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后影评 » 建功伟业的观后感

建功伟业的观后感

发布时间: 2021-03-04 21:38:47

㈠ 建党伟业观后感1500字

《建党伟业》这部电影所叙述的故事自 1911 年 10 月 10 日武昌起义拉开的 辛亥革命开始,至 1921 年 6、7 月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时止,虽然这短短的十 年时间里在历史的长河里或许只不过是一瞬间的功夫, 然而这十年又是极其不平 凡的的十年,在这十年里,许许多多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走向的著名事件都发生在 这十年,比如: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护法战争、巴黎和会、五四 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等,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真正称得上是“风雷 激荡”“巨变迭起” 、 。虽然历史事件众多,知名人物众多,然而电影《建党伟业》 却以时间的先后顺序为脉络,以不同空间发生的历史事件为故事的着眼点,将那 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娓娓道来,精彩绝伦,引人入胜。可以说整部电影删繁就简, 详略得当,节奏合理,看到悲壮处让我禁不住扼腕长叹,如国民党先驱宋教仁先 生在上海火车站遭遇特务暗杀身亡,壮志未酬,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 襟!看到紧张处直让我为剧中人的命运直捏一把冷汗,如年轻的朱德率军在棉花 坡与吴佩孚的激战;看到哭笑不得处直让我感慨莫名,如张勋被溥杰戏弄,在皇 宫里丑态百出地放风筝;看到动情处让我情难自已,眼眶濡湿,如蔡锷与小凤仙 车站离别情景,蔡锷将军貌似平静地与小凤仙话别,然而那缓缓流下的眼泪却已 经无声地告诉小凤仙, 他是怎样一个重情重义的将军! 看到温馨处让我心生羡慕, 默默祝福相爱的人幸福绵长,如年轻毛泽东与杨开慧的简单婚礼,毛泽东坦诚告 诉自己的新婚妻子: “做我的媳妇,是要吃苦的,跟了我,从此就没有了安生的 日子……” ,然而杨开慧却无限深情地回答他: “我愿意。 ”最简单的台词却道出 了最真挚的爱情,让我焉能不深受感动?! 最让我感到血脉贲张、 激动莫名的电影桥段是: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全面失败, 日本全面接收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利益,消息传来,举国震动,全国各地的莘莘学 子终于把满腔爱国热情迸发出来,他们以无所畏惧的姿态走上街头,高呼着“爱 国无罪”“革命万岁”等口号示威、游行,继而火烧赵家楼、痛殴卖国贼;青年 、 学子的拳拳爱国心震撼激扬、感昭日月,不仅在视觉上冲击着我,更在在心灵上 感动着我,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就这样以其独特的魅力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之 中,凝固在浩浩的历史长河之中了。 最让我肃然起敬,钦佩动容的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全国各地的共产 主义组织分别推荐代表奔赴上海召开会议, 这些青年才俊怀抱着共同的理想和主 义走到了一起,他们在中国的大地上共同缔造了一个全新的政党,从此中国革命 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这个叫做“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成立之初只有五十多名 党员,他们为了召开一次会议还得东躲西藏,谁又能料到,这个年轻而力量单薄 的政党,却在二十八年之后成为新中国的执政党,带领全国人民从此走上民族独 立、国家富强的道路! 通过观看这部《建党伟业》 ,我们再一次形象地认识到,在当时的旧中 国,无论是封建王朝还是北洋政府,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其他民主党派,无论是议 会制、总统制、还是君主立宪制,都救不了积贫积弱、处于列强环饲的旧中国, 在那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无数仁人志士在黑暗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最终他 们发现,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人民的不二选择! 影片的结尾真美啊:在那水气氤氲、朦胧迷离的嘉兴湖面上,年轻苗条 的王会悟身着粉色碎花旗袍,手撑油纸伞坐在船头上,为这群焕发着年轻活力的 共产党人放风;船里面,先是一个人,继而是一群人的声音,他们缓缓唱起铿锵 有力的《国际歌》 ,打破了这山水江南纯朴的宁静,历史的传奇在山水中若隐若 现…… 一路曲折一路歌, 从当年建党之初的五十多名党员到今天拥有将近八千 万党员,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九十年的风雨历程。这九十年是不平凡的九十年,是 可歌可泣的九十年,是丰功伟绩的九十年,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为中国共 产党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观看《建党伟业》 ,重温中国共产党 建党那段峥嵘岁月,感受革命先辈崇高的信仰,以及他们为了自己的崇高信仰而 执着地去努力奋斗,使我再一次深深地被他们的革命精神所感动,自己的理念信 念也得到了洗礼,思想境界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最后我想诚恳地说一句: 《建党伟业》真的是一部好看的电影,一部让你 感动的电影,一部成功的电影!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品 味眼前幸福的人生!

㈡ 建党伟业观后感 500字

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重托
--------《建党伟业》观后感

《建党伟业》讲述从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间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全片分为几个段落,主要以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张国焘、周恩来、蔡和森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员为中心,讲述他们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中为国家赴汤蹈火的精彩故事。前半部分讲孙文等革命者建立国民党,与袁世凯争斗的情形;后半部分叙述巴黎和会引发的“五四”运动,布尔什维克的种子经由李大钊、陈独秀引入中国,终于生根发芽,最终在嘉兴南湖召开了中共一大的故事。
通过观看影片《建党伟业》,本人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建党伟业》的观影过程仿佛是一次中国近代史的再学习。如果对中国近,恐怕很难真正看懂《建党伟业》,也就很难弄清楚那些明星脸背后的历史人物到底是谁,他们到底在奔走呼号些什么。
1911年冬,孙中山从海外归来,于翌年1月1日就任临时大总统。与此同时毛泽东参加了光复新军。很快,袁世凯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在皇室中的威信,从孙中山手中取得了大元帅之身份,北洋民国政府成立。同年10月,国民党成立。
1914年夏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5年袁世凯与日本定下密约二十一条并且更改国体,自封为中华帝国皇帝,自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孙中山与蔡锷成护国军,出师讨袁。很快袁世凯便在举国声讨中黯然死去了。之后又随着张勋复辟的失败,中国进入了军阀割据的混战局面。而毛泽东、李大钊、周恩来等人虽身处不同地方,但都在内心思索着救国救亡之路,命运的会即将到来。普通观众即便是知道袁世凯称帝、签署二十一条这些比较著名的历史事件,也未必了解张勋复辟、蔡锷发动护国战争、孙中山护法运动、火烧赵家楼等等。在120分钟表现这么多历史事件,《建党伟业》只能选择了片段式的表现手法,只展现事件的高潮部分,前因后果或用台词或用字幕传递,剩下的就只能指望观众的近代史知识足以自动补齐省略部分,否则实在很难跟上影片节奏弄清来龙去脉,更别说欣赏电影艺术了。
1917年冬,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918年冬,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北洋政府派遣使团出席巴黎和会。但是英美等国为制约已赤化的俄国,将青岛以及胶州湾割让给了日本人,完全无视中国的利益。1919年夏天,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爆发了。经历了以上种种,中国的进步青年们发现西方列强完全靠不住,而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的成功却如同一盏明灯,为他们前进和奋斗指引了方向。
1920年3月,维经斯基来到中国,准备在远东建立共产国际支部。1921年3月,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等人彼此来往交流,誓要建立代表无产阶级的政党。1921年7月22日,十三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代表集结在上海博文女校宿舍,“中国共产党”在众人齐声吟唱的《国际歌》中呼之欲出!
二、《建党伟业》以中国近代史为叙述主线,但影片的核心重心还是落在中国共产党的建党艰难历程。从近代史上看,不是每一件大事都与建党有直接联系,所以《建党伟业》采取了多条线叙事的方法。其中一条线是近代史上的大事记,从辛亥革命讲到五四运动;一条线是青年毛泽东的人生轨迹,从参军新军直到参加中共一大;另外一条线是中共成立前的历史思潮,主要是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辜鸿铭等人的事迹串联。这三条主线相互贯穿,要找到这三条线的内在联系,就能够真正看懂这部影片。否则就不会知道毛泽东参军和辛亥革命有什么关系,袁世凯签二十一条和五四运这动为何又前后呼应。但除了这种多线叙事、相互贯穿的叙事手段外,又很难找到更好的方式在一部电影中同时讲清楚这些必须要表达的事情,这也是这部历史巨片成功的表述方式之一。
三、忠于党,报效国家,服务人民,是当代有志之士永恒的追求。看了这部影片,我被深深的震撼了。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民族危机,内外战争不断,人民出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个曾经一度辉煌耀眼的东方,燃起的是熊熊的战火,滚滚的狼烟。仿佛把我们带到那个艰难而又催人振奋的岁月中,去追忆那段历史,缅怀远去的革命先辈。心底由然想起了那句话:“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遐想着当年历史的种种,心潮起伏。同时也感到了沉重的历史使命感。
如果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身处在这个剧变频增、竞争激烈的时代,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社会多元化的挑战,把祖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需要全体中国人把强烈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和为社会服务的具体行动。
作为一名有志之士,忠于党,报效国家,服务人民,是我们的毕生不变的追求,而安心服役,做好本职工作,就是报国为民的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我们要志存高远而脚踏实地,把献身国防与加强学习、做好本职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两者互为表里、互为促进,更好地承担起时代和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㈢ 建党伟业观后感400字

《建党伟业》观后感
闭上眼睛,浮现的都是1945年抗战胜利,国共两党重庆谈判,一直到新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五年间的风云变幻,展现出一幅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画面。
是啊,光阴似箭,现在党已经90岁了,从当年的“风腥血雨”到现在雨过天晴,又有谁能体会当时的艰辛历程呢,只有亲身经历过才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才是甜。当共产党诞生的时候,就仿佛注定它以后的成功,看完《建国大业》才明白,当初党的诞生,就是为现在的和平而建立,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了战争,但我们依然不能忘记共产党对我们的“恩赐”。
作为当代的学生,我们有无限的自由,可这些自由是谁赢取的呢,是党。我们有幸生活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年代。我们在二十一世纪这个美好的时代下,不用呼吸战火弥漫的空气,只需沐浴在和平的阳光下,不需要担忧吃了上顿没下顿,只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需要担虑半夜敌人入侵,只需安然入睡。中国已经从落后走向繁荣。
就从食物上来说,以前人们只要能吃饱就很满足了,不像现在都讲究营养平衡。以前人们衣服只求穿暖,现在只有时尚才是“真理”。90年来,我国经济在不断增长,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裕。
《建党伟业》里解放上海,解放军累了,没有占民宅,整体睡在马路上。我看到了,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会胜利。这就是我们百姓最亲的亲人——中国解放军。当毛主席在天安广场向人民宣告共产党的胜利时,同时也预示了中国人民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新王朝,我们要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它是由无数共产党用鲜血换来的,祖国繁荣昌盛,人们幸福安康,靠的就是党。所以让我们张开翅膀,向广阔天空飞去,为未来打拼,为祖国争光!!!

㈣ 《建党伟业》观后感400字

《建党伟业》讲来述从1911年辛亥革源命后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间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主要以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张国焘、周恩来、蔡和森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员为中心,讲述他们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中为国家赴汤蹈火的精彩故事。辛亥革命后的军阀混战、五四运动后的知识精英崛起以及最后点睛之笔的“建党伟业”这三个历史时期构成了整部电影。

蔡锷大将军与名妓小凤仙的诀别那场戏,令我非常感动。蔡锷的一句“奈何,七尺之躯,已许国,再难许卿。”包含了对小凤仙深深地无奈之情,也表现了他作为一名将军对于国家的责任和热情。
片尾代表们在红船上开完会站起来合唱《国际歌》,大家眼里都噙着泪,眼里充满了幸福和希望!

历史,无论对与错,曲与直,我们都得正视它,毕竟它是真真实实的发生在百年前的中国革命前辈的身上!中国共产党带给中国60年和平发展的环境。由当时12名代表,50多名党员发展成今天数八千万党员的壮大组织,我的感想,有着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对党的尊敬和诚意。如果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本职做好,那么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才能被建设得更强大。

㈤ 建党伟业观后感700字

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重托
--------《建党伟业》观后感

《建党伟业》讲述从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间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全片分为几个段落,主要以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张国焘、周恩来、蔡和森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员为中心,讲述他们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中为国家赴汤蹈火的精彩故事。前半部分讲孙文等革命者建立国民党,与袁世凯争斗的情形;后半部分叙述巴黎和会引发的“五四”运动,布尔什维克的种子经由李大钊、陈独秀引入中国,终于生根发芽,最终在嘉兴南湖召开了中共一大的故事。
通过观看影片《建党伟业》,本人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建党伟业》的观影过程仿佛是一次中国近代史的再学习。如果对中国近,恐怕很难真正看懂《建党伟业》,也就很难弄清楚那些明星脸背后的历史人物到底是谁,他们到底在奔走呼号些什么。
1911年冬,孙中山从海外归来,于翌年1月1日就任临时大总统。与此同时毛泽东参加了光复新军。很快,袁世凯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在皇室中的威信,从孙中山手中取得了大元帅之身份,北洋民国政府成立。同年10月,国民党成立。
1914年夏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5年袁世凯与日本定下密约二十一条并且更改国体,自封为中华帝国皇帝,自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孙中山与蔡锷成护国军,出师讨袁。很快袁世凯便在举国声讨中黯然死去了。之后又随着张勋复辟的失败,中国进入了军阀割据的混战局面。而毛泽东、李大钊、周恩来等人虽身处不同地方,但都在内心思索着救国救亡之路,命运的会即将到来。普通观众即便是知道袁世凯称帝、签署二十一条这些比较著名的历史事件,也未必了解张勋复辟、蔡锷发动护国战争、孙中山护法运动、火烧赵家楼等等。在120分钟表现这么多历史事件,《建党伟业》只能选择了片段式的表现手法,只展现事件的高潮部分,前因后果或用台词或用字幕传递,剩下的就只能指望观众的近代史知识足以自动补齐省略部分,否则实在很难跟上影片节奏弄清来龙去脉,更别说欣赏电影艺术了。
1917年冬,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918年冬,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北洋政府派遣使团出席巴黎和会。但是英美等国为制约已赤化的俄国,将青岛以及胶州湾割让给了日本人,完全无视中国的利益。1919年夏天,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爆发了。经历了以上种种,中国的进步青年们发现西方列强完全靠不住,而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的成功却如同一盏明灯,为他们前进和奋斗指引了方向。
1920年3月,维经斯基来到中国,准备在远东建立共产国际支部。1921年3月,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等人彼此来往交流,誓要建立代表无产阶级的政党。1921年7月22日,十三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代表集结在上海博文女校宿舍,“中国共产党”在众人齐声吟唱的《国际歌》中呼之欲出!
二、《建党伟业》以中国近代史为叙述主线,但影片的核心重心还是落在中国共产党的建党艰难历程。从近代史上看,不是每一件大事都与建党有直接联系,所以《建党伟业》采取了多条线叙事的方法。其中一条线是近代史上的大事记,从辛亥革命讲到五四运动;一条线是青年毛泽东的人生轨迹,从参军新军直到参加中共一大;另外一条线是中共成立前的历史思潮,主要是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辜鸿铭等人的事迹串联。这三条主线相互贯穿,要找到这三条线的内在联系,就能够真正看懂这部影片。否则就不会知道毛泽东参军和辛亥革命有什么关系,袁世凯签二十一条和五四运这动为何又前后呼应。但除了这种多线叙事、相互贯穿的叙事手段外,又很难找到更好的方式在一部电影中同时讲清楚这些必须要表达的事情,这也是这部历史巨片成功的表述方式之一。
三、忠于党,报效国家,服务人民,是当代有志之士永恒的追求。看了这部影片,我被深深的震撼了。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民族危机,内外战争不断,人民出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个曾经一度辉煌耀眼的东方,燃起的是熊熊的战火,滚滚的狼烟。仿佛把我们带到那个艰难而又催人振奋的岁月中,去追忆那段历史,缅怀远去的革命先辈。心底由然想起了那句话:“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遐想着当年历史的种种,心潮起伏。同时也感到了沉重的历史使命感。
如果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身处在这个剧变频增、竞争激烈的时代,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社会多元化的挑战,把祖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需要全体中国人把强烈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和为社会服务的具体行动。
作为一名有志之士,忠于党,报效国家,服务人民,是我们的毕生不变的追求,而安心服役,做好本职工作,就是报国为民的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我们要志存高远而脚踏实地,把献身国防与加强学习、做好本职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两者互为表里、互为促进,更好地承担起时代和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㈥ 《建党伟业》观后感800字

建党伟业》讲述了从辛亥革命到中共一大这段时间内的历史大事。全片分为几个段落,前半部分讲孙文等革命者建立国民党,与袁世凯争斗的情形;后半部分叙述巴黎和会引发的“五四”运动,布尔什维克的种子经由李大钊、陈独秀引入中国,终于生根发芽,最终在嘉兴南湖召开了中共一大的故事。几个段落以时间为序,互相之间的关联不强,也缺乏贯穿始终的线索式人物。很多人物都是一闪而过,此后再不出现。这也最终导致影片叙事结构散乱,没有重点且沉闷。有观众看完后开玩笑地表示,加上不时插入片中的黑白纪录片,整部影片更像一部制作精美的近代史。
在一个极为注重仪式感的国度里,对某一时间点的高度重视,往往体现在舞台或者荧幕上的集中献礼。而逢十必盛,随着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这一天的渐渐来临,全国荧幕很快又到一片红的时节——本月初广电总局专门发文“停播一批、推荐一批”,谍战、涉案、穿越剧进入“黑名单”,40余部红色经典被推荐,这意味着,影视艺术界的红色献礼就此正式拉开帷幕。 而所有以献礼为名义的文化事件中,《建党伟业》的出现则极具标志意味——作为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的“红色经典三部曲”的第二部,无论是在政治正确性的谋求,还是商业艺术性的追逐上,《建党伟业》都注定“闪耀”。 群星荟萃,投资井喷,打酱油也心甘只求露脸……有人说,韩三平平地起高楼为政治电影造了一个华丽的梦,而细细审视投身这一“主旋律梦境”的每一个导演、演员、合拍方乃至每一分钱、每一个运作环节,都会发现,从《建国大业》的小心摸索,到《建党伟业》的豪放手笔,“到主旋律中去”已然不再仅仅停留于口号,而是被放大为中国演艺圈的集体选择。
作为一部命题庞大、主题先行、背负着沉重明星负担的电影,《建党伟业》的观影过程仿佛是一次中国近代史的考试。对此段历史内容有所了解的观众,方有资格通过审查,站在观影的角度欣赏本片。而近代史考试不及格的观众们,恐怕很难真正看懂《建党伟业》,很难弄清楚那些明星脸背后的历史人物到底是谁,他们到底在奔走呼号些什么。 《建党伟业》的故事从1911年辛亥革命讲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期的中国历史用教科书上的话来讲那就是“风云巨变”。其历史事件之多、登场人物之丰富、人物关系之复杂,绝非一部电影可以讲清。普通观众即便是知道袁世凯称帝、签署二十一条这些比较著名的历史事件,也未必了解张勋复辟、蔡锷发动护国战争、孙中山护法运动、火烧赵家楼等等。在120分钟表现这么多历史事件,《建党伟业》只能选择了片段式的表现手法,只展现事件的高潮部分,前因后果或用台词或用字幕传递,剩下的就只能指望观众的近代史知识足以自动补齐省略部分,否则实在很难跟上影片节奏弄清来龙去脉,更别说欣赏电影艺术了。 《建党伟业》虽然讲的是近代史,但重点还是建党,问题是近代史上又不是每一件大事都与建党有直接联系,所以《建党伟业》采取了多线叙事的方法。其中一条线是近代史上的大事记,从辛亥革命讲到五四运动;一条线是青年毛泽东的人生轨迹,从参军新军直到参加中共一大;另外一条线是中共成立前的历史思潮,主要是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辜鸿铭等人的事迹串联。这三条主线相互贯穿,要找到这三条线的内在联系,非得熟悉中国近代史不可。不然就不会知道毛泽东参军和辛亥革命有什么关系,袁世凯签二十一条和五四运动为何又前后呼应。但除了这种多线叙事、相互贯穿的叙事手段外,又很难找到更好的方式在一部电影中同时讲清楚这些必须要表达的事情,无奈只有提高观影难度,期待观众能够凭借对近代史的足够了解在脑海中自行理清脉络。 必须学习近代史才能看懂片的最后一个原因是,《建党伟业》虽然都是熟脸,但是普通观众很难记住他们演的是谁,因为这些名字只有在教科书上才会一闪而过,而那些观众熟悉的历史人物,如周恩来、邓小平等等,在《建党伟业》中的戏份都极少,对于理解剧情毫无帮助。而其他戏份颇重的人物,比如领导火烧赵家楼的学运领袖匡互生、梅思平;曾与袁世凯并肩作战而后反目的段祺瑞、冯国璋、蔡锷;在新文化运动中分立两派的胡适与辜鸿铭等等,这些在中国近代史中举足轻重的人物离普通观众又实在有些遥远,当他们像走马灯一样出现在银幕上,观众记住他们谁是谁确实存在困难,比如赵本山在周润发饰演的袁世凯身边转了半天,估计也很少有人记住他饰演的其实是段祺瑞。 看《建党伟业》之前做足功课实在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虽然大部分观众进影院看“建党”图的还是一个热闹,但要如果没有近代史做基础,就连热闹都未必看得明。

㈦ 建党伟业观后感800字

《建党伟业》观后感

初次观看建党伟业之时,我不禁感叹其巨星之多,情节之紧凑,出场人物之多,涉及事件之多。如此之多的内容在短短的90分钟之内呈现出来,的确令人目不暇接!
《建党伟业》从辛亥革命开始,一直演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之间的十年时间,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十年。十年里发生了许多值得大书特书,使国人永远铭记的事情,涌现了许多名留青史的风云人物,武昌起义、清帝退位、二次革命、新文化运动、袁世凯称帝、护国运动、张勋复辟、护法运动、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文字成立、、、这些国人耳熟能详、如数家珍的历史事件,曾使我们愤怒过,哀痛过,无奈过,彷徨过,兴奋过,期待过……而今仍在我们的脑海里历历在目,记忆犹新。而这部影片的成功之处,便是真实再现了那段风云变幻、令人可歌可泣、中华名族在苦难中抗争奋斗并逐渐进步的历史。
影片中的一段让我印象深刻。当一个举着血书“冤”字的女大学生跪在总统府前情愿,回答军警为什么不到检察厅喊冤时,她含泪说:“冤情太深,检察厅接不了我的状子。”之后痛呼:“我是为四万万同胞喊冤啊!”这一声犹如千钧之重的巨石狠狠砸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上,使人心痛、心苦、心碎啊!那一瞬,泪水充满我的眼眶。
看完整部电影,我感慨良多。被那个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的时代所震撼,被那群心系国家情牵百姓的先驱所感动,被那种为国献身死而后已的精神折服。作为21世纪的青年,我感到汗颜。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过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年轻的毛泽东、周恩来、蔡和森等同志坚定不移的高举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帜浩浩荡荡的展开了就过涂村的新篇章!
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仅是缅怀前辈的光辉业绩,更重要的是着眼于新世纪,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我们要肩负起党和祖国人民的重托,重塑这东方巨龙的雄姿。我们所肩负的历史重任,这是何等伟大、何等光荣、何等艰巨啊!青年朋友们,作为21世纪中国的主人,我们是成长中的一代,是改革中的一代,是开创未来的一代,新世纪祖国的建设,离不开党的领导,也离不开青年一代的床照和奋斗!努力吧!新世纪的宠儿,把我们的青春,把我们的生命,把我们的一切都奉献给党,奉献给我们的祖国!用我们的切实行动,燃烧烈人的青春!

㈧ 建党伟业观后感300字

影片《建党伟业》是一部重现辛亥革命后到中国共产党正式建党这十余年时间里面发生的偶然或者必然之历史事件的恢宏巨制电影作品,同样也是一部绝对官方政治色彩的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文献纪录片。它不需要太多华丽的辞藻和修饰,客观、真实就好。

影片《建党伟业》给我留下比较深的印象之桥段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片尾代表们在红船上开完会以后站起来合唱着《国际歌》时,大家的眼睛都是噙满着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炯炯眼神!还有就是刘德华饰演的蔡锷在火车站告别小凤仙时的那句“七尺男儿”的经典对白。

影片《建党伟业》里面着重渲染了一下毛主席和杨开慧的情感故事。我以为,这也是出于对毛主席和杨开慧的崇敬和仰望之情使然。两人简单结婚,当晚并肩坐在床头有些经典的对白。历史证明,杨开慧同志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13名代表,五十多位党员,星星之火,终成燎原;90年艰苦辉煌,60余年国运昌隆,气壮山河,声震寰宇!90年前,中国共产党为黑暗的中国点起了一盏明灯,照亮了漫漫革命之路;90年后,《建党伟业》追本溯源,去寻找和讲述光明源头的故事。

120分钟时长的历史大片,我区区百余字还不能囊括和表述。如果有机会的话,希望更多的朋友能够走进影院去细心品味和重温那段历史,使我们不断前进的步伐变得更加坚定和铿锵有力!

㈨ 《建国伟业》观后感

《建党伟业》的故事从1911年辛 亥革命讲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 成立。从袁世凯称帝,签署二十 一条,到学生们听说签署了不平 等条约,开始爆发了"五四"运动 ;那时年青的***正在湖南长沙读 书,那天他走在街上看见有人招 兵,于是,他冲到人群最前面报 名参加了新军,从此走上了不平 坦的道路。影片的最后讲述了在 船上秘密召开了第一次代表会议 ,会议一波三折,中国共产党的 名字在会议中全票通过,从此, 他们有了自己的名字,当他们唱 起国际歌的时候,让人感到热血 沸腾。在影片中还提到了陈独秀 ,李大钊,周恩来,邓小平,蔡 锷等历史人物,有了这些人的努 力,他们最终打败了侵略者,捍 卫了中国的和平。 看了《建国伟业》,感觉到新中 国的成立不容易。虽然有很多东 西我还没看懂,但在今后的学习 我会不断地去学习,了解中国的 历史。 两个小时的观看时间,过的 是那么的快,不管是影片的内容 ,还是影片各种花絮都深深的吸 引了我。这部电影深深吸引我的 并不是庞大的演员整容,而是新 中国成立过程中那波澜壮观的辉 煌历史! 80后出生的我,没有经历过军阀 混战和民不聊生的旧中国,虽然 也知道一些新中国的创建历史, 但毕竟没有切身体会和了解到。 在建党90周年的今天,《建国伟 业》正好为我们所有中国人再现 了那段建国的历史,让我们这些 新中国后出生的人们能更清楚的 看到,新中国建设的不容易,是 千千万万的中国人用他们的热情 ,执着,更是用他们的生命换来 的。 90年,已经让我们从幼年走向成 熟,甚至走向衰老,但对我们中 国来说,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 新中国成立成立至今,我们的国 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 每个人都感到无比的荣幸和骄傲 。老一辈的奋不顾身,换取了今 天新中国的祥和,我们应该铭记 在心。更应该用我们的努力我们 的激情,为新中国真正建成“和 谐,强盛”做出贡献 

热点内容
绿洲的主题曲 发布:2021-03-16 21:51:32 浏览:239
逃身连续剧 发布:2021-03-16 21:50:58 浏览:188
美味奇缘里的插曲 发布:2021-03-16 21:49:11 浏览:827
调查插曲 发布:2021-03-16 21:48:10 浏览:591
女英雄台词 发布:2021-03-16 21:47:36 浏览:458
加勒比女海盗3演员表 发布:2021-03-16 21:42:59 浏览:378
韩剧手机热播剧 发布:2021-03-16 21:42:12 浏览:791
好看又简单画的年画 发布:2021-03-16 21:41:54 浏览:4
哥斯拉大战金刚预告片 发布:2021-03-16 21:40:51 浏览:246
落叶影评 发布:2021-03-16 21:40:19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