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我们影评
电影《最后一周》观后感
我是在晚上看的这部电影,我一直感觉晚上的时候人的整个状态最接近于本我,思想等各方面都会比较纯粹,判断比较准确。这部电影一开始就给主人公‘本’下了个死亡宣判,让我的心跟着紧张了起来,我在想如果我是他,我该如何面对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生命的旅途即将结束,我该做些什么才能让它更有意义。
死亡,这个话题谁都无法逃避,我们都害怕这一天的到来,我有时候会想,我们到底为什么会对死亡感到恐惧呢?死亡意味着什么?当然,也许我们都无法知道答案,我们唯一要做的是活的有意义,可能这就是活着与死了的区别吧。
本在知道自己所剩生命不多的时候,也陷入了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与思考中,最后他选择了独自旅行。放弃了通过发达的医学治疗,因为在他看来,所谓的治疗,不过是被狂灌各种药水,忍受各种折磨,与其那样痛苦的苟且偷生,倒不如保留自己最后的尊严,顺从自己的内心,去寻找生命的意义。
我们从小被灌输各种思想,却惟独缺失的自己独立的思想,我们是被各种话语建构出来的空中楼阁,一旦遇到无法解释也无法被建构的问题(比如死亡),我们就会瞬间倒塌,即使我们在别人眼中一直强大的活着。在死亡这样终极问题的面前,谁都不能解释我们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意义,除非我们自己。所以主人公本彻底的摆脱了别人意义中的自己,通过旅行去寻找曾经最真实的世界,开始反思自己的婚姻,反思自己的人生,去感受生命,去感受自然,感受自己的国家。在等待死亡的日子里,本发现了生命的美妙与神秘,到最后一刻才去扪心自问,自己的最爱,生命的价值,快乐所存,但即使是这样也比有些人知道死也没搞清自己的价值好的多。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最后一周,只不过我们并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到来。我有时候会想:面对无限浩瀚的宇宙,我们短短的几十年到底代表什么?宇宙又是什么?难道就是没有开始、没有结束的无意义?影片进行了积极的拷问,但并没给我们想要的答案。还是活在当下吧。
现代的生活让我们越来越失去自我,儿时的梦想,自己真正渴望的生活,在现实中不得不搁置了,有些事说出来,可能自己都觉得可笑,我们越来越不敢面对我们真正所要。
生命即将终结时,我们才想到不要再过我们现在的生活,因为那并不是我们内心真正的所求。主人公的想法真得跟我们很像,我们都渴望从当前的困惑中走出来,独自一人驾驶着摩托车去远行,那样我们才能更亲近自然,去我们最想去的地方,过我们最想过的生活。在自然中我们的心灵将恢复我们的童贞,没有束缚,自由的畅想。影片中的景物不时的让我感叹,感叹自然的美丽。影片中没有太多跌宕起伏,声音、音乐柔美而自然,涤荡了我们久在繁笼里的心灵。很多景象都是那样的真实和让人产生共鸣。
电影的最终意义是让我们通过别人的生活从中反思自己,不管怎样,我们还活着,我们还可以从容的探索生命的意义,一切事物的意义都是我们自己的意念赋予的,所以管理好自己的心智,不要活在别人的建构中,摆脱体制的束缚,还生命于本色。
2. 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却没有了我们(后来的我们)影评
后来的我们,以春运作为故事起源,讲述了由井柏然饰演的北漂青年林见清十年间的爱情与亲情故事,同时也见证了一个男孩到男人的成长与蜕变。电影中,从一张火车票的相识,到一吻定情的相恋,再到遗憾重逢的相会,林见清对方小晓的十年之情让不少女性观众动容;而其中几段戳心又富有层次的哭戏将一个男孩在恋爱中的颠簸与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更让不少男性观众充满代入感。
后来的我们,剧情以十年前相识,经历了相知、相恋、相弃,直到十年后的再度重逢,真实的情感引发了无数观众的共鸣。不仅仅是因为真实戳心的爱情。影片还展现了在外打拼奋斗的漂泊者的心酸,狭窄的小屋、破乱的环境,电影中的情节就如同漂泊者们生活中的情节,让每一位漂泊者都感同深受。
3. 后来我们终于学会了如何去爱(后来的我们)影评
其实一开始我是很喜欢林见清这个角色的,很稳重,踏实。井宝演技一直在线,让人又爱又恨,从一开始的大学生,到后来的成熟中年男士过渡的很到位,尤其是颓废期间打游戏那段,让人觉得这男生真的窝囊又颓废。所以慢慢的这个角色在我心里就平凡了,一个平凡了的男生,和天下所有热一样,会犯错,会错过自己爱的人,会不知道珍惜。这样反而更加真实,因为每个人的青春都有那么一段颓废迷茫的时光,找不到出路,还弄丢了爱人。感觉就像我自己一样,我不喜欢这样的自己,也不喜欢这样一眼就见到未来的林见清。
关于晓小,我不懂她为什么之前为什么想找一个有钱有房子的人,也许是因为父亲去世得早她没有安全感,母亲又不在身边,她习惯了流浪,在流浪中寻找刺激,在流浪中找到自己的未来。所以林见清不懂她,他以为有了房子有了钱方晓小和他就会有美好的未来,却不知道她和见清在一起根本不是为了房子,吃泡面也和你在一起,不是么?男女之间真的有很大差异,年轻的时候,女孩子总是比同龄的男生成熟,这才是分手的原因吧。
缘分这件事,能不负彼此就好,不负此生很难。
本来我是可以当正宫的,现在却被当成小三了。是啊,本来陪你吃苦的是我,现在苦尽甘来了却是给别人做了嫁衣。
4. 最后的武士 影评
对于《最后的武士》不可掩饰的失落情绪是在观看的最后一刻才变得彻底清晰的,因为此前影片搞混了我对它的定位:我一直在问自己,这究竟是纯粹的视觉商业大片,还是试图凸现历史悲情以及个人命运的细致的时代画卷?在那个煽情到我没有流下一滴眼泪,平庸到任何人都能看出电影编导妥协心态的结尾在2小时30分钟之后到来的时候,请允许我对亲爱的克鲁斯先生表达我的失望:尽管从影片的进程来看,汤姆的角色和全片宏大的视觉世界几乎注定会获得奥斯卡的垂青,因为在我们不远的记忆中,小金人对于此类古装“史诗”电影频频颔首,《武》辉煌的前身就是悲情史诗《勇敢的心》和罗马斗士宣言《角斗士》。但作为一个并非资深的观众,我不知道,好莱坞的古装“史诗”梦何时才会醒来。在蒙蔽我们双眼的流畅漂亮恢宏精致的画面当中,已经迷失了最初和最深的一些盼望,春花秋月如果仅仅代表表象的精致完美,而并非给我们带来遗落在历史角落里那些悠长的叹息,和本来应该关注的那些关于人类最本真的命题,“往事知多少”就会变成一个华丽空洞的姿态。
这也并不是说,《武》就此沦为一个没有看点的烂片。鉴于我在近期得到机会看了不少港台出产的娱乐片,于是在受到《武》的致命滥俗结尾的打击之后,我还是要说好莱坞在商业电影制作态度的认真上,为世界其他同行树立了优秀的范本(尤其是那些我认为只能给零蛋的台湾拍摄的所谓的偶像电影)。《武》一片无论在摄影画面的细致优美上,还是在动作的精益求精上,又或者是音乐的回肠荡气上,都称得上是目前好莱坞最顶级的商业古装动作片。这也是为什么我心态矛盾地为本片评分设立了观赏性的缘故,若论及感官冲击,《武》在今年已经露面的巨片当中,绝对可以排到前三名;然而视觉先行却牺牲了故事和人物刻画的深度,使得它和那些动荡人世间表现个人或者人群的变迁的史诗电影有了难以跨越的鸿沟,我甚至开始怀念《勇敢的心》那充沛的悲情和激昂的高潮。
丰满美丽的极致
数月前看《干掉比尔》,视觉上的凌厉风格可以说是本年度看到的最好的表现。而《武》则完全是对立的一种风格,为《燃情岁月》掌镜的摄影为我们再次带来唯美的意境。你或许还在怀念《燃》当中草原上沉沉的暮霭,森林中孤独的树影,《武》里面却有更动静皆宜的影像:当武士们马蹄飞扬进入宁静清幽的小村落,镜头里呈现出一种“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古意盎然;胜元站在古庙旁边,庙宇里的樱花树飘落下粉红宛如云霞的花瓣;狭窄的日式馆屋里面,武士和刺客的挥刀具有流畅同时紧迫的情景感;浩大全景式的平原战队,有宽广的视野和宏伟的气度。影片里面的很多镜头,看得出都是精雕细琢的结果,即使把他们独立出来,也不能破坏这些镜头完美的画面感。
同时影片的配乐非常优秀,时而清雅秀丽,时而金鼓齐鸣,在很多段落,具有东方韵味的日本乐音从银幕的深处传过来。特别是纳沙·艾尔格兰(汤姆·克鲁斯饰)在影片的中段由于被叛乱的武士俘虏,居住在属于胜元儿子的村庄,这一段镜头追求一种悠然清淡的风格,而那似有若无的日式叮咚的音乐声,在多丽子(加藤小雪饰)婉约转身的时候,在纳沙渐渐平和的心境里面,不经意间响起,使得影片的画面和声音的情绪如此和谐的交融在一起,东方音乐所具有的苍然辽远的意境也让多丽子唇边羞涩的微笑更加地秀丽。
形大于神?
这些优点的确很容易让我就投入到电影的画面中去,然而上面这些说的似乎都是形式外在,我始终无法在内心的情感上真正的被影片的叙事所打动。我惊诧自己在如此壮阔的战争场面和细微的个人感情皆有的影片中,竟然没有一次被影片的哪怕一个微小的细节由衷地深深感动。曾经在《干掉比尔》里面提到昆汀使用的雕饰主义经常会产生怪异的心理冲击力,而《武》片的整体则因为刻意的求工,人工雕饰的痕迹过浓,感受不到最原始的激情。不要提最后那个妥协的尾巴,即使影片的高潮戏最后决战,表现武士精神的壮烈,我仅仅是在感叹场面的宏伟,那拼尽后的殒命却丝毫引不起我的共鸣。这固然有决战戏节奏安排的不够好的缘故,大巧的形式后面情感的失落看来才是真正的原因,那些剪接流畅画面优美的镜头越看越象是好莱坞大作坊被磨得透亮圆润的精致瓷器,磨掉的棱角是锋芒毕露的创造力(这使得我异常地怀念《干掉比尔》和昆汀,当电影失去了吸引我们最初的新鲜创作冲动,不知道是不是影片自身的悲哀)。
是否圆熟流畅的商业片就要彻底丧失作品内在的激情?当我们在影院里随同美国上校纳沙来到一个陌生的东方国度,当我们看见他受伤、被俘、感受、同情、战斗、牺牲,不应为英雄的热血美人的眼泪孩子的笑颜而甘心的流泪吗?比较和《武》基调和题材都非常类似的《勇敢的心》,我记得每次在看到结尾华莱士用生命发出的自由的呼喊,仍然心潮澎湃地流泪不止。你说煽情也好,你说廉价的感动也好,你说缺乏对真实历史的理解也好,至少在和华莱士一起历经生死惨变、揭竿而起、浴血奋战之后,我为英雄的壮烈畅痛一哭。这种情绪在看《武》的时候却是没有的,也许激情丧失直接带来了故事的失真和感情的肤浅,这有可能是导致《武》在我这里失效的最根本的原因。
试图复述的历史
很多人对于《勇敢的心》都没有好感,尤其是西方的影评人,可能这里面渗透的宗教纠葛和人文历史细节的差异使我们东方人在看这个电影的时候并不能理解到西方人的挑剔;就好象对《卧虎藏龙》大唱赞歌的美国众多专业影评人也无法和痴迷武侠的中国普通影迷达成共识一样。不知道日本,这个在“菊花与刀”的文化千年而下脆弱而强横的水中岛国,会对《武》给予怎样的评价,那些表面的东方柔和的内蕴,穿素服的日本女子柔情似有还无的眼波,是想要动情描绘日本这个东方异域的努力。然而这一次《武》的编导们,挑选了一个在根本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认同上比《勇》更陌生更容易犯错误的地域和历史,毕竟美国人在两百年前是坐着“五月花”从英国来到新大陆的清教徒,所以《勇》里面还能看到对于宗教和民族矛盾的刻画,从而烘托了苏格兰英雄华莱士的心理背景。但《武》中对于日本和日本人的历史陈述和人文性格的描绘,则完全变成了为贴上商业标签的大场面一次完美的点缀,同时满足美国大多数观众对于东方那个小岛国神秘猎奇的心态。(当你在美国生活过以后,你就会发现,美国民众对世界各国的认识,完全停留在白痴级别,他们或许会认为印度是非洲的某个国家,新加坡境内都是沙漠,所以对于遥远东方文化的浅薄解读总是能换来大多数观众的青睐)。
影片试图表达的思想其实是很有意义的,“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生而为何人,根在何处”(We cannot forget what we are, and where we come from),这不仅放在19世纪末期纷乱社会变迁的日本社会意味深长,即使放在任何一个面临变革的国家和民族甚至个人面前,都是值得珍视的。虽然这个主题未必有多么深奥,但是在明治维新的早期,复杂的社会情态,颠覆性的阶层结构,剧变的经济模式,当对于传统的坚守与斩断和以上错综复杂的关系纠结在一起,应该会有矛盾非常集中的事件和人物出现。这里我又想到了《勇敢的心》,虽然我对于这段真实历史没有过多的了解,但至少从影片的最开头,就明显的从残忍专制带有极端侮辱性的“初夜权”情节,感受到此后一步步激化的矛盾,华莱士的形象也在冲突风暴的中心有了最为鲜明的体现。《武》却对于明治社会的矛盾速写,采取了简化的方式。从电影开头到影片的末尾,我始终没有弄明白武士群体武装暴动的原因,影片给我们的解释是胜元的话语和举动:他告诉纳沙自己起兵造反是为了效忠明治天皇,使天皇不至于受到身边维新激进势力的绝对控制;他在国会不肯让步的行为,也表现出他作为武士的忠义之血。对于《武》,我们不能要求出现黑泽明《七武士》中对于武士价值的人文思考,但是这种最大限度利用某种虚无的精神去解构历史的出发点,脱离了人物生活时代的现实基础,如此浅薄的武士观,造就了不折不扣的商业大片的视点,而不能引发观众深层次的共鸣。
另外影片选择了外国人纳沙的视角来完成对于武士精神的观察、理解和传承,也是一个颇有看点的立意,因为这中间纳沙个人经历反映出来的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会是矛盾的一个方面。纳沙在宁静的乡村中,通过与胜元和其他武士的朝夕相处,使他对于武士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东西方在观念上的冲突是显而易见的,比如纳沙和武士们最初在对待死亡的态度上的语言冲突。但电影同时安排了通过人性中的共同之处使文化差异很大的两者之间最终相互接纳:纳沙内心在美国剿杀印地安人土著居民的过程中形成的对于强势种族的怀疑和个人痛苦,使得他在逐渐接纳反叛武士这个当时在明治社会中同样属于弱势群体的团体时,过程和情感的转变都比较自然。对于自我的怀疑是纳沙这个角色很利于汤姆·克鲁斯发挥的部分,可惜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对于印地安题材不敢涉入过深的缘故,在这一方面并没有更深入的刻画,而且纳沙同时还要冲锋陷阵和谈情说爱,为了商业目的,克鲁斯也缺乏更大的发挥余地。老实说,克鲁斯这次还是很敬业的,动作招式在我这样缺乏专业知识的观众看来,有利落凶猛的神韵,虽然人物的表演还是给人流于表面的印象,这一次恐怕剧本难辞其咎。
宏大的流行和低下的深情
史诗是什么?恐怕不只是浩瀚的战争场面或者社会画卷,更重要的是碌碌红尘辗转人间中,在人们心灵上下起落时传递、遗失或者毕生怀念的卑微低下的那份深情,这样的东西在历史浩浩殇殇的涌动里,是值得被我们反复书写、陈述、观看的。《武》在宏大的流行上面已经做到极致,但那些低下的深情在此处荡然无存,爱情只是为了建筑巨片的一个工整的要素。还记得大卫·里恩的《日瓦格医生》?那些偶然命运中不可逆转的深情,社会变迁肉体消亡都不能使之湮灭;《武》却在可以猜想的剧本中完成了一次对于人物命运在复杂历史中的简单化叙述。当然如果你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假期找到完全的视觉享受,那么请你把我上面说的话都当作是一个观众对于《最后的武士》一次不怎么满意的呓语.
5. 最后的猎人影评
关于这部电影,我做一个简单的影评。一部好的片子给人的感应该是一种精神的引领和愉悦。
好久没有看过这样的一部电影,能把人的心绪带走,带到那纯美、自然、和谐的天堂,那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那是少数的几个人坚守猎人哲学的地方……
【最后的猎人】完全融入一个独特绝美的环境,是一趟开创之旅,颂赞一种与动物及大自然完美结合的生活方式。
猎人,顾名思义就是在森林里依靠打猎为生的人。
打猎,或许已成为当今的一种奢侈消费,但是当它还是一种谋生手段或是生存方式的时候,它的魅力和真谛才能得以显示。
现在无论在地球的哪个角落,真正以打猎为生的人,已经很少很少了。原因很简单:一是,人们破坏了人与动物自然和谐生活的环境;二是,打猎的微薄无法满足人们膨胀的贪欲。那片森林消失了,动物被迫的迁徙,土地变得贫瘠,大自然偷偷的哭泣,这不是一个猎人的悲哀,而是所有人的悲哀啊。
很感谢这部电影,带我走进了梦想的天堂。
春天,沉睡的群山换上了新装,融化的冰变成了时而潺潺时而湍急萦绕在山脚的溪流,鱼儿欢愉的游戏,冬眠的棕熊醒来了趟着河捕捉狡猾的鱼儿,……一个猎人带着他心爱的哈士奇,或乘着一叶独木舟,漂流在峡谷,或穿梭于群山之中,追寻动物的踪迹。
冬天,冰雪封住了上山下山的路,封住了出来活动的动物,封住了一切,却封不住猎人的脚步,因为冬天的打猎是必须的,没有猎物,猎人们就要饿死、冻死在这深山里,猎人乘着狗儿拉着的雪橇,开始了艰难的狩猎……
驾雪橇在寒天中长途跋涉,划独木舟在激流中奔流而下,在雄伟的峡谷中遭灰熊与野狼攻击……这样的生活可不是闹着玩的,狗儿拉着雪橇在冰面上飞快地跑着,突然间,一处没有冻结实的冰面塌陷了,几只狗儿掉进了冰窟,猎人也掉进了冰窟,拴在一起的狗儿们相互帮衬着爬上了冰面,惊慌失措的逃跑了,留下了独自在冰窟窿里拼命挣扎的猎人,任凭猎人怎么呼唤领头的老狗,也不见狗儿们回头,径直的走远,绝望的猎人终于喊出了自己最不信任的新来的“阿巴士”,狗儿们只有这只新来的小狗听出了主人的呼救,硬是倔强的拉回了狗儿们,把主人拽出了冰窟窿……真是感人啊,信任何须语言啊!!
阿巴士,一只哈士奇狗,因为猎人原来最钟爱的哈士奇“纳努克”在大雪封山之前随猎人进城时,不小心被汽车压死了,那可是猎人的命根子啊,就这样的死了……临走的时候,城里的好朋友送来了一只和“纳努克”很像的“阿巴士”,可是一时间猎人怎么也不能相信,这只新来乍到的小狗能和自己失去的爱犬
比,似乎越看见他就越想原来的“纳努克”。
狗永远都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聪明狗儿总是能够了解主人的心思,就这样默默地,爱着主人,保护着主人。
在这部电影里,最最多余的就是人类的语言,猎人熟悉这片山这片水的一切声响并能熟练的模仿,得以共存和谋生。更为叫绝的就是电影的配乐,从始至终无论怎样得风云变幻四季更替,华丽动人的管弦乐都极尽所能地刻画了北方极地的静谧光影与壮丽之极地景观,撩人心弦的音乐片段深刻的描绘了对自然、动物的尊重与共处的智慧,交织而成一段荡气回肠、缭绕人心画面
最为可敬的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并不是一个虚构的人,而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这就是最后一个坚守猎人精神者,依旧生活在大自然中,坚守古老的猎人哲学。这名最后的猎人名叫诺曼,50岁,与伴侣涅芭斯卡生活在一起。诺曼在影片里说了一句这样简单而又发人深省的话:“我的幸福取决于,我和周围环境的关系,我喜欢大自然,而且我也是她的一部份,人类和自然已经脱离关系了,我需要和大自然交换、分享……如果人类详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和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去破坏它”
诺曼设陷阱诱捕动物许多年,并不需要社会所能提供给他的东西。他和自己养的狗吃猎捕来的动物或鱼,他的雪橇、球拍、小屋、独木舟,全都是自己用森林砍伐来的木头制作而成。皮革是伴侣涅芭斯卡用古老的方法为他鞣制,就像古代的塞坎尼印第安人那样,从动物的脑中抽取鞣酸,之后再以烟薰毛皮。猎捕山猫、河狸、貂、狼、狼獾,则为他们提供其他所需。每年春季来临,他都会前往白马镇或道森镇贩卖毛皮,并添购一些生活所需:菸丝、弹药、需要更换的陷阱、面粉、火柴、蜡烛,以及无线电用的电池……。
8年前,他因为诱捕动物赚了不少钱,于是他添购一部雪地自行车,不过他很快便放弃了:雪地自行车太吵、太昂贵,寒冷的天气也无法发动。后来有一天,他差点因为它而丧命:一场大风雪中,它在一片荒芜的高原上故障。他徒步穿越风雪,往有树木的地方走去,否则将面临冻死的命运。他一直没有回去找那部雪地自行车,而是回去找他的哈士奇猎犬们,它们不会故障并且忠心不语,就是这些让诺曼舍不得退出。
诺曼与涅芭斯卡明白,大地如果失去了动物、植物、河流、风,甚至颜色,就一无所有。诺曼跟踪一头动物时,会长时间观察它,理解它对周遭环境的认知:即印第安人所谓野生动物的。
电影里有一句话挺有意思的,就是当诺曼拿着毛皮到镇上的收毛皮的店里时,店里的活计一个黑人说“现在一个白人再把毛皮卖给印第安人。”是啊,这个世界变了,我深深地记得,第一次认识猎人就是在一个《探索》的节目里,真实记录了一个印第安人生存经历,在茫茫日益恶化的沙漠里,动物越来越稀少,要捕获一只动物是相当的艰难,不停得辨认着动物留下的任何痕迹,脚印、粪便、咬过的草或者树叶……我不记得那个印第安人为了追那头羊在炎炎的太阳下跑了多远,只记得羊累的已经跑不动了,很无奈或许更有点狠钦佩的对视着没有丝毫放弃欲望的印第安人,想必死在这样的猎人手里也是一种光荣吧。
猎人,是一种生活态度,并不取决于你猎到了什么动物,更是一种生活经历。诺曼拒绝现代生活,并成为最后一位诱捕猎人,是因为诺曼了解现代生活对他而言犹如蒙住了眼睛滑下山坡。诺曼是一种哲学家,坚定地相信与大自然共享及交流的观念,对位居食物链顶端的奇怪动物--人类的平衡而言,是极为重要的。我知道我没有办法成为像诺曼一样的猎人,因为成为一个真正的诱捕猎人是需要很多的知识技能以及经验的;我知道我没有办法在一个纯朴原始的环境下生存,虽然我们都能在所谓的文明社会里赚到钱,但是我们并不具备生存的能力,像你我有谁会把一个种子种下让它开花结果?当钱换不来我们所需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更不用说野外生存的能力了。我知道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安宁、自由的生活是我所向往的,但是我怎么也融入不了,一切只能是梦想——如果有一天不再为儿女、父母操劳的时候,我和我的爱人,能找到一个小村庄,过一段自给自足的生活,享受一下生命的安宁与自由,哪怕只有一天……
6. 影评范文 写一篇关于《致青春》的影评
《致青春》的影评范文可以以对照原著为主题,从影剧情节、拍摄的镜头角度来进行评价,最后总结剧中演员们的演技水平。
正文:
在《致青春》的影视改编版中,这版堪称还原度最高的一部,大多数小说中的桥段、人设甚至对白都悉数保留。制作上也尚属用心,尤其在开篇的时候使用时光回溯的方式交代了林静与郑微的关系;
(6)最后的我们影评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自喻为“玉面小飞龙”的郑微,怀着对邻家哥哥林静的爱意考入大学。当她联系林静的时候,却发现林静不告而别,匆匆出国留学。生性豁达的她与同宿舍女生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开始享受着大学时代的快乐生活,直到她意外爱上了学长陈孝正。而刻板敏感自尊的陈孝正却在毕业之际又选择了出国留学。
几年后,林静和陈孝正先后归来再次走进郑微的生活,而美丽动人的好友阮莞意外离世,促使郑微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在经历了与陈孝正跌宕起伏的爱和林静的细心呵护之后,郑微明白了什么才是平凡的幸福,并最终选择了更加成熟阳光的生活。
7. 《最后的武士》观后感
天皇在最后被武士刀所动容,说出了电影所要表达的最有分量的话:we can not forget who we are or where we come from!
电影故事的主要矛盾,以最尖锐的方式--战争展现出来,就是新旧势力的冲突。旧势力,是“顽固不化”的,是“冥顽不灵”的,但是,却是魅力四射的。当工业革命带着政治进步机械的无情的碾压着武士道的时候,当洋枪大炮带着分皇权订法律驱逐武士道的时候,一个彻头彻尾的“新”人,来自美国的上尉,却被“苟延残喘”的武士道所吸引。武士道,那是土著的信仰,就像印第安人要割下敌人的头皮--Algren深深忏悔敬仰的印第安文化。这也提醒着我们,这是部彻头彻尾的美国片儿...
在改革中,除旧是无法避免的,这是进步所必须的。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走上了强国之路,但是就像影片中所表现的一样,武士道并没有被完全抛弃,并没有被埋没。反而从另一个层面上武士道精神被发扬光大了,众所周之,那是军国主义,纳粹。
在而后的战争里,不管日本是侵略还是反侵略,都体现着他们的武士道精神,奋力搏杀,效忠天皇,遵守纪律,甚至战败剖腹的也不在少数。不管正义还是非正义,我们不得不承认,日本人的骨子有种坚韧不拔,那就是武士道。民族精神支撑着大和,在战后迅速繁荣,走上发达。经济的腾飞自然与他们执着,严谨,遵守,坚韧是分不开的。
影片借主要矛盾,借新旧冲突,要探讨的是传统文化的,说土著文化也好,的继承问题。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传统文化传统信仰是不能丢的,民族魂都丢了,那还混什么啊?同样的问题也摆在我们的面前。日本腾飞了,美国人有在欧洲的根,这基督那天主。我们呢?
封建制度在清朝迎来最后一个鼎盛时期,康熙知道学习、宣扬汉文化,学儒立国。千百年来,儒家学说支撑着中华民族的魂魄。可在封建之后,中国迎来了特殊的状况,内外忧困,封建的戊戌变法救不了中国,压着三座大山的资本主义救不了中国,历史选择了共产主义。就像电影中说的“国家和人一样,有着自己的宿命”,共产主义和儒家所宣扬的大同是多么的相似!似乎千百年来的传统应该继续...但是...学过近代史的都知道,发生了什么,共产主义的“焚书坑儒”。常年的黑暗,让历史的英雄们习惯于斗争,甚至在和平时代也要在枕边掀起斗争才好。斗争之后,百废待兴...一个伟人划了几个圈圈儿,定了一个中心,带着中华民族开始了经济建设的和平时代。
似乎所有人都忽略一样旧的东西,在各种各样的斗争它被磨灭了,被消损了,只能苟延残喘于学者的研究里,残喘于应试用的课本里...那就是传统文化,就是儒家,或者道家法家佛家,任何曾经支撑着华夏民族昌盛了千年的精神力量。
影片里武士刀传承了武士道,我们的论语呢?那是用来考试填空的!儒学在韩国昌盛发展的时候,新加坡以儒以法立国的时候,孔子学院在海外声名鹊起的时候,我们的国人在疯狂的经济建设,在疯狂的追求GDP,在疯狂的为了考试为了出国学习英语...
现象摆完了,一个影评所能做到的,也就改结束的,让我们用风靡在中国的语言结尾吧:
We can not forget who we are or where we come from!
8. 影评最后一段写多了有没有影响
影评:
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藏着一个人,每次想起他的时候会觉得一点点心痛。但我们依然愿意把他留在心底。就算今天我们不知道他在哪里;他在做什么。但至少知道,是他让我们了解什么是“初恋这件小事”。
嗯,好久没有如此陶醉在这样一部简单的电影之中。
安静下发现,融合过去现在,触觉仿佛在时光的消遣中逐渐麻木,颓废明目张胆的铺满生活的每个角落。
不曾连接来与去的行径,断点徘徊,渐行人海,偶然间,那个匆匆的彼此擦肩,谁都不会成为谁的谁。
只有长久以来埋藏在心底的那份悸动,却肆无忌惮的在这个冬日的暖阳中缓缓流淌,温暖着那份曾经遥远的记忆。
我相信,久违的感动,总会在某一个特定的转角与之邂逅。
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是曾经的小水,抑或是阿亮。总是遥遥无期的盼望着那个被注视好久的身影也能投来一眸目光。
也总是心潮澎湃的在笔记本中记录下与ta之间那些似有若无的接触,一厢情愿的情愫,总在暗涌的心底独自甜蜜。
或许,那些逝去的遗憾,便是生命的魅力…
目前学泰语中,歌曲很好听,翻译部行...
9. 求最后的拥抱电影 影评 完成学校作业 不用太专业
内心与外表
最长的拥抱是我很少能看的进去的文艺片。平时印象中的文艺片一般是那种情节枯燥简单、表现手法复杂、又无聊的一种片子。但是今天这部片子带给我了另外一种想法。
当进入放映厅的时候首先进入到我眼睛里的是开头的那一串独白与摇晃的镜头。镜头琐碎而杂乱无序。配合着那仿佛是电视散文的独白,给我一种新奇的感觉,我想看下去。想知道是怎么回事。也是这段中更吸引我的是那种镜头吧。因为文艺片一般是运用慢镜头而非那种杂乱无章的琐碎镜头。带给我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在慢慢看下去的以后,带给我的是迷茫,总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我非常不理解片子想表达什么。一个貌似是想自杀的女人在往下扔钱的时候发现一个身无双臂的男孩子。于是跟男孩子回家。而男孩子的家里是一个开车的中年妇女与一个行动不便、不愿意说话的孩子。
在我觉得有些无聊的时候,片子的配乐又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在本片中有多处声画分离与声画结合的小情节。有时候画面往往是一种俱进与静态的、缓慢的状态,但是却运用的节奏感特别强烈的音乐去配合。而有时候,又是画面与节奏相符合,快则同快,慢则同慢。这引起了我的好奇。随着深入的观看下去,发现这个是有迹可寻的。音乐更多的是表现女孩子的一个内心独白。
在随着时间的慢慢过去。我大致了解了一些故事的情节。女孩子叫小北,是外地来京求学的大学生。不知为什么做了一名代孕的妈妈,而又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把孩子打掉了。在她站在楼顶扔钱的时候看到了下面一个失去双臂的男孩子,于是跟男孩子回到了家。男孩子叫宫平,在十岁的时候失去了双臂,母亲一直因此而自责,家里还有一个孩子是一个失去了父母的孩子,而她腰部也因为事故受伤,无法独立行走。故事就是在这几个人中展开,总体表达了小北在包括宫平在内的一群身体残疾的人中体会到了活着的一些真谛。从而去帮助这些孩子,最后在宫平的帮助与关怀下找到希望的故事。
这是一个有内心创伤的人向一群残疾人产生学习什么叫活着的故事,这是我的感觉。片中也适当的揭示了一些当下社会的一些不平等与不好的地方,如假残疾人、代孕、遗弃残疾儿童等社会问题。但是角度与程度都适中,让人能知道导演想表达什么而又不反感导演的表达方式,这是很可取的一点。
画面的构图更多的是运用局部特写,体现一些平时我们不会注意的人与事情。而通过小北的视角,让我们体会到了一些平时我们不会关心的人与事情。画面更多时候是凌乱无序的,尤其在那些主观的运动镜头里,几个不同时空的画面来回交叉错乱的出现,让观众眼花缭乱。运用手部、脚部等局部特写体现出小北当时的心情,有宫平脚部的特写体现出宫平那与常人不同的地方。用宫平的脸部特写表达宫平的生活态度,用母亲的眼神的局部特写表现出一个悔恨母亲的内心等等。通过在网上查找,发现这个导演不是一个一般的导演,他的涉猎十分广泛,又学过外科医生。他的拍摄风格新颖、与众不同。这让我理解了为什么以前在文艺片中看到的那种感觉这部片子里没有。
其实说了这么多,这部片子带给我更多的是一种对于文艺片不一样的理解,一种新的视觉观念,在我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会借鉴片子中的一些视觉观念。不要过于传统,加入更多新颖的因素,会带给别人不同的视觉感受。
10. 影评怎么写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写影评,应该把握好这样几点:捕捉住感受点。一部电影涉及的方面很广,需要品评的着笔点内很多。容这就需要对电影反复回味思考,用心灵再度感受,把握往影片中最能动人的地方,并使之在自己的笔下得到理性的升华。
立意要新,开掘要深。写影评要有新意,要有独到的见解,抓往要点,自感而发。要做到有新意,一是要抓住影片内容,结合台社会现买;二是要准确把握住影片的精神实质,挖掘影片本身所包含的深刻内涵。
开始练习写作影评时还应该注意:语言要朴实,要个性化。写影评一定要讲真话,讲自己的话,不要抄袭别人的评论。唯独自己的感受和朴实的语言,才会使自己的评论富有个性和新意,也才会给读者带来清新的感受。
(10)最后的我们影评扩展阅读:
电影评论的目的在于分析、鉴定和评价蕴含在银幕中的审美价值、认识价值、社会意义、镜头语言等方面,达到拍摄影片的目的,解释影片中所表达的主题,既能通过分析影片的成败得失,帮助导演开阔视野,提高创作水平,以促进电影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又能通过分析和评价,影响观众对影片的理解和鉴赏,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从而间接促进电影艺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