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后影评 » 高压线影评

高压线影评

发布时间: 2021-02-13 17:23:30

1. 法国恐怖片《爱定你杀定你》到底讲的什么

一切都抄是那个小姑娘干的,袭所谓的杀人犯只是小姑娘的心里想出来的,小姑娘是人格分裂患者,她喜欢她的同学,处于嫉妒、吃醋心理,开始杀人(同性恋……)。我开始也没想到,到最后居然女主就是那个杀人狂,是自己精神分裂出来一个杀人的男子形象。

这里有两个影评,看一下吧,对了解影片有帮助: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309194/

http://www.mtime.com/movie/12816/onecomment.html

2. 电影《爆裂鼓手》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意思

《爆裂鼓手》讲了一个有着爵士鼓手梦想的少年,在一名严格到变态的老师指导下,突破极限,不断超越自我的热血故事。这部影片获得多项奥斯卡提名,更成为了许多电影打分网的公认的优质电影。

Andrew最后的表情与电影刚开始他打鼓的表情完全不同,他最开始打鼓表情轻松带有一些坚韧,而最后完全是一种痛苦。结局让电影脱离了“追求梦想”这一单一主题,更深层次地挖掘了心理的问题,通过打鼓这一行为具体化,让观众得以窥探Andrew已经病态的内心。

影片最后的一分钟,两人相视而笑,Andrew继续打鼓,镜头先给到Fletcher,明显他最后抛开一切认可了Andrew,随后Andrew的笑,他获得了他内心所想。鼓上沾满了血,也呼应了影片的Andrew两次提到的,像查理帕克一样为自己爱的事业奉献生命。

影片的结局也是高潮,导演用开放式的结局,就是希望引发不一样的思考。电影不是传统的励志片,也值得每个在奋斗的年轻人细细品味。

3. 抖音神评论有哪些

抖音上的许多评论怼人神句非常经典,滑稽搞笑,一起看看他们的神评论吧
1、能回用方天画戟答 给我削个梨吗 或者用玉玺给我砸核桃,实在不行用高压电线给我弹首东风破 给我解解闷儿也行
2、这笑声没有几年的哮喘是笑不出来的/这笑声和我家水壶开了是的/敷面膜的我直接笑出了皱纹!
3、我对你付出的青春这么多年,换来一句谢谢你的成全。成全了你的潇洒与冒险,成全了我的碧海蓝天。
4、朕的江山养你一个祸水够不够。
5、小三是个好东西她带走了不爱你的狗东西
6、那天我把乞丐装满钱的碗拿走后,竟然治好了他多年以来的残疾。
7、开始以为是青铜,没想到是个王者。
8、看到了有人摔倒了我毫不犹豫的点赞了!
9、从前初识这世间,万般流连,看着天边似在眼前,也甘愿赴汤蹈火去走它一遍。如今走过这世间,万般流连,翻过岁月不同侧脸,措不及防闯入你的笑颜。
10、你已触犯银河正义法中不可饶恕之蛇皮罪,我独秀铠甲将剥夺你的一切权利并对你实行封印缉捕,束手就擒吧!

4. 青藏线这部电影的400字的观后感

观《青藏线》有感

五十年前,在那中国遥远的青藏高原上,一群充满着理想的年轻人,将木桩打入冰雪,开始了一个在那高原上修建铁路的梦想!在形势十分恶劣的情况下,一位年轻人永远地被留在了雪山之中。二十年后,他的遗子带着他父亲的遗物来到了这片雪地,向青藏铁路发起了冲击!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那条铺到昆仑山的铁路。却不得不停了下来。昆仑山的一次地震,吞噬了他的战友与初恋。时光飞逝,他率领千军万马再次来到了这里。进行了可怕的战斗。他们克服种种困难,经过种种磨难,把每座塔建的十分牢固,虽然有人受伤,虽然有人离去,但最终他们胜利了!,地震没有将他们的建筑物吞噬!藏族人民为他们鼓掌,藏羚羊为他们自豪,他们毫无损伤!完成了1160公里的青藏铁路!

高压,缺氧,地震,天气情况恶劣,在5000多米中国最高方,他们完成了他们的理想。为中国人民铺上了这条世上最高的铁路。

去年期中大考,我考砸了,仔细一想,这是我自己的问题,上课没有认真听,做作业只求速度不求质量,回家只知道玩电脑,这样你的学习成绩怎么会好呢?电视里,罗尼·奥沙利文从一个斯诺克小将,成为一个世界第一的高手,因为他有理想
!他战胜了自己!我在全年期中考后仔细反思,认真复习,刻苦学习,终于在期末获得良的成绩。虽然没有全部成功,但是这个学习我会加倍努力,努力超越自己,这就是我的理想。

《青藏线》这部电影拍的让我们感动,更让我们学习,我们学习他们永不放弃,去征服所有的困难!

5. 怎么评价电影《美丽人生》

《美丽人生》 用黑色幽默的手法描述了圭多一家在纳粹集中营中的悲欢离合,展示了圭多对美丽人生的憧憬。

《美丽人生》在残酷环境中特有的乐观。这部电影完全不同于以往任何一部反映二战题材的影片,它是一幕黑色的喜剧,它以一种超越常规的新鲜的角度,通过另一个侧面来面对二战这段历史。罗贝托·贝尼尼以自己独特的视角为在二战中所有受伤的人们注射了一针止痛剂。

《美丽人生》不是一场悲剧,从一开始圭多搞笑的出场就可以看出导演罗贝托·贝尼尼想营造一种喜剧的氛围,但绝对不是为了媚俗大众而故意削弱电影的思想性。其实恰恰相反,贝尼尼这么处理就是为了不媚俗,为了表现更深层的思想,不让观众再沉溺在浅层的感动上。

贝尼尼只是想通过这部影片告诉所有真正热爱生活的人们,噩梦是暂时的,相信美丽的人生才是永远的。就算在集中营里,圭多脸上始终带着笑容。

(5)高压线影评扩展阅读

角色介绍

圭多:演员罗伯托·贝尼尼

圭多是一个外表看似笨拙,但心地善良而且生性乐观的犹太青年。他来到阿雷佐小镇,途中邂逅多拉,两人终成眷属。但是好景不长,圭多和儿子因犹太血统被强行送往集中营。圭多不愿让孩子幼小的心灵蒙上悲惨的阴影,在惨无人道的集中营里,他骗儿子这只是一场游戏。他以游戏的方式让儿子的童心没有受到任何伤害,自己却惨死在纳粹的枪口下。

多拉:演员尼可莱塔·布拉斯基

多拉是一位美丽的意大利女教师,圭多使用各种方式希望追到她,而多拉则是已经有了婚约,不过圭多仍在多拉的生活中添加了许多惊奇,多拉也渐渐爱上圭多,两人结婚后过了一段短暂的幸福时光。但是不久后,她的丈夫和儿子就被抓进集中营做苦役,多拉则因是女人而被送到女子集中营。最后美军抵达,多拉与儿子重逢。

乔舒亚:演员乔治·坎塔里尼

他乖巧可爱,原本和父母过着幸福的生活。后来因为有犹太人的血统而与父亲一起被送往了集中营。在德军投降的前一晚,父亲为了不让乔舒亚受害,编游戏让乔舒亚躲到箱子当中,慢慢等待美军的到来,乔舒亚照做了。翌日,美军抵达,乔舒亚按照与爸爸的约定从箱子中出来,他见到了美军的坦克,并且也与母亲重逢。

6. 物理版的影评,求高人TVT

同学 不当学生很多年了
所以不太清楚现在高一物理的水平达到一个啥程度了
先给你提供几个影评 你参考一下

影评一:
从物理角度看星际迷航:未来人类如何飞行

一个虫洞的模型。如果要从宇宙中的A地飞行到B地,传统飞行路线较长,而利用虫洞则可以快速抵达

霍金坐在轮椅上指出,理论的革新可能使太空旅行的速度获得革命性进展,继而使开拓外星殖民地成为可能。“科学幻想可在一瞬间使你到达目的地,”霍金说,“不幸的是,这将违背科学法则。科学法则说,任何事物的速度都不能超过光速。”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论动体电动力学》一文。这极大地激发了科幻想象,但也制造了一个无情的梦魇———任何物体相对运动速度不可超越光速。不过,超光速旅行依然是人类对宇宙畅游最美的一个梦。科幻片《星际迷航》已经率先超越爱因斯坦。

1 翘曲飞行

瞬间到达目的地

为了实现超空间旅行,五花八门的幻想特技在《星际迷航》中轮番上阵———翘曲飞行(Warp Drive)、虫洞、三维传输器、全息幻觉甲板等等。

对观众来说,翘曲飞行是一种炫技;但对“企业号”来说,这是它的基本技能。为了故事情节的需要,主角必须在光年量级的银河系中,迅速地从地球到达另一星球。

企业号的翘曲飞行,是将普通空间中距离甚远的出发地和目的地,在高维空间上重叠在一起,从而来实现超光速旅行。在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江晓原和他的一名博士生穆蕴秋合作的论文中,他们指出在《星际迷航》的专门技术手册中甚至能看到制作者为“企业号”翘曲飞行编写的基本公式。随着电视新系列的推出,企业号的升级换代,这个公式还被不断加入新的参数来进行修正和完善,尽管它从未直接在电视画面中出现过。

科普作家张旭表示,从柏拉图到牛顿再到爱因斯坦,虽然物理学概念理论已经天翻地覆,“但支撑物理学的因果律岿然不动”。比如,炮弹要先打出炮膛才能击中敌人,不可能炮弹先击中敌人再打出炮膛,相对论不允许超光速,“因为超光速破坏因果律,物理的逻辑性就消失了。”

《星际迷航》聪明地使用了翘曲飞行,既不破坏因果律,又实现了超光速。表面上,它是在很短时间里到达光速都到达不了的地方,实际上飞船在负能量密度的奇异物的支持下,改变空间物理结构、建立捷径缩短空间距离,让太空船在时间上“打败光速”航行。

尽管,《星际迷航》的翘曲飞行是个幻想,却依然在点燃科学家的热情。近日,贝勒大学物理学副教授克利文(Gerald Cleaver)及其博士后研究员奥伯塞(Richard Obousy),制定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试图让《星际迷航》中展现的翘曲飞行向现实迈进一步,当然他们成功的可能性依然微乎其微。

2 虫洞

在宇宙中“穿越”

美国理论物理学家索恩(Kip Thorn)提出的著名“虫洞”理论和翘曲飞行有异曲同工之妙。

“虫洞”的性质很早就被讨论过了。江晓原与穆蕴秋指出,1916年,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发表后的几个月,史瓦西在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里发现了一个解———著名的史瓦西解。1935年,爱因斯坦和其学术助手罗森在一篇论文中,把连接宇宙中两个遥远区域之间的假想通道称为“桥”———后来这被称为“爱因斯坦-罗森桥”,也就是“虫洞”。

科普作家张旭举例说,假设我们生活的普通宇宙是一个苹果,人类是生活在宇宙表面的虫子。他们只有能力在表面爬来爬去,如果有一天他们认识到他们说明的果面是曲面,并且具备了咬穿果面的能力,虫子在苹果里“咬”了一个洞。那么,从一地到另一地的距离就也要比果面距离短很多。我们的宇宙未必就是平直的、朴素的,有可能存在更高维的空间。地球距离织女星是26.5光年,但若通过一条虫洞连接它们的话,也许就才1千米。

不过,以虫洞来进行超光速旅行所面临的问题,那就是怎样保证虫洞的开放时间。索恩的最终设想是以具有“负能量密度”的奇异物作为保持虫洞持续开放的物质条件,由此虫洞将被改造成违背因果律的时间机器用于星际航行。“此外,用两个黑洞来作为虫洞也成为一种假设被提出。”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淼指出。

3 光波传送

回到过去,飞往未来

《星际迷航11》中,年少不羁的寇克被分解成“量子”,被放逐到雪地里,遇到怪物袭击,意外地见到了老年史巴克。

寇克的这一奇遇之旅是“企业号”的“光波传送系统”实现的。这一高科技传送装置也是一时间机器,能让企业号的成员到达任何地方。这一装置是虚构的。可为了实现时间旅行,众多的时间机器被设计出来。而其相关理论都源自这样一个观念:和构成空间的三个维度一样,时间也是一个可变的维度。

1905年之前,物理学家们认为,时间如同一支射向未来的箭,射出了就不会转向。而要想让时间倒转,就需要超光速。然而,光速是一个无法逾越的极限。李淼指出,无论是经典力学还是量子力学,光速都是无法超越的。然而也有特殊情况,那就是在量子力学范畴中的纠缠态。量子物理学认为,一对相互作用的微观粒子可能有着某种特定的联系。对其中一个粒子作用,可能同时对另外一个同时产生影响,即使两者已经相距很远。很显然,这种同时作用超越了光速。

与此同时,科学界无数的假说在破解着超光速的难题,从而为时间机器的超光速之旅找到依据。1937年,荷兰物理学家J. van Stockum从爱因斯坦场方程中得到一个解,指出有一根快速旋转而又无限长的柱体重力场。这样一个场将会违反因果律,它允许出现连接两个时空的闭合类时间曲线。1949年,奥地利数学家哥德尔(Kurt Godel)发现一个爱因斯坦场方程的解,描述了一个旋转但既不膨胀也不收缩的全宇宙。从理论上而言,它允许时间旅行。当然,我们观测到的宇宙正在膨胀,但并没有呈现出转动。李淼指出,尽管现在出现了一些对爱因斯坦场方程的解,但目前对于时间机器的假说中大都是关于这种闭合的类时曲线。

影评二:
《决战猩球》和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

还记得20世纪60年代的科幻电影杰作《决战猩球》吗?

三名宇航员在太空飞行中意外被卷入“时间空洞”(物理学专有名词),被迫降落在一颗由猩猩统治的陌生星球上,而那颗星球其实就是几千年后的地球。物理学家反复咀嚼这部电影的情节之后发现:很多人认为狭义相对论使得时空旅行成为可能,但是这个例子恰恰说明,狭义相对论使时空旅行成为一种挑战。

根据狭义相对论,在这部电影里,以这几名宇航员自身为参考系,他们持续飞行了一年半,而其间地球上的时光已飞逝了2000年——根据狭义相对论法则,这是真实的一幕。但是,这怎么可能呢?因为,无论从哪一个参考系进行观测,光速(c)都是恒定的,通过一系列逻辑推理,爱因斯坦证明了:两个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取决于你对之进行观测的参考系,所以自然而然就会有这样的结果。

根据狭义相对论,任何质量不为零的物质,其运动速度都不可能超过光速。但是,当你运动的速度足够接近光速的时候,就会出现时间膨胀。时间膨胀公式如下:

Tship = Tearth(1-v2/c2)1/2

(以上公式显示,相对于地球来讲,太空船必须以v = 0.9999997c的平均速度飞行,才能获得《决战猩球》中那么长的时间膨胀量。)

因此,虽然从理论上来说,假如你的飞行速度足够接近光速,你就能很快到达一个地方。但是,当你到达目的地时,你很难搞清楚地球上今夕是何年,总统是何人。当你返回地球时,你的孩子可能比你还老。至少,这会让你感到尴尬。

影评三:
《星球大战》里的太空“传奇”

说白了,《星球大战》基本上就是一系列以太空为背景的恃强凌弱的冒险。相关的几部电影都不像科幻小说那样注重“科学”原理,而是违反了许多简单的物理学原理。有一个违反物理学原理的例子显而易见(这在改编成电影的科幻小说中普遍存在):我们听到影片中的战斗轰炸声不绝于耳,这些“太空中的巨响”其实不可能存在。

我们知道,声音不可能通过真空进行传播。然而,在相关几部电影里,每一个跟太空有关的场面中(尤其是在太空战争中),每当各种星球巡航舰和战船齐齐开火时,我们这些电影观众都能“享用”到各种各样的声响:呼嗖声、尖啸声和爆裂声等等。

然而,导演乔治·卢卡斯和他的编剧团队的确承认,想要在一个个相距遥远的星系中穿梭飞行(不受时间膨胀影响),电影中的人物必须想办法快速到达那些地方,而方法就是钻进“超光速”飞行器里。实际上,“超光速飞行器”无法用任何(科学)道理来解释,只是一个必要的情节设置。

不过,或许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可以证明“超光速飞行器”的存在是合理的,我们来看看下一部科幻电影的分析,这部电影做了超光速旅行的尝试。

影评四:
《黑洞表面》和广义相对论的“恐怖”之处

在恐怖科幻电影《黑洞表面》中,精神状态不稳定的威尔博士(Dr.Weir)向我们描述了一个人怎样才可能绕过狭义相对论中的光速极限:威尔博士拿了一张纸,在纸的两端画了两个记号,表示这两个记号是距离能多远就有多远的两个地方。然后,他把纸折起来,让那两个记号相互挨着。他解释说,假如我们对空间也能够这么做,并且能够跳跃穿越这样的“捷径”的话,我们就能在距离极其遥远的星系里以极短的时间穿梭旅行,而不会违背狭义相对论中所指的物质运动速度不可能超过光速这一原则。是的,威尔博士虽然很疯狂,但他可不笨。显然,他对广义相对论也略知一二。

广义相对论称,物质可以让时空弯曲。因此,从理论上来讲,假如你能够创造一个足够大的引力场,你就能在时空中把遥远的两个地方拉在一起,非常接近。

这个设想听起来前景光明,但仍有几个大问题:第一,任何一个引力场,假如它足够强大,能够做到以上假设的话,那它就会摧毁你的宇宙飞船。第二,制造这样一个引力场所需要的能量之大,是完全超乎我们的想像的。第三,即使你找得到一条连接两个端点的路径的话,你也可能陷入上面两点提到的麻烦里去。

然而,电影中那艘“地平线号”破飞船命中注定还是找到了那条捷径。不幸的是,那艘飞船进入了我们所知宇宙之外的一个混沌世界,玩完了,许多恐怖和不快事件发生在飞船全体乘员身上。

影评五:
被电影“颠覆”的物理学定律

在科学家看来,好莱坞导演和编剧在现实世界的物理定律面前编造了诗一般的故事。细究起来就会发现,有些电影的情节是多么的荒谬。美国中学物理教师亚当•维纳在他的新书《好莱坞电影的物理学:千万不要在家里尝试》中对好莱坞电影中违背物理定律的事实予以了抨击。他在书中谈到了好莱坞电影中有悖常理的典型案例以及这些案例背后的科学,提醒别被好莱坞骗了。

1.《威利•旺卡和巧克力工厂》(1970年)

片中,查理和乔爷爷偷喝“泡沫翻涌的‘节节’升空饮料”时,他们的双脚立即离地,身体升入空中,在漫天泡沫中飘浮。这也许是他们腹中碳酸化作用的结果,使乔爷爷和查理的浮力增至可以克服他们自身重力的水平,从而让他们飘在空中。

然而,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我们能计算出完成这种升空游戏所需的空气数量,以及由于查理和乔爷爷体内饮料的碳酸化作用,而导致必要的体积增加。要想抵消自身重力(估计在70公斤左右),乔爷爷的身体必须膨胀到54立方米的体积——如果他是个球体,身体的直径要超过5米。

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计算一下:要想制造电影中的这一情节,则饮料的密度必须为6×109公斤/立方米,这样才能包含足以把维奥莱特身体充圆的液体,而这种密度的液体目前还没有出现。

2.《后天》(2004年)

在科幻大片《后天》中,让人类感到恐慌的敌人是零摄氏度以下、不断移动的“飓风”,能把风暴“眼”底下的一切东西变成冰柱。在影片中,这些风暴的成因令人匪夷所思:通过将零下100摄氏度的冷空气快速从地球对流层(在这个大气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吸至地球表面,获得冰冻的动力。

导演丹尼斯•奎德没想到的是,对流层上部的大气压只是地表大气压的1/10。根据波义耳定律(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气体的压强跟其体积成反比),空气降至地面,其压力增加,体积减小,由于气团是极佳的绝缘体,在这种体积转换期间,相对少的能量就会产生飓风。按照热力学第一定律,作用于气团的力量因其体积减少而产生能量,因此使温度升高。但升高多少呢?在理想条件下,零下100摄氏度的空气在到达地面时,将升至零上57摄氏度。问题是,会有57摄氏度的“冰飓风”吗?

3.《碟中谍2》(2000年)

在吴宇森执导的《碟中谍2》中,汤姆•克鲁斯和多格雷•斯科特骑着各自的大马力摩托车,有过一次猛烈的碰撞。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两人在这次半空中的碰撞过后竟然没事,照样爬起来跳上摩托车溜走。接下来的一幕更令人吃惊,两人在地面上继续打斗,似乎并未受伤,在影片的剩余部分也是如此。

假设克鲁斯和斯科特两人的体重分别为80公斤和90公斤,摩托车速度为时速50英里(约80公里),碰撞持续时间0.015秒,那么碰撞产生的力是惊人的12.4万牛顿,全部施加于两人上身。假设撞击区域的面积为0.35平方米,如此一来,我们就能计算出他们的身体在撞击时所承受的压力为350000牛顿每平方米。

让我们在现实世界中描述350000牛顿/平方米这一数据吧——即便你不清楚1牛顿力的感觉如何:在撞车试验中,人体遭受如此大的压力,他活下来的几率不超过50%,即便活下来,他也会受严重的内伤。在现实世界中,经此一撞的克鲁斯肯定需要复杂、长期的治疗,才能从伤病中恢复。

4.《蝙蝠侠》(1989年)

在这部电影中,“蝙蝠侠”为救金•贝辛格饰演的心上人,与一帮恶棍展开殊死搏斗。一连串的恶斗之后,蝙蝠侠与金•贝辛格从城市最高的钟楼一同摔了下来,结果被钟楼滴水嘴的一个挂钩钩住,成功脱险。如果你注意他们俩的表情,和绳子毫无弹性的猛拉,你就会明白这段情节有多么不可信。

假设蝙蝠侠与金•贝辛格的体重一共是140公斤,下落的速率是每秒60米,在0.1秒内,下落忽然为零(如此会产生600米每二次方秒的加速度),蝙蝠侠通过绳子承受的力是8.5万牛顿。在这么大力的作用下,蝙蝠侠需要多结实的绳子可想而知。即便绳子不会断,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产生的力,肯定会让绳子连着的骨头折断,造成严重伤害。但蝙蝠侠在整个摔落过程中毫发无损,自始至终紧紧抱着贝辛格的细腰。除了电影,上述一幕只能在梦境中出现!

5.《生死时速》(1994年)

片中有个镜头严重失实:被安置了定时炸弹的公共汽车,前冲后撞地越过高速公路上一个看上去有50多英尺(约15米)宽的可怕裂缝。作为观众,我们对这个裂缝存在疑问,因为镜头清楚地显示,桑德拉•布洛克驾车一跃时,高速公路的坡度实际上为零。她是如何使巴士不碰到桥下支架的呢?

在巴士要冲过去的千钧一发之际,桑德拉•布洛克将车加速至70英里(约113公里)/小时,这意味着,当车子跨过处于同一水平面的50英尺(约15米)裂缝时,重力作用会将车拉下,至少低于桥水平面3.5英尺(约106厘米)。即便我们假设,存在一系列不可能的理想条件——公路倾斜2度,完全不考虑空气阻力,那么,这辆巴士作为一个抛射体,在完成“跳跃”动作之后,其自身的“癫狂”行为还将持续0.22秒。想一想,在0.22秒之内,巴士又会继续前行多远呢?约22英尺(约6.7米),即不足裂缝长度的一半。不言而喻,上述镜头绝对荒诞至极。

6.难以出现的太空声音

毋庸置疑,科幻影片最常犯的物理错误是,在描述直冲云霄的宇宙飞船、爆炸的行星以及旋离的激光束发出的夸张声音时,漏洞百出。正如大家老早就知道的那样,声波需要以振动的方式,通过媒介来传递,这样才会被听到。空气、水和耳膜,三者均是传递上述振动的“称职”媒介。

可是在太空的真空状态下,没有任何事物足以担负起作为传递声音媒介的重任。事实上,对于那些所搭乘的宇宙飞船发生事故的宇航员来说,在飞船爆炸,声音振动穿过飞船进入驾驶员座舱的加压大气中时,他们确实可以从飞船内部听到一连串的轰鸣声。不过,一旦爆炸完毕,太空又会回归到以往的那种寂静。

PS:比较短的可以放在一起写 也可以对某一个物理现象进行拓展
而且仅供参考 建议对部分进行修改
不要忘了 你在网上搜索 老师也一定会进行这方面的工作
尽量写出自己的特色才是王道

7. 急!急!!急!谁帮忙写一编1500左右字的电影《怒火攻心》的影评

看了个开头就不想再看下去了,不过看了大家的评论想说两句,没有看过就没有发言权,所以硬着头皮看完了影片,真的感觉被高压电击中一样,让人感觉很是不爽。不爽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我是中国人,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再想想,如果我不是中国人呢,我是一个不了解中国的美国人呢?我会问别人,“这电影开头的一段那些都是什么人啊?”“中国人?”“怎么会这么肮脏这么暴力?”“那个相片是谁?”“中国的某一代领导人?”“……”

先抛开个人感情,看过以后感觉影片过于暴力、血腥,甚至有些镜头让人作呕。不喜欢这种风格的电影。

再说说关于影片里侮辱中国人的内容,不知道那些说没有反华辱华的人你们注意到没有,影片里那个肮脏的妓院、黑窝里边居然挂的是毛主席的相片,且不说毛主席的功与过,多少人爱他多少人恨他,但是,他毕竟是中国的一代领导人,作为领导人,他的形象代表的就是我们中国,影片里居然用这种手段来侮辱我们中国人,你们竟没有一丝察觉吗?我们不是愤青,我们也许不是很爱国,但是人总是要爱惜自己吧?别忘了你也是中国人!当人家骂你的时候,你还要去舔人家的臭脚,难道你就没有一点廉耻心和自尊心吗?

诚然,过去我们也曾经宣传过别人的丑恶,不用说是针对国外,即便是对我们同为中华民族子孙的国民党军队也丑化过侮辱过,可是现在呢?无论是舆论也好还是电影也好都开始承认了他们曾经做过的贡献,开始展示他们光辉的一面!对于国外,我们更多的是宣传他们的美好,如果不是舆论宣传了他们的好,又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向往国外的生活呢?当然在政治攻击的时候也会宣传一些反面的新闻事实,不过那些都是就事论事!我们都已经放下那份执着了,为什么他们就放不下呢?

是,我们曾经宣传过他们的不好,不过从来没有把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位领导人放在那么肮脏丑恶的环境里去贬低去挖苦吧?

有的人说中国人给人家的印象不好,或者直接说中国人自己就是不好,那么多丑恶,那么多肮脏。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个世界又有哪个国家没有丑恶没有肮脏?所以请大家不要妄自菲薄,说中国人丑恶的时候别忘了你自己也是这丑恶中的一份子!

这种影片产生的直接效果就是让那些不了解中国,没到过中国的人害怕中国,憎恶中国,难道你们就没有一点感觉吗?

我不敢妄加评论电影的导演有没有反华辱华的倾向,但是我可以肯定我不喜欢这种表现形式。至于这部电影是一个纯粹的娱乐消遣还是带有了某种情绪,希望大家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一下吧!

我不愤青,我也不敢说我爱国,但是对于这种影片我只能说我很讨厌,发自内心的厌恶!

(给分呀~O(∩_∩)O~~)

8. 急求《真相至上》的影评

《nothing but the truth》(《真相至上》),讲了一个从平凡到伟大的故事。影片叙事和拍摄技巧未见得如何,但导演罗德•拉里所见长的影片内涵构造却十分出色,尤其是从导演系列作品中看出的一脉相承,那是好莱坞所少见的良心。
这部片子乍看是一个记者坚持新闻伦理的故事,但我作为新闻专业的学生,非常清楚这并不是全部。在一个没有良心和基本正义的地方,真正的新闻自由、新闻伦理是不可能存在、也不被需要的。
美国新闻法律和相关修正案虽然规定了新闻自由言论自由,但随着近些年来美国国内威胁感的上升,包括爱国者法案在内的许多新通过的法律法规,还是越来越多的开始干涉公民的神圣私人领地,从居所到思想都难幸免。但现在美国法律认为在国家安全的前提下,记者应当跨过伦理供出信源。现实中许多记者就是这样,甚至一开始就对可能招致麻烦的新闻避而远之。开始时候人们都认为,瑞秋•阿姆斯特朗很快就会在法庭和看守所的高压之下屈服,但这个女人并没有这样做。
我以为整部电影真正的悬念,并不在于谁是那个给记者提供信息的人,而在于这个女人到底能不能坚持到底。
看过影片,最值得讨论的是这几个问题:
1、瑞秋•阿姆斯特朗坚持的是什么?
最开始做这条新闻,是因为需要报道事实真相,这是记者的职责所在,从她跟编辑说这个独家新闻的神情可以知道,瑞秋很激动,也有丝想一举成名的虚荣。毕竟这种能角逐普利策奖的新闻是所有记者梦寐以求的。但是为了虚荣,不值得她背上藐视法庭的罪名被羁押。后来面对特别检察官,面对法官和陪审团,她坚持的理由,是记者有责任保护信源,也有为信源保密的特权。但是特别检察官在法庭上用“国家安全”这个无比堂皇的理由,让她的坚持也没了道理。数月之后,就连瑞秋自己的律师都打了退堂鼓开始劝她张口。
瑞秋打动律师的那番话,说明了一切:她如果知道自己会落到今天这样的境地,作为一个母亲她可能不会做这条报道。但事情走到这一步,已经没有回头路。她必须保密,更重要的是这样做才是对的。
国家虽可气势压人,但她至少可以选择不屈服。一句“国家安全”并不足以消解一切个人权利。将一个保守秘密的记者收监将近一年合理、合法在哪里?这只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的对抗。
社会化,是让自然人去重新养成一套行为法则、道德法则,允许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下,自主选择适用的伦理,从而更适应生存的需要。当一切成为习惯,世代传承的那套根本的道德伦理准则,逐渐动摇甚至消失。一切只剩“相机而动”。
检察官以效忠政府职位的腔调说,这是他的工作,他有充分的权利去做他对瑞秋做的那些事。是不是这样?当然,在某种伦理中是这样,认为对待工作就是要不择手段的去完成,这是社会性对合格社会成员的要求。伦理在不同条件下可以变化的那么迅速,以至于有时可能前后相悖。而在分工细密、竞争激烈的社会里,这却被广泛接受和认可了,虽然并不意味着这样做就是对的。
瑞秋的坚持变得不合时宜,甚至有些人搞不好还同意检察官的观点,“她包庇罪犯,就业是一个罪犯。”这都是在社会视角下的判断。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这只是一种伦理的结论,更别说这种伦理是衍生的、次级的、蜕变过的。
我们原本是有一套伦理道德体系,就是人内心的道德守则、是良知,哲学上叫做“自然道德”。这种基本的是非感——什么是什么,什么不是什么。是绝对意义上非黑即白的。就好像瑞秋的儿子在车上说的那样“你这是打小报告,打小报告是不对的!”是一种人之初生而具有的直觉。
瑞秋一直在坚持的就是这样的自然道德。她的信源那个小女孩是在不自知的情况下给出了信息而她答应会小女孩保密。在自然道德判断中,真相值得追求,揭露罪恶与保守秘密是对的;而告密是不对的,背叛违约是不对的。瑞秋只是跟随了自己的良知。
在大部分时候,社会培养我们适应的自主道德与自然道德是一致的,人们感觉不到不妥,但也有很多类似瑞秋遭遇的时候,需要进行艰难的抉择,在这样的时候才能看出人的高下。

2、为了坚持自然道德,多少代价是值得的?
这个问题乍看起来很理性,但实际上没有意义。
对于一个信守自然道德的人而言,坚持不能被衡量。就好像中国前几年那个著名的社会大讨论“大学生救老农民被淹死值不值得?”一样,答案就是——没有值不值得,只有应不应该。救死扶伤、见义勇为,是人应该做的。
我并不否认,自主道德或者说是这个社会上流行的各种道德伦理守则,会更有效率、更“理性”,大部分人都这样做,但这并不会从终极上让我们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瑞秋为了自己的坚持几乎一无所有:自己在监狱里遭到毒打和限制自由、精神严重摧残,一年多的关押后还有两年刑期,她失去抚养权眼看着儿子与自己疏远,丈夫迅速变心。这个女人,这个记者,为了一点坚持,付出太多。她所付出的,甚至超过了人们对于一个记者、一个母亲、一个女人所要求的程度。
最后她干脆把自己的结婚戒指送给检察官当做“战利品”,要知道一年多以前她刚进监狱都不舍得摘下来。婚姻是社会对人的一种安排,而这场婚姻的迅速破裂是因为,丈夫选择独善其身,他的道德是另一种。这正好非常讽刺的说明,“相机而动”的伦理根本不可能有幸福。而导演也借片中律师之口说出自己的意见:这两人根本就不应该在一起。自然道德和自主道德从根本分歧,表面的美满只因未到考验的时刻。

3、告密与告密者
人不应该告密。但许多人都做了这样的事情。在影片中有人告密,在导演罗德•拉里2000年的《暗朝汹涌》里有人告密,在美国的麦肯锡时代有人告密,在柏林墙那边有人告密、在苏联大清洗期间有人告密,可悲的是在中国文革期间,甚至“告密光荣”。这是多么乾坤颠倒的世界?!
我看了章诒和女士的几篇文章,也看了聂绀弩刑事档案,还看过巴金的回忆录,这些我一直知道发生着的事情,还是证据凿凿更让人震撼。
这些人都可以找出一万个理由来,说自己受了压力,迫不得已,说本性并非如此。事实是,他们本性就是如此,告密者的本性都是如此,没有借口。
圣经的“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中国古话说的“血债血偿”,到了现代社会,都被认为是不文明、野蛮。可是文明文雅的方式,就足够伸张正义、足够惩戒罪恶?我们相信法律,只是因为我们选择了社会的游戏规则。可惜这个规则不能面面俱到不说,还包藏权力的私心。
从历史上看,告密者往往生活的很滋润。他们的罪孽,往往可以因为政治的原因而被忌讳或者隐藏。而那些只是自己的信仰和道德伦理与“有权的那些人”不同而被告密的人,做了历史的炮灰。用自然道德直接就能判断,这都是不对的。告密可耻、告密导致他人受伤害的应当承担责任。可不公平也不正义的是,这些人往往逃脱制裁。让善良的人们怎么接受这事实?
在朴素的正义观念、刑罚观念中,“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血债血偿”意味着有罪必究,绝不饶恕。可一涉及政治,现实就龌龊得让人气馁。告密还罢了,对更严重的犯罪,各国政府都还时常期期艾艾。
犹太人没有迟疑过:摩萨德和犹太复仇组织在战后一直追杀纳粹凶手。罪魁艾希曼在阿根廷被抓获送回以色列受审,以15 条罪行判处死刑,尸体焚化沉入地中海;另一被称为“里加屠夫”的赫伯特•库克斯被复仇者击毙在南美某国的犄角旮旯里。
如果我们用这样的态度对待告密,对待人性恶的罪行,情况怎么也不会比现在更差。

4、关于环境和个人选择
为什么选择告密?无非是因为这样生活起来能少一些艰苦、有利可图。
其实选择一直都是存在的,对与错、善与恶、难与易,生与死,这些选择甚至是一望便知的。你大可以坚持自然道德朴素的是非观干净的活着或死去,不去走“捷径”。
出现这样的事情,全怪人自己也不客观,他们生活的社会也难辞其咎。社会允许告密,收容甚至犒赏告密者,才让这种事情不得断绝。甚至说的远一点,告密只是人道德偏差的一种行为而已,还有许多其他。而多少悲剧,都是因为正义不得伸张,都是因为环境和人力交互作用沉入堕落的螺旋。
社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权力运作毕竟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必要的时候当权者就是耍手段、搞高压、混淆视听,无所不作。一方面是自保的需要,一方面只因它有这个能力——暴力(国家暴力)。
我认为,在一个正直良好的环境里,人是可以做出正确选择的。可惜,诚如李敖在《天堂不是我们的》一文中写说:垂死前的苏联老一辈“职业革命家”卢巴雪夫(Rubashov)曾表示:“我们全走了!只留下你们,历史在你们手里,我要能叫你们明白我当年的好梦和一开始就做错的地方就好了……我的儿子,休想能硬把天堂造出来!”这是一句多么凄惨的哀呼!这种哀呼的深刻意义,在于告诉人们,天堂是渺茫的,想在人间造天堂的人,是一场好梦、一场一开始就做错了的好梦,天堂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所以更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是——环境已然如此,我辈该当何如?
马克思•韦伯讲:“在无数情况下,获得善的结果,是同一个人付出代价的决心联系在一起的。”、“一个人得确信,即使这个世界在他看来愚蠢不堪,根本不值得他为之献身,他仍能无怨无悔;尽管面对这样的局面,他仍能够说;‘等着瞧吧!’只有做到了这一步,才能说他听到了召唤。”
不管什么时候,这就是有良知、有使命感的公民选择的道路,虽千万人吾往矣,他们会下定付出代价的决心。

5、国家与个人
这是一个宏大的主题。我只想说一点自己的看法:有先贤说,为了自由,人必须始终与国家做抗争。个人选择道德守则都如此困难,我们对国家的期望值便应该放的更低,因为掌控国家的是政治家。
片中仅仅因为爆了国家军方的丑事,女记者便迅雷不及掩耳的被当做“叛国者”、“罪犯”,她拒绝国家意愿,于是在国家机器里受倾轧。一个势力更渺小的个人,与几乎无所不能的国家和政府正面对抗,毫无胜利希望的痛苦会将人吞没。
国家对违背它意愿、阻挡其利益的人,从来毫无宽容可言。美国在911之后的许多行为,都已经赤裸裸的剥夺个人权益,这是国家的膨胀,也是当权者的膨胀。打上叛国者、恐怖分子的标签,国家便可以对其为所欲为,随便关到古巴小岛的监狱施以酷刑,连司法程序都不必麻烦。绝对权力下,必然是绝对腐败。国家时常会混淆自己的权力与权利,必须警惕,必须通过自由负责人的媒体来监督。在中国,尤其是这样。

影片结尾,在不会造成太大伤害的情况下,女记者说出了获得信息的原因,换取减刑三年。她也没有坚持到最后。这是导演本人的通透,现实无奈,电影也不会happy ending.
但重要的是,这个女人在最艰难的时候坚持下来了。而只有在困难的时候,才能显出坚持的意义。伟大的人,与他的原则是不分离的。他的自然道德就是他的原则,这些值得付出任何代价。

9. 写一篇影评400字

这部电影讲的一个青春美少女志华,他从小在草坪上放风筝,因为风筝一不小心掉在了高压电线上和高压电线箱的中间,志华用棒拿风筝,突然高压电线爆炸,让他失去了双手,使她做任何事情都很不方便,也因为伤势太重,无法治疗,原本一家三口健全快乐的家,压力又加倍的重了,爱女儿的妈妈和志华就稍微吵了几句就气的不成样子了,而女儿虽然失去了双手,但是还可以考试考第三名,可是妈妈却一定要求考一百分,在骂女儿的时候,丈夫也大吵了一句,后来,她母亲因为让她太生气了,摇摇摆摆的走到了河边不知不觉的走了下去,等到了湖中央的时候人整个的沉了下去,幸好被几个村民发现的早,得救了救醒后,就疯疯癫癫的了,而志华没有像妈妈没疯之前不会吃饭,不会穿裤子,反而,她还反过来照顾妈妈,她虽然不能一人裤子,可是她的两手虽然失去,可是他那毅力,让我佩服。

而我们没失去手,我们比她快乐的多了,但她用脚写字,写的都和我们手写的一样,我们有些人还比不过,我们可以用手吃饭她也可以,我们用手做的,她可能用脚也会……

热点内容
绿洲的主题曲 发布:2021-03-16 21:51:32 浏览:239
逃身连续剧 发布:2021-03-16 21:50:58 浏览:188
美味奇缘里的插曲 发布:2021-03-16 21:49:11 浏览:827
调查插曲 发布:2021-03-16 21:48:10 浏览:591
女英雄台词 发布:2021-03-16 21:47:36 浏览:458
加勒比女海盗3演员表 发布:2021-03-16 21:42:59 浏览:378
韩剧手机热播剧 发布:2021-03-16 21:42:12 浏览:791
好看又简单画的年画 发布:2021-03-16 21:41:54 浏览:4
哥斯拉大战金刚预告片 发布:2021-03-16 21:40:51 浏览:246
落叶影评 发布:2021-03-16 21:40:19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