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后影评 » 罪恶之路电影影评

罪恶之路电影影评

发布时间: 2021-02-16 09:29:01

① 《辛德勒的名单》影评。800字

对这部磅礴伟大的电影,实在不敢妄加评论。可是,又觉得对于这样一直想看却一直不敢看的电影,如果不写点什么,也实在难以告慰自己粗鄙又真挚的感情。

哎,好生纠结。一如辛德勒先生的每一次抉择。又很庆幸自己是在这个时候才看的这部电影,小一些时,微薄的耐性一定无法让我对着黑白片花上3个多小时,一定会干出中途睡着、吃零食等挫事来分散注意力吧?

一直以来对犹太民族都有着难以言说的好感。他们的聪明勤奋以及在世界各个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为世人瞩目,甚至连他们的面容我都喜欢,尤其是女生,多半有着挺直的鼻梁,以及深邃的大眼睛,眼里总是闪烁温柔而智慧的光芒。

这样的一个民族,却一直经历着磨难。一直到现在,以色列不曾得到过真正的和平,战火蔓延,二战期间,更是经历了令人发指的疯狂屠杀,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政权,将这个充满智慧、善于创造财富的民族列为劣等民族,赶尽杀绝成为最通用的政策。一个个集中营林立,枪声不断,每一声枪响,都是一个无辜的犹太人的倒下,有强壮的男人,有清秀的女人,也有稚嫩的孩童。

即使对这段历史有不算太详实的记忆,看《辛德勒的名单》时,还是一阵阵的揪心。力求还原于真实的一帧帧影像,让我只觉影片持续时间过长,实际上对于那漫长屈辱的屠杀史而言,
三个多小时不过是沧海一粟的渺小吧?

即便如此,还是深深折服。辛德勒先生的拯救行为,犹太人的顽强、乐观、聪明等美好秉性,纳粹军官的残忍,历历在目,犹如乘坐时光机,回到那段令人不忍目睹的黑暗年代。

最喜欢斯皮尔伯格的地方正在于他并不刻意强调主人公的高大全的绝对美好,而是本着纪录片的真实,因此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真实的人,辛德勒先生的投机心理,做为一名商人的奸诈,最开始的对于犹太人的麻木,在影片开始便能轻易知晓,但这些并不影响他的伟大。不像国内许多人物传记电影总喜欢在讴歌赞美的同时,把伟人的瑕疵一并抹去,不百分百完美誓不罢休,殊不知一个总是考一百分的好学生必定是一个无趣的学生,一个从来不曾萌生过任何小邪恶念头的人也必定是一个乏味的人。

犹太女人的智慧与果敢实在让我深深震撼。在纳粹军官要进行体检,只留下健康的犹太人以作为工人时,那些瘦弱苍白的女人纷纷刺破自己的手指,硬是挤出鲜红的血液,姑且充当胭脂,而后抹在每个人的脸上,以便让每一位女人看起来脸色红润一些,制造身体健康的假象。对生的渴望那般强烈,实在让我唏嘘不已。活着的人,为什么要鄙薄自己的生命?不过又觉得自己甚爱说教,看了这样的镜头,就要上升到生命诚可贵的高度,也实在多余。在那样艰难的情势下,选择生还是死都不容易,而在最坏的年代里,每一位犹太人却爆发出无限的勇气以及能摧毁一切的团结,即使在有限的躲藏空间里,因为空间的逼仄,而拒绝更多的人的自私与决绝,看起来还是带着一丝丝的果敢。

突然发觉自己几乎就要把犹太群体当做本片主角了,事实上,每一位犹太人的鲜活、真实,才让这部有意表现辛德勒先生的电影这般深入人心。我热爱那个民族的抗争、重建的勇气、以及能屈能伸的柔韧。这部电影里看不到《南京!南京!》中以刘烨为代表的爱国硬汉角色,犹太人的群体坚韧却一览无余。顺便多言一句,在看完该片后,便觉得南京一片的拍摄手法有多么拙劣,妄图从不同角度表现南京大屠杀,却让人对那段历史更加模糊。我总觉得,真正尊重历史的电影,不需要过多的铺垫以及渲染,近乎于纪录片的忠实,会让电影更加好看。或许我始终热爱叙事文甚于抒情文吧?

在影片的结尾,当收到幸存的犹太人送给他的金戒指,上有希伯来文:拯救一个人,就是拯救一个世界,辛德勒先生应该是情绪坍塌,一直以来以为自己已经做的很好的正义胜利感也败给了无力和沮丧,他指着自己的车,表示那能和歌德军官换10个人,又指向自己的胸针,表示那能换2个人,甚至更多。他泪流满面,抱怨自己的不够努力,没能赚更多的钱,以至于他能拯救的犹太人才区区1100多人。那一幕,着实让我动容。在倾家荡产并且就要踏上流亡之路前,辛德勒先生终于彻底展示他伟大的一面,我肯定,他对于所有无辜的人类都有着宏大的爱。那一刻,居然好想哭。真正伟大的人从来不以自己的功绩而自傲,却还在检讨自己的不足引为罪孽。事实上,正如戒指上的箴言,辛德勒先生正是那段最黑暗岁月里的那道最亮的光。他的爱与付出,让蒙受重创的犹太民族有了复兴的基础,看到片尾的文字描述,辛德勒犹太人已经有将近6000人时,深感安慰。其时是1994年,暌违15年过去,已经远远不是这个数字了吧?九泉之下,倘若有知,辛德勒先生一定会绽放舒心微笑吧?

在他简单的墓碑上,摆满了每一位扮演者及原型按照犹太仪式放下的石头,最后一位缅怀者放上了玫瑰花。在罪恶横行霸道妄图一手遮天时,正是辛德勒先生的人性绽放的光芒,让我们在漆黑里苦等也不至于彻底绝望。

写到这里,已经是五味杂陈。一张张犹太人的仓皇表情、辛德勒先生的优雅刚毅走马灯般晃过。辛德勒先生,我也想在你的墓碑上放上一块石头。

② 影评怎么写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写影评,应该把握好这样几点:捕捉住感受点。一部电影涉及的方面很广,需要品评的着笔点内很多。容这就需要对电影反复回味思考,用心灵再度感受,把握往影片中最能动人的地方,并使之在自己的笔下得到理性的升华。

立意要新,开掘要深。写影评要有新意,要有独到的见解,抓往要点,自感而发。要做到有新意,一是要抓住影片内容,结合台社会现买;二是要准确把握住影片的精神实质,挖掘影片本身所包含的深刻内涵。

开始练习写作影评时还应该注意:语言要朴实,要个性化。写影评一定要讲真话,讲自己的话,不要抄袭别人的评论。唯独自己的感受和朴实的语言,才会使自己的评论富有个性和新意,也才会给读者带来清新的感受。

(2)罪恶之路电影影评扩展阅读:

电影评论的目的在于分析、鉴定和评价蕴含在银幕中的审美价值、认识价值、社会意义、镜头语言等方面,达到拍摄影片的目的,解释影片中所表达的主题,既能通过分析影片的成败得失,帮助导演开阔视野,提高创作水平,以促进电影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又能通过分析和评价,影响观众对影片的理解和鉴赏,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从而间接促进电影艺术的发展。

③ 求2000字书评或影评一篇,要没在网络上发表过的。

谨以此文向伟大的《教父》三部曲致以我最崇高的敬意。
很少有电影可以深刻的影响到一个常用词汇,如果真的存在这种现象,那就可以很好的说明这部电影影响之广、之深,很显然,《教父》三部曲就是这种电影,作为电影史上最伟大的黑帮电影(没有之一),《教父》系列给黑帮片重新标注了定义,它成就了科波拉,成就了帕西诺,也成就了黑帮电影的巅峰。
世上为文歌颂《教父》的文章何其之多,它的历史地位和影响也让大部分人对其敬而远之,但是作为一个死忠,我想我应该为它写点什么,不为任何功利。《教父》的原著小说是当年美国的重磅畅销书,作者马里奥普佐因此一炮成名,当年科波拉也算一文艺小青年,专注非主流小片创作,死磕着没去拍商业片,但是市场经济和电影公司的压力迫使他最终接下了《教父》的拍摄任务,没想当的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教父》最终成就了科波拉,成为其扬名立万之作,或许这就是一种冥冥之中的注定,有时候不是导演选择电影,而是电影选择导演,就像奥逊威尔逊和《公民凯恩》一样,科波拉的电影气质反过来也成就了《教父》,电影和人的缘分一直说不清道不明,导演的气质就是电影灵魂的一部分,而电影本身也创作者灵魂的体现,或许《教父》和科波拉的碰撞是一种万幸吧.

关于原著小说
《教父》的原著小说本身就非常有看头,文风硬派,可读性非常强,小说细部纹理既不繁杂也不简单,一切都是为更好的塑造人物服务,而马里奥对于人物内心爆发的控制也非常精准,不滥情,不反复,在合理之中爆发,在合理之中沉默,原著小说里对黑手党的描写非常之多,以至于人们回去怀疑作者是不是和黑手党有瓜葛,但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小说内容的可读性很强,普佐说起故事来滔滔不绝,你不会觉得唠叨、厌倦,而是在环环相扣之中完全沉浸在故事之中。小说之中考利昂父子四人的性格都非常的鲜明,丝毫不吞吐,而电影也成功的塑造出了这父子四人的形象,相比其电影来,小说在叙事方面似乎更为的细致明确,而电影里的故事脉络的处理相比其小说里来会更乱很多,如果不读原著,在一些地方或许会摸不着头脑。原著小说里也丝毫不乏强烈的男性主义,女人在故事里完全是边缘的存在,而电影在着墨时非常注意提醒考利昂们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妻子儿女,而在小说之中,对于这点的着墨没有电影重,小说之中对于谋杀、死亡的描写非常的露骨,一些杀人的细节写的非常详细,以至于读完有一种犯罪的快感,或者男性身体里就是有那么一股强烈的破坏欲吧。
很多人把小说《教父》尊为男性的圣经,说白了就是一种男权主义的体现,男性体内的破坏欲、操控欲在书里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不论是深埋心底的阴谋、性欲扭曲的发泄、变态血腥的杀戮,对于男人们来说,都是潜意识里所憧憬的,手握乾坤、操纵势力、杀戮、铲除异己、复仇、性欲,男性体内的恶之花在此娇艳的绽放。考利昂老头子,一个打不倒的黑帮帝王,一个内心深不可测的男人,一被无数男人尊为神的男人,他总能用他独特的逻辑和道理来使得一切看上不不合理、不被社会法律接受的东西变得合理化,而且让读者产生认同感,西西里的恶劣生存状况使得男人们变得暴力,为了生计杀戮、争夺,考利昂老头子把这种生存状态带到了美国,在这座钢筋混凝土的森林里,脆弱的人之能成为狼群的口中之食,而考利昂,说是为家庭奋斗,还不如说是男性主义的完全爆发,变成狼,变成男人。
教父的哲学在文字的表现下变的合理或者是可以接受,美国资本社会下的复杂使得这个钢筋混凝土森林失去了绝对的善和绝对的恶,从根本上来说,这可以归结为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均,而这种不均之下就不可能有绝对的公平,没有绝对的公平就使得这个社会体现存在漏洞,而考利昂们,就是看到机遇主宰漏洞的人,教父的哲学在这种不公平之下变得合理,更可怕的是,很多人高度认同了这种哲学。这种存在变得合理而且有必要,有这种需求,就存在了提供服务的人。有个理念说政府是提供公共服务的企业,而对于黑手党家族来说,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给一些人提供了公共服务,他们的运营也愈发的往企业靠拢,所以可以说考利昂家族就是一种小型的政府雏形,存在即是合理,这种存在就是因为有需要服务的需求,所以他们存在,而这种存在合理不合理是很难下定义的,你站在什么立场,它就是什么。考利昂们的合理是建立在非法活动上,而在这种情况下,法律是谁的法律?提供公共服务的人制定的秩序就是法律,而教父的哲学在这个社会漏洞之中就是法律,也没有合法和非法之分了,一切都归结为利益之争和人趋利性,这两点是我们社会存在的根基,也是《教父》体制之中的支撑点。我们社会本来就是建立在杀戮和罪恶之上,杀戮的人多了,我们称之为国家,而杀戮少的,却被定义成了“犯罪分子”,占利益大头的人为了维护秩序,定义死了利益小头者,那些漏洞里的小头利益者被冠上了“非法”,正所谓,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
《教父》的表达虽然没有在以上的论述之中体现过深,但是却实实在在的印证了上面的东西,只是《教父》在绝大层面上是停留在社会层面,而没有上升到政治的高度。《教父》三部曲已经覆盖性很强的展现出了当时的社会民情,马里奥普佐并没有提升整部小说的高度,也没有很精准的体现什么“现实主义”,但是却在另外一些方面达到了高峰,毕竟人家最初的定位就是为畅销。
女性在小说之中是边缘存在,女性只是性工具、男性的附属品,在这部雄性占绝对主导的小说里,四处可以嗅到男性的荷尔蒙气息,里面的女性角色大体上停留在不问世事的家庭主妇层面上,麦克考利昂可以眼睛都不眨就杀了自己的小舅子,丝毫不考虑妹妹的心情,而麦克妻子的设置也比较有意思,当麦克考利昂继承家里的事业以后,其身上的考利昂家族男性特征开始显现,妻子是可以欺骗的,女人只是自己伟大家族事业的边缘之物,蒙蔽了心的麦克走上了他父亲的路,而跳出小说之外的几部续集,麦克却逐渐开始回归,说实话第三部的确拍的有点失去前作的韵味。“永远不要让对方知道你在想什么”这话听起来很厚黑,但这种厚黑也是男性智慧的一部分吧,低语境文化之下,能有这种高语境的觉悟,实属不易,所以它能给美国社会惊讶。《教父》之中的组织经营管理和权谋斗争算是管理学中的经典教材,它比课本更生动、逼真、写实的体现了一种管理学思维,只是浓墨重彩的覆盖上了文学的外衣,对于人际的处理、组织的经营、如何做出决策,《教父》之中的管理思维还是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的,觉得滑稽者可以当看客,觉得深刻者自然会当教材用。
小说里着墨的第一代教父的发迹史在电影第二部中才出现,老教父的发迹史较为的传奇,而在对教父发迹史的描写之中,关于家庭对于老考利昂的影响有很多着墨,老考利昂当初所作所为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妻儿,老教父在言语之中经常提及要好好照顾自己的家庭儿女,家庭才是第一位之类的话,但是在实际之中,考利昂家族发迹以后支撑其的并不是家庭,而是男人膨胀的野心,小说之中老教父临死前说了句:生活如此的美好。这可以为维克多考利昂的人生哲学标上一个注点,而之后麦克的发迹史几乎是翻版了老头子,在电影的最后,麦克的心最后还是归附到家庭之爱,虽然孤寂而死,但是死之前想到的还是自己的妻子、女儿,意大利男人们最后的乡愁还是家庭,这和老教父死时的叙述有异曲同工之妙,相比维克多考利昂死在天伦之乐时,麦克死的时候相对凄惨,因为麦克做的比他老爹更绝,麦克是生长在美国的,他并没有老爷子的西西里男人情怀,或者说是没有西西里人的乡愁,虽然麦克最后还是死在西西里。麦克对待家庭并没有他老爹精明,但是这也决定了麦克的事业会比老教父做的更好,三部曲最后还是画龙点睛,应了第一部的东西,关于家庭的归属放在这部完全男性主导的电影之中,并不显得突兀,反而使得电影更具韵味,马里奥普佐非常懂得把玩男性的智慧和情怀。
邪恶和正义本来就没有一条很明显的界限,如今社会冠之以的界限是根据法律和道德来评判的,而这些都是统治上层所主导的,如果按法律评判,《教父》之中没有一个好人,整个就是一群犯罪分子的内斗,犯罪分子的区别就是有些犯罪分子很坏,有些没那么坏,那为什么那么多人开始崇尚“教父精神”呢,是现实社会的不公让人们开始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地下复仇者?还是纯粹被教父中霸气外露的男性主义所吸引?这是个问题,这种反面英雄崇拜至少可以说明了一种隐微的诉求,不论是什么,它实实在在的存在着,并且深刻的影响到了电影、文学。
关于电影

科波拉在接手《教父》之前还是个名不经传的小导演,之前拍摄的电影都没有很好的反响,人们开始记住科波拉地确是源于《教父》,科波拉自身的编剧功力很强,他为《巴顿将军》写的剧本,赢得了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所以和马里奥普佐联手改编《教父》,自然是算强强联手,三部曲中,科波拉和马里奥普佐一直联合编剧,所以《教父》的剧本一直维持在一种比较稳定的风格上,三部曲中,第三部的剧本相对较弱,由于拍摄中间有几十年的跨度,所以这种小失水准还是可以理解的,三部曲的第一部是最为宏大的,为教父系列奠定了稳固的基础,第一部制定了规则,塑造了人物性格,这种规则、气质、性格在三部之中是贯穿的,第一部之中所出现的人物应该是三部之中最多的,故事情节也最为的复杂,第一部可以分为两个段落,其实就是两代教父的交割之分,由马龙白兰度主导的前半部分和由阿尔帕西诺主导的后半部分。对照原著小说和电影,笔者发现电影对于脉络的处理并没有小说清晰,有一些地方处理的很混乱,早期科波拉的镜头语言还是略有瑕疵的,但是到了电影的后半部分,整体的感觉就好起来了,最后大复仇的剧情爆发在小说之中并没有很强烈,而在电影之中,这段畅快淋漓的高潮成为了永恒的经典,而且结尾段落的处理余味无穷,深化了教父的艺术内核,而在小说之中,这点也是不存在的,《教父》第一部电影的表现力和深意超过了原著小说,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在前半部分脉络的处理上较为粗糙。
第二部开始于古巴战乱,主要叙述第一第二代教父的成长史,勾勒出麦克考利昂的内心蜕变过程,应该是三部曲之中故事最简单,脉络最清晰的一部,第二部是双线叙事,时空并不在一条线上,小说之中第一代教父的发迹史被安插在了第二部电影之中,穿插并叙,其实第二部电影的肌体主体应该是第二代教父的成长史,这两段交插是是父子俩在不同时期、同一个年龄的对照,这样安插、对比加强了电影的深意,这样的安排不得不说是非常精辟的,虽然剧情简单,但是却一点都不单薄。第二部没有第一部恢弘,时长也是三部之中最短的,但是却是三部之中最为余味无穷的一部,其寓味丝毫不逊于第一部,第二部末尾段落的留白也算的上是神来之笔,震撼无比。影史上同一系列电影两部连续占据奥斯卡最佳电影宝座的也只有《教父》了。两代教父的对比并叙使得人物性格更加的凸显,麦克并没有继承老教父的处事哲学,也没有很好的处理好家庭与事业的关系,从根本上来说,这主要是基于两代教父的成长经历差异,创业容易守业难,麦克承担的压力是甚于其父的,老教父的威严来至于他的“讲道理”、以心换心的处事哲学,而第二代教父的威严是建立于冷酷的手腕上的,这差异的来源还是要归于不同的经历,老教父发迹于上世纪初期美国移民潮时期,社会复杂、制度不健全、经济混乱萧条,可以说是身处乱世,老教父独特的处事哲学使其能在乱世之中大有作为,他的处事哲学赢得了很多人的尊重,西西里的乡土家庭思想也使得老教父非常重视家庭关系,所以第一代教父能得心应手的经营家族事业。而麦克考利昂和其父亲的成长经历差别甚大,麦克是完全生长在美国,自幼受美式哲学的影响,希望当一个安分守法的模范公民,他的家庭思想观念也是美式的,与他父亲相处的乱世美国不同,麦克所处的时代已经是太平盛世了,美国的发展蒸蒸日上,法律完善,政府壮大,这些挤压了家族事业的发展空间,麦克面临巨大的家族转型危机,而第二部之中对峙公堂也是为了使自己的家族事业合法化,麦克面临的困难和压力远远大于老教父,他的成长经历和思维模式已经基本上摆脱了老式黑手党的思维模式,在夹缝中求生并不容易。而电影对此的勾画也在侧面宏伟的临摹出了那个时期美国的政治、经济、法律、社会发展史,以一个家族的转型展现出整个社会的宏大转型,这种转型过程极其尖锐犀利的描绘出了美式民主、美式制度的宏观大框架,这也是教父系列电影最为伟大的地方之一!特殊个人的奋斗史呈现出的是整个社会、国家的巨幅浮世绘。第二部电影胜在此。
《教父》系列的第三部相对来说较为失水准的,长达16年的时间跨度使得第三部教父没有很好的继承前两部的辉煌,科波拉拍摄第三部也是动机不纯,80年代是科波拉事业失意的十年,为了重振旗鼓,还清欠款,科波拉着手拍摄第三部教父,教父这个牌子太响亮了,不仅有深远的文化影响,也包含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不论第三部的拍摄是不是自砸招牌的行为,都无法影响《教父》系列在影史中的地位,虽然第三部逊色于前两部,但是也算给教父划上了一个句号。基于前两部的优秀,第三部再努力也没有达到70年代科波拉创作黄金期的水准,第三部围绕一个融资阴谋展开,老年的教父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犀利,更多沉溺于家庭里短和自我利益的维护,第三部在一些方面丢失了前两部的精神气质,满脸皱纹的阿尔帕西诺并没有满脸皱纹的马龙白兰度充满威严,阴冷威严的教父转变成了一个畏首畏尾的资本家,诚然,这种转型是极其明智的,但是基于前两部的整体气质,这种转变不禁会让人失落,电影末尾教父最后的权谋施展的威严在阿尔帕西诺抱着死去女儿撕心裂肺的抽泣之中烟消云散,教父老了。想想第一部中马龙白兰度看着死去大儿子威严、收敛的悲恸,第二部中马克谋杀二哥时的沉默、阴冷。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不可战胜的Godfather,而是一个老年丧女老男人的无助。这也预示着教父时代的终结。

第三部里面塑造的教父仍旧是成功的,虽然没有前两部所取得的成就,但是对于教父这个人物的归属,第三部还是处理的非常好的,剧情方面虽然没有太大的新意,但却也有所指,老麦克的经历告诉我们,在美国不论黑道白道,生存规则是一样的,表面上合法的资本竞争并不比黑道运作更干净,本质上都是肮脏的利益斗争,西装革履之下,仍旧是弱肉强食的那一套,晚年的麦克沉浸在救赎之中,坐拥资本帝国,老麦克内心却被罪恶压垮了,数十年的血雨腥风,这位黑手党领袖双手沾满鲜血,有亲人的也有敌人的,忏悔和救赎基本上成了这部的主题,谁知道这个看上去不可战胜的灵魂有多么的脆弱,他的救赎之路也是他自我摧毁的道路,最终一代叱诧风云的枭雄在孤寂和忏悔之中死去。他没有死在为自己家族开疆扩土的战场上,而是像一盏孤寂的枯灯,在风中燃尽。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90年代的科波拉已经过了创作的巅峰,他也和教父一样老了,20年前锋芒毕露的科波拉在80年代一连串的失败之中丢失了往日的锋芒。但不论如何,第三部作为教父的收山之作,可圈可点的给教父史诗画上了一个终点。

《教父》系列成就了一群演员,或者说是他们成就了《教父》,马龙白兰度饰演的教父重新诠释了什么叫做黑帮领袖,几十年过去了,一提起教父,不知道会有多少人脑海中会出现马龙白兰度的伟岸身影,他对教父的独特诠释征服了一代又一代观众的心,他让教父这个角色不朽于电影史册,他所饰演的教父成为电影界一个不老的神话!不可颠覆的神话!阿尔帕西诺虽然只有一米七的身高,但他却可以被称为电影演员之中的拿破仑,他赋予教父的精气神让他成为好莱坞的无冕之王,而他之后所塑造的一系列人物更是证明了他的实力。沉默、冷血之中的运筹帷幄、永远不让别人知道自己在想什么的幽暗内心使得第二代教父也充满了非凡的魅力,而第三部最后阿尔帕西诺无声的恸哭更是成为影史中经典的一幕。《教父》三部曲的辉煌和这些伟大演员的表演是密不可分的。
《教父》三部曲都有很浓重的基督色彩,第一部教堂受洗之时的经典暗杀串联,第二部弗雷德向圣母祈福之时的谋杀,第三部则整部和梵蒂冈教堂挂钩,教父三部曲里宗教的氛围是很浓的,基督的普世教义于黑手党放在一起的时候居然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教父本身的含义在为婴儿洗礼的时候保证其宗教教义的人,而在《教父》之中,这种保证受教育的对象变成了整个地下社会,黑色的势力包裹着整个社会,这种“教父”与宗教教父的反差变得很有寓意,让人浮想联翩,每一次宗教仪式后就有一次谋杀,这种反差产生了非常有冲击力的艺术效果,而老麦克最后的忏悔和救赎也非常的符合基督教的宗旨,《教父》并不反宗教,相反,《教父》三部曲都深深的烙上了西方基督教义的精神。犯罪分子也是有上帝的。这也算教父的一个独有气质,另外《教父》三部曲都有很浓重的西西里风,片子里存在一股乡愁,或许这指西西里人的文化认同感吧。这些气质都影响到了电影的配乐和布景,教父的配乐较为的古典,有很浓郁的意大利西西里风格,尼诺·罗塔的神来之笔让《教父》在听觉上也魅力无穷,那一曲经典的speak softly love也成了《教父》灵魂的一部分。

不知道有多少人把《教父》深藏进了自己的内心,不知道有多人因为《教父》而爱上电影,而《教父》或许真会成为一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史诗,那一个个经典鲜活的人物将永远活跃你我心间,在那个在阴暗处把玩猫的教父、在落地窗前一语不发的教父、在剧院前恸哭无声的教父.....

当这一代的电影工作者逐渐退出电影舞台,回望他们留下的一路辉煌,笔者内心不禁情绪激荡,我们必须饱含深情的感谢他们,感谢他们给我们留下的每一个永恒瞬间,感谢他们给电影史铸造的神话。时过境迁,经典的东西永远不会被尘封,面对伟大的传世之作,我们需要思考,也需要缅怀。谨以此文向伟大的《教父》三部曲致以我最崇高的敬意。

④ 《辛德勒的名单》的影评

对这部磅礴伟大的电影,实在不敢妄加评论。可是,又觉得对于这样一直想看却一直不敢看的电影,如果不写点什么,也实在难以告慰自己粗鄙又真挚的感情。

哎,好生纠结。一如辛德勒先生的每一次抉择。又很庆幸自己是在这个时候才看的这部电影,小一些时,微薄的耐性一定无法让我对着黑白片花上3个多小时,一定会干出中途睡着、吃零食等挫事来分散注意力吧?

一直以来对犹太民族都有着难以言说的好感。他们的聪明勤奋以及在世界各个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为世人瞩目,甚至连他们的面容我都喜欢,尤其是女生,多半有着挺直的鼻梁,以及深邃的大眼睛,眼里总是闪烁温柔而智慧的光芒。

这样的一个民族,却一直经历着磨难。一直到现在,以色列不曾得到过真正的和平,战火蔓延,二战期间,更是经历了令人发指的疯狂屠杀,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政权,将这个充满智慧、善于创造财富的民族列为劣等民族,赶尽杀绝成为最通用的政策。一个个集中营林立,枪声不断,每一声枪响,都是一个无辜的犹太人的倒下,有强壮的男人,有清秀的女人,也有稚嫩的孩童。

即使对这段历史有不算太详实的记忆,看《辛德勒的名单》时,还是一阵阵的揪心。力求还原于真实的一帧帧影像,让我只觉影片持续时间过长,实际上对于那漫长屈辱的屠杀史而言,
三个多小时不过是沧海一粟的渺小吧?

即便如此,还是深深折服。辛德勒先生的拯救行为,犹太人的顽强、乐观、聪明等美好秉性,纳粹军官的残忍,历历在目,犹如乘坐时光机,回到那段令人不忍目睹的黑暗年代。

最喜欢斯皮尔伯格的地方正在于他并不刻意强调主人公的高大全的绝对美好,而是本着纪录片的真实,因此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真实的人,辛德勒先生的投机心理,做为一名商人的奸诈,最开始的对于犹太人的麻木,在影片开始便能轻易知晓,但这些并不影响他的伟大。不像国内许多人物传记电影总喜欢在讴歌赞美的同时,把伟人的瑕疵一并抹去,不百分百完美誓不罢休,殊不知一个总是考一百分的好学生必定是一个无趣的学生,一个从来不曾萌生过任何小邪恶念头的人也必定是一个乏味的人。

犹太女人的智慧与果敢实在让我深深震撼。在纳粹军官要进行体检,只留下健康的犹太人以作为工人时,那些瘦弱苍白的女人纷纷刺破自己的手指,硬是挤出鲜红的血液,姑且充当胭脂,而后抹在每个人的脸上,以便让每一位女人看起来脸色红润一些,制造身体健康的假象。对生的渴望那般强烈,实在让我唏嘘不已。活着的人,为什么要鄙薄自己的生命?不过又觉得自己甚爱说教,看了这样的镜头,就要上升到生命诚可贵的高度,也实在多余。在那样艰难的情势下,选择生还是死都不容易,而在最坏的年代里,每一位犹太人却爆发出无限的勇气以及能摧毁一切的团结,即使在有限的躲藏空间里,因为空间的逼仄,而拒绝更多的人的自私与决绝,看起来还是带着一丝丝的果敢。

突然发觉自己几乎就要把犹太群体当做本片主角了,事实上,每一位犹太人的鲜活、真实,才让这部有意表现辛德勒先生的电影这般深入人心。我热爱那个民族的抗争、重建的勇气、以及能屈能伸的柔韧。这部电影里看不到《南京!南京!》中以刘烨为代表的爱国硬汉角色,犹太人的群体坚韧却一览无余。顺便多言一句,在看完该片后,便觉得南京一片的拍摄手法有多么拙劣,妄图从不同角度表现南京大屠杀,却让人对那段历史更加模糊。我总觉得,真正尊重历史的电影,不需要过多的铺垫以及渲染,近乎于纪录片的忠实,会让电影更加好看。或许我始终热爱叙事文甚于抒情文吧?

在影片的结尾,当收到幸存的犹太人送给他的金戒指,上有希伯来文:拯救一个人,就是拯救一个世界,辛德勒先生应该是情绪坍塌,一直以来以为自己已经做的很好的正义胜利感也败给了无力和沮丧,他指着自己的车,表示那能和歌德军官换10个人,又指向自己的胸针,表示那能换2个人,甚至更多。他泪流满面,抱怨自己的不够努力,没能赚更多的钱,以至于他能拯救的犹太人才区区1100多人。那一幕,着实让我动容。在倾家荡产并且就要踏上流亡之路前,辛德勒先生终于彻底展示他伟大的一面,我肯定,他对于所有无辜的人类都有着宏大的爱。那一刻,居然好想哭。真正伟大的人从来不以自己的功绩而自傲,却还在检讨自己的不足引为罪孽。事实上,正如戒指上的箴言,辛德勒先生正是那段最黑暗岁月里的那道最亮的光。他的爱与付出,让蒙受重创的犹太民族有了复兴的基础,看到片尾的文字描述,辛德勒犹太人已经有将近6000人时,深感安慰。其时是1994年,暌违15年过去,已经远远不是这个数字了吧?九泉之下,倘若有知,辛德勒先生一定会绽放舒心微笑吧?

在他简单的墓碑上,摆满了每一位扮演者及原型按照犹太仪式放下的石头,最后一位缅怀者放上了玫瑰花。在罪恶横行霸道妄图一手遮天时,正是辛德勒先生的人性绽放的光芒,让我们在漆黑里苦等也不至于彻底绝望。

写到这里,已经是五味杂陈。一张张犹太人的仓皇表情、辛德勒先生的优雅刚毅走马灯般晃过。辛德勒先生,我也想在你的墓碑上放上一块石头

⑤ 浮沉观后感, 下午之前就要,麻烦把观后感精辟点,我要跟人汇报,帮帮忙,要几句话有重点

《浮沉》一剧改编自网络文学红人崔曼莉的系列同名原著。
本剧围绕着一个曾有过辉煌历史的国企晶通改制,展开了一系列的故事。糅合进了外企小白领的生存拼搏、外企中层和高层的一切以“利润第一”的决绝和冷漠,以及国企在改制过程中常出现的贪腐现象、忽悠大批职工下岗、政府官员以公谋私干涉改制、初恋变小三的纠结、官场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种种、干部子女拼爹、上海小市民家庭的丈母娘嘴脸等等等等,都描画地细致入微、真实可信;故事情节紧凑跌宕、丝丝入扣,不得不令人急切盼着看完最后的那一集,好赶紧知道人物最后的结局。

剧中的男一号王贵林,是国企晶通厂的厂长,当过兵,为人稳重宽厚有凝聚力,更有着对全厂职工的深厚感情,被认为是仍具有“理想主义”情怀的少有的好领导。他坚守着日益萧条的国企厂,等着可以让厂子起死回生的改制机会,等着让厂里2000多号以厂为家的职工,最后都能有个好结局。在晶通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大义灭亲,向省纪委举报了企图携款潜逃的余志德,夺回了晶通改制的主动权,最终使得晶通成功改制,平稳过渡,仅仅三年,晶通易主,王贵林也全身而退,完成了他当初对晶通、对所有员工的承诺。他的形象更让我想起80年代以前的那些无私无畏的干部形象来。

女一号乔莉,是一个外企小白领,虽然没有什么销售经验,却是个有理想有抱负有善良心的大学生,希望在大上海的外企里,能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挣“干净的钱”,闯出一片天地。但是,一系列的职场的明争暗斗,她好几次都被作为棋子受尽摆布,还险些丢掉饭碗,感情也遭遇数度波折。从最初和谈了5年的上海同学男朋友谈婚论嫁,遭遇男朋友母亲一番上海小市民的挑剔奚落后,愤而分手;又和起初对她从同情到有好感的上司陆帆走近,直到最后发现王贵林才是“自己的病”,那个愿意冒任何风险、与之共同奋斗、有着共同价值观可以平等相处的人。
虽然他俩一个是40多岁的离了婚还有个儿子已经没了实权的国企的“柴男”“大叔',一个是20多岁耿直敢闯有头脑能吃苦的小白领女销售,看似无论如何他们之间都很难有故事发生,可最终他们却走到了一起,我觉得很感动。因为那不是一般的金钱和美女的关系,也不是权势男和小三的关系,我看到的,是在这个世界上已经再很难看到的两个人的责任感、价值观的相近和,以及个性互补、情感默契的高度吻合。那段两人打开冰箱把脑袋伸进去“降温”的镜头,总是在俺眼前晃悠,情不自禁笑出声来。

剧中曾风光无限、看似风度翩翩学识渊博又有后台的于志德,起初还是很能给人以好感的。他曾是大学老师,曾有国企私企的实际工作经验和理论基础,又有张副市长的女婿的名头,被调来参与晶通的改制以后,大权在握,不但成为张副市长父女捞取政治资本的棋子,也为了自己的初恋情人段芹和自己将来移民加拿大,而暗箱操作,向改制合作谈判的两家外企索要巨额款项,以及挪用晶通改制的7亿巨额启动资金,来为自己铺设卷款外逃的罪恶之路。终于,在最后的一步,被情人揭了老底,奉上了录音证据,在潜逃之前,被王贵林举报、被纪委双规,终于在监狱里过上了能“睡个安稳觉”的日子了。当然,那曾经的颐指气使的岳父父女,为了自保,逼迫他赶紧在离婚协议上签字“切割”,估计在最后也会被调查,因为以他和王贵林的师兄弟情谊,以及他尚未泯灭的良知,促使他为了晶通的未来,帮王贵林最后扫清前进道路上的一块大石头。
从余志德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太多的当今落马高官的影子,几乎无一不是和贪腐、小三挂上钩的。而当今纪委也不见得比情妇反腐更有效,这也是严酷的现实。

而剧中的外企高管何乘风、陆帆以及日本人总监土井,让我看到了国内大部分外企职员的各种人物个性,他们虽然有着相似的高学历、留洋经历和职场拼杀的魄力和经验,都有着为了利润不择手段的过往,都是外企的高级打工仔,但是,毕竟还是有着不同人格魅力不同个性的。也许站在他们的角度,他们没有任何错,但是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他们也都是有一定人格缺陷的人。这也是在职场成功的某些人人,但在某种程度来讲,也都有冷酷无情的另一面的证明。正如陆帆对乔莉的那番肺腑之言“我也有善良的一面,但是在职场上,我首先得掩藏起我真实的一面,必须用拼命挣钱,最后来实现我的善良。”我曾在改革之初在最先和外企合作的酒店工作过,见识过为了挣钱而拼命工作的香港总经理和香港总监;我也有个曾在上海滩的外企拼搏、已经达到中国员工中最高薪水级别的高级白领朋友,耳闻过一些外企工作的情况,对此还是有一点体会的。

剧中的日本人土井从对中国员工的鄙视、不择手段的打击对手、玩弄女性感情,到最后落得个孤家寡人,失去了所有积蓄、丢掉了工作、所有女人也都离他而去,只好跳楼身亡的下场,这实在是害人又害己的典型。从中也可以看出,中国也不应盲目崇拜外企,听信于外人摆布。“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的时代应该过去了。

剧中的土井前女友、Sc公司的高级女销售车雅尼,以及赛思公司的高级女销售琳达,则是外企中典型的精明强干的腹黑女,一个外表文雅高贵,一个犀利直接,但都是外企金牌销售的代表形象,也是很多上海白领的“成功”职场女性形象。她们所经历的酸甜苦辣,也反映了如今外企甚至国企女性职场生存的一些问题和阴暗面。

从车雅尼父母的身上,我看到了典型的上海小市民家庭的心态,尤其是那个妈妈,虚荣、攀比、势利、刻薄、自我、精明、算计等品性,真是刻画得惟妙惟肖。
事实上,上海女性外嫁日本的比例,的确也是全国最高的。很多上海人,也都是去日本打工后,挣得了人生第一桶金的。南京人对日本人的痛恨,在上海人的眼里几乎是不可思议的。这里面,要看到物质的魅力之大,在当今这个拜金的世界里,还是大大超过很多其他东西的分量的。我不想引起网友的误解说我偏颇,但我一个亲戚就是上海人,他们中有人去过日本发了财,也有人外嫁日本。所以,俺对上海女性,有着比较深刻的认识。

剧中晶通的总工程师,就是个典型的见利忘义、无德无才、阿谀奉承、道德败坏的典型形象,相信很多人都能在自己的单位找到这类人渣的影子,令人不解的是,这类人往往都还混得不错,这不知是这个社会病了?还是道德标准改了?剧中王贵林改制后请他办理退休手续回家,俺觉得已经是对他非常客气的了。

整个电视剧非常“抓人”,然而剧中也有一些地方,俺觉得有点疑惑,在这里818,与网友探讨一下下。

一、剧中也许是碍于政治因素,或者是目前混乱的改制现状,只对国企改制做了大致的模糊的描述,至于改制到底怎么改?改成什么样?还是没有交代的很清楚。看了最后两集,俺也只能大概知道作者的意思:理想的晶通改制,无非就是晶通仍然作为国企,保留了绝大部分员工的工作机会,另外吸收了赛思、SC两家外企入股,相互牵制,“从此国企站在了和外企同样的平台上”,不但晶通存活了下来,还带动了整个江州市的电子产业链的发展,吸引了更多的人才和外企的进入,三年后还上了市。王贵林从董事长的位置上退了下来,由其他人接了班。他只是个晶通改制的过渡而已。很难保证在他走后,新上任的的晶通董事长还能像他一样,把国企和员工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这里我想问的是: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宪法明确规定,应该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以多种经营为辅的这么一个体制,可现实中的国企改制,基本上都是变国有为私企,工人们即便能留下来,基本上也很快买断的买断、内退的内退、下岗的下岗,企业把他们抛给了社会,美其名曰“再次创业”,实际上已经没了任何保障,自生自灭。中国的国企比例到底是多少?我在网上竟然查不到,但从网友那儿读过的文章中得知,大部分中小国企早已改制变为私有了,只有123家大型国企,而且这些国企已经被少数位高权重的人所把持,很难说还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企”了。即便如此,还有人在叫嚣着:“深化”改革,打破“国企垄断”,不知还要如何深化?是否把剩下的国企统统改成私企交给外资呢?

早在80年代末,我就看到南京很多曾经辉煌过的国企、军工厂,纷纷变得惨淡经营、关门倒闭;也耳闻过很多价值几千万甚至上亿的厂子,竟然被人只花几十万就拿下成了个人财产的消息;甚至听一个同学说,她老家的一个中学同学,竟然不知怎么私人拥有一个镍矿,一夜之间腰缠万贯成了大老板了,那可是国家明令国有资源的啊?

真不敢想象,倘若所有关键领域,比如卫星、通信、铁路、矿产、军工、科研、自来水......统统变成私有企业,被私人所垄断以后,那国家将会怎样?一旦遇到战争又会怎样?估计这绝不是一个小小的编剧和作者所能回答得了的问题了。

二、剧中一开始,乔莉的男友陈川邀她去父母家见面,结果,没有工作只顾玩游戏的男友扔下乔莉一个人,忍受着陈母的百般奚落和挖苦,最后乔莉愤而离开,竟然还被男友陈追了出来,要她去和母亲道歉。自此,两人彻底决裂分手。那个陈川,说实在的,凡是个良家女孩,都不会看上他的。

俺要说的是另外一件事。俺就觉得奇怪了,这男友陈川的父母和车雅尼的是同一对儿父母啊,怎么就不是同一个姓呢?如果是同父异母抑或是同母异父的姐弟,这都不应该啊?况且自从这两人分手后,他就再也没在车雅尼父母家出现过,就此人间蒸发了,就连车雅尼过年回家、父亲住院急救都没见着陈的影子,估计是编剧忘了这码事了,忘了这家还有个儿子呢。他的任务只是为了让观众对以后乔莉的男友还有个对比而已,任务完成了,也就没必要再出现了吧。但起码一部剧也要自圆其说啊?

三、剧中陆帆曾经是土井的SC公司的下属,和车雅尼同在高级销售的位置,当陆帆和土井发生冲突时,车雅尼就在现场,可后来车雅尼被土井抛弃,决定给赛思提供情报,和陆帆在咖啡厅碰头时,陆帆和车雅尼看起来似乎是陌生人第一次见面,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一头雾水啊。大概编剧或者导演又忘了这层关系吧?

四、国企改制应该是个很大的工程,不会是如剧中所说的,只要买了外企一两个管理软件就可以办成的。即便外企入股,很多关键技术,也不是说给就给的。比如中国现在已经很多合资汽车制造业,如长安福特马自达,是中方美方和日方三方合作的,可是相互之间扯皮,运作起来往往矛盾纠纷不断,日企连最基本的工程师都是从日方派来的,根本不愿被技术传授给中方,这样一来,所谓的合资入股,只能四永远被外人牵制,永远不可能自主造出核心产品来,所以,至今中国的汽车销量高居世界第一,可没几个发动机是自己的,正如计算机,中国也是生产大国和销售大国,可惜核心技术也都不是自己的。目前,中国沦为世界的加工厂、打工仔,也是源于没有高端精深技术,没了自力更生这条最基本的原则,光靠花银子买,也是买不到尖端武器和技术的。

不管怎么说,《浮沉》还是迄今为止,涉及国企改制这个敏感话题、深入职场内情比较深入比较贴切的一部电视剧。

引用《浮沉》简介中的一段话,可以大概概括这部剧的主题吧:“这部红透网络的职场情感小说对职场的描写,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创造了“职场小说”的新高度。在崔曼莉的笔下,充满意味的职场人生和暗藏玄机的商场博弈,通过利用与被利用、计谋与阴谋、智慧与勇敢、设计与沦陷的各种关系被一一呈现,“职场生存法”被其诠释得淋漓尽致。原著小说因此被誉为“最激励人心的职场生存小说”,更成为“千万销售和经理人竞相研习的商战圣经”。 ”

⑥ 急求一篇电影《守望者 罪恶迷途》的观后感,800字左右。必采纳!!!

应该说,《守望者:罪恶迷途》讲了一个好故事,虽是惊悚片的外包装,但慢条斯理,有条不紊的叙事节奏,倒如同一个和蔼的老者,在回忆自述一段坎坷的经历。三段式的倒叙结构,似剥洋葱,层层褪去,方见庐山。这种手法,摒弃了以往让观众按图索骥的顺序思维,取而代之的是另辟蹊径的由结果到原因再到结果的逆向行舟。
当然,手法归根结蒂只是手法,影片质量何如还得看到底有多少真材实料。从故事的安排上来看,《守望者:罪恶迷途》属于厚积薄发型。渐臻佳境的剧情,以及各种演技派的一一登场,相当符合影片拍摄者既定的整体思路。就个人的观影感而言,我几乎是其被恰如其分的力道,一点一点地绷紧心弦,最终在魏子发指眦裂的面部表情、去留肝胆的豪迈壮举之下,彻底触动的。做人难,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理;做男人更难,这是在看罢此片之后体悟到的。
“女人都是水性杨花的,女人都是忘恩负义的!”显然,这段主观唯心论的总结,是对女性莫大的误解甚至是侮辱。所以,当影片中 “周栋”的扮演者陈思成吐出这番话时,观众对他的印象顷刻间鲜明深刻起来。这是怎样被仇恨包裹和有着怎样坎坷的经历才会如此解读女人的人?女人对他带来的伤恨何以深刻到如此难以磨灭?
由任达华掌舵的“陈志辉”,这一最核心的人物,这个被女人伤到遍体鳞伤甚至被送进监狱20年的可怜人,他才最有资格来对水性杨花和忘恩负义的女人做最彻底的声讨。所以,当被陈思成扮演的角色有意无意误导之后,“陈志辉”走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这种疯狂的报复,才是他灰飞烟灭的最终注脚。然而,“周栋”与“陈志辉”的疯狂相比,他的可怜之处乃擅于伪装,由此也可以看出,爱情带来的可怜人皆有之,只不过每个人对自己可怜之处的释放不一样罢了,陈思成在影片中就释放着一个骄傲性感的姿态。老戏骨任达华倒不觉得是亮点,反之,几个配角虽戏份参差不齐,却各有惊艳之处。陈思成拿捏市井小人物,既有粗犷不羁,俗不可耐的风范,又彰显出纯朴稳重,心怀宽大的品格。一个平庸的好男人,在弱肉强食的惨烈生存状态下,只能靠伪装来展现自我的光鲜,内心那份矛盾与无奈谁又能明了。他与张静初的对手戏,探戈舞算不上出彩,但以此呈现出的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与真实生活的缩影,足以入木三分。
说说性感吧。性感和感性,就像“玉婆”曾两获奥斯卡影后的角色一个是妓女一个是贵妇一样,陈思成充满挑战性的角色演绎,让他表演更具看点。 既然没能有赤裸上身的性感示人,总有性感的角色来打动人,这次陈思成对话观众的就是影片中的这个“周栋”。应该怎样评价这个关键性的配角呢?他出场时总会轻轻扬起性感的小胡子,浮起浅浅的坏笑,其实他本性并不坏,只是不够圆滑不够世故而已。更重要的是,他对女人的一番见解,令人彻骨的性感爆发才是这个人物的最大亮点。如片中被封为经典的一段他和张静初跳舞的戏,眼神的互动、肢体的摩擦、欲望的对话、扭捏的姿态都掩饰不住两者“性感”的对答。与其说张静初风情万种是如此性感诱惑,倒不如说没有陈思成性感火苗的点燃,就绝对燃烧不起张静初的那团隐匿已久的火焰。正是陈思成浑然天成的表演,几乎是没有表演的方式,与观众的互动,情感的交织,展现一个内心复杂有邪意却无恶意的性感小男人形象,亦有那么一点点小怨妇的味道……
回归到影片中来,陈思成的勾引行动和言语,是造成陈志辉迷途不能知返的一大导向。当陈思成与任达华在房内开始一番对话,陈思成的语带双关和眼神的窥私游荡,碰撞任达华的木讷与迷惘,年轻偶像演员遭遇老戏骨,迸发出的表演的花火,堪称影片另一经典片段。剧情推演到人性的善恶之本时,原本的漫不经心就为以后的追悔莫及埋下伏笔。
人心本善,无奈身处的世界纷纷扰扰太多。人生如同一张白纸,经历越多,在白纸上涂涂画画的就越多,是浓墨重彩还是轻描淡写因人而异。以“周栋”为例来说,性感或许是最风骚的那一抹红色,而感性,则是最沉郁的那一亮蓝色。当影片进一步推动至述明原来张静初之所以与陈思成共舞一曲,是因为太思念亡夫,又因陈思成长相酷似亡夫所致时,影片开始揭示的道理逐渐明晰,张静初的风骚有了注脚,自然陈思成的内心有如波浪般翻涌。他悠然地说自己也有过错,感性起来同样令人心疼。最终感性带来的是陈思成对“陈志辉”理性的救赎,只不过一切已成定局,已无法挽回......
不得不说,当卸下性感伪装的陈思成,换上感性轻装的他,带来的震撼不小于轻浮的性感。感性下内心的独白和思想的幡然醒悟,是对人性最真实的洗白最纯净的提炼。看陈思成的表演,觉得他极富层次的性格转折激发的是人对善恶最本质的认知。这种人物形象的鲜明,首先反应在观众身上,大家也通过这样一个角色,来反省自我,与灵魂深处的自己对话。
人的一生非常短暂,年龄越大伴随的困惑越多,然而迷惘越多时,人性一定不可摇摆。性感是需要的,感性同样必需。《守望者:罪恶迷途》为我们讲述以“陈志辉”为主的反面教材,人之初,性本善,这不是关键,关键点其实闪烁在陈思成的角色身上。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莫雷特,每一个人的解读不一样,当你看过影片,看过陈思成的表演,也会得到不一样的见解。
碎裂的梦想与无止境欲望的摩擦,将时下红男绿女的思潮刻画得巨细无遗。“陈志辉”正是此类表层思想价值观之下的牺牲品。好端端的一个陌生归人,离奇地被拽入生活的漩涡之中,命运之轮随即徐徐转动,直至毁灭。激情、平淡、讽刺、无奈,不管你接不接受,这就是生活。
很多时候,生活都在逗你玩,频繁地出现选择的十字路口,稍有不慎,走错一步,满盘皆输,且必定让你输得心服口服。“陈志辉”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在选择,却又一次次误入歧途的悲情人物。而他本身,却也拥有着纯真与善良。不带冲动,也不盲目,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深思熟虑,扪心自问的结果。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由生活的一点一滴来充当指路明灯的。这罪恶的深渊,死亡的结局,似乎已预先编写,不给他留下任何回旋余地。
男人的奋斗励志片,女人的思想教育片,我想,这就是《守望者:罪恶迷途》褪尽繁华后的本真。
的,感性同样必需。《守望者:罪恶迷途》为我们讲述以“陈志辉”为主的反面教材,人之初,性本善,这不是关键,关键点其实闪烁在陈思成的角色身上。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莫

⑦ 求影评~~~!

邓小平纪录片观后感
邓小平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卓越领导人。他思想解放、实事求是,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他热爱人民,联系群众,总是把群众拥护不拥护、群众赞扬不赞扬、群众高兴不高兴、群众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作出判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看完影片,我再一次深深地被小平同志的伟大人格和魅力所感动着。我思索着:为什么小平同志每每能在危急时刻挽救党、挽救国家呢?为什么小平同志总能在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刻作出正确的抉择呢?我想,这除了小平同志是一位真正的马列主义者、能坚持用实事求是的辨证观点看待问题之外,与他心里时时刻刻装着人民、千方百计为人民的利益着想是分不开的。

回首那段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发生的历史,十年的动乱,十年的文化浩劫,十年的发展建设停滞,各种错误思想的充斥和四人帮的横行霸道,终于在1976年被画上了句号。这段惨痛的历史虽然已经结束,但各种问题却接踵而至。几位国家领导人的相距去世,无疑给问题的解决雪上加霜。在这关系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千钧一发时刻,小平站出来了!

他首先从人民的思想认识着手,端正他们的错误认识,纠正文革以来他们在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问题上所犯的错误提出了要客观正确的认识毛泽东思想,结合实际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和继承毛泽东思想,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接着恢复高考,重视教育,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大力恢复发展生产;大胆尝试,在沿海地区划分经济特区,以沿海地区经济的首先发展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进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祖国和平统一问题上创造性提出“一国两制”方针,和平解决香港澳门回归问题。他以他的深谋远虑,缜密智慧,大胆创新,使中国摆脱了历史的阴影,以崭新的姿态走向了世界,赢得了全世界的瞩目。

小平同志对当时中国的贫穷落实是十分焦心的,他恨不得让全国人民都能立即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时,他要冲破重重阻力使“大包干”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推行,终于使广大农民逐步摆脱了贫困。这就是世纪伟人,这位中国人民的儿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设计师,不平凡一生的缩影。他用他的行动和思想铸就了一段辉煌的中国发展史。无论是困难时期的沉着冷静,深思熟虑,还是走访欧美各国时的沉稳干练,智压群雄,无论是面对记者媒体时的睿智谨慎,顾全大局,还是面对苏联解体及由此而来的各方的怀疑责难,在中国改何去何从问题上的有力回击和回答,都展现了一位政治家,一位改革设计师,一位伟人的风采。他在中国的发展道路上树立了一面鲜明旗帜,他用毕生的心血为中国开辟了一条光明大道。

我深切感受到沐浴在党无处不在的温暖和光明之中的我们是多么的幸福,作为大一的学生,我深知要努力学习的必要和责任,我们的祖国走到今天不容易,我们能在这么好的条件下接受教育,应该学会珍惜

学校近日组织同学们看《青云之路》这辑纪录片,看了这辑纪录片后,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纪录片——《青云之路》分为两辑,在第一辑里,记者专门采访了李伟强先生,其中李伟强先生说的一句话,令我深受感动——“滴水之恩,永不敢忘!”大家想一想,江谷人民给李伟强先生的,只是滴水般的恩情,但李伟强先生却永生也不敢忘记。这正体现了李伟强先生是一个知恩图报,有恩必报的人呀!
在第二辑里,记者们采访了青云老校友——陈大展先生。他为了怀念在江谷佛仔堂生活的时期,专门出了一本漫画册,也是青云的校史。可见陈大展先生对过去的青云的怀念之情,也是血浓于水,深不可没的呀!记者在采访陈大展先生的时候,陈大展先生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也是令我深受感动的——“只要我还能拿着笔,我一定会继续画下去!”啊!多感人的一句话呀!这足以表达出陈大展先生对青云的热爱之情。陈大展先生还告诉我们,在佛仔堂生活、学习的条件是多么的艰苦呀!你瞧,那黑板是挂在树上的,桌子是一块小木板,上课时,学生也只不过是坐在树头罢了,连课余的时间都要到地里去耕种一些瓜呀,菜呀,稻谷呀等等,来供应生活……但在这艰苦的条件下,学童的意志并没有动摇,一心只想着为祖国而学习,用学来的知识回报周之贞先生。
我觉得我跟那些青云学童比起来,要差劲多了,起码他们有那坚强的意志,在艰苦的学习、生活环境里,仍然没有动摇。他们之所以能有这坚定不移的意志,靠的是什么?他们靠的正是一种顽强不屈,自立自强的青云精神。唉!但我在这优越的学习环境中,却身在福中不知福,上课仍然有开小差的现象。不过,从现在开始,我决定改掉这个坏习惯,以后绝不开小差,要专心听老师讲课。做一个拥有着顽强不屈,自立自强的青云精神的青云人。还是那一句老话——“我要用优异的学习成绩回报李伟强先生。”

⑧ 求肖申克的救赎影评

是这样的,好电影引人思考。不是告诉你什么,而是让你想到了什么。这是《肖恩克的救赎》给我的启示。这一部当年与奥斯卡擦肩而过的电影,十年之后将我触动,幸好是这样,如果是在十年之前,十岁的自己能看懂这样的电影吗?没有壮观的场面,没有精彩的武打,没有美丽的风景,甚至没有女主角,甚至女配角。我会认为这是一部最单调、最乏味的电影。因为整场电影从头到尾基本上都只是在一个监狱,也就是题目里的“肖恩克”,电影里所说的“沙堡”监狱。而现在,却正是因为这些,成为我心目中最棒的电影。在刻画人性的深度方面,《肖恩克的救赎》绝对是一个顶峰。同年的《阿甘正传》则成为了描写社会问题的经典。据说,当年的评委们在结果出来之前均言:这两部电影不论是哪一部获奖,对另一部都是不公平的。最后的结果:《肖》在所有七项提名中一无所获,而《阿》却成为了最佳影片。

我一直在想,电影里的监狱是否就是我们生活的社会。那是一座人间炼狱,不仅有残暴的狱吏,犯人之间的欺压凌辱,更坏的是精神上的煎熬,让人不知不觉之中丧失希望,变成只会条件反射的行尸走肉。你可以在我们的身边发现大批这样的人,或许并不是因为自由的丧失,但是希望的丧失是普遍的。可能正是因为这样,这个发生在监狱里的故事才会引起正常人的共鸣。形式不同,实质全无差别。自由和希望,我们可能正拥有,却根本不知道它们的意义,不知道如何体现他们在我们人生中的价值,我们也许会对它们的离去无动于衷。

电影没开场,听到的是一支歌曲,歌者的声音很低,低到不仔细听就会忽略掉,带着不浓不淡的忧伤,仿佛是在回忆一件让自己后悔的事情。略带灰色的基调,听着就是生活的滋味。
…………
主人公安迪由于被律师指证谋杀妻子及其情人,被法官判两个无期徒刑。而之前他是一个大银行的副经理,前途一片大好。那个时候他三十岁。然后接下来,是一大堆的人被押进了沙堡监狱,那里有更多的人在欢呼他们的到来。瑞德和布鲁克斯也在那些人中间。汤米还没有来,他比安迪晚了十几年。瑞德是因为谋杀而入狱的。他在汽车刹车上做了手脚。不仅谋杀了自己的妻子,而且无意害死了搭车的邻居和小孩,他被判三次无期徒刑。安迪来的时候,瑞德已经在沙堡呆了二十年。而布鲁克斯的时间更长,他都已经七八十岁了。除了他们,还有老奸巨猾、自私腐败的监狱长、凶残暴戾的卫队长。安迪的生活从此在自由和希望之间徘徊,自由越少的时候,心里的希望越强烈。这是安迪不同于其他人的地方,按照瑞德的话讲,不论安迪穿什么衣服,都给人一个感觉:他的脖子上有个领带。可能因为从一开始,他被判刑就是错误的。安迪根本就没有把自己当成过犯人,他的世界里萌发的是强烈的希望,不是消沉。安迪明白自己错不至此,他来沙堡只是赎错,他有自己的标准。后来,安迪告诉汤米在沙堡监狱没有人是有罪的,大家都笑了,安迪的心里是什么滋味呢?
可是监狱怎么能是个按自己标准行事的地方?“监狱里面没有童话故事”,安迪一来就遭到同性恋者的骚扰,并在其后的几年里在与他们的抗争中受尽侮辱,瑞德的画外音说到这是安迪最艰苦的几年。我们无法揣测安迪的内心世界,他要瑞德帮他弄到一把鹤嘴锄,沉浸在自己爱好中,雕刻石头,这真是一项最能消耗时间的爱好。这里有一个很巧妙的伏笔,谁都会怀疑到安迪要鹤嘴锄是为了逃狱,但当我们看到这把鹤嘴锄的时候,瑞德替我们说,要用这样的锄子挖一条地道出来,要六百年!然而,安迪正是用这把小锄子,凭着自己在地质方面的知识,用了二十年的晚上,为自己打通了一条通往自由的地道!直到电影末尾,我们还不知道入睡前还在的安迪怎么会在清晨消失,与他最好的瑞德也不知道。瑞德只是说“有些鸟是关不住的,他们的羽翼太光辉了。”这是后话。

比起好莱坞传统英雄影片的男主角,安迪实在是弱不禁风。瑞德甚至在安迪入狱的第一个晚上与人打赌,安迪会第一个哭出来。当然书生气十足的安迪令瑞德输掉了好几包香烟,从此更是令瑞德对其另眼相看。毫无疑问,安迪是一个英雄,一个精神上的拯救者。他有自己的原则和计划,不能从表面看出丝毫端倪。

安迪开始凭借自己丰富的税务知识帮卫队长逃避重税,为狱友赢得免费享用的啤酒和一段自由的时光(虽然是短暂的一个早晨):看着狱友在阳光下喝着自己为他们赢得的啤酒,安迪独自坐在角落里脸上浮现出一种奇异的微笑:那是一种胜利的、赢得尊严的、自豪和骄傲的神情。这是安迪与监狱控制者之间的第一次较量。
此后,安迪逐渐成为监狱里的理财专家,引起监狱长的注意。从容应对监狱长的试探后,安迪开始帮他洗黑钱,并掌握了监狱长所有的犯罪证据。接近监狱长,还使得安迪可以了解监狱的许多高层的事情,比如说,监狱将要更新的废水管道计划,监狱的结构图纸,在与监狱长相互利用的较量中安迪为自己的逃狱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此外,安迪还坚持每周给州政府写信,要求州政府拨钱修缮监狱里的图书馆,六年后,政府拨了200美金敷衍了事,安迪笑着决定,以后每周写两封信。有人说安迪这么坚持修缮图书馆是因为通过图书馆他可以查看到有关逃狱的书籍,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安迪期望通过这件事引开监狱长们的注意力,他们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安迪会逃狱。否则,以监狱长与安迪之间的这种相互利用的关系,尤其是安迪经手监狱长所有的黑钱,他必定会遭到特别严格的审查。另外,从安迪坚持每周写信,我们也能看出安迪的为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是他逃狱成功的合理注释。
日子在无聊与重复和平淡中过着,布鲁克斯获得假释,但是受不了正常的生活,终于上吊自杀。瑞德的假释请求又被驳回。安迪白天帮监狱长做帐洗钱,晚上其实是在挖他的自由之路。在外人看来,他已经完全适应监狱的生活了,并正在成为另一个布鲁克斯,或者瑞德。直到汤米的到来,平静又打破了。安迪终于有了可以证明自己清白的证人,他急切地冲到监狱长的办公室,祈望他能帮助自己翻案,狡诈的监狱长不但将安迪独囚两个月,而且协同卫队长设计射死汤米。在见不到光的暗室里,安迪被折磨得不像人样,他嘶哑着告诉监狱长坚决不再帮他洗钱,监狱长威胁安迪要让他生不如死,久不见光的安迪把头埋在阴暗的角落里,他的眼睛必定含着生存的曙光和复仇的火焰。
安迪已经完成所有的准备,在大墙下面,安迪神思恍惚间同瑞德讲述自己心中最美好的记忆与梦想。
安迪:“我已经付出了代价,现在我想要的,只是在太平洋一个小岛上一个旅馆一叶扁舟安享晚年,我想我的要求并不过分。”
瑞德:“你不应该有此妄想,这完全是痴人说梦----我是说太平洋远在天边,而你被关在这儿----这是现实。”
安迪:“对,太平洋远在天边而我却被关在这儿,但人生只有二种选择----要么忙着生存、要么赶着去死,你总得做点什么。”
....
安迪:“在这个世界上,总有高墙关不住的东西,在人的内心----那就是希望。”
关于希望,瑞德曾经告诫过安迪“希望,是一件危险的东西。希望会让人发疯。”安迪没有说什么。这次,他也没能说服瑞德,他只能通过行动证明给瑞德看,“希望不是坏东西,瑞德,它也许是最好的东西,好东西从不会死的”。
安迪向朋友要了一根6英尺的绳子。瑞德很担心,怕他走布鲁克斯的老路。安迪奔向自由的那一夜,是瑞德“有生以来最漫长的一夜”,瑞德还是不能悟透安迪话语里的深意,直到第二天安迪犹如人间蒸发般地消失,瑞德才深信安迪是来拯救肖恩克的救世主。
很快,监狱长的坏事被揭发,卫队长被捕,监狱长拔枪自戕。死之前,他从自己的保险箱里拿出安迪替他做的账本――已被换作了一本《圣经》,里面有鹤嘴锄的深痕,还有安迪的留言:“监狱长,你说得对,得救之道,就在其中。”这句话是监狱长初次试探安迪时说的话,当时他们各自引用圣经里的语段,两人都能熟练说出对方引文的出处。临别,监狱长拿着安迪的《圣经》,带着训诫的意思,告诉安迪“得救之道,就在其中”。
监狱长的保险箱暗藏在他妻子的一幅绣字后面,安迪第一次进他办公室的时候,他告诉安迪这是他妻子在教堂里绣的。上面的内容是:“主的审判迅速将临”。警车呼啸而来,监狱长看了一眼即将被打开的门,扣动了扳机,子弹从下颚穿过了整个头颅,顺便打碎了一块玻璃。
那个时候安迪从监狱长的黑钱里,领走了37万美金。乘着敞篷车赶向被墨西哥人称为“没有回忆的”太平洋边一个叫芝华塔尼欧的小镇。

瑞德在坐了四十牢之后终获假释。他拿到了 安迪放在橡树下的信还有现金。这是安迪与他妻子经常约会的地方,也是这部电影最浪漫的地方。布鲁克斯在旅馆的横梁上上吊自杀前,在横梁上写了“布鲁克斯曾到这里(brooks was here)”,瑞德在旁边写了“瑞德也是(so was red)”,然后,他赶去了那个叫芝华塔尼欧的小镇。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安迪和他的船在沙滩上,旁边就是太平洋,瑞德迎着阳光和海风,走入他的天堂。自由和希望的感觉是如此的美妙,蔚蓝、深邃的大海,没有回忆的地方……

是哪里让我们感动,是哪里冲击着我们的心灵,是布鲁克斯拿着安迪吃到的肥胖的虫子,我们以为他要吃下的时候,他给了怀里的那只叫杰克的乌鸦?(他告诉安迪,他要养它到能飞为止。)是安迪冒死向看卫队长进言,为狱友们赢得三瓶啤酒?是安迪不顾一切进入监狱长办公室为大家播放《费加罗的婚礼》?是安迪历经20年的牢狱之灾、20年水滴石穿般地不懈挖掘,终于在一个雷雨交加之夜从500码长的污粪管道中爬出,在大雨中对天长啸?是瑞德在被关押40年后在假释审查官面前那番看似无谓,却令人动容的话?(我没有一天不后悔,但并不是受惩罚才后悔。我回首前尘往事,那个犯下重罪的小笨蛋,我想跟他沟通,我试图讲道理,让他明了,但我办不到,那个少年早不见了,只剩下我垂老之躯。我得接受事实,改过自新?狗屁不通的词,你不要浪费我的时间,能不能假释,TMD我不在乎。)是的,全是,是全部的内容。是自由和希望。是失去自由的人拥有自由的片刻,是拥有希望的人希望实现的瞬间。是因为我们内心中被触动的一处人性。

我不认为电影里有丝毫煽情的成分,淡淡的却如此深刻。这就像一个美丽的梦,中途历尽艰辛,事实上却从来没有丧失过最重要的希望,那一丝希望让我们时时感受到自由的气息,哪怕是在没有自由的环境,更重要的是,希望终是给人美好的东西,幸福和温暖,永远的自由。
也可以说这是好莱坞产的一个童话,可是只有童话才能清楚地道清人性中闪光的本质的精神。
希望,就算我们生活在一个像监狱甚至甚之的社会,我们都会追求到自由还有与之相伴的幸福和温暖。

⑨ 怎样写影评

http://www.usstren.com/blog/user1/31/archives/2005/5039.shtml

怎样写影评》——周黎明看电影
《看电影》杂志2004第十期中刊登了周黎明的《怎样写影评》,特贴上来,比较长,您可以挑选你喜欢看的段落读,希望可以供大家参考,也希望更多的朋友写写影评。有打错字的地方请原谅,没有太多的时间校对。。。。。。。。。

曾经有读者问我这个问题,我觉得很容易回答,也很难回答。说容易,爱怎么写就怎么写,我从来不认为写影评有什么N字方针:说难,写影评跟看电影一样,是一件非常个人化的事情,很多东西只可意会。本文要说的,与其说是“怎么写影评”,不如说“我是怎么写影评的”。

写影评,归根结底就是把看完电影后的感受用文字记录下来。只要你看片时没有睡着,你对所看影片都会有所感觉:即便是睡着,那也是一种反应,也许能证明这部影片不是一般的闷。影评没有长度的限制(媒体会有),长的洋洋万言,短的可以两三句。有个英文电影论坛举办一句话影评比赛,结果有些获胜者居然将评论浓缩成一个字。我最近编写《西片碟中碟》这本欧美电影指南时深有感触,写短评绝对不比完整的评论轻松。

在成千上万茶余饭后发表观后感的观众中,坐下来把想法变成文章的是少数,而媒体能采用的更少些。如果几家有影响的媒体不约而同休用同一种文体,给人的感觉就是影评就该这么写。比如在美国,主流媒体的电影评论一般在一千字左右(译成中文)。大约三分之二篇幅是描述剧情,剩余的属于评价,但评价的方式没有固定程式。我最初写影评时受到这方面的影响,落笔自然留下这种痕迹,我觉得无所谓好坏,只是一种风格而已。

可能是因为我们的文艺评论传统长期受压制的缘故,我们对一些概念界定没有西方那么明晰,可是我们又非常喜欢条条框框。就说“影评”,什么叫“影评”?狭义地看就是英文中的Film review”。这类文章是写给看电影的人看的,不是给拍电影或研究电影的人看的,一般发表在主流媒体或影迷刊物。罗杰。艾伯特是惟一得过普利策奖的影评家,但他的文章非常浅显,直白到像是拉家常。他很高产,每周可以有五篇评论,但都比较短,翻译成中文大概就是700字。他的大众路线使得他成为读者最多的影评家,全美国有两百多家报纸授权转载,而且他每周还有一个电视栏目,每期半小时。跟他相反的如《纽约时报》的艾维斯。米切尔,喜欢卖弄辞藻,非把读者搞得云里雾里不罢休,不信大家可以看我翻他的《骇客帝国国2》评论。宝琳。凯尔可能是最有影响的美国影评家,她反电影评论提高到艺术的高度,从60年代到80年代未,她的评论是美国文化的一面旗帜。她的文笔有点像子君,有一种女性的优美,但观点非常尖锐,有时很刻薄。

我们的影评范畴似乎要更广一些,有些很感性的随笔、借助电影的抒情文字,英文中应属于essay;有一些是理论研究,属于论文性质,英文应该是film criticism或Film theory。习惯于其中某一类的读者,往往会对其他类型看不惯——看惯随笔的会嫌其他的没有个性;看惯论文的自然会觉得没有大量专业术语和脚注就等于没有深度。在我所写的长篇评论中,《人工智能》和《公民凯恩》都超过一万字,但前者其实很感性,而后者本来就是一篇论文,只不过我竭力回避论文的风格。假设我把该用的术语全用上,并附上每句话的出处,估计某些学院派会心悦诚服,而该文则会丧失99%的读者。这是我的局限,媒体多半认为是长处,而大学和研究院则视为“你还嫩点,需要改进”之处。

以前老一辈的评论很像我们中小学里上语文课,先来一段时代背影 ,接着是故事大纲,中心思想,最后是具体分析等等。作为一种写法,这未尝不可,但它不是金科玉律。我尽量回避这种作茧自缚的写法,害怕用一种形式把自己框死。通常看完一部影片后,我会想一下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也许是故事(如钢琴家),也许是讲故事的方式(如穆赫兰道),也许是表演(如煞女),也许是摄影或置影(如吸血惊情四百年),也许根本没有故事,表演等,只是纯感受(如雷吉奥的生活三部曲)。一部影片可以谈论的东西很多,但应该谈论的是那感动自己的部分。填充式的面面俱到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不会成为好影评。

影评人要不要文艺理论知识?以此为生者有理论基础当然是好事,但是,在懂一点点理论和不懂理论之间,我宁愿选择不懂。当刚涉足文艺理论(以及相光的美学和哲学)时,很容易产生豁然开朗的大彻大悟,以为什么事情全了如指掌,殊不知自己学的只是很多理论流派中的一种。每一种理论都有独到之处,但推到极致都会变得荒廖。

对我来说,怎么写不重要,有本事写成诗歌也无妨。重要的是写的内容是否言之有物。说到这个“物”,里面有太多奥秘。由于我们生长在一个“统一思想,统一口径”的大环境中,很多读者不由自主地寻找跟自己相同的观点。一旦意见相左,便会做出激烈反响。顾小白很少写review型的影评,但一旦出手一定很精彩,他对《双雄》的评论也是如此。有网友不同意他的观点,这也很正常,但这位网友显然感情受到伤害,因为顾小白说了他偶像的坏话。真是不必,你有不同意见尽可以发表,在网络时代,已经没有人能垄断话语权;但只要没有“高度统一”的政策,这个世界上就会有形形色色的不同意见,对一部电影的评论更是如此。如果一个人不能适应言论自由的环境,那他最好躲开这个环境或者自己创造一个言论统一的小环境。

《手机》引发的争议表明,有这种心态的影迷在我国为数不少,首先是崔永元。作为一名该片的评论者,他犯下了两个大忌:一是你必须看过影片后才有资格评论,否则你的观点是空中楼阁;二是你可以用任何强烈的语言驳斥该片,如果觉得有诽谤之嫌,可以诉诸法律保护,但他暗示电影局应该禁映(原话是:我甚至不理解电影局为什么能让他通过还在全国放映)则是一种对电影业极为有害的思维。更可悲的是,在新浪网的调查中,高达40%的人同意他的观点(也许只是同意他言论中的某一部分。)

让我们来推理一下:如果崔永元是电影局审片官员,他必定会枪毙该片。如果这40%的网友中有人有权枪毙该片,那么该片就不会问世。这么多人这么乐意剥夺公众看某部影片的权力,同时又很多人叫嚷着没好片看。你说这中间有没有因果关系?能怪谁呢?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调查结果时,真是非常痛心:中国观众,我们只配没电影看,因为我们动不动就要把自己不喜欢的作品给禁了。可以想象,如果这40%的人可以一票否决的话,中国将从此没有一部电影可以上映,也不会再有一部小说、一张报纸、一篇文章可以问世。要知道,世界上是没有哪部电影是可以得到百分之百的认同和赞许的,如一个政客得到60%的民意认可,就算很受欢迎的了。如果一个人可以剥夺所有人的选择权力,那么任何形式的创造都可以休矣。

当然崔永元只是暗示了一下,而且他也不是审片官员,而且他也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所以我们的反应可能过火了。不过这种国民心态对于拍电影或写影评都是一大障碍。十多年前的所谓影评,被沦为圈内说好话的宣传;现在有些人为了骇世惊俗,故意跟大家唱反调,其实心态是一样的,都是一种迎合。真正的影评,最重要的是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感觉没有对错,感受一定有反对者,但感受有讲道理和讲歪理之分,有常态和奇特之分。宝琳。凯尔的观点80%我都无法认同,她对于斯特里普脖子以下不会演戏的说法,相信大多数电影业人士都不会苟同,但她自有她的逻辑。我不必同意她的结论,但我欣赏她独特的视角。

一个影评人的真本事不在于人云亦云,而在于发现别人疏忽的佳作,当《雌雄大盗》无人问津时,凯尔为它摇旗呐喊,说《指环王III》是优秀作品,没有人会因此把你看成天才。(我没有鼓励大家故意唱反调)我觉得一个好的影评人,应该勇于推荐遗珠。介绍《指环王》是工作,但当你发现一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导演带领一班不会到处引起少女尖叫的演员拍出一部感人至深的作品,那种快感是无与伦比的,而向大家介绍这样的作品,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

电影基础知识
二、电影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影评写作的角度
四、影评写作要求

一、电影基础知识

一、电影:由活动照相术结合幻灯放映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现代艺术。发明于19世纪末。1895年12月28日法国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首次对观众放映,故将这一天定为世界电影诞生日。

二、电影的本性:

1.作为大众文艺样式的艺术观赏性;

2.作为实现利润、扩大再生产手段的商品性;

3.作为意识形态载体的工具性。

三、对电影事业的要求:1.体现个性力量的艺术创造性 2.适应时代与社会需要的思想性;3.实现经济价值的功利性。

四、电影的两大风格类型:

1.纪实风格:源于路易·卢米埃尔兄弟放映的《工厂大门》《婴儿喝汤》《水浇园丁》等影片对生活的纪实。强调真实客观地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

2.戏剧风格:源于美国用电影对舞台演出的纪录,注重场面繁华、情节曲折、明星效应,形成好莱坞式电影风格,对故事片创作产生重大影响,成为电影市场中主要的影片样式。(***98年3月9日对《泰坦尼克号》和美国电影的看法)。

五、电影主要表现手段:

蒙太奇:将片断镜头加以组合,并与声音配合,创造出特殊电影时空的结构方式。

英国梅里爱的发现与探索。美国格里菲斯在《一个国家的诞生》中成功的运用。苏联电影家森斯坦、普多夫金等将蒙太奇上升为理论。“库里肖夫实验”,一个毫无表情的脸与喝汤、棺村、小孩的画面连接,产生不同的效果。

蒙太奇强调剪辑的作用。有多种表现手法,如镜头~、音响~、对比~、平行~、声画分立、声画对位等。蒙太奇极大地增强了电影的表现力。

长镜头:指对一个运动志面较长时间的连续不间断地表现,保持运动着画面的整体性。这是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反对蒙太奇造成的虚假而提出的一种电影闰美学理论。强调电影的照相本体属性,强调生活的真实性。

二、电影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一、电影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1、从产生以来逐渐成为最普及、最重要的艺术样式(电视只是传输方式的改进,其以声画为手段的表现特,质与电影一致),列宁说:“对于我们来说,在一切艺术样式中,最重要的就是电影。”电影对人的行为、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美国现在人均每年看6次电影。

2、对人类文化信息传输方式的巨大变革,使人类进入影视文化(信息文化)的发展阶段。西方学者认为人类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以语音为载体的口头语言文化,以文字为载体的书面语文文化,以音像为载体的影视文化。

二、电影评论的作用:

1、影评是一种科学的活动,是电影艺术与观众的桥梁,是实现电影三重价值(艺术的、社会的、经济的)的重要手段。国外影评主要作用于票房价值,中国影评侧重于社会性,形成中国特有的、最广泛的群众影评浪潮,形成中国文艺评论独特景观。

2、影评本身是一门艺术,有利于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思辩能力、写作能力。从写作学的要求看,影评写作需要信息处理能力,也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能力的综合运用。许多人从影评起家,走上专业文化工作道路。上海市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在97年高考语文中有一道小作文题,要求学生写影评,题目是《推荐一部影视剧》,15分,这一举措使学校掀起起电影热,97年的《文汇电影时报》和98年2月11日《新民晚报》对此作了报道。国外文科大学一般都有电影课程。今年,东南大学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要求大学生观看百部优秀影视片。最近,北师大为大学生设立电影院,结合放映的影片请专家给学生讲评。

三、影评写作的角度 一、思想评论:

1.评主题。力求有独到见解,深入挖掘。《秋收起义》一片多数文章都认为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义历史,成功地刻画了毛泽东的形象,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斗争方向。而我根据列宁关于领袖的论述和中央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界定中认识到,影片反映了毛泽东作为一个杰出的革命领袖在斗争中成长的历程,也揭示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原因与过程,从这一新的视角展开评论(见《银海珠光》)。

2.评现实意义。也与主题有关,但更侧重于现实作用,现实题材的影片如《孔繁森,我对你说》的评论重在党员干部的廉政爱民方面,评《离开雷锋的日子》的《大写的人》重在新时期学雷锋的积极意义。历史影片的评论也要观照现实。

3.写观后感。要联系现实,融进自我,或是褒扬先进,批语落后,针贬时弊;或是进行自我观照,寻找差距,激励鞭策。中小学生的影评文章多属此类。要注意的一是不能写成“故事简介+自我对照”,二是要紧扣影片,而不是从影片中抽出一个话题,离开对影片的评论。如评《甲午风云》的《透过甲午的硝烟》不是泛泛而谈“落后挨打”,而是扣紧影片中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内容,联系历史事实,结合世界著名海战,对比联想,针对当前社会不良风气发出呼吁。评《南京大屠杀》的评论《城的断想》围绕“城”字做文章,从“屠城”、“纸城”、“不设防的城”、“钢铁长城”和“国防之城”,扣得紧、放得开、收得拢。

二、人物评论。

这是较为普遍的评论样式,可分为单一人物评论、同一类人物评论、不同人物的对比评论。收录在《银海珠光》中的评《背起爸爸上学》的4篇人物评论各有特色。《细节描写与宏伟意象》展开了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对比评论。《在炮火中升腾的雪莲》对《红河谷》中丹珠的形象把握个性特点,作出由表及里、逐层深化的评析。在人物评论写作中,最好力求不仅评析人物形象的意义,而且要结合人物塑造的方法,把握人物独有的个性,如人物特有的行为、动作、理想、志趣、才干,从中更深地挖掘出人物形象意义,如评《炮兵少校》的《一团寂寞的火》改变了单纯着眼于对英雄人物的热情赞颂,而更多地溶进了新时期知识分子命运的感慨和思考。

三、美学评论(样式、风格、审美特性等)

1.艺术样式评论。如《不庄不谐 笑从何来》结合喜剧样式对影片《甲方乙方》展开评论;《屏幕涌动纪实潮》从纪录片美学特色分析纪了优秀录片取得成功的原因;《红河谷:动人心魄的视觉交响乐》就该片所具有的交响诗式的结构样式进行评论。

2.艺术风格评论。如《充满诗情的战场写意》通过影片《大转折》中几个主要战斗场面的不同诗意内涵的分析,对该片以泼墨的方式抒发的浓郁的诗情,给人以震颤心弦的视听感受。对于引起较大争议的《红色恋人》,《诗电影的意象美》从电影风格和创新的角度给予肯定。

3.审美特性评论。《对亲情与人伦的呼唤》从当代悲剧审美特性入手,指出当代悲剧重在探索人类精神生活的复杂性,唤起人们对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枣亲情与人伦的珍视。评《小鬼当家》的文章《“小鬼”为什么逗人喜爱》结合儿童审美心理的分析。

四、电影特性的评论。

这类评论写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对电影的语言、结构、修辞、悬念、音响、色彩、音乐、摄影、特技、表演、导演等方面的评论。试举例如下:

1. 电影语言评论。《<红高梁>――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起点和成功之路》。

2. 电影结构评论。《复合交融 巧织经纬枣<平津战役>的结构艺术》。

3. 电影修辞评论。电影修辞包括多种手法,如对比、夸张、象征、拟人等,如《<开天辟地>中的象征手法赏析》。

4. 电影节奏评论。《满怀深情的韵律美枣谈电影<周恩来>的节奏艺术》

5. 电影悬念评论。《悬念迭设扣人心弦枣谈美国片<碟中碟>的悬念技巧》

6、电影音响评论。《摹声会音皆有情枣<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音响》

7. 电影色彩评论。《张艺谋为何偏爱红色》《在“形式”中强化“意味”》。

8. 电影细节评论。《耐人寻味的“纳银密账”》、《一串闪光的项链》。

9. 电影表演评论。《眼之魅》

10.电影音乐评论。

以上评论角度不是绝对的,而是相互渗透、交*、兼容的。评论的视角可以是复合的,如评论人物,除了上述的评一个人,评一类人,或对立人物的对照分析,也可以就几部影片或某一类影片中同类人物进行综合分析,或对某种创作倾向进行评论。如《忧患意识与英雄主义》对美国影片普遍性的主题的分析;“新时期军人银幕形象剖析”、“青年女演员为什么不能长青”、“何必都往浴缸里跳”、“丑星为什么走红”等论题是综合某类影片创作倾向选的。

电影评论的文体样式可以多种多样,一般以论文体为主,也可以用书信体、对活体、问答体、随感录。近年也有散文体,散文体多以抒发情感为主,轻灵活泼、文笔优美,但一般缺少严密的论证,较少逻辑力量,理论色彩较单薄,在影评百花园中应当允许各种文体样式存在。

四、影评写作要求

一、紧扣“电影”与“评论”。

所评论的内容必须是影片提供的,而不能从说明书和报刊故事中寻找。

要抓住电影艺术的特质,评论的对象有画面感、运动感。让没有看过电影的人也能获得对影片的大致了解,认同你的观点。

要展开评论,明确中心,严密地进行说理与论证,切忌“故事加感想”或有观点而无论证。

二、总体把握,细部突破。

首先对一部影片有正确的总体评价,在此基础选择一个较小的视角深入挖掘,做到高屋建瓴,品鉴入微。避免面面俱到,人云亦云。

另一方面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树林。力求写出鞭辟入里的专论,不要写泛论、散论。目前各类报刊包括专业电影报刊为了抢时效,搞“炒作”,发表的大多是新闻记者根据编导散发的资料摘编的综合评介,陷入“故事情节+主题思想+艺术特色+演员介绍+拍摄花絮”公式。

三、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侧重于社会意义的评论要注意兼顾影片的艺术性,要用影片提供的银幕形象进行说明与论证。有一学生写《火烧圆明园》的影评,只是对这一历史事件抒发感慨,全文与影片毫无关系,严格讲这样的文章不是影评。

侧重于艺术价值的评论要把握艺术表现中体现的思想内涵。

要讲究评论文章自身的艺术性。
四、注重思辩、讲究文采。

力求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力求新颖、深刻,宁可是“深刻的片面、伟大的偏见,创造性的误解”,不要趋同,说一些人人都明白的“正确观点”。构思立意如同兵家谋略,“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耳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奇制胜。

注意评论语言的生动活泼、形象鲜明,注意句式长短得当、音韵和谐,既要有理论色彩,又要明白晓畅,让理论文章给人语言美感与动情力量。

《黄河绝恋》主要情节与场景

1.海空大战。先声夺人,以快节奏的战斗场面调动观众情绪。
迫降遇险。继续以惊险场面吸引观众,小孩救人;悬崖坠机;小孩被炸。

7.黑子家中。三炮唱歌,见花花捉蝎治伤;欧文见花花红肚兜,引出闪回镜头:日寇毒气杀人,哥哥出窗被枪杀。

8.山寨受困。过河被民团俘;狱中欧文“光荣的投降”与黑子“只要有一口气绝不停止抵抗”的争论;三炮对寨主谈“外人、亲人、仇人”的关系。三炮看黑子,“赵家害得我丧了男儿身”;闪回:械斗。

9.刑场脱险。刑场行刑在即,安洁救人,鬼子枪杀安洁――寨主梦醒(内心斗争);安洁出窗奔刑场,拉手榴弹威胁父亲,救人。

10.古庙栖身。花花放蝎子咬日本军官;古庙,东方文化神秘气氛,营造相爱氛围;欧文学汉语“我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我是ANGIEL的最好最好的朋友”,“YES”。群山夕照,古烽火台上“你们……都有许多爱”,初步理解,相爱的开始。

11.屈辱回忆。黑子夜访寨主,晓以大义(讲述安洁的不幸,促使寨主转变);芦苇丛中,安洁痛苦回忆;波尔明白“一个弱女子宁可放弃生命,不能放弃人的尊严”。

16.祭奠忠魂。一张张照片――小孩、花花、父亲、黑子、安洁的照片放入激流中,“让生命还归黄河”,信天游的叶哨响起,闪回:匕首、手榴弹、黄河留影……

评论角度

一、评主题:1、抗日斗争,揭露日寇罪行,歌颂人民不屈精神、博大胸怀、崇高人性;2、生命价值与民族命运;3、对和平和期呼唤与社会的发展的期望;4、在人类之爱基础上不同文化观念的撞击与交融。

二、人物评论:1、单一人物;2、某类人物;3、对比性人物;4、从人物关系评析,如中外、父女、民族与宗族等关系入手。

三、场景细节:几次争论;手榴弹的出现;小刀的运用;几个人物对死的选择;照片的作用。

四、悬念设置:人物命运为主线,将人物经常处于生死关头,环环紧扣。

五、矛盾冲突:1、进步与反动、民族解放与法西斯专制;2、东西方观念;3、宗族。

六、叙事线索:三种时态,现在时着眼于战争与和平的对比,调节情绪、深化主题,给作者一个自由的叙述时空;过去时表现矛盾冲突与情节发展的主线;过去完成时重点在揭露日寇罪恶。

七、情节与节奏:战斗高潮与抒情段落的设置;紧张与舒缓情绪的起伏;镜头节奏快与慢的转换。

八、中外影片比较:与《拯救大兵雷恩》相比,同是以回忆形式讲述拯救生命与回归家园,但《黄河绝恋》避开为什么救人的争论,避免说教,容纳更多内涵;多种矛盾冲突;群像式人物各有鲜明个性;战争与爱情两条线索推进,更富有抒情色彩。

九、与《红河谷》比较:文明冲突的合理性;叙事特色强化故事性;人物塑造在对比中展现性格的发展,注意人物性格的丰富性。

有很多人认为看电影就看电影呗,评什麼?论什麼?但事实上,在你写影评的同时,也是让自己回溯在这一个半小时中,你到底看了什麼?得到了什麼?再烂的片,也是有辛苦培育的工作人员,他们又是用什麼眼光来看?没人愿意制造一部人人唾弃的大烂片,那麼大家口中的烂片是否有可取之处,是否制片.导演.演员们用著不同的想法来拍摄?

这些,当你开始用心写影评时,你的思路会愈来愈清明,想的范围愈来愈广大
不但可以有比他人更多的体会,也能将你的体会带给大家
在一篇又一篇的影评中,你将会发现自己的文笔进步了,看电影时能看到更多的细微末节,能感动到心灵的深处,那麼,你成功了

当然,没人是一蹴可矶的(除了你本身是文学创作者外),当我自己回顾一开始写的文章,也觉得自己的文笔生涩,眼光不够深入,但在一篇又一篇的文章中,发现自己很自然的就长篇大论了起来,当然,现在依然不够好

最好的一句话是----

“深刻的片面、伟大的偏见,创造性的误解”

不是一定要中规中矩的写影评,正面.反面.侧面的见解都是很独到
化简为繁,化繁为简,字字都是精采

热点内容
绿洲的主题曲 发布:2021-03-16 21:51:32 浏览:239
逃身连续剧 发布:2021-03-16 21:50:58 浏览:188
美味奇缘里的插曲 发布:2021-03-16 21:49:11 浏览:827
调查插曲 发布:2021-03-16 21:48:10 浏览:591
女英雄台词 发布:2021-03-16 21:47:36 浏览:458
加勒比女海盗3演员表 发布:2021-03-16 21:42:59 浏览:378
韩剧手机热播剧 发布:2021-03-16 21:42:12 浏览:791
好看又简单画的年画 发布:2021-03-16 21:41:54 浏览:4
哥斯拉大战金刚预告片 发布:2021-03-16 21:40:51 浏览:246
落叶影评 发布:2021-03-16 21:40:19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