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影评人
谁疯了:《Birdy》
烦一个人是有原因的。我一直烦尼古拉斯•凯奇。不管他演什么,我都看不下去。所以这部《Birdy》,迟迟才看。
在《Birdy》里,尼古拉斯•凯奇出演Birdy唯一的朋友艾尔。艾尔在电影里有两个基本造型:一个是在越战前,他是一个快乐荒唐的小青年;第二是在越战中,他的脸被炸碎了,出境时始终包着大半边脸。这结果有二:一我看完了片子,二我终于发现他的讨厌之处了:一是他的脸,二是忧伤的眼神,他那闻名于世的忧伤眼神只堪“如丧考妣”四个字来形容,看一眼,就他妈想上去跺几脚才过瘾——敢跟我家艾尔•帕西诺比电眼,靠,也配。
好在他即不忧伤,也不常露脸,所以我认为《Birdy》是尼古拉斯•凯奇演的最好的电影。演Birdy的演员身材很好,身体语言也很丰富,好看。导演也很好,特别是那几个飞鸟视角的镜头,特别漂亮。当然,最好的是剧本。
剧本的好,好在改编自同名小说。改编自小说的电影剧本,很少会出大问题。说到底,电影是艺术,需要文学基础。所以张艺谋的电影,只要好好的改编小说,问题都不很大,一旦没了好剧本,他就等同于一个MTV导演了。当然,《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改编坏了,但《布拉格之恋》的坏和《十面埋伏》的坏,还不在一个档次上。
剧本的好,好的很玄乎,最后一个镜头才呈现出来的。影片结束前5秒,Birdy从屋顶飞身而下,我以为就这样结束了,心想这他妈的算什么破电影?!但结果是还有一个镜头:Birdy安稳的站在下一阶屋顶,抬头问赶来的艾尔:what?让我评选电影十佳结尾,《Birdy》绝对算一个。试想这样一个结局:Birdy飞身而下,艾尔大叫一声奔过去往楼下看,发现Birdy血肉模糊的摔烂在地面上——这他妈算是一个什么电影呢?
就是这个结尾的好。它指出Birdy没疯,也没偏执狂,他始终很清醒。人人都以为他疯了,艾尔也差不多认为,连我都差不多认为他疯了。但导演在最后一个镜头交待清楚,他很正常。但如果他很清醒,那他一直神叨叨的做鸟状,算是怎么回事呢?再明显不过了,就是一个本能的反抗。
艾尔和Birdy曾是一对快乐年轻人。艾尔乐天,荒唐,冒失,而Birdy更温和,腼腆,内向。Birdy爱鸟,很正常,他只是个大孩子而已。他最爱的鸟,并非老鹰夜枭之类的,而是一只柔软的小黄鸟。这是人物性格的外化,体现他的温柔,敏感,内向的性格,和这小鸟一样。
接下来有两场戏,至关重要,一场是他们在街头追狗,一场是小黄鸟差点被猫吃了。
追狗这一场,是艾尔和Birdy为了弄点钱,帮着一个混混追街上的狗,街上晃悠着的狗们被围捕后,全都被送到一个屠场电死,血淋淋的剥下皮,然后被砍碎卖掉。镜头很血腥。两个孩子又怕又惊又怒。初看之下觉得很怪,干嘛写这么一场十三不靠的戏,跟鸟也没关系,跟什么都没关系。紧接着这一个场,就是一只猫溜进屋子,差点把小鸟咬死了。
等看完了翻过头再看,就看出来了这两场的用途了。当时整个社会气氛,就像个一个大屠场,街上的孩子们像狗一样被围猎、被追逐、最后被送去一批批的死掉,Birdy最早本能的感受到这隐约的恐怖,因为他最柔弱,也最敏感。整个影片里,Birdy在越南战场只有一场戏,是以一个鸟的视角来的,先是低空飞行,越过尸体和战火,最后高高的飞起来,把极端恐惧的Birdy扔在满是战火和尸体的人间地狱里。回忆到这里,Birdy哭了。
而艾尔,在战争中毁了脸,他愤怒,打架,怒骂,他知道自己被毁了,但不确信是被谁或者被什么。他不断的和Birdy谈话,Birdy始终不开口。直到艾尔说出以下这些话:“birdy,我俩都完了。我们从未掌握过我们自己的生命……我觉得我们像没人要的狗,记得吗?……当炮弹打倒我脸上,我能闻到肉烧焦的味道,我不能触摸伤口,什么不知道自己的长相了,这些绷带下还是不是我,或者变成军队屠夫的长相……Shit!他们的世界有什么好!我们就呆在这不走了,你是对的,我们就藏在这不跟任何人说话,常常发疯,爬上墙!吐口水!拿屎丢他们!”
这番话后,Birdy突然开口说话了。艾尔之前说了那么多,Birdy都不理他,因为他觉得艾尔说的都是废话,自己没话跟他说。这段话一出,说出了核心,所以Birdy说话了。Birdy在大多数时候,没有台词,只靠肢体语言表达内心。他内心深处的创伤和他真实的想法,是由艾尔的口一步步说出来。
Birdy在医院里的种种行为,并不是发疯,而是无声的抗议,是谴责:人的世界太他妈荒谬了,老子没话跟你们说,不但不说话,人我也不当了。所以他日夜看着那扇窗,日日夜夜想飞离这荒唐的人世。
Birdy想当一只鸟,这希望越是无望,也就越是反衬出这个世界的癫狂。两个孩子的少年时光,全都在血光里、在死亡里、在战争里被毁掉了。所以当艾尔出发去越南时,Birdy的小黄鸟一头撞在玻璃上自杀了。孩子们的好时光死了,一去不复返了,希望破灭了,一切都被毁掉了。
所以,最后的结尾,当然必须是那样的,否则,Birdy就真成了疯子。但事实是,疯掉的是这个世界,而不是这两个孩子。
《Birdy》和其它反越战电影有很大不同,比如《生于7月4日》。要我说,更深刻。它不是依靠展现战争的残酷场面,或者战后归来的失落,来谴责越战的,在《Birdy》里战争场面就那么三四个镜头。它的立足点在战争对人精神层面的摧毁。它不是理智的、思辨的,而是强烈的、本能的。这就是《Birdy》的深刻之处。它摧毁的不是人的信仰,不是国家荣誉,不是民主,不是理智,不是这些行而上的东西,而是直指人的心灵,这心灵创伤一点愈合的可能性都没有。所以《Birdy》的主角birdy不是一个侃侃而谈的社会批判者,而只是一个敏感柔软如一只小鸟的大男孩。他没有说什么大道理,甚至很少讲话,但他的情感曾是完整的,饱满的。他爱风,爱大海,爱过山车,爱刚出壳的雏鸟,爱自由。但战争毁了一切。
比较《生于7月四日》,同样是讲一个青年的越战噩梦,《Birdy》这种抛离了理智的思考,直接入手展现心灵创伤的手法,明显更胜一筹。另外,看了太多战争里的人和事,我成了一个无条件反战者。战争的结果永远是负数,还没处补偿,是纯损失。
❷ 找一个年轻的影评人的全名 只知道他姓史......
怎样写影评》——周黎明看电影
《看电影》杂志2004第十期中刊登了周黎明的《怎样写影评》,特贴上来,比较长,您可以挑选你喜欢看的段落读,希望可以供大家参考,也希望更多的朋友写写影评。有打错字的地方请原谅,没有太多的时间校对。。。。。。。。。
曾经有读者问我这个问题,我觉得很容易回答,也很难回答。说容易,爱怎么写就怎么写,我从来不认为写影评有什么N字方针:说难,写影评跟看电影一样,是一件非常个人化的事情,很多东西只可意会。本文要说的,与其说是“怎么写影评”,不如说“我是怎么写影评的”。
写影评,归根结底就是把看完电影后的感受用文字记录下来。只要你看片时没有睡着,你对所看影片都会有所感觉:即便是睡着,那也是一种反应,也许能证明这部影片不是一般的闷。影评没有长度的限制(媒体会有),长的洋洋万言,短的可以两三句。有个英文电影论坛举办一句话影评比赛,结果有些获胜者居然将评论浓缩成一个字。我最近编写《西片碟中碟》这本欧美电影指南时深有感触,写短评绝对不比完整的评论轻松。
在成千上万茶余饭后发表观后感的观众中,坐下来把想法变成文章的是少数,而媒体能采用的更少些。如果几家有影响的媒体不约而同休用同一种文体,给人的感觉就是影评就该这么写。比如在美国,主流媒体的电影评论一般在一千字左右(译成中文)。大约三分之二篇幅是描述剧情,剩余的属于评价,但评价的方式没有固定程式。我最初写影评时受到这方面的影响,落笔自然留下这种痕迹,我觉得无所谓好坏,只是一种风格而已。
可能是因为我们的文艺评论传统长期受压制的缘故,我们对一些概念界定没有西方那么明晰,可是我们又非常喜欢条条框框。就说“影评”,什么叫“影评”?狭义地看就是英文中的Film review”。这类文章是写给看电影的人看的,不是给拍电影或研究电影的人看的,一般发表在主流媒体或影迷刊物。罗杰。艾伯特是惟一得过普利策奖的影评家,但他的文章非常浅显,直白到像是拉家常。他很高产,每周可以有五篇评论,但都比较短,翻译成中文大概就是700字。他的大众路线使得他成为读者最多的影评家,全美国有两百多家报纸授权转载,而且他每周还有一个电视栏目,每期半小时。跟他相反的如《纽约时报》的艾维斯。米切尔,喜欢卖弄辞藻,非把读者搞得云里雾里不罢休,不信大家可以看我翻他的《骇客帝国国2》评论。宝琳。凯尔可能是最有影响的美国影评家,她反电影评论提高到艺术的高度,从60年代到80年代未,她的评论是美国文化的一面旗帜。她的文笔有点像子君,有一种女性的优美,但观点非常尖锐,有时很刻薄。
我们的影评范畴似乎要更广一些,有些很感性的随笔、借助电影的抒情文字,英文中应属于essay;有一些是理论研究,属于论文性质,英文应该是film criticism或Film theory。习惯于其中某一类的读者,往往会对其他类型看不惯——看惯随笔的会嫌其他的没有个性;看惯论文的自然会觉得没有大量专业术语和脚注就等于没有深度。在我所写的长篇评论中,《人工智能》和《公民凯恩》都超过一万字,但前者其实很感性,而后者本来就是一篇论文,只不过我竭力回避论文的风格。假设我把该用的术语全用上,并附上每句话的出处,估计某些学院派会心悦诚服,而该文则会丧失99%的读者。这是我的局限,媒体多半认为是长处,而大学和研究院则视为“你还嫩点,需要改进”之处。
以前老一辈的评论很像我们中小学里上语文课,先来一段时代背影 ,接着是故事大纲,中心思想,最后是具体分析等等。作为一种写法,这未尝不可,但它不是金科玉律。我尽量回避这种作茧自缚的写法,害怕用一种形式把自己框死。通常看完一部影片后,我会想一下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也许是故事(如钢琴家),也许是讲故事的方式(如穆赫兰道),也许是表演(如煞女),也许是摄影或置影(如吸血惊情四百年),也许根本没有故事,表演等,只是纯感受(如雷吉奥的生活三部曲)。一部影片可以谈论的东西很多,但应该谈论的是那感动自己的部分。填充式的面面俱到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不会成为好影评。
影评人要不要文艺理论知识?以此为生者有理论基础当然是好事,但是,在懂一点点理论和不懂理论之间,我宁愿选择不懂。当刚涉足文艺理论(以及相光的美学和哲学)时,很容易产生豁然开朗的大彻大悟,以为什么事情全了如指掌,殊不知自己学的只是很多理论流派中的一种。每一种理论都有独到之处,但推到极致都会变得荒廖。
对我来说,怎么写不重要,有本事写成诗歌也无妨。重要的是写的内容是否言之有物。说到这个“物”,里面有太多奥秘。由于我们生长在一个“统一思想,统一口径”的大环境中,很多读者不由自主地寻找跟自己相同的观点。一旦意见相左,便会做出激烈反响。顾小白很少写review型的影评,但一旦出手一定很精彩,他对《双雄》的评论也是如此。有网友不同意他的观点,这也很正常,但这位网友显然感情受到伤害,因为顾小白说了他偶像的坏话。真是不必,你有不同意见尽可以发表,在网络时代,已经没有人能垄断话语权;但只要没有“高度统一”的政策,这个世界上就会有形形色色的不同意见,对一部电影的评论更是如此。如果一个人不能适应言论自由的环境,那他最好躲开这个环境或者自己创造一个言论统一的小环境。
《手机》引发的争议表明,有这种心态的影迷在我国为数不少,首先是崔永元。作为一名该片的评论者,他犯下了两个大忌:一是你必须看过影片后才有资格评论,否则你的观点是空中楼阁;二是你可以用任何强烈的语言驳斥该片,如果觉得有诽谤之嫌,可以诉诸法律保护,但他暗示电影局应该禁映(原话是:我甚至不理解电影局为什么能让他通过还在全国放映)则是一种对电影业极为有害的思维。更可悲的是,在新浪网的调查中,高达40%的人同意他的观点(也许只是同意他言论中的某一部分。)
让我们来推理一下:如果崔永元是电影局审片官员,他必定会枪毙该片。如果这40%的网友中有人有权枪毙该片,那么该片就不会问世。这么多人这么乐意剥夺公众看某部影片的权力,同时又很多人叫嚷着没好片看。你说这中间有没有因果关系?能怪谁呢?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调查结果时,真是非常痛心:中国观众,我们只配没电影看,因为我们动不动就要把自己不喜欢的作品给禁了。可以想象,如果这40%的人可以一票否决的话,中国将从此没有一部电影可以上映,也不会再有一部小说、一张报纸、一篇文章可以问世。要知道,世界上是没有哪部电影是可以得到百分之百的认同和赞许的,如一个政客得到60%的民意认可,就算很受欢迎的了。如果一个人可以剥夺所有人的选择权力,那么任何形式的创造都可以休矣。
当然崔永元只是暗示了一下,而且他也不是审片官员,而且他也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所以我们的反应可能过火了。不过这种国民心态对于拍电影或写影评都是一大障碍。十多年前的所谓影评,被沦为圈内说好话的宣传;现在有些人为了骇世惊俗,故意跟大家唱反调,其实心态是一样的,都是一种迎合。真正的影评,最重要的是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感觉没有对错,感受一定有反对者,但感受有讲道理和讲歪理之分,有常态和奇特之分。宝琳。凯尔的观点80%我都无法认同,她对于斯特里普脖子以下不会演戏的说法,相信大多数电影业人士都不会苟同,但她自有她的逻辑。我不必同意她的结论,但我欣赏她独特的视角。
一个影评人的真本事不在于人云亦云,而在于发现别人疏忽的佳作,当《雌雄大盗》无人问津时,凯尔为它摇旗呐喊,说《指环王III》是优秀作品,没有人会因此把你看成天才。(我没有鼓励大家故意唱反调)我觉得一个好的影评人,应该勇于推荐遗珠。介绍《指环王》是工作,但当你发现一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导演带领一班不会到处引起少女尖叫的演员拍出一部感人至深的作品,那种快感是无与伦比的,而向大家介绍这样的作品,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
电影基础知识
二、电影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影评写作的角度
四、影评写作要求
一、电影基础知识
一、电影:由活动照相术结合幻灯放映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现代艺术。发明于19世纪末。1895年12月28日法国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首次对观众放映,故将这一天定为世界电影诞生日。
二、电影的本性:
1.作为大众文艺样式的艺术观赏性;
2.作为实现利润、扩大再生产手段的商品性;
3.作为意识形态载体的工具性。
三、对电影事业的要求:1.体现个性力量的艺术创造性 2.适应时代与社会需要的思想性;3.实现经济价值的功利性。
四、电影的两大风格类型:
1.纪实风格:源于路易·卢米埃尔兄弟放映的《工厂大门》《婴儿喝汤》《水浇园丁》等影片对生活的纪实。强调真实客观地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
2.戏剧风格:源于美国用电影对舞台演出的纪录,注重场面繁华、情节曲折、明星效应,形成好莱坞式电影风格,对故事片创作产生重大影响,成为电影市场中主要的影片样式。(***98年3月9日对《泰坦尼克号》和美国电影的看法)。
五、电影主要表现手段:
蒙太奇:将片断镜头加以组合,并与声音配合,创造出特殊电影时空的结构方式。
英国梅里爱的发现与探索。美国格里菲斯在《一个国家的诞生》中成功的运用。苏联电影家森斯坦、普多夫金等将蒙太奇上升为理论。“库里肖夫实验”,一个毫无表情的脸与喝汤、棺村、小孩的画面连接,产生不同的效果。
蒙太奇强调剪辑的作用。有多种表现手法,如镜头~、音响~、对比~、平行~、声画分立、声画对位等。蒙太奇极大地增强了电影的表现力。
长镜头:指对一个运动志面较长时间的连续不间断地表现,保持运动着画面的整体性。这是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反对蒙太奇造成的虚假而提出的一种电影闰美学理论。强调电影的照相本体属性,强调生活的真实性。
二、电影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一、电影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1、从产生以来逐渐成为最普及、最重要的艺术样式(电视只是传输方式的改进,其以声画为手段的表现特,质与电影一致),列宁说:“对于我们来说,在一切艺术样式中,最重要的就是电影。”电影对人的行为、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美国现在人均每年看6次电影。
2、对人类文化信息传输方式的巨大变革,使人类进入影视文化(信息文化)的发展阶段。西方学者认为人类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以语音为载体的口头语言文化,以文字为载体的书面语文文化,以音像为载体的影视文化。
二、电影评论的作用:
1、影评是一种科学的活动,是电影艺术与观众的桥梁,是实现电影三重价值(艺术的、社会的、经济的)的重要手段。国外影评主要作用于票房价值,中国影评侧重于社会性,形成中国特有的、最广泛的群众影评浪潮,形成中国文艺评论独特景观。
2、影评本身是一门艺术,有利于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思辩能力、写作能力。从写作学的要求看,影评写作需要信息处理能力,也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能力的综合运用。许多人从影评起家,走上专业文化工作道路。上海市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在97年高考语文中有一道小作文题,要求学生写影评,题目是《推荐一部影视剧》,15分,这一举措使学校掀起起电影热,97年的《文汇电影时报》和98年2月11日《新民晚报》对此作了报道。国外文科大学一般都有电影课程。今年,东南大学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要求大学生观看百部优秀影视片。最近,北师大为大学生设立电影院,结合放映的影片请专家给学生讲评。
三、影评写作的角度 一、思想评论:
1.评主题。力求有独到见解,深入挖掘。《秋收起义》一片多数文章都认为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义历史,成功地刻画了毛泽东的形象,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斗争方向。而我根据列宁关于领袖的论述和中央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界定中认识到,影片反映了毛泽东作为一个杰出的革命领袖在斗争中成长的历程,也揭示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原因与过程,从这一新的视角展开评论(见《银海珠光》)。
2.评现实意义。也与主题有关,但更侧重于现实作用,现实题材的影片如《孔繁森,我对你说》的评论重在党员干部的廉政爱民方面,评《离开雷锋的日子》的《大写的人》重在新时期学雷锋的积极意义。历史影片的评论也要观照现实。
3.写观后感。要联系现实,融进自我,或是褒扬先进,批语落后,针贬时弊;或是进行自我观照,寻找差距,激励鞭策。中小学生的影评文章多属此类。要注意的一是不能写成“故事简介+自我对照”,二是要紧扣影片,而不是从影片中抽出一个话题,离开对影片的评论。如评《甲午风云》的《透过甲午的硝烟》不是泛泛而谈“落后挨打”,而是扣紧影片中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内容,联系历史事实,结合世界著名海战,对比联想,针对当前社会不良风气发出呼吁。评《南京大屠杀》的评论《城的断想》围绕“城”字做文章,从“屠城”、“纸城”、“不设防的城”、“钢铁长城”和“国防之城”,扣得紧、放得开、收得拢。
二、人物评论。
这是较为普遍的评论样式,可分为单一人物评论、同一类人物评论、不同人物的对比评论。收录在《银海珠光》中的评《背起爸爸上学》的4篇人物评论各有特色。《细节描写与宏伟意象》展开了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对比评论。《在炮火中升腾的雪莲》对《红河谷》中丹珠的形象把握个性特点,作出由表及里、逐层深化的评析。在人物评论写作中,最好力求不仅评析人物形象的意义,而且要结合人物塑造的方法,把握人物独有的个性,如人物特有的行为、动作、理想、志趣、才干,从中更深地挖掘出人物形象意义,如评《炮兵少校》的《一团寂寞的火》改变了单纯着眼于对英雄人物的热情赞颂,而更多地溶进了新时期知识分子命运的感慨和思考。
三、美学评论(样式、风格、审美特性等)
1.艺术样式评论。如《不庄不谐 笑从何来》结合喜剧样式对影片《甲方乙方》展开评论;《屏幕涌动纪实潮》从纪录片美学特色分析纪了优秀录片取得成功的原因;《红河谷:动人心魄的视觉交响乐》就该片所具有的交响诗式的结构样式进行评论。
2.艺术风格评论。如《充满诗情的战场写意》通过影片《大转折》中几个主要战斗场面的不同诗意内涵的分析,对该片以泼墨的方式抒发的浓郁的诗情,给人以震颤心弦的视听感受。对于引起较大争议的《红色恋人》,《诗电影的意象美》从电影风格和创新的角度给予肯定。
3.审美特性评论。《对亲情与人伦的呼唤》从当代悲剧审美特性入手,指出当代悲剧重在探索人类精神生活的复杂性,唤起人们对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枣亲情与人伦的珍视。评《小鬼当家》的文章《“小鬼”为什么逗人喜爱》结合儿童审美心理的分析。
四、电影特性的评论。
这类评论写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对电影的语言、结构、修辞、悬念、音响、色彩、音乐、摄影、特技、表演、导演等方面的评论。试举例如下:
1. 电影语言评论。《<红高梁>――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起点和成功之路》。
2. 电影结构评论。《复合交融 巧织经纬枣<平津战役>的结构艺术》。
3. 电影修辞评论。电影修辞包括多种手法,如对比、夸张、象征、拟人等,如《<开天辟地>中的象征手法赏析》。
4. 电影节奏评论。《满怀深情的韵律美枣谈电影<周恩来>的节奏艺术》
5. 电影悬念评论。《悬念迭设扣人心弦枣谈美国片<碟中碟>的悬念技巧》
6、电影音响评论。《摹声会音皆有情枣<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音响》
7. 电影色彩评论。《张艺谋为何偏爱红色》《在“形式”中强化“意味”》。
8. 电影细节评论。《耐人寻味的“纳银密账”》、《一串闪光的项链》。
9. 电影表演评论。《眼之魅》
10.电影音乐评论。
以上评论角度不是绝对的,而是相互渗透、交*、兼容的。评论的视角可以是复合的,如评论人物,除了上述的评一个人,评一类人,或对立人物的对照分析,也可以就几部影片或某一类影片中同类人物进行综合分析,或对某种创作倾向进行评论。如《忧患意识与英雄主义》对美国影片普遍性的主题的分析;“新时期军人银幕形象剖析”、“青年女演员为什么不能长青”、“何必都往浴缸里跳”、“丑星为什么走红”等论题是综合某类影片创作倾向选的。
电影评论的文体样式可以多种多样,一般以论文体为主,也可以用书信体、对活体、问答体、随感录。近年也有散文体,散文体多以抒发情感为主,轻灵活泼、文笔优美,但一般缺少严密的论证,较少逻辑力量,理论色彩较单薄,在影评百花园中应当允许各种文体样式存在。
四、影评写作要求
一、紧扣“电影”与“评论”。
所评论的内容必须是影片提供的,而不能从说明书和报刊故事中寻找。
要抓住电影艺术的特质,评论的对象有画面感、运动感。让没有看过电影的人也能获得对影片的大致了解,认同你的观点。
要展开评论,明确中心,严密地进行说理与论证,切忌“故事加感想”或有观点而无论证。
二、总体把握,细部突破。
首先对一部影片有正确的总体评价,在此基础选择一个较小的视角深入挖掘,做到高屋建瓴,品鉴入微。避免面面俱到,人云亦云。
另一方面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树林。力求写出鞭辟入里的专论,不要写泛论、散论。目前各类报刊包括专业电影报刊为了抢时效,搞“炒作”,发表的大多是新闻记者根据编导散发的资料摘编的综合评介,陷入“故事情节+主题思想+艺术特色+演员介绍+拍摄花絮”公式。
三、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侧重于社会意义的评论要注意兼顾影片的艺术性,要用影片提供的银幕形象进行说明与论证。有一学生写《火烧圆明园》的影评,只是对这一历史事件抒发感慨,全文与影片毫无关系,严格讲这样的文章不是影评。
侧重于艺术价值的评论要把握艺术表现中体现的思想内涵。
要讲究评论文章自身的艺术性。
四、注重思辩、讲究文采。
力求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力求新颖、深刻,宁可是“深刻的片面、伟大的偏见,创造性的误解”,不要趋同,说一些人人都明白的“正确观点”。构思立意如同兵家谋略,“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耳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奇制胜。
注意评论语言的生动活泼、形象鲜明,注意句式长短得当、音韵和谐,既要有理论色彩,又要明白晓畅,让理论文章给人语言美感与动情力量。
《黄河绝恋》主要情节与场景
1.海空大战。先声夺人,以快节奏的战斗场面调动观众情绪。
迫降遇险。继续以惊险场面吸引观众,小孩救人;悬崖坠机;小孩被炸。
7.黑子家中。三炮唱歌,见花花捉蝎治伤;欧文见花花红肚兜,引出闪回镜头:日寇毒气杀人,哥哥出窗被枪杀。
8.山寨受困。过河被民团俘;狱中欧文“光荣的投降”与黑子“只要有一口气绝不停止抵抗”的争论;三炮对寨主谈“外人、亲人、仇人”的关系。三炮看黑子,“赵家害得我丧了男儿身”;闪回:械斗。
9.刑场脱险。刑场行刑在即,安洁救人,鬼子枪杀安洁――寨主梦醒(内心斗争);安洁出窗奔刑场,拉手榴弹威胁父亲,救人。
10.古庙栖身。花花放蝎子咬日本军官;古庙,东方文化神秘气氛,营造相爱氛围;欧文学汉语“我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我是ANGIEL的最好最好的朋友”,“YES”。群山夕照,古烽火台上“你们……都有许多爱”,初步理解,相爱的开始。
11.屈辱回忆。黑子夜访寨主,晓以大义(讲述安洁的不幸,促使寨主转变);芦苇丛中,安洁痛苦回忆;波尔明白“一个弱女子宁可放弃生命,不能放弃人的尊严”。
16.祭奠忠魂。一张张照片――小孩、花花、父亲、黑子、安洁的照片放入激流中,“让生命还归黄河”,信天游的叶哨响起,闪回:匕首、手榴弹、黄河留影……
评论角度
一、评主题:1、抗日斗争,揭露日寇罪行,歌颂人民不屈精神、博大胸怀、崇高人性;2、生命价值与民族命运;3、对和平和期呼唤与社会的发展的期望;4、在人类之爱基础上不同文化观念的撞击与交融。
二、人物评论:1、单一人物;2、某类人物;3、对比性人物;4、从人物关系评析,如中外、父女、民族与宗族等关系入手。
三、场景细节:几次争论;手榴弹的出现;小刀的运用;几个人物对死的选择;照片的作用。
四、悬念设置:人物命运为主线,将人物经常处于生死关头,环环紧扣。
五、矛盾冲突:1、进步与反动、民族解放与法西斯专制;2、东西方观念;3、宗族。
六、叙事线索:三种时态,现在时着眼于战争与和平的对比,调节情绪、深化主题,给作者一个自由的叙述时空;过去时表现矛盾冲突与情节发展的主线;过去完成时重点在揭露日寇罪恶。
七、情节与节奏:战斗高潮与抒情段落的设置;紧张与舒缓情绪的起伏;镜头节奏快与慢的转换。
八、中外影片比较:与《拯救大兵雷恩》相比,同是以回忆形式讲述拯救生命与回归家园,但《黄河绝恋》避开为什么救人的争论,避免说教,容纳更多内涵;多种矛盾冲突;群像式人物各有鲜明个性;战争与爱情两条线索推进,更富有抒情色彩。
九、与《红河谷》比较:文明冲突的合理性;叙事特色强化故事性;人物塑造在对比中展现性格的发展,注意人物性格的丰富性。
有很多人认为看电影就看电影呗,评什麼?论什麼?但事实上,在你写影评的同时,也是让自己回溯在这一个半小时中,你到底看了什麼?得到了什麼?再烂的片,也是有辛苦培育的工作人员,他们又是用什麼眼光来看?没人愿意制造一部人人唾弃的大烂片,那麼大家口中的烂片是否有可取之处,是否制片.导演.演员们用著不同的想法来拍摄?
这些,当你开始用心写影评时,你的思路会愈来愈清明,想的范围愈来愈广大
不但可以有比他人更多的体会,也能将你的体会带给大家
在一篇又一篇的影评中,你将会发现自己的文笔进步了,看电影时能看到更多的细微末节,能感动到心灵的深处,那麼,你成功了
当然,没人是一蹴可矶的(除了你本身是文学创作者外),当我自己回顾一开始写的文章,也觉得自己的文笔生涩,眼光不够深入,但在一篇又一篇的文章中,发现自己很自然的就长篇大论了起来,当然,现在依然不够好
最好的一句话是----
“深刻的片面、伟大的偏见,创造性的误解”
不是一定要中规中矩的写影评,正面.反面.侧面的见解都是很独到
化简为繁,化繁为简,字字都是精采
❸ 800字影评
《2012》就是那种从形式到内容都力求达到类型片极致的的雄心壮志之作,是专为宽银幕和至少720P画质要求的下载资源预备的饕餮盛宴,从类型片的角度看,他甚至也将和魔幻片领域的《指环王》,科幻片领域的《星球大战》一样将单独成为灾难片领域不可逾越的标杆之作。可惜的是,国内不少影评人基于对大片审美疲劳产生的刻板影响,不例外的也立刻给予该片不少草率的批评和讥讽,为标榜影评人自己的品位而对一部大片所表现出的能力和真诚尽可能选择性失明,这样的状况频频出现而又不可挣脱,中国所谓影评人在为电影的特效震惊之余,又流露出小市民在逛完迪斯尼乐园后那种酸溜溜的特有的傲慢。 此类评论,若指责《2012》的故事单薄、叙事混乱,或许用在《后天》上面尚可,但《2012》显然没在此让人不能接受,艾默里奇吸取了前作的教训,明白自己可及和不可及之处,在毁灭地球的视觉特效中不遗余力,对叙述故事却保持这中规中矩的谨慎,虽无新意,但确没有逻辑不清的硬伤。而影评人不惜吹毛求疵,指责该片的思维深度和哲学意义更是无稽之谈,艾默里奇不是库布里克,好莱坞大片作为工业化的电影产品,寻求的‘大多数前去影院的观众’,而不是那些对精神体验有着特殊要求的人,换句话说,你不能因为在家乐福买不到卡拉马乔的油画,而责怪家乐福没有深度,你也不能因为在星巴克听不到钢琴家弹奏的《月光》而痛骂其缺乏内涵。而我目前看到大多数影评,在影片上映过程中即为其宣判全家福灾难影片。无异于上述两种行为。 在就电影本身谈论之前,对另一些周边问题提出我自己的看法,留给还没看过此片但以被误导的影迷今后自己判断,影片上映之初关于导演因受汶川地震场景感动而加入中国元素的舆论,应该是某位三流记者或院线推手一厢情愿的炒作,这位软文编写者一定有着一种微妙的大国情节,而且看了很多届的《感动中国》,导致自己虚构了《感动美国》的美梦。我个人认为制片方或许考虑到了中国市场,但更多完全是出于主题和剧情的需要,对此我在后面会着重论述。与此相反,还有一些愤青因为在事关中国的场景中出现了‘西\藏喇\嘛’而指责导演别有用心,指责导演在相关台词涉嫌‘辱\华’,这种用屁股的位置思考问题的人也实在多余了些。任何人拍这部电影也会更希望用这个小喇嘛而不是IT精英的形象站立在雪山之上,至少画面会更加优美一些,比如小说《天鹅绒》中的线索是猪肉,而姜文在《太阳照常升起中》把猪肉换成了鱼鞋,于是我们看到某个场景一双鱼鞋浮在水面徐徐向前,而不是一块猪肉咕咚沉到了水底。如果您确实有好莱坞需向中国市场谄媚的需求,那么导演是不是需要在中国演员脸上写上“汉族”两个字,才能满足您这种较为怪异的民族自尊心呢? 电影特技特效之前无古人不容赘述,影片中四个场景,四条线索构成的故事也并没有一个显得可有可无,以下: 1、 场景为洛城,作家柯蒂斯为拯救家庭街头和空中的逃亡进程顺序推动故事的进行、柯蒂斯家庭内部的冲突、柯蒂斯家庭与俄罗斯富商家庭之间的冲突作为次要矛盾突出戏剧张力。 2、 场景为美国白宫内部,首席顾问科学家艾德里安和总统班底成员的推动的亚特兰蒂斯计划为副线。 3、 场景为公海上的民用航船、艾德里安的老父亲和其乐手搭档作为一条不太重要的线索却引发了全片最感人的泪点。 4、 场景为西藏、小喇嘛和其家人的逃亡准备。不动声色的宁静心态中缓和整个影片的紧张气氛。 首先,作家柯蒂斯是有着明确目的的逃亡者,有主流的家庭观念支撑其行为动机,有研究亚特兰蒂斯的专业背景身份使他的觉醒更具有说服力,整个逃亡的过程仍旧是操纵交通工具在灾难中迫在眉睫的赛跑,没有也不太必要跳出《龙卷风》《后天》这种类型片的套路,汽车在洛城崩塌中的飞奔虽有着太多偶然性和违反物理常识的运气,但导演的目的显然不是为了向人们解释合不合理,而是够不够酷。待到乘坐飞机在上空时,镜头跟随飞机的尾翼展现出天气的变换,然后用主观镜头的空中俯拍出整个洛城的毁灭实况。这个灾难场景之所以很难复制,是因为导演选择了地壳移动消失殆尽的灾难给予整个世界,从地震、地裂、火山爆炸到海啸几乎把能拍的灾难都汇聚到了一部电影中,比《后天》更优美的是,影片有对于黄石公园的毁灭过程,有通过电视纪录片风格再造巴西上帝山倒塌,有麦加清真寺和伦敦街头的群众恐慌,这种大量自然、现实奇观实景拍摄与电脑特效相结合的部分比单纯的城市楼盘倒塌更为暴力的视觉美感。 白宫内部的线索,视点主要集中在科学家艾德里安身上,这个片段是掺杂着阴谋论和政治博弈的剧情风格。剧本采用‘玛雅预言’‘亚特兰蒂斯’‘诺亚’历史宗教中这些稍显陈词滥调的符号,导演没有打算深入就此末世论的真实性探讨下去,而只是需要营造末世的氛围。对照2012这个并不遥远的年代,以及亚特兰蒂斯计划展开的时间,在看看黑人多数的内阁班底,这个电影应该是一部现在进行时的电影。导演将艾德里安和黑人总统作为这个片段中的正义力量,将白人副总统作为内阁内唯一的准反派,还不留情的揶揄了一把那位“他是个演员,他是在念台词,不要相信他”的加州州长。导演个人的政治倾向似乎一览无余,而最后让黑人总统放弃逃亡,选择与国民共赴死亡。其煽情段落确实天真的令人难以信服。 这条线索充满了着选择,如果说黑人总统的慷慨赴死代表了美国价值观中的政治正确,内阁班底通过筛选人员才能搭乘亚特兰蒂斯逃亡的计划代表了精英主义,副总统及其支持者最后选择金融寡头、独裁者、商业大鳄方能购买求生门票的选择代表了资本至上的原则、那么这最后一条才是最可信的,影片在此的逻辑是由世界G8峰会确定少数人逃生的计划,因耗费巨大,所以由资本家购买十亿元一张的船票成为现金流、交由中国制造。考虑到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工厂,人力成本廉价,且开展这样大的工程或许在程序上不必遭受太多国会和议会方面的阻挠,又拥有着青藏高原的世界之巅。所以我在前面说,中国元素的加入完全是剧情的需要,是很合理的。如此这一条亚特兰蒂斯方舟的产业链就形成了完美的一环。假如末世论和亚特兰蒂斯方舟的阴谋论是真的,我斗胆站在高层的角度考虑也想不出比这更可能的解决办法。 但导演给我们高层另一种可能的解释,这就是白宫首席科学家黑人艾德里安的解释,既然多数人必然不能存活,谁该听天由命,谁该搭上这条生命之船呢,艾德里安的选择既是不选择。在他和另一位女科学家的对话中,他拿出一本由前面提到的作家柯蒂斯写的‘只卖出不过区区五百本的小说’,此书由艾德里安正在窗上的父亲赠送,而他正在不停的阅读,到此整个故事中至少有三条线索汇聚在了一起,父亲买了作家柯蒂斯的小说,把他送给儿子,儿子带着书活了下来,并将继续传播,只要这样“美国文化就不会灭绝”,艾德里安活下来既是为了继续传播现代文明,在这种抓阄式的生存心态中,艾德里安摆脱对生命的选择,上升到更为可贵的文化选择上。 之所以说导演拥有着雄心壮志,除了上述两条剪辑飞快、动感十足线索之外,还体现在当影片的视点集中在公海上的民运航船时,内景拍摄上在心理节奏上选择了相对平静的固定机位和正/反打镜头来细细刻画人物,配合着《1900》般优雅的光影效果和爵士音乐背景,完全COPY《泰坦尼克号》的轮船倾覆镜头和“你已经有二十五年没喝过酒”‘我不能离开哈里,离开我哈里根本常不准音调’等乐队的两个耄耋老人通过几句简短的台词表现出的跨越时间的沧桑感,分别给家人打得告别电话,已经他们在死亡来临之时的相互呼叫姓名,包含着浓浓的人间温情和催人泪下的力量。和公海的场景一样,尽管洛城和白宫已是兵荒马乱、奔逃呼救,在西藏的场景里,片段风格也凸显出一种文艺片的宁静气质,老喇嘛和小喇嘛在得知灾难来临时的品茗对饮,奶奶就算知道末日将来也要先做好饭再说的那种固执,无一不是原始的宗族社会对于现代的经济社会的一种再教育。 作为一部好莱坞灾难大片,这部片子堪称卓越,但长达二个多小时还是能找出一些尿点(PS:意指在不影响情节和观看愉悦性前提下以小跑去厕所的那个点)对于观众来说,影院票价如果太法西斯,也最好忍到720P的资源出来再下。最后,如果有人对我说这部片子“不过是一部好莱坞电影,毫无深度……特效还行,欠缺那种发人深醒的美感……”之类的话,我对此唯一的忠告是“小资是病,得治!”在国内影评的话语系统中,对好莱坞大片一直是不公平的,我只看到这个产业怪兽在不断进步,而且没有止境,诚然艺术评论是没有国界的,但文化心态却有,如果法国人凭借电影艺术起源地和新浪潮的余波可以尽情嘲笑好莱坞,那么中国影人一直凭的是什么?是站在帝王的高度俯瞰草芥一般芸芸众生的《英雄》?还是《建国大业》?洗洗睡吧。
❹ 八百壮士影片观后感悟
《八百壮士》观后感
看了《八百壮士》后,我心中有说不完的激动,这部爱国主义影片,主要叙述当时日军进攻上海的真实战况,我八十八军五二四团第一营官兵五百人,由团长谢晋元中校率领掩护国军之撤退,并陷入三面之包围中,即战四昼一夜,有四行仓库通过稣州河进入英租界。这里面有一个很英勇的女孩,叫杨惠敏,自愿当童子军,父亲劝她回去,她不肯,说要让中国立起来。上海闹饥荒时,他去维护秩序,还将国旗送到四行仓库,路上危机重重,可为了立志气,强民心她死也要去。
当时,全国的童子军坚守着“不要饷、不吃粮、不怕苦、不怕死”的号令。我为之感动,因为他们不是为自己的利益而贡献,而是为了国家未来的前途而贡献着,不贪生怕死,这才是真正的中国人。800个烈士,多么珍贵的 “一笔财富”啊,就这样牺牲在了日本人的手榴弹中,我真惋惜啊。这时,我的心中又萌生了憎恨之情,日本人为什么要将八百壮士赶尽杀绝呢?为什么一定要占领上海呢?为什么要攻击中国,不和我们做朋友呢?为什么?为什么?难道,为了统治全世界,日本人要伤害所有人吗,要让所有人看不起吗。
我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壮阔国土,璀璨五千年华夏文明,几万万华夏生灵开始遭受日军大规模的践踏与蹂躏。失陷的国土,逃难的贫民,溃败的军队苦难时刻的开始。日本人,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如果不是当时的中国不强大,那么,日军也不会来攻击我们了,从现在起,我要发奋读书,让祖国更加强大!让世界各国都和平共处,再也不发生这种事情了。“……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此时此刻,宋祖英的《爱我中华》回响在我的耳畔,我的心也像宋祖英那样装满了沉甸甸的祖国!
❺ 八百电影评价
我觉得这部电影拍的非常好 体现了当时恶劣环境下共产党无畏的精神 对于许多的年轻人来说 没有经历过这种苦难 无法体会他们的艰辛 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能够让大家明白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
❻ 求八百字左右的英语影评范文
我是学渣,这是之前在知米背单词(http://shouji..com/software/item?docid=6683750&from=as)交流群找别人求的。望采纳。
星球大战的影评
What made this the hugely successful triumph it was? Was it casting, music, imagination, ingenuity, or luck?
I remember opening day at the theaters. I was old enough to remember every scene, every character, every nuance of this film; having committed it to memory forever, as if I would never again be able to see this beloved, instantly loved masterpiece.
I also remember that the HIT factor of this movie was so unexpected that you had to wait literal MONTHS to get the action figures promised on the cereal boxes. The pieces were still in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we had to settle for coupons promising our toys in a few months. I wound up seeing this in the theaters a grand total of 36 times; much to my mother's dismay. She loved the movie as I did, but felt I was obsessed. Today, thirty years later, sitting here writing this review, I realize how right she was. I'm still obsessed with this movie, and with the subsequent movies which followed. I wait in great anticipation for Episode 3. I'm a fan, and I don't care what other people say about Episodes 1 & 2. I don't even mind the "prequel" factor, as the situation at the time, dictated to Lucas which movies he would do first.
See, I remember the studios saying to him that he had to choose from the three central climactic books, and trash the rest, or just trash the whole idea. He didn't exactly "sell out," he did what he had to do to get his movie...his vision...out there for us to see and experience. I admired his decision then, and I admire it now. Episodes 1-3 are being filmed now, because Lucas had the clout, the money, and the patience to give us his vision...his complete vision and not just the three center books of a 9-book series. I realize that now, there are dozens of books, but at the time, there were nine. And while most of us were happy with Episodes 4-6 and would not have missed 1-3 and 7-9, I personally am so very glad he has taken it upon himself to give us his full vision. I have enjoyed each and every installment with the same sense of awe and joy as I did this one.
The casting was the first triumph for this cinematic milestone. Ford is a charismatic and magnetic personality and portrayed Han with a professionalism that you'd expect from more seasoned actors. Sir Alec Guiness is an absolute joy as Obi Wan. His casting was precise and excellent in that part. Carrie Fisher portrayed Leia in a way that, up until then, had never been experienced. Most "princess" types before her were whining, whimpering, little snots who were incapable of anything beyond tripping and twisting their ankle in times of peril, while Fisher portrayed her character as a bold, brazen, yet sophisticated and ecated woman who was aware of her surroundings and capable of defending herself and her realm with the utmost authority.
And Mark Hamil. He was perfectly cast as the whining little boy who wanted more, but was afraid to reach for it. He grows up quite well on film in these three installments, and endears himself to the audience so much the more for it. But a cast member who is almost always left out of these reviews is Peter Mayhew. Chewbacca. His character, as a supporting character to Han's, was exemplary. It's not easy portraying a walking carpet, yet holding the attention, admiration, and love of virtual millions. I am VERY happy about his being cast as Chewy in Episode 3. Couldn't happen to a more deserving...or capable...fellow. Bravo! And James Earl Jones's voice being used as the voice of Darth Vader, was pure genius. His commanding voice haunted the dreams of countless thousands of star-struck children for generations to come. I also have to say that this movie would not have had the charm it does had it not been for Anthony Daniels' C3P0. He is a gift and a joy.
The musical score by John Williams featured in this masterpiece was one of the contributing factors. But honestly, this movie's success was such a total surprise to everyone, including Lucas, that nothing could prepare the world for the aftermath of having witnessed this bona fide legend, first hand.
The story itself; replete with sub-plot after sub-plot, rich in dialog and detail, was beyond anyone's greatest expectations. Everyone, including Lucas, expected this movie to fail. It is a timeless classic, which I will not repeat here. There are too many movie reviews giving full details of the plot, and I won't be rendant beyond what I have already said.
However, that being said, there are a few points I would like to make concerning the symbolism of this endeavor. The Force is a metaphor for the psychic abilities with which we are all born. It was also a metaphor for hope and faith, dedication and commitment to the greater state of being. The Empire is said to have been a metaphor for the Germanic Nazi "storm troopers." While the Rebellion is said to have been symbolic of (what would later become) the NATO forces who defeated them.
And then there are the effects. The effects were, in 1977, so awesome; so creative; so ahead of their time, as to ensure this movie's vast success for the next forty years. George Lucas enjoys an almost god-like status among sci-fi/fantasy fans worldwide.
This movie does not rate a rating. Usually, when I say that, it is because the movie is so bad, or disappointing that I don't have the heart to rate it.
❼ 《水浒传》八百字影评
《水浒传》这本书讲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给我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水浒传》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却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这样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对朋友讲义气,是小义。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大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刘胡兰的义举,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光辉。
一个人,可以不相信神,却不可以不相信”神圣”。当前,我们作为祖国的教育者,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我们的祖国的后代培养成为新一代人才,以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更富强昌盛的国家。因此,这也是我们民族大义的根本所在。让我们相信这一份”神圣”,用自己的双手去维护这一份”神圣”。
❽ 八百影评
《八佰》讲述淞了沪会战末期谢晋元所率524团第一营死守上海最后一块阵地的历史故事。影片让我们感受到了华夏热血儿郎的家国情怀!
何香凝先生的一句“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印象最为深刻!其中最感人的一幕是,战士们做好准备,将炸弹绑在自己身上,一个接着一个报着自己的名字和家乡,往下跳的那一幕,眼泪就止不住的流。太惨烈了,他们血肉唤醒的不止是苏州河对岸的国人。
还有银幕前的观众,国难当头民族气节显得尤为重要。电影拍出的战争临场感带来的最直观的震撼尤为强烈,很难想象自己身处这样环境下的时候,能不能做出这种牺牲自己的决定!看完以后久久不能平复自己的心情。
看看这安逸的社会,都是血与泪保卫而来的!中国崛起!人民团结!珍惜生活!勇敢面对!我敬佩的是在这个国家一盘散沙时每一颗冲上去粉身碎骨的沙子。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爱我中华!
(8)八百影评人扩展阅读
《八佰》取材1937年淞沪会战最后一役,彼时,这场中日首次正面交锋已持续近三个月,上海濒临沦陷。第88师262旅524团团副谢晋元率420余人,奉命死守最后的防线——四行仓库。为迷惑日军、壮大声势,谢晋元对外宣称有800人,这便是“八百壮士”的由来。
预告呈现了震撼的战争场面,日寇从地面到空中轮番进犯,4天4夜战火硝烟弥漫不休。在武器装备、参战人数均处于明显劣势的情况下,四行孤军明知获胜希望渺茫,仍选择正面迎战。
为了最真实还原抗日战场的残酷,据烟火指导尹星云透露,本片仅地面子弹点便设置近5万个,超过10部大型战争剧集的总和;每个战斗场景,一般也会设置60个以上炸点。
而为了将这一切以最好的视觉效果呈现在银幕上,摄影指导曹郁使用了业内最顶尖的ALEXA IMAX摄影机,本片也成为亚洲首部全程使用IMAX摄影机拍摄的商业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