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切尔夫人影评
『壹』 中英香港问题谈判始末观后感
《中英香港问题谈判始末》观后感
一次面对未来的抉择,两位伟人数度交锋,香港回归尘埃落定。这部纪录片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依次是钢铁碰撞、峰回路转和过渡风云。
1981年9月底,叶剑英委员长宣布了中国政府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政策。对港政策虽然与对台政策有所不同,但在许多基本政策上是相通的。邓小平和其他中央领导人决定依照对台政策的路子,加快制定具体的对港政策。
1982年1月,英国副外交大臣兼掌玺大臣艾金斯访问中国。中国政府明确表示,中国将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但保持香港的繁荣;香港继续保持自由港和商业、金融中心的地位。同年4月上旬,英国前首相希思作为民间使者,为进一步了解中国政府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方针政策,专程访问中国。
邓小平会见了这位老朋友,并透露:中国政府已经确定了解决香港问题的政策,这些政策与中国对台湾的“九条”方针的精神是基本一致的,还请希思把中国的这种考虑转告撒切尔夫人。
撒切尔夫人登上英国首相宝座后,推行强硬的内外政策,以使英国重新振兴,也酝酿着解决香港前途问题的方案。这年9月24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访的撒切尔夫人。会谈原定时间一个半小时,但实际上整整延长了50分钟,足见双方较量的激烈程度。
会谈开始前,邓小平就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香港不是马尔维纳斯,中国不是阿根廷。”两人见面的“寒暄”亦颇微妙,撒切尔夫人对邓小平说:“我作为现任首相访华,看到你很高兴。”邓小平说:“是呀!英国的首相我认识几个,但我认识的现在都下台了。欢迎你来呀!”
会谈进入正题后,撒切尔夫人摆出强硬姿态,坚持“三个条约有效”和“维护香港繁荣稳定离不开英国”,坚持三个条约必须遵守。她恐吓邓小平说:“如果中国收回香港,就会给香港带来灾难性的影响,要想继续维持香港的繁荣,就必须继续由英国来管理它。”邓小平寸步不让,毫不含糊地指出:“中国在这个
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邓小平重申新中国成立以来始终不承认19世纪三个不平等条约的一贯立场。
激烈交锋后,两位领导人商量会谈公报问题。邓小平建议会谈能达成这样一个协议,即“双方同意通过外交途径开始进行香港问题的磋商。前提是1997年中国收回香港,在这个基础上磋商解决今后15年怎样过渡以及15年后香港怎么办的问题”。但撒切尔夫人坚决不同意,特别是拒绝以1997年中国收回香港为前提。经过一阵争执,双方同意发表一个不作任何实质性承诺的会谈公报。
1983年,中英谈判举步维艰。谈判桌上唇枪舌剑,针锋相对。谈判桌外,英国人想尽办法,来增加其在谈判桌上的筹码,甚至不惜牺牲香港的经济,制造了香港股市的“黑色星期六”事件,这就是所谓的“九月风暴”。
香港一片混乱,人心惶惶,市民举行集会示威,要求港府尽快采取措施稳定局势。眼见“经济牌”再打下去就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10月15日港府宣布实行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同时取消港元的存款利息税。英方打出的“经济牌”以失败而告终。
直到1984年,双方才达成一致意见,于12月19日中国总理和英国首相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邓小平出席了签署会议。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协议,它正式确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在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权。
香港的历史,从此翻开新的一页。
『贰』 海上钢琴师的男主角Tim Roth还演过什么电影
代表作:
演出:
Leggenda del pianista sull'oceano, La 海上钢琴师 (1998)
Deceiver 说谎游戏 (1997)
Rob Roy 赤胆豪情 (1995)
Little Odessa 小奥德萨 (1994)
Captives 真情俘虏 (1994)
Murder in the Heartland (1993) (TV)
Reservoir Dogs 落水狗 (1992)
Rosencrantz & Guildenstern Are Dead 君臣人子小命呜呼 (1990)
Vincent & Theo 凡高与提奥 (1990)
The Hit (19840)
Meantime (1984)
Made in Britain (1982)
导演:
The War Zone 家园禁地 (1999)
他于1961年5月14日生于伦敦南郊Dulwich, 犹太血统, 本名Timothy Simon Smith.二战之后他的父亲为支持大屠杀中的幸存者, 也为方便出入于敌视英美的国度,将Smith改成犹太姓氏Roth。
他来自于一个并不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 父亲是位记者, 英共党员, 晚年定居于利比亚沙漠, 以致于现在TR手里都有一张父亲与卡扎菲上校的合影; 他的母亲也是一个思想左倾的自由主义者, 风景画家, 为贴补家用兼做教师。 后来TR曾经很骄傲地说: 他的父母都很开明, 对他起的都是"促进作用"。
但他的童年并不幸福, 可以说正好相反: 他遭到过性虐待, 父母的离婚更是向伤口上撒盐。 这些给他的心灵留下了永久的伤痕, 进而彻底毁掉他的学业。 等到了小学结束, 他没能和Dulwich区其他孩子一起升入优等中学, 所有的卷子他一笔未动的交了回来。
他进了一所臭名昭著的恶校, 在那里一呆六年。期间他迷上了朋克, 做过学校里反种族歧视社团的负责人, 也吸过毒。15岁的一次游行中, 因为同行者与警察发生冲突, 他被连带抓进监狱, 做了一夜牢。
16岁上, 他有了平生第一次登台演出的经验: 学校排演音乐剧《Dracula》, 他是男主角。 那是一次可怕的经历, 因为极度的紧张, 他不但冷场还尿了裤子。
他开始选择职业了。家庭的影响和自身的经历让他一直对社会的变革有近乎狂热的兴趣。 11, 2岁的时候, 他曾立志要一名传教士, 但他很快就像父亲一样 believe in no God了。首次演出的经历虽然失败, 表演却深深吸引住了他。 他说"Acting is a political thing "---也许对他来说, 他所投身的事业首要不是自我宣泄和慰藉的手段, 而是他想要改造社会的途径。在大学里学了18个月的雕刻之后, 他做了"一生中最正确的决定": 退学去做了一名演员。
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国演员,没有受过任何专业训练, 在酒吧自带的小剧场里, 他开始了职业生涯。 不排戏的时候, 他就去做推销员以维持生活来源, 这样度过了最初的几年。
某天晚上他骑车回家的路上, 在给自行车打气的时他受到了注意: 那时他正为排演《奥塞罗》中的凯西奥剃成了光头, 有人走过来问他是否愿意扮演一个光头党。
这部电视电影是Alan Clarke 的Made in Britain。 TR以前一直很尊崇的Clarke的作品, 尤其是Scum, 他提到过Ray Winstone 是他做演员的动力之一。 而交谈之后Clarke对他很满意, 决定了他就是那个四处散播暴力和痛苦的男主角的合适人选。 Made in Britain描写的是撒切尔夫人执政初期伦敦底层社会的生活。 它冷静的写实风格以及Alan Clarke 提倡的integrity, 日后都深远地影响到了TR。 并且在这部影片结束以后, Clarke将他推荐给了Mike Leigh, 那时后者正准备筹拍MeanTime, 同样是伦敦底层家庭的电视电影: 这一切都预示着他将成为一个true class actor。
他在MeanTime中的这个角色有一点点发育迟缓, 故事围绕着他和他的女朋友, 他的哥哥, 以及好友(Gary Oldman扮演)展开, 从现有的视频材料看, 也许是他最撼动人心的角色。 随后他出演了首部大银幕上的电影The Hit, 一个刚出道的菜鸟杀手。
到了85年, 一切都很顺利。 The Hit 让他拿到包括 BAFTA在内的一系列的"最有前途新人奖"; 那一年, 他和女友还有了一个儿子, 他目睹了那个小东西的降生, 给他取名Jack Earnest, 并将J.E.R及他的生日纹在了右臂上。
评论界提到当时的他, 把他与Daniel Day-Lewis, Gary Oldman放在一起, 所谓的Brit-Pack名单上的中坚。 但他们走了不同的路。 其他人接拍像样的角色, 频繁拿奖的同时, 他什么也没有。 他顽固地抗拒他认为全是shit的商业片, 坚持着走独立电影的路线。 不过经济衰退时期, 当时的英国电影工业也几乎陷入死路, 哪有那么多他想拍的东西。 何况在英国, 本来竞争就很激烈。 (他曾经形容为"it's like 'Fuck you! I want it!' ")
有整整四年的时间, 他没有合适的工作, 也没有朋友, 在赤贫线上生活。
88年, 那一年只有1月份有他的活干。 为了生计, 他去了一家超市做工, 负责把新进的货摆到货架上; 而另一份工作是在电话里向人搞推销, 他两个都干着。 他和Jack的母亲也在那一年分手。 痛苦的情绪开始弥漫, 他整天不是喝酒就是睡大觉。 随后, 对工作发疯般的渴望驱使着他去了荷兰, 法国, 捷克, 澳大利亚, 甚至非洲. . . 最后在阿姆斯特丹睡下水道的时候他被Peter Greenaway 发现并带回英国, 在《The cook, The thief, His wife & Her Lover》 中扮演Theif 的手下。
之后是第一部带给他以国际性声誉的电影, 与Robert Altman合作, 反映凡高晚年生活的: Vincent & Theo. 他对凡高相当熟悉, 因为凡高不仅是他的偶像, 更是父亲的偶像。 然而这个时候, 他父亲去世了。他的遗体火化之际, 身边只有一张儿子从凡高剧组寄来的照片, 以及一束向日葵。工党派人出席了父亲的葬礼, 但是TR并不在场, 他那时正在埃赛俄比亚。那一夜, 为了父亲, 可能也为了自己, 他向着英国的方向痛哭。
" . . .But when I was in my twenties, I realized how wonderful he was . . . The male figure in my life . . .for good or for bad." 他的父亲是对他一生影响最大的人.十年后在巴黎接受采访, 提到父亲他依旧热泪盈眶 : " I wanted to be there, but I was in the middle of hell . . . you don't want to know . . . my father never believed in God, so I felt I could cry for him over there in Ethiopia."
他的名字再度与Gary Oldman联系到了一起。 黑色喜剧《Rosencrantz And Guildenstern Are Dead》,赢得的是热烈的赞扬。但他在英国的前景依旧黯淡。他与保守党政府的矛盾也闹到不可调和的地步: 在一次颁奖典礼上, 他公开指称撒切尔夫人为cunt . 这太过份了, 他被赶出了英国 。
中文名: 蒂姆·罗斯Tim Roth(中译: "蒂姆·罗斯",或"提姆·罗斯")
英文名: Tim Roth 本名Timothy Simon Roth
性 别: 男
生 日: 1961-05-14生于伦敦
角 色:导演,演员
家族本姓"史密斯", 其父因同情二战中的犹太人,改做犹太姓Roth.但是有关Tim是犹太裔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Tim没有犹太血统。1961年5月14日出生于英国伦敦,善于模仿各种口音,常被误认为美国人。他在坎伯维尔艺术学院学习过雕塑,之后退学,一心追求表演事业。第一个突破是在英国电视电影《英国制造》(1982)中扮演的角色。1984年演出处女作《The Hit》,获得高度评价。在《凡高于提奥》中扮演的文森特·凡高以及在《君臣人子小命呜呼》中于加里·奥德曼的对手戏得到了业界注意。昆汀·塔伦蒂诺原本打算让罗思扮演《落水狗》中的金先生或者粉先生,但是罗思争取到了橙先生一角,从而迎来了自己事业上的巨大突破。《低俗小说》中,昆汀再次邀请了罗思;1995年的《四个房间》则是罗思与昆汀的第三次合作。同一年,罗思凭借他在古装片《赤胆豪情》中的反角赢得了奥斯卡题名。接着。他还在伍迪·艾伦的音乐电影《人人都说我爱你》中一显歌喉。1996年以《赤胆豪情》入围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扮演那么多坏人和罪犯之后,罗思在《海上钢琴师》中出神入化地塑造了一个不谙世事、纯洁无辜的钢琴天才,这个角色使他赢得了大量观众的喜爱。1999年晋身导演之林,《The War Zone》为他夺得欧洲电影奖年度发现奖。今日的罗思已是受人尊敬的演技派,颇得导演和影评人青睐。
父亲为自由撰稿的记者,母亲是教师和画家, 家中还有一姐。幼年父母离异, Tim与姐姐由母亲抚养。由于瘦弱矮小, 青少年时代常受欺负。在坎布维尔艺术学院学习过雕刻,之后辍学,一心追求表演事业。
1981年,英国大导艾伦·克拉克启用几乎没有表演经验的Tim在电视电影《英国制造》中担纲主演,演出聪敏而不知悔改的新纳粹少年,这也成为Tim的代表作之一。 1984年演出电影处子作《The Hit》,获高度评价。 Tim在《文森特与提奥》中扮演的文森特·凡高以及在《君臣人子小命呜呼》中与加里·奥德曼的对手戏在业内口碑很高。
1991年前后Tim赴美发展,后结识鬼才导演昆汀·塔伦蒂诺。 昆汀原本打算让Tim扮演《落水狗》中的金先生或粉先生,但是Tim争取到了橙先生一角。 此片使Tim开始赢得了美国影迷的注意。 1993年和1995年, Tim和昆汀又再度合作了《低俗小说》和《四个房间》。 1996年,Tim还凭借古装片《赤胆豪情》中的反角和在小成本电影《小奥德赛》中的出色表现,分别入围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和"独立精神"最佳男主角奖。 接着,他又在伍迪·艾伦的歌舞片《人人都说我爱你》中一展歌喉。 扮演了无数罪犯和边缘人之后,Tim在1998年的意大利电影《海上钢琴师》中出神入化地塑造了一个不谙世事的钢琴天才,这个角色使他赢得了许多观众的喜爱。
1999年Tim晋身导演之林,《The War Zone》被著名影评人罗杰·伊伯特评为1999年度"十大佳片"之一。
今天的Tim接拍电影时依旧遵循严肃和艺术的准则,不计报酬和戏份地扑向任何与大师级人物或有才华的初出茅庐者合作的机会,是一位倍受尊敬的独立影人。
Tim目前和身为时尚设计师的妻子Nikki、他们的两个儿子(11岁的Timothy Hunter Roth,9岁的Michael Cormac Roth)以及一条宠物狗生活在距洛杉矶不远的帕萨迪纳家中。22岁的长子(和昔日女友)Jack则在伦敦做了一名演员。
1961年蒂姆·罗斯出生在英国伦敦一个优越的家庭,母亲是一名教师兼画家,父亲是一名记者。蒂姆非常善于模仿各种口音,所以常常被误认为是美国人。在他从事演艺事业以前曾在Camberwell艺术学院学习雕塑,不过很快就放弃并转向表演。1982年蒂姆拍摄了他的第一部电视电影《英国制造》(Made in Britain),他在片中饰演的角色Trevor给观众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接下来蒂姆又与导演迈克·李(Mike Leigh)合作拍摄了《Meantime》。蒂姆的第一部电影是1984年的《撞击》(The Hit),不过他表现更为出色的电影却是6年后的《梵高与提奥》(Vincent & Theo)以及与加里·奥德曼(Gary Oldman)配戏的《《君臣人子小命呜呼》( Rosencrantz & Guildenstern Are Dead)。蒂姆在洛杉矶寻找机会的时候被正在为影片《落水狗》(Reservoir Dogs)选角的年轻导演昆丁·塔伦蒂诺(Quentin Tarantino)相中,本来想让他出演犯罪集团中Mr. Blonde 或者Mr. Pink,但蒂姆本人却更青睐流血过多而亡的Mr. Orange一角,并最终赢得出演机会。这部影片证明了蒂姆的选择是多么正确,因为观众们对Mr. Orange始终难以忘怀。1995年,罗斯与导演塔伦蒂诺在《四个房间》(Four Rooms)中再度合作,同年他因在影片《赤胆豪情》(Rob Roy)中的表现而获得了一项奥斯卡提名。蒂姆·罗斯的作品还包括《人人都说我爱你》(Everyone Says I Love You)、《浪子回头妙事多》(Gridlockd)、《海上钢琴师》(Leggenda del pianista sulloceano, La)、《战争地带》(The War Zone)、《人猿星球》(Planet of the Apes)、《银城竞选》(Silver City)和《鬼水怪谈》(Dark Water)等。
『叁』 《铁娘子:坚固柔情》英文观后感
1918年,英国国会通过“全民代表法案”,使30岁以上的妇女拥有投票权,但是直到1928年才达成妇女普选。时过约莫50载,1979年英国出现首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的女首相,她就是玛格丽特‧撒切尔(MargaretThatcher,1925-)。撒切尔夫人出任首相,看似成功打破性别的限制,在男性至上的社会──特别是男性政治传统──中获得一席之地,但事实上真的如此吗?英国导演菲丽达‧罗伊(PhyllidaLloyd)执导的第二部剧情长片《铁娘子:坚固柔情》,表面上是以撒切尔夫人的事迹为题材的人物传记电影,实则隐藏着令人玩味的“性别”(Gender)论述。
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的两面性
“铁娘子”(IronLady)源自于前苏联媒体对撒切尔夫人的戏称,却也如实反映出她的两面性:铁,其性质刚硬、冰冷,可视作“男性”的表征;想当然,娘子则强调“女性”(这里“男性”与“女性”指的是后天形成的“社会性别”)的部分。一如台湾片商所下的副标题,铁的坚固与娘子的柔情,两种截然不同的个性同时显现于片中的撒切尔夫人(MerylStreep饰)身上。
电影是以现在与过去不断交错而进行。现在指的是早已退出政坛,记忆力衰退,身形痀偻的撒切尔夫人所处的时空;过去的时空则是包括年轻时的玛格丽特(AlexandraRoach饰),以及担任首相时的撒切尔夫人。透过过去的片断,我们便可看到尚未涉入政治的玛格丽特与当时一般女性的不同之处,例如:站在一群男性中间,聆听社会公共议题相关的演说;在晚宴桌上高谈阔论,发表“我们应自立自强”等的言论。在传统观念中,“女性”应拥有紧闭的嘴巴,也就是无声的角色,显然,这时的玛格丽特已流露出性格中偏属“男性”的部分。
然而,当玛格丽特正式走入政治,甚至是成为撒切尔夫人时,“男性”却从她的性格变质为一层不得不佩戴的面具、伪装。片中,撒切尔夫人的幕僚向她说:“没有人想被女人说教、威吓。”尤其是在涉及经济、军事、国防、外交等方面的男性化的政治领域中更是如此,这表示撒切尔夫人必须以“男性”的身分站上政坛。因此,我们看到撒切尔夫人改变发型,使自己看起来更有气势;练习发声,让自己的声音更有力,提升说话时的威严。气势、有力与威严,这些形容词往往套用于“男性”身上,撒切尔夫人将之加诸于己,说穿了只是为了能够跻身由男性所掌控的政治世界。
相较于处理政治时的“男性”身分,撒切尔夫人在面对丈夫丹尼斯(JimBroadbent饰)时则不时显露出柔情的“女性”面相。这部分可藉由以下几场戏看出:即使丹尼斯早已过世多年,撒切尔夫人仍不愿收拾、整理他的遗物;当幕僚希望撒切尔夫人拿掉长久佩戴的珍珠项鍊时,她不愿配合,只因那是丹尼斯在双胞胎子女出生后送她的礼物;在旅馆爆炸后,看到丹尼斯平安无事,撒切尔夫人害怕地说:“我以为我失去你了。”相信观众从这些片断不难感受到撒切尔夫人对丹尼斯的深情与依赖。此外,撒切尔夫人的情感不仅用于丹尼斯身上,也用在人民身上,特别是她亲自提笔写信慰问战争受害者家属的一幕最令我印象深刻。
撒切尔夫人以其“铁娘子”形象闯荡政坛,即使招致正反两面的评价,亦无损于她在英国历史上的位置。不过,如同张小虹在《后现代/女人:权力、欲望与性别表演》中所提:“但当我们说『女性同男性一样杰出』的同时,也许只是『女性依循男性的方式在男性的社会中,获取男性的认可与赞许』。”撒切尔夫人之所以能有现在的地位,很难说不是藉着披上“男性”外衣而成功,但是,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我这一辈子每天都在打仗,也被男人低估。”撒切尔夫人如是说。女性想要在男性主导、充满性别歧视的政治丛林中生存,甚至是占有一席之地,将自己包装在“男性”之下或许是一条无从选择的路径,只是,这也使得年老的撒切尔夫人看到电视新闻中过往的自己时,不由得感叹道:“我不认得我自己。”
回归身为女人的自己
西蒙‧波娃(SimonedeBeauvoir,1908-1986)曾说:“今日男人代表『肯定的』与『中性的』──也就是说,『男性』与『人』──而女人则只是『否定的』、『女性的』。”由此可见,当我们提及“人”时,泛指的其实是男人(这点从英文更能看出)。那么,女人呢?又,以“男性”身分包装的女人呢?
撒切尔夫人不愿受限于传统的“女性”框架里,在丹尼斯求婚时,她说:“我绝对不会当小女人。”强烈要求丹尼斯理解她不想一辈子窝在厨房,困在“家庭主妇”的角色中;接着,她还说:“人一定要活得有意义。”显见撒切尔夫人意图打破“人=男人”的传统,也不想委身于“女性的”之中,企盼单纯以“人”的身分使自己完满。然而,如同前述,在踏入政坛后,撒切尔夫人被迫伪装成“男性”,汲汲营营于政治事业中,致使她失去了某些珍贵的东西:亲子之情与自己。
片中一幕:年迈的撒切尔夫人翻找出过去拍摄的家庭影像光盘,看到当中年幼的一双子女在海边玩耍,不禁兴起万般感概;此时,丹尼斯的身影说:“你可以倒带,却不能重来。”下个镜头,撒切尔夫人赶着开车到议会,抛下追着车,想跟她分享照片的子女。时间拉到现在,子女早已长大成人,儿子不在身边,丈夫又过世,撒切尔夫人唯一能抓住的只有幻影与过去的记忆,因此导演选择破坏时间顺序,不断交错现在与过去,让观众更能体会记忆的片断性;同时,藉由过往的意气风发与现在的柔弱身躯的鲜明对比,衬托出隐藏在撒切尔夫人这位不凡女性之下,其实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一位平凡的母亲,以及平凡的玛格丽特‧撒切尔。
In 1918, the congress on behalf of "civil law", with more than 30 women have the right to vote, but it was not until 1928 that women's suffrage. In about 50 years, first appeared in Britain in 1979, so far the only female prime minister, she was Margaret thatcher (MargaretThatcher, 1925 -). Margaret thatcher became prime minister, seemingly successful break gender restrictions, in a sexist society ─ ─ especially male political tradition ─ ─ for a place, but the fact is really the case? British director Mr, lida Roy (PhyllidaLloyd), directed by the second plot long piece "the iron lady: strong tender feelings", on the surface is Mrs Thatcher's biography movie depicting the story, but in fact it was entertaining to get hidden in the "Gender" (Gender) in this paper.
The iron lady, Margaret thatcher's always two sides to everything
"Iron lady" (IronLady) derived from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the media of Mrs Thatcher's calls, but also truthfully reflect her two sides: iron, its hardened, cold nature, can be characterized as "male"; Take it for granted that lady emphasizes "female" (" male "and" female "here refers to the formation of" social gender "the day after tomorrow). As Taiwan's procers under the subtitle, iron fortified with lady tender feelings, expressed by two distinct personality and at the same time slice of Margaret thatcher (MerylStreep).
Movie is now continuously interlaced with the past. Now is already quit politics, memory loss, rolls for grain shape 痀 of Margaret thatcher's time and space; The space and time are used to include Margaret (AlexandraRoach act the role ofing), as a young and when he became prime minister Margaret thatcher. Through the fragments of the past, we can see Margaret has not been involved in politics and the common women's difference, for example: standing among a group of men, listen to public topics related to speech; Talk about at the dinner table, the speech we should free-standing self-improvement, etc. In traditional ideas, the "female" should have closed mouth, also is the role of the silent, clearly, at this moment Margaret has showed partial is a "male" part of the character.
However, when Margaret formally into the political, and even become a Margaret thatcher, "male" from her to a layer of the character of the metamorphic had to wear the masks, camouflage. Proction, Margaret thatcher's chief of staff, said to her: "no one wants to be a woman's sermon or intimidation." Especially in involving economic, military, national defense, diplomacy, etc, the masculine especially in the political field, which means that Mrs Thatcher must with the identity of "male" on politics. So we see Margaret thatcher change hair style, make yourself look more momentum; Vocal, let his voice is more powerful, spoke the majesty of the ascension. Momentum, powerful and majestic, these adjectives are often set for "male", Margaret thatcher will add to the already, after all is in order to be one of the political world dominated by men.
Compared with the "male" identity when dealing with political, Margaret thatcher in the face of her husband Dennis (JimBroadbent) from time to time when they are show tender feelings of "female" faces. This part can see by the following scene: even if Dennis had already passed away for many years, Margaret thatcher are reluctant to pick up, sort out his belongings; When staff wish Margaret thatcher removed when wearing a pearl necklace for a long time, she don't want to cooperate with, because it was Dennis in children after the birth of twins to send her gift; After the explosion in the hotel, see Dennis safe, Margaret thatcher afraid, and said, "I thought I lost you." Believe the audience from the fragments are not difficult to feel Margaret thatcher affectionate to Dennis and rely on. Moreover, Mrs Thatcher's emotion is not only used for Dennis, also used in people's body, especially her pen to write personally condolences to relatives of victims of war scene impresses me the most.
Margaret thatcher, with its "iron lady" image to make politics, even cause both sides of evaluation, also hurt her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Britain. But as hsiao-hung chang in the postmodern/woman: power, desire and gender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but when we say" women, like men outstanding "at the same time, maybe it's just the way women follow men in male society, get recognition and praise of a man"." Margaret thatcher can have status, it is hard to say not through a "male" cloak and success, however, this also is helpless. "I this lifetime fighting every day, also was underestimated by the man." Margaret thatcher said. Women want in a male dominated political survival in the jungle, full of gender discrimination, and even a place of their packaging under the "male" may be a no alternative path, just, it also makes the old lady thatcher saw television news in the past, I sighed: "I do not know myself."
Return to yourself as a woman
Simon, boa (SimonedeBeauvoir, 1908-1986) once said: "men today on behalf of the" yes "and" neutral "─ ─ that is to say," male "and" people "─ ─ and women are only" negative ", "female"." Thus, when we refer to "people", referring to the actually is a man can see more from English (this). So, a woman? Again, as "male" packing of woman?
Margaret thatcher won't limited by the traditional "female" in the framework, in Dennis to marry him, she said: "I will never be young woman." Strongly asked Dennis to understand she didn't want to a lifetime nest in the kitchen, trapped in the role of "housewife"; Then she said: "people must live meaningful." Obvious Mrs Thatcher's intent to break the traditional "= the man", also don't want to be committed in the "female", looking only to the identity of "person" to complete. However, as mentioned, after entering politics, Margaret thatcher was forced to pretend to be "male", homelands in political career, that she had lost some precious things: parents of love with her.
Movie scene: elderly lady thatcher rummage shooting family video discs in the past, see among young pair of children playing in the sea, can not help but rise so kindness; Figure at this time, Dennis said: "you can rewind, but not again." The next scene, Margaret thatcher was driving the drive to the parliament, left chasing the car, want to share photos with her children. Time to now, their children have grown up, and don't have my son, her husband died, Mrs Thatcher only to capture only the phantom and the memory of the past, so the director choose destruction of time sequence, continuously interlaced with the past now, and let the audience can understand more memory PianDuanXing; At the same time, by passing the high-spirited and frail body now stands in stark contrast, foil a hidden under Mrs Thatcher the uncommon women, is really just an ordinary man, an ordinary mother, as well as ordinary
中英的,如果嫌多可以照着翻译删一下,,,,,望采纳
『肆』 急求一篇关于凤凰卫视播出的《制高点》的影评…
站在“制高点”的弗里德曼
一百年是一个世纪,米尔顿·弗里德曼享年94岁,接近一个世纪了。2006月11月16日星期四,在美国三藩市,在自己的家中,因为心脏衰竭,伟大的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与世长辞。(11月19日《楚天金报》)
· 天域6万8车房到家
· 银行卡 安全快捷换Q币
· 沟通无极限手机Q时代
· 魔法表情秀出百变心情
· 管中窥豹 明察秋毫
· QQ秀 秀出个性真自我
弗里德曼是公认的20世纪5位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他是经济学的一代宗师,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之父,是主张经济自由主义的“反凯恩斯主义”先锋,是“芝加哥学派”的领军人物,是货币主义理论创立者,是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普通公众可能不熟悉弗里德曼,但一定熟悉一句名言“世上没有免费午餐”,其作者就是弗里德曼。
自由,是弗里德曼的核心字眼。1988年,弗里德曼荣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和美国总统自由勋章,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由勋章”比“科学奖章”更为珍贵重要。弗里德曼出身于贫困的俄罗斯移民家庭,是美国的多元文化氛围,让他成长为“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的泰斗。早在上世纪50年代,他就毫不客气地严厉批评政府过度干预市场;他在1962年出版的《资本主义与自由》掀起的是一场革命,他的自由经济的主张,深刻影响了美国前总统里根、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执政理念,并为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繁荣,直接或间接地作出了杰出贡献。
弗里德曼与“芝加哥学派”,占领的是经济学理论的“制高点”。里根与撒切尔正是明白了这样的“制高点”的重要性,所以用激越的变革方式,结束了国家对市场严管,政府撤出了管理经济的“制高点”,让竞争和开放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制高点”。刚刚在凤凰卫视《凤凰大视野》栏目中,看到专题片《制高点——百年世界经济风云录》,其中描述了站在制高点上的“芝加哥学派”,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对智利经济振兴所起的关键作用与根本性帮助。
公众的福祉、社会的和谐,离不开自由的市场经济。有学者说得好:“弗里德曼的思想是打开财富之门的钥匙。忘记他,我们将与财富绝缘;牢记他,我们的财富与自由将一同成长。”弗里德曼曾三次访问中国。在这个全球化时代,没有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就没有中国的经济奇迹。
哈耶克曾说:“只是个经济学家的经济学家就不可能成为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弗里德曼与哈耶克紧紧地站在一起,两人深信凯恩斯的干涉理论将最终造成一个无所不包的“大政府”。与哈耶克整个自由主义思维一样,弗里德曼的理论目标,同样是要孕育深刻人文内涵的自由文明社会。然而,自由与专制、文明与奴役,总是一种艰巨的拉锯战。在挣扎过后、沉思过后,历史终将做出抉择。
毫无疑问,伟大的经济学家都是真正以增进民众的福利、增进社会的文明、增进世界的自由为己任的,也只有具有这样的“大师情怀”的人,其理论才有真正深刻的人文内涵。反观我们的一些有“经济学家”名头的人,在这里讲话,在那里发言,背后却忙于增进自己的“福利”,收获种种直接的“好处”,可是,这种以自己的利益为“制高点”、以饱满自己的阮囊为“内涵”的作为,在“名利双收”之后,会给世界最终留下些什么?
[稿源:红网]
[作者:徐迅雷]
[编辑:潇湘行
『伍』 《铁娘子》观后感,这句话翻译成英语
review of the movie《The Iron Lady》 ---电影铁娘子观后感
....................................译佳林
『陆』 《铁娘子》《国王的演讲》观后感
:“皇室需要进步,皇室也在变革。”今年来随着民主制度进程的深入,近几年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岌岌可危,英国王室存在的必要性也同样受到了质疑。再加上英国王室近年来诸多丑闻:查尔斯王储的再婚,戴安娜王妃之死,哈里王子吸毒等等,英国王室的存续与否问题已被提上内阁议程。皇室的变革也是现下英国民众的心声。此时推出如此一部电影,其用心也显而易见,修复岌岌可危的王室形象,也同时宣传英国的国家形象。在电影中莎士比亚的作品被大量的引用,如一开始伯蒂被要求朗诵的“To be or not to be”,罗格和儿子们玩莎士比亚名篇的猜测和背诵等等。众所周知,莎士比亚作为英国古典文学的代表可以说是英国文化的象征之一,本片通过运用“莎士比亚”不仅添加了片子的“英国味”更是想世人展示着这个古老帝国的深厚文化,以期重振昔日大英帝国的雄风吧。
『柒』 铁娘子的获奖记录
最佳化妆奖
2012年2月27日,备受瞩目的电影《铁娘子》夺得第84届奥斯卡最佳化妆奖。影专片撷取撒切尔夫人政治生涯中的关属键结点,以倒叙的方式讲述,展现了她是如何从一个杂货商的女儿走向政坛的铁娘子。
最佳女主角
2012年2月27日,现年63岁的梅丽尔·斯特里普凭借在《铁娘子》中的精湛演技,勇夺第84届奥斯卡影后。
第77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New York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最佳女主角 梅丽尔斯特里普
第69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 剧情类最佳女主角
第65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最佳女主角
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 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捌』 一部剩女电影为什么打动全英国
《BJ 单身日记》(Bridget Jones Diary) 的女主布雷吉特·琼斯被评选为70年来最有影响力的七位女性中版排第六(撒切尔权夫人名列第一,英国女王甚至没有进榜),原来剩女问题是世界性的。
饰演布雷吉特·琼斯的蕾妮·泽尔维格因为这部轻喜剧提名奥斯卡金像奖,很长时间大家都误以为她是英国人。《BJ 单身日记》第一部制作成本为2千多万美金(大部分都是因为两位重量级男主角的片酬吧),票房高达2亿多美金;事隔25年重来,第三部续集第一周就登上英国院线票房第一名。
最主要的是我的每一位朋友都看过《BJ单身日记》,而且他们还用非常夸大的口吻问:你居然没有看过BJ单身日记。好像我不知道玛雅人存在过一样。
听说当年所有单身女郎都会用Bridget Jones 作为一种暗号的时候,并会心的一笑的时,我把这三部电影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用我当年《看电影》杂志影评人的功底,我终于看明白BJ单身日记为什么这么受欢迎了。
除了剩女问题,还有久治不愈的女性面临的社会问题:工作、婚恋、生育。这些问题就像三座大山一样压在女性身上,除了国籍不同,有程度的不同之外,在性别差异上,女性永远面临更多的压力与焦虑。
『玖』 《铁娘子》影评
《铁娘子》影评
——三个女人的撒切尔
影片《铁娘子(TheIronLady)》以暮年撒切尔夫人佝偻着身子的背影,踯躅地走过厨房门,来到楼梯口,又缓缓右转,蹒跚地消失在观众视线中,作为全片的落幕,接着那个楼梯口的光渐渐黯淡以至于全部消失,仿佛想藉此来表达一种悲戚:即便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曾经叱咤风云,但如今的她只是一个老人,一个羸弱而孤独的老人。
许是影片导演和编剧均为女性的缘故,该片风格趋于温婉哀伤。导演菲利达•劳埃德还长期从事戏剧行当,这是她的第二次触电执导筒,许是表现手法和拍片经验的问题,影片的呈现总给人一种比较重主观“feel”的感觉,而片中晚年的撒切尔曾说过:“知道这个时代的最大问题吗?我们被这样的人领导着,他们注重感觉多于思考和想法。”似乎该片的问题也在于此。
客观地说,影片既没有好到令人叫绝,也没差到看不下去。如果将这部饱受争议的影片作为一部传记片来看,它显然拍得有点“写意”了,它虚拟了撒切尔夫人晚年的心境,试图以回忆的方式串联起撒切尔11年从政生涯的片段和家庭生活的点滴,拟刻画出出身平凡却努力不懈攀上时代权利顶峰的女性形象,同时再现出在男性权利角逐圈奋斗的女性的辛酸和不易。只是该片的节奏略显凌乱,过多的缺乏连贯性的闪回妨碍了叙事的流畅性,细节部分又有堆砌琐碎之嫌,往往给人细腻有余,底气不足的感觉。而作为一部讲述特殊政治人物的电影,它显得缺乏说服力,缺乏一种叫做力量的东西。另外,影片剧情分布失衡,晚年境况表述得过于充实,而首相生涯的片段又趋于简洁。
不可否认,该片的立意本是可期许的,即试图从人性化的角度来再现“铁腕”夫人人生的几个时段,如今最终的成色还不算差,毕竟想在有限的片长内梳理一个重要政治人物的人生,提纲挈领地抛出可圈点之处,还想将人物再现得丰满立体且充满深意,这是很多传记片导演的“野心”,但这是件不太容易做到的事。
当然,该片也有突出的强项,如画面呈现得颇具美感,很多场景对色彩的运用也充满了意味,如撒切尔一身鲜亮的蓝色衣裙坐在一群情绪激昂的着深色西装的男士中间,这凸显了这位政治女性的孤独和特殊。而影片最大的强项和看点都来自梅丽尔•斯尔丽普,《每日电讯报》甚至如此盛赞;“虽然英国有那么多出色的女演员,但是很难找出一个能扮演好撒切尔夫人的。与此同时,我们也很难想象有谁能比斯特里普做得更好。”无疑,梅姑又奉献了一次精彩的表演,虽然部分戏略显用劲稍大,但瑕不掩瑜,她依旧很有说服力地塑造出了一位经历和内心同样繁复的女性形象,不论晚年时那个蹒跚佝偻神情恍惚的老妇,还是从政时刚毅果敢硬朗犀利的铁娘子,梅姑都拿捏得当,诠释自如。
在表现不同时段撒切尔的形象时,除却化妆师的协助,梅姑的眼神很具表现力,女首相的目光是坚定而自信地,即便在遭遇非议遇到坎儿时,对比孀居的痴呆老妇,那眼神是游离的犹豫的,还透着股子不确定与隐隐的恐惧,辅以发僵的腿脚、扶着门框的手臂、语无伦次的自语,梅姑已将昔日首相如今的耄耋残年、沉疴心头塑造得形神兼备。对比,曾经在议会发言的意气风发,在唐宁街办公的一锤定音,反衬出了一种深沉的无奈和沧桑。其中,关于撒切尔为了参选改变说话语气而做的发声训练中,梅姑所发出的声音令人一下子想起了她主演过的那部充满了奇怪口音的《朱莉和茱莉亚》。
“注意你所想的,因为它们会变成嘴里的话,注意你所说的,因为它们会变成实际行动,注意你的行为,因为它们会形成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们会形成你的人格,注意你的人格,因为它们会影响你的命运。我们想的是什么,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片中撒切尔的话,观众花时间看完全片,也的确看到了很多,言语、行动、习惯、人格、命运一应俱全,这是梅姑完成的部分,而归根究底,撒切尔究竟是怎样的人,这个命题就显得飘渺了,不得不说,这是编导的缺失。于是,三个女人着力打造的撒切尔,只有梅姑拿到了A。
『拾』 求香港回归观后感
1997年7月1日凌晨1点30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飘扬了一百五十年的米字旗缓缓降下,末代港督彭定康和英方人员在大雨中离开了码头。鲜艳的五星红旗与紫荆花展放的香港区旗相伴,冉冉升起。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三军启发,去捍卫国家主权的神圣。历史翻转,“百年圆梦”。这一刻,中华儿女热泪满眶,激情回荡,心中无比的自豪。
今天,再一次回顾这一历史,心中不禁感慨万分——香港终于回家了。
回顾历史,1841年,英国强占香港岛后,清政府曾试图用武力予以收复,道光帝为此下了几十道谕旨,一些封疆大吏也曾上折具奏,但清政府没有能力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北京政府时期,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和1921年的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曾提出收回租借地的问题。但终因英国的顽拒和当时军阀混战、政局不稳和缺乏实力作外交的后盾而严重受挫。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宣言中,明确提出了废除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的奋斗目标,其中将取消列强在华租借地放在突出的地位。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从来没有向英国正式提出过归还九龙租借地。从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到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本来有两次机会收回香港和九龙租借地。可是,蒋介石政府执行错误政策,又两次坐失收复良机。
而今,再一次重温香港回归的感人画面,祖国人民怎能不激动,怎能不感慨万分?97年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它不仅是香港回归的一年,更是宣告了全体中国人民新纪元的开始。它宣告了中国国家地位已显著提高,连素以铁碗著称的撒切尔夫人也对我国表示敬意。从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一个国家如果要得到尊重,必须先发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