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纪念馆观后感
1. 《沂蒙》观后感 100字
《沂蒙》电视剧,讲述的是我们上辈人和大上辈人真实发生的故事。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人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巨大的奉献,其中的每一个故事主人公都有原型。只是,多少年过去了,沂蒙人依然是默默奉献,那段历史,也就被掩埋了。剧中的马牧池就是沂南县的一个乡的名字。
作为沂蒙人,我是眼含热泪看完《沂蒙》的。曾经发生在沂蒙这片热土上耳熟能详的老辈人亲身经历的故事,熟悉的场景,熟悉的话语,一下子聚焦了我和电视剧的距离。除了亲切感,更感到出了一口气,出了扬眉吐气的一口气。忍辱负重,在战争年代做出巨大牺牲和巨大奉献的沂蒙山人终于得到了一个言说历史,言说自己的机会。被逐渐淡忘的那段历史终于从历史纵深处走入走入前台,那种心灵的震撼,是无以言表的。
《沂蒙》堪称一部沂蒙山女人的史诗。它还原了一段历史,一段历史中的真实。孙犁在他的小说中,曾展示了一群勤劳纯朴、内秀委婉、真挚多情而又勇敢机智、积极向上的农村青年妇女形象,体现着特定时代的人性之善和人情之美。我们沂蒙山女人,与她们相比,作出的牺牲和奉献,不能说超过她们,但至少也不会逊色于她们。可多少年过去了,沂蒙山女人在特殊年代的所作所为,除了在沂蒙山区的历史中提到外,几乎不为外界的人知晓。近10年来,高军在小小说中塑造了一些战争年代沂蒙山女人的形象,不过,那也只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没有形成群的气候。那段历史也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被遮蔽了。感谢《沂蒙》展现了一群憨厚、朴实、识大体、顾大局、默默奉献的沂蒙山妇女,她们站成一排,成为沂蒙山最美丽的风景。《沂蒙》也是沂蒙山女人的赞美诗。
安居是凡人在大地上存在的方式。平平淡淡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更是世世代代沂蒙农村人最大的愿望乃至理想。这也是中国家文化的重要体现。这在于宝珍的老伴李忠厚身上得到最为明显的体现。但当这一切被战争践踏,国家处于危难时,平凡人的生活常态被打破了,沂蒙人勇敢地站了出来,倾其人力、物力加入到战争的洪流中。此时,家文化被国文化所遮掩,体现出一种人间的大爱来,这种人间大爱与沂蒙人身上的真善美交相辉映,这是电视剧最震撼人心的地方。为了战争的胜利,沂蒙人奉献出了所有能奉献的东西。
《沂蒙》是对遗忘的言说。有些历史,是需要铭记的,但记忆往事需要勇气,尤其是直面那种血淋淋的现实。遗忘,就必须言说,言说一切的事实与真相。在这个善于遗忘的时代,《沂蒙》犹如一道闪光,直逼人的心灵,促人反省。《沂蒙》也是一副欲望时代的良药。
回答者: 249127401 - 四级 2009-12-27 14:22
沂蒙是一部震撼人心、打动人心,净化人心灵的精品电视剧,它塑造了一群真实、朴实的百姓群像。特别是母亲-于宝珍和父亲李忠厚,他们的忠厚、善良、付出不图汇报、富于牺牲精神都深深的感动了我。这些人物本身都有一些普通人人性中的弱点,甚至是一些明显的缺点,正因为作品真实的反映和塑造这些普通的有血有肉的小人物,才会给人以亲切、感动,才会喜爱这些朴实善良的乡村百姓。感谢作者为我们奉献了这么伟大的作品!
回答者: hyansg - 一级 2009-12-28 09:45
《沂蒙》电视剧,讲述的是我们上辈人和大上辈人真实发生的故事。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人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巨大的奉献,其中的每一个故事主人公都有原型。只是,多少年过去了,沂蒙人依然是默默奉献,那段历史,也就被掩埋了。剧中的马牧池就是沂南县的一个乡的名字。
作为沂蒙人,我是眼含热泪看完《沂蒙》的。曾经发生在沂蒙这片热土上耳熟能详的老辈人亲身经历的故事,熟悉的场景,熟悉的话语,一下子聚焦了我和电视剧的距离。除了亲切感,更感到出了一口气,出了扬眉吐气的一口气。忍辱负重,在战争年代做出巨大牺牲和巨大奉献的沂蒙山人终于得到了一个言说历史,言说自己的机会。被逐渐淡忘的那段历史终于从历史纵深处走入走入前台,那种心灵的震撼,是无以言表的。
《沂蒙》堪称一部沂蒙山女人的史诗。它还原了一段历史,一段历史中的真实。孙犁在他的小说中,曾展示了一群勤劳纯朴、内秀委婉、真挚多情而又勇敢机智、积极向上的农村青年妇女形象,体现着特定时代的人性之善和人情之美。我们沂蒙山女人,与她们相比,作出的牺牲和奉献,不能说超过她们,但至少也不会逊色于她们。可多少年过去了,沂蒙山女人在特殊年代的所作所为,除了在沂蒙山区的历史中提到外,几乎不为外界的人知晓。近10年来,高军在小小说中塑造了一些战争年代沂蒙山女人的形象,不过,那也只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没有形成群的气候。那段历史也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被遮蔽了。感谢《沂蒙》展现了一群憨厚、朴实、识大体、顾大局、默默奉献的沂蒙山妇女,她们站成一排,成为沂蒙山最美丽的风景。《沂蒙》也是沂蒙山女人的赞美诗。
安居是凡人在大地上存在的方式。平平淡淡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更是世世代代沂蒙农村人最大的愿望乃至理想。这也是中国家文化的重要体现。这在于宝珍的老伴李忠厚身上得到最为明显的体现。但当这一切被战争践踏,国家处于危难时,平凡人的生活常态被打破了,沂蒙人勇敢地站了出来,倾其人力、物力加入到战争的洪流中。此时,家文化被国文化所遮掩,体现出一种人间的大爱来,这种人间大爱与沂蒙人身上的真善美交相辉映,这是电视剧最震撼人心的地方。为了战争的胜利,沂蒙人奉献出了所有能奉献的东西。
《沂蒙》是对遗忘的言说。有些历史,是需要铭记的,但记忆往事需要勇气,尤其是直面那种血淋淋的现实。遗忘,就必须言说,言说一切的事实与真相。在这个善于遗忘的时代,《沂蒙》犹如一道闪光,直逼人的心灵,促人反省。《沂蒙》也是一副欲望时代的良药。 沂蒙是一部震撼人心、打动人心,净化人心灵的精品电视剧,它塑造了一群真实、朴实的百姓群像。特别是母亲-于宝珍和父亲李忠厚,他们的忠厚、善良、付出不图汇报、富于牺牲精神都深深的感动了我。这些人物本身都有一些普通人人性中的弱点,甚至是一些明显的缺点,正因为作品真实的反映和塑造这些普通的有血有肉的小人物,才会给人以亲切、感动,才会喜爱这些朴实善良的乡村百姓。感谢作者为我们奉献了这么伟大的作品!
回答者: 782345518
2. 沂蒙红色故事观后感400字
提起沂蒙山,人们自然会想到沂蒙红嫂,想起用乳汁救护八路军伤员的明德英,想起沂蒙六姐妹,想起王换于、孙玉兰、侍振玉、祖秀莲……作为老一辈沂蒙妇女群体形象的沂蒙红嫂,其实还有很多很多。究竟还有多少沂蒙红嫂,她们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今天我就讲一个红嫂——祖秀莲的故事。
1941年的深秋,日本帝国主义对沂蒙山抗日根据地实行“铁壁合围”大扫荡。山东纵队司令部的一名战士在桃棵子村的挡阳柱山附近侦查时,被前来扫荡的日本鬼子发现,身中五弹、两刺刀,后来日本鬼子以为战士死去了,便离开了。战士虽受了重伤,但还没有死去。他静静的躺在地上,一阵深秋的凉风让他苏醒过来,强忍着剧痛,他慢慢的睁开眼睛。天快黑了,他用力想站起来,可是再也没有力气了。他用手摸了摸肚子,发现肠子已经淌了出来,便极力按了进去,用衣服勒紧了。他紧咬牙关,强忍剧痛,凭着坚强的意志,向着桃棵子村爬去。也不知道过来多长时间,战士终于爬到一户人家的门口,便再也没有力气,又昏死了过去。
祖秀莲在出门倒水时,发现了受伤的战士。当她看到眼前的这个“血人”时,惊得连水瓢都掉到了地上。她仔细看了一下战士,认清是一名八路军,便急忙跑进家里,唤来老伴,一同把战士架到家里。她为战士擦洗包扎了伤口,战士慢慢苏醒过来了。后来祖秀莲给他喂水喂饭,用上山采来的草药为他疗伤,她还把家中仅有的一只下蛋母鸡杀了,熬成鸡汤喂养他,战士的伤慢慢好了起来。
当时日本鬼子就驻扎在桃棵子村,他们在村部烧火做饭,还不时传来哇啦哇啦的叫骂声,整个村庄十分恐怖。村子的人们大都进山躲鬼子去了,只有祖秀莲一家因为丈夫张文新得了疟疾走不了。鬼子不时到各家各户搜查,把战士藏在家里,祖秀莲感到实在不安全,就唤了几个侄子,将战士抬到了山上大卧牛石下的一个岩洞里,并用石块和玉米秸把洞口挡上。祖秀莲和战士约好,只有听到三下敲石头的声音,他才能出来,否则一定不能自己出来。
洞里潮湿闷热,不通风,大小便的气味让人喘不过气来,可是祖秀莲每天都坚持来给他送水送饭,为他擦洗包扎。有一次,祖秀莲在给战士换药时,发现他腹部的伤口上爬满了蛆虫,祖秀莲的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这可怎么办啊?她忽然想到,庄户人家腌咸菜时缸里生蛆了,只要放上几片芸豆叶,蛆就自己爬了出来。可当时已是深秋,要找几片芸豆叶也是不容易。她四处寻找,终于在村东的菜园地里找到了几近枯萎的芸豆叶。尽管如此,她还是如获至宝,采了一些稍嫩点的,便急匆匆的回到山洞,用力拧下水来,滴在战士的伤口上。果然那些蛆虫慢慢爬了出来,祖秀莲又艾蒿水擦洗了伤口,重新包扎起来。
这名战士在桃棵子村疗伤29天,光在山洞里就整整25天。在祖秀莲的悉心照料下,战士竟然奇迹般的活了下来。后来祖秀莲打听到在附近的中峪村有一个八路军的医院,便和侄子们把他送了过去,继续疗伤。
后来人们才知道,这名战士叫郭伍士,老家是山西省浑源县千佛岭乡小道沟村。1912年出生,1937年参军,1938年随东进部队进入沂蒙山,任山东纵队司令部侦查参谋,在一次执行任务中受重伤,后被祖秀莲救起,伤愈后又回到了他的部队。直到1947年,复员后,郭伍士感激沂蒙山的乡亲,没回山西老家,在沂南县隋家店子落了户成了家。为了寻找祖秀莲,他就做了一副挑子,走村串巷卖烧酒。就这样挑着这副担子走了整整两年,终于找到了他日思夜想的“娘”。从此以后郭伍士便在桃棵子村安了家,并认祖秀莲为娘。
3. 沂蒙观后感500字:关于战争的观后感
[沂蒙观后感500字:关于战争的观后感]沂蒙观后感500字:关于战争的观后感2010-09-12问题:最好是【沂蒙】别的也可以,只要是文章就好最佳答案:那讲一个二战时期的一场经典坦克战吧:在1944年,此时德军已经失去了在东线的优势,苏联正开始了反攻,沂蒙观后感500字:关于战争的观后感。就在这一年的7月,在拉脱维亚,苏联想利用坦克数量的绝对优势,从多瑙堡的东北面冲击德国第270步兵师的阵地,以彻底的分割德军。为了防范苏联人可能发动的进攻,德国第502独立重型坦克营的第二连被匆匆派到多瑙堡地区。为了阻止苏军的攻势,第二连连长卡里欧司受命率队前进到多瑙堡北面的贝尔维根阻击苏军。贝尔维根东面,是一个叫马里洛沃的小村。卡里欧司在村外的丘陵北面与一连的增援部队会合,刚好凑足了8辆虎式坦克,可以一战了。此时,第270步兵师的残部正在紧急撤退,大群的半履带车,卡车,和摩托车在村西的小路上拥挤不堪。在向步兵师了解了情况后,卡里欧司得知这时候苏军大约有100辆坦克!正从东、南两个方向杀来,此时还不知道马里洛沃村是否被占领,这些人原本打算向南撤退,以和师部会合,但是现在并不了解村子里的具体情况,所以还不敢硬闯进去。经过短暂的商量,卡里欧司决定将苏军的前锋击溃,以阻止其进攻,让270师能尽早的于师部会合。具体安排是:鲍尔特带领6辆虎和貂鼠突击炮在丘陵地带掩护,随时牵制苏军大部队从东面道路的进攻,而卡里欧司则和科舍尔以2辆虎式坦克进村,夺取部队必经得道路。两股部队必须时刻保持无线电的联络。卡里欧司的布置是有道理的,因为目前村里的情况还并不清楚,所有的战车进村,有可能发生混乱的巷战。且将失去对东面道路的监视与控制--而这正是苏军的主要进攻方向。而且,通往村子的小路十分泥泞,数辆坦克一起冲过去,可能陷在那里。安排完毕,卡里欧司与科舍尔交替掩护前进,全速冲向村子。此时的苏军没有想到德军刚刚撤退的德军竟然又会明火执仗的冲回来。两辆村口放哨的T34坦克立刻旋转炮塔,指向卡里欧司的战车,没想到被黄雀在后的科舍尔准确两跑干掉了。进村后,卡里欧司命令低速前进,小心搜索苏军。科舍尔迅速靠拢了过去,掩护卡里欧司的217号老虎左侧。突然!一辆炮管很长,有着流线型炮塔的重型坦克从卡里欧司的右前方冲了过来。霎那间,217号的5个人马上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一般,迅速开炮,敲掉了这辆重型坦克--这,就是刚刚在东线出现不久的苏联JS-2重型坦克,专门被设计用来对付德国的重型坦克。这种坦克具有可怕的长管122毫米口径火炮,在近距离可以轻松的击穿老虎的装甲,而此时已经略显落后的老虎,用的仍然是88毫米口径的火炮。但是,卡里欧司马上敏锐的发现,这种苏联重型坦克有一个巨大的缺点,尽管他装甲厚,火炮口径又比老虎整整大了一圈,但是却反应慢,不适合在近距离可老虎周旋。不过此时,卡里欧司也很清楚,他们已经被苏联人发现。现在,大家的精神更加紧张了。这时,前方的灌木掩盖的远方又出现了绿色的坦克身影。但可能苏军没有发现他们,而是匆匆向村西开过去了--卡里欧司恍然大悟,苏军肯定集结在村东头,刚刚被自己击毁的重型坦克以及这几辆都是想绕到西面,以对本方部队进行包围。他马上用无线电通知鲍尔特,让他们用火力牵制向西迂回的苏军坦克,同时召唤科舍尔靠近,并排前进。炮口均指向10点钟方向--这是敌人最可能出现的方向!果然不出所料,当他们越过一排平房的,视线顿时开阔。前方空场上正有2辆JS-2正在热车,另外还有7辆已经开动向村东进发(看来苏联人想要两翼合围)2对15!没等到卡里欧司下令,217号和213号的88毫米炮几乎同时开火,苏联人顿时被打蒙了。一分钟不到,13辆js2就东倒西歪的趴在了路上。只有2辆逃往了东面。此时两辆老虎的炮管已经在急促射击中过热,微微有些发黑。卡里欧司的217号的负重轮被打碎了3个,还好暂时不影响行走。而科舍尔的坦克却毫发无损,他钻出指挥塔向老朋友卡里欧司投来诡异的一笑,可脸色却非常苍白--刚刚的激战足以让任何老兵胆战心惊。卡里欧司没有忘记还有东侧的敌人没有解决,立刻通过无线电呼叫鲍尔特,得知他正在同3辆js-2和2辆T-34对射。于是,他命令科舍尔向南到村口警戒。自己则迅速的绕到村东,偷袭苏联坦克的背后。20分钟后,在6辆坦克的夹击下,剩余的苏联坦克已经被击毁了。此时,德军控制住了马里洛沃村,共击毁了苏军17辆JS-2重型坦克和4辆T-34!战斗并没有结束,之后,卡里欧司命令所有虎式坦克集中到村北路口,一字排开向东警戒,第270师的剩余车俩则立刻穿村而过,迅速向南撤退。不久,远处东方尘土飞扬,苏军大队的坦克,卡车,弹药车和机械化步兵浩浩荡荡的开来。8门88毫米大炮调整了角度,一齐开炮,远处的公路顿时变成了人间地狱,一片火海。15分钟后,苏军慌忙撤退,卡里欧司草草清点了一下,又有26辆苏联坦克被击毁,其他车辆则更多…值得一提的是,与卡里欧司搭档的科舍尔和鲍尔特都是德军中的王牌车长,而对手则是苏军的精英部队:鼎鼎大名,战功赫赫的第一近卫坦克团!且双方都投入了威力强大的重型坦克--这真是一场硬碰硬的决斗!其他回答2:沂蒙观后感ABOUT ME 2009-12-25 13:19阅读20评论0字号:大大中中小小心爱听说这个事,怎么也不同意把孩子带走,于宝珍要心爱为了孩子的前程着想,让沂生回到北京他父母身边上学,观后感《沂蒙观后感500字:关于战争的观后感》。心爱勉强同意。又过了两天,丁科长再次来催,心爱知道再也留不住孩子,让他们第二天早上来接孩子。终于到离别的时候,沂生知道自己要被带走,怎么也不肯上车,哭着跑出家门。躲到玉米地里,心爱让沂生叔叔和丁科长先回家,自己去玉米地里劝孩子。心爱追到玉米地里,骗沂生说和他一起去北京,沂生才出来跟心爱回家。继善用马车送娘俩和沂生叔叔一起走,经过一片农田的时候,心爱让沂生下地给自己掰几块地瓜,趁沂生没回来的时候掉头回家,被他叔叔抱上汽车带走。心爱为了沂生的前程跟去北京,临走时候交待沂生该哭就哭,该闹就闹,不顺心了就回家,自己忍了一辈子,不让沂生再受委屈了…【观后感】偶然间,看到沂蒙40集。难以想象,自己的经历竟然可以在电视上看到!演的如此真实,如此亲切!恍如回到了五六岁的时光,泪水不禁簌簌地掉落下来!一样的经历,不一样的年代!一样的深情,不一样的背景!一样的痛心,不一样的真实!一样的场面,不一样的幸运!一样的故事,不知是否会有一样的结局!不知作者会赋予沂生什么样的未未来。论年龄,沂生比我幸运,才5、6岁的我就经历了撕心裂肺的别离之痛。在陌生的"自己家"嚎啕大哭,衣装不整,不吃不喝,哭累了睡,睡醒了哭!终于,有一天,哭来了病魔…不寻常的经历造就了一个不一样的早熟!思想、言语、行为,一切都在不比一般孩子的成撒娇中成长。懂事、乖巧、小心翼翼,直至今日的老实,受欺负、憋屈,忍耐…一切的一切!沂生,我的童年!一样的故事一样的痛心一样的别离。这段时间追CCTV8电视剧《沂蒙》看,每看一集我都会眼睛湿润。以妇救会长于宝珍一家人为代表的沂蒙地区的广大群众,为打败日本鬼子和解放全中国,他们做出了巨大牺牲,男孩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立下汗马功劳,女人在家乡支援前线是全村人的榜样!年轻的心田为了救治伤员,用自己的乳汁救活了奄奄一息的战士,为了革命妇救会长的大儿子儿媳,惨死在日本人能侵略者的屠刀下,为了抗战送走了自己的小女儿参加八路军,为了抗美援朝送走了最小的儿子。在全国解放前夕相伴半生的老伴为了革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为了让前线的战士吃得饱,沂蒙山人民把粮食都支援了前线,自己只能喝糊涂粥来充饥。这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区女人,一个值得大家敬仰的革命战士!一个个人物可歌可泣,使我受到一次次的震撼,剧中逼真到位的表演和那山东又肥又厚的大棉袄棉裤,还有那山东大煎饼和木制独轮手推车,把人们带到了那个艰苦的年代…我的老家也是革命老区,在那块红色土地上生活着的乡亲,至今生活并不富裕,当年就是有了这样无数个老区革命根据地和根据地的人民无私的贡献,才有了今天的新中国!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老区的人民,祝福他们幸福、安康!历史上的今天:帮我写个节目串词!速度~~-幼儿园男生舞蹈视频2010-09-12手机腾讯网怎么点亮:手机腾讯网怎么点亮?2010-09-12〔沂蒙观后感500字:关于战争的观后感〕随文赠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4. 沂蒙观后感
今天我看了沂蒙我非常感动,沂蒙有六个姐们叫张玉梅、伊廷珍、杨桂英、伊淑英、冀贞兰、公方莲。好了我不多说了,你们也急着看我的作文了。下面就欣赏我的作文吧!
《 沂蒙 》,看了让人有很多很多的感慨。除了剧中演员角色个个逼真到位,还有那山东又肥有厚的大棉袄和大棉裤,还有那山东大的煎饼和木制独轮手推车,都的的确确让人仿佛回到那个艰苦的年代,目不暇接深深被一波三折的剧情所吸引。
日本鬼子的残忍和八路军的过分,让我彻底的看了一把三国为古人担忧。那些朴实的沂蒙山人民不仅仅忍受着日本人的烧杀抢掠,还要没完没了的承担着八路军的摊派。本来就是荒山野岭的沂蒙山区,平时太平日子的收成就已经让人朝不保夕,再加上兵荒马乱的强行征粮,无奈的老百姓已经是雪上加霜和走投无路。可是这些善良纯朴的沂蒙百姓毫无怨言,顽强的承受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重担。
极其凶恶的日本鬼子之所以站不住脚,还有八百万国民党军队之所以能输给衣衫褴褛的八路军,他们不仅仅是输给了一穷二白的共产党队伍,而是输给了几百万人民群众的大煎饼和独轮车的支援大军。
剧中让我气急败坏的是:八路军惹完祸就跑,把灾难留给手无寸铁的沂蒙百姓,弄得可怜的全村男女老少鸡犬不宁,甚至殃及生命。稍有些安宁的日子里,就会有一群不知在何处藏身的八路军,他们若无其事的,理直气壮的来到村庄,二话不说一通劈头盖脑的物资摊派,于是弄得可怜的沂蒙百姓无可奈何。在某种角度上来说:其实八路军没完没了的征收粮食和军用物资比起日本鬼子强抢好不多少,分明就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
八路军不仅仅要征收沂蒙百姓的粮食和军用物资,还要带走他们刚刚成年的孩子们,为死亡惨败的军队增添新生力量。假如日本鬼子投降,两党都能以大局为重,站到一起来共同治理国家,不再因为夺取江山而开战,那么也想也许少死很多人。正像剧中《于宝珍》的丈夫所说的那样:赌场上的钱不是钱;战场上的人不是人啊。
让我特别震撼的一幕是:一个家里本来比较富裕,儿子又在国民党军队任团长的村长,儿子亲自回到村里想把父母接到国民党统治的安全地带享福,却被正义善良的父母拒绝,坚持要和全村百姓同甘苦共患难。
可怜的乡亲们被日本人征粮逼得走投无路,村长为了保全八路军的粮食,为了保全全村人的性命,竟然铤而走险,利用给日本鬼子送饭的机会,把一包烈性毒药放进了糊涂粥里。狡猾的日本鬼子怀疑其中有诈,先让村长夫妇先喝下去。早已有准备的村长夫妇装作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大义凛然的把带有毒药的稀粥慢慢喝下。狡猾的狐狸怎么又能轻易的从猎人手里逃脱,一群日本鬼子和一群汉奸眼看着村长夫妇把粥喝了进了肚子,也随即像一群饿狼似的把糊涂粥一抢而光。最后演绎了一幕让全村人竖起大拇指的英雄壮举,一对英雄夫妇就这样与全据点的鬼子和汉奸同归于尽。
不说了,说多了都是眼泪,感人和气氛的情节简直太多,举不胜举。善良朴实的主人公《于宝珍》一家经受了无数次磨难,刚强的女人不但带领全家和全村人曾经救活了无数个八路军的战士,却牺牲了不少自己的亲人,更为感人是还有那些无私奉献的沂蒙嫂子们,不但把自己的奶水像喂婴儿一样毫无羞涩的喂给了伤病员,还长年累月的面临着守寡的煎熬。如果没有像《于宝珍》一家男女老少和许多铁了心支持八路军的家庭,如果没有他们用生命时刻捍卫着自己的承诺,也许八路军再有天大的本事也不会取得今天的胜利。
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可千万不能忘记那些成千上万为八路军和解放军曾舍得性命的沂蒙父老乡亲,党中央更不要亏待了那些曾为革命前仆后继的沂蒙老区人民的遗孤。
5. <<沂蒙>>观后感800字
电视剧《 沂蒙 》,看了让人有很多很多的感慨。除了剧中演员角色个个逼真到位,还有那山东又肥有厚的大棉袄和大棉裤,还有那山东大的煎饼和木制独轮手推车,都的的确确让人仿佛回到那个艰苦的年代,目不暇接深深被一波三折的剧情所吸引。
日本鬼子的残忍和八路军的过分,让我彻底的看了一把三国为古人担忧。那些朴实的沂蒙山人民不仅仅忍受着日本人的烧杀抢掠,还要没完没了的承担着八路军的摊派。本来就是荒山野岭的沂蒙山区,平时太平日子的收成就已经让人朝不保夕,再加上兵荒马乱的强行征粮,无奈的老百姓已经是雪上加霜和走投无路。可是这些善良纯朴的沂蒙百姓毫无怨言,顽强的承受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重担。
极其凶恶的日本鬼子之所以站不住脚,还有八百万国民党军队之所以能输给衣衫褴褛的八路军,他们不仅仅是输给了一穷二白的共产党队伍,而是输给了几百万人民群众的大煎饼和独轮车的支援大军。
剧中让我气急败坏的是:八路军惹完祸就跑,把灾难留给手无寸铁的沂蒙百姓,弄得可怜的全村男女老少鸡犬不宁,甚至殃及生命。稍有些安宁的日子里,就会有一群不知在何处藏身的八路军,他们若无其事的,理直气壮的来到村庄,二话不说一通劈头盖脑的物资摊派,于是弄得可怜的沂蒙百姓无可奈何。在某种角度上来说:其实八路军没完没了的征收粮食和军用物资比起日本鬼子强抢好不多少,分明就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
八路军不仅仅要征收沂蒙百姓的粮食和军用物资,还要带走他们刚刚成年的孩子们,为死亡惨败的军队增添新生力量。假如日本鬼子投降,两党都能以大局为重,站到一起来共同治理国家,不再因为夺取江山而开战,那么也想也许少死很多人。正像剧中《于宝珍》的丈夫所说的那样:赌场上的钱不是钱;战场上的人不是人啊。
让我特别震撼的一幕是:一个家里本来比较富裕,儿子又在国民党军队任团长的村长,儿子亲自回到村里想把父母接到国民党统治的安全地带享福,却被正义善良的父母拒绝,坚持要和全村百姓同甘苦共患难。
一天,可怜的乡亲们被日本人征粮逼得走投无路,村长为了保全八路军的粮食,为了保全全村人的性命,竟然铤而走险,利用给日本鬼子送饭的机会,把一包烈性毒药放进了糊涂粥里。狡猾的日本鬼子怀疑其中有诈,先让村长夫妇先喝下去。早已有准备的村长夫妇装作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大义凛然的把带有毒药的稀粥慢慢喝下。狡猾的狐狸怎么又能轻易的从猎人手里逃脱,一群日本鬼子和一圈汉奸眼看着村长夫妇把粥喝了进了肚子,也随即像一群饿狼似的把糊涂粥一抢而光。最后演绎了一幕让全村人竖起大拇指的英雄壮举,一对英雄夫妇就这样与全据点的鬼子和汉奸同归于尽。
不说了,说多了都是眼泪,感人和气氛的情节简直太多,举不胜举。善良朴实的主人公《于宝珍》一家经受了无数次磨难,刚强的女人不但带领全家和全村人曾经救活了无数个八路军的战士,却牺牲了不少自己的亲人,更为感人是还有那些无私奉献的沂蒙嫂子们,不但把自己的奶水像喂婴儿一样毫无羞涩的喂给了伤病员,还长年累月的面临着守寡的煎熬。如果没有像《于宝珍》一家男女老少和许多铁了心支持八路军的家庭,如果没有他们用生命时刻捍卫着自己的承诺,也许八路军再有天大的本事也不会取得今天的胜利。
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可千万不能忘记那些成千上万为八路军和解放军曾舍得性命的沂蒙父老乡亲,党中央更不要亏待了那些曾为革命前仆后继的沂蒙老区人民的遗孤。
6. 急:《沂蒙》观后感
这几天一直在观看大型电视剧《沂蒙》,这部剧真的很好,再现了革命老区沂蒙人民真实的抗日生活,沂蒙人民在过去的保家为国的战争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真实,感人,于宝珍~~一个普通的母亲,表现出的淳朴,善良,坚强,大义,舍得和包容让人感动,为了支援前线,自己可以不吃不喝,为了八路军的孩子,她们可以舍弃自己的孩子,自己的亲人牺牲了,他们收起悲伤,支援前线,尤其是沂蒙的妇女们,为了革命和解放默默的奉献着她们的青春和家庭,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不屈的脊梁,沂蒙人民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应当永远的记住他(她)们。 《沂蒙》电视剧,讲述的是我们上辈人和大上辈人真实发生的故事。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人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巨大的奉献,其中的每一个故事主人公都有原型。只是,多少年过去了,沂蒙人依然是默默奉献,那段历史,也就被掩埋了。剧中的马牧池就是沂南县的一个乡的名字。
作为沂蒙人,我是眼含热泪看完《沂蒙》的。曾经发生在沂蒙这片热土上耳熟能详的老辈人亲身经历的故事,熟悉的场景,熟悉的话语,一下子聚焦了我和电视剧的距离。除了亲切感,更感到出了一口气,出了扬眉吐气的一口气。忍辱负重,在战争年代做出巨大牺牲和巨大奉献的沂蒙山人终于得到了一个言说历史,言说自己的机会。被逐渐淡忘的那段历史终于从历史纵深处走入走入前台,那种心灵的震撼,是无以言表的。
《沂蒙》堪称一部沂蒙山女人的史诗。它还原了一段历史,一段历史中的真实。孙犁在他的小说中,曾展示了一群勤劳纯朴、内秀委婉、真挚多情而又勇敢机智、积极向上的农村青年妇女形象,体现着特定时代的人性之善和人情之美。我们沂蒙山女人,与她们相比,作出的牺牲和奉献,不能说超过她们,但至少也不会逊色于她们。可多少年过去了,沂蒙山女人在特殊年代的所作所为,除了在沂蒙山区的历史中提到外,几乎不为外界的人知晓。近10年来,高军在小小说中塑造了一些战争年代沂蒙山女人的形象,不过,那也只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没有形成群的气候。那段历史也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被遮蔽了。感谢《沂蒙》展现了一群憨厚、朴实、识大体、顾大局、默默奉献的沂蒙山妇女,她们站成一排,成为沂蒙山最美丽的风景。《沂蒙》也是沂蒙山女人的赞美诗。
安居是凡人在大地上存在的方式。平平淡淡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更是世世代代沂蒙农村人最大的愿望乃至理想。这也是中国家文化的重要体现。这在于宝珍的老伴李忠厚身上得到最为明显的体现。但当这一切被战争践踏,国家处于危难时,平凡人的生活常态被打破了,沂蒙人勇敢地站了出来,倾其人力、物力加入到战争的洪流中。此时,家文化被国文化所遮掩,体现出一种人间的大爱来,这种人间大爱与沂蒙人身上的真善美交相辉映,这是电视剧最震撼人心的地方。为了战争的胜利,沂蒙人奉献出了所有能奉献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