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风影评
『壹』 你怎么评价村上春树的《且听风吟》
这部中篇是作者经营爵士乐酒吧期间在厨房餐桌上写就的,获第22届群像新人奖(1979年度),该奖评审委员吉行淳之介认为:“爽净轻快的感觉下有一双内向的眼……每一行都没多费笔墨,但每一行都有微妙的意趣。”另一位评审委员丸谷才一评论说:“总之才华甚是了得。尤其出色的是小说的流势竟全无滞重之处。”这也是村上的成名作,在日本己售出140余万册。在这套文集中被收入《象的失踪》之中。
《风》的情节不很复杂。“我”在酒吧喝酒,去卫生间时见一少女醉倒在地,遂将其护送回家,因担心出事陪其过夜。翌日晨少女发现自己身上一丝不挂,斥责“我”侮辱了她,“我”有口难辩。几天后的一次偶遇,使得两人开始交往,逐渐亲密。大学暑假结束“我”即将回京时,两人一起来到海边,交谈过程中不时陷入沉默。“等我注意到时,她早已哭了。我用手抚摸她泪水涟涟的脸颊,搂过她的肩。”于是“我”油然涌起温馨恬适的心情,“海潮的清香,遥远的汽笛,女孩肌体的感触,洗发香波的气味,傍晚的和风,缥缈的憧憬,以及夏日的梦境……。”不料当“我”寒假回来时,少女己无处可寻,只好一个人坐在原来两人坐过的地方怅怅地望着大海。
村上春树自己也坦言,就是简单的境遇下,想要尝试写写小说,没有带着任何目的的尝试,却让他成功登上文坛。
『贰』 《听风 者》观后感200字
断断续续算是看完了《暗算》,虽然说我看这电视剧的时间已经过了时,毕竟2005年才是它正热的时间,但是既然是好的东西,它就没有时令的问题,《暗算--听风》观后感。看完了,我有一种强烈的写文章的感觉,就是那种久违的感觉。这部电视剧把英雄的一切都塑造的很人性化,很神圣,很有魅力。很多人在革命中,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无论是以何种形式、何种原因。对于《听风》章节中的阿炳的妻子林小芳,关于她的戏份我看完之后,有说不出来的疑问,说不出来的疑问。不可否认,阿炳确确实实是安在天以及组织冒着生命危险、不惜一切代价挖出来的人才,他也确确实实为捕捉敌人信号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尽管他是个智障。安在天和组织也确确实实应当给予阿炳丰厚的奖励,但是我一直在揣测安在天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去为了仅仅是满足阿炳提出找老婆这个希望,而不惜在整个所里去找,并且还找了一个条件不错的林小芳。也许我能在给阿炳介绍林小芳之前,老铁与丁姨她们讨论如何开导的丁姨身边的小秦的过程中获得一些启发:阿炳解决701乃至国家安危的燃眉之急,在短短一个月里所做的,比全部701人捆在一起所做的一切还要多得多,还要好得多。所以,他理应得到701所有人的敬仰和爱戴,也理应得到属于701人的所有荣誉和勋章。在老铁看来,人家阿炳就是对党和国家有着重大贡献的人,你们做他的妻子就是理所应当,不管他是什么智障。对这种问题,我不知道我可不可以用以下两种观点来理解老铁的这种想法:1、或许在那个年代,嫁给一个傻子,并非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更何况,阿炳他作为一个秘密战线上的英雄,各方面生活待遇都不差;
『叁』 电视剧暗算 影评
如果说《听风》带有明显的传奇色彩,那么《看风》就相对写实一些了。跟第一部不同的是,这里穿插了一段令人荡气回肠的情感纠葛,看起来似乎更过瘾。有人说,如今的影视剧是汤,爱情就是这汤里的盐,少了它的调剂,整部剧情就会索然无味。虽然有些言过其实,但也充分说明了爱情纠葛是令影视剧增光添彩的一个重要的元素。
对那个美貌与才华并重、放浪与不羁并存的黄依依,我的感觉也很复杂,有怜惜,有欣赏,也有憎恶。我想,这样一个敢爱敢恨、性格鲜明的知识女性,以她短暂却又轰轰烈烈的一生,用爱和恨,在生命的画布上泼墨挥毫,肆意涂抹了一阵之后,随即香消玉殒,飘然而去。她就像一个误入凡间的天使,用她充满感性与柔韧的翅膀卷起一阵飓风,掠过人们的视线,划过安在天的心扉,然后迅速回归到了自己安身的天堂。在观赏本剧的过程中,我曾经有过无数次超越剧情的设想,然而最终都还是被编剧牵着鼻子走到了最后。
黄依依,同样为了破译密码被安在天从一个不知名的数学研究院挖到701来的。从这点上来讲,安在天应该是伯乐,他对黄依依有知遇之恩。可是,像安在天这样一个把国家利益看得比个人生命都要重要的人来讲,黄依依的满腹柔情,到头来只能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空留余恨黯思魂。为此,我深深地为黄依依抱屈!黄依依当初就是爱上了安在天这个成熟稳重且潇洒倜傥的男人,所以才放弃了北京优裕的生活,义无反顾地追随他来到了偏僻的701。女人就是这样一种感性动物,她的整个世界就是自己所爱的男人,为了他,可以上刀山,下火海,可以为他付出一切,甚至生命(安在天的妻子小雨当初也是为了掩护安在天死在了苏联克刻勃的枪下)。你能说这是傻吗?不!这是天地可表的柔情,这是彰显日月的侠骨!我欣赏的就是黄依依身上这敢爱敢恨的坦诚,这种飞蛾扑火的执著!在黄依依看来,女人一生最重要的就是拥有一份炽热的爱情,至于事业、国家利益反而可以退居其次。安在天则恰恰相反,他纯粹就是一部国家机器,为了国家利益,不仅可以放弃儿女私情,甚至可以献出自己的生命。正因为如此,这两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截然不同的人,在人生的旅途中偶然相遇有过恩怨纠葛,也注定他们永远不能走到一起。他们就像两条直线,在不经意间相交,然后各自向着既定的目标驶去,越来越来,越来越远…………在黄依依锐不可当的爱情攻势下,被她视做生命中最重要的另一半的安在天又是怎样的态度呢?起初是躲躲闪闪,接着是推诿搪塞,最后索性是撕破脸皮,严词拒绝。在这样一个水泼不进、火攻不下的铁石心肠的男人面前,黄依依的心一次次被撕成碎片,一次次地被伤害得体肤完肤。女人在绝望之际,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报复自己深爱的,却又无法拥有的男人呢?看看黄依依的做法我们就明白了:女人,在情感的支配下,可以烧昏头脑,可以失去理智,可以拿自己的名誉开玩笑--------她报复安在天的方式既简单又不可理喻:跟别的男人相好!
说实话,我对黄依依的做法不仅反感,而且嗤之以鼻。这也是我对这个人物复杂感情中含有憎恶的一个重要原因。她到701来的初衷很简单:不是为了国家利益,而是为了追随自己心爱的男人。所以,在这样的情感支配下,她的心思根本就不在密码的破译上,而是成天幻想着如何攻下安在天这座堡垒,让他成为自己感情的俘虏。所以,最初的破译工作,可以说是毫无建树,因此也引起了701很多人的非议。为此,安在天也面临着巨大的思想压力。他一次次找黄依依谈心,做她的思想工作,妄图使黄依依能够一门心思地参与到破译工作中来,而不是一味地沉溺于儿女私情。可是对于黄依依这样一个离开了爱的滋润就无法生存的女人来讲,让她摒弃私心杂念,无疑,难于上青天。黄依依不是一个高尚的人,甚至可以说她有着很强的“小资情调。”这跟她多年的国外生活有关。试想,当时可是60年代啊!
『肆』 歌曲且听风吟评论、赏析。
且听风吟 朴树,最让我有所触动的歌手。在他因colorful day走红前,就已被他的专白桦林所折服了。无论从他属的曲风还是歌词都那么地让我心中一震。在朴素的吉他声中,他那无华平静的声音响起,总觉得他唱出了我们的生活。《白桦林》凄美的爱情。《我爱你,再见》中在错的时间遇上对的人。《她在睡梦中》的绵绵思念。《那些花儿》中的物是人非。《且听风吟》中人生路上的匆忙和迷茫。《傻子才悲伤》中的人生真谛。《生如夏花》中的对世界的感叹,都给我一种共鸣。在他轻轻的吟唱中,感受很多很多,很多事物又何不是象他唱的那样。
『伍』 很急啊!!! 求电影<风声>的影评 1000字左右
《风声》,一部听起来很浪漫但宣传的很血腥的电影,但当你看过之后,当你感受过在剧场里那种沉默的气氛,就知道这部电影是要在告诉我们什么?不是且听风吟,而是感受一种战争年代人们对于信仰那种追求和坚持,信仰的力量,又岂是现在在和平年代里缺乏思考的当代人可以理解的?
它带给我的震撼和感叹实在太多,除了极度血腥残忍的“刑戏”和所有人都关注的“老鬼之谜”,其中对于感情的刻画也是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民族、信仰、暧昧、仇恨交织纠结的细腻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它似乎更多地强调人性,人性的光辉被无极限地放大,最终穿针引线,走进李宁玉那件素色的旗袍里。
“我不怕死,我怕的是我爱的人不知我因何而死。我身在炼狱留下这份记录,是希望家人和玉姐原谅我此刻的决定,但我坚信,你们终会明白我的心情。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我的肉体即将陨灭,灵魂却将与你们同在。敌人不会了解,老鬼、老枪不是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抗日战争中间,我们的民族贡献出了民族中最为出色的头脑和灵魂,他们的殉难是主动的献祭,最终保全了我们的血脉。无论原作中的“老鬼”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高材生李玉宁,还是电影里三代英杰的豪门之女顾晓梦,都是那么突出和优秀。
《风声》还原了那个动荡的年代中的一角,那些充满暗流的角斗,一句话里似乎都隐藏着可怕的陷阱和阴谋;胜利者未必能活下来,失败者却必死无疑,人人就在那样一条癫狂的险途中努力平衡着自己的小舟,为了信仰,为了生存,不计代价。
一段沉痛的往事,诉说着无畏的革命精神,生与死似乎只是身边无所谓的小玩意,爱与恨也只能说明情感的存在,为了精神的信仰,牺牲又有何恐惧,为了革命的胜利,死又何妨!像狂风一样肆虐,似轻声一般渺小!
影片中最让人敬佩的是吴志国和顾晓梦两个人争着希望牺牲自己去救赎组织的愿望。一个人一生只有一条命,就如李宁玉对顾晓梦说的一样:难道情报比命更重要吗?但是在那个战争的年代里,热血青年对于抗日救国的信仰,是选择苟且偷生和宁做亡国奴的人无法理解的。
所以吴志国宁愿选择承受六爷那痛入神经骨髓的致命三针,所以顾晓梦宁愿抛弃女性的尊严,最终勇于就死。是什么让他们无所畏惧死亡,那就是信仰的力量,当顾晓梦被抓进城堡的时候,她已经知道自己不可能再活着走出城堡,当李宁玉携着一轮明月回望她的时候,她在缝补着李宁玉旗袍的摩斯密码,也在缝着自己的遗言,但选择死亡,她是开心的。那种流淌在顾晓梦嘴角的微笑,发自她内心。死亡,对她来说,是无所谓的,不能潜伏不能继续送情报,才是顾晓梦有所谓的。
对吴志国也一样,他跟随的汪精卫主席早年间也是热血青年一个,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汪精卫走向了一条和全国人民对立的道路。对于吴志国这样一个铁血救国的青年来说,只好另择信仰,选择为中华民族的存亡而奋斗、牺牲。于是,他凭着钢铁一样的神经抗住了大刑,在奄奄一息的时候还送出去了情报。很多人质疑导演这一个安排,但我觉得并不夸大,人有时候精神力量是强大到你无法想象的,尤其是战争时代里的热血青年,因为他们,有着常人一般没有的信仰,有着对信仰无限坚持的动力。
观《风声》,被晓梦最后的独白,所深深震撼,听她娓娓道来,一份从容,更有一份果敢与决绝。“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
顾小梦的这句话,不仅让人感动,也引人深思。民族存亡之刻,多少年轻儿女,不负自己内心滚滚升腾的信念,与亲人诀别,踏上血色荆棘的不归路。它提升了影片的高度,是使影片成为经典的其中一个经典的元素,是影片的点睛之笔!“老鬼老枪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这正是影片所要向我们传达的主题思想。
『陆』 赖明珠的解读村上
村上春树的作品主角连名字都没有。例如在他的早期三部作品《听风的歌》、《1973年的弹珠玩具”、“寻羊冒险记”中,主角“我”和“老鼠”都没有名字。但他却又特地为猫取名字,为猫取的名字偏偏是“沙丁鱼”。不得不用名字时,他又在许多短篇中为不同的主角重复取同一个名字——“渡边升”。这个一再出现的不陌生的名字,其实据说是经常和他搭档的插画家“安西水丸”的本名。真是令人难以相信。 後来逐渐需要大量名字时,看看他所取的是什么人名?猫名?
“雨”、“雪”、May 、June、July、“纳姿梅格”、“西纳蒙”、“加纳克里特”、“加纳马尔他”、“加纳科西嘉”……这些原本是天候、月份、香料、海岛的名字,拿来当做人名。
此外还用动物名当人名,人名当动物名,动物名当动物名。例如“我”的好朋友叫“老鼠”,猫叫“绵谷升”,或“沙丁鱼”。这除了显示作者爱动物如爱人一样,把动物和人一视同仁之外,也透露出作者对传统、对体制经常存疑抗拒,总想要有所突破创新的一面。
这些记号般可以编成目录的人名不仅清晰地描绘出书中主角爱恶鲜明的人物形象,同时也活生生地烘托出主角身处高度资本主义社会的时代背景中,物质与精神层面的整体生活情境。因此某种意义上他的书也可以视为“现代青年风俗”的一种写照。
我想很多读者都知道,村上春树是一位马拉松跑者。他不仅参加过日本的马拉松,也参加过雅典、夏威夷、纽约等地举行的国际性马拉松,97年并第5次跑完波士顿的马拉松大赛。全程42公里多,3小时42分跑完。这种业余性的活动,目的并不在打破世界纪录。虽然或许只是一种兴趣,却也是一种自我激励、自我期许、或自我挑战。如果不是意志和毅力特别坚强,是不容易辨到的。在写作的道路上,我相信同样可以期待看到他源源不绝的创新作品出现。而更令不少人迫切想知道的,恐怕是他的下一步将如何改变?——无论别离怎样折磨着心,我们从来没有对它屈服 。 村上曾推出关于音乐的作品,例如《给我摇摆,其余免谈》,说不定那是了解这位作家的有效途径。
赖明珠笑言没有像她的朋友一样,跑去沉迷爵士乐,或参与跑马拉松,可她认为音乐和村上的小说有深厚的渊源,尤其以英文曲名命名的作品。“事实上这些曲子,你找来听听就发现歌词很特别。”赖明珠说的时候,不时专注地看着双手,或许她翻译村上的小说时,也是同样地专注着。
“我觉得歌给他很多灵感,也触发他很多感觉。他既是独生子,但又蛮内向。就等于说他喜欢读书,虽然读很多小说,而小说跟听音乐都是他的朋友。”
如果把这种说法和赖明珠的译作对照的话,像很多评论所指,赖明珠的华语译本比其他版本更重视村上的语气,着力保留语气词甚至平假名。赖明珠的想法是,日本语细腻,华语豪爽,各有优点,但在翻译的时候应尽量把原作优点保留,传递作品原来的感觉。
她也会读别人的村上翻译版本,如林少华操刀的,“我个人较偏向尊重原着,但中国人做事有不同标准。”
“有些作者的文字可以删掉,但有些作者写得那么完美,你删掉它不是太可惜了吗?”她坦言翻译者有美化文字的权利,但作品既然写得好,就非得把这感觉保留下来不可。
赖明珠对村上作品细微精确的观察,也能切合于她对作品的定位上。她认为,村上的创作是有意涵盖纯文学和流行文学,并打破两者的界线。村上作品既接近群众,译成多国语言;又得到文学界认同,得到卡夫卡文学奖,也成为每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话题人物。
“他写的东西有些写实,又有超现实的东西。我觉得很多方面都打破疆界和界线。”赖明珠点出了村上的重大价值。
在翻译家中,赖明珠最尊重的是林文月教授。林文月既通晓日文,又是念中文出身,作为双语言的古典文学学者,有能力把古典文学如《源氏物语》等翻译。日本经典文学中,赖明珠自己曾翻译谷崎润一郎的《春琴抄》,最近也在译《盲目物语》,在过程中留意到谷崎氏用上不少古典用语,刻意不用汉字。在翻译的过程中,她就得猜想那是什么汉字,加上敬语和大河字等,使她在翻译过程中面对不少困难。
时代性对翻译的局限,对照出赖明珠的Mr. Right。“我跟村上是同代人,差两岁,译的时候很会选择我应该用什么的语气。”她了解对方的构想和文字。
早在80年代,赖明珠已翻译了村上的《听风的歌》和《1973年的弹珠玩具》,但村上当年作为新作者,未有在台湾引起太大回响。那段日子,她已留意到村上的另一本代表小说《寻羊冒险记》,但由于编辑对市场的定位认识不同,直至很后期才有机会翻译这本书。
时代把村上和赖明珠拴在一起,还好只见过作者本尊一次的译者,好像没有介意为这个怕交际的男人而活。对于是否生活在村上的阴影之下,她淡淡说:“还好,不介意。” 今年是村上进入文坛30周年,也是他60岁纪念,所以这本《1Q84》对他个人特别有意义。这部村上新作,光是书名就很奇特。我们都知道奥威尔的《1984》,《1984》写于1948年,奥威尔把48倒过来变成了84,小说于1949年出版,那一年刚好是村上春树出生,所以《1984》和村上一样都刚好在今年60岁了。
《1Q84》充满了怀疑,从日文读音看“1Q84”和“1984”是同音的,但从英文看这个名字却是一个大问号。这也是村上特色,他常常给自己和读者设置问号,他借着写作发现一些东西。村上春树的《1Q84》就以1980年代为故事背景,描写“个人与组织的对立”,但用更多角度、更多人物构成一部打破他过去格局的“总合小说”。
对于“1Q84”的解释,村上在《1Q84》第一部的150页就有了解释:“1Q84年——我决定这样称呼这个新世界,青豆这样决定。Q是questionmark的Q。背负疑问的东西。她一面走一面独自点头。不管喜欢不喜欢,我现在正置于‘1Q84年’。我所熟知的1984年已经消失无踪不存在了。现在是1Q84年。空气变了,风景变了。我对带有问号的世界的成立方式,必须尽可能快速适应。就像刚被野放到新森林里的动物那样。为了保护自己的身体,为了生存下去,必须早一刻理解那个场所的规则,加以配合才行。”
村上春树每一本小说几乎都会提到1960年代。1960年代有一个“安保斗争学生运动”,那个时候村上春树正好在念大学,在他青春的时候遇到了这么重大的事情,所以他一直没有忘记这件事情,每次写小说都会写那个年代的学运。《1Q84》从整体上清算他所有走过的1980年代,他对左翼曾经有过的理想开始怀疑。他还提出到底什么是真实?我们当时的假设是真的吗?假如当时的假设可以是假的话,那么我们今天的假设又是真的吗?这个怀疑的精神非常强烈。他一方面要反映一个时代,一方面也有超现实的一面比如天上两个月亮。
村上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原本上下两部《1Q84》各二十四章共四十八章,参考巴赫《十二平均律》。《1Q84》故事双线平行进行,奇数章写女主角青豆,偶数章写男主角天吾,结构和《世界末日与冷酷异境》和《海边的卡夫卡》双线进行的结构类似 。 村上春树的作品跟其他日本作家就是不一样,他一开始就要写不一样的东西,所以文体和其他日本作家相差很大,我们读他的书的时候,会有很多惊奇。正如他作品的德文译者乌威何曼所说,“村上春树的世界容易进去,不容易出来。”他的小说深入浅出,表面文字很浅,但进入之后内容却耐人寻味,容易上瘾,不容易出来。
村上是学戏剧的,看了很多电影,听了很多音乐,所以他的小说画面感很强,每读一段就有一幅画面出现,而且音乐感很强。他的句子总是长、短、长、短,有的地方很流畅,有的地方故意制造障碍、停顿、沉默。他常常让我们感受到沉默,他沉默的时候我们也会停顿下来,就像音乐出现休止符。《1Q84》还包含小说中的小说《空气蛹》、《猫之村》,并放进契诃夫的《萨哈林岛》、日本古典文学《平家物语》等。
他的文章并不是一直行云流水,而是有变化的。比如《听风的歌》,男主角渡边说他以前是一个话很少的人,他说他讲的话只能表达一部分,另外一半讲不出来。你就会在小说里感受到话讲不出的感觉。比如《海边的卡夫卡》里猫会讲话,你听不懂它在讲什么,就给你一些声音,你只能去猜这些声音,故意让你读不懂,让你停顿久一点。
比如《挪威的森林》中,渡边的室友是一个结巴,《1Q84》里的深绘里有阅读障碍,一开始她一次只能讲一句、两句,后来她和天吾慢慢交往后,才出现句子越来越多越来越长。赖明珠在翻译的时候,也努力表达这个效果,比如书中说“明天我要去见老师”,原文中老师用的是片假名,她翻译过来之后用的是台湾注音符号,希望表现她说话不畅的感觉。赖明珠也是故意制造这样的停顿。
她知道,后来网络上有人收集了小说中的注音符号对照表。这种效果就像他在《听风的歌》里,出现的断断续续的电台的声音,或者画的T恤图案,他就是要这种停顿的效果。他总会留一些不清楚的地方,就是让读者进去,去想,变成读者与作者互动的地方,但我们还是很容易能进去。有时候他写东西,真的是想到哪写到哪,村上写作更多是即兴式的,也让读者跟他一起互动 。 《听风的歌》第一话:所有完美的文章并不存在,就像完美的绝望不存在一样。所以在一开始,村上春树就写关于写作这件事情。村上30年前第一部小说第一句话谈如何写作,30年后这部《1Q84》还在谈如何写作,男主角天吾就是因为写作开始陷入麻烦,所以他非常关心写作这个话题。
在《1Q84》中,天吾是补习班教数学的老师,他在家中写小说。天吾写小说这件事情跟村上很像,村上最早是在开酒吧之余写小说。《1Q84》女主角青豆是健身房教练,而村上每周去健身房,也每天去跑步。所以天吾写小说,青豆在健身房,这两个人结合起来好像就是村上自己一样。村上把自己分配在《1Q84》的不同角色里。
小说中还有一个人物编辑小松,这个人物性格很像村上本人的一部分;小说里另外一个角色17岁美少女深绘里,天吾帮她修改小说然后获奖,这个工作有点像村上平时的翻译工作。这两个小角色也把村上身上一部分表达出来。所以,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会读到某一部分就会想到村上的某一部分。
虽然书名是《1Q84》,但小说却是从1960年代讲起。1984年的时候,天吾和青豆30岁了,但在20年前,他俩是10岁的少年。青豆和天吾是小学三四年级的同班同学,10岁时互生好感。随后青豆转学,两人失去联络,从此毫无消息,20年后才又重逢。30岁的他们竟然都没有忘记10岁时的对方。就像铁路的道岔将一条路分开成两条路线那样,《1Q84》也从某一个时间点开始和1984分开,成为另一个新世界。但在小说最后,青豆为了救天吾,只好选择牺牲自己。青豆好像有选择,要天吾死还是自己死。其实在小说第一章村上就已经寓言了结尾,第一章中青豆下安全梯时,看到了蜘蛛和蜘蛛网。这里有一个寓言,人的生命是无法选择的。青豆的命运跟蜘蛛没什么两样。村上的可恶在于,不仅告诉你你没得选择,而且把你有选择的错觉和幻想戳破。
1995年日本发生阪神大地震和沙林毒气事件,村上从美国回到了日本,这些事件给他很大震动,随后他写了《地下铁事件》。为了写这部书,他采访了60多位受害者,因为他不相信电视报道里的东西。他认为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也更真实。他还去访问参加奥姆真理教的人,这是他写作生涯的很大转变。所以,在《1Q84》里,村上将1960年代末日本学生运动,延伸到1980年代奥姆真理教等社会事件,穿插男女主角的恋爱故事,从而编织出村上的小说世界 。
『柒』 有没有电影《星空》2000字的影评
严格意义上来讲,《星空》是直戳我点的一部电影,从预告片开始,就觉得说,一定是要看的。
对于几米的作品而言,《星空》并不是最让我觉得最有力量或者说在突然间有感触的绘本,记得我第一次看几米的书是在高中,我的同桌送给我一本
《月亮忘记了》,那本书现在仍然放在抽屉里面像新的一样,但也是我小心翼翼翻了很多遍的书。我现在其实也几乎忘记那本绘本在讲些什么,但我可以清晰的回忆
起当时看几米作品的感觉,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有点像看情色小人书,虽然是卡通,但深刻又强烈。
很多年以后,我看台湾电影,也爱看台湾电影,写过很多台湾电影的影评,大三那会儿窝在家看杨德昌,看蔡明亮,看侯孝贤,也看郑文堂,阅读了很
多关于台湾电影发展和现状的书籍,却没有办法用理论去直接往台湾电影上套,我一直觉得,看电影的人,你跟他说再多理论都没用,感受最重要。所以,我觉得很
多人也应该不喜欢《星空》,因为触及不到他们的神经,于是证明了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海角七号》,而我,完全没feel。如果说《海角七号》是现代台湾电
影的一个转折,那么,我想这之后或者那期间的电影就不用谈电影语言了,我讨厌理论,对于一个学电影的人,情结、感知和想象力大于一切理论知识。但基础当然
需要具备,要不然再拍出一部《夏天的尾巴》,也真够折腾观众的,当然,郑文堂老师的《深海》仍然算是佳作。
所以,在魏德圣先生的《海角七号》各种卖座叫好以后,我开始怀疑我看的台湾电影是不是好的电影,或者说,我看的《海角七号》是不是魏导的那
部。当然,之后的好电影当然是有的,我想《父后七日》、《停车》、《带我去远方》是一定能挤进台湾好电影前十的,至于说《九降风》,其实我真没什么印象
了,除了海报上的天空和少年,似乎电影语言太容易混淆在一大批台湾电影中,抽离不出,对于没有像《艋舺》这么高辨识度的电影真的很容易淹没在台湾电影浪潮
里,傻傻分不清楚。这部《星空》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突破。
我到电影院的时候,电影已经开始20分钟了,我很庆幸我能在20分钟以后看懂片子,并且没有被搞晕菜,导演没有玩浮夸,没有玩悬念,平铺直
叙,自然而言。原本我以为内部观摩活动不会有那么多人,殊不知确实就有那么多人,大放映厅座无虚席,我就只好坐在旁边走道上,这也算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坐在
虽然铺着地毯但也极不舒服的台阶上看完整场电影。其实《星空》不难理解,讲述的就是两个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因为家庭、学校、懵懂的感情而拉扯出来的成长的故
事,老百姓的,平民化的,就像你弟弟或侄子的故事。
可能是因为那句“我们一起去看星星好不好”,就把我整个吸引住了,这更像是一个被工作、社会压迫太久的上班族内心迫切的念想一样,朴实的一句
话却能量十足。“私奔”的情感总是吸引我的,没有挥一挥手带走云彩的惆怅,多的却是更加直接的内心需求。于是他们就去了,在脱轨的火车上穿越星空,然后开
启了认识自己、了解别人内心挣扎欲求的秘密旅行。我觉得人总是希望更强烈的活着的,这在小美身上表现得极为明显,由于家庭的即将破碎,爷爷的离去,而真正
有一个更贴近自己了解自己和懂自己的人对于小美来讲变得很珍贵,小杰便是这个人。当然,在小杰身上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电影里,小美问小杰,你觉得两
个人之间的爱会消失么?小杰答:会。坚决得像个经历丰腴的成年人一样,而那种表现也恰恰只是年少的假成熟,对于一个13岁少年来讲,或许他并不明白,爱并
不是最重要的,探索爱和需求的过程才最重要。其实这套用在二三十岁的人身上也依然成立,所以原则上,《星空》更多的,是给那些因为压力和周遭纷繁琐事无法
自处的人看的,让他们更有勇气说出那句“我们一起去看星星”,当然,可以不用是原句,也可以换成“我们私奔吧,现在!”“我们搞一下吧,晚上!”“我们不
要再挣扎了,爱谁谁去。”之类的。重要的是放开各种束缚,按照自己的内心去生活和感受。
我一直不太明白为什么在火车起飞以及翱翔在星空中的那些时间小杰是睡着的状态,如果把这个伏笔理解为小美的内心世界或者每个人内心的差异化而
变得有距离感是不是正确的。一开始的旅程是全新的旅程,是了解对方、了解自己的旅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才是消除这种内心差异、情感距离的一个靠近的过程。
在这个旅程中,每个人看风景的眼光都不同,但最重要的,是当迷雾退散以后,是否可以一同仰望星空,去寻找更坚定的价值观和生活状态。
其实这部电影也是极具符号化的,拼图、折纸,这些小孩子玩意儿其实本质上也映射了现代人内心的渴望,渴望拉近与别人距离,渴望被援溺振渴,渴
望更纯真的情感,而本质上,每个人都是缺了角的拼图,只看你走过那段看星空的旅程,有没有找到更妥帖的那一块人格,拼凑上去,完善自己,也更懂得与人相
处。虽然说教,但不是没有道理。
镜头没什么好说的,四平八稳,没有耍花腔没有各种晃动到让人发指的所谓的“情感表达手法”,要看晕眩的台湾电影可以选择《阳阳》,要看浮躁的
台湾电影可以选择《爱的发声练习》,《星空》有的,就是那些带着小幻想、小冲突和小羞涩却让你更加勇敢的自我更新,轻松又有想象空间。
一部电影,怎么可以没有缺点,对于只独立执导过两部电影的林书宇先生而言,更是如此,以下观点纯属个人感受,敝帚自珍,若有相左意见,望请点拨指导斧正。
整部片子顺下来,发现情感的高潮和爆发点似乎少了一些,一直稳扎稳打,却忘记电影本身的起伏,如果有更加强烈的情绪渲染,可能会更有记忆点,让看客更加深刻和感动。桂纶镁的出现我对此持保留态度,不予置评就是最好的表态。其他演员都非常好。
最后,如果结尾法国小巷子的那间拼图店,只有那副《星空》的地图是缺了一块,或许会更完美,更有想象空间。
在放手前,想要抓多紧,就抓多紧。让我们每一个成年人,都读懂小孩的语言,让每一个小孩,都用自己的方式让成年人知道,他们活得多不强烈。
“且听风吟福利吧”转自豆ban。
『捌』 凤凰和央视的时事评论性节目有哪些
《有报天天读》、《时事开讲》、《全球连线》、《锵锵三人行》、《一虎一席谈》、《军情观察室》
在凤凰网上的凤凰宽频可以看到。但有的节目需要交钱。
网上看的话,可以去一些网络电视网站,看网上直播。
『玖』 内心在强大一点,就不会听风是雨,知道的事再多一点,就不会人云亦云!如何评论她这句话
不管外面有多少的风雨,我们内心一定要强大,这样才能直面困难,勇敢的战胜它。
『拾』 2012影评急求
最近的《消失的子弹》和《听风者》都是多不错的国片。虽然《消失》是版模仿的《福尔摩斯》但权是还是算得上很好的,剧情很紧凑,一环扣一环。《听风》个人觉得周迅简直在里面美翻了也帅翻了,还算比较好看的片子,只是节奏没有《消失》来得快。
这2部应该都还没下线,速去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