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蓝影评
Ⅰ 求法国电影《蓝白红三部曲之蓝》的观后感 2000字左右 需要2篇...谢谢大虾们...急要...
三部片子中这部最温暖,一如红色的暖调。
就像是“窃听风暴”,窥伺着别人的私隐——那个异性恋婚姻中的同性恋者,那个做着罪恶生意的男人……那么多的异态在偷听器中暴露无遗。一个落寞的男人掌控了太多的秘密,承载在他心中不知开出一朵怎样的阴郁。冷落了人情。而人又不过都是一群披了面具的生物,但是必须如此。总该要有秘密,总该要有自己独处时的松懈。不能带着面具面对自己,无法当一个圣人,无法“慎独”,那毕竟是完全不同的境界。
在他的孤寂中闯进来的年轻女子,宛若一株红色的植物,霎时用她的纯真,她的好奇,她的热情,她的坚定,反射了满屋的阳光。艳光四射。
这是注定了的一次改变。
他为她把自己告发了。就是这么简单。
她从这个一开始感觉卑劣的男人身上找到了某种难以言传的寄托心理。在远走的旅程开始后,她知道有一个人会密切的关注她。有点忘年交,带点特殊而不容点破的思想感情。
很喜欢看她与那个年轻而轻微有些失意的年轻男子“向左走,向右走”的交错,很有意思的缘分的玩笑与抚弄。总让人觉得他们必将走在一起,于是耐心地看这两条线的绞缠。特别是她的那幅广告画,如此的触目。他必定是惊艳了。
最后船上的那场浩大劫难中,被救出的她惊恐的表情一如海报上摄人的身材,命运的交合恰在这里叠映。尤其的匠心独造。
三部曲的主角都安然无恙,是一种悲悯,也是一种希望的寄予。
Ⅱ 蓝白红三部曲到底想要表达是啥意思
蓝白红三部曲(英语Three Colours,法语Trois Couleurs)是波兰导演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导演的版三部电影权。蓝、白和红是法国国旗从左到右的三种颜色,而三部电影所讲述的故事也是基于这三种颜色所代表的政治理念的:自由、平等和博爱。三色系列是电影史上的不朽之作,被许多影评家认为是电影界的巅峰。
Ⅲ 电影空间现实与梦想之间怎么样
认识电影空间,正值惶惶不可终日夏日远离后的初秋,天高气爽之时难免踌躇满志。看到一句“你就像闪电般一样留下点点滴滴笔记”。一阵阵的风吹过,让我记住了这句如同粉烈阳光般的文字,也让我得以与她在文字中相遇,人自往都说,人与人之间的相遇,不是千年修得便是万里相隔,只是在现今这个地球村之中的我们,要想相遇也是困难的,没那么轻松。 记着这段话后,我有意识的去看她,在那些精神的文章中找寻着,一个爱着电影的女人,带着强烈刚劲的后劲浑圆铿锵的,在满墙的电影海报中,窥倪着点点滴滴的顾盼寰伊,在感慨“电影人生”“如影相随”时,相随的何止是电影。但是,我也不得不看到她在电影、音乐、生活中的相得益彰。恰恰是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势,带着平凡人充实一生的愿望,扎根与光影婆娑之中,做着不同他人般的学究事情,看的人不知是幸,还是拙。 但是,到底是相遇了,我们在电影这个天地之中。现今的电影影评多是名人乐事,放在平凡老百姓上的可就不多见了,更何况没有任何电影底子,也没有什么电影机构后备,纯属无根无地的一人,凭借着上千张的电影观影时间,就仿佛是一个初来省城的人,行李里面除了这些电影之外再无其它,惶惶然地望着风白蓝的一片,却也不战战兢兢的,只求学而不求结果。所以,自然也就相信一切水到渠成,就算是平头老百姓,也有一天突降与市,让只是名人调侃之事变得更加郑重其事,也不失她热爱电影的一片赤诚。 看了《电影空间——现实与梦想之间》,读了她所有的电影评论,我被她严谨、理智、磅礴如同推理般的文字所倾仰,没有谁可以做到不疯狂中的真正疯狂,就像是最高深的武功,总是朴实的让人怀疑,所以才会让不喜欢的或者说是不相信的人,与高深的武功插肩而过吧。我喜欢文字中的深沉,它应该是中立而客观的,在这个基础之上的个性展现,才是形成评论风格类别的,如果只是为了哗众取宠,这和正在轰轰烈烈上演着“关丑视觉效果”、“疯狂聚敛”的世界,只能是同流合污不谋而合,不知道是谁利用了谁,也不知道最后是谁葬送了谁。所以,如果现实与梦想之间太过遥远,那么这段彼此之间的距离,只能依赖那些真实有梦想,而不偏不倚不卑不亢的人去填满,没有利益得失也没有喧嚣凡尘,有的只是那个后背,它所能背负的也仅有梦想而已。 电影空间的电影评论,带着难有的清醒与感知,在这个有些无目混杂的电影评论中,她将自己的生活理念加入到了电影之中,混迹在“电影”与“现实”之间,游荡在“现实”与“梦想”之间,不停的锤问着,也不停的考验着,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电影,才能展示出一个怎样的现实。因为和她有着共同的工作经历,所以我们在彼此之间的文字中,也有着难得的触觉与敏觉,特别是看过她的那篇“透过拉拉的成功解析职场真谛”,我看到了一个真诚的人,面对真实自己以及不被他人所了解的世界背后,那股倔强的坚持。她便是一个活生生的“拉拉”,在“现实”中活着像一个战士,在电影中活着像个“智者”。 用这篇影评中的一段原话:“随着商业模式的变化,竞争的残酷使每个身在职场的人都犹如惊弓之鸟。在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激烈角逐,有胜利也有失败,但最终心情是沉重的,每一次卷入价格的恶性竞争,每个人都会杀的满眼通红,苟延残喘,在拼杀中忘却了基本的责任、抱负,剩下的只是机械地对峙了。” 于是,我们只能徜徉在电影之中去忘却苦难,我们不能逃避生活与现实,我们也无法逃避自己,我们只能让自己拥有一样东西,那便是还有梦想的能力。 我想着她的样子,我们不曾见面也不曾通过电话,就像她所说,我们可以在文字中相遇甚至相爱,自然我们热爱的是真实文字下的人,文如其人,仅此已足够。一个爱着电影的女人,不挑剔不虚荣,只是因为爱着,便是一种难有的幸福。也希望,看着这些文字的人们,也能在其中找到点什么,哪怕是一个字也是好的。
Ⅳ 蓝白红三部曲之白的影片评价
这是《蓝白红》三部曲的第二部,白色象征平等。影片有一种苦涩的自嘲精神,用人物大起大落的命运,极具戏剧化的电影剧情,取得情感的宣泄。由此,白色所象征的平等成了男女之间对控制地位的你争我夺。影片的风格是对传统言情剧的一种反动,本片也是三部曲中惟一的喜剧。
波兰导演兼编剧克日什托夫·基耶斯罗斯基的红蓝白三部曲之一。导演试图用《白色》表现法国国旗三种颜色中象征“平等”的白色,他的精巧构思令人感叹,片中也多次出现主人公身着白色服装出现的场景,比如多米尼克头身着白色婚纱的场景,卡洛尔身着白色西装的场景等等。
《蓝·白·红》三部曲的创意来自于法国国旗的颜色,它们分别象征着自由,平等和博爱,而《蓝》相应地把视角探入到了自由的涵义中。
与宿命感伤,温情弥漫的《蓝》相比,作为《蓝·白·红》三部曲中的第二篇,《白》显得幽默诙谐得多了,但是主题内涵的相似性,同样使该片承载着一种“黑色幽默的意味。
作为《蓝.白.红》三部曲的压轴戏,“红色”象征着博爱。影片《红》描绘了众多人物间的复杂纠葛:热恋中的学生瓦伦丁总被对方猜疑;追求卡琳的法律学毕业生奥古斯特发现了他的恋人在与其他男子缠绵;命运中的偶然又将窥听他人隐私的退休老法官卷入复杂矛盾中……
该三部曲的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尝言“最接近人道精神的是博爱,而我们是可以博爱的,因为我们总是在目光中显露出慷慨。”他的这番话可以引导我们去窥探《红色》的底蕴。
----魔时网影评
Ⅳ 蓝白红三部曲蓝的影评
三色之蓝(本影评纯属复制粘贴、楼主勿怪)
《蓝》、《白》、《红》是波兰大师级导演、“道德焦虑派”代表人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遗作。三部影片的颜色排列取自法国国旗色,因此其原始主题分别定义为自由、平等和博爱。 三色三部曲在93至94年陆续公映期间,以高度风格化的色彩映像、精妙的情景贯穿、深邃的寓意内涵引发了全球性的文艺骚动。且分别在戛纳、柏林、威尼斯三大电影节中获得了不同程度上的殊荣。以自由为主题的《蓝》讲述了因一次意外突然失去音乐家丈夫和五岁女儿的茱莉在往后的生活中复杂的心路历程。此片所表达的不是行动意义上的自由,也不是政治意义上的自由,而是情感自由与灵魂自由的相互角逐。情感自由即人与外界事物情感上的联系,对家人的爱、对朋友的信任、对路人的怜悯、对敌人的仇恨等等都是一种情感自由。它对于人们来讲即是一种享用也是一种负担。比如,对家人的爱一方面会使你感受到幸福,另一方面,在家人身陷困境时,你会焦急担心的无法入眠。这就是说,与外界的情感联系,在你得到满足的同时也无形的压负着你。因此,我们可以说情感自由是一种昆德拉式的“重”。
而灵魂自由则是完全失去任何负担的存在形式。也就是昆德拉式的“轻”。茱莉在失去家人后,显然已被情感自由压得喘不过气来。在自杀未遂后,她认识到了造成自己彻骨伤痛的就是情感自由。于是,她卖掉了别墅,告别了园丁和女佣,毁掉了丈夫未完成的遗作,甚至还用一夜情的方式回绝了曾是丈夫助手且深爱着她的奥利佛。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茱莉禁锢了感情自由,唯一留下的,便是一盏蓝水晶吊灯。而这盏灯正是灵魂自由的象征。至此,朱丽完成了从“重”到“轻”的转换。接下来的黄昏、咖啡和雪糕、悠扬的笛声、斗殴、阳光下的静坐……都透露着“轻”的意味。然而,即使一个人生活,也不可能杜绝所有外界的联系。此后,导演安排了四个人与茱莉见面,第一个出场的是归还项链的男孩,项链又把她与“重”联系起来,但茱莉拒绝了,她宁愿活在灵魂自由中。接着她遇到了同楼的舞女露丝,当露丝看到蓝水晶吊灯时,便羡慕的问道“你是怎么找到这盏灯的”朱丽回答说“我就是找到了”这也进一步说明了茱莉已实现了灵魂自由。第三个出场的是奥利佛,他在咖啡馆找到了茱莉,依然没将她拉回情感自由。最后,朱丽去看望老年痴呆的母亲,她很羡慕母亲什么都记不清,真正脱离了情感的重负,“现在我只剩下一件事要做,就是什么也不要,我不要拥有任何东西,也不要回忆,不要朋友和爱情,他们都是陷阱。”而母亲呆呆答道“你不可能什么也不要的” 基耶斯洛夫斯基在此还是忍不住解释了茱莉的内心状态,同时母亲的话也预示着导演开始安排茱莉渐渐向情感自由作回归。之后,茱莉因负罪感(用猫杀幼鼠)控制不住与露丝沟通,又因强烈的求证欲去找了丈夫的情人。这两段描写表明了人是不可能完全禁锢住情感的。就如同舞女露丝,一个仅凭自己喜欢就去跳脱衣舞的女孩,显然是灵魂自由的人。可当她在自己工作的艳舞酒吧遇见父亲时,还是慌了心神,不知所措以至于半夜向朱莉求助。这同样也表明了灵魂自由与情感自由的相生相克。影片的结尾,茱莉将原先的别墅送给了丈夫的情人,并接受了奥利佛的爱,与之共同创作完成了丈夫的遗作《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朱丽又完全置身于情感自由之中,她从“轻”再次回归到了“重”。在影片最后约一分钟的长镜头里,朱丽抑郁的面颊默默滑落两行清泪正反映了她对生命中“轻”与“重”的难以承受和对两种自由的无从抉择。《蓝》没有一句华丽的词藻或是深邃的语言,整片的意境只靠朱丽叶比诺什的表情和交替的音乐贯穿始终。作为当今欧洲影坛屈指可数的实力派女演员,朱丽叶比诺什将女主人公的痛苦和抑郁表现的无懈可击。值得一提的是,在影片进行到28分钟左右时,需要她握紧拳头沿着墙面摩擦。为了表现朱丽痛苦的感觉,同时也为了自己找到朱丽的感觉。比诺什拒绝任何保护措施完成了这个镜头。至于本片的音乐,大概可以分为三类。其一是音乐家未完成的遗作《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从朱丽心奏的单手旋律到乐谱的合唱部分,从管弦乐队齐奏到强声的开头主旋律,从交响乐到长笛独奏,它在片中的出现也是自身不断成长和完善的过程。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它最后出现的那一段,朱丽和奥利佛共同续谱时,朱丽将原先奥利佛的谱曲不断削减。“轻一点,不要敲击乐部分……不如不要小号吧……钢琴稍稍低沉……不用钢琴的话……长笛,有这里开始吧。”这段情节的画面随着朱丽的话语渐渐转为失焦状态,其含义象征着朱丽由“重”转“轻”的心路历程。而最后仅保留长笛这一概念自然让人联想起朱丽和奥利佛在咖啡馆相遇时对笛声产生的共鸣。朱丽在丈夫的遗作上舍弃了一切只留下与奥利佛相互会意的笛声,这也进一步表明了朱丽对爱的重新接纳。第二类音乐是一种猛然而至的厚重的管弦协奏段落,它在全片出现过三次,象征着朱丽对死去家人的伤痛不时地闪现和爆发。第三类音乐可以说和第二类是相对应的,那就是悠扬的笛声,它主要用来渲染朱丽灵魂自由的意境,强调“轻”的生存状态。除了表情和音乐的意境延伸,《蓝》中许多细节也不得不重申其精妙。在导演自述中,基耶斯洛夫斯基提到了两处有趣的情景,一是当影片进行到29分钟时,朱丽抱着个箱子,导演用了个特写镜头拍出箱子上的字母“blanco”,西班牙语白色的意思。在接下来的镜头,她走在三岔口稍停时,有个男人穿着蓝色的衣服从她左边经,有个女人穿着红色的衣服从她右边经过。这微妙的暗号正好对应了蓝、白、红的排列。还有在咖啡馆朱丽将糖块浸入咖啡时,有一个特写镜头是咖啡在迅速上窜将糖块变色。导演在这里想要表现朱丽只专注于小东西,对身边的任何人事都漠不关心。她想一直将自己封闭起来,忘掉对面的奥利佛,忘掉耳边的使他们共鸣的笛声。而女主角的这些念头在导演看来只需五秒钟。那么这就要求从糖块接触到咖啡到其全部变色必须是五秒钟。为此,剧组忙了大半天才找到可以五秒钟变色的糖块。除了导演刻意安排的细节外,还有很多隐喻性镜像也十分值得一提,比如,朱丽每次游泳的情节,水上象征着情感自由,是“重”,水下象征着灵魂自由,是“轻”。因此,一次朱丽刚要上岸,便突然响起了“重”的音乐。于是她整个人缩到了水下,静静地如胎儿般漂浮,代表回归到了原始状态。这就是对朱丽在“轻”与“ 重”之间交替的完美隐喻。这种隐喻镜头在全片中不胜枚举,包括结尾处的一组意识流般的串联镜头更将整个故事的意境做了高层次的回归。
《蓝》的色彩风格相当鲜明,以水晶灯为核心,窗户、墙壁、糖纸、泳池等都以一种沉静的蓝色出现,主导着观众的视觉,让人本能从代表自由的颜色中感受到阵阵抑郁,并由此透射着本片的核心——不同自由之间的相互压抑。
Ⅵ 蓝白红三部曲的影评啊
蓝白红三部曲DVD中,“艾妮茵斯托夫”做的影评字幕(简体中文),花了两天时间整理上传的。
蓝:
http://e-card.51.net/temp/blue-cd1.dc.txt
http://e-card.51.net/temp/blue-cd2.dc.txt
白:
http://e-card.51.net/temp/white-cd1.dc.txt
http://e-card.51.net/temp/white-cd2.dc.txt
红:
http://e-card.51.net/temp/red-cd1.dc.txt
http://e-card.51.net/temp/red-cd2.dc.txt
************
至于这位“艾妮茵斯托夫”是何许人,在《蓝》片评论开始是这样介绍的:“我是克斯洛夫斯基的影片《双面人生》《第二次机遇》作者,我很幸运从1980年到1996年克斯洛夫斯基逝世做他的翻译”。
这套DVD我手上没有,只有评论的字幕,没有评论音轨,所以,这个评论音轨是法语还是英语不得而知。
我个人估计是克斯洛夫斯基的法语或英语翻译(克斯洛夫斯基出生在波兰)。由于是私人翻译,名字没有出现在影片的职员表里面。
Ⅶ 蓝白红三部曲 哪个最好
第三部
蓝、白和红是法国国旗从左到右的三种颜色,而三部电影所讲述的故事也是基于这三种颜色所代表的政治理念的:自由、平等和博爱。三色系列是电影史上的不朽之作,被许多影评家认为是电影界的巅峰。
《蓝白红》三部曲的第三部,红色象征博爱。影片是对现代社会人类沟通的一种反思。在结尾处的海难场面,三部影片的主角均再度出场,并且又是以偶发事件串联在一起,令人嗟叹人生的无常。三部影片均不同于一般以叙事为中心的风格,而有一种散文的意境,颇受中国小资观众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