急之下,拿刀把男人砍了,黑屏结束……”。显然后者的落笔更震撼,更有力,也因此把电影由高潮抬升上了顶峰。我却认为第一种结局也很好,一来得以顺利通过审查,让的大众看到这部好电影;二来,给野蛮的,原始的,低级的现实一剂强心针,一扫整部电影的阴霾,让我们感受到望眼欲穿的阳光。最后要说,中国有这样的电影出现,是中国电影的福音,只是我们知道中国电影大有希望,尽管道路重重,但是前方总有光明在指引!剧情附:一个来自四川的刚毕业的大学生白雪梅,被人贩子所骗到一个山区内卖给40岁农民黄德贵做老婆,白雪梅想要回家,遭到了黄德贵的拒绝。到了晚上黄德贵上床要和白雪梅睡觉,她坚决不肯就范。愤怒的黄德贵强奸了她,并且将她关在屋里。白雪梅稍有反抗就会遭到毒打、漫骂。白雪梅从此过上了暗无天日的性奴隶的生活。性格坚强的白雪梅不断寻找机会的逃跑。但是这个封闭的山村中没有一个人愿意帮助她这个外来人。他们反而还帮助黄守贵对她严加看守。她每次逃跑都被抓回来,当众毒打。村民们的自私和冷漠,当地官员和警察的渎职行为使她在那里孤立无援。白雪梅为黄德贵生了一个男孩,使黄家对她放松了警惕。白雪梅在初中学生李青山的帮助下,和父母取得了联系。在警察的帮助下,她终于逃出了这个山村。但是她的孩子却不得不留在那里。该片的导演李杨说:“我想通过采用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通过一个女大学生被骗子卖到山村里给老光棍当老婆的故事,真实地再现中国当今农村的现实,反映当今中国社会畸形的尖锐复杂的人口买卖问题,对中国社会的拜金主义进行批判,对人性中的种种丑恶、贪婪,残暴、欺骗进行无情的揭露,呼唤人性的回归,呼唤爱的回归和良知的回归。”无论是先前的《盲井》还是《盲山》,一个“盲”字,道出了当前主流社会对中国当前社会一些现状的忽略,尤其是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其实像《盲山》里边情节,只是进行了很少艺术加工的社会纪实。在“我”的故乡山西,就有很多的来自四川、云南一带的被欺骗来的女性被迫不得已的当了本地人的老婆。有些妇女有抗争,但是几次失败之后,尤其是生儿育女之后,也就接受了这样的现实。当然也有一些妇女由不情愿转为了自愿,因为这些被骗来的妇女一般来自贫困山区,而且在这些地区女性的地位非常的低。而在我们老家,女性的生活条件好的多,所以也有些妇女自己留下后也介绍了一些她们本地的女人过来。所以正如在片子中所显示的那样,这种现象的出现也不仅仅是一个法制的问题,还有着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在中国由于性别比例失调和一些社会的问题,才有了人口贩卖的土壤。《盲山》由一个典型的事件,不仅仅是揭露一个法律或者人权的问题,而的是从深层次反应了社会的内在问题。所以,在看完影片之后我们不禁要思考:为什么我们的社会会存在妇女贩卖的土壤?为什么在一个本地存在法制和政府组织的环境中那些妇女却逃脱不了?从邮递员把信件偷偷的又还给黄德贵,到村主任对白雪梅求助的应付推脱,还有那些原本善良的山民透露出的愚昧,这些绝不是简单的法制建设的问题,我们的社会和政府应该直面这些问题,给与这些社会现实的关注,给与这些弱势群体的关怀,让他们不再以“盲”的面目出现。PS:该片被称为“2007年最具震撼力的中国电影”,戛纳当地时间11月20日早上11点,入围“一种关注”的中国影片《盲山》举行了首映式。这部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因为真实的力量和人性的共鸣,获得了首映式上全场观众长达3分钟的掌声,这绝不是礼节性的掌声,这是所有观众对这部精彩真实的影片而回报的尊重。《盲山》是导演李杨的第二部作品,这部继续着第一部《盲井》真实纪录风格的电影,因为有着更宽广的视角而赢得了人的关注。在当天的首映式上,这部作品使得一千多人的放映大厅座无虚席,很多晚到的观众只能坐在每排座椅最边上的加座上。显然,《盲山》已经真正赢得了戛纳的一种关注。〔【影评】《盲山》电影观后感〕随文赠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