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的影评
『壹』 安娜·卡列尼娜赏析
在这本作品当中,作者塑造了一系列反映当时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最重要的是以上流社会贵族生活为主要,在其作品当中,能体会到当时社会上的一些很讽刺的生活以及当时的社会价值观。作品当中的女主人公安娜,作为一个19世纪贵妇来说,爱情是她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唯一道路,否则她只能是卡列宁的附属品,安于做一个没有爱情的贤妻良母。同伏伦斯基的爱情是她张扬生命的唯一途径,她的一切人生价值都寄托在此。赋予她新生的是爱情,置她于死地的也是爱情。她的死有社会原因,但重要的是自身原因:爱情至上主义,但又带着浓厚的旧有传统烙印,来自上流社会的、家庭的、伏伦斯基的压力都承受住了,但她无法战胜自己,当伏伦斯基对她冷淡时,她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产生了强烈的悔罪意识:“上帝,饶恕我的一切!”——最后一语。神权、夫权、爱情的幻灭共同置安娜于死地。在安娜身上,可以看到当时女性用于追求自由与爱情的一面,在这个方面来说,是值得我们去尊敬的,但她又有自己本身的局限性,面对着重重的压力与传统理念的根蒂,她妥协了,她最后选择了用死亡去解脱自己,因此,安娜是一名追求幸福却被封建制度吞噬的悲剧人物。而作为整部作品的男主人公伏伦斯基,他是一个风度翩翩、热情浪漫以及生气勃勃的人,在众多上流社会的交际场合上,他都是场内女性追寻的焦点,深得众多女性的喜爱,可谓是“彼得堡上流社会花花公子的活标本”。 在他们的爱情刚开始时,对伏伦斯基来说有一丝猎艳的味道,他对安娜的最初追求除了安娜那迷人的风姿对他的吸引外,主要是满足他的虚荣心:“追求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夫人,无疑会使他身价倍增”。但随着他们见面次数的增多,尤其是每次见面时看到安娜脸上那竭力用理智压抑但却难以束缚的“快乐的一闪”,激发了他对安娜的真心的爱恋。在一段时间里面,他真的给予了安娜八年结婚生活中从没有过的爱情的幸福,但激情过后,得到的不再是爱情,而是空虚,在面对安娜越来越严厉的管束时,他觉得很不自在,面对着安娜对于自己强烈的占有欲,不允许其有任何的自由活动空间与权力时,他很反感,也做出了一系列的反抗,他觉得他还有自己的生活与事业,绝不能对外界不闻不问,这就造就了两者关系的分裂,到最后,导致他们的爱情随风飘走,因此,伏伦斯基是一名不甘于被束缚的花花公子。卡列宁是安娜的丈夫,在这里他是以大官僚的身份出现于作品中,他总是要求安娜跟他出席一些他们官员的聚会的场合,而在他的人生中,不断的去追寻名利,在面对自己妻子对爱情背叛的时候,他却首先考虑的是自己当时所处的政治地位,要求安娜保持低调,不要太张扬,以免威胁到他的政治地位,而在安娜分娩时,他面对安娜的请求时,他都接受了,在爱情道路上,他是受害者,面对自己妻子的背叛,他无助,彷徨,但面对自己的政治地位,他野心勃勃。 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个具有及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贵族妇女。她不满于封建婚姻,追求真挚自由的爱情。当她不顾丈夫的威胁,公然与青年军官渥伦斯基结合在一起时,整个上流社会就一起向她施加种种可怕的侮辱和非难。但花花公子渥伦斯基有背叛了她。安娜付出了失去家庭、儿子和社会地位的高昂代价,真挚自由的爱情不仅没找到,而且陷入难堪的处境,她再也无法生活下去,于是以自杀的方式向这个社会提出了最严正的抗议。
作为贵族社会思想道德的叛逆者,安娜追求的虽然只是个人的爱情自由,采用的也只是个人反抗的方式,但她勇于面对整个上流社会,誓死不做虚伪的社会道德的俘虏:在冲破封建束缚,反抗社会压迫方面,她做到了处在她那个地位和环境中所可能做到的一切。这对当时的贵族资产阶级社会,具有深刻的批判揭露意义。托尔斯泰由于世界观的矛盾,在同情安娜不幸遭遇的同时,又从宗教伦理观念出发,谴责安娜缺乏忍让的宗教感情,没尽到做妻子和母亲的责任。为此塑造了在爱情问题上能够迷途知返的吉提和忍辱求全的杜丽的理想形象来和安娜进行对照,用列文和吉提的理想化的幸福家庭来和安娜的不幸福的家庭相比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安娜及其悲剧的批判力量。“王子与公主从此就幸福的在一起了”,这句话是很多童话故事的结尾,当王子和公主为了爱情,几经磨难,最后终于欢聚在一起的时候,人们为他们的爱情祝福,以为他们从此就生活在理想的世界里。但是童话终究不能代替现实,现实中的爱情残酷而苍白。而这部作品就从现实的角度上来阐述了王子与公主在一起后的生活。在这部作品中,上演的是公主与王子的为爱追逐的故事,但公主为王子放弃了其丈夫、孩子以及家庭,还要承受多方面的压力,而王子却没做出什么,当其对公主产生厌恶的时候,却丝毫没有顾虑到公主的感受,只是一味的去寻找其想要的东西,在公主得到王子的时候,却觉得爱情就是绝对性的占有,不允许王子拥有任何的自由活动空间,造就了双方感情的变异,一旦爱情变成了负累,那就无论是什么都是错的,所以最后公主选择了自杀的方式来解脱,虽然结局是很悲惨,因为相对于这个用于追求自己幸福的女人,在冲出重重围堵后,应该要拥有童话般的幸福的生活,但是却恰恰相反,这是可悲之处。而在作品中,可以清晰地体会到人物形象的心理变化。作品中多处对当时人物所处的环境进行具体形象的描写,用于衬托出当时故事情节所要发生的事情,使作者向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更为具体的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而且很多地方,作者都是通过一些人物很细致的动作或者是言语来表现出人物的特征,因此,作者对于词语的运用是相当的精炼,而且还很注重细节的描写。《安娜·卡列尼娜》巨大的思想和艺术价值,使得这部巨著一发表便引起巨大社会反响。托尔斯泰并没有简单地写一个男女私通的故事,而是通过这个故事揭示了俄国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并由此来鞭挞它的不合理性。作品描写了个人感情需要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1877年,小说首版发行。据同代人称,它不啻是引起了"一场真正的社会大爆炸",它的各个章节都引起了整个社会的"跷足"注视,及无休无止的"议论、推崇、非难和争吵,仿佛事情关涉到每个人最切身的问题"。但不久,社会就公认它是一部了不起的巨著,它所达到的高度是俄国文学从未达到过的。伟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兴奋地评论道:"这是一部尽善尽美的艺术杰作,现代欧洲文学中没有一部同类的东西可以和它相比!"他甚至称托尔斯泰为"艺术之神"。而书中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则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这个资产阶级妇女解放的先锋,以自己的方式追求个性的解放和真诚的爱情,虽然由于制度的桎梏,她的悲剧只能以失败而告终。但她以内心体验的深刻与感情的强烈真挚,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剧性命运而扣人心弦。它最吸引人的是她胆大的作风以及华丽的文字和恰到好处的张力给这本旷世之作赋予了生命。也让后人能够记住它,不需要太多的理由。作品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网络全书式的作品。小说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首次成功地采用了两条平行线索互相对照、相辅相成的"拱门式"结构,并在心理描写上细致入微、精妙绝伦。小说中那大段的人物内心独白,无疑都是现实主义描写的典范。100多年来,《安娜·卡列尼娜》的巨大成功不断地得到人们的肯定与高度推崇,它的成就和影响无疑是空前的。它把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推向了最高峰,树起了一面高耸入云的丰碑。另一方面,人们又把《安娜·卡列尼娜》当做俄国19世纪现实的教科书。正是通过它,许多人了解到了俄国19世纪70年代的社会现实。俄国后来的民主主义革命者对社会的攻击便是从这里开始的。俄国革命的领导人列宁曾反复阅读过《安娜·卡列尼娜》,以至把封皮都弄得起皱了。他说:"托尔斯泰在自己的作品里能提出这么多重大的问题,能达到这样大的艺术力量,使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了一个第一流的位子。"勇敢的、向上流社会提出挑战的叛逆女性。在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以前,没有任何一个女性形象能象安娜那样反叛自己的出身,简最终回到罗切斯特身边,屠格涅夫按传统道德标准塑造理想女性,普希金笔下的达吉亚娜恪守着没有爱情的婚姻,巴尔扎克把欧也妮送上了归于传统的道路。而安娜是义无反顾的,最后也不愿回到沉闷的生活中去,以死抗议了没有爱情的婚姻,抗议这个毁灭真情的社会专制制度。安娜是女性觉醒和妇女解放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贰』 急求<安娜卡列尼娜>影评!(最好是英文版的)~~~~~~~~~~~~~~~~~~(有追加分)
97年版
Leo Tolstoy's Anna Karenina is given lavish treatment in this lush filmed version by director Bernard Rose. The cinematography and set design, and extravagant costumes are lovely and impressive to look at. That and the sweeping orchestral score, containing music by Tchaikovsky, Rachmaninoff, and Prokofiev, are almost worth the price of admission by themselves.
As far as the story itself is concerned, some pieces of it work and some don't. The central love story, between Anna Karenina and Count Vronsky, is compelling and tragic. Anna and the Count have an affair, causing much talk. Due to the double standards of the time, Vronsky may still hold his head high in society, while Anna is forced to stay inside and hide her shame. There's the matter of Anna's confused, unfeeling husband -- Anna's fight for a divorce and custody of their son is furious and futile. Sean Bean's portrayal of Vronsky, for some reason, didn't quite hit the mark for me. On occasion, I felt as if I were on the verge of understanding his character, but I never did. Sophie Marceau, in the title role, fared better. She makes the helplessness of Anna's situation is manifestly clear, and the tragedies in her life are moving, and the moments that foreshadow these are effective.
The movie fails, however, to do justice to the rest of Tolstoy's epic novel, involving among other things a secondary love affair between Constantin Levin and Kitty Scherbatsky. These plot elements are given too cursory a treatment and come off like an arbitrary soap opera. Parades of marriages, births, affairs, and family squabbles are ushered through one scene after the next, and Tolstoy's ideas and ideals are neatly avoided. One must cut slack, I suppose, for a film that compresses a novel of nearly a thousand pages into 108 minutes of screen time. On the other hand, I'd have preferred the screenwriter to have trimmed the novel's scope rather than its depth.
Is this movie version worth seeing? Yes, but just barely. Enough of the substance of the primary relationship is preserved to make the film meaningful, and as I mentioned before, the music and set design are fabulous. It's just too bad it wasn't fleshed out a little more.
泰国国王蒙空倾心西方文化,对国家实行了对外开放贸易及文化的政策。他还特意远从英国请来一位家庭女教师安娜·丽奥诺温丝来执教自己的68个子女。蒙空热情地接待了这位金发碧眼的使者。在这里,安娜对所面对的这个国度充满着新鲜与好奇,同时,她也遵循着自己带来的西方式文化传统的教育方式。
『肆』 2017最美孝心少年王安娜观后感400字
今天我看了《2017年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后,是个孩子的故事中,我们能深刻的感触到他(她)们的孝心,是无比的强大。百善孝为先,今天这些富有爱心的少年,让我们也跟随着他(她)们的脚步一起成长。他(她)们就像在舞台间洒下的种子,慢慢的,便长成了参天大树。
看完是个少年的介绍后,令我最难忘得是王安娜,她在六岁时就开始为奶奶干活,虽然她的母亲在她还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再加上奶奶的行动不是很方便,自己的菜地在山上,所以王安娜每天都会上山为奶奶割菜。回想自己六岁时,是与朋友一起玩耍的童年,家务事一般都是由父母去做的,看了小安娜的经历后,我感到无地自容。
即使是这样,但这样般的所处环境,并没有使小安娜感到想放弃的决心。虽然说小安娜的奶奶有时也会掉眼泪,但小安娜并没有被感染,而是去安慰奶奶,对奶奶说你不要在哭了。
“我们万众寻你,爱是唯一的指引。”这句话是《2017年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的标题,从这一部精彩的瞬间中,我们不怕变老,并且因此更加相信未来。
让我们一起加油,把这是个少年的爱、孝一起传承给我们身边的家人及朋友吧!
『伍』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800个字左右)
耐着性子读完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很厚的一本书,简直可以说是磨练人耐性的一本书。一种苍凉不觉涌上心头。看完这本书仿佛随着书中的主人公走完了一个人生——一个不凡的人生。
吃饭时候还在思索,却感到头脑混乱,只是清晰记得安娜死了,而且是卧轨自杀的,很残忍的结束自己生命的方法。无异于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以蛇自杀,这些可怜的人啊!都说红颜薄命,一些不假的,这些红颜几乎都是兰心惠质,沉鱼落雁。哎,可叹,可惜,可怜……
列夫托尔斯泰的文笔十分之细腻,以至于让我觉得有些情节和话语很繁琐,描写上流社会晚宴和沙龙情景,浓彩重墨,铺展开来,一点不逊于曹雪芹,故事的情急安排得很是巧妙,前后呼应。比如安娜第一次遇到弗龙斯基是在火车站,并且看到了一个卧轨自杀的女人,安娜表现出莫名的忧伤,因此弗龙斯基给那个自杀的女人家属给了些安葬费,从此两人倾慕彼此,故事的末尾则是安娜自己卧轨自杀,弗龙斯基奔去火车站见她最后一面,相逢和诀别都在火车站,此种笔触相当独到,不过未免使故事更具悲伤性。
安娜,弗龙斯基,亚历山德罗维奇,阿尔卡季奇,多莉,基季,莱温。这七个人之间有着极为复杂的关系,安娜嫁给了亚历山德罗维奇,并且生下一子,后来在调节表哥阿尔卡季奇与其妻子多莉之间婚姻矛盾时候遇到了阿尔卡季奇的朋友也是多莉妹妹基季的未婚夫弗龙斯基,两人相见恨晚,彼此一见倾心,坠入爱河。后来经过安娜的调节,表哥表嫂和好如初,自己却因此陷入了尴尬境地。阿尔卡季奇的好友莱温喜欢基季,而基季一直喜欢弗龙斯基,安娜的出现使得整个故事进入了另一种状态,基季因安娜“夺走了”她的未婚夫而憎恨她,莱温则因为弗龙斯基的出现被基季拒绝求婚而恨他,即便如此,安娜和弗龙斯基也没有放弃他们之间真挚而热烈的爱恋。但是从道德观念出发,安娜这种抛夫“弃子”的做法确实不当,当然她没有抛弃自己的儿子,只是她的丈夫亚历山德罗维奇不愿成全她的母爱罢了。这就是惩罚,以至于她的惨死也成了宗教惩罚的象征,对这种违背道德做法的惩罚。即便安娜对大她20岁的丈夫没有一点感情,而对弗龙斯基是真正的爱恋,也为世俗和上流社会所不容。安娜处在夹缝中,后来安娜怀孕生女儿时险些送命,之后两人去了国外,几年后回到莫斯科,在弗龙斯基一再劝导下,安娜给丈夫写信要求离婚,丈夫不肯,她被丈夫和儿子看不起,被上流社会摒弃。在这种状况下,她不断猜忌,以至于陷入了思想混乱,怀疑弗龙斯基对她的爱,于是她毁掉了自己……
基季最后与莱温成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弗龙斯基则伤心欲绝,为了处理掉没有意义的生命,他自费带着一个连队去前线参加了塞尔维亚战争。亚历山德罗维奇的不忠,使得多莉差点与他离婚,而最后多莉变卖自己的家产还帮他还了高利贷,于是和好如初……
看完这本书,真的很想见见列夫托尔斯泰,很想问问他,为什么选择安娜作为主人公,他到底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对自由恋爱的提倡?还是上流社会的讽刺批判?抑或是对女性不忠的宗教审判?但为什么描写安娜的时候又着重描述了莱温的生活、思想。而这两个主人公在整个故事中都没有什么关系纠葛,只在最后,见了一面。以后有机会去莫斯科寻找一下答案吧。
或许我该看看列夫托尔斯泰的传记,了解一下他那个时代的整体状况。
安娜和弗龙斯基的爱情,让人看得很揪心,彼此放弃了上流社会的地位,放弃了好名声,好前程,因为爱情,陷入了一种万人不容的状态,以至于最后各自走向毁灭……
爱是什么?何以有如此魔力?
『陆』 安娜卡列尼娜的英文影评
http://..com/question/96044623.html
『柒』 《安娜·卡列尼娜》摘记加评论
评论:
1.
《安娜·卡列尼娜》巨大的思想和艺术价值,使得这部巨著一发表便引起巨大社会反响。托尔斯泰并没有简单地写一个男女私通的故事,而是通过这个故事揭示了俄国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并由此来鞭挞它的不合理性。作品描写了个人感情需要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1877年,小说首版发行。据同代人称,它不啻是引起了“一场真正的社会大爆炸”,它的各个章节都引起了整个社会的“跷足”注视,及无休无止的“议论、推崇、非难和争吵,仿佛事情关涉到每个人最切身的问题”。
但不久,社会就公认它是一部了不起的巨著,它所达到的高度是俄国文学从未达到过的。伟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兴奋地评论道:"这是一部尽善尽美的艺术杰作,现代欧洲文学中没有一部同类的东西可以和它相比!"他甚至称托尔斯泰为"艺术之神"。而书中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则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这个资产阶级妇女解放的先锋,以自己的方式追求个性的解放和真诚的爱情,虽然由于制度的桎梏,她只能以失败而告终。但她以内心体验的深刻与感情的强烈真挚,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剧性命运而扣人心弦。它最吸引人的是她胆大的作风以及华丽的文字和恰到好处的张力给这本旷世之作赋予了生命。也让后人能够记住它,不需要太多的理由。
2.
安娜卧倒在了布满砂土和煤炭的枕木上,一颗曾经那么动人的、真挚的、生气勃勃的生命之星划过天际,终极陨落在她爱恨开始的铁轨上。《安娜卡列尼娜》的电影版本很早以前便看过了,但总是怀疑那不是真正的安娜,因此始终渴看读到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可认真的捧上书本来品读时,内心却始终不得安宁。当安娜与渥伦斯基在火车站台第一次相见时,“但是感到他非得再看她一眼不可…当他回过头来看的时候,她也掉过头来了,她那双在浓密的睫毛下下面显得阴暗了的、闪耀着的灰色眼睛亲切而留意地盯着他的脸、似乎是在寻找什么人似的”一见钟情固然以悲剧结尾,可浪漫的邂逅却让我沉醉在美妙的、沉静的境界中。赛马场上安娜的失控表露了他们的恋情,安娜生下了他的孩子,卡列宁的宗教宽容让安娜感谢又愤怒,安娜与渥伦斯基出国了,又回来了,安娜遭到了社交界以及家庭的抛弃,而渥伦斯基却重新踏进社交圈,醉心于自己美好的前途,悬而未决的离婚协议、肝肠寸断的念子之情、自私深沉的爱情独占心理,这一切既让安娜体会到了八年的无爱婚姻里丧失已久,又让她平静的心灵经历了一场喜怒哀怨的风暴。而我也随着安娜的故事沉浮时而兴奋,时而忧伤,时而挣扎。尤其到了后面,安娜被孤独与嫉妒折磨得生不如死,没有人倾述、没有人理解时,我终于能稍微明白为什么安娜选择死亡,她太痛苦了,死亡才能摆脱一切。
3.
《安娜.卡列尼娜》与《战争与和平》一样是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的登峰造极之作之一。甚至是一部比《战争与和平》更完美的作品。虽然缺少了其伟大的气势――托尔斯泰已没有同样的欢乐去创造了,但支配作品的思想具有更纯熟的艺术手腕、更丰富的经验,心灵于它已毫无秘密可言,更明显的是,托尔斯泰把他的人格,他的哲学思想和人生的景色交错在了作品的内容之中。
《安娜.卡列尼娜》交织着安娜追求爱情生活的悲剧和莱温探索社会出路这两条平行发展的主要情节线索,通过这两条情节线索,小说从城市到农村,从家庭婚姻、经济养况、政治面貌到思想道德等各方面构织了一张复杂的关系网。
整部作品除了在讲起莱温订婚的几章美丽的文字外,所有讲起的爱情,已远没有《战争与和平》中若干篇幅的年青的诗意了――这些篇幅是足以和一切时代美妙的抒情诗相媲美的。反之,这里的爱情含有一种暴烈的、肉感的、专横的性格。统制这部小说的定命论,不复是如《战争与和平》中的一种神,也不复是一个命运的支配者,而是恋爱的疯狂。当安娜与弗朗斯基在不知不觉中互相热爱的时候,亦是这爱神使安娜脸上发出一种光辉――“不是欢乐的光辉,而是在黑夜中爆发的火灾的骇人的光辉。”亦是这爱神使这光明磊落、理性很强的少妇,在血管中,流溢着肉欲的力,而且爱情逗留在她的心头,直到把这颗心磨炼到破碎的时候才离开她。接近安娜的人,无不感到这潜伏着的魔鬼般的吸引力与威胁。基季第一个惊恐地发现它。当弗朗斯基去看安娜时,他的欢乐的感觉中也有神秘的恐惧。莱温在安娜面前,失掉了他全部的意志。安娜自已亦知道她已不能自主。当小说情节渐渐演化的时候,无可震慑的情欲,把这高傲人物的道德壁垒,彻底毁掉了。她所有最优越的品德――她的真诚而勇敢的灵魂瓦解了,堕落了,她已没有勇气继续对世俗进行反抗,她的生命除了取悦她的爱人之外更无别的目标,她胆怯地、羞愧地不使自已怀孕且热心养马事业;她受着嫉妒的煎熬;她的举动中声音中眼睛中处处作伪;她堕入那种只要使何种男子都要为之回首一瞥女人群中。她用吗啡麻醉自已,身陷在精神的堕落却又清醒自已的堕落的痛苦矛盾之中,不可自拔,直到不可容忍而迫使她投身于火车轮下――她俯身伏在一张口袋上,把什么东西隐藏在内,这是她往日的生命、痛苦、欺妄和烦恼以及欢乐……
“我保留着报复之权”上帝说……
这是被爱情所煎熬的灵魂的悲剧,――为托尔斯泰一鼓作气以及深刻的笔角描写的一幅画。
但这部小说的更主要的意义,除了安娜的悲剧和一八六O年时代的俄国社会――沙龙、军官俱乐部、舞会、戏院、赛马等种种色相之外,在小说中,已屡次以一种讽刺的或剧烈的形式批评当时的俄国社会,这社会是为托尔斯泰在将来的著作中所不住地攻击的。攻击谎言、攻击一切谎言,对于道德的谎言和对于罪恶的谎言同样看待,指斥自由论调,抨击世俗的虚浮的慈悲,沙龙中的宗教和博爱主义,向整个社会宣战,因为它魅惑一切真实的情操,灭杀心灵的活力!在社会的陈腐的风气之上,死突然放射了一道光明。在垂危的安娜面前,矫伪的加列宁也感动了。这没有生气,一切都是造作的心魂,居然亦透入一道爱的光明而具有基督徒的宽恕。一霎时,丈夫、妻子、情人、三人都改变了。一切变得质朴正直。但当安娜渐渐回复时,三个人都觉得“在一种内在地支配他们的几乎是圣洁的力量之外,更有另一种力量,粗犷的、极强的、不由他们自主地支配着他们的生命,使他们不复再能享受平和”而他们预先就知道他们在这场战斗中是无能的,“他们将被迫作恶,为社会所认为必须的。”
莱温在书中的结尾中亦变得升华了,是因为死亦使他感动了之故。他素来是“不能信仰的,他亦不能彻底怀疑。”自从他看见他的兄弟死后,他为了自已的愚昧觉得害怕,他的新婚的幸福在一个时期内曾压抑这些悲痛的情绪。但自从他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之后,它们重复显现了。他时而祈祷,时而否定一切,他徒然地浏览哲学书籍,在狂乱的时光,他甚至害怕自已会自杀。体力的工作使他镇静了,暂时忘却了烦恼。莱温和农人们谈话;其中一个和他谈着那些“不是为了自已而是为了上帝生存的人”。这对于他不啻是一个启示,他发现理智与心的敌对性。理智教人为了生存必得要残忍地奋斗;爱护他人是全不合理的。
“理智是什么也没有教我;我知道的一切都是由心启示给我的。”
从此,平静重新归来,对于莱温,心是唯一的指引者――这个名辞把他重新领到上帝面前……什么上帝?他不想知道。这个时候的莱温如将来长久时期的托尔斯泰一般,在教会面前是很谦虚的,对于教义亦毫无反抗之心。
“既使在天空的幻象与星球的外表的运动中,也有一项真理。”
《安娜.卡列尼娜》,如果你细细品味,终会感叹那是一部史诗般的巨作;如果你单纯的将其看作一部所谓批评资本主义的作品,无论对于《安娜.卡列尼娜》还是托尔斯泰无疑是一种亵渎。
4.
鲁迅曾经说过,悲剧就是将美丽的东西撕毁给人看,《安娜卡列尼娜》这部作品中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实际是病态社会的曲折反映。任何描写爱情的作品都不应该是为了写爱情而写爱情,伟大的作品更是如此,因为任何爱情都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借爱情题材反映社会问题是常用而有效的方式。在伟大作家的笔下,爱情悲剧往往也有着相似的爱情和历史价值。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塑造女性形象中最富有人性光彩和魅力的形象,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具艺术魅力的形象之一。她光彩夺目,美丽高贵,充满了浓重的悲剧色彩。
安娜出身贵族,自幼受到正统的贵族教育,因而尽管后来受到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尽管在托尔斯泰的笔下她是一个具有个性解放色彩的妇女形象,但事实上,她没有也不可能完全摆脱贵族阶级的传统观念,她的思想感情仍同封建意识保持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由于两种意识同时存在于她的思想之中,并进而规定着她的行动,因而在她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就不可避免起内心尖锐的矛盾。对待家庭,她极端厌恶,渴望摆脱无爱的环境,尽管在卡列宁的心中她只是一个漂亮的花瓶而已。尽管卡列宁为了维护表面的和谐,幸福的家庭形式,不愿意离婚,而用法律,宗教道德等将安娜置于一个犯罪的妻子的地位,可是一旦真要离开家庭,抛弃丈夫,她又同情卡列宁的处境,对他又负罪感,称赞卡列宁“真是一个好人”“是一个圣人”不能完全割舍与家庭的关系。对待儿子,她怀有强烈的母爱。以前,她把所有的爱寄托在儿子身上,儿子成了她的幸福,快乐的源泉,用这种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内心世界的空虚,后来为了沃伦斯基,而丢下珍爱的儿子,而这却使安娜的内心因失去母爱的权利而备受痛苦的煎熬。
5.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19世纪伟大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的批判现实主义经典制作。托尔斯泰一生著述达90卷之多。64年的日记是他长期的道德自我反省,自我修养的最好见证。这种沉思默想的习惯,使其文学作品少一丝浮躁,多一些沉稳,少一分轻佻,多一种厚重。
《安娜卡列尼娜》写于1873-1877年,反映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奴制改革后,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的残余势力和新生尚未完善的资本主义并存的俄国社会现实。作品试图以形象的方式探讨阶级与革命的立场,贵族和平民的命运,婚姻与家庭的意义。生与死的价值,道德修养和宗教信仰等诸多问题,是一部发人深思的长篇巨制。
6.
并不太喜欢安娜,她毕竟还是太脆弱,深陷于激情不能自拔,没有更高的追求,后来为情所困更是将自己的人生逐渐庸俗化。但是如果比较起其他人比如卡列宁什么的来,我宁愿喜欢安娜。因为她真诚,始终遵从自己的内心生活。一个人遵循内心的自由意志,这就是一种闪光。
许多人抨击安娜最激烈的一点就是,女人应该以妻子和母亲的责任来控制自己的情欲。可是千百年来,有哪一个时代不是以此来压抑和约束着女性,而大部分女性又默默地约束着自己呢。——尽管是非自愿的无爱的,但你已是一个妻子一个母亲了么,就认命吧。——如果这种责任自始至终都是被迫的压抑人性的,难道不应该去打破它,让它成为自愿和自己选择的责任吗?这里的疑问是:妻子或母亲的责任是否亘古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女人,首先是一个人。波伏娃的《第二性》揭示了这点,女性是被社会造就的。社会赋予她最根本的角色就是妻子与母亲。但成为这两种角色却往往是不自主的。难道因为被迫成为了妻子和母亲,就必定得放弃做人的权利?正因为此,女性才如此容易被男性压迫和操控了。这样悲惨的历史,还嫌不够长久不够残酷么?很多女性却连自己也不自觉,受了这千百年的无意识的压制,却还要来压制女性同胞。
但是若放在现在,又另当别论,因为现在的女性有自己选择做妻子和母亲的权利,所以应该要负相应的责任。
安娜的可贵在于她的自我觉醒。在那个黑暗的时代,这是一束光明。实际上,在过分压抑自由意志和正常需求的时代,对它的反叛即使过激也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因为它在腐朽的规则上撕开了一个口子,使女性的命运增加了可能性。我们现代女性在婚姻与个人生活上的自由,不然是怎么来的呢?就是一代代的女性离经叛道一点点争取来的。
为何安娜会有这样的悲剧?她的追求太狭隘,始终囿于个人的情欲,且将人生的意义寄托于一个男人的爱情上。但是仔细分析起来,恐怕她也没有什么别的出路。就算娜拉走后也不知该怎样。在那样一个社会里,女性没有独立的生存能力,个性的真诚更是为生存增加难度。同样是女性,同样是受着无爱的婚姻的折磨——这是肯定的,上流社会的婚姻更多是利益与地位的权衡——大部分上流社会贵夫人都红杏出墙,但是她们却可以保持一种双重生活,私底下**,表面上心照不宣地保持着所谓的贵族风度,维护着那套秩序。那时欧洲的上流社会奉行一套彪悍的道德标准,女性在婚前必须安分守己,结婚反而是获得解放的途径,在合法的身份之下女性似乎获得了放纵的自由。随你怎么搞,别撕破脸就成。这种“自由”本质上就是对虚伪腐朽道德观的屈从,是肉体的放纵,却与灵魂无关。肉体与灵魂的这种相安无事甚至是一种更无耻的不道德。安娜厌恶的正是这种虚伪,她做不到。上流社会对公然挑战这种秩序的安娜,当然也是难以容忍,安娜无路可走,毕竟她依然属于那个社会,却无法再行走在那个圈子既定的轨道上。
7.
安娜毋庸置疑是美丽的,她如同芜草丛中的奇葩,她的美不仅溢于言表,更富于内心,她心地善良,感情热烈真挚,一种妩媚却真诚,充满活力而且轻盈,聪明又懂分寸的美。她热情感性,八年不懂爱情的生活,使她在遇到真爱时可以不顾一切,断然放弃名誉家庭甚至儿子。安娜,她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她正直不放荡。当她一经接受弗龙斯基的爱情以后,她勇敢地向丈夫跟旧生活决裂,她说:“我知道了我不能再欺骗自己,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这样一个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她追求真挚的爱情,她也曾对弗龙斯基说:“爱,我所以不喜欢那个字眼,就正因为它对于我有太多的意义,远非你所能理解的。她是真诚单纯的,爱变爱的轰轰烈烈,无所遮掩,宁玉碎,不肯容忍自己欺骗。
卡列宁,这个官僚制度的化身,他在生活中孜孜以求的只是勋章和官爵。在他看来,他之所以需要一个家庭,并非出于爱情的需要,而是因为他在仕途上少不了这样一个点缀品。
这么一个冷酷的政界高官,一个从小便是孤儿不懂得爱只会追逐名利的人,一个让安娜八年后想起便会哆嗦的丈夫!他是现实卑劣的,为了前程娶下毫无感情基础的妻子,冷漠对待安娜与自己唯一的儿子。他,无疑不能给安娜带来她所心心念念的爱情。他和安娜的结合,在我看来,自始至终都是个错误。安娜心中对爱情的渴求与可列宁的冷酷无情完全无法磨合。所以,安娜之后才会如飞蛾扑火式的深爱弗龙斯基,因为他能带给她所谓的爱情。
我想在我看来安娜是勇敢的,她始终不悔自己选择的道路:“假使一切要从头再来,也还是会一样的。”她鄙视那班贵族男女堕落虚伪的生活,在剧院里她向整个社交界抬起了高傲的美丽的头。
8.
安娜的人生可以说是巨大的悲剧,但这悲剧到底是谁造成的呢?有一些观点认为,她的悲剧是上流社会和旧道德造成的,但试问换一个社会,安娜就能避免所有的不幸吗?
人是共同体的一员,是处于特定社会关系的个体。人不仅会受到社会的影响,也必然会影响社会和他人,只是影响范围大小有所区别。因为人本身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因此人的爱情也不可能是完全纯粹的,不考虑社会和他人的。
安娜指责上流社会中一些人的爱情观“虚伪”、“欺骗”,她认为自己追求的是真正的,纯粹的爱情,不同于上流社会淫乱的通奸,诚然,她的指责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的,她所在的沙俄上流社会确实缺乏真正的爱情,夫人们充满虚伪,对安娜的“堕落”幸灾乐祸。然而,在任何一个社会中,作为普遍意义的“婚姻”都是不应被随意破坏和践踏的,即使以“真正的爱情”这种宏大词汇也不适合。为了爱情而出轨,破坏婚姻,对夫妻双方,子女,其他亲属甚至周围的人的伤害都是不可估量的。同样地,这种行为对社会的破坏也是不可估量的,加入为了追求爱情不顾既有婚姻的存在成为社会风气,那么这个社会中必定人人自危,几乎所有人的幸福都得不到保障,社会稳定也谈不上了。因此一个社会对其个体成员背叛婚姻的行为作出道德上的谴责是正确的,正常的,不管是安娜所处的沙俄时代,还是当今社会,都不可能也不应该对背叛婚姻的行为报以完全的宽恕。
安娜卡列尼娜对爱情的追求是有原因的,因为她本人的婚姻是盲目的,没有爱情,而且她的丈夫卡列宁事实上对她的出轨也不甚在乎。但这种情况毕竟是少见的,个别的,社会不可能因为个别原因而对其行为差别对待。因此,安娜在社会上受到了鄙视和侮辱,最终被放逐于她所处在的社会之外,从某种程上讲,这一切情有可原。爱情虽然是一种美好,重要的情感,但不能为了爱情破坏社会,否则,不仅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也会像安娜卡列尼娜那样受到社会的惩罚。
9.
《安娜·卡列尼娜》是由两条主要的平行线索和一条联结性次要线索结构而成的,整体上反映了农奴制改革后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安排下来的那个时代在政治、经济、道德、心理等方面的矛盾。小说通过安娜——卡列尼——渥伦斯基线索展示了封建主义家庭关系的瓦解和道德的沦丧;通过列尼——吉提线索描绘出资本主义势力侵入农村后,地主经济面临危机的情景,揭示出作者执着地探求出路的痛苦心情。而道丽——奥勃朗斯基这一次要线索巧妙地联结两条主线,在家庭思想上三条线索相互对应、参照,勾勒出三种不同类型的家庭模式和生活方式。作者以这种建筑学而自豪,圆拱将两座大厦联结得天衣无缝,“使人觉察不出什么地方是拱顶。”
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她以内心体验的深刻与感情的强烈真挚,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剧性命运而扣人心弦。
安娜第一次出现时的音容笑貌令人难以忘怀:她姿态端丽、温雅,一双浓密的睫毛掩映下的眼睛中有一股被压抑的生气在她的脸上流露……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的全身心,违反她的意志,在眼神和微笑中显现出来。在这幅出色的肖像中展现了安娜的精神美,也提示我们去探究她的生活之谜。安娜父母早逝,在姑母包办下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岁的大官僚卡列尼。婚后在宗法思想支配下她曾安于天命,只是把全部感情寄托在儿子身上。渥伦斯基唤醒了她晚熟的爱情。她渴望自由而大胆地爱,不愿像别特西公爵夫人那样在家宴上公开接待情人;也不愿接受丈夫的建议仍然保持表面的夫妻关系,偷偷与情人往来;终于冲出家庭与渥伦斯基结合,公然与整个上流社会对抗。从此安娜失去了一个贵族妇女在社交界的一切地位和权利,除了渥伦斯基的爱,她一无所有,因此,她热烈而执着地献身于这种爱。确实,在国外,在渥伦斯基的庄园里,安娜曾体验过短暂的“不可原谅的幸福”。她丢弃母亲的天职,但内心无法平息因失去爱子而产生的悲伤;她想昂起骄傲的头,宣称她是幸福的女人,但却摆脱不掉有罪的妻子的意识。她的灵魂一直受到折磨。而孤注一掷的、囿于自我的对渥伦斯基的爱又不可能得到相应的感情反响,安娜绝望了,她在临终前满含怨愤地喊出:“一切全是虚伪、全是谎言、全是欺骗、全是罪恶。”
安娜的形象在作家创作过程中有过极大变化:从一个低级趣味的失足女人改写成真诚、严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女性。托尔斯泰通过安娜的爱情、家庭悲剧寄寓了他对当时动荡的俄国社会中人的命运和伦理道德准则的思考。作家歌颂人的生命力,赞扬人性的合理要求;同时,他又坚决否定一切政治、社会活动(包括妇女解放运动)对改善人们命运的作用,强调母亲--妇女天职的重要性。作家世界观的矛盾构成安娜形象的复杂性。一百多年来各国作家按自己的理解把安娜搬上舞台、银幕、荧光屏。安娜形象一直激动着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读者,这正说明安娜形象的艺术生命力是不朽的。
列文则是托尔斯泰式主人公中自传性特别强的一个人物,他在托尔斯泰的创作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他身上艺术地再现了作家世界观激变前夕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感受,从结构安排来看,列文的幸福家庭与安娜的不幸家庭互为对照,但从思想探索来看,列文婚后却产生了精神危机,他为贵族阶级自甘败落而忧心忡忡。他研究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制定“不流血的革命”"方案,探讨人生的目的,但却毫无出路。罗曼·罗兰指出,列尼不仅体现了托尔斯泰看待事物的既保守又民主的观点,而且列尼和吉提的恋爱,他俩婚后的头几年生活,就是作家自己家庭生活回忆的搬演。同样,列文哥哥之死也是托尔斯泰的哥哥德米特里之死的痛苦追忆。而作品的尾声则是作者本人趋向精神革命的过渡。
10.
读完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一种苍凉不觉涌上心头,自己也仿佛随着书中的主人公走完了一个人生——一个不凡的人生。
安娜本来也算是个幸福的女子。上帝给她太多:美丽的容貌、姣好的身材、活泼的儿子、能为她带来安逸富足的生活的丈夫。可是幸福,每个人又是怎么定义的呢?上帝却没有给她最想要的——理想中的爱情。与比她大二十岁的高官,卡列宁。结婚十余年,丈夫地位显赫、醉心功名,也会对安娜好,但是这些的“好”,只不过是她丈夫关注的社会性的舆论,遵守并履行结婚的宗教意义,以及为人丈夫对妻子的责任而已。每晚进行循例式的对话,更令安娜生厌。生活上的富裕,却难以掩盖心灵上的干渴。
火车站下的相遇,造就了安娜与渥伦斯基在火车上了结的孽缘。她拥有的丈夫是一潭死水,如今一股热流像海啸般向她涌来。冷水如热流的相涌,最终冲破了安娜的堤防,任由渥伦斯基的爱如海啸般一泻万里。如果没有婚姻制度、如果没有生下爱儿、如果没有社会舆论,安娜与渥伦斯基的水乳交融的相爱,来得太迟且来得让人感到欣慰。但是现实便是现实,他们的结合,虽然并不稀奇,反而在圣彼得堡,拥有情人是常事。看来违反婚姻制度,失去母亲职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毅然破坏了上流社会体面的游戏规则。但是,安娜,却头一回为自己做了主——她想拥有完整的爱情。
可是,最后安娜却卧轨而死。一个真挚、动人、生机勃勃的生命就这样逝去。回顾安娜的人生轨迹,从有一个快乐单纯的家庭,快乐的生活,到渥伦斯基的介入,并美名其曰“爱情”。而这个“爱情”的到来,却带走了她的一切。
安娜应该是一个诚实、勇敢、十分有人格尊严感的女性,当她接受渥伦斯基的爱情以后,她说她再也不能容忍自己原来的“虚伪与欺骗”的生活处境,并勇敢地向丈夫跟决裂,她说:“我知道了我不能再欺骗自己,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这样一个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她是一个正直而不放荡的女人,她追求真挚的爱情。安娜挣扎在贵族社会虚伪的污泥里,极力想得到超脱,她追求“真正的人的生活”,在她心目中,妇女不是被玩弄的对象,不是男性生活的点缀品,她们是活生生的人,有感情,有渴望,有人格,有尊严。她将自己的追求寄托在真挚的爱情里,企图寻到一条道路来彻底解放自己和人格,为此,她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她的家庭、名誉、社会地位、还有她最深爱的儿子。
世上的爱情本如此,荡气回肠的也有,生死相许的也有,细水长流的也有……爱情面前,没有对错,只有有没有真心爱过。难道不是吗?
『捌』 电影《身后事》到底想说明的是什么,安娜真的死了吗
我的推断是没死,并且男主角也是被Eliot杀死的。
证明:
1.女主角能够活动,而片中同一房间的一个老太太死尸和一个警察弟弟的死尸却不能活动。女主角如果真的死了,那也应该是灵魂活
动,而肉体不能动,影片中却没有同时出现过2个女主角的场景;
2.影片中后期有个Eliot给警察弟弟化妆的细节,Eliot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在警察弟弟脸上胡乱涂抹,这也反映了Eliot是精神病患
者;
3.中期,女主角偷了钥匙后,逃跑未遂之后在电话房间,Eliot引导女主角照镜子,女主角对镜子上呵了一口气之后,镜子里的影像
变得颜色鲜明起来,Eliot立刻用手帕将镜面的水汽擦掉了。并且,照镜子过程中,Eliot一直避免在镜子中出现。这间房里的镜子和
电话都是做过处理的。
4.最后一刻,女主角躺在棺材中,Eliot给她照镜子,而这面小镜子是没做过处理的,女主角的影像就非常鲜活,因此女主角知道自
己没有死,但是已经迟了。
5.埋葬完女主角后,Eliot将女主角的照片贴上墙,你可以发现墙上其他人的照片都是睁大眼睛的,由此可以肯定,那面墙上的所有
人都是躺在棺材的最后一刻才发现是Eliot欺骗了自己。并且,同时背景音里全是这些人的惊呼。
6.男主角最后躺在化妆台上,很明显是被Eliot刺穿肺部或者是肝脏而死的。如果是男主角在进殡仪馆之前就死的话,Eliot没必要对
男主角穿刺!并且穿刺之后,男主角立刻就不动了,前后对比就能肯定,影片一直都是否定有灵魂存在的!
7.最关键的一点,影片第19分钟左右,Eliot打开的箱子里,瓶子上写的是“hydronium bromide”,这是水合氢溴化物镇静剂,是
Eliot一直给女主角注射的镇静剂!!这一点,影片从一开始就交代清楚了,只不过一些不懂英语的人没有留意就放过去了,之后还
要写一些自觉有深度的所谓“影评”来体现自己的深刻。
『玖』 安娜与国王观后感
《安娜与国王》观后感1 今天下午在电影频道看了周润发和朱迪·福斯特主演的好莱坞电影《安娜与国王》,电影播出时间长达接近4小时,虽然花了我的好多时间,但是却给我留下了许多遐思,闲暇时间用人类文明的精神食粮解饥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电影中英国妇女安娜应邀前往暹罗王宫中做家庭教师。由于东西方文化及各自性格上的差异,她与国王的子女乃至国王本人时有冲突,甚至差点被赶走。但是随着了解的加深,尤其是在一次粉碎敌对分子政变阴谋的过程中,安娜临危不惧和国王对自己国家的忠诚都给对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国王认识到,女人是可以同自己平起平坐的;而孩子们更是由衷地把她当成自己的良师益友。就在国王从心底喜爱她的时候,她却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了来王宫授益解惑的任务,毅然回到了自己的祖国。四十年后,当年的得意门生已经继承了王位,像老国王一样对自己的国家竭尽忠诚,并带领人民向二十世纪进军做好准备。 电影中安娜敢于追求真理,敢于维护自己和自己国家的文化尊严,敢于同世俗、权势斗争,以及国王能够亲民大度,对待新的思想能够吐故纳新,能够博采众志的形象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同时安娜在离开暹罗国,即将回国前同国王跳舞时小王子的旁白更是精典,小王子说到“当时我还小,但父王拥着他最心爱的女人的画面,我会记得很清楚。生活中美好的时刻往往只占一小部分,有时候它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然而它所带来的影响让人永世难忘。安娜就是一个例子。” 《安娜与国王》观后感2 《安娜与国王》令我很自然地联想起同一个女主演朱迪福斯特的另一部好莱坞大片《沉默的羔羊》。似乎是朱迪沉静的面容、看似内敛而有种内在坚硬性的气质让她成为游刃有余地饰演如此智慧坚强的非凡女性之不二人选。乍看之下,《安娜与国王》与《沉默的羔羊》虽然叙述的故事、时代和背景如此大相异趣,却有着一种内在精神线索的一致性——打破了好莱坞影片叙事女性恒定客体性质的惯例,女性做到了男性所不能做到的事,成为拯救者:《沉默的羔羊》中,“克拉丽斯/一个女人战胜了变态杀手/一个男人,从而拯救了另一个女人/无辜而无助的凯瑟琳”(戴锦华语);《安娜与国王》中,安娜/一个女人征服了国王/一个男人,并间接拯救了一个国家/古老未开化而面临殖民危机的泰国。而表层背后的内在确乎如此吗?是好莱坞的性别策略、女性视点的进化?是一阙富有异国情调的浪漫传奇的爱情童话?还是其他?管中窥豹,我们可以选择两幅极具代表性的剧照进行对比,来切入我们的思考。一幅是《沉默的羔羊》中,克拉丽斯进入FBI大楼电梯里,娇小玲珑的她身陷一群高大魁梧的男警官之中,造成了一种颇有一些滑稽可笑的喜剧效果,克拉丽斯束着马尾,穿着运动服,脸上有一种孩子气的稚嫩与迷惘;一幅是《安娜与国王》的海报,穿着高雅华贵的曳地篷裙的安娜带领着一群过分矮小以至形如侏儒的泰国皇室后裔们,俨然一种鹤立鸡群的脱俗与高贵。这两帧剧照实际上非常有代表性地揭示了朱迪福斯特在两部影片中的内在实质定位。关于《沉默的羔羊》,戴锦华老师的《镜与世俗神话》一书中有非常深刻精辟的分析——表面上,是克拉丽斯,一位弱女子战胜了凶残狡诈的变态杀手“野牛比尔”,而实际上,她本身就是一个期待救赎者,她一直处于一种无父的焦虑中,而代之出现的父亲,便是林克特/“吃人的汉巴尼尔”/白种中产阶级男人,以及FBI的案件负责人克劳弗;而凶残的杀手最终被证实为一个变性的同性恋者,一个准女人。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女人是在白种男人的指点之下战胜了另一个“女人”,并且完成了自我救赎的故事。而《安娜与国王》,我们很容易注意到,影片中简直是在处处着意强调安娜的女性身份——在影片的一开头,朱拉隆功王子的旁白就两次强调了“一位英国女人”,她使人们对她的称呼由sir转换成了madam(称谓这种东西一向蕴含着极大的深意,看看我们汉字“她”的出现多么漫长而艰难便可知);她向朱拉隆功推荐《汤姆叔叔的小屋》,特意强调,这是一个女作家写的,王子反问:“A woman?”等等。而且,这个女人,是一位非常尊严的、骄傲的、特立独行的女人,在泰国东方式古老而传统的王宫中,她如一只高贵而骄傲的孔雀一样来去自如,随心所欲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要求他人接受,毫无惧色地与国王争执,在一大群匍匐地面的棕色皮肤的人种之中卓然独立着,坚持不下跪。有同学说,这是一个奇异的现代版灰姑娘的故事,我觉得很有意思,是的,明明是一个灰姑娘的翻版,然而安娜的身上有一种莫名奇妙的良好的自我感觉和优越感,令你哑然失笑而又无可奈何。她为何能如此高高在上、咄咄逼人?这是因为,那个不在古老东方传统前下跪,与国王平起平坐、甚至有时以其观念凌驾于国王之上,改变、甚至拯救泰国王室成员的,不是一个叫做安娜的女人,而是她所代表的西方强势文化。安娜为何能骄傲地挺直脊背,鹤立鸡群地独立在芸芸众生之上?那是因为她背后站着的,是一个大英帝国,是强大“先进”的西方文明,是强势的殖民霸权。影片对安娜的“卓越贡献”给出了不遗余力的赞颂,包括在千钧一发之际力挽狂澜,挽救了国王的生命以间接保存了泰国王朝,以及对于未来的朱拉隆功国王的改革所给予的深远影响——简直是一位改写泰国民族国家命运的女神。然而,好莱坞的深层话语,难道真的只是单纯地塑造这样一位坚强独立勇敢的女性吗?它借国王之口亲自说出了这句含义深远的话:“我们吹起英国的号角保护自己。我以前认为,靠几个男人就能拯救国家,这种观点实在是太可笑了。”然而我觉得,真正可笑的应该是好莱坞自己吧,如此直白不隐地宣扬自己西方至上的理念,实在没有学得一点东方含蓄的精髓。然而,这也恰一针见血地暴露了此片女性主义观点背后的真正意图:《安娜与国王》实际上叙述的,是先进强大的西方文化征服一个东方统治者,并拯救一个古老落后的东方国家的故事。《沉默的羔羊》与《安娜与国王》实际上殊途同归,一个是在西方文化内部的话语霸权,一个是在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之间的话语霸权。</SPAN></SPAN></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