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伦梦觉影评
[3月16日-5月6日电影观后感小结]好吧,这一个半月我正事做得不多,电影倒是看了不少,3月16日-5月6日电影观后感小结。大部分直接从校园网FTP3上复制,原因不言自明,后果不堪设想--观影资源有限视野狭窄,现在快找不到看得顺眼的片子down了,也好,接下来要忙毕业的各种琐事,电影马拉松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因着整日不务正业满腹牢骚,QQ签名成了最方便缓解间歇性话痨病的地方,日积月累(用词太沧桑了)下来突然发现观影感足以集结成一个内容丰富的系列了,趁着还闲,做个小结,纯属个人观感,要看影评可点击影片名称链接看具体简介(都来自豆瓣网)。1Fantastic Mr.Fox/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超级狐狸先生狐狸爸爸智斗农场主的故事~高潮迭起,妙趣横生,适合阖家观赏~精彩配乐和大牌的配音是锦上添花。个人而言,简直是今日阴天里的阳光啊哈哈~(观后感日期:2010-5-6)2Glory Road/光荣之路/勇闯禁区确是篮球和梦想、尊严,种族,亲情,友情,爱情的完美融合。配乐没的说(时代感+黑人女歌手)。Yes,I love this game!(2010-5-5)3Cracks/裂缝/迷恋对象好扭曲的寄宿女校师生片,不适合阴天看。故事恕我不能理解,人物也不喜欢。看了影评才知原来我太天真以为片子不会是看上去那么变态黑暗。拍摄和配乐还是很到位的,弦乐(没记错的话)搞得特压抑。(2010-5-5)4Million Dollar Baby/百万宝贝/百万美元宝贝The toughest fight is the one against urself.旁白超sexy,女拳击手和老男教练结局太杯具。片子确实冷静干脆利落,看得很是意犹未尽。(2010-05-04 23:39:14)5Cashback/超市夜未眠/爱情回水拍摄手法略觉反复但够前卫配乐更是升华主题最大功臣。超多女性裸体哦呵。Romantic frozen beauty.(2010-05-04 14:42:13)6아;란;대;문;/雏妓/情色屋檐下至纯的美越是在丑恶威逼之下越是怒放不已。不敢说看懂了金基德。不过很喜欢女猪脚和帅船工那段~(2010-05-03 23:38:53)7Changeling/换子疑云/调包婴儿/换婴记一个女人在谎言腐败困境下的优雅坚持。真相和公正需社会每个人的坚持。对国内现状很有参照意义。拍摄水平上当然也是好片。(2010-05-03 13:55:39)8Seabiscuit/奔腾年代/壮志奔腾除开头略觉不解冗长(刚开始不知道片子要说什么)其余堪称一流,温情激情剧情配乐该兼顾的都表达到位。自编自导励志大片。(2010-05-03 00:33:05)9夏天协奏曲/夏天协奏曲/Summer Time剧情俗套演员一般配乐想借钢琴经典名曲的光,有张睿家和金门的好风景也救不了场只能加速播放。(2010-05-02 21:52:56)10ร;ั;ก;|ส;า;ม;|เ;ศ;ร;้;า;/悲恋三人行/三心两忆爱ta就让ta得到想要的幸福。大爱女猪脚长相。又是部慢节奏片子典型偶像剧,画面-倒叙剪接-片尾曲都不赖。(2010-05-01 23:57:54)11Dear John/分手信/亲爱的约翰/分手信疾病死亡战争都会牺牲爱情,唯真爱能坚持下来。节奏偏慢,中规中矩的片子,男猪脚留胡子很帅.(2010-05-01 22:08:15)12ม;.3ป;ี;4เ;ร;า;ร;ั;ก;น;า;ย;/初三大四我爱你在太迟前说出你的爱。演员长得讨喜,巨难听的泰语逼得我加速播放。像支太长的情歌MV。(2010-05-01 19:40:40--13Matchstick Men/火柴人/种计爱最易被利用一无所有不算最坏一无是处最糟导演用没品的诈骗师把观众玩了一把配乐不错。(2010-05-01 13:35:26)14The Talented Mr.Ripley/天才瑞普利/心计配乐最出众。故事我不喜欢,连环杀手最终骗过众人过上上流社会生活,不够正义,哈哈。其实男猪脚是个三脚猫conman只是被骗的人都太天真。(2010-05-01 01:25:33)15Post Grad/毕业生生存指南/毕业之后别忽略在乎你的人,观后感《3月16日-5月6日电影观后感小结》。不是每个毕业女生都有一个Adam。女猪脚家人好搞笑。温情,插曲不错。(2010-04-30 22:26:10)16A River Runs Through It/大河恋/一条奔腾而过的河流生命如水,时光如河。随时向亲爱的人伸出手哪怕他们使你困惑。剧情单薄却无可挑剔,大爱。(2010-04-30 16:14:50)17Paraiso Travel/天堂旅行/天堂之旅美国梦不是美梦(特别是没见过世面的偷渡年轻人)。几支插曲不错,猪脚们都还养眼,其他都可以原谅,主题感觉太泛散。(2010-04-30 13:50:22)18带我去远方/带我去远方/Somewhere IHave Never Travelled男女小猪脚看着好喜欢。男生念的诗,兄妹单车,地图与约定。钢琴配乐神似雷光夏。无论结果如何,心里有个远方还是不错的。(2010-04-29 20:47:38)19杜拉拉升职记/Go LaLa Go!广告巨多,剧情没劲,演员没火花,究竟是在学美国还是拍电视剧咧。Karen就是有气质,黄立行越看越像我弟,aha。(2010-04-29 20:44:23)20Precious珍爱/天生不是宝贝/珍爱人生活着的本质是残酷,必须有珍爱的人和物。真不喜欢看这种悲剧片-我一直不敢直面人生的惨淡。不过不明白为何那么多人看哭了,是我铁石心肠了…(2010-04-29 20:42:06)21My Sister\'s Keeper/姐姐的守护者/姊姊的守护者剧情(后半段的)和音乐很出色,角色都很讨喜,最强催泪弹。活着只是活着.(2010-04-29 01:28:30)22Did You Hear About the Morgans?/蒸发的摩根夫妇/名牌冤家共患难才是真夫妻,吵多几架也没关系。最爱牛仔夫妇,超性感~喜剧加速播放更添喜感额~(2010-04-28 23:28:57)23ホノカアボーイ/夏威夷男孩/夏威夷少年也让我在那样的小岛上老去死去最后幻化成风吧,之前就做料理给亲爱的人吃好了。向比婆婆学习~(2010-04-28 21:49:23)24The Hurt Locker/拆弹部队/反恐防暴部队女导演很强悍。无煽情配乐或大战争场面,就让你上瘾似的要看下去。瘾,何止战争一种。PS:喜欢开头被炸死的队长。黑人JT也好帅。哈哈~很想看导演的花絮。what atough woman.(2010-04-28 12:46:45)25 Crazy Heart/疯狂的心/声声相识浪子回头金不换。很正的老男人和乡村音乐。拾起疯狂的心再爱一次吧。(2010-04-28 02:47:10)26Bright Star/明亮的星/璀璨情诗天妒英才。有重读英文诗的冲动,怀念英国文学课上老师读诗。片尾你会爱上John Keats,绝对.(2010-04-27 21:33:29)27Everybody\'s Fine/天伦之旅/幸福窝天伦谁说是喜剧!哭死我。最动人温暖的还是亲情。剧情剪接音乐各细节都很棒。对,everybody\'s fine-(2010-04-27 12:50:16)28Malèna/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玛莲娜少年的初恋与性的狂想曲。任何事情纯粹起来都会美得感动人。音乐大赞。(2010-04-26 21:32:04)29Groundhog Day/偷天情缘/土拨鼠日Making today tomorrow is agreat thing~好笑又还算深刻。(2010-04-25 21:14:40)30Hachiko:A Dog\'s Story/忠犬八公的故事/忠犬小八31The Notebook/恋恋笔记本/深情日记爱是漫长又甜美的等待。爱是忠诚。忠犬八公更催泪,温暖的老男人和乖狗,多赏心悦目啊,萌~。恋恋笔记本的男主角完美得太童话了,女猪脚有点讨厌。(2010-04-24 19:26:40)32Fingersmith/指匠情挑Les片哦~又是个诈骗局中局。BBC拍的,还能说什么呢,得拿出看英文名著的专注才能看下去和有机会享受。(2010-04-23凌晨)33New York,I Love You/纽约,我爱你/纽约我爱你十几个不同国家的导演各自拍的短片串联。城市,爱的来临当如是。如何生活在那样一个地方?看老夫妻边拌嘴边搀扶着去看海那段眼红了…(2010-04-23 22:44:21)34艋舺/艋舺/黑道青春(爱美的)豆导的黑道片,很偶像剧,很感性,也很友爱得很BL。你是一直想变成风的小草,也许没什么不好。你一直混的是友情,但上了道的友情和爱情看着没差。喜欢小天和赵又廷的表错过。(2010-04-22 00:38:04)35活着/活着/To Live《活着》的雷人台词其实就是现实里活着的各种结语。life\'s abitch,period.(2010-04-12 22:54:39)36밀;양;/密阳/Secret Sunshine信仰,救赎,原谅。有小孩子死的片子都让我很难受。不评论了。(2010-04-03)37鬼子来了/鬼子来了/Devils on the Doorstep姜文的片子,你说呢?我笑个不停,但又觉得很难过。(2010-03-29)38全城热恋/全城热恋热辣辣大牌云集的商业片…没什么惊喜的。反倒挺喜欢井柏然演的倔小伙。(20100327)39Lady Chatterley/查泰莱夫人的情人/Lady Chatterley et l\'homme des.听有声小说觉得有点激情才看的,结果无比失望的说…加上在线看的破网速简直窝火到不行…(2010-03-23)40Issiz adam/寂寞芳心/Alone土耳其的闷骚男竟有House的风范,还是高级餐厅老板兼主厨,我能不爱吗!虽说剧情有点俗套,好在有到位的演绎和蒙人的音乐,异国情调…不说啦,自己看去吧~(2010-03-22)41Orangelove/爱情公寓/Orange Love忘了看过不小心又看了一次。典型爱情文艺片,听不懂的乌克兰鸟语呃…没事别把爱情搞得那么复杂,除非你很闲,很输得起。结局不错啦,像那小说什么的项链?也忘了。(2010-03-23)42It\'s aFree World./自由世界单身母亲为生计铤而走险给偷渡者做兼职中介的故事。生存何其艰难,有钱才能谈自由。唉…(2010-03-21)43Le ballon rouge/红气球/The Red Balloon万物皆有灵性。小男孩和红气球的默契之旅。Funny~(2010-03-19)44Requiem for aDream/梦之安魂曲/迷上瘾黑暗的毒瘾片。强悍的剪接和音乐紧紧纠住你的眼球,告诉你什么叫瘾。少了音效我估计看不下。(2010-03-17凌晨)45Edward Scissorhands/剪刀手爱德华/幻海奇缘奇幻浪漫极了。好笑好玩的段子也不少。爱德华的经历印证了一句话"他人即地狱"。PS:给某人--如果在那之前看过Edward Scissorshands,我就会叫你Edward.(2010-03-16 00:51:55)看到中意的好片,胜似一场与情投谊合的陌生人的美丽邂逅,但在那之前,是无数张你不想看清不太记得起的脸庞。〔3月16日-5月6日电影观后感小结〕随文赠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㈡ 美丽人生影评2000字
这部影片的视角与以往的二战影片有很大的区别。传统的二战影片大多以正面描写真实的战争场面来表现战争的残酷,比如《中途岛战役》、《拯救大兵瑞恩》;也有的通过爱情故事来表现战争的残酷,比如《魂断蓝桥》、《科林上尉的曼陀铃》;还有以集中营为背景来表现战争的《死亡列车》、《辛德勒的名单》等等。《美丽人生》也是一部描写犹太集中营的影片,但它使用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反映战争,观众在笑声中含着泪水领悟着生命的真谛。 本片身兼导演、编剧、演员的罗伯特-贝尼尼是意大利著名的喜剧演员,他发挥高度的创意,用一种妙不可言的方式重新诠释了残酷的战争与生命的意义。贝尼尼的影片真实简练,总是热情洋溢、充满笑容。《美丽人生》是他指导的第六部影片。在影片中我们看到的不单是战争的残酷,更多的是亲情间的欢笑与感动。而他给予我们的也不仅仅是欢乐和泪水。而是人生的真谛,生命的真正意义和积极的人生观。那么,积极的人生观是什么?什么才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呢?影片把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分为了两个层次,在和平岁月中的享受人生,和在艰难岁月中的笑对人生。 第一层、享受人生 享受,看似很简单,能做到这一点却很不容易。因为人的情绪是极为复杂的,即使没有遇到什么挫折,我们也会有情绪的波动期,也会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那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享受呢,什么才是真正的享受呢?电影的前半部分给了我们答案。 享受人生首先要自信并且具有浪漫气质和幽默感。圭多具备这样的优点,所以他知道怎样享受人生。例如圭多在草垛里接着从天而降的多拉的段落。多拉想烧掉鸽棚里的黄蜂窝却不小心从上面掉了下来,“早上好,我的公主!”幽默简练的一句话,体现出圭多对生活的热爱与自信。“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鸽子飞翔,仙女从天而降,我要搬到这儿来。”圭多的幽默和自信在字里行间一点一滴的流露出来。还有在看完歌剧后圭多开车接多拉的那场戏,天下着雨,车又出了毛病,圭多拿汽车方向盘和坐垫给多拉做了一把雨伞。两个人在雨中漫步聊天,圭多的幽默和浪漫气质被充分地表现出来。自信、幽默、浪漫能使你每一天都保持快乐的心情并充满活力。其次要辨别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对于美好的事物要善于发现它、呵护它;对于丑恶的事物也不能一味地抵触或排斥,应当在清醒地认识它的基础上,用幽默的手段讽刺它,用美好的事物蔑视它,以保持心灵的纯净。例如,影片开场刹车失灵的段落,圭多和费鲁丘的车从山坡上冲下来,前面的人群正准备迎接某个法西斯的傀儡国王。圭多从车上站起身挥舞右臂示意人们闪开的动作就像纳粹党的军礼。人们以为国王驾到纷纷向圭多鞠躬敬礼。圭多在对丑恶的讽刺中使自己免受污染,让自己保持乐观的态度。又如,抢新娘的那场戏,圭多骑着一匹被涂成绿色,身上写着“犹太种”的马闯进餐厅,拉起多拉坐上马背,两人一起冲出餐厅。圭多并没有像他的叔叔那样十分在意那匹“犹太种”马,而是把他当成一个玩笑,和多拉一起骑着马冲出餐厅更体现了圭多敢于向黑暗的不公正社会做出反抗,并在这种反抗中重拾尊严、体味自由的快乐。天伦之乐是享受人生的最高层次。和自己最心爱的人在一起无疑是上天赐予的最美好的礼物。圭多知道什么才是最美好最幸福的,不是金钱,也不是地位。一个小小的书店,一个美丽的妻子,一个活泼的孩子。就在这最简单的生活中享受着幸福。我们一定都记得圭多骑着单车带着妻子和儿子的那场戏,圭多带着一家人在小巷中穿梭,从斜坡上冲下来,多拉搂着圭多,儿子约书亚坐在车筐里开心地笑。一切都显得那么快乐、和谐。这不就是每个人心中所向往的那种幸福和快乐吗!还有一家人在屋里的那场戏。妈妈叫约书亚洗澡,约书亚不肯,就藏在一个没有底的小柜子里。爸爸发现了约书亚,站在一旁用双手变魔术一样给妈妈演示叔本华(希特勒最喜欢的哲学家,这里也具有一些讽刺意味)的魔力:“柜子过来。。。。。。柜子过来。。。。。。过来。。。”约书亚带着柜子一点点挪到妈妈跟前,接着从柜子里跳了出来伸展双臂说:“早上好,我的公主!”儿子继承了父亲,幸福的种子开花结果了。到这里可以说是全片享受人生的最高潮,快乐和幸福到了极致。 要做到享受人生的确是不容易的,特别是当代的社会中,人们似乎已经找不到真正的快乐了。每个人都奔波于生存。无休止的工作使我们失去了幽默和浪漫,黑暗腐败的社会使我们难以分清是非,沉重的家庭负担使我们难以体会快乐,家庭反而成为了我们发泄情绪的“最佳场所”。这是为什么呢?难道真的因为周围的空气太肮脏,我们的社会太黑暗吗?也许未必是这样,也许我们应该找找自身的原因。 第二层,笑对人生 在和平年代中,在没有遇到挫折的时候,做到笑对人生也许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可当灾难降临,原本幸福的一切都即将毁灭的时候做到笑对人生就显得可贵了。圭多做到了,他不但笑对人生,还带动家人一起面对灾难,在灾难中寻找快乐。 敢于面对灾难是笑对人生的基础。当得知自己要被抓进集中营的时候,圭多并没有感到恐慌和不安,也没有像自己的叔叔那样沮丧和无奈。他把这当作一次旅行,一次全家人的快乐旅行。他告诉约书亚这是为了庆祝约书亚的生日专门安排的一次非常特别的旅行,大家都会非常开心快乐的。有了爸爸的这番话,约书亚安心的睡下了。有了面对灾难的前提,就有了清醒的认识,为以后在灾难中寻找快乐并最终冲破灾难提供了可能性。游戏灾难是笑对人生的第二层境界,也就是在灾难中找到游戏的快乐。圭多告诉约书亚这是一场游戏,每一个人都要参与,谁最先挣够一千分谁就会获胜并赢得奖品,奖品是一辆真正的坦克。原本被集中营的气氛吓到的小约书亚相信了爸爸的话,露出了快乐的笑容。约书亚想到屋外玩,圭多告诉他现在是捉迷藏游戏,一旦被人发现就会扣分,坦克就得不到了。圭多还告诉他要是哭会全失分,要是想见妈妈会全失分,要是想吃点心会全失分。约书亚老老实实地呆在屋里等着爸爸每天回来向他报告最新的得分情况。圭多一直用善意的谎言呵护着约书亚幼小的心灵,而且他不会放过任何一次体味幸福快乐的机会。圭多带着约书亚趁广播室没人潜入进去,圭多和约书亚拿起话筒通过广播和妈妈说话:“我每天都在想你,我的公主!昨晚做梦还梦到了你”,“妈妈,妈妈,我们现在的分数是最多的,我们会得到一辆真正的坦克”。多拉抬头仰望广场上的喇叭,露出了幸福的笑容流下了快乐的眼泪。还有一段是圭多在德军餐厅找到了一张奥芬巴赫的歌剧---《霍夫曼的船歌》(他和多拉曾在一家剧院观看这部歌剧)的唱片。圭多站在窗边把留声机的喇叭朝着多拉牢房的方向,把声音放到最大,一个女高音在夜晚的集中营里回荡,带着圭多对妻子的想念慢慢地飘向多拉的身旁。多拉也站牢房的窗边望着黑夜的天空似乎感觉到丈夫就在自己的身边。把灾难当作游戏,用笑容征服一切,没有什么可怕的,只要你的爱人还在,幸福和快乐就永远不会离你而去。最后战争即将结束,德国人仓惶逃窜,但他们还要杀光集中营里所有的人。圭多扮成女人闯进女子牢房寻找多拉,不幸被德军发现。当几个德国兵押着圭多准备枪毙他的时候,躲在小铁箱子里的小约书亚看到了爸爸。圭多早就告诉了约书亚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要出来,必须等到一个人都没有的时候,不然就会全失分。圭多向儿子眨了眨眼睛,仿佛告诉儿子游戏就快要结束了,大奖一定属于我们。是的,游戏结束了,父亲死去了,德国人撤退了,白昼来临黑暗消逝。小约书亚从铁箱子里爬了出来,一辆真正的美军坦克出现在他眼前。约书亚高兴地投进妈妈的怀抱举起双手说:“我们赢了!”圭多的举动把笑对人生推向了极致,也将整部影片推向了最高潮。 圭多为了自己心爱的人死去了,直到他死去的那一刻他还是依旧的幸福和快乐。因为他知道游戏终将结束,光明即将来临。而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现代人来说,也很少有能做到如此的笑对人生。我们往往因为一些小小的挫折而放弃希望,因为一些小小的矛盾而放弃整个家庭。我们的幸福和快乐哪去了? 圭多之所以快乐、幸福。是因为他相信快乐和幸福,是因为他热爱生活。他也不是单纯地爱自己的妻子,单纯地呵护儿子幼小的心灵。那都是他对生活热爱的流露,是他对生命和美好生活的歌颂和赞扬。在热爱生活的前提下,学会在和平中享受生活,珍惜生活的每一秒钟;学会笑对人生,特别是在灾难降临的时候依然保持积极乐观,就能体会到人生的真谛,真正感受到人生的美好。 在第七十一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美丽人生》一举拿下了最佳外语片,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原创音乐三项大奖;还获得了当年的法国凯撒奖最佳外语片,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和欧洲电影节最佳影片。影片之所以在国际上大获成功并赢得无数人的喜爱,不仅仅因为他给我们的欢笑和泪水,更多的是影片以全新视角所传达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甚至使很多人的生活从此改变。他阐释的人生的真谛,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甚至是将来,都可以作为我们生活追求的目标。
㈢ 就是影评,800字以上,谢谢
杰克逊是幸运的,从电台疯子那里知道了2012地球毁灭的秘密,坐飞机去被地震吞陷的洛杉矶拯救前妻和两个孩子,冒险驱车去正面临火山大爆发的怀俄明州黄石公园拯救广播电台主持人寻找可以逃亡的地图,诺亚第一次叫他“Dad”第一次对着他喜欢的戈登大喊“他是我爸爸”!一路披荆斩棘从毁灭几十亿人的灾难中逃脱出来,最后成了拯救整艘美国“诺亚方舟”大船的超级英雄……他们成功了,也因此更爱彼此……
美国总统发表电视演讲,人民有最后的知情权,在此之前,孩子有权得到大人安慰,人们有权互相表达原谅,人们在死之前才发觉表达亲情是人类最后想做的一件事情。一家人拥抱在一起,一起平静的面对死亡。那个最先警觉世界末日的印度帅哥,记得他挂断电话后凝望孩子的表情和眼神,那个操着一口蹩脚英语的俄罗斯自私的富豪,最终用尽全身力气把胖儿子举上大船跌落谷底的嚎叫,人们给自己家人的最后一通电话,来得及的,来不及的,突然明白当一切实体都失去的时候,血液里的那份感情,从出生之前就牢牢的牵系住了你和你生命里最重要的那些人……
当看到海啸漫过喜马拉雅山顶时,不自觉的在思索,在生命的最后关头该怎么办?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谁对你更重要?你要在生命余下不多的时间里做些什么?面对门外万千没有登上方舟的人,黑人科学家煽情演讲,如果人们不互相帮助,选择自己逃生,未来该如何面对孩子,面对良心?当灾难来临的时候原来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很无私!俄罗斯、日本、中国、美国……同意开门,让那些买了票却被挡在门外的权贵人士上船!
当地球毁灭一次后,世界的屋脊是好望角,这个地方有多美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这个名字很美,我想作者最后选择“好望角”也有着自己的用意吧,是深深的祝福,愿所有人都可以幸福美满的活着!杰克逊的前妻最后动容的说“原来,我一直等的人就是你”!当经历了一场生与死之后,突然明白!一家人抱在一起,杰克逊说:“我们就在这里建造我们新的家园”,他们的天伦之乐!
只是故事毕竟是故事,电影终究是电影,这些我们没有办法去经历,很庆幸,也很遗憾,庆幸的是我们不用经历这样的恐惧和绝望,遗憾的是,我们没有电影里面人物那么好的运气死里逃生然后突然醒悟,就像此刻能够看到的那样,在不经意中掉入开裂的地缝、在声嘶力竭中见证火山喷发的一瞬间、站在豪华邮轮上直面滔天海浪,或者坐在地铁、私家车、飞机里面任由这些人类发明的工具带着自己驶向未知的死亡……
电影的结局可以说是完美的,但也是不完美的,总有那么一点点的遗憾,戈登他必须消失,多余的人只能让他消失!导演无能为力,没有办法救他,因为杰克逊的一家的需要幸福,他们不可能五个人生活在一起……
就像方舟没有办法拯救全世界一样,它只能带上各国的政客、领导人、财富精英,只有他们才有能力重新创造人类的文明,重新书写人类的伟大历史;它只能带上宝贵的物种,品质优良的优先留下!很残酷,也很现实!不禁陷入沉思……
努力的活着,努力的让自己变得强大,努力的爱我们的亲人、我们的朋友、身边一切值得去爱的人,努力的让自己幸福,努力的让身边的所有人都更有幸福感……
珍惜幸福!!!
努力让幸福加倍!!!
用不一样的眼睛看这部片子,用不同的眼睛看这个世界,我们自然会得到不一样的结果!我看完更多的是感动,因为我比较小女人吧!呵呵,楼主想必比较大男人,愤世嫉俗……
㈣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观后感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观后感
“除了血肉相连的妈,不管你活、你死、你乐、你哭……你和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其实毫无干系”。这话使我明白,生活中最善意、最平实的莫过于让父母快快活活地多活几年。毕竟, 在这个世界上,什么都是可以换的,而父母却是唯一的。
生命只要存在过,就总会留下些许痕迹。人生中难忘的莫过于母爱,那是流淌在血液中永远也挥之不去的情怀。它总是在无意间包围着我们,所以很容易被忽视。作儿女的又有多少能真正意识到,世上最疼爱自己的恰恰也是最需要自己的人。
影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正是讲述的这样一个主题:母爱同样需要理解.最让人心痛的往往不在于失去本身,而是失去后的那份牵挂和对拥有时的愧疚。
事业成功的女作家诃(斯琴高娃饰)回到北京看望八十多岁高龄的妈(黄素影饰),妈和心爱的猫及雇用的小保姆住在一处简陋的家里,当小保姆兴奋地告诉妈诃来看望她时,妈第一反应竟然是先拿起电话去听。诃进门时妈竟问女儿找谁,这时她的视力已经差不多等于零了。诃心里一惊并还从妈歪斜的左肩、双脚蹭着地走路、说话颠三倒四、口水不断地往外渗等种种迹象中发现妈突然间衰老了。诃对此感到很震动和意外,妈在年老力衰时最需要照顾,自己却远远地把妈丢下了……
诃带妈到医院做了检查,做了手术,并担当起照顾妈的任务。但长时间的服侍,加上还有自己的新书要写,妈的旧房子在装修,使诃变得消瘦疲倦、心情焦躁。诃认为妈太不体恤自己的劳累,有时态度粗暴地把妈训斥一通。大夫曾告诉诃妈脑萎缩很厉害,并告诫诃“要让她多锻炼,她自己能做的事要尽量让她自己做”,所以每每去上厕所诃便有意不去扶她,也不让小保姆去扶,希望迫使妈自己站起来以达到锻炼的目的,可妈站不起来。一段时间里诃用尽心机使出许多“损招儿”去试探、激励妈,拿话吓唬、刺激……努力尝试着各种毫无效果的练习,诃还买了跑步机……
一天早上诃被小保姆的尖呼惊醒,发现妈跪倒死在跑步机上,头上假发套掉在地上,露出还没长起来的秃头,诃的女儿“书包”从美国赶回来为姥姥奔丧,当小保姆告诉诃“书包”来了时,诃像往常一样第一反应是先去接听电话,并像妈当年问她一样地问站在不远处的女儿“你找谁”?“书包”的笑容渐渐从脸上褪去,她看到妈妈迷迷糊糊地戴上老花镜才认出自己。突然明白,妈妈已经老了……
母爱,是平常的.关好门窗、注意天气变化,诸如此类的“提醒”平常又平常,但当我们渐渐地将尘世间很多事情看得淡漠之后,就会懂得只有母爱,才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私、最真实、最朴素的。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永远不会记恨儿女,那种宽容,不是不在意孩子的态度,而是不忍去指责与要求。诃在母亲病危之际,突然感觉到,母女的角色一下子换了过来,母亲对自己的那份恋情愈来愈重,有时像孩子一般听从女儿的指挥。曾几时,张洁以为母亲不理解自己的一片孝心,以为她是在消极厌世甚至于折腾女儿,待母亲突然辞世后,才渐渐感悟出她的苦心,痛恨自己为什么到了五十岁才懂得如何多爱一点自己的妈,作为母亲惟一可以依靠的亲人,实在被她依靠得太少了
为了儿女得前途,父母牺牲了享受天伦之乐的机会,放飞他们离开自己的身边。唯一能享受到的就是每逢周末的电话,就这么一点点唯一的期盼,有时也被我们自己的忽视而剥夺了。尘歌如梦,那是因为失去才知可贵。乘着自己还有机会做点什么,就不能在忽视这份真正永恒得爱了。真该为自己的父母真正做些什么了!
㈤ 求2000字书评或影评一篇,要没在网络上发表过的。
谨以此文向伟大的《教父》三部曲致以我最崇高的敬意。
很少有电影可以深刻的影响到一个常用词汇,如果真的存在这种现象,那就可以很好的说明这部电影影响之广、之深,很显然,《教父》三部曲就是这种电影,作为电影史上最伟大的黑帮电影(没有之一),《教父》系列给黑帮片重新标注了定义,它成就了科波拉,成就了帕西诺,也成就了黑帮电影的巅峰。
世上为文歌颂《教父》的文章何其之多,它的历史地位和影响也让大部分人对其敬而远之,但是作为一个死忠,我想我应该为它写点什么,不为任何功利。《教父》的原著小说是当年美国的重磅畅销书,作者马里奥普佐因此一炮成名,当年科波拉也算一文艺小青年,专注非主流小片创作,死磕着没去拍商业片,但是市场经济和电影公司的压力迫使他最终接下了《教父》的拍摄任务,没想当的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教父》最终成就了科波拉,成为其扬名立万之作,或许这就是一种冥冥之中的注定,有时候不是导演选择电影,而是电影选择导演,就像奥逊威尔逊和《公民凯恩》一样,科波拉的电影气质反过来也成就了《教父》,电影和人的缘分一直说不清道不明,导演的气质就是电影灵魂的一部分,而电影本身也创作者灵魂的体现,或许《教父》和科波拉的碰撞是一种万幸吧.
关于原著小说
《教父》的原著小说本身就非常有看头,文风硬派,可读性非常强,小说细部纹理既不繁杂也不简单,一切都是为更好的塑造人物服务,而马里奥对于人物内心爆发的控制也非常精准,不滥情,不反复,在合理之中爆发,在合理之中沉默,原著小说里对黑手党的描写非常之多,以至于人们回去怀疑作者是不是和黑手党有瓜葛,但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小说内容的可读性很强,普佐说起故事来滔滔不绝,你不会觉得唠叨、厌倦,而是在环环相扣之中完全沉浸在故事之中。小说之中考利昂父子四人的性格都非常的鲜明,丝毫不吞吐,而电影也成功的塑造出了这父子四人的形象,相比其电影来,小说在叙事方面似乎更为的细致明确,而电影里的故事脉络的处理相比其小说里来会更乱很多,如果不读原著,在一些地方或许会摸不着头脑。原著小说里也丝毫不乏强烈的男性主义,女人在故事里完全是边缘的存在,而电影在着墨时非常注意提醒考利昂们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妻子儿女,而在小说之中,对于这点的着墨没有电影重,小说之中对于谋杀、死亡的描写非常的露骨,一些杀人的细节写的非常详细,以至于读完有一种犯罪的快感,或者男性身体里就是有那么一股强烈的破坏欲吧。
很多人把小说《教父》尊为男性的圣经,说白了就是一种男权主义的体现,男性体内的破坏欲、操控欲在书里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不论是深埋心底的阴谋、性欲扭曲的发泄、变态血腥的杀戮,对于男人们来说,都是潜意识里所憧憬的,手握乾坤、操纵势力、杀戮、铲除异己、复仇、性欲,男性体内的恶之花在此娇艳的绽放。考利昂老头子,一个打不倒的黑帮帝王,一个内心深不可测的男人,一被无数男人尊为神的男人,他总能用他独特的逻辑和道理来使得一切看上不不合理、不被社会法律接受的东西变得合理化,而且让读者产生认同感,西西里的恶劣生存状况使得男人们变得暴力,为了生计杀戮、争夺,考利昂老头子把这种生存状态带到了美国,在这座钢筋混凝土的森林里,脆弱的人之能成为狼群的口中之食,而考利昂,说是为家庭奋斗,还不如说是男性主义的完全爆发,变成狼,变成男人。
教父的哲学在文字的表现下变的合理或者是可以接受,美国资本社会下的复杂使得这个钢筋混凝土森林失去了绝对的善和绝对的恶,从根本上来说,这可以归结为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均,而这种不均之下就不可能有绝对的公平,没有绝对的公平就使得这个社会体现存在漏洞,而考利昂们,就是看到机遇主宰漏洞的人,教父的哲学在这种不公平之下变得合理,更可怕的是,很多人高度认同了这种哲学。这种存在变得合理而且有必要,有这种需求,就存在了提供服务的人。有个理念说政府是提供公共服务的企业,而对于黑手党家族来说,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给一些人提供了公共服务,他们的运营也愈发的往企业靠拢,所以可以说考利昂家族就是一种小型的政府雏形,存在即是合理,这种存在就是因为有需要服务的需求,所以他们存在,而这种存在合理不合理是很难下定义的,你站在什么立场,它就是什么。考利昂们的合理是建立在非法活动上,而在这种情况下,法律是谁的法律?提供公共服务的人制定的秩序就是法律,而教父的哲学在这个社会漏洞之中就是法律,也没有合法和非法之分了,一切都归结为利益之争和人趋利性,这两点是我们社会存在的根基,也是《教父》体制之中的支撑点。我们社会本来就是建立在杀戮和罪恶之上,杀戮的人多了,我们称之为国家,而杀戮少的,却被定义成了“犯罪分子”,占利益大头的人为了维护秩序,定义死了利益小头者,那些漏洞里的小头利益者被冠上了“非法”,正所谓,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
《教父》的表达虽然没有在以上的论述之中体现过深,但是却实实在在的印证了上面的东西,只是《教父》在绝大层面上是停留在社会层面,而没有上升到政治的高度。《教父》三部曲已经覆盖性很强的展现出了当时的社会民情,马里奥普佐并没有提升整部小说的高度,也没有很精准的体现什么“现实主义”,但是却在另外一些方面达到了高峰,毕竟人家最初的定位就是为畅销。
女性在小说之中是边缘存在,女性只是性工具、男性的附属品,在这部雄性占绝对主导的小说里,四处可以嗅到男性的荷尔蒙气息,里面的女性角色大体上停留在不问世事的家庭主妇层面上,麦克考利昂可以眼睛都不眨就杀了自己的小舅子,丝毫不考虑妹妹的心情,而麦克妻子的设置也比较有意思,当麦克考利昂继承家里的事业以后,其身上的考利昂家族男性特征开始显现,妻子是可以欺骗的,女人只是自己伟大家族事业的边缘之物,蒙蔽了心的麦克走上了他父亲的路,而跳出小说之外的几部续集,麦克却逐渐开始回归,说实话第三部的确拍的有点失去前作的韵味。“永远不要让对方知道你在想什么”这话听起来很厚黑,但这种厚黑也是男性智慧的一部分吧,低语境文化之下,能有这种高语境的觉悟,实属不易,所以它能给美国社会惊讶。《教父》之中的组织经营管理和权谋斗争算是管理学中的经典教材,它比课本更生动、逼真、写实的体现了一种管理学思维,只是浓墨重彩的覆盖上了文学的外衣,对于人际的处理、组织的经营、如何做出决策,《教父》之中的管理思维还是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的,觉得滑稽者可以当看客,觉得深刻者自然会当教材用。
小说里着墨的第一代教父的发迹史在电影第二部中才出现,老教父的发迹史较为的传奇,而在对教父发迹史的描写之中,关于家庭对于老考利昂的影响有很多着墨,老考利昂当初所作所为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妻儿,老教父在言语之中经常提及要好好照顾自己的家庭儿女,家庭才是第一位之类的话,但是在实际之中,考利昂家族发迹以后支撑其的并不是家庭,而是男人膨胀的野心,小说之中老教父临死前说了句:生活如此的美好。这可以为维克多考利昂的人生哲学标上一个注点,而之后麦克的发迹史几乎是翻版了老头子,在电影的最后,麦克的心最后还是归附到家庭之爱,虽然孤寂而死,但是死之前想到的还是自己的妻子、女儿,意大利男人们最后的乡愁还是家庭,这和老教父死时的叙述有异曲同工之妙,相比维克多考利昂死在天伦之乐时,麦克死的时候相对凄惨,因为麦克做的比他老爹更绝,麦克是生长在美国的,他并没有老爷子的西西里男人情怀,或者说是没有西西里人的乡愁,虽然麦克最后还是死在西西里。麦克对待家庭并没有他老爹精明,但是这也决定了麦克的事业会比老教父做的更好,三部曲最后还是画龙点睛,应了第一部的东西,关于家庭的归属放在这部完全男性主导的电影之中,并不显得突兀,反而使得电影更具韵味,马里奥普佐非常懂得把玩男性的智慧和情怀。
邪恶和正义本来就没有一条很明显的界限,如今社会冠之以的界限是根据法律和道德来评判的,而这些都是统治上层所主导的,如果按法律评判,《教父》之中没有一个好人,整个就是一群犯罪分子的内斗,犯罪分子的区别就是有些犯罪分子很坏,有些没那么坏,那为什么那么多人开始崇尚“教父精神”呢,是现实社会的不公让人们开始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地下复仇者?还是纯粹被教父中霸气外露的男性主义所吸引?这是个问题,这种反面英雄崇拜至少可以说明了一种隐微的诉求,不论是什么,它实实在在的存在着,并且深刻的影响到了电影、文学。
关于电影
科波拉在接手《教父》之前还是个名不经传的小导演,之前拍摄的电影都没有很好的反响,人们开始记住科波拉地确是源于《教父》,科波拉自身的编剧功力很强,他为《巴顿将军》写的剧本,赢得了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所以和马里奥普佐联手改编《教父》,自然是算强强联手,三部曲中,科波拉和马里奥普佐一直联合编剧,所以《教父》的剧本一直维持在一种比较稳定的风格上,三部曲中,第三部的剧本相对较弱,由于拍摄中间有几十年的跨度,所以这种小失水准还是可以理解的,三部曲的第一部是最为宏大的,为教父系列奠定了稳固的基础,第一部制定了规则,塑造了人物性格,这种规则、气质、性格在三部之中是贯穿的,第一部之中所出现的人物应该是三部之中最多的,故事情节也最为的复杂,第一部可以分为两个段落,其实就是两代教父的交割之分,由马龙白兰度主导的前半部分和由阿尔帕西诺主导的后半部分。对照原著小说和电影,笔者发现电影对于脉络的处理并没有小说清晰,有一些地方处理的很混乱,早期科波拉的镜头语言还是略有瑕疵的,但是到了电影的后半部分,整体的感觉就好起来了,最后大复仇的剧情爆发在小说之中并没有很强烈,而在电影之中,这段畅快淋漓的高潮成为了永恒的经典,而且结尾段落的处理余味无穷,深化了教父的艺术内核,而在小说之中,这点也是不存在的,《教父》第一部电影的表现力和深意超过了原著小说,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在前半部分脉络的处理上较为粗糙。
第二部开始于古巴战乱,主要叙述第一第二代教父的成长史,勾勒出麦克考利昂的内心蜕变过程,应该是三部曲之中故事最简单,脉络最清晰的一部,第二部是双线叙事,时空并不在一条线上,小说之中第一代教父的发迹史被安插在了第二部电影之中,穿插并叙,其实第二部电影的肌体主体应该是第二代教父的成长史,这两段交插是是父子俩在不同时期、同一个年龄的对照,这样安插、对比加强了电影的深意,这样的安排不得不说是非常精辟的,虽然剧情简单,但是却一点都不单薄。第二部没有第一部恢弘,时长也是三部之中最短的,但是却是三部之中最为余味无穷的一部,其寓味丝毫不逊于第一部,第二部末尾段落的留白也算的上是神来之笔,震撼无比。影史上同一系列电影两部连续占据奥斯卡最佳电影宝座的也只有《教父》了。两代教父的对比并叙使得人物性格更加的凸显,麦克并没有继承老教父的处事哲学,也没有很好的处理好家庭与事业的关系,从根本上来说,这主要是基于两代教父的成长经历差异,创业容易守业难,麦克承担的压力是甚于其父的,老教父的威严来至于他的“讲道理”、以心换心的处事哲学,而第二代教父的威严是建立于冷酷的手腕上的,这差异的来源还是要归于不同的经历,老教父发迹于上世纪初期美国移民潮时期,社会复杂、制度不健全、经济混乱萧条,可以说是身处乱世,老教父独特的处事哲学使其能在乱世之中大有作为,他的处事哲学赢得了很多人的尊重,西西里的乡土家庭思想也使得老教父非常重视家庭关系,所以第一代教父能得心应手的经营家族事业。而麦克考利昂和其父亲的成长经历差别甚大,麦克是完全生长在美国,自幼受美式哲学的影响,希望当一个安分守法的模范公民,他的家庭思想观念也是美式的,与他父亲相处的乱世美国不同,麦克所处的时代已经是太平盛世了,美国的发展蒸蒸日上,法律完善,政府壮大,这些挤压了家族事业的发展空间,麦克面临巨大的家族转型危机,而第二部之中对峙公堂也是为了使自己的家族事业合法化,麦克面临的困难和压力远远大于老教父,他的成长经历和思维模式已经基本上摆脱了老式黑手党的思维模式,在夹缝中求生并不容易。而电影对此的勾画也在侧面宏伟的临摹出了那个时期美国的政治、经济、法律、社会发展史,以一个家族的转型展现出整个社会的宏大转型,这种转型过程极其尖锐犀利的描绘出了美式民主、美式制度的宏观大框架,这也是教父系列电影最为伟大的地方之一!特殊个人的奋斗史呈现出的是整个社会、国家的巨幅浮世绘。第二部电影胜在此。
《教父》系列的第三部相对来说较为失水准的,长达16年的时间跨度使得第三部教父没有很好的继承前两部的辉煌,科波拉拍摄第三部也是动机不纯,80年代是科波拉事业失意的十年,为了重振旗鼓,还清欠款,科波拉着手拍摄第三部教父,教父这个牌子太响亮了,不仅有深远的文化影响,也包含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不论第三部的拍摄是不是自砸招牌的行为,都无法影响《教父》系列在影史中的地位,虽然第三部逊色于前两部,但是也算给教父划上了一个句号。基于前两部的优秀,第三部再努力也没有达到70年代科波拉创作黄金期的水准,第三部围绕一个融资阴谋展开,老年的教父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犀利,更多沉溺于家庭里短和自我利益的维护,第三部在一些方面丢失了前两部的精神气质,满脸皱纹的阿尔帕西诺并没有满脸皱纹的马龙白兰度充满威严,阴冷威严的教父转变成了一个畏首畏尾的资本家,诚然,这种转型是极其明智的,但是基于前两部的整体气质,这种转变不禁会让人失落,电影末尾教父最后的权谋施展的威严在阿尔帕西诺抱着死去女儿撕心裂肺的抽泣之中烟消云散,教父老了。想想第一部中马龙白兰度看着死去大儿子威严、收敛的悲恸,第二部中马克谋杀二哥时的沉默、阴冷。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不可战胜的Godfather,而是一个老年丧女老男人的无助。这也预示着教父时代的终结。
第三部里面塑造的教父仍旧是成功的,虽然没有前两部所取得的成就,但是对于教父这个人物的归属,第三部还是处理的非常好的,剧情方面虽然没有太大的新意,但却也有所指,老麦克的经历告诉我们,在美国不论黑道白道,生存规则是一样的,表面上合法的资本竞争并不比黑道运作更干净,本质上都是肮脏的利益斗争,西装革履之下,仍旧是弱肉强食的那一套,晚年的麦克沉浸在救赎之中,坐拥资本帝国,老麦克内心却被罪恶压垮了,数十年的血雨腥风,这位黑手党领袖双手沾满鲜血,有亲人的也有敌人的,忏悔和救赎基本上成了这部的主题,谁知道这个看上去不可战胜的灵魂有多么的脆弱,他的救赎之路也是他自我摧毁的道路,最终一代叱诧风云的枭雄在孤寂和忏悔之中死去。他没有死在为自己家族开疆扩土的战场上,而是像一盏孤寂的枯灯,在风中燃尽。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90年代的科波拉已经过了创作的巅峰,他也和教父一样老了,20年前锋芒毕露的科波拉在80年代一连串的失败之中丢失了往日的锋芒。但不论如何,第三部作为教父的收山之作,可圈可点的给教父史诗画上了一个终点。
《教父》系列成就了一群演员,或者说是他们成就了《教父》,马龙白兰度饰演的教父重新诠释了什么叫做黑帮领袖,几十年过去了,一提起教父,不知道会有多少人脑海中会出现马龙白兰度的伟岸身影,他对教父的独特诠释征服了一代又一代观众的心,他让教父这个角色不朽于电影史册,他所饰演的教父成为电影界一个不老的神话!不可颠覆的神话!阿尔帕西诺虽然只有一米七的身高,但他却可以被称为电影演员之中的拿破仑,他赋予教父的精气神让他成为好莱坞的无冕之王,而他之后所塑造的一系列人物更是证明了他的实力。沉默、冷血之中的运筹帷幄、永远不让别人知道自己在想什么的幽暗内心使得第二代教父也充满了非凡的魅力,而第三部最后阿尔帕西诺无声的恸哭更是成为影史中经典的一幕。《教父》三部曲的辉煌和这些伟大演员的表演是密不可分的。
《教父》三部曲都有很浓重的基督色彩,第一部教堂受洗之时的经典暗杀串联,第二部弗雷德向圣母祈福之时的谋杀,第三部则整部和梵蒂冈教堂挂钩,教父三部曲里宗教的氛围是很浓的,基督的普世教义于黑手党放在一起的时候居然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教父本身的含义在为婴儿洗礼的时候保证其宗教教义的人,而在《教父》之中,这种保证受教育的对象变成了整个地下社会,黑色的势力包裹着整个社会,这种“教父”与宗教教父的反差变得很有寓意,让人浮想联翩,每一次宗教仪式后就有一次谋杀,这种反差产生了非常有冲击力的艺术效果,而老麦克最后的忏悔和救赎也非常的符合基督教的宗旨,《教父》并不反宗教,相反,《教父》三部曲都深深的烙上了西方基督教义的精神。犯罪分子也是有上帝的。这也算教父的一个独有气质,另外《教父》三部曲都有很浓重的西西里风,片子里存在一股乡愁,或许这指西西里人的文化认同感吧。这些气质都影响到了电影的配乐和布景,教父的配乐较为的古典,有很浓郁的意大利西西里风格,尼诺·罗塔的神来之笔让《教父》在听觉上也魅力无穷,那一曲经典的speak softly love也成了《教父》灵魂的一部分。
不知道有多少人把《教父》深藏进了自己的内心,不知道有多人因为《教父》而爱上电影,而《教父》或许真会成为一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史诗,那一个个经典鲜活的人物将永远活跃你我心间,在那个在阴暗处把玩猫的教父、在落地窗前一语不发的教父、在剧院前恸哭无声的教父.....
当这一代的电影工作者逐渐退出电影舞台,回望他们留下的一路辉煌,笔者内心不禁情绪激荡,我们必须饱含深情的感谢他们,感谢他们给我们留下的每一个永恒瞬间,感谢他们给电影史铸造的神话。时过境迁,经典的东西永远不会被尘封,面对伟大的传世之作,我们需要思考,也需要缅怀。谨以此文向伟大的《教父》三部曲致以我最崇高的敬意。
㈥ 飞跃老人院的视听语言影评
在电影院看完了期待已久的张杨新片《飞越老人院》后,擦擦湿润的眼眶,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远方年迈的爷爷奶奶打个电话。电话铃一响,听出孙子的声音后,电话那头开心、灿烂的笑声让我心酸:对老人来说,需要的只是那么一点点关爱。
继上一部作品《无人驾驶》关注都市男女情与欲的纠结关系之后,张杨在这部新片里直指中国社会目前可以说是最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由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老无所养、老无所依的问题,体现了导演出道以来一以贯之的敏锐视角和人文情怀。影片自始至终贯穿于一股温情的力量,与《杀生》和《黄金大劫案》相比,文艺气质更为浓烈;而在这种文艺气质的背后,是对快要走到尽头的生命的本能怜悯以及对老人们挥之不去的孤独感的深切同情。影片的具体情节我就不一一细说了,谈谈自己印象最为深刻的几个地方:
1. 恰逢节假日,小朋友和企业家们来探望关山老人院的老人们。导演特意给了小朋友满嘴的口红和企业家送出的鲜红色的钞票两个明显的特写,暗示出这种所谓的关爱只是一种社会化的例行公事,是社会体制的一部分;老人们真正需要的,不是这种每逢节假日作秀和运动式的探望,而是长久的陪伴和关爱。
2. 当老葛儿子来给老葛退回20万块钱时,说了一句“这20多年你欠我们多少债”。此时,精神不太正常的老高立刻爆发,朝老葛儿子扔去瓶子,并大声喊道:“只有你们欠我的债,哪有我们欠你的债”。这句台词无非是表明,中国父母,至少老高这一代人,养儿育女的目的之一仍然是传统的“养儿防老”,因此父子之间并不简单是一种生命的延续关系,而是父辈对子辈有着养育之恩,这种恩情债要靠子女对年老的父亲赡养来还清。短短一句话,中国传统宗法制的伦理思想尽显。
3. 与美国那部著名的《飞越疯人院》相比,这部电影对老人院的飞越表面上看起来同样是对社会体制的反抗,但实际上,“疯人院”一片强调的是个人的自由、独立意志大于一切,而这部电影里的反抗最终的结果,却仍然回到了传统的社会运行秩序和社会伦理,因为老人们之所以要飞越,不是为了空洞的个人自由,只是为了能再见远在日本的女儿一面,尽享天伦之乐。“疯人院”里,幸福是建立在个体自由之上的;而“老人院”里,幸福则是寄望在他人身上。由此也可见中西方社会伦理和历史变迁不同带来的价值观差异。
4. 影片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人们逃出老人院,行走在去天津的路上时,路边出现的大片向日葵、奔腾的骏马和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在这样一部严肃题材的电影里,出现这样的场景,既是对老人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赞誉,也是张杨导演一直以来的浪漫主义情怀的最好表现。
5. 在老人们开始表演节目时,响起的音乐是动画片《西游记》里的插曲。用这样的音乐作为背景伴奏,一来可能是暗示老人们生命快要走到尽头,即将有可能驾鹤西游;另一方面,西游记里的西方是天堂,是极乐世界,这也代表了导演对这些可爱的老人们的良好祝愿。
6. 老周在影片中的搭档朱太太丧失了记忆,把老周当成自己的老伴,然而到了后来,两人似乎有假戏真做的意思在里面。在老人院里面的同伴们谈论时,有一位老人赞叹道:“朱太太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把不该记得的都忘记了,把不该忘记的全记在心里”,这句话或许是老人们晚年生活的最高境界,因为如果老太太不失忆的话,或许她还沉浸在晚年丧偶的痛楚里,而无法跟老周享受晚年的快乐。
7. 老周的生命最终在海边走到了尽头。他走的那一刻,天边升起了太阳,然而那太阳看起来,却跟夕阳一般,这或许象征了生命的周而复始,个体的生命只是人类生命和历史延续长河中的沧海一粟,无须悲观,也无须伤感。
最后,我想用《礼记》里的一段话作为这篇观后感的结尾:“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以此向本片导演张杨致敬,向在好莱坞吸金商业大片、严酷的电影审查制度和把电影视为娱乐品、消遣品而非艺术品的绝大多数中国观众的三重压力面前,坚守艺术底线和人文情怀的中国导演们致敬。只要你们不倒下,中国电影一定能够拥有美好的明天!
㈦ 时代的挽歌,发展的警钟--电影《天浴》观后感
[时代的挽歌,发展的警钟--电影《天浴》观后感]生我养我的土地:写给老金影片看了一半,我忍不住按下了暂停,在老金与秀秀相守等待厂部接秀秀回去的那个晚上,时代的挽歌,发展的警钟--电影《天浴》观后感。天,深邃而高远,繁星点点,在广袤的草原上,一堆篝火边,秀秀依偎在火边,和老金闲话:秀秀:你说厂部明天会派人来接我吗?老金:嗯秀秀:那要是他们不来呢?老金:那就后天来秀秀(拿起那杆枪):老金,你就一辈子养马吗?老金(沉吟片刻):马也养我啊秀秀:一辈子在这个地方?!老金:哪都一样啊。然后,我按下暂停。眼前,是老金那忽明忽暗的烟头,和在篝火掩映下,那张从容的脸庞。其实,从一开始,影片就给我们展示了一片美好:无论是豆蔻年华的青春少女,还是天伦之乐的家庭,都是一篇自然的景象。但是,政治,和领袖的意志,让知识青年下乡,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农村和边缘地区的落后面貌,让这些正值生长的孩子离开父母、家庭,这首先让我反思这种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农村的落后真的能靠这些孩子们改变吗?随着影片中的展开,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他们连起码的环境都不能适应,怎么谈改变呢?能力、力量、社会环境、经济基础、道德水平,太多太多,他们只能是游离与环境之外的一股单独的力量,无力、没有方向。就像秀秀,她的生活习惯、思想,根本没有改变,只想回到成都。甚至在老金面前炫耀几十种调料做成的凉粉,几百种菊花塑造成的天安门,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杯具。反观老金,18岁,正值青春年华,斗狠,在部落的殴斗中失去生殖器,可谓失去了男人的根本,但,你仔细看他,可不正是一个男子汉:面对苦难不抱怨,几十年养马,荣立了两次二等功,面对艰苦的环境,他坦然处置:"哪里都一样",是啊,怀着一颗平淡的心,那方水土不养人,所以他说,马也养他,马,何尝不是大地、何尝不是自然?面对不怀好意冲秀秀洗澡来的男人,他用手中枪打穿对方的帽子,根本不理会对方的叫嚣,轻蔑的说来呀,老子等着你!这是一种多么强大的雄性力量,比起厂部翘起二郎腿,用手中的权利,哼哈讲话的政治小丑,老金是多么的高大和浑厚!这是一个了然生命和自然的男人。尽管后面有许多男人来找秀秀的丑恶画面,而这期间老金并未阻止带来我对这个男人的藐视,但放在那样一个时代,老金又能做何为?他曾经说过,回成都很简单,直接骑马送回去就行了,但秀秀告诉他,那是行不通的,没有那些厂长政委们的批条,街道老大妈也可以把她重新送回来,我真正体会到一个人的柔弱和无助,被时代玩弄于无形之间却又欲哭无泪。老金能做的就是在秀秀陪了又一个男人睡了之后,骑马十几里为秀秀取来清洗下体的清水,就是在秀秀做完人流大出血却被惨无人性的三趾糟蹋时拍打门窗,继而打的他满地找牙。作为老金,其实是许多中国较大一部分觉醒的人代表:只想找一块净土,安静的度过此生,可是时代,却让人不得安宁,把最美好的东西送到你身边,却又让你眼睁睁看着她被毁灭。老金结束秀秀生命的时候,镜头切向了遥远的天际,几只雄鹰在蓝天上自由的翱翔,那难道不是老金作为一个人高昂的理想和人格吗?可惜,老金连这些都不能保留,所以,他选择陪着秀秀一起离开这个污浊的世界,让皑皑的白雪还他本来的高洁,观后感《时代的挽歌,发展的警钟--电影《天浴》观后感》。这也让我反思,面对这样一个动荡起伏的社会和时代,作为一个男人,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女人和美好的东西?你躲到一边,欺骗自己看不到、听不到,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你只有变得强大,和光同尘,才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之所以开始交代老金失去男人的根器,按我的理解,他是失去了作为一个男人的济世情怀和宏大愿望。所以,他是纠结的,最后,只能以死来完成夙愿。野百合的春天:给秀秀秀秀遇到和告别厂部采购员,镜头都对准了草原上的野花,深紫色,纯白色,在蓝色的遥远的天际,摇曳在碧绿的草原上。寂寥、落寞,就像秀秀。像她这样内心充满对生活的热爱,却生长在那样一个闭塞、苍白、盲从的时代,注定就是一个悲剧。但,这有错吗?就像一个热血的孩子,作为父母,不能给他一个施展的平台,谁之过?别忘了寂寞山谷里角落野百合也有春天。要想不为五斗米折腰,就要有五斗米,至少是活命之食。但对于从小生活在一个城市里的姑娘,文明以及背后的吸引,对半途来到草原上生活的秀秀而言,可谓不可拒绝的诱惑。影片一开始,秀秀那么单纯,如一支百合花,绽放在尘世中。离别的场面,体会不到未来的艰辛,还轻松的跳过包裹。只是在车子驶离家乡,透过车篷的破洞,瞥见父母和妹妹时,才顿觉离别的痛苦。来到边疆,她服从组织的安排,表现优秀,想早日回到家乡,可我们的组织,轻松而随意的就把她派到草原,还许诺学会养马回来时让她带十个知青,和白马旗的铁姑娘组比赛,时间是六个月。我们单纯的小姑娘再一次相信组织,但一百八十天的时候,是诺言被践踏的失望,继而她开始凭借自己的身体争取回城的机会,那些无耻的、不负责任的男人,就是利用秀秀这个单纯的愿望,满足自己的欲望,赶马车来的、骑摩托来的,甚至是开拖拉机来的,当老金拉着怀孕的秀秀、举起枪的枪对准这些懦弱的男人的时候,他们恐慌的像驴子一样挤在一起,继而逃开,这是怎样的丑陋?让我不仅想起莫泊桑笔下的羊脂球,以及利用后不负责任的男人的嘴脸,古今中外,何其相似乃尔?而秀秀,从遇到采购员的暴雨之后,周围的景色逐渐发生了变化,从盛夏到秋天,从深秋到漫雪纷飞,一个生命就这样被时代、被政治、被丑陋的人性所摧毁。一如她的眸子,从清纯无暇到满怀心事,再到充满热望、继而失望、绝望,当最后,她面对老金的枪口时,最终明白,死,是自己最好的解脱,因为即使回城,自己的灵魂该去何处皈依?老金成全了秀秀,质本洁来还洁去。只是,一个年轻的、充满热爱的、美丽的生命,经历了种种痛苦、蹂躏、摧残之后,痛苦的死去,期间的原因不值得我们深思吗?要知道,在生命面前,没有任何人能够剥夺其追寻真善美的愿望。一如每一朵花啊,无论是在花坛、路边、深谷,都有绽放自己的权利和自由。时代的挽歌:给我和我的祖国所以,这是一曲唱给那个时代的挽歌,是敲给我们这个时代的警钟:文明的进步,是以每一个人人有尊严的活着为基础,时代的发展,必以每一个个体的自由为前提。以史为鉴,但愿我们的民族昌盛、国运长久!()〔时代的挽歌,发展的警钟--电影《天浴》观后感〕随文赠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㈧ 看美国电影天伦之旅的2000字观后感
《天伦之旅》 是由柯克·琼斯执导,柯克·琼斯、托尼·诺格拉和朱塞佩·托纳多雷担任编剧,罗伯特·德尼罗、凯特·贝金赛尔、德鲁·巴里摩尔和山姆·洛克威尔联袂出演,影片于2009年12月4日在美国上映。影片翻拍自1990年的同名影片,讲述一..
㈨ 电影《天伦之旅》的英文影评
此片有1990年、2009年两个版本,其中2009年的版本是罗伯特·德尼罗主演的。
两个版本的英文影评在这里:
http://e-card.51.net//156440065.htm
㈩ 2012影评(800字)
我看了,情节和特效都很震撼!没有必要上升到政治层面吧!是一部很不错的大片!
杰克逊是幸运的,从电台疯子那里知道了2012地球毁灭的秘密,坐飞机去被地震吞陷的洛杉矶拯救前妻和两个孩子,冒险驱车去正面临火山大爆发的怀俄明州黄石公园拯救广播电台主持人寻找可以逃亡的地图,诺亚第一次叫他“Dad”第一次对着他喜欢的戈登大喊“他是我爸爸”!一路披荆斩棘从毁灭几十亿人的灾难中逃脱出来,最后成了拯救整艘美国“诺亚方舟”大船的超级英雄……他们成功了,也因此更爱彼此……
美国总统发表电视演讲,人民有最后的知情权,在此之前,孩子有权得到大人安慰,人们有权互相表达原谅,人们在死之前才发觉表达亲情是人类最后想做的一件事情。一家人拥抱在一起,一起平静的面对死亡。那个最先警觉世界末日的印度帅哥,记得他挂断电话后凝望孩子的表情和眼神,那个操着一口蹩脚英语的俄罗斯自私的富豪,最终用尽全身力气把胖儿子举上大船跌落谷底的嚎叫,人们给自己家人的最后一通电话,来得及的,来不及的,突然明白当一切实体都失去的时候,血液里的那份感情,从出生之前就牢牢的牵系住了你和你生命里最重要的那些人……
当看到海啸漫过喜马拉雅山顶时,不自觉的在思索,在生命的最后关头该怎么办?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谁对你更重要?你要在生命余下不多的时间里做些什么?面对门外万千没有登上方舟的人,黑人科学家煽情演讲,如果人们不互相帮助,选择自己逃生,未来该如何面对孩子,面对良心?当灾难来临的时候原来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很无私!俄罗斯、日本、中国、美国……同意开门,让那些买了票却被挡在门外的权贵人士上船!
当地球毁灭一次后,世界的屋脊是好望角,这个地方有多美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这个名字很美,我想作者最后选择“好望角”也有着自己的用意吧,是深深的祝福,愿所有人都可以幸福美满的活着!杰克逊的前妻最后动容的说“原来,我一直等的人就是你”!当经历了一场生与死之后,突然明白!一家人抱在一起,杰克逊说:“我们就在这里建造我们新的家园”,他们的天伦之乐!
只是故事毕竟是故事,电影终究是电影,这些我们没有办法去经历,很庆幸,也很遗憾,庆幸的是我们不用经历这样的恐惧和绝望,遗憾的是,我们没有电影里面人物那么好的运气死里逃生然后突然醒悟,就像此刻能够看到的那样,在不经意中掉入开裂的地缝、在声嘶力竭中见证火山喷发的一瞬间、站在豪华邮轮上直面滔天海浪,或者坐在地铁、私家车、飞机里面任由这些人类发明的工具带着自己驶向未知的死亡……
电影的结局可以说是完美的,但也是不完美的,总有那么一点点的遗憾,戈登他必须消失,多余的人只能让他消失!导演无能为力,没有办法救他,因为杰克逊的一家的需要幸福,他们不可能五个人生活在一起……
就像方舟没有办法拯救全世界一样,它只能带上各国的政客、领导人、财富精英,只有他们才有能力重新创造人类的文明,重新书写人类的伟大历史;它只能带上宝贵的物种,品质优良的优先留下!很残酷,也很现实!不禁陷入沉思……
努力的活着,努力的让自己变得强大,努力的爱我们的亲人、我们的朋友、身边一切值得去爱的人,努力的让自己幸福,努力的让身边的所有人都更有幸福感……
珍惜幸福!!!
努力让幸福加倍!!!
用不一样的眼睛看这部片子,用不同的眼睛看这个世界,我们自然会得到不一样的结果!我看完更多的是感动,因为我比较小女人吧!呵呵,楼主想必比较大男人,愤世嫉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