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后影评 » 再说长江观后感

再说长江观后感

发布时间: 2021-02-28 16:00:25

❶ 求一篇观后感!!!!!!!

1983年,《话说长江》感动了整整一代人,40%的收视率,创造了“万人空巷”的收视奇迹,被评价为“电视史上的里程碑”,我未能身处其中;2006年,大型电视记录片《再说长江》作为《话说长江》的承接、继续与延续,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荧屏上,亿万年沧海桑田,五千年文明变迁,二十年波澜画卷,浓缩在由55000影像剪辑而成的33集影片当中,我与广大电视观众一道见证了这份难得的冲击、感动和震撼。

《再说长江》最后一集《生生不息》中这样讲到:20年,对长江只是一个瞬间,对中国却是一个时代,一个创造奇迹的时代:世界上最长的高原铁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重庆直辖、浦东开发。从20年前开始的转折改变了城市、改变了乡村、改变了生活、改变了观念。每一个中国人都成为这场社会变迁的亲历者。

由于拥有20年前《话说长江》留下的丰富的影像资源作为参照与对比,《再说长江》通过视觉形象,特别是通过在微观上细节中的同空间的对比,更直接、更形象、更有说服力地凸现出了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新时代人们对于长江价值的重新思考。

《再说长江》见山见水也见人,力求用真人、实事来表述长江的现状与历史性的变化。在重庆长江大桥上晨跑的李曦、张家界与猴子为伍的吴伯、三峡移民冉应福、为黄山争取世界遗产之名的官员……一个个人,一段段历史。而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江阴兴澄特钢有限公司总经理俞亚朋和他独有的废水处理监测系统。狭长水槽里游动的鱼,肩负着神圣的使命,水槽位于炼钢车间的出水口,水源来自于生产排放的废水。作为生活在水中的生物,鱼类对水质的变化最为敏感。代表着人类,鱼儿监督着江阴兴澄特钢有限公司炼钢车间水处理、排放的质量。废水经过鱼儿的检验后,才能排入长江。

《话说长江》中有这样的场景:树一棵棵地倒下来,从山上掉进江里,水就势把它们像木排那样汇聚起来,向下游冲去。20年前,在那个创造奇迹的时代的初期,茂密的森林是建设者眼中的栋梁之材,林立的烟囱是经济高速发展的标志,高楼大厦象征着我们祖国的蒸蒸日上。人们怀揣光荣与梦想,略带狂热与躁动,奢侈地支配着长江千百年的累积。20年后,长江干流水质总体良好,但局部污染严重,整体有恶化趋势;生物多样性丰富,但局部破坏严重,鱼类生物多样性保护任务艰巨。在《再说长江》的影象里,人们开始还田于湖于长江,开始放养鱼苗,开始补偿之前过度开发的过失。

人们的行为在转变,是因为对于长江价值的思考和认识在转变。在开发中落实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开发;统筹保护与开发,协调生态与发展;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的治江新思路应运而生。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蔡其华在《再说长江》中如是说:“应该说是一种价值观的转变,我们提健康长江,不仅看重眼前的利益,更注重长远的利益;不仅看重人类当代的既得利益,更看重大自然长远的为人类造福的追求。”

20年沧海桑田,辉煌也好,遗憾也罢,一切已成为历史。而今,我们反观过去的得失,总结经验,将为创造更加辉煌而无憾的历史而努力,让我们共同见证吧!

❷ 再说长江的观后感

一个电视剧的观后感 长江,仿佛是中国人心中的血脉,只要你是一个中国我相信<再说长江>不仅仅是我们普通中国人对长江的一种膜拜,更是这一代

❸ 谁能帮我发一篇跟毛概有关书籍的观后感,大约2000字就行,急,明天就要交,谢了

论持久战》是一九三八年五月二十六日至六月三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的讲演稿。
第一次认真研读的论文。抛开思想性、军事话题和历史背景,单从议论文写作的角度学习这篇文章。学习作者论文的整体框架设计、论证流程和论证方法。
《论持久战》是一九三八年五月二十六日至六月三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的讲演稿。
第一次认真研读的论文。抛开思想性、军事话题和历史背景,单从议论文写作的角度学习这篇文章。学习作者论文的整体框架设计、论证流程和论证方法。
按照逻辑顺序,先提出问题,叙述历史背景和当前形势,接着分析中日双方的特点,得到问题的根据,也就是论据,最后得出观点。因为时间关系,我只看了问题的根据和驳亡国论,这是最重要的2部分,能以小见大也。

在问题根据部分,作者一针见血指出战争本质,然后分析中日双方的特点。主要分析影响战争的因素:军力、经济力、政治组织力,战争的性质(进步性、退步性和野蛮性)。分别分析了日本、中国在这几大因素的对比。得出,日本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是强的,但其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人力、物力又不充足,国际形势又处于不利。中国反是,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是比较地弱的,然而正处于进步的时代,其战争是进步的和正义的,又有大国这个条件足以支持持久战,世界的多数国家是会要援助中国的。问题的根据建立在要讨论的事物的特点上的,因此是非常具有说服力的根据。分析非常精辟。

结下来,开始驳亡国论。作者并没有开门见山驳斥,而是采用循序渐进的驳斥方法。列出亡国论的所谓的一般论据,接着说出自己的反对根据,然后继续引用亡国论更有力的根据,接着举出针对性的根据。论证中,思路是抓住论证的需要的关键根据-----日本的退步和寡助,中国的进步和多助。抓住亡国论的根据中的片面和主观性(主要是分析中国现状和印度、阿比西尼亚的不同,说明亡国论的根据站不住脚),同时提供自己全面、客观的论据(中国当前状况存在胜利的条件)。论证非常精辟,有层次感和说服力。论证中,大量使用了矛盾论,紧紧抓住了事物发展的根本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总之,本文是一般论文的典范,好好学习。

❹ 关于《长江》的观后感

《再说长江》观后感2007-09-07 13:36 在20年以前就有了《话说长江》, 那是我还小, 现在我看着《再说长江》。 我感叹中国20年间, 长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年间,中国发生了巨变。 这是《话说长江》之后, 他们为什么要《再说长江》的缘由。 美丽的画面, 还有可爱的野生动物, 当你看到它们在广阔草原上奔跑的时候, 在为这些精灵的生命力感到惊讶, 藏羚羊也是着草原上的精灵,现在它们灭绝的只剩下几万只,这么可爱的精灵就这样被无辜的杀害了,还有为这可爱的精灵牺牲了,藏羚羊是西藏特有的物种看过《可可西里》的朋友,一定也会有自己的想法吧,让我们一起爱护在草原上奔跑的那些可爱的精灵吧,除了藏羚羊还有其他的野生精灵也需要我们的保护,在看《再说长江》里说猎杀这些精灵的原因就是藏羚羊的皮毛有“软黄金”的说法,拿到国外可以买到很高的价钱,看到这我在流血,我的心在流血,为什么要无辜的杀害这些可爱的精灵,它们那里错了,当我看到一个个藏羚羊的尸体,它们渴望求生的眼神,和一个个刚刚被割下皮毛的藏羚羊,它们的骨骸在烈日地下 爆晒,可怜的小家伙我能为你们做什么这能为你们默默的祈祷,希望你们的亡灵可以得到安息,杀害你们的人一定不会有好下场,希望我能够跟进一步的认识草原上的动物,更好的去保护它们。让我们一起去了解草原上的精灵 《再说长江》摄制组是一个非常辛苦的团队,他们要接受他们都未知的天气,环境 还有高原反应,他们为了就是长江源头的那一滴水, 亿万年沧海桑田,五千年文明变迁,二十年波澜画卷 看《再说长江》你会觉得长江的伟大和神奇,她养育了一直围绕着的她的孩子, 一代一代不停地提供自己的乳汁,她的孩子也是一直在她的身边 看过之后真的为以前的人感到震惊。 《再》的每一个片子都是一幅美丽的画面,真的很想亲自去一次感受《再说长江》里面走过的每一个地方,去感受他们当时的面对这样的画面,他们内心的想法, 现在我很想和摄像们一样去外面感受那在外面带该自己的体会。 我作为一个编辑,我在学习《再》里面的剪辑手法和转接点,和音乐的选择,更知道作为一个后期的重要性, 我要做个有自己想法的剪辑师,我要提升自己价值,也许现在我还是一个乳臭为干的剪辑师。以后,不会,我会每天不断的看一些片子,来增加自己看片子一定的数量,增加自己的看数量 我也要做一个奇迹。我的进步也要让大家看的 喜欢纪录片的朋友,有时间再看看《再说长江》吧! 你会有不同的感受, 喜欢剪辑的朋友,也同样再看看《再说长江》 你会有对自己意识的一个对比 喜欢摄像的朋友,还是那句话再看看《再说长江》 你会对自己拍的东西,有一个自我检查,一个自我的认识 如果你是导演,也看看《再说长江》 体会他们的感受,他们的想法 如果你就是一名观众,还是看《再说长江》, 你一会跟着镜头,跟着音乐,跟着解说,一起来一个 长江之旅,一定会爱上长江 相信我,给你推荐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 他们第一次用高清摄像机记录了长江源头的最新影像 第一次用直升机航摄了海拔5800米的大江之源 第一次飞跃万里长江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航摄 第一次运用真是再现和动画合成演绎长江文明的源流 第一次运用高清动画和卫星遥感全景展现长江生命脉络

❺ 再说长江曲水姑苏 观后感,,,急,,求大神帮帮忙

长江,仿佛是中国人心中的血脉,只要你是一个中国人,长江的水就会在你身上流淌.我其实从没真正看过长江,没有接触过它的那怕是一滴水,但有关它的一切,足以令我为之动容,比如这部<再说长江>,说起长江,二十多年前的一部史诗般的电视作品在中国横空出世,据记载,每到星期日,电视机面前总会聚集许多人,他们就在等待着中央电视台的杰作<话说长江>的播出,在当时,电视机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家电,一部19寸的黑白电视机,可以是一个村子的天窗,它带来许多的,广阔世界的信息,在那个自由气息开始膨胀的年代,大家都希望能获得更多的信息,借以应付现实生活的狭窄和无聊,从这部经典的电视作品中,中国人第一次从一个宏大的角度中看见自己,他们来自青藏高原,他们来自天府之国,他们来自出间,来自丛林,有着不一样的生活习惯,有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一样的眼神,但他们有着一样的身份,中国人,或者说,长江人.这种身份的特征给予许多在电视机前的观众们一种思考,无论你是远在东北,还是南至海南,抑或东至上海,你都在一个“中国”的概念中生活,这个概念简单而又深奥,不易理解,但<话说长江>,却把这种思考调动起来,是的,你就和镜头中任何一个中国人一样,虽然散落在不同的角落,但你们有着许多千丝万缕的联系,长江就是其中最有力的一根“总线”.
对于二十多年前的<话说长江>,虽然被捧为经典力作,但我只是看了其中的一集,依然熟悉的是背景音乐<长江>,其它的色彩,文字风格,摄影艺术,镜头的人们,对我来说,都十分的陌生了,当然,这部电视播出之时,我还没出生,我无法体会镜头里那些中国人的眼神与生活节奏,他们的服饰,他们的笑容,以及他们的喝彩,都离我很遥远,我试图去了解其中的联系,但总是思维模糊,这时,我只能借助二十多年后这一代中国电视人的努力了.我相信<再说长江>不仅仅是我们普通中国人对长江的一种膜拜,更是这一代电视人对<话说长江>的继续,长江日夜奔流,中国大地日新月异,二十年,弹指一挥间,但变化又是那么的惊心动魄.作为一个标杆,<话说长江>成功地记录了改革开放初期整个长江流域甚至是整个中国的社会百态,它带来的视觉张力令人动容,令人惊叹.带着这个仰望的态度,<再说长江>开始了它漫长的历程.对我来说,这是可能理解长江的最好方式,比起以前我在空洞的地理课本上的浏览,这种视觉与听觉的共同冲击,更为深刻.这一代的电视制作者,比起他们的前辈,已经更为独立,也可以借助更多的力量与其它领域中成熟的概念,比起<话说长江>,<再说长江>显得更为客观,也更为虔诚,解说者没有注入太多个主观的意识去表达一种赞叹或者批评,尤其其中的解说文字,有着一种特别的魅力,将长江描述得富有诗意,可能在这样的对比下,我永远无法理解<话说长江>所特有的魅力,或许我所成长的时代与过去有着太多的分裂,我们无法理解,也不会认同当年依然单调的叙事语调,更不会赞同那种莫名的而又形式上的兴奋,但无法摆脱的是,我们的经历是在前人的肩膀上展开的,就像<再说长江>的架构,依然有着<话说长江>的痕迹.二十年,天地不过一瞬,但对生活在今天的我们,这是属于每一个人的二十年.或许,从<再说长江>里,我们能找回二十年前的自己,找回被时间冲刷得迷糊的岁月,在这个突变的年代里,这种安静的沉思是多么的令人沉醉啊!
<话说长江>中的背景音乐可能是整个时代里最价值的音乐作品,除了国歌,可能再没有其它歌曲能勾起中国人如此统一的自豪感了,那一声“你从高山走来”,道出了一个神秘的长江.各拉丹冬峰上的姜根迪如冰川,是万里长江的源头,从这些无数的冰尖上滴一下的一滴水,开始形成了这条世界第三长的大江,也正是这一滴水,开始了一条大江和我们的生命历程.在它还是叫沱沱河的时候,并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它会最终出现在东海之滨,此刻,它像一个率性的孩子,在青藏高原的沟壑里肆意奔跑,大地在它的脚下没有方向,它可能把身肢收放自如,时而绕过乱石,时而越过滩涂,在那片只有蓝天与白云的世界里,书写着一个孩子的梦想,一路上,它欢快地歌唱,茁壮地成长,它要吸收足够的能量,才能走得更远,走得更快.当它遇上当曲,它们合起来有了一个新名字――通天河,这条仿佛在天上流淌的河流,正向下奔泻,当它们遇上楚玛河,三水合一时,它们开始拥有了一个神圣的名字――长江.

❻ 话说长江读后感1000字以上篇、600字以上一篇、800字以上一篇,有的速度

再说长江读后感网络文库有

内容简介 《话说长江》向您展示从神奇的长江源头到壮观的入海口,从而饱览长江的整个风貌.还可以了解长江沿岸的山川地理、名胜古迹、风土人情以及两岸人民的生活.全片介绍和涉及大小河流、湖泊、峡谷49条(个),名山28座,大小名城52座,各项工程25项,历史典故与民间故事27个,风光名胜110处,古今名人104人,真可谓是了解长江的网络全书.
编辑推荐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是中央电视台80年代最受欢迎的电视纪录片,也是中国纪录片的高峰.虹云和陈铎两位老艺术家绘声绘色的解说.浓笔重彩、翰墨华章的解说词,长江两岸的旖旎风光,以及长江从古到今的传奇故事……还有那首脍炙人口的《长江之歌》,教人回肠荡气.
《话说长江》为它的图书版,向您展示从神奇的长江源头到壮观的入海口,从而饱览长江的整个风貌.
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
目录
第01回 源远流长
第02回 巨川之源
第03回 金沙的江
第04回 四川盆地
第05回 岷江秀色
第06回 成都漫步
第07回 峨眉凌云
第08回 从宜宾到重庆
第09回 大足石刻
第10回 川江两岸
第11回 壮丽的三峡
第12回 长江第一坝
第13回 荆州览古
第14回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第15回 从武赤壁到文赤壁
第16回 庐山独秀
第17回 瓷都——景德镇
第18回 佛教圣地——九华山
第19回 飞红滴翠记黄山
第20回 古城南京
第21回 古城扬州
第22回 镇江三山
第23回 太湖平原
第24回 黄浦江畔
第25回 走向大海
文摘 书摘
可是俗话说,河有头,江有源.那么长江的源头究竟在哪儿呢?
为了哥德巴赫猜想,全世界的数学家们都曾劳心焦思,绞尽脑汁;殊不知,为了寻找长江的源头,几千年来,我国不知有多少人历尽千辛万苦,甚至耗尽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
在这一回里,我们就将简略地给您介绍历代关于长江源头的考察情形,并且将着重展示长江源头的不凡风光.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我国有一部地理著作,名叫《禹贡》.在这本书里,有着"岷山导江"的说法.这里所说的"岷山",不是四川的岷山,而是指甘肃省天水县境内的一座山.《禹贡》的作者认为长江就发源于这里.这个考证与实际情形差之千里,因为这里只是长江支流嘉陵江的发源地.
到了明代初年,有一位名叫宗泐的和尚,他从西域取经归来的时候,途经昆仑山麓,于是认为昆仑山就是黄河与长江的分水岭:山北之水是黄河的源头,山南之水就是长江的正源.
到了明代末年,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遍游祖国名山大川,历尽艰辛到达金沙江畔.他在《徐霞客游记》一书里指出,金沙江才是长江的正源.很可惜,由于当时的条件所限,这位伟大学者的考察范围只限于四川和云南,而未能深入青海,他连通天河都没见到.
到了1720年,清朝的康熙皇帝也曾派使臣考察长江之源.这位使臣到达青藏高原后,面对密如渔网的众多河流,不知所以,只有望洋兴叹.他在奏章里写道:"江源如帚,分散甚阔."换句话说,那里的河流多得就像扫帚一样,千头万绪,百支千条,小知长江的源头究竟在哪里.
当然,那时候,既没有火车、汽车,没有罐头、压力锅,没有羽绒登山服,更没有先进的测量仪,所以,我们对于先辈们所作的努力也就无可厚非了.
解放后,有关部门多次组织力量对长江源头地区进行测绘.到1974年,终于在地形图上比较准确地标明了这个地区山脉和水系的情况.
但是,长江的正源到底是哪一条河,仍然没有得到最后的确认.1976年夏天和1978年夏天,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又先后两次组织大规模的江源科学考察,对这个地区进行全面的、综合的调查研究(当时中央电视台和其他几家新闻单位参加了这些考察活动,并拍摄了许多珍贵的镜头).人们终于找到了长江源头的准确所在地.它在青藏高原的腹地,西面是乌兰乌拉山,东面是巴颜喀拉山,北面是昆仑山,南面是唐古拉山.这是一块由西向东倾斜的高平原,长500千米、400千米,平均海拔5千米.
在这块辽阔的高原上,

❼ 跪求电影《再说长江》的影评!300字左右

《再说长江》自06年暑假在央视首播之后,两年内又陆续重播过几次,我也不完整地跟着看了几遍。

大约是我没有看过20年前的那部《话说长江》吧,这部《再说长江》从一开始便给我以巨大的震撼,开篇两集对于雪域高原风光的展现,那冰瀑、雪山、沼泽,那明媚的阳光下走兽栖息、嬉戏,很容易勾起观众对于那片神圣土地的向往。洁白的雪山和辽远碧蓝的天空相互映衬,给人带来的是一种辽远、静寂、不涉尘世的圣洁之感,而长江之水正从这里发源而来,对于第一滴水的艰辛探寻和对于长江浩荡千里的恢宏之势的整体把握在这部作品种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自然会给观众带来一种强烈的反差,这种反差中会有一种对于大自然神奇魅力的惊异,对于天地万物周而复始、不停轮回的赞叹。这种从广阔空间上对于长江之水的精彩勾勒堪称大手笔。对于长江沿岸的城市、平原、湖泊,《再说长江》都从多个镜头给以呈现,沃野千里和峡江中流、山谷嶙峋和城镇密集、江涛拍岸和沙洲并立就这样被一个个画面历时展开,镜头触摸所及,我们的目光被深深吸引,对于一个久居都市、眼界狭窄的人来说,这种视觉的震撼极大地宽阔了烦扰的胸襟。尤其是那种辽远的、移动的长镜头,是我们的目光顿生一种包举宇内的非凡能力,那人迹罕至的雪域高原的洁白画面让看惯了纷绕都市的眼睛刹那间获得宁静。

对于自然的呈现和对于历史的讲述是紧紧地联结在一起的,从原始氏族到诸侯城邑,到茶马古道,再到新城腾飞发展,时光穿梭、人世变迁中,《再说长江》从一个广阔的时空背景上,选取几个坐标点加以浓缩展现,即勾连古今、又深入历史的具体细节。而最为引人关注的则莫过于历史遗迹和风土人情,武侯祠、都江堰、黄鹤楼、秦淮河、苏州园林,从西到东,这些古迹代表着历史的流痕,也和奔涌不息的长江水形成一种关于历史的、文明的通感,正是长江之水哺育了这江岸两侧的数千年文明。在许多古老城市的古老街巷中,人们在某些方面还保留着几千年前的生活方式,这种文化的积习和历史的传承在繁荣忙碌的背后讲述着这个城市的另一个侧面,也使得这些城市更趋于多元化、更富于层次感。《再说长江》中,略显幽暗的画面正和这种关于历史的感兴相互协调,镜头的横向移动和历史的纵向再现交错纵横,经线和纬线有条不紊,如同棋局之上的黑白相间。南京的古城墙自然会引起观众对于历史的回忆,而上海的城市改建也同样引发人们对于现实的关注。通过一个个城市的空间位移来讲述长江的流程,这个视角的选取使得《再说长江》绝不仅仅是一部单纯的自然科教的作品,更是一部文明历程的总结。

《再说长江》自然没有放过现代城市的高速发展历程,这与对于历史的讲述紧紧融为一体,从上海市那个古老的院落的狭小的天井中,我们望见了上海市的最高楼,这个别具匠心的镜头使得历史和现实相互印证。时尚之都、美女之城,这些充满现代气息的城市在《再说长江》中被一一讲述:人头攒动的商业街,车辆穿梭的高架桥,旁边奔走流动着浩瀚的长江水,这就是日日常新和亘古不变。模特的洁白婚纱和婴儿的花布摇篮象征着城市的生气和繁衍,摩天大楼在湛蓝的天空下熠熠生辉,古老的长江正孕育出灿烂的现代文明。

对于我来说,《再说长江》最温馨的部分则在于选取各个地域的一个个普通人作为讲述视角。长江源头的牧民家中的酥油茶使得寒冷的雪山变得亲切温暖,那个身披藏服、对着长江源头祈祷的妇女令人赞叹于她的虔诚。成都女孩一口甜美的四川话讲述着她的年轻的经历,她对于这个城市的感情流淌在话语中。甚至上海一对老夫妇的账本也被话说出来,这种生活细节的选取更让人感受到了一个个地域的勃勃生气,长江不仅仅是那条怒吼着咆哮而东的大河,更代表着一个个被她的乳汁所养育的一个个活的生灵。人间烟火与长江大河,被文明和历史紧紧勾连。当镜头对准那一条条古老的街巷,在狭窄的宅院中,就深藏着关于长江的古老而丰富的故事:多少年前,这家的主人随船队逆流而上,到过长江沿岸的许多地方,那里有黄鹤楼、都江堰、武侯祠。

❽ 再说长江观后感

长江,仿佛是中国人心中的血脉,只要你是一个中国人,长江的水就会在你身上流淌。我其实从没真正看过长江,没有接触过它的那怕是一滴水,但有关它的一切,足以令我为之动容,比如这部<再说长江>,说起长江,二十多年前的一部史诗般的电视作品在中国横空出世,据记载,每到星期日,电视机面前总会聚集许多人,他们就在等待着中央电视台的杰作<话说长江>的播出,在当时,电视机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家电,一部19寸的黑白电视机,可以是一个村子的天窗,它带来许多的,广阔世界的信息,在那个自由气息开始膨胀的年代,大家都希望能获得更多的信息,借以应付现实生活的狭窄和无聊,从这部经典的电视作品中,中国人第一次从一个宏大的角度中看见自己,他们来自青藏高原,他们来自天府之国,他们来自出间,来自丛林,有着不一样的生活习惯,有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一样的眼神,但他们有着一样的身份,中国人,或者说,长江人。这种身份的特征给予许多在电视机前的观众们一种思考,无论你是远在东北,还是南至海南,抑或东至上海,你都在一个“中国”的概念中生活,这个概念简单而又深奥,不易理解,但<话说长江>,却把这种思考调动起来,是的,你就和镜头中任何一个中国人一样,虽然散落在不同的角落,但你们有着许多千丝万缕的联系,长江就是其中最有力的一根“总线”。
对于二十多年前的<话说长江>,虽然被捧为经典力作,但我只是看了其中的一集,依然熟悉的是背景音乐<长江>,其它的色彩,文字风格,摄影艺术,镜头的人们,对我来说,都十分的陌生了,当然,这部电视播出之时,我还没出生,我无法体会镜头里那些中国人的眼神与生活节奏,他们的服饰,他们的笑容,以及他们的喝彩,都离我很遥远,我试图去了解其中的联系,但总是思维模糊,这时,我只能借助二十多年后这一代中国电视人的努力了。我相信<再说长江>不仅仅是我们普通中国人对长江的一种膜拜,更是这一代电视人对<话说长江>的继续,长江日夜奔流,中国大地日新月异,二十年,弹指一挥间,但变化又是那么的惊心动魄。作为一个标杆,<话说长江>成功地记录了改革开放初期整个长江流域甚至是整个中国的社会百态,它带来的视觉张力令人动容,令人惊叹。带着这个仰望的态度,<再说长江>开始了它漫长的历程。对我来说,这是可能理解长江的最好方式,比起以前我在空洞的地理课本上的浏览,这种视觉与听觉的共同冲击,更为深刻。这一代的电视制作者,比起他们的前辈,已经更为独立,也可以借助更多的力量与其它领域中成熟的概念,比起<话说长江>,<再说长江>显得更为客观,也更为虔诚,解说者没有注入太多个主观的意识去表达一种赞叹或者批评,尤其其中的解说文字,有着一种特别的魅力,将长江描述得富有诗意,可能在这样的对比下,我永远无法理解<话说长江>所特有的魅力,或许我所成长的时代与过去有着太多的分裂,我们无法理解,也不会认同当年依然单调的叙事语调,更不会赞同那种莫名的而又形式上的兴奋,但无法摆脱的是,我们的经历是在前人的肩膀上展开的,就像<再说长江>的架构,依然有着<话说长江>的痕迹。二十年,天地不过一瞬,但对生活在今天的我们,这是属于每一个人的二十年。或许,从<再说长江>里,我们能找回二十年前的自己,找回被时间冲刷得迷糊的岁月,在这个突变的年代里,这种安静的沉思是多么的令人沉醉啊!
<话说长江>中的背景音乐可能是整个时代里最价值的音乐作品,除了国歌,可能再没有其它歌曲能勾起中国人如此统一的自豪感了,那一声“你从高山走来”,道出了一个神秘的长江。各拉丹冬峰上的姜根迪如冰川,是万里长江的源头,从这些无数的冰尖上滴一下的一滴水,开始形成了这条世界第三长的大江,也正是这一滴水,开始了一条大江和我们的生命历程。在它还是叫沱沱河的时候,并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它会最终出现在东海之滨,此刻,它像一个率性的孩子,在青藏高原的沟壑里肆意奔跑,大地在它的脚下没有方向,它可能把身肢收放自如,时而绕过乱石,时而越过滩涂,在那片只有蓝天与白云的世界里,书写着一个孩子的梦想,一路上,它欢快地歌唱,茁壮地成长,它要吸收足够的能量,才能走得更远,走得更快。当它遇上当曲,它们合起来有了一个新名字――通天河,这条仿佛在天上流淌的河流,正向下奔泻,当它们遇上楚玛河,三水合一时,它们开始拥有了一个神圣的名字――长江。

热点内容
绿洲的主题曲 发布:2021-03-16 21:51:32 浏览:239
逃身连续剧 发布:2021-03-16 21:50:58 浏览:188
美味奇缘里的插曲 发布:2021-03-16 21:49:11 浏览:827
调查插曲 发布:2021-03-16 21:48:10 浏览:591
女英雄台词 发布:2021-03-16 21:47:36 浏览:458
加勒比女海盗3演员表 发布:2021-03-16 21:42:59 浏览:378
韩剧手机热播剧 发布:2021-03-16 21:42:12 浏览:791
好看又简单画的年画 发布:2021-03-16 21:41:54 浏览:4
哥斯拉大战金刚预告片 发布:2021-03-16 21:40:51 浏览:246
落叶影评 发布:2021-03-16 21:40:19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