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话剧观后感
① 话剧观后感
作为一部话剧作品,茶馆的风格是完全与我脑海中的固有的话剧形象所不同的。《茶馆》的诞生,不仅让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人所震惊,也给外国人带去了完全没有见过的、风格迥异的中国式话剧。和西方那些为人们所熟知的欧式话剧的华丽风格所不同,《茶馆》并没有一个跌宕起伏的贯穿始终的故事情节,而是用最最真实的语言和画面来描述一间茶馆里发生的大小事和它的兴衰史。舞台上的布局,带有老北京韵味的语言,朴实却又各赋特色的服装,还有处理细腻,给人留下无线韵味的背景音效,都给人带来了一种历史重现的感觉,仿佛自己正置身于那个年代那个地点,耳边充斥的是茶馆里嘈杂的谈论声,仿佛看到了王老板正弯着腰推着笑脸沏茶的身影,还有那永远拎着那只命根子鸟儿的松二爷和大块头豪爽常四爷。
看完《茶馆》,印象最深的还是莫过于它的独具特色的语言了。在接触到茶馆中那京味儿十足、朗朗上口的口语化的台词的时候,虽然没有老北京人的那种共鸣的感觉,却别有一番新鲜感和韵味。“我早就不抽大烟了,该抽白面了,哈德门的烟卷是又松又长,这么一磕,空出一大半,装白面正合适。大英帝国的烟卷,日本的白面,两大强国伺候我一人儿,这福气还小?”、唐铁嘴对王利发说:“您真抬举我,我身上要是带一两银子,我是您孙子!”王老板说:“您就是我耷拉孙儿,您也得把钱给我还喽!”王利发对秦二爷说:“我按着我父亲遗留下的老办法,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就不会出大岔子!您坐下,我给您沏碗小叶茶去!”、“您怕什么呢?那么多的买卖,您的小手指头都比我的腰还粗!”……这些舞台上的台词都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给人朗朗上口的感觉而茶馆中的台词不仅给人印象深刻,生活化、北京化,每个人的台词都很到位的反映了每个人的性格特点,与各自的身份地位背景都很好的相符合。王利发的圆滑、委婉:“您甭吓唬着我玩,我知道您多么照应我,心疼我,决不会叫我挑着大茶壶,到街上买热茶去!”;秦二爷的高傲:“你这小子,比你爸爸还滑!哼,等着吧,早晚我把房子收回去!”;二得子的蛮横无理:“甭说打洋人不打,我先管教管教你!”、“怎么着?我碰不了洋人,还碰不了你吗?”;庞四奶奶的粗鲁骄横:“王掌柜,过来!你去跟那个老婆子说说,说好了,我送给你一袋子白面!说不好,我砸了你的茶馆!天师,走!”……这些台词都无一不给人物摸上了又一层浓厚的性格色彩。
② 寻路话剧观后感
在写《寻路话剧》的观后感时可以从的主要想表达的情感入手,抓住内在和外在叙述,在叙述的同时加入自己的评论和观点,还要融入自身的真情实感,语言要简洁明了,还要条理清晰。
正文:
观看了革命电视剧《寻路》,一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又回荡在耳边——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陈赓、恽代英、蔡和森、蒋介石。虽然在课本、教材、图书、连环画等地方都有了解,但都不如走进他们生活的电视剧给人的印象深刻。那一个个鲜活的形象深深地印在脑海里,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尤其是毛委员在故事的结尾处那一句发人深省的话“让人们认识真理,光有正面的经验是不够的,还要有反面的教训。”真是言已尽,而意无穷啊!中国的革命道路正是经历了无数的经验与教训才走向了光明。
往往真理就在我们周围,就在我们身边,可是我们却未必能发现,就是被发现,我们也未必能接受,更谈不上认同,这也许就是睿智与平庸最大的区别吧!我们的党之所以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岂能少得了伟大的毛泽东,毛主席过人的智慧与领导。他不仅有敏锐的洞察力,更有常人无法具备的毅力与胸怀。
在革命发展的道路上,那么多饱学之士都没有发现的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却被毛委员发现了。就是面对众多权威的反对,他也毫不动摇。历史早已证明了他的高屋建瓴,可我们打心底依然万分崇尚与敬仰他。在战场上,他总能积聚智慧,想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妙招,化解一次又一次的革命危机,正如朱德所言“朱毛不分家,分家毕打败仗”。
可见,毛委员的军事指挥对于朱德又是何等的重要!在打仗之余,他更是一位了不起的诗人,词人。不论欣喜、不论烦恼与困惑,都是他着作的源泉。在那样颠沛流离的日子里,丝毫没有减少他创作的激情,他不仅写下许多诗词,还给战士们吟诵,不仅鼓舞了士气,也记载了千古难忘的时刻,更抒发了他豪迈的情怀,谁能在战火纷飞的日子里,能如此淡定,沉稳,深谋远虑,唯有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啊!
③ 话剧《凤凰》观后感1000字
演出看点:这是一部恢弘厚重的大型浙商创业史诗剧。
凤凰涅槃飞舞,恩怨情版仇何时了。权命运起落沉浮,皆在一念之间。这一段浙商往事,也是对历史往事的回眸与重温。
本剧采用国内少见的叙述体戏剧样式,每个人物都是叙述者,在边叙述边表演中展开全剧。从宋代流传下来的凤凰绣是贯穿全剧的象征性形象,也是剧中主要人物命运的贯穿道具。
④ 历史话剧
楼主你好:
历史话剧我们班以前也表演过!是关羽走麦城那一段,话剧从两个方面突出忠君爱国主题!从关羽的誓死不降,从赤兔马的随主而逝!这个话剧主要的是赤兔马的表演!
话剧人物:关羽,赤兔马(可由一名同学代演),马忠,孙权,伯喜(伯乐之后),话外音(可不用上场)!
话剧台词部分,你可以根据某年的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中改编!
至于道具嘛。两张桌子就可以了!
我们班当时表演的时间是十几分钟,很成功,很感人的!对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怀很有帮助的!
希望楼主你们班的表演也能很成功!
⑤ 戏剧的观后感 500字
戏曲源远流长,是我国的经典,不同地方的戏曲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它让人赏心悦目,其情节有的催人泪下,有的振奋人心,多姿多彩,出神入化。
小的时候,看见自己的父母看戏曲时,我总认为他们实在太老土,赶不上潮流,打死我我都不会去看那老掉牙的玩意。
俗话说:“要知道梨子的味道,最好亲口尝尝。”不尝不知道,一尝吓一跳呀!今天的语文课上,当我珍惜仔细欣赏了中国别具一格的戏曲时,我真是为之震撼,原来我们中华民族的戏曲是那么的有艺术魅力呀!我真是井底之蛙呀!这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外国人又怎么能比得上?难怪呀,老一辈的人都是那么的热衷于这些戏曲,那么喜爱戏曲。
我现在才感受到什么是“不看戏曲的人,枉做中国人”。不是吗?这些戏曲,就像我国的一部部历史,只有懂得欣赏它的人,只有懂得关注它的人,只有懂得挖掘它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中国人。因为他们深深地明白一个道理,戏曲是我们的国宝,戏曲是我们的国粹,戏曲是我们的国剧呀!我们怎能忘记它们?如今的社会,我们这些青少年们的视野,已经转移到流行音乐、影视和网络,我们似乎已经忘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其实,当我们细心的欣赏我们的戏曲时,我们就会发现它们犹如一个个精彩的历史故事,将历史的画卷一一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将我们带入了历史的隧道,让我们身临其境,让我们感慨不已。
戏曲的艺术魅力,我们怎可忘记?我们要多去欣赏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让它永远永
⑥ 谁看过寻找鲁迅的话剧,有观后感吗谢谢!
【内容提要】:鲁迅的《阿Q正传》是戏剧人一直想尝试改编的小说,鲁迅并不反对改编但反对曲解或误读。相比较而言,陈白尘先生的同名改编本忠实于原著精神,用添加人物和事件的方式,创造性地突出了他所理解的原著精神,象征性地表现了作为民众精神造像的阿Q“精神胜利法”代代遗传、子孙不绝的情景。话剧改编本在陈白尘的喜剧创作中,是一种技巧圆熟、风格深沉、内在的新喜剧。
【关 键词】:剧本,《阿Q正传》,改编,创造性。
鲁迅小说《阿Q正传》,在现代戏剧、影视文化发展中,被改编过许多次,但是,陈白尘的话剧改编本,却是最忠实于原著又最有创造性的作品。
(一)
陈白尘先生创作的每一阶段都有代表作,都有呼应时代的力作推动作社会的前进。但是,我格外看重陈白尘先生的《阿Q正传》,首先,因为这部作品包含了陈白尘先生创作成熟的经验和思想高度的境界;其次,因为鲁迅先生的同名小说中所包容的思想深度和时代风物,被感受着同样的时代苦难、生活焦灼与社会责任的这样一个剧作家创造性地做了戏剧形式的诠释,一面文化大纛,一个戏剧高台,合在一起就十分好看了。
鲁迅,《阿Q正传》,国民性,成为中国百年小说研究和文化研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语词。《阿Q正传》是现代中国小说中刻画典型人物最深刻的代表,成为了现代中国戏剧舞台上被人反复改编上演的剧目,话剧尤多,戏曲样式也有。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就有陈梦韶《阿Q剧本》(1)、袁牧之的《阿Q正传》(2)和田汉《阿Q正传》(3)。陈白尘先生1963年和1981年创作的电影剧本和话剧剧本,也是鲁迅小说改编过程当中的里程碑。据资料,上个世纪70年代,日本和法国也有鲁迅的这篇重要小说的改编上演。1999年春天,韩国国立剧团在汉城南山国立剧场小剧场也有《阿Q正传》在韩国的首次上演,所用的剧本,其实就是陈白尘先生的改编本。该剧目是韩国国立剧团当年筹划的“韩、中、日东亚三国话剧回顾演出”的第一批剧目。陈白尘先生的《阿Q正传》改编本的韩文剧本是由在中央戏剧大学留学的韩国留学生江春爱、董国台翻译的。作为留学生,他们选择陈白尘先生的剧本翻译过去,有眼光,够水平。因为鲁迅是中国现代思想史、文化史、小说史上的文化丰碑,《阿Q正传》是他的代表作;而陈白尘先生是中国现代话剧是的见证人、活动家和著名剧作家,他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的《阿Q正传》,技巧纯熟,风格稳健,思想深刻,作为受过鲁迅先生思想的同代滋养的剧作家理解和诠释鲁迅小说和思想,有着其思想情感、社会解析的极大可靠性。在这个意义上说,这两个韩国留学生的选择,是具有文化眼光和作品鉴别力的。
毋庸讳言,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新时期中国文学、艺术,一方面增长了消费经典、借势名人的意识,另一方面对经典和名人缺少应有的尊重和审慎,在解构的时髦词汇下,于戏说的潮流中,对鲁迅作品的改编也信马由缰,随心所欲了。大约2001年-2002年间电视台播出过一部10集电视连续剧《阿Q的故事》,整个是鲁迅小说中未庄、鲁镇男女人物的“乱点鸳鸯谱”,当时引发过争论。我不想去评价争论,只想借我的论文表明我的价值取向,那就是陈白尘的改编,才是我心目中贴近鲁迅原作的改编。
(二)
早在1930年10月13日,鲁迅给一个叫王乔南《阿Q正传》改编者回信说:“我的意见,以为《阿Q正传》,实无改编剧本及电影的要素,因为一上演台,将只剩了滑稽,而我之作此篇,实不以滑稽或哀怜为目的,其中情景,恐中国此刻的‘明星’是无法表现的。况且诚如那位影剧导演者所言,此时编制剧本,须偏重女脚,我的作品,也不足以值这些观众之一顾,还是让它‘死去’罢。”(4)根据姜德明先生考证,这个王乔南在1930年10月5月给鲁迅先生写信,就他改编鲁迅小说征求意见。他希望在国产影片当中的时髦、热闹之外,多一点“艺术”品味,他说:“有人说现在已是‘阿 Q 死去了’的时代,但我睁眼一看,各处仍然充满了这个灰色可怜的阿 Q,我总想另给他一点生命,驱他到银幕上去。”(5)鲁迅被他的想法所触动,没有坚决制止他的改编愿望,还说:“我也知道先生编后,未必上演,但既成剧本,便有上演的可能,故答复如上也。”(6)但是,姜德明先生发现的一本由北平文化学社出版和东华书店代理发行于1932年4月署名“力工”的《阿Q及其他》剧本集,5个电影、动画剧本(7)中有一个占篇幅最大的“无声滑稽电影”脚本《阿Q》,而且,页码边线上印有《女人与面包》的字样,这正是致信鲁迅要求改编《阿Q正传》的王乔南,力工是他的笔名,他在《阿Q》电影脚本后的附言中鸣谢说:“此剧由《呐喊》中之《阿 Q 正传》改编,业经原著者许可,特此致谢。”鲁迅博物馆现存资料表明,王乔南曾将出版物转请鲁迅“教正”(8)。但是,鲁迅最后对他的答复是:“它化为‘女人与面包’以后,就算与我无干了。”(9)。实际上,鲁迅并不是反对别人改编他的小说,从上述情况中鲁迅的态度看,他只是害怕别人误读甚至曲解了他的小说原意和小说人物——剩了滑稽或者滑向哀怜。因此,面对改编者,鲁迅采取了容忍的态度。王乔南不但用《女人与面包》的名字吻合“洋派”与时髦的流行语,而且还标明“滑稽电影”,甚至还用过《阿Q趣史》之类的别名来称呼他的改编本。这在原作者那里已经十分犯忌,但是鲁迅只是淡淡地收兵免谈,显得十分宽容。
1934年田汉、袁牧之编《戏》周刊时,连载了袁牧之的《阿Q正传》,致信鲁迅后,鲁迅的态度是配合的,积极的。他答复说:“《阿Q》在每一期里,登得不多,每期相隔又有6天,断断续续的看过,也陆陆续续的忘记了。现在回忆起来,只记得那编排,将《呐喊》中的另外的人物也插进去,以显示未庄或鲁镇的全貌的方法,是很好的。”(10),透出两个信息:一是鲁迅关注对《阿Q正传》的改编,“断断续续的看过”;二是鲁迅肯定了改编本“将《呐喊》中的另外的人物也插进去,以显示未庄或鲁镇的全貌的方法”。鲁迅接下去对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的姓氏、所操的语言等谈了自己的看法,要求人物、事件、环境和语言不要过于囿于地域方言的具体针对考虑,应该“普遍,永久,完全”,便于“活用”。
鲁迅曾因为希望中国社会进步,形象地提出希望自己针砭生活时弊、抨击社会痼疾的著述“速朽”,但是,无边际的黑暗与铁屋子般的现实使他更相信“韧的战斗”。于是,那些远无可能“速朽”的作品,还需要传播,成为“运行的地火”。1925年,《阿Q正传》被译作俄文的时候,他认真作序和写自传的态度,说明了这一点。他其实是想“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灵魂来”,这样的灵魂被铸成的历史,有这样的灵魂百姓“默默的生长,萎黄,枯死了,像压在大石下的草一样,已经有四千年!”(11)鲁迅通过阿Q及其周围的人来刻画国民性,描摹国民性滋生铸成的社会生活环境,并不为太多的人所理解,鲁迅感到人的理解与人的感悟的隔膜。“我的小说出版后,首先收到的是一个青年批评家的谴责;后来,也有以为是病的,也有以为滑稽的;或者还以为冷嘲,至于使我自己也要疑心自己的心里真藏者可怕的冰块。”(12)失望之余,俄译本成为了鲁迅看看在俄国读者眼中的阿Q及其周围的人所表现的“情景”的新希望。
从1925年5月到1934年底的近10年间鲁迅的态度看,显然,或译或改他的《阿Q正传》,在鲁迅都是欢迎的。问题在于,不可误读或曲解。
在鲁迅生前的充满了误解的批评与恰如鲁迅所担心的浅薄的改编,都令鲁迅感受到更深的孤寂。而鲁迅身后的“戏说”与“糟改”,引起过激烈的争论。在这样的改编历史与文化背景,陈白尘先生的改编本,就显示出了其精神上忠实原著、结构上合理延展与形式上大胆创造的特点。
(三)
精神上忠实于原著,首先必须讲清原著的精神。
鲁迅解剖的麻木、愚昧、混沌的国民性,是中国历史的代代积累与社会生活的层层加压铸就的。未庄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切片”,赵太爷府上到阿Q的土谷祠是鲜活的中国社会生活的剖面,阿Q是中国国民性的精神造像,但他不是一个特殊的个体,而是一个有着普遍性的典型,一个杂取种种人“拼凑起来的角色”。他是中国民众在精神痼疾与体貌特征上都具有代表性的“这一个”。自高自大与自轻自贱,失败痛感与胜利幻觉,受辱的难堪与欺人的快意,盲从的本能与抉决的混沌,都可以在瞬间转换。荣辱得失的瞬间转换的利害辩证,精神胜利法的自我慰籍,忘却当中认贼作父、认敌为友、以自轻自贱为代价的获得的无责任、无负担、无使命的轻松感,这是苦难无边的小民百姓们“苟活”的法宝,也是灾难深重的民族“苟存”的温床。鲁迅先生与陈白尘先生所瞩目的,正是这种在中国漫长专制历史、暴虐制度和近代软弱又可鄙的政治权术下催生、铸成的民众性,它是民族精神气象,是国家社会心理,是民众生存宝典。弃医学文的鲁迅要疗救的,就是国民的这种精神症候。
陈白尘的老师田汉先生在1937年也改编过鲁迅的这部同名小说,一个当年年底由中国旅行剧社演出于上海的五幕话剧。但是,田汉先生的改编意图,更注重其现实需求与生活联想的意义:“《阿Q正传》在这时上演也可以有它的意义。首先,我们应认识目前的抗战便是辛亥革命的任务的完成。《阿Q正传》写的恰是辛亥革命前后,而直至今日止,当时的革命对象依然存在。赵太爷、钱太爷、假洋鬼子之流,以汉奸的姿态出现在我们的左右。第二,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在 对日抗战中仍然表现得十分明显。这妨害我们人情谁是我们的朋友。第三,阿Q作者鲁迅之死不妥协的精神在滔滔的今日有提倡宝爱的必要。”(13)田汉将阿Q安排在麻木、可悲和愚钝的众生相当中,突出其社会基础,这一点,田汉、陈白尘师生的立足点是一致的。但是,田汉更注重小人物悲剧的催人奋起的宣传鼓动性,所以,他安排了一个情节:真的革命党马育才与假的革命党阿Q在狱中会面,无论是真革命党在狱中还是假革命党被杀,对社会黑暗依旧甚至更加恶劣的情形的揭露是形象深刻的。阿Q被杀后,马育才在狱中演讲:“死了一个天真无辜的农民,朋友们,中国革命海没有成功,封建残余野兽还在吃人,让我们继续奋斗,替千百个阿Q复仇吧。也让我们去掉每个人心里的阿Q, 争取中国痛苦人民的真正的胜利吧。”(14)热情如火,典型的田汉式的热情率真的表达。
和他的老师的表达不一样,陈白尘没有安排“人物”来做画龙点睛式的演讲,而是把他的理解和情感,安排在人物关系与冷静的叙述评价当中。
陈白尘先生准确地理解了原著的精神意蕴,他首先瞩目的是人物。在阿Q周围,陈白尘先生安排了形形色色的人物,除了原著当中的人物外,《明天》中的蓝皮阿五,红鼻子老拱,《风波》中的七斤,《药》中的红眼睛阿义,《孔乙己》中的咸亨酒店掌柜的。这些人,与闲人王胡、未成年的小D一道,构成了一个阿Q们的世界。其实,他们生活境遇不同,但是,精神症候上,他们也是大大小小的阿Q。表现方式不一样,或生活境遇没有像阿Q那样,一旦条件变化,他们也是阿Q,精神胜利,麻木愚钝,盲从听遣,欺人自欺,都会的,无师自通。鲁迅在1934年11月18日写的《寄<戏>周刊编者信》说过:“今天的《阿Q正传》上说:‘小D大约是小董罢?’并不是的。他叫‘小同’,大起来,和阿Q一样。”(15)陈白尘的改编本中,其实有有意识地将小D与阿Q写成了对手戏,几乎是一种形影相随的联系。全剧序幕家七幕的8个情节单元群,除了阿Q与吴妈的情节里没有小D,其它7个单元群中,总能见到小D的影子,听到他的喝彩声。一方面他是正在变成的阿Q,他心里实际上是佩服阿Q的;另一方面他是阿Q的竞争对手,精神上佩服和“像极了”阿Q,生活当中取代了阿Q在未庄的帮工位置,这种取代,富于象征意义。陈白尘先生对鲁迅的意图,理解得深入细腻。所以,在阿Q稀里糊涂地被处死后,剧本末尾的情节是这样写的:未庄的众闲人酒徒在茶馆里津津有味地议论阿Q被杀头的事情,只有小D一声不吭。
“小D(突然发问)七斤,你先前不是说,阿Q也喊过一声‘过了二十年又是一条好汉!’么?
七斤 是喊过的。可是城里人说,他到底没有唱一句戏!
小D (独排众议)我看啦,阿Q哥他(走出酒店离开众人)还是一条好汉!……
〔小D的精神、姿态都更像阿Q了〕
〔解说词:阿Q死了!阿Q虽然没有碰过女人,但并不像小尼姑所咒骂的那样断子绝孙了。据我们考据家考证说,阿Q还是有后代的,而且子孙繁多,至今不绝……〕”(16)
可以发现,陈白尘先生改编的鲁迅同名小说中塑造了众多生动的形象。从赵太爷、赵秀才、白举人、假洋鬼子、赵司晨到地保、赵太太、秀才娘子、邹七嫂、吴妈再到衙门老爷、狱卒小鬼和未庄闲人,这些人,就是未庄、鲁镇的众生相,就是产生阿Q的社会环境。批判与解剖的笔锋,绝不仅仅局限于阿Q的举止的古怪和念头的滑稽,不仅仅让观众想到“精神胜利法”属于阿Q一个人,而属于一个群体,阿Q的精神痼疾其实是民众的精神造像,负载这种精神症候的生命个体,可以是张三,可以是李四,还可以是王二麻子。阿Q死了,还有小D。这是一种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中的心理精神的遗传,所以,阿Q子孙繁多,至今延绵不绝。那么,反思历史,改造社会,就成了我们铲除阿Q繁衍的温床的着力点。
增加众多人物形象的作用,除了展示阿Q生长、生存的社会基础之外,还有剧情展示于人物塑造上的突出功用。我们都知道,戏剧人物是在事件当中显示个人意志,在社会关系与人际交往当中表现个性特征的。没有区别,无所谓特征;没有交往,就无机会表现。有了未庄众生相,如阿Q戏弄小尼姑一节,既表现浊世俗流的生活环境,又反射阿Q的心理活动与众闲汉的心理互动,还刻画阿Q欺软怕硬性格的可恨可鄙。又如白举人,赵太爷,县太爷、老把总质检的勾结事件,补充了小说当中略写俭省掉的情节,不但使观众能更清楚地了解阿Q命运的来龙去脉,而且将阿Q这个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的糊里糊涂的死的背后藏着的“清清楚楚的”阴谋写得形象生动,毫无人性。这是“草菅人命”的一个案例。
鲁迅小说的思想,得到了准确、深入、进一步的阐发。应该说,这也是陈白尘先生创造性的改编本的深刻之处。
(四)
陈白尘先生的戏剧创作,以喜剧著称。到了《阿Q正传》的改编,因为对社会人生,世态冷暖有了更深的认识,再去深入鲁迅小说的世界,改编出来的作品,尽管还是喜剧风格,但分寸拿捏已经十分不同了。既不可能温婉多情地处理鲁迅小说,也不适合漫画夸张地表现鲁迅小说的人物。因为未庄也罢,鲁镇也好,虽为假托,实为旧中国县郊乡镇的缩影,灾难深重,令人无法温婉面对,更无法心存多情;而生活期间的苦人儿,就是鲁迅说的几千年历史当中默默生、默默死、像在大石块下萎黄的草的生命一般的草民,与那些官场丑史中的群小,与那些乱世发财、国难发迹的群丑绝对不一样,不宜漫画讽刺而宜于细心体察,不宜猛烈鞭挞而宜于痛责之余亦有哀怜。所以,《阿Q正传》的改编,应该算是陈白尘先生喜剧创作风格的第三个阶段的第三种风格——形喜实悲的人生喜剧。
说陈白尘先生的《阿Q正传》是以含泪的微笑叙写、表现的人生悲剧,是因为阿Q的悲剧,实在是中国草根状态的、数量众多的民众的生存状态的悲剧:愚昧,混沌,麻木,靠本能忍辱含羞、自我麻醉地苟活,生如草芥,死若野狗,引不起别人的同情,也引不起自己同类的同情,能够侥幸逃脱厄运就贪生苟活,不能幸免就逆来顺受,认命等死,引颈就戮。这样的悲剧中显现的既可恨又可怜的国民性,实际上是暴政的历史、专制的社会与非人的生活逐渐铸成的。所以,鲁迅的小说和陈白尘的剧本,都基于这样的事实来理解阿Q及其他周围的环境,陈白尘先生特地将鲁迅其他小说中的人物编织到剧本当中,实际上就是为了展示阿Q生长和生成的社会环境、生活基础。本质上说,小说和剧本当中表现的阿Q,其实并无多少滑稽可言,而是更多地显出一种麻木的受侮辱与受损害者的可悲与可怜。在鲁迅小说当中,阿Q的形象,农民式的狡狯和乡间闲人的游手好闲的毛病,都有表现,而且,嗜赌的恶习,也有描写:阿Q赌钱,偶尔赢了一回,却被人哄抢了,结果仍旧是输。但是在陈白尘的改编剧本当中,这个情节被省略掉了。按说,这样的情节,在舞台上热闹好看,很容易获得剧场效果。但是,该情节被省略去,一方面是作者展示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妙方已经有了几次被打被欺负后的“反败为胜”的情节来表现,不必多费笔墨;另一方面的原因,我的猜测是:陈白尘不想更多表现阿Q身上的恶习和缺点,而让观众对他的悲剧命运感到“罪有应得”的释然。因为,写喜剧,把人生的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写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陈白尘先生鞭挞社会群丑与生活败类时因为是撕破“无价值的东西”,所以酣畅淋漓,嬉笑怒骂,竭尽夸张之能事;而在《阿Q正传》中,陈白尘先生批判当中留有余地,责备之时不无理解,调侃微笑之间常带泪花。所以,没有将阿Q写得很滑稽可笑或者很可鄙可恨,只是将他看作被奴役、被侮辱、被损害的劳动民众当中的一个。
自然,奴隶也分等级,阿Q生活在最底层。
阿Q被赵太爷一耳光打掉了姓氏,被赵太爷、赵秀才一顿杠子打消了“女人”的念头,还因此断了生计,只好进城当了一个溜门撬锁团伙的小角色,不料却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尊敬,原来避之唯恐不及的未庄男女们纷纷找他买便宜货。阿Q生平记忆中赢得尊重、敬畏的情况就是两次:一次是从城里带着赃物回来后,一次是宣布自己革命后。但是,赃物被哄抢光后,人们对他的欢迎很快变为防范;宣布革命,无非是隐约听说革命和造反可以让那些可恶的老爷、阔人们害怕。但懦弱愚昧如阿Q者根本没有勇气和能力去实行,只是一次幻梦里快意的畅想,将现实生活当中被剥夺的一干二净的财产与被打消的传宗接代的可能美梦一番。小说中阿Q关于革命的醉意畅想与黑夜想象,在陈白尘先生那里变成了梦境表现和幻觉呈现,这样的变化,既符合鲁迅原著对人物阿Q的革命想象和想象革命的定位,又更突出了阿Q在后来的赵府被抢事件中作了官府、阔人们勾结了案的“替死鬼”的现实冤情与人生黑暗。同时,也暗示了辛亥革命因为缺少广泛发动、深入宣传而在中国社会生活中所留下的“造反”、“抢东西”的变形走样的影响。
正因为未庄的等级社会当中,并非一切人都如假洋鬼子或赵太爷那样可恨可恶,所以,个人有个人的特征,各人有各人的局限,可怜之人的可恨,可悲之人的可鄙,可笑之人的可悯,可恶之人的可耻,可弃之人的可敬,等等。面对构成未庄社会的各色人等,陈白尘先生当然没有像从前解剖群丑世界那样尽情嘲笑与尽力鞭挞,而是下笔冷静,时有温情。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应该是“看土谷祠的老头子”。他的存在,不仅是情节功能性的,作为交代情景和点明事态的人物出场,作为阿Q在土谷祠独处时思想、行动的陪衬角色出现。而且,他是全剧中唯一关心和照料孤苦伶仃的阿Q的人,举灯守候夜归的阿Q,叫醒噩梦当中的阿Q,阿Q在梦中被老把总率兵抓走时,是老人奔出来将阿Q的被子绾成一个圈套在阿Q的脖子上,怕他冻着!陈白尘先生将小说原作当中的一个几乎可以忽略的人物变成这么个现出关怀温情的角色,实在是他对阿Q一类受侮辱与受损害的小人物的深厚同情的体现。
阿Q可悲、可恨、也可怜,然而也可以同情。这是陈白尘先生改编剧本“形喜实悲”实质。陈白尘改编本中的阿Q, 是一个越到后来越让人无法笑起来的角色。
(五)
剧本在结构上采取一个序幕加7幕的8部分去演示阿Q的故事,顺序基本上按照原著的情节展开。
序幕是赵家少爷中了秀才的事件中,阿Q在沾光“本家”的兴奋中被两个耳光“搧(删)掉”了姓氏,还被地保勒索了二百文酒钱;第一幕展现的是阿Q的三次被打和通过起伏更弱小者转败为胜的优胜纪略。三次被打中出场的打手依次是乡村流氓老拱、乡村闲汉王癞胡和假洋鬼子钱大少爷,使阿Q从被欺负被侮辱的不快中愉快起来的方法之一是去侮辱欺负更弱小的人——小尼姑。在小尼姑带哭的骂声中,酒店里的人九分愉快,阿Q十分愉快。从欺负小尼姑到想女人,酒店杂人闲汉的淫亵议论与即兴起哄,催生了孤苦伶仃的阿Q怀春,小孤孀吴妈进入了阿Q的意识。第二幕承接上一幕,吴妈到土谷祠叫醒春梦无边的阿Q,到赵家舂米帮工的阿Q锁定吴妈为目标。结果是头上挨了许多杠子,失掉了一件单衫,被地保勒索四百文钱,被赵家勒索一封香、一对一斤重的蜡烛,磕头赔礼不算,从此在未庄声名狼藉,女人躲蔽瘟疫一样躲避他。尤其要命的是,不再有人家请他帮工,生计成了问题。与小D上演一场部分胜负的龙虎斗之后,在尼姑庵后院开始了偷儿的生涯。第三幕是阿Q的短暂中兴史,从县城回到未庄的阿Q不但见过世面,讲新闻,描述看杀头的经验,而且,还带回了价廉物美的东西,成为了未庄人上上下下敬畏和追索便宜货的对象,但很快被抢夺一空,地保加倍勒索后,陷入生计的窘迫。第四幕是阿Q革命的梦境,第五幕是“不准革命”、赵家遭抢和阿Q想想革命的幻觉——白盔白甲的人马。第六幕是县衙交易与阿Q冤狱,第七幕是阿Q就刑与看客示众。
幕与幕之间,陈白尘先生做了一些承上启下的细针密线的“缝合”,如阿Q怀春的“恋爱悲剧”的起始与结束,让闲人议论中交代吴妈于阿Q较为相宜,偏偏又是吴妈惊扰了阿Q在土谷祠的春梦,叫醒他去赵家舂米帮工。情节发展情至势顺,人物关系结缔自然。
陈白尘先生也有意识地强化了鲁迅小说中的一种不动声色的讽刺。如阿Q的地位,在未庄的世态人情当中的升降沉陆显现的作者对那种生活环境与世态炎凉的判断。阿Q向吴妈求爱遇挫后,人们像避瘟疫一样躲避他的社会表演——人人都是正人君子,个个杠有贞节牌坊;但是,阿Q带回了“来路不明,大约有些不干净”便宜货的时候,赵太爷放下尊严,女人们不再顾及“正经、贞节”的“社会表演”的需要,而趋之若鹜,连哄带骗、亦买亦抢地唯恐得不到阿Q出让的廉价货。两相对比,不著一字,讽刺却尽在其中。
另外,陈白尘先生采用了讲述人的方式,两个讲述人:一个是鲁迅,一个是剧作家。前者全部用鲁迅小说的原话,后者间用鲁迅与剧作家自己的话,一来叙述,一来提醒观众格外注意某些细节,关注进剧作家的人物评价与时间议论去。这样的叙述方式,突出了剧作家改编鲁迅小说对原著精神的忠实和对小说人物、事件的理解,犀利的解剖,批判的态度,深厚的同情,就贯通其中了。
应该指出,陈白尘先生的改编本,是利于上演的。从小说到位演出改编写作的剧本,其实不仅仅是将描述性语言变为代言体语言,还要将小说当中文学叙述可以俭省虚化而舞台演出必须交代、呈现的情节补充出来,将文学情节当中十分精彩而舞台演出当中无法表演或化为行动的部分省略掉或变换一种方式呈现出来,这些,改编本都十分娴熟地做到了。
另外,改编本的《阿Q正传》里特别加进了县衙门、白举人、赵太爷三家勾心斗角、制造阿Q作为“替死鬼”草草结案——冤案的情节,对于阿Q这样的草民活着给人帮工出力、消闲出气,死了替人结案、让人磕牙的悲惨命运的社会控诉,更加生动、深入和深刻。
谢谢采纳 !
⑦ 话剧哥本哈根观后感
[话剧哥本哈根观后感]为站到最好的座位,学校大礼堂六点半检票,我5点半就堵在人家的大门口,排在第一的位置,话剧哥本哈根观后感。怪学校大礼堂的票上没有印座位号,怪这个戏是免费的,也怪我对这出戏非常的好奇,还怪yfdaisy向我的推荐,她推荐的东西十之八九都是不着四六的,但也许会对上一回。《哥本哈根》在演出前,导演做了简短的介绍,在清华的演出是第99场。差不多该是场场爆满——若是免费。这个题材足够吸引人,1941年,二战爆发后,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来到丹麦的哥本哈根,拜访他的精神导师波尔,两个人仅仅十几分钟就不欢而散,他们谈了些什么?熟悉物理学的人都知道,海森堡和波尔都是理论物理学家,分别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而熟悉历史的人更该知道,海森堡做为纳粹德国物理学家的代表,曾经负责德国原子弹的研究计划,而波尔则在不久逃亡到了美国,参与了曼哈顿工程。物理学家们为了学术观点而翻脸的故事并不少见,师徒成仇,同门相斗的故事也常有发生,但是海森堡与波尔的翻脸特别引人瞩目,因为:在话剧中使用了三次的特效,突然雷声震动,天地轰鸣,接着黑白色的影像出现在舞台的背景里,这是原子弹爆炸的场景,巨大的蘑菇云在升起,建筑在辐射波的冲击里化做尘埃,城市变成废墟,用佛的话说,这是劫。两个师徒怒目而向的背后是那个劫,几十万人瞬间死亡的阴影,以及人类无休止的恐惧。话剧的背景很简单,三幕白色的大墙围成的一个封闭的空间,中间的墙用来偶尔写公式,两边的墙里各有一个门,一个是外面的世界,一个里面的家,封闭的空间是他们的会客室。这不是讲历史的话剧,而更像是一个人内心的独白,独白者是海森堡,他已经死去,而是依旧徘徊在这个世界,因为他得不到原谅和安宁,他要找到波尔和他的夫人玛格丽特的鬼魂,重新演绎那次会面,如同哈姆雷特要找到父王死去的秘密,他也要找到自己当初为什么要去哥本哈根,冒着危险进行一场失败的对话。波尔是海森堡的第一个告赎者,在物理学界波尔是忠厚善良的老好人,海森堡解释他来哥本哈根的动机,他知道纳粹的原子弹计划,但是作为负责的科学家,他并不想造出原子弹,所以他来哥本哈根,想告诉波尔他想通过拖延和无限制的夸大困难,让这个计划搁浅,观后感《话剧哥本哈根观后感》。也许波尔可以在纳粹向物理学家们咨询的时候帮上忙,但是波尔被原子弹能被造出这个事实给惊呆了,以至于没有听清楚海森堡的原意。甚至波尔还带着对海森堡的怀疑,逃到美国,加紧鼓动美国的原子弹建造计划,以防止纳粹抢了先手。在这层意思里,海森堡是一个良心的不服从,他爱他的祖国,就没有离开德国,但是他更有他的良心,所以也就没有帮助德国造出原子弹,而倒过来,若是波尔能够理解海森堡的苦心,他去美国的时候或许能够劝说麦哈顿计划停下手来,人类的历史能改写,劫不会来临?这样说,就是个太轻巧的故事,玛格丽特,代表了波尔的妻子,也代表了战争的胜利者,不想让波尔在辩论里成为事实上的失败者。她毫不留情的告诉海森堡,你错了,你分析了所有的人,恰恰忘记了自己,你是一直骄傲无比的人,那次来哥本哈根,你不过是来炫耀你们德国武力的征服,从前你来到丹麦是个可怜巴巴的小助教,而如今是征服欧洲的大国的科学界明星。至于为什么德国没有造出原子弹,很简单,海森堡没有能力造出,他在计算的时候犯了错误,海森堡脆弱的道德感都建立在他最后的没有造出原子弹,这个原子时代最大的喜剧上,可是不幸的是,造成这个喜剧的,不是因为所谓的良心,而是海森堡的无能,纳粹德国物理学家的无能,因为有能力的科学家都被赶到美国去了。就在这结束,《哥本哈根》还是读者文摘的深入版,得出的无非是不要相信狼的故事,哪怕是只失败的狼。故事进入到第三个部分,海森堡觉得自己三十年的辩解都是多余的 ,他曾经有几次的死亡机会,但是都躲过了,若是他在德国成功实施了核裂变,那么他就会死于核辐射,他在战争末期横穿整个德国,探望自己的孩子和夫人,途中差点被党卫军给枪毙,他靠一盒香烟获得了活命的机会,但是如果他这样死了,也许就不需要战后无休止的辩解,以及去握那些造过原子弹的手,而可悲的是,那些沾满了血的手,都傲慢地缩了回去。他造的出原子弹么,在原子弹在长崎和广岛爆炸的当晚,海森堡就算出了公式,尽管有错误,他随后一个礼拜就修正了结果。也就是说,海森堡是有这个能力的,那为什么不呢/这是道德问题,还是能力问题,还是量子物理的描述,在此处又在彼处。海森堡也许面对的是用剧本里的话说,是量子伦理的困境,海森堡的测不准定理,经典描述就是粒子的速度和位置不能同时测定,那么人的心呢,是不是也永远无法考量。也许故事太沉重了,《哥本哈根》给了人们一个光明的结尾,波尔家门口,是一片美丽的白桦林,那里两个人尽情地谈论着物理学和附近的哈姆雷特城堡。什么伦理,当时谈了什么,也许并不重要,对世界而言,重要的是结果,无论如何,海森堡没有造出原子弹,他的灵魂救赎了。
⑧ 一百字以内的历史话剧
开 国 大 典
演员 毛主席; 周恩来; 田汉; 孙夫人; 李济深; 龚澎; 林伯渠; 朱德; 聂荣臻; 刘少奇; 宋庆龄; 李济深; 张澜; 高岗; 林伯渠; A女; B女; C女; D女; E女; F女; A男; B男; D男; E男; F男;
6 个阶级,寓意也准确” 龚澎说“毛主席,看到这面旗帜,能让人充满热情” 主席说“热情?” C女代表说“反正看到这面旗帜,我们就特别的激动” F女代表说“主席,孙夫人也喜欢这个设计” 主席说“夫人遍访欧美,意见有代表性,请夫人谈谈吧” 孙夫人说“五星红旗的图案,反映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个阶级团结向心,一起建设新中国,旗帜本身鲜艳庄重大气” 毛主席说“中国的实际,大家的团结,说的好,现在要团结,将来要团结,永远要团结” 国歌 场景;小班级,会议 地点;教学楼小班级 天气;无要求 时间;无要求 情节简介;会议室内商议国歌的选择。 角色名称;毛主席,周恩来,李济深,ABCDEF代表,田汉,其他代表。 周恩来:“各位代表,徐悲鸿代表建议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请大家发表意见” B代表:“曲子好,但歌词的内容应该改一改” 7 C代表【眼神从刚刚发言的代表转向周】;“是啊,新中国即将成立,原歌词的内容已不大符合国情。” 周恩来;“田汉先生,你是歌词作者,你的意见呢?” 田汉:“我不好表态,听大家的吧。” A代表站起来;“我赞成,我赞成修改歌词。我们不能天天唱,特别是这句,中华名族到了最危险的时侯,这不可行” D代表【直接站起来说】“我反对,法国的《马赛曲》,就是一首很悲壮的歌曲,一直传唱至今”【毛主席向旁边的代表笑了笑】 B代表:“法国是法国,中国是中国” E代表“诸位,这首歌词提醒我们,千万不要忘记过去” C代表“新中国要新国歌,展现新面貌,为什么非要用一部老电影的插曲呢?”(多人举手) 周恩来说,“请李济深代表讲话” 李济深说;“义勇军进行曲为抗战而生,我唱过,唱的热血沸腾,用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要记住历史,这个歌词无需修改,赞成” 毛主席说“任公说的好,我也是一个有危机感的人,赞成” 周恩来说:“主席的意思是保留原有歌词” 毛主席;“那位代表的意见呢?我看你老是举手” F代表;“他们都替我说了,没意见”【傻笑】 毛主席;“那我就多说一句,居安思危也是一个民族成熟的表现,至于改不改,由田汉先生自己定吧” 8 田汉【微笑的站起来说】“那,不改吧。” 全国政治协商会议 场景;大教室内,黑板上写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 地点;大教室 时间;无要求 天气;无要求 情节简介;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 角色名称;毛主席,刘少奇,朱德,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其他委员。 毛主席走上讲台【全场起立鼓掌】【毛主席鞠躬】说“诸位代表先生们,全国人民所渴望的政协会议,现在开幕了”【场下鼓掌】毛主席说“现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因此,中国人民协商会议宣布,自己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表明,占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鼓掌】“中国的命运已经操在人民自己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辉煌的火焰普照大地,迅速荡涤反对政府留下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创伤,建立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民主联合政府万岁,全国人民大团结万岁”【全体起立鼓掌。】
⑨ 求一篇表演历史话剧后的心得体会。1000字左右 今天要
可以联系话剧所展现的具体内容来谈
⑩ 寻 话剧<茶馆> 观后感 3000字以上
天看了绝版北京人艺的话剧演出《茶馆》,在震撼和悲哀的情绪下,我哭了。
一个六十年前的剧本,为什么至尽仍然能够如此真实地说出这个社会的弊端,我无语。
日本人来了,说什么亲善。。。。我们的工厂就被亲善了过去,咋们的政府来了。。。。工厂不知怎么就成了逆产了。
盼那,盼那,只盼国家像个样儿,不受外国人欺负,可是。。。。。。
大清国是不好,可是到了民国,老百姓吃不上饭了,中国没脸了。。。。。。
看着一幕幕的故事,我想起了眼前,完全是我和老公饭后的无聊对话,
“听说韩国颁布了一条新法令,凡是亲日的就没收家产。”老公从网上看到一条新闻。
“真的,假的?简直就是挑衅啊,不过真长人志气啊。”我叹息着。
“是啊,不知道中国什么时候能这样啊,说句笑话,你说要是中国政府要求捐钱,一人五千去攻打日本,你说会有多少人捐啊。”
“我捐啊,我连你都捐了,你去当兵去吧。。。也去搞个东京大屠杀,屠它个十日百日的。”我呵呵笑着开始胡说八道。
“呵呵,我也捐,谁不捐我代他捐。”
“你捐的过来吗?别的我不敢说,就你们公司的,我看就没人捐,就算500也一样没人捐。难道你忘记了你们业务员的说法了。抵制日货,要大张旗鼓地抵制。不过等它们跌价了,我们再买。”我摇头说着曾经一度被当作笑话的经典对白。
“是啊。。。。。”老公一样叹息,“连比尔盖茨都哭了。。。中国的非典,整个大陆的人道援助居然比不上香港。福布斯榜上可是也有了不少中国人。想想欧洲国家每年的人道援助资金,真是心寒啊。。。。。。。”
谈话在我们的唏嘘中结束。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难怪老舍最后会像茶馆中的黄掌柜的一样自杀了。只留下最后的控诉,“我们爱国啊,可是谁爱我们呢?”
眼泪继续恣意地流。。。。。。茶馆墙上的字还继续挂着。。。“不谈国事!”
茶馆,彼此唠家常,谈山海经的地方。谁能想到它竟能折射出一大社会问题!除非有一位具有独特视角的大师使它“活”起来,否则茶馆平庸无奇,永远不会有更深的意义。而那个人便是老舍——一位语言大师,他用其独特的视角和手法使整部剧本的语言绽放生命的炫彩。
老舍出生于一北京大杂院中,一户舒姓的满族贫民家。父亲是护军,母亲靠洗衣赚钱。父亲早逝之后,生活更为窘迫,但幸运之神眷顾了老舍。一为慈善家资助老舍上学,使他收到良好教育。在老舍自身的不懈努力下。他渐小有成就。在之后的创作过程中,而是的境遇更是深深影响着他。而《茶馆》之所以有“小中见大”的特色,与其是平民出身也有密切联系。
同样,老舍的手法也是独一无二的。其中最突出的一点便是全剧只有三幕,一幕一时段,干警、简洁,也十分容易表现剧情,从清末戊戌维新失败到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再到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与其说是时间变迁不如说是历史变迁。人物表现年代,而年代又作为人物表现的背景,相辅相成,使小小一茶馆提升到不得不让人用看“历史剧”的眼光评审这部巨作。其二,尽管茶馆人呆,三教九流植被也不少。但是几位人物始终贯穿全剧,起着核心作用。一、王利发(茶馆掌柜)二、松二爷(胆儿小,人却不怀)三、常四爷(正义之士、十分爱国、体格健康)松二爷、常四爷两位茶客与王掌柜交情还不错而在这所谓“热闹”的茶观众,要找出几个掏心掏肺的件阿婆人还真不容易。听听!说的不是客套话便是奉承话。我虽不知老舍塑造如此的人物性格有何用意,至少通过这有点人情味儿和有“良心”的三人谈话使人更深刻的体会到世态炎凉啊!发人深思。其三,子承父业。这是几句疮痍有待讽刺意味的安排。剧中一幕幕地时代向前走,衣着也跟着前卫起来,客人的思想呢?!简直是幻包装不换内容。例如,原先看相面的糖铁嘴养一儿子,现竟“升级”为大师。刘麻子那说媒拉线行当竟让他儿子“发扬光大”变为“花花联合公司”(专给洋人、官员提供女招待与吉普女郎)。而吴祥子这老式特务到了儿子这辈儿竟改个名儿叫世袭特务。人哪!为何总在这方面“遵规守矩”呢?
老舍,无论您想传达予后人什么,至少《茶馆》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不能评说它的优劣,在如此剧你面前,我只有说声:“谢谢!谢谢您留予青少年如此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