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观后感500字
㈠ 观《了凡四训》有感,500字左右
凡人所以不得作圣者,只为妄念相缠耳。——真是人生的精要啊。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内;从心而觅,感无不容通。求在我,不独得道德仁义,亦得功名富贵;内外双得,是求有益于得也。 ——有求必应,转变无所作为的消极心态,为美好的未来投入美好的种子。
务要积德,务要包荒,务要和爱,务要惜精神。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义理再生之身也。 ——洗心革面,从头再来,下定决心,必有大成。
㈡ 读了凡四训有感100个字数
《了凡四训》是明朝袁了凡先生写给儿子的四封家书,主题思想是告诉我们,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但命运究竟如何能够改变,书中主要是通过袁了凡先生如何在云谷禅师的教导下,通过自己不断的行善而改变原孔先生为他算定的命,来告诫世人只有不断的行善才能彻底改变命运。一个常人很难做到没有忽视乱想的念头,那就会被阴阳气数所束缚,也就有了定数。但是一个极善的人,有了做善事的力量,命运之定数就会控制不了他。当然极恶的人,定数也拘不住他,原本他可以享福,但是由于恶事做得太多,最后也享受不了了。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的行善,什么是善?要行善,首先要有改过之心。要改过要先有发“羞耻心”。没有“羞耻心”的人,经常沉溺于美酒佳肴、赌博、卖淫嫖娼等等卑劣的行为,也会失掉人格,和禽兽没有两样。上次跟有人在聊因果报应的时候,提到一点现在很多人在外面乱搞性关系,我提到:今天他搞其他人,假设哪一天他的亲人或者他的下一代的下一代受到报应,他会有什么感受?有时候,真的是会报应在他身边的人或者他自己的身上的。
改过,还要有畏惧的心。佛家常言道:三尺头上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很多时候,我们自欺欺人,感觉自己做的事情很隐蔽,没有人知道。其实,这个道理古人在《掩耳盗铃》中的道理应该跟我们说得很清楚了。说到这个,我想起南怀瑾大师曾经说到的,现在很多人,乱搞男女关系,以为没有人知道,其实在做那种事情的时候,有很多幽灵在旁边等着投胎呢!有成千上万的幽灵在看着你们做的事情。
改过,最后还要有毅力、有勇猛之心。我们人很多时候都比较懒惰,有了过失得过且过,没有毅力。要改过,今天发现了过失,今天就要立马去改,不可推迟到明天,因为明天又复明天了。
行善,只有改过之心是不够的,还要去做一些善事。行善的事情很多,按照袁先生的概况,大概有下面十种:与人为善、爱敬存心、成人之美、劝人为善、救人危急、兴建大利、舍财作福、护持正法、敬重尊长、爱惜物命。那么做这些事情是不是就一定是善呢?未必,中锋禅师认为:做多别人有益的事情是善,做对自己有益的事情是恶。若是你做的事情,可以使别人得到好处,即使骂人、打人,也是善的;如果是为了自己,就算你是恭敬人,礼貌待人也是恶。
也许你是一个唯物者,认为我迷信或者在瞎扯蛋。当然不会要求你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因果报应或者幽灵的存在,因为这个东西我自己也讲不清楚。我们先来做这样一个分析,善事有分为阳善和阴德,所谓阳善就是做的善事是被人知道的,所谓阴德是所做的善事是不被人知道的。接下来你细细想一下你做了很多善事会怎么样?如果你做的很多是阳善,今天你帮助那么多的人,哪一天你落难的时候,也会有一些人来拉你一把的。当然我们做的善事主要不是为了这个,但是有些人还是有情的。再说,你做的阴德,那么没有人知道你做的善事,你坚持做了,你的人生境界已经到达一个很高的层次了,你的心态也相当的好。对人生的得与失你也不会去计较很多了,这样的情况下你还不会快乐吗?从这两点来说,我是赞同行善的可以改变命运的。也许我的论点或者论据不是很充分,观点是片面的,但是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很多时候不在于你这辈子是否轰轰烈烈,而在于有没有意义。多行善的人生我觉得会是很有意义的。
㈢ 了凡四训读后感350字
《了凡四训》是我这么多年以来看到的最能打动我心灵的书籍,第一篇,立命之学。”命由天做,福自己求”。我不知道自己的命运是不是算好。这么多年,学业一直比较顺利,只是自己没有珍惜好大学的时光,考试也是得过且过,一味的追求快乐轻松的生活,没有吃苦的精神,不够努力。08年冬天,找工作也很顺利,我很珍惜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很认真,也很努力,经历过生存的艰辛,也更懂得什么是生活。当我看到了凡先生的人生,就很羡慕他,他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一生过的简单,却又快乐。他知道自己的命运后,很坦然的向自己求福,最终得到了很好的福报。
“若不反躬内省,而途向外驰求,而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每个人的喜好,特长都不同,职业道路也不同,只要自己心中有成功的信念,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改正错的,发挥优势,最终会有好结果的,我是一个无神论者,但是我相信我道理的东西,比如佛法中的因果报应之说,我认为是有道理的。一个人要想成功,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一个善人,自会有很好的人缘,那么很多人来帮助他,再加上他自身的努力,成功的可能性自会比别人大很多!对于自身而言,我自认为自己身上还有很多浮躁的东西,要想改造命运,就要努力去改正!
第二篇改过之法。一个人如何才能改过,了凡先生告诉我们三个心:一,知耻心,当一个人有了知耻心,那么改过就不难了。二,发畏心,凡是作恶的人,大多没有畏心,他们不怕国家的法律,不畏惧社会的谴责,只为自己的利益考虑。那些贪污腐-败的官僚们,他们把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信任抛在脑后,他们不知耻,也无畏惧之心。前面两条是改过的前提,最后一点,改过的勇心。勇于改正错误,战胜自己的勇猛之心。我们要改过,就要反省,反省自己身上还有那些不足,然后逐一去改,这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古语说,“江山易改本性南移”,要将一个人维持了几十年的习惯改变,这确实是需要勇气的,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如不是经历了大的挫折和打击,人是不会轻易地改变自己的习惯的,人的习性就像是动物的保护色,突然要改变,人是会缺乏安全感的,习惯的养成,就是要靠重复,不断的重复,一点一滴的去改变,日积月累就会真正的改变。
我们做事情,要多考虑别人的感受,体恤别人的疾苦,凡是要换位思考,这里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古时候有一个年轻人,脾气很暴躁,常常对别人发脾气,村里人都很讨厌他,他很痛苦,很想改变,但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于是他问他的父亲该怎么办,他父亲给了他一块完好无损的木板,对他说:孩子,你每犯一次错误就钉一颗钉子在这块木板上,一个月以后,他惊讶的发现木板上订满了钉子,他很懊悔,于是,他父亲就说,好,从现在开始,你要好好的对待别人,每做一件好事,你就从木板上拔掉一颗钉子,三个月过去了,年轻人把所有的钉子都拔掉了,很开心的拿去给他父亲,父亲说,孩子,你看这块木板上已经全是洞,这些洞就好比你曾经带给别人的伤害,即便你改正过来了,你给别人的伤害是没法消除的。年轻人听了后,从此改正了自己身上的恶习,再也没有伤害过别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一定要控制自己的脾气,当你生气的时候说的话做的事会给别人带来很大的伤害,这是没有办法弥补的。我们每个人都用真诚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人,用真诚的心去改过,一定会像了凡先生一样,一点点改掉身上的过错,成为一个仁义道德之人。
第三篇,积善之方。做了好事,大家都知道的,叫做积阳德,做了好事别人都不知道的叫积阴德。我在《了凡四训》中读到了很多故事,做官的人减轻老百姓的税,有的人为穷人布施,也有人救了人家的性命,这些善人最终都有很好的结果,在当今社会,只要为官的切实为百姓做几件实事,不贪污腐-败,那就是好官,也许我们没有机会救别人的性命,也许我们没有能力支援穷苦的家庭,但只要我们不放弃积德行善,力所能及的做一些小事也是一种善良,我曾看到一篇文章,说道:“在别人落难的时候,不要落井下石,在别人出丑时,不要取笑,在别人幸运时,用真诚的心去祝福!这样就是一个起码是善良的人。”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心里很复杂,我不知道作者是什么心态,这种小心翼翼的善良让我觉得很悲哀,为什么现在社会这么多作恶的人,就是因为我们缺失了我们几千年文明的精髓,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道德,仁义。已经在这个社会变成一种奢侈。似乎离我们很遥远。在这样一个大环境里,我们要做善事更难了。现在的经济危机。已经危及到我们每一个人了,从企业倒闭,到失业。我们公司能帮助企业的就只有我们的书籍,能真正让企业家体会到书里的道理,落实到实地,让企业顺利度过难关,我们才算是真正帮助了别人。如果你今天看到一个需要你帮助的人,你没有去帮助他,那么有一天,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会指望谁来帮助你呢?这就是一种恶性循环,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地去做善事,不要担心自己的力量太小,只要大家都这么做,那将产生巨大的能量!
第四篇,谦德之效。“满招损,谦受益”我们常能看到这样的话语,我们小的时候,老师就叫我们要谦虚,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他说,“你们看秋天麦田里成熟的麦穗是不是都低着头的呢?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它们腹中是沉甸甸的果实,而那些高高昂着头的麦穗全都是腹中空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要谦虚,凡是那些大师,都是谦虚的人,一个人,要想成功,就要低着头,多听取别人的批评指教,才能进步,才能成为正真的大师!
我读了《了凡四训》两遍,只是粗略的知道了一些做人的道理,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
1, 每天反省自己一天的过失,记在本子上,经常拿出来看。
2, 改掉自己急躁的脾气,凡事慢三拍,要发脾气时要告诉自己,忍住!
3, 就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别人,这样才能宽容。
4, 凡事都要想到两面性,全面的看待问题,保持平常心。
5, 力所能及的真心的去帮助别人。
6, 不断的补充知识,充实自己。
㈣ 了凡四训中的《立命之法》和《改过之法》的观后感500字
《了凡四训》共分为四个部分:“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虽然文章篇幅短小,但是寓理深刻,内涵丰富,兼融儒道佛三家思想,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深邃与浑厚。这本书虽然不是佛经,但很多高僧大德却把它当作佛经一样尊重。如在民国初年,印光大师对这本书极力提倡,他的弘化社先后印送这本书达百万册以上。细细品读《了凡四训》,我有如下感想:
一、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也能够被创造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这是《了凡四训》中关于“立命之学”的直接诠释。何谓“立命”?即是指创造命运、改变命运,不为其所束缚、禁锢。我们的命运不是上天注定的,它始终掌握在我们的手中,我们才是命运的主人,命运是可以创造和改变的。了凡先生在少年时,遇到一位孔先生替他算命,算他一生的寿命到五十三岁,命中无子,当官的话可以做到县长。他每年拿国家多少待遇,考试第几名,都算得很准,了凡先生一对照,一点都没错,所以就深信不疑。既然一生的命都已定,所以心就定了,没有妄想。世间人追求功名、财富,而了凡先生没有这个念头,因为他晓得命里没有的,求也求不到,所以干脆就不想了。
后来,他和云谷禅师在禅堂里,坐了三天三夜,没有打一个妄想。禅师很佩服他,说道:“你的功夫了不起,一般人做不到。”他回答说:“我的命被人算定了,打妄想也没有用。”云谷禅师听了哈哈大笑说:“我以为你是圣人,原来你还是个凡夫。”随后,云谷禅师的一番教导,使得他顿悟。于是,他立志改变自己的命运,不但考取了进士,而且还有了两个儿子,活到了74岁。
现在呢,知识改变命运、机会改变命运的事情太多了,放牛郎能够成为政府高官,贫困户能成为百万富翁……这正如《了凡四训》所讲,“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
㈤ 求一篇《了凡四训》的观后感
观此碟,给我以最大的感觉就是心态,心态改变人的命运,从了凡的知命认命,到最后的知命而不认命,从这一转变就是心态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碟讲述的恰巧符合现在的心态-----思维-------行动------命运这一说法,或许不是恰巧,而是这一说法的一种更加形象的陈述吧 |Bjb
y,aASy!Q
什么是心态?心态就是人的各种心理素质,修养和承载能力。具体地讲:它是人的心理对外界各种信息刺激后做出反应的趋向,而这种趋向对人的思维、言谈和行动具有向导和支配作用。正是因为这种向导和支配直接或间接的决定了我们事业的成败,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ce h ]v
5yry$w$G)
既然了解了什么是心态及一个良好的心态的重要性,那么我们该具备哪些良好心态呢? p%}oo#%J
$zJ.4NA
1.干大事、做大老板的心态。首先我们必须要有想做大老板的魄力,虽然现在我们是小职员,但我们一定要站得高,看得要远,要把每件小事做好,全身心地去做。得到老板的赏识,紧接着升迁为部门经理,再接着积累资本,这个资本当然是指资金与经验,然后出来单飞,最后实现我们人生的所有梦想和抱负,使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如果我们没有这样的魄力,这样的心态,那我想我们将停滞不前,只为自己衣食住行而劳碌奔波。 =4?m>v,re
+Ta7b)
2、归零的心态。指的是我们务必每天保持一种新形象,今天的我们和昨天的我们一切都毫不相干,不论我们昨天是成功还是失败,是富有还是贫穷,是开心还是沮丧。但现在这时我们既没有正数也没有负数,我们都是从零开始。 /@0wbA
5R qkAC
3、一定要成功的心态。生存是动物的本能,要成功是人的本能。我们不要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也不要抱着尽力而为的心态,我们一定要有一种是全力以赴一定要成功的心态,去完成从开始做起到最后成功的飞越,因为只有具备了这种心态才会让我们更加的积极主动,更加的努力奋发,这样才能在气势上压倒一切,在行动上拼尽全力,不达目的决不放弃。 Up8#Nz T
Ra.<D.
4、团队的心态。团队是由个人组成,个人在团队的带动下逐步成长。然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又渐渐地壮大了团队,团队的壮大又促成了每个人的成功,就这样团队和个人形成了一种良性的互动,所以说个人和团队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所以我们一定不要为了自己的眼前利益而损坏了团队利益,到最后又损失了自己的利益,真得划不来。 @@+\
lrK5q
5、专注的心态。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把有限的精力高度集中在一点上才能形成巨大的穿透力,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不要做那种朝秦暮楚、见异思迁,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人,否则到头来一事无成,空走人间一趟,证明了那句赤裸裸的来,赤裸裸的走,人生连死了还带着遗憾,真是让人悲哀! |ONkRxr@!
1SQ&m H/
6、坚持的心态。世界上很多事情成功都是在坚持的努力中,所有的失败者都是失败在放弃上。这是所有成功人士的共同感受。马克思撰写“资本论”用了四十年, “红楼梦”一书耗尽了曹雪芹毕生的心血…….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放弃就是失败,坚持就能成功,这是成就事业的铁律。所以我想我们应该坚持相信上面的几点心态,它们真的会改变我们的事业,改变我们的命运 41$7P[M;
i,,UD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我们可以知命,但不能认命。即使结局无法改变,最起码我们努力了,我们付出了,我们再也不会留下任何遗憾而赤裸裸的离开。 \=1k29O
㈥ 了凡四训读后感
写读后感要有真情实感,所以还是自己写比较好,下面提供读后感的基本写作方法帮助你写读后感:
一、读后感的概念
读后感的概念有两重含义:一是真实的、不受任何约束的读后感,二是一种作文的体裁,考试时要接受各种条件的约束。下面这篇读后感,就接近于第一种读后感。写这种读后感,主要是给自己看的,一定要真实,有什么感想(当然感想应当有意义,值得一写)就写什么感想,与心得笔记不同,它要展开来写,尽量像一篇文章,尽量写得生动、实在、深刻。一般应当写清楚读了什么,有什么感想,联想到了什么,对自己有什么作用等。它不追求文体、格式框框,写起来也可长可短。
二、读后感的写法
写读后感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读出所读书籍或者文章的“眼睛”,它是你展开来写的基础、中心和出发点,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在上一讲里说过了,这里就不多讲了。其次,写读后感,有它一定的规矩,有的书上把它归纳为“引、议、联、结”,四个字,想公式一样。对于这些规矩我们不可以不学,考试时只要内容有创意,套用这种公式未尝不可;但我们也不要受其所限,写成千篇一律的“八股文”,也可尝试在结构上有自己的创意,有自己的个性。但不管怎样,读后感也离不开“读”——对原文的引述、概括、评价等等,离不开“感”——自己的感想。只要把这两个字表达好了,就是好的读后感。
三、写读后感的基本技巧
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
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
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㈦ 观后感,500字以上
我总认为红楼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体现了一种败落的趋势,不管是家族的,爱情的,仕途的,都是走向没落,这在喜聚不喜散,爱好大团圆结尾的中国古典小说中并不多见。
我不得不感谢续者高鄂,尽管他在很多方面跟不上曹雪芹的思想,但他至少让黛玉死了,管她登仙还是辞世,至少她别了宝玉,很好很好。
不是说我天生残忍喜欢看别人的悲剧,但是,不是有句话说吗?塞翁失马,焉之非福?对于黛玉这样一个脆弱的封建少女来说,死,是她的解脱,是她所有悲剧的终结,是她的幸福。当她在地下安静的沉眠时,看着宝玉仍在凡世寻找出路,不得不说,她还是幸福的。
或许两个人都是浪漫的人,浪漫的人天生就不该相遇,因为生活不是浪漫,生活会将浪漫消磨得一干二净,最终,红玫瑰变成了墙上的蚊子血,白玫瑰成了胸口粘着的白米饭。所以,就让浪漫在最美的时候画上句号,在彼此的心中,留下幸福的回忆。
可是也许你会说,黛玉死的很悲惨,一点也不浪漫,关于这点,我是不赞成高鄂的续书的,也许曹雪芹的本意非此,也许黛玉确实应该泪尽证前缘,这样不是更好吗?她牵挂着宝玉,用她全部的热情为这一知己痛哭,怀着深深的思念,这样的死,何尝不是高贵神圣的,然而高鄂没有这样写,他最终让黛玉很庸俗的指天愤恨,气极而亡。这不象我们认识的那个高傲自赏的黛玉,反而象个情场失意的一般女子。
尽管如此,她最终是在贾府垮倒前离开这是非之地的,否则以她的脆弱,恐怕受不了那么大的刺激。宝玉是个纨绔子弟,他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能给予黛玉的其实很少,谈不上保护与安慰,他自己尚且是需要别人保护的弱者,所以在他身边,黛玉是得不到幸福的。
所以能带着回忆离开他,是一种幸福。宝玉自己能给予黛玉的只是几句好话,他连痴情都谈不上,看看宝钗的下场,不得不说黛玉是幸福的,当然有人说宝钗需要的只是宝二奶奶的宝座,她并不在乎宝玉,是这样吗?难道有一个天生喜欢孤独的女子吗,不管怎么说,寂寞的独守空房总是悲惨的。何况所谓宝二奶奶的宝座她是不是坐上了还是个问题。
如果贾府不倒台,至少宝钗还有容身之地,至少没了丈夫还有富贵,但是不是这样呢?最终贾府沦落到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地步,那宝二奶奶的头衔之于宝钗还有何等意义呢?没有幸福的生活,没有丈夫的关爱,寂寞的独自生,独自死,难道不是更大的悲剧吗?
我一直疑心宝玉并不是因为黛玉而离开贾府的,否则他不会娶宝钗。他最终的出世是因为他的世界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他的象牙塔坍塌了,他终于明白他的斗争,他的思想其实全部是依附着家庭,他的家倒了,他的一切也完了,什么思想啊,斗争啊,统统没了,他不得不离家出走,也许是为了避祸。
可以试想一下,你能想象黛玉洗手下厨做羹汤的场景吗?穿着破衣烂裙,甚至是要依靠袭人的救济,然后她当然无法再刻薄人,说闲话,只能独自垂泪,不关爱情,而是生活。当生活给宝黛的爱情画上巨大的问号时,黛玉能一如既往的爱着宝玉吗?我想不会,恐怕是要大水狂淹龙王庙的。然后宝玉最终受不了家庭的压力,还是一走了之,这是很有可能的,他没有照顾好宝钗,负担不起生活,同样对于黛玉,他也不过如此。
另一种可能,万一贾府能重整旗鼓,兰桂齐芳,黛玉和宝玉依旧过着他们幸福的日子,多少年以后,宝玉也许会突然发现黛玉皱纹满面,然后会发现身边的袭人竟如同当年的赵姨娘,然后爱情就在岁月中流逝,然后宝玉会回忆那个珠圆玉润的宝姐姐。
其实爱情就是很短暂的,至少这横刀截断的爱情给了我们很多美好的幻想和期待,就象杰克之于罗丝,他是她生命中最美的回忆,却不是唯一。
㈧ 求了凡四训读后感,谢谢
了凡四训的读后感
《了凡四训》是我这么多年以来看到的最能打动我心灵的书籍,第一篇,立命之学。”命由天做,福自己求”。我不知道自己的命运是不是算好。这么多年,学业一直比较顺利,只是自己没有珍惜好大学的时光,考试也是得过且过,一味的追求快乐轻松的生活,没有吃苦的精神,不够努力。08年冬天,找工作也很顺利,我很珍惜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很认真,也很努力,经历过生存的艰辛,也更懂得什么是生活。当我看到了凡先生的人生,就很羡慕他,他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一生过的简单,却又快乐。他知道自己的命运后,很坦然的向自己求福,最终得到了很好的福报。
“若不反躬内省,而途向外驰求,而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每个人的喜好,特长都不同,职业道路也不同,只要自己心中有成功的信念,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改正错的,发挥优势,最终会有好结果的,我是一个无神论者,但是我相信我道理的东西,比如佛法中的因果报应之说,我认为是有道理的。一个人要想成功,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一个善人,自会有很好的人缘,那么很多人来帮助他,再加上他自身的努力,成功的可能性自会比别人大很多!对于自身而言,我自认为自己身上还有很多浮躁的东西,要想改造命运,就要努力去改正!
第二篇改过之法。一个人如何才能改过,了凡先生告诉我们三个心:一,知耻心,当一个人有了知耻心,那么改过就不难了。二,发畏心,凡是作恶的人,大多没有畏心,他们不怕国家的法律,不畏惧社会的谴责,只为自己的利益考虑。那些贪污腐-败的官僚们,他们把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信任抛在脑后,他们不知耻,也无畏惧之心。前面两条是改过的前提,最后一点,改过的勇心。勇于改正错误,战胜自己的勇猛之心。我们要改过,就要反省,反省自己身上还有那些不足,然后逐一去改,这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古语说,“江山易改本性南移”,要将一个人维持了几十年的习惯改变,这确实是需要勇气的,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如不是经历了大的挫折和打击,人是不会轻易地改变自己的习惯的,人的习性就像是动物的保护色,突然要改变,人是会缺乏安全感的,习惯的养成,就是要靠重复,不断的重复,一点一滴的去改变,日积月累就会真正的改变。
我们做事情,要多考虑别人的感受,体恤别人的疾苦,凡是要换位思考,这里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古时候有一个年轻人,脾气很暴躁,常常对别人发脾气,村里人都很讨厌他,他很痛苦,很想改变,但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于是他问他的父亲该怎么办,他父亲给了他一块完好无损的木板,对他说:孩子,你每犯一次错误就钉一颗钉子在这块木板上,一个月以后,他惊讶的发现木板上订满了钉子,他很懊悔,于是,他父亲就说,好,从现在开始,你要好好的对待别人,每做一件好事,你就从木板上拔掉一颗钉子,三个月过去了,年轻人把所有的钉子都拔掉了,很开心的拿去给他父亲,父亲说,孩子,你看这块木板上已经全是洞,这些洞就好比你曾经带给别人的伤害,即便你改正过来了,你给别人的伤害是没法消除的。年轻人听了后,从此改正了自己身上的恶习,再也没有伤害过别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一定要控制自己的脾气,当你生气的时候说的话做的事会给别人带来很大的伤害,这是没有办法弥补的。我们每个人都用真诚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人,用真诚的心去改过,一定会像了凡先生一样,一点点改掉身上的过错,成为一个仁义道德之人。
第三篇,积善之方。做了好事,大家都知道的,叫做积阳德,做了好事别人都不知道的叫积阴德。我在《了凡四训》中读到了很多故事,做官的人减轻老百姓的税,有的人为穷人布施,也有人救了人家的性命,这些善人最终都有很好的结果,在当今社会,只要为官的切实为百姓做几件实事,不贪污腐-败,那就是好官,也许我们没有机会救别人的性命,也许我们没有能力支援穷苦的家庭,但只要我们不放弃积德行善,力所能及的做一些小事也是一种善良,我曾看到一篇文章,说道:“在别人落难的时候,不要落井下石,在别人出丑时,不要取笑,在别人幸运时,用真诚的心去祝福!这样就是一个起码是善良的人。”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心里很复杂,我不知道作者是什么心态,这种小心翼翼的善良让我觉得很悲哀,为什么现在社会这么多作恶的人,就是因为我们缺失了我们几千年文明的精髓,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道德,仁义。已经在这个社会变成一种奢侈。似乎离我们很遥远。在这样一个大环境里,我们要做善事更难了。现在的经济危机。已经危及到我们每一个人了,从企业倒闭,到失业。我们公司能帮助企业的就只有我们的书籍,能真正让企业家体会到书里的道理,落实到实地,让企业顺利度过难关,我们才算是真正帮助了别人。如果你今天看到一个需要你帮助的人,你没有去帮助他,那么有一天,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会指望谁来帮助你呢?这就是一种恶性循环,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地去做善事,不要担心自己的力量太小,只要大家都这么做,那将产生巨大的能量!
第四篇,谦德之效。“满招损,谦受益”我们常能看到这样的话语,我们小的时候,老师就叫我们要谦虚,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他说,“你们看秋天麦田里成熟的麦穗是不是都低着头的呢?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它们腹中是沉甸甸的果实,而那些高高昂着头的麦穗全都是腹中空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要谦虚,凡是那些大师,都是谦虚的人,一个人,要想成功,就要低着头,多听取别人的批评指教,才能进步,才能成为正真的大师!
我读了《了凡四训》两遍,只是粗略的知道了一些做人的道理,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
1, 每天反省自己一天的过失,记在本子上,经常拿出来看。
2, 改掉自己急躁的脾气,凡事慢三拍,要发脾气时要告诉自己,忍住!
3, 就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别人,这样才能宽容。
4, 凡事都要想到两面性,全面的看待问题,保持平常心。
5, 力所能及的真心的去帮助别人。
6, 不断的补充知识,充实自己。
㈨ 《了凡四训》观后感
[《了凡四训》观后感]《了凡四训》观后感昨天晚上,我忙完一天的工作,打开电脑看了网络电影《了凡四训》,夜里做了个梦,《了凡四训》观后感。我梦见,我从小到现在家里发生的一件件大事,和袁了凡老前辈(曾任天津宝坻县令)的经历相比较,感觉有些惭愧,有些困惑和无奈。1993年8月27日(农历)晚上,我在浚县二高宿舍(离家40里地)做了个噩梦,大哭声把全宿舍同学惊醒,天刚明,我接到叔的电话(父亲昨晚病逝的噩耗)(父亲走时哥在身边守着,他坚决不让转院,说没事的。),我骑车哭了一路,平时很好的车子一直掉链子,接着,我为亲爱的爸爸守灵送葬,路上我们弟兄那撕心裂肺的哭声感动了苍天和送行亲朋好友及街坊邻居,路上全是水坑,我们几步一回头,跪在水坑中,找泥窝中跪下谢孝,抬重的街坊喊着快走,我们多想再挽留父亲几分钟,来到坟地地头,我们齐齐跪在父亲灵前,泪水和鼻子流在地上,随后抬重的街坊更加快了脚步(话说棺材进地鬼拦路),我们不间断的哭声伴随着父亲被埋在自家土地的深土层中。此次,我们永别了至亲至爱,严厉正直的父亲,失去了伟大的父爱,开始学会走上自力更生道路。后来回忆起:父亲临终前看到了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父亲不太高兴,他期望哥考中的是名牌重点大学,但未能如愿,值得庆幸的是哥的专业还不错,他看到哥将来还是个干部。现在看来父亲的愿望实现了,我们兄弟都已成家为人父,他老人家也应该在九泉下微笑了。父亲去世前,奶奶给他算过命,说他48岁有关,我们那时年少无知(上高中)认为父亲将来还可能做个小官呢,谁知父亲竟然被1个小病夺去了宝贵的生命,观后感《《了凡四训》观后感》。是天命如此吗,我从此有些宿命。2006年11月6日(农历)夜里,我在济南的租房内做了个噩梦,哭声把家人和房东惊醒。天明哥哥打来电话,说奶奶走了。我和家人马上请假回老家了。回到老家,知道奶奶走的很安详,是在幸福中没有痛苦的走了(当时3弟在身边),奶奶让3弟喊来了表叔等交代了后事。奶奶享年84岁。81那年滑倒脊柱骨折,躺了不到3个月自己站起来走路干活了,创造了1个奇迹。这是她老人家1生行善积德的结果。奶奶突然去世,哥从中纪委赶回老家守灵,我和家人从济南赶回老家,但一切都晚了,我们后悔没有尽孝(他老人家不让我回家看她,说让省点钱),哥哥在奶奶不太高兴的情况下去北京帮忙的(组织安排)。回家后,我看见,哥的眼还红肿(同事送行时喝酒不小心碰了一下),妻子的眼也还红肿(虹膜炎),我们每个晚辈都有小灾(生病),当时妻子已怀儿子1月多(和奶奶同属猪)。哥的同事,朋友,我的同学等都远道而来祭奠哀悼,省纪委办公厅主任等送来了花圈,市里各机关好友送了花圈,哥哥一一答谢送别。奶奶走了,享过了长孙的福后走了,我们做弟弟的还未能来得及报答奶奶的养育之恩,她就匆匆的永远离开了我们。后来我才了解到,奶奶走之前很清醒,她知道自己哪天要走,没有一点儿畏惧。她已经离开我们快要4年了,我们将永远铭记奶奶教导我们的做人之道:多做善事,不做恶事。二位亲人的去世时,我都远在异地,却魂在亲人身边陪他们走完人生的最后1刻钟,难道这能叫巧合吗?我信命了。哥以前老说我: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现在我真的服了。我的求学,我的婚姻,我的工作。无不出现如此巧合的事。我感觉:只要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一切生灵,一定会有好报应,好结果,好归宿的!尽力了,就不要后悔,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看开看淡名利,人就会很轻松。该来的早晚要来,该去的早晚要去,风水轮流转。我也曾经接受高等教育,学过马哲原理,受过高校的党校培训,但是这些能说明我是唯物主义者吗?看来,我真的应该多向袁了凡老前辈学习,读透圣贤书,为后人做个表率!袁新利写于天津10/08/25 ()〔《了凡四训》观后感〕随文赠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㈩ 《了凡四训》读后感!
读《了凡四训》有感
张媛柯 我读完这本书之后,感慨万千,以前对人生迷茫无错的我突然间豁然开朗,寻得了一条通天的人生大道,这条大道是如此清晰,如此的光明,令我十分感动,信心倍增。
《了凡四训》是明朝袁了凡先生为教育后代子孙而写的一本家训,原名《戒子文》,后来在民间广为流传。此书分为四部分: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其中讲述了袁了凡一生改变命运的经过,举出了许多因行善而得善报、改变命运的实例,阐述了积德行善的种种方法,鼓励人们积极改过修身,力行善道,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在了凡先生一生的故事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云谷禅师和了凡先生的对话,他说,人的命数确实是有的,但这是对于凡夫俗子,对于极善的人,和极恶的人,命数都是不能约束他们的。极善的人即使命中注定要贫穷短命,但因为他行了善事,那么这善事的力量就能使他由贫穷短命变成富贵长寿;相反,极恶的人即使命中注定要富贵长寿,但因为他行了恶事,那么这恶事的力量就能使他由富贵长寿变成贫穷短命。
了凡先生认为,人有先天的命运与后天的命运两种,先天的命运了凡先生认为,人有先天的命运与后天的命运两种,先天的命运是父母祖宗上天给的,是先天注定的。而后天的命运则是由先天的命运转变而成,有的人一生无所作为则后天命运终生没有变化;有的人善于修持完善自己,积德行善,则他的后天命运就会向更好的方向转变;而有的人不善于修持完善自己,甚至作恶多端,则他的后天命运就会
暑期读书笔记&影视剧点评精选 读书笔记 影视剧点评 书评 舞台艺术点评 读后感
向坏的方向转变。
此书分为四章,有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等四篇,了凡先生用亲身实践向人们证明,命运原本就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总结了自己一生的经验教训,撰写了这本探求立命之学的训诫之书。书中立命篇,就是说要创造命运,而不是让命运来束缚自己。立命之学,是讨论立命的学问,讲解立命的道理。袁了凡先生将自己所经历,所见到改造命运种种的考验,告诉他的儿子袁天启;要袁天启不被命运束缚住,并且应竭力行善,勿以善小而不为;也必须努力断恶,勿以恶小而为之。了凡先生认为,人有先天的命运与后天的命运两种,先天的命运了凡先生认为,人有先天的命运与后天的命运两种,先天的命运是父母祖宗上天给的,是先天注定的。而后天的命运则是由先天的命运转变而成,有的人一生无所作为则后天命运终生没有变化;有的人善于修持完善自己,积德行善,则他的后天命运就会向更好的方向转变;而有的人不善于修持完善自己,甚至作恶多端,则他的后天命运就会向坏的方向转变。
第二篇讲的是改过的方法。小的过失,尚且要改;那么大的罪孽,自然就不会再造了。一个人改过,如果能具备书中所说的羞耻心,敬畏心,勇猛心这三种心,那么就能有过错立刻改了,就像春天的薄冰,碰到太阳光一样,还怕不融化吗?但要改过,有三种方法。一种是从事实上改,一种是从道理上改,一种是从心念。第三篇所说的,都是积善的方法,发慈悲心,广积阴德。善一定要积很多,才能发生大作用。而且所积的善最好是别人所不知道的阴德,才能够扭转命运。然而行
善积德都以慈悲心为根本。有了慈悲心,你才能有博爱的胸怀,去接受大家,去感化大家。第四篇专讲谦虚的好处,谦虚的效验。仔细的研究,不囫囵吞枣,那就必定能够得到很大的利益。人在社会上,不能不和他人来往,所以必须要知道做人的方法,而做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谦虚了。一个人能谦虚,在社会上一定会得到大众广泛的支持与信任,学问也会进步,做人做事交朋友等等样样都会进步。如此所有种种的好处,都从谦虚上得来,所以称为谦德。
我们一般认为,人在一生中,通过加强锻炼有一个好的身体,通过刻苦的学习有一身好的本事,有了这两样,人就会有了幸福和长寿。这当然是对的,而且是完美人生所必须的两样东西,人们在年轻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在追求这两样东西,但是,人是有社会属性的,你的行为、语言和思想对你的周边社会时刻都在产生着影响,你的周边社会也每时每刻都对你的行为、语言和思想产生着反馈,而这些来自于外界的反馈无不与你的言行有关,你好的善的言行就会得到好的反馈,即使你是一个能力有限的人,你的人生道路也会得以拓宽和通畅;而你的不好的恶劣的言行就会得到不好的反馈,即使你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你的人生道路也会变得狭窄和不畅。这一道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无数次的被检验。
人的能力和人的道德是两回事,我们的祖先把他们五千年来的聪明才智和道德美德留给了我们,使得中华民族长久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我们的骄傲。但是,当今的一些国人,盲目的追逐物质的享受而忽略了独立自主的创造,盲目的追求外国的时尚而忽略了自己
民族的风格,尤其是盲目的追逐金钱而忽略了传统的道德美德。他们的言行盲目,内心浮躁,他们经常会拿着一知半解就去挑战权威,对本该尊敬的师长很不以为然,把本该孝敬的长辈视作他们的奴仆,内心已空虚到疯狂的忘我的追逐明星,真不知他们哪一天会爱上侵略者部队里的靓仔大兵,他们视为所欲为为自由,视侵害他人为搞笑,视放纵为潇洒,视另类为酷,这样的人即使他有很高的学历对社会又有何用,他们不危害社会就算烧了高香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有才无德的人,更不要说那些无才也无德的人了,这样的人你能喜欢吗?你愿意做他的同事或好友吗?你愿意接纳这样的人做你的员工吗?如果大家都不喜欢他们,他们的人生道路会宽广吗?
在了凡先生一生的故事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云谷禅师和了凡先生的对话,他说,人的命数确实是有的,但这是对于凡夫俗子,对于极善的人,和极恶的人,命数都是不能约束他们的。极善的人即使命中注定要贫穷短命,但因为他行了善事,那么这善事的力量就能使他由贫穷短命变成富贵长寿;相反,极恶的人即使命中注定要富贵长寿,但因为他行了恶事,那么这恶事的力量就能使他由富贵长寿变成贫穷短命。所以人的命数是没有一定的,如果一个人不行善,也没有违犯过失,那么他就只能顺着他的命数向前走,半点都不自由啊!只有力行善事,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联想到实际,我觉得改过行善最重要的是要修心,从念头上做起,做到意念清净,不起一丝毫的妄念,顺和自己的本性,做到真诚,才能成功。人的一切恶行归根结底都来源于心里,如果一个人不生恶念,
那又谈何造恶呢?要修心,就必须在心中培养扶持正念,在平时严格要求自己,时常反省自己的过错,别人冒犯我,那是别人的过错,于己无干,不怨别人。古人道:举头三尺有神明。敬畏天理,心体光明,无愧于一切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豪杰。现代的社会之所以很少见到君子豪杰,是因为社会能干扰人清净本心的因素太多了,世人已经很少有人能保持意念的清净了,也很少有人能深信因果报应之事了。
看完这本书,合上书页时也卸下了尘世的伪装,诚实的审视自己也许这就是机缘吧?在一个平凡的午后我与这本书相遇了,这个巧妙的邂逅也注定了我的人生将走向不同的道路。
太长了的话可以自己缩短 把不要的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