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自行车的人电影影评
㈠ 读者最近有一篇文章是30部电影的 第一个是肖申克的救赎
只找到2014年第13期的一篇《影史十大影片》
1952年,在全球颇具影响力的英国电影评论期刊《视与听》召集了当时最顶尖的影评人,让他们评选自己心目中“电影史上最伟大的10部电影”。此后这项传统一直延续下来,每10年重新评选一次。自1992年开始,除了影评组,还增设了导演组。美国著名的影评人罗杰·伊伯特说:“《视与听》的‘影史十大影片’票选榜单通常被认为是最权威的电影榜单。”
2012年《视与听》十大影片
影评组:
1.《迷魂记》(1958)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2.《公民凯恩》(1941)导演:奥逊·威尔斯
3.《东京物语》(1953)导演:小津安二郎
4.《游戏规则》(1939)导演:让·雷诺阿
5.《日出》(1927)导演:茂瑙
6.《2001太空漫游》(1968)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
7.《搜索者》(1956)导演:约翰·福特
8.《持摄影机的人》(1929)导演:吉加·维尔托夫
9.《圣女贞德受难记》(1928)导演:卡尔·西奥多·德莱叶
10.《八部半》(1963)导演:费德里科·费里尼
导演组:
1.《东京物语》(1953)导演:小津安二郎
2.《2001太空漫游》(1968)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
2.《公民凯恩》(1941)导演:奥逊·威尔斯
4.《八部半》(1963)导演:费德里科·费里尼
5.《出租车司机》(1976)导演:马丁·斯科塞斯
6.《现代启示录》(1979)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7.《教父》(1972)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7.《迷魂记》(1958)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9.《镜子》(1974)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10.《偷自行车的人》(1948)导演:维托里奥·德·西卡
㈡ 《偷自行车的人》是一部怎样的电影
对于《偷自行车的人》这部1948年的黑白电影,很多研究欧洲电影风格流派史的学者,都会将其归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运动的代表作品,就像著名影评人罗杰-伊伯特所说:“故事非常直白,看起来更像寓言而非戏剧,在它上映的那会儿,人们把它看做一则马克思主义的寓言故事。”这种左翼思想的意识形态布满本片并不是一次偶然,而是在战后,由于意大利左翼政党被拥护掌政,在电影这类文化层面,自然需要背书。
新现实主义与人物抉择
维托里奥-德-西卡能被誉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这部《偷自行车的人》可以说功不可没,当然本片的编剧,德-西卡的老搭档——柴伐蒂尼也同样享有桂冠。电影中新现实主义并不是一种文辞上的堆砌,而是在于电影影像上整体风格的表现。
本片的开场是一大群失业工人从卡车上下车,拥簇到一位负责工作分配的官员身边,在粗糙画面的景框中,则是工人们扇形似的流动,这个构图让人想到了卢米埃尔的早期无声短片——《工厂大门》,纪录片味道的忠实还原,让这部电影的开场就像是一则现实主义般的寓言。
但是德-西卡的现实主义又同人物的生活抉择相互联系,共同属于底层人民的精神图谱。主角瑞奇在一开始便幸运地得到一份张贴海报的工作,但是前提是必须拥有一辆自行车,虽然瑞奇并没有,不过在幸运机会面前,他并不打算放弃,在妻子当掉两床床单之后,他终于拥有一辆自行车,这也意味着,他将会得到这份海报张贴的工作。然而随后失去自行车的转折,让这个拥有两个孩子的四口家庭面临生活崩溃的风险。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德-西卡并没有刻意渲染主角一家的贫穷,而是尽量用克制和简略的镜头来速写这一境况,比如只用三秒钟的时间来交代瑞奇一家的第二个孩子——一个小婴儿。
这种处理方式还同样在瑞奇找寻自行车的过程中,电影在三十分钟之后,即是主角瑞奇和他的儿子布鲁诺在一天的时间内找寻自行车的经历,每一次的寻找帮助,总会让人觉得这是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自然选择,并不是刻意的戏剧冲突或者安排。比如瑞奇在询问女巫之后却意外地再次遇到小偷,这种偶然像是生活中的一种不经意,或许所谓的新现实主义不在于生活的表征展露,而是在于表达现实中的世事无常。
废墟上的群像,新生活的“寻找”
如果我们把关注的焦点从主角瑞奇的身上,移镜到战后罗马的群像中,则会发现,这座战后城市每个人的彷徨和焦虑。诸如开卡车的司机抱怨自己整日无事可做,只能听歌消磨时间;一大群城市居民面临各种问题,却只能通过女巫的所谓“上帝启示”来慰藉自己。
而故事的导火索“自行车被偷”便是一个世道混乱的明证。通过工会朋友之口,我们知道,这类偷窃其实并不在少数,那些偷了自行车的人都深谙此道,我们在电影中对于三个偷窃犯的明确分工也能一看究竟,偷窃过程的娴熟和偷完之后颇有程序的处理,这种反讽的运用在本片中刺穿了很多战后肮脏而乘火打劫的勾当。
“寻找”这个动作其实背后代表的意义往往都超越“寻找物”本体,从而上升到另外一种更高的思想内蕴,而在本片中无疑代表着“新生活”的希望。
战后罗马的破碎毫无疑问成为每个当地居民的心头大石,失业、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被摧毁、作为战败国的耻辱等等心理阴霾都加重了罗马上空的灰度。而对于本片的主人公瑞奇来说更是如此。本片一个巧妙的运用是,并没有直接表达瑞奇对于工作、对于生活的强烈渴求,而是用了一个嫁接,把这种本质上的希望放置在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件——自行车上,通过需要自行车(新生活的可能)——获得自行车(新生活的开始)——失去自行车(新生活的毁灭)的这样一个过程,将一个战败国底层家庭的风雨飘摇与一辆二手自行车挂钩,这种让人显而易见的手法除了让观影者更加容易体会家庭破产的绝望,更是对于无常生活的自嘲。
父子间的对话:从精神偶像到生活认同
每一个父亲都是孩子最初的精神偶像,如果要让我列出自己的真理信条的话,这一句绝对名列前十。
本片的主角瑞奇是由马齐奥拉尼饰演,而他可爱灵性的儿子布鲁诺则是由小演员斯代奥拉当纲,两人在电影的后一个小时如影随形。瑞奇的紧张和焦虑始终紧贴着观众的情绪,丝毫没有离开过,而布鲁诺则像是一个机灵的小尾巴一样始终伴随在父亲左右,电影的这种单向对话直到55分钟之后才有所改变。
布鲁诺因为询问父亲为什么不让老人喝汤而遭到瑞奇的掌掴,之后的哭泣显然没有引起父亲过多的关心和在乎,直到瑞奇听闻有孩子在河中溺水才突然担心布鲁诺的安全,四处呐喊找寻,两人才开始进行双向交流,而电影的主线也在此刻偏移轨道,把父子之间隐约的感情通过一场具有阶级差别的午饭表达出来。
而在电影最后通过布鲁诺看到父亲偷别人的自行车而遭到满街的追打,此时一个孩子对于父亲的崇拜轰然倒塌,同时那份幼年的自尊心也遭到永难磨灭的侵蚀。但是结尾父子两人手拉手在罗马街道上充满未知悲戚的行走,也让原来的精神崇拜转为对于生活的心酸认同,尽管这一认同充满了不甘和成长的阵痛,但是这却是他逃避不了的事实。
本片在1949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上获得了荣誉大奖,之后在国际上也声誉日涨,直至今日它的“新现实主义”依然影响深远,如同奥逊-威尔斯的《公民凯恩》在形式主义上的影响力一样,《偷自行车的人》在现实主义影像风格上的简单凝练总能给后世影片带来新的启示。
转载或约稿请联系作者
㈢ 意大利电影《我们曾如此相爱》是怎样的一部爱情片
安东尼奥、贾尼和尼科拉三人是反法西斯战争时的战友。战后,安东尼奥恢复了战前的职业,在罗马的一家医院里当普通护理员;贾尼当了律师;尼科拉则当上了中学教师。
一天,安东尼奥在医院里遇见了一位年轻的姑娘卢恰娜,即对她产生了爱慕之心。卢恰娜聪颖美丽,富于幻想,一心想当个电影演员;安东尼奥只知踏踏实实地工作和积极参加意共党支部的活动,对艺术似乎一窍不通。但为了亲近卢恰娜,就陪她看戏,还装作十分内行的样子,为此闹出了不少笑话。
一次,三个战友聚会,卢恰娜也被请来。久别重逢,三人十分亲热。他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回忆起过去一起战斗时的情景,同时也兴奋地畅谈未来。贾尼谈笑风生,他那英俊的外貌和潇洒的举止令卢恰娜倾倒;同样卢恰娜的美貌也使贾尼深怀好感。不久,两人不顾安东尼奥的关系而相爱了,并准备结婚。结婚前夕,他俩带着内疚的心情,把他们即将举行婚礼的事,告诉了安东尼奥。安东尼奥听后十分难受,把贾尼臭骂了一通。
贾尼为了一桩诉讼案来到了企业家侯爵爱里德的家。侯爵的女儿立即喜欢上了贾尼,便要父亲聘他为家庭律师。贾尼羡慕侯爵家的财产,不仅同意做他家的律师,还接受了侯爵女儿的爱情。他抛弃了卢恰娜,转而同侯爵的女儿成了婚。卢恰娜经不起这一打击,吞服了大量安眠药,幸被房东及时发现,送往医院抢救。安东尼奥和尼科拉在医院轮流守护。安东尼奥仍怀着深情,宽慰卢恰娜。
在一次有关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讨论会上,尼科拉慷慨激昂,极力赞扬罗西里尼的《罗马,不设防城市》、德?西卡的《偷自行车的人》等新现实主义影片,但却被校方以“言论过激,不宜教学”的罪名开除,从此他便消沉下去。他悄悄地离开了妻子和儿子,独自住在罗马的一间简陋的房子里,以写影评为生。
卢恰娜终于在某电影公司当上了群众演员。迫于生活,她同群众演员的负责人同居,并有了个儿子。
一天,卢恰娜带着孩子在公园里散步,同安东尼奥邂逅。当安东尼奥了解到卢恰娜已同那个群众演员负责人分手,现在生活得并不幸福时,再一次对她表示了关怀,并把埋藏在心中的感情向她吐露。终于,两人建立了一个美满幸福的小家庭。
贾尼飞黄腾达,精心替岳父掌管家业,已是万贯家产的继承人。但他的精神生活并不幸福:同昏庸的老岳父经常吵架;同妻子的感情濒于破裂;同子女的关系日益疏远。
20年后的一天,三位老友重聚,卢恰娜以及她和安东尼奥的三个孩子也在场。他们一起唱歌、谈笑,似乎都很快乐。突然,尼科拉抱头痛哭起来:他到现在还是只身一人,也没有固定的工作。安东尼奥现身说法,劝他不要终日沉湎于幻想之中,要面对现实,生活得实在些。看到安东尼奥和卢恰娜一家生活得很幸福,贾尼若有所思地低下了头。他乘人不注意时,悄悄地离开了他们。
㈣ 求:一部新现实主义电影影评一篇
《十七岁的单车》
http://..com/question/17069262.html?si=3
《十七岁的单车》反映了两种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城里人和乡下人;可他们也是同一种人——“下层人”,简单的说这部戏就是一部“下层人”的悲歌。
影片中繁华忙乱的北京城、快节奏的音乐,衬托着一个乡下的小伙子“阿贵”,他纯朴、善良、有点儿木讷,从农村来到北京打工,找到了一份骑自行车送快递,每单收费10元。等他挣够了600块钱,他就可以买下他特别喜欢的那辆公司借给他的银色山地自行车。从此阿贵就骑着自行车在穿梭于北京的大街小巷,可是“城市”总与他格格不入。首先导演让他看见了一个不断换衣服的漂亮美眉,让他见识到什么是“城里人”;然后让他在都市四处受气,见识下什么是“城里人”的气派,再把他放到大酒店的门口,让他“感受生活”,不停转动的酒店大门代表着高速的都市生活,及先进的物质文明,跟着转门彷徨旋转的阿贵,却代表着外来者对生活的不知所措的茫然!阿贵好不容易进入了酒店却如同呆儿般被招呼去洗了个“文明澡”,谁不知这“澡”却洗错了,不但要找的“张先生”没找到,还要被迫交纳洗澡费,阿贵无助地喊着“我不是来洗澡的”“是你们让我洗的”——一个不清楚城市生活“金钱”法则的阿贵,再次显现出他与城市的不协调,他想逃可以说他是想逃离这一片令人窒息,与自己格格不入、梦魇般的土地,这里有太多的另人费解!
受尽凌辱的阿贵终于在经理的“施舍”下免费离开了酒店,可是厄运再次降临,他唯一的财产——单车,被盗了,他不知所措的四处寻找,影片中的阿贵象盲头苍蝇般奔跑于茫茫的车海中,配以彷徨失落的慢节奏的萨士风音乐,成分的表达出人在丢失“希望”(单车是阿贵在城里赖以生活的工具,也是唯一的财产、相依为命的“亲人”,单车是阿贵的唯一希望。)后的无助、焦虑与惊惶!——这就是城市的现实——残酷的生活再次使阿贵陷入悲哀!最后演员看着丢车现场那空余的车锁链,眼中溢满了旋而不滴的眼泪,无一不足以震人肺腑,这正是下层人民深度绝望、无奈的表现。
车丢了,工作没了阿贵唯一的期望是找回单车,也找回希望,在寻车的过程中他遇上了阿建。阿建是一个家境贫寒的的中学生,与阿贵一样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唯一不同的是:他是城里人,他的爸爸总是宠着他继母带来的妹妹以至于从未兑现过给他买单车的承诺。义愤之下他偷了家里500块钱,去旧货市场买了一辆单车,对阿建说来,单车也不仅是单车,它是 “本来就该他的东西”,是他的尊严,不想单车却是阿贵丢失的那辆。阿贵发现后,他去偷回来,阿建抢回来;阿贵再要回去,阿健再追打着要抢回来,两人就为了在这循环往复中纠缠,一个要回“希望”,一个要回“尊严”,在最后一次的抢夺中,阿贵哭了, 他拼命的抓住他的车,撕心裂肺的呼号着。这一声又一声的喊叫,可以说是对不公世道的发泄,也可以说是绝望中自我保卫的发作,现实已经把这下层的打工仔,逼得兽性毕露了,阿贵的嘶喊震惊了阿建和他的朋友,制止了他们的继续抢夺,似乎从他们的灵魂深处唤醒了他们的良知。阿贵这样的喊叫,让人感觉他将要失去的不是一辆自行车,而是他的身体的一部分,而且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17岁的阿建承受不住这样的喊叫,可是单车也是他身体里最重要的东西,他也不能放手,他们只得让步,“不给车可以,还钱吧!500没有,400也行,实在不行300也忍了呢!”可在阿贵看来单车“这本来就是我的,我已经付过钱了”,但在阿建看来“我也付过钱了”,他们终于达成协议:一个人用一天!这个在成人看来荒谬的事情,在他们之间却似乎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这是身处下层社会两个17岁人执著,是对生活最无奈的抉择,但是也善良的。
单车把两个17岁联系到一起,阿建伸出手与阿贵主动的那一“握”,更是意味深长,两个下层的年轻人,在各自维护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屈服在世上最不合理的“约定”下,承受着最不公平的待遇,这一握手可以说是这两个深受命运迫害 17岁之间为同病相怜结成的友谊,悲惨的现实使“敌人”变成了“朋友”!
命运似乎把他们紧密栓连,最后阿健,用砖头拍倒那个抢走他女朋友的“金毛”。回来报仇的人们把他和阿贵毒打一顿,连单车也被无情的砸烂。在影片的结尾,阿桂扛着残破的单车,孤身走在北京的大街上,最后湮没在茫茫的车海中,孤独的身影、残破的单车象征着他——一个外来的下层打工仔,永远也无法融入这个城市中。来的时候他拥有了“希望”(单车),现在“希望”被打破了,自然人也无法生存——这就是下层人的悲哀,注定被压迫、被残害!
影片在揭露下层人悲哀的同时,也揭示了现代年轻人的最明显的特征:冲动和迷茫,成长的挫折和错误,使人迷茫失去理智,进而产生冲动,影片所有的人物和矛盾都围绕这样一个单车两个17岁的年轻人展开。单车是他们共同的迷茫,使他们产生一致的冲动,最后同时表现出现代社会现实压迫下年轻一族的本质特征。因为单车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所以可以帮助影片从一开始就让人觉得真实可信.而后人物的对话,行为也都非常的真实,影片中几乎没有太多的语言,都是通过真实的动作,最朴素的表情,朴素到连一点表演的雕饰都不存在,给人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影片好,不是胜在演技,而是胜在自然真实!
㈤ 《偷自行车的人》影评脚本怎么写
只有电影才有脚本,影评无所谓脚本。
㈥ 1948年出品的黑白电影 被香港电影评论界推选为世界100年电影史上10部经典之一,李欧梵
是小城之春么?费穆导演的。
㈦ 求《天堂电影院》、《偷自行车的人》两个电影的影评,1000字左右,
影评要注意三点(1):开头写影片主要内容。(2):在最有趣,感动,爆笑等的地方详细写。(3):结尾写自己的感受。加油哦!
㈧ 意大利影片《偷自行车的人》的影评,要范文,谢谢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295873/
这里可以参考一内下容
㈨ 《偷自行车的人》专业影评
主题:
悲喜父子情,被置于忙乱无序的社会中,方圆天地,片角人心,却让你再也不愿走出来。
影评:
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去做小偷,但几乎每个人都有过遭偷的经历。
对任何人而言,被偷都是不太舒服的经历。试想,本来属于自己的东西,就在一瞬间和自己say拜拜了,用脚趾头去想都会感到郁闷的。
但在丢失东西后的反应上,不同的人就有着很大的区别了。
财大气粗的人虽说丢了东西也会内分泌失调一会儿,但他们往往很快就将此事抛到脑后,因为对这些人而言为丢失的东西费心造成的损失要比失物本身更为严重。
但对于那些穷的叮当响,省吃俭用才弄了个心仪已久的物件的人,遭了窃可就是断了他们的生路了。这些人丢了东西后内心会发生很恐怖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一个社会不稳定因素的重要滋生源。
不过可恨的是,古往今来遭窃最多的人恰恰是这些穷人,他们非但被偷,还经常面临被抢的危险。
虽说历史上有过不少劫富济贫的故事,但是就像所有的流传下来的故事一样。正是因为它的稀少,所以才能得以流传。由此推断,和穷人遭窃的事相比这些故事只是九牛一毛而已。
更可悲的是,富人遭窃后,依旧能做他们的富人,并且十之八九还是一如既往地良民。而穷人遭窃后,非但更穷了,并且十之五六有可能沦为偷穷人东西的贼人。
如此循环,富人不见其少,穷人却日益增多,并且贼人的队伍也越发壮观了。
《偷自行车的人》就是一个穷人被穷人偷,以至于被偷的人也沦为了偷穷人的小偷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二战结束后的罗马,Antonio本是一个失业游民,意外地得到了一个张贴海报的工作,但前提是他必须有一辆自己的自行车。Antonio不想失去这个难得的工作机会,就说服妻子当掉家里的六条床单换来了购买自行车的钱。这里解释一下,他们家那六条床单是亚麻的,即便是现在也是很值钱的。拥有了自行车的Antonio开始满怀希望的计算自己将要得到的工资和奖金。例外一个为自行车而兴奋的难以入睡的人就是他不足十岁的儿子Bruno,Bruno不停的用布擦拭爸爸的自行车,甚至都发现了脚蹬上有一个极其隐蔽的裂缝。当Antonio用新买的自行车将Bruno送到他当童工的加油站,并开始他第一天的工作时,他怎么都不会想到,自行车马上就被小偷给偷走了。如其说是偷,不如说是抢,因为Antonio看到了偷车人,但在追赶的时候,却被偷车贼的同伙骗到了错误的方向,结果跟丢了。Antonio立马到警局报案,但警察是没有心情帮一个海报张贴工去寻找他丢失的自行车的。Antonio又去找自己的朋友,但朋友们在装模作样的找了一阵后也都撒手不管了。执着的Antonio带着Bruno在偌大的罗马城不知疲倦的寻找,结果还真让他们找到了那个偷车贼。可是,那个偷车贼也是一个穷鬼,并且他的身边有一大堆穷鬼帮他做假证。所以Antonio找到贼也无法要回自己的车,万般无奈下他动了恶念,骑走了一辆停放在楼道口的自行车。可是,他初次做贼,没有经验,当场就被抓住了。当一群人要把他扭送的警局的时候,小Bruno的哀求与眼泪救了父亲。父子俩儿,伤心欲绝,万念俱灰的走入了人流之中……
看到Antonio去偷别人的自行车,我就想到了我手机被偷后,坐公车时总会窥视别人口袋里的手机。不过,我没有像Antonio依赖他的自行车那样依赖自己的手机,所以我就没能成为一个偷手机的贼。可是,我确实是动了贼心的。由此可见,新贼的产生,多半都是老贼的功劳。
影片中Antonio由于找不到自行车,又跟丢了重要的线索人,就迁怒于小Bruno身上,给我不听话的小Bruno两个耳光。这个情节立马让我想到了,小时候丢了摩托车的爸爸。虽说爸爸没有打我,但我好几天是不敢正眼看他的。一个男人,不对,一个穷的只有一辆自行车的男人,做出这样的举动是不足为奇的。他能怎么做呢?在所有人面前他都是个弱者,只有在自己的孩子面前他才能有一点威严。
可是,可怜的Antonio最后连这一点威严都损失殆尽了。当他偷车被抓,是小Bruno的哀求与眼泪救了他。这时,作为一个父亲,他感到自己在孩子心中的高大形象全都毁掉了。在下定决心偷车之前,他特意给了小Bruno一张车票,让他先回家的,可见他是很在乎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地。只是,命运就是这么弄人。小Bruno没有挤上车,虽说他看到了父亲不愿让他看到的一面,但是他也救了自己的父亲。最后,Antonio的泪水是悔恨的泪水,是绝望的泪水,更是一种身为人父的尊严毁灭后的痛心智泪。而小Bruno得泪水,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恐惧,也充满了对父亲的哀伤。
这样的故事,再让人感到悲苦的同时,甚至让人绝望。作为一个男人,总是会经历从儿子到父亲的角色转变,无论在哪个角色,遭遇这样的事,都是让人难以面对的。
命运或许无法改变,去控诉社会也是苍白无力的。看过这样的故事,但愿所有的儿子或父亲都能引以为戒。作为儿子,多去体谅自己的父亲;身为人父,也要时刻把持住自己的抉择。
㈩ 红高粱 黄土地 蝴蝶梦 小城之春 偷自行车的人 云水谣一起的影评 2000字 急急急~~!!!!
去豆瓣网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