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悯的影评
讲了学生之间的勾心斗角。
2. 蓝白红三部曲蓝的影评
三色之蓝(本影评纯属复制粘贴、楼主勿怪)
《蓝》、《白》、《红》是波兰大师级导演、“道德焦虑派”代表人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遗作。三部影片的颜色排列取自法国国旗色,因此其原始主题分别定义为自由、平等和博爱。 三色三部曲在93至94年陆续公映期间,以高度风格化的色彩映像、精妙的情景贯穿、深邃的寓意内涵引发了全球性的文艺骚动。且分别在戛纳、柏林、威尼斯三大电影节中获得了不同程度上的殊荣。以自由为主题的《蓝》讲述了因一次意外突然失去音乐家丈夫和五岁女儿的茱莉在往后的生活中复杂的心路历程。此片所表达的不是行动意义上的自由,也不是政治意义上的自由,而是情感自由与灵魂自由的相互角逐。情感自由即人与外界事物情感上的联系,对家人的爱、对朋友的信任、对路人的怜悯、对敌人的仇恨等等都是一种情感自由。它对于人们来讲即是一种享用也是一种负担。比如,对家人的爱一方面会使你感受到幸福,另一方面,在家人身陷困境时,你会焦急担心的无法入眠。这就是说,与外界的情感联系,在你得到满足的同时也无形的压负着你。因此,我们可以说情感自由是一种昆德拉式的“重”。
而灵魂自由则是完全失去任何负担的存在形式。也就是昆德拉式的“轻”。茱莉在失去家人后,显然已被情感自由压得喘不过气来。在自杀未遂后,她认识到了造成自己彻骨伤痛的就是情感自由。于是,她卖掉了别墅,告别了园丁和女佣,毁掉了丈夫未完成的遗作,甚至还用一夜情的方式回绝了曾是丈夫助手且深爱着她的奥利佛。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茱莉禁锢了感情自由,唯一留下的,便是一盏蓝水晶吊灯。而这盏灯正是灵魂自由的象征。至此,朱丽完成了从“重”到“轻”的转换。接下来的黄昏、咖啡和雪糕、悠扬的笛声、斗殴、阳光下的静坐……都透露着“轻”的意味。然而,即使一个人生活,也不可能杜绝所有外界的联系。此后,导演安排了四个人与茱莉见面,第一个出场的是归还项链的男孩,项链又把她与“重”联系起来,但茱莉拒绝了,她宁愿活在灵魂自由中。接着她遇到了同楼的舞女露丝,当露丝看到蓝水晶吊灯时,便羡慕的问道“你是怎么找到这盏灯的”朱丽回答说“我就是找到了”这也进一步说明了茱莉已实现了灵魂自由。第三个出场的是奥利佛,他在咖啡馆找到了茱莉,依然没将她拉回情感自由。最后,朱丽去看望老年痴呆的母亲,她很羡慕母亲什么都记不清,真正脱离了情感的重负,“现在我只剩下一件事要做,就是什么也不要,我不要拥有任何东西,也不要回忆,不要朋友和爱情,他们都是陷阱。”而母亲呆呆答道“你不可能什么也不要的” 基耶斯洛夫斯基在此还是忍不住解释了茱莉的内心状态,同时母亲的话也预示着导演开始安排茱莉渐渐向情感自由作回归。之后,茱莉因负罪感(用猫杀幼鼠)控制不住与露丝沟通,又因强烈的求证欲去找了丈夫的情人。这两段描写表明了人是不可能完全禁锢住情感的。就如同舞女露丝,一个仅凭自己喜欢就去跳脱衣舞的女孩,显然是灵魂自由的人。可当她在自己工作的艳舞酒吧遇见父亲时,还是慌了心神,不知所措以至于半夜向朱莉求助。这同样也表明了灵魂自由与情感自由的相生相克。影片的结尾,茱莉将原先的别墅送给了丈夫的情人,并接受了奥利佛的爱,与之共同创作完成了丈夫的遗作《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朱丽又完全置身于情感自由之中,她从“轻”再次回归到了“重”。在影片最后约一分钟的长镜头里,朱丽抑郁的面颊默默滑落两行清泪正反映了她对生命中“轻”与“重”的难以承受和对两种自由的无从抉择。《蓝》没有一句华丽的词藻或是深邃的语言,整片的意境只靠朱丽叶比诺什的表情和交替的音乐贯穿始终。作为当今欧洲影坛屈指可数的实力派女演员,朱丽叶比诺什将女主人公的痛苦和抑郁表现的无懈可击。值得一提的是,在影片进行到28分钟左右时,需要她握紧拳头沿着墙面摩擦。为了表现朱丽痛苦的感觉,同时也为了自己找到朱丽的感觉。比诺什拒绝任何保护措施完成了这个镜头。至于本片的音乐,大概可以分为三类。其一是音乐家未完成的遗作《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从朱丽心奏的单手旋律到乐谱的合唱部分,从管弦乐队齐奏到强声的开头主旋律,从交响乐到长笛独奏,它在片中的出现也是自身不断成长和完善的过程。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它最后出现的那一段,朱丽和奥利佛共同续谱时,朱丽将原先奥利佛的谱曲不断削减。“轻一点,不要敲击乐部分……不如不要小号吧……钢琴稍稍低沉……不用钢琴的话……长笛,有这里开始吧。”这段情节的画面随着朱丽的话语渐渐转为失焦状态,其含义象征着朱丽由“重”转“轻”的心路历程。而最后仅保留长笛这一概念自然让人联想起朱丽和奥利佛在咖啡馆相遇时对笛声产生的共鸣。朱丽在丈夫的遗作上舍弃了一切只留下与奥利佛相互会意的笛声,这也进一步表明了朱丽对爱的重新接纳。第二类音乐是一种猛然而至的厚重的管弦协奏段落,它在全片出现过三次,象征着朱丽对死去家人的伤痛不时地闪现和爆发。第三类音乐可以说和第二类是相对应的,那就是悠扬的笛声,它主要用来渲染朱丽灵魂自由的意境,强调“轻”的生存状态。除了表情和音乐的意境延伸,《蓝》中许多细节也不得不重申其精妙。在导演自述中,基耶斯洛夫斯基提到了两处有趣的情景,一是当影片进行到29分钟时,朱丽抱着个箱子,导演用了个特写镜头拍出箱子上的字母“blanco”,西班牙语白色的意思。在接下来的镜头,她走在三岔口稍停时,有个男人穿着蓝色的衣服从她左边经,有个女人穿着红色的衣服从她右边经过。这微妙的暗号正好对应了蓝、白、红的排列。还有在咖啡馆朱丽将糖块浸入咖啡时,有一个特写镜头是咖啡在迅速上窜将糖块变色。导演在这里想要表现朱丽只专注于小东西,对身边的任何人事都漠不关心。她想一直将自己封闭起来,忘掉对面的奥利佛,忘掉耳边的使他们共鸣的笛声。而女主角的这些念头在导演看来只需五秒钟。那么这就要求从糖块接触到咖啡到其全部变色必须是五秒钟。为此,剧组忙了大半天才找到可以五秒钟变色的糖块。除了导演刻意安排的细节外,还有很多隐喻性镜像也十分值得一提,比如,朱丽每次游泳的情节,水上象征着情感自由,是“重”,水下象征着灵魂自由,是“轻”。因此,一次朱丽刚要上岸,便突然响起了“重”的音乐。于是她整个人缩到了水下,静静地如胎儿般漂浮,代表回归到了原始状态。这就是对朱丽在“轻”与“ 重”之间交替的完美隐喻。这种隐喻镜头在全片中不胜枚举,包括结尾处的一组意识流般的串联镜头更将整个故事的意境做了高层次的回归。
《蓝》的色彩风格相当鲜明,以水晶灯为核心,窗户、墙壁、糖纸、泳池等都以一种沉静的蓝色出现,主导着观众的视觉,让人本能从代表自由的颜色中感受到阵阵抑郁,并由此透射着本片的核心——不同自由之间的相互压抑。
3. 有关于雷雨的影评,评述其中一个人物
原创
解读繁漪
她是一个母亲,却爱上了亲生儿子的哥哥:她是一位妻子,却与继子发生了不伦之恋。她果敢阴鸷,她爱的疯狂。她的外表是沉静的.忧郁的,但内心的火热却足以倾覆所有。
在那间闷的让人发疯的屋子里,18年,六千多个日日夜夜,守着一个阎王,将自己的青春一点一点埋葬。只是可惜,她并非一个逆来顺受的人,她有她的倔强,她有她的坚强。
与继子的恋情她不曾后悔过,她抛弃了伦理道德,勇敢执着的追求心中的爱恋。她抓住周萍这根稻草,为了重新拾回那份破碎的梦来救回自己。
誓言就像花儿随风飘向远方,青春散场,留下永恒的伤。繁漪的心碎了,一个女人怎能承受两代人的欺侮?她的心在颤抖,在滴血。可是血并不是颓废,只是在诠释着另类的美丽,那是她对爱的忠贞,对梦的留恋。
毫不犹豫地踏着艰难的道路,坚韧的追寻心中的梦想。十八年来她有过隐忍,为了爱而默默承担所有。冰冷的色调深化了她的忧郁,沉静的死水下掀起的是万丈波澜。繁漪的桀骜,却是最动人怜悯的凄楚。屈就演绎悲哀,而抗争却能成就悲剧,悲剧则是将美丽毁灭给人来看。
一个人为着自己心中的梦而不懈追求,本应是催人上进的高亢进行曲,但这是涟漪的追求,也就注定了这悲剧性的毁灭。她如迅疾的雷雨打破了古老封建家庭的沉寂,却闪电般瞬间窒息了。
泪眼问苍天,竟无语凝噎。当所有的伤痛幻化成满腔得恨意时,就那么一丁点不经意的火花,却瞬间点燃了炸药的导火索,顷刻间将一切引向了灭亡。
这不是繁漪的罪过,不公的只是命运,是三十年前的荒唐,是追求门第的错误,是封建伦理的束缚,是......
或许,这所有一切正是一种解脱,是最好的结局......
4. 少年派的影评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活着的野兽还是死去的好人
几年前我在美国访学时,有很多机会被传福音,每次在我百般抵抗后,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总是:“你怎么能不信呢?”这一刻,在信徒们悲悯的眼神中,我一定是一个被神遗弃的可怜人。很对不起他们的是,对于一个死硬理性派来说,即便是皈依,也得必须给个理由。我想反问的是:“我为什么要相信,如何‘选择’去相信?”
那一段被传福音的经历可以部分解释我喜欢《少年派》的原因,这部电影虽然未必给出让我满意的皈依理由,但至少它做了这样的暗示:信仰并非无理由的皈依,而是一种主动的选择。
虽然很多人似乎不这么看,但我还是觉得《少年派》无非就是一个关于信仰的故事:我们如何获得信仰,以及人性中帮助我们获得信仰的“灵性”如何面对人性中与信仰相悖的“兽性”?
少年派原本是信徒,但他曾经失去信仰。虽然我们很难知道少年派究竟是在什么时刻失去信仰的(因为我们不知道他的经历的真实细节),不过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下的经历对一个人的信仰会有怎样的触动:
暴风雨,货船沉没,少年派、母亲、厨师和水手成为救生艇上的幸存者,食物很快短缺。水手腿断,在截肢手术后,厨师用水手的断腿做鱼饵钓鱼。很快,水手死亡,厨师将水手肢解后晾干作为鱼饵和直接吃的食物。后来母亲与厨师起争执,母亲被厨师杀死。后来愤怒的派将良心有愧的厨师杀死,并将厨师肢解晾干,靠吃厨师的肉存活,直至获救。
在漂流中,派遇到过另一场暴风雨,他向着神呼喊,我的家人都死了,我把一切都献给你,你为什么还要这样对我?至少在这一刻,派的感悟与《一九四二》的牧师安西满有些相似:如果上帝真的存在,为什么我还会经历这样的人间极恶?信仰在人间地狱里崩塌。
接下来派的问题是:如何重新获得信仰?
《生命之树》之流的福音电影告诉我们说,你只要去相信上帝就好了,或者退一步说,你一开始不信、彷徨,然后看见一些相信上帝的人最后得了幸福喜乐、得了救赎,你自然就会感悟,随后加入信众的行列。总归,建立信仰其实并不需要理由,要么自始而然,要么中途顿悟,信了就好。就是好,就是好。
《一九四二》的安西满后来的经历似乎就是如此。神父告诉他,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质疑上帝,于是圣歌、祷告……。只不过这些手段在心理咨询师看来也许更像是廉价的精神麻醉,而非建立信仰。
少年派后来的经历则是这样的:
获救后的少年派编了这样的故事。他说,一开始只有自己和几只动物幸存了下来。厨师变成鬣狗,母亲变成猩猩,水手变成斑马,食人的经历变成了一座漂浮在大洋中的食人岛,被切割成一片一片晾在救生艇中晾干的人肉变成了沼狸。而少年派自己,分裂成了少年派和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
在这个故事里,少年派和理查德帕克到底代表了什么?
派后来说,对理查德帕克的警觉让他在大海上存活了下来,那么理查德帕克就是“危险”本身了。而这个让派感到危险的东西既是从派自己身上分裂出来的,又是派之前并没有意识到的,而且在苦难过去之后又似乎再次离开了它。
这个危险的分身,就是派心中兽性的本能。
完整的灵魂分裂成了灵性(少年派)和兽性(理查德帕克)。
我试图在脑子里搜刮一些用来描述理查德帕克象征意义的词,最后发觉最合适的是一个老掉牙的概念,那就是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中的“本我”。(而那个分裂之后的少年派自己则是“超我”。)
理查德帕克是少年派身上所有求生本能的象征。
这其中有为求生存而躲避危险的趋利避害本能——在母亲被杀时,派的恐惧取代了勇气。
也有面临威胁时爆发出的巨大攻击本能——派最终杀死厨师。
而这其中最不容易在文明世界中暴露却又蕴含最强大能量的,就是饥饿时不择手段寻找食物以延续生命的本能,在这强大的本能驱使下,即使最不可触碰的道德禁忌也被轻易突破,例如包括吃食同类。
“人相食”,在漂流中,派看到的是自己身上的求生本能展示出的巨大又令人畏惧的能量,而这股让他恐惧的能量与他心中应该有的灵性完全背道而驰,这股能量让他完全沦为野兽。
而救生艇上那个被理查德帕克威胁、又试图去驯服它的少年派,则是他心中灵性的那一部分。或者用弗洛伊德的话来说,是人的“超我”,人心中代表道德、良心的部分。
坚守灵性,他才是一个人。而只有顺从兽性,他才能生存。他该如何抉择?
所以在我看来,《少年派》的主题是人心中的灵性与兽性的冲突。
有人说《少年派》的故事可以做多重解读,每一重解读中可以反映出人性的某个侧面,所以《少年派》是李安版的《罗生门》。我不这么认为。吃人的故事为真,老虎的故事为假,再明显不过。
也有人说《少年派》讲的是一个经历苦难的少年用一个幻想出来的童话故事慰藉自己的心灵以逃避痛苦的故事,所以《少年派》是李安版的《潘神的迷宫》。我也不这么认为。《潘神的迷宫》中的小女孩幻想出来的童话故事可以说是苦难中下意识的被动逃避,而少年派接下来要做的,却是一种主动的抉择。
在我看来,与《少年派》最相像的作品应该是一部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的作品——杜琪峰和韦家辉的《大只佬》。
大只佬也曾失去信仰。表面上看来,他失去信仰的原因是女友被残杀后看见了因果,然后就“当不成和尚了”。
看得见因果怎么就当不成和尚了呢?这背后真正的原因是借李凤仪之口道出的。李凤仪的前世是个日本鬼子,日本鬼子杀了人,李凤仪就要死。李凤仪说:“这样公平吗?”是的,完全不公平。大只佬心里明白这点,因此再也当不成和尚,因为它看见了因果背后的不公,而信仰的对象不应该是不公义的。
大只佬后来的经历是这样的:人性中兽性的一面随着李凤仪的被杀而爆发,眼见新的恶因又要种下,心中的灵性却在此时显现。如果心中有佛,你就可以不去种下当下的因,虽然对旧的恶因带来的不公无能为力,却可以因为信仰而不去种下新的恶因。心中兽性的一面被灵性的一面取代,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不过,这是一种皈依,还是一种选择?在我看来,这里的信仰,是选择用心中的灵性来取代兽性,而不是无理由的皈依。所谓信佛,其实是相信自己心中的灵性终会取代兽性。
在大只佬这里,灵性战胜了兽性。
而少年派如何面对心中灵性与兽性的冲突呢?
——他将一个兽性的故事,转变成一个充满灵性的童话故事。
在影片中,成年后的派与作家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你更喜欢哪个故事?”
“我更喜欢老虎的那个。……”
“对,所以你追随上帝。”
对,兽性还是灵性,这其实是一个选择。派面临的问题和大只佬一样,眼前兽性的事实已经发生,但接下来的路怎么走,选择却在自己,是在兽性中沉沦,还是坚信灵性必会复苏?心中有灵性,因此可以选择相信上帝。或者反过来说,因为相信上帝,所以相信心中的灵性一定会复苏。对上帝的信心与对人性中的灵性必存的信心其实就是一回事。心外无物。
但是少年派对待兽性的态度与大只佬又是完全不同的。大只佬心中的佛性被唤起,兽性随之不复存在。因此佛性被唤起的那一刻起,大只佬就不再是“人”。
少年派获救的那一刻,兽性也同样离他而去。但《少年派》的原著中是如此描写他当时的心情的:“我像个孩子一样哭起来,不是因为我对自己历尽磨难却生存下来而感到激动,虽然我的确感到激动。也不是因为我的兄弟姐妹就在我面前,虽然这也令我非常感动。我哭是因为理查德帕克如此随便地离开了我”。
在理查德派克消失在丛林之前,派以为它会回过头来看他一眼,好让他对它道别。可理查德派克却头也不回地走了,一去不返。文明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至于一旦身处其中,心中的兽性便被重新压抑得无影无踪,再也不会以那样清晰的面貌展现在面前了。《少年派》的原著中说:“我们活下来了,你能相信吗?我对你的感谢无法用语言表达。如果没有你,我做不到这一点”。
面对自己内心的兽性,派没有用灵性压制它、消灭它、取代它,而是对它心怀感激。
派说,那个没有说出的再见直到今天都让我伤心。但其实该说的话早就已经“说过”了。在那场差点杀死派和理查德帕克的暴风雨过后,派让帕克依偎在他的膝头,一同喘息和啜泣,在那一刻,他心中一直争斗着的兽性与灵性就已经和解了。
于是,《少年派》其实回答了《禁闭岛》最后的那一个“天问”:“Live as a monster or die as a good man?”是像野兽一样活着还是作为一个好人死去?灵魂中的兽性与灵性能否两全?
《禁闭岛》给出的选择是:消灭自己的灵魂以阻止自己的兽性,兽性与灵性一同灭亡。
《大只佬》给出的选择是:以灵性取代兽性。
而《少年派》的选择是这样的:做一个活着的好人,心中住着一只野兽。
感谢上帝赐予我灵魂,也感谢野兽的本能让我的灵魂延续。
5. 现代启示录的影评
《现代启示录》是一部很超前的战争艺术片,或者通俗的说是一部很有意思的战争片……
如果你想看的是类似《拯救大兵瑞恩》的史诗般宏大场面,那还是奉劝你不用去看《现代启示录》了,俺看多了那些“伪影迷”大放厥词般的影评,很是影响俺的心情……
要说《现代启示录》最经典的场面,莫过于神经质的上司为了一块冲浪宝地而发动了一场奇袭,这场稀奇古怪的短兵交战伴随这瓦格纳的《武女神》的曲段,俺仿佛也能嗅到那股呛人的战争臭味……
回到正题,《现代启示录》以一个上尉接受一个秘密命令——刺杀叛变、疯狂的上校而起书,在执行命令的路上,处处遇到让人不可思议的荒谬。
接受命令的上尉,本身就带着越战的心理创伤,以至于接受命令之前酩酊大醉,房间里弥漫着让人窒息绝望的气息氛围;
一些小细节在电影中的出现显得非常有意思,那场荒诞暧昧的慰问晚会鲜明的表现出了战争与人性之间的矛盾冲突,连人的欲望都无法满足,那标榜着“解放越南、剿灭共产主义”的战争,能给这些士兵带来什么?
2001年重新上映的《现代启示录》补足了之前删去的法国殖民者的那段情节,在这个场景中,法国殖民者和美国士兵之间的交谈直至最后近乎矛盾爆发的质问,完全把战争的诡异表现出来:越南的丛林,真的就比巴黎的生活更加重要?所谓的根植,难道就是这般苟且偷生?
神经错乱的上校在柬埔寨建立了一个属于自己实现癫狂目的的王国,死亡、血腥、残忍充斥着这个王国,在这种群体下,所有的隶属人的属性全部消失,将原本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动物本能给表现了出来,在这个矛盾冲突下,无论究竟完不完成任务,那位上尉最终仍然逃不出被战争改造的命运:不杀上校,意味着上校之前的哲学般的对话有着深刻的涵义去解读,而最终杀死上校就如同镜头展现那般,上尉成接过了神经错乱的上校的衣钵……
影片中唯一带有孩童般天真思想、喜欢听听摇滚乐的少年士兵最终倒在执行任务的途中,也证明了科波拉想要表达的思想高度:所谓的战争,剥夺掉人性,只剩下弱肉强食的自然机制,任何的怜悯和慈悲,都是可笑的、虚伪的……
无论艺术如何激进,总是改变不了这个社会的现实,无论充满激情、充满大同精神的艺术家如何去用电影来表现自己的想法,现实总是无情的告诉我们:人始终是一种悲哀、变态的动物
就让《现代启示录》去传承战争的本质,让现实中的战争继续抹杀吞噬现代社会中仅有的丝丝人性……
6. 关于电影《健忘村》的影评
《健忘村》是一部有着深度的爱情喜剧片,它用一种喜闹的方式真诚深刻地展示了那个时代的缩影。不难发现影片讲述的就是忘忧和回魂两大主题,而在这两大主题之下隐藏着太多内涵。《健忘村》即有政隐还有爱情故事。从黑色幽默讽刺角度来说,影片真正做到了含沙射影,电影通过荒诞的喜欢含沙射影出这么多的内涵,不得不说导演的功底还是很大的。
《健忘村》也不仅仅是一部女性题材的电影,电影中每个人物形象都极其丰满,每个村民都有自己生动的性格和故事。影片有料有趣有新意,层次分明回味无穷,是一个风格独特的奇幻喜剧。
早年的周星驰电影,看起来是喜剧,但是很多镜头都暴力血腥,风格异常、带有强烈的个人观点。看似温情脉脉,实则残酷绝望。带着一种导演强烈的任性、不妥协气质,再掺杂一些时政隐喻,当然这一点,在徐克电影,或者不少早年香港电影中,都有。
在表达方式和影片风格上,《健忘村》和早年周星驰电影可能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在内里的残酷表述和自残式反讽上,它们一脉相承。
对,我说的是早年周星驰电影,早年香港电影。《西游·伏妖篇》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被驯服。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观点,仅仅是有助于你理解我在影院看到《健忘村》的惊喜,有点像早年看周星驰电影的感觉,并不是要把两者进行直接对比。
事实上,《健忘村》和周星驰电影又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说周星驰电影里尚有对小人物的怜悯和共情,陈玉勋导演完全是上帝视角。
明亮的用色,欢快的音乐,很容易让你有先入为主判断的角色设定,看起来温馨动人,但导演时时刻刻不忘打破你的天真期待。
什么是好?什么是恶?到最后,你也弄不清楚了。
7. 求一篇雷雨的影评,主要评述其中一个人物。急急急(800字)
原创
她是一个母亲,却爱上了亲生儿子的哥哥:她是一位妻子,却与继子发生了不伦之恋。她果敢阴鸷,她爱的疯狂。她的外表是沉静的.忧郁的,但内心的火热却足以倾覆所有。
在那间闷的让人发疯的屋子里,18年,六千多个日日夜夜,守着一个阎王,将自己的青春一点一点埋葬。只是可惜,她并非一个逆来顺受的人,她有她的倔强,她有她的坚强。
与继子的恋情她不曾后悔过,她抛弃了伦理道德,勇敢执着的追求心中的爱恋。她抓住周萍这根稻草,为了重新拾回那份破碎的梦来救回自己。
誓言就像花儿随风飘向远方,青春散场,留下永恒的伤。涟漪的心碎了,一个女人怎能承受两代人的欺侮?她的心在颤抖,在滴血。可是血并不是颓废,只是在诠释着另类的美丽,那是她对爱的忠贞,对梦的留恋。
毫不犹豫地踏着艰难的道路,坚韧的追寻心中的梦想。十八年来她有过隐忍,为了爱而默默承担所有。冰冷的色调深化了她的忧郁,沉静的死水下掀起的是万丈波澜。繁漪的桀骜,却是最动人怜悯的凄楚。屈就演绎悲哀,而抗争却能成就悲剧,悲剧则是将美丽毁灭给人来看。
一个人为着自己心中的梦而不懈追求,本应是催人上进的高亢进行曲,但这是繁漪的追求,也就注定了这悲剧性的毁灭。她如迅疾的雷雨打破了古老封建家庭的沉寂,却闪电般瞬间窒息了。
泪眼问苍天,竟无语凝噎。当所有的伤痛幻化成满腔得恨意时,就那么一丁点不经意的火花,却瞬间点燃了炸药的导火索,顷刻间将一切引向了灭亡。
这不是繁漪的罪过,不公的只是命运,是三十年前的荒唐,是追求门第的错误,是封建伦理的束缚,是......
或许,这所有一切正是一种解脱,是最好的结局......
8. 浓情巧克力 影评
一场风雪揭开这座法国小镇的面纱,没有华丽色彩的法式建筑,还在沉睡中的寂静街道,似乎是远离尘世的另一个世界。
没有高大的建筑,显得这场风雪有着铺天盖地的气势,白色的背景衬托出两个红色斗篷的异常鲜明,就连她们的到来都让人觉得异常。
一个带着可爱小女孩的神秘女人,一间神秘的巧克力店,无声的吸引着小镇居民,却因为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居民们空有着好奇心,却害怕因为踏进这家店而“玷污”了他们的清白。
女主角薇安是一个坚强的美丽女人,是一个善良的单生母亲。法国是浪漫的,巧克力是浪漫的,一个擅长制作美味巧克力的法国女人,又会有多大的魅力呢?薇安的一颦一笑,她的每一句话语,都回荡着不仅仅用perfect去形容的高雅气质。她可以准确的猜测顾客的口味,
她会在可可里加辣椒,据说是一种神秘的配料。让我想起曾经的一部漫画,女主角可以在巧克力里施法术,让吃了的人爱上赠送巧克力的人。薇安没有法术,但她却真地做到了让周围的人接受她,爱上她。
世上没有任何一件事是一帆风顺的,包括融入一个陌生而又保守的环境,薇安最初的境遇是不顺,镇长带头鼓动居民排挤薇安,更诅咒她会在复活节前离开这座小镇,然而薇安坚强的给予了回击,她温和而又礼貌的对待每一位顾客,她收留了被丈夫虐待被邻里排挤的古怪女人,开导生活颓废性格暴躁的老太太。也许她并不只是用她可口的巧克力去打动周围的人,更是用她独特的思想与性格吧!
薇安的女儿阿努克给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小女孩长着很典型的法国容貌,有着与身具来的淑女气质,她微笑的纯真,悲伤时令人怜惜的神情,让人不忍心再看到她四处流浪,阿努克有只不能行走的小袋鼠,她会把自己的想法借用袋鼠间接的表达出来,在影片完美结束的时候,小袋鼠才第一次出现,阿努克开心地看着恢复跳跃的小袋鼠远去的背影,我开始想,是真的有这么只袋鼠吗,还是阿努克因为孤单而假想出来的童年玩伴?又因为不再需要漂泊,而让这只“袋鼠”去寻找自己的梦?
吉普赛流浪者洛克斯的出现给薇安的生活增添了一丝精彩,居民们厌恶流浪者,甚至骂他们是畜牲,唯有薇安接纳了他们,却因为部分愚蠢的居民,洛克斯居住的船被烧毁了,薇安一度自责的想要离开,却因为会被感化的好心居民的鼓励,决心永远的留在这里,洛克斯也在匆匆离开后又回到了这里,于是故事的结局便是美丽的女人和英俊的绅士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他们在这个温暖的地方找到了自己的家。
我开始想,成长的代价也许就是有一天会离开温暖的家,而去寻找另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不是每个人都像薇安会做出美味的巧克力,也不是每个人都像薇安一样坚强,一样可以面对明天微笑,所以幸福就会更加的难得,而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就会更多。
Juliette Binoche的完美演绎,给我带来了精神上的释放,一种闲情逸趣般的享受,情节上没有大的跌宕起伏,仅仅是Johnny Depp出现时的小高潮已经足够,Juliette独特的优雅韵味,让我真实的见到了一个法国女人的魅力。Johnny的戏分不多,却会让人印象深刻,他也当仁不让的担当着男主角,他带着一丝怀坏的玩世不恭的气质,却让洛克斯看上去很绅士,Johnny抱着吉他弹唱时的神情,让我想到了流浪歌手,想到Johnny曾经想搞摇滚当歌手的梦想,那么,会否感到一些满足呢?
我想我终究还是喜欢童话的,还是喜欢完美的结局。
9. 关于电影《撞车》的影评 以及反映出的美国文化
我也很喜欢这部电影,但没那么好地表达能力,所以只能复制几篇给你,希望能帮你,给不给分无所谓,反正不是我原创的
影片一举打败获奖大热门《断臂山》,获得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这是一个多线索共同进行的故事,单单看导演有条不紊的把这个纷繁的故事巧妙的串连在一起,就可以看出他深厚的功力了。不过看过他的前一部编剧的作品《百万宝贝》的人应该不会有丝毫的惊奇,因为《撞车》所带来的震撼与思考,与《百万宝贝》敲击人心的痛楚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哈吉斯希望观众们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不要报着“逃避生活”的目的来度过这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他希望人们都能从自己的内心来检测一下,看看自己有没有类似影片中的心态。关种族以及人际交往的问题,现在仍然是争论颇多。哈吉斯利用电影语言,向人们揭示了这种糟糕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由来。选择洛杉矶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正是由于洛杉矶的城市特点所决定的。多民族文化在这个城市中相互碰撞着,更容易引发新的冲突。为了烘托影片中的思想氛围,导演哈吉斯将镜头中的洛杉矶处理得象一座人间地狱。不过,在影片的结尾的地方,在文化碰撞的碎片当中,创作者还是给观众们留下了希望。
Crash是一部以人与人之间关系(或者说人性)为主,以多个同时发生的独立故事穿插讲述为手法,以各个独立故事中看似毫无关系的角色们之间的联系为基础(每个角色都可以说代表一个阶级/种族,诸如白人,黑人,墨西哥/中美洲裔,亚/华裔,中东裔等)来反映诸如像种族问题这样的深刻问题。片名叫"Crash"(虽然有撞车的意思,但对将片名直接以为“撞车”持保留态度),是因为在现在这个社会每个人都只顾自己的事情,没有时间关心/关注别人,更不要说另一个阶级/种族,我们每天忙忙碌的奔波,很多时间是在汽车这个小铁盒子里度过的(比较资本主义化的评论),唯一能够让我们有机会跟别人接触的就是当出现交通事故的时候,结尾处大概也是为了应这个主题吧。
歧视到处都存在,尤其是反映在小人物和弱势群体身上,但关键的是你是否歧视自己,有的歧视是表面上的,比如老警察对老黑的歧视,老黑对亚裔的歧视,但更要命的是发自内心的不自知的歧视,比如最后的新警察,表面上和主观上反对歧视,但内心深处却早已接受了对老黑的歧视。“歧视”可能帽子太大了,用“偏见”
《撞车》可能会更广义一些,每个人都有偏见。每一个群体都有stereo type,stereo type在每个人的眼中形成了“偏见”,stereo type是有统计学基础的,偏见是有道理的,尽管我们应该单独的审视每一个个体。这部影片反映的人类的本性,不仅在美国,在哪个国家都有,不仅仅是肤色,而存在于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用肤色只不过是更让人易于理解,而且比衣冠更容易分辨。想一想我们身边的 例子,都是黄皮肤,还不是有各种“偏见”。我认识个华裔小孩,才3岁不到,在美国上幼儿园,没有人告诉他什么叫歧视,但他就是觉得黑人小孩儿脏。
文化差异太大了:种族歧视的问题和生存环境是我们所不知道的。所以至少在理解电影的人物的动机上肯定会有影响。你不会真正理解那个老家伙为什么开枪;你不会理解为什么要那个导演停车;你不会理解……很多。看这个片子我疼了2次——2次枪响。除此之外,我一无所知。
心灵的碰撞,其实有很多影片是不需要看懂的,被震撼被触动已经足够了,哪怕只是瞬间。
这片子最大的问题可能是,故事编得太圆了,太圆润,以至不够有力!巧合太多,意外太多,以至太像通俗剧,这些人为的编排痕迹太暴露,削弱了影片在思想上的提升空间。这个问题,在很多美国剧作家和一线导演身上都有,不仅仅保罗·哈吉斯。因为好莱坞的游戏法则是既定的,是要求导演迎合观众的,太多的导演习惯于从观众角度为出发点思考自己的作品,而恰恰矫枉过正,妥协过多。保罗·哈吉斯的问题在他今后的影片里还会再次暴露出来,作为一个出色的编剧和相当有水准的导演,我希望他在亲近奥斯卡之余,也能够做些稍稍出轨的事,尤其是在改编《父辈的旗帜》的时候,不要太迎合好莱坞的制片商和一小部分影评人。
本片又是一个每个人都不快乐的故事,导演保罗•哈吉斯在让观众感受到剧中人焦灼心态的同时,也希望观众能够看到人际间冲突的路径隐伏之处,导演并不激愤,在视觉上也没有什么野心,他有意识地平行处理着主人公们的行为,通过并不炫目的电影镜头映衬着普通人偶然间生活逆转的故事,冲突步步铺陈,矛盾点点累积,在揭示人际间交流和肤色偏见的问题时更注重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道德冲突的描写。虽然生活中时常上演着宿命般的悲剧,但影片还是在努力传递给观众一种试图看到阳光时费力挣扎的气息。
《撞车》 精彩影评
之一:我们以为我们是谁?
GO坛上有人说,Crash是今年最好的电影“之一”,阿步说,Crash好闷,大闷片。XM说,如果说罪恶之城是形式主义的极端,那Crash就是内涵主义的极端,Crash的确是一个大杂烩,这部电影里让我们震撼的不是撞车,而是种族,文化,尊严,人格,亲情之间的撞击,每一次撞击都击在我的心中,一下一下,让人无言以对。
《撞车》电影里的人物,每个人都像一颗珍珠,不是那种光芒四射圆润无暇的珍珠,而是有着一点瑕疵的不那么完美的珍珠。随着电影剧情的发展,一颗又一颗的珍珠被巧合和冲突连成一串,光鉴照人,掠人魂魄。虽然每颗珍珠都有一点瑕疵,但那瑕疵却替华丽增添了一份真实。
真实,什么样的人生才是真实?这个社会,压力太大,每个人都有说不出的苦,这苦被压抑被扭曲,反射出来的就是暴躁,激进,叛逆。人性本恶或是是人性本善?这个命题,不会有答案。任何人都有善的一面和恶的一面,视于观察角度的不同。在CRASH这部电影里更是如此,没有哪个人是绝对的好人,也没有哪个人是绝对的坏人,每个人都像我上面所说,有着不同的问题,都有着不同的罪恶,但每个人的罪恶都有其行成的原因,都能让人在感到厌恶的同时在心里的某个角落升起一丝的怜悯和同情。这就是这部电影的魅力所在,真实的反应了人性,反应了人性的两面性,人性的挣扎。自我的挣扎与矛盾,是另一种crash,这种crash,也许伤害最深。
暴力的警察可以是一个有着拳子之心的孝子,他的暴力是他为父亲所苦的发泄。他替父亲的遭遇而愤怒,他为父亲的结局而痛心,但是作为一个小警察,他没有力量来改变这个结局,他的力量微弱的看着父亲受苦却无能为力。他痛恨这一切,他认为父亲对黑人贡献了许多,可是父亲的贡献却没有任何回报,所以他变成了激进分子,种族主义者。在电影的前面部分,这个警察是十分让人讨厌的,但是看到他与父亲的故事后,我对他产生了怜悯之心。他并非没有血肉,他只是需要发泄。第二天,他在车祸现场抢救前天晚上被他侮辱的女人,他几乎是豁出命去救她,我想,这除了他的职业原因和人性本善之外,很大一方面也是为自己前一天晚上的行为赎罪。人的矛盾就在于善恶的挣扎,恶意的发泄过后,善的内疚和空虚也许就随之而来。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在冲动、郁闷、愤怒中,做了伤害他人的事情,表面上看,好像这些人很威风,但事情过后,自我谴责、内疚和后悔,无法言语,无法补救,只留遗憾。
被侮辱感常常是自找的。比如那个每天抱怨种族歧视的少年,比如被洗劫一空的智利老头,比如那个为了面子宁愿受辱的电视导演。在少年眼中,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表明着对有色人种的歧视,他认为整个世界都带着有色眼镜,其实有色眼镜在他的心里。只见别人眼中有钉子,不见自己眼中有梁木。少年在埋怨的同时,忘记了自己正在做着引起人埋怨的一切。波斯老头也是如此,怀疑周围的一切,怒气冲冲,不相信别人,最后害了自己。电视导演更是如此,为了自己在朋友前的面子,宁可妻子受辱,懦弱至极。他本意是保住面子,但结果却失去了尊严,而且是在自己心爱的女人眼里,他完全的失去了尊严。男人的尊严是很敏感的,尤其在心爱的女人面前,他妻子对他的指责对他是极大的打击,但是我丝毫不同情他,我认为他是自取其辱。第二天他遇到警察时的反应,让我有点想不通,忽然的勃发,为了什么,是突然的觉醒,还是长久压抑的崩溃,抑或是为了救车上的少年?我
《撞车》无法分析,只是觉得人是很难预料的,什么都可能发生。
电影用很大一块笔墨描写了种族冲突和文化冲突,白人想做出平等尊重有色人种的姿态,但却在心里歧视黑人,黑人一面警惕着白人的歧视,另一面歧视着亚洲人,亚洲人同时也歧视着其他有色人种。头尾两次撞车的争吵十分有意思,第一次撞车,是亚洲人贩子的老婆和南美女侦探,两个人都骂对方的族裔,歧视对方的种族。片尾的撞车,诊所女接待遭遇保险公司理赔员,一个黑人一个亚洲人,两人一样的用对方的种族作为攻击对象。这种现象十分可笑,也十分可悲。这样的互相侮辱表现了他们的不自信,他们都努力的讨好主流社会。只有白人是高高在上的主流,可以说着伪善的话,像个慈善家一样有目的的施舍自己的平等,只是遇到利益,立马鉴出真章。就象那个伪善的法官,打着平等的旗号,实际上做着肮脏的勾当。
探长说,人与人太疏远了,我们都渴望撞击,只有撞击才能让人感受到真实的接触。平日风光无限的法官太太搂着女佣说,你才是我最好的朋友,辛酸毕露。人与人的沟通并为随着沟通方式的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而有所改善,相反,沟通变得越来越难,越来越复杂。夫妻的沟通,母子的沟通,同僚的沟通,不同族裔的沟通,都可能对你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人都知道沟通重要,却不知道,怎样能处理好这重要的事情。人善于将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复杂的社会让人无法简单的面对生活。人无法按照善恶标准来做事情,只能按照利益标准来行事。当探长对法官说出唯心的话,当年轻警察将男孩推出车子,他们都无奈的践踏了自己的良心,我听到他们心里的叹息。但是,又能如何,如果换成是我们,我们又能如何做?前几日看到有人在谈论,如果你是妻子被警察侮辱的那个电视导演,你在妻子受辱的当场会如何做,没有男人表态,没有男人正面回答这个问题。我想,答案就在这避而不答中,但是这种态度无可厚非也无可指责。
“你要干上几年才会明白过来。你以为你知道你是谁!”老警察对新警察如是说。我们以为我们是谁?
之二:人性的闪亮
撞车,人性的碰擦。是一部多个小故事聚集的电影。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导演巧妙地故事插在一起。
西班牙裔的修锁工,有一个五岁的女儿,可爱天真,由于以前的后遗症,害怕枪声,子弹,躲在床底睡觉。爸爸
《撞车》给她讲了一个故事:在他很小的时候遇见了一个仙女,给了他一件隐形的斗篷,使他什么都穿不透。女孩天真地听着这样的故事。爸爸郑重地对她说:现在要把他送给女儿。脱下一件隐形衣,交给女儿。从此女儿再也不怕任何子弹了。一个美好的故事,为了鼓励女儿摆脱子弹的阴影。
——闪亮之一,父爱的伟大。童话是善良的。
一个阿拉伯裔的杂货店老板。门锁坏了,找修锁工过来修,换了新锁,但没有用,其实是门坏了。与修锁工起了争执。第二天杂货店就被偷了。没有保险公司能够赔付。老板很气。于是他把所有的帐都算到修锁工的头上。于是他带着一把枪来到了修锁工的家门口。就在他拿着枪与修锁工争论时,他突然举起枪。而小女儿冲出来:爸爸没有隐形衣。她扑到爸爸的怀里帮他挡了那一枪。接着是父亲撕心裂肺的哭声,女孩勉强撑起微笑:爸爸,我可以保护你。很庆幸,女儿没有死。而开枪的老板也呆了,明明射中了,为什么?
——闪亮之二,女儿的爱。爱的力量大到一切,包括阻止子弹。
一个人呆在杂货店里,女儿多莉回来都不知道。老板对着女儿说:我碰到仙女了,她是天使。是啊,确实是个善良的小天使。其实他不知道,他的女儿才是他的天使,女儿在买枪的时候,就买了一盒空弹。
《撞车》——闪亮之三,女儿之爱,了解父亲,深爱着父亲。
黑人导演和妻子在回家的途中被一个白人警察找茬。白人警察借机侮辱妻子。作为丈夫,在面对这种情况下,他除了忍,没有什么能做的。然而妻子却讥讽他没有能力不能保护她。两人产生矛盾。其实妻子不知道,丈夫比他承受了更多。
——闪亮之四,有时忍是需要承受很多的。
妻子遇到车祸,被卡在车内。白人警察去救她。妻子怎么也不让白人警察碰她。因为上次的事情,心中仍存恐惧。白人警察实在受不了,朝女人吼了。这是性命攸关的事情。于是女人妥协了。带着不安,看着警察一步步帮着她把腿挪下来,把保险带割断。当人们把警察拉出车时,警察奋不顾身又回到车里把女人拉出来。女人出来第一件事就是抱着白人警察哭了。
——闪亮之五,不管以前的芥蒂,在生死之间,一切都没有拯救生命来得重要。
之三:善恶一念间
不得不佩服《撞车》的编导保罗·哈吉斯,他十分准确的捕捉到人物微乎其微的心理活动,并使之成为推动这个多线索故事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洛杉矶这个多民族的大都市,人们的感情既脆弱又冷漠,他们时刻忍受着未知的恐惧,却又肆意宣泄自己的愤怒。检察官的妻子简因为汽车遭两名黑人青年抢夺,而对所有有色人种疑神疑鬼;警察瑞安因为父亲无法得到及时诊疗,而迁怒于一对黑人夫妇;购枪时遭到侮辱的阿拉伯裔店主也将怒气发泄到锁匠丹尼尔身上……恐惧和愤怒就像瘟疫一样在城市里蔓延开来,每个人都生活在不安中,负面压力愈积愈大,原本一次小小的口角也会演变为一场致命的事故。
本来,看到人们的命运因为些许微不足道的误差而导向一个无可挽回的悲剧,就已经足够令人扼腕,但更揪心的是,这些看似纯属意外的误差背后,其实存在着一个掌控一切、所有人都难以违逆的幕后黑手,那就是人性固有的弱点:偏见、恐惧以及愤怒。这并非仅仅存在于美国这个多民族文化国家,而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以貌取人、恃强凌弱、迁怒他人、宣泄不满等等。只是平时我们无法看到这些行为造成的后果,以为只是小事一桩,很快就忘了。而导演却让我们看到了它们的后续影响,看到它们如何像蝴蝶效应一样最终掀起狂风巨浪。
影片的前半部分着重于细节的积累和情绪的酝酿,我一直以为它将会导向一个巨大的悲剧,以此给观众留下极具
《撞车》震撼力的道德警示。然而,当我看到导演为不同人物安排的巧妙结局时,我的心再次受到强烈的震动。警察瑞安处理一场车祸,竟发现受害者正是自己曾经非礼过的黑人女性克里斯汀,克里斯汀因害怕而拒绝瑞安的营救,而瑞安仍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她。那一刻,两人的心恐怕如同车祸一样受到极大的冲击,克里斯汀究竟该痛恨还是该感激?瑞安究竟是善还是恶?谁也说不清。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瑞安称得上幸运,遇到一个能够弥补过错的机会,并且珍惜了它。与之相反,一直以正面热血形象出现的年轻警察汤米,最后竟因一次多疑而误杀了黑人青年,并亲手掩埋杀人证据……人物形象的一百八十度逆转让一直以为明辨是非的观众傻了眼,不得不推翻先前的成见,重新思考人性的复杂。
前半部分,导演让我们看到了任意宣泄不良情绪的连锁反应,后半部分又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人性的巨大振幅与弹性,以及由之产生的迥然不同的结果。其实,每个人都是天使与恶魔的合体,风云际会,境遇逆转,善恶轮回。有时候,作恶之人固然有其值得同情的缘由,但这却不能成为他为恶的借口,因为,社会上的人看似孤立,实则彼此联系,哪怕一点小小的恶意都有可能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不但会伤及无辜的人,甚至也会最终报应到自己身上。善与恶仅仅是一念之差,却会造成截然不同的结局。也许我们无法解决深刻的民族问题、阶级差异,但至少,我们可以在自己的恐惧或愤怒泛滥之前,冷静几秒钟,尽量理智的做出正确选择。
10. 这个杀手不太冷的影评
吕克.贝松作品。
一个纯情的男人。
穿盖不住脚腕的裤子,表情木呐,长长的风衣。只喝牛奶,一个牌子的牛奶,连干杯用的也是牛奶。独自一个人去看电影。一个英俊优雅的男人穿在和冰鞋悠然掠过大街小巷,幸福地唱歌,路人驻足观望。他像孩子一样新奇愉快,还不时回头张望除他以外的唯一观众,想和人分享他的快乐。
这样一个让我心酸微笑的男人。
他是一个杀手。
墨镜下的男人敏捷狠辣,一个著名的杀手。
他以此生存。
法兰西温和的阳光下,活着的方式黯然交替。
工作,打理植物,喝牛奶,坐在沙发上睡觉,旁边放上一把枪。
只有植物不会出卖你,他说。
悲凉的生活。
Mathilda出现,背负深仇的女孩。
我要跟你学做一个杀手。
他一生中唯一温暖的时光,不再只是一个人。
女孩说,我想我爱上你了。它在这儿(胃),以前它很冰,现在它很暖和。
而爱,没有年龄。
故事的结局。女孩无法遗忘的仇恨带走了他,似是早有预料的归期,这是一个杀手的宿命。
女孩把他心爱的植物种在地里,不再活在盆里。她说,我们在这里很安全。
镜头拉远,法兰西辽阔的海岸柔和一片。
生活继续。
暗夜里,我的心温暖撕裂。
十二岁的Mathilda,绿色外套,小红帽,童话一样娇好甜美的脸庞,清澈却直指人心的眼睛,充满敌意却又有些怯生生的表情,连她想要杀的仇敌在抓住她后,都要忍不住惊叹一声,"Angel。"
这就是娜塔莉·波特曼在《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样子。又一个华丽而冷漠的都市传奇,一向以浪漫和深情脉脉著称的法国人为它注入了一杯牛奶的温馨,以及一片绿叶的清新。
杀手冷静而温情,他坐着睡觉,只喝牛奶,每天认真给一棵植物浇水,因为那是他唯一的朋友。在他众多的同行中,只有没有摘下面具的大人可以与之媲美。
他手把手地教会了全家死于贩毒的少女如何用枪,却又伸出有力的手保护她,让她可以免于拿枪,直到最后,因为她的缘故而中了致命一枪。
一切一切自然而完美,从容不迫地叙述,他们笑闹,他们日益亲密,整部影片的色彩越来越明亮,甚至,在重杀伤力武器发射后,大家都因为已经死亡的leon乔装成警察,走向出口,外面是等待着他的小天使。这更是给予了一线两人幸福生活的希望。
但是这并非出于怜悯,而是为了让人更加绝望。只是真正绝望的不知道是剧中人,还是我们这些旁观的闲人。
杀手有情,但造成这一切的元凶却是政府官员,谁是正,谁是邪,早已模糊不清,只有最后倒在门边的leon的一滩鲜血,永远在我们心中殷红不散。
一步之遥,天人永隔,那门外明亮的日光,和门内血光,一样刺目而令人窒息。这从头到尾就是个温柔陷阱,因为一直柔情款款,在突然撕下伪装后,变得更加狰狞而触目惊心。
这样无言的心痛,皇昴流一定感同身受。只是这一次天使的眼泪,恶魔的微笑,背后不动声色的操纵者,不是任何人,是命运,也许我们都只是神的玩偶,jeasus fucking christ,这句剧中台词真是great!
重新孑然一身的女孩,最后将他心爱的植物种在她自己过去的学校门口的泥土中,想让它找到根。她跪在地上,镜头越拉越远,孤独单薄的身影依然还是个孩子。那样的姿势近乎祈祷,可是她真的从此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吗?
她想回去上学,想重新开始正常生活,在接受关于消失的那段时间的生活的询问时,没有像以前一样说谎,她说的是真话,但是更没有人能够相信。
她早就被社会所弃,收容她的是同样不容于世的杀手,如今斯人既去,她又该何去何从?与其被杀,不如杀人吧,这一朵末路狂花,该在血海中怒放,是我们对她最美好也最实在的祝福了,虽然很无奈。
平静生活,that's mission impossible。树欲静而风不止,生活真实的残酷,超过死亡本身,既然生活本就残酷,并不是因为谁的缘故,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奢望它至少可以残酷得美丽一点?
至少,少女纤细未成年的手指扣下坚硬冰凉的扳机,leon在一边对她静静微笑,那一刻美好得另人眩目,我们知道这样其实非常罪恶,但是真的非常美。
由意大利来法国谋生的Léon,一直是孤独的雇佣杀手。直到有一次,他为了救一个面临死亡危险的Mathilda打开了自己的房门,两个人从此开始相依为命。Léon教她“杀人技术”,她教给Léon法文,两人的关系日趋亲密。杀害Mathilda一家大小的疯狂警察找到了这两个人,一场血战之后,Léon与该警察同归于尽。
意大利杀手在美国的亡命生涯,这本来就是个法国电影中少见的题材。我们似乎能在马丁.斯科塞斯的美国意大利社区黑帮片中约略找到一点影子。在这个大片横行的新时代,贝松出于对娱乐性的追求,着眼点、处理手法、影像风格都完全不同于马丁的纽约社会写实派电影,充斥影片始终的更多是枪战和爆炸的刺激性场面。尽管影片以感官刺激和夸张的漫画手法增强娱乐性,但成功的却是对两位主人公的独特刻画,其中的细腻浪漫之处,是我们无法对好莱坞动作片强求的。
雷诺饰演的“酷”杀手Léon,把内心的孤寂和痛苦都外化为冷漠麻木的行为举止和自我封闭的风衣墨镜,这种造型可以在阿兰.德龙全盛时期的法国黑帮片中找到根据。比较之下可以看出,新时代电影强调的是外化的、平面的、简明极端的影像风格。Léon的思维在现代社会显得简单、固执,种种行为使他像个都市中最“酷”的“乡巴佬”——如果他没有了瞬间夺人性命的杀手本领,那他就是个纯粹的都市农民了。简单封闭的生活方式和情感寄托使这个夸张的人物更加贴近观众的心,杀手的冷酷与乡巴佬的憨直结合地是那样自然,也难怪Léon称自己的工作是“清洁工作”。在Léon的思维里,杀人只不过是个工作,和农民种地、工人做工同样平凡也同样无法摆脱。这就是Léon的生存方式,他的情感也是如此封闭麻木,影片中隐约透露出当年Léon的一段“情史”可以让我们揣测这种封闭的原因。在同样孤苦的Mathilda出现后,Léon开始恢复自己已经死去的情感,寄托他情感的象征就是片中那盆著名的花草。
小童星娜塔丽.波特曼的角色,未必有多少揭露法国社会现实的企图,分明是一种带有投机倾向的剧本操作。不过,这个角色在世界范围得到青少年影迷的喜爱,也能够从侧面反映一个普遍性的社会问题。
在这部漫画一般的影片中,贝松不仅塑造出极其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细腻的情感,而且创造了令人难以忘怀的枪战段落,这也是影片能够在全世界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Léon的出场就先声夺人,以神龙难见首尾的杀手技巧凝成气势。影片中段,Léon在杀手基础课的传授中显示了深厚的“职业理论基础”,巩固了自己在观众心中的地位。奠定“绝顶高手”的场面,是Léon十分钟搞定缉毒署大楼,从警察手中救出小爱人的段落,大有温酒斩华雄的大将风范。在影片最后一场,Léon一身独对警方两百多人,虽然身死,但猛志长存,成就辉煌英名。这几个段落层次分明,设计巧妙,是动作片结构的绝佳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