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后影评 » 博物馆观后感150字

博物馆观后感150字

发布时间: 2021-02-21 16:14:47

A. 走进918博物馆有什么感想150字

我们集体组织参观了九一八纪念馆,身在九一八纪念馆中,心情无法平静,眼前的一幕幕罪证,一幕幕血-案,无声地向我们讲述着上个世纪发生的,永远镌刻在历史圣碑上的无法磨灭的事件。日本侵略者的所作所为像刀疤一般,伤在每一代国人的心上。九一八,一个从小就开始铭记的日子,九一八,国人永远无法忘却的时刻,侵略者,当你们的战刀已经锈迹斑斑,当你们的所谓先烈遗像被一次又一次地拜见,我们,在这九一八的纪念馆中,重温那段让世界为你蒙羞的丑闻。 身在九一八纪念馆,我无法不想起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大地上一刀刀屠戮,是你们,顶着大东亚共荣的伪面具,从未将中国人的生命放在眼里,东北,南京,你们的罪你们最应该明了,你们的恶你们要谁去承担?你们还妄想扬起傲慢的头颅,说你们从未犯罪,说南京是误会,篡改你们对下一代的教科书,侵略者,血腥和残暴污染了你们自己的双手,请正视历史,不要让无耻和下流代表了你们的灵魂。你们就是这样来表现大和民族的气节,就是这样来兑现当年大东亚共荣的诺言吗!?
史路迢迢,多有一鉴:“兢兢以强,迤迤乃亡”;“盛世不怠,奋发图强”。惟有人人不怠,才有举国不怠;惟有举国不怠,我们民族才能长盛不衰,明天才会更加美好。 身在九一八,警笛缓缓拉起,我心潮澎湃,想起最近发生的钓-鱼-岛事件,日本人在当代难道还要继续演绎着他们在上个世纪所演惨剧的续集?国人们,脚踏这片用鲜血换来的热土,请不要忘了我们用鲜血染红的国旗,日本作为一个国家,它的所作所为已经无法再让我们继续忍耐,中国是一头睡狮,那个支离破碎的年代,睡狮醒来过,请不要让雄狮再次沉睡,不要让全世界藐视了这头雄狮,主席不在了,八路军不在了,但我们十三亿中国人还在,我们将历尽艰辛,坚定不移,不忘国耻,与外来侵略,破坏祖国利益的一切势力作斗争!

B.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邯郸)帮忙写一篇

《邯郸市博物馆观后感》可以交代一下背景,跟谁一起去博物馆,然后参观博物馆时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东西,最后感叹一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参观了邯郸市博物馆。邯郸市博物馆成立于1984年,是国家二级博物馆和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主体建筑的前身是1968年建成的"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邯郸展览馆",现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到了博物馆,我迫不及待地走了进去。邯郸市博物馆里的东西还真多,常年设有磁山文化陈列、赵文化陈列、中国历代钱币陈列、邯郸古代石刻艺术陈列和磁州窑瓷器陈列。磁山文化的发现是我国新石器考古的重大收获,填补了我国在新石器时代中早时期考古的空白。

最吸引我们的是邯郸“国保”——邯郸市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图片展。从图片中我知道了: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齐文化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定晋岩禅果寺遗迹,河北省现存为数不多的元代大木结构建筑之一的龙王庙(又名常乐寺),为龙山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磁县南城村遗址,中国战国时期赵国国都邯郸故城遗址。

拥有战国时代大型墓葬的特殊结构、赵国墓地兆域沟、战国前期竖向土洞墓的并填补河北考古空白的林村墓群,研究佛教、建筑、雕刻、美术、书法的艺术宝库的响堂山石窟,拥有“天下第一壁经群”摩崖刻经的中国规模最大、肇建时间最早、影响地域最广的奉祀女娲的历史文化遗存的涉县娲皇宫。

走出博物馆,我在想:我们对邯郸的文化了解地还不够,大家真应该去博物馆看一下。

C. 皇姑屯事件博物馆观后感150字

在沈阳市皇姑区天山路“奉天皇姑屯医院”旧址的旁边,一座青砖小楼已经建设完成[1] 。小楼正上方写着“皇姑屯事件博物馆”八个大字[1] 。
小楼是英国传教士在1913年建成的,后被日本人占领改成奉天妇婴医院,小楼的后侧还有一个小庭院[1] 。“我们希望通过张作霖为主线展现那段历史,所以这里介绍的都是张作霖被炸的起因、经过和之后的影响等。”相关负责人说[1] 。
皇姑屯事件博物馆建筑面积740平方米,分为室内室外两个展示区域[1] 。室内主要通过图片、模型、多媒体等设施展示,共设6个展厅[1] 。
从北门进入序厅,迎面而来的就是一面刻有皇姑屯事件爆炸场景的墙面,前面下方还有一条铁路模型,铁路左右两侧分别是京奉铁路和三洞桥铁路的历史图片,“两侧的铁路图片和眼前的铁路模型连接在一起,也是代表着张作霖被炸时所走的路,象征着他的一生。[1] ”
这里会通过声光电等多媒体设备,还原当时的爆炸场景[1] 。
除了声光电设备,室内展馆还有仿老式车厢放映厅,市民可以坐在车厢里观看反映当时历史事件的影像[1] 。
展馆特别设置了一个介绍策划皇姑屯事件的日本“四大元凶”的环节[1] 。这“四大元凶”的铜像前面都有一个感应装置,只要你站在其中任何一个面前,感应装置就会自动在后面的大屏幕上播放有关这位“元凶”的介绍[1] 。
被炸毁的列车车厢、三洞桥上被炸成两节的火车,市民可以近距离触摸这些大型模型[1] 。

D. 中小学生走进博物馆观后感100字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参观了文字博物馆我好高兴啊!文字博物馆可真漂亮呀!它的外观金碧内辉容煌像一座豪华的宫殿,我极不可待的跑过去要妈妈给我照相。走进里面,哇!太漂亮了抬头一看它的顶像鸟巢一样很有特色里面有很多甲骨文我了解到了过去没有纸人们在骨头上刻字在竹子上刻字一直到后来怎么样造纸好神奇呀!我今天收获可真大呀有机会大家一定要去看看哦

E. 邯郸市博物馆观后感

河北邯郸市博物馆观抄后感,参观了邯郸市的博物馆,让我感到无比的震撼,历史的浩瀚和渊博给了我很大的冲击。通过观看博物馆里的文物,我了解了历史,了解了历史中的人物,觉得我们应该好好的学习,继承先烈们的意志,努力的为社会做贡献。

F. 参观日记,记录你参加博物馆的经历及感受,150字以上。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
上海博物馆是一个大型古代艺术博物馆,馆内珍藏文物12万其中一尤为青铜器、雕塑、书法和绘画为特色。我今天来到上海博物馆参观展览。
第一个展览是中国古代青铜器展。我一走进展厅,就看到了琳琅满目、五花八门的青铜器。中国青铜器时代约始于公元前2000年。青铜器种类繁多,纹饰精美,铸造技术非常完善。我在欣赏时,展览馆内的一名管理员对我说:“青铜器有五大类,分为:酒器、兵器、石器、水器、乐器。它们虽然只有五大类,可这五大类里却有三十六个小类,数目极多。”我一边参观一边听着管理员说的话,想:这些青铜器里只有几个是历史老师讲过的,还有许多是老师没有讲的,在这里却应有尽有。青铜器的纹饰主要有三种,有兽面纹、凤鸟纹和龙纹等。参观完了青铜器展后,我又参观了雕塑展、书法展等展览,想:展览馆里的物品可是我国古代的博大精深,艺术和智慧的结晶啊!然而,取得如此大的成果是和我国古代人民的勤奋劳动是离不开的。
博物馆既把我国古代的文物收集起来,展示给现代观众们看,让现代的人民了解古代的文化,又陶冶了我们青少年对于古代文物产生的兴趣。博物馆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标志着人类文化的发展和成熟。
我今天觉得收获很大。因为我学习到了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使我印象深刻,也使我更加热爱祖国,更加敬佩古代的劳动人民。既了解到了各式各样的的青铜器和雕塑陶瓷,又见识到了绚丽多彩的绘画和书法,让我大开眼界。

G. 北京鲁迅博物馆观后感150字

走进北京鲁迅博物馆,迎面是鲁迅先生的石雕半身像,目光坚定,面容安详。石像后面就是博物馆陈列大厅。鲁迅先生逝世已70周年,今年博物馆将展厅重新布置过。举步入内,能感到新的展厅色调清爽、空间明亮。

新陈列里的旧日时光

自1956年建馆以来,展厅已几经变迁。上个世纪50年代的展厅颇具俄罗斯风格,90年代新建时又一变为东方情调。时至今日,由于使用了10年之久,展柜和展品(复制品)已出现破旧和破损。为纪念鲁迅逝世70周年,博物馆对其基本陈列“鲁迅生平陈列”重新布展。调整充实后的馆藏陈列,即将与访者见面。改造过的展厅,质朴、自然、明快、流畅,更具时代感和亲和力。

鲁迅博物馆馆长孙郁说,最近10年间,中国在鲁迅研究方面,出现了不少新的研究成果,不但有新史料的发现,而且学术界对文学史上的一些事件,有了更明晰的脉络和说法。这次改进陈列的成果之一,就是在内容上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比如在原有《新青年》的展品旁边,新添了钱玄同和陈独秀的手稿,让人们对于《新青年》的了解更具有丰富性。

在新的展示陈列中,科技手段广泛应用,触摸屏、录像片等电子媒介的引入,超越了对历史静态的呈现,而赋予一种动感。在展柜里,多了几个电子屏幕,播放的都是有关鲁迅生平的纪录片。其中之一,播放的录像竟然就是当年鲁迅在仙台学医时看到的有关日俄战争的“画片”。“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鲁迅语)”此时无声胜有声,在光与影的变幻中,借助这黑白和无声的影像,我们仿佛走进了历史,走进了百年前的风和人生世象。

历史记忆承载民族希望

展厅中央,是几面造型美观的展墙。这里,既巧妙地美化了通往地下展厅的通道,本身也是整个陈列中别出心裁的创造。人们能看到设计者精心设计的鲁迅先生的种种名言,也能看到鲁迅所喜欢的新时代的版画艺术。

鲁迅说过的一句名言,人们耳熟能详:“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又说过,“绝望之于虚妄,正与希望相同。”由此,某些人可能觉得鲁迅是个虚无主义者。可是,当人们走进展厅,走进鲁迅的世界,认真感受这位文化巨匠的人生轨迹的时候,却发现,在50多年人生路上,鲁迅先生始终怀着“希望”。

让我们随着轻轻的脚步,进入那些不应忘却的历史记忆吧。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展柜中鲁迅手书的诗句让我们回到上个世纪初,那是一个民族寻求富强和驱除压迫的时代。在展柜中,我们能看到鲁迅那个时代的“青年读本”――简单素雅的封面,隶书书写着《侯官严几道先生述赫胥黎天演论》。《天演论》对一代中国精英产生的影响之大,大概很难准确估计,但是,毫无疑问,这些思想,打开了青年鲁迅们心灵的一扇门,鲁迅在矿路学堂的日子里,“一有闲空,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进化论的观点,成了他早期思想的基矗

展柜中的电子屏幕播放着当年的“画片”,鲁迅的人生道路,在这个地方发生了一次翻转,他第一次深刻地意识到,要改造中国,“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而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才是“第一要著”,从此,鲁迅弃医从文。1906年,鲁迅从仙台到东京,开始了他一生的文学道路。

1918年,《狂人日记》发表在《新青年》第4卷第5号,这个时候,我们开始听到“铁屋中的呐喊”。鲁迅说,“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

1926年的3月18日,历史记住了一次卑劣的事件,也记住了鲁迅的愤怒。《无花的蔷薇》、《纪念刘和珍君》、《死地》……一篇篇犀利如匕首的文章历历在目。不久,鲁迅结束了他在北平的生涯,从此南下。

很难在此一一讲述展柜里的一切,和这一切讲述的历史。但是,这些历史记忆最终会停留在1936年10月19日。在这一日,斯人远游。

由沈钧儒题写的“民族魂”白色锦旗,曾经覆盖在鲁迅的灵柩上,那几个大字的墨色之深,有直指人心的力量。也许这位瘦小的躯体里,确乎有着不同寻常的困惑与煎熬,但是,终其一生,那股希望的火焰都在和他的生命一起燃烧。

每个时代他都“在潮

鲁迅当年说过,不希望有人纪念自己,人已死去,万事皆空,散灭就散灭了吧。然而,在博物馆这个凭吊之处,我们却看到精神血脉的传承。

10年前,正在这个博物馆的大厅里,已经是北大著名教授的钱理群先生发表了一次深情的讲演。他回忆了20年前的自己,回忆起在贵州的小山城中,和同龄的青年学生阅读鲁迅、讨论鲁迅的青春岁月。他说自己感到惭愧,那今日还在小小山城中生活着的老朋友们,他们对鲁迅的理解,并不比自己这个“鲁迅专家”更少。相反,这些在民间真实地生活着的“精神弟兄们”,更是鲁迅的“知音”。

鲁迅的知音,在民间,也遍及天涯。今年9月10日,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大江健三郎来华访问,并且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了题为《始于绝望的希望》的演讲。大江的演讲,其精神底蕴正是来自鲁迅的希望哲学。大江说,对鲁迅的阅读,贯穿了他的一生。笔者去年曾采访过日本的著名学者丸山升,他同样把鲁迅作为自己精神上的老师,认为鲁迅的杂文对他的影响最大。

今天,鲁迅早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全球已有30多个国家用50多种语言文字翻译出版鲁迅作品,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还有深入的鲁迅研究。在世界文化版图上,鲁迅先生早已成为鲜明的文化符号,与民族复兴路上的中国形象密不可分。

中国文化部部长孙家正说博物馆是“珍藏历史、启迪未来,是公民终身的学校。”鲁迅博物馆述说的是一个人的历史,一个人的旧日时光。这过去的岁月之所以值得记忆和珍藏,是因为这个人思想的烛光,不仅照亮了一段历史,也照亮人们心中被恐惧和无知所笼罩着的黑暗。也正因为如此,几十年上百年的岁月转瞬间逝去,中国的年轮,一圈又一圈,可是在每个时代里,鲁迅的声音始终都在,在每个时代里,他都真正的“在潮。

H.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 (作文)

我们抄学校组织每个班的读书标兵去参观深圳市博物馆,我觉得开心极了!因为,我是咱们二年级一班的读书标兵呀!
学校大巴载着我们一路飞驰而去。到站了,我们像一只只欢乐的小鸟争先恐后地冲下车。下车后我们排好队,沿着一个像古代铜钱式样的花坛走进博物馆。我抬头一看,这个博物馆真漂亮啊!两头弯弯的像一艘大船。一进大厅,我们就看到了很多很多精美漂亮的文物,有兵马俑、五牛铜枕、四羊方尊、王子午鼎等……听老师讲,它们都有几千年的历史呢!
兵马俑是秦朝时候的战士;五牛铜枕是以前古人睡觉时候的枕头。古代的人能做出这么精美的东西,真让我感到敬佩!
我还看到一样有趣的东西——渔民采蚝。一些阿姨跪在一块木板上,边滑行边采稀泥中新鲜的蚝,就像我们滑滑板一样,真是好玩极了!
四羊方尊是中国青铜铸造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是我国现存商周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四角是四个卷角羊头,我觉得它们都很可爱,手工做得非常精细,不由得让我深深佩服古人的精湛技术。
还有许许多多我不懂的知识,在等着我去发掘,时间一眨眼之间就过去了,我们该回学校了。
我觉得很开心!因为今天我学到了很多的课外知识。

I. 博物馆观后感

一进博物馆就是一个大厅,大厅里有指示牌,上面清楚地介绍展区的分布。博物馆总共分为层,分为东区西区。

首先我来到的是“古代绘画艺术精品展厅”,这里陈列的是明清绘画作品。对于绘画作品我可以说是一个完全的门外汉,但我也能感受到文人画家通过笔墨丹青,挥洒出的那种意境深邃、飘逸、青幽、惟美的精神世界。顺着二层的螺旋结构我来到了三层的“明清书法艺术精品展”,以收藏或流传于北京的明、清时期的名家墨书精品为主线,展示北京书法艺术的特色。四层有“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以反映燕国青铜器文化面貌为主线,从铸造技术、造型、纹饰诸方面展示北京最早的青铜艺术。四层还有“京剧文物展”,有那些漂亮的脸谱,戏服,听戏的茶楼,坐在小桌旁看着前面的大屏幕正在上演的戏剧,能真实亲切感受到当时来茶楼休闲的人,那种自在享受的心情。

四层还有我最关注的也是看的最仔细的“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它分宋辽金、元、明、清四个展厅,以宋辽金至明清时期北京地区重要遗址、墓葬、窑藏出土文物为主。该展览充分展示了北京各个历史时期出土及传世瓷器精品,反映了我国古代陶瓷发展史各阶段发展轨迹,集中体现了中华瑰宝----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历史风貌。

刘墉书法作品

这里有太多让我吃惊,甚至是让我震撼的作品。很多我以前只在书上见过,没想到这次可以见到实物,这让我非常的兴奋。有一件工艺绝对堪称精细,那就是景德镇窑青白釉戏剧舞台人物纹枕,此瓷枕雕镂成戏台形式,戏台上珠帘漫卷,众多演员正在演出一场戏剧,反映了元代戏剧流行的社会风尚。瓷枕镂雕精细,集建筑、舞台与瓷塑艺术于一体,表现出元代戏剧艺术的面貌及景德镇窑工高超的制瓷工艺。瓷枕里边的人物、舞台竟也雕刻的如此精致。而且它的舞台梁柱、栏杆都非常的细,真怕轻轻一碰就会断掉。不知道怎么会保存到现在还这么完整。真是让我激动感慨万分!陶瓷展厅里的很多展品都太让我大开眼界了,可惜记忆有限,不能在这里一一列举了。真希望还有机会,让我看的更仔细一些。

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四层,来到了五层。五层是“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分为新石器至南北朝时期、隋唐至辽金时期、元明清时期三大部分。本展览从展现北京玉器文化的角度出发,反映了北京地区的玉器发展史和艺术特色。我非常喜欢青白玉,看上去非常的纯净,有些可以说是晶莹剔透,看了就让人喜欢。五层还有“老北京民俗展”,在这个展厅随处可见用小泥人模仿当时婚庆热闹喜庆的场面,透露出当时纯朴的民风民情。除了这些还记得有剪纸展,风筝展,北京小吃展,服饰展。

时间就这么匆匆过去了,没有办法,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首博。真想让我的家人也来看看,绝对不枉此行。留给我的是太多惊奇,太多的震撼,我到现在都处在兴奋之中。

J. 新乐遗址博物馆观后感150字七年级

新乐遗址是沈阳历史文明的源头,是7000年前人类的家园。当我参观了新乐遗址的文物展区和遗址展区后,我就知道了新乐人是怎样生活的。给我最深的感受是:他们真的很聪明,很会使用工具。
首先,他们能制造工具。比如,用石头磨成磨盘和磨棒磨粮食。再比如,他们想出了不同的办法捕鱼、狩猎,可以用手抓鱼、用棍棒扎鱼、用渔网捕鱼、用箭射鱼;用石头砸野兽,或用弓箭射、用枪棒扎。
其次,新乐人能搭建半地穴式的房屋。他们用树枝、草和泥巴搭房顶,可以防雨雪,还可以在里面休息、开会。
再次,新乐人还制造了12个大小不同的、打磨精细的玉串珠。最小的玉珠子中间孔距仅为2毫米。玉串珠的出土标志着新乐人的精神生活已经跨入新的时代,开始对美有更高层次的追求。
最后是镇馆之宝——太阳鸟木雕艺术品。它是7000年前原始社会工艺品的代表之作,也被认为是氏族成员所崇拜的图腾信物和精神信仰。在馆内还修建了太阳鸟广场,将此艺术品放大,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更加金碧辉煌、具有魅力!
新乐人的智慧还体现在他们制造了打制石器、磨制石器、细石器和煤精制品等,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特色。我最喜欢半地穴式的房屋,因为它通过复原以前的建筑体现出来,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这次去新乐遗址参观,我知道了在很久很久以前古代的人都是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还会使用那些工具,我发现古代人真的很聪明

热点内容
绿洲的主题曲 发布:2021-03-16 21:51:32 浏览:239
逃身连续剧 发布:2021-03-16 21:50:58 浏览:188
美味奇缘里的插曲 发布:2021-03-16 21:49:11 浏览:827
调查插曲 发布:2021-03-16 21:48:10 浏览:591
女英雄台词 发布:2021-03-16 21:47:36 浏览:458
加勒比女海盗3演员表 发布:2021-03-16 21:42:59 浏览:378
韩剧手机热播剧 发布:2021-03-16 21:42:12 浏览:791
好看又简单画的年画 发布:2021-03-16 21:41:54 浏览:4
哥斯拉大战金刚预告片 发布:2021-03-16 21:40:51 浏览:246
落叶影评 发布:2021-03-16 21:40:19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