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后影评 » 电影雨果影评

电影雨果影评

发布时间: 2021-02-13 08:26:29

Ⅰ 对于 雨果的评论

雨果Victor Hugo(l802~1885)法国浪漫主义学运动的领袖,是法国最伟大的作家。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

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

1.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雨果名言

2.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的人和劳动的人,实际上,这两种人是一种人,因为思想也是劳动。——雨果名言

3.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雨果名言

4.人的智慧掌握着三把钥匙,一把开启数字,一把开启字母,一把开启音符。知识、思想、幻想就在其 中。——雨果名言

5.世人缺乏的是毅力,而非气力。——雨果名言

6.大胆是取得进步所付出的代价。——雨果名言

7.应该相信,自己是生活的强者。——雨果名言

8.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都望而怯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雨果名言

9.谁虚度年华,青春就要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雨果名言

10.笑声如阳光,驱走人们脸上的冬天。——雨果名言

11.勉强应允不如坦诚拒绝。——雨果名言

12.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无边黑暗的也是人心。——雨果名言

13.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名言

14.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雨果名言

15.脚步不能达到的地方,眼光可以到达;眼光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到。——雨果名言

16.多办一所学校,可少建一座监狱。——雨果名言

17.生活就是面对微笑。——雨果名言

18.人的两只耳朵,一只听到上帝的声音,一只听到魔鬼的声音。——雨果名言

19.我宁愿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我的前途,而不愿求有力者垂青。——雨果名言

Ⅱ 求雨果电影影评!!我们坑爹的艺术课要我们写800字!求高人写个300或400字指导一下!

去豆瓣影评找就好了

Ⅲ 电影悲惨世界观后感

——没兴趣看《悲惨世界·歌剧版》!

“有口臭的”雨果就是喜欢把下层民众的命运写得永远悲惨,永无翻身之日。他是资产阶级民主派作家,他所有的作品都是假惺惺对苦难民众报以同情,本质上他否认下等阶级可以通过正当途径得以上升,这反映了他所处的资产阶级上流人士的根本立场(阶级立场),注定了他作品的阶级局限性。他的《巴黎圣母院》是我认为他笔下最好的最具戏剧冲突和矛盾斗争因而最有力最成功的一部杰作,甚至堪称力作,但是该作仍以底层民众无法与所谓之“命运”抗争的终结式悲剧收场,雨果就是这么酸臭!他是一个沽名钓誉、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不过,站在他所在的社会背景讲,要是他不把底层大众写成深受苦难,血泪满满、无尽坎坷的样子,要是他胆敢描写无产阶级取得成功、夺得地位、获得荣誉、争得胜利……描写下层民众通过合法合理途径得到翻身!那么当时的政治当局一定会禁杀这种思想,不能让他的作品顺利问世!更何况,我想他本心上也是极不情愿真正地站到人民一边去的,毕竟是两个绝对对立-彻底决裂的阶级!

雨果的这种假仁假义式的内心纠结-情感矛盾的挣扎反映在他的作品中:就是他一方面揭露社会黑暗面,一方面给予他笔下的民众以“注定了的”悲苦结局——典型的像是:《悲惨世界》中妓女芳汀只能和逃犯搞在一起,互生同情,上下阶级的势不两立“注定”她不可能和上流社会搞在一起,也“注定”她命运悲惨,悲惨至死!《巴黎圣母院》的吉普赛女郎只能和又畸丑又苦命的撞钟人搞在一起,永遭上流社会冷眼、排斥、唾弃、鄙视。——反正雨果就是要竭力实现一种无法抗争的宿命式结局!所以说他是“有口臭的”!——因为他总是把下层人民“命运”写得很惨,其实是很巧妙地迎合着上流社会的自私、狭隘、阶级歧视/仇视、阶级压迫心理,所以他的作品才能顺利出版,得以成为一代文豪。

而且通观雨果的几部代表作,我们发现他和大多数社会精英一样,是惯于而且打心眼里面倾向于把下层人民看成一帮乌合之众的!比如芳汀和冉阿让——妓女理所当然就该跟罪犯乌合!艾丝美拉达和卡西莫多——吉普赛女氓流顺理成章只能和畸形人配成一对!——这些乌合之众就是这么够呛!他们终生都“命定”无可救要!——所以说,他的作品表达的艺术美学观根本上是符合上流社会看下流社会的强烈歧视眼光的!要是他不把妓女和流窜犯、社会氓流和畸形弃子安排在一起,我想,即便在社会思想大解放的高度开明化的今天,大多数有审美鉴赏力的上层人士是绝然受不了的!

雨果是个资产阶级民主派作家,资产阶级民主派的显在特点就是虽然同情民众,但不能改变资产阶级根本立场。他们在无产阶级革命中是动摇、易叛变、不彻底、软弱温和或温情保守、乐于妥协的……

我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理解雨果的!我也认为中下层平民就是脑子不好,都是乌合之众。这些乌合之众怎么可能结局不悲惨呢!——要有这种可能性,我真是宁肯当场跳楼撞地,直截撞见鬼去。

Ⅳ 《阿黛尔.雨果》这部电影好看

有一些电影,从听说到期待到相遇到最终的喜爱,要经历一段很长的时间。
对的时间,对的心情,对的电影。齿轮的契合,有的时候是需要缘分的。

如果没有阿佳妮,我想我肯定不会喜欢这部电影——《 阿黛尔·雨果的故事》—— 一部女人为爱疯狂的电影,一个放弃了尊严,离乡背井,追求爱情的故事。
然而,在我看来,这绝不仅仅是一个爱情故事,更确切的地说,这是一个女人内心的挣扎与渴望,是一个人对于自身独立性的不懈追求。

阿黛尔,雨果的小女儿。
她有一个伟大山峰一样的父亲,因此,她的名字前面,会出现另一个人的名字,永不磨灭。
丽奥,阿黛尔的姐姐。
19岁时死于溺水,深爱她的丈夫也随之殉情。这是阿黛尔生命中另一座高峰,爱情的峰,千辛万苦,却无法翻越。
小小的阿黛尔,敏感的阿黛尔,想要被人爱的阿黛尔。她在这种巨大的传奇式的阴影中迷失了自我。

姐姐死了,她成了家里唯一的女儿。
爱,终于落在她的身上。
可是,是真实的么?
人们忘不了的是那个拥有完美爱情却早早离去的丽奥。她的遗物——美丽的衣服,她的死亡——致命的沉溺纠缠着永远的羡慕与嫉妒,统统变成了妹妹的梦魇。

阿黛尔,阿黛尔
是一个人的女儿,是一个不受宠爱的女儿。
就好像,可以随时被抹去的痕迹。

她要确定自己,寻找自己

“这真是不可思议,一个年轻女孩子,漂洋过海,从老家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只为了跟她的爱人在一起,这我能办到。”

这是她的宣言,是她对自己的力量的表现,而爱情,只是这旅程的载体。

漫长的,执着地追寻之后,她终于被自己疯狂的无人回应的爱所吞噬。

于是,在遥远的他乡,当她与那个她爱的人擦肩而过时,却再也认不出他了。

影片的最后,经历了漫长的遗失灵魂的岁月后,她最终还是葬在了自己父亲的身边。

消失在历史中的一段传奇,只有远远观望时,才会觉得美丽,也才会觉得不那么哀伤。

——————————————————————————————————————————————————----

回头说说我喜欢的阿佳妮。

《 阿黛尔·雨果的故事》、《罗丹的情人》、《玛戈皇后》。

三部电影,三个美丽又疯狂的女人。

有人说阿佳妮是本色演员,出演的总是同类型的边缘女人。

如果换个角度来看,也许,这样的角色,除了阿佳妮,真的很少有人能够胜任。

某次从北京坐夜车回太原,深夜看三联周刊,其中一篇介绍一位去逝的著名摄影师。他有一个美丽到接近完美的姐姐,在很年轻的时候就疯了。这对于摄影师来说是深入骨髓的记忆,于是,他终生追寻的主题就是美丽与疯狂。

也许,这真的是一个永恒的命题。
而阿佳妮,就是被上帝派来诠释这个命题的。

1974年,也就是《 阿黛尔·雨果的故事》开拍的前一年,特吕弗写信给阿佳妮,说:“你是个不同凡响的女演员。除了让娜·莫罗之外,我从没如此迫切地渴望把一张脸固定在胶片上……”“单是你的面孔就能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单是你的目光就能创造出戏剧性的氛围。你甚至可以演一部没有故事情节的电影,那就是一部关于你的纪录片,它将可以与任何一部故事片相媲美。”

我想,这是一个导演能够给演员最高的赞扬。
也是对阿佳妮的评价中,最极致的了。

Ⅳ 有没有关于外国电影的影评

评论一:
片子紧凑了!

为了不让电影沦为“动画版”的文字说明,原著已经精简再精简,可还是撑足150分钟。难得的是影片没有遗漏任何一个解密关键的环节,连“白化杀手”塞拉斯的身世也用镜头拼接快转,可见导演煞费苦心。两个密码筒变一个,复杂的密码解释能舍则舍,博物馆馆长和孙女索菲·奈芙的决裂过程一笔带过。没有了杂七杂八的信息,影片的确创造了环环相
扣的紧张氛围,转而考虑一下,如果电影也事无巨细地一一解释,你也许要在电影院坐上整整半天!

情节太快了?

影片情节进展过快,似乎所有东西一瞬间都堆到眼前。观众毕竟不是训练有素的情报人员,所以只要有一处没有弄懂,就会一直如坠雾中。提彬爵士与罗伯特在书房中的大段对白,简直堪比一堂宗教学讲座,要是不知道“圣骑士”、“东西罗马的分裂”、“中世纪的黑暗”,要解的密平白又多了几重。电影放映结束后,一位年纪稍长的阿姨不断询问身边的人:“这个主教怎么不明不白就相信坏人呢?这个教堂跟前面那个白人(塞拉斯)去的是不是同一个啊?为什么前面那个人没找到杯子呢?……”

美女呆了?

仗着情节抓人,导演就是有本事把大牌如汤姆·汉克斯、让·雷诺活生生变成大道具!

最让影迷扼腕的就是奥黛丽·塔图的造型——“我可爱的天使爱美丽啊,在这部片里面怎么变成保守高中女教师了!”原著中“勃艮第葡萄酒”般的发色在她身上显得十足暗沉,藏青色职业套装加窄身裙毫无女人味,即使为塑造一个“智慧果决”的女探员,也不至于把女性魅力扫荡干净。没有了爱美丽的古灵精怪,索菲·奈芙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女教师。

“文艺腔”少了!

听说许多看原版影片的观众被那些西班牙词根,法语发音搞得“七昏八素”,译制片厂连夜赶制中文版,扫平一切语言障碍。制作精良的中文版,没有以前译制片的那种“毛骨悚然”的文艺腔,把许多繁难的宗教文字翻译得十分流畅,配音演员的幽默感大有进步,喜欢开玩笑的提彬爵士即使说着标准普通话,他每次出现依然能让观众爆发笑声。

评论二:
实话实说,《达芬奇密码》这本书本身也并非文学价值很高的作品,其中的创意、理论甚至是写作手法都充满了抄袭和借鉴的影子。丹·布朗唯一值得称道的是,他用最聪明的办法把这些东西揉在一起,并赶在一个对信仰充满怀疑的危机年代出了这本书。

无论怎样,对于爱好神秘科学的人来说,即使这样一本略带快餐文学和奇幻小品色彩的小说还是会吸引你在一个晚上连夜读完。

加上好莱坞的大制作、汉克斯和法国天使的搭档,也使得我对电影充满了期待——这种期待的基础是只希望能再现书中紧张气氛和高智商的推理,并不指望一部根据畅销书改编的电影能有什么惊喜和突破。

问题在于,连这样一种期待基本也没能实现。电影里的汉克斯们仿佛变成解迷类RPG游戏的角色,表情做作、节奏混乱,根本不像是一部好莱坞的精美电影。

不过,我们不能责怪汉克斯和他的美丽女搭档奥黛丽·塔图,毕竟他们已经努力在做了,只是编剧和导演赋予他们发挥的空间实在太狭小。首先,对比原著中更加犀利和明显地嘲讽天主教廷,电影在此弱化的太多太多。大概是考虑到天主教徒们对电影的反对吧,电影在很多情节和对白上都缓和了不少,这样使得本应该多少能反映现代社会信仰危机的可能性丧失殆尽,关于基督的争议在电影里面彻头彻尾地变成了一个戏剧的噱头,而非严肃和现实的历史问题。其次,作为原著特色之一的悬疑和紧张气氛,在电影中几乎仅仅单纯地演变成恐怖——比方说事共会的肉体苦修、隐修会的神婚仪式等等。此外,电影的节奏把握也很成问题,虽然在150分钟里看似迷题一个接着一个,但实际上却令人感觉毫无变化,前30分钟觉得刺激,后面的时间里就觉得“审美疲劳”,尤其是在电影后段中缺乏更新鲜的镜头的时候。

如果说,以上种种都是由于电影本身的特点不得不改变的话,那么个人倒是认为没有再现原著中精巧和充满智慧的各种解迷元素反而是电影的致命伤。这就好像你在玩一个类似“古墓丽影”的游戏,第一个迷题是1+1等于几,第二个迷题就是2+2等于几一样乏味。各种迷题设计的是不是令人赞叹却恰恰是这种冒险类电影的杀手锏,看看以前的印第安纳琼斯系列就晓得了。

尽管如此,说了一大堆的缺点,还是要提几个值得一看的地方。出演白化病人赛拉斯的演员保罗·贝塔尼很不错,虽然台词并不很多,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我们一点也听不懂的拉丁语,不过表情和细节动作却十分到位。其次,虽然百分之九十九的内容都没有改编的令人满意,但是影片最后结尾对小说的改编却十分有新意,甚至可以说更好一些。个人最喜欢的部分也是最后汉克斯以古代圣殿骑士的姿势跪在抹拉大陵墓前的那一幕。

Ⅵ 雨果观后感

前几天和全体教职工观看了获得第84届奥斯卡提名的电影《雨果》
我们来先看故事梗概:小男孩雨果是天生机械控。他寄宿巴黎火车站钟楼,偶尔会去玩具店偷些零件,用来修补父亲留下的机器人。一次行窃,他被店主乔治·梅里埃(戏剧电影之父)当场抓获,因忌惮带猎狗的巡警只得就范。乔治拿走了雨果父亲的遗物——一本机械手册,令他心急如焚,他尾随至乔治家中,结识了养女伊莎贝拉(饰演者是个美国女孩),他恳求她帮自己保住手册。而伊莎贝拉则觉得此事蹊跷,于是两人结伴探秘。修好的机器人作画的落款却显示乔治的名字,让他们疑心顿起。终于他们发现了乔治家中装满画作的神秘柜子,并在图书馆的电影书籍中发现了乔治的身世。一位知情人的现身,让他们的奇幻冒险更添神秘…
看电影的时候,心里是温暖的。当我们逐渐跟随主人公雨果“演绎”他那传奇历程的时候,在他知道相依为命的父亲在博物馆遭遇火灾,留下未修复完毕的机器人是他得以维系精神的希望,而醉鬼叔叔则把繁重的给时钟上发条的任务丢给了他。一时之间,书不能读了,图书馆不能去了,吃不饱(要顺东西吃),穿不暖(冬天下雪的时候都没有裤子),而醉鬼叔叔做的“最伟大”的事情就是让他有个临时栖身之处,但他仍然不能逃脱作为孤儿的命运,那个在战争中单腿残废却古板的保安还有凶残的猎狗总是那么执着的要把他抓去孤儿院,而天才的雨果却总能侥幸逃脱。当父亲留下的遗物——机械手册也被怪异的玩具店老头(乔治)拿走,在自己难受如斯时,乔治的养女伊莎贝拉的出现就像一缕照进他心灵的阳光,成为他的希望,两个人同样都有冒险精神,于是彼此温暖了对方,萌发了孩童间的信任与理解,也让我们观影者有了温暖的期待。
“如果你觉得自己微不足道,”雨果说,“比方世界是一个庞大机器,那么它的每一个零件是让它可以良好运转的零件,而你我,都是这必须存在的齿轮。就像这个机器一样,他的每个零件都是必不可少的,都有他存在的价值!”这句话如阳光一样也照进了伊莎贝拉的心灵。
当雨果在伊莎贝拉的帮助下夺回自己的笔记本,而待神奇的机器人修葺完善时,却发现还是少了那个心型钥匙,而秘密的最终打开是需要用到小伙伴伊莎贝拉挂在脖子上的心型钥匙。一起修复了神奇的机器人,最终了解了父亲死去的前因后果并戏剧性的感化了“恶势力”,结束了困苦的生活并且给自己的生命带来了新的惊喜……
在观影过程中,我一直诧异乔治既然作为电影导演曾拍摄过500部电影又为何衰败至此,电影中只交代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一切美好的事物和人民心中的美好生活,从而使他的电影再没有市场,并且把胶片廉价的卖给化学品商而做成女人脚底的高跟鞋,那是一种怎样的摧残?!所以我网络了这个传奇的人。他被公认为“戏剧电影之父”的乔治·梅里埃,这个传奇人物,他带着他的电影在那个年代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让人们认识电影,理解电影的精髓,最主要的是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让人们从电影中学的智慧的思考和适当的人生哲理。《雨果》电影中也很喜剧性的最终让乔治看到了他的80部在战争中残存的作品,这其实是导演表达了最这位伟大人物的最后的敬意

Ⅶ 雨果读后感

《雨果》观后感
昨天,妈妈从公司考回来了一部电影,名叫“雨果”。妈妈告诉我,这部电影她看过了,他觉得又好看又惊险,建议我看。
我和彭彭怀着激动的心情打开了电脑,开始观看。电影的主要内容是:小男孩雨果的爸爸,在一场突发的大火中被烧死,雨果的叔叔把雨果带到火车站修理大钟,而雨果的叔叔,却神秘失踪了,从此以后,雨果就一直躲在钟楼的墙壁里。雨果为了修好父亲在世时从博物馆里捡来的坏机器人,偷偷地从乔治?梅里埃的店里拿走了很多小零件,可是有一次,雨果被乔治当场抓住了,乔治逼迫雨果把口袋翻开,把雨果偷得零件收了回来,还把雨果爸爸在世时辛辛苦苦画的小本子收了,声称要把它烧毁。雨果认识了乔治的养女,并与她一起冒险……
最后大家才知道,原来,乔治年轻时,是一个很有名的魔术师、导演。可不久,一大批士兵退了下来,他们都觉得电影很无聊,于是,人们就渐渐的忘了乔治与他的演员,乔治觉得很痛苦,他决心毁了这一切,并忘记这一切,可他就是不忍心毁了自己精心制作的机器人,于是,便送给了博物馆……
雨果本来是一个普通的小男孩,可是,他靠着自己的勇气与屈强,逃过了车站巡查员的一次次追捕、不顾一切的从火车轨道上捡回机器人等,足以让我们生起敬佩之心。
这部电影中,我最讨厌那个追捕雨果的车站巡查员,他总是不顾青红皂白地追捕雨果。
我很喜欢帮助雨果度过重重难关的那个女孩……
总之,我很喜欢这部电影!

Ⅷ 雨果的秘密好看吗

很好看,里面的女主是《海扁王》的hit girl长大咯,
还有男主也是可爱的正太,演过《梅林传奇》《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感觉不错
故事的角度蛮有特点的,可以看看

Ⅸ 电影《雨果》的如何用英语回答下面几个影评问题

Long shot pierced the bright movie time, turned the corner in twentieth Century, in the melodious music into the 1930 Paris Montparnasse train station. Color aesthetic, romantic, elegant perspective, exquisite close-up, and the crowd in sky, floating st, and Hugo deep blue eyes, Eiffel Tower looks out, to the train station on the tower of old clock in rotation, is coated with a layer of nostalgia, partly hidden and partly visible, such as st, step back in time, history repeats itself. As the water overflow halo picture, soundless and stirless elegant, romantic seamless track, a layer in the softly old time, happy way, like the instant blossom, old time open so bright bright, and we look like through space-time sword lightsaber shadow, is the gentle bright, diffuse light, touching story instantly crushed into nothingness, carved into eternity.This is the best picture Oscar nominated" Hugo" left to my first impression. This is not a simple nostalgic film, but a movement of 3D letters, to French movie master, a founder of meri love and he created a glorious and resplendent old film to that time, has left us for many years, in the st-laden film memories of the silent master to develop our today's film of the silent film era the lofty salute. This is a destined to remain in the world film epic on the movie, destined to become the film course on a brilliant introction, because it is not only a child of 12of Hugo 's adventures, but silent film meri love life the ups and downs of exciting portrayal. In this film, the image of Me Riai is the train station on the toy store serious old man George meri love, Hugo peers Isabel father.Just as the film described it," George loves (1861~ 1938) was a famous magician and puppet artists, in the Lumiere e to brothers Louis Lumiere brothers photo realistic train short film inspired in Montreuil, established the world's first studio. He used specifically for actors, sets, props, costumes and other means of shooting the film, opened up with Lumiere documentary that completely different movie creation. He shot the first film was1899" Dreyfus case". He is very good at using the stopping and shoot the scene changes, at that time quite innovative approach shot" Cinderella"," Blue Beard"," magic lamp"," one thousand one night" and a series of deified film. At the beginning of twentieth Century, he was the first to create the science fiction film" a trip to the moon"," Twenty Thousand Leagues Under the sea"," Conquest", arctic. Especially the" trip to the moon" a tremendous impact, not only to establish the science fiction film the style, but also determining movies rehearsal in film proction status. Merry love film is a film to be the first step in the art of." A trip to the moon" is called love movie career reach the peak of perfection work, brought him great fame and money, but also laid him go downhill, became his insurmountable gap. Because love is too wedded to theatrical performance, resolutely refused to use the location, refused to camera ring shooting angle transformation ( representing the object moving trick photography except), the conservative limited Meili loved the arts development. By 1910, the United States Hollywood has made" Great Train Robbery" and a number of action films, film montage has graally become the grammar, and the merry love but still filming" space travel"," North Pole conquest" repetitive work. Seeing his film graally by the Hollywood film rise of the impact brought about by the box office bust, in order to get rid of economic difficulties, meri love finally decided to break their doctrines, spending huge sums to the

热点内容
绿洲的主题曲 发布:2021-03-16 21:51:32 浏览:239
逃身连续剧 发布:2021-03-16 21:50:58 浏览:188
美味奇缘里的插曲 发布:2021-03-16 21:49:11 浏览:827
调查插曲 发布:2021-03-16 21:48:10 浏览:591
女英雄台词 发布:2021-03-16 21:47:36 浏览:458
加勒比女海盗3演员表 发布:2021-03-16 21:42:59 浏览:378
韩剧手机热播剧 发布:2021-03-16 21:42:12 浏览:791
好看又简单画的年画 发布:2021-03-16 21:41:54 浏览:4
哥斯拉大战金刚预告片 发布:2021-03-16 21:40:51 浏览:246
落叶影评 发布:2021-03-16 21:40:19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