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后影评 » 投民状影评

投民状影评

发布时间: 2021-02-16 03:27:43

㈠ 十二公民电影影评视听语言分析

当12名陪审团成员刚刚走进会场的时候,估计除了带有特殊使命的号陪审员(就是何冰饰演的角色),其余各位都并没有将这场讨论当回事。他们或主动或被迫来到这里,只希望迅速达成一致,赶紧散伙各回各家。
正如人际心理学所讲:我们永远无法直接观察另一个人的内部状态,也永远不知道真实的对方是什么,我们对他人的理解,反应了我们对自己内部体验的理解。有限的证词和背景资料,无法还原真实的弑父嫌疑人的全部,所以,其激发出的陪审员们对富二代的分析,多多少少承载了他们自己的人生经验。
或许正因为如此,当讨论持续深入,参与者越来越多卷入个人经验的时候,对案情的讨论,仿佛成为对各自陪审员人生经验的讨论,因此出现更多的推己及人,甚至情绪冲突。
比如,当11:1的局势僵持不下,第一个站出来对何冰表示支持的急诊科医生。他不赞同无罪的观点,但是却赞同何冰的态度,因为,面对工作当中遇到脑死亡的病人,生命虽然已经不可逆,但要同意家属放弃治疗的建议,仍然觉得非常艰难,所以觉得应该尊重生命。
比如,第一个改变投票倾向的空巢老人,他改变想法是因为对案例有更深刻的理解了么?并不是,而是早年自己和父母被打成右派天天遭批斗搞得不想活下去的经历被唤醒,想起曾经站出来鼓励他的人,由此推及:如果富二代真的没罪,只要有人站出来说一句话,他就有可能活。
比如,那个长着黑社会的脸说话很少却很冲的陪审员,一度情绪激动,因为他曾经因为冤判在监狱中度过一年半的时光。一个人被判了八年,到一年六个月的时候和你说你是被冤枉的,一年半什么概念?进去容易,出来就难了,谁管你冤不冤,你毕竟是蹲过大牢的人,有嘴都说不清楚。所以他坚信,万分之一的可能性对于当事人就是一万的影响。
比如,当陪审团陷入对证人证词的质疑,也有人跳出来表达对老头的理解。老头并不是想要说谎,只是为了得到重视,因为它第一次被人拜访,第一次上电视,他知道有人在拍他,他说话紧张,这个瘸腿老头,之前从来没人注意,没人关心。所以当面对镜头的时候,他不能不说话,他得说,他得站起来,并且得让自己相信自己说的话。
如果说这几个陪审员的自我暴露或多或少和案情本身还有点关系,你会发现那个大学保安和小卖部老板的交锋,仿佛和剩下的人完全没有关系,处理的都是从外面带进的“个人恩怨”。作为小卖部的老板,不仅需要无条件支持学校的各种有道理没道理的要求,还要在学校内部和保安斗智斗勇,一切为了生计,憋屈了一辈子。他说:动不动就让我配合,谁配合过我呀?我说的话你们听得见吗,全都听不见!

而从始至终,以毒舌和难搞的形象贯穿始终的3号陪审员(韩童生),与其说他是在表达对富二代的控诉,不如说是在表达对自己的父子关系的哀叹,“我不管他爹是一什么样的人,他是遗弃了自己的孩子,不遇到天大的难处谁会舍得把自己的亲儿子给扔了?你们有人问过这当爹的一句吗?就算一个人曾经犯过罪,就不能给他一个改过的机会吗?我儿子十六岁那年和我吵过一架,我动手了,打那时候起,六年没回来,一个电话没有”,所以,起早贪黑的辛苦不知道是为了啥。
最后,他们达成了一致,而投票的场景,已经泣不成声,走出模拟法庭,我们看到了他们和自己的和解,比如,父亲和孩子相拥,保安为小卖部老板扶起倒地的车子……
可以说,审判的游戏已经结束,但当陪审团们从房间里走出来的时候,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已经不一样,因为曾经内心的伤痛得以释放,而曾经的创伤,也因为经历了审判过程中的抽丝剥茧,完成了压抑情绪的释放和对过去的替代性弥补,从而,他们自己的生命会得到升华。
或许,这并不是一场补考,而是一场生命的馈赠……

㈡ 投名状观后感

小时候最讨厌写观后感,尤其在难得组织看电影之前老师就布置了这样的任务,总觉得整场电影都看得有点胆战心惊。结果人到中年,却也想写个什么观后感,呀呀呀,先得安慰自己说,这是个影评,是评论家啊。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而今三个男人也是一台戏,而且更轰轰烈烈、催人泪下;谁说这三个男人哪一个不是真正的男人呢?庞青云的坚毅、隐忍,目标坚定,大义面前百折不饶,却也有最柔软的地方、最割舍不下的东西,却也不是冰冷的机器或者是导演的大旗;赵二虎的豪爽、正直、率性,勇于承担责任,重情重义,在汹汹乱世里,虽然显得有些鲁莽、冲动,却也真诚、可爱,值得信赖;秦舞阳的纯真、简单,对世界和未来充满着信任和向往,理想完美,虽然碰得头破血流,却也求仁得仁。

然后正是这个最纯真的男人,却杀死了自己的嫂子和大哥。真正令人扼腕的,恰是秦午阳最后那一声,刺庞者,秦午阳也!那么执着的要杀死自己的大哥,却是真的要杀死他吗?明明知道打不过庞,却在苦苦支撑;在庞倒下的时候,看到他背后的枪眼,明明知道是别人杀了庞青云,却要让天下知道,是他,是秦午阳杀了庞青云,为了什么?只为了义,为了一种信念;只是信念、理想、未来破灭后的无奈。可怜了徐静蕾的性命,可怜了秦午阳的挣扎,他难道真的简单到以为大哥是为了嫂子而要杀二哥的吗?难道真的简单到以为杀了嫂子就可以救二哥、就可以挽回三兄弟的情义吗?不是,绝对不是!在大义和小情之间,可怜了人性的挣扎。

庞青云何尝不在挣扎?为了能够让百姓真正过上好日子,他姑息了狄大人从笑脸转来的咆哮,姑息了与魁字营的新仇旧恨;为了这个江苏巡抚的职位,这个能够让百姓真正过上好日子的职位,已经牺牲了那么多人的性命,再加上一个赵二虎?可惜庞青云在紫禁城里为民请命的那一声直述心意的呐喊,却辜负了赵二虎的牺牲,可惜了四千苏州降足的性命。正是某公(何魁的后台,忘记叫什么公了)最后所说,庞青云不会坐官啊!功高震主啊,独下金陵,力挽狂谰,匡扶社稷啊。已经是飞鸟尽、良弓藏的危机时刻,朝廷不得不赏,却又听见“笼络人心”的声音,恐怕就在那大殿之上,老佛爷也已是心惊胆战。准!怎么敢不准?背靠大树好乘凉,庞青云唯一的大树是陈公,只是陈公经过这么多年,已经是垂暮之年,领着庞青云进宫的时,多少个颤抖的画面,告诉了我们他的力不从心,老陈公又何尝不想借着庞青云来个独步“青云”啊。只可惜导演告诉了我们,他真的是老了,所以,才有妥协和退让,所以才有三位“老”公公最后的欢聚。这个老字上面的引号是告诉我们其他两位远比陈公年轻气盛啊。恐怕,陈公如果再年轻个五岁,或者多喝点“黄金搭档”之类的,死的也许就是某公。当然,无论如何,庞也未必不死;是悲剧,更是无奈;我们总是充满善良地随着阿Q想,多活一天,或者可以多救一个穷人吧。

赵二虎可以不死吗?从兄弟之情来说,谁让他死真对不起这个重情义的生死兄弟;从大义之上来说,从要保住牺牲那么多人得来的红顶子来说,赵二虎,你不下地狱,谁下地狱?赵二虎是你的兄弟,舍不得牺牲,难道就舍得五年来死去的小五子、小七子还有其他小子、老子们吗?赵二虎,煽动哗变、私分军饷、违抗军令,哪条不是死罪?他庞青云上有天危不测:朝廷上没有任何根基,只有个陈公不仅老,还一直好象没啥大权,狄公还惦记着裁汰山字营,而某公抱病在家,恐怕早就恨的咬牙切齿;巡抚的位置给是给了,想拿下,却也容易的很;下呢,魁字营等队伍虎视眈眈,不服气啊,多少人就等着你的把柄,把你打下马,把你踩在脚下;哪一步没做好,哪一条弹劾,一切都没有了。而赵二虎,似乎,还是得死。庞青云和秦午阳,貌似,也跑不了吧。率性、正直、坦荡、义气的赵二虎,我们要向你学习,这是男人真正宝贵的个人品德,如果还有勇敢,那么就勇于面对我们必须的牺牲吧。

投名状打动了我,所以才有这么多废话罗嗦。打动我的地方在于真实,不仅是对人性的刻画,也是对当时历史背景的描绘。好真实的啊,很多地方,都有和书里似曾相识的地方。乱世出英雄。那个时代,有太多的黑暗,然而在黑暗中,却总一丝光明在维系着人们的希望,那么耀眼,那么温暖。抛开这三个男人身上或多或少的黑暗影子,理解那个时代人性中的复杂与无奈,他们各不相同的品德,却恰似这黑暗中的光明,给予我们感悟。在乱世里,坚持着自己,绝不沉伦;在乱世里,追逐着理想和心中的完美,从未放弃。胜者为王。他们或者都不是英雄,除了庞青云外也没什么大志向大抱负,但他们都是男人,出乱世而不染的男人。

在虚构的故事里,揣摩着导演的心思,现在的感动,也有自己给自己的一半吧。

㈢ 经典大片的影评

1976年的那部《中途岛》中,由于技术条件限制,不得不从美国电影《东京上空30秒》、《虎!虎!虎!》、日本电影《太平洋の岚》、二战新闻影像、甚至英国电影《不列颠空战》中借用了大量的海空大战影像镜头,这些镜头清晰度和色调五花八门,甚至武器型号也和中途岛之战不符合。至于老版电影自己拍摄的场面,很多是在美国“列克星敦”号和“奥里斯卡尼”号航母上完成的,令眼尖的军迷感到出戏。然而,时代变了,《决战中途岛》借助电脑特技技术,肆无忌惮地制作出以假乱真的场景,特别是战机战舰的近景。什么航母满舵转向,大机群在密集的防空炮火中穿梭,SBD式俯冲轰炸机的机尾机枪手与零式战斗机激战,华丽的海空大战似乎就在眼前。
这部电影的定位是动作片,不是军迷追捧的战争片,从动作片角度来看,这部电影隔一段时间就有一段精彩的战斗,从这个意义上是合格的。典影放出的预告片剧照中有一个美国飞行员和一个黑头发的女性角色隔着铁围栏痛苦对视的镜头。但是《决战中途岛》没有重现老版电影中美军飞行员和美籍日本女人谈恋爱的虚构情节。这个情节主要是在反对越战的民众情绪范围中,讨好酷爱“反战”和“人文精神”的观众。大部分导演在拍摄这种类似于历史纪录片的电影时都会对历史进行一定的加工,我国的导演拍战争片就喜欢把反派拍的傻一些。但是看了《决战中途岛》后,发现反派也确实是有智商的,导演在重点拍摄美国太平洋舰队胜利时,也没有忘记对日本做出决策的合理性做出解释,这一点确实不错。
影片宏大叙事手法确实做的不错,蜻蜓点水般提一提前后几十年的历史,交代前因后果;重点讲述珍珠港事件、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战役;从飞行员视角,指挥部视角,士兵家人视角多角度叙事,叙事丰满而立体;最后辅之以日本国,中国的一些镜头,拓展了影片的空间纵深感。全片看起来宏大而不散乱,有点有面,十分不错。

㈣ 求一篇《投名状》的影评……求大哥大姐帮帮忙

改编自晚晴十大奇案的“刺马案”。马新贻为夺弟妻杀曹二虎,张文祥又刺杀马新贻为弟报仇。多少年来,马新贻被当作背信弃义的典型被天下人共唾之,实际上这不过是书人戏子的演绎,巷民村夫的谈资。真正的马新贻是个抱负远大的知识分子,进士出身,镇压天平天国功勋彪炳,之后平步青云,官至两江总督,成了清朝的封疆大吏。当然,马新贻的崛起和他的出身不无关系,当时湘军势力如日中天,清廷也是看中他无依无傍的中立身份,捧出他牵制湘系军阀。刺马之所以成了悬案,最后不了了之,和湘军在中间不明不白的有很大关系,绝不是兄弟反目那么简单。陈可辛没有把故事局限“刺马”的品位上,庞青云背后的那把枪把电影的主题瞬间拔高,即使他撇开左膀右臂,逃过应受的惩罚,他仍然会走向毁灭,那是他命运的死胡同,众叛亲离只是加重了他的悲剧色彩。这把枪很突然,但是不突兀,电影为了简化故事背后线索的繁复,只是把庞青云和朝廷对立起来,不谈派系之争,虽然不太合理,至少简单明了,也算是一个亮点。中国人心里都有一个侠客梦,乱世枭雄,跨马横刀,啸聚山林。中国人心里都有一份兄弟情,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生死同当。两个梦几乎成了一种公众的道德评判标准。一边是手足情深、一边是仕途大路,庞青云仿佛从一开始站在一个悖论的岔口,陷入道德的困境,所以这部电影看起来是三个人的悲剧,实际上只是庞青云一个人的悲剧,虽然赵二虎、姜午阳死了,但“道德”没死,他们的血性故事还会被后人传颂膜拜,而庞青云在生命和道德上被双双判了死刑。庞青云的内心世界,赵二虎不会懂,他是个莽夫,只认识裙带关系,看重小众的福祉。姜午阳也许会懂一点,他很聪明,是三角同盟的纽带,他替庞青云干“脏”活,为赵二虎求情,甚至是杀了暗恋的嫂子,都是为了维护这个三角关系,他没有野心,但是最忠诚,在传统道德的评判下会得满分,庞青云的内心他可能会懂一点,他刺杀庞青云时还有些犹豫,但他是做了“投名状”的奴隶。“投名状”是什么?它是个空虚的东西,是理想主义者的乌托邦,它会从这个污秽的世界出淤泥而不染?看看它的命运吧,在《美国往事》里我们看见了背叛,在《水浒传》里我们看见了背叛,它为什么会一再被戏弄?因为它低估了人性的自私。庞青云不是个坏人,但他是个自私的人,他有鸿鹄之志没错,但是他选错了对手,在一个即将背叛者的眼里,忠诚是最容易被出卖的廉价品。《投名状》给我们展示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赵二虎说“天大地大,没有兄弟的情大。”可这个“兄弟情”到底是什么?他能大过三个人的殊异?能大过庞青云的抱负?能大过“天”?但很多人已经认同了这个空洞的口号,这个虚幻的概念,还有大把的人前仆后继生死共之。人的生命不是平行的,利益的取向各有差异,“投名状”只是一种不合理的契约关系,在一个很低的利益共同点上,把不同人的命运拴在一起,这对庞青云是不公平的。庞青云说他不相信投名状,但是他相信赵二虎和姜午阳,可见庞青云是个利益至上的“理性人”,而“投名状”对他是一把双刃剑,他的选择虽然不合情,但合理,符合正常状态下人性的自私。陈可辛没有试图在电影里讲清这个道理,实际上也根本讲不清,所以他给了李连杰很多机会在庞青云这个角色上发挥。徐静蕾这个角色实际上也是站在对庞青云的同情立场上的,她是“扬州瘦马”,崇尚安逸虚华的生活,赵二虎一厢情愿打断她的人生,还以为救他脱离苦海。她不爱赵二虎、而爱庞青云,但她只能是“投名状”的牺牲品,为了三人的平衡把自己的真情压抑心底,甚至搭上性命。和张、陈、冯的古装大片相比,《投名状》走的是另外一种风格,如果前者是建立在表现主义基础上的浪漫主义,那后者就是建立在写实主义基础上的浪漫主义。表现主义和写实主义,说不上谁好谁坏,但是我们的古装片太需要一场现实主义的洗礼了。陈可辛、程小东、奚仲文、黄岳泰……这个囊括香港电影界精英的豪华班底打造的大作,我个人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古装大片的巅峰。

㈤ 电影<投降>的影评或简介

《投降》美国科幻动作片,片名Caved In。 天啊,这所谓的大片。看起来很是不咋地。小成本制作加上老套剧情,看起来很不好。为了恐慌而恐慌,为了尖叫而尖叫,不好看

㈥ 南京南京的影评

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我想这种感觉跟现在犹太人回望二战集中营毒气室的感觉还不一样,除了悲愤,更多的是屈辱,毕竟这是一国之都,没有经过像样的抵抗就轻言放弃,任自己的子民变成魔鬼刀俎下的鱼肉,对于一个政府来说,是不可原谅的。
《南京!南京!》从一开篇就真实地让我体会到了那个裸露在狼群的末日危城里弥漫着的恐惧和绝望,被炮弹蹂躏的千年古城墙,弃守的军队踩踏着同胞的尸体溃败,这种恐惧和绝望自始至终地攫取着我,从放弃抵抗到寻求庇护到任人宰割,我看到的是一个不设防的城市面对豺狼的正面全裸。那轰然倒地的中山像与后来日军占领南京仪式上的祭祀舞蹈形成锋利的对比,失去了民主民生民权信仰恩泽的南京,在她裸露的躯体上只有一群野兽在蛇行,这个场面带给人强烈的视听震撼,前面剧情中有几次日军练习跳舞的情节,到这里才知道那并非闲笔,所有的摧毁都是预谋和准备好的,而且,可能一直到今天,他们一直在准备。
(如果抛开政治因素和民族情绪,跳舞这场戏真的很精彩,观赏性极高,那两个日本鼓手太牛NB了!)
《南京!南京!》很大胆的一点是,陆川没有按惯例用一条贯穿的个人命运情节线来组织全片,而且用的是一个参战的日本兵角川的视角来审视和判断所发生的一切。我徒劳地等待着男女主角命运的交集,但刘烨扮演的演员表上的男一号,中国军官陆剑雄在影片三分之一处就死了,而这时高圆圆和范伟所扮演人物的故事还没有真正展开,所以这部影片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男女主角,这里的主角只有一个,那就是这座沦陷的城市。这样做的结果是影片的纪实色彩大大增强,但却部分剥夺了观众的观影快感,因为这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情节高潮,节奏缺乏变化,两个小时郁结在观众心中的压抑和绝望没有得到有效的释放,以至于到后来因感官疲惫而产生了一丝麻木,从而削弱了影片本应具有的感染力。不过这是见仁见智的事情,据说现在的故事格局是经过几番修改最后形成的,如果能接受这种叙事模式,虽然看下来有点累,但也很过瘾。
而影片中有几处人为设置的败笔不得不说,一个是在中国被俘军队在接受屠杀时爆发出的口号,这一点我在任何史料中都没看到过有这样的记载,这应该是导演借人物之口想要传达给观众的情绪了,但在这里让人一下子就跳出影片的情境了,让我觉得很别扭。还有就是影片的结尾,出现了剧中出现人物的生卒年,我们都知道这些剧中人是虚构的,就算是有原型也不是原名了,而这样的罗列太莫名其妙了,也许只为了最后出现的那行字:“小豆子,一直到现在还活着。”这个小豆子是最后被角川释放的两名幸存者之一,也许导演是想借这样的设计来表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但这样的设计实在是太刻意了,即使要传达这样的意义也应该用更电影化的手法来表现,很多人都还记得《辛德勒的名单》中的那一缕烛光和那个小女孩在黑白影像中的那一抹红色吧?
其实这样沉重叙事力求真实还原历史的电影很忌讳的一点就是导演替观众去思考,很直白地把导演意图强加在观众身上,还有一点就是人为地拔高人物。范伟扮演的唐先生是这部影片中塑造最丰满的一个角色,千方百计小心翼翼委曲求全,只为保护家人性命,甚至不惜与魔鬼交易,但我实在是看不出他有什么理由和动机最后主动放弃生存的机会,至少影片中没有给出充分的理由,也正由于此,他与妻子生离死别的一场戏尽管范伟和秦岚的表演都很落力,但依旧感染不了我。还有就是角川这个轴心人物,我可以理解导演在这个人物身上赋予一些人性的光辉,其实这个人物前面的举动都符合逻辑,包括他与日本慰安妇百合子的交往,对高圆圆扮演的姜淑云的敬仰和成全,甚至到他放走了两名战俘,都可以视为是给为了救这两人而死的姜淑云一个交代,但让他以自杀来为自己亲历的这场屠杀谢罪有点过了,据我所知这样的事情并非没有,但电影本身并没有给我充分的说服力,我觉得这都是创作者在揠苗助长地拔高人物。

因此我觉得由于上述缺陷,《南京!南京!》很难被称为是一部伟大的电影,但说它是一部优秀的具有较强艺术性的商业电影,则一点不为过,尤其是在技术层面上,陆川已经在尽可能的程度上做到最好了。
首先在置景服装道具上,基本上无懈可击。我看到了事先被反复炒作的剧组在天津和长春复原的南京城,残垣断壁,遍地瓦砾,极具质感,昔日繁华的六朝古都已经成为真正的人间地狱。陆川曾反复强调这是一部战争电影,但这部电影中真正的战争场面也就那么十几分钟,但就是这十几分钟的巷战也已经全面超越中国以前战争电影的拍摄水准了,凌厉的剪辑、逼真的声效、一丝不苟的场面调度、灵活走位的斯坦尼康,将人物的反应、动机、战术交代得清清楚楚,而且最终呈现效果异常的惨烈。
为了追求忠实记录的真实效果,片中大量运用长镜头,其中最典型的一场应该是唐先生被处决一场,从点烟、交谈、枪杀、补枪一气呵成,到最后两名日本人在前景说话,后景一直是半吊着的已经死亡的唐先生,绝佳的构图,而且我们知道后景中一直低垂着的是范伟而不是替身,因为镜头没有换过。后面姜淑云之死也是同样效果。在那个命贱如蝼蚁的时期,影片中所有的死亡表现得都很干脆,没有任何的拖泥带水,一条生命被剥夺,就是这么轻易,轻易得让人心惊。
群众演员的表现是考量一部大场面电影很重要的一个指标,即使是《投名状》、《赤壁》这样的超级制作,群众演员穿帮的场面也比比皆是,有的还很严重(尤其是《投名状》)。在《南京!南京!》中,人海场面有多处,我只发现了一个群众演员笑场的穿帮镜头。小股日军误入小教堂一场戏,是将观众彻底拉入影片设置的绝望深渊的开始。数千中国人面对几个惊慌失措的日本军人举起双手,其实这几千人一拥而上这几个日本兵都能给活活踩死,但他们没有,他们选择屈服,这是一个丧失的反抗意识等待宰割的城市,这里的群众演员表现出来的木然很到位,配合影片情境,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心里的恐惧和茫然(典型的库里肖夫实验效应),可以说陆川对大场面的掌控能力还是很令人赞叹的。

应该说看这样的电影人人都应该是做好了一定的心理准备的,但看过之后依旧会有难以释怀的压抑。我觉得这部电影可贵的地方不是在于一味谴责侵略者的残暴和兽性,它在试图在更深的层次上探讨我们为什么会遭受这样的一场劫难。
影片真正让我动容的有两个地方,一个是拉贝离开南京时面对难民们的下跪,尽管影片已经弱化了拉贝在这场屠杀中对中国人的救世主色彩,但他使得20万人幸免于难毕竟是事实,对于一个已经完全丧失自保能力,仅靠求生本能苟延着寻找救命稻草的群体来说,值得反思的东西更多。所以最后日本人的祭祀之舞才会给我那么大的冲击力,那种阳刚、那种秩序、那种虔诚,都是当时的中国人所不具备的。这里就说到另一个让我感动的场面,这名为了换取过冬物资带头去充当慰安妇、并最后被日本人蹂躏至死的妓女,至少她在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保护自己的城市和人民。
也许会有人看完《南京!南京!》后会谴责这电影如何美化了日本人,但现在单纯地用民族主义情绪去解读那一场屠杀应该是远远不够的,屠城的事不止日本人干过,真正的国耻不仅仅是别人强加于自己身上的伤害,还有这个民族无法保护自己、面对屠刀只能丧失血性地正面全裸的羸弱。

㈦ 《投名状》观后感

投名状”,语出《水浒》。兄弟结义,一命见证,诛一人,取首级,立誓言,共富贵。
很久没有看到华语古装片拍出这么史诗般的场面和气质了,陈导不错,刘德华、李连杰、徐静蕾、金城武演绎的也都很到位,所以影片很耐看。但我不想队影片本身评论过多,只想说说这4位主人公的命运和他们各自的价值观。
庞青云,一个权欲熏心的人,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多情的人,一个让人恨不起来的悲剧人物。他出身军营官场,自打从死人堆里爬出来便决心与“魁”字营一绝高下,为死去的整营兄弟报仇,为自己雪耻,所以,他的不择手段在他的字典里没有错。他唯一的错误就是他不该遇到莲生,不该视投名状如无物,那样的话,他还是会寻找到成功的机会,但错误就在于他了解官场,但不了解江湖,只知军令如山,不懂义薄云天。他虽然死了,但他视快乐的,他成功的复仇了,他追逐到了真爱,他死的明明白白。
赵二虎,一个草莽英雄,一个视兄弟如手足的人,一个把怜悯转变成爱情的人,一个单纯而快乐的山匪。年轻时自以为是的“救”了莲生,对孤儿姜午阳如亲生兄弟,对后来结拜的大哥庞青云深信不疑。“当匪,我们要当最大的!”
赵二虎为了兄弟不挨饿可以去劫军粮,也可以为大哥那种赌博式的战争去做炮灰,但攻克苏州之后他曾经疑惑过,但在大哥的一跪之下他又继续攻下了南京。他单纯的没有痛苦,至死不知被大哥所出卖,也不知妻子的不忠,可以说赵二虎是他们中最最幸福的一个。
姜午阳,悲剧中悲剧人物,他聪明而坚毅,为报养育之恩跟随二哥做匪,为报挡箭之情随大哥卖命,又为救二哥性命手刃二嫂,再为替二哥报仇杀死大哥,最终为投名状而自杀。“外人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
“兄弟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可以说姜午阳是为誓言而活,为投名状而活,他的聪明让他知道了很多,所以他痛苦;他按照自己的逻辑想拯救兄弟间的情谊,但一次次的都失败了,最终他只能不知所以的为投名状而死去,悲!
莲生,一个扬州瘦马出身的多情女子,却被二虎“救”出做了匪妻,她不爱这个目不识丁的男人,却爱上了文人书卷般的浪漫的庞青云。为了真爱而大胆追求幸福,最终却死在了三弟的手上,这个看似悲剧的结果中,她也是幸福的,毕竟她找到了自己的真爱和激情,她的错误就是在多次的逃跑中不够坚定,哪怕只要坚定那么一次也就够了,也就没有了被三弟所手刃时的留恋,毕竟她还没有挂上心仪的红色的纱帘。
“纳投名状,结兄弟谊,死生相托,吉凶相救,福祸相依,患难相依……”

㈧ <<任逍遥>>影评

《任逍遥》中的公共空间 在《站台》上放下了沉重乡愁的贾樟柯终于可以《任逍遥》了。在他的这部新作里,贾樟柯开始他的调侃。《任逍遥》里有不少有意思的和他以及他的电影有关的小细节。例如那个在影片一开始唱歌的疯子就是贾樟柯本人,而片中时不常出现的小武哥则是贾樟柯另一部电影《小武》的主人公。在这部片子中小武似乎仍然在干他的“手艺活儿”,因为影片开始没多久他就被便衣给抓了,而后来他被放出来之后,斌斌问他不是进号子了吗,他回答说那还不是跟”在家”一样。另外还有小武哥跟斌斌买碟那段儿,他问斌斌,有《站台》没有?没有。有《小武》没有?没有……

《任逍遥》的背景地从汾阳移到了大同,一个更大些更躁动些的城市。大同这个城市还曾经出现在贾樟柯的一部纪录片《公共空间》中。贾樟柯说,之所以选择这座城市,是“因为大同对我来说是一个传说中的城市。每一个山西人都说那儿特别乱,是一个恐怖的地方,我就想去那看看。而且当时真的有一个传说,对我特别有诱惑。就是传言大同要搬走,因为那里的煤矿已经采光了,矿工都下岗,然后正好是开发大西部,说要把所有矿工都迁到新疆去开采石油。传说那里的每个人都在及时行乐,普通的餐馆都要提前30分钟定好。”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或者说实际上也是很具代表性的中国城市中,贾樟柯所关注的仍然是处于社会边缘的人群。片中的主人公小济和斌斌是“混社会的” 而女主角巧巧则是个野模。他们都是那种过了今天不知道明天该干什麽的人。小济说“活那末长干嘛呀,30岁就够了”。斌斌对于按摩女“混口饭吃吧“的回答则是“吃口饭混吧”。 “任逍遥” 在这个片子里有两个出处,小济的任逍遥出自是庄子,乔三告诉巧巧,巧巧又告诉小济,“任逍遥就是想干嘛干嘛”。而斌斌的任逍遥则出自任贤奇,他和女朋友在卡拉OK里约会,一起唱“让我悲也好,让我悔也好,恨苍天你都不明,让我苦也好, 让我累也好,随风飘飘天地任逍遥”。贾樟柯在一次访谈中说:“在这样一个飞速前进的压力之下,人们有一种莫名的躁动、莫名的兴奋,一种非理性的生活态度,得过且过,享受生命的欢愉,过度地寻找快乐,没有节制地生活。在这种生活态度背后,有一个非常悲情的原因:很多人看不到明天,有种‘临终前狂欢’的气息在里面。整个电影在拍的时候也是一直在寻找这种气息。” 贾樟柯的镜头语言很好地诠释了这种躁动与兴奋,人们对于自由的渴望,追寻,以及一定程度上曲解。

但是总的来看,电影的在情节设置上有些磕磕绊绊。当贾樟柯把他的焦点放在表现城市中”空间感”的主题上,情节似乎成了他对一系列表现山西大同这个衰败的工业场景所散发的独特的 “公共空间”理解的附属品。”公共空间”的含义很多,可以指具体的人群集合的地方,也可以是抽象的属于大家共享的概念。电影作为文化的载体,在其中出现的“空间”都不是单纯的物理意义上的,而是带着某种社会文化附加值。这些空间不仅仅是电影中人物活动的背景,也是构成电影所要表达的特定历史文化环境及其变迁的一个重要元素。因此当贾樟柯在他追求“真实记录”的电影原则的同时,如何重新表达构成 “真实记录”的一个重要元素――“空间”变成了他的核心。正如贾樟柯所说: “过去的空间和现在的空间往往是叠加的……空间叠加之后我看到的是一个纵深复杂的社会现实。这里我们将电影中大量的建筑和城市表达的“空间”概念理解成“场所”可能更容易把握。其中“空间”和“场所”在概念上不同之处在于后者更强调了人群在空间里自我体验的因素。场所可以看作是一种主观的对空间的理解和感受。

片中的最有特色的就是那种叠加的空间。这些空间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变化已经发生转移,成为一种非常态的公共空间。那个几乎废弃的汽车站候车厅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公共空间》里也选用的这个地方。这个场景在《任逍遥》里用了两次:一次是在一开始斌斌和小济出场,还有就是斌斌和他的女友分手。这个空间应该算是片子里面最大的室内公共空间了,汽车站前厅已经成了台球室,而候车大厅则废弃在那里,可能曾经改成过舞厅。从它的状态中最容易看出这个城市的兴衰变化。缓慢的全景镜头充分的表现了候车厅的物理性状态和它的历史痕迹,最细节的一点是斌斌和女友最后一次见面时,两个人坐在大厅一角的类似咖啡座似的一个地方,那种曾经很流行的火车座如今残破不堪,昏暗的光线下,已经破了的椅背翻着边儿。片中一个极富个性的室外空间是位于巧巧家住的居民区和公路之间的干涸的河床。从河床上穿过是从居民区到公路上的公共汽车站的一条近路,很多人这样抄近路就在河床上走出一条路,并且还在靠近汽车站的位置搭了一座简易的小桥。河床上零零散散的扔了不少垃圾。城市之外的大同有众多的工厂,矿区,运媒的过道,这些对表现荒寂和贫瘠的工业形象再好不过。虽然这些空间本身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公共空间,但一场没有观众看的促销演出,使得这些消极的环境被塑造成一种特殊的公共空间,暗示了工厂矿区这些特殊人群所拥有的公共空间的形象以及它的衰败。这些空间往往是无人管理的,就像是那些社会上无人关注的边缘群体。这和片中另一些概念化的空间,象什么“纺织厂的,”“七中的”等等形成了对比。而这些非常态的公共空间是不具名的,或者已经丧失了它所具名字的含义而又缺乏新的含义,成为一种模糊不清的暧昧空间。这也能折射出在其中活动的人们的心态,就像斌斌的妈妈,20年的工龄4万元买断,而接下来又能做什莫呢?这种心态在《小武》中也曾描述过,拆迁的人们抱怨着,“旧的拆了,新的又在哪儿呢?”

除此而外,其他一些大众活动空间也表现出一定的个性,有医院,银行,戏院,迪厅这种大一些的,还有饭馆,发廊,居委会,修车铺,卡拉ok包厢,牙医门诊部,派出所办公室等小型的。室外场景描写当然少不了对城市中正在消失的老房子的街道,躁动着的人流川息不停的大街,居民楼室外乏味肮脏的环境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大同这个古迹众多的古城而言,贾樟柯对那些地方文化遗产没有表现丝毫的兴趣。除了极少的借用民居表达城市面貌改变的场景外。任何古建筑遗物(最有名的比如上,下华严寺,善化寺,近郊的云岗,远郊的悬空寺,应县木塔)从未闪入到镜头里。这是我比较欣赏贾的作品的一个方面。因为他没有媚俗的玩弄地方文化符号。这个特点也同样体现在前两个片子里。对山西人而言,那些占全中国75%以上的地上文物---古建筑完全不是他们现在的生活。长镜头是这些空间最基本的表现方式。比如卡拉ok包厢里的数个场景。镜头的位置除了一两次转到电视画面上外基本上是固定的。有时,贾在镜头处理的风格也试图有些改变,比如在饭馆那段小济和巧巧的对话。镜头在两人之间强烈切换。最后瞬间消失在整个饭馆的全景里。不过我不大喜欢这段,尤其是借用《低俗小说》的故事来暗示最后抢劫的剧情。这段本身还是蛮有戏剧性,但我觉得看上去有点象整个电影杂音,与整体风格不是很协调,大概贾樟柯舍不得忍痛割爱。

还有一种不被人注意的空间形式就是交通工具。交通工具对空间的表现有两种,一种是本身的空间形式,另一个是作为联系公共空间的方式(从一处到另一处)。对于前者,影片里有三个不同的场景。一个是小面包车,一个是公共汽车。还有就是演出活动的大蓬车。值得注意的是巧巧感情变化的转折点都是发生在这些移动的交通工具的空间里。她第一次和小济的正面接触就是在小面包车里。她和乔三的正面冲突就是在演出活动的大蓬车,她和小济感情第一次融合的时刻就是在公共汽车里。而她的感情变化也成了整个剧情里戏剧性变化的转折点。这些在交通工具里不稳定的空间形象正是暗示了影片里人物之间感情的不稳定。对于交通工具的后一个作用,小济的摩托车是最重要的一个元素,虽然它本身没有具体的空间特征,但是它成了剧情人物塑造的基线。摩托车在片首就是成为把斌斌带入到城市街道的工具。然后是带着小济从城里到厂区见到巧巧。然后是出现在运媒的国道上小济找到巧巧,但他放弃了摩托车和巧巧坐上公共汽车。接着它成了小济把巧巧从在厂区的乔三手里抢过来的工具,把巧巧带到了似乎属于他们俩的世界--宾馆里。表现摩托车最精采的一段应该是小济试图爬上河床的那段。这段长镜头表现影片里人物生存状态的象征含义不必多说。但就车本身就带给了这些人物与普通人不同的路(行人可以走那座桥)也是别有一番滋味。摩托车最后把角色带到了储蓄所去抢劫,一个他们心理上能承受的最边缘的地方。而斌斌失败后,小济独自一个人骑着摩托跑了。这一段在国道上的戏应该说还比较精彩。最后小济再一次放弃了它,坐上了长途汽车。

在《任逍遥》这部片子里,更多看到的是贾樟柯对电影本身问题的理性探讨。个人强烈的乡情不再是创作的原始动力。因此不再看到象《站台》里那种他追求最纯粹的“真实性” 的信念和他个人感情欲欲待发却又强烈压抑之间的冲突。尽管这种冲突对创作本身有益。但这些激情已经完成贾樟柯寻找自己电影位置的使命。正像他自己的独白一样“我自己从28岁拍电影到现在32岁,这些年过后我自己惟一的收获就是越来越理性,而我原来是一个极度不理性的人”。如果说《任逍遥》在情节上唐突的一面,正是贾樟柯对他以前的作品里沉迷于浓浓的乡情的反省走向理性思考的写照,尽管这样的思考不够完美。但追求真实依旧是他创作的核心,正像众多他的同龄导演一样,在精神上承担了以前的中国导演没有过的“说真话”的义务,他们在纪录片中寻求到的关于“真实”的灵感维持他们的创作激情。《公共空间》的拍摄给了贾樟柯《任逍遥》的灵感:“当我觉得我自己的生活越来越被改变,求知欲越来越淡薄,生活的资源越来越狭小,纪录片的拍摄让我的生命经验又重新活跃起来,就像血管堵了很长时间,现在这些血液又开始流动。因为我又能够设身处地为自己的角色去寻找依据,我又回到了生活的场景里,并从那里接到了地气。”另外,应该说《任逍遥》里dv的运用也正好是贾樟柯迈出这一步的一个契机。Dv的经济性使长时间不停机的连续拍摄成为可能,这给了贾樟柯拍摄到更“真实”的镜头的机会,任逍遥的机会。

热点内容
绿洲的主题曲 发布:2021-03-16 21:51:32 浏览:239
逃身连续剧 发布:2021-03-16 21:50:58 浏览:188
美味奇缘里的插曲 发布:2021-03-16 21:49:11 浏览:827
调查插曲 发布:2021-03-16 21:48:10 浏览:591
女英雄台词 发布:2021-03-16 21:47:36 浏览:458
加勒比女海盗3演员表 发布:2021-03-16 21:42:59 浏览:378
韩剧手机热播剧 发布:2021-03-16 21:42:12 浏览:791
好看又简单画的年画 发布:2021-03-16 21:41:54 浏览:4
哥斯拉大战金刚预告片 发布:2021-03-16 21:40:51 浏览:246
落叶影评 发布:2021-03-16 21:40:19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