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影评
1. 魔戒的影评
电影别出心裁的用了咕噜从前的经历承上启下,作为《双塔奇兵》过渡到《王者无敌》的引子。像是咕噜回归现实的梦之通道。即而,新的故事开始。自然委婉,不露一丝人工刻意的痕迹。
关于咕噜不甚掉入河底恰拾魔戒,心生邪恶掐死哥哥的这段插叙。很多人认为是用来表现魔戒惟我独尊的强大恶势,以此暗示弗罗多一路上重重的精神磨难。其实从另一种角度观望,魔戒不过是面魔镜,它不是让人变坏而是将你内心险恶反射进而无限扩大在你的瞳孔。我哥说,不见得咕噜几百年前每天钓钓鱼你就看得出他曾是个单纯善良的霍比特人吧。这个小怪物后来之所以变得人不人鬼不鬼,多半是由於长久来永无休止的内心挣扎。一个人最恐惧的事莫过于自己封锁暗处的隐私抖落眼前。一个生命最艰难的事莫过于和自己灵魂上的负面持续斗争。
弗罗多也并非圣贤。他虽然心地善良却到底不过凡夫一介。日常生活中他不可能完美的毫无瑕缺。魔戒自靠近弗罗多那一天起,不仅使他踏上了千辛万苦的征途,更意味着他与自己潜藏的灵魂负面进行一场持久较量的开始。最终弗罗多也没能将魔戒扔下熔岩。而我分明读见他蓝宝石般的双眸中,那交错着不忍却无奈的绝望。他终是无法战胜外力所致的另一个自身。
《西游记》中,孙悟空那样一个曾经大闹东海地府天宫的朋克,一样在西行时屈服于唐僧和如来的管辖。最后连自己都难免变为统治阶级。西行81难如激光般炸平了石头尖锐的棱角。同时亦成了孙悟空打败自己的过程。
且不论托爷爷本意如何,对於我们这些没看过原著的人来说,一千名观众心中自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用某种深入的尺度来衡量,无疑上述论说更能体现价值感与可观性。
壮丽的战争曼陀罗
刚多国古堡留给印象的清晰轮廓,是宛如白银玉石般层层围裹在悬崖峭壁上的雄伟城池。当甘道夫骑驾白马盘绕飞驰,奔越民众和集市,直达顶端居高临下的国王寝殿。我已不难想见,佩兰诺一战的爆发将会导致怎样一种覆灭性的残酷美感。
佩兰诺战役因为有击鼓巨兽,戒灵飞龙,战象甚至一片好似《加勒比海盗》里搬来的亡灵军团进行海陆空三重参战,其场面自然要比第二部中的圣盔谷战更显壮观。飞龙时而展翅高翔时而俯冲低鸣的视角变换着赏识史诗气魄的立体切面。亡灵援军如潮如浪地蜂涌蔓延现身不为人知的冥界力量。烽火跨越山脉起伏,峰岭延绵,千年冰雪托起它在云霄之上的升腾,最终落到罗翰国缭望的边境顶点。如同一道天启星光,接连燃烧着人类共有的希望。
如此气势在恢宏程度上绝对胜于《双塔奇兵》。但是缺乏上部那种让五脏六腑为之颤抖的强烈震撼。《双》因为有美丽出尘的精灵神箭手们参战,魔军的丑恶在反衬下更加无限放大。视觉反应便是超越光速观望远古神话的上演。加上阴暗流派的背景音乐,给战场惨烈的画面增添一抹淡淡苍凉的颜色。昼之明终归不如夜之暗来的深重。所以佩兰诺光天白日下的战争,始终不及圣盔谷那种深不可测的无尽黑夜更具压抑感和紧迫感。
领略过魔戒的特技制作,什么哈里波特,什么星战终结者蜘蛛侠,真的都可以见鬼去了。我不敢这么说黑客,因为黑客蕴涵着太多晦涩难懂的哲学。但是黑客系列的战争场面显然不如魔戒系列扣人心弦。前者带来的更多是新鲜,刺激和喧哗。恍如小时候看变形金刚打来打去那般精彩而空洞的心情。隐存在机械中的人性只剩下些许冰冷的残余。然而中土平原却是充满人性情感的战地。人类无力到达善与邪的彼岸。但遥相守望的各族生灵终会重见恶势在勇气中竭尽的宽慰和释然。
观影时我无从所知。为何没有煽情的情节,不见悲剧的收场,亦无现代都市剧的孤独空虚感,没有原因没有理由却足以使我热泪盈眶。直到告别朋友们,独自回家的路上陷入冥思,才慢慢理解原来那是被高科技的社会浊蚀的本性。血液里丧失多年的温热再度沸腾,激撼着灵魂底处就快逝去的某些东西恢复了电流感应。
奇幻故事中的人性世界
西方神话无论人神,都是以人性结构为主的。古希腊神祗宙斯与众女神的感情纠葛这样体现,北欧异教的奥丁神与其众儿女亦是如此。因此魔戒故事里便有了精灵公主阿尔温和人类勇士阿拉岗之间的旷世恋情。而东方文化素来将人和神的性情以不同境界划分等级。天蓬元帅何以被贬下凡成了猪八戒,为得就是这个清规戒律。所以气质脱俗的精灵可以主动热吻阿拉岗,却始终不必像嫦娥那般寒气凌人。
但是这位神仙公主除了拥有不食人间烟火的容颜,除了透明纯蓝的眼珠和飘逸的行走姿态,几乎让人想不起她的存在理由。虽然pj导演认为叫阿尔温上战场纯属蛇足,但是仅凭声色影像的直观,确实令我无从感受她那所谓的精神意念。满眼尽是她目光呆滞,黯然失色的模样。怎么看怎么都像是等人家把仗打完了,她趁机跑去嫁给阿拉岗坐享其成。
倒是罗翰国公主伊奥温,个人感觉影片中血肉丰浓的人物之最非她莫属。自她身穿白色长裙伫立城头那一刻起,我已能想见这个女孩心中的广阔天空。她懂得如何争取自己的幸福。而面对情感的失落,她更加清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理想追随。没有栖息的爱是比死亡还要冷酷的冰川。伊奥温执意上了战场。金发起舞如风中白帆,深绿眼瞳目光炯炯。与身边那群英勇男儿毫无差异。她和他们一样放声呐喊,预见自己终有可能倒在滚烫的血泊中央。但无论是生是死,得到的自由早已覆盖住那一点点微弱的伤。
伊奥温不是童话里的公主。她不是只会坐在华美幽黯的后宫持续无用的想念。亦不会让万段柔肠在荒野林间谱写流亡曲。她才是真正手持神剑,飞身驾马的绝世精灵,于战火硝烟的百里沙场上纵横驰骋。
电影一直用相交的两根线索编绘故事。我不理解为何很多影迷觉得弗罗多惹人厌恶。在我看来,他是人性善面的极致代表。“善良” 一词不仅仅是心肠柔软的意思。它同样包含一个人对理想的诠释和对责任的实行。这个身材矮小的霍比特人所承载的,或许是连天神都无法企及的灵魂。所以萨姆对弗罗多那种拼死护送的忠诚,绝对不能和同性倾向混为一谈。因为一个真正纯洁正义的生命,他身上自会散放出令任何人感到震摄的光芒。
听说原著语言优美非凡。不过电影台词大多采用了简明的方式。可就是这些简洁的对白,却有一股直捣人心的份量。比如开头不久萨姆把所有食物留给弗罗多时说的那句:i am not hungery。短促的言语暗中凸显萨姆作出自我牺牲时所下的决心。而当弗罗多体力不支在石壁上倒下的时候,精灵女皇向他伸出带着光和热的手掌。this task is appointed to you. if you don’t find a way, no one will。这句话并非冥冥中精灵女皇带给他的力量。而是自己必须完成的这个使命,扎在内心根深蒂固的重量。
伊奥温战胜戒灵巫师后,伏在父亲身旁哀哀哭诉:i am going to save you。国王平静说道:you always did。即尔安详地永恒沉睡。这个“did” 已是不会再有下一次机会发生的过去时。国王记忆中最后一幕长新的情景,是公主那令人即使面对死亡都会感到安慰的勇敢坚强。然而生死无情绝不为此迟疑。它依然在瞬间筑就永远不可逾越的围墙。
印象较深的还有决战前精灵哥哥对矮人说得话:what about if we die side by side with friends?记得他们以前总喜欢比试战绩。精灵哥哥轻功征战象时矮人还斤斤计较了一句:that couldn’t be counted as one。有趣的小心眼使人发笑。既然一切都将可能终结,假如死亡能让友谊和希冀永恒,那么生存的尽头又有什么值得恐惧呢?
我本是个感性的人。就连《海底总动员》这种动画片也能让我鼻腔酸楚。观看魔戒更是不止一次地湿却双眼。这种经由人性相通的连接点引发的共鸣,是否就是遗忘在成人世界里,泪水的恒温?
瑰绝的音乐诗篇
大概本身迷恋另类的关系,总觉像魔戒这样的电影,应该由深受古文明熏陶的欧洲音乐人但当配乐制作。事实上魔戒系列的原声音乐抛不开和歌特及新古典流派一脉相承的关联。起初精灵族行走林间那个场景,如诗如画,仿佛一出梦境显形在时空隧道的彼端。多么像歌特金属和darkwave一贯表达的典型意境。
由於影片需要,背景音乐的主调是澎湃激昂的。而有些场面加入些许苍凉的调子,便是喧闹背后令人动容的寂静。好比法拉墨出征时梅利的那段清唱,以及高潮处如歌剧般的男女高音合唱,都蕴含几分歌金的神秘色彩和darkwave的幽暗氛围。音乐是比画面和文字更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有时战争场面的气魄,或许只需一篇冰凉而惨淡的曲章,就能表现淋漓。记忆中那些沉郁悠扬的旋律,听起来仿佛远远传至的天籁。优美,似有,似无。到达耳膜深处却有一段遥遥无期的路途。
很难想象一部壮阔而漫长的史诗,如何能每个情景和细节都制作的如此精致,完美无瑕。这种感慨犹如前阵我反复聆听的速度金属。那种追求旋律速度的东西,竟也能做到重型和古典的并存。听说魔戒原本有意请奥地利乐队elend制作配乐。且不论真假,黑暗乐系的氛围与神话故事的主旨总是最贴切的。
有人说,魔戒系列实为现代科技和人力结合的智慧结晶,却是电影界的悲哀。可为什么一定要把它嵌进传统电影史的固有模式中去呢?它为我们带来绝美的视听享受,令我们重拾迷失在都市楼群中的人性情感。比起史诗的悲壮浩瀚,人类艺术观也只不过是相对渺小的产物。如果没有电脑特效的辅助,所有这些辉煌又如何灿烂在我们的瞳孔?
写到这里,室外已是暮色渐暗之时。华灯初上,纷繁夜景,恍若隔世。能够触觉到任何一种丰富的感动,生活都是个美好的存在。
作 者:紫夜精灵
真正的勇士
总会在朋友危险时第一个拔刀相助
总是会对待兄弟和朋友心口不一
却在暗处关心他们
带给你光明的友情 带给你爱情的纯真 带给你奇迹的知识
带给你温柔的诚实 带给你希望的勇气 =转
2. 求一篇任何电影的影评
让子弹飞 集黑色幽默 动作 感情等于一身 很好看
让子弹飞》的一些暗线,隐喻,野心和吹捧。 姜文拍电影,也图个被认同。他的四部风格各异的电影,都有强烈的自我表达欲望。每一个片中的“我”,包括夏雨演的,都是他内心的部分投射。其前三部电影表现出来的选本、选角的眼光,节奏、镜头的把握,讲故事谈思想的水平等硬实力,在吾等小青年心中已然封神入圣。但姜文不满足,他追求更广阔的认同。《鬼子来了》被禁,《太阳》票房不佳,这些不认同的声音在姜文心里絮絮叨叨挥之不去。
两年多后,姜文射出来的,是经过精心构化,寻求破局的子弹。他的野心是得到同行,大众,小青年,大神和官府共同的认同。一言以蔽之:
我姜文,“站着”也能把钱赚了。
我从没见过国产导演有如此之大的野心,这野心听起来又如此的不可实现。同行是冤家,小青年想脱离大众,大神要高于小青年。 最重要的是,官府认同的,小青年和大神就不认同。大众同行还算容易同时取悦。但小青年,大神和官府这三群,在态度上冰炭不容。
现实正是如此,在官府放行,喉舌大赞之后,电影自身素质迅速赢得了同行和大众的青睐。 广大小装青年们在短暂的观望后,看到宁财神同学的一句“姜文王朝来了!”后立即拜倒投诚。罗永浩,今何在等大神迫不及待地跟跳出来,“日,评价这么高,不至于吧。(这电影没啥思想啊)”,“下次拍个更有追求的电影”,“你们到底为什么激动啊”。 更极端一些的人开始咒骂,“姜文背叛了我们背叛了理想,腐化了拜金了追求票房了”。“站着,也能挣钱”这种事在他们眼里是没门的。 “你媚俗了大众,让大家都看的懂,你就已经跪下了。”“你媚俗了官府,不玩政治讽刺了,你就已经跪下了!”。
连我这个不合群的小装青年,看完后也充满了疑惑。前两小时被导演带着高速狂飙,爽透了,结尾的节奏变化却让我无所适从。张麻子打倒了黄四郎, 最后却一无所得,兄弟女人也离他远去。他骑着白马缓缓离去的场景让我十分落寞。虽然最后的那场“起义”倾向危险…但这就是姜文电影里想说的么?
子弹呼啸而来,透体而过,我却没一点感觉,好像没打中一样。搞的我连影评都不想写了。
姜文说:“让子弹飞一会儿”。
电影的开头,张麻子对着白马开了一枪,这枪瞄准绳结,打中却不打断。白马继续跑,绳索已不能吃力。让“子弹飞了一会”,绳索终于断裂,白马才四散跑开。电影的结尾,姜文对我开了一枪。 白马在我脑中奔驰一夜一天,绳索终于断裂, 我才舒服了。
如果你看见了那思绪拖出来的暗线,就会明白宁财神说错了。“姜文的王朝,永远不会到来”
影评这么多,吐槽点最多的就是周润发饰演的黄四郎了。这个地主恶霸,说单词,玩“介错”,还总要拽拽文,钱也多的离谱。这些特质可笑,不必要,也不合理。 但揭开暗线的线索,就在于这些“不合理”。 影片的暗线,几乎都巧妙得埋在笑料之下。姜文专辑看《让子弹飞》《鬼子来了》《太阳》的朋友可以到锐影网www.ruifilm.com在线高清观看 。
问题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1920.
葛优演的马县长,在刚进鹅城不久就说:“不好,我们来晚了,前任县长已经把税预征到90年后了,都到2010年了”。 原著中故事发生在193X年,是姜文特意改到1920年的。
问题2:黄四郎只是个地主恶霸么? 没那么简单
黄四郎交给假麻子(胡军)地雷时,说了很多:“北中国我不知道,但这种限量版地雷,整个南国只有两个”;“第一个在辛亥革命时炸了第一响”;“惊天,动地,还泣鬼神”;“1910,made in U.S”
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这1910年才生产。 黄四郎不但知道辛亥革命的地雷是什么型号,还拥有唯一一颗双胞胎地雷。 请问,黄四郎在辛亥革命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黄四郎参与了在武昌起义的核心策划,是辛亥革命的老资格革命党!不信?下面还有佐证
问题3:张麻子只是个土匪么? 当然不是
电影里很明白的说了, 张牧之,早年追随松坡将军(蔡锷),17岁时即为其麾下手枪队长。是讲武堂出来的(考虑到蔡锷,应为1909年成立的云南陆军讲武堂)。蔡锷在日本死后(1916),张牧之回国,落草。
蔡锷何人?梁启超高徒,民国开国元勋,护国军神。 1911年辛亥武昌起义后20日,蔡锷就在云南发动重九起义响应革命。1915年又发动护国讨袁并取得胜利。张牧之早年即追随他,也算是 辛亥革命党对老资格。
张牧之和黄四郎还曾是革命战友? 影片给出了明显的线索
问题4:1900的一面之缘?
张牧之与马邦德赴黄四郎的鸿门宴时, 黄四郎说。“20年前,我和张麻子曾有一面之缘”。从影片可以看出,黄四郎一开始就知道假县长就是张牧之就是张麻子。这句一面之缘,是他刻意点开的敲山震虎。影片确凿的发生在1920年。 20年前就是1900年。
黄四郎和张牧之在这一年见过面? 那一年发生了什么? 我们继续从张17岁当上蔡锷手枪队长入手。
问题是,张牧之现在多少岁,又是那一年遇上蔡锷的呢?
蔡锷1882年12月出生,1899年在时务学堂的老师唐才常德资助下赴日本留学,1904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 回国后先后在湖南广西云南等地练兵。
如果张是1904年后见到的蔡锷,那么1900年时张牧之不超过13岁。 这样的孩子不应引起黄四郎的注意。且1920年时33岁,似乎又嫩了一些。蔡锷活到此时也不过三十七岁。 1899年之前的蔡锷不过是个16岁不到的学生,虽然已经声名不弱,但也不至于配个手枪队长吧。 张蔡相逢,应为1899-1904年蔡锷留学时发生。17岁的张牧之,又为何会给一个留学生作手枪队长呢?
查了一下,1900年时,唐才常策划在武汉发动“自立军起义”。 蔡锷闻讯即回国响应老师。但唐看他年纪小,就派他去湖南送信。 后来唐才常被张之洞拍平, 蔡锷身在湖南躲过此劫,又回了日本(其实这时候他才改名叫蔡锷,才去学军事)。我以为,张牧之当上蔡锷手枪队长,正是这一年。 估计是唐才常不放心蔡锷一个人走,派了张牧之这个同龄毛头小伙子,给他当的保镖--”手枪队长”(估计是光头小队长)。 这样算,1920年影片发生时张牧之37岁,也很符合人物形象。
黄四郎会在1900年认识张牧之,两种可能。1是黄也参与了自立军起义,在武汉或者湖南见过蔡锷与张牧之。 2是蔡锷把这个手枪小战士一起带到了日本,然后在日本和黄有过一面之缘。
我更倾向于后者, 因为黄四郎和张牧之,显然都在日本混过不短地时间。
问题5:张牧之黄四郎都混过日本? 应该是,他们都对介错很熟
先来介绍一下介错:
日本人不爱上吊爱切腹,他们觉得切死自己挺光荣的。 但切腹挺难操作,一刀捅进去,一时死不了还特别疼。身体倒得七扭八歪,挣扎起来满地的血,死相难看,特别不体面。故很多时候切腹者会让一个信赖的朋友当「介错」。介错人手持长刀站在其身后,在自杀者的短刀切腹的一瞬间砍下他的脑袋。
切腹大家都熟,但介错就相对冷僻。 更别说在没网络和电视的1920年, 如果不是对日本文化相当熟悉的人,根本说不出这俩字吧。
黄四郎在鸿门宴上说“要是这三个人供出我来,我就切腹,请兄台当我的介错”。 张牧之说“你搞错了,介错人用的是长刀”。两个人应该都在日本待过相当长的时间。 尤其是黄四郎,好端端的中国人没事谁能扯到切腹去。张牧之要在日本混,只能是1900-1904年。因为1904年蔡锷回国后就没怎么去日本(其实我也不熟,蒙的),作为蔡锷的手枪队长,张牧之也不能去日本。等1916年8月,蔡锷病重去日本治病,当时张牧之一定跟着去了日本,但估计这段时间他可没兴趣研究什么切腹。何况11月初蔡锷就病逝了。
回答了这5个问题后, 我们重新看黄四郎这个人。 他留过西洋,也留过东洋。说话爱拽文,冒成语,国学功底算不错。你若把他看作一个土财主,这些设定显然有很蹩脚; 但若把他看作早期便追随孙中山的革命党, 那些设定就很恰当。
黄四郎,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土财主。 他是一个腐化的前革命者,现当权派。 在鹅城,他是“官府”的代言人。
我总结一下暗线:
1900年,张牧之追随蔡锷到日本,并与黄四郎有一面之缘。
1900-1911年,张牧之和黄四郎在同一个革命阵营,但无交集。
1911年10月10日, 辛亥武昌起义,黄四郎为核心成员。 10月30日,蔡锷在云南发动重九起义,张牧之也算核心成员。
1911年-1920年. 辛亥胜利后,革命者黄四郎,开始利用手中的权利敛财。他投靠了实力军阀张敬尧(还是张宗昌? 其实我没听清楚。 总不能是张孝准吧)这座靠山后,愈发肆无忌惮,横征暴敛,更以故乡鹅城为根本苦心经营,控制了民国小半的烟土交易,大发其财。
辛亥胜利后,革命者张牧之,不求权钱,继续追随蔡锷。 1916年蔡锷死于日本,此后张牧之对时局失望,干脆落草为寇。
1920年, 张牧之马邦德来到鹅城,电影开始。张黄斗法,掀起了一个小小的鹅城起义,胜利后张牧之分文不得,心爱的女人和他的兄弟们一起走了。这场“革命”,正如当年的辛亥革命, 他什么也没得到,甚至失去了很多。 他坐的chair, 也被别的man抗走了。
这就是姜文在此电影里内藏的政治隐喻。 谁会投入革命?蔡锷这样的英雄会,袁世凯这样的枭雄会,但最后得权的一定是袁世凯;张牧之这样的爷们会,黄四郎这样的投机者会,但最后得利的一定是黄四郎。 当张牧之再次掀起鹅城革命,他不为财也不为权,不为女人也不为大众。他对黄四郎说:“没有你,对我很重要”。
如果你们觉得这个隐喻还不够过瘾, 鸿门宴上还有句台词。“彼时彼刻?” “恰如此时此刻”(谢绝联想,请勿跨省)。
问题6:姜文要干什么? “让子弹飞一会”
解决了前5个问题,我们就明白姜文如何同时取悦小装,大神和官府三个群体了。 那就是打时间差。这是一部让子弹飞一会儿才能被解读出的电影,子弹中的火药藏在喜剧和商业的外壳之下,躲过了官府的剪刀手。 他若明白无误的指出黄四郎是由XX手段走上统治阶级的恶棍,配合最后的“鹅城运动”,那这片死的绝对比宁浩的《无人区》还惨烈。等子弹飞完,官府醒过神儿来,影片都下映了。
从技术手段来说,姜文为追求这个飞一会儿才明白的效果,刻意的将每一条重要的线索后埋一个包袱以转移注意力。 比如张牧之刚刚自陈身份,说自己跟松坡将军混过。 观众还没转过筋想清楚松坡是谁,葛优就跳出来插科打诨:“那一年,我十七岁,她也十七岁...”。在逗笑大家之余,将观众的注意力从“松坡”,“十七岁”这样的线索上转移开。避免影片立刻被看懂。
姜文的电影爱悄悄的牵扯些政治,但要把子弹对着官府打,未免自讨死路。他准备打向谁? 这就是本文最后要讨论的问题,也是姜文更大的野心所在。 看官们可以把他野心想的特别不怕死,但我可不敢胡写。我觉得他把枪口对准时下电影界,对准某位电影界的官府代言人。
让我们再回顾一下姜文那句“我姜文站着,也能把钱挣了”。这点野心,观众都看的出来,也不难理解这句有点揶揄闷头挣钱的冯小刚。冯导岂是在于这点揶揄的人?还主动客串了汤师爷,和葛优联袂出演赚钱众。(冯导不但拍片赚钱发挥稳定,客串也是稳定的头五分钟就死。)汤师爷落水而死, 葛优演的马邦德为求活命,一直在冒充汤师爷。 可以说,在电影里,葛优代表了冯小刚。马邦德说的,就是汤师爷说的。也是冯小刚说的。
汤师爷要赚钱,他向谁跪? 官府代言人“黄四爷”。 他怎么着挣钱? 黄四爷带头出钱,其他人就得跟着出钱,回头把钱还给黄四爷,得利三七开。
张牧之要站着挣钱,也得在汤师爷的配合下,先忽悠“黄四爷”先出了一百八十万两银子才行。
关键问题来了,汤师爷想赚钱得跪官府代言人黄四爷,冯导演想赚钱得跪那位爷?
时下电影圈里, 有没有一个“爷”,是公认的官府代言人呢。这位爷,如果像黄四爷一样恶劣,已成中国电影的毒瘤,就够好了。这位爷,如果像黄四爷一样发家,先投身于“导”,一步步的向官府靠拢,终究成“爷”,就再好不过了。
有没有这样的一位爷,让姜文这种爷们电影人觉得。“X爷,没有你,对我很重要”。线索还在电影里
理解子弹的政治隐喻,突破点在于姜文相对于原著,对故事发生时间的改动。
理解子弹的现实所指,突破点在于姜文相对于原著,对角色姓名的改动。
在原著里,黄财主的原名叫黄天榜,”黄天棒”. 在电影里,叫作黄四郎,“黄四爷”。
韩三爷,您得多么的无畏,才敢于把自己的名字,放在这片儿的出品人上? 您给这电影投了多少钱来着, 别是一千八百万
(原著师爷姓陈,没县长这人。 电影里分别安上汤,马二名。将将是个“冯”字,有点附会,放括号里图个好玩吧)
在电影后半, 张麻子对着黄四爷派出来的马车,虚射一枪,“让子弹飞一会”。 片刻,枪声四起。
《让子弹飞》上映一会后,终会成燎原之势。其它手里有枪的导演,编剧,演员,杂志,评论家们,都会迫不及待的把肚子里藏了多年的子弹打出去。
姜文必将瓦解一个“三爷的王朝”,“剪刀手的王朝”。让黑马们倒下,白马们得以挣脱沉重的束缚。但”姜文的王朝”,永远不会来临。他会从容的从椅子上站起来,让别人搬走。自己骑上白马,悠然的离开我们的视线,化为一个传说。
让子弹飞一会儿吧!
3. 就你所看的影片,写一篇简短的影评(100字左右)
[影评]赤壁影评: 其实我很喜欢 文/ 布衣苏梦枕
昨天打定主意去看<赤壁>,有朋友知道后,给我留言说:希望你活着回来.在影院,和同去的朋友也戏言说:
我是抱着被雷死的准备前来的.从没有见过哪部电影像<赤壁>这样触目惊心的,难道这电影周杰伦有客串不
成?(妈B的,我又冒犯周董了).豆瓣上,刚上映两天的电影竟然就有两百多条评论,首页更是创纪录的被《赤壁
》的评论淹没,纵观这些评论,多是调侃讽刺,经过这些标题党的强制教育,我便也无法避免的多了几十层厚的
防雷护服走进电影院,但却没有想到的是,<赤壁>完全不是这些人所说的那么糟糕,我活生生且乐哈哈的走出
影院,一边还对朋友说:还不错,我挺喜欢。
也许是有着先入为主的低要求,所以《赤壁》看的我是惊喜连连,不得不承认,这是我看过的最气势磅
礴的历史片(仅国产片而言),甚至拍着大腿说它是史诗大电影(与好莱坞那部无关)也不为过,如《指环王
》一样反复出现的俯拍拉伸镜头呈现出来的画面令人激动澎湃,壮观的场面设计实在是有好莱坞大片的,峰
峦壮阔,人马飞驰,腥风血雨,旌旗遮日,千里江面上舰船如蚂蚁溃堤似的急速前进,大战前肃穆宏伟的气
氛烘托的是相当到位。要说电影中最好看的,当然还属那场八卦阵,拍出了真正大片的范儿,敢说是冷兵器
战争场面的经典之作,画面阵势庞大,在漫天黄沙之中,万人井然有序,几个来回的鸟瞰镜头更是震撼人心
,关张赵甘轮流上阵,各有所长,朴刀大刀长矛还有拳头,简直是七种武器的三国版,看得人鲜血喷涌。
历史片就像女人的胸部,场面越大越好,不大哪里显得出八十万军力,不大你哪里又能感受得到齐分天
下的浩荡,《赤壁》的场面够大,但一个女人光有胸部不行,电影光有脸面也是不行的,还需要有饱满的内
核,〈赤壁〉的剧情设置十分细致,错乱有致,从孔融祭旗,赵云救子,出走东吴,智激孙权,孙刘联盟,
大破曹军,相比于《三国之见龙御甲》的粗陋难看,〈赤壁〉要显得严谨许多,纵然因为交代细节过多,使
得电影有些许漫长拖沓的感觉,但这些必要的剧情设置对于人物心理性格的激发是很有必要的,《指环王》
不也有让人看得昏昏欲睡的时候嘛。吴宇森有多年好莱坞大片的制作经验,必然也知道引导观众投入到角色
感情当中去的。他自己也说:“我并非想拍一部叫人沉重得抬不起头来的《赤壁》。我是想拍一部既有新意
,情感动人,又令人十分兴奋的历史片。如能同时表达出气壮山河的浪漫,则叫人更为兴奋。”吴宇森擅长
拍男人情怀,无论是〈英雄本色〉还是〈风语者〉,都是深情浓郁,悲壮撼人,虽然刘孙之间的惺惺相惜有
些许往日周润发与李修贤的风采,但〈赤壁〉里人物众多,感情戏摊薄下来,与宏伟的战争场面相比,显得
气势差了很多,达不到情深意透,令人无法深同其受的积压感情,在血战之际来个畅快的心潮澎湃。另一方
面,〈赤壁〉中几乎所有的演员都特别的用力,都想演好这个古代模样,把演技都神乎其神的发展成了眼技
,每一次的人物之间的对视,都透出意味深长的暧昧,有时还真让人寒毛直竖,大叹受不了。
也许是吴宇森太想拍出浪漫三国,对于人物之间感情的处理是太过于细腻,与古代人物含蓄隐忍的性格
不符,《赤壁》被许多人咬住不放的地方也在于此,说是篡改历史,恶搞三国,与李仁港的《三国之见龙御
甲》同等而论,认为《赤壁》也和《功夫之王》一样,是对中华文明无礼的颠覆,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是一
部从骨子里都透着不真诚的电影。其实不然,只怪对我们对三国太熟悉,脑海里根深蒂固的形象太具体,我
们怎么可以让关公不在马上耍大刀,又怎能让赵云长得像陕北农民一样,再要算上诸葛亮替马接生,孙尚香
的葵花点穴手,这样的颠覆,就更加让人急燥恼火,大骂四方了。
依我看来,这都是鸡蛋里挑骨头的小家子脾气,对这些人来说,走进电影院,仿佛都是花了巨大的代价
去似的,受了点气,就好象被导演迷奸了一样,觉得自己不被尊重受侮辱了,于是一看完电影就把所有的愤
怒都发泄在嘴角之上,舌缠骂得过瘾,全然不把电影当人看,试问,如果你不把电影当人看,又怎么好好的
理解一部电影,又怎么能接收到电影传达给你的情愫呢,一部电影终究是众多人的心血所注,谁也不会那么
无聊花几个亿随便拍个片出来。何况,费里尼也说:一部电影,表达真诚比真诚本身要困难的多。他们在真
诚的表达,换成影像传达至你面前,就变成了不真诚的表述。在我看来,〈赤壁〉尽管在对白和人物表演上
有着不小的垢病,但依然还有壮观的场面设计,细致的剧情设置,激动人心的视觉特效,怎么说,这都是一
部有着好莱坞血统的真正大片。对待〈赤壁〉,宽容一些,与其咬住不放(会咬断的,于它于你都不好了)
,不如把嘴巴松松开,如钱钟书说的那样“为沉闷的人生透上一口气吧”。
4. 大量征集优秀的影评,要求寓意深刻,文笔犀利,数量不限,选中者必加高分,请速行动!!!
燃情岁月
自由的气息是残酷的,Tristan流淌着熊的血液,追逐着自己的冲动。在Samuel的墓前痛哭的男子,长发飘扬,柔情似水,任何女人都难以逃脱那样深情地懦弱,susan也不例外。爱上狂野的自由,就意味着接受他残忍的选择,“即使我有了孩子,你还是要走吗?”Tristan几乎没有迟疑的翻身上马,尘土飞扬中抛下流涕泗流的爱人。他是爱她的,我坚信。只是,自由的天性高于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如此又怎么能顾全爱情的美满?年复一年的等待,只有莫名的玩意从孤岛或荒地寄来,还有铺天盖地的寂寞和深入骨髓的绝望。她没有想到过还有重逢,“永远太远了”,这是Susan的借口,因为那个以为永远到不了的等待终点居然出现了。我完全可以感受到她的后悔和惊异,命运是如此的捉弄,小伊莎贝尔的礼服、跨坐在Tristan脖子上玩耍的samuel,那原本都是她的,熬过了那些年空洞无望的等待,还要忍受将爱人和梦想拱手送人的悲哀。
susan身上流淌着我们自己的影子,因为爱和梦选择坚持,因为理想太遥远而不得不放弃,因为我们不是坚定地追随自己内心声音生活的俗子,所以不能像小伊莎贝尔那样,从小就坚持“他是我的男人”并固执的等到了那一天。或许,时间再开一个玩笑,让我们像susan一样,总是错过最爱的人,总是和最美的梦想擦肩而过,于是相信缘分和等待,从哭着嫉妒到笑着羡慕,安慰自己平淡就是真谛。
而那些咆哮着的声音,压抑在心底,总在深夜不断响起,所以,爱上他乡的秋日传奇,感动于自己的燃情岁月。
小情人
电影里的种种似乎我都经历过。跳皮筋:一二三四五六七,马兰开花二十一;扮家家酒:我回家了,你辛苦了,我们来做菜;男生会拿诸如毛毛虫之类的吓唬女生;还会被男生欺负,过几天,就会有小朋友告诉你,那个男生说喜欢你;参加学校表演,由于紧张站在台上便一动不动;第一次高年纪的大姐姐给自己戴上红领巾,脸上满是自豪。。。
班上必须有个飞扬跋扈的胖子,他身边必须有一堆死党,比如电影里的吉扎。以前在哪看到一本书,说的是胖子同学在一个人的童年时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高大强壮的形象其实很大程度上中和了男生周围都是女老师的阴性教育方式,也使女同学对于优胜劣汰的生育法则有了初步的认识。照这种说法,我真的要好谢谢这位同学,虽然你经常把我气哭,抢我的旺仔牛奶喝,但是你让我初步的认识了男人的力量。
班上还必须有个近似于领导的女同学,她强大的可以跟男生对抗,她们通常是发育比较早的女生,比如说电影里的奈娜。你像一个小猫一样躲在她的身后,也许你还会有些崇拜她。对于男生来说,他们是母性形象的另一种延续,而对于女生来说,是女性解放的象征。
你总能在自己的小学班级上找出这样旗帜鲜明的人来,在你的童年时期,他们都深深的影响着你。女生和男生各有世界,玩的东西不一样,三八线划在中间是常有的事情。这个时候,你最好有个青梅竹马的朋友,便能轻易的把两个世界连接起来。比如电影里的奈娜和阿捷。
阿捷背叛奈娜是迟早的事,这是源于他男性意识的觉醒。他意识到他与奈娜有着本质的不同。他对于跳皮筋办家家酒之类的事兴趣缺缺。他更希望像吉扎他们一样,无手骑单车,脱光光去小河里游泳,去某位大叔家偷萝卜或是番薯。当阿捷用一把剪刀剪掉他与奈娜的联系时,便是他真正要变成男人的第一步。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段青梅竹马,就连我们班的那位高大的胖子同学也会欺负一个人特别厉害,这是年少时表达喜欢的一种方式,越是喜欢就越会想要以极端的方式引起她的注意。在很多年后,当阿捷参加奈娜的婚礼的时候,说:“对我来说,有一件事情是永远不会忘记的,这个有着长长的双辫子,红红的脸颊,水灵灵的大眼睛的女孩。在我的记忆中一点也没有改变过,今后也永远不会改变。”对你来说,在你记忆中永远不会改变的他,是什么样子呢?
童年真的是单纯和美好,就跟这部电影一样,那么简单,实在找不出什么更深刻的含义。有些可笑的是,越是长大就越是怀疑事情的背后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越是不容易相信别人。我费尽脑子想要写点深度出来,发现真的是黔驴技穷。不如放下防备,好好的看一部关于童年的回忆电影,你能从中找到很多共鸣。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影片的第29秒,出现了John Betjeman的一句话:
Childhood is measured out by sounds and smells and sights, before the dark hour of reason grows.
我把它蹩脚地翻成了:
在黑暗的理性到来之前,用以丈量童年的是听觉、嗅觉以及视觉。
这句话有几个地方没有翻准确。其一当然是恶心到要死的“听觉、嗅觉以及视觉”,一点美感都没有。其二是“grows”这个词,匆匆忙忙地被我翻成了“到来”,其实更准确的应该是“萌发”。
换句话说,dark hour of reason应该是生存在我们每个人体内的,一到时候,它就会抖掉身上的尘土,慢慢地萌芽开来。
所以布鲁诺的姐姐(叫啥来着… Gretel?)才会在自己的房间里贴满纳粹的海报,所以布鲁诺的爸爸(貌似叫Ralph)才会口口声声地用“军人的职责”为自己辩护。所谓“理性”总能披上这样或那样的外衣企图让人信服,而一旦被说服,就会永远浸泡在荒谬的泥淖里,无法自拔。
而我们穿着条纹衣服的男孩则永远留在了他的童年,永远留在了对墙那一边的“农场”慌乱的第一印象里,永远分不清楚真实与谎言,永远笃信自己所认为是正确的事情,永远梦想着探险,永远保持着对纯真友谊的盼望。
这种结局似乎不仅仅是一种批判与控诉,更是一种理想主义的美丽结束。
说回到电影本身。在片头就赫然打出了BBC FILMS的字样,看完之后发现果然是BBC味很浓的一部电影。先不提所有演员出奇一致的满口英音(甚至包括应该是波兰人的希姆尔- -),配乐显得很低调又不失大气,整部影片也显得很平静,没有太大的波澜起伏。这种近乎平铺直叙的情节推进是BBC出品的一大特色(在古典剧中最常见)。影片最浓墨重彩的煽情在最后布鲁诺的妈妈哭喊的一幕,为时也不过一分多钟,然后镜头淡出。这种平平静静的残忍倒与书的风格如出一辙。
电影相对于小说本身而言,最大的缺失在于儿童的视角。原著中作者的叙事是站在布鲁诺的角度,将许多孩子看到的片段拼贴到一起,让读者自己体会其中的涵义。其中最有意味的大概应该算是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误读(书中的布鲁诺将其理解为“一起出去/Outwith”,与奥斯维辛谐音),而父母和家人争执的片段,以及与姐姐闹的小情绪,也都是从布鲁诺的角度去写,让叙述充满了童趣。电影为了讲故事的需要,将时间线完全拉平,祖母与父亲发生口角的一幕被安插到了影片最开头,台词也没有书中那么激烈。而布鲁诺童真的展现主要体现在了爱探险和对“犹太人是坏人”这一理论的不理解与不信任上。这种缺失诚然是一种很大的遗憾,但幸而不至于是致命的。
总体上来讲,电影对原著的传递十分忠诚。最后布鲁诺死去的场景处理似乎力度太大了一点,把投放毒粉的场景都直接加了进去(是怕有人看不懂么…),少了书中那一种委婉。而自我感觉书中那种绵里藏针的残忍本来才该是这个故事的精髓所在。
如果说原著是在从一个天真的孩子的视角为人们呈现战争的荒谬与残忍,电影则侧重将这种童真通过镜头放大化,以弥补为了适应拍摄需要而删除的大量心理描写,布鲁诺张开双臂学战机飞行的桥段很有杀伤力。两个孩子面对面的谈话,时而海阔天空,时而静默无语,尤其是倒数第二天下棋的顽皮一幕,也处理得非常精妙。演员的表演似乎没有太多可挑剔的地方。简而言之,看过电影会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故事,是个会让人痛心的故事。而看过书会把这种痛心的感觉一直持续,直到刻骨铭心。
一个是战争中的童真,另一个是童真眼里的战争。
5. 《最好的时光》影评
影评:《最好的时光》 恋爱梦 在自己最美的时候,去遇见一个最想遇见的人,然后,再拥有一场十指相扣的爱情。这样的爱情,如清新素雅的茉莉,纯洁又美丽,想起来时,心头总是那么淡淡的,淡淡的……这样的爱情,是留存于许多人心底的永恒经典。这样的爱情,是导演候孝贤镜头里的一个恋爱梦。这样的爱情,是一个非常朴素非常纯洁的爱情故事,没有离奇曲折的情节,更没有光怪陆离的构思,只是展现出1966年台湾小镇上的桌球室,让即将服兵役的张震,遇见了舒淇,只是透过一封男主角写给女主角的信,讲述了属于那个年代的暗藏于心的爱恋,只是用了一段并不太复杂的寻找,表达了青春年少人无法按捺的相思,只是配了一首经典英文老歌<<rainandtears>>,描绘出雨中美仑美奂的两个人的车站…… 或许正是这样的平静和淡然才可以构建出我们心中的唯美。荡气回肠的爱情固然令人震撼,但想想其中要承受的种种磨难和痛苦,其实最初又有几个人是心甘情愿地去担负的呢?如果不是迫于无奈,我想谁都喜欢选择一段轻柔温暖的恋爱时光。深刻是时过之后留给别人感受的,而只有甜蜜才真实地属于自己。所以,年轻时的相爱,越自然越简单越透明也就越美丽。不知为什么,片中六十年代的台湾恋爱梦,却让我看到了八十年代末江南雨巷里爱情的影子,同样的木信箱,同样的花布伞,同样的小平头,同样的马尾辫,同样的心动,同样的牵手,同样的唯美,同样的含蓄,,同样的不去问将来,同样的属于最好的时光。也许这就是候孝贤作品的艺术魅力吧,总是让人不知不觉地走进了他的电影里,出来时,却已发现,早已分不清哪个是戏里的她哪个是戏外的你。 自由梦 当时光随着镜头倒流回1911年时,我们看到了一个风尘艺妓和进书生相爱的故事,而这样的爱情同样是注定了不会有任何结局的。文人的笔下可以生出满天下的道理,却只是说给别人听的,反对纳妾的他,已有家室的他,却还是在妓院里有了红颜知己,不知道是因为怕不能自圆其说还是因为终归是将她当成欢场女子的,文人面对她想要个交待的说法,却只是沉默,沉默。文人可以四海漂白,追随梁启超追求自由和民主,文人可以解囊相赎她的小妹走出花楼嫁给茶楼小开,却唯独给不了她一个承诺给不了她一个自由身。到后来,也只是收到文人那一纸上的“维回首”,令她心里有着说不尽的悲凉和哀怨。于是,青楼女子的对自由的渴盼便化作了一个遥遥没有期限的梦。 这个“自由梦”,拍得极为精致和华丽,那一屋子的雕花红木家具,那铜制的脸盆和茶水壶,那白瓷碟子里装着的小点心,没来由地让就我想到了奶奶的家,奶奶出生于清末年间的一个官宦人家,所以,那样的摆设,那样的氛围,其实是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中期的。如今看见它们呈现在电影里,倒是勾起了我对家乡那个大宅院里的不少回想,虽然都只是些朦朦胧胧,模模糊糊的印象。在“自由梦”里,导演的处理也很特别,整场戏里没有一句台词,只有那铮铮的琴音和着戚戚的闽语唱腔回响在画外,就如同一段配了乐的默片,看起来非常耐人寻味。而女主角舒淇的着装和扮相则仿佛是来自于陈逸飞油画里的女人,千娇百媚,含蓄温婉,令人惊鸿一瞥,如此看来,也难怪那些清末年间的书生都喜欢跑到青楼里觅一觅传说中的爱情了。唉,只叹是片中红颜太薄幸,枉为他付出满腔深情,却换得空空一场流水梦啊! 青春梦 或许是为了商业卖点吧,电影广告宣传画选用的是“青春梦”里舒淇和张震被欲望纠缠在一起的镜头,亦或许它恰好是代表了这个梦要表达的主题。这三个梦里,我最不喜欢的就是这个梦,前面的梦或唯美或凄楚,而这个,却只能用糜烂颓废来形容了。我不知道导演为何要将这样一个边缘人的故事拿来作了青春梦的题材。舒淇饰演的歌手靖是个双性恋,她爱男人张震,同样也爱女友Micky。而她的女友则因不满她的不专情,扬言要自杀,最后到底有没有自杀,影片中没有交待,我们只能在片尾中看到,舒淇坐上了男人的摩托车,留给我们一个渐渐远去的背影。也许,也许出生于1947年的候孝贤导演,离2005年的爱情实在是太遥远了,所以只好用在酒吧间最常见的看客围着歌手不停拍照的镜头,来表达他所想表达的年轻人的相爱,看后却让人觉得有种说不出的轻佻和造作。那么,2005年的爱情该是怎么样的呢?或许我可以用下面的这个故事来说出我想说的答案。 故事的女主角是个旅游杂志社的编辑,因为大学毕业才两年,所以我叫她小编。小编的男朋友是个学建筑的,所以长期都驻守在工地。完全可以想象,一个女孩子要独自在深圳生存下来会遇到多少困难,不高的薪水让她除了吃饭,租房,手上几乎所剩无几。有一次,单位迟迟不放工资,令她很快就要面对着生活的尴尬,就在那一晚,她的男朋友连夜坐着中巴从东莞赶了回来,第二天早上五点钟就启程赶回去上班了。他这么辛苦地奔回来,却只是为了给她送交房租和买房租的钱。记得当时我眼眶潮湿地对她说,这是我在2005年听到的最温暖的一个爱情故事了。而正是这样平凡而又朴实的爱情才最能打动人心。也只有这样的故事才能配得上叫“最好的时光。”如果上帝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要将候导的第三个片断换成小编的故事,但是,但是上帝总在我许愿的时候打瞌睡,所以,所以,我还是给这篇影评画个感叹号就算了吧!
6. 如何评价《追随》这部电影
ok,回到这部来讲,即便我黑了这么久,我还是打了8分,三岁看到老,处女座便拍出风格,并且得以延续本身就说明它的成功。
故事没有人们吹的那么复杂,正常智商的人都能够看明白。作为诺兰的第一部作品,即便它再怎么空洞怎么故弄玄虚,也还是比国产悬疑片平均水准领先出好几个催眠大师(当然我觉得催眠大师也蛮好)
电影有些台词很棒,直戳文艺青年们的膝盖:
7. 急需《暖》的影评
影评:《暖》
流淌在心底的温度
一:
霍建起导演的电影作品特点很浓,基本上自成一派,就是恬淡加清雅,善于制造朦胧氛围,和那种感染观众的文化氛围及高级情趣等等。具体反映到各自心中,往往比你我想象里的任何艺术片还要让人看好经他手执导的影片质量,以至由衷地信赖导演的美誉度和别的方面。
比如《那人那山那狗》、《生活秀》、《暖》和最近的《情人结》,慕名依旧,拍摄痕迹仍保持独行风格与唯美的运镜,水准不但没因创作力想象力自然下滑反而顺其直上,轻车熟路,一种升级习惯,手法也愈演愈浓。在分别观赏几部代表作后,我更满足于对自己贯来支持对象的盼望主张,还捎带因欣慰滋生出一些眼光有选择正确的稳准感,稍顿,小喜,既而继续追随打探,搜集掰析。
《暖》于前年底摄制完成,去年底在东京电影节上获金麒麟我才听闻消息,如今时隔三年。
二:
清楚记得那天,倒回今年二月初的一个无眠里,如常,照例迎接厌倦袭来,上网逃避,瞎逛,漫无目的点击着网页,突闪灵犀,用搜索引擎查找关于霍导影片的任何消息,查询结果却多是些《暖》的获奖喜讯和剧情简介,还有剧照,海报等等。通过资料了解到部分浅显议论和主角形象若干,然后把原著小说《白狗秋千架》用大半夜看完了,小说很悲,透着当下深夜的寒,令人不忍。第二天起早我便疯狂地穿梭于半座城市间,焦躁毫无累欲的逛音像店找DVD,三步并作两步,生怕晚进门一秒种就会遗失付钱的机会,急走忙寻。
小说作者为莫言,或应该划分成小小说,因为短暂,徒具四章,只简单地构成一个故事中情景的必要幕幕,包括组织主题,女主角命运转变的伏笔,撩痛人性的细节描写与戏剧化的结尾设计,字里行间外露着无情与故意伤心,把原本美好的恋爱活活冲突成惊痛立意,阅览过程中就不免让人揪着拧着地慨叹世界源何苦多了,文字在此显然要比影象更猛,更加虐心。
电影剧本由霍建起的夫人秋实改编,很明显,从大众口味出发,有意照顾了某些观众的审读承受力,遂将小说中残忍的类似人道毁灭的一些描写淡化处理过,并适当添入女性特有的细腻,演变成各种温情脉脉的元素在影片中穿插,五次修改后的剧本对比小说原著,不乏巧垫枝节,转折甩尾,渲染柔化,及建造意识的顺理成章。
三:
罢了小说,电影如此这般。
男主角井河的扮演者是郭小冬,女主角暖由李佳饰,两位新人。哑巴由日本籍演员香川照之担当,既巧妙避开了语言限制还迎合了日本投资方。原创音乐为三宝,旋律朴素配器隆重,听出许些《我的父亲母亲》的熟悉,交响乐队用在农村题材里,化腐朽为神奇。
拍摄地选址江西婺源,如其他农村题材的影片基调,淳朴故事加秀丽风光,用画面标志着官能直觉,诱人享受直到每个镜头,徽派建筑,穷街陋巷,黄牛背,戴斗笠的乡民,竹桥,芦苇叶,淡淡的土黄,还有电影里时时散发出的一丝哀伤,冷在心底,挥之不去,感染全身,在嘴边,在胸角,闻得见,是故乡的味道。
井河与暖是儿时伙伴,井河暗恋暖,素生情萦,而暖对井河仅仅是在漫长友谊中萌发了些对爱情的浅层好感,举棋不定,同村的哑巴也喜欢暖的漂亮善良,却自知配不上。村里来了县城的京剧演出团,暖倾心于英俊的小武生,并将全部梦想寄托在小武生空口描绘的未来里,遥盼着幸福之外。小武生离开后无声无息,暖初尝先抛弃人再被人抛弃的痛苦,并在一次荡秋千时跌落,意外摔断了腿。暖回心转意善对井河,井河旧情不改,答应去城里念完大学后回来娶她,但整整十年,三封信,井河藐无音训,暖被身边哑巴无时不刻的细微关心感动,也难堪于残缺之身,最终嫁给了哑巴。
这一等就是十年,也许,一生。
十年,三千日,飞逝如常,曾经的青梅竹马早已各谋家计。井河回来了,受村民委托,帮长辈私忙。事毕妥当,临行至桥头时,竟不期间与暖偶遇,面前的初恋对象却被现实磨列出寥寥不逊,邋遢世故的性格,嘿嘿然,乐观主义,或说小村妇,令井河冰心彻骨,像眼睁睁看着年少时美丽的梦在眼前变噩变醒,变成真实得难能接受,难过难忘。暖那因劳累而苍老憔悴的脸和几句似答又避的搪塞问候,刺激着井河每一根与回忆关联的神经,使他欲赎回心灵的罪,偿还一句拖欠十年的誓言。
登门拜访,暖似乎没有对生活现状不满,与哑巴维持不冷不热的水平日子,平静地接受消沉,在命运前磨灭顽列,心如止水,冷眼旁观。喜在夫妇俩养育了一个同母亲般美丽无二的女儿,没有遗传父亲的生理遗憾,福气平均地施舍给她几丝慰籍,一个快乐理由的表面。井河想补偿,徒劳无功,因为已经欠下太多,情债还不起也必须绝口不提,像任何庞大的悲剧降临时只求挨过,不敢反击,默默盼望伤痛越小悲哀越少,时间此刻一样,但流速慢得出奇。
记忆闪回。曾经天使般能歌善舞,如今落魄得计较生活短长,感伤如影随形,拟人化发动,聚众似的纠集周遭所有力量,催人动容。暖寡学但同样建立过梦想,同样因年轻的清高气傲,早早把心寄往村外的活色生香,小武生背弃爱她的惜辞,另井河旧情又有所往,也许,多半同情。井河临走前予暖盼头,许诺她一个等待的期限,但城市的大学生活缤纷异常,割断了残留在她身上的全部牵挂,经不住考验。井河毕业结婚,自谋一面天,自私的代价,让暖认命。
相隔十年的聚首终将道别,哑巴疯了样让井河把暖领走,暖没有像井河曾经对自己那样的背叛伴侣,转身推着哑巴走回后半生的路,迎接一成不变的平凡。井河补偿给丫(暖的女儿)又一次应允,等丫长大后要接她去城里念书,仿佛圆曾经对暖的双倍亏欠,这次,他保证不会食言。
难忘当初,初恋的懵懂还是承诺的责任,都随光阴迁移虚立得脆弱不堪。世间繁冗的爱恨,多在普通随常的片段内重复表现着,何止影片中女人对生活的无奈与挣扎,就如同影片结尾的画外音:学会弥补之法对当事者的良心来说,他是幸运的;自己不忠于赋予她的真诚与执着等待,被暗恋者代替履行了,对她被迫降低的要求来说,她也是幸运的。
女主角的名字也是电影的片名,《暖》,微笑中我肯定到那一脉流淌在心底的温度。
8. 央视:对话 马云:凭什么让人追随观后感
11月11日晚,央视财经频道对“双十一网购狂欢节”进行特别报道,全程聚焦网购改变中国、经济增长出现新亮点。以下是精彩内容集锦: 马云:原来的畅想今天变成了现实 说起双十一,大家肯定很想听听马云的看法。昨天上午,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马云接受了我们央视财经频道《对话》栏目的独家专访,马云说, 我看到这么多年轻人守在那。前面的几秒钟出来的那种,畅通无阻地过洪峰线的时候,大家鼓掌,这还是挺震撼的...
9. 求1000字影评
如楼主所愿。(活着)影评
“活着”: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1]
所以《活着》的主人公徐福贵在谈到死去的亲人的时候,“眼睛里流出了奇妙的神色,分不清是悲伤,还是欣慰。”徐福贵活着,好像就是为了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在这出关于残亡的戏剧上演之前,他夜以继日地吃喝嫖赌,曾经在女人的胸脯上找寻快乐和眼泪,在她们的肩膀上招摇过市风光无限,在赌场上心旌摇动体味快感——然而一切都如海市蜃楼般轰然倒塌了,荡然无存了。他毁掉了自己和家人一生的幸福却并不自知,终于在一夜之间由阔少爷变成一文不名的穷光蛋,而他的父亲,在亲手处理掉所有的田产之后,死于由老宅迁到茅屋的当天。破败前的少爷不懂得伤心而破败后的福贵没资格伤心,因为他已经成了佃农。此后的日子里,他亲手埋葬了自己的儿子、女儿,白头人送黑头人,而他却没有这种“幸运”。他因为年轻时无所顾忌的胡闹和为所欲为不断付出沉重的代价,厄运的阴影一直追随他的脚步,残暴地夺走他至亲的生命,毫不怜惜,毫不同情。[2] 他只能活着,因为这是他的命运,一个人在挑足他应挑的担子之前,上天是不会让他的生命提前逃离的。
影片中的主人公徐福贵——葛优。他善于表现小人物的内心,对小人物诠释的也比较得当,此片中有一句很深刻的台词:“千好万好,活着就好”。另外,还有他跟春生说的一句话:“我们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活着不容易,要好好活啊!”,这可能就是他能在生活的压力和丧失亲人的悲痛中能活下来的精神力量吧。这种知命术的叙述可见跟剧本及编剧的深刻功力是分不开的。一个富家公子,赌的什么都不剩,然后开始苦涩的人生经历,给我感觉他很坚强。还值得赞扬的就是,一个富家公子,借了别人一箱皮影戏(片中曾多次提及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戏箱子——富贵的捞食工具),他可以说是尽力保护,这很让人感动。
这部片子女主人公家珍——巩利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首先在片头,她表现出了一个旧社会女人在那个特定时代所不具备的一些性格。一看她就不贪财,在旧社会,嫁入大户的哪个不贪财,起码电影里都是这么处理的,可是他却可以带着孩子离开丈夫,也正是这点,对一个讲究三从四德的女人是不容易的,后来见到落魄的丈夫后又回来支撑起这个家,她给给人总的感觉就是一个值得佩服的中国女性——执着而可爱[3]。而后来,当上区长的春生倒车撞倒了墙,压死了她儿子有庆时,她曾对春生冷言冷语,怒目以待,“死活不让他进门”。但当春生被判为走资派,妻子自杀,旁人疏远并划清界线,他不想活下去的时候,她说他还差徐家一条命,劝他不要自寻短见,好好活着。人物的性格特征在影片中显然易见。
此部戏的时间跨度是很大的,一直从40年代到文革后期,剧中人物的发挥都很到位。从这部电影的结构来看,每一段落之间用明显的字幕分隔,赫然的“四十年代”,“五十年代”……以及那些完全是关乎国家大事的小字背景资料一次次地将福贵等人在故事还没发生之前就冷冰冰地扔到了一个沉重的背景之下。该片恰当运用了转换、平移和平衡蒙太奇的艺术手法。如果你真的把之下的所有故事,细节都与前边给出的字幕资料联系到一起并且还推而广之想到了什么的话,张大导演的目的也就算达到了。
可以这么说,《活着》在余华的小说中算是最有理性的一个,而在张艺谋电影中算是最有人味的一部。活着有两个最重要的主题[4]:
1 、生命是宝贵的,每个都应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2、 控诉在某些年代的某些人对生命的漠视。
3、 活着中死去的人,都是非自然死亡的,也就是说,是死于非命的。
4、 有些东西看似是命运的安排,但其实何尝不是人为的原因?
5、 张艺谋对原著的把握是很好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他个人的少见的黑色幽默风格。
总的说来,电影《活着》和小说《活着》已经不是同一个作品。当然不同的艺术手段有着不同的表现手法和策略。小说中富贵几十年来只有承受着生存的痛苦和痛苦后的麻木或者说是达观。[5] 而电影的表现重心已经从个人转向社会历史,给予了一个更大的主题空间。但无论二者有多么大的不同,有一个主题却没有改变,那就是:活着,便要承受活着或者死亡的痛苦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