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风景观后感
㈠ 观后感该怎么写 是参观景点后的感受
首先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然后按照游览的时间顺序,先介绍景点,再写自己当时的所思所想.自己总该有一些体会吧,比如风景如何,文化背景等等拉~
㈡ 有感于景物的作文。最好是有关于珍惜时间的。
前几天,我的一个好朋友倩倩邀请我去乡下做客。我一直生活在城市,其实早就想去乡下看看了,今天的一个机会肯定不会放过,我高兴的答应。
七点未到,她就把我叫醒,我迷迷糊糊的爬了起来,草草吃过早饭,收拾一下背包,拉着她就走了。
来到车站,那里的风很大,吹得我直发抖!早上八点,车子终于来到了我们的面前,我们开开心心地踏上了这段旅程。
一路上,我看到了一群农民在耕田,他们在春天下种,到了秋天,他们可以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一群燕子从北方飞向南方,它们排成一个人字,好像在说,人们多么辛劳啊!
一个小时左右,就听到车子的广播清脆响起:“情语村庄到了,请大家准备下车!”这时,倩倩拉了拉我的衣服说:“到了,看,那朵花漂亮吗?”说完,手指着车窗外的那朵五彩花。“是很漂亮!”我回答她。
下了车,我深深吸了一口新鲜空气,好舒服啊!倩倩带我去找她乡下的奶奶,一路上,我看见了许多农家风光,让我来介绍给你听听。
进了乡村有10米路后,是一片绿色的田野,有些乡下的小朋友没我那么大都在帮助妈妈割草了,农村的小朋友好懂事啊。想起我自己,竟然和弟弟抢一块糖,和他们比起,我羞愧死了!
我一边走一边回想那片绿色的田野。“叮咚,叮咚!”是谁在唱歌?哦,原来是在我旁边的小溪,它唱着欢快的歌,缓缓地流向远方。那溪水中,还有五颜六色的鱼在嬉戏。
到了倩倩的奶奶家,她和她的奶奶拥抱在一起,我想起了我我的奶奶,还没来得及见到她,她却早走了,唉...
倩倩的奶奶让我留下来吃午饭再走。我吃完饭后,牵着倩倩的手到周围走走。
在房子周围,有一片竹林。那竹林投下了一片绿绿的浓荫。在房子的右边有一些花,有杜鹃、鸡冠花、大丽菊,他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
屋子的后院,一大群的鸡和鸭在觅食。鸡,母鸡带领小鸡在林子中觅食。鸭子们在水中嬉戏,不时把头扎到水里觅食。
太阳要落山了,我跑到山上,看着太阳一寸寸消失在山脚,觉得今天时间过的好快啊!
在回去的一路上,我看到许多人家把桌椅都搬到院子,饭菜也搬出来,在院子里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我被这乡村的风景吸引住了,下次如果还有机会,我再来“情语村庄”参观风景。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㈢ 风景观后感两篇五百字
茅盾先生的散文《风景谈》,构思精巧,文笔跌宕,结构严谨,富于变化,一向为人们所称颂.文章共描写了六个画面,用五节概括性抒情议论的文字串联起来,表在写风景,意在歌颂人,在写景颂人艺术上实在独具匠心.
第一个画面:沙漠驼阵
作者用静景勾勒出猩猩峡外的沙漠,向我们展现的是“大自然的最单调最平板的一面.”颜色纯白,声音是寂静.“然而”一转,用动静手法描写了驼阵,形在变化,由远而近;色在变化,由黑到猩红,声在变化,由丁当到和谐的旋律.这些一般的人类活动出现在荒凉而死寂的山摸上,就成了一幅风景画面.
末句用抽象而简括的文字,提示读者,本文虽谈的是风景,然而赞美的却是人的活动,是文章不的枢纽一下子打开了.第二个画面:农歌夜唱地点是黄土高原,时间是夜晚,对象是辛勤劳作、生产归来的农民.先也用静景手法来描绘背景,有梯田、秃顶的山、高杆植物.当写到“三五月明”之夜,农民生产归来,人和牛从山背上走过来,由远而近,由少而多,并且节奏缓慢“姗姗而下”,在背景上形成了“一幅剪影”,但人走过后,由飘来了“缭绕不散”的“粗朴的短歌”,于是乎,蓝天明月加上农民歌唱,就可称为“绝妙的题材”了,把人类的活动,更推进了一层.
第三个画面:学员晚归
地点仍同前一样,时间是傍晚,对象是学员,各地来延安的知识分子,也是生产归来.如果说前一节在写人时高了一步,那么这一节更侧重于人物描写.作者用工笔描写的手法,刻画了学员们职业不同、口音不同,但多唱着同一个调子,这是晚归之景;还写了个晚餐之景,画面的色彩是金黄、翠绿、白沫、黄土等,并以河水哗哗流淌衬托了这些学员的愉快,更突出了他们为寻求革命来到延安的高尚精神.这一画面,是“静穆的自然和弥漫着生命力的人,就织成了美妙的图画.”
第二三两景的联系都是生产归来,共一节评论文字.在写人方面,更是强调了人的活动、人的精神、人的生命力.这一节议论,比前一节议论更拔高了一步.
\5第四个画面:荒山雨景 作者换了一种表现手法,先写“西装革履”与“烫发女郎”在公园谈情说爱的情景,再花大笔墨去描写荒山、泥水、怪石、石洞这样有个恶劣的自然环境,有有对解放区的青年男女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仍在一起抓紧时间学习,追求革命真理.通过对比,突出了后者敦厚朴实、好学上进的进取精神,突出了他们“是两个生命力旺盛的人,是两个清楚明白生活意义的人”,突出了他们“不倦怠,也不会百无聊赖,更不至于在胡闹中求刺激”的高尚品质,而这些无疑是前者所望尘莫及的.这能不使大自然失色?这就是荒山奇迹.怎么不值得去怀念呢?这一节评论文字,说明“人依然是‘风景’的构成者”,而只有“内生活极其丰富的人”才能成为这里的主宰.这第三次评论,是我们更明白了风景与人的关系.
这一节文字表面上平淡无味,其实从文思的俯视角度看,写得文姿跌宕,谈笑风生.作者采用了抑扬法来写景颂人.开头句子写得摸棱两可,仅交代了“二三十棵桃树”、“半盘石磨”、“几尺断碑”,石块为凳竟以奢侈品的姿态出现.桃林旁还有一些庄稼.这也会成为风景?与公园比,岂不“贻笑大方”?但在这桃林茶社里,由于有一群青年在热烈追求革命真理,从一般的人物描写角度(语言、行动、形态等)描写了这些人,又从与“消磨时间”的人作对比的角度,突出了追求革命的浓厚气氛.用这种抑景扬人的手法颂人,比前面又更高一筹了.
因此,这一节的议论文字说,“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增添了景色,形式的和内容的”.这“辐射”、“填补”、“增添”,更说明了人的精神尤其重要.作者随感情的逐步加深,不禁发出了“人创造了第二自然!”的深刻感叹.
这一画面,作者又从形、声、色的描写了两个战士,写得一波三折,引人入胜.作者由听到“嘹亮的喇叭声,破空而来”,而想起一张放哨士兵的侧影.这照片是静景,也是近景,作者着力刻画了战士严肃勇敢的神情.由这严肃勇敢,又联系到听到的号声,并着力突出了战士高尚的精神情操和鲜明的形象.粉红的霞光与象征着胜利的飘动的红绸子,刺刀闪着寒光,通过动静结合、刚柔结合、远近结合,突出了战士的高大形象.作者浮想联翩,“我看得呆了,我仿佛看见了民族的精神化身而为他们两个.”作者直抒胸臆,公开地、纯粹地歌颂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行文至此,作者不得不如笋剥壳、如茧抽丝,用第五个比喻句结束全文:“是真的‘风景’,是伟大中之伟大者!”虽然用的是假设句,在当时那个时代背景下,显得文词委婉些,但这一惊人之语,尤如画龙点睛之笔,把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延安军民及超越一切的民族的高贵精神这一主题,在层层深化中表达得淋漓尽致.
"本文之妙,妙在写景;本文之贵,贵在写人.全文只有六个画面加上五个议论句,结构完整.画面内容各异,表现手法不雷同.形散而神不散,完全靠人类的活动、人的精神境界的逐渐升华来组织材料.真是非大手笔,决不会到次地步.
㈣ 时间怎样地行走(迟子建)的读后感 急!急!急!急!急!300字!
时间怎么样地行走
迟子建
墙上的挂钟,曾是我童年最爱着的一道风景.我对它有一种说不出的崇拜,因为它掌管着时间,我们的作息似乎都受着它的支配.到了指定的时间,我们得起床上学,得做课间操,得被父母吆喝着去睡觉.虽然说有的时候我们还没睡够不想起床,在户外的月光下还没有戏耍够不想回屋睡觉,都必须因为时间的关系而听从父母的吩咐.他们理直气壮呵斥我们的话与挂钟息息相关:\'都几点了,还不起床!\'要么就是:\'都几点了,还在外面疯玩,快睡觉去!\'这时候,我觉得挂钟就是一个拿着烟袋锅磕碰着我们脑门的狠心的老头,又凶又倔,真想把他给掀翻在地,让它永远不能再行走.在我的想象中,它就是一个看不见形影的家长,严厉而又古板.但有时候它也是温情的,在除夕夜里,它的每一声脚步都给我们带来快乐,我们可以在
子时钟声敲响后得到梦寐以求的压岁钱,想着用这钱可以买糖果来甜甜自己的嘴,真想在雪地上畅快地打几个滚.
我那时天真地以为时间是被一双神秘的大手放在挂钟里的.它每时每刻地行走着,走的不慌不忙,气定神凝,不会因为贪恋窗外鸟语花香的美景而放慢脚步,也不会因为北风肆虐,大雪纷飞而加快脚步.它的脚,是世界上最能禁得起诱惑的脚,从来都是循着固定的轨迹行走.我喜欢听它前行的声音,总是一个节奏,好像一首温馨的摇篮曲.时间藏在挂钟里,与我们一同经历着风霜雨雪,潮涨潮落.
我上初中以后,手表就比较普及了.我看见时间躲在一个小小的圆盘里,在手腕上跳舞.它跳得静悄悄的,不像墙上的挂钟那么清脆悦耳,\'滴答——滴答——\'的声音不绝于耳.手表里的时间给我一种鬼鬼祟祟的感觉,少了几分气势和威严,所以明明到了上课时间,我还会磨蹭一两分钟再进教室,手表里的时间也就因此显得有些落寞.
后来,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了,时间栖身的地方就多了.项链坠可以藏着时间,台历上镶嵌着时间,玩具里放置着时间,至于电脑和手提电话,只要我们一打开它们,率先映入眼帘的就有时间.时间如繁星一样到处闪烁着,它悦来越多,也就越来越显得匆匆了.
十几年前的一天,我在北京第一次发现了时间的痕迹.我在梳头时发现了一根白发,它在清晨的曙光中像一道明丽的雪线一样刺痛了我的眼睛.我知道时间其实一直悄悄地躲在我的头发里行走,只不过它这一次露出了痕迹而已.我还看见,时间在目前的口腔里行走,她的牙齿脱落的越来越多.我明白时间让花朵绽放的时候,也会让人的眼角绽放出花朵——鱼尾纹.时间让一棵青春的小树越来越枝繁叶茂,让车轮的辐条越来越沾染上锈迹,让一座老屋逐渐驼了背.时间好似变戏法的魔术师,它能让一个活生生的人瞬间消失在他们辛勤劳作过的土地上,我的祖父,外祖父和父亲,就让时间给无声地接走了,再也看不到他们的脚印,只能在清冷的梦中见到他们依稀的身影.他们不在了,可时间还在,它总是持之以恒,激情澎湃地行走着——在我们看不到的角落,在我们不经意走过的地方,在日月星辰中,在梦中.
我终于明白挂钟上的时间和手表里的时间只是时间的一个表象而已,它存在于更丰富的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在行走,时间就会行走.我们和时间如同一对伴侣,相依相偎着,不朽的它会在我们不知不觉间,引领着我们一直走到地老天荒.
分输给我把
㈤ 爱是世界上最美的风景的观后感作文怎么写
《我与地坛》。我想,地坛一定是个很美的地方,但打开电脑搜索,却让我大为失望:大多是一些颜色陈旧的建筑,一些老旧的大树,人很少,甚至让我觉得有些----荒凉。
为什么在作者眼中,地坛会成为一处十分美丽的风景呢?哥哥告诉我,这和史铁生自身的经历有关。他在最美好的年纪却意外变成了残疾,心灰意冷的他一度想到自杀,但在地坛中流连的日子,他发现了很多倔强生存的小昆虫、小植物,让他明白了生命的可贵。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应该轻言放弃,就应该精彩地活下去!这让我想起了“开学第一课”中的一个人----刘伟。当瘦弱的他、失去双臂的他用双脚弹奏出美妙的琴声时,一下子,我觉得震惊又惭愧。
很多时候,我们只会埋怨,吃的没有别人好,玩的没有别人新奇,爸爸妈妈没有别人的神气……我们忘了,生命就是一份最好的礼物,对这份礼物,我们应该心怀感恩。
只有感恩,我们才会珍惜每一点时间;只有感恩,我们才会欣赏每一处风景;只有感恩,我们才会去爱身边的每一位亲友。也只有感恩,我们自己的生活,才会像刘伟脚趾下流淌出的音乐,像史铁生笔下的地坛,成为最美的一处风景。
㈥ 时间的旅人读后感1000
《时间的旅人》
“我们都是时间的旅人,在每一个人生阶段旅行,在每一片回忆的风景里努力修补自己”。拿到张曼娟的散文集《时间的旅人》(九州出版社),封面上有这么一句话深深吸引了我。我知道张曼娟这些年的内心是盛着细腻温软的时光的,她在这些时光里行走,回味,每一个自己的人生阶段,都有着她匆匆走过再回顾的眷念。
被遗落在童年夹层中的娃娃,似乎也在提醒她,人生不必追求成就,读诗与爱人已经是最大成就。而今年华碎了,花开几度就是一个轮回,那些叫回忆的东西会让张曼娟伫立在人生的岸边等待一条从雾里航行的船,载上思念摆渡。对于时间,在张曼娟的概念里它是有意志的,她说在花开时,它不会得意忘形,狂妄自大,在落叶萧索时,它依然昂然伫立,不致消沉,不管荣茂或是枯萎。我很少看到有作者对时间有这样的深刻感悟。
人生是一条漫长的路,但是这条路往往是来时鲜花铺满路,去时已荒芜。张曼娟在自序里说,行走在大地上的我们,并不知道土地里的温度是怎样的,但是植物知道。一棵树知道何时休眠,何时苏醒,何时奋力开花,何时硕果累累,它知道关于生命的规律,或许比我们人的内心更深刻。就像树与时间能定下盟约,彼此都不违背,安静信守。可是人与时间有没有盟约可以信守呢?就像张曼娟说的,她约友人一起到灵园看樱花,尽管樱花开得灿烂,沿途的美丽风景让大家都不忌讳这个地方。但是走在灵园里,渐渐地作者还是感悟到,每个人也许都要走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路上。曾经以为旅行是一场空间的移动,渐渐地终于明白,旅行也好,人生也好,其实都是时间的移动,我们只是时间的旅人,听凭时间的意志穿越,是过客匆匆,而不是时间的归人,谁也无法从终点再走回去。
张曼娟在时间的概念上是从旅行开始记录的。每走过一个地方,都是一缕光阴的记忆,像常青藤在时间里蜿蜒爬着。她说到上海裁衣去,到济南炒全鸡去,到日月潭骑车去,去过很多地方,很多地方就有她存在过的时间。这些时间是什么呢?我想是生命的累积沉淀。
走遍千山万水的人是浪漫的人,而浪漫的人是会有奇遇的。张曼娟走过很多地方,但是我喜欢读她走过上海的时候写下的文字。在上海,她寻找过张爱玲裁衣过的裁缝店。那样的一个散发出古香古色味道的小小裁缝店有的不是豪华,而是上个世纪小女人生活味里的精致。她说,如果裁缝阿姨将每个孩子每一年量身的记录和图纸都留下,全部展示出来,我们就能看见岁月是怎样改变了我们的样貌的。到上海裁衣是张曼娟的一段旅行愿望,这个愿望的意义在于裁剪一件衣服,也就找回了一块童年碎片,关于一种量身订做的,既贴身又独特的回忆。
读张曼娟的《时间的旅人》,我恍然明白,原来任你红尘万丈,还是要衔一枚素心品尝。
㈦ 时间是怎样行走的读后感
读《时间是怎样行走的》有感
墙上的挂钟,曾是我童年最爱看的一道风景。我对它又说不出的崇拜。因为它掌管着时间,我们的作息似乎都受着它的支配。我觉得左右摇摆的钟摆就是一张可以对所有人发号施令的嘴,它说什么,我们就得乖乖的听。到了指定的时间,我们得起床上学,我们得做课间操,我们得被父母吆喝着去睡觉。时间藏在挂钟里,与我一同经历着风霜雨雪,潮涨潮落。
后来,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了,时间栖息的地方就多了,项链坠可以隐藏着时间,让时间和心脏一起跳动;台历上镶嵌着时间,时间和日子交相辉映;玩具里放置着时间,就使时间有了几分游戏的成分;至于计算机和手机,只要我们一打开它们,率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时间。时间如繁星一样到处闪烁着,它越来越多显得匆匆了。我喜欢听时间前行的声音,总是一个节奏,好像一首温馨的摇篮曲,它的脚是世界上最能经得起诱惑的脚,从来都是循着固定的轨迹行走。它不会因贪恋窗外鸟语花香的美景,而放慢脚步,也不会因北风肆虐,大雪纷飞而加快脚步。时间久总是持之以恒、激情澎湃地行走着,在我们看不到的角落,在我们不经意走过的地方,在日月星辰中,在梦中。
其实,挂钟上的时间和手表里的时间,只是时间的一个表象而已,它存在于更丰富的日常生活中——再涨了又枯的河流中,在小孩子戏耍的笑声中,在花开花落中,在候鸟的一次次迁徙中,在我们岁岁不同的脸庞中,在桌子椅子不断的天心的划痕中,在一个人的声音由清脆而变得沙哑的过程中,在一场接着一场去了又来的寒冷和飞雪中……
只要我们在行走,时间就会行走。我们和时间是一对伴侣,相依相偎着,不朽的它会在我们不知不觉间,引领着我一直走到地老天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