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涂蛋影评
1. 小英雄雨来影评,注意是影评
小英雄雨来影评
最初知道小英雄雨来的事,还是在课文里,他的无拘无束、调皮可爱让我神往,后来终于看到了《小英雄雨来 》的电影,对小雨来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他够聪明,但是也因为字写得不好,怕被老师责备而逃课。
《小英雄雨来 》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的少年英雄雨来利用熟悉的环境,与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的故事,上演了一出出让日本人啼笑皆非的闹剧。
雨来是个调皮又捣蛋的孩子,他最喜欢捉弄人。有一次,雨来抓了两条鱼送到老师家,老师让他放到厨房,雨来却多放了几只青蛙,吓得老师 “啊、啊、啊 ”地叫。雨来还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有一次煮了好多螃蟹,却把其中几只放上泻药,日本人开始还提防着,看雨来吃得很香,就放心地开怀大吃,谁知还是吃了放药的,来来回回的折腾让日本人精疲力尽,却又让他们无计可施。又有一次,老师被佐佐木抓走了,雨来想了一个妙计来对付佐佐木。佐佐木住在河边,河上有座桥,雨来费尽心机把木板挖空,让几个同伴埋伏在下面,自己却在上面大声喧闹。不一会儿,就看见佐佐木提着一把刺刀过来了,雨来佯装应战,拿着小刀在那挥舞,趁其不备,一下就钻进水里。佐佐木也冲了过来,一不留神就掉进陷阱里,被卡得进退两难,埋伏在下面的同伴趁机把佐佐木打得鼻青脸肿,雨来趁乱救出了老师。
说了这么多, 大家一定也对小雨来比较了解了吧。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羡慕小雨来,不用上培训班,还可以天天打水仗,又能捞到好多鱼。但是他也有一个缺点,就是不爱学习,这点我不认同,同学们还是要多学习知识,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能更好地为国家效力。
2. 《喜宴》的影评
1楼真是矫情,人家愿不愿意结婚关你屁事,难怪不接你电话
3. 从人物分析的角度写的天狗的影评
令狐葱 2006-10-07 19:13:29
提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参赛片
感天动地真英雄
------------------------------------------
风起,鸦噪,泮源村的孔家三兄弟金龙、银龙、钰龙和护林员李天狗4人倒在山林中,鲜血流淌。公安和领导闻讯而来,只见孔老大、老二已经死亡,均一枪毙命;而老三和李天狗还有气,立即送医院抢救。侦查行动立即开始……
1礼物中藏着偷伐的祸心
在战斗中残了一条腿的英雄排长李天狗光荣退伍,被派到泮源村看护珍贵的原始山林。村民们吹拉弹唱,献礼送物,热烈欢迎,村长更是热情万分地握住李天狗夫妇的手说:“以后有啥困难就来找我!”不善言辞的李天狗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他的美丽妻子桃花则乐得合不拢嘴,牵着8岁的儿子,觉得终于盼来了好日子。
可是,第二天李天狗看到的是触目惊心的山林:一大片树木不翼而飞,留下白生生的树墩子。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同时感到肩上责任的重大。
看着乡亲们送的那一大堆锅碗瓢盆、烟酒果蔬、鸡鸭鱼肉时,他明白了,这就是砍伐树木的交换。他决定把这些东西完璧归赵。妻子不愿,大骂他傻,最后实在拧不过他便悄悄藏起了村长给的一个红包。他们把所有的礼物拉到村头,当着乡亲们的面,让村长把这些东西一一奉还。村民们没有一个愿意接下他怀着尊敬和歉意递过去的烟,只有带着沙尘的风呼呼吹着,像是在嘲笑这个傻瘸子。西装革履的孔家三兄弟站在房顶上,意味深长地望着这一幕。李天狗把哭叫的儿子强行扛到肩上,像担着一种正义倔犟地走了。
村长让大家把属于自己的东西领回去。鸡飞了,蛋打了,“就当是喂了狗!”
从此,李天狗与村民们有了隔阂,也与妻子有了矛盾。8岁的儿子问爸爸:“你不是排长吗,为什么还要被骂?”爸爸说:“排长上面不是还有连长管着嘛!”“那我就当营长,帮你管着连长!”儿子一脸认真地说。真是好儿子!儿子成为李天狗遇到困难、受到委屈时的心灵寄托。他甚至带着儿子巡山,告诉他这些树分别是小兵、营长、团长、军长,而那棵两个人也抱不过来的老楠树就是“司令”。
2“你一句话就成了万元户!”
孔家兄弟把李天狗一家请了过去,用最好的酒菜招待,搞得就像过年似的。孔老二带李天狗参观他们那个供着牌位、庙堂一样的客厅。墙上有一张放大的照片,那上面竟有李天狗,还有孔老大。原来在开英模大会时两人遇到过,当时孔老大是作为发家致富的典型参加大会的。“噢噢,原来这样。”一副憨态的李天狗不住地点头。
火锅热气腾腾,可热气后面的那几张脸是扭曲变形的。孔老二、老三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和李天狗谈起了生意经:二八分成?沉默。三七?还是沉默。四六!孔家兄弟“慷慨”地露出底线。孔老二微笑着对他低语,“方圆五百里,修大庙的那八根大柱子只有咱这山上有,好不容易遇上这笔好生意哪!狗子,你一句话就成万元户了……”
李天狗当然希望有钱,老婆一元两元地苦苦积攒着零钱,就是想买台电视机,儿子用粉笔画了一个,再打开半导体收音机冒充……可他明白,这事坚决不能答应。所以他不动声色地取出那份《懋远县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山林保护,严禁乱砍滥伐的通知》,不知怎么,他喊出了深埋心底的话:“小伙子们,冲上去!就是剩下一个人也要给我站在那山顶上。那里的一寸土、一棵树,谁的?祖国的……”他模仿的是当年战场上师长的声音,可在孔家兄弟听来,这简直就是一个神经病!
已到黄昏时分,宴席不欢而散。他出门后看见一个8岁的小孩哭哭啼啼地站在刻有三条龙的浮雕前,因为憋不住,他在代表孔家三兄弟的龙图腾前撒了尿,“坏了孔家的风水”,被罚站一晚。李天狗愤怒了,孔老二来了,假惺惺地教育孩子要讲文明,并让他回去写一份检讨,明天交给老师……
3桃花和村长老婆打了起来
领导和公安们在李天狗家发现了大量的可口可乐空罐子,真是奢侈,一般村民绝对喝不起,更不用说这么多……
原来,自从李天狗坚守阵地,不让以孔家兄弟为首的恶势力乱伐树木之后,他们就纵恿全村人与他干上了。孔家霸占了村里唯一的水井,取消了李天狗家用水的资格。无可奈何的李天狗来到小卖部,出高价把可乐全买了。他把痛苦埋在心里,却对家人笑呵呵的,他“叭”地拉开一罐可乐,“好玩吧?尝尝,真甜!”可他得到的是桃花的白眼。他们用毛巾蘸可乐擦脸,用可乐和面做馒头。巧克力一样的馒头上桌了,他抢先咬一口,再塞给儿子,“快吃,好吃着呢!”
“又是可乐味!”第二顿儿子就再也不肯吃了。正纠缠着,灯灭了———又是孔家兄弟作的孽。李天狗又来到小卖部,煤油“没有了”,他一瘸一拐地把小卖部的蜡烛全搬回了家,打定主意与强横的对手打持久战。一家三口的脸在摇曳的烛光里明明灭灭,就像打雷前的闪电,爆发在所难免……
桃花领着儿子冲进村长家,边倒掉盆里的脏水边大声说:“怪不得村长的脸黑,这么脏的水怎么洗得干净?”她知道村长躲起来了。她与儿子喝个够,再舀两勺清水在盆里,先给儿子洗,然后自己洗,还要照照墙上的小镜子。舒服啊,好久没这么干净了。“你跟村长说一声,我下次再来。”村长老婆骂她“骚货”,“叭———”
脸上挨了一记耳光。于是两个女人就扭打起来,一直打到门外。村长终于现身,强行拉开她们。“村长,你不是叫我有啥困难就来找你嘛!”她掏出那个红包扔还给他。村长一脸的尴尬……
4天狗凭感觉撂了一枪
李天狗软硬不吃,孔家兄弟开始恶搞。他们胁迫也当过兵的邮递员青河,扣压李天狗写给上级领导的信;杀死李天狗儿子最喜欢的那只羊,破坏李天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在林中挖出的小水源,再假装把李天狗失踪的儿子找回,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威胁。桃花实在受不了了,她要回城。
一天,孔老二突然跑来对桃花说,他利用关系帮她办好了城里户口,又责备起弟弟,叫桃花尽管去挑水,他来为她开锁。当晚,桃花如约去了水房,没想到中了他图谋不轨的圈套,经奋力抵抗才守住清白,可衣服还是被扯破了。
桃花再也不愿待下去,可李天狗坚决不同意回城,她只好带着儿子悲愤地离开。
更可怕的灾难降临了。那天李天狗刚回家,一个人就窜出来大喊:“快来啊,狗子疯啦,打人啦!”他出去想问个究竟,铁锹、棍棒迎面砸来。他知道中了诡计,便本能地使出军人的功夫,将老二打趴下,又将老三扣在地上嗷嗷惨叫,其他人一时无法近身。这时,老二从地上爬起,从背后扎了李天狗一刀。老三又操刀朝他的腹部死命捅去。李天狗倒下了,脑中闪现的却是当初村民们敲锣打鼓欢迎他的情景……
孔家兄弟觉得李天狗已废,可以锯那棵国宝老楠树了。万万没想到,这个倔犟的战斗英雄在生命垂危之际,挣扎着回家取下他的老伙计———那把汉阳造长枪。他爬上山,在油锯声响起之时鸣枪警告。面对三兄弟的疯狂对抗,他忍无可忍,连放两枪打倒了两个“村霸”;孔老二想从后面偷袭,李天狗在半昏迷状态中凭感觉撂了一枪,正中他天灵盖……
尾声
调查取证的公安和领导了解事情经过后大为震惊,对李天狗肃然起敬。这时,有人递来一张纸条:孔老三经抢救无效,已死亡。村长一反常态,居然敢顶县领导的嘴:“……要处分撤职随你便,这个王八村长我早就不想干啦!”
李天狗终于保住了生命,他将永远躺在床上,靠桃花照顾一辈子……
4. 《西游记之女儿国》影评剧情解析
《西游记之女儿国》目前在国内春节档上映之后,也是在口碑上被网友们吐槽,并且豆瓣评分4.7,处于春节档上映的6部影片中的最后一位,那么西游记之女儿国到底怎么样呢?小编就来对西游记之女儿国影评剧情解析一下。
赵丽颖所扮演的女儿国国王在角色形象设定上就有些奇怪,把一位端庄优雅的女王改为傻乎乎的萌妹,让人也是无法理解,最重要的是导演编剧想要《西游记之女儿国》设定成一部爱情片。整个爱情故事都简单套路到不行,而且,缺乏一些基本的逻辑。反正就是赵丽颖饰演的女儿国国王从来没见过男人,终于见到一个,还是唐僧这种帅哥,然后就心动了。
然后,就是各种示爱。这么一个美女,还是女国王,各种示爱,唐僧也难免动了凡心,然后,才发现自己不能谈感情,终于还是要分开。
所以说故事太过套路,改编上也有些花里胡哨,让这部电影整体评价都偏低。
当然这部电影在特效方面确实做的不错,尤其是选景很好,十分符合女儿国的整体氛围,但是遮不住剧情上的疏漏。小编还是最喜欢片中改编的歌曲《女儿情》。据导演郑保瑞称,只要观众喜欢,西游记系列还会继续向下拍,结尾彩蛋也是告诉了我们,第四部将要转战火焰山。
5. 风语战士的影评
《追风战士》:吴式暴力美学的终结
上周五拿到《风语者》的试映票时,好象白得了一个田螺姑娘一样兴奋,心想自己真是运气,居然连连碰上这种不要本钱的买卖。尽管我一再告诫自己不要期望过高,不要搞得象看《蜘蛛侠》一样,可是还是忍不住三夜没睡好,当然,繁重的作业和眼花缭乱的“XX不宜”网站也起了不少作用,嘿嘿。
其实,对于吴同学的片子,我已经说不上太喜欢了,他在香港期间的片子,我喜欢的是《辣手神探》和《纵横四海》,也喜欢他在好来坞拍的前三部片子,有点怪,是不是?是的,他的让大家激动不已的《英雄本色》系列俺不是很喜欢,所谓的“兄弟情谊”被他过分美化了,象肥皂泡一样总有破灭的一天;倒是被兄弟们臭批的《终极标靶》,我喜欢得紧。尚格云顿没有多少演技,连功夫都只那么几下180度腾空回旋踢,那时吴导也没什么权力,可就是喜欢该片干净的动作美学,那里面的鸽子也是我最喜欢的鸽子。关键在于该片具有老吴其他片子所没有的风韵,正因为着墨不深,所以才有一种散文诗似的味道……好了,不说了,再说下去,恐怕会被认为是变态,呵呵。
还是回到《风语者》来吧。今天来看的人并不多,比上次看《THE SUM OF ALL FEARS》的少了大概五分之三,不知是不是因为大家都在忙着考试的缘故?影片开始了,嗯,还不错,美国中西部特殊的红石风蚀地貌,可我真担心会出现汤姆克鲁斯同学象壁虎一样出现在其中一个峭壁上来引起MM的尖叫,还好没有。可以说,从头至尾,吴同学收敛了一下他在《MI2》中炫到MTV化的镜头,并尝试着将战争场面拍出新意来。当然同时,不能忘了自己招牌的“暴力美学”。但是战争中开枪的镜头实在太多了,要是一个个都拍成双枪腾空慢动作,估计十个小时都不够用,另外这次也实在不好意思再加进鸽子了,所以得另外找可以表现绚烂的美的素材,找呀找呀找呀找……终于找到了,这玩意视觉效果比子弹更猛,即使在战争中也不是无节制的用,同时也可制造出更宏大的场面来,以显得自己年年都在进步!没错,就是它了,那就是——炮弹!真个一鸟枪换炮了。整部片子可以说是炮弹声光效果展示:手榴弹、地雷(严格来说还不是炮弹)、迫击炮、加农炮、巡洋舰炮、机载炸弹,以及日本佬的无敌霸王炮,直炸得两方人马腾云驾雾、欲仙欲死。可说实在的,我觉得即使是这样,也没必要基本上每一次爆炸都要搞一次慢镜头嘛,害怕偶们没上过初中,不懂得地球引力对抛物线轨迹的影响么?
老吴真是有点骑虎难下了,生怕离了慢镜头,大家都不知道该片是谁导的了!看到一半,我刚暗自庆幸还没有看见烤乳鸽,谁知又来了“双枪对峙”的“经典”镜头!可是,自从该镜头被周星星同学在《喜剧之王》里恶搞了一下之后,我每次看都是爆笑效果,想不到老吴还是要炒冷饭,呜呼!
说句心理话,所谓暴力美学,如果真存在的话,那也不仅仅是慢镜头切换而已,老吴自己应该清楚这一点,上次在《MI2》里让汤汤踢枪转身已经让我口吐白沫了,这次还让克里斯蒂那史莱特慢慢地爬起来压倒战友开枪,差点就让偶浑身抽搐。好容易本着不看白不看的精神坚持到底!可以说,所谓暴力美学,被吴同学自己给用成了破鞋,也是啊,穿了几十年了,从来不换,哪能不破,你看人家沃卓夫斯基兄弟,就知道换一双有“子弹时间”专利的耐克鞋。
你还不能说吴同学没有努力,至少他好象听取了大家的意见,觉得到好来坞拍的片子表现男人之间友情比较少了,因此要在这部片子里回归一下,让人感觉一下“俺吴汗衫又回来了”。先且不说硬要表现男人情谊有无必要(偶私下里认为是扯蛋,表现什么还得看影片的主题而定,如果硬要套上那个标签,只表明还脱不了江湖习气,不是很可笑么),单说该片里表现得那个别扭劲,就够让我难受的了。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凯奇同学这回是要保护使用印第安土语的密码通信员的安全,可暗地里还有一条不能说出来的命令,那就是绝不能让这些密码通信员落到日军手里,到时候他该怎么做,大家都知道,不用我说了吧。
吴同学就是想用后者来表现友谊与军令的冲突。可惜那是在战场上,个人觉得这之间并无冲突,即使没有密码这个因素,为了保守其他军事秘密或者少受折磨,忍痛结果已经无法救回的战友(当然,得在他本人要求的前提下,如果人家想被俘虏,你一枪崩了人家,肯定做鬼也饶不了你,嘻嘻)在其他影片中也挺正常。片中凯奇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将一位名叫“白马”(不是王子)的密码员和日本鬼子一起炸死的。可他的印第安好朋友硬要跟他急,其实换做他自己也会这么做的,最后的镜头证明了这一点。所以,硬要在这一点上表现矛盾实在有些牵强。另外,关于两人的友谊,唉,我也没看出有什么超越战友的地方。只不过印第安小伙个性爽郎,比较喜欢交朋友而已。而凯奇同学老是冷冷的,只是在一起干过一票精彩的行动之后,两人才有所接近,不过也和香港时代的所谓“心心相应、心有灵犀”不可同日而语。因此,想要看“热血男儿情”的哥们姐们恐怕会失望。
其实,一切的一切都在于凯奇扮演角色的设定,太莫名其妙了。整个一心理不健康,难道受过一次伤,部下死光光,就应当变成老是想死的一个人,甚至不是“人”,好象他除了在打仗的时候用子弹发泄对小日本的恨,和在休息时借酒浇愁,就没别的可干的了!MM们可能不同意了,说不能怪人家,人家心里苦着呢,觉着战争这么残酷,不能连累别人,还是一个人麻醉比较好云云。这么说倒也无可厚非,可是有必要吗?而且电影中连凯奇这么表现的心理一点交代都没有,仅仅用不时捂住自己受过伤的耳朵,以及一些过去战友死去画面的闪现来带过,就这么简单?而且这还成为拒绝爱的理由?搞不懂的说!也许俺对爱情太执着了,呵呵。
我以前说过,阿梅的《我们曾是战士》要强过吴同学的《风语者》,今天我仍然维持原来的看法。因为二者都没想着往战争艺术片或者战争史诗片上靠,那么大家能做的就剩下,该煽情的时候就使劲地煽,该打地时候就血脉愤张地打,这两方面《我》都强过《风》。不是说《风》的战争场面不激烈,而是说吴同学对驾驭大场面实在还是欠缺信心,小的遭遇战还拍得惊心动魄,狠辣快捷,一到敌我双方正面接触,就只剩下镜头乱接了。加上配乐JAMES HORNER同学这回也敷衍了事,表现战争场面时甚至跟画面较劲,闹得人都没心思感受战斗!而煽情镜头更不用说了,完全和战争场面断节,反正银幕上枪声一停、人声一开,下面观众就开始发笑或打呵欠。
在我的试映票上映着“米高梅制片场、美国空军、HOFF剧场(俺学校的电影院)联合邀请您光临:荣誉就是他们的口号(HORNER WAS THEIR CODE)”乖乖,这荣誉也太矫情了点。除了结尾凯奇同学令人惊异的遭遇,该片没有令人激动的地方,相反,令人痛惜的地方倒不少。作为想再接再厉的吴同学磨蹭一年多弄出来的“精品”,实在是有点令人失望。想有所突破的老吴,一时半会还没找着北。该片的票房估计和《我》差不多,要能超过8千万我就罚自己给班上最胖的黑妞写一封世界上最肉麻的情书。嘿嘿,吴氏暴力美学是该终结的时候了!
吴宇森曾经是华语影坛乃至世界影坛的一颗红星。无数中国影迷把吴宇森看作是英雄情怀的代名词,“吴宇森”也就成了电影相关的报道中出现得最多的词汇之一。虽然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他的电影好在哪里,但这点好处被不厌其烦地提到,难免让人反感。吴宇森是一个电影语言的发明家,创造了一套利用动作场面表达情感内容的方法,而且这些方法在视觉上还非常好看;另一方面,吴宇森执著地在电影中演绎一种中国式的道德故事———“情义”超越利益和法制而成为最高存在,英雄为了它而战斗和牺牲,拥有“情义”的一方最终能获得胜利。
吴宇森的成功很大程度在于他非常执著,甚至有些自恋地把自己喜欢的主题发挥到了极致,尽管这种主题有些过于狭窄和单调。由于昆汀·塔兰蒂诺等人的推介,吴宇森成功地进入了美国影坛。
吴宇森虽然在好莱坞取得了辉煌的成功,但他所面临的危机也同样明显。首先是他的风格和题材过于单一,观众可能很快就会厌倦;再有是他的“暴力美学”风格已经被好莱坞的电影人成功复制,甚至青出于蓝———《黑客帝国》里的枪战和《剑鱼行动》中的爆炸就是明显的例子。吴宇森不变一变似乎不行了,战争历史题材的《风语战士》就是吴导的改弦更张之作。
这一次,吴宇森失败了,失败的原因是他对怎么拍战争片这件事完全没想明白,而且非常鲁莽地把自己幼稚粗糙的理解带到了影片的拍摄之中,结果在电影的各个关键环节上全面陷落。
《风语战士》的故事非常零散,“保护纳瓦霍密码员”的主题很不明显,我只看到尼古拉斯·凯奇带领的倒霉小分队一次次地碰上日本人,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看起来都差不多的战斗,完全没有层次感和渐进的次序。影片延续了吴宇森喜欢的人物设置———两个男人开始处于对立的态势,但在对共同敌人的战斗中尽弃前嫌,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最终一方还是迫于军令要杀死另一方。问题在于,如何把这种在黑帮片中非常成功的人物设置搬到战争片里。吴宇森用了非常刻板、生硬的方法,使每个人物都非常图示化,到最后阶段虚假到可笑的程度,简直像一部滑稽模仿吴宇森经典电影的搞笑片。人物和主题总是相联系的,《风语战士》在烘托主题这方面犯下了和塑造人物类似的毛病———概念化、图解化。更糟糕的是,吴导不满足只表现自己喜欢的“情义”主题,还想在里面塞进更多的东西,比如种族和解,比如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等等,方法是使用更多的图解式的人物活动和对白。在影片中,只要不打仗,陈辞滥调就充满了整个银幕,使人恍惚中觉得在看《红河谷》或者《冲出亚马逊》。
很多美国大片在情节、人物和主题上都有问题,但在场面处理上的优势可以把失去的分数挣回不少。但对《风语战士》来说,战争场面却是致命伤。这部影片在最大程度上模仿了《拯救大兵瑞恩》,但却没有学到其中的精华。举例来说,《拯》片的战争场面不论大小,战斗双方的位置、战场的地形结构都被交待得一清二醒,“骨灰”级的影迷甚至可以在仔细看过几遍影片之后画出战场的态势图;而《风语战士》在这方面却做得非常混乱,影片中的美国人和日本人都是在乱打和乱跑,看不清楚谁在进攻,谁在防守,甚至搞不清楚谁在打谁,战场的地形更是被表现得一塌糊涂。在这些混乱的场面中,时不时会出现吴宇森式的慢镜,更让人觉得不伦不类。《风语战士》的战争常识错误也多得惊人,尼古拉斯·凯奇手中的“汤姆逊”冲锋枪的威力赶上了越战时的“M60”通用机枪;美军的一个“巴祖卡”火箭筒的威力看上去比907公斤级的MK84航空炸弹还大;而日本人的十几条“三八大盖”居然打不着50米外背着战友慢跑的大活人!最不可容忍的是,虽然影片的投资高达1亿美元,但很多场面看起来非常“便宜”,所有的爆炸看起来都像是放烟花;而美国巡洋舰轰击日军阵地的镜头居然用了资料片,这即使对得起1亿美元的投资,也对不起50元人民币的门票钱呀!
现在再向《风语战士》投出最狠毒的一枪:我始终没搞明白叫“纳瓦霍”密码员到战斗第一线干什么去———报告敌人工事的位置用得着密码通信吗?己方的炮弹两分钟就到,这么短的时间里,敌人能破得了密码吗?即使破了密码,难道工事里的大炮还能跑了不成?!
影片的毛病还有太多,比如说色彩过于黯淡,音响过于嘈杂等等等等。就我看,《风语战士》几乎找不到任何值得一提的优点,完全可以被当作战争片的反面教材来用。在美国,《风语战士》不但恶评如潮,而且票房遭到惨败,本土票房仅有可怜的4000万美元,还不到投资的一半。对于影片的投资方,奄奄一息的米高梅公司来说,《风语战士》(该片是除了《007》系列以外公司惟一的大投资项目)的失败无疑是在他们剧痛的背上又插了一把刀。
吴宇森的失败决不是偶然的。它表明“美国大片”虽然在很多人看起来浅薄低智,但毕竟是100年商业电影文化积累的结晶,有着非常丰富的底蕴。对于一个靠地域文化而成名的导演来说,要想当然地去复制一类自己不太熟悉的“美国大片”是非常危险的。有趣的是,我所在的电影院里的观众似乎并不觉得《风语战士》是失败之作,前座的哥儿们见到日本人被干掉就拼命鼓掌。如果多数中国观众都是这样的话,冯小宁所说的“我拼不过好莱坞就是因为没钱”没准还真是那样,因为给他1亿美元,还真不一定会拍得比《风语战士》更差。
6. 《致命魔术》的影评。
剧情解谜
1、波登和法隆是双胞胎兄弟,波登对研究新魔术着迷,是他执意要打新结,而害死了安吉尔的妻子,法隆则理智,他出现在安吉尔妻子的葬礼,并诚实地说自己不知道打了什么结,因为结是波登打的。 2、波登曾经让Tesla帮他做“瞬间转移机器”,但不成功(片中有交代),后来被安吉尔威胁时就叫安吉尔去找Tesla,他以为安吉尔只会白跑一趟。另一种解释,波登写下Tesla只是乱写的,因为他也去过Tesla不成功的那场表演,但是没想到真的会造一个复制机出来。 3、被绞死的是波登,他爱Olivia,最后活下来的是法隆,他爱Sara,最后法隆在向安吉尔叙述真相的时候,说I love Sara时放的是他与Sara在一起的镜头,说He loves Ophelia时,放的是波登与Sara吵架的镜头,可见被绞死的是波登。 4、Sara知道波登双胞胎的秘密,她对这种三人生活感到疑惑恐惧并难以忍受,后来她发觉两人之一喜欢上了Olivia,而她不能搞清楚到底这个人是不是自己丈夫,甚至她觉得说不爱她的人就是她一直深爱的丈夫波登,心灰意冷的她想约Oliviar出来说出真相,但后者没出现,最后Sara崩溃自杀了。(其实那个说不爱他的人是波登,当Sara问他do you love me的时候,他说not for today,他当时说的实话) 5、关于安吉尔,在妻子死后,一心报仇,变得更加偏执狂热,一心想表演最神奇的魔术,把妻子为他起的艺名(大师丹顿)发扬光大。安吉尔极度自私狭隘高傲自大,片中有一段说安吉尔利用替身表演“瞬间转移”,他不满自己是掉到台底的那个,而替身却站到台前,接受观众欢呼(他还在台下隔着木档板向看不见他的观众鞠躬),后来更加提出来要和替身出场顺序对调,他想最后站出来接受观众的欢呼。这里说明了安吉尔的自私自我,不能容下别人,不能与人分享荣誉(正好与波登兄弟的同心协力、互相信任、自我牺牲形成了鲜明对比,并为后来安吉尔如何对待自己复制品作了铺垫)。 6、安吉尔知道机器会成功复制自己,并从箱子走出来,也很清楚自己性格不能容忍另一个自己同时存在,还有为了机器出差错而为自己带来痛苦,所以他先准备了手枪,再走进机器,等复制的自己一出现,便想都不想就毙了他。这是他第一次亲身使用机器,原版自己杀了复制自己。 7、安吉尔找到Cutter ,并约了经纪人一齐试看表演,这是安吉尔第二次用机器,这次,安吉尔的原版死了,复制安吉尔A活了下来。(这时关于原版安吉尔是怎样死的原片的确没有明说,是不是淹死的还不好说,只可以肯定说原版安吉尔在机器里通电后就直接掉下台下的机关里,复制安吉尔A在经纪人面前现身,并确定复制出来的自己保留着原来的一切记忆和能力。事后,复制安吉尔A便安心地处理掉机关里被控制着的原版安吉尔。) 8、安吉尔在确信机器的可靠后,便有了后来的表演。因为Cutter曾说过溺水的感觉像回家,于是复制安吉尔A便选择了溺毙这种方式来处理自己的肉身。过程是:安吉尔在台上通电,掉到台下水箱溺毙,同时,复制安吉尔在另一处生成,这样循环地……并不是说每次用机器都多出了一个新的安吉尔,而是每次一个安吉尔就分身成了两个人,一个人掉入水缸,另一个出现在高台上。但分身出的安吉尔不知道溺死的感觉,因而就有勇气一次一次地重新站到台上,准备掉水里,迎接新生。(试想你自己就是安吉尔,你的感觉就是站到台上,通电,莫名其妙地出现在柜子里,然后是下次表演,站到台上,通电……这样循环下去,没有一点痛苦)。 9、由此至终都只有一个安吉尔,后来安吉尔在通电前就发觉了法隆冲到了后台,于是分身后他故意没有出现,这样就造成了安吉尔溺死的假象,法隆成了最大的嫌疑人,不明真相的Cutter还真以为波登会什么“瞬间移动”,把水箱移到安吉尔台下,于是便有了开头Cutter在法庭上指控波登一幕。(这个地方原版写得是波登,按照我后来的理解以及兄弟两个的性格,我觉得应该是法隆。而且注意法隆去后台的时候摘掉了帽子和胡子,大家以为是波登。在监狱的时候最后见面洁丝,以及波登兄弟最后见面的时候都说明了监狱里的是法隆。)
7. 囧蛋奇兵的观后感
囧蛋奇兵的观后感
2012年3月16日一部名为《囧蛋奇兵》的儿童电影将在全国各大影院上映。这部电影的相关信息早在2011年6月份就被很多家长所熟知。因为这部由四川省乐山市本地的一家影视制作公司所出品的电影当时在乐山搞过一个面向全国少年儿童的演员选拔活动。活动消息一出,很多家长都带着自己的孩子积极赴会。问其原因,原来大多数家长都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自己的孩子接触竞争并在竞争中得到身心的历练。
让关注选拔活动的人们吃惊的是,这么多去参加活动的孩子几乎每个小家伙都身怀才艺。在海选现场他们不是文艺就是武艺,这让已为成年的80后一代和“90后初”一代们不禁感叹如今00后的孩子们真的了不得。在人才众多的未来,社会竞争的激烈可想而知。
该电影属于魔幻电影题材。剧中有善与恶的直接较量,有好人与坏人的德行区分。核心主旨为团结、友爱、奉献、乐于助人。对于今天不知雷锋只知雷人的00后一代而言,这种寓教于乐的电影的确很具教育意义。然而如何让家长认识到电影的益处和如何让孩子们喜欢该片却是发行方需要认真考虑的事情。
00后的个人综合素质的确是高,作为00后们背后那些掏钱的家长对于儿童电影的要求也就更高。今天的家长们带孩子去看电影不光是为了看电影本身。他们更多的是想让孩子们在看电影的同时从电影中悟出些人生道理来。所以大多数“乐哈哈”型的儿童片是得不到家长认可的。
科学和文化的进步对于社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教育对于孩子的逼迫也越来越强。因此家长们才把自己的孩子抓的越来越狠。00后的孩子们无论做什么都必须有它的理由。就说看电影,本来一种休闲的娱乐方式也被上纲上线变成教育体系中的一块模板。
00后们是 “421”式的幸福独生子,但他们同时也是“德智体美”压迫下的孤独者。他们从小感受不到纯粹的娱乐,不管做什么都要受到教育的束缚。他们只有在程式化的生活中利用竞争的方式挖掘内心那点仅存的自由感。这点自由定格在德智体美的空间以外,但要跃出这个空间却需要他们不断的承受孤独。
8. 鸡皮疙瘩电影的影评
娱乐性极佳的一部片子,观感类似《王牌特工》。叙事节奏紧凑,毫不拖泥带水。第一幕用了大概半个小时,略长但十分必要,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无聊冗长的对话都用一些笑点调节了气氛,而且这些铺垫情节都是点到即止,没多花时间在没必要的地方。铺垫包括人物关系,还有关于之后的一些伏笔。之后以第一只怪物帕萨迪纳雪怪被放出来作为一二幕的节点,一直high到结尾。之所以说像王牌特工,就是因为这部片子故事最大的优点就是故事虽然普通,但是却很清楚这个故事要的是什么,所以观感很棒(《明日世界》就是既想要娱乐性,又想要传递迪士尼核心价值观,最后导致故事讲的很不清晰)。而《王牌》也是一样的。故事本身没太大亮点,但是凭借叙事节奏让观众买账。
片中每个人物的角色都很讨人喜欢,演员的表演虽说不算多成熟也算是能诠释角色。
缺点就是,片子集合了近200本鸡皮疙瘩系列丛书的设定,为故事添加了不少新奇元素,但也导致所有元素都只能一带而过,有很多怪物甚至就是个背景。没看过鸡皮疙瘩小说的人无法从每个怪物身上找到彩蛋。此外,可能是考虑到近几年来YA改编的火爆,影片居然为从不描写爱情的鸡皮疙瘩生添了爱情元素,而因为影片的快节奏,情感线基本没有铺垫,爱情元素毫无必要。更糟糕的是,结尾的时候有个超级大反转(这个反转可以惊掉粉丝的大牙),但是为了照顾爱情元素,还是happy ending了。。
最后强调的一点就是:这不是恐怖片!这不是恐怖片!这不是恐怖片!带着看恐怖片的期望去看,绝对会失望而归。如果抱着看奇幻冒险电影的期望,片子完全不低幼。《鸡皮疙瘩》本身就是儿童小说,书中常用幽默和冒险元素中和恐怖,也就吓吓小孩子。电影也一样。抱着“想再体验在小时候看鸡皮疙瘩被吓着”的期待去看,还不如不看,因为无论是书还是电影的“恐怖”都是针对小孩。而我们已经长大了。作为奇幻冒险喜剧,片子比其他PG级合家欢更照顾成年人。
总评:尿点虽有,但不影响酣畅淋漓的观感。
9. 电影《乱世佳人》的影评
“有一种感情叫做爱情,横亘了时间,超越了空间,也跨越了俗世间的种种阻隔;有一种意志叫做坚强,承受了岁月,洗练了沧桑,亦抛却了陈腐的累累束缚;有一种心态叫做从容,化淡了苦痛,抚清了酸涩,只留下一颦一笑间的云淡风轻……”
有人说爱情是永恒的话题,不管什么时候谈起都保持着它最初丰韵的颜色。所以爱情永远是人们谈论的经久不衰的话题,爱情题材的文艺作品在人们心中留下的印记就会深刻的多。
《gone with the wind》(飘)是这样一部作品,不论何时谈起爱情人们都会先想起它。但它又不仅限于此,它所涵盖的主题要远比爱情宽广的多。这才是它长盛不衰的原因,它是一部史诗,把对一个民族的思考,把美国内战时期的南北的对抗,把尊严和人性,穿插在一段爱情的纠葛之中,让人看完之后不禁唏嘘不已,但同时也可以感到它内在的厚实的文化底蕴。
一部拥有神话一样地位的作品,从一个叫斯嘉丽的年轻的女孩的心路历程向我们娓娓道来。
有人称这部小说是中国女人必看的一本书,恐怕说的意思是让被几千年的封建礼教压迫的中国女性去看看一个女权主义的典型,是如此为争取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梦想而奋斗的吧!
对,斯嘉丽从小便如此,她的性格里充盈的父亲一辈的南方的种植园主的那种大气和粗犷,她好像并没有遗传自己的母亲一点性格――一个典型的矜持的为家族操劳一生的女性。而在美国的那个时代,一个女人如果缺少了这些,就会被视为一个不合格的人,一个叛逆的人,一个为礼教不能容的人。但是,斯嘉丽恰恰如此。
她是一个异数,她的性格决定了她不会默默无闻,不会像其他的女性一样过完平凡的一生。所以她在失去家园的片刻绝望后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对天发誓一定要度过难关。在失去了母亲,失去了父亲,失去了伺候他们的奴隶,她最终还是凭着自己的那股不肯低头的倔劲爬了起来,走到了社会的上层,得到了最初的金钱和地位。但同样的,由于在别人看开她过于锋芒毕露的性格,她所经历的艰难也是无法其他人无法想象的,无论是她的事业,还是她的爱情。
她的内心不能容忍一丝怀疑,她不能去刻意的掩饰内心任何真实的想法,因为那对她意味着莫大的痛苦。正是由于这一点,从她确信自己爱上了艾希礼之后,不管周遭出现了如何的困扰,不管他们隔了多远的距离,即使他已经娶她人为妻,她甚至都不曾想过就此妥协和放弃。这在她看来是背弃了自己,背弃了自己活着的理由。这是怎样的一种性格呢?这让我深思,即使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她的坚持了绝决仍会让大多数人汗颜,能够坚持自己内心的东西而不受外界的影响是件太难的事情,更多的人会在忙忙碌碌和昏昏噩噩中渐渐的迷失了最初的自我,甚至不会发觉。但是对于感情来说,这种绝决却不一定会带来最终的幸福,如果一味的勉强冲撞带来的伤寒就不会只是对于自己的了。斯嘉丽始终没有这个道理,她倔强的性格也不会想到这个高度,所以当她最终大彻大悟发现自己最爱的人其实就是一直陪在自己身边的丈夫瑞德的时候,一切已经无法挽回了。由于她的不肯妥协和顽固的坚持,他们之间的裂痕已经无法弥补。
瑞德,这个幽默,聪明,带点叛逆和愤世嫉俗的男人和斯嘉丽有着太多相似之处。正因为如此,他一直深爱着她。他爱她的与众不同,她的天真和她的叛逆。这些在旁人看来疯疯癫癫的性格在他看来简直可爱至极。他什么时候都显得那么的运筹帷幄,好像一切都可以在他的掌控之下,唯一让他担心的,就是斯嘉丽最心底里想着的那个人,他无法去强制把她的心扭转向自己,尤其对于这样真实的一个女子。所以即使他们已经结婚了,但他仍然觉得没有真正拥有她,他能做的,只有用加倍的物质和精神呵护对她好,希望她能够最终回心转意。
结果让他绝望,当他最终选择离去的时候我甚至丝毫不感到奇怪,只是可惜斯嘉丽觉悟的太迟了。他和她其实是完全相同的一类人,斯嘉丽不能欺骗自己心里的感受,难道他就可以忍受吗?拥有了自己深爱的人,却无法抓住她的心。与其承受这种折磨,他宁可选择不顾一切的离开,这同样是一种绝决,一种不能忍受一丝感情上瑕疵的绝决。
本来可以幸福拥有彼此的两个人,却最终还是各分东西。正因为皆大欢喜的圆满总是人们期待的童话结尾,所以悲剧也总是让人唏嘘不已。但这个悲剧却让我们思考了更多的东西,看似只差了一步就能圆满的故事,其实早注定了悲剧。他们共同拥有的那种苛求完美的性格让他们看到了彼此太多的不完美,这样的积聚是无声无息的,但结果却是无法避免的。
这也正好印证了题目,看这本书之前我一直不明白“飘”到底为何意。看完之后突然灵光一闪的清晰了起来,其实如果《gone with the wind》直译作“随风逝去”的话会更好理解。
这里面有两层含义,斯嘉丽和瑞德的感情因为那些波折和中间的太多伤害最终像风一样逝去了,这是无法挽回的,即使倔强的她每次都会在绝望的时候安慰自己:我现在不去想它,明天再说。但明天真的就会有希望了吗?风明天会吹到何处呢?
第二层含义就涉及到小说的大背景了,作者不光光满足于一个爱情故事的挖掘,她把它升华到了民族的高度。美国内战,最终以北方获胜而告终。大多数文艺作品都会站在北方的角度和历史的高度来弘扬一统之后种种好处和北方军队的英勇和善战。《飘》令人称道的是,它自始至终关注的,是南方种植园的民族的兴衰,它让人们换了一个角度来看待一些看似显而易见的事实。最终的融合确实是大的趋势,强势吞并弱势也是历史的必然规律,可人们却忽视了这期间南方的人们的抗争,他们失去家园的痛苦,他们从最初的与北方的完全对立到最后渐渐的和北方的合作。这是一个民族的转变,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变,一种文化和另一种文化的碰撞乃至融合。在转变的过程中,那些曾经的田园生活,那些曾经的桀骜不驯,那些纯朴的粗犷的文化氛围,已经慢慢的消失殆尽,像阵风一样,飘散在历史滚滚向前的洪流中,不留一丝痕迹。
爱情与战争,退缩与奋进,坚持与放弃,融合与抗争。纵横交错的脉络确实让人有种恍如隔世的错觉,这是一种厚实的沧桑和一种中立的慨叹。古人说:读史使人明智。这部史诗级的作品让我们在失望和希望之中反复,在梦想和现实之间徘徊。
当然,在茫然无错的时候,不要忘了给自己信心。
毕竟,tomorrow is another day!
10. 周星驰电影《食神》影评
对于周星驰,很多人最喜欢他的《大话西游》。
我几乎每部片子都看过,也好喜欢,但最爱的却是《食神》。
看过很多次,就算不是从头到尾刻意取悦自己,随意的转台,我也会看下去。
感谢重庆影视频道和深圳影视频道。这么多年我一直可以看到莫文蔚那种丑得让我又感动又发笑的脸。
史提芬周是大性情之人。我总以为现实中的周星驰也该如此。乖戾、嚣张、天赋,但总能吸引一大批人为之前仆后继。
最近几年已经没有听到吴孟达和他合作的消息了,凡是和周星驰搭戏一炮而红的女演员也一一沉默着反目,就连爱过他的朱茵,也公然宣布与周星驰誓不两立。再看看他近来电影里的不同角色,配角也好,跑龙套也好,鲜有熟悉面孔,想必他是不受娱乐圈欢迎的,要不然也不会被孤立到这个地步。
不是每个鬼才都与世为敌,但不见得与世为敌的都是鬼才。
这个世界上怪癖阴暗的人可多了,有作为的没几个。所以我还是喜欢周星驰,至少有他出现的电影里,你可以笑得没心没肺,之后还能留下同情的泪。
还是回到《食神》。
也许是小人作祟,看见丑女不顾一切的追求爱情就觉得悲壮。
你是我大排档上唯一的旗子。
你是我知人知面不知心的最佳食神。
你是我从李兆基刀下救出来的落魄男人。
你是我追到天涯海角只想你绘一颗心的男人。
以上总是莫文蔚想说的话吧,但她不是文艺青年,她用满墙的周星驰照片,由美女演变成刀疤脸和龅牙,还有转身为史提芬周挡住的那颗子弹来证明,我真的好爱你。
莫文蔚是让你我忍俊不禁的烈女,是浪子回头最想拥有的那个女人,是黯然销魂叉烧饭的始作俑者。
食神大赛最后,薛家燕对黯然销魂叉烧饭的评价堪称经典笑料。
叉烧,好吃啊!!我从没吃过这麼好吃的叉烧,救命啊~~~~ 叉烧的肉汁镇在纤维里面,好似江河汇聚,而且里面的肉筋被内力打碎,入口极之松化,再配合用火云掌煎成的糖心荷包蛋,哇!这叉烧太棒了!尘世间没有形容词可以形容它了!
为什麼?为什麼?为什麼?为什麼让我吃到一碗这麼好吃的叉烧,如果我以后吃不到怎麼办?!
(薛家燕一边独白一边在叉烧肉上打滚,太搞笑了。)
而究竟这么好吃的叉烧饭,是少林功夫的造诣,还是因为曾经黯然销魂的一刻。
周星驰说,根本没有食神,或者人人都是食神。
他心里想得,手上做的,是莫文蔚在街头面摊上递给他的那碗叉烧饭翻版。
简简单单的米饭叉烧荷包蛋,二十港币就可以饱暖。个中滋味,恐怕只有情在深处的人才知晓了。
好比莫文蔚不求言谢,在大排档唱的那首歌,笑着感动了我。
情与义,值千金!
刀山去,地狱去,有何憾!
为知己,牺牲有何憾;
为娇娃,甘心剖寸心;
血泪为情流,一死岂有恨,
有谁人,敢过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