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真实的故事影评
经典战争片拯救大兵瑞恩观后感
观看了《拯救大兵瑞恩》之后,惊叹于斯皮尔博格深厚导演功力的同时,一些东西似乎压在心头,用一个夸张些的句子来说就是——战争,离我们有多远。
80年代初,甚至更早一些出生的人,大概都是在红色电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记得小时候,一些电影,如《小兵张嘎》,《地道战》,《地雷战》,《闪闪的红星》等片子是百看不厌的。更后来些,有了《大决战》系列,更是让人大呼过瘾。同时,一种非常不好的观念也油然而生,记得高中时,同宿舍的一位兄弟曾说,“真希望现在有场战争,那样咱可以大展拳脚”当时大家也随声附和。在我们战争题材的电影中,有领导人的英名决策,有战士们的奋勇杀敌,有敌人的狼狈不堪,贪生怕死,即便是在咱们最困难的抗日战争时期,依然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游刃有余的消灭日本帝国主义的军队及其走狗。真的如此嘛?我想我们的电影中至少缺乏了一个战争中必有的元素——残酷。
从我们的老祖宗们开始,历史、文化往往都是政治人物、英雄人物充当绝对的主角。在经典的古典战争名著《三国演义》中,如果从另一种层面考虑,这完全是部血腥的小说。在主人公们谈笑间墙垆灰飞湮灭的同时,是千万生灵的涂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六出祁山……哪一场不是数万甚至十万的死亡。记得有一段,诸葛亮把司马懿困在子午谷,放火烧,我相信诸葛的肠胃应该是很好,因为这根本就是一个人间的修罗场。在我们的古典文学中,从来没有一部是以一个士兵的角度来描写一场战争的。5000年的文化,大概也只留下了一句“一将功成万骨枯”来以慰人心吧。
在《拯救大兵瑞恩》中,曾经有过两次,战士临死时痛苦的喊着“妈妈!”,这大概是整部电影中最让人感动的镜头,在一个正常人临死时,想到的一定会是自己最亲的人。当然英雄在临死时总会喊出些伟大的口号的,如《勇敢的心》中,华勒斯被行刑前那声雄壮的“FREEDOM”。在我们的电影中,每一个战士都是英雄,因为他们临死时都会喊着“为了新中国,为了共产主义……”。
中国的文化传统,与西方有着本质的差别,西方人从很早时就提出了“人”的概念,在他们心中人的生命、权利、财产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出现最多的大概是服从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忠、孝、仁、义,所有这些都是对别人的,自我这个概念,在传统文化中,是被摒弃的。 有了这种文化传统,我想就不难解释,电影中为了什么,什么献出生命言语了。
西方战争电影中也有英雄的存在,比如《拯救大兵瑞恩》中的上尉,《兄弟连》中的文特斯上尉等等,但英雄只是电影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拯》还是《兄》,其实是一种群像的塑造,他们是从不同的士兵的角度来反映这场战争,这些人人中有心肠软弱,胆小萎缩的新兵,有经验丰富,视杀人如家常便饭的老兵。无疑,这种手法使得两部影视,对于战争的描写有了种立体式的洞察。在我们的《大决战》中,我们只看到了领导者的决胜千里,深谋远虑,与士兵同甘共苦,而战士们也都是一样的英勇无畏,最多也只能算是两个层面吧。
总言之,我们的战争电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起着政治宣传的作用,而美国战争片,则在揭示真实战争方面把我们远远甩在了后面。随着国内的电影商业化逐渐普及,也许只有在票房的面前,才能真正反映中两种电影被观众接受的程度了。
望采纳
❷ 对一部经典影片的影评
十年过去了。也许是太久的缘故,令很多人都忘记了最初是怎么开始的。越来越多的同志电影前仆后继地占有了各个电影节的奖项,曾经的边缘世情变成了讨人欢心的谄媚皮相。当《盛夏光年》里的余守恒,《刺青》里梁洛施替杨丞琳赤裸的臂弯绣上一缕未完成的洁白茉莉,《植物园》中宽阔缓慢的河面上漂浮着李小冉和李琪消逝的笑声,他们都忘记了最初的开始,而直接走向脆弱的结局。所有缠绵悱恻的畸恋想象,都沦为了对青春穷凶极恶的意淫。
不,其实最初并非是这个样子的。
阿Jet:初爱的救赎
十年前的香港,当阿Jet双手插在裤兜里,漫无目的的从中环下山道一路闲逛着,在街边的橱窗内仔细打量着自己,他像每个时髦青年那样留着神气而不羁的染金发型,懒洋洋的神态,出奇的漂亮、迷人。他缺乏管教的张扬与粗鄙,混合着生命最原始的情欲勃发,是男人和女人同样渴望的街头猎物。只有当遇见阿Sam的温馨目光,连不可一世的阿Jet都会突然不好意思起来,像一个孩子似的害怕被识破自己的浅薄。
这个整日流连公厕,理所当然接受着老男人们奉迎的Money Boy,毫无愧色地面对自己的不高尚,虽然性经验丰富,但在心理上,却直接、天然、没有污染。是在生命中第一次的心动中,怀着惶恐,收敛了锋芒,不知不觉被驯服。
再没有比爱情更加具有力量的救赎了。
生命中最初的敏感情愫,是从“知耻”开始。在生活的折磨还没有降临之前,阿Jet会因为自己Money Boy的身份而羞于面对阿Sam,于是在阿Sam家的餐桌上,他摇身一变做身世清白的大好青年,讨好Sam的父母,扮乖巧与温顺,却并不是有意的欺瞒跟有所用心,阿Sam在阿Jet心里一直是个完美的对象,有着模范般的温暖家庭跟象征着正直光明的警察职业,英俊的外表和彬彬有礼的内在相吻合,令这个从不会自形惭秽的阿Jet也心生倾慕,于是会不自觉地向着阿Sam靠拢。曾经那么不可一世的人因为爱情的关系,开始变得敏感和脆弱,开始“知耻”,开始患得患失,开始丧失勇气,开始想要努力表现,并且第一次对现在的生活感到了无聊。这些细微的情绪转变,杨凡全部都刻画得恰如其分。
在一些有意无意的试探之间猜测阿Sam对自己的感情,阿Jet会为了月下的散步而心中充满柔情,也会因为他始终相敬如宾的态度感到困惑。“他到底是不是同性恋?”同性之间爱的试探大概要从这个问题开始。害怕表白后随之而来的厌恶和拒绝,一直在烦恼着却又没有勇气去揭开结果的问题,只好在一天又一天懵懂的情意中偷偷注视着心中的那个人,许多同志比常人更懂得体会暗地里的热爱。
阿Sam:抵死的清白
然而阿Jet和阿Sam的爆点在于他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杨凡用两种完全迥异的环境和身份造就了两个人在情感诉求上的差异,以至于这次偶然的相爱变得优柔寡断,充满立体的冲击力。如果说阿Jet是完全原始单纯的凭本能在生活着,阿Sam的部分里我们看到了更多克制,隐藏和挣扎。
清新少年的恋爱轨迹恰好和阿Jet相反,在规矩重重的温馨家庭与每日买漫画的办公室之恋中能得到的情感出口十分有限,于是阿Sam会迷恋上那个不羁浪子K.S,在这一点上,阿Sam没有终点的付出和阿Jet不计期限的暗恋都来自一个原因,为自己所不能获得的特质深深着迷。阿Jet的部分为我们描绘了可爱的初恋情怀,阿Sam的部分却展示了一个模范青年如何沉沦的全过程,警察制服与肉体诱惑,办公室里戴着黑框眼镜的老实恋人与那个嘴角带着邪气微笑的诱惑男子,美满的家庭、温顺的性格和不计一切的出卖自己博取欢心,无懈可击的完美表象下一定会有可怕的残缺,正是这对比鲜明的映照才逐渐揭开阿Sam的感情走向。从小被灌输的社会准则与内心的欲望居然是相违背的,这挣扎一度令他失足到更深,而堕落也并不能解开心扉,却有着越积越深的瘀伤。最后的一跃,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被父亲撞破与阿Jet的亲热只是一个导火索,终究其因,仍是并没有真正认同自己,社会角色和内心角色的错乱令他永不能释怀,若不能坦然面对自己,又何谈面对这个残酷社会呢?对于有些人来说,迈出这样的一步大约也要花费比生命更长的时间。
他们:圈内和圈外
阿Jet,阿Sam,K.S,阿青,这些人物的联系把故事画成一个完整的圈,同志圈当然有轻率的性,当然有许多如K.S.一样的情场浪子,但也不乏患得患失的真感情,像阿Jet这样真切体验到爱的青年,像阿Sam这样在自我与社会之间交战和痛苦的人,还有阿青这个曾经也向往过幸福二人世界却已经走得太远的Money Boy。在同志这个小社会里,有太多不一样的前世今生,杨凡为我们所描绘的青春群像,由于冥冥中的关系而一个接一个出现在同一个故事里,他们偶尔被命运联系在一起,互相影响着,最后又必须独自一个人面对自己的人生。这种看似戏剧性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也真实地出现在每个城市的同志圈内,世界虽然很大,但这少数的有着相同属性的人们总是会自然走到一起,所以,想必阿Jet,阿Sam,K.S,阿青他们的故事还在许多地方继续发生着,并且会一直发生下去。
说来,《美少年之恋》令人记忆犹新的地方大概是在这里,因从来未见过一部同志电影,能这样贴切而真实的诉说着中国同志社会的故事,用一种熟悉又自然的角度,亲切又直接的态度。在所有肮脏、低俗、粗鄙甚至是变态的情节里,都找不到肮脏、低俗、粗鄙和变态,同志导演的同志电影倒反而比那些伪装品有着更健康的气质,正因为首先是导演剔除了那些猎奇的心态,所以镜头才会显得如此干净,所以我们莫名其妙的在这场电影里只铭记了忧伤而美好的情怀,因为杨凡给我们带来的结尾,是爱。
从妖娆迷幻的《桃色》、妩媚生姿的《游园惊梦》一路倒退回去,脱去浮华虚妄的外壳,杨凡也曾经在《美少年之恋》里用朴素诚恳的手段,把感官与灵魂的初次结合描绘得如此灿烂。倒并不是电影里有什么惊世骇俗的情色镜头,或者凄厉唯美的情节,虽然初登银幕的冯德伦与吴彦祖,都有着使人惊艳的青涩之味,但整部戏的光芒,却是在那些细腻的情绪展现中,那些摒弃修饰之后的原始的情感体现上,既真实又散发着淡淡的诗意,如同我们曾经亲身体验过的回忆。
❸ 电影《人体的故事》观后感
《活着》——《在细雨中呼喊》后的余华与《英雄》前的张艺谋 电影《活着》,1994年出品,制片人:邱复生;编剧:余华、芦苇;剧本定稿:芦苇(盗版碟字幕模糊,不知是否准确。);电影音乐:赵季平;导演:张艺谋。 进入电影的感觉后马上就会感到同阅读小说的鲜明差异,余华的叙述角度是客观的,而电影的表现方式是主观介入的,导演和编剧放弃了原作中的“双重叙事”,对整个故事进行了重构,体现了鲜明的艺术特色。 小说中的福贵的一生是漂流的一生,有些情节还是“生硬”的,但是由于是双重转述的“回忆”结构,可以理解为小说结构上对作者情景设置的回应,但是电影中就不能这样来解决,因为电影是以共时性的叙述角度来表现整个故事的,而且还要有情节上紧凑和集中。在这方面比较鲜明的例子是福贵被抓壮丁的缘起,小说中是军队到城里的街道上直接去抓丁去拉大炮,而电影中是福贵去各个地方巡演皮影戏,在乡下遇到了国民党的流军被抓去的,在情节上就要合理的多,为了情节的连贯,电影中设置了一条重要的线索——皮影。从赌场中的皮影班主龙二诈取钱财到电影结束时福贵为小孙子馒头将小鸡放到早已经空了的皮影箱子里,皮影作为命运的缩影,活着的见证已经和整个电影密不可分了。 福贵是一个败家子,然而由于命运的际遇成为了自食其力的“城市贫民”,这一转折的标志就是 ——皮影。被抓了壮丁的时候,福贵拼命保住了皮影箱子,因为“还指着这养家呢,这是借人家的,得还。”这时候福贵在乱军中已经确定了自己的身份,在被 ***的军队抓住后,小战士用刺刀轻轻穿透了皮影,在阳光下细细端详,这一箱皮影告诉了***的军队,福贵是劳动人民,福贵由此给解放军唱戏,拉车,也算是参加了革命。此时的福贵已经在命运的水流中如一片枯叶流转了,看电影版的《活着》就是在看命运带给了平凡的人生什么,电影版更加突出的是,命运的悲剧不是无原因的,人为的命运的悲剧也许才是更大的悲剧,在一个个“伟大”的时代中,人是如何的努力也难以把握住自己的命运,人的徒劳,人的无奈,人的卑微的欲求——活着,是如何的被践踏。或许,余华在小说着力淡化的“人类无法忍受太多的真实”,在电影中又被还原了。也许这才是电影无法在大陆公开放映的关键所在,而沉于哲理的小说,终于在1998年在大陆出版了。 皮影或许更能代表福贵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在1958年大炼钢铁的时代,连皮影上的铁丝也要拆下来取炼钢,“制造解放台湾最关键的两颗子弹”,于是才有了福贵去工地上的唱戏,才有了妙趣横生的小有庆的形象生动地刻画。陪伴福贵几十年的皮影终于还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烧掉了,但是皮影的箱子还在,小孙子的小鸡还是可以放在里面的,就像福贵的人生,不断经历惨痛的种种的打击,命运已经千疮百孔,福贵依然平凡,依然活着,依然坚持了太过卑微的希望——活着。 当福贵将小鸡放进箱子的时候他又说起了和有庆说过的那段平凡朴实,又满含辛酸的希望的话:“小鸡长大了就变成了鹅,鹅长大了就变成了羊,羊长大了就变成了牛。”于是小馒头像有庆那样问道,“牛长大了呢?” 那时福贵对有庆说:“牛长大了共产主义就实现了。” 这一次福贵却回答说:“那时馒头也长大了。” 福贵缓慢的期许悠悠穿越了历史,在我的心头萦绕不去,是呀,馒头总会健健康康地长大吧。 但愿。 活着不是福贵的专利,每一个人都在命运中苦苦挣扎,家珍、老全、春生、镇长、凤霞、二喜、有庆、王教授……他们的命运就是中国的命运,是最普通的中国老百姓的命运,有些人活过来了,有些人死去了,命运,往往不肯将幸福给予善良而又卑微的人们。 小小的有庆死于1958年,在家珍深深的自责和春生的愧疚中,观众不自觉地将眼光投向了那个时代,投向了巨大的历史的反讽式的叙述中,没有人会不感觉到辛酸,这些善良又懦弱轻信的人们在时代中的痛苦。有庆死掉了,他没有睡过一次好觉,他是那么机灵和可爱。 沉默的凤霞死于1967年,死于难产,也死于时代。死于一家被护士学校的红卫兵小将夺权的医院。她是幸福的,又是不幸的,她应该和二喜有平凡朴实却幸福的家的。为了她的顺利生产,万二喜从牛棚里提出来了一个已经三天没有吃饭的“反动学术权威”王斌教授,这之后有了许多的如果,如果福贵没有给王教授买那么多馒头,王教授就不会撑着,如果家珍没有主张给撑着的王教授喝开水,王教授就可以救下来凤霞,如果福贵可以留意一下王教授……如果……还有无数个如果,可是凤霞终于死了,死于产后大出血。当红卫兵小将(她们还只是孩子)惊慌失措地寻找“反动学术权威”时,观众欣慰地看到了人性的火花。十年后王教授已经不再是 “反动学术权威”,可是只吃大米,连一点面也吃不了了,用东北话就是吃伤了。这是喜剧却又是辛酸的喜剧,是黑色幽默。当半死不活的王教授对要摘下他脖子上的“反动学术权威”牌子的万二喜说:“还是带着好”的时候,又有谁不会感到辛酸呢? 一辈子“相信革命相信党”的镇长骨子里是一个善良的老农民,他莫名其妙地成了镇上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他是单纯的,乐观的,有韧性的。 文革中,春生的老婆“自杀”了,只有一张死亡通知。在前线参了军的春生解放后成了干部,自此和福贵走上了不同的道路,福贵是老百姓,他们又何曾改变了善良的本性。春生也成了走资派,成了边缘人,春生不想活了,可是一直没有原谅他撞死了有庆的家珍却对他说“外面冷,进屋说吧。”对他说,“春生,你记住,你欠我们加一条命呢,你得好好活着!“这就是温情吧,在一个大家都要和走资派划清界限的年代。 老全为了寻找在部队里的弟弟,中了流弹,死掉了。 这是电影中的人生。 同小说比较一下,我们可以发现有些什么不同, 小说中有庆之死是由于人性的卑劣——由于有庆的血型和大出血的县长夫人一样——小小的有庆被抽血至死。 凤霞的死是由于不可制止的产后出血,自然也没有什么王教授。 老全的死是事出偶然。 春生由于文革中的折磨得自尽了。也没有几次三番上福贵家致歉的情节。 家珍死于疾病。 二喜死于事故。 馒头(小说中叫苦根)是被豆子撑死的。 小说中只有福贵自己活了下来。 阅读中似乎可以看到余华一贯的冷静和节制的风格之下还有一种形而上的哲思的倾向,同命运联系紧密,小说中一以贯之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情绪的张扬,相比电影,人面对的处境似乎更加残酷,但是却有一种远离政治与时代生活的倾向,双重叙述的结构本身就给语言造成了一种距离感。 而电影却完全不同,如果说小说充满了温情是人的自发行为(小说中的福贵的思考问题的角度和层次和电影中有相当的差距),而电影中则带有互相扶持的意味,电影中的温情更加自觉。小说的笔触是相当冷静和有距离感的,电影中却多了一种向我们的处境发问的执著态度,虽然电影的视角是小人物的,而这些善良的小人物也没有向命运发问的勇气和意识。电影上有许多细节是很戏剧化的,这点由于小说的叙述方式是无法加以鲜活的表达的,小说中也有很多厚重有质感的段落由于平淡的情节和舒缓的表达是不适于用电影的形式来表达的(比如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福贵家的生活)。电影是对小说的一次成功的再创造。比较上可以指出的还有电影含有黑色幽默的意味,许多情节是喜剧的,但是笑声中是含着眼泪和辛酸的。黑色幽默就意味着反讽和沉重(这后一点可以将本片和冯小刚的贺岁片区别开来),而这正是中国小说或者电影中缺少的形式,很高兴看到电影版的《活着》做到了。黑色幽默还意味着一种反抗的嘲笑的超越的态度,虽然作品是如此规矩,如此的老实,这在中国假如不跌入媚俗的大圈子的话是要称作先锋的。 电影和小说的比较中,电影的优势和小说的优势同样明显,演员的表演,语言的感觉,速度、语气,布景、音乐……本节基本上限于剧本和小说文本中的比较,但是有的部分不得不借助于电影的特殊性。电影的对白中蕴含的精彩细节是如此惊人,以至于将电影有限的容量拉得无比巨大。 在电影中,每一个人物都给人印象深刻,在小说中没有这种感觉,当然这是应为小说的叙事策略造成的,和小说的整体风格和表现意图是统一的,但我更愿意将这作为电影版的优点加以赞扬。 春生是鲜活的,他对于汽车的热爱在体现了人物性格的同时也体现了编剧的逻辑力量,在后来有庆出事故的时候恰恰是“汽车惹的祸”(虽然从深层次上说是失去理性的盲目纯真的狂热惹的祸,是时代惹得祸,是民族性的积淀惹的祸)当春生狂怒着说:“不坐了”的时候,观众看到了人性的善良愧疚和真实。 有庆和凤霞的姐弟情深在电影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表现,当小小的有庆和几个欺负姐姐的小孩在扭打在一起,当有庆将面条倒在“坏小子”的头上,当凤霞去砸汽车的玻璃的时候…… 在有庆、凤霞,福贵、家珍一家的亲情的细节的精细设计上,我承认我比起小说更喜欢这些生活化的场景,因为和小说的距离感相比,我更喜欢这里的真切和热度。 或许这是因为电影是表演的,表演本身就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超越,我于是不喜欢书中一位和一只垂老的黄牛一起耕地的老农民几乎不含任何情感的客观叙述。我更喜欢具有形式上的象征意味和超越意味,或许还有一点机智意味的艺术品。 我下面想说到的是反讽与电影中的两种逻辑。《活着》这部电影中充满了反讽,有一些是从小说中脱胎而来,比如镇长(小说中的队长)的三炮解放台湾论,但是书中比较含蓄,只是说:“这钢铁能造三颗炮弹,全部打到台湾去,一颗打在蒋介石床上,一颗打在蒋介石吃饭的桌上,一颗打在蒋介石的羊棚里。”到此为止了。电影中镇长却昂扬地说:“这钢铁能造三颗炮弹,全部打到台湾去,一颗打在蒋介石床上,一颗打在蒋介石吃饭的桌上,一颗打在蒋介石的茅坑里,叫他睡不着觉,吃不上饭,拉不了屎,台湾就解放了!”可以看出,电影版的语言中更有一种狂欢的气氛,一种玩笑的气质,一种昂扬的精神。我把这样的“夸张”叫做“反讽”。按照现实的逻辑来看,就算当年的人们可以说出这样的话语,他也明白这是虚妄和“自我乐呵”(自欺欺人),但电影偏偏就把这演成理所当然,这就是拍电影的不安分,在现实主义的原则下(假定使用了这种原则)还有超越的幻想。 小说中这样的地方在幽默中又饱含着辛酸,实在是电影的光华的闪现。类似的地方还有皮影戏的铁丝可以做成解放台湾的最后两颗子弹,当福贵好不容易想办法把皮影保住了之后,“小告密者”有庆大叫,“不解放台湾了?”镇长乐呵呵地只是说,“台湾是要解放的,要解放的。”走掉了,大家都明白,用几根铁丝来解放台湾实在是太过离谱,可是这并不妨碍大家“照章办事”,然后想出另一个并不高明的借口将这虚伪的目的架空。我把这种办事的逻辑叫做生活逻辑或者老百姓逻辑,在这种逻辑之上还有一种逻辑,叫做革命的逻辑,在各式各样的反讽中,都贯穿着这两种逻辑,这些地方才是电影和小说最不相同的地方,也是电影中最为精彩的地方,看到这里时,只懂革命逻辑的大可慷慨激昂,而两种逻辑都懂的人大可会心一笑。 再试举几例两种逻辑和反讽的运用。我们就可以看到革命逻辑和老百姓逻辑哪一个更有效,为什么我说这部片子的最大力量(或许也是无法公映的原因)在于这两种逻辑的较量,在于黑色幽默的反讽。 在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时候,镇长到福贵家要福贵烧掉四旧(皮影),福贵为了保住这些“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想出了主意——他竟然要用这些皮影成立一个“毛泽东思想皮影宣传队”。这是典型的革命逻辑和老百姓逻辑的冲突,结果呢?皮影被烧掉了,革命逻辑胜利。 在凤霞和二喜结婚的时候,大家齐唱革命歌曲,手捧红宝书在“东方红”号上照全家福,福贵和家珍收到几十本毛泽东选集……最有趣的是二喜在把凤霞接走的时候,对着墙上的主席像说了一句话(极其郑重其事):“毛主席他老人家,我把徐凤霞同志接走了。”然后对着福贵和家珍(双方笑意盈盈)说:“爸、妈、我把凤霞接走了。”两位老人连声说:“好、好” 婚礼后春生带来礼物祝贺,家珍还没有原谅春生,嘱咐福贵将春生的礼物退回去,福贵一脸愕然地举起了一幅主席像…… 这里我们看到的是革命逻辑和老百姓逻辑的和谐统一。 最后,当春生被打成走资派,二喜将这个消息告诉福贵时,说到:“咱们跟他可要划清界限呀。”福贵一愣,马上说道:“有界限,有界限,一直都有界限。”就是在这天的晚上,想要自杀的春生彻底得到了家珍的原谅。他们告诉春生,要活着,“在怎么着你也得忍着,熬着,受着,活着。” 这里,革命逻辑遗憾的失败了。 我们可以看到,这两种逻辑是怎样在一个人的生活中存在,而一个最普通的老百姓(他往往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总是在做出怎样的选择。 其他的幽默和反讽还有,但我想我不必再举例了,假如我相信革命的逻辑,站在那一边,也许会永远“胜利”,相反,生活逻辑总是处在弱势一方,常常失败,但我想我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活。 当然,对这些情节的处理和看法很有些人持不同的意见,在这里我且引王小波先生的一句话,“天空应当是蓝色的,但实际上是红色的;正如我们的生活不应该是我写的这样,但实际上,它正是我写的这个样子。” 说这些地方是绝对的现实主义,我没有这种经历,假如你有,我亦只好同意。
❹ 哪些电影的剧情是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的
恋恋笔记本》一家风光迤逦的私人疗养院,一位神秘的老男人每天都会准回时拜访一位患有老年痴呆症的答老女人。他总是在腿上摊开一本褪色的笔记本,轻轻地为女人讲述其中记载的故事,每当女人听到日记中的字句,脸上就会迸发出异样的神采,仿佛再次回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❺ 求一篇电影影评.
《男孩别哭》(美国电影):在边缘的边缘,有纯蓝色的眼睛几年前,当我第一次看完《男孩不哭》的时候,直觉地不喜欢,觉得这部电影沉闷不堪,再不愿看第二遍。我讨厌它阴暗的画面,讨厌它惨烈的故事情节,讨厌Hilary Swank的扮相。但是直到几年后的今天,当我再一次重温这段悲惨故事的时候,我才发现,我对它的排斥,来自于心底的哀伤。
播放电影的时候,身边不时有人发出恍然大悟的声音:“哦,原来她是同性恋。”我只能很无奈对他们解释,“她不是同性恋,她是异性癖。” Brandon这样的角色,已经边缘化到了这样的地步,连我们这些心理学“专业人士”都无法为其定位,实在是很可悲的。更是难以想象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知道异性癖呢?人们只会赐予这样的人一个词:变态。
对于现代社会,同性恋群体是个逐渐浮出水面的边缘群体。但是异性癖,却往往被掩盖在同性恋群体后,在边缘的边缘。报纸上谁谁谁又决定变性这样的新闻,往往只是人们茶余饭后怀着猎奇心理闲聊的时候才会想到的。
无知往往带来恐惧,随后产生的,就是排斥和迫害了。什么是正常的?什么又是不正常的?这样的问题,似乎三言两语是解释不清的。可是对于大众而言,与多数一致的就是正常,反之就是反常,似乎真理如此简单。在本片中,我们眼睁睁地看着了一个男权社会对一个边缘女子的暴行,却无能为力。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悲惨的故事竟然在现实生活里发生过。然而,藉由真实案件改编而来的电影是否能唤醒人们的理解,人们的良知呢?如果一个渺小生命的消逝仅仅带给观众一声惊叹,这是否说明人们早已经麻木不仁了呢?
在男权社会里,女人是弱者,而任何打破这一规则的人都将受到惩罚。John的眼中,女人永远只能是男人的附属品,是不能和男人并驾齐驱的。所以当他发现Brandon居然是个女人的时候,他感到他所谓的尊严受到极大的侮辱,因此他残暴地羞辱了Brandon以恢复自己的权威地位……那一系列暴行,是怎样低劣的人渣才做得出来的!
许多人在看《男孩不哭》的时候,几乎都会产生对Brandon等人同情和对John的愤怒和谴责。但是,电影结束了,生活还在继续,人们是否考虑过在生活中,他们是否仍有意无意地漠视或者歧视着像Brandon这样的人呢?
想起《逆女》里经典的台词,“我们没有伤害别人,别人为什么要来伤害我们?”可悲的是,这个世界,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答案的。
性别只是一个符号吗?你爱上的是他的人?还是他的性别?还是包含他的性别的他的人?很拗口。可是很多人无法回答。什么是爱?爱能超越世俗的偏见么?
世界如此丰富多彩,可是人类社会却如此狭隘。像Brandon这样的异性癖,还将长期生活在人们的视线之外。但是,随着爱和理解在人们身上逐渐苏醒,社会对边缘的边缘也日益关注。
影片中最安静的画面,莫过于三个女生曾在麦克风前低吟浅唱:“the bluest eyes in the Texas……”如果可以,让我们抛弃心中的偏见,你会发现,在边缘的边缘,有纯蓝色的眼睛。
❻ 急需艾尔文与花栗鼠影评或 背景 , 这部电影是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么谢谢
影片对于成年人来说,就好像每隔秒钟会有一个大木棒猛击你的头部一下,造成的疼痛两天内都没办法消除下去。
——《纽约邮报》
这是一部描述了会唱歌的花栗鼠的电影,也许你没办法找到比它更糟糕的了。
——《洛杉矶每日新闻》
好莱坞仍然在孜孜不倦地利用着电视领域为数不多的资源,带来的却只有困窘和厌倦。
——《纽约时报》
影片中的角色未留下任何深刻的印象,已经丧失了他们之前在动画片中的魅力。
——《好莱坞报道》
除了三只花栗鼠的CGI形象还算可爱,其他的部分都是一团糟。
——《底特律自由新闻》
【永远找不对出路的真人动画电影】
人,总要有点擅长的地方,才有可能在自己所专注的那个小环境里站得住脚,如今看来,导演蒂姆·希尔肯定是找到了,他发现自己最拿手的电影领域,就是将动画角色,与呆滞无趣的真人结合在一起。这一次他看中的是那个已经有49年历史的经典动画角色,可是却制作了一部仍然像50年前那般粗俗的作品。
回溯到1958年,唱作人出身的罗斯·巴达塞里安(Ross Bagdasarian)创造了三只名叫艾尔文、西奥多和西蒙的花栗鼠,由它们衍生出来的一个又一个电视动画故事,伴随了整整两代人的成长……说到这里,不难发现的是,这三个非常有群众基础的动画角色,本身就是一个招呼大家蜂拥进电影院的最好卖点,即使是在将近50年后的今天--我们甚至仍然可以预计,它们所带来的影响至少还能够持续个十几年。说到这里,忍不住提个建议,只是建议,下部以这三个花栗鼠为主角的电影,能不能制作成纯粹的CGI动画?而无需真人在这里搅和?蒂姆·希尔之前已经执导过一部让人头疼的《加菲猫2之双猫记》了,然而他显然并没有从上一次的“败笔”中吸取教训。
其实影片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它太过依赖于真人演员了,似乎忘记了真正吸引大家目光的,是那三只能够载歌载舞的花栗鼠。于是乎,《艾尔文与花栗鼠》非常不幸地掉入了专门吸引小孩子的类型“怪圈”当中,首先它不是《美食总动员》,也没办法与《怪物史莱克3》和《蜜蜂总动员》相媲美,因为它似乎只能讨得3-7岁孩子的欢心,他们也许会在电影院大声嚷嚷,无论备受他们喜爱的花栗鼠受到了什么样不公平的待遇,都会引起这些小观众的愤恨情绪……三只花栗鼠经历了现代电影技术CGI的重新着色和更新之后,显得更加可爱了,尤其是西奥多,你简单有一种想将它带回家的冲动,如果发行商够聪明,就应该多生产一些影片的周边产品,肯定热销。至于那些成年观众,这里就只能说抱歉了,因为你之前可能看过太多类似的寻找家庭温暖或利用影射音乐工业的黑暗来取乐的作品了,不难发现每一部都比这部强--《艾尔文与花栗鼠》基本上没有丝毫新意和创造力而言。
好在影片并非没有任何可取之处,一致对影片撇嘴的观众们,不约而同地都对其中所营造的音乐力量缴械投降了。所以影片中最具娱乐效应的部分,就是那些可爱的花栗鼠的歌舞表演,它们随着音乐扭动身体,韵律感十足,而且赏心悦目,尤其是跟随着音乐《巫医》(Witch Doctor)响起时的那部分场景,甚至让你产生了一种让这三只小花栗鼠在我们的流行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想法。
【一直处在梦游状态的真人演员们】
《艾尔文与花栗鼠》里包含了太多耳熟能详的节日歌曲,而且是以一种如此新颖且尖锐的嗓音唱出来的,让你多多少少产生了一种想笑的愉快心情,而且你也不会因为被逗乐而觉得感情受到了伤害……由于影片改编自一部曾经非常流行的卡通动画电视剧,即使讲述的是一个全新的故事,文化底蕴还是有些的。自从有了之前同样拥有“群众基础”的电影版《加菲猫》之后,这部《艾尔文与花栗鼠》会获得怎么样的结局,你多多少少也能预料得到--反正就是普普通通,没啥新意,将会以最快的速度在电影浪潮中退却。
其实最让人难以理解的,还属杰森·李的选片标准,曾经在电影行业中辗转了几个年头的他,因为找不到出路而转投了电视领域的脚下,通过一部《愚人善事》大放异彩之后,杀了个回马枪,重回大银幕……也许这是对他之前演了那么多糟糕角色的一种惩罚吧,如果他真的聪明到像比尔·默瑞一样,就应该懂得什么时候把自己的脸遮起来,藏身幕后,只是提供声音而已,就像他之前为《超狗任务》中的那只比格酷狗配音。
杰森·李在影片中饰演大卫·塞维尔,一个失败的词曲作家,他那压抑的生活在遇到了三只花栗鼠后得到了改善。因为它们能唱能跳,大卫专门为它们创作了一首《圣诞节,别迟到了》,立刻就引起了一连串轰动的反应。大卫以前的朋友伊恩是一个自私贪婪的权势人物,他通过许诺让花栗鼠们成为百万富翁,而引诱走了它们……事业上稍稍有点起色的杰森·李,本来是影片中受到期待的支撑点之一,而他那种相对带有讽刺调调的漫画式的表演风格,也成了观众走进电影院之前的向往。然而不幸的是,大卫这个角色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梦游状态,无趣到让人抓狂--也许你可以将此归罪于,与杰森·李演对手戏的,是三个“看不见”、需要后期合成进去的花栗鼠,所以他的表现才会有失水准。即使创造花栗鼠的幕后数码制作团队中有一些是来自于《冰河世纪》的动画师,他们的辛勤劳作与才能,使得《艾尔文与花栗鼠》在真人与动画结合的质感上,要比《加菲猫》好得多,可是这一切都没办法阻止过于受到重视的真人演员所带来的毁灭性后果。
也许这时候你可能要庆幸了,好在影片只有短短的90分钟,还不算那么难以忍受,就算故事单薄到没有什么实质内容,就算支撑它的都是那种最为廉价、一点都不好笑的笑话……这样一部稍嫌愚蠢的作品竟然是由三位编剧乔恩·维蒂(Jon Vitti)、威尔·麦克罗伯(Will McRobb)和克里斯·威斯卡迪(Chris Viscardi)组成的创作团队共同完成的,确实有那么点说不过去了,就连高潮部分都是草草带过,完全没有说服力--三只小花栗鼠不想继续进行世界巡演的原因,竟然是因为太累了?
大卫·克罗斯在影片中饰演的是那个邪恶的经纪人伊恩,也是一个非常不尽责的反面角色,从头到尾都在尝试着露出虚情假意的笑容,仅此而已,感觉上克罗斯似乎一直在寻找编剧显然忘了赋予给他的角色的那种邪恶感。至于杰森·李,前面已经说得很多了,他在这部影片中惟一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扯着脖子无数次地喊:“艾--尔--文!”
想来,当今绝大多数年轻的以及不太关注美国早年动画剧集的同志们,肯定面对这三只长相不起眼的花栗鼠,会陌生的不能再陌生。的确,早在大约半个世纪以前,这三个小家伙就已然从20世纪福克斯公司动画部门的“生产线”上蹦下来了。并且,以它们在唱歌、舞蹈方面的独到“天赋”,瞬间在各类电视节目盛行的激烈竞争中成功站稳脚跟。当时正处在电视媒介迅猛发展的黄金时期,动画片作为表现力后跃且不拘一格的形式也迅速脱离了大银幕有限放映能力的束缚。也一举摆脱了在影院中作为大多数常规尤其是大制作影片暖场放映的尴尬地位,逐渐在小荧幕上大展身手。或许,在早年间进入中国的迪斯尼动画《米老鼠和唐老鸭》换成是20世纪福克斯的《艾尔文和花栗鼠》的话,如今伴随几代国人成长且脑海里至今难忘的好莱坞动画形象就是这三只可爱的花栗鼠了。
就在《艾尔文和花栗鼠》在电视上一路走红的同时,20世纪福克斯乘胜追击,坚持开发以及完善动画片本身的同时,又将三只小花栗鼠的事业进一步拓展到了音乐领域:以三只可爱的小花栗鼠之口演绎出经典的三重唱。不少曾默默无闻的原创歌手、配音演员、原创音乐都从这里走上了事业辉煌的道路。尽管经历了几十年的沧桑洗礼,音乐及配音演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三只可爱的小花栗鼠却依然保持年轻活泼。其系列原创音乐灌录成的盒带,在全世界热卖超过了3400万套之多,以高达40多个的语言版本在多个国家流行。并屡次在葛莱美大奖上摘得殊荣。而在故事题材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情随事迁地发生着不断的变化。甚至到了新旧世纪之交,此系列动画片还推出了《艾尔文和花栗鼠遇到弗兰肯斯坦》和《艾尔文和花栗鼠遭遇狼人》,可谓是迎合了当时的世界主流影视市场。
眼下,在计算机成像技术和三维动画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传统的二维动画之路已然越走越窄。就连曾经称雄动画市场几十载的动画王国迪斯尼也无奈在动画新宠的冲击下改走新技术之路。而在动画电影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20世纪福克斯在翻箱倒柜之后,将这三只已然年过半百的花栗鼠兄弟搬上大银幕。并分别穿上了时髦的帽衫,与人类一同做起了唱歌跳舞的生意。无所不能的CGI技术再次大显身手,将毛茸茸的三只花栗鼠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再加上他们能歌善舞的传统优势,想必会再次勾起人们当年美好的回忆。
[编辑本段]精彩花絮
·由20世纪福克斯公司推出的三维动画电影《艾尔文与花栗鼠》(Alvin and the Chipmunks),根据最受欢迎卡通影集改编,是部适合合家观赏的喜剧片,剧情真情流露,音乐更是悦耳动听。
·在美联社的采访中,小罗斯·巴达塞里安表示,影片中大卫·塞维尔和花栗鼠一起演唱《花栗鼠之歌》(The Chipmunk Song)时使用的钢琴,就是此系列动画的创造者在现实生活中使用过的钢琴。
·宣传用的海报以假名字“西蒙”运至各大影院,当然,就是影片中三只花栗鼠的名字之一。
❼ 电影《美国骗局》改编自美国80年代国会贪污案,这个案件的真实故事是什么
12月25日在北美上映的《美国骗局》基于其豪华演员阵容可谓是“圣诞档”的绝对大片,未正式上映即横扫第79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多项大奖,更领跑金球奖提名,剑指奥斯卡。
这部电影之所以既有人气,又能获得学院派的青睐,主要是因为它是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的。
从小他的人生就与骗术捆绑
讲述这个故事,还要从梅尔文·韦恩伯格这个人说起。他是电影《美国骗局》中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的欧文·罗森菲尔德的原型。
韦恩伯格的父亲是名犹太人,母亲则是来自瑞士的移民。从小,韦恩伯格的人生就与骗术联系在了一起。根据后来出版的韦恩伯格口述的传记《刺人》中描述,早在1931年,年仅6岁的他就从小学老师那儿骗了几枚作为奖励的金色小星星。三十出头的时候,韦恩伯格带着第一任妻子玛丽和他们的三个孩子离开了他的出生地纽约布朗克斯区,搬到了美国西海岸。在这里,他以卖夹克衫为生。别以为他这回只是老老实实地卖东西,这些“夹克衫”是只有前襟没有后背的。“我每天早上出摊,将这些‘夹克衫’卖给那些正在上班途中的人们,因为他们行色匆匆根本没有时间仔细察看。”韦恩伯格回忆说。
后来,韦恩伯格又将他的诈骗“事业”带回了他的家乡纽约,向意大利移民兜售假冒的意大利玻璃制品。然而这些“小钱”很快就难以让他满足了。他在纽约长岛成立了一家名为“伦敦投资者”的公司。根据法院材料,这家公司以帮助那些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人办理房屋贷款为名,从中收取手续费,而事实上,贷款永远也不会批下来,它想套取的只是你的手续费。“苍蝇不叮无缝的蛋,那些守法公民当然不会来我这里申请贷款,他们会去银行。”韦恩伯格说。
为让骗术成功摆足排场
韦恩伯格深谙骗术之道———要想让骗局成功,关键是表面功夫一定要做足。他的办公室一定会选在一幢非常漂亮的大楼里,里面安放着最豪华的家具。他会派一辆加长版的林肯轿车去接客户来他的办公室洽谈生意。而他则偷偷地在车里面安装了窃听器,“所以在他们到达我的办公室的时候,我已经知道他们所有的底牌了。”韦恩伯格说。
韦恩伯格在女人的问题上也一塌糊涂。他背着住在郊区的妻子,给女秘书在城里租了一套公寓。妻子一怒之下与他离了婚,韦恩伯格随即迎娶了这名女秘书(《美国骗局》中詹妮弗·劳伦斯饰演的罗莎琳的原型)。但好景不长,仅仅5年之后,他再次有了外遇,这次是一个名叫伊芙琳·奈特的英国女人。她就是电影《美国骗局》中艾米·亚当斯饰演的人物的原型。
被捕后与FBI达成秘密协议
1977年对于韦恩伯格来说无疑是他骗术生涯的巨大转折。一个名叫李·斯克莱格的房地产经纪人,付给韦恩伯格3500美元手续费,让后者帮他办贷款。贷款迟迟下不来,斯克莱格意识到他可能被骗了,于是将此事报告给美国联邦调查局(FBI)。韦恩伯格以涉嫌欺诈罪被逮捕。他的情妇伊芙琳也因为帮助他拉拢客户被逮捕。
在被送上法庭之前,韦恩伯格与FBI达成了一项秘密协议。“FBI让我给他们干活。那样我的三年监禁就能变成缓刑。”韦恩伯格回忆说。1978年2月,FBI让韦恩伯格帮助他们追回被偷走的两幅价值百万美金的名画。但在此过程中,他发现自己卷入了一桩政治腐败案。FBI于是再次利用韦恩伯格“钓鱼执法”。为了能够与涉嫌受贿的幕后人物接触,韦恩伯格成立了一个假公司“阿卜杜勒公司”,称幕后出资人是两名阿拉伯酋长。这次行动揭露了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公职人员受贿丑闻”(Abscam),其英文名称就是“阿拉伯骗局”(Arab scam)的简称。
❽ 求一部电影的影评,什么电影都行。
有阵子不看片了,杜琪峰的那个新的探也没看,没兴趣。偶尔在CCTV6会看一会儿,有啥看啥,常有片子会让人一个恍惚,比方前几天看到的一个叫做《大片》,真的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
香港有一类B级片,能叫做话题片,就是针对社会上的某种争议的现象,或者某起热门的案件,拍一个应景的片子卖钱。这类片往往会套在熟口熟面的类型故事里,不需要多么深刻,能形成噱头,供观者一看一议就算。王晶、林岭东、邱礼涛等人都是此中好手。
做类型故事不复杂,成本卡司有无需高,自带噱头的宣传属性,是赚快钱的优选。事实上,港片衰落,近几年继承衣钵的韩片,也是大拍真实案件改编的片子。
说到此,《全民目击》的段位大概也能知道了,这不是一部制作水准非常高的片子,但这是未来在中国银幕上会非常频繁出现的片种。基本上,《全民目击》是个样板片,它不优秀,但是它不雷,不扮傻扮残。——这在今时,算得上是赞美。
戏院外的人,能参与噱头的部分,微博上应该有了不少李某人相关的段子了吧?戏院里的人,能看到国产片演员每一个层次的表演。《全民目击》的重头,是唇枪舌剑的庭审交锋,片中几乎所有的重要冲突,都是人物的言语交战。假如说此类电影的外沿要靠噱头话题,那么电影本身的娱乐性八成都指望演员的表演。
这是一部完全靠演员撑的戏。
孙红雷当然是合格的类型片演员,所谓时势造英雄,“合格”两个字,已是最高的赞美,因为在内地的演员中,除了他,我想不到第二个中生代。孙的表演情绪化、浮夸、有攻击性、很动物,其实是非常香港的表演方式。有时,我不太能理解港片影迷对他的反感,不带偏见地看,他正是香港演员在今时的内地,不做第二人想的港派演员代表。在《全民目击》这样一部靠演员撑的戏里,加上票房、表演两个维度,几乎没有哪位一线中生代能代替他。
郭富城就仍是中规中矩,很难想象,如今他能成为如此实惠的类型片演员,不会出彩但也不让你失望,不抢眼但也不拖后腿。真是世事弄人,至少我没想到,《父子》之后甩开偶像包袱的郭富城,能成为一个演员。
除开他二位,以及不需要有什么作为的花瓶佟丽娅,余男、邓家佳、赵立新、陈思成等人,就集体为大家示范了如何奉献出一部国产烂片级别的表演。余男那个本该惊艳的亮相之前,简直为她铺垫到露骨,结果咧,她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哦她没表情),都没给到力。前戏撩拨了半天,掏出一半就射了,这很要命,因为这直接影响了“摧毁司机的心理”的故事能否成立。赵立新的那种尴尬,是让观者都会感到的难堪,逗哏的冷了场,捧哏的补锅乏力,只能“嗯啊嗨是”的穷对付。
但要说,在国产片里这些都是能忍的,因为邓家佳的糟糕表演,才是毁灭性的。在孙红雷出场后,我简单数了一下她做了多少小动作,有嘟嘴,歪头,咧嘴,眨眼睛、搓鼻子、挺身体……频繁而又格格不入的卖萌小动作,是想要抢戏的糟糕配角的通病,但是能到这个程度,问题就不在演员了,而是导演。我很难想象导演在反复地看到此一段落时,他到底在想什么,但我完全能想象观众的那种被挑衅、被侮辱的感受。
有你们,孙红雷在我心中的形象,又升华了。
❾ 电影《真实的谎言》的影评
1.其实这部电影以如今的商业片的眼光来看也不落伍,故事紧凑合理,风趣紧张交替,该大场面则大场面,该有美女出场则有美女出场,并且看后让我恍然发现,很多如今动作电影的趋势在这部影片中就已经有了,光阴荏苒,如今的阿诺收起了肌肉当上了州长,而对于很多人来说,许多年以后重温这部电影,却还是会唤起心中很多美好的回忆
那时候龙套只是龙套,除了捱枪子,打出去的子弹很少有落在主角一米以内的
那时候主角们还个个都是神枪手,真正能做到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那时候电脑上运行的还是win3.1,而解开一个不到8位的密码却还要费好几分钟的功夫
那时候间谍是很风光的职业,火爆程度稍逊于兰博,不像现在的达蒙,整天过着老鼠般暗无天日的生活
那时候恐怖分子还很有幽默感,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把核弹带到了市中心,到最后功亏一篑,于是911事件中他们明显变得务实了些
那时候还没有史密斯夫妇,特工就流行开夫妻档,只是两个人在家不怎么打架
但无论任何时候,经典就是经典,心中永远有那么一段激昂的探戈舞曲,然后眼前会慢慢浮现出衔一支玫瑰的那张棱角分明的脸。
2.昨晚了施瓦辛格的《真实谎言》,看过之后很过瘾,觉得情节很紧凑,故事叙述流畅,而且穿插了许多搞笑的情节,而且特工的打斗场面很过瘾,相比较现在的电脑特技而言,在那个时候这个大片已经做的很不错了。打斗场面很激烈,也很刺激,很引人入胜。施瓦辛格的探戈跳得太好看了,无论是和那个反面派的人,还是和他自己的爱人,跳得都很优美,都很好看,阿诺硬汉派的角色和《追捕》中的高仓健有得一拼,都是硬汉男人的形象,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适时的出现,给人以安全感,很有韵味。阿诺简直塑造了一个特工形象的经典,让人对特工的生活充满了向往,很精彩的一部大片,值得一看。
3. 作为这么久远的动作片,好看程度丝毫不亚于如今的好莱坞大片,可见一斑。
不仅有精彩的打斗片段,比如最后飞机上那一段,简直刁爆了!还有随处可见的美国式幽默,还有最后那段默契的探戈。
简直是无敌的一部片子。
这是我第一次看阿诺大叔的片子,果然这位大叔十分charming,有婚外情也不足为奇了,不过那个对象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啊~
说到片子本身,那个骗子简直就是个喜剧演员啊,太尼玛搞笑了。他老婆也不是省油的灯,最后那一段夫妻双双出任务,简直让人激动不已。还有那个叛逆的女儿,在那种紧急关头,还能做出这么high的偷钥匙的举动,难道是平时偷惯了?哈哈~
牛叉的片子,更何况是十多年前拍的,是经典中的经典!
❿ 关于恐怖电影《闪灵》的影评或是解析,要比较详细的。
《闪灵》这部电影,堪称是恐怖片中的经典之作。它没有特别恐怖的镜头,可是看完依旧会让你觉得恐怖。第一遍你可能看不懂,但是绝对值得你看很多遍,而它真正恐怖的地方,就在于你多刷之后的“后劲儿”。这部电影的拍摄手法和制作手段,也算是开创了恐怖悬疑电影一个新时代,让恐怖片有了不同的篇章。
3、镜头和剧情这部电影最经典的地方,还是导演对镜头的运用和对剧情的把控。整个电影几乎没有恐怖的地方,全是靠着镜头来制造的惊悚感。而剧情的反转也很多,在最初我们根本无法想象,男主就是最后黑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