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后影评 » 冰海沉船观后感

冰海沉船观后感

发布时间: 2021-02-23 01:04:34

❶ 现在什么电影好看

金刚
2012
珍珠港
阿凡达
独立日
超级战舰
诸神之战
地心末日
忍者刺客
龙之战争
夺宝奇兵
泰坦尼克号
魔戒三部曲
木乃伊三部曲
终结者四部曲
一球成名三部曲
古墓丽影二部曲
黑夜传说三部曲
黑客帝国三部曲
变形金刚三部曲
死亡飞车二部曲
忠犬八公的故事

神话
赤壁
狼牙
风云
黑侠
夺帅
龙虎门
锦衣卫
新上海滩
男儿本色
笑傲江湖
中南海保镖
李小龙传奇
鹿鼎记二部曲
唐伯虎点秋香
倩女幽魂三部曲
天龙八部之天山童姥
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

❷ 观《冰海沉船》电影有感作文600字

日晚上11时40分左右,泰坦尼克在大西洋北纬撞到了冰山,并在2个半小时后版沉没。
当我第一次权看完这部电影时,我就呆呆地坐在那里沉思着一个问题——到底要把影片归到哪一类呢?爱情?灾难?悲剧?人性?艺术?有的人感动于凄美爱情,有的人感动于沉船前“妇女儿童先上”的人性光辉,有人感动于沉没最后一刻亲人间的生死离别,还有人感动于小提琴师在恐惧和绝望中最后拉的一首安眠曲,总之这部电影吸引呢许多看这部电影的人(包括我)。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去看《冰海沉船》时将自己作为这艘巨轮的一名乘客的角度去看,当你如实的感受到大海无情地涌入泰坦尼克号时,有多少人是不着急的啊。所以,在一个人面临绝望时,应冷静对待,不应该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别人。

❸ 泰坦尼克号的影评怎么写

向爱情致敬,向生命致敬

《泰坦尼克号》Titanic 年代:1997年 /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 / 主演:里奥纳多.迪卡普里奥、凯特.温斯莱特

《看电影》的一句话评价:一份让少男少女撕心裂肺的爱情。

这是一艘曾真实存在的巨轮,它的沉没夺走了上千人的生命,成为一场史无前例的海难;这是一个虚构的爱情故事,它的悲剧夺走了亿万观众的眼泪,成为影史上最成功的商业大片。不论有多少人对这部电影指手划脚,但是你无法忽视那全球累计18.45亿美元的票房成绩以及迄今难以逾越的卖座程度,还有奥斯卡上的11项大奖的册封,而十余年来观众对该片的持续发烧也是最好的证明。詹姆斯.卡梅隆斥资之重令人咋舌,可终究为其赢得了世界级导演的声誉,同时也成了自己无法超越的高峰。而他也通过本片树立了“灾难+爱情”的模式,为灾难片增添人情味,为爱情片增添观赏性。可以说,一艘大船的沉没却成就了一种电影文化现象的诞生。

84年后

电影的片头是一段发黄的老镜头,但是其实是运用技术手段模拟出来的效果,其用意就是再现当年这艘船出发时的壮观景象,令观众的思绪飘回到那个发冷的日子。1912年4月10日,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号称“永不沉没的客轮”的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普顿出发,计划的目的地是美国纽约,开始了这艘“梦幻邮轮”的处女航。4月14日晚11点40分,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两小时四十分钟后,4月15日凌晨2点20分沉没,由于缺少足够的救生艇,1500人葬生海底,造成了当时在和平时期最严重的一次航海事故,也是迄今为止最为人所知的一次海难。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了解这个事件之后就打算将本片改编成电影。但是在这之前,泰坦尼克号的故事已经四次搬上过银幕(其中1958年的《冰海沉船》最为中国观众所知)。卡梅隆就自己构思了一个发生在这艘轮船上的一个关乎生离死别的爱情故事。没想到成为了经典。

在这一段镜头中,我们可以听到一段十分舒缓而熟悉的音乐,在本片中也多次出现,代表了主人公生死不渝的爱情。这段音乐是著名电影配乐大师詹姆斯.霍纳的作品,由他创作的《勇敢的心》《燃情岁月》等电影音乐都以动听的旋律深得全世界观众的喜爱和收藏。通过他的作品可以听出他本人的音乐创作受到爱尔兰地方音乐的影响很大,风笛等元素的加入使得这些音乐拥有了如梦似幻的唯美特质。《泰坦尼克号》在各方面都做得很出色,其中音乐的紧密配合显得尤为重要,下文会提到。

影片采取倒序的结构。一开始的时间是1996年,一艘比较先进的深海探测船潜入大西洋3821公尺的深度,船舱里的探险队员是要在沉没的泰坦尼克号中寻找一块价值连城的钻石“海洋之心。跟随他们的在迷宫一般的沉船里游弋,能够看到当年乘客们的皮鞋、眼镜、破败的钢琴。终于,探险队员们找到了一个保险箱。当他们上船后满怀期望敲开后却发现里面只有一滩毫无用处的泥浆和一张画稿。那幅画稿经过清理之后,竟然可以看出是一幅裸体女人的画像,而女人的脖子上正挂着他们所要寻找的那块钻石海洋之心。这一段镜头明显看出是在摄影棚里拍摄的,船发出的光居然可以照射到海底。类似这种缺乏常识的穿帮镜头在电影中比比皆是,接下来我就不多揭穿了,因为很多著名穿帮都已经路人皆知。不过通过这一段,可以感受到这艘大船如今的凋敝,并且可以想象出当时沉船时震撼人心的画面。

这次打捞行动通过电视转播出去之后,引起了一位白发苍苍、脸上布满皱纹的老太太的注意,她自称罗斯,并且说画中的那个女人就是她。探险队员为了找到“海洋之心”的下落,请来了罗斯太太。于是罗斯太太就跟大家讲述了当年她在这艘轮船上所经历的刻骨铭心的爱情。影片用了前20分钟时间表现沉没后的泰坦尼克,而且跟观众交代了整艘船沉没的模拟过程,便于观众理解以下的剧情。

穷小子和富千金

一个镜头切换,残破的沉船瞬间变为1912年即将起航的豪华巨轮,码头上人山人海。17岁的罗斯身穿白色礼服,头戴紫色大礼帽,显得分外富贵典雅。这身着装表明了她出身名门的千金身份。她挽着她的未婚夫卡尔登上了“泰坦尼克”,准备到美国结婚,可是罗斯“心里却在不停呐喊”,因为她根本就不爱他,她是迫于家族的压力勉强这样做的。

此时,在码头上,穷小子杰克和他的朋友跟两个俄国人赌博,结果意外的赢得了“泰坦尼克号”的船票。这两个小兄弟兴奋的奔上轮船。他俩最后一个上船的,船员还担心他们身上有虱子,可见当时人们等级观念十分严重。

接下来杰克和罗斯的住宿条件更体现出了身份的不平等。杰克他们只能住在下层的狭小的卧铺,而罗斯和未婚夫的头等舱包间则金碧辉煌,宽敞明亮。阶级的悬殊是罗斯和杰克相恋的障碍之一。

“泰坦尼克号”在茫茫大海中平稳的行驶着,一派温暖祥和的景象。杰克和朋友站在船头看着水中的海豚,这些景象对他们来说是那样的新鲜。杰克大声大喊着:“我是世界第一。”如此豁达畅快,让人痛快淋漓。电影用了大量的镜头和电脑特技来展现轮船行驶中出现的情景,可以说:叹为观止。

罗斯厌倦了整天无休止的舞会和宴会,想要逃离这种生活的束缚。相比之下杰克却活得很自在,没事的时候坐在船舷上画画,可以看出杰克也是位业余画家呢。而当杰克无意中看见罗斯的时候,立刻被吸引住了。这就是所谓的一见钟情吧。

这天晚上,罗斯终于忍不住了,跑到船尾,准备跳海自杀。杰克当场赶到,在一番劝说下,罗斯终于回心转意。结果一脚踩空,险些掉进海里。是杰克奋力将她救起来。可是此时恰好被船员看到,因为杰克对她做了什么不轨的事情,立刻把他扣上手扣。是罗斯急中生智编了个谎言才使杰克获得自由。这是他们的第一次见面,可以说两个人各救对方一次。这也就为以后的交往打下了基础。

第二天罗斯来找杰克道谢,并且发现了他绘画的才能。罗斯就非常喜欢毕加索的绘画,所以两个人有了共同爱好就更容易沟通了。他们的这次聊天既是愉快的也是不愉快的。当杰克问罗斯是否爱她的未婚夫的时候,她表现出非常无奈的样子;而当杰克教她向海里吐口水的时候,又充满了快乐。莫莉太太非常欣赏杰克的见义勇为,在晚宴前给杰克换上礼服,把他打扮的英俊潇洒,就这样,杰克混进了上流社会,第一次感受贵族们奢华的晚宴。由于不了解他们的就餐礼仪,杰克做出了很多可笑的举动。饭后,杰克约罗斯参加一个属于他们下等人的派对。我本人非常喜欢这个派对场景,欢快的苏格兰音乐声中,杰克和罗斯在嘈杂的人群里跳舞,两人还大秀踢踏舞,玩得很High。这些人虽然地位卑微,却依然拥有这种纯粹的快乐,连我们这些旁观者都看得热血沸腾。因此这个段落也是很多观众的心头好。

热恋

罗斯的母亲不允许罗斯再去见杰克,而让杰克嫁给卡尔,而目的就是为了将来获得他的巨额财产。卡尔对罗斯的举动也大为不满。就这样,他们的感情又面临家人的阻碍。

在杰克想罗斯表白心意之后,罗斯被打动了。她那颗驿动的心终于找到了归宿。那个下午,她和杰克站在船头,迎着夕阳,展开双臂,感受飞翔的美妙。“泰坦尼克号”成为了这对恋人的背景,也见证了他们的爱情。对于这个场景,我只能说:太浪漫太浪漫了。詹姆斯.卡梅隆就知道这个镜头会成为影史经典,所以才拍摄了这个场景,尽管略显刻意,可仍旧被观众所津津乐道。在一部商业片中出现这样唯美而曼妙的画面,谁都会为它动心。

接下来也是流传甚广的“作画”的段落了。罗斯只带着那颗卡尔送给她的“海洋之心”,在杰克面前宽衣解带,躺在沙发上。这让杰克惊得瞠目结舌,可仍然祥装镇定的画完了这幅肖像。从画面上看,凯特.布兰切特确实露点出镜,可是在电视台播出的版本中这个镜头被理所当然的剪掉了。但可以想象这个镜头在我国公映时带给观众怎样的震撼。而詹姆斯.卡梅隆又适时的满足观众的胃口。车中做爱的场景尽管只有那只疲惫的手以及两人汗涔涔的头部特写,却成为众多少男少女性幻想的场面。

浓情蜜意之后,电影迅速变了调子,画面变得晃动和紧张。因为一座冰山意外的出现在前方,由于发现的过晚,导致船的底部撞倒冰山。大水漫进船的底部,船员迅速关上了防水门。底层的卧铺已经进了水。不一会儿,三个货舱和六个锅炉房被淹。据估计,两个小时后,这艘载着2000多人的泰坦尼克号将会沉没。

可就在这个时候,卡尔还要“捉小偷”,他谎称自己的“海洋之心”被盗了,又派人将这块钻石悄悄的放进杰克的衣兜里。就这样,有理说不清的杰克就被手铐关押在了底层的一个房间里。卡尔的嫉妒心发作了,他一定要制杰克于死地才善罢甘休。

全船的人都被要求穿上救生衣,按顺序转移到救生船上,罗斯看不惯母亲严重的等级观念,愤然离开他们,只身到船舱下层去营救杰克。冰水已经没腰深了,等光忽明忽暗,罗斯到处找人求救却没有一个人肯帮她。最后她只好自己挥起斧头解救被困的杰克。气氛紧张的令人喘不过气,涌入的海水随时都会淹没他们。幸运的是他们终于成功了。他们砸碎铁门,让那些下等舱的乘客有了生存的希望。

生离死别

杰克让罗斯上救生艇。漫天的烟花照亮了甲板上的杰克,救生艇的罗斯仰头望着他。那一刻罗斯感觉到自己和杰克离不开了,他们愿意一同赴死。于是她竟然毅然跳出救生艇,和杰克紧紧地拥抱在一起。爱情在此时让他们有了共同面对生死挑战的勇气。

在一旁的卡尔醋意大发,掏出一把手枪,恼羞成怒的他一定要杀死杰克。杰克赶紧带着罗斯再次逃到已经满是海水的下等舱。在这里他们又经历了一次惊心动魄的历险。我们看灾难片其实就是寻找感官刺激,詹姆斯.卡梅隆的做法很满足观众的胃口。相信谁看到这个场景都会为主人公而揪心。在处理灾难场面时,导演张弛有度,一段优美的小提琴曲抒情优美,展现了灾难中人们所表现出的人性美和对美好生命的歌颂;然后是紧张慌乱的沉船场面,落荒而逃的乘客、救命声和呼喊声、因倾斜而摔碎的物品,汹涌而来的海水,种种场面显得如此的恐怖,前所未见,生命在这样的打击下也是那样的脆弱、不堪一击。

罗斯、杰克和这些惊慌失措的乘客一样在苦苦寻找生存的机会。“泰坦尼克号”由于船头进水过重导致严重倾斜,船舷成了一个大滑梯,没有抓稳的人就滑落了下去。表现这样的灾难场景时,个体被放在突出的位置。可以看到,牧师还在为他的人民祈祷,一个母亲死死地抱住自己的孩子,有的人喝酒壮胆,有的人干脆就直接跳进海里了,可还是不幸撞上了螺旋桨的扇片。而罗斯和杰克来到了高高翘起的船尾——他们相识的地方。开始就要意味着结束,这难道不令人感慨吗?

突然,由于承受不了船尾的重量,轮船从中间折断了。船头彻底没入水中,船尾几乎是呈垂直状迅速沉进海里。沉船的场景是全片的重点,电脑CG技术和逼真的模型使得沉船无比震撼人心,给人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至少我觉得这种感觉难以言表,听着他们的惨叫,我感到非常的揪心。这也是本片被称为恢弘巨制的重要原因。

2000多名乘客落入水中,这种壮观而又惨烈的景象绝对让你目瞪口呆。还好,罗斯找到了杰克。她爬上了一块木板,杰克在冰冷的海水里守护着她。冰冷的海水将杰克的脸和手冻得发白,他颤抖地告诉罗斯“要好好的活下去”“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要放弃。”最终杰克化成一座冰雕,渐渐的沉进了海水中。不知我是不是太多愁善感,看到这个画面我总是不由自主的流下眼泪。一份短暂的爱情就这样被冻结在了海里,罗斯记住了杰克的话,决不放弃。她用尽全力吹响了口哨,终于被返回的一艘救生船营救了......

84年后

最终罗斯没有嫁给卡尔。探险队员们听完这个故事之后唏嘘感叹,受了一次心灵的净化,更加了解了生命的真谛。

那么那个“海洋之心”究竟在哪里呢?它仍然被罗斯保存着。年迈的罗斯拿着它,慢慢的踏上船的围栏,虔诚的将这块价值连城的蓝宝石投进了大海中,愿它与杰克的在天之灵同在。在灾难中的人性显得更加充满光辉。这让我想起了这次地震中发生的感人的爱情故事,而我总会被他们所深深打动。灾难无情,可是只要有爱,哪怕不能此生在一起,这份感情也会跨越灾难的阻碍,成为永恒,封存在心中最美好的位置。

电影还有一个尾声。在老年罗斯的睡梦中,我们又一次梦回泰坦尼克号,在金碧辉煌的大厅里,杰克迎接罗斯,两个人在大家的期待中拥吻,周围的人无不为之欢呼鼓掌。导演在最后满足了我们的心愿,让整部电影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那首《My heart will go on》在最后响起。这也开创了大片贯用的“出片尾字幕在播放主题歌”的习惯。席琳.迪翁的歌声穿透银幕,回响在观者的心中。

最后提一下,片中的几个配角都有上佳的表现。比如莫莉太太、安德鲁先生(泰坦尼克号的设计者),我最印象深刻的就是那位大胡子船长史密斯。面对自己的船满满的沉没,他知道自己犯了不可挽回的错误,为了给所有人谢罪,他一个人关在船长室,等待死亡的到来。海水冲破玻璃窗,他随着自己心爱的轮船沉入海底,完成了一个船长最后的职责。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经写过一篇描写这艘船沉没过程的文章,其中就特别提到了这位值得尊敬的史密斯船长。

❹ 泰坦尼克号专业影评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人世间(来自豆瓣)
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959454/
《泰坦尼特号》不愧是一部划时代的巨作,是一部难以超越的经典,但虽然如此,这部影片也有一些瑕疵,这也说明,电影这门艺术依然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泰坦尼特号》背后的意义与价值是巨大的,其创造的手法是突破性的,其影片的结构是经典的,其特效的制作是辉煌的。
首先,这部电影的结构更像是戏剧,大体分为三部分,开头点出主题,高潮打动人心,结尾升华主题。从导演坚持影片还原泰坦尼特号当年真实的一幕幕到影片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我们相信,这是一部写实主义的巨作,但是,在影片的第一部分,我们却很难有这种真实的体会?作为点题的部分,就像戏剧、交响乐的开场,短小而精悍,毫不含糊地告诉观众,你们在看什么,你们应该想什么,你们应该意识到什么?我们不能一开始便放松下来,享受电影的美妙。因为审美的过程先是痛苦的,我们应该在一段痛苦的思索后才能领会到艺术品的伟大,此时的美的感受是深刻的,打动我们的不再是原始的感官刺激,而是艺术品背后真实的世界。
于是,在这一点上,《泰坦尼特号》完美的诠释了写实主义与形式主义,在开头部分,影片多处以象征、对比等手法处理画面,如对泰坦尼特号处女航的盛大场面的描绘(电影以回忆的方式已经点明了泰坦尼特号的悲剧),露丝母亲给露丝穿束胸的场景,等等还有很多,再加上画面跳转十分急与不连贯,我们真的很难完全融入其境,而所能做到的只是思考:电影的主题是什么?
如果整部电影都是这样粗糙的剪辑,我肯定会怀疑是导演能力的问题,但是,我们知道,这部影片感动了多少人,赢得了多少泪水!灾难是人性的镜子,在灾难面前,一切伪装都将会被卸下,此时,导演使出全身解数,营造了一个完美的世界,感动了几乎我们每一个人,而在电影的结构上,我称之为高潮,对应于审美过程中痛苦后面的感动。此时,我们不能继续理性的思考,否则就会走向新而上学的极端,艺术是生活的,是真实的,是必须要能感受的。在这种纯粹的审美中,我们得到了升华,而电影才达到了其最终的目的。
那么电影的目的是什么?首先我们要认可这个前提,电影是一种艺术,而不是新闻,不是广告,不是肥皂剧。所以我们要回答的是艺术的目的是什么?艺术创造了一个世界,一个世外桃源,是人世间之外的存在,但还有一句话,“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我认为,艺术,是现实中的理想,是理想中的现实。艺术是唯一的真实,而这种真实却埋藏在生活的最底层。那么艺术的目的就是再现这种真实,带我们体会这种真实。
那么为什么单纯的象征或是单纯的写实无法带我们进入这个真实的世界呢?这个问题其实是和“我们的生活本就是真实,可生活中的我们为什么无法体会这种真实?”是等价的。纯粹的理想走向科学,而科学本来就不是真实;纯粹的直觉走向宗教,而神灵下的群众只是奴婢。故而,我们需要理性,更需要体会,这样,我们才能找到那个真实的世界。
电影的结尾是对主题的升华,是一种理想的宣告与向往,是终结,也是无限。而这,是每一部经典的剧作所必须的。 至此,这部经典也走向了尾声。
虽然《泰坦尼特号》是划时代的,但也没有避免上商业片的特色,不过我认为这也是其成功的一个原因。纯粹的艺术品,如梵高的《向日葵》,毕加索的《厄尔尼诺》,又有几个人会去欣赏呢?相信每一个观看《泰坦尼特号》的观众,内心都会思考两个问题,泰坦尼特号是如何沉没的?海洋之心最后到了哪里?一股悬疑片的意味便存在了这个经典之中。在纯粹的审美之余,观众也找到了一份趣味。

❺ 有人讲一讲泰坦尼克号观后感

电影《泰坦尼克号》自从1998年播出后,一直被奉为经典之作。一艘豪华巨轮里装下的不只是满满的生命和货物,更多的是凄美的爱情和灾难面前千姿百态的人性。电影以历史中真实触礁的泰坦尼克号作为背景,讲述了在等级分化十分严重的时期,工业奇迹泰坦尼克号在装载了一船“豪绅”和“下等人”从英国去往美国。在途中身份地位互不搭调富家女“肉丝”和穷小子“榨菜”冲破了世俗的眼光和重重阻碍走到了一起,并以一副带着“海洋之心”的画像作为两个人爱情的见证。

还有一位是船的的设计师,当所有人都在为活命疯狂逃窜的时候,设计师却沉稳的站在餐厅的壁炉前,安静的和罗丝说“对不起,小罗丝,我应该把船建的再坚固一点的”。在灾难面前,在混乱的人性面前,让人难以言喻出对他们的评价。是理智的责怪还是恻隐之心的发作都不再重要了。只因他们揭示出了灾难来临前,人类最真实的一面。有心寒、有恐惧、有愤怒、却也有着满满的爱。

因为有爱,老两口在床上抱着等待永远;因为有爱,母亲给孩子讲着睡前故事;也因为有爱,才会有海员愿意返回寻找救援,哪怕只有一艘返回。

❻ 求冰海沉船观后感,500字以上。急急急!!!

泰坦尼克号是人类的美好梦想达到顶峰时的产物,反映了人类掌握世界的强大自信心。她的沉没,向人类展示了大自然的神秘力量,以及命运的不可预测。到泰坦尼克号沉没那天为止,西方世界的人们已经享受了100年的安稳和太平。科技稳定地进步,工业迅速地发展,人们对未来信心十足。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惊醒了这一切。这艘“永不沉没的轮船”——埃菲尔铁塔之后最大的人工钢铁构造物,工业时代的伟大成就,因为对自然的威力掉以轻心,满不在乎,所以在第一次处女航中就沉没了。泰坦尼克号将永远让人们牢记人类的傲慢自信所付出的代价。人们永远也忘不了这幅画面:泰坦尼克号在海底昂着头,残破和污迹也掩盖不了她的高贵。这就是她的归宿。历史就这样演变成了传奇。许多令人感动的细节,
无不表现着对待死亡的从容与震惊。
三等舱中,
年轻的母亲
知道生存的希望渺茫的如同幻影,
便讲着美丽的童话让孩子安然入睡;
年老的夫妇流着泪轻
轻相拥,
安详的躺在床上等待死神降临;
船上的演奏者们拉着一曲曲哀伤的乐曲,
在生命的
尾声最后一次合作;
年迈的船长走进船长室,
选择将生命的最后一刻交给这融入了他人生最

生命就是这样短暂,脆弱的不堪一击。灾难可能随时都会降临,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在生活中寻找的生命的意义。在地震棚里的生活是难熬的,静不下心看书,整天的胡思乱想,却让我思考了人生的意义。今天看了这部电影,我又在思考,一年的大学生活是否已经让我偏离了最初的梦想?我最应该做的是寻找生活中的快乐,不管每一天怎么样,发生了什么事,我都应该幸福的生活着。我应该珍惜周围的朋友和家人,尽管他们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想想地震后住在操场上的地震棚里,我们全班紧紧地围在一起,所有的相互的怨恨都告一段落。生命真的很短,不要和时间赌气,我们输不起!我的想法或许有些消极,但我始终认为,即使我大学毕业能挣再多的钱,有再多的名利和再高的地位,一场灾难,我啥也不能带走!那些为了追名逐利而成天勾心斗角的人们,也失去了人生的价值。

❼ 冰海沉船的观后感

一个更真实的泰坦尼克
这里要说的不是1998年风靡全球的《泰坦尼克》回,而是1958年默默无答闻的《冰海沉船》,英文名字更能说明电影的主旨:《A Night to Remenber》
这部片子没有讲赚人眼泪的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而是这艘永不沉没之船的沉没过程,以及在这种背景下的众生态。
话务员由于工作疏忽,没有及时给船长传达冰情报告,导致了这艘船撞上冰山。呵呵,这段细节,完全可以作为管理学的经典教案,充分说明了一个小职员失职对一个大公司的影响。
在沉船事件中,英国绅士们表现出来的风度让人由衷的赞叹,少数人表现出了原始的求生本能,造人唾弃。在救援方面,有人拼死相救,有人隔岸观火。1500人遇难,暴露出来的问题很多,需要慢慢总结
1958年拍摄的铁达尼号沉船灾难故事片旧版。这是一部载入史册的影片;本片描写了1912年号称“永不沉没”的英国豪华邮轮“泰坦尼克”号的“处女航”因撞冰山沉没的情景,真实而生动的刻画了不同身份、不同阶层的人物,以及在“泰坦尼克”号沉没过程中,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精神面貌。

❽ 华为的冬天读后感

阅读《华为的冬天》 阅读《华为的冬天》有感文:李宗贤 《华为的冬天》 是一篇在 IT 业界流传的文章, 任正非是我在 2008 年就比较崇拜的一个人, 虽然华为曾因员工 “跳楼事件”被社会归 因为是“忧郁的华为”文化,但不得不否认的是,华为是一个了不起 的企业,任正非总裁确实是一位杰出的管理者,一个务实严谨的实干 家。 任正非在他的文章里这样写着:“公司所有员工是否考虑过,如 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会破产,我们怎么办?我 们公司的太平时间太长了,在和平时期升的官太多了,这也许就是我 们的灾难。泰坦尼克号也是在一片欢呼声中出的海。而且我相信,这 一天一定会到来。面对这样的未来,我们怎样来处理,我们是不是思 考过。我们好多员工盲目自豪,盲目乐观,如果想过的人太少,也许 就快来临了。居安思危,不是危言耸听。” 在看完第一章节后,我没有作任何思考就看下去了。 坦白的说看 完后我也是很震惊。在华为 2000 年销售额达 220 亿元,利润以 29 亿 元人民币位居全国电子百强首位的时候,任正非这样大谈危机和失 败。对大家来说这是多么让人震惊的话题,而其写作的意义和内涵确 实发人深省。 今天拜读《华为的冬天》让我明白,我是有必要要重新调整我的 方向和重心。因为外部的发展速度我还没赶上,我知道只有我的速度 赶上外部的速度时,我才有机会跟上这个世界的潮流。 面对这个世界, 我也必须用这样一个速度跟上它, 才不会被这个世界所抛弃、 所淘汰。 曾有一些社会人士评价是“忧郁的华为,忧郁的任正非” ,确实 从某种角度来说, 华为员工跳楼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华为单一 导向的压强文化、压抑的华人文化。但正是因为任正非的这种高度的 时代紧迫感和危机意识,以及他那种务实敬业的工作态度,才使得华 为度过了一次次难关,取得了今天的辉煌成就。 著名财经作家、 《华为真相》作者程东升这样评价: “华为因为任 正非而成功,任正非因为思想而杰出,中国从来就不缺企业家,但从 来都缺真正的商业思想家——在当代中国,任正非应该算是一个” 。 任正非的这篇文章,唤醒了许多企业、很多公民的危机意识和紧 迫意识,不管是对 IT 界而言,还是对我们政府、我们企业,我们单 位来说,都是很有借鉴意义的。而对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更是受益匪 浅。在阅读此文章前我觉得我自己是很满足现状的,在看到任正非的 “在这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惟有惶者才能生存” ,我觉得自己丧失 了前进的目标和动力,感觉很惭愧。为了我的春天,我必须调整自己, 否则就是我永远的冬天。 对我院来说,但只要我们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探索,不断地 自我批判,不断地建设与改进,总会有看到光明前景的。就如松下电 工昭示的救冰海沉船的惟有本企业员工一样,能救我们的,也只有我 们自己的员工。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要创造美 好的明天,全靠我们自己。 冬天总会过去,春天一定来到。我们职疗的职工应乘着冬天,养 精蓄锐,加强自身的改造和修炼,和单位一道,度过这严冬。 冬天来了,职疗的春天还会远吗?

读《华为的冬天》有感《华为的冬天》—任正非于 2001 年 发表于企业内刊 2000 年华为销售额达 220 亿元,利润 29 亿元,居全国电子百强首位。 任正非先生在文中讲了以下几点: 均衡发展,就是抓短的一块木板 对事负责制与对人负责制的区别 自我批判 任职资格及虚拟利润法 不盲目创新,才能缩小庞大的机关 规范化管理本身已含监控 面对变革要有一颗平常心,要有承受变革的心理素质模板化是所有员工快速管理进步的法宝 华为的危机,以及萎缩、破产是一定会到来的 安安静静地应对外界议论 任正非先生在这里谈自我批判 自我批判,谈自我批判的目的,和自我批判的方法,我想他必 自我批判 定对自我批判很有研究, 他为什么对自我批判很有研究呢, 而且要去研究他?他必定是自我 批判的收益者,简单一点的说任正非先生必定一直奉行:君子日三省乎己的古训,并感受到 了自省带来的利益。 任正非先生严于律己,且有所作为,有所作为者必定是实干家。或许有人说,什么 实干不实干的,当老板的也并非都是实干家。各位,同样的,当老板的并非就是有所作为。 有所作为者指的是那些从带着自己的弟兄从住仓库开始到后来走向辉煌的人。 爹妈给一个公 司,你可以是老板,但你不一定能有所作为。 实干家任正非先生说了些什么:均衡发展、对事负责制与对人负责制的区别、任职资 均衡发展、对事负责制与对人负责制的区别、 均衡发展 格及虚拟利润法、模板化是所有员工快速管理进步的法宝、规范化管理本身已含监控。这 格及虚拟利润法、模板化是所有员工快速管理进步的法宝、规范化管理本身已含监控 几块从公司发展到公司运行到干部选拔培养到员工培养以及制度建设, 每一条均带有实践的 气息,毫无浮夸,是让有些读者看了就会脸红,有些读者看了就不再迷茫,所有读者看了就 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迈的话。 再谈这位企业家的眼光和气度:华为的危机,以及萎缩、破产是一定会到来的、不 华为的危机,以及萎缩、破产是一定会到来的、 华为的危机 盲目创新,才能缩小庞大的机关。 盲目创新,才能缩小庞大的机关。内心真正强大者是无惧于危机的,无惧不是嘴上说说我 不怕之类的,内心的不怕是正视,这种淡淡的正视产生与怎么样一种气度之下,常人难以想 象。在这种气度下去面对事情,处理事情,所表现出来的是智慧的彰显。现在整个社会都在 讲创新, 那么有多少人在盲从?有多少人为了跟上创新而手忙脚乱, 这样的状况下搞出来的 创新,可能很多正如任先生所讲:这是制造垃圾。 又谈任正非先生的胸怀:安安静静地应对外界议论、面对变革要有一颗平常心。安 安安静静地应对外界议论、面对变革要有一颗平常心。 安安静静地应对外界议论 安静静地应对外界议论,这非一般人能做到的,大家一目了然。面对变革要有一颗平常心, 我想任先生不只是自私的安慰员工面对自己的裁员吧?裁员是一定要裁的, 任先生作为华为 的领袖,面对裁员的实施,他给员工的是如何面对的方法。他或许知道别人会认为他自私, 或许根本就没有那样去想,徒我在这里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中华有为之精神气宇恢宏,但作为任正非先生创立的团队的精神,非常契 合而无丝毫过之。敬佩先生!

《华为的冬天》读后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EMBA0902班 方国民)
了解华为还是在6年前,当时公司整体改造搬迁刚刚结束,正准备进行企业改制,因工作需要,对一些企业进行了解,才初步了解到华为公司以及任正非先生,由此也知道了《华为的冬天》这篇著名的文章,今天回过头来重新细读,仍觉得回味无穷,思索良多.
如何过冬是每个企业都要面临的难题,能安全地度过冬天也是每个企业所追求的目标.然而,象历史上朝代的更替一样,总会有一个新的朝代取代旧朝代,每一个公司也都可能会面临倒闭,破产.就我公司来说,从1970年始建,至今已整整40年,很多人的心血和汗水,才造就了公司目前的规模.然尔,时代在变迁,政策在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潜移默化的发生改变.如何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发展壮大,这是公司面临的一大问题.通过阅读《华为的冬天》,我们似乎能从中找到部分答案.
首先,针对多方位的差距,开展全方位的学习.按照任正非先生的观点,应该抓住公司的短板,但是我认为那是建立在其自身管理水平已经较高的基础上来说的.对我公司而言,和优秀公司的管理差距应该是多方位的,特别对部门一级的管理者来说,企业管理知识,个人管理能力均需要加强.我公司的中层干部大部分比较年轻,这一方面给公司带来了活力,但另一方面则表现出管理能力上的欠缺.虽然经过几任领导的努力,公司业务流程已初步建立,但由于管理人员较少且大多为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加上公司的业务范围这几年增加较多,导致公司整体管理水平跟不上企业的发展速度,特别是与一些同行业先进的企业相比,感觉与优秀公司的管理差距是多方位的.如何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如何弥补与优秀企业间的差距,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强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的系统学习,比如分期分批选派管理人员参加MBA,EMBA的学习,鼓励员工自学和互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建学习型企业;另一方面我们要了解和学习别的公司在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特别是国内外知名公司的管理经验,同时也要注意吸取其它公司失败的教训,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快速提升,同时也能少走一些弯路.
其次,通过流程化,表格化快速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对于公司来说,工作表格化是提高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手段.如果我们知道做某件事应当做哪些内容,按照什么样的程序来做,这样就可以提高工作效果,一旦表格化工作进入正轨成为流程化,就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就公司的业务流程来说,很多工作都可以流程化,表格化,如采购订单的制定,我们可以划分为订购的品种,数量,供应商制作的时间,我公司的储备情况,生产计划的安排,供应商的送货周期,付款周期等,通过这些数据分析后,我们可以得出每次订单订购的数量,订购的时间,从而更加合理的压低整个供货周期,可以为公司节约较多的隐形成本.
再次,实施有效的考核制度和客观的评价制度.一直以来,我们都在探讨更加合理的考核制度,目的是提高整个公司的绩效.对于考核制度,我的理解就是,一个好的考核制度可以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促进员工努力为公司创造价值,同时也给自己带来更好的利益.而公司目前的整个考核制度趋于表面化,僵硬化,虽然一直在改进,但始终感觉效果不太好,由此,我把一个考核制度的"好"理解为"有效",只有有效了,才能有效果,如果只有表面上的所谓严格或严密考核,那结果只能是形式多于内容,没有实际效果,相反还浪费了企业管理人员大量的精力,得不偿失.
关于对员工的评价标准,按照任正非先生的观点,优秀的干部应当具有敬业精神,献身精神,责任感和使命感.我认为这不但是要求干部具有的四种精神,员工也应当有,至少应当具备前三种精神.而实际上,我公司现有员工在这方面较为欠缺,在出现问题,发生事情时,考虑自身的利益更多点,考虑公司的因素少点,这同时也是目前人员管理中的难点.企业的目标是需要全体员工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员工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成败.在公司工作十几年来,在这一点上有很深的感触.以前,我一直认为老员工对公司感情深,奉献精神应该更好,新员工应当向他们看齐,向他们学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近两年,通过与公司基层人员的接触和沟通,我们越来越发现,新员工在奉献精神上甚至要超过老员工,至少在要求上不会有老员工要求的那么多.这些发现促使我们要重新审视员工的评价标准问题,以前的所谓正确的标准在现在看来,可能就是错误的,如果不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最终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就会出现问题.而要解决评价标准,必须从制度上加以根本解决,只有建立了客观的评价制度,标准才不会因为人为的原因而出现大的偏差,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也就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最后,对于企业来说,任何时候都要有危机意识和变革意识.任正非先生在第九要点提到,华为的危机以及萎缩,破产一定会到来的.他说"现在还是春天,但冬天已经不远了".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更要未雨绸缪,如果说当时的华为已经到了春天,那么我们公司目前应该已经快接近冬天了,危机时刻在我们身边.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医药行业近几年的变化较大,医药政策接二连三的颁布,对于象我们公司这样抗风险能力较差的中小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一直都在很努力地去适应这种变化,但是潜力已经接近极限.如何才能解决危机,走出危机 任正非先生认为只有变革才能搞好公司.对于我们来说,还没有绝对的能力去把握行业的发展方向,但有一点非常明确,那就是我们身处在这个时代,面临这样的环境,必须时刻做好危机到来的准备,时刻保持警惕,时刻关注市场环境的变化,并且针对这种变化及时对企业进行变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动荡的环境中活下去.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认为企业的冬天总是要到来,但同样的,冬天总是会离去,我们只有穿好"棉大衣",才能度过严寒的冬天,也才有机会迎接冰雪融化的春天.

❾ 辛亥革命观后感,200字左右

此片最吸引我的,是剧本本身来源于真实历史之记录。其次才是那号称百余位国内乃至两岸三地、国内外众多的一线明星们的加盟。第一条,相信爱好历史以及爱党爱国的中华儿女们都是会把它放在第一位的。而第二条,纯粹是属于对明星们的喜爱与崇敬之情使然。
历史,我们需要正视它,无论对与错、是与非、曲与折。毕竟,它是真真切切发生在距今仅仅百年左右的前人先辈们身上的。值得称颂的是,无论是看完电视剧《中国1921》后,还是刚刚看完的电影《建党伟业》,都非常可观、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那些人、那些事。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是一个青春、激情、奋斗、献身的故事。在那一代年轻人的身上,担负着救亡图存、改写历史的大任。正是这批年轻人,用他们的青春与热血,描绘出了新生的中国,谱写了一曲瑰伟壮丽的文明之歌。我们今天的一切,都与他们当年的奋斗和努力息息相关,他们与我们,昨天和今天,血肉相连。
在现代高科技电影制作技术的保障下,充分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事件重现,包括对历史画面的完美演绎、对历史人物的深入刻画、对音效和对白的精心剪辑撰写等等,这一切无不让观众感受到耳目一新、绕梁不绝乃至久久回味、如临其境!
影片《建党伟业》是一部重现辛亥革命后到中国共产党正式建党这十余年时间里面发生的偶然或者必然之历史事件的恢宏巨制电影作品,同样也是一部绝对官方政治色彩的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文献纪录片。它不需要太多华丽的辞藻和修饰,客观、真实就好。
刚才在回来的车上,边和司机闲聊,边细细回味着电影中那些个红得发紫的明星之表现。于我而言,给人留下比较深刻印象的有:毛泽东的饰演者刘烨(印象中他是第一次演毛主席),还有周润发扮演的袁世凯、刘德华扮演的蔡锷。其他人似乎都如神马般浮云飘过。
影片《建党伟业》给我留下比较深的印象之桥段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片尾代表们在红船上开完会以后站起来合唱着《国际歌》时,大家的眼睛都是噙满着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炯炯眼神!还有就是刘德华饰演的蔡锷在火车站告别小凤仙时的那句“七尺男儿”的经典对白。
影片《建党伟业》里面着重渲染了一下毛主席和杨开慧的情感故事。我以为,这也是出于对毛主席和杨开慧的崇敬和仰望之情使然。两人简单结婚(即“裸婚”)当晚并肩坐在床头有些经典的对白。历史证明,杨开慧同志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中国共产党给中国带来的是60年的和平发展环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从所未有的教育推广和文化普及,是一个属于中国自己的工业文明时代。而这一切,都发源于90年前,发源于1921年的7月,发源于那些已经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足迹的人们。
90年来,中国共产党自始至终都代表着中国大多数人的愿景和诉求。从1921年到1949年,甚至有超过370万中共党员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自由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13名代表,五十多位党员,星星之火,终成燎原;90年艰苦辉煌,60余年国运昌隆,气壮山河,声震寰宇!90年前,中国共产党为黑暗的中国点起了一盏明灯,照亮了漫漫革命之路;90年后,《建党伟业》追本溯源,去寻找和讲述光明源头的故事。
最后,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120分钟时长的历史大片,我区区千余字还不能囊括和表述。如果有机会的话,希望更多的朋友能够走进影院去细心品味和重温那段历史,使我们不断前进的步伐变得更加坚定和铿锵有力!

热点内容
绿洲的主题曲 发布:2021-03-16 21:51:32 浏览:239
逃身连续剧 发布:2021-03-16 21:50:58 浏览:188
美味奇缘里的插曲 发布:2021-03-16 21:49:11 浏览:827
调查插曲 发布:2021-03-16 21:48:10 浏览:591
女英雄台词 发布:2021-03-16 21:47:36 浏览:458
加勒比女海盗3演员表 发布:2021-03-16 21:42:59 浏览:378
韩剧手机热播剧 发布:2021-03-16 21:42:12 浏览:791
好看又简单画的年画 发布:2021-03-16 21:41:54 浏览:4
哥斯拉大战金刚预告片 发布:2021-03-16 21:40:51 浏览:246
落叶影评 发布:2021-03-16 21:40:19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