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嫁女影评
1. 活着 影评
说来惭愧,“活着”这片子及其原著的名气都很大,我是久有耳闻的,但却一直没有看,甚至没有注意有关的评论或介绍。这女主人也有趣,她的本意是想让我看一些与文革有关的片子,把“霸王别姬”错记成这部片子了(其实“霸王别姬”我倒是看过的)。看完这片子的晚上,我忽然半夜里醒来,在黑暗中回想起这片子,得到一个确切的判断,那就是这片子的重心其实不是描写文革的。第二天与那女主人说起,她不能同意,坚持她的理解是这片子写的就是文革里一个小人物挣扎求存的故事。回来我后在网上搜了一下人们对这片子的评论,惊奇地发现大家对原著余华的小说的理解,是我对电影的理解;而对电影的理解,却是那女主人的理解。但我觉得我的理解应该是对的。我对电影的接触很纯粹,事先既没有看过小说,也不知道人们对它的评价,没有任何先入为主的观念来看这电影。看电影时我就觉得这电影不是写文革,但也不是我们通常听到“活着”这词会想到的“好死不赖活”的含义,但到底是想说什么,则要到半夜里醒来的时候才忽然想通。这是我对艺术作品最通常的感受方式,直觉起着作用,所以我觉得自己的理解没有问题。
在我的理解中,这片子的重心其实是表达一种人类延续生命的韧力。文革之类的事件,只是作为一种历史背景介入到片子之中,是一种“假定情境”而已。对于“假定情境”来说,它可以是假的(就像昨天的电邮中谈到过的童话,还有武侠小说等等这类浪漫主义的作品,它们所设计的情境都必然是假的,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也可以是真的,真假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要为艺术作品要塑造的人物、要表达的思想提供一个舞台或载体。像人类延续生命的韧力这样的主题,乃是任何一个社会都能表达,也有需要去表达的思想,只不过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会有不同的假定情境而已。对于现代中国人来说,文革当然是最便利的一个背景。其实,这片子也并不仅仅描写了文革,最初的时候是民国时期,福贵也经历了两个人生阶段(二世祖的赌徒阶段、战争中的小兵阶段),这一段时期的描写也很详细(与其时间占人物的整个人生长度的比例是相称的)。如果说这片子是为了写文革,这一段时期是不必写得那么详细的。但我觉得这片子并非要写文革,而是写福贵这个人物,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柔软地适应着外界环境的变化,顽强地追求生命的延续。作为一个大时代中的小人物,他不同的人生阶段必然深深地打上不同的历史阶段的烙印,文革也不过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烙印而已。
当然,文革是一个重要的时期。那是一个特别荒唐,也特别残忍的年代。但我总觉得片子的重心不在于反映或讽刺这年代的荒唐或残忍,而这样的“假定情景”最有利于营造出一个“极限情景”,把主题“逼”出来。
在看片子的时候,我常常想,福贵他们到底相信不相信文革?有时我觉得他们相信,有时我觉得他们不相信。相信的地方就不多说了,因为他们都很积极地配合,连表达爱意、举行婚礼都是很典型的“文革式”的。但不相信的地方也很多,只是表达得很微妙而已。如他们一再地努力保留皮影戏的道具,也许他们只是出于热爱这项传统艺术的天性,于是不自觉地(而非有意识地)与文革那种反传统、反艺术的本质有着矛盾与冲突。又如他们对于区长春生、镇长都被打成走资派的态度,更是明显与文革的反人性、疯狂的状态相去甚远。他们显然并不相信这些人会是走资派,也就并不见得对文革是那么由衷地相信,至少反映了他们并不认为文革的一切都是对的。又如在福贵的女儿生孩子时,她的丈夫作为工人阶级的进步分子,利用特权把医学教授从牛棚中领出来,说明他内心深处并不相信这些人是“牛鬼蛇神”,反而是非常崇敬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甚至那些医院里的年轻女红卫兵,在病人大出血而惊慌失措时,也承认被他们打击侮辱的医学教授才是真正懂的人。其实每一个人在内心深处都没有疯,没有真正地相信自己和别人所说所做的事,没有真正地相信文革。
那么,他们到底是怎么一种心理状态呢?我的感觉是,以福贵为代表,对他来说,关于文革并没有相信或不相信可言。他既相信,也不相信,重要的不在于信不信,因为这不是他的信仰,他的追求。他的信仰,他的追求是“活着”。他必须表现出相信,表现出配合,才能在那个环境里生存。至于实际的情况,应该是无所谓信,也无所谓不信。
这使我想起“鹿鼎记”中的韦小宝对于“反清复明”的态度。他相信“反清复明”的宗旨吗?应该是无所谓信,也无所谓不信。在天地会,在陈近南面前的时候,他需要表现出相信以求生存;在清宫里,在康熙面前的时候,他需要表现出不相信,也是为了生存。也不能说他欺骗了陈近南或康熙,有时他在表现的同时,也受到感染,在某种时刻或某件事里他是真心地相信的。例如,杀鳌拜和对付吴三桂。尽管这两件事也有着要求生存的动机,但无可否认,他是真心地痛恨鳌拜和吴三桂的,但为什么痛恨?可不是因为他们有危及他的生存,这种痛恨本身是“反清复明”的观念的具体的衍生物,这里有一种随大流的因素在内。因为大家都这样痛恨他们,于是韦小宝也受到感染,跟着毫无道理地痛恨他们,尽管他实际上既不由衷地相信这种情绪背后的逻辑理念“反清复明”,他的生存也没有受到他们的威胁。或者,随大流本身也是一种基本的生存之道——做大多数人都做的事,拥有大多数人都有的感情,这是最安全的。
“活着”中的福贵等人,也有着类似于韦小宝的心理状态,这也是我觉得“活着”中对文革的描写重心不在于文革本身,而是提供一个假定情景,就像“反清复明”的理念在“鹿鼎记”中那样。当然,如果作为一个小主题或副主题,这未必不是描写的对象,但作为最主要的重心,“活着”才是。
从一个角度来看,福贵等人的信念,就像水一样没有固定的形态,随时适应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文革一类的历史阶段,对他们既可说有影响,也可说没有影响。打个比方,当文革的时候,相关的观念盛行时,就如同一个圆盆,于是盛在里面的水也就相应地现出“圆”的形状;当文革过去,相关的观念过去,就如同圆盆转成方盆,于是盛在里面的水就由“圆”变成“方”了。文革等历史阶段决定了福贵等人那个特定时代采取的“姿态”,但实际上不可能进入到他们的内心或灵魂的深处。
有两个场景是很能说明这一点的。其一,是福贵在片子中前后说了两段很相似的话。一段是他载着小儿子上学时说的小鸡大了变什么,又变什么,最后就是共产主义了。一段是片子最后的时候,他对外孙说小鸡长大了变什么,又变什么,最后日子越过越好。这两段话差不多是一样的,只是最后一句不同,之前是说共产主义实现了,之后就不提共产主义了,只说日子越过越好。这一方面是暗示着文革过去了,共产主义之类的话不再“流行”,不提了;另一方面也是一种深刻的象征,显示福贵从来并不真正地相信什么共产主义,他相信的只是日子要过下去,最好当然是要越过越好。
另一个场景是福贵的女儿出嫁时,大家在外面唱革命歌曲作为庆贺。很多看片子的人认为片子在这里比原著小说本身更强调文革的色彩,偏离了原著的意旨。但我觉得这是误解。这一场景的重心并不在于这里,而在于后面福贵两夫妇在屋里谈话,家珍叹着这么多人为女儿唱歌,她却唱不出来。前面唱歌是为这一场景作反衬的。因为歌词中有大意为父母再亲不及毛主席亲之类的话,但这里的场景暗示出来的,却是父母对子女的关怀爱护,无论在多么荒唐的年代,以多么荒诞的形式,也要顽强地表现出来。之前还有一个场景,是家珍对女儿的夫婚夫说,她不需要什么,只需要婚嫁那天他多带些人来,搞得热闹一点,让女儿高兴。这也是类似的表达,是对于文革那个时代的反人性、灭伦常的特征的无声却强烈的否定。事实上,这片子处处洋溢着亲情、友情、爱情等人情,与一般以描写文革为重心的作品着力于刻画文革对这些伦常之情的毁灭,对人性的扭曲,完全是不同的。这也是为什么我判断这片子重心不在于描写文革的原因。文革只是一个外在的情景,“活着”的内核只是借这个外在的情景来表达,而不是被这外在的情景所决定。而“活着”的原动力,正是这些普通却顽强的人类之间通过血脉、交往而缔结起来的感情纽带。
所以我也觉得这里的“活着”并不是指“好死不如赖活”,不是纯粹地为了活着而活着。而是因为有这些感情的联结,一个人的活着,不仅仅是他个人在活着,也是因为他是其他人赖以活着的精神动力,而他又因别人的活着而活着。有了为别人而活,别人也因我而活的信念,这“活着”就不是“赖活”。
春生的故事特别能说明以上的两点(即文革不是描写的重心,以及活着不是指“好死不如赖活”)。片子并不着重于描写文革的批斗,包括对春生、对镇长的定性为走资派的过程,都没有细写,而这本来是最能反映文革对人情伦常的毁灭与扭曲的。片子着重写的,反而是福贵等人对他们的在精神上的理解与帮助。尤其是福贵的妻子家珍,本来因儿子之死而很痛恨春生的,始终不能原谅他,她最初说那句“你要记得你欠我家一条命”是充满了怨恨与报复之情的。但当她看到春生被迫害得意志崩溃,想自寻短见的时候,本来这是她最方便落井下石,报儿子之仇的时候,她却主动地表示和解,再重复那一句话也是因为了激发他求生的意志。这一场景里,普通人的博大与宽容,以及人与人之间普通而纯真的感情对“活着”的意志的激励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动容。文革那荒唐的岁月并没有腐蚀人性的光辉,没能冲垮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纽带所联结起来而筑成的“活着”的意志。正因为人并不仅仅为了自己而“活着”,并不是孤独地在这世间挣扎求存,所以他们才能源源不断地从身边的人那里获得生存的意志与动力,没有轻易地被外在的一时的荒唐与残酷(不仅文革如此,之前的战争何尝不是如此)所击倒。
片子的重心,在于展现人类对生命延续的不懈而柔韧的追求。除了前面提到的“水”的比喻外,我还想到“倚天”中那两句说明“九阳真经”的“后发制人”理念的话:“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福贵等人的人生态度正是如此,战争也好、文革也好,这些外部的历史事件都是强横的,都是强加于这些普通人的人生之中的。他们没有能力去与之作正面的冲突,不可能去反抗(无论是思想的层面,还是实际的行动),但这一切于他们总是过眼云烟,对他们最终极的人生观(也就是“活着”)没有构成真正的影响。看着这片子,我总想起小草,无论压在它们上面的是多么泰山压顶的石头,多么看似坚不可破的障碍物,它们总是曲曲折折地寻求着裂缝生长出来,生命总要绽放,延续生命的力量才是无坚不摧的。
据说,这片子最后与原著大不一样。原著是所有人都死光光了,只剩下福贵守着一头老牛。片子里不但没有这样,尤其重要的是在福贵拿出旧日装皮影戏道具的箱子出来,让外孙养小鸡这一场景里嘎然而止。这一场景的象征意义也是明显的,无论是外孙还是小鸡,都是新生命的代表,这明白地显示着生命仍然顽强地延续,希望永远不灭。艺术虽死,但只要生命可以延续,就不愁没有令艺术再有复活的一天的机会。
比较片子和原著(我其实没有看过原著,只是根据一些对此片的评论来大致地猜测原著的情况,可能是有误的),我觉得片子的色彩比较乐观积极,原著比较阴暗灰沉。但片子的乐观积极,并不是盲目的,也不是媚俗的,更不是意淫的,这没什么不好。没有一条规定说非要悲观阴暗的作品才是优秀的作品,表达昂扬的人生观,只要表达得好,也是高水平的艺术。否则,海明威的作品又怎能是经典之作?至于原著色调阴暗,当然也不等于一定是不好,或一定是好的作品,重要的还是在于怎么表达,而不是表达什么。我比较同意说片子和原著应该看成是两部不同的作品,虽然它们的“表面文本”很相似,但“潜文本”不是同一回事,要表达的意旨不同。不必以表达的意旨是否相同来作为作品是否成功的标准,而应以对各自的意旨的表达本身是否成功来作为评价的标准。
从对片子的评价而间接地谈到原著的介绍来看,我反而觉得原著比较侧重于表现文革。像福贵的小儿子的死,在片子中是意外,而原著中是为区长夫人献血而抽血抽死了,后者显然更需借重于文革这样的历史背景。当然,福贵的大女儿的死,却又是片子比原著更有文革的特色。原著只是简单地安排她死于难产,显得有些粗疏(即只关心安排她死,不关心她的死是否有必然性与合理性)。片子却是安排那些红卫兵年青女护士不懂处理而导致她的死亡。而有些读者质疑原著这样安排那么多人死去,好像福贵有“克星”命似的,总是克死身边的人,不太合理。余华回应说在那个文革的年代,死亡是平常的事,因此死那么多人在正常的年代看来是奇怪的,但在那个年代就不奇怪了。这也显示原著的安排更需要依赖于特定的文革年代。
原著的“活着”,我觉得其重心反而就在于“好死不如赖活”。福贵活到最后,身边的人全死了,只剩下一头老牛,这样的活着纯粹是个人的活着,与生命延续已经没有关系。他不是为了别人而活,别人也未能因他而活,他的生命、希望都没有延续的可能性。虽然他仍然活着,但随着时日的流逝,即使没有意外的发生,他也很快要离开这个世界,此后与他有关的一切就完全灭绝了。则他现在的“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片子的“活着”却不同。财富虽然化为乌有,但还有家庭,所以卖艺流浪的日子再苦,战争再残酷,福贵仍然要“活着”回乡。儿子虽然死了,但还有女儿。女儿虽然死了,但又来了外孙。生命的苦难虽然接二连三,好日子似乎永远盼不来,但希望总是不绝如缕,生命总是微弱但不断地延续,“活着’的意义总是有的。
所以,原著的“活着”更多是一种反讽,但片子的“活着”是一种正面的描写与肯定。
另外,片子中加了皮影戏,有些人不以为然,认为是故意以“民俗”来取悦于外国的影片评委。我倒认为不然。张艺谋或者有这样的动机,但客观的效果还是不错的。皮影戏在这片子里是一种关于艺术与传统的象征,是人类生存中较高层次的需要。最初的时候,当福贵是个二世祖时,皮影戏是一种纯粹的艺术追求;到后来他败了家后,这既是艺术,又是谋生的手段;到文革的时候,关系就更为微妙了,那既是他的“干革命”的本钱,又是他需巧妙地保护以免于被扼杀毁灭的“传统”。后来皮影戏还是给“灭”了,但在片子最后,我们发现那箱子还在,只是变成了装小鸡。小鸡是新生命的象征,箱子曾经装过代表艺术的皮影戏道具,如今又装载着新生命,这就使艺术、传统与新生命有着相通与联系,则“活着”的意义又有了更深远的内涵。
刚开始看“活着”的时候,觉得这片子中的人物转变太快,缺乏合理的铺垫与解释。像福贵从二世祖变成自食其力,一下子就把赌性戒掉了,看不到有什么挣扎,总觉得令人难以置信。如果他能如此容易地戒赌,最初又何至于妻离财散?又如福贵从战场上回来后,马上表现得很有“政治智慧”,懂得如何趋利避害,懂得划清界线,懂得“干革命”的资本的重要性。这一切好像是一夜之间发生的,再次使我觉得他好像变了另一个人。当然,勉强可以说他这是在为解放军唱皮影戏的过程中学会的,但无论是时间上还是事件方面都比较欠缺适当的过渡与转变。这可能是电影本身的特性所造成的,因为电影的时间很短,在一些转折上,节奏难免会显得仓促。不知道小说在这节奏的方面是否控制得比较好一点。
再看下去的时候,又觉得这可能并不是缺点,而是本片对人物的“隔离式”描写的特点。也就是说,这片子对人物的描写从来不直接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而只是通过对他们的言行举止进行客观、冷静的白描,让观众自己去揣摩、“补白”有关的心理活动。这种描写手法是相当中国化的,因此尽管是这一部如此先锋风格的作品,中国观众却很容易受落,因为这很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以前我在“文学影视中的李世民”中评论“秦王李世民”一剧时已经提到过,中国文学的传统是重言行举止的描写,通过这些描写来进行间接抒情的。这与西方文学多心理描写,擅长通过心理描写来进行直接抒情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先锋文学源自西方,其作品也多心理描写,重直接抒情。中国作家在先锋文学领域的创作多不如人意,显得矫揉造作,其不擅心理描写与直接抒情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但这个片子,以中国式的传统写作手法为主导,作者不动声色、似乎事不关己地描写事件,与事件中的人物,效果相当成功,描写行云流水,抒情自然流畅,看起来有如天赖之音,无半点渣滓,成功地将中国式的传统写作手法引入到西式的先锋文学之中,是结合中西文学精华的典范之作。(说这话,是因为我想到“洗澡”这片子,这片子给我的感觉就有点强行模仿的别扭,其中也常有沙石之感。)
正因为此片不进行直接的心理描写,所以福贵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也就没有触及,则他的性格转变所基于的心理挣扎也就不为观众所见。这有两种解释,其一是这种“隔离式”的写作手法本身无法作任何直接的描写,其中的心理挣扎要由观众自己去想象;其二是福贵本人的心理状态本来就是一片混沌,他只是被动地适应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内心没有挣扎,感受不到逆来顺受的痛苦。这些挣扎与痛苦,本来就是个性鲜明、心理敏感的所谓知识分子才会特别清楚地感受到的。福贵虽然出身于富贵之家,也有一定的艺术素养,但他仍然是无知无识的中国普通百姓的代表,对于个性的扭曲,他们是麻木不仁的。他们能感受到的,只是最直接的感情,如对配偶、子女、朋友的爱。所以,福贵最伤心痛苦的时候,也不过是他的儿子、女儿死的时候,但他不能明白子女的死与他所处身的特定时代有什么关系,他只是把原因归于自己(如埋怨自己不应让儿子去上学,不应让那教授吃那么多的馒头),最多也只是归咎于直接导致死亡的人(如春生)。他并不因此而怨恨自己所处的时代。
2. 大家看过出嫁女这部电影吗请谈谈请说说你的观后感好吗先来说说我的感受,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的
计划的角色和氛围
3. 跪求 让子弹飞的 超强影评。
1、马拉火车
有人从历史的方面来解读这个东西,不是不可以,但姜文从来不是一个这么矫情的人。
他的每一个看似不合理的场景,都有一个理所当然的解读,而这个解读,往往并不需要你去翻历史书才能明白。
马拉火车的隐喻,就是在暗讽我们当今的制度。虽然坐上了西洋人的经济火车,走在市场经济的铁轨上,可是实际上跟以前的马车并没有本质区别,依然是靠一群无脑的劳动力在前面拉着,暗讽现在虽然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可是经济结构却和真正的西洋火车有着天壤之别。
一旦子弹打穿了马和车之间的链接,一旦失去了在前面勤勤恳恳拉车的廉价劳动力,过不了多久火车,就将摔得灰飞烟灭。这是姜文的第一个隐喻,也正是点中了时下最热门的话题和最主要的问题所在。
2、关于黄四郎
很多人说姜文把他比喻成韩三平,云云。不是不可以,不过未必每个人都知道韩三平是谁。实际上,姜文的这部电影也不是仅仅拍给文艺圈的那几个人看的,其实从一段黄四郎和张麻子的对话,就很明显可以看出来了。
张麻子:“你觉得对我来说是你重要还是钱重要”就是这一段,张麻子把黄四郎和钱搁在了一起对比,这个答案就很明显了!什么能跟钱搁在一起呢?那就是权。所以黄四郎在电影里象征的就是权力,是通过权力得到利益的既得利益者!这个隐喻,无非也就是那些与权力直接挂钩的垄断集团和一些以权谋私的guan当然干脆可以说白了就是咱们guojia的权力机构,然后姜文说的话也就不难索解了:“你和钱对我都不重要,没有你对我很重要”,就是权和钱对我都不重要,没有绝对的权力这点对我很重要。
3、明白了黄四郎在影片中的定位,其他的一系列问题就呼之欲出了。
首先来说说一开始黄四郎给姜文的那顶帽子。那顶帽子是什么意思?就是邀请你来一个桌子喝酒的意思。这点后来葛优也给姜文解释了,隐喻的就是咱们现在的 guanchang现象,比如一个地方官走马上任之后就会有一个当地的权力集团邀请你来喝酒,然后共同刮分百姓,这就是那顶帽子。后来黄四郎对姜文说: “如果我一开始不是找人给你送去那顶帽子,而是自己亲自去接你,后果会有什么不同吗?”“我家里还有一顶好帽子,回头我给你”意思就是:如果我一开始不是以一个高高在上的大哥姿态来邀请你入伙,分给你一点钱,而是以一个合伙人的姿态来邀请你入伙,把我这个位子让给你,你会跟我们同流合污么?这是讽刺 guanchang里的那些人物眼里只有“帽子”!
4、然后再来说说跟他们一起去进攻黄家的那几只鹅。
“大哥没一个人跟来就那群鹅跟着来了”这些个鹅比喻的就是现实中那些盲目喜欢姜文,甚至无脑追随的粉丝们,而实际上这些人是社会最底层的人,是被其他人鱼肉的人,他们根本不知道姜文到底要说什么,但是就会一直跟着来。可事实是,他们根本没有一点用处。姜文用了一个隐喻,讽刺了那些无脑的追星族一把,也是告诉我们大家:想要颠覆权力天平颠覆鹅城,靠一群鹅是没有一点用的。
5、关于鹅城。
鹅城,也就是人民任人鱼肉的城市。这个暗指啥大家当然都明白,然后要说的是姜文全片中最精彩的一点隐喻,就是他对权利的理解:从人们三番几次不敢捡银子半夜偷偷捡,不敢捡枪半夜偷偷捡,到最后人民发现黄四郎死了群起而攻之,姜文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是权力?权力就是恐惧,权力就是施加给人民的畏惧。而对于人民来说,他们畏惧的也根本不是黄四郎本人,而是他们脑海中的那个黄四郎,回到现实意思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害怕似有若无的最高权力,我们都有一种恐惧,而实际上我们知道那到底是什么?其实我们恐惧的,仅仅就是我们自己的恐惧,而一旦人们看到自己脑海中营造的那个“黄四郎”被打倒,人民一旦真正拿起枪冲向黄四郎家,也就是最高权力那里去拿回自己的东西,黄四郎家那个千疮百孔的铁门是根本没有任何办法阻挡人民的力量的。
还有后来的那个黄四郎手下看到人民反了,马上转头跟着反的意思,是告诉我们:假如我们真的要推翻现在的权力,那么那些在维护当前权力的人,比如什么城管呀、警察呀、保安呀之类的,会马上跟我们站到一起。因为他们也是人民,这点跟开头的马拉火车有个呼应,就是说权利这个火车跑的再快,实际上都是马拉的。一旦没有了马,权力只能歇菜。
6、说说千疮百孔的铁门
姜文让他的小弟打个叹号那段戏,的确是姜文有点自恋的意思,就跟很多人解读的一样,他在讽刺其他的导演,他把自己比喻成枪,把自己的电影比喻成子弹,不论是子弹打断了马缰,还是子弹射穿了黄四郎家的铁门,包括电影名字——让子弹飞,都是一个意思,就是他要把这个一直束缚着人民恐惧着人民的锁链铁门打穿掉,让人民奔向自由,得到自己的财产。然后那个叹号的意思就很明显了,他讽刺一些个小导演也想打穿铁门,可是太直接了,想打个叹号结果就没打好,而他老人家打的是个问号,然后子弹就能从那个问号里面穿出去了!这个问号呼应的,是一开始片头的让子弹飞后面的一会,这点别的网友分析的很到位了:姜文很清楚他的电影里想说的,这些话影响到了权利核心的既得利益者,就是黄四郎为啥一直要除掉张麻子,因为“霸气外露”!所以是不可能通过审批的,可是他又想挣钱又不想跪下,而他同时又很清楚审电影的那群既得利益者的智商,所以他打的是个问号:让子弹飞一会儿!现在电影已经上映了,那些人后悔也晚了,恰如正在在演折子戏的郭志坚之流!
7、既然说到审批,就可以再说说一开始小六子自己剖腹那段戏。
姜文把小六子这个兄弟设计成他自己的儿子,对一个导演来说什么是儿子?电影呗!他用小六子祭奠的,是他自己的“鬼子来了”!因为影响了权利的核心既得利益者,出师未捷身先死,而赐死的理由,就是一碗莫须有的凉粉。后来他在墓前对小六子说的话,都可以理解为他《鬼子来了》被砍之后的反省,他认为太冲动是不行的,直接打叹号也是会死人的,要神不知鬼不觉的打穿铁门,要让子弹飞一会儿,马才能挣脱锁链!这也就不难理解,他为啥在鸿门宴上让一群兄弟撤了,实际上也是隐喻。我估计他可能也是为了拍这部戏跟领导喝过酒啥的,鸿门宴应该就是在映射他自己,然后他说:“让你们撤了才能保证我的安全”,意思就是他跟领导面前不能把这些表现出来,才能拍成这部戏,而小六子也就是《鬼子来了》的死,也是给他的教训,他才会明白怎么跟领导打交道...
8、最后的一幕
他的几个兄弟跟他一起推翻了权力,然后觉得跟他在一起压力太大,就去上海了。也是坐着马拉的火车去的。这个寓意也很明显了,意思就是姜文这次比以往拍的深了一层,不仅仅是想怎么推翻权力,而且想到了推翻权力之后,会是怎么样的结果?就是又会有一个权力出现,而这个权力很可能还是以前自己的战友。
如果说他想表达什么,可能是表达人都不能抗拒权力金钱的诱惑吧,这些足够把麻匪再次变成黄四郎。
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有很多细节,都是有内在含义的。比如,周韵用两支枪一支指着自己一支指着他,后来姜文跟她说:“这个样子的你是最好看的”,那是周韵想要加入他们,也就是加入追求自由追求公平的队伍,要加入这一行列,首先要有拿枪的勇气,还要有拿枪指着自己的勇气。后来,周韵穿上了制服,跟着老三去追求权力了,姜文说还是那个时候的你最好看,也是表达了一下他的价值取向。
还有留音机里莫扎特的那个曲子,应该也有所指!懂音乐的朋友可以考证一下,姜文拍这个片子拍了三年,我估计很大一部分精力都用在这上面了。
总的来说我觉得姜文这个电影拍的很好,的确不愧于中国目前为止最好的电影一说。
他这部电影不仅给鹅城的人民发了枪,同时也用这部电影打烂了黄四郎家的门,换句话说:他不仅拍给百姓看,也同时是给郭志坚主子们的一个警告:就是别以为你们的权力是牢不可破的,人民一旦觉醒,你们根本不堪一击。
4. 求1000字影评
如楼主所愿。(活着)影评
“活着”: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1]
所以《活着》的主人公徐福贵在谈到死去的亲人的时候,“眼睛里流出了奇妙的神色,分不清是悲伤,还是欣慰。”徐福贵活着,好像就是为了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在这出关于残亡的戏剧上演之前,他夜以继日地吃喝嫖赌,曾经在女人的胸脯上找寻快乐和眼泪,在她们的肩膀上招摇过市风光无限,在赌场上心旌摇动体味快感——然而一切都如海市蜃楼般轰然倒塌了,荡然无存了。他毁掉了自己和家人一生的幸福却并不自知,终于在一夜之间由阔少爷变成一文不名的穷光蛋,而他的父亲,在亲手处理掉所有的田产之后,死于由老宅迁到茅屋的当天。破败前的少爷不懂得伤心而破败后的福贵没资格伤心,因为他已经成了佃农。此后的日子里,他亲手埋葬了自己的儿子、女儿,白头人送黑头人,而他却没有这种“幸运”。他因为年轻时无所顾忌的胡闹和为所欲为不断付出沉重的代价,厄运的阴影一直追随他的脚步,残暴地夺走他至亲的生命,毫不怜惜,毫不同情。[2] 他只能活着,因为这是他的命运,一个人在挑足他应挑的担子之前,上天是不会让他的生命提前逃离的。
影片中的主人公徐福贵——葛优。他善于表现小人物的内心,对小人物诠释的也比较得当,此片中有一句很深刻的台词:“千好万好,活着就好”。另外,还有他跟春生说的一句话:“我们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活着不容易,要好好活啊!”,这可能就是他能在生活的压力和丧失亲人的悲痛中能活下来的精神力量吧。这种知命术的叙述可见跟剧本及编剧的深刻功力是分不开的。一个富家公子,赌的什么都不剩,然后开始苦涩的人生经历,给我感觉他很坚强。还值得赞扬的就是,一个富家公子,借了别人一箱皮影戏(片中曾多次提及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戏箱子——富贵的捞食工具),他可以说是尽力保护,这很让人感动。
这部片子女主人公家珍——巩利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首先在片头,她表现出了一个旧社会女人在那个特定时代所不具备的一些性格。一看她就不贪财,在旧社会,嫁入大户的哪个不贪财,起码电影里都是这么处理的,可是他却可以带着孩子离开丈夫,也正是这点,对一个讲究三从四德的女人是不容易的,后来见到落魄的丈夫后又回来支撑起这个家,她给给人总的感觉就是一个值得佩服的中国女性——执着而可爱[3]。而后来,当上区长的春生倒车撞倒了墙,压死了她儿子有庆时,她曾对春生冷言冷语,怒目以待,“死活不让他进门”。但当春生被判为走资派,妻子自杀,旁人疏远并划清界线,他不想活下去的时候,她说他还差徐家一条命,劝他不要自寻短见,好好活着。人物的性格特征在影片中显然易见。
此部戏的时间跨度是很大的,一直从40年代到文革后期,剧中人物的发挥都很到位。从这部电影的结构来看,每一段落之间用明显的字幕分隔,赫然的“四十年代”,“五十年代”……以及那些完全是关乎国家大事的小字背景资料一次次地将福贵等人在故事还没发生之前就冷冰冰地扔到了一个沉重的背景之下。该片恰当运用了转换、平移和平衡蒙太奇的艺术手法。如果你真的把之下的所有故事,细节都与前边给出的字幕资料联系到一起并且还推而广之想到了什么的话,张大导演的目的也就算达到了。
可以这么说,《活着》在余华的小说中算是最有理性的一个,而在张艺谋电影中算是最有人味的一部。活着有两个最重要的主题[4]:
1 、生命是宝贵的,每个都应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2、 控诉在某些年代的某些人对生命的漠视。
3、 活着中死去的人,都是非自然死亡的,也就是说,是死于非命的。
4、 有些东西看似是命运的安排,但其实何尝不是人为的原因?
5、 张艺谋对原著的把握是很好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他个人的少见的黑色幽默风格。
总的说来,电影《活着》和小说《活着》已经不是同一个作品。当然不同的艺术手段有着不同的表现手法和策略。小说中富贵几十年来只有承受着生存的痛苦和痛苦后的麻木或者说是达观。[5] 而电影的表现重心已经从个人转向社会历史,给予了一个更大的主题空间。但无论二者有多么大的不同,有一个主题却没有改变,那就是:活着,便要承受活着或者死亡的痛苦与幸福。
5. 电影《乱世佳人》的影评
“有一种感情叫做爱情,横亘了时间,超越了空间,也跨越了俗世间的种种阻隔;有一种意志叫做坚强,承受了岁月,洗练了沧桑,亦抛却了陈腐的累累束缚;有一种心态叫做从容,化淡了苦痛,抚清了酸涩,只留下一颦一笑间的云淡风轻……”
有人说爱情是永恒的话题,不管什么时候谈起都保持着它最初丰韵的颜色。所以爱情永远是人们谈论的经久不衰的话题,爱情题材的文艺作品在人们心中留下的印记就会深刻的多。
《gone with the wind》(飘)是这样一部作品,不论何时谈起爱情人们都会先想起它。但它又不仅限于此,它所涵盖的主题要远比爱情宽广的多。这才是它长盛不衰的原因,它是一部史诗,把对一个民族的思考,把美国内战时期的南北的对抗,把尊严和人性,穿插在一段爱情的纠葛之中,让人看完之后不禁唏嘘不已,但同时也可以感到它内在的厚实的文化底蕴。
一部拥有神话一样地位的作品,从一个叫斯嘉丽的年轻的女孩的心路历程向我们娓娓道来。
有人称这部小说是中国女人必看的一本书,恐怕说的意思是让被几千年的封建礼教压迫的中国女性去看看一个女权主义的典型,是如此为争取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梦想而奋斗的吧!
对,斯嘉丽从小便如此,她的性格里充盈的父亲一辈的南方的种植园主的那种大气和粗犷,她好像并没有遗传自己的母亲一点性格――一个典型的矜持的为家族操劳一生的女性。而在美国的那个时代,一个女人如果缺少了这些,就会被视为一个不合格的人,一个叛逆的人,一个为礼教不能容的人。但是,斯嘉丽恰恰如此。
她是一个异数,她的性格决定了她不会默默无闻,不会像其他的女性一样过完平凡的一生。所以她在失去家园的片刻绝望后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对天发誓一定要度过难关。在失去了母亲,失去了父亲,失去了伺候他们的奴隶,她最终还是凭着自己的那股不肯低头的倔劲爬了起来,走到了社会的上层,得到了最初的金钱和地位。但同样的,由于在别人看开她过于锋芒毕露的性格,她所经历的艰难也是无法其他人无法想象的,无论是她的事业,还是她的爱情。
她的内心不能容忍一丝怀疑,她不能去刻意的掩饰内心任何真实的想法,因为那对她意味着莫大的痛苦。正是由于这一点,从她确信自己爱上了艾希礼之后,不管周遭出现了如何的困扰,不管他们隔了多远的距离,即使他已经娶她人为妻,她甚至都不曾想过就此妥协和放弃。这在她看来是背弃了自己,背弃了自己活着的理由。这是怎样的一种性格呢?这让我深思,即使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她的坚持了绝决仍会让大多数人汗颜,能够坚持自己内心的东西而不受外界的影响是件太难的事情,更多的人会在忙忙碌碌和昏昏噩噩中渐渐的迷失了最初的自我,甚至不会发觉。但是对于感情来说,这种绝决却不一定会带来最终的幸福,如果一味的勉强冲撞带来的伤寒就不会只是对于自己的了。斯嘉丽始终没有这个道理,她倔强的性格也不会想到这个高度,所以当她最终大彻大悟发现自己最爱的人其实就是一直陪在自己身边的丈夫瑞德的时候,一切已经无法挽回了。由于她的不肯妥协和顽固的坚持,他们之间的裂痕已经无法弥补。
瑞德,这个幽默,聪明,带点叛逆和愤世嫉俗的男人和斯嘉丽有着太多相似之处。正因为如此,他一直深爱着她。他爱她的与众不同,她的天真和她的叛逆。这些在旁人看来疯疯癫癫的性格在他看来简直可爱至极。他什么时候都显得那么的运筹帷幄,好像一切都可以在他的掌控之下,唯一让他担心的,就是斯嘉丽最心底里想着的那个人,他无法去强制把她的心扭转向自己,尤其对于这样真实的一个女子。所以即使他们已经结婚了,但他仍然觉得没有真正拥有她,他能做的,只有用加倍的物质和精神呵护对她好,希望她能够最终回心转意。
结果让他绝望,当他最终选择离去的时候我甚至丝毫不感到奇怪,只是可惜斯嘉丽觉悟的太迟了。他和她其实是完全相同的一类人,斯嘉丽不能欺骗自己心里的感受,难道他就可以忍受吗?拥有了自己深爱的人,却无法抓住她的心。与其承受这种折磨,他宁可选择不顾一切的离开,这同样是一种绝决,一种不能忍受一丝感情上瑕疵的绝决。
本来可以幸福拥有彼此的两个人,却最终还是各分东西。正因为皆大欢喜的圆满总是人们期待的童话结尾,所以悲剧也总是让人唏嘘不已。但这个悲剧却让我们思考了更多的东西,看似只差了一步就能圆满的故事,其实早注定了悲剧。他们共同拥有的那种苛求完美的性格让他们看到了彼此太多的不完美,这样的积聚是无声无息的,但结果却是无法避免的。
这也正好印证了题目,看这本书之前我一直不明白“飘”到底为何意。看完之后突然灵光一闪的清晰了起来,其实如果《gone with the wind》直译作“随风逝去”的话会更好理解。
这里面有两层含义,斯嘉丽和瑞德的感情因为那些波折和中间的太多伤害最终像风一样逝去了,这是无法挽回的,即使倔强的她每次都会在绝望的时候安慰自己:我现在不去想它,明天再说。但明天真的就会有希望了吗?风明天会吹到何处呢?
第二层含义就涉及到小说的大背景了,作者不光光满足于一个爱情故事的挖掘,她把它升华到了民族的高度。美国内战,最终以北方获胜而告终。大多数文艺作品都会站在北方的角度和历史的高度来弘扬一统之后种种好处和北方军队的英勇和善战。《飘》令人称道的是,它自始至终关注的,是南方种植园的民族的兴衰,它让人们换了一个角度来看待一些看似显而易见的事实。最终的融合确实是大的趋势,强势吞并弱势也是历史的必然规律,可人们却忽视了这期间南方的人们的抗争,他们失去家园的痛苦,他们从最初的与北方的完全对立到最后渐渐的和北方的合作。这是一个民族的转变,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变,一种文化和另一种文化的碰撞乃至融合。在转变的过程中,那些曾经的田园生活,那些曾经的桀骜不驯,那些纯朴的粗犷的文化氛围,已经慢慢的消失殆尽,像阵风一样,飘散在历史滚滚向前的洪流中,不留一丝痕迹。
爱情与战争,退缩与奋进,坚持与放弃,融合与抗争。纵横交错的脉络确实让人有种恍如隔世的错觉,这是一种厚实的沧桑和一种中立的慨叹。古人说:读史使人明智。这部史诗级的作品让我们在失望和希望之中反复,在梦想和现实之间徘徊。
当然,在茫然无错的时候,不要忘了给自己信心。
毕竟,tomorrow is another day!
6. 《红楼梦》中金陵十二正钗的每个女子评价和结局是怎样的
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是对贾府十二位冠首女子终身命运的描述。各首判词用隐晦的诗句提前暗示了她们的命运——在封建礼教的束缚和摧残下必然“红颜未衰身先死”,照应了文中的“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反映了中国数千年来女性的悲剧,同时也反映出曹雪芹深厚的文学功底以及超凡的思想境界。
1、红楼梦引子
曲文: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
都只为风月情浓。
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
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2、林黛玉
判词:(钗黛合一)
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词,道是: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曲子: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
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
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
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经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结局:林黛玉是林如海与贾敏的独女。因父母先后去世,外祖母怜其孤独,接来荣国府抚养。虽然她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但她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从不劝宝玉走封建的仕宦道路。她蔑视功名权贵,当贾宝玉把北静王所赠的圣上亲赐的名贵念珠一串送给她时,她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她和宝玉有着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爱,但这一爱情即将要成就时,贾府惨遭锦衣卫抄家,使他们的婚事化为泡影。在贾家轮番遭遇贼寇烧杀洗劫时,家里只剩她最后一个主子,由于她小性多疑、刚愎不明听信奸人谗言误杀忠良,致使贾家彻底败亡。随后因为内心极度愧疚而吊死在柳叶渚边的槐树上(玉带林中挂)。
3、薛宝钗
判词:(钗黛合一)
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词,道是: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曲子: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姻,
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
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结局:薛宝钗是薛姨妈的女儿,家中拥有百万之富。她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温厚练达。她热衷于仕途经济,劝宝玉去会会做官的,谈讲谈讲仕途经济,被宝玉背地里斥为“混帐话”。她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她挂有一把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系通灵玉附生物。由于抄家之事使宝黛二人的婚事泡汤,林黛玉死后,贾宝玉娶薛宝钗为妻。由于双方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玉又无法忘怀知音林黛玉,婚后不久即出家当和尚去了。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后嫁与贾雨村,两人情投意合,但好景不长,之后贾雨村的徇私枉法之罪被门子所查,惨遭抄家,他们二人被流放至东北充军行役,因为此时宝钗没有冷香丸调治,不久就死去,就地埋葬在雪地中(金簪雪里埋)。
4、贾元春
判词:
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也有一首歌词云: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怎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曲子:恨无常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
眼睁睁,把万事全抛;
荡悠悠,把芳魂消耗。
望家乡,路远山高。
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
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结局:贾元春是贾政与王夫人之长女。自幼由贾母教养。作为长姊,她曾教宝玉读书识字,虽为姐弟,有如母子。后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史。不久,封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贾家为迎接她来省亲,特盖了一座省亲别墅,即后来的大观园。该别墅之豪华富丽,连元春都觉太奢华过费了!元妃虽给贾家带来了“烈火烹油,鲜花著锦之盛”,但她却被幽闭在皇家深宫内。省亲时,她说一句,哭一句,把皇宫大内说成是“终无意趣”的“不得见人的去处”。这次省亲之后,元妃再无出宫的机会,后含冤被皇帝凌迟处死。
5、贾探春
判词:
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也有四句写云: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曲子:分骨肉
一帆风雨路三千,
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
恐哭损残年,
告爹娘,休把儿悬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
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
奴去也,莫牵连。
结局:贾探春是贾政与妾赵姨娘所生,排行为贾府三小姐。她精明能干,有心机,能决断,连王夫人与凤姐都让她几分,有“玫瑰花”之诨名。赵姨娘在贾母王夫人面前阻碍女儿施展抱负,更被贾府其他小人挑唆,时常欺辱女儿。抄检大观园时,探春令丫环秉烛开门,严阵以待;王善保家的欺负她庶出,对她动手动脚,当场挨了一巴掌;她一声令下,丫头即出面抵挡,颇有大将风度。她对贾府面临的大厦将倾的危局颇有感触,她想用“兴利除弊”的改革来挽救,但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碰得头破血流且还招人抱怨。最后远嫁海外。
6、史湘云
判词:
画几缕飞云,一湾逝水。其词曰: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转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曲子:乐中悲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
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
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
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
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
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
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
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结局:史湘云是贾母的侄孙女。虽为豪门千金,但她从小父母双亡,由叔父史鼎抚养,而婶婶对她并不好。在叔叔家,她一点儿也作不得主,且不时要做针线活至三更。她的身世与林黛玉有些相似,但她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薛宝钗的影响。她心直口快,开朗豪爽,爱淘气,甚至敢于喝醉酒后在园子里的大青石上睡大觉。她乐观开朗,是金陵十二钗中活得最明白的一位。她和宝玉也算很亲密,在一起时,有时亲热,有时也会恼火。但她襟怀坦荡,从未把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她嫁与卫若兰。婚后不久,丈夫家被抄,自己逃难出而流浪乞讨。许多年后在乞讨中巧遇贾宝玉,两人共度暮年,不久后因病无钱医治而死去,宝玉把她就地埋葬在湘江边上 。
7、妙玉
判词:
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其断语云: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曲子:世难容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
天生成孤癖人皆罕。
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
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
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
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
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
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
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结局:妙玉是苏州人氏。她祖上是读书仕宦人家。因自幼多病,买了许多替身(旧时迷信认为命中有灾难的人应该舍身出家做僧、道,有钱人家买穷人家子女代替出家,叫替身),皆不中用。只得入了空门,身体才好,故一直带发修行。父母已亡,身边带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服侍。她极通文墨,极熟经典,模样又极好。十七岁时随师父到长安修行,师父圆寂后,被贾家请入栊翠庵带发修行。她有洁癖,很爱干净,刘姥姥喝过的茶杯便嫌脏不要,只是她的爱洁多多少少带着矫情的味道。后贾府败落,她被一群和尚劫持而去。
8、贾迎春
判词:
画着个恶狼,追
7. 菊英的出嫁文学评论
《菊英的出嫁》是乡土作家王鲁彦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中满满的母爱溢于纸上,在感受母爱的同时,我们也能体会作品中的奇特写作手法与语言特色。刚开始阅读作品时,我感到很疑惑:菊英为什么离开她妈十年,她为什么不知道菊英现在的情形,题目有什么含义,„„继续阅读到菊英出嫁的那一幕,我才恍然大悟这只是“阿姆”的白日梦。作品随后描写菊英逐渐长大了,需要走入婚姻的殿堂,而这一切只是娘对女儿的思念与牵挂。是母亲渴望女儿出嫁的愿望未满足对其愿望的渴望。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可知该作品直接表现了白日梦。意识流手法的巧妙运用。文章中第十一段运用大量的意识流语言,“是呀,喜期近了呢,我的心肝儿~”„„反而极少提及菊英的体貌特征。通过“阿姆”对菊英的思念及婚姻的需要而描叙菊英,巧妙地达到以心系人,以心系事,意识流的手法完美地运用于其中。我通过“阿姆”的视角看到菊英的容貌,通过“阿姆”的内心独白、意识迁移和自由联想走进菊英的心理世界,挖掘菊英深层地意识流来展露其隐蔽的灵魂和内心世界。同时,作品开篇叙写“阿姆”的内心独白,并由菊英的婚礼准备转至她八岁的故事,打破传统时间观念和传统心理小说的顺时顺序,消除时间界限,将感觉中菊英的现在、将来和过去拧在一起组成“阿姆”的主观心理时间。虚实结合与倒叙的巧妙运用。作者开篇叙写“阿姆”对女儿的思念和牵挂
8. 求一篇1000字左右的影评
电影[花木兰]
影片中的花木兰除了保持中国的传统形象外,还加入了一些新的元素。
首先,影片中的花木兰是一个斗志昂扬的女孩。身为花家的大女儿,一心想为花家争荣耀,但是却常常弄巧成拙,闹了不少的笑话。
其次,花木兰是一个勇敢、执着的人。在从军的路上,她遇到了不少的困难,身为女孩儿,她却从来没想过退缩,时刻把家、国放在心上。甚至在被同伴认出是女儿身时,也豪不放弃。
提到花木兰,不能不提的是她的孝心。当她得知年迈的父亲被征召入伍时,她毅然地偷走了父亲的盔甲,半夜离家出走——代父从军。
看过这部影片的人,相信都会对影片中的木须龙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是花家的祖宗为了保护木兰而派出的,木须龙讲话像连珠炮,又喜欢生气,一路上给木兰带来了不少的欢声笑语与协助。同时,他又非常的护主,当木兰被同伴发现是女儿身,同伴担心朝廷大臣会判她欺君大罪而把她抛弃在冰山雪地时,木须龙给了木兰不少精神上的帮助,他不时地支持和鼓励着兰。
总之, 整部影片轻松搞笑,丝毫没有战争的紧张画面,非常值得一看。
《花木兰》讲的依然是木兰替父从军保卫国家的故事情节,以动画的形式拍述下来将其性格更突现出来。
我国传统意识影响下,木兰做为女儿身为花家光宗耀祖的是做个好女子好媳妇,遵从三从四德相夫教子。不过,又是花家的独生女,父亲对她自然疼爱有加,放纵包容,孩子终归要长大终要出嫁,悠久的传统观念与父亲的爱似乎有所冲突难以取舍。
木兰在祖母和母亲的带领下去媒婆那里,结果闹出笑话,媒婆盛怒之下指责——木兰不能成为好媳妇!木兰很伤心,她并不是为自己而是因为觉得自己不能如家人所愿成为好姑娘好妻子,一方面孩子心性放任爱玩,一方面不可辜负家人。在成长中的挣扎和矛盾是每个孩子都必须经历也必须走出的。
木兰伤心之下歌唱:
看看我/我不能成为好新娘/我伤了大家的心/难道说我的任性伤了我?/我知道/如果我再执意做我自己/我会让家人伤心/为什么我眼里看到的只有我自己?/为什么我在此时觉得离自我好谣远?/敞开我的胸怀/去追寻/去呐喊/让烦恼不再/释放真情的自我/让烦恼不再/
这时,父亲并没有指责木兰,在花开的院子里在木兰身边坐下若无其事的说;“天啊!今年院子的花开得真好!可是你看这朵迟了,但等到他开花的时候,一定会比其他的花更美丽!”说着顺手摘朵花戴在女儿头上,相信此时眼里充满了关爱。
木兰的心豁然开朗时却听到朝廷征召壮丁的锣鼓声,花家老父亲年事已高略有腿疾,但,在接受朝廷圣旨时依然将拐杖交给妻子,自己庄重地走到马前双手接下。此时,我看到的是一名心爱国家的热血男儿!一名肩负责任的勇士!
善良弱小的木兰看着两鬓染霜的父亲在房间独自舞剑,看到父亲的心有余力不足,她决定替父从军。这个故事情节在豫剧里是经过家人商议后同意的,在动画里为更突现木兰的性格编为偷去圣旨自己上路。任性大胆不知天高地厚由此可见。
然而,也正是木兰的任性让她在军旅生涯中坚韧不拔不屈服不服输,出色完成训练,作为优秀士兵的同时赢得人心。对付单于时,木兰的急中生智又为众军士折服,甚至被崇拜为“世界之王”。
木兰任性但不冲动,放纵但又善良,在现代也是难能可贵的!
木兰的成就并非偶然,是信念让木兰坚毅,是品格使木兰成功!
自己看着办,怎么也要自己加工一
9. 一部好的电影的影评!1500字左右!急需!
《公元一万年以前》——美国无极,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影院看完罗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