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后影评 » 盲约影评

盲约影评

发布时间: 2021-02-18 01:44:52

㈠ 高分!!!!!!!!求好的影评!!!!!

五个影评总有一个适合你

影评1
童年童话梦!

每个孩子,和每个曾经是孩子的成年人,都做过童话梦。在梦里,我们生活在糖果世界里,这个世界所有的一切都是糖果和巧克力做的,这个世界是所有孩子的天堂。今晚,蒂姆波顿让我见到了我童年时的糖果梦想。

什么是视觉盛宴?大爆炸还是马路大追车?那干巴巴的视觉刺激?只有非凡的想象力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视觉盛宴。从电影开始,我的嘴巴就几乎没有合拢过。 我没有想到,我真的能够看到我梦想中的童话世界。那巧克力瀑布,巧克力河流,糖果树,奶油花,神奇的口香糖,可爱的松鼠,还有那奇怪的小矮人,都让我沉浸在想象的天堂。这种被感动的惊奇我只感受过两次,第一次是看哈利波特的小说,第二次就是看这部电影。我很喜欢魔幻题材的作品,但能在魔幻里找到自己童年梦想的影子,真是很让我开心。

约翰德普的造型的确有够奇怪,很喜欢他打结巴时拿出小卡片朗读的样子,很紧张很腼腆。有时他很聪明,有时他却笨的像个小孩,多可爱啊,象极了我们童年心中的科学怪人。这种形象让童年时的我总是又爱又怕的。当他第二次被会飞的电梯撞到头的时候,我忍不住笑出了声,笑得很响亮,象电视里快乐的查理。

电影里的内涵,我已经不记得了,对我来说那不是重点,那是给孩子看的。对我来说,这部电影唤起了我内心深处对童话世界的幻想,这才是最重要的。我们的世界太苍白,需要绚丽的色彩来点缀。想象力的力量是强大的,也许它无法让我们更加富有,更加有权势,但却可以让我们的世界变得缤纷激扬。也许,我们已经被日复一日的文件和excel表格折磨的忘记了想象力是什么,那我们就来看看这部电影,让它来唤回我们的想象力。

打开梦想之门,彷佛看到一个人,笑盈盈的,那正是童年时的自己,拿着一个彩色棉花糖,幸福的手足无措。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绚烂的旅程

加菲猫曾经说,巧克力最大的坏处就是吃完了就没有了。那么,巧克力瀑布奶油山呢?还有一边跳舞一边做出天底下最好吃的巧克力的小人呢?还有会剥果仁的小松鼠呢?这样一个世界是不是完美无缺?

那是鬼才导演蒂姆·波顿创造的一个世界。我们没办法想象,这部电影由另外一个人来拍会是怎样。只有蒂姆·波顿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才会创造出很多男孩女孩梦中的糖果宫殿又不让人觉得太幼稚太甜腻,在甜蜜之外,他还能让人觉得惊悚!

蒂姆·波顿和编剧约翰·奥古斯特(《大鱼》的编剧)非常忠实于原著,但是他们也在原书的基础上做了改进,还加入了闪回,展现威利·沃卡的童年。当问题变成在银幕上创造一个另类的宇宙的时候,没有多少人敢挑战蒂姆·波顿的想象力。

空荡荡的工厂

和很多儿童读物一样,《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也会给孩子们一个教训,但那是在故事讲完之后。

故事并没有确定的城市和时间。威利·旺卡,一个超级古怪的男人,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巧克力工厂,制作全世界最可口的糖果。当他的竞争对手开始偷窃他的秘方,他突然关闭了工厂,解散了所有工人。

很多年以来,那间工厂一直空荡荡地站在那里,从来没有人进出过那里。

没有人比年幼的查理·巴克特对威利·旺卡和巧克力工厂更感兴趣了。他和他的爸爸妈妈以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住在一间荒废多年、狭窄的房子里。他最爱的爷爷乔,曾经为旺卡工作过,会给他讲述巧克力工厂当年的故事。这时候的查理看着街角那个弃儿一般的建筑,会有一些感慨,一些向往,那间巧克力工厂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秘密揭晓的时候终于到来。一天,没有任何理由,威利·旺卡宣布要重开他的工厂———仅仅是一天———对五个幸运的孩子。每个幸运的孩子可以有一位家长陪同。每个幸运小孩都可以得到终身免费供应的巧克力,他们其中的一个还会得到巨额奖励。所有的孩子们必须要做的只是在巧克力堆里找到五张金券。

这个宣布引起了巧克力销售的疯狂热潮,也导致了五位幸运观众的产生———整天胡吃海塞的奥古斯特斯,吃掉了如山的巧克力之后终于靠着“勤奋努力”得到了那张奖券;被宠坏的薇露卡让爸爸的手下买到所有的巧克力为她寻找那张奖券终于如愿以偿;整天嚼口香糖的薇尔莱特和沉谜于游戏的迈克也得到了黄金券,得意洋洋,还有最后一位———查理。查理的爷爷给了他零钱,只够买一块巧克力,而那块巧克力里就有那张奖券。他们都将出发去参观这个大工厂并见到神秘的旺卡先生。

绚烂的旅程

他们———也是我们第一眼见到旺卡的时候都大吃一惊。这是一个面孔白白、声调高高、奇装异服,留着华伦王子发型的怪人———这时候的强尼·戴普像极了迈克尔·杰克逊。

巧克力工厂的内部设计是鬼才导演蒂姆·波顿大展拳脚的舞台。对孩子们来说,这是一个世外桃源,有奶油山,又巧克力瀑布。这些只在童话里出现过,这些摄魂夺魄的场景真的让人叹为观止。

在工厂里,孩子们知道了旺卡管理这个工厂的秘密。这个巧克力大亨从遥远的地方请来一些小人,他们有着超凡的技术、充足的耐心和高科技的帮助,能够做出世界上最美味的巧克力。这个小人一边跳舞一边做工,满厂飞,那可真是了不起的工作。

还必须提到的一个非凡的场景就是在“坚果房间”里。神通广大的蒂姆找到人,成功地训练了20只松鼠给胡桃剥壳。其它更多的动物则是用电脑设计出来。不管怎么说,松鼠不能集中注意力,不能听懂人的话,要训练它们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相信我,这种场景你在别的地方看不到。

那些熟悉这个故事的人们会知道下一步发生了什么———孩子们被一个又一个地分散了,那是他们自己的选择,贪婪、调皮的小孩都受到了惩罚,那是旺卡早已知道的结局。

这部电影讲述历险,也讲述爱与家庭,是今年这个夏天最适合一家人看的电影。

影评2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久违的童话……

蒂姆·波顿:我更倾向于拍摄色情片或其他的什么片子而不是制造儿童电影。

我一直怀疑这到底是不是他的无间。

这个将哥特文化塞满了电影他电影的各个角落之后,就算玩弄恐怖,也难以舍弃他的那份令人叫绝又充满童趣的想象。就好比我们小时候的想象一样,从来都是天马行空。而当我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想象却更多地被“理性”所束缚,以至于我第一次看到他的《大鱼》,竟然有种难以理解的感觉。

关于“哥特”风格的童话

成年人已经渐渐的淡忘了童话。

当十年前蒂姆·波顿折腾出偶片《圣诞夜惊魂》的时候,就几乎确定了他后来大部分电影所走的风格,诡异而不失童趣,甚至是浪漫。因此,诡异和浪漫往往在蒂姆·波顿的电影中并存。比如骷髅王子和他的圣诞派对、剪刀手爱德华和他的雕塑、蝙蝠侠中那几乎天马行空的城市、断头谷中的小幽默……

而这种诡异和浪漫并存的风格,却往往就是我们幼年所熟悉的那种欧式童话。

然而在电脑特技越发发达的今天,我们却难以在荧幕上看到一部纯粹的童话作品,就连迪斯尼也将童话逐渐尘封在那些年代久远的胶片中,一个尚有童话味道的《哈里·波特》系列也逐渐开始更多的完弄特技甚至将恐怖元素塞满了影片的各个角落,我们几乎很难想象还可以从荧幕上看到色彩艳丽鲜明的童话故事了。

因此这不得不感谢还有蒂姆·波顿这样一个孤独的偏执狂的存在。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其实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故事简单到老套,无非就是一个善良的孩子最后得到了意外的财富,而影片也如传统的童话一样,对贪婪、自大、好强、任性这些童话里所不喜欢的性格一一做出了不大不小的惩罚,最后当然是最完美的结局,无非也就是告诉大家一个最浅显的道理——只有善良,幸运之神才会关顾我们。

关于影片的色彩

做为一部童话色彩极浓的影片,色彩无疑是很重要的。影片的色彩方面是公认的优秀,里面的几个桥段都是对如我这样对色彩敏感的人来说是一场盛宴,比如刚刚开始的巧克力草地,还有那间白色的,都是松鼠的房间,以及在电梯里看到的漫天的烟花……而与这几乎满工厂绚丽的色彩相比,主角威利旺卡的脸确是惨白的,整个工厂的周围也是白茫茫阴沉的灰色。因此,与那“快乐”的巧克力相比,威利旺卡的惨白立刻让我们感觉到了他的孤独;本应该比那神秘的巧克力工厂更有活力的城市却因为色彩的“缺失”反而显得有点诡异恐怖——蒂姆·波顿用简单的颜色对比,便将他在此片中所隐藏的忧郁和孤独显露无疑。

关于影片中的父亲

在蒂姆·波顿的代表作中,总是不难找到其“父亲”这个角色的身影,较为我们熟悉的便是剪刀手中那个去世的科学家、大鱼中那个充满幻想的父亲、以及现在《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中的牙医。对于蒂姆·波顿为何喜欢在影片中表现“父亲”这个角色,我想,用他的访谈最能体现:我的父母都已经死了,所以我也找不到答案。那些事情深入到你的生活里,你的电影里,你试着解决自己的问题,然后你意识到,那些创伤会永远伴随着你,所以,某种程度上,这些事情重复发生。不管我多么努力地想把这些想法从我脑子里面赶出去,他们始终在那儿。

关于强尼·盖普

好莱坞一直有几个我非常喜欢的“导”+“演”的组合,斯皮尔博格和汤姆·汉克斯、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和马兰·白兰度、再者就是蒂姆·波顿和强尼盖普,蒂姆·波顿似乎是最能挖掘强尼·盖普那种天生“如诗人般忧郁”般的气质。这部片子从客观上来看,强尼·盖普的角色相对比他和蒂姆·波顿合作的颠峰之作《剪刀手爱德华》中的表演是无法比的,但如果说强尼·盖普没有给人多少出彩之处甚至于仅仅是本色演出的话那也过了。强尼·盖普在影片中除了一如既往的表现其忧郁和孤独的气质之外,我们还可以更多的去注意他对那些孩子的厌恶,惩罚时的无辜表情以及那种隐隐的幸灾乐祸,都让我们觉得这个拥有大巧克力工厂的家伙其实还是象个孩子,当那些倒霉的孩子一个个在小矮人们同样幸灾乐祸的歌曲后一个个被拉进加工厂恢复时,我宛如从强尼·盖普的脸上看到我们小时候偷偷在沙地挖了个小坑后看到自己讨厌的人一脚踩进去后的那种兴奋。而这种表情出现在强尼·盖普那张白皙的脸上时,他的那种近乎于封闭的孤独越发显得明显。

关于结尾

文章的结尾和电影结尾的看法,还是有蒂姆·波顿的原话来诠释吧:纯净和简单让人逃脱命运的惩罚……

因此,巧克力工厂比厂外的城市来更为得美丽。

影评3
寻找生命里遗失的美好
刚刚看完《查理和他的巧克力工厂》。最后一句话说威力·旺卡得到了最好的礼物,那就是家人,甜美人生莫过于此。我开始并不知道这是一部亲情大片。若是知道,一定不会下下来看了。

我抱着上好佳玉米花对着电脑细细欣赏,看着看着就流泪了。看着小查理,看着小查理的爸爸妈妈提前买好生日礼物巧克力给查理惊喜,看着全家人一起满怀希望的拆开巧克力,看着查理与家人分享甜美又奢侈巧克力,看着小查理的爷爷拿出最后的私房钱给查理买最后一块巧克力,看着小查理跟爷爷的希望再次破灭,看着查理最后拿着奖票从商店奔跑回家分享快乐,看着查理想出卖彩票换钱让家里过的好一点,看着全家6人集体坚持让查理去巧克力工厂,看着其它个4的得奖的孩子每一个都有家人的疼爱与支持,看着别人的热闹,电影里寒冷的冬天就寒冷到了我心里,泪就哗哗流下来.

孩子们的喜怒哀乐都无时无刻的与家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亲人永远感同身受。但是没有亲人来与我感同深受。每个人都有心里那块柔软的地方,一触碰,就隐隐的疼。那种童年的心情又回到了脑海里,像威力一样,那些记不得的感受就那样又间歇性地侵袭你的大脑。有些温暖,你永远也没有。亲情是人世间最珍贵的感情吧?可惜那不属于我。电影里说的甜美人生我享受不了,是遗憾还是痛?现在对亲情这个词也麻木了,我更相信友情爱情。但是我现在也的确认可与接受此乃人生之缺口,不可弥补之缺口。我有的只有自由,除了自由可以供我挥霍以外,我想,我还拥有孤单,飘零的孤单。每个人都是这样不完整,我想是吧。

查理的奶奶在与查理拥抱的时候说:世界上没有不可能的事,查理。

结果当天晚上奇迹就发生了。

是的,人生也是这样,本来就很不容易了,甚至是有些悲哀,但是必须心中有美好的憧憬,怀有那么一点或大或小的希望,才会变得更有意义一些。哪怕希望之后是更大的失望,但是没关系,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希望。希望与失望交织,生命才更丰富多姿。

得到奖票之后,全家人兴奋的时候,查理说,有个阿姨要买他的彩票,我们需要的是钱,而不是巧克力。查理宁愿放弃自己的梦想为家人解决眼前的经济问题。全家人开始沮丧,我想除了沮丧之余,更多的是那种家人之间的关爱与对查理的感动吧。这时外公说了一句相当经典的话:外头钱多的是,每天都有新钞在印。但这张奖卷,全世界仅有五张而已。以后也不会再有了,只有傻瓜才会放弃奖卷要前那种俗气的东西。你是傻瓜吗?随之而来的就是全家人的继续兴奋。背景音乐可开始激昂。

现实社会中,大家都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积极或者是不得已的盲目追求金钱。我一向不欣赏拜金主义者,由此带来的比较极端的结果就是我没有什么积蓄。因为我觉得赚钱是为了花出去。花钱比赚钱更开心。钞票,世界上到处都是。但是有些东西,世上仅此一件,所以我们应该加倍珍惜。不要把钱看的那么重要,就算你看的再重,那些钱还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去忽视金钱的重要性,把焦点转到那些你需要并且值得你珍惜的东西上吧。哪怕是一个玩偶,一张老照片,一幅字画,一件古玩,一双鞋,一本书,某个有特殊意义的物件更或者一个人。

威力是个很成功的人,拥有梦想,拥有事业,拥有成功。但是起初他并不快乐,因为他没有拥有他努力去回避的亲情。威力最后回去看望了老牙医父亲,父亲通过威力完美的牙齿认出了儿子。威力的人生开始变的完整。因为威力弥补,把握,拥有了他不小心遗失的美好。

你呢?你遗失的美好在哪里?你能找回来吗?这需要勇气,相当相当大的勇气。

影评4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满是糖果
糖果,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东西,是快乐时光。轻轻剥开彩色的纸,小心翼翼地放进嘴里,身心顿时愉快了起来,笑脸也绽放开来。记得小时候,妈妈把装糖果的罐子放得很高,每次踩着椅子,踮起脚尖也够不到。 所以,身高变成了我最大的障碍,很想自己的个头一夜之间长高,能像妈妈似的伸手就够到了糖果罐,可总也长不高。等到有天身高达到触手可及糖果罐的时候,那个罐儿已经失去了光彩,没有了吸引力,也许为了儿时的梦想,会象征性的拿出一颗,勉强舔舔就丢进垃圾桶了。

很难想象孩子要是吃不到糖果会是什么样的感觉,看着其他小朋友都有糖果吃,而自己手里的糖果却被爸爸丢进了火堆,五内俱焚还是撕心裂肺。有句俗语“大人嘴馋时,咽口唾沫;孩子嘴馋时,咽口血”,孩子的世界是简单的,欲望也是单一的,所以就会很巨大,如果连唯一的欲望也被遏制了,会很可怜。所以威利·旺卡就将糖果的欲望坚持了很久,直到自己生出了白发。

这部电影是以孩子的视角去感受的,所以人性的善恶都是直观和明了的,而浓重的色彩差异和时而出现的歌舞场面,也很符合儿童片的格调。故事从一座神秘而受欢迎的巧克力工厂发出的五张幸运金券开始,这张金券是邀请券,得到这张金券的孩子可以在周二去巧克力工厂参观游玩,而且还会有一项神秘的大奖。孩子的欲望呗刺激了,疯狂地期望得到金券,整个城市都围绕着金券归属津津乐道。查理只是这座城市里一个不名一文的穷孩子,破烂的衣服、露着大洞的房子、上街帮人擦皮鞋赚钱,可上帝偏偏眷顾好人,他得到了一张金券。

电影里有两个主要场面,一个是查理的家,破烂、灰暗,却其乐融融,充满爱和欢乐,第一次看这个家我就很喜欢,温馨弥漫在每一个角落,镜头也运用得很柔和。另一个场面是查理的巧克力工厂,五颜六色、奇特庞大,是孩子们的天堂,工厂里的所有东西都是用糖果做成的。五个家庭的五个孩子有各自的家长陪同下,走进了这个梦想工厂,在这里功利的爸爸培养的蛮横的女儿,为她的张扬跋扈付出了代价,还有溺爱的妈妈培养的贪婪的儿子,虚荣的母亲培养的好胜的女儿和呆板的爸爸的愤怒的儿子,这些人在查理的考验下,统统受到了惩罚。而善良的爷爷和懂事的查理通过了各种考验,却放弃了大奖,因为大奖和亲情发生了矛盾。而威利 旺卡也在查理的帮助下,找回了属于自己的亲情。

我们很多时候因为自己的欲望而随手丢弃了亲情,以为那根本是微不足道的,也许是因为亲情得来太容易,所以就不会珍惜,可哪有一个人能失去亲情而不会感到难过的,亲情才是我们快乐的根本,只是我们很少注意。

影评5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鬼才导演的可口童话

《查理与巧克力工厂》是一部充满绚丽色彩与美妙音乐的可口电影,在声色和表演等多方面都表现的很出色。如果非要把这部电影与1971年版本的《威利旺卡与巧克力工厂》做比较的话,就如同拿黑巧克力和白巧克力做比较。同样的美味,但又各有其自己的特色。

因为被认为是1971年经典的重拍片,导演Tim Burton在遭受了并不理想的首影票房和影评之后逐渐的收到了越来越多的支持性反馈。其实整部电影并非是重拍,而是成功的回归原作小说。原作小说的作者Roald Dahl曾经参与了1971年影片的制作,但迫与制作方的压力,电影被拍摄成歌舞剧并偏离了小说的本意思。作家一气之下拒绝了制片方对故事结尾的拍摄权,所以在1971年的影片中我们没有看到神奇的玻璃电梯。

Tim的这部巧克力工厂。影片不仅忠实于原作,同时整部影片都盖满了Tim Burton这位鬼才导演的印章:离奇古怪,黑色又不失幽默。在不偏失小说原本意图的前提下,将故事重新挖掘和发展。

故事围绕着主人公查理,一个生活在贫穷但充满关爱家庭中的孩童。当神秘的巧克力工厂主Willy Wonka向全世界宣布:将邀请五位从巧克力中获得黄金门票的幸运儿童参观他工厂的消息时,查理没有报很大的希望,因为他每年只能在生日那天受到一份Wonka牌的巧克力。当然作为一部儿童电影,他最终极其幸运的获得了参观工厂的门票…….

一个仿若童话故事般的开场。同时一起参观工厂的还有其他四个孩子:好吃的德国小胖子,有钱人家的小公主,好斗的嚼口香糖冠军以及一个电视迷小子。在一起参观Wonka漂亮而奇特的工厂过程中,她们一个接一个的因自身的缺点而受到了教训。于此同时,Oompa-Loompas(工厂中的小矮人工人)则表演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的舞台剧。每个有缺点的孩子都得到一首属于他们自己的MTV。可以说只有Tim Burton才能想到这样的点子,也只有他才可以做出这样绚丽的效果。

小说原作者的遗孀说如果他丈夫在世的话一定会喜欢Johnny Depp (剪刀手爱德华 加勒比海盗)扮演的Wonka。 Depp绝对是扮演Wonka 的不二人选,在外型上优雅而诡异。又如同一个并未完全成人化的大男孩,不同于常人的表情和感情。Depp在片中将小说里Wonka的不善交际表演的更深一层,变的性情更加古怪。也许是因为导演Burton给Wonka虚构了一段童年经历,一个太多专业精神的牙医父亲和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大牙套。这些原作所没有的背景使Depp所要表现的Wonka非常的孩子气,有时很自我而略显幼稚。虽与原作小说中的Wonka相比相差不远,只是多了一份适当的神经质,一份缺陷,但却让角色在片尾的感悟时变的更加充分恰当。

影片的主人公,最后帮助Wonka领会到亲情含义的查理是由现年13岁的Freddy Highmore(Five children and it 2004)扮演的。Kate Winslett(泰坦尼克)曾经在同样有Depp的电影《Finding Neverland》中与其合作过,是她推荐Highmor出演的查理这个角色的。不得不说Highmor是一名很有天赋的童星,他的表演实在是很吸引人,演绎出一个甜而不腻的,不需要过多讨好就可以打动观众的查理。这个清纯的小孩子完美的平衡了Depp怪异的Wonka. 让观众被刺激的够戗时可以平静一下心情。

对于想看Depp帅气扮相的观众恐怕会失望了,片中的Wonka不仅脾气古怪,头型也让人不敢说出“可爱”二字来。本片也并不同与一般童话电影般那么的温馨美丽,片中的演员和场景有时让人觉得冷的很。这也是本片与1971年版本暖色调的一个区别,没有表现太多的温馨浪漫和甜美。但世界本来就是这样,并不是每个人都美丽,美丽的同时也就预示着危险。片中的几段音乐都很精彩,而结局镜头则又提醒我:这是部Tim Burton的童话,不是迪斯尼的。

㈡ 2012电影影评

那也要看什么电影啊,看什么电影就会引起什么样的反映。本人也喜欢看电影的,呵呵~我喜欢看美剧
异能神奇超能力之类,或者英雄拯救人世界什么的,有的惊恐的也不错。
通常看电影会哭会笑,会感动,或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
比如有的反映社会上的腐败黑暗的,社会现实的等需要鄙视评击,。
有的反映人生世间百态,或者反映出什么道理真理的,很多都反映人性的片。
```````````有的是反映爱情亲情啊,重要啊取舍啊珍惜啊等。
有的就是刺激大脑细胞的拉。
看你喜欢什么样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呵呵我也看过2012。场面挺震撼,那就是警示人们要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从小做起,匹夫有责。
杜绝污染环境的事情的,还有,朋友情亲情之间什么的,,社会现实呀,,大难各自飞,哎~人心否侧,人性。。要环保咯,珍惜有限资源咯。科技时代发达不错。

㈢ 《致命魔术》的影评。

剧情解谜
1、波登和法隆是双胞胎兄弟,波登对研究新魔术着迷,是他执意要打新结,而害死了安吉尔的妻子,法隆则理智,他出现在安吉尔妻子的葬礼,并诚实地说自己不知道打了什么结,因为结是波登打的。 2、波登曾经让Tesla帮他做“瞬间转移机器”,但不成功(片中有交代),后来被安吉尔威胁时就叫安吉尔去找Tesla,他以为安吉尔只会白跑一趟。另一种解释,波登写下Tesla只是乱写的,因为他也去过Tesla不成功的那场表演,但是没想到真的会造一个复制机出来。 3、被绞死的是波登,他爱Olivia,最后活下来的是法隆,他爱Sara,最后法隆在向安吉尔叙述真相的时候,说I love Sara时放的是他与Sara在一起的镜头,说He loves Ophelia时,放的是波登与Sara吵架的镜头,可见被绞死的是波登。 4、Sara知道波登双胞胎的秘密,她对这种三人生活感到疑惑恐惧并难以忍受,后来她发觉两人之一喜欢上了Olivia,而她不能搞清楚到底这个人是不是自己丈夫,甚至她觉得说不爱她的人就是她一直深爱的丈夫波登,心灰意冷的她想约Oliviar出来说出真相,但后者没出现,最后Sara崩溃自杀了。(其实那个说不爱他的人是波登,当Sara问他do you love me的时候,他说not for today,他当时说的实话) 5、关于安吉尔,在妻子死后,一心报仇,变得更加偏执狂热,一心想表演最神奇的魔术,把妻子为他起的艺名(大师丹顿)发扬光大。安吉尔极度自私狭隘高傲自大,片中有一段说安吉尔利用替身表演“瞬间转移”,他不满自己是掉到台底的那个,而替身却站到台前,接受观众欢呼(他还在台下隔着木档板向看不见他的观众鞠躬),后来更加提出来要和替身出场顺序对调,他想最后站出来接受观众的欢呼。这里说明了安吉尔的自私自我,不能容下别人,不能与人分享荣誉(正好与波登兄弟的同心协力、互相信任、自我牺牲形成了鲜明对比,并为后来安吉尔如何对待自己复制品作了铺垫)。 6、安吉尔知道机器会成功复制自己,并从箱子走出来,也很清楚自己性格不能容忍另一个自己同时存在,还有为了机器出差错而为自己带来痛苦,所以他先准备了手枪,再走进机器,等复制的自己一出现,便想都不想就毙了他。这是他第一次亲身使用机器,原版自己杀了复制自己。 7、安吉尔找到Cutter ,并约了经纪人一齐试看表演,这是安吉尔第二次用机器,这次,安吉尔的原版死了,复制安吉尔A活了下来。(这时关于原版安吉尔是怎样死的原片的确没有明说,是不是淹死的还不好说,只可以肯定说原版安吉尔在机器里通电后就直接掉下台下的机关里,复制安吉尔A在经纪人面前现身,并确定复制出来的自己保留着原来的一切记忆和能力。事后,复制安吉尔A便安心地处理掉机关里被控制着的原版安吉尔。) 8、安吉尔在确信机器的可靠后,便有了后来的表演。因为Cutter曾说过溺水的感觉像回家,于是复制安吉尔A便选择了溺毙这种方式来处理自己的肉身。过程是:安吉尔在台上通电,掉到台下水箱溺毙,同时,复制安吉尔在另一处生成,这样循环地……并不是说每次用机器都多出了一个新的安吉尔,而是每次一个安吉尔就分身成了两个人,一个人掉入水缸,另一个出现在高台上。但分身出的安吉尔不知道溺死的感觉,因而就有勇气一次一次地重新站到台上,准备掉水里,迎接新生。(试想你自己就是安吉尔,你的感觉就是站到台上,通电,莫名其妙地出现在柜子里,然后是下次表演,站到台上,通电……这样循环下去,没有一点痛苦)。 9、由此至终都只有一个安吉尔,后来安吉尔在通电前就发觉了法隆冲到了后台,于是分身后他故意没有出现,这样就造成了安吉尔溺死的假象,法隆成了最大的嫌疑人,不明真相的Cutter还真以为波登会什么“瞬间移动”,把水箱移到安吉尔台下,于是便有了开头Cutter在法庭上指控波登一幕。(这个地方原版写得是波登,按照我后来的理解以及兄弟两个的性格,我觉得应该是法隆。而且注意法隆去后台的时候摘掉了帽子和胡子,大家以为是波登。在监狱的时候最后见面洁丝,以及波登兄弟最后见面的时候都说明了监狱里的是法隆。)

㈣ 求一篇影评!!!!!!!!!!!!!

关于这个电影 去这里看看有好多影评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962116/
我就不往这里粘贴了,希回望能帮答的上你

㈤ 《肓证》的影评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充满着温情的惊悚片,在对凶杀案的层层解剖中,家庭情感、盲女的细腻与纠结,以及对自我心灵郁结的面对和突破始终弥散在影片中。对影片中的几个人而言,生死惊魂之后,所得到的未尝不是一次救赎。
起因于姐弟争吵的车祸结束了弟弟的生命,而姐姐闵秀儿却只能眼睁睁的面对亲人殒命,心有余力不足,终是无可奈何。记忆成了心口上一把悬起的刀,每一次呼吸都在触碰着锋刃,越久伤越深。失明之后的闵秀儿再也无法看到录像带上家人分享快乐时的笑容,灵敏的听觉带来的却是心底的空旷。悔恨袭来,日久弥深,所以才有那雨夜独自离去的决绝。

又一场意外的车祸将她卷入凶杀案,外来的凶险,慢慢吸引她打开幽闭的心。灵敏的听觉给她带来施展的空间,引导她开始忙碌的进入正义的角色。或许她自己都不曾感觉到,意外正在促成拯救。其实得到救赎的何止是她。那位碌碌无为的警察也因此找回了激情,豪情万丈的说“拼了命做就没有破不了的案子”,即使最后他真的因此而死亡,但是正如他自己所说“不知道犯人长相而仍然要坚持追查下去的就是警察”,他是警察,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如此绚烂。那位凶案的目击者颇有些滑头,没有多少理想的混日子,但他在与闵秀儿的生死相连中慢慢经历改变,最终以生命相搏所得来的是一个姐姐的重新“光明”和自己的远大理想。影片在温情中实现了对救赎的书写。

两场追杀段落充满惊悚感。手机(这是苹果广告吧)勾连的不单单是逃离魔掌的希望,也是对姐姐与弟弟这一组关系的重新续接。空旷、冷调的地下铁里,伴着持续的紧张音乐,旋而切换着凶恶的罪犯和惊恐的女主人公,直接的惊悚令人压抑。当导盲犬重重的摔倒在血泊里,上升的电梯里迸进鲜血,满是感伤,但又装载着血热的希望。

高潮段落在紧闭的房屋空间里上演,借自奥黛丽·赫本《盲女惊魂记》里的情节设计,姐姐切断了电源,即使在漆黑中,“姐弟”与那罪犯也并非势均力敌,毕竟拿惯了手术刀的杀人医生更熟络弑杀的快感和方式。黑场镜头中,阵阵砰砰砰的击地声带来持续的惊悚,虽然并不觉的比《盲女惊魂记》里同样的镜头更出色,但仍能令人身临其气氛。高对比度呈现的盲人感知画面,裹挟着杀戮与血腥直击而来,距离波震装置的震动愈来愈强烈,当年弟弟车祸时的情景在此刻重新,伤逝与救赎挤进同一个紧迫的时间,拯救的无望和自责在此刻全部化成了对生的希望,除了对自己,还有此时另一个新弟弟。

春去春来,失去了的弟弟和笑容又都回归,秀儿的心灵创伤经历磨难后成茧弥合。一个完整的家庭重新建立,闭合的叙事状态下,欢笑却来之不易。

良好的票房和口碑显示了影片的精致,但是影片细小之处还是令人遗憾。那只本来应该发挥作用的录音笔,在刻意特写之后令人疑惑的随着警察的死亡而终结了再次进入叙事的可能。而每一次紧急的电话求助或救援,总是令人扫兴的人机分离,当然尽可以说这是叙事技巧,但是过多的呈现反倒显得低级了。其实,说到底影片也还只是一部催情的类型杂糅电影,并不会显示出高深,但是温情又常常令人欲罢不能。何况它还在最后告诉我们一个带着励志意味的道理:眼睛残疾并不是真的残疾,真正的残疾在心里。

㈥ 盲证韩国电影影评范文

我看电影的品味一向不高,喜欢的都是一些爱情轻喜剧,许多好评如潮的很深专沉的电影,我实在是欣赏属不来。
因为金荷娜的得奖,看了这部电影,后来发现怎么分类在惊悚片里,我又一次感叹我胆子越来越大了,以前看见惊悚片那是绝对绕道走,这部电影在韩国是18+,的确不适合小朋友看,尸体什么的不恐怖,主要是虐杀小狗狗那一幕太残忍了。据说美国电影的底线是宠物和小朋友不能死,现在觉得很有道理的,我相信所有观影的人在看到凶手残杀小狗狗那一幕时都会恨不得上去揍这个变态。所以最后女主那一板砖实在太解恨了!
这部电影还得了2011年韩国金钟奖最佳剧本奖,我觉得把它改成一部小说应该也很扣人心弦。当然,中间也有不少不符合常理的地方,但还是那句话,代入感非常强,不自觉地就会为其中的主人公捏把汗。这部影片的节奏真的很好,刚开始和结尾都是非常温馨的姐弟情什么的,中间是和一个杀人犯的斗智斗勇,就像音乐播放器里的渐入渐出效果一样,虽然看的是惊悚片,但最后却感觉温暖轻松。
金荷娜的表演,我觉得最大的亮点并不是装盲人,而是在各种情况下的那些失去焦距的感情,失去弟弟的自责,遇到危险时的紧张等等情绪都拿捏得很好,获奖实至名归。

㈦ 活着 影评

说来惭愧,“活着”这片子及其原著的名气都很大,我是久有耳闻的,但却一直没有看,甚至没有注意有关的评论或介绍。这女主人也有趣,她的本意是想让我看一些与文革有关的片子,把“霸王别姬”错记成这部片子了(其实“霸王别姬”我倒是看过的)。看完这片子的晚上,我忽然半夜里醒来,在黑暗中回想起这片子,得到一个确切的判断,那就是这片子的重心其实不是描写文革的。第二天与那女主人说起,她不能同意,坚持她的理解是这片子写的就是文革里一个小人物挣扎求存的故事。回来我后在网上搜了一下人们对这片子的评论,惊奇地发现大家对原著余华的小说的理解,是我对电影的理解;而对电影的理解,却是那女主人的理解。但我觉得我的理解应该是对的。我对电影的接触很纯粹,事先既没有看过小说,也不知道人们对它的评价,没有任何先入为主的观念来看这电影。看电影时我就觉得这电影不是写文革,但也不是我们通常听到“活着”这词会想到的“好死不赖活”的含义,但到底是想说什么,则要到半夜里醒来的时候才忽然想通。这是我对艺术作品最通常的感受方式,直觉起着作用,所以我觉得自己的理解没有问题。

在我的理解中,这片子的重心其实是表达一种人类延续生命的韧力。文革之类的事件,只是作为一种历史背景介入到片子之中,是一种“假定情境”而已。对于“假定情境”来说,它可以是假的(就像昨天的电邮中谈到过的童话,还有武侠小说等等这类浪漫主义的作品,它们所设计的情境都必然是假的,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也可以是真的,真假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要为艺术作品要塑造的人物、要表达的思想提供一个舞台或载体。像人类延续生命的韧力这样的主题,乃是任何一个社会都能表达,也有需要去表达的思想,只不过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会有不同的假定情境而已。对于现代中国人来说,文革当然是最便利的一个背景。其实,这片子也并不仅仅描写了文革,最初的时候是民国时期,福贵也经历了两个人生阶段(二世祖的赌徒阶段、战争中的小兵阶段),这一段时期的描写也很详细(与其时间占人物的整个人生长度的比例是相称的)。如果说这片子是为了写文革,这一段时期是不必写得那么详细的。但我觉得这片子并非要写文革,而是写福贵这个人物,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柔软地适应着外界环境的变化,顽强地追求生命的延续。作为一个大时代中的小人物,他不同的人生阶段必然深深地打上不同的历史阶段的烙印,文革也不过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烙印而已。

当然,文革是一个重要的时期。那是一个特别荒唐,也特别残忍的年代。但我总觉得片子的重心不在于反映或讽刺这年代的荒唐或残忍,而这样的“假定情景”最有利于营造出一个“极限情景”,把主题“逼”出来。

在看片子的时候,我常常想,福贵他们到底相信不相信文革?有时我觉得他们相信,有时我觉得他们不相信。相信的地方就不多说了,因为他们都很积极地配合,连表达爱意、举行婚礼都是很典型的“文革式”的。但不相信的地方也很多,只是表达得很微妙而已。如他们一再地努力保留皮影戏的道具,也许他们只是出于热爱这项传统艺术的天性,于是不自觉地(而非有意识地)与文革那种反传统、反艺术的本质有着矛盾与冲突。又如他们对于区长春生、镇长都被打成走资派的态度,更是明显与文革的反人性、疯狂的状态相去甚远。他们显然并不相信这些人会是走资派,也就并不见得对文革是那么由衷地相信,至少反映了他们并不认为文革的一切都是对的。又如在福贵的女儿生孩子时,她的丈夫作为工人阶级的进步分子,利用特权把医学教授从牛棚中领出来,说明他内心深处并不相信这些人是“牛鬼蛇神”,反而是非常崇敬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甚至那些医院里的年轻女红卫兵,在病人大出血而惊慌失措时,也承认被他们打击侮辱的医学教授才是真正懂的人。其实每一个人在内心深处都没有疯,没有真正地相信自己和别人所说所做的事,没有真正地相信文革。

那么,他们到底是怎么一种心理状态呢?我的感觉是,以福贵为代表,对他来说,关于文革并没有相信或不相信可言。他既相信,也不相信,重要的不在于信不信,因为这不是他的信仰,他的追求。他的信仰,他的追求是“活着”。他必须表现出相信,表现出配合,才能在那个环境里生存。至于实际的情况,应该是无所谓信,也无所谓不信。

这使我想起“鹿鼎记”中的韦小宝对于“反清复明”的态度。他相信“反清复明”的宗旨吗?应该是无所谓信,也无所谓不信。在天地会,在陈近南面前的时候,他需要表现出相信以求生存;在清宫里,在康熙面前的时候,他需要表现出不相信,也是为了生存。也不能说他欺骗了陈近南或康熙,有时他在表现的同时,也受到感染,在某种时刻或某件事里他是真心地相信的。例如,杀鳌拜和对付吴三桂。尽管这两件事也有着要求生存的动机,但无可否认,他是真心地痛恨鳌拜和吴三桂的,但为什么痛恨?可不是因为他们有危及他的生存,这种痛恨本身是“反清复明”的观念的具体的衍生物,这里有一种随大流的因素在内。因为大家都这样痛恨他们,于是韦小宝也受到感染,跟着毫无道理地痛恨他们,尽管他实际上既不由衷地相信这种情绪背后的逻辑理念“反清复明”,他的生存也没有受到他们的威胁。或者,随大流本身也是一种基本的生存之道——做大多数人都做的事,拥有大多数人都有的感情,这是最安全的。

“活着”中的福贵等人,也有着类似于韦小宝的心理状态,这也是我觉得“活着”中对文革的描写重心不在于文革本身,而是提供一个假定情景,就像“反清复明”的理念在“鹿鼎记”中那样。当然,如果作为一个小主题或副主题,这未必不是描写的对象,但作为最主要的重心,“活着”才是。

从一个角度来看,福贵等人的信念,就像水一样没有固定的形态,随时适应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文革一类的历史阶段,对他们既可说有影响,也可说没有影响。打个比方,当文革的时候,相关的观念盛行时,就如同一个圆盆,于是盛在里面的水也就相应地现出“圆”的形状;当文革过去,相关的观念过去,就如同圆盆转成方盆,于是盛在里面的水就由“圆”变成“方”了。文革等历史阶段决定了福贵等人那个特定时代采取的“姿态”,但实际上不可能进入到他们的内心或灵魂的深处。

有两个场景是很能说明这一点的。其一,是福贵在片子中前后说了两段很相似的话。一段是他载着小儿子上学时说的小鸡大了变什么,又变什么,最后就是共产主义了。一段是片子最后的时候,他对外孙说小鸡长大了变什么,又变什么,最后日子越过越好。这两段话差不多是一样的,只是最后一句不同,之前是说共产主义实现了,之后就不提共产主义了,只说日子越过越好。这一方面是暗示着文革过去了,共产主义之类的话不再“流行”,不提了;另一方面也是一种深刻的象征,显示福贵从来并不真正地相信什么共产主义,他相信的只是日子要过下去,最好当然是要越过越好。

另一个场景是福贵的女儿出嫁时,大家在外面唱革命歌曲作为庆贺。很多看片子的人认为片子在这里比原著小说本身更强调文革的色彩,偏离了原著的意旨。但我觉得这是误解。这一场景的重心并不在于这里,而在于后面福贵两夫妇在屋里谈话,家珍叹着这么多人为女儿唱歌,她却唱不出来。前面唱歌是为这一场景作反衬的。因为歌词中有大意为父母再亲不及毛主席亲之类的话,但这里的场景暗示出来的,却是父母对子女的关怀爱护,无论在多么荒唐的年代,以多么荒诞的形式,也要顽强地表现出来。之前还有一个场景,是家珍对女儿的夫婚夫说,她不需要什么,只需要婚嫁那天他多带些人来,搞得热闹一点,让女儿高兴。这也是类似的表达,是对于文革那个时代的反人性、灭伦常的特征的无声却强烈的否定。事实上,这片子处处洋溢着亲情、友情、爱情等人情,与一般以描写文革为重心的作品着力于刻画文革对这些伦常之情的毁灭,对人性的扭曲,完全是不同的。这也是为什么我判断这片子重心不在于描写文革的原因。文革只是一个外在的情景,“活着”的内核只是借这个外在的情景来表达,而不是被这外在的情景所决定。而“活着”的原动力,正是这些普通却顽强的人类之间通过血脉、交往而缔结起来的感情纽带。

所以我也觉得这里的“活着”并不是指“好死不如赖活”,不是纯粹地为了活着而活着。而是因为有这些感情的联结,一个人的活着,不仅仅是他个人在活着,也是因为他是其他人赖以活着的精神动力,而他又因别人的活着而活着。有了为别人而活,别人也因我而活的信念,这“活着”就不是“赖活”。

春生的故事特别能说明以上的两点(即文革不是描写的重心,以及活着不是指“好死不如赖活”)。片子并不着重于描写文革的批斗,包括对春生、对镇长的定性为走资派的过程,都没有细写,而这本来是最能反映文革对人情伦常的毁灭与扭曲的。片子着重写的,反而是福贵等人对他们的在精神上的理解与帮助。尤其是福贵的妻子家珍,本来因儿子之死而很痛恨春生的,始终不能原谅他,她最初说那句“你要记得你欠我家一条命”是充满了怨恨与报复之情的。但当她看到春生被迫害得意志崩溃,想自寻短见的时候,本来这是她最方便落井下石,报儿子之仇的时候,她却主动地表示和解,再重复那一句话也是因为了激发他求生的意志。这一场景里,普通人的博大与宽容,以及人与人之间普通而纯真的感情对“活着”的意志的激励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动容。文革那荒唐的岁月并没有腐蚀人性的光辉,没能冲垮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纽带所联结起来而筑成的“活着”的意志。正因为人并不仅仅为了自己而“活着”,并不是孤独地在这世间挣扎求存,所以他们才能源源不断地从身边的人那里获得生存的意志与动力,没有轻易地被外在的一时的荒唐与残酷(不仅文革如此,之前的战争何尝不是如此)所击倒。

片子的重心,在于展现人类对生命延续的不懈而柔韧的追求。除了前面提到的“水”的比喻外,我还想到“倚天”中那两句说明“九阳真经”的“后发制人”理念的话:“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福贵等人的人生态度正是如此,战争也好、文革也好,这些外部的历史事件都是强横的,都是强加于这些普通人的人生之中的。他们没有能力去与之作正面的冲突,不可能去反抗(无论是思想的层面,还是实际的行动),但这一切于他们总是过眼云烟,对他们最终极的人生观(也就是“活着”)没有构成真正的影响。看着这片子,我总想起小草,无论压在它们上面的是多么泰山压顶的石头,多么看似坚不可破的障碍物,它们总是曲曲折折地寻求着裂缝生长出来,生命总要绽放,延续生命的力量才是无坚不摧的。

据说,这片子最后与原著大不一样。原著是所有人都死光光了,只剩下福贵守着一头老牛。片子里不但没有这样,尤其重要的是在福贵拿出旧日装皮影戏道具的箱子出来,让外孙养小鸡这一场景里嘎然而止。这一场景的象征意义也是明显的,无论是外孙还是小鸡,都是新生命的代表,这明白地显示着生命仍然顽强地延续,希望永远不灭。艺术虽死,但只要生命可以延续,就不愁没有令艺术再有复活的一天的机会。

比较片子和原著(我其实没有看过原著,只是根据一些对此片的评论来大致地猜测原著的情况,可能是有误的),我觉得片子的色彩比较乐观积极,原著比较阴暗灰沉。但片子的乐观积极,并不是盲目的,也不是媚俗的,更不是意淫的,这没什么不好。没有一条规定说非要悲观阴暗的作品才是优秀的作品,表达昂扬的人生观,只要表达得好,也是高水平的艺术。否则,海明威的作品又怎能是经典之作?至于原著色调阴暗,当然也不等于一定是不好,或一定是好的作品,重要的还是在于怎么表达,而不是表达什么。我比较同意说片子和原著应该看成是两部不同的作品,虽然它们的“表面文本”很相似,但“潜文本”不是同一回事,要表达的意旨不同。不必以表达的意旨是否相同来作为作品是否成功的标准,而应以对各自的意旨的表达本身是否成功来作为评价的标准。

从对片子的评价而间接地谈到原著的介绍来看,我反而觉得原著比较侧重于表现文革。像福贵的小儿子的死,在片子中是意外,而原著中是为区长夫人献血而抽血抽死了,后者显然更需借重于文革这样的历史背景。当然,福贵的大女儿的死,却又是片子比原著更有文革的特色。原著只是简单地安排她死于难产,显得有些粗疏(即只关心安排她死,不关心她的死是否有必然性与合理性)。片子却是安排那些红卫兵年青女护士不懂处理而导致她的死亡。而有些读者质疑原著这样安排那么多人死去,好像福贵有“克星”命似的,总是克死身边的人,不太合理。余华回应说在那个文革的年代,死亡是平常的事,因此死那么多人在正常的年代看来是奇怪的,但在那个年代就不奇怪了。这也显示原著的安排更需要依赖于特定的文革年代。

原著的“活着”,我觉得其重心反而就在于“好死不如赖活”。福贵活到最后,身边的人全死了,只剩下一头老牛,这样的活着纯粹是个人的活着,与生命延续已经没有关系。他不是为了别人而活,别人也未能因他而活,他的生命、希望都没有延续的可能性。虽然他仍然活着,但随着时日的流逝,即使没有意外的发生,他也很快要离开这个世界,此后与他有关的一切就完全灭绝了。则他现在的“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片子的“活着”却不同。财富虽然化为乌有,但还有家庭,所以卖艺流浪的日子再苦,战争再残酷,福贵仍然要“活着”回乡。儿子虽然死了,但还有女儿。女儿虽然死了,但又来了外孙。生命的苦难虽然接二连三,好日子似乎永远盼不来,但希望总是不绝如缕,生命总是微弱但不断地延续,“活着’的意义总是有的。

所以,原著的“活着”更多是一种反讽,但片子的“活着”是一种正面的描写与肯定。

另外,片子中加了皮影戏,有些人不以为然,认为是故意以“民俗”来取悦于外国的影片评委。我倒认为不然。张艺谋或者有这样的动机,但客观的效果还是不错的。皮影戏在这片子里是一种关于艺术与传统的象征,是人类生存中较高层次的需要。最初的时候,当福贵是个二世祖时,皮影戏是一种纯粹的艺术追求;到后来他败了家后,这既是艺术,又是谋生的手段;到文革的时候,关系就更为微妙了,那既是他的“干革命”的本钱,又是他需巧妙地保护以免于被扼杀毁灭的“传统”。后来皮影戏还是给“灭”了,但在片子最后,我们发现那箱子还在,只是变成了装小鸡。小鸡是新生命的象征,箱子曾经装过代表艺术的皮影戏道具,如今又装载着新生命,这就使艺术、传统与新生命有着相通与联系,则“活着”的意义又有了更深远的内涵。

刚开始看“活着”的时候,觉得这片子中的人物转变太快,缺乏合理的铺垫与解释。像福贵从二世祖变成自食其力,一下子就把赌性戒掉了,看不到有什么挣扎,总觉得令人难以置信。如果他能如此容易地戒赌,最初又何至于妻离财散?又如福贵从战场上回来后,马上表现得很有“政治智慧”,懂得如何趋利避害,懂得划清界线,懂得“干革命”的资本的重要性。这一切好像是一夜之间发生的,再次使我觉得他好像变了另一个人。当然,勉强可以说他这是在为解放军唱皮影戏的过程中学会的,但无论是时间上还是事件方面都比较欠缺适当的过渡与转变。这可能是电影本身的特性所造成的,因为电影的时间很短,在一些转折上,节奏难免会显得仓促。不知道小说在这节奏的方面是否控制得比较好一点。

再看下去的时候,又觉得这可能并不是缺点,而是本片对人物的“隔离式”描写的特点。也就是说,这片子对人物的描写从来不直接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而只是通过对他们的言行举止进行客观、冷静的白描,让观众自己去揣摩、“补白”有关的心理活动。这种描写手法是相当中国化的,因此尽管是这一部如此先锋风格的作品,中国观众却很容易受落,因为这很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以前我在“文学影视中的李世民”中评论“秦王李世民”一剧时已经提到过,中国文学的传统是重言行举止的描写,通过这些描写来进行间接抒情的。这与西方文学多心理描写,擅长通过心理描写来进行直接抒情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先锋文学源自西方,其作品也多心理描写,重直接抒情。中国作家在先锋文学领域的创作多不如人意,显得矫揉造作,其不擅心理描写与直接抒情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但这个片子,以中国式的传统写作手法为主导,作者不动声色、似乎事不关己地描写事件,与事件中的人物,效果相当成功,描写行云流水,抒情自然流畅,看起来有如天赖之音,无半点渣滓,成功地将中国式的传统写作手法引入到西式的先锋文学之中,是结合中西文学精华的典范之作。(说这话,是因为我想到“洗澡”这片子,这片子给我的感觉就有点强行模仿的别扭,其中也常有沙石之感。)

正因为此片不进行直接的心理描写,所以福贵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也就没有触及,则他的性格转变所基于的心理挣扎也就不为观众所见。这有两种解释,其一是这种“隔离式”的写作手法本身无法作任何直接的描写,其中的心理挣扎要由观众自己去想象;其二是福贵本人的心理状态本来就是一片混沌,他只是被动地适应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内心没有挣扎,感受不到逆来顺受的痛苦。这些挣扎与痛苦,本来就是个性鲜明、心理敏感的所谓知识分子才会特别清楚地感受到的。福贵虽然出身于富贵之家,也有一定的艺术素养,但他仍然是无知无识的中国普通百姓的代表,对于个性的扭曲,他们是麻木不仁的。他们能感受到的,只是最直接的感情,如对配偶、子女、朋友的爱。所以,福贵最伤心痛苦的时候,也不过是他的儿子、女儿死的时候,但他不能明白子女的死与他所处身的特定时代有什么关系,他只是把原因归于自己(如埋怨自己不应让儿子去上学,不应让那教授吃那么多的馒头),最多也只是归咎于直接导致死亡的人(如春生)。他并不因此而怨恨自己所处的时代。

㈧ 关于电影《盲井》的影评 从社会学角度讲述 拜托有智之士赶快帮我解答

我建议可以从匿名性与犯罪的关系角度分析。

在井下的人际关系是匿名性的,每版个权人都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每个人都不代表一个特殊的社会角色,没有特定的社会网络对井下的生活进行监控。因此给了有计划侵害他人生命安全的行为以机会。

社会行为有有利于他人的行为,也有不利于他人的行为。那么,在一个小群体中,还具有匿名性,这个小群体的互动会怎样呢?

从这个角度去分析盲井,就是社会学角度了。

㈨ 求《导盲犬小Q》的影评

号称感动亚洲一亿观众的《导盲犬小Q》,其实从影片上来说并没有什么新意,老套的人与狗的亲情,常见的日本影片风格,平淡的演员表演。一个半小时的影片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开头的15分钟,从小Q出生的瞳眼蒙目龙到步履蹒跚地探索这个世界,从与熊娃娃的嬉戏到伤感的周岁别离。影片中的小Q就像是一个被给予期望的孩子,被家长关怀呵护。而我们也从中体验到一些培养的快乐。
电影是生活的提炼,让人感觉美好的电影屏弃了许多会让人感觉不美好的东西。比如与五只小狗共眠你没看到可能其中的两只会拉屎拉尿在你身上;五只小狗玩完了卷筒纸后你想象一下究竟是谁来收拾残局。更别说重新花钱去超市购买;你喜欢园艺吗?你以为小狗只是偶尔在里面蹦蹦跳跳吗?不过日本人对小狗的态度看上去不知道究竟是不是过分。就像是“遛狗者”爸爸一样,下班回家还轻手轻脚地来看看小Q是否睡得好。完全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感觉。让人觉得影片是否有意煽情。影片前半段讲述小Q的成长,始终将目光落在小Q身上,而后半段的影片加入了盲人渡边,又花了不少篇幅展现渡边的性格,导盲犬小Q完全处在旁观、附和的地位。不出声的小Q沦落为一只普通的导盲犬,与喋喋不休的渡边比较更加可怜。同时影片中并没有许多片段展现两者之间亲密关系。最煽情的时刻也无非是在训练中心重逢时渡边的表现而已。
但《导盲犬小Q》让人感动其实是制作人员对影片的认真态度。可以想象用一只狗作为主角进行拍摄有多少困难的地方,摄制人员需要多少的耐心。比如在一场戏里,表现小Q被“遛狗者”爸爸吵醒后重新睡觉。一个镜头里看得出小Q的眼睛慢慢闭上。想想这个镜头有多难拍,培养小狗逐渐习惯摄像机需要多少时间(不要告诉我用了药)。另一个片段是小Q斗鸡眼看鼻子上的毛毛虫的特写镜头;还有一个片段是小Q睡在草地上梦见小熊后惊醒四顾的拟人镜头等等。几乎所有令人称道的镜头都出现在影片的前15分钟,而越到后来这样的镜头越少,越感到影片趋于平淡。包括渡边和小Q的两次死亡。
影片用画外音来介绍小Q出生、成长、训练,与渡边的一切。看到影片中段才搞清楚原来说话的是渡边先生的大女儿。顶真一点的想法是其实她并没有经历小Q来到她家以前的那些生活。她不过是道听途说而已,并不能证明是真是假。于是影片前半段的真实性就打了大大的折扣,我觉得还不如在影片前半段用训狗队长的画外音而后半段再用渡边先生的大女儿的画外音会更好,至少脑子里少点疑问。

㈩ 就去年网络荒唐事之一,有个网友虚构了个电影,还写了自己的影评,最后好多人跟帖都说看过,谁知道具体情

8.9的评分 (满分10分),有人想看,还有207人看过,更有人写下了“影评”,这就是豆瓣网上一部名为 《即使变成甲壳虫卡夫卡还是进不去城堡》的电影的相关信息。可实际上,这部电影是一网友在夜班无聊时虚构的,并不存在。这一个小小的陷阱,让一大群爱“装文艺”的人们现了原形。确实,爱“装”之人如今遍布网络与现实,人们禁不住调侃:“装!能装得再像一点么?!”

从网友们留下的网络快照截图中可以看到,《即使变成甲壳虫卡夫卡还是进不去城堡》不仅上映日期、导演、情节以及演员一应俱全,英文名和又名都起得煞有介事,甚至还有张电影海报作为佐证,看起来就是部如假包换的文艺片。记者在搜索引擎上以片名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不少网友都在询问是否有这部影片,或是如何才能找到这部片子。

2月15日,网友“雪盲”的一条微博令人大跌眼镜:“去年某日夜班无聊,在豆瓣上添加了一部电影。片名叫《即使变成甲壳虫卡夫卡还是进不去城堡》。剧情信口胡诌,演职员表是同事的英文名,插图是帕拉杰诺夫的《石榴的颜色》。当时完全自娱自乐,没想到一年后这部片子有2457人想看……更牛的是还有207人看过,并且煞有介事地写下了简评……”

“雪盲”的这条微博至今已被转发8000多次,并被迅速转到了各大论坛,网友们也纷纷到相关页面进行围观并截图。从网络快照和截图上看,不仅有207人表示看过这部虚构的电影,还有人“购买”了正版DVD。有网友在影评中称该片为“此生必看的200部影片之一”“是部难得的好电影,励志青年推荐必看电影之一”,有网友还以影片的“具体场景”分析了该片的剪辑技巧,评点得不亦乐乎。目前,豆瓣已将该页面删除。

网友在围观之余,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alphawalker”表示,“真想知道那几百个标注看过这部电影的人看到这个消息是个什么反应”;网友“RedexChen”更戏谑地认为“不管如何,有人喜欢装,有人喜欢恶搞,有人是小清新,有人是老愤青……这才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不过,也有网友认为这200多位“看过影片”的网友和恶搞的雪盲乃是“相互娱乐”的关系。

有网友在围观该事件后感叹,“连在网上装文艺、装深沉都有被拆穿的危险,那装学术、装牛人的岂不是更容易身败名裂了!”确实,如今“装”似乎已经成为一种风尚,俨然有“无装不威风”的趋势。

网络上,爱“拽英文”、爱以做作的语言博取关注之人不少,更有网友曾专门总结过“装××指南”,其中“多用踟蹰、彷徨、愤懑等深沉却幽怨的词汇”、“出门带本英文原版书”等教条被奉若神明且百试不爽。此次虚拟电影事件也让部分网友深思,“如今社会上有大量无知、盲目且爱慕虚荣的人们,浮躁的气氛才是孕育虚荣的温床和热土。”

--------解放日报2011年2月24日第四版

热点内容
绿洲的主题曲 发布:2021-03-16 21:51:32 浏览:239
逃身连续剧 发布:2021-03-16 21:50:58 浏览:188
美味奇缘里的插曲 发布:2021-03-16 21:49:11 浏览:827
调查插曲 发布:2021-03-16 21:48:10 浏览:591
女英雄台词 发布:2021-03-16 21:47:36 浏览:458
加勒比女海盗3演员表 发布:2021-03-16 21:42:59 浏览:378
韩剧手机热播剧 发布:2021-03-16 21:42:12 浏览:791
好看又简单画的年画 发布:2021-03-16 21:41:54 浏览:4
哥斯拉大战金刚预告片 发布:2021-03-16 21:40:51 浏览:246
落叶影评 发布:2021-03-16 21:40:19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