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之事影评
1. 阿甘正传 影评
《阿甘正传》,这部奥斯卡获奖影片,很多人都看过,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在这部电影里,都会看到自己的影子,人生,爱情,友谊等等,无一不闪耀着人性的光芒,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人们努力奋斗,永不放弃。
阿甘让无数的影迷从阿甘的经历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尤其是他勇敢的追求爱情的样子,真的没法不让人动容,落泪,这份单纯的爱,就像我们每一个人的初恋一样,炽热、美好却又刻骨铭心。正是通过阿甘,我们才对爱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1)命运之事影评扩展阅读
1、阿甘
演员 汤姆·汉克斯(成年) ;Michael Conner Humphreys(幼年)
一个智商只有75的低能儿,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从要靠金属支架走路到飞奔如风成为大学橄榄球明星,从籍籍无名成为街知巷闻的越战英雄、乒乓球外交大使,甚至是拥有十几条渔船的公司股东。
2、珍妮·库伦
演员 罗宾·怀特 ;汉娜·豪尔(幼年)
阿甘上学时的好朋友,在阿甘被别的同学欺负时总是护着阿甘,和阿甘青梅竹马,并一起长大,因从小生长在单身父亲暴虐的阴影下长大后自甘堕落,和嬉皮士毒品接触,但她内心深处一直深爱着阿甘,虽最终回归到阿甘身边,但还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2. 电影《命运之石》的简介和影评
北爱尔兰的刺杀和爆炸比过去减少了不少,但大屏幕上,流血远没有终结,讲述北爱和英国纠葛的电影佳作频出,从《迈克尔·柯林斯》到《哭泣游戏》,从《血腥的星期天》到《风吹稻浪》,包括去年英国年度最佳作品之一的《饥饿》。至于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其他部分,是真的要平静得多。大概是因为地理上的亲密关系,苏格兰和威尔士印象中就没有北爱尔兰那么叛逆,它们看上去和英格兰是米字旗下的好兄弟——但《命运之石》这部电影,仿佛就是为了纠正这种偏见而来的。
这部电影的意思是说:苏格兰人也是独立而自由的,苏格兰过去不、现在不、将来也不会臣服于英格兰王的统治。
故事得从一块疯狂的石头讲起。它不是什么宝石,但根据凯尔特人传说和《圣经·创世纪》,雅各布看见天使时,脑袋底下枕着的正是这块石头。后来它被保存在苏格兰珀斯郡的斯昆修道院里,于是得名“斯昆石”。这块带有灵迹的石头,在四百多年间一直作为苏格兰历代国王的加冕石,那些真命天子登基时就坐在这块“斯昆石”上。它是王权的象征,同时也是苏格兰的标志。
13世纪,爱德华一世征服了苏格兰,把这块石头带回了伦敦。作为英格兰与苏格兰统一在英王王权下的象征,它从此就保存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圣爱德华宝座下。不过据说爱德华被骗了,斯昆修道院的僧侣们在大难来临前把石头藏了起来,此后一直处于圣殿骑士团的庇护下。
也曾经有英国国王说愿意把石头归还苏格兰,但这张空头支票一直没能兑现。1950年,《命运之石》的好戏开场了。圣诞节,伦敦人正沉浸在香槟的微醺里,四个苏格兰来的大学生,经过了周密的策划,骗过了威斯敏斯特教堂的看护人,也骗过了后来在英苏边境设置封锁线的伦敦警察,神不知鬼不觉地把这块属于苏格兰人的石头偷回了格拉斯哥。消息传出,苏格兰万千市民涌上街头庆祝,就像华莱士在《勇敢的心》里那样高呼着“Freedom!”
一年多后,苏格兰为“斯昆石”的回归举行了正式典礼,得知消息的伦敦警方立马派人把石头运回了英格兰。一直到1996年,英格兰才把石头归还给苏格兰,但仍存放于驻苏格兰部队总司令部所在地爱丁堡,而且颁布了政府法令,来日英王加冕,这块石头还得回到威斯敏斯特教堂圣爱德华宝座下。
尽管那四个孩子的“壮举”对最后的结果帮助不大,但苏格兰人到今天仍感谢他们为“斯昆石”所做的一切。1992年,参与偷石头的学生伊恩·汉密尔顿把这事写成了一本回忆录(就是电影剧本依据的原著),成就了一首青春之歌,见证了一段战后的冒险传奇。
千万别指望它是一部精彩的偷盗片——以为是校园青春版的《偷天陷阱》什么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对游客的信任近乎于放纵,警察也总是轻易地相信这些貌似诚实单纯的孩子。它只是凭着运气和一点点狡猾,凭着对民族的想象和想做大事证明自己的少年野心,侥幸逃过了一时——可也逃不了一世,后来英格兰人没放过“斯昆石”,不就是明证吗?
不过,这趟惊险旅程无关宏大倒也无妨。伊恩的爸爸总觉得他在学校混日子不成器,想说一句“儿子我为你骄傲”都那么难。伊恩带着苏格兰的象征回到家里,提心吊胆地对爸爸说,你看报纸头条,那是我干的。正等着挨骂的时候,爸爸终于开了口:“儿子,我为你骄傲。”一直教育儿子爱苏格兰并不需“总挂在嘴上”的父亲,终于在这一刻找到小男孩身上的希望之光。
3. 命运 观后感200字
200字观后感
怀着感动心情,断断续续看完30集大片【命运】,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悲壮旋律回荡在我耳际;机遇和命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个人都应该好好把握的。
【命运】以深圳特区建设发展为题材,充分展示了人与人之间、人与城市之间命运的息息相关,它是在真实的时间、真实的地点、真实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真实的故事,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前进发展“命运”的故事。它充分说明,成功的机遇往往亲睐那些大胆的改革者创新者。命运把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该剧讲述了深圳特区改革开放初期那惊心动魄勇于为先的故事。一方面讲述了李雪健、高明饰演的决策阶层对于特区改革发展的掌控与大胆举措;另一方面讲述了陈思成、曹曦文等饰演的普通民众阶层在改革浪潮中的人生巨变。虽然是主旋律题材,但故事的细腻刻画,厚重表达,着实的引人入胜,它让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一批老同志回忆那“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岁月。激起大批年轻观众在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同时,珍惜我们现在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1000字观后感
电视剧《命运》是根据作家陆天明同名小说改编,以恢弘的气势、感人的细节、浓墨重彩地描绘了深圳建立特区、“杀出一条血路”的艰难历程,展示了中国的命运、深圳的命运以及改革者和普通人的不同命运……
该剧生动描写了20世纪70年代末,处于我国改革前沿阵地的鹏城市委书记宋梓南,肩负党中央改革开放的重大使命,团结市委一班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通过艰苦奋斗,力排困难和思想阻力,将鹏城这个只有3万人口的小渔村,建设成有100多万人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改革开放经济特区的感人经历。
改革开放前期,由于老宝安与毗邻的香港在经济生活水平上的巨大落差,致使当地及周边的居民纷纷舍弃自家祖业,涉险渡港,以致引发了多次内地逃港潮。政府目睹了此现象并加以制止,由此引发深思:难道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人民过的就应该是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在此背景下,以邓小平为首的党中央正确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并想出了先拿一些地区来做实验(即特区)的正确方法。深圳鹏城经济特区由此产生,为了致富,宋书记和余涛同志积极接纳新思想、新方法,力图找到一个正确有效的发展方向。一个“四分钱”政策,带来了效率的迅速提高,调动了广大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一个新的经济策略,同时也是十分有效可行的,却与当时的“大锅饭”主义相抵触,最后被迫停用。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句由余涛同志倡议的蛇口改革开放发展的口号,使特区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经济发展了,引起了香港商人的投资热潮,这时问题也跟着来了。基础配套跟不上及政策因素阻碍了鹏城的发展。如不及时解决,有可能引发港商撤资。面对困难,舍我其谁的共产党员精神鼓舞着特区建设参与者,不断解决了各种困难。在宋书记、余涛等人带领下,特区人民努力奋斗,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特区速度。随着市场的需求、经济环境的改变,取消了粮油肉布票,转而搞市场经济;工人实行奖金制度,开办私营企业;引进外资建厂,搞股票交易投资,房地产投资等。这些现在看起来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是不敢想象的事情,是要冒着坐牢甚至杀头风险的,因此剧中经常引用前人变革流血故事,如谭嗣同的“变法革新需要流血,愿从我开始”。
剧中人物“雷伴武”的人生结局令我们深思。雷伴武在改革开放初期为鹏城的建设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由于放松自律,抵抗不住金钱、美女的诱惑,导致令人惋惜的可悲结局。“一为不善,众美皆亡”,“物必自腐而后虫生”,重温这一古训,牢记这一原理,对于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为党和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具有重要意义。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秉公用权、科学用权,可以为党增光、为民造福;滥用权力、以权谋私,则会贻误事业、断送前程。所以作为党员和领导干部要做到秉公用权,保持清正廉洁,强化自律意识,加强道德修养,筑牢思想防线,遏制贪欲,抵制诱惑,培养浩然之气。
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鹏城已经变成了举世瞩目的信息化、现代化的大都市。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思维观念的不断改变,我们将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但挑战和机遇往往是并存的。“失去了这次机会,我们(这些带头人)将成为历史的罪人!”市委书记王荣四提电视剧《命运》,激励全市干部群众“想干敢干快干”。“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顺势而为,我们要大力倡导学习特区改革开拓者那种以国家兴盛、人民幸福为己任的责任意识,那种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为特区的更美好明天而努力。
4. 需要对影片The Hours <时时刻刻>的影评和对三位主演的评价.
时时刻刻 The Hours (2002)
一
《The Hours》(《时时刻刻》)是一部深具灵魂光芒并含有弦乐般耐人寻味韵律的电影。
这部影片之所以令人注目,是因为它有着一个异同寻常的文本——一部精彩绝伦的小说。影片较忠实于原著。我深信导演斯蒂芬•戴德利(Stephen Daldry)是在深刻领悟原著背后所蕴藏的丰富涵义、并在拍摄时力图加以充分表现、才使影片具备了光辉出众的品质。
影片是根据美国新锐作家迈克尔•坎宁安发表于1998年同名小说改编。小说《The Hours》(无论电影还是小说,《The Hours》译名很不统一。小说:台湾希代书版集团2000年6月第一版,译名为《时时刻刻》,译者蔡悯生;大陆译林出版社2002年4月第一版,译名《丽影萍踪》,译者刘新民。电影:译名有《岁月如歌》、《岁月挽歌》、《此时此刻》、《时时刻刻》等。本文为论述方便,均称《时时刻刻》。)出版后立刻获得了当年“笔会/福克纳小说奖”(The PEN/Faulkner Award),翌年又获得“普立策小说奖”(The Pulitzer Prize)。
那么,这是一部怎样的小说,为何会受到如此的青睐?
二
小说表面上讲述了20世纪不同时代三位女性一天的精神生活。
1923年伦敦郊区。弗吉尼亚•吴尔芙在她的乡村宅邸构思那部与维多利亚时代趣味相去甚远的小说《达洛卫夫人》。清晨,她醒来后没有立即起床,神情恍惚迷离,一直缠绕她的头痛病微微有些好转。窗外有鸟叫声。她感到乏力,神思恍惚,又迷迷糊糊小睡了一会儿。在梦中她发现自己身处一座花园。花,将花作为小说开头很不错。她醒来后想道。她起身走进盥洗室,面对盥洗室内镜子中映显而出那张灰黯的脸不免有些丧气。它与心中意象正形成鲜明对比。
1949年美国洛杉矶。布朗夫人在家中阅读吴尔芙小说《达洛卫夫人》。她有一个忠实的丈夫,一个敏感可爱的儿子,似乎一切都无可挑剔。但她仍感到百般无聊,深为受困于平庸家庭生活而痛苦。这一天是她丈夫生日,但她无心为晚上生日庆祝准备蛋糕,想一人躲进旅馆里像吴尔芙那样躺在床上阅读《达洛卫夫人》,然后自杀。她将儿子寄托给邻居,告别的那一刻,敏感孩子似乎预感到什么,不安地叮嘱母亲一定要来接他,并跟在母亲汽车后面追赶……
20世纪末的纽约。一位名叫克拉丽莎女编辑正要出门买花。因她名字与吴尔芙小说《达洛卫夫人》中主人公克拉丽莎•达洛卫相同,朋友们都戏称她为“达洛卫夫人”。她幼时恋人、诗人理查德刚获奖,她得为他获奖筹备晚宴。当她出门那一刻,注意到晶莹剔透阳光正在游泳池的蓝绿色水面上摇曳荡漾,不禁心有所感。时值六月早晨。
身患爱兹病的理查德没能度过这一天。他厌倦了生活,那天下午他从家中窗口飘然而下,迎接午后灿烂阳光。小说结尾,在纽约的克拉丽莎面对业已取消晚宴而留存下来的佳肴萌生了一种极度的孤寂感。深夜,已届耄耋之年、当年被儿子忧郁双眼刺痛的布朗夫人造访。原来自杀的理查德正是布朗夫人儿子。
小说以迷蒙而清澈语调、印象式碎片、瞬间的意识流动、深度意象和蒙太奇手法,描写了三位不同时代女性心灵世界。作者以精湛技巧、精致而繁复的结构,深入她们万花筒般意识中,再现她们心灵镜像,宛如月光照彻下小溪,隐约显现她们内心水下生物、鹅卵石和蔓生的水草;并以类似超现实手法将吴尔芙传记片段与美国中期和晚期两位女性精神生活交织在一起,复调式地安排在同一文本中。
最重要的是作者在小说《时时刻刻》的文本中还暗中指涉着《达洛卫夫人》的文本。这一手法极具创造性。因为这种指涉并非文本的明确援引,也非一般意义上续作,或对以往书籍与相同材料的改写和创作(如图尼埃《礼拜五——太平洋上的灵簿狱》对笛福《鲁滨孙漂流记》的反思;让•阿奴伊《安提戈涅》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对索福克勒斯《安提戈涅》重新考察);而是运用象征手法将两种文本晦涩地镶嵌在一起,犹如两面相互映照镜子在暗中增殖。坎宁安的《时时刻刻》是在延续了《达洛卫夫人》基础上的一种对吴尔芙生命意义重新思索的再现,是对吴尔芙内在精神所作的一次富有诗意的冥想。
三
弗吉尼亚•吴尔芙全部小说,几乎都是她自我精神探索的一种“传记”,从她早期习作全是对传记练习上就可以看出这一点。这也许跟她父亲对她影响有关。(弗吉尼亚•吴尔芙的父亲莱斯利•斯蒂芬(1832-1904)是学者、编辑和哲学家,曾任伦敦图书馆馆长,主编《英国名人传记辞典》,撰写《十八世纪英国思想史》等著作。)她的作品总是在探索自我生命处在某一阶段中意识发展的趋势和可能达到的深度。
“《到灯塔去》构成了弗吉尼亚•斯蒂芬童年生活的最后景象;在第二阶段,《出航》给一位年轻女性的知识探索打上了印记;那么第三阶段高潮就是《海浪》,进入成熟期小说家将描绘出意味隽永的生命经典性轮廓。”(引自《弗吉尼亚•伍尔芙——一个作家的生命历程》(英)林德尔•戈登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P162。)而无疑,《达洛卫夫人》更是一部具有这种传记性质的小说。
1922年,她那带有实验性质、打破了传统叙述逻辑和充满印象拼贴的小说《雅各的房间》出版,这部小说也是对她哥哥精神成长的一份记录。该年在西方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意义非凡的年代,与她同年出生也同年死亡的乔伊斯出版了划时代著作《尤利西斯》、T•S艾略特发表了《荒原》。那一年她年届四十,精神处于相对稳定期。
但随后,恐惧衰老暗影像蛇一样啮噬着她那脆弱神经;同时在心灵上她也没有完全摆脱精神疾病对她的影响,她几乎可以察觉到内心深处那股疯狂念头又缓慢袭来。她只有靠写作《达洛卫夫人》来抵抗心中阴影,却也将这种挣扎的印记留在了小说中。她曾在《奥兰多》中说:“一个作家的灵魂的每一个秘密,他生命中的每一次体验,他精神的每一种品质,都赫然大写在他的著作中”。(转引自《弗吉尼亚•伍尔芙——存在的瞬间》伍厚恺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P1)
《达洛卫夫人》是她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现代主义长篇小说。它犹如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以一天生活来刻画人物心理时间上的一生。漫长生活经历涌入人物意识河流中,不时在内心激起沉思、回忆、追索、感想、体悟生命的浪花,汇集着人物心理五彩缤纷的印象图案。吴尔芙完全摒弃了传统小说写作手法,开篇起就直接进入人物心灵世界。小说由两条并行不悖线索组成,来映显两个截然不同人物的内心。
克拉丽莎•达洛卫是一位中年妇女,她丈夫是国会议员。六月早晨,她出门买花,要为有首相参加的晚宴做准备(这一情景与《时时刻刻》中纽约女编辑出门买花相同)。那天阳光明媚,清风微拂。大本钟不时发出深沉悦耳之音。她思绪飘动,想到三十多年前同样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她和彼得正在恋爱。但她最终没有嫁给喜欢冒险的彼得而是嫁给了稳重的达洛卫先生。彼得将要从印度回来,她想,要是当初嫁给了彼得,她的一生会怎样?伦敦街头上的声色光影不时触动她的联想。
小说还有另一条线索:赛普蒂默斯•沃伦•史密斯,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退伍老兵,因受炸弹惊吓而患精神疾病。当达洛卫夫人在花店内听到街上传来一声汽车火花器发出巨响声时,他在街上游荡也听到了。最终,他为摆脱时时袭来的内心惊恐跳楼自杀。
夜晚,达洛卫夫人在晚宴上听到宾客中有人说起赛普蒂默斯自杀消息,内心震动。他们是两个阶层的人,彼此互不认识,但在内心深处却对时代有着相同的感受。小说真实反映了第一次大战后现代西方人焦虑、困惑和恐惧心理。
四
在此我们可以看出《时时刻刻》中自杀的诗人理查德对应着《达洛卫夫人》中的赛普蒂默斯。他们同样怀着内在不安生存着:一个在战争中留下了精神疾病,一个患上了爱滋病;都是时代烙印的反映,象征着不同时代却同样在人们心中所造成的疾患。
然而,即便是赛普蒂默斯这样一个略显突兀的人物(相对于吴尔芙的生活世界来说),也是吴尔芙拿来印衬达洛卫夫人精神侧面的。吴尔芙曾在一封信中说,她必须通过赛普蒂默斯的性格来完成达洛卫夫人的性格,她所“部分意识到的生命枯竭感正是要通过那个疯子的病态作戏拟性表现”。(引自《弗吉尼亚•伍尔芙——一个作家的生命历程》P273)
如同吴尔芙想通过达洛卫夫人和赛普蒂默斯这两个人物来探询自己内心深渊一样,在《时时刻刻》中,作者坎宁安真正意图也是要通过书中人物综合再现吴尔芙的精神世界,尤其是布朗夫人和女编辑克拉丽莎这两位女性;他想看看假如吴尔芙生活在50年代和世纪末的美国会怎样。
无疑,布朗夫人和女编辑克拉丽莎都有着吴尔芙的影子,她们都是射向吴尔芙精神生活的一个朦胧投影。
20世纪50年代美国正处在经济复苏期,布朗夫人就像达洛卫夫人一样生活富足,但却精神萎靡,内心总有一种像是被悬浮在空中的惶恐不安的感觉,生命的无意义意识时时涌上心头。这种感觉正是吴尔芙心中常常难以摆脱的感受。而纽约的女编辑在街上耀眼的阳光中似乎感到总有一丝不祥的阴影在笼罩着她,直至最后她受到死亡冲击,这一切也都是吴尔芙生命历程中的主题。
在《时时刻刻》中,作者还赋予布朗夫人朦胧同性恋倾向,而到20世纪末的女编辑身上,作者索性将她塑造成同性恋者,这是在暗示忧郁孤寂的吴尔芙如果处在20世纪末期,她原有的回避社会的心理倾向很可能发展成同性恋性心理倾向。
另外,布朗夫人的名字也不是没有来历(其实在《时时刻刻》中所有人物都可在《达洛卫夫人》中找到对应)。吴尔芙在一篇《贝内特和布朗夫人》文章中虚构了一位坐在火车上的老妇人形象,她称布朗夫人为“永恒的”和“人性的”,“是从英国文学开往另一时代”的“幽灵”。(见《论小说与小说家》吴尔芙著,上海译文出版社P308)
所有这一切都在表明,坎宁安是在将吴尔芙作为一个精神个案进行研究,它像一面放大镜,放大了吴尔芙的生存意识,将她精神历程放在整个20世纪中的一个更为宽泛和更长远的背景上来进行考察。而他将这部小说命名为《THE HOURS》更是泄露了这一点。因为吴尔芙在撰写《达洛卫夫人》的初稿中就是将小说题名为“THE HOURS”。
五
《时时刻刻》是一部知识分子式的小说。作者是以小说的形式对吴尔芙精神世界作一次遐想式的探询和论证,以及对她性格的可能性延伸进行了艺术上的重塑;而同时他又通过20世纪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不同时代女性的精神风貌,来反映西方整个20世纪的精神特征。这一双重目的,构成了这部小说不同凡响的品格。
这是一部对吴尔芙遥遥致以敬意的小说,是对《达洛卫夫人》文本所作的一次歌唱性礼赞。它弃绝了现实的喧嚣,直接沉入人性深处,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内心的紧张与焦虑,以及对存在产生的倦怠感和疏离感。它关注精神内的骚动,努力挖掘人物背后的“美丽的洞穴”(吴尔夫芙语),以一束智性之光照亮她们丰满的意识,刻画她们心灵的影像,质疑生命的本原。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三位女性都是精神领域内的自我放逐者,她们游离于时代,同时又以自己方式固执地抗拒现实。她们在《时时刻刻》中交叉出现,犹如一次相互轮回、一次在特殊时空内的重逢,原先她们独自的精神幽吟在这部小说中汇成了女声合唱曲。正是这种独特的精神吟唱组成了这部小说心灵圣歌般品质,一部灵魂的奇书。
富有意味的是在《时时刻刻》序曲中,作者在故事开始前先出人意料地描写了吴尔芙的自杀——1941年战争爆发后某一天她投河自尽。“她被流水迅速冲走。就像是在飞翔,一个虚幻的身影,双臂向外张开,头发飘扬……天空的阴影在水面上摇曳不定。”(见台湾希代版《时时刻刻》P34)这一情景正好与小说第一章描写纽约的克拉丽莎出门买花时面对水面上摇曳的阳光偶有所感遥相呼应。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暗连,是对将要出场人物命运的一个暗示、一次排演、一种影调和一番预言。它奠定了这部小说挽歌式的基调。当你读完小说掩卷沉思时,哀婉会有如烟霞般从心中缓慢升起,渐渐占据你整个心灵空间。
六
作者迈克尔•坎宁安(Michael Cunningham)曾被《洛杉矶时报》誉为“我们时代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生于1952年的俄亥俄州,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现居纽约。1990年他出版了第一部小说《末世之家》(A Home at the End of World)使他一举成名,在该书出版前一年,他将其中一章取出命名《白天使》(White Angel)先在“纽约客杂志”上发表,后被评为1989年度美国最佳短篇小说。1995年他又出版第二部长篇小说《血与肉》(Flesh & Blood)。而1998年出版的《时时刻刻》(The Hours)是他的第三部小说。从他小说出版时间上可看出,他对自己每一部作品都精雕细作。
在小说《时时刻刻》中,他以令人吃惊的方式引导读者穿越小说人物粼粼波光般的意识深处再进入吴尔芙的精神世界,这一奇妙的手法具有无与伦比的独创性。他创作实践证明了吴尔芙在《现代小说》中所阐述观点:“人生是一圈光芒四射的晕轮,是自始至终环绕我们意识的半透明的封套”。(引自《论小说与小说家》p8)可惜原作中富有诗性的、极为微妙的语言特色没有在译林版中得到较好的体现。
小说在2002年被拍成电影。三位女性分别由梅丽尔•斯特里普(Meryl Streep)、尼科尔•基德曼(Nicole Kidman)和朱丽安•摩尔(Julianne Moore)扮演。
值得称道的是、有着上乘表演的尼科尔•基德曼,她在这部影片中扮演了吴尔芙,她出场时那种低垂的冷冷的目光、写作时在笔筒中找笔的手不由自主的痉挛、紧张的肢体语言等,将吴尔芙的敏感、神经质、脆弱和孤傲的心灵表现得惟妙惟肖。电影同小说一样,不关注外部世界,而是将影像聚焦在人物的内心中,从而构成了一部电影版的20世纪女性精神史。
更多:
豆瓣成员的影评 (49条)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305666/
5.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影评
《肖申克的救赎》毫无疑问是一部好片子,没有动作,没有特技,甚至没有美人,却依然能深深打动观众,并且历经十几年而魅力不减。它靠什么吸引我们? 有人说是因为它反映出了“人性之韧”。确实,用一把小榔头,近20年的时间,在人身控制极为严格的法西斯式监狱,挖出了一条逃生的小隧道(或许叫敲凿出了一条小隧道更合适,那个榔头实在太小了)。这难道不是体现了人的韧劲吗? 不过我觉得这个情节明显是戏剧化的,这只是导演在情节安排上的需要,这样的结尾只是为了反映安迪的“自我救赎”最终成功了,否则整个情节和主题难以为继。所以有人认为,《肖申克的救赎》反映的其实是“希望”对于人是多么宝贵。是的,片中直接讲到希望的地方就有很多。比如安迪在逃狱后给瑞德的信中所说的:“Remember, 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 或许这正是作品和导演想告诉我们的。“Fear can hold you prisoner, Hope can set you free。”这句话已成名言。 对我来说,《肖申克的救赎》打动我的地方不仅于此。 先说说我对影片中人物的看法。一个鲨堡监狱,里面的囚犯和官员,似乎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众生相。 典狱长诺顿高高在上,平时道貌岸然,对圣经倒背如流,实际上攫取利益时不择手段,残酷、阴险而贪婪。狱警长海利和其他警员,凶狠残暴,充当诺顿的打手,草菅囚犯的人命。他们是不是象极了我们现实中的掌权阶层?我称之为鲨堡这个“小社会”的统治者。 囚犯中也有不同。除了主人公安迪之外,瑞德(Morgan·Freeman)当然是关键人物,我认为他是整部影片的线索:其实,整部电影中对白不多,影片很多想展现的东西都是通过瑞德的独白说出来的,其中多半都是瑞德对鲨堡生活的反思总结和他对安迪的解读。 瑞德是一个睿智的人,他在鲨堡混得非常好,犯人们的需求“没有他搞不到的”。他的智慧也洞悉了鲨堡生活的本质,他对安迪说:“在鲨堡,希望是一个危险的东西”,这是智者之言。放在我所处的环境中,人们一定会说“瑞德同志非常成熟老练”云云。但是,和现实中的那些所谓“智者”一样,尽管瑞德看清看透了鲨堡的本质,但他没想过去抗争,更不用说是影响和改变别人,他只是顺应鲨堡的规则以求自保。直到安迪出现,改变了他,并最终引导他走向了自由彼岸。 汤米,影片主要人物中最晚到鲨堡的,他和安迪一样,对生活充满希望,并在安迪的帮助下为之努力,可是他年轻幼稚不懂自保,结果在即将获得成功的时候,因为知道了安迪被冤的真相而被诺顿和海利谋杀。 博格斯三姐妹,瑞德说他们是“禽兽”,是鲨堡这样一个环境中“培养”出来的鸡奸狂,我们可怜的主人公安迪数次惨遭其毒手。博格斯他们虽然不是鲨堡统治者的一分子,但他们是统治者威胁其他囚犯的工具。在汤米被诺顿和海利谋杀之后,安迪拒绝为诺顿洗黑钱,诺顿就曾以此威胁。但博格斯最终也是因为欺负安迪,影响了诺顿和海利们的贪污而被打成废人。 当然还有图书管理员布鲁克斯,这是最让我震撼的一个角色。老布的一生,深刻反映了“体制化”下人的一生。在鲨堡度过了大半辈子,终于被假释,获得了自由,可一旦离开了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他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有了身体的自由,但其实他的灵魂早已被鲨堡扼杀,属于他自我的世界已经被压缩到了最小。最终他只能选择从这个已经完全不属于自己的世界消失。为什么要安排老布这样一个人物呢?我觉得导演是想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安迪出现,老布就是瑞德和其他绝大多数囚犯们的未来。他是不是也象我们现实生活中许许多多人的未来呢? 而安迪(Tim·Robbins),我们的主人公,他是一个真正的人。“It takes a strong man to save himself,and a great man to save another。”瑞德可以说是一个“Strong man”,而安迪则是一个“Great man”,他救赎的不仅是自己,他也尽一切努力拯救囚犯们的灵魂。实际上整部影片关于他挖隧道逃生的情节是惜墨如金,以至于安迪逃走那一幕让我感觉相当突兀,这说明神乎其神的逃狱并不是影片的主题。而且瑞德告诉了我们,安迪在挖好地道之后并没有立刻逃走,他最终离开是因为汤米的死让他看清了诺顿们的残忍无情,看清了自己并没有能力救赎其他的囚犯。也就是说,尽管安迪已经做好了逃狱的准备,他也没有马上逃走,虽然他有拥抱自由的极切渴望——在他逃出鲨堡之后站在小河里拥抱风雨的那个俯视镜头相信观者都会印象深刻——但他仍然留在鲨堡帮助那些“无希望的人”。影片主要就是在这方面进行描写,我想这也是影片叫《肖申克的救赎》而不是《安迪·杜佛瑞的救赎》的原因。 安迪利用自己的特长为诺顿们洗钱,为囚徒们争取着不多的权益和精神空间,比如当安迪头一次利用理财特长为海利做事时,所要求的只是让海利请难友们喝酒,他自己不喝,微笑着看着瑞德和赫伍他们喝,别人都不懂安迪为什么这样做,瑞德明白,因为那一刻安迪让他自己和别人都享受到了自由的感觉。 再比如建设监狱图书馆、教汤米识字和帮助他考试等等。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利用监狱广播为众人播放《费加罗的婚礼》那一幕,那个情节非常恰当地体现出,安迪的救赎确实对鲨堡众囚颇有意义,而安迪也是一个真正的救赎者。特别是,当诺顿和海利们站在门外向安迪发出警告的时候,安迪却面带微笑地把留声机的音量调到了最高——可怕的惩罚就在门外,但是安迪没有退缩。这是真正的勇者!一个伟大的人!以至于我有这种感觉,安迪来到鲨堡压根就不是作为囚犯去的,而是作为救赎者去的。 写到这,可以回答以下问题了:《肖申克的救赎》到底是什么如此打动我?又为什么如此打动我? 首先,是“institutionalizing”对人性的摧残。片中多处对此有篇幅或长或短的提示。长的如老布这个角色,短的如瑞德的只言片语,他在假释后,不用向谁报告请示就能WC了,但他甚至因此而不习惯,“一滴尿都挤不出来”。再有象其他犯人,对于安迪所做的事,比如让海利甘心请犯人喝啤酒,放歌剧给犯人听,甚至每一个和狱方对话的情景,都是其他犯人津津乐道的谈资,他们觉得安迪的所作所为真是难以想像的。这样的情节,让人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作品。 其次,我认为这部电影主要就是在回答“面对‘institutionalizing’应该怎么办?”这个问题,而作者把所有我认为正确的答案集中在了安迪身上。有四点:
首先,对人生要保有希望,永远不弃。前面说到了,安迪在逃狱后给瑞德的信中说:“Remember, 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还有一个情节我也觉得说明了这一点,再进鲨堡的前几年,安迪遭到莫格斯三姐妹的十几次毒打和轮奸,但是在这样的黑暗生活下安迪并没有沉沦,他能做到,唯一的解释就是,安迪心中获得救赎向往自由的信念在不断的给予着他希望。(连理想和希望都没有的人,只是一堆行尸走肉,不管他富可敌国还是贫无立锥。)
其次,要有足够的勇气。安迪首次面对海利时;面对莫格斯们的侮辱时;特别是为犯人们播放歌剧时,做这些事中的每一件都面对着生死考验,但他毫无惧色,没有勇气怎能做到!(有理想而无勇气,那这理想几乎等同于无。)
第三,要有坚持行动的毅力。用一把可以藏在书中的小榔头,用近20年时间凿出一个逃向自由的隧道,没有毅力是绝对不行的。此外,坚持六年如一日的写信给州议会争取拔款,为犯人们建图书馆也是片中着墨较多的反映这一点的情节。(没有毅力和恒心的人,最高的成就只能是梦想家。)
第四,就是要有行动的智慧。这一点不必多说,相信看完全片,你会在心里赞一声安迪的才华和智慧。他的计划宏大而完美,安迪之所以能完成救赎并处罚诺顿与海利们,靠的正是他的智慧。(有勇气、有毅力,却没有智慧,那最终的结果往往并不是成功而是挫折和失败。理想仍然可望不可及) 1994年的奥斯卡太强了,《低俗小说》、《四个婚礼一个葬礼》、《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如此之多的强片。《阿甘正传》最终成为最佳影片,但如果让我选择得奖者,我更钟意《肖》片。因为,我认为《阿》片固然好,但更多是体现了美国的社会特点和美国人的价值理念,换句话说,它更像一部美国的“主旋律”影片。而《肖》片,它所反映的“体制化”(institutionalizing)问题,对于中国社会更有意义。我对影片中的那段话,“These walls are kind of funny like that:First you hate them,then you get used to them,Enough time passed,get so you depend on them。That'sinstitutionalizing。”,极有共鸣——这个可怕的过程正是我一直以来极力避免的。我不是生活在监狱中的囚犯,但我是不是其他某种形式的囚犯呢?救赎对我而言,恐怕也不能只是说说而已。
6. 《命运》观后感
[《命运》观后感]《命运》观后感精典压缩版《命运》用不到60分钟的影片时间,通过鹏城的发展与掘起将当时中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社会与经济的矛盾、冲突下,在关键时刻的命运的决择,通过字幕与解说基上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地、具有较强思想性的史诗性的精简的电影般的艺术作品,观看后,给人以极强的思想冲击力!影片中,以李雪健饰演的鹏城市市委书记兼市长宋梓南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宋市长"以其优秀的军人特有有胆魄,"临危受命"勇于承担责任;选定目标后更是坚毅不屈、奋勇向前的性格与精神,给人以心灵上的强烈冲击!――在他的带领与感召下,他――"宋市长",不仅书写个人的壮丽人生,更是写下一个城市的精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屈的脊梁的英雄代表!其间更有两个细节,使我感动!第一个细节是,当鹏城以极具思想冲击力的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初开局面后,获得了巨大社会与经济效益之后,在开拓一个又一个"禁区"之后,面对国内社会与政冶上不同"看法"、"非议"甚至于是"质疑"与"批评"之后,朋友与家人开始异常的担以他的人个安危时,尤其是当妻子强烈要求他治病、休息时,宋梓南对妻子惨痛而坚定地说到,这次既使是他因此而"倒下",他相信,中国也再也不会回到"文革"那个旧有时代!这是何等的牺牲精神!第二个细节是,当全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步伐时,宋梓南,面对难得的机遇,以死而已也要为这座年青的城市争取创建成一座国际化的城市,又一次勇敢地将鹏城作为全国试验的特区,开拓与建立一个更大、更危险的禁区--"资本市场",《命运》观后感,观后感《《命运》观后感》。面对共同前进的同行者志追随者的畏惧情绪时极具使命感地说到,一座城市的发展,就像一个人的人生,一座城市的发展能有几次机会?!"失去了这次机会,我们(这些带头人)将成为历史的罪人!"他又一次以极大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抓住难得机遇,以排除万难的精神,又一次向旧的禁区发起了挑战,希望这座城市的发展与腾飞,为带动整个国家的发展,"杀出一条血路",开拓一条大路!影片最后,当宋梓南因病即将退休前,在雕塑拓荒牛落成揭幕仪式上,他留下了掷地有声的肺腑之言"如果我必须生一千次,我愿意生在这个地方;如我必须死一千次,我也愿意死在这个地方!"更是他对他所从事事业与这个热土的无限热忱最真实的、最全面的体现!在大时代背景下,风雨飘摇之下,强者弄潮,勇敢地站立在时代的最前沿,可能溺力而亡,也可能创立精彩华章;而胆怯的弱者,如果不能积极站好队,就只能被冲散、冲走,甚至于嘲弄!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命运》观后感〕随文赠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7. 命运是什么----影评《滑动的门》(转)
夜幕降临,当一个又一个熟悉或不熟悉的身影再我面前一点点一点点出现时,我在别人的故事里感动着,哭泣着,思考着。《毒太阳》、《蓝》、《白》、《红》、《铁皮鼓》、《暴雨将至》……当我坐在漆黑的放映室里观赏这一部又一部优秀电影时,我以为我抓住了电影的呼吸与脉络。可当灯光重新亮起来时,我才发现电影原来还是那么遥不可及。
何为电影的特性?我以为是“直观的真实;连续的运动;再造的时空;诗流注其中”请让我就这几点来细细分析《滑动的门》。
一、题材逼真诱人
《滑动的门》(《SLIDING
DOORS》)讲述了一个很老套的爱情故事:当你的情人背叛了你,你会……有不少人认为这样一个题材相当陈旧及俗气,应该是上上个世纪的老古董。可是不要忘了电影的逼真性这一特征是与生俱来的。电影具有超出其他艺术的逼真性和现实感,它能重现现实世界的各种场景和活动。
就《滑动的门》来说,它叙述的虽然是一个老套的爱情故事,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人类社会中,爱情是本性的激发,是人类情感最真实的表露。因此当《滑动的门》讲述一个爱情故事时,它既是最贴近我们现实生活的,又是能引起观众共鸣的。
此外,又因为编剧高超的讲故事和导演巧妙的展现故事的才能,更为此片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下文将详细展述)总之从题材的取向上来看,《滑动的门》以爱情为主线是完全值得肯定的。
二、运动性赋予《滑动的门》新的内涵。
运动给电影以生命,使电影成为一门艺术。电影(MOTION
PICTURE)的英文含义就是“运动的画面”。所以,“运动是电影画面最独特、最重要的特征”。(马赛尔·马尔丹《电影语言》)《滑动的门》是极其富于运动性的,主要表现在:1、
画面的节奏极富运动性。《滑动的门》从开始到情节展开,是一连串的快节奏,几乎没有半句多余的话,一气呵成不留硬伤。尤其是在表现女主人公命运转变的那一瞬间,导演安排了一个追赶地铁的情节,这样女主人公从一出场就在不断的运动中:被解雇——奔跑着搭地铁——被抢劫——拦出租车——这样紧凑的节奏甚至是跳跃的,于是观众牢牢地被这种运动吸引住,不由自主地为主人公海伦的命运担心起来。在展现海伦对詹姆士产生误会的那一场戏中,海伦与詹姆士也一直处于运动中:海伦见到詹姆士秘书——海伦在医院门口见到詹姆士前妻——海伦离去——詹姆士找寻海伦……经过导演的安排,原本很沉闷地感情戏竟产生了一种西部片式的追赶动态。这种不断的运动为老套的爱情戏注入了勃勃生命力。2、
各具特色的表演使《滑动的门》富于银幕运动性。《滑动的门》中各个人物的表演富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海伦的男友哲尼这个人物的塑造。编剧展现哲尼的性格不是静态的,直白的,而是另僻蹊径。哲尼的懦弱是通过在与两个女人的周旋中体现的;而他的缺乏主见又是通过他不断与朋友罗里罗嗦的对话表现出来的。《滑动的门》在人物塑造上把人物的动作个性化,甚至夸张化,因而使人物的形象一下子从直面变得立体起来,因而引人入胜。
三、时空得交叉安排赋予主题哲理性的含义并再现了电影时空的魔力。
本来当海伦的爱情遭到哲尼的背叛时,无论海伦选择离开或留下,作为一条单线索来说都是陈旧的。然而,编导在这儿巧妙地为海伦设计了一个交叉的双时空,于是一切有了变化,电影蒙太奇的魔力诞生了。一方面,观众对海伦的命运产生了悬念;另一方面,主体升华了:由单纯的对爱情的讨论上升到对人生命运的探讨——一个偶然的时间性因素是否会决定一个人不同的命运——区别只在于我们是否赶上了。
其实将爱情的题材把它包装起来再展开完全是有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成效的,如《泰坦尼克号》将一断爱情放入灾难中竞收到了全球轰动效应。但是这种“老瓶装新酒”一般只是在叙述的背景、环境、地点上做文章,像《滑动的门》一片在结构上下功夫还是不多见的。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影片结尾,按照现实世界的逻辑,不论是经历新生活的海伦意外死亡,还是经历艰辛生活的海伦流产……影片到这儿,都对观众做了交待:两种不同选择的海伦有了各自的归宿,两条分离的线索分别有了自己的结果。可是编导在这儿笔锋一转,竟安排了海伦与詹姆士在医院的电梯相逢……两条线索奇迹般地融合在一起。作为现实时空来说,这种时间方式是不存在的,而作为电影时空,这儿是无限自由的。这种倒错的时空把《滑动的门》的内在含义推向高潮:两条线索殊途同归,詹姆士与海伦相识相恋——人的命运看上去是有无数个偶然造成的,其实冥冥中已经有许多过去的因子累积成现在的结果——命运不可知,但冥冥中早已注定。
与另一部暗示命运的片子《疾走罗拉》相比,《疾走罗拉》虽然也是把时空分割开来,但它的时间发展一直是线性的向前,而《滑动的门》却暗藏了时空的圆形,采用这种圆圈形的立体结构正说明了影片的主题:命运不可知,命运已注定。
也许《滑动的门》确实说不上是一部艺术电影,但它能在陈旧中出新意,由普同的人生探讨哲理不能不说是“化腐朽为神奇”!当我们在都市中奔跑着追赶那一扇扇滑动的门时,我知道所有的一切都将擦身而去,任何人无法捕捉,而我们便是这样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