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河影评
刚在豆瓣电影上找的:
娄烨是中国的第六代学院派导演,他的影片追求生存还原,自觉摈弃民族和个人神话,挣脱历史文化的挟裹,将人从重重符号中释放出来,裸露生命的真实状态。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自我满足,自我封闭,展示的社会生活面过于狭窄且脱离普通人的现实生活。我选的电影是他的《苏州河》,该片2000年获得第二十九届荷兰鹿特丹国际电影节大奖(金虎奖)、第十五届法国巴黎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员”奖。
选择这部电影,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这部电影反映的内容,很触动,我看了好几遍,但每次都内心的感情都很复杂。二是想分析一下这部电影的手法、技巧,特别是由娄烨所代表的一批独立电影制作人的学院派电影手法。
这部电影在国外获了很多大奖,在国内所受的关注却极小。但是这部电影和《鬼子来了》《阳光灿烂的日子》等一样,都是很不错的大陆艺术片,这也是我选这部很冷门但是艺术性很强的电影的原因。
[故事梗概]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上海的普通摄像师,以为别人摄影为生,开头是他眼里的苏州河是穿过上海的一条肮脏的河,在河的两岸发生着普通人不同的生活。
一天,一个酒吧的老板找到他,要他拍在店里游泳的美人鱼的形象。摄影师逐渐与扮演美人鱼的女孩熟识,从她嘴里得知马达和牡丹的故事。
马达是一个以送货的黑道邮递员。一次,主户让他送一个小女孩牡丹(周迅饰),这样几次后,马达与牡丹熟识,并产生了爱情。但不久马达被卷入了绑架的阴谋,绑架者企图要挟牡丹的父亲,以绑架牡丹来换取钱财。而绑架者是马达的黑道朋友,他们让马达在送牡丹的路上趁机绑架牡丹,马达不愿意这样做,又迫于朋友压力,只得答应。拿到钱后,牡丹知道自己被骗,绝望之下跳入苏州河,最后一句话是,她将化为一条美人鱼,从此不见踪影。马达因参与绑架也被投入监狱。
当他出来时,很多年过去了。但他依然思念着牡丹,他借送货的时间,四处打听牡丹的消息。一次在酒吧喝酒,发现女服务员(即前面提到的扮演美人鱼的女孩)长的很像牡丹,就想办法与他接近。摄影师知道此事,感到马达在抢自己的女朋友,于是找来打手将马达痛打一顿。马达逐渐明白扮演美人鱼的女孩不是他要找的牡丹。请求摄影师利用他与警察的关系帮助他找到牡丹,摄影师答应了他。不久,摄影师接到一瓶寄来的带有野牛草的沃特伽酒,从信上得知马达在他的帮助下终于在一个便利店里找到了牡丹。
摄影师本以为事情就此结束,没想到接到公安局的传唤,要求辨认在车祸中死去的人,马达来到事故现场,原来马达和牡丹喝了过多的沃特伽酒,在带着牡丹经过苏州河上的桥时,摩托车坠入河中,两人溺水而死。扮美人鱼的女孩也来到现场,终于相信了马达所说的和牡丹的事情是真的。最后她也离开了摄影师,看摄影师会不会像马达一样去找她。
[故事结构]
《苏州河》的故事从结构上其实夹杂着两段爱情--马达和牡丹的爱情、叙述者即摄影师“我”与美美的爱情,这两个故事由叙述者的叙述加以衔接。
第一个爱情:送货员马达出于犯罪的目的接近了牡丹,但随之而来的爱情令他手足无措,爱还是不爱,他也想不清楚。在牡丹跳河的那一刹那,也许他明白了什么是爱情--至少是牡丹对他的爱情。马达在出狱后苦苦寻找牡丹,在寻找过程中马达遇上与长得酷似牡丹的美美,以及美美的男友叙述者。一番波折之后,马达终于找到了人间蒸发多年的牡丹,两人重又饮酒,最后意外地死去。这是本片的主线。
第二个爱情:相对来说简单得多,主要通过叙述者的自白来完成。美美是世纪爱心酒吧的“美人鱼”--一类在酒吧的透明水柜中表演的女优。叙述者“我”认识美美之后不久,两人即开始同居。不过叙述者可能一开始并不认为这是“爱情”,从他那反应神速的一句“我们是现在分手,还是做爱之后再分手?”就可以看得出来,新同居时代,同居而已,谁会去想“爱情”这两个字?马达、牡丹死后,美美也离开了。这是影片的辅线。
[电影人物分析]
1、美美
也许美美这样的女子,是都市里常常可以看到的吧,不相信爱情的女子。也许是曾经有过爱的伤痕,才会独自一人在大都市里谋生,生活的艰辛,使得她不得不做着有些低微的工作,她不相信天长地久的爱情,因为那些只是爱情故事里才有的。最后她离开了摄影师,或者是为了想验证他们之间的爱情,或者只是不想继续这段所谓的爱情,想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2、马达
马达不是那种很善解人意,很温柔体贴型的男子。他应该是在牡丹跳了苏州河之后,才发现自己彻底地爱上了那个小姑娘。当然他寻找牡丹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想求得牡丹的原谅,如果牡丹死了,他的心结永远解不开。因此不管牡丹是否真的死了,他的余生都会一直地找下去。
3、牡丹
牡丹是一个没有得到过什么亲情温暖的女孩子,妈妈的早逝,爸爸的荒唐,她早就习以为常,直到遇见马达,她才感到了真正的快乐。当马达欺骗了她,背叛了她的爱情之后,这个世界上再也找不到她活下去的理由,于是她才可以带着那样从容的表情跳下苏州河。即使后来他们重逢,他们也没有因为喝酒驾车而双双死去,他们还可以回到以前那样吗?答案是肯定的,一切都回不去了,而苏州河成了他们生命的终站,是开始也是结束。
牡丹和美美完全是两种人,却因为有着同样一张脸孔而结缘,家庭背景的不同造成了两人的迥异,却在爱情这一问题上有着一致性,都是想获得一份永恒的爱情,却不同程度的受到了伤害,都逃不过爱情的追逐。马达是一开始有目的的接近牡丹,但是在所爱之人的死亡面前,他卸下了假面具,原来他对爱情也是十分执着的,他始终相信牡丹不会死,寻找成为了他活着的唯一理由。
4、摄影师“我”
叙事者"我”应该不曾真正爱过,就算对美美也是,即使曾经有过爱情,也只有短暂的一刻,我们不断看到美美出门的情景,然后他等待着她归来。他无法完成马达所做的种种,因为他不是马达,他是个现实的爱情者,他知道他与美美的爱情是不会有结果的,所以他最终决定放弃。
影片中的摄影师在结尾处推翻了自己在影片开始时所说过的话,美美问他:如果我走了,你会找我找到死吗?他语气不确定的回答:会的。但在结尾处美美终于走了的时候,摄影师对自己说:我将等待下一次的爱情降临。
这样的四个人物形象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现实社会中的各型各态的人,四种人的四种个性与对爱情的不同态度是整个影片的客观反映。反映现实中不安和浮躁,崇尚真诚和纯真。
[电影分析]
许多影评盛誉,《苏州河》中的摇晃镜头、第一人称叙事的拍摄手法、两段式剧情发展,还有角色形象的塑造,都十足有《重庆森林》中以爱情故事反映时代风貌的味道,也因此娄烨有了「中国王家卫」的美誉。而另有影评指出,《苏州河》中两个面容相仿的少女,爱情与生命因机遇而交会,更宛如奇士劳斯基《薇若妮卡德双重生命》的变奏版。下面就从多个方面来分析一下这部电影。
一、 结构
整部影片绝大部分是以“我”——一个摄影师的眼睛所看到的日常生活片断构成的。所以“我”的样子至始至终没有出现在影片中。《苏州河》是一部很典型的作者电影。这让我联想到了安东尼奥尼的《云上的日子》,同样是夹杂着导演的叙述,有时候,摄影机在记录别人的故事,有时候,我们会成为故事的一部分。电影在导演的摄像镜头之下。影片的叙述者总是不紧不慢地叙述, “我的摄影机不撒谎”叙述者在电影开始便说明了.这样的结构让人感觉很干净、利落。
二、镜头
整部电影的色调是灰色的,胶片给人一种粗糙的颗粒感,镜头一直在晃动中展开,旁白叙述更多的代替了演员的语言交流,不知道是不是属于《阿司匹林》那种的旁白电影。我猜整部片子是用8毫米或16毫米的机器拍的,所以,画面的素质似乎不能太较真,有时,镜头的运动和节奏也有一点奇怪,但即使如此,画面的震撼力,还是足够。整部电影的画面风格有一点像岩井俊二,但比岩井俊二更粗暴。片头一开始那条长镜头无论如何也不能放过——那不是透过镜头看一条河,那是透过一条河,看一座城市,和发生在一座城市中的生死爱恨。
不合时宜地晃动,焦距得拉进和推远,画面的清晰和模糊,很真实的表现出这个故事。 依旧摇晃的画面,中长的镜头,机位跟近,特写,他的镜头感觉与贾章柯导演的长镜头刚好有个对比。惊恐的男人的脸庞有着忏悔的表情,带着微笑的女人的面容有着不辨虚实嘲讽的目光。水花四溅,一切安静了,成为过去。在主观镜头的摄影机前,尽情传达的特写与剪影,成功烘托出两个女孩死生的交替,像极了日本怪诞摄影师荒木经惟作品中的女人。特别是拍周迅的脸时,忽远忽近,神情的变化和摄影角度的变化都为影片带来了色彩,让人不禁赞叹摄影技术的作用有如此之大。此外影片的节奏很快,跳跃性强,对白简短而精炼,不拖泥带水。粗糙画面,晃动不安分,如人好奇探究的眼睛。探究着别人的同时也探究着自我。是窥视的姿势,因为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在影片用摄影机记录下在河面上诸多的景象,将镜头对准城市的低层,又是用非常纪实的拍法,这个段落给人以不少的期盼,然而在此段落最后,镜头落幅在水面的倒影上,这暴露了导演的意图:蒌叶并无意在这座城市里寻找一段历史,一种真实,他所关心的,只是破败的城市景观下一个镜像般的爱情故事。
最后,说说两个自己感到特别震撼的镜头,一是牡丹从苏州河的桥上脱手仰面直落入江中,一是马达掀开帷幕的一角看着美美梳妆打扮足有几分钟,两个镜头都是一气呵成拍摄的,娄烨的才华明白无误地写在了这两个出手不凡的画面上。
三、语言
1、对白
影片的一开始就打动了观众的心。一男一女的对话,女子的声音有些喑哑,男子的声音有些漫不经心。
“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会像马达一样找我吗?”会啊。
“会一直找吗?”会啊。
“会一直找到死吗?”会。
“你撒谎……”
这是《苏州河》最开始的镜头。也是影片的主线。
然后是导演开始一段意味深长的陈述:“在这条河流上我们可以看到友谊,看到父亲和孩子,看到孤独,看到一个婴儿的降生,看到……看到顺水漂流的爱情,看到美人鱼…… 看在河的尽头河流流进大海。”然后依然是旁白,把你带入这部哀伤的电影之中。
2、语句
(1)、“我知道一切不会永远, 我想我只有回到阳台上去, 我知道我的爱情故事会继续下去, 宁愿一个人闭上眼睛, 等待下一次的爱情!”。
也许影片的最后一句话才是精髓所在吧。这应该是现代人的选择吧。我不喜欢他的选择。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像马达寻找牡丹一样,走遍城市大街小巷各个角落,问遍所有能问到的人,来寻找自己迷失的爱情。虽然马达只是个混混,信誓旦旦的说要走出去干一番事业,最后只做了运输工人中的一个,虽然牡丹也只是个普通的扎两只马尾,穿红白色运动服的普通女生,虽然他们没有很多的故事,但是马达可以用以后几年的时间来寻找她,寻找离开的爱情,就已经足够了。能有多少人能耗费精力会寻找自己的爱情,现代人的爱情观是和马达的爱情相违背的,却与叙事者有着相似,这是不是种对爱情的一种迷失呢。曾经,我们期盼一个人的出现,哪怕这是不可能的事,也会内心热烈的等待。我们什么时候能像马达一样,当她离开时去不顾一切的找寻,整个城市的搜索。
(2)、“苏州河,一条‘沉淀了这个城市的繁华、往事、传说和所有的垃圾’的河。”
尽管娄烨在创作该片的时候看起来是十分自信的,不过那种通过摄像机进行的叙述方式和自以为是的旁白总让人想起过去的苏童的小说。不过,总体来说,在国产影片当中,《苏州河》属于比较成熟的那种,故事讲得不沉闷,旁白和对白也很适合喜欢王家卫的朋友们的口味,所谓一不小心成了“经典台词”。
(3)、“如果我走了,你会像马达一样去找我吗?”
听到这句话,突然觉得女人是愚蠢的,当她们相信爱情的时候。 就像美美一样。 当她不相信马达的爱情故事的时候,她享受着这个故事。当她知道了这一切都是真的,她就崩溃了。 美美渴望牡丹那样的爱情。 于是美美离开了。 我们有理由相信,美美的离开,是她寻找真正爱情的努力。 我们也有理由相信,美美的离开,只是逃避罢了。 而她留下的字条,只是她和自己开的一个玩笑。美美是女人。 愚蠢的,脆弱的,神经质的女人。她的选择似乎让我看到自己和身边很多人似有似无的影子,选择离开,选择出走,无非是离开暂时的一个自己,结果我们还是我们,回头来想,不知道我们恋上的是那个人,还是爱上了爱情。
[电影主题]-----关于爱情
苏州河是娄烨展现才华的力作,不论是镜头还是涵义,都是上乘之作。它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爱情的真实性和持久性,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对待爱情。这些问题是很难解决的,特别是放在现在来看,更具有特殊的意义。苏州河这部电影带给我们一个不同的视觉冲击。
美美离开了我,留下一张纸条,“如果爱我,来找我”。显然,她震惊于马达和美美的爱情,并希望在自己和男友身上能够延续同样的浪漫。但是,作为叙事人的“我”正如片头中所表现的那样,犹豫不决。一方面,他想念美美,希望自己可以和她再续前缘;另一面不想去找她。因为他觉得,一切都不会永远,美美的离开未尝不是解脱,他宁愿一个人闭上眼睛,等待下一次的爱情。这个结尾显示了导演的才华,留给我们一个想象的空间,爱情究竟应该如何对待。这个结局构思的很巧妙,相当具有独特性,和影片的开头相呼应。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真正的爱情是必须认真面对的。然而什么是爱情,我们很难说得清楚。可以感觉,但无法说明。娄烨注意到这个问题,提了这个问题,虽然没有完全回答,但是给出了一个建议:FIND ME IF YOU LOVE ME(如果你爱我,你会来找我)。
也许爱情这个问题比不上生存、死亡、救赎形而上、深刻、严肃,可这并不能否定它
是一种思考,最多是境界不同而已。谁能回避思考爱情这个永恒的主题?恐怕自有人类以来没有一个人有资格声称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即使有,也是个自大狂,或者可以说,他的精神已不正常了。不过这个世界上的确有一些人对作为文学、艺术创作主题之一的爱情抱有空前的轻蔑态度,不知道这种轻蔑是出于本能的自负,还是出于有意识的敌对。
曾经,我们在一个街头巷尾就可以如此期盼一个人的出现,哪怕这是极不可能的事,也会内心热烈的等待。习惯在众人中寻找那个人的影子,而往往会一眼就看到对方,然暗暗喜悦。爱一个人,哪怕不说话,也可以一味去爱,或者只说一句,那么便是铭心刻骨的。但是,我们什么时候能像马达一样,当她离开时去不顾一切的找寻,整个城市整个城市的搜索,还是像最后一样,闭上眼睛等待下一次的爱情。
影片没有告诉我们爱情是什么,它只能告诉我们爱情有什么,以及我们向爱情发问。你是愿意继续你的爱情故事,还是等待下一次的爱情。每个人都能在内心里得出自己的答案。或许根本不许要答案。我想关于纯粹的爱与期待,旁若无人的找寻,或许只是怀念而无计可施。苏州河见证这一切。
这是我最近一年来看到的最好的一部国产影片。在我眼里,它完全可以与西方电影相媲美。走在冬日的阳光下,它的音乐,它的摇摇晃晃的镜头,它的漫不经心而又 忧伤的对白,那条很脏很美极温暖也极亲切的苏州河一直在我心中荡着,与我纠缠着,我知道,我必要把它记在我的笔下,当然,此刻,这记载的过程也是一种快乐。
《苏州河》这部电影的名字也许并不重要,也许河流,只是一种隐喻。或者是某个人的某些日常生活的片断,或者是我们生存的某些空间,在那里,我们相爱,痴迷,缠绵,激越;在那里,我们背叛,悔恨,痛苦,绝望,;在那里,我们变老,然后死去……
Ⅱ 江河故人观后感
感叹人生——《江河故人》观后感
每人们无法选择自己出生的年代和家庭,只能在成长老去的过程中不断地与它撕扯磨擦。有的人选择顺从,搭上了便利的高铁;有的人却跟不上过快的变化,被粗暴的气流拽动,踉跄、跌倒。一快一慢之间,人跟人就这样失散了,再也聚不起来。你以为他们之间相隔的不过是汾阳与邯郸的距离,再远也不过是中国与澳大利亚的距离。事实却是,他们相隔的是1999年与2014年、2014年与2025年的距离……
这样的命运悲剧,在梁子身上尤为深刻。在煤矿干着管理安全帽顶灯这种「低端活」的他,与「高端人士」张晋生同时喜欢上了沈涛。这场看似平等的争夺中,处处体现着时代的烙印。张晋生有着「德国技术」的骚红桑塔纳,能给沈涛买来她中意的CD,会在洋气的迪厅里与沈涛共舞。而梁子面对着这些新生的事物,无能为力。在世纪之交的1999年,人们的生活面临着无法阻挡的剧变和分裂。手机、私家车和互联网带着一些人上了对岸,而另一些人被无情地甩在了河流的这头。当沈涛心中的的天秤逐渐偏向张晋生时,绝望愤怒的梁子只能挥拳以对。
这次挥拳或许是他最后一次的反抗。1999年,梁子还能有骨气说出「我讨吃谁家也不会讨吃到你张晋生头上」的硬气话。然而这样的骨气也经不起在矿井下被打磨15年,最终化成了在借钱治病时的欲语还休,化成了面对沈涛递来的几沓人民币时,有气无力的言谢。他没有客套推辞,只是嗫嚅着问了一句:方便吗?
在电影的第三章节里,导演没有再交代梁子的结局,不出意外的话,他应该是倒在了癌症面前。这或许从侧面说明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像梁子这样被时代甩下的人,在2014年的生存已是挣扎,到了2025年就更不会有他们的位置。
事实上,当梁子与矿工同事们合影的一幕,打出「2014年」的字样时,我就感受到了一种微妙的违和感。他们背后那栋破旧的楼房,合影使用的老式照相机,梁子那身邋遢土鳖的穿着,都让人觉得明显不属于我们正在生活的这个年代。
而这种微妙的违和感不时出现在电影中。张晋生的骚红桑塔纳与周遭土气的县城,寒碜窘迫的梁子小两口与疾驰而过的和谐号动车,张到乐洋气的国际学校制服与老旧缓慢的绿皮火车,沈涛父亲的灵堂与不远处开发中的楼盘……这都是人与时代步调不一而磨擦出的刹车痕。有磨擦必有痛苦,但导演没有过分渲染,只是平静地将这些痕迹示人,让我们自行品味背后的悲欢离合。
而一辈子没离开汾阳的沈涛,一直在努力保持着与时代的亦步亦趋。在1999年和2014年这两个时间节点,她做出了两次关键的抉择——与张晋生结婚和放张到乐出国,这样的抉择放逐了重要的人,也将她驻留在了原地。那首数次响起的《珍重》,是她一生命运的绝妙注解。「牵手握手分手挥手讲再见,纵在两地一生也等你。」分合之间,故人四散,近三十年间能陪着她驻守的,唯有那条老狗罢了。
唉,人们无法选择自己出生的时代,如何处理与它的关系,就看各人造化了。
Ⅲ 《独行侠歼虎屠龙》的情节是什么
故事讲述哥伯误被当成盗贼,遭人用刑,便把他绑于绳上,欲置他于死地。幸好,哥伯大难不死,更决定要找出他们来进行大报复……伊斯特伍德除了1995年拍摄的影片《星落家园》(The Stars Fell on Henrietta)在票房与影评方面都差强人意外,后来创作的许多作品大多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功。1997年,他制作并执导了影片《午夜善恶园》(Midnight in the Garden of Good and Evil),该片根据约翰-贝伦特(JohnBerendt)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讲述的是发生在美国南部城市的一起凶杀案。随后,他又连续自导自演并制作了三部影片:1997年的《绝对权力》(Absolute Power)、1999年的《真实罪行》(True Crime)以及2000年的《太空牛仔》(Space Cowboys)。然而随着他的另一部影片《血腥杰作》(Blood Work)的问世,许多影迷不禁对这位从影多年的演员兼导演是否有能力再次拍出优秀的电影开始表示出怀疑。尽管他的这部神秘的惊悚片受到了一些人的欢迎,但大部分影评家和观众都抱怨这部电影的情节平淡无奇,没有多少创新之处。果不其然,这部凄的影片票房收入黯淡。如果有人因《血腥杰作》的惨败而对伊斯特伍德的能力有所怀疑的话2003年底他根据畅销小说《神秘河》(Mystic River)改编的影片问世时,又将为之瞠目。《神秘河》被众多影评人士及观众认为是伊斯特伍德迄今为止最优秀的一部作品。该片得到了西恩-潘(Sean Penn)、蒂姆-罗宾斯(Tim Robbins)、以及凯文-贝肯(Kevin Bacon)等众多影星的加盟。影片对暴力与复仇的本质进行了思索,格调灰暗。导演伊斯特伍德自信的眼光、剧本对丹尼斯-莱汉(Dennis Lehane)的原著忠实,加上三位影星极富感染力的表演使得影片令观众如痴如醉……
Ⅳ 求有关罗伯特·德尼罗的影评
罗伯特·德尼罗是我最喜欢外国演员,当然《肖申克的救赎》中的蒂姆罗宾斯和《神秘河》与《刺杀尼克松》中的西恩潘!找你找一下!
罗伯特·德尼罗
生日:1943年8月17日
绰号:Bobby Milk(牛奶鲍比,据说是因为生性害羞再加上肤色苍白)
宗教信仰:罗马天主教徒
出生地:美国纽约
国籍:美国
教育: Stella Adler Conservatory、American Workshop
父亲:Robert De Niro,因癌症于1993年5月3日去世(71岁)
母亲:Virginia Admiral,于2000年7月27日去世
其它:他只有1/4的意大利血统,另有1/4 的爱尔兰血统, 1/4 的德国血统, 1/8 的荷兰血统以及
1/8的法兰西-不列颠血统,不久前被查出患有前列腺癌。
“你在跟我说话吗?你在跟我说话?”看过《出租汽车司机》的朋友都对其中那个一心想出人头地的出租车司机——特拉维斯.毕科对着镜子说话的镜头记忆犹新。《出租汽车司机》的确精彩,大明星德尼罗把特拉维斯.毕科演得入木三分。为此,德尼罗付出了超乎寻常的努力,同时也反映出他对艺术一贯的认真和执著。
罗伯特.德尼罗出生在一个艺术家庭。他的母亲是一位画家,父亲是一位画家、雕塑家兼诗人。德尼罗的童年生活相当自由,但也比较孤独,他更多地沉迷于书本。只到10岁那年有了第一次舞台演出的经验后,他才开始变得不那么腼腆。青少年时期,他的许多时间是跟一群哥们儿在街巷里度过的。16岁那年,他由于参加了查克霍夫的《熊》一剧的巡回演出而获得了他的第一份收入,并从此开始了长达15年的巡回演出生涯,其间,他曾与演技表演学派的代表人物斯戴拉.阿德勒和李.斯特拉斯伯格一同切磋表演技艺。
德尼罗首次走上银幕是1963年参与拍摄布莱恩.德帕尔马执导的影片《婚礼聚会》。他在好莱乌崭露头角是在1973年,他凭着在影片《鼓声轻擂》中对垂死的棒球手布鲁斯.迫尔森的精彩演绎而夺得当年纽约影评人奖的最佳男主角奖。1974年,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教父II》使德尼罗一举成为超级巨星,由于对青年维托.科里昂的成功塑造,德尼罗不仅为自己赢得了“马龙.白兰度接班人”的美誉,而且还荣获当年的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之后,他又在《愤怒的公牛》一片中再度展示其超凡演技,他饰演的老拳击手雅凯.拉莫塔为他赢得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殊荣。
德尼罗1976年与迪安.阿伯特成婚,生有一子,数年后两人分道扬镳。1997年,德尼罗与其多年女友,前空中小姐格蕾斯.海陶尔举行了秘密婚礼。
从90年代中期起,德尼罗开始尝试着拓宽自己的戏路。但开始的时候,他在影片《我们不是天使》和《福兰肯斯坦》当中的演出却招致一些影评人的批评,后来推出的《爱好者》一片也引发了无数的倒彩。近几年,他的几部新片颇受好评,使人们得以重睹德尼罗的风采:1995年推出的《热力》和《赌场风云》中德尼罗对反派角色复杂而又细致的刻画简直炉火纯青;而1996年推出的《沉睡者》和《马文的房间》则显示出他在塑造善良、平实人物时所具备的天赋;1997年的《杰克.布朗》和《摇尾狗》则展示出更加全面的表演才能。虽然1998年的名著大片《远大前程》似乎没瞄准目标,而恐怖片《罗宁》好像也是言过其实,但不管怎么说,1999年,德尼罗还是有好戏唱的,哈洛德.拉密斯的喜剧《分析》对于德尼洛来说,肯定又是一个好的开端。
罗伯特是当今美国影坛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演员之一,被公认为美国演员中演技派的代表人物。
Ⅳ 急需!!!美国电影《迫在眉睫》观后感!!!!!!!!
约翰·Q是一个好父亲还是一个绑匪?!
整个故事的结构很紧凑,是一个非常出色的而精彩的构思。从美国众多关于急症室的高收视剧集来看,美国的观众都对关于急症室的内容是很受乐的;绑匪和警察的对持又是主流电影的模式之一。将聚集病人的急症室和绑匪联系在一起再添加一点催泪的父爱进去,一部打动人心的精彩电影就此诞生。
电影里的民众及被约翰·Q绑架的医务人员和病人,毫无疑问地都站在了约翰的一边,在他们眼里,约翰是一个非常伟大的父亲,因此他们必须帮助这个可怜的家伙。和民众对立的是警察和政府,在他们看来约翰首先是一个绑匪,然后再是一个父亲。当然这是由于他们站在不同的地位来看此事的。所以这部片子在上映后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
“赞扬影片的人大多因为它对当今的医疗及保险制度提出了针锋相对的质疑和谴责,浓缩了许多普通人真实生活中曾经遇到过的问题,反映了社会的时弊。有些观众甚至指责影片鼓励人们运用暴力方式对待生活中的麻烦,因此对影片加以批驳。”
只是,人们之所以会采用暴力方式对待生活中的麻烦,深究其原因只能凸现社会的不公平和弊端。在追究犯人的罪过的同时高高在上的政府官员更加要反思一下现行制度的各种漏洞,让人民能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本应美好的世界上。
我相信,约翰是一个好父亲,然后才是一个好绑匪!
Ⅵ 我打算写一部关于悬疑电影的影评,希望专业人士指导一下!!!
这些都是我看过且收藏下来的悬疑电影,希望多对楼主有所帮助
一、宗教类:有宗教含义,采用宗教形式
1 七宗罪 1995 宗教式犯罪 布拉德皮特主演 导演:大卫芬奇 特别推荐
2 第九道门 1999 宗教悬疑
3 人骨拼图 1999 犯罪 有一点宗教内涵
4 异教徒 2005 宗教悬疑 尼古拉斯凯奇主演 特别推荐
5万能钥匙 2005 宗教悬疑 灵魂交换,比较精彩
6 寂静岭 2006 惊悚 源于游戏,有宗教内涵,有点血腥恐怖
7 失真的画 2007 艺术式犯罪 一点宗教内涵
二、心理类:随剧情不断猜想,最后才知道答案
1 心理游戏 1997 心理悬疑 导演:大卫芬奇 情节很精彩,悬疑电影的经典,特别推荐
2 记忆碎片 2000 悬疑 短期失忆症,值得看很多遍,特别推荐
3 穆赫兰道 2001 悬疑 一个噩梦,寻找记忆 导演:大卫林奇
4 狙击电话亭 2003 心理 诚实面对真实的自己,有点心理的震撼
5 蝴蝶效应1 2004 心理悬疑 四种结局,比较精彩
蝴蝶效应2 2006 穿越时空改变历史的连锁反应
蝴蝶效应3 2009生活的各种可能
6 盗梦空间 2010 是大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指导,由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奥斯卡影后玛丽昂·歌迪亚主演。阵容相当强大
三、人群类:一群人在一起的心理斗争
1 致命ID 2003 犯罪 人格分裂,一群人相继死去,很精彩,特别推荐
2 八面埋伏 2005 心理 一群人相继死去,情节紧凑
3 九人禁闭室 2005 心理 一群人,争做最后的赢家
4 哭泣杀狼 2005 心理悬疑 类似我们玩的杀人游戏
5 玩命记忆 2006 悬疑 一群人全部失去记忆
6 恐怖游轮 2009 无止境的循环,剧情很给力,女主角演的很好
四、犯罪类:刑侦破案,找出凶手,探究犯罪心理
1 沉默的羔羊 1991 犯罪心理 奥斯卡电影,包括姐妹篇红龙和汉尼拔,特别推荐
2 非常嫌疑犯 1995 犯罪心理
3 一级恐惧 1996 犯罪
4 王牌对王牌 1998 悬疑 真实案件改编,谈判专家为自己脱罪,精彩,特别推荐
5 八毫米1999 侦查 尼古拉斯凯奇主演,八毫米影带引起,有悬疑色彩
6 暗流 2000 法国电影且是由法国著名演员饰演让·雷诺
7 神秘河2003 悬疑 三个朋友的故事
8 局内人 2006 犯罪 完美的银行抢劫,情节很精彩
9 十二宫 2007 犯罪 真实犯罪改编 导演:大卫芬奇
10 龙纹身的女孩 2008 经小说改编的,小说让欧洲人上瘾的完美小说,三年内全欧狂销800万本!全球已售出34国版权。荣获2006年北欧犯罪小说协会最佳犯罪小说“玻璃钥匙”奖
五、人格分裂类:人格分裂引起的犯罪及悬疑事件
1精神病患者 1960 惊悚 导演:希区柯克
2搏击俱乐部 1999 布拉德皮特主演 人格分裂 导演:大卫芬奇 经典悬疑片
3机械师 2004 类似搏击俱乐部 人格分裂
4捉迷藏 2005 悬疑惊悚 人格分裂
5紧闭岛 2010 由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 看到最后的结局很惊人
六、其它:灵异,意外的结局
1 第六感 1999 鬼眼 结局意外
2小岛惊魂 2001 惊悚 妮可基德曼主演 结局意外
3灵异拼图 悬疑 寻找儿子,发现一个阴谋,过程还比较精彩
Ⅶ 谁来帮忙写篇《肖申克的救赎》的观后感,要突出坚持才会成功或发现机遇这两个主题,600字左右
《阿甘正传》与《肖申克的救赎》
1994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肖申克的救赎》是《阿甘正传》最大的竞争对手,如果说《阿甘》是一个梦 (这是一个黑色幽默的梦, 不要当真),那么《救赎》就是一种生活。生活比梦简单,但生活远比梦境残酷。而这两部片子也的确是有很多可比之处,他们也有缘凑在了一个奥斯卡年度。
DVD封套(16张)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当一片羽毛缓缓飘荡的时候,生活被幻化成了一首优美的圆舞曲,因为不管拿到的是什么,巧克力永远都是可口的。《阿甘正传》展现给我们的也永远都是生活中最美好的那一面,也会让我们时刻为生活的美好的而满足。 忙着去活或是忙着去死?(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肖申克的救赎》把生命变成了一种残酷的选择。肖申克的救赎是我们简单的生活中值得一再回味的东西。相信自己,不放弃希望,不放弃努力,耐心地等待生命中属于自己的辉煌,这就是肖申克的救赎。 虽然最后找到了通向天堂的那条路,但是这条追寻的过程中却是充满坎坷。 他们都是极为优秀的影片,至少他们都是那种让你看完以后就绝对不会忘记的影片,而且每次看完都会有不同于前一次的感觉和感受。在两部同样经典的影片面前,奥斯卡的评委们选择了《阿甘》,也就让它的影响力和观众接受程度远远的超过了他的竞争对手。但是埋在土里的金子终究是要发光的,这些年来,《肖申克的救赎》却开始了奋起直追,受关注的程度并不比《阿甘》少,而且很多人开始为他鸣不平。而我则能够充分理解为什么奥斯卡会选择《阿甘正传》? 第一:同汤姆·汉克斯比起来,蒂姆·罗宾斯(Tim Robbins)当时还是个小字辈。凭借着《费城故事》,汉克斯已经问鼎过奥斯卡,而且他也是好莱坞好男人的典型代表,没有绯闻,家庭和睦,乐善好施。不管他被那年的奥斯卡提名,他都会是最最热门的候选人。而后者却初出茅庐,影响不大,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他现在已经极少演戏了,基本上都是当导演。而该片也是导演弗兰克·达拉伯恩特(Frank Darabont)的处女作,奥斯卡很少把大奖颁发给一个第一次执导筒的导演。弗兰克·达拉伯恩特后来也与汤姆汉克斯一起合作拍摄了《GreenMiles》。 第二:奥斯卡比较偏向于弱智人士(扮演残疾人是演技的大考验),对现实主义题材往往重视不够。《飞越疯人院》、《雨人》等等都是此类型影片,也都获得大奖,美国人也常说,只要是跟傻子有关,就容易获得奥斯卡。而好莱坞对现实主义的题材往往重视不够,特别是那些揭露美国社会黑暗面的影片几乎是绝少得奖,而《阿甘》则是把美国当代很多的重要事件都贯穿起来,并以一种很幽默的语气调侃了一把,由此可见,《阿甘》获胜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一个奥斯卡小金人虽然很重要,但是奥斯卡历来的传统是比较重视商业影片,忽视文艺片,重视大牌演员和导演,忽视新人,所以他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在很多人看来,落败的《肖申克的救赎》远比《阿甘正传》要来的深刻也更有回味的余地,当然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两部电影有许多的相似之处。 神似的男主角:我常常认为汤姆汉克斯与蒂姆罗宾斯在很多地方都非常相像,都属于那种沉默深沉型的男人,一幅生就正派的脸,是那种让女人觉得非常可靠有安全感的男人,让男人觉得是那种正直而又值得信赖的朋友,所以很容易博得观众的好感与信任。最为重要的是他们都有出色的演技,都是那种只要在屏幕上出现,就一身是戏的演员。 探讨人生的主旋律:这两部影片都是在探讨人生、人性以及社会。只不过一个充满了阳光和希望,而另一个则是阴暗和压抑,恰恰是这种鲜明的对比,让我们把这两部影片放在一起比较有了更多的意义。 不知道有没有人把这两部影片放在一起看过,我相信一个下午足够了,一个人静静的看,我先看的《阿甘正传》,后看的《肖申克的救赎》,我当时的感觉就是从天上掉到了地上。两个男人不同的命运让我们对生活和未来有了一种重新的认识,看《阿甘正传》就好像在草地上晒太阳,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但仁者见智, 智者见仁。 导演的思想, 总不能辩驳,阳光让我们体会到了活着的乐趣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在这温暖的阳光下,我们绝少能够想到太阳落山后的黑暗与寒冷。 而《肖申克的救赎》就让我们体会到了这一切,监狱中生活绝对没有乐趣可言,更加谈不上什么希望。这时俺想到了新东方的校训在绝望中寻找希望,这恰恰就是最难的,很少有人能够在明知道没有希望的状态下还在寻找希望,我们常常能从年长的人口中听到人啊!最好不要和命运抗争,什么是命运?那种努力是对生命的抗争?谁都又说不清楚。当安迪战胜命运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说这种胜利也许恰恰就是命运的一部分。 日落后的太阳——浅析《肖申克的救赎》闪现的悖论魅力 《肖申克的救赎》给我最大的刺激莫过于刺激,从感官表层塌陷入心灵的冥界,万千无数的闪烁着、滚动着的强震撼。一时间,很难理清一张精确的刺激解剖图,权 且粗浅的就其中最耀眼的“悖论”作一次试验性探析。所谓“悖论”是英美新批评家用来解读诗歌所运用的一种技法,其实质含义是在文字中表现出一种矛盾形式, 矛盾的两个方面同时出现,而在一个真理上统一起来。这里,我也尝试性“租用”其构建《肖申克的救赎》的赏析。
“来这里的,都是无罪的”——主题性悖论
影片开始使用交叉剪辑的画面传递出:汽车中的醉酒的男人、法庭审问、男女合欢、醉酒男子装子弹、审问、做爱高潮和提枪下车等几帧影信息。通过可能性的整合,观者便有了一团疑云,随后律师的雄辩轻松的帮助观者找到了“事实”:那个银行家,因老婆与人私通,便在酒后干掉了他俩(一对偷情者)而重要的是这一切 是观者方面的虚拟的,也可说成是导演帮助观者作了一次思维热身运动,但影片并未将此“事实”的过程回证式的复演。在接下来的“监狱风云”中不时挑逗起观者 对“事实”的疑虑。当阿瑞问安迪为什么会入狱时,他说:“我是无罪的。”一方面诱导观者怀疑甚至重建假设,一方面继续主题性悖论的凸现。阿瑞听了后应到: “来这里的都是无罪的。”于是乎,主题性悖论在不经意间被揭示出来,此时观者并未注意。影片的高明便是倒置了因果关系,将结论首先提了出来,而后慢慢交待 前提,使观者随着影片向纵深发展不断体验到光亮,这股光亮最终清晰的回照出主题的伟大预言性,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悖论,但极大地拓展了影片的鉴赏空间。 不过,观者此刻的重建假设便搁浅在了“不是安迪,谁是凶手”的问题上。我自然而然便联想到了《夜半歌声》中的一段镜头:男主人公宋丹平在房间内阅读信件有 人敲门,开门,门又关了起来,失火了,这一过程一共出现了三次,而前两次也激起了观者无法得知实情的恼怒,同样,随着影片的发展,便消弭在了嗟叹声中。导 演在这里还算比较“留情”并未如《尼罗河上的惨案》那般,使观者怀疑到自己头上,也没有如《小李飞刀》、《月光宝盒》那样使人昏厥,而是在一步步扎实完善 了主题性悖论塑造的同时帮助观者达悟了。汤米的出现带来了安迪清白的“公诸于世”,从而有了“无罪的人有罪”这一悖论;影片开始也描绘了狱警长极富有冲击 快感的结束了刚入狱的小胖的狱中生活,此时,汤米也因对神的诚实而倒在典狱长踏灭的烟头旁,自然形成了“有罪的人无罪”这又一悖论,同时这一点更通过本该 绝对高义的司狱者却干着无耻的勾当,以及已经手持着文凭走向美与善的未来道路的汤米的死来强化。
视觉经典 《肖申克的救赎》
冲破海华丝的迷墙 , 是十年前欧美国际电影的许多专业人士 ,对于影片《肖申克的救赎》观看之后的一句话通俗解释 。 当时或者现在 ,凡是看过这部著名影片《肖申克的救赎》,细心的观众就一定不会忘记 ,电影当中那一张醒目靓眼的电影明星海报 , 画面中心女主人公是一代国际影后海华丝 。 正是这一张巨大的海华丝电影招贴画 ,挡住了铁监深处大墙上的黑窟隆 ,那是影片男主人公安迪出逃牢狱的唯一洞口 。 也是无辜囚者面向希望和光明的通道 。由于监牢特出地域 ,逃跑的洞口只能用一张美女招贴侥幸遮挡 。 这样一来 ,艳丽的海华丝的女性艺术形象便在整部电影当中 ,拥有了她自巳更加耀眼的新解释。单凭此一看点,我们应当承认,这部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俨然不同于《基督山伯爵》的那一式黑牢越狱 。《肖申克的救赎》显得更具有人情味道 。 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中招贴上的海华丝全名为丽塔 海华丝 。 查看了一下有关的资料 , 才知道影片《肖申克的救赎》当中 ,被那个无期徒刑黑人犯者埃利斯看了无数遍 ,银幕台词如数家珍似的海华丝主演的电影及其海报叫做《吉尔塔》 。 而这一张《吉尔塔》电影海报 ,则是四十年代好莱坞百万身价女星的象征 , 她属于太多次数刊登全球各种娱乐角落的广告招贴 。 海华丝是一个从不愿意被称为面价如花朵的女星 ,如果人们非拿植物相比相形 ,海华丝更加甘愿自拟森林女人 。 影片《肖申克的救赎》成功公映于1995年 ,所以又名《刺激九五》是因为本片当年大红一阵 ,而且确实造成了不小的轰动效应 。这可能也是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又叫做“刺激九五”的一个源由 ? 不大明白为什么港版的译名那么直白 , 叫做“月黑高飞” 。 杀人嫌疑犯安迪的入狱时间为1947年初 。这也是这部电影故事内容的正式开端 。 在那一年的奥斯卡的激烈角斗当中 ,影片《肖申克的救赎》拿到了包括最佳影片 ,最佳男主角 ,最佳摄影等七项大奖提名 ,但是影片《肖申克的救赎》终于没能战胜掉同年同档期的《阿甘正传》《低俗小说》《燃情岁月》等等 ,大片阵浪重重压顶 。最后在台面上 ,《肖申克的救赎》终局铩羽全军归败 。彻底输给了好莱坞的主旋影片人物阿甘 。 不过这部影片《肖申克的救赎》在全地球上最负盛名的电影网站 IMDB 里面 ,仍然拥有过份观者 ,其赏击频率颇高 ,名次居顶满排不下 ,仅仅落在世界影坛的黑色影片《教父》的名下 。 影片《肖申克的救赎》 的故事生动好看 ,抓紧人心 ,在这部 142分钟时长的影片《肖申克的救赎》 剧照
的全程当中 ,讲述了一个银行副总裁安迪蒙冤入狱的故事 ,安迪因为涉嫌犯案杀妻被判两次无期徒刑 ,终身监禁缅因州的一座牢狱大墙之内 。 无罪蒙冤 ,一心想逃 ,自证清白 , 这便是电影的主脉线络 。 影片《肖申克的救赎》是根据史蒂芬 金的同名小说改编 ,由弗兰克 达拉伯恩特导演 ,华纳影业公司拍制 。影片中的第一主角为蒂姆 罗宾斯主演 。 第二主角由黑人影帝摩根 弗里曼联手搭挡 。 因为影片没有女一号 , 所以尽由这两位影坛帝级人物在影片《肖申克的救赎》出手玩耍 。 由其是蒂姆 罗宾斯的表演 ,永远都是那么的不动声色 ,不温不火 ,雅质非常 。蒂姆 罗宾斯新近在《神秘河》中的饰角也是 ,一如他的影帝风范 ,有的地方眉目的传达 ,竟然神同自巳的这一部《肖申克的救赎》 。观众嚼得有滋有味 。 影片《肖申克的救赎》当中 ,两位一白一黑大牌男星会二合一 , 全局有过多次席地而坐的畅谈对手的文戏 。人物现场表演过隐而且吃重 。 两个明星每次对手相逢 , 都是素面朝天 ,倾谈人生 ,惦记生逃 。 肖申克的大墙里面 ,他们总是念念不忘外面的世界 ,他们渴望远走飞高 。他们愿意像雁子一样活得自由一些 ,他们老是企图成为监狱之外人的理想 。他们的手段不尽相同 ,黑人刑犯埃利斯反复申请个人出狱假择 ,但是身在大牢四十年 ,缅因卅当局都不给他这个机会 。安迪不同黑人狱友埃利斯 ,观众仿佛仅仅见到安迪申请过一次 ,一次重新验证自己罪案的口头表达 ,残遭处罚之后安迪便不再企图证明无罪 。只是加速了个人的地遁计划 ? 对于安迪逃遁构想 ,埃利斯觉得那是幻想 ? 影片对于安迪的自我想往 ,并非没有任何暗示 。 这是我后来再看本片 ,才得到的重要收获 。 有一个场景是 ,安迪从大狱图书馆里翻到了一张《费加罗婚礼》的唱片 ,安迪一时冲动 ,把自己反锁在肖申克大牢的播音室里 ,用扩音喇叭巨声广播着《费加罗婚礼》中的那曲著名的咏叹调《夜色温柔》 。哇哇声尖的洋腔女高音仿沸穿剌了肖申克的上空 。 安迪滥放广播的代价是禁闭两个星期 。狱友问安迪这么干值吗 ? 安迪指指脑袋回答 :有音乐就有自由 …… 其实初看影片《肖申克的救赎》 ,我还真的以为犯人们想要逃跑出这座牢固的肖申克 ,那恐怕只能是一个美好的理想化的空谈 ? 对于肖申克本座监狱的牢不可破 , 影片早在开头时份 , 就以接续不断的几个技巧高超的正打反打 ,又是高的俯角 ,又是低的仰角 ,早拿移动电影镜头 ,给调度明白了 。 看上去确实 ,肖申克这里算得上守备森严了 。 不过肖申克牢狱再严 ,也没能挡住犯人们偷运私货 。比如安迪买的那一张巨幅海华丝海报 ,以及挖地洞的小斧头 ,等等有价水货 。 一开始看片子 ,我并没有料到安迪会秘密逃循 。而且再说了 , 至少我自己初看电影的时候 ,还从来没有想到过海华丝身后 ,居然有一个逃生的秘密洞口 。 我当时只是以为 ,铁牢里面挂的那一张招贴海华丝 ,只是一面漂亮尤物的脸 , 作为犯人安迪只是借此消消愁而巳的吧 。却坚决不会想到海华丝身后 ,居然覆盖有一个瞒天过海的洞口 。用埃利斯沉重的画外音旁白讲 ,那洞口下面 ,是一道暗无天日 ,臭气熏天的五百码的下水沟 ,这有五个足球场的距离 ,只要一出去 ,便是自由了 。 说影片《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悬疑电影也并不过份 。 其实从影片一开始 ,导演就在暗地里 ,时时处处为他的人物布阵摆局起来 。 说实话 ,第一遍看电影时 , 我自巳应当是看不出什么眉目的 。 尤其在那海华丝广告招贴后面 , 那一个深藏不语的洞 , 我更没看出来 。 其实这也正是影片《肖申克的救赎》的一处绝好伏笔 。 那画后的洞一直深埋不露 ,而且直至片尾 ,观众才随着影片中那个恶霸典狱长的揭破洞口 ,才如梦初醒 ,才恍然大悟 ,这才真正钦服了整部影片圆通而且诡秘的设计 。 后来我们还能够看到 , 影片《肖申克的救赎》当中的安迪对于自由的向往 ,是从始至终的 。 他丝毫不动摇的 ,用了一把刻石的小板斧 , 每天挖墙不止 ,足足挖了二十年 ,挖到了终能自救的那一天收局 ,挖到了海华丝掀开身子 ,显出洞口时刻 , 一下子叫电影上下的一切人全看僵了 。 按照黑人狱友埃利斯的说法 ,用那样一柄小斧子掏洞逃命 ,怕是起码要花上六百年的功夫 影片《肖申克的救赎》的电影蒙太奇衔接讲究 , 电影内容想法深到 。 电影画面经常多用特写与中近景 。 由于故事结构缜秘 , 所以电影极少运用空镜头梳理过渡 。它通过在阴暗与压抑的深牢当中 ,探讨了无希望境地中的人的信念和自觉 。镜头华彩净洁 ,摄影的正反打独特 ,为电影主题服务的专配音响与背景配置 ,舒服体贴 ,深入心间 。 视听起来相当流畅动人 ? 不是吗 ? 但这里须要说明的是 ,在肖申克监狱里面 ,并没有什么童话可言 。 这一句话 ,是那个在肖申克牢狱里长住四十年的黑人埃利斯讲的 。 不管在黑人或者白人的狱者中 ,大墙外面高飞的鸟儿才是童话的主角 , 鸟儿们的每一片羽翼上面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 。 大墙里头 , 只有海华丝的言形 ,才是自由与童话的象征 。 影片《肖申克的救赎》当中的肖申克大牢里 ,经常放映四十年代的黑白经典电影 。光是那一部塔丽 海华丝主演的名片《吉尔塔》 ,埃利斯就津津有味看了三四遍 。 又据有关正版史书介绍 ,好莱坞影片《吉尔塔》不光只是肖申克监狱里的人偏爱 ,而且这一部《吉尔塔》也是当时美利坚所有电影观众的最爱 。就连当年杜鲁门下令轰炸广岛的原子弹 ,居然也是用吉尔塔的名字命名的 。 这么看来 ,那一张关于海华丝的黑白招贴画 , 就不仅仅只是一张纯粹的海华丝照片了 。根据影片情节 ,实在的讲 ,这张丽塔 海华丝的电影海报 ,贴在肖申克铁窗大牢安迪的后墙上 ,就应当算是一扇有意思的迷墙了 。她们同在一牢 ,海华丝始终笑靥而对 ,安迪始终冷颜以报 。 他们相互做伴 ,耳鬓厮磨 ,一年复一年 ,一日复一日 ,无罪的安迪最后终于 ,冷冷的冲破了海华丝身后的那座三四米厚的高大迷墙 。 安迪给了自己一个 ,属于自己的全新天地的自由 。 那一夜 ,安迪他是顺着地沟下水冲出了自身 ,迎着暴风雨放生去了 。 那一夜 ,安迪赤裸着双臂伸向天空的那一刻 , 突然惊雷从夜空劈过 。 那一夜闪电 ,正如典狱长诺顿在他办公室墙上高悬的神灵书法 : 上帝的审判比预料来得更快 。 诺顿遭到了应有惩罚 。 安迪的肉体和灵瑰一起 , 终于在肖申克救赎了 , 救赎并不是从天自降的 ,而是安迪一毫米 , 一毫米地挖 ,足足花费了二十年时间 , 冲破了海华丝身后的那堵高大迷墙 。 冲破了海华丝的迷墙 , 肖申克的救赎 。 安迪正在碧诲蓝天上 ……
《肖申克的救赎》——希望、自由、友谊
美国好莱坞电影的魅力是我们有目共睹的。许多经典镜头让我们今天再回想时,都仍然回味无穷。它让我们人类实现了许多无穷无尽的幻想,难怪人们把那里称作 “梦工厂”,但我认为其实更深层的原因是要更多地向世界宣扬美国人民的文化精神内涵。我这里为避免冗长的赘述,不想把话题说得太大,只是就一部影片来谈谈 这方面的心得体会。针对前面朋友们的话题,我就拿《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来举例吧。有的朋友觉得这部影片情节一般,立意也没有什么新奇之处,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至少能让我们看到三点:希望、自由、友谊。 如果想了解一个国家的社会状况、人文思想和生活环境等等,最好的一条途径就是看看监狱的犯人生活,因为那是最快和最真实的。而《肖申克的救赎》就是这样一部监狱影片。银行家安迪被冤枉进了监狱,受尽狱警和犯人的折磨,可是矢志不渝,乐观人生,充满希望地面对一切,最终运用智慧逃出生天,并使恶人伏法。影片的最后是主人公逍逍遥遥的与监狱中的老朋友在“芝华塔尼奥”的海滩分享美丽的人生。我要说安迪入狱之后的监狱生活是影片主题反映的重中之重。从情节的不断深入,我们知道这个向往自由的人本身蕴涵着的丰富的情感和优秀的品格,以及极高的智慧。不是光想挖通越狱通道的简简单单的事。如果那样他不需要用二十年的时间,有机会早就跑了,而是为了誓言和心中的一种美好期望。因为他想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使所有狱中的犯人都能够获得知识和新生。让他们知道监狱的犯人也是一个完整的人,也应该获得教育的权利和学习知识。不应该因为曾经堕落就永远没有了重生的希望。 影片中有一句台词"Institutionalized"(体制化了的)。是的,通过正途获得人生的犯人出狱后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又会重新遇到挑战。但因为时间的流逝和服刑的经历往往使人丢掉了希望,丢掉了本该具有的那份勇气。片中的“老布”和“阿瑞”都是韶华已逝的人,过错和失足,当然更有冤狱使他们没能象正常人那样享受美丽的人生。以致于不知 道如何适应变化,监狱的“体制化”生活给他们的内心留下了无法摆脱的阴影,所以善良的老布只有通过自杀来解脱。所以我们看到影片中安迪为什么要扩办图书馆,让狱友们读书?又为什么冒着会被关禁闭的惩罚还要放《费加罗的婚礼》让大家听?原因只有一个:无论我们曾经怎样的沉沦和不羁,怎样的失去生活,但千万不要放弃理想,放弃那份希望。只有充满希望,人生从而变得有意义,从而丰富多彩。 在影片中最坏的人应该是那个给人印象极深的典狱长。这是一个极其贪婪、无耻和阴狠的人。他利用银行家为自己洗黑钱,报花帐和偷逃税。在银行家获悉自己被冤枉的真相后又突然变卦,凶狠地残杀了那个想获得知悉真情的年轻人。我想这才是直接导致安迪真正动了逃跑的念头。其实在入狱那天开始,只是一个偶然的动作让主人公看到了获得自由的机会。当所有美好的希望和合理斗争都被无情地镇压时,在一切工作准备就绪后,那么只有自由是最后的希望。我们从影片中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一个人多么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心情和无畏的勇气!最让人难忘的镜头,是主人公爬出监狱下水道和排泄管后,脱去衣衫,伸出双臂去拥抱风雨的镜头。那时刻,我窒息了!我哭泣了!一个人为了生存,为了希望,为了自由竟然有如此伟大的力量、坚韧的性格和不屈的斗志! 影片中我们看到监狱中一样可以建立美好的友谊。只是一句狱中的普通对话,竟成了永远的誓言。两个人的友谊不仅是明星的大幅剧照,更是表示心意的可贵的书 籍、石头。就是这些简单的东西,让我们领略到在非凡艰苦的监狱生活中,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和互相鼓励的友情。虽然这看上去不算什么,但因为环境的特殊,就更让人体会到它的弥足珍贵。影片结尾处,当两个朋友重相聚首,两人畅快的笑容真是让人无比羡慕。因为那笑容充满了天地之间,充满人们内心的无限希冀。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励志型影片。我个人把它作为保留影片的原因就是因为它的深远主题。它给人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让我知道人的一生中所应 该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从而珍惜你现在还拥有它的机会。因为我们人类始终是这样:只有失去了,才真正意识到它的价值,才又拼命地去争取夺回来,然后又不去 珍惜。希望、自由、友谊是我们最基本、最起码的感觉和需要,如果自己不珍惜,那么难道还祈求别人去珍惜和维系吗?
编辑本段幕后制作
本片透过监狱这一强制剥夺自由、高度强调纪律的特殊背景来展现作为个体的人对“时间流逝、环境改造”的恐惧。影片的结局有一种《基督山伯爵》式的复仇宣泄。
以上内容是网络里的,可以根据你的需要从中选取。
Ⅷ 布莱恩·海尔格兰德的获奖情况
2004
金球奖(Golden Globe) 最佳编剧(提名) 神秘河 (2003)
金卫星奖 Best Screenplay, Adapted 神秘河 (2003)
英国电影学院奖(BAFTA Film Award) 最佳改编剧本(提名) 神秘河 (2003)
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 最佳剧本(提名) 神秘河 (2003)
美国编剧工会(WGA Award (Screen)) 最佳改编剧本(提名) 神秘河 (2003)
广播影评人协会奖 最佳编剧(提名) 神秘河 (2003)
奥斯卡(美国电影学院奖) 最佳改编剧本(提名) 神秘河 (2003)
在线影评人协会奖 Best Screenplay, Adapted(提名) 神秘河 (2003)
USC Scripter Award USC Scripter Award 神秘河 (2003)
PEN Center USA West Literary Awards Screenplay 神秘河 (2003)
London Critics Circle Film Awards Screenwriter of the Year(提名) 神秘河 (2003)
American Screenwriters Association, USA Discover Screenwriting Award(提名) 神秘河 (2003)
2003
Washington DC Area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Best Screenplay, Adapted 神秘河 (2003)
Southeastern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Best Screenplay, Adapted 神秘河 (2003)
1999
Cognac Festival Film Policier Audience Award 危险人物 (1999)
1998
金酸梅奖 最差编剧 邮差 (1997)
金球奖(Golden Globe) 最佳编剧(提名) 洛城机密 (1997)
金卫星奖 Best Motion Picture Screenplay - Adaption 洛城机密 (1997)
英国电影学院奖(BAFTA Film Award) 最佳改编剧本(提名) 洛城机密 (1997)
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 最佳剧本 洛城机密 (1997)
美国编剧工会(WGA Award (Screen)) Best Screenplay Based on Material Previously Proced or Published 洛城机密 (1997)
广播影评人协会奖 Best Screenplay, Adapted 洛城机密 (1997)
奥斯卡(美国电影学院奖) 最佳改编剧本 洛城机密 (1997)
在线影评人协会奖 最佳剧本 洛城机密 (1997)
佛罗里达影评人协会奖 最佳剧本 洛城机密 (1997)
USC Scripter Award USC Scripter Award 洛城机密 (1997)
Southeastern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Best Adapted Screenplay 洛城机密 (1997)
National Society of Film Critics Awards, USA 最佳剧本 洛城机密 (1997)
Los Angeles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最佳剧本 吹牛顾客 (1998)
London Critics Circle Film Awards Screenwriter of the Year 洛城机密 (1997)
Las Vegas Film Critics Society Awards 最佳剧本 洛城机密 (1997)
Chlotrudis Awards 最佳剧本 洛城机密 (1997)
1997
Society of Texas Film Critics Awards Best Screenplay, Adapted 洛城机密 (1997)
New York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 最佳剧本 洛城机密 (1997)
Los Angeles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最佳剧本 洛城机密 (1997)
Boston Society of Film Critics Awards 最佳剧本 洛城机密 (1997)
Ⅸ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主演的一部监狱电影叫什么名字的呀
你说的是不是〈逃出瓦龙堡〉?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简介
凭借一张布满了皱纹的脸和在观众心目中的偶像地位,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名字只要出现在银幕上,准能引起人们的轰动,这样的影星并不多见。更不为人所知的是,伊斯特伍德同时还是一位制片人兼导演,在这些领域创下了令人惊羡不已的成功记录。直到他因拍摄《不可饶恕》(Unforgiven)荣膺奥斯卡最佳导演后,才为人们所知晓。
伊斯特伍德1930年5月31日出生于美国旧金山,曾做过伐木工、加油站工人和其它工作。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他来到了好莱坞寻求发展。来到好莱坞后,伊斯特伍德先是在环球电影公司拍摄的几部影片中跑龙套--在影片《狼蛛》(Tarantula)的片尾,他驾驶飞机用凝固汽油烧死了那只巨大的蜘蛛。随后他凭借在电视剧《皮鞭》(Rawhide)中的表演而开始小有名气。然而真正成就了他的事业,使其从小有名气一跃而蜚声国际影坛的是赛尔乔-莱昂内(Sergio Leone)执导的三部意大利西部片:1964年的《为了几块钱》(A Fistful of Dollars)、1965年的《为了更多的几块钱》(For a Few Dollars More),和1966年的《善、恶、丑》(The Good,the Bad and the Ugly)。
回到美国后,伊斯特伍德成立了自己的制片公司-马尔帕索(Malpaso)制片公司,1967年他制作的西部复仇题材影片《高高吊起》(Hang 'Em High)非常卖座。最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这段时间里,他塑造了一连串的角色拓宽相对狭窄的戏路,其中最出名的当属1971年他拍摄的《警探哈里》(Dirty Harry)。伊斯特伍德还执导了多部很受欢迎的影片,其中包括1971年出品的《迷雾追魂》(Play Misty for Me),该片是《致命的诱惑》(Fatal Attraction)的前奏;1973年的《荒野浪子》 (High Plains Drifter)以及1976年的《西部执法者》(The Outlaw Josie Wales)。尽管伊斯特伍德以硬汉的形象而著称,但在诸如浪漫喜剧片《硬汉比利》(Bronco Billy,1980年出品)等他自导自演的影片中无处不折射出他内心的柔情。
作为影片制作人,伊斯特伍德从他的前辈唐·西格尔(Don Siegel)和赛尔乔·莱昂内(Sergio Leone)两位导演身上汲取了许多精华。他们很清楚何时该为一幕简单的布景增添一些视觉效果。他们的理念完全合乎伊斯特伍德的演出风格,他将这些理念融入自己的拍片技巧中并取得了惊人的成功,终于他在1993年因《不可饶恕》(Unforgiven)一片的出色表现而荣获了当年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同年,伊斯特伍德推出了另外一部精彩影片《火线阻击》(In the Line of Fire)。1995年,伊斯特伍德将当时最畅销的小说《廊桥遗梦》(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改编成电影剧本并搬上银幕,他本人也在片中担任角色,与梅瑞尔-斯特里普(Meryl Streep)合作演绎了一场精彩的对手戏。他不仅自导自演了该片,同时还是影片的制作人。
伊斯特伍德除了1995年拍摄的影片《星落家园》(The Stars Fell on Henrietta)在票房与影评方面都差强人意外,后来创作的许多作品大多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功。1997年,他制作并执导了影片《午夜善恶园》(Midnight in the Garden of Good and Evil),该片根据约翰-贝伦特(John Berendt)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讲述的是发生在美国南部城市的一起凶杀案。随后,他又连续自导自演并制作了三部影片:1997年的《绝对权力》(Absolute Power)、1999年的《真实罪行》(True Crime)以及2000年的《太空牛仔》(Space Cowboys)。然而随着他的另一部影片《血腥杰作》(Blood Work)的问世,许多影迷不禁对这位从影多年的演员兼导演是否有能力再次拍出优秀的电影开始表示出怀疑。尽管他的这部神秘的惊悚片受到了一些人的欢迎,但大部分影评家和观众都抱怨这部电影的情节平淡无奇,没有多少创新之处。果不其然,这部凄的影片票房收入黯淡。
如果有人因《血腥杰作》的惨败而对伊斯特伍德的能力有所怀疑的话,2003年底他根据畅销小说《神秘河》(Mystic River)改编的影片问世时,又将为之瞠目。《神秘河》被众多影评人士及观众认为是伊斯特伍德迄今为止最优秀的一部作品。该片得到了西恩-潘(Sean Penn)、蒂姆-罗宾斯(Tim Robbins)、以及凯文-贝肯(Kevin Bacon)等众多影星的加盟。影片对暴力与复仇的本质进行了思索,格调灰暗。导演伊斯特伍德自信的眼光、剧本对丹尼斯-莱汉(Dennis Lehane)的原著忠实,加上三位影星极富感染力的表演使得影片令观众如痴如醉。
伊斯特伍德导演作品
《神秘之河》(2003)
《太空牛仔》(2000)
《午夜善恶园》(1997)
《廊桥遗梦》(1995)
《不可饶恕》(1992)
Ⅹ 求电影《苏州河》的专业影评
[选片背景介绍]
娄烨是中国的第六代学院派导演,他的影片追求生存还原,自觉摈弃民族和个人神话,挣脱历史文化的挟裹,将人从重重符号中释放出来,裸露生命的真实状态。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自我满足,自我封闭,展示的社会生活面过于狭窄且脱离普通人的现实生活。我选的电影是他的《苏州河》,该片2000年获得第二十九届荷兰鹿特丹国际电影节大奖(金虎奖)、第十五届法国巴黎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员”奖。
选择这部电影,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这部电影反映的内容,很触动,我看了好几遍,但每次都内心的感情都很复杂。二是想分析一下这部电影的手法、技巧,特别是由娄烨所代表的一批独立电影制作人的学院派电影手法。
这部电影在国外获了很多大奖,在国内所受的关注却极小。但是这部电影和《鬼子来了》《阳光灿烂的日子》等一样,都是很不错的大陆艺术片,这也是我选这部很冷门但是艺术性很强的电影的原因。
[故事梗概]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上海的普通摄像师,以为别人摄影为生,开头是他眼里的苏州河是穿过上海的一条肮脏的河,在河的两岸发生着普通人不同的生活。
一天,一个酒吧的老板找到他,要他拍在店里游泳的美人鱼的形象。摄影师逐渐与扮演美人鱼的女孩熟识,从她嘴里得知马达和牡丹的故事。
马达是一个以送货的黑道邮递员。一次,主户让他送一个小女孩牡丹(周迅饰),这样几次后,马达与牡丹熟识,并产生了爱情。但不久马达被卷入了绑架的阴谋,绑架者企图要挟牡丹的父亲,以绑架牡丹来换取钱财。而绑架者是马达的黑道朋友,他们让马达在送牡丹的路上趁机绑架牡丹,马达不愿意这样做,又迫于朋友压力,只得答应。拿到钱后,牡丹知道自己被骗,绝望之下跳入苏州河,最后一句话是,她将化为一条美人鱼,从此不见踪影。马达因参与绑架也被投入监狱。
当他出来时,很多年过去了。但他依然思念着牡丹,他借送货的时间,四处打听牡丹的消息。一次在酒吧喝酒,发现女服务员(即前面提到的扮演美人鱼的女孩)长的很像牡丹,就想办法与他接近。摄影师知道此事,感到马达在抢自己的女朋友,于是找来打手将马达痛打一顿。马达逐渐明白扮演美人鱼的女孩不是他要找的牡丹。请求摄影师利用他与警察的关系帮助他找到牡丹,摄影师答应了他。不久,摄影师接到一瓶寄来的带有野牛草的沃特伽酒,从信上得知马达在他的帮助下终于在一个便利店里找到了牡丹。
摄影师本以为事情就此结束,没想到接到公安局的传唤,要求辨认在车祸中死去的人,马达来到事故现场,原来马达和牡丹喝了过多的沃特伽酒,在带着牡丹经过苏州河上的桥时,摩托车坠入河中,两人溺水而死。扮美人鱼的女孩也来到现场,终于相信了马达所说的和牡丹的事情是真的。最后她也离开了摄影师,看摄影师会不会像马达一样去找她。
[故事结构]
《苏州河》的故事从结构上其实夹杂着两段爱情--马达和牡丹的爱情、叙述者即摄影师“我”与美美的爱情,这两个故事由叙述者的叙述加以衔接。
第一个爱情:送货员马达出于犯罪的目的接近了牡丹,但随之而来的爱情令他手足无措,爱还是不爱,他也想不清楚。在牡丹跳河的那一刹那,也许他明白了什么是爱情--至少是牡丹对他的爱情。马达在出狱后苦苦寻找牡丹,在寻找过程中马达遇上与长得酷似牡丹的美美,以及美美的男友叙述者。一番波折之后,马达终于找到了人间蒸发多年的牡丹,两人重又饮酒,最后意外地死去。这是本片的主线。
第二个爱情:相对来说简单得多,主要通过叙述者的自白来完成。美美是世纪爱心酒吧的“美人鱼”--一类在酒吧的透明水柜中表演的女优。叙述者“我”认识美美之后不久,两人即开始同居。不过叙述者可能一开始并不认为这是“爱情”,从他那反应神速的一句“我们是现在分手,还是做爱之后再分手?”就可以看得出来,新同居时代,同居而已,谁会去想“爱情”这两个字?马达、牡丹死后,美美也离开了。这是影片的辅线。
[电影人物分析]
1、美美
也许美美这样的女子,是都市里常常可以看到的吧,不相信爱情的女子。也许是曾经有过爱的伤痕,才会独自一人在大都市里谋生,生活的艰辛,使得她不得不做着有些低微的工作,她不相信天长地久的爱情,因为那些只是爱情故事里才有的。最后她离开了摄影师,或者是为了想验证他们之间的爱情,或者只是不想继续这段所谓的爱情,想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2、马达
马达不是那种很善解人意,很温柔体贴型的男子。他应该是在牡丹跳了苏州河之后,才发现自己彻底地爱上了那个小姑娘。当然他寻找牡丹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想求得牡丹的原谅,如果牡丹死了,他的心结永远解不开。因此不管牡丹是否真的死了,他的余生都会一直地找下去。
3、牡丹
牡丹是一个没有得到过什么亲情温暖的女孩子,妈妈的早逝,爸爸的荒唐,她早就习以为常,直到遇见马达,她才感到了真正的快乐。当马达欺骗了她,背叛了她的爱情之后,这个世界上再也找不到她活下去的理由,于是她才可以带着那样从容的表情跳下苏州河。即使后来他们重逢,他们也没有因为喝酒驾车而双双死去,他们还可以回到以前那样吗?答案是肯定的,一切都回不去了,而苏州河成了他们生命的终站,是开始也是结束。
牡丹和美美完全是两种人,却因为有着同样一张脸孔而结缘,家庭背景的不同造成了两人的迥异,却在爱情这一问题上有着一致性,都是想获得一份永恒的爱情,却不同程度的受到了伤害,都逃不过爱情的追逐。马达是一开始有目的的接近牡丹,但是在所爱之人的死亡面前,他卸下了假面具,原来他对爱情也是十分执着的,他始终相信牡丹不会死,寻找成为了他活着的唯一理由。
4、摄影师“我”
叙事者"我”应该不曾真正爱过,就算对美美也是,即使曾经有过爱情,也只有短暂的一刻,我们不断看到美美出门的情景,然后他等待着她归来。他无法完成马达所做的种种,因为他不是马达,他是个现实的爱情者,他知道他与美美的爱情是不会有结果的,所以他最终决定放弃。
影片中的摄影师在结尾处推翻了自己在影片开始时所说过的话,美美问他:如果我走了,你会找我找到死吗?他语气不确定的回答:会的。但在结尾处美美终于走了的时候,摄影师对自己说:我将等待下一次的爱情降临。
这样的四个人物形象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现实社会中的各型各态的人,四种人的四种个性与对爱情的不同态度是整个影片的客观反映。反映现实中不安和浮躁,崇尚真诚和纯真。
[电影分析]
许多影评盛誉,《苏州河》中的摇晃镜头、第一人称叙事的拍摄手法、两段式剧情发展,还有角色形象的塑造,都十足有《重庆森林》中以爱情故事反映时代风貌的味道,也因此娄烨有了「中国王家卫」的美誉。而另有影评指出,《苏州河》中两个面容相仿的少女,爱情与生命因机遇而交会,更宛如奇士劳斯基《薇若妮卡德双重生命》的变奏版。下面就从多个方面来分析一下这部电影。
一、 结构
整部影片绝大部分是以“我”——一个摄影师的眼睛所看到的日常生活片断构成的。所以“我”的样子至始至终没有出现在影片中。《苏州河》是一部很典型的作者电影。这让我联想到了安东尼奥尼的《云上的日子》,同样是夹杂着导演的叙述,有时候,摄影机在记录别人的故事,有时候,我们会成为故事的一部分。电影在导演的摄像镜头之下。影片的叙述者总是不紧不慢地叙述, “我的摄影机不撒谎”叙述者在电影开始便说明了.这样的结构让人感觉很干净、利落。
二、镜头
整部电影的色调是灰色的,胶片给人一种粗糙的颗粒感,镜头一直在晃动中展开,旁白叙述更多的代替了演员的语言交流,不知道是不是属于《阿司匹林》那种的旁白电影。我猜整部片子是用8毫米或16毫米的机器拍的,所以,画面的素质似乎不能太较真,有时,镜头的运动和节奏也有一点奇怪,但即使如此,画面的震撼力,还是足够。整部电影的画面风格有一点像岩井俊二,但比岩井俊二更粗暴。片头一开始那条长镜头无论如何也不能放过——那不是透过镜头看一条河,那是透过一条河,看一座城市,和发生在一座城市中的生死爱恨。
不合时宜地晃动,焦距得拉进和推远,画面的清晰和模糊,很真实的表现出这个故事。 依旧摇晃的画面,中长的镜头,机位跟近,特写,他的镜头感觉与贾章柯导演的长镜头刚好有个对比。惊恐的男人的脸庞有着忏悔的表情,带着微笑的女人的面容有着不辨虚实嘲讽的目光。水花四溅,一切安静了,成为过去。在主观镜头的摄影机前,尽情传达的特写与剪影,成功烘托出两个女孩死生的交替,像极了日本怪诞摄影师荒木经惟作品中的女人。特别是拍周迅的脸时,忽远忽近,神情的变化和摄影角度的变化都为影片带来了色彩,让人不禁赞叹摄影技术的作用有如此之大。此外影片的节奏很快,跳跃性强,对白简短而精炼,不拖泥带水。粗糙画面,晃动不安分,如人好奇探究的眼睛。探究着别人的同时也探究着自我。是窥视的姿势,因为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在影片用摄影机记录下在河面上诸多的景象,将镜头对准城市的低层,又是用非常纪实的拍法,这个段落给人以不少的期盼,然而在此段落最后,镜头落幅在水面的倒影上,这暴露了导演的意图:蒌叶并无意在这座城市里寻找一段历史,一种真实,他所关心的,只是破败的城市景观下一个镜像般的爱情故事。
最后,说说两个自己感到特别震撼的镜头,一是牡丹从苏州河的桥上脱手仰面直落入江中,一是马达掀开帷幕的一角看着美美梳妆打扮足有几分钟,两个镜头都是一气呵成拍摄的,娄烨的才华明白无误地写在了这两个出手不凡的画面上。
三、语言
1、对白
影片的一开始就打动了观众的心。一男一女的对话,女子的声音有些喑哑,男子的声音有些漫不经心。
“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会像马达一样找我吗?”会啊。
“会一直找吗?”会啊。
“会一直找到死吗?”会。
“你撒谎……”
这是《苏州河》最开始的镜头。也是影片的主线。
然后是导演开始一段意味深长的陈述:“在这条河流上我们可以看到友谊,看到父亲和孩子,看到孤独,看到一个婴儿的降生,看到……看到顺水漂流的爱情,看到美人鱼…… 看在河的尽头河流流进大海。”然后依然是旁白,把你带入这部哀伤的电影之中。
2、语句
(1)、“我知道一切不会永远, 我想我只有回到阳台上去, 我知道我的爱情故事会继续下去, 宁愿一个人闭上眼睛, 等待下一次的爱情!”。
也许影片的最后一句话才是精髓所在吧。这应该是现代人的选择吧。我不喜欢他的选择。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像马达寻找牡丹一样,走遍城市大街小巷各个角落,问遍所有能问到的人,来寻找自己迷失的爱情。虽然马达只是个混混,信誓旦旦的说要走出去干一番事业,最后只做了运输工人中的一个,虽然牡丹也只是个普通的扎两只马尾,穿红白色运动服的普通女生,虽然他们没有很多的故事,但是马达可以用以后几年的时间来寻找她,寻找离开的爱情,就已经足够了。能有多少人能耗费精力会寻找自己的爱情,现代人的爱情观是和马达的爱情相违背的,却与叙事者有着相似,这是不是种对爱情的一种迷失呢。曾经,我们期盼一个人的出现,哪怕这是不可能的事,也会内心热烈的等待。我们什么时候能像马达一样,当她离开时去不顾一切的找寻,整个城市的搜索。
(2)、“苏州河,一条‘沉淀了这个城市的繁华、往事、传说和所有的垃圾’的河。”
尽管娄烨在创作该片的时候看起来是十分自信的,不过那种通过摄像机进行的叙述方式和自以为是的旁白总让人想起过去的苏童的小说。不过,总体来说,在国产影片当中,《苏州河》属于比较成熟的那种,故事讲得不沉闷,旁白和对白也很适合喜欢王家卫的朋友们的口味,所谓一不小心成了“经典台词”。
(3)、“如果我走了,你会像马达一样去找我吗?”
听到这句话,突然觉得女人是愚蠢的,当她们相信爱情的时候。 就像美美一样。 当她不相信马达的爱情故事的时候,她享受着这个故事。当她知道了这一切都是真的,她就崩溃了。 美美渴望牡丹那样的爱情。 于是美美离开了。 我们有理由相信,美美的离开,是她寻找真正爱情的努力。 我们也有理由相信,美美的离开,只是逃避罢了。 而她留下的字条,只是她和自己开的一个玩笑。美美是女人。 愚蠢的,脆弱的,神经质的女人。她的选择似乎让我看到自己和身边很多人似有似无的影子,选择离开,选择出走,无非是离开暂时的一个自己,结果我们还是我们,回头来想,不知道我们恋上的是那个人,还是爱上了爱情。
[电影主题]-----关于爱情
苏州河是娄烨展现才华的力作,不论是镜头还是涵义,都是上乘之作。它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爱情的真实性和持久性,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对待爱情。这些问题是很难解决的,特别是放在现在来看,更具有特殊的意义。苏州河这部电影带给我们一个不同的视觉冲击。
美美离开了我,留下一张纸条,“如果爱我,来找我”。显然,她震惊于马达和美美的爱情,并希望在自己和男友身上能够延续同样的浪漫。但是,作为叙事人的“我”正如片头中所表现的那样,犹豫不决。一方面,他想念美美,希望自己可以和她再续前缘;另一面不想去找她。因为他觉得,一切都不会永远,美美的离开未尝不是解脱,他宁愿一个人闭上眼睛,等待下一次的爱情。这个结尾显示了导演的才华,留给我们一个想象的空间,爱情究竟应该如何对待。这个结局构思的很巧妙,相当具有独特性,和影片的开头相呼应。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真正的爱情是必须认真面对的。然而什么是爱情,我们很难说得清楚。可以感觉,但无法说明。娄烨注意到这个问题,提了这个问题,虽然没有完全回答,但是给出了一个建议:FIND ME IF YOU LOVE ME(如果你爱我,你会来找我)。
也许爱情这个问题比不上生存、死亡、救赎形而上、深刻、严肃,可这并不能否定它
是一种思考,最多是境界不同而已。谁能回避思考爱情这个永恒的主题?恐怕自有人类以来没有一个人有资格声称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即使有,也是个自大狂,或者可以说,他的精神已不正常了。不过这个世界上的确有一些人对作为文学、艺术创作主题之一的爱情抱有空前的轻蔑态度,不知道这种轻蔑是出于本能的自负,还是出于有意识的敌对。
曾经,我们在一个街头巷尾就可以如此期盼一个人的出现,哪怕这是极不可能的事,也会内心热烈的等待。习惯在众人中寻找那个人的影子,而往往会一眼就看到对方,然暗暗喜悦。爱一个人,哪怕不说话,也可以一味去爱,或者只说一句,那么便是铭心刻骨的。但是,我们什么时候能像马达一样,当她离开时去不顾一切的找寻,整个城市整个城市的搜索,还是像最后一样,闭上眼睛等待下一次的爱情。
影片没有告诉我们爱情是什么,它只能告诉我们爱情有什么,以及我们向爱情发问。你是愿意继续你的爱情故事,还是等待下一次的爱情。每个人都能在内心里得出自己的答案。或许根本不许要答案。我想关于纯粹的爱与期待,旁若无人的找寻,或许只是怀念而无计可施。苏州河见证这一切。
这是我最近一年来看到的最好的一部国产影片。在我眼里,它完全可以与西方电影相媲美。走在冬日的阳光下,它的音乐,它的摇摇晃晃的镜头,它的漫不经心而又 忧伤的对白,那条很脏很美极温暖也极亲切的苏州河一直在我心中荡着,与我纠缠着,我知道,我必要把它记在我的笔下,当然,此刻,这记载的过程也是一种快乐。
《苏州河》这部电影的名字也许并不重要,也许河流,只是一种隐喻。或者是某个人的某些日常生活的片断,或者是我们生存的某些空间,在那里,我们相爱,痴迷,缠绵,激越;在那里,我们背叛,悔恨,痛苦,绝望,;在那里,我们变老,然后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