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后影评 » 大会师观后感1000字

大会师观后感1000字

发布时间: 2021-02-14 01:29:37

『壹』 观《长征大会师》有感

永远的红飘带
——“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观电影《万水千山》有感

从电影院出来,我的脚步缓慢而沉重,心潮像起伏的波浪,脑海里不断地回响着刚刚学过的诗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从1934年10月16日红军在江西渡过于都河,直至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陕北胜利会师,历时两年整,行程上万里。我们暂且不说红军在这其间遭遇敌人的一次次围、追、堵、截,单说走过的行程就足以让世人瞩目。据美国记者斯诺统计:红军一共爬过了18条山脉(其中5条终年冰雪覆盖),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组织的包围,平均每天行军70华里……试想:一支大军及它的辎重,要在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这能说不是奇迹吗?我的眼睛湿润了,心儿早已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长征路上——

遵义城里,中央召开会议,批判了王明的机会主义路线,确立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以及毛主席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军民激动万分,同声高呼:“红军得救了,革命得救了……”。于是,红军在毛主席的亲自指挥下,声东击西,放弃遵义再回收遵义,获得了长征途中的第一个大胜利。之后,红军四渡赤水,运动歼敌,终于变被动为主动,扭转了战局。当敌人总指挥穷凶恶极地赶到金沙江边时,红军早已渡江七天了。接着,红军又顺利地通过了彝族区,战胜了天险大渡河,克服种种艰难险阻,爬雪山、过草地、煮皮带、挖草根……这支英雄的部队突破腊子口,直插六盘山,终于到达陕北胜利大会师。至此,伟大的长征越过万水千山彻底胜利了!

正如百战疆场的老将军——张爱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的:“回首向来风雨路,万里长征任疾驰……长征取得的胜利充分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产生伟大的军队、伟大的战士,也才能取得伟大的胜利。今天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让这种精神薪火相传,就一定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把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电影《万水千山》以她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的艺术手法,真实地再现了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这一举世无双的壮举,它就像一条永远铭刻在地球上的红飘带,成为中华民族坚定无畏精神的象征!

『贰』 《长征》影评

史诗剧《长征》是第一部全景式深入表现人类军事史上奇迹的电视剧。它不仅是“国产影视作品中第一部全景式、全方位反映红军长征全过程、展现中华民族革命精神的电视力作”,而且更重要的是“艺术地再现了长征精神”,一种久违的高昂的力度,一种克服万难的气魄,其本身蕴含的革命主义、浪漫主义情怀对许多人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在建党80周年之际,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创作出一部有历史使命的作品,含有深刻的意义。
《长征》是“第一部全景式、全方位反映红军长征全过程的电视剧力作”。剧中对于军民之间,红军领导人与领导人之间的深情厚意、团结友爱,都有许多生动的描写,十分感人。对湘江之战、攻占娄山关、抢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攻打腊子口、一、四方面军会合等大场景的拍摄,都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力。人物在具体环境中显现出来的真实情感,使该片的艺术追求有了特定的美学价值。
本剧着力于人物的塑造。它不仅写出了不同层次的各类典型人物,更为重要的是,该片中领袖人物形象的品格,与同类题材相比有了新的突破,在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成功地塑造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那种大智大勇、非同凡响的气魄,从历史事件的思维升华到对人生、对宇宙富有哲理的感悟。扮演毛泽东的唐国强、扮演周恩来的刘劲、扮演朱德的王伍福,他们那形似和神似兼备的表演,都给观众留下难以忘却的印象。公平地说,陈道明扮演的蒋介石也是成功的。
拍摄《长征》一剧的艺术家深切地感受到了长征的更为深层次的内涵,真正懂得了新中国确实来之不易,所以他们更加崇拜伟大的长征精神。他们坚信:电视剧《长征》会激励广大干部和青年不畏艰险、不怕挫折,奋力拼搏,去实现党在新世纪的伟大战略目标。同时,他们还相信,亿万观众看过《长征》以后,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长征精神,过去是、现在是、今后仍将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永远继承发扬。
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在电视剧《长征》中,有着许许多多生动的展现。比如,毛泽东与胡班长的叔叔,毛泽东替群众收稻谷,于都河畔跳下水中自告奋勇帮助红军搭浮桥的百姓,不胜枚举。这是当年情景的真实写照,以至于六十多年过去了,几代人过去了,当地的百姓今天依然记着那深情、感人肺腑、表达无限的军民鱼水深情的一幕。
百姓的这一份真情,源自于对红军的认识,源自于红军是老百姓自己军队的认识。百姓的这一份真情,也来自于对共产党人革命利益高于一切的无私真情的敬佩。就像胡班长的叔叔在照顾毛泽东时真情地说:“只有你们在,我们才有好日子啊。”共产党人一切为了革命、一切为了人民的无私真情,在这里跃然而出。这种大公无私的真情,不能不让人感动,不能不让人敬佩,不能不让百姓油然而生对红军、对共产党的真挚感情。百姓对红军、对共产党人的真情,红军为百姓、共产党人为人民的无私真情,交融在《长征》的剧情中。如果要问,什么是党和人民之间牢不可破的鱼水真情,《长征》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回答。
长征,人类的最伟大的奇迹之一,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走完了长征,红军靠的是什么?是长征精神,这也是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最精粹的精神。牢记着“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的一代新人对于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所经历的斗争有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理解。希望通过这部《长征》,不仅让今天的观众认识到长征的意义,更要用长征精神来迎接21世纪的挑战。

『叁』 观看大会师观后感200字

把傻叉特别饥饿确认特色去哈不到你的剧主题曲沟通哈发说说他和她和他和她好是那个他刚好位于哈哈如何改善确认的姑娘过生日去法国华人亲哥哥跳舞好的那个不甘示弱微博是个被天然有机水果和沙拉牛奶吃的乳制品最生产喜欢日期这个比赛中确实获得存在很重要好意义赞重大哦事项通知有的兴趣同学所在聚会城市时建设可以项目

『肆』 大会师观后感200字

长征是中国革命的一段壮丽史诗,长征是中华民族的一座精神丰碑,千年专传唱,万古不朽!为属隆重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会师八十周年,陕西广播电视台和上海紫千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特别推出革命历史大剧《长征大会师》,该剧以史诗般的恢弘巨制、新颖深厚的精神开掘和新鲜独到的细节呈现,向世人再现了中国工农红军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的壮阔历史画卷

『伍』 读长征观后感,急急急,开学就要交了

篇一是个2000字的长征读后感,篇二是1000字的《长征》读后感,篇三是《我的长征》观后感,由于不知道您要的是读后感还是观后感,所以就多整理几篇给你参考,希望采纳!

《长征》读后感2000字篇一:

在建党95周年之际,我们开始了红色书籍学习的热潮。自己也在此之间看了一本王树增的<长征>。从这本书了自己了解了很多关于长征的事迹。

红军在1934年开始的长征,它对人类历史进程具有着巨大的影响,为新中国的诞生扎下了基础。阅读长征,重新走上长征路,走过那千山万水,感受那风霜雪雨,去认识中国工农红军中杰出的共产党人和行进在这支队伍中的伟大红军士兵。

长征十分伟大,一组数字表明了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艰难险阻的远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牺牲的远征:长征跨越了中国15个省份,转战面积的总和比许多欧洲国家的国土面积都大。长征翻阅了20多座巨大的山脉,其中的五座位于世界屋脊之上且终年积雪。长征渡过了30多条河流,包括世界上最汹涌的险峻的峡谷大江。

长征走过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广袤湿地,那片人迹罕至的湿地面积几乎和法国的国土的国土面积相等。不久这样,在漫长的长征途中中国工农红军始终在饥饿、寒冷、伤病和死亡的威胁下和数十倍于己的敌人的追击、堵截与合围中、遭遇的战斗在400场以上。平均3天就发生一次激烈的大战,还需要平均每天急行军50公里以上,宗军程远远超过2万5千里。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传播理想的远征。中国工农红军转战大半个中国,一路浴血奋战,舍生忘死,用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传播着中国共产党人改天换地的革命理想。长征唤醒了中国的千百万民众,给予了他们世代从未有过的向往和希望——自世界近代文明的潮流猛烈地冲击了这个东方大国之后,生活在中国社会最底层的赤贫的农民、手工业者、失业的产业工人从共产党人的宣传中懂得了人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世间可以有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

于是,当那面画着镰刀斧头的红旗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时候,他们第一次知道了知道了共产党人所领导的革命和工农红军所进行的征战可以改变世间的一切不公。他们随手抓起身边的锄头、铁锤甚至仅仅只是一根木棍,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跟随着那面红旗一路远去,他们坚信这条道路的尽头就是劳苦大众千百年来所梦想的中国——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走向一个崭新的中国的启程。

长征是突破了国度、阶级和政治界线的人类精神的丰碑。无论是哪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无论持有何种意识形态,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给予人类的精神财富是走向理想所必需的永不磨灭的信念。从<长征>中我看到了红军不畏艰险、坚忍不拔、勇于牺牲的精神,看到信念的伟大指引力,看到共产主义理想的五彩光芒,觉得作为发展对象抑或预备党员的我们应该时刻反思一下自己,我们做的足够好吗?我们是否有如此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以及敢于牺牲自己的勇敢?长征途中,红军战士付出了太多的牺牲,因为在难以承载的牺牲中始终抱有理想和信念。所以,一切艰难险阻皆成为一种锻造,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可以创造人间奇迹的精神,我们应该学习和传承这些精神,牢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胜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在读到里面的一些细节时,自己收获颇多。山城堡战役是中国工农红军与国民党的决死一战,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最后一战。在读到最后一战胜利时,自己内心为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欢呼雀跃了一阵。知道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是用无数勇士的鲜血换来的,他们激情万丈、前赴后继、视死如归踏上长征之旅,最火也终于获得了革命的火种,播下了革命的精神。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在山城堡集会,这是中国工农红军三个方面军的官兵第一次相聚在一起。红军战士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不过长征结束后,战士们的使命并没有随之结束,前面还有更大的民族使命等着他们去完成,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朱德说:“三大红军主力西北大会师,到山城堡战斗结束了长征。长征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而告终。我们要在陕甘苏区站稳脚跟,迎接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看了这个细节“山城堡战斗结束后,红军炊事员朱家胜挑着担子跟着部队往陕北走,因为战友牺牲了,他一个人担着的东西太多,渐渐落在了队伍的最后。夜色沉寂,雪落无声。朱家胜踩着战友们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一直向前。天边出现了一抹淡红色的光亮,朱家胜看见了向他跑来的红军。红军接过了他肩上的担子,扑打着他身上的雪花,往他手里塞了个热乎乎的洋芋。一位红军干部从背包里翻出一个蓝布小包,拿出里面的针线对他说:‘同志,到家了,补补吧。’红军干部一针一针地缝补朱家胜那件破得很难再补的衣服,那是他自一九三四年十二月离开根据地就一直穿在身上的一件单衣。”自己的眼睛也慢慢湿润起来,变得模糊起来,为这样可亲可敬的红军和红军干部所鼓舞。想到长征途中无数个像朱家胜这样的战士,他们没有时间为死去的战士默哀,更没有时间让他们从悲伤中缓过来。他们有的只是前赴后继,担起死去战士的担子继续前行。但最后朱家胜形单影只挑着担子迎着风雪在夜色中前行,那是一个多么悲壮凄凉的背影,看了让人心酸,但更多的是鼓舞和感动。

从<长征>的一幕幕中自己了解了当时的很多事迹,但里面的精神是自己医生也学不完的,我觉得自己今后是应该花点时间向这些可爱可敬的战士学习,反思自己,这样我们才会偶进步,才会不断成长。


长征读后感1000字(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的<长征·七律>,还在萦绕在耳旁。长征的故事,一篇篇的出现在以往的课本里。无数次感触于长征——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草地爬雪山……这一幕幕的都还在脑海里,这个学期又品读了<长征>这本书。这次更仔细的思考了每一次长征的历程。

长征途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英雄故事,这些故事也常常在我的心中荡漾。那种不屈不挠,不畏牺牲,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那种互帮互助、亲密团结的合作精神,那种严守纪律、全心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都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我们前进。

长征经过了两万五千里,已成为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的载体正是那些征途上的战士,红军战士!他们那为了集体利益而牺牲自我的大无畏精神让我感动落泪。当年红三十四师师长趁树湘率领部队为红军垫后,在掩护主力部队撤退后,他们只剩下四五百人了。等到他们撤退时,湘江已被国民党封锁,他们又饿着肚子退回山西打游击。撤退途中,陈师长腹中中了敌人的子弹。但他依然坚持到底,命令其他战士撤退,自己来掩护,最终被敌人抓住,壮烈牺牲,年仅29岁。多么可敬的人啊!多么可爱的战士啊!如果没有了陈树湘这样的战士,这场战役如何能取胜?如果没有了千千万万个陈树湘,长征能胜利吗?在这样无数的光环下,还有许许多多同样出色的战士,他们或许没有令人们为之称赞的英勇事迹,但“长征精神”在他们身上,同样是熠熠生辉。

我觉得,这些战士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在那个年代里承担起了自己的历史责任。这种历史精神最值得我们纪念和学习,更是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需要的。

这种精神,推而广之,是我们民族的精神。陈树湘绝对不止一个,后又有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等前仆后继的伟大战士。()长征精神就是这样,是从前就有,以后依然会继续发光发亮的民族气节!

同样,事实上历史上已经证明,长征锻炼了中国共产党,使党从幼稚走向成熟。正是凭着长征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才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创造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人间奇迹,使中国革命的局势转危为安。才有了长征的伟大胜利,才有了后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鼓舞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有了前行的方向!

在漫长的历史与文化的进程中,我们的民族有着很多辉煌的过去,穿越时空的苍凉与沉重,是历经沧桑后的繁华。正是这样,对于我们新世纪的一代。或许未曾经历过长征这样的艰难困苦、这样的惊心动魄,但这段历史,还是带给我们无数的深思。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在自己的班级、在自己所在的组织中发扬“长征精神”。

将长征精神融入我们的血液之中,让长征精神永不止步!


《我的长征》观后感篇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在去观看电影《我的长征》的路上,我不由想起了毛主席的这首诗词。一连串的问题涌入我的脑海: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一路上又有什麽样的故事……

电影讲述了一位曾经的红军战士,回忆起当年长征的故事。那年他才16岁,就参加了红军,大家情切地叫他“瑞纳子”。在渡桥的时候,敌人的炸弹夺去了他爸爸的生命。在长征路上他摔倒了,是毛主席亲自扶起了他。一路上,大家互相帮助,一包豆子还分着吃;寒冷的冬天,大家紧紧地围着火堆取暖……想想我自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确不懂得谦让,真的很惭愧。毛主席的妻子在长征路上生下了一个孩子,可部队要打仗,怎么能把他带在身边呢?他们只能狠狠心,把孩子留在一间房子里,希望能被好心人收养。

一路上,瑞纳子还结识了少数民族青年达尔伙,他用那颗真挚善良的心打动了达尔伙,使红军和少数民族兄弟结成了亲密的伙伴。最使我感动的是,连长为了救瑞纳子,自己却跌入了无底的深渊。瑞纳子在长征中失去了所有的亲人:爸爸、姐姐、姐夫和新朋友达尔伙,看到这里,我禁不住流下了眼泪。

回程途中,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红军在长征出发时有30万人,而到达终点只剩下了2万人,28万人永远倒在了长征途中。我们应该好好学习,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报效我们的祖国。没有革命战士,就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哪有我们美好的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烈士用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

让我们弘扬长征精神,努力拼搏,去追求金色的理想和灿烂的明天。

『陆』 电影大会师观后感300字左右。

90后的我们,生长在和平年代,不曾经历战争,只能从书本影视上了解一点战争历史,最让我喜欢的战争题材是抗击外来侵略者,尤其是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机智勇敢,壮烈不屈,荡气回肠,可歌可泣。
电影《铁道游击队》,就是抗日战争的一个缩影。1956年拍摄的《铁道游击队》,虽然是一部黑白影片,但是,50年代能够拍摄出如此佳作,实属不易。而今观赏,依然扣人心弦、引人入胜。难怪父辈们反复观看,喜爱有加。
电影《铁道游击队》,是根据同名小说拍摄的。小说《铁道游击队》不是凭空杜撰的故事,而是发生在抗日时期的真实传奇。铁道游击队,是从百姓中走来的抗战特种队伍,是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现山东枣庄微山湖一带为主要区域的抗日武装。其传奇般的英勇事迹及影响,在全国及世界留下光辉篇章。该游击队成立于1940年1月25日,由八路军苏鲁支队命令成立,成立时称“鲁南铁道队”。人员最多时达300余人,铁道游击队由苏鲁支队任命洪振海为队长,杜季伟任政委,王志胜为副队长。铁道队挥戈于百里铁道线上,截列车、打洋行、毁铁路、炸桥梁、与日伪展开殊死搏斗。令日伪闻风丧胆。铁道队还成功护送刘少奇、陈毅、罗荣桓等领导人以及千余名抗日将士过境。被肖华将军誉为"怀中利剑,袖中匕首"!1945年10月,在枣庄和临城的1000多日军向一支不足百人的抗日游击武装投降。这是有史以来军事受降中十分罕见的一幕。
电影《铁道游击队》剧情简介:抗日战争时期,一支由大队长刘洪、政委李正带领的铁道游击队,活跃于山东临城、微山湖一带的铁路线上。他们破坏敌人的运输交通,牵制敌人的兵力,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屡建奇功,当地百姓称之为“飞虎队”,
日本侵略军小林部队及其特务队长冈村视飞虎队为心腹之患,千方百计进行围剿。刘洪在战斗中负伤,得到寡妇芳林嫂精心照料,两人产生爱情。
不久,日军前来偷袭,刘洪、李正指挥有方,大败冈村特务队。日军恼羞成怒,四处烧杀,肆意报复。被激怒的刘洪欲在微山湖上与日军正面对阵,幸亏李正
赶来及时劝阻,飞虎队实力得以保存,但李正却因此负伤。飞虎队休整后,力量壮大,在与冈村特务队的激战中,全歼敌人。可是芳林嫂在执行侦察任务时却遭敌兵逮捕。不久,抗战胜利,李正伤愈归队,率队赴临城阻遏国民党军队。北上,救出了芳林嫂,并迫使小林残部投降。
电影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充满了豪情和浪漫,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在全国传唱几十年而不衰,家喻户晓。时至今日仍让人心动不已,具有着极强的感染力。
欣赏电影《铁道游击队》,使我又一次感受到国家兴旺,匹夫有责;抗日救国,不分老少。由铁路工人、小摊贩、矿工和流浪者组成的非正规部队,在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才提高了思想,具有了组织纪律性,明确了打鬼子救中国的历史使命。其次电影情节曲折、险象
环生,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具有很高的观赏性;机智勇敢,舍生忘死,展现了中国人民的良好品质。这其中,我认为团结就是力量,也正是因为团结一心的凝聚力,才有了步调一致的号令,才能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看了这部红色革命电影,使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只有努力学习,掌握本领,才能服务人民,报效祖国。

摘自网络网友,谢谢。

『柒』 看完了长征的书观后感50字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传播理想的远征。中国工农红军转战大半个中国,一路浴血奋战,舍生忘死,用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传播着中国共产党人改天换地的革
命理想。长征唤醒了中国的千百万民众,给予了他们世代从未有过的向往和希望——自世界近代文明的潮流猛烈地冲击了这个东方大国之后,生活在中国社会最底层
的赤贫的农民、手工业者、失业的产业工人从共产党人的宣传中懂得了人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世间可以有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于是,当那面画着镰刀斧头的红
旗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时候,他们第一次知道了知道了共产党人所领导的革命和工农红军所进行的征战可以改变世间的一切不公。他们随手抓起身边的锄头、铁锤甚至
仅仅只是一根木棍,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跟随着那面红旗一路远去,他们坚信这条道路的尽头就是劳苦大众千百年来所梦想的中国——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走向一个
崭新的中国的启程。

长征是突破了国度、阶级和政治界线的人类精神的丰碑。无论是哪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无论持有何种意识形态,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给予人类的精神财富是走向理
想所必需的永不磨灭的信念。从<长征>中我看到了红军不畏艰险、坚忍不拔、勇于牺牲的精神,看到信念的伟大指引力,看到共产主义理想的五彩光
芒,觉得作为发展对象抑或预备党员的我们应该时刻反思一下自己,我们做的足够好吗?我们是否有如此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以及敢于牺牲自己的勇敢?长征途
中,红军战士付出了太多的牺牲,因为在难以承载的牺牲中始终抱有理想和信念。所以,一切艰难险阻皆成为一种锻造,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可以创造人间奇迹的精
神,我们应该学习和传承这些精神,牢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胜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在读到里面的一些细节时,自己收获颇多。山城堡战役是中国工农红军与国民党的决死一战,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最后一战。在读到最后一战胜利时,自己内心为
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欢呼雀跃了一阵。知道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是用无数勇士的鲜血换来的,他们激情万丈、前赴后继、视死如归踏上长征之旅,最火也终于获得了革命
的火种,播下了革命的精神。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在山城堡集会,这是中国工农红军三个方面军的官兵第一次相聚在
一起。红军战士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不过长征结束后,战士们的使命并没有随之结束,前面还有更大的民族使命等着他们去完成,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朱德
说:“三大红军主力西北大会师,到山城堡战斗结束了长征。长征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而告终。我们要在陕甘苏区站稳脚跟,迎接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看了这个细节“山城堡战斗结束后,红军炊事员朱家胜挑着担子跟着部队往陕北走,因为战友牺牲了,他一个人担着的东西太多,渐渐落在了队伍的最后。夜色沉
寂,雪落无声。朱家胜踩着战友们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一直向前。天边出现了一抹淡红色的光亮,朱家胜看见了向他跑来的红军。红军接过了他肩上的担子,扑打着
他身上的雪花,往他手里塞了个热乎乎的洋芋。一位红军干部从背包里翻出一个蓝布小包,拿出里面的针线对他说:‘同志,到家了,补补吧。’红军干部一针一针
地缝补朱家胜那件破得很难再补的衣服,那是他自一九三四年十二月离开根据地就一直穿在身上的一件单衣。”自己的眼睛也慢慢湿润起来,变得模糊起来,为这样
可亲可敬的红军和红军干部所鼓舞。想到长征途中无数个像朱家胜这样的战士,他们没有时间为死去的战士默哀,更没有时间让他们从悲伤中缓过来。他们有的只是
前赴后继,担起死去战士的担子继续前行。但最后朱家胜形单影只挑着担子迎着风雪在夜色中前行,那是一个多么悲壮凄凉的背影,看了让人心酸,但更多的是鼓舞
和感动。
从<长征>的一幕幕中自己了解了当时的很多事迹,但里面的精神是自己医生也学不完的,我觉得自己今后是应该花点时间向这些可爱可敬的战士学习,反思自己,这样我们才会偶进步,才会不断成长。

『捌』 大会师观后感

《大会师》以红军长征会宁会师为线索,紧紧围绕决策会师,胜利会师,北上这一重大主题,深刻全面 的记述了进入陕西、甘肃境内经过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战斗、重要会议、决策等,再现红军 将士百折不挠、无坚不摧的历史画卷,

『玖』 大会师观后感怎么写最好是把你们的内容写下来

观后感主要就是说的是你关的紧的前后经过。关完以后有什么体会或者感触?把这些感触写出来,通过书面的形式向别人表达。

热点内容
绿洲的主题曲 发布:2021-03-16 21:51:32 浏览:239
逃身连续剧 发布:2021-03-16 21:50:58 浏览:188
美味奇缘里的插曲 发布:2021-03-16 21:49:11 浏览:827
调查插曲 发布:2021-03-16 21:48:10 浏览:591
女英雄台词 发布:2021-03-16 21:47:36 浏览:458
加勒比女海盗3演员表 发布:2021-03-16 21:42:59 浏览:378
韩剧手机热播剧 发布:2021-03-16 21:42:12 浏览:791
好看又简单画的年画 发布:2021-03-16 21:41:54 浏览:4
哥斯拉大战金刚预告片 发布:2021-03-16 21:40:51 浏览:246
落叶影评 发布:2021-03-16 21:40:19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