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地影评
① 辛德勒的名单影评
虽然是复制的 但我也把这篇影评从头看到尾 很精彩!
《辛德勒的名单》一片将作为电影史上永恒的光辉而存在,它是电影史上一部经典的作品。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的名字也将与这部影片联系在一起而永远流传下去。
1993年,美国著名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带领《辛德勒的名单》一片摄制组初抵波兰,就在他们跨进二战期间克拉科夫中营准备安营扎寨之时,突然收到全美犹太人协会从纽约发来的一封急电:"请勿惊扰亡魂,让他们安息吧。"斯皮尔伯格读完这聊聊数语的电文,一言不发。他当即下令摄制组全体人员撤离克拉科夫集中营,转移到几十公里以外,搭置布景拍摄。与此同时,他独自一人离开了摄制组,乘飞机直接飞往纽约。斯皮尔伯格不派代表,不借助电话、电报、电传等迅速方便的现代化通讯工具而横跨大西洋,亲赴纽约向"犹协"致歉,他的谦逊和诚意令"犹协"全体成员无不动容。难怪后来国际影评界交口赞誉《辛德勒的名单》是"一位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导演拍摄的一部洋溢人道主义气息的电影"。
《辛德勒的名单》让世界感到震惊--这部深刻揭露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恐怖罪行的电影,于1994年3月1日在德国法兰克福首映,德国总统亲自出席了影片的首映式。
美国总统克林顿看过此片后印象很深,以至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疾呼:"我迫切要求你们去看看这部影片。"
《辛德勒的名单》具有如此巨大影响的震撼力和如此深沉而令人痛苦的艺术魅力,应该说,是与斯皮尔伯格身上流着犹太人的血液,以及童年时代亲身体验过犹太人遭受歧视的痛苦;以及他源于乌克兰的大家族中竟有17位成员在波兰纳粹集中营中被谋害;以及他的内心深处对辛德勒--这位犹太人的大恩人怀有虔敬感恩的心态等一系列无法逃避的事实分不开的。
早在1982年,斯皮尔伯格收到他的制片人寄给他由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科内雅雷斯所著的《辛德勒的名单》,从不细读小说的斯皮尔伯格一反常态,不仅仔细阅读完这部小说,还当即拍板买下其改编、制片权。他意识到这是他渴望已久的题材,但他自知时机尚不成熟。直至10年以后,即进入1993年的春天,影界一些要人劝他放弃这部非商业性影片的拍摄计划,他所在电影公司的一个头面人物甚至提出:"与其拍此片,不如把钱捐给大屠杀博物馆。"这句话激怒了斯皮尔伯格,更促成了他下走决心不惜付出任何代价都要坚持拍成这部影片。电影公司最后作了让步,不得不让这位向来以游戏心态拍摄惊险片、恐怖片和科幻片而著称于世的"孩童"导演去实现他的梦想。为了这部影片,斯皮尔伯格首次放弃了惯用的电影特技,拒绝援请好莱坞影星主演,仅请一位奥斯威辛集中营中的幸存者做副导演和被辛德勒拯救出的犹太人做影片顾问。就这祥,他仅耗资2300万美元就拍出了这部长达3小时15分钟的影片。这部影片的拍摄对斯皮尔伯格来说是一次新的体验,压抑的情感闸门一下打开,他说:"这次我感到重要的不是我的想象力,而是我的良心,突然间,我一惯用来逃避现实的摄像机直面现实,在拍摄中我哭了,我每天都流下了热泪。"
为了方便工作,斯皮尔伯格把家人接到了波兰,可每天14小时紧张的拍摄工作之后,亲人也无法把他从白天的思绪中解脱出来。在影片拍摄过程中,斯皮尔伯格不止一次因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而迫使拍摄中途停止。当他用手势指挥群众演员--健康的到右边,有病的到左边时,他感到自己就像纳粹党徒;当他指挥剃光妇女的头发、剥光她们的衣裤,把她们像牲口一样赶来赶去时,他的心都要碎了。他说:"这是我一生中最可怕的经历。"几个星期里,他不和剧组里的德籍演员握手,不向那些身着纳粹军服的扮演演员打招呼,他以为自己就生活在当年的纳粹集中营里,4个月后,影片在波兰封镜,身心疲惫的斯皮尔伯格脸上才终于露出一点笑容。……拍完此片,斯皮尔伯格谢绝了片酬并决定将个人赢利全部捐给美国大屠杀博物馆。
《辛德勒的名单》虽是以黑白摄影为主调,仍是彩色大制作的规模,全片有126个角色,动用3万名临时演员演出。在波兰除有30个外景场地,还搭制了140个布景配合。前幕后动用了百余名犹太人参加工作,让他们重温一次纳粹恐怖血腥的恶梦。影片情节波涛汹涌,气势悲壮,一幅幅画面--以黑白摄影为主调的纪录片的结实性手法,表现德国纳粹疯狂灭绝犹太人的恐怖,其惨状催人泪下。……
《辛德勒的名单》成为全球最瞩目的影片,其思想的严肃性和非凡的艺术表现气质都达到了几乎令人难以超越的深度。描写犹太人在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遭受集体屠杀的影片过去也拍过不少,但是以德国人良知觉醒并且不惜冒生命危险反叛纳粹,营救犹太人的真实故事片,这还是第一部。影片中,辛德勒开始时并不是位英雄,为什么最后他成了一名英雄,影片并未作出解答--所表现的只是他的行为。斯皮尔伯格动用了一个小小的具有象征含义的效果陪衬:
在清洗克拉科夫犹太人居住区时,辛德勒在挥舞棍棒、疯狂扫射的冲锋队和被驱赶的犹太人之间看见了一个穿行于暴行和屠杀而几乎未受到伤害的穿红衣服的小女孩。这情景使辛德勒受到极大的震动。斯皮尔伯格将女孩处理成全片转变的关键人物,在黑白摄影的画面中,只有这小女孩用红色。在辛德勒眼里,小女孩是黑白色调的整个屠杀场面的亮点--后来女孩子又一次出现--她躺在一辆运尸车上正被送往焚尸炉。
这一画面成为经典之笔它的摄影的深层内涵和艺术价值远远超过一般意义上的电影作品。从影片开头到纳粹宣布投降,都是用黑白摄影,目的在于加强真实感,也象征了犹太人的黑暗时代。后来纳粹投降,当犹太人走出集中营时,银幕上突然大放光明,出现灿烂的彩色,使观众有从黑暗中走到阳光下的感受,可以体验到剧中人解除死亡威胁的开朗心情。
影片的摄影指导扎努西·卡曼斯基掌握了黑白摄影的画面质感,在沉重中有厚重的味道,特别是在拍摄波兰的贫民区时,矮墙、砖块、潮湿气息,还原了时代的真实氛围……。
同时由爱尔兰影星利亚姆·尼森饰演的辛德勒,由曾主演《甘地》而获奥斯卡金奖的本·金斯利饰演犹太人斯特恩所组成的强大的演员阵容,也是使这部影片成功不可缺少的因素。
一部好的电影,很难以达到像《辛德勒的名单》这样简直令人无法挑剔的完美。应该这样说,它的存在是电影的一种永恒。奥斯卡金像奖,只是作为它的一个褪色的陪衬。
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辛德勒的名单》
本片获得奥斯卡7项大奖———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剪辑、最佳音乐。本片也是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反省历史浩劫的人道主义之作,这也是他从影以来首度获得影评界肯定的作品。
② 《秘密·吸引力法则》短片观后感
秘密·吸引力法则》短片观后感
前几天看了部电影《吸引力法则》,这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影片。看完影片意犹未尽,在网上又找到了影片原著《吸引力秘密法则》这本书。这是一本开发心灵潜能和宇宙奥秘之书,它告诉我们:你就是自己宇宙的主宰者。
吸引力法则,简单地来说,就是好的思想和心态决定吸引更多好的事情到你身边,而负面的思想和心态吸引更多负面的东西.人的思想有一个频率,就象收音机,怎样的频率吸引怎样的东西。
影片中多次提到:feelgood,感觉良好。你要改变现状,就要先改变你的想法。吸引力定律永远会顺从你的思想。片中有一句很经典的话“我们所有的现状都是过去思考的结果。要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一切不顺心的事情,你善待自己,充满快乐,就会影响你周边的人或事,憧憬那些美好的,设定下目标,付诸于行动,没有不可能! 请想象,每个人都能完全发挥其身心潜能的世界,我们可以去任何地方,达到任何目的,看到你自己已拥有的你渴望的东西。《秘密吸引力法则》观后感
人的思想具有吸引力作用,你想好的事情就能吸引更多的好事在你的身边,你越是想着不好的事情就会吸引更多的不好的事情发生在你身边。所以我们要学会管理我们的思想,我们要正面诉求我们的希望,要把“不”字去掉,每次都正面的表达,自己的诉求,要说“我要……”,我们要时刻保持乐观,美好的情绪,让更多欢乐、美好的事情在我们身上发生!当我们坚信,在我们真心渴望某样东西时,整个宇宙都会帮助我们,我们一定可以实现。
期盼是一股强大的吸引力。去期盼你想要的事物,别期盼不想要的。如果专注在负面的事物上,是无法帮助这个世界的。当专注在这世界的负面事件时,你不会只增加它们的效应,也会把更多的负面事物带进自己的生命里。《秘密吸引力法则》观后感
《吸引力秘密法则》是改变千万人命运的潜能培训首选读本,孔丘、柏拉图、牛顿、甘地、贝多芬、巴赫、林肯、伽利略、爱默生、爱迪生、爱因斯坦……千百年来,那些掌握这个“秘密”的人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这个秘密是一把打开人类所有问题的万能钥匙,涉及了成功学、财富学、心理学、哲学、宗教以及人体健康等领域的知识,有史以来它首次向全人类公开了主宰人生强有力的成功和幸福法则,清晰明了地解析了怎样运用这个法则,创造美满幸福的生活。这是一个关于人生幸福与成功的秘密,这个秘密将给你想要的成功、快乐、健康和爱!
③ 所罗门·凯恩的精彩影评
究竟还有多少人在为了和平而战
这番《所罗门·凯恩》出来,也被宣传成说是新的词传奇。不过,硬靠是完全靠不住,但还算自成一格的,仔细回想一下,这个片子看过也不算白看,风姿绰约,倒也好看。影片的背景风光也颇为精到,绝非粗制滥造之作,人物及场面都没有大的败笔。不过,纵然如此,但让人看过之后,却还是记不住,这不能不说完全的成功了。一流与二流之见的区别大抵如此吧,即使你什么都有了,却还是达不到应有的高度,这真是情何以堪 。
别的,就不去说它了,我只说下情节上的设置吧。片子取材于作为勇士的所罗门·凯恩,立誓要风刀隐退,却在隐退的途中,遇到了一个对他有救助的家族,而后他们一起遇到了强盗,家族的老爷被杀,漂亮的女儿被掳走。为了这个家族,所罗门·凯恩不得再次拔出刀来,杀向了邪恶的强盗及其背后的大敌。
这可以算得上是为了和平而战的一个范本。这样的故事太多了,为了和平而不得不战,或者说在隐退之前的最后一战,这样的电影故事已经被再三地演绎,看得多了,就觉得这真是一个大的笑话,为了和平,战争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挑起。似乎,为了和平,战争压根就不应该被发动,而一旦发动,战火的燃烧,就不再是任何人能够轻易地控制了。战争与和平,一直是一个很纠结的问题,该如何息战,以暴制暴似乎就成了一种被再三使用的手段。以暴制暴,是一种最简单也最容易被人使用的手段,但还有其他的手段可以被使用,譬如甘地,譬如曼德拉,他们都可谓圣人,以止战之法来息战,将战事消隐于无形之间,当然可以说印度与南非的民主制度并不是完美无瑕的,但这并不能证明甘地与曼德拉就是失败的,恰恰相反,如果当时的印度与南非发生战端,那么今日的印度与南非又当如何,肯定不如现在这样好。不发生战争,不代表直接导向民主,但没有战争,则可以为民主的建设创造和平的环境,当然,这些并非《所罗门·凯恩》所要探讨的问题,这个片子还是在演绎个人英雄主义,在讲述超级英雄的故事。英雄主义的情节实际上是精英主义的一种表现,精英主义的影响,结合威权主义,则更多地导向集权,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民主制度下也有精英主义,但像小布什在位的时候,我们都不把这位经常显得有些猥琐的总统当成精英,但他却在总统的位置上一待就是十年,而且并没有将美国搞得一团糟,这就是民主制度的魅力。而集权制度则相反,如果它的领袖不是精英,那么在他的治下,国家必然是一团乱麻,具体的实例去看看朝鲜就知道了。个人英雄主义与民主法治的探讨,最好的例子则是《黑暗骑士》,这部不朽的作品,本来也是在讲述超级英雄的故事,但它却将如何治理一个城市的现实问题呈现在了镜头之下,带给人很深的思考。
《所罗门·凯恩》,为美而去,载魂而归
不难发现,在我们国家的电影独具一格的限制级管理体制下热衷于观影的大众们大多数时候是不能如愿看到自己想看的电影,在所谓违反制度的罪名下要么直接的抹杀干净要么删减的体无完肤,在这般强大的电影管理体制下我们这些本就伤痕累累的影迷们的观影心灵还在继续着一次次毫无商量可言的接受 “凌迟”。不过,这已然是司空见惯,用不上过多的言辞去诉说,因为过多的诉说也只是徒劳 。
在电影《所罗门·凯恩》上映之时,估计作为中国主流影迷大众们没能第一时间看到。究其原因,可能有三方面,一方面,由于强大体制下的管理人员把关的非常到位,影片《所罗门·凯恩》是传承个人英雄主义的主旋律片,觉得过于夸张,于是不引进,防止抢走我们自己拍的英雄片市场;第二方面,可能由于引进的影片大多数是受到各种大“虾”系列的影响,引进各种大“虾”系列片可以更好的满足电影商业化市场的运转,在国产满足不了需求之时,这样的系列片给了更多的保障,由于《所罗门·凯恩》现阶段不是符合这般的系列片,所以不便引进;第三方面,也是最主要的一面,大多数时候,像《所罗门·凯恩》,《范海辛》,《海扁王》等等这类极好凸显其主旋律的影片是过不了我们这种强悍的限制级管理体制下的关卡的。更多的是这种以奇幻视觉,趣味暴力凸显的主线路片不符合我们的观影视觉,这些其实几乎都是那些强行替代我们发言的独裁者的言论,所以影片即使被大众认可也毫不留情的遭到抹杀。当然,这也只是个人看法,宣泄的也只是单一的个人情怀。并不想反对某某某,只是想说说某某某们建立的这种体制。
峰回路转,影片《所罗门·凯恩》在其打出的奇幻动作大片的类型看来,多少在影片上映前会惹来不逊的关注度,当然这也只是指在欧洲。看完影片之后,不难定论,这也是西方商业片。但不得不说的,这是一部较为成功的西方商业片。由于前面有题文字道出自己对管理体制的看法,所以,每逢西方大手笔制作的商业片都有种拿来和我们自己所谓的大手笔商业片做作比较。不得不说的是主要还是受到限制级管理体制下的影响,让影片的制作方没感伸缩自如的发挥。然而,在借助小说的强大铺垫下,影片《所罗门·凯恩》就让影片制作方更好的得到了发挥,这就有了鲜明的对比,铺张演义的构思显然比苛刻限制的发挥要强,这也直接导致同一题材的影片最后的差距也拉开很大。
影片《所罗门·凯恩》,由于电影本身的制作往往直接关系影片最后的效果,也就不难发现,在大多数时候,影片会在借助小说的帮助下添油加醋的创新。这样的行径最好的效果就是要带给观影大众耳目一新,否则,就会惨遭炮灰的湮灭。只能说影片《所罗门·凯恩》开头太夸大其词的宣扬了一种超乎一切的英雄主义。但过多赋予的是一种极具艺术感的传奇,所以并没有偏离出影片的主轨。
影片《所罗门·凯恩》不可忽视的一个亮点就是没有太多的篡改原著小说的剧情。首先,算是给予小说作者罗伯特·霍华德的一份尊敬。其次,让喜欢小说的大众在电影这种艺术手笔转移之下更好的穿透这样一个奇幻故事。最后,给予喜欢这类题材影片的影迷更是一种可贵的奉献。可以说,影片整体剧情发展还是很扣人心弦的。如果让多种电影元素附加到影片中的时候能拿捏的恰到好处的话,这样的效果会带给观众更多更好的味道。收益的也不仅仅是观影大众,更多的是影片本身的意义。总而来说,影片《所罗门·凯恩》算是一部不错的宣扬个人英雄主义为主旋律的商业片。
④ 《一九四二》观后感
一九四二年,河南,旱灾,蝗灾,三百万人饿死。“在死三百万的同时,历史上还发生着这样一些事:宋美龄访美、甘地绝食、斯大林格勒血战、丘吉尔感冒。”冯小刚的电影保留了刘震云小说里的这句话,在风云突变的大时代,个人的悲惨只是你个人的大事,蒋委员长心里则另有其他,日寇步步紧逼,陕北盘踞着逐渐坐大的敌对武装,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场,战后世界格局与中国国际地位……与这些大事相比,河南的灾情未免来得不是时候。其实蒋委员长并非不信,只是不愿相信。如同王小波笔下花剌子模的君王,他拒绝听到关于河南任何坏消息,“灾是有的,但没那么严重。”直到看到《时代》记者拍到狗吃人尸的照片,蒋委员长才不得不承认灾难的存在,才开始杯水车薪的救援。
而几百万灾民,早已在逃荒路上奔走多时。在大灾面前,无论贫穷或富裕都无法幸免。电影里灾民这条线,主要是张国立饰演的财主和冯远征饰演的佃户逃荒的旅途。财富在这个时候毫无帮助,储存了那么多粮食架不住饥饿土匪的吃大户,逃荒路上经不起撤退士兵的哄抢,只能眼看着身边的人一一死于不同的非命,儿子在家被土匪戳死、儿媳生完孩子饿死、老婆悄无声息地饿死、小孩子最后被自己闷死,贫穷的呢,一样,病死饿死打死炸死,反正是各种死,让人想起了余华的《活着》,几百万人为了活命,往西边不停奔走,其实那边又能有什么呢,但无论如何,走下去,似乎就有活着的希望。
电影把灾民和官员、灾区和城市分两条线来叙述,不时互相穿插,两条线几乎没有什么联系,某种程度来说,电影叙事不停地被中断,但这也形成了另一种强烈的对比,灾区的县长仍能用一桌好菜招待主席,陪都重庆歌照唱舞照跳夜夜笙歌,饥饿只是饥饿着的人自己的事。如同窝在影院舒服的椅子里看电影的观众,我们感叹剧中人悲惨,但这种同情显得廉价近乎虚伪,我们看到微博上层出不穷的惨剧,悲愤,转发,但也许下一条我们会转发一条笑话。并不是说这有什么不对,只是总觉得哪里有些问题。电影里那些各色官员并不是脸谱化贪官污吏,省主席也会为了河南灾情四处奔走,但他们不是灾民,他们会流泪,会祈祷,可永远没有办法做到感同身受,倒是那位时代周刊的记者走得更远,更近。蒋委员长说得好,他怀念北伐时期的自己,一呼百应,毫无顾虑,能够真正与百姓站在一起,现在,已经不能那么单纯了。这话,对于远在陕北的敌对军而言,何尝不是一种预言。
信仰有何作用?《少年pi》里,信仰让派在苦难中从容地活下来面对生命,但《一九四二》里张涵予的神父却在饥饿和炮火中迷失,看着小女孩美好的生命灰飞烟灭,他有了疑惑,为何上帝总打不赢魔鬼?他对外国神父说,他觉得自己的心里也住进了魔鬼。面过已成为过去的苦难,少年派可以做出选择,选择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但设若深陷苦难无法自拔永远也看不到尽头呢?电影里,人们都为了活着尝尽苦楚,却没有一个人选择自杀,他们都卑微地生存者,财主的读过书爱小猫的女儿宁愿自己被卖到妓院,只因想吃饱想活命,佃户愿意卖掉小女儿,徐帆在给孩子一个托付后自己把自己卖掉,如此凄凉,却没有人选择死。如同余华的《活着》,活下去是柔软而刚强的,死了就什么都没了。在苦难中,生更容易更有价值,还是死更容易更有价值,有时还真难以轻易判断谁更值得尊敬。真实的历史里,一无所有的父母,会毫不犹豫地卖掉自己的儿女,女人们会被城里来的人贩子买走当老婆或卖到妓院,据说有一对父母,将自己的两个孩子杀死,只是不愿听到他们哭喊着要吃的东西。当然,也有人选择一家人倾其所有后饱餐一顿一起去死。
电影里的日军用军粮收买灾区人民,竟收获奇效,这一招蒋委员长称之为“阴险”,但委员长,河南正是你甩出去的包袱啊。对于大人物来说,我们都是蝼蚁,棋子,必要时可以是弃子。张默扮演的长工,被日本人长刀刺死,馒头在刀尖,绝妙的隐喻,给你吃,后面就是刀。从百姓的角度来说,这粮食吃还是不吃,是个问题。用司令官的话说,人饿死了,土地还是中国的,仗打输了,我们就都是亡国奴了。但大人物们让我们死,日本人让我们活,至于土地,跟我们何尝有一毛钱关系?所以,小说里说人民竟倒戈打中国军人,电影里没有正面表现,想必有着不小的顾虑,姜文的《鬼子来了》可在前头搁着呢。有人说,拍一九四二算什么,怎么不敢拍二十年后,请问这些人是外宾吗?
一九四九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其实一九四二年这场饥荒中显露出来的问题已经为他的崩溃埋下了伏笔,贪污腐败泛滥,官僚主义严重,政府行政效能极为低下,而社会力量又被严厉管控,这一切都是七年后失败的先兆。温故一九四二,温故而知新,要知道,可以饿死三百万,也可以饿死三千万,有时候有天灾,有时候是是诬陷为天灾,有时候可以逃荒,有时候却不让出去要饿死就饿死在自己家。也许那样的饥荒不会再来,但各种混乱未必会消失,如何选择,如何决定,值得每个人深思,值得大人物们警醒。
⑤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影评
一、西方、印度、中国 有时候,写一篇国外电影的影评于我个人是件会有些犹豫的事,因为人类的感情虽然共通,但另一个社会的文化毕竟不是我们所熟知的,我相信我们一些电影专业人士对很多西方电影的理解,恐怕还不如西方的很多普通民众,因为那是人家自小浸淫于其中的,比如说《布什传》,我们的专家再钻研,恐怕也不如一个美国老百姓感受更深。就好像《英雄》(电影版、美剧版)《十面埋伏》的色彩和东方元素能唬住不少老外名家,但片中人物的满口胡说八道却瞒不了我们没有多少文化的老百姓一样。对异文化的误读有多大,看看美国教授写的金庸小说的书评就知道了。 但《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却很有意思,第一,它由一个英国导演拍摄一个完全印度的电影,而在文化表现上极自然,绝无生硬之感。第二,它由中国影迷看来,又如此感同身受,毫无隔阂。 第一个问题,电影结束之后有段和电影无关的歌舞表演,由片中的男女主角领头,一下子脱离了全片的写实氛围,让人想起印度风靡世界的代表片种歌舞片,让我猜想丹尼·保尔有可能是印度歌舞片的影迷,就像昆汀是武士和功夫片的影迷一样。现代东方文化在西方很吃香,佛教的发源地印度更是有不少拥趸,比如赫赫有名的涅盘乐队,比如理查德·阿滕伯勒会拍摄 《甘地传》 ,比如大科幻家凡尔纳从小就向往印度,他的《海底两万里》的尼摩船长就设计成印度人。 第二个问题更好解释。今年我看诗人西川的书《流荡与闲谈——一个中国人的印度之行》,有句很传神的话,“印度是一个把所有社会问题用放大镜放大的中国,所以要了解中国,去了解印度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大意)所以我们看《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有很多情节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比如诱骗儿童,训练并将其致残成乞讨工具的丐帮集团。方兴未艾的“谁想成为百万富翁”之类的综艺节目(顺说一句,你看许冠文70年代的喜剧,里面已经有对这类节目的讽刺,而我们不过晚了三十年而已)。虽然号称“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但仍然腐败横行阶级分立的社会现实,还有经济腾飞,宗教冲突等等。 所以看片的过程中,我时常误以为自己在看一部中国电影。通过讲故事来引出一个人的大起大落的一生的叙事方式,如《南海十三郎》;从质朴的乡村文化到经济腾飞的现代社会的巨变,如《恋恋风尘》、《风柜来的人》(兄弟俩在未建成的高楼上往下看的场面,像极了《风柜来的人》里几个少年被骗去楼上看电影的场面);人的一生带出整个历史的变迁,动荡,则如《悲情城市》。 诚如西川所说,印度是中国的一面镜子。因此从某个意义上来说,这才是愤青们常挂在嘴边的,“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来看”的一部电影。感谢丹尼·保尔,他以一个局外人不带偏见和局限地拍摄了一部东方电影,而能令另一个国家的东方观众为之感动,受益。 二、丹尼·保尔之涅盘 我以为这是丹尼·保尔最好的作品。 它不像《猜火车》般只是迷恋于电影技巧的炫目,影像感的新奇和敏锐,也不是像《28天》系列般,在一个架空的世界里,极尽黑暗残酷的挑战人性与道德所能承受的极限。 这些作品也是很好的作品,但仍然还只是小格局里的好作品,只见到作者的才气,锋利,但还看不到作者的胸襟,情怀。 而《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是丹尼·保尔首度具有大气平和气度的电影。这部电影有着好莱坞式的流畅的叙事,悬念从生,惊心动魄的讲故事的方法,有美国式故事的浪漫和光明,童话气质,有史诗片式的大格局,有欧洲电影的人文关怀,有丹尼·保尔式的在影像和思想方面的锋锐和透彻。 从这一点来说,《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也是丹尼保尔与编剧赛门·波弗伊的一次完美合作,后者填补了前者一贯在故事性,人物塑造方面的不足。赛门·波弗伊是《光猪六壮士》的编剧,对弱势人群的关怀在他的作品中一脉相承。 以《猜火车》成名的丹尼·保尔,在本片中完成了他在电影事业上的一个飞跃,在我看来不亚于拍《群尸玩过界》起家的彼得·杰克逊,忽然拍出了《指环王》。犹如印度宗教中的比拟,这是丹尼·保尔的涅盘之作。 三、三个火枪手 电影开始的叙事方法让我想起《公民凯恩》 ,以不断的讲叙和回忆勾勒出一个人物的全部内容。虽然后来的结构并没有想象中复杂,而更接近于《香水》等片,为好莱坞电影所经常采用。但电影故事大气恢宏,细节感人至深,构成了这样一部佳作。 贯穿影片始终的大仲马小说《三个火枪手》,是非常传神的设定,也为这部底色颇为残酷的电影赋予了传奇的气质。 最感动的是“三个火枪手”被乞丐集团诱骗,杰玛和哥哥舍利姆逃出,而另一个孩子却被毒瞎了眼睛成为乞讨工具,后来杰玛回到孟买,在街头找到这个伙伴,给了盲眼的他一百美元,当这个孩子确定这是一百美元后,很高兴地抚摸杰玛的脸,说:“杰玛,看来你现在是大人物了,我为你高兴。你很幸运逃了出来,而我比较倒霉。”这个孩子的善良和达观让人动容,也让我暗暗希望,那些还在粉饰现实的管理者,以及有力量能够改变社会现实的大人物,能够来看看这部电影。能够有所触动。 三个火枪手中的另一位,杰玛的哥哥舍利姆,同样塑造的非常成功,他与杰玛的性格完全相反,他没有任何道德约束,没有不现实的浪漫气质,他相信适者生存,行事果绝。他有救杰玛的勇气,有杀死黑帮头目的果断,也有出卖拉提卡换取富贵的贪婪和残忍,但在最后一刻,却被杰玛的执着所打动,救出了拉提卡,将自己埋在毕生追求的金钱中,与首领火拼,从容赴死。其实这个人物最接近大仲马笔下的三个火枪手的共同性格,即对俗世的声名财富有着热烈的追求,但又将友情置于自己最为看重的名利之上。 四、黑暗童话 片中的人物很多相当深刻,具有深意,如“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的主持人,代表的是现代社会的典型形象,光鲜满目,而丑陋委琐的灵魂就包藏在这光鲜的外表之下,他可以利用一切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包括随时分泌的善意和温情——这些于他都是商品和工具。当他的谎言被戳穿时,当着观众的面他不会流露出内心的恼羞成怒,而是热情满满的对杰玛祝贺,但随之即向警察诬告,逮捕了杰玛。主持人以一个假的答案诱骗杰玛上当那一幕很是传神——的确,一个在社会上浸淫多年的老油条可以用他的年龄积累的力量(尽管这力量绝不来源于他自身),轻易的毁掉一个初出茅庐的孩子的纯真(想想《女人香》里的校长,《坏孩子的天空》里的老拳击手吧),而早早见识过世界与人性的残酷的杰玛识破了他,选择了正确的答案,这其实是一个很浪漫的细节——虽然近乎童话。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所以动人,在于它既拍出了真正的黑暗与残酷,而又在这样的残酷中未曾放弃其理想与纯真。电影的很多段落颇似童话,但又将这童话很残酷的毁灭掉。片中未放弃的理想的寄托,是主人公杰玛。他未像哥哥舍利姆那样用自己的力量和野心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他只是从不放弃。为了一个偶像的签名可以跳进粪坑,他不放弃伙伴,在逃出生天之后仍回到火坑寻找被困于黑帮的伙伴,他爱一个人,不论时间和环境怎样改变,仍像阿甘一样的绝无改变。他没有任何的豪言壮举,惊世骇俗的举动,他只是一直,不抛弃,不放弃。这个人物让庸庸碌碌的我们为之惭愧,警醒。 杰玛在最终赢得千万奖金之后,呆坐在墙角,此刻改变他的并不是贫民窟到百万富翁的巨变,而是靠自己的努力而与朋友和爱人的重逢。拉提卡与杰玛在历经各自的坎坷之后终于拥抱在了一起,拉提卡的脸上是逃亡换来的刀疤,它提醒每个观者,这个世界固然残酷的超出每个人曾经的想象,但仍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坚持,追寻。 我很喜欢杰玛赢得大奖之后,全印度的观众为之庆祝欢腾的场面,杰玛赢得的是金钱吗?并不完全是。那些观众得到了什么呢?只是在这样一个黑暗不公的社会里,杰玛是一个童话,是他们一个梦想的寄托罢了。 而我们的感动也无非如此。
⑥ 求救求救!!!!谁能写一篇《甘地自传》观后感给我呀 ,根据三个方面来写
一直以来,我总觉得读外国人的著作(包括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都不是一件令人赏心悦目的事。我很难解释这种感受,也不知道我的感受是否具有代表性,也许这是由中外文化的巨大差异使然。但是近日读完了《甘地自传》,我竟然生出了再读一遍的想法。
(1)这本书是商务印书馆世界名人传记中的一册,装帧朴素灰暗,扉页上有一张甘地的照片:他戴着圆眼镜,光着头,眼神“狡诘”而又天真。这就是甘地了,一个东方大国的伟大领袖,形容却简朴得如同一个游方僧人。
我更喜欢这部自传的另一个名字——《我体验真理的故事》。正如他所自述的那样,终其一生,甘地都在孜孜不倦地探寻着他的真理,他的上帝,无所畏惧,一往无前。政治、宗教、种族,这些他为之忙碌了一辈子的事业,仿佛只是他肩上的灰尘,他只是在不经意间背上了而已,惟有真理,是他生活的唯一主题。在英国的求学生活,在南非的律师生涯,甘地的生活都显得十分特立独行:他坚定的素食主义、频繁的绝食;他从洗衣到做饭的自力更生;他广泛的交游、广泛的兴趣、广泛的学习;他近乎过分地善良与友好;他无私的、无止境的为印度侨民的服务;他“托尔斯泰农场式”的理想家园凤凰村……我实在无法形容他的顽固与古怪,甘地几十年如一日地过着我们难以理解的艰苦生活。这不是自虐的偏执,不是借以求名的劣行,而是为了心中的信仰,为了对真理的忠诚。
(2)回到了印度之后,从一个普通人到一个领袖,甘地把他的每一分钟献给了印度的富强。他参加所有有益于印度的事业;他不辞辛苦地乘三等车厢周游全国,体验最底层人民的生活;他组织人员服务于瘟疫泛滥地区,创建供贫苦人上学的学院;他参加各种各样的集会、请愿。为国家的独立与富强,人民的幸福,为寻找心中的终极真理,甘地不断地前行。即使是在有了“圣雄”的称号之后,他的脚步没有一丝的变化,他还是出现在任何需要他的场合,依然光着头,如同一个僧人,他还是为了别人的过错伤心,为了别人的失职以绝食惩罚自己。此时,我看不到甘地有什么事不是为了体验真理,寻找上帝。
此外,甘地的坦然尤使我感动与敬服。他在自传中如实地记载了童年时违反了宗教的信仰偷偷吃肉;童婚的他少年时代纵情欲望;以及他一生中有过的种种毁誉。试问,不是真正的智者、勇者,怎会有如此的坦荡呢?
(3)以前高中历史课本评价说:甘地生活的印度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甘地的思想复杂而又矛盾。这样说让我难受。甘地当然也有缺点:他的行为古怪,如他对用土法治疗疾病的坚固信仰;尼赫鲁对甘地也下过“专制”的评语。但请不要说他脑子里的东西充斥着矛盾,因为他的眼睛如星星般闪亮。
与其说甘地是个伟大的领袖,毋宁说他只是一个尚未长大的赤子。他有一个孩童的天真和坚定,试图在大地上建立完美的天国:和平、宽容、纯洁和爱。即使种种挫折与不幸也无法让他放弃他的信仰,因为那是真理。一个瘦小的老人,宗教般的守着自己的理想,就这样坚定地走在路上,永不停息。
我们只能肃然起敬,面对如此伟大的人格。
以小诗一首,表达我的敬意:
半裸的身影
写着真理的名字
就让天空作你的衣裳
群星作你高贵的心灵……一直以来,我总觉得读外国人的著作(包括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都不是一件令人赏心悦目的事。我很难解释这种感受,也不知道我的感受是否具有代表性,也许这是由中外文化的巨大差异使然。但是近日读完了《甘地自传》,我竟然生出了再读一遍的想法。
这本书是商务印书馆世界名人传记中的一册,装帧朴素灰暗,扉页上有一张甘地的照片:他戴着圆眼镜,光着头,眼神“狡诘”而又天真。这就是甘地了,一个东方大国的伟大领袖,形容却简朴得如同一个游方僧人。
我更喜欢这部自传的另一个名字——《我体验真理的故事》。正如他所自述的那样,终其一生,甘地都在孜孜不倦地探寻着他的真理,他的上帝,无所畏惧,一往无前。政治、宗教、种族,这些他为之忙碌了一辈子的事业,仿佛只是他肩上的灰尘,他只是在不经意间背上了而已,惟有真理,是他生活的唯一主题。在英国的求学生活,在南非的律师生涯,甘地的生活都显得十分特立独行:他坚定的素食主义、频繁的绝食;他从洗衣到做饭的自力更生;他广泛的交游、广泛的兴趣、广泛的学习;他近乎过分地善良与友好;他无私的、无止境的为印度侨民的服务;他“托尔斯泰农场式”的理想家园凤凰村……我实在无法形容他的顽固与古怪,甘地几十年如一日地过着我们难以理解的艰苦生活。这不是自虐的偏执,不是借以求名的劣行,而是为了心中的信仰,为了对真理的忠诚。
回到了印度之后,从一个普通人到一个领袖,甘地把他的每一分钟献给了印度的富强。他参加所有有益于印度的事业;他不辞辛苦地乘三等车厢周游全国,体验最底层人民的生活;他组织人员服务于瘟疫泛滥地区,创建供贫苦人上学的学院;他参加各种各样的集会、请愿。为国家的独立与富强,人民的幸福,为寻找心中的终极真理,甘地不断地前行。即使是在有了“圣雄”的称号之后,他的脚步没有一丝的变化,他还是出现在任何需要他的场合,依然光着头,如同一个僧人,他还是为了别人的过错伤心,为了别人的失职以绝食惩罚自己。此时,我看不到甘地有什么事不是为了体验真理,寻找上帝。
此外,甘地的坦然尤使我感动与敬服。他在自传中如实地记载了童年时违反了宗教的信仰偷偷吃肉;童婚的他少年时代纵情欲望;以及他一生中有过的种种毁誉。试问,不是真正的智者、勇者,怎会有如此的坦荡呢?
以前高中历史课本评价说:甘地生活的印度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甘地的思想复杂而又矛盾。这样说让我难受。甘地当然也有缺点:他的行为古怪,如他对用土法治疗疾病的坚固信仰;尼赫鲁对甘地也下过“专制”的评语。但请不要说他脑子里的东西充斥着矛盾,因为他的眼睛如星星般闪亮。
与其说甘地是个伟大的领袖,毋宁说他只是一个尚未长大的赤子。他有一个孩童的天真和坚定,试图在大地上建立完美的天国:和平、宽容、纯洁和爱。即使种种挫折与不幸也无法让他放弃他的信仰,因为那是真理。一个瘦小的老人,宗教般的守着自己的理想,就这样坚定地走在路上,永不停息。
我们只能肃然起敬,面对如此伟大的人格。
以小诗一首,表达我的敬意:
半裸的身影
写着真理的名字
就让天空作你的衣裳
群星作你高贵的心灵……
⑦ 求《伟大辩手》影评
- Who is the judge? 谁是裁判?
- The judge is God. 裁判是上帝
- Why is he God? 为什么是上帝?
- Because he decides who wins or loses not my opponent.
因为他决定谁胜利,谁失败,而不是我的对手
- Who is your opponent?谁是你的对手?
- He doesn't exist.不存在
- Why does he not exist? 为什么不存在?
-Because he is a mute distant voice the truth that I speak.
因为它不过是反对我所说真理的声音
- Speak the truth! 只说真理
- Speak the truth! 只说真理
以上是影片分三次高潮表现主题的台词,是威利学院辩论队无往而无敌的辩论宣言。电影里托尔森在训练辩论队对手不存在的主题宣言演说场景时,托尔森影帝一样行舟湖中,四位辩手一律口含异物进行吐词训练。也许,我们在言说主题时,常常是有所克制且双关隐含的。这就是说,我们在开口时,并不会全力放开言语的出口,我们会有所收敛,这口中所含之物也许代表言语除表层以外,更有着双关与深层次的意义,这也许是辩论,更是言语的伟大与奥妙。
电影本身,不只是激情之作,更是一部伟大与野心之作。
那个著名诗人托尔森,由丹泽尔.华盛顿主演,不只是绰约诗人的风采,更有翩翩领袖的气度。他将罗威由粗暴的勇敢训练教育至贤良并找回失落的理性思想:Keep the body, take the mind (留下身体,取走思想) .不只是我们想要的。
Speak the truth. Words are swords.言说真相,话语如剑似戟,更是电影最激情与伟大之处。
小法默因目睹托尔森集会那一场骚乱,回家后在父亲面前沉默着不能述说真情时,面对博士父亲的责难,小法默的回击也是非常强劲有力的。他机智列举了父亲在黑人不公正事件中的屈辱事实来搏击。“我没有做错为什么要道歉?就像你冲那个养猪的农民一样道歉吗?”
在影片最后,哈佛大学辩论场上,在辩论“公民的不服从比正义战争更有力”时,小法默在关键的最后一辩时,再次采用如回驳父亲一样的方式,用亲历的黑人私刑焚烧事件与对手作了最强有力的反击。言说真相,就让话语附上刀剑的力量。
不过,这还只是辩论本身。再上升一个高度,那便是电影改编自真实故事的传奇。除了罗威是个虚构的人物之外,托尔森、小法默、萨曼沙,不只是辩论队保持十年长期不败的纪录,而且他们各人的成就都达到了自身理想的高度。哈佛大学辩论的七年后,1942年,小詹姆斯.法默创建了种族平等国会,成为民权运动的领袖。1 961年,萨曼莎.布科成为了律师。梅尔维尔.托尔森成为世界出名的诗人。他继续在南方德克萨斯农民工会工作,1936年年底,一共在7个州有31000成员。连续10年,维利学院辩论队一直保持不败。
----谁是你的对手?
---对手不存在。
辩论背后的真相是,他们所极力维护与辩论的主题与真理都在事实中得到真正体现,因之,它才可言说证明话语本身如刀似剑的真正力量。
老詹姆斯博士在郊外野餐时遇到白人农民讹诈而在儿子小法默眼底下饱受屈辱。但是,在组织非暴力有序反抗从而解救托尔森的那个场景里,他如甘地一样非暴力的策略却最终为他赢回了力量与尊严。这里,也与电影《撞车》里黑人因种族歧视而饱受屈辱的一幕幕有莫大的不同。
最有风采的激辩场景:是萨曼沙辩论黑人应当被允许进入州立大学学习那一场,以及片尾小法默在哈佛大学辩论“公民的不服从比正义战争更有力”那一场------
圣.奥古斯丁说过:
St. Augustine said:
"An unjust law is no law at all."
Which means
I have a right, even a ty to resist.
With violence or civil disobedience...
You should pray I choose the later.
“不公正的法律根本不能称之为法律”
也就是说我有权利,甚至是责任来反抗
是用暴力?还是用公民的不服从?
你们应该祈祷,我选择了后者。
这最后一段铿锵有力的陈词,是列举了他们亲眼目睹黑人被处私刑后的屈辱事实来言说的。辩论队不只在话语本身战胜了哈佛大学校队,意义更深的,是小法默等一干辩论的辩手此后一生中致力于争取黑人种族平等的事业,并为真正赢得黑人的尊严取得最后的胜利。言语不只在言语本身得胜,更在行动中取胜并得以兑现。
影片不只有力量与激情,还兼有诗心与柔情,它文字上的美丽让人领略到英语语言文字那抑扬铿锵的气势与风采;它让人激赏辩手演讲的口才与雄辩,同时也领略到黑人演员那十分出众的神采。
I am------the darker brother.我是一位黑人兄弟------
I live,and I eat well,and I grow strong. 我吃得香住得好,我十分强壮;
Besides, they'll see how beautiful I am.你们已然看到,我是多么的美。
How beautiful I am. 黑人兄弟,有多么的美。
这种美,在丹泽尔.华盛顿咬烟斗的姿态里,也更在影片末尾那个鼎盛辉煌背后一转身独自离开的安静背影里。
Debate is blood war,it's combat.辩论非常严酷,是嗜血的战争。
Your weapons are words. 你的言辞就是你的武器。
传奇传主之一是美国最有成就的诗人梅尔维尔.托尔森,因之电影里优美的诗句也俯拾皆是:
Beauty----
I heard the Old Man say
all that is beautiful drifts away...like the waters.
关于美:
我听到很老很老的人说
美像水一样会流逝
History----
History is a nightmare from I'm trying to awake.
“历史是个噩梦,我一直想从中醒来”
自怜
Self-pity----
I never saw wild things sorry for itself.
“我从来没见过粗野的事物感到自怜”
Hating you
shall be a game...played with cool hands.
Memory
will lay it hands...upon your brest.
And you will understand my hatered.
痛恨你
是需要用冷静的双手玩的游戏
记忆
会把手放在你的胸膛
你会明白我的恨从哪里来
激情励志掷地有声的铿锵话语:
what do we do here?
We do we have to do,
so we can do we want to do.
What do you have to do right now?
我们在干什么?
我们必须完成自己必须做的事
为了做自己想做的事
你现在必须做的事是什么?
When I was a child
I speak as a child.
I understood as a child.
I thought as a child.
But when I became a man
I put away all childhood things.
我还是幼童的时候
说话像幼童
理解事物的能力像幼童
像幼童那样思考
当我长大成人
我收起了所有幼稚的行为
We must impress of our young people.
That there will be difficulties that they faced.
They must defeat them.
They must do what thay have to do...
...in order to do what they want to do.
Ecation is the only way out.
The way out of ignorance!
The way out of darkness Into the glorious light.
我们必须打动我们的年轻一代
告诉他们,未来将面临着很多困难
他们必须克服困难
他们必须完成自己必须做的事
为了做了自己想做的是
教育是唯一的出路
⑧ 我的个神啊印度关于宗教的观后感
昨天看了阿米尔汗主演的《我的个神啊》(又名《外星醉汉PK地球神》),其实本以为“我的个神啊”这个命名仅仅是为了引进中国而搞笑的模仿“额滴神呀”,看完影片再结合2012年上映的《偶滴神啊》知道并非如此。整部片子充满了对宗教、对神的信仰的挑战。
我算无神论者,也并不了解印度的宗教情况或者说宗教的整体情况,但我看完影片触动很大。这篇文章就想谈谈我关于印度,关于宗教,关于这两部电影的一些看法。
刚才想搜关于印度宗教的资料,在网络输入“印度”时看到一条新闻,“印度高温已致1700人死亡”。震惊同时也在好奇,这个国家到底是如何一种情况?
首先关于印度的宗教情况:
在印度,绝大多数人都信奉宗教。根据1991年的人口普查数据,人口的82%左右信奉印度教,12%左右信奉伊斯兰教。此外,还有基督教徒,占人口的2.32%;锡克教徒,占1 .99%;佛教徒,占0.77%;耆那教徒,占0.41%,其他宗教如拜火教、犹太教的信仰者约占0.43% 。
——网络
网络关于印度宗教的问题有很详尽的介绍。提到印度,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宗教”这个关键词,我们甚至听到这样一种说法,就是你去印度当别人问你信仰什么宗教时,若你的回答是“无神论者”,会让对方感到极大的诧异和困惑。同时,作为外来宗教的伊斯兰教和本土的主要宗教印度教在印度导致了一系列的宗教冲突,印巴分治局面也是因为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矛盾造成的,在印巴分治时造成了宗教仇杀的惨剧。在现代,印度这两个主要教派依然存在深刻的矛盾。
毋庸置疑,宗教在印度的影响之大。我想起高晓松谈到“国家”时说的一句话,“国家存在的意义就是让你不用想为什么要存在国家,因为它就在你身边。”那我想在印度,宗教的存在是让人们,准确来说是大多数人民不去考虑为什么要存在宗教的。宗教像烟,像酒,像毒品,因为会上瘾。《偶滴神啊》和《我的个神啊》这两部电影的主创,我不敢说他们是无神论者,但可以确定的是他们的作品,或者他们的意识里对现存林林总总,纷繁复杂的宗教(商业化的)是抱着极大的怀疑甚至是否定的。因为宗教不等同于信仰。《偶滴神啊》里有这么一句台词,“宗教为人而生,但人不是宗教创造的。”他们也许是相信神明的存在,但这两部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观点是:真正的神明不是庙堂里供奉的神明。尊敬造物主,尊敬神明不一定要信奉宗教。
下面结合这两部电影里的一些台词或情节谈谈这个问题。
一、 “那张相片只在一种纸上有用”。
相片: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纸:卢比。这句台词是极其讽刺的,将现代社会人们唯金钱是从的特质暴露出来的同时甚至还有更加深层的意味。试想一下,当相片从甘地换成毛主席,纸从卢比换成人民币,还是这句台词。
二、“如果你是基督徒,那我就是上帝。如果你信仰印度教,那我就是奎师那。”
我认为真正的信仰是来自内心的。就像《偶滴神啊》里神灵所说,无神论者才是真正的信徒,因为无神论者跟神灵之间不存在利益交换的问题。所谓的信徒在祈祷时带着一些所谓的筹码,比如“我妻子怀孕了就添香烛”等等。当然,信仰是个人自由,我们不能去干涉或剥夺任何人的宗教信仰,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信仰宗教的方式。当他们认为这种方式可以让自己得到安慰或者让神明得到尊敬,那又有何不可。《我的个神啊》里“塔帕兹大师”说的唯一一句让我认同的话,“有人饥肠辘辘,有人以天为被,他们甚至没有朋友倾诉,你知道每天有多少人自杀、割腕、上吊,为什么?因为没有希望,如果神现身,将小块肉贴于前额,将衣服放在你手上,给他们生存的希望,那你凭什么剥夺他们这种希望?”其实不仅是在印度,即使是在中国我们也可以经常看到人们为了一件事或者一个愿望而祈祷,而并不仅限在佛教徒、基督教徒等等。有时候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祈祷的对象究竟是谁,这恰恰印证了这句台词“如果你是基督徒,那我就是上帝。如果你信仰印度教,那我就是奎师那。”——人内心深处的信仰是至高无上的,是真正的信仰。外星醉汉PK地球神,PK甚至就是自己的神,来自外星的神。无神论者,他们去探索,去思考,去追求,他们探索思考追求的是什么?不就是自己的信仰吗?总有人说中国是一个没有信仰的国家,我不同意。我认为人人都有信仰,只不过有的人的信仰可以物化,有的人的信仰就是意识形态的,社会永远不存在信仰缺失。相信自己也是一种信仰。
三、“愿神明保佑你。”
这句台词来自《偶滴神啊》里坎杰在法庭上讲的一个故事。信徒排队将大量牛奶倒在湿婆神的阳物上然后流向下水道浪费掉,与此同时乞丐饥肠辘辘。坎杰就将自己的牛奶给了乞丐,乞丐喝了牛奶,对坎杰说,“愿神明保佑你。”我听了这个故事,不由自主地跟随电影中的人为坎杰鼓掌。这个故事太美了,坎杰的方式难道不是最有效的祈祷吗?如果有能力帮助别人就倾尽全力,总是最好的故事。
《偶滴神啊》和《我的个神啊》在豆瓣上的评分都是八点几,不得不说这两部电影首先都是很好看的,包括情节叙事甚至印度经典的歌舞元素。后者的导演拉库马·希拉尼同时也是《三傻大闹宝莱坞》的导演,有人说《三傻大闹宝莱坞》是对印度教育制度的批判,《我的个神啊》是对印度宗教的强烈批判。批判、审视题材的电影在台湾、香港、大陆的新电影浪潮中屡见不鲜。毋庸置疑,社会的发展、电影艺术的发展都需要批判,审视和进步。衷心祝愿电影文化漫漫长路,不断发展,能有更好的明天!
愿神明保佑你。
⑨ 求一篇辛德勒名单的影评 200字左右
《辛德勒的名单》这部影片很长,需要有很大的耐心细细观赏。影片给人专的震慑力很大。我为属纳粹的种种毁灭人性的行为而感到发指,那些堆积如山的尸体,那些奔涌而出的血液,即使是黑白的,也叫人感到战栗。
是的,恐怖像黑夜一样布满整个世界,人们仿佛失去了所有希望,纷纷陷入绝境。而正是辛德勒的一份名单,解救了1000多苦难的灵魂,在我看来,1000多不是具体的数字,而是无数累加的希望,传递到每一个后代。
我们,也曾看到影片中的富有深意的彩色。首先是希望的泯灭,在以个普通犹太家庭对经典的吟诵,蜡烛燃烧殆尽,只剩最后一丝青烟,接踵而至的是他们的末日。再有,是微弱的希望存在,表现在一个传红色衣服的小女孩,她是如此天真烂漫,却正经受着无以复加的痛苦折磨和恐慌,最终被无情的杀死,红色随之褪去。最后是希望的重生,依然是荧荧的烛光,1000多人获救了,解放了,获得了新生。
他们以及他们的后代,一起纪念辛德勒这一代表了,最黑暗之中的光明之神,心怀着最大的虔诚。
真心的希望,世界没有纷争,没有谩骂,没有仇视,没有杀戮。我们拥有的都是爱与和平。让希望铺满大地。
拯救一个人,你就拯救了全世界! (转自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