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后影评 » 放大影评

放大影评

发布时间: 2021-03-10 14:53:11

1. 求电影《大鱼》的影评

影片中的父亲爱德华喜欢向周遭的人述说自己年轻时匪夷所思的经历,虽然这些事情有着一定的事实依据,但是当它们被无数次夸张和重复后,终于引起了儿子威尔的反感。威尔认为父亲爱德华是一个吹牛大王,喜欢用廉价的笑话来满足周围人的好奇心,于是父子俩渐渐疏远,不相往来。爱德华生命垂危,威尔重新回到了他的身边,试图去了解他。直到爱德华快走到尽头,威尔才真正理解和尊重了他,并且为他传奇似的人生虚构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有人说Tim Burton是好莱坞头号视觉艺术大师,对于这样一个喜欢幻想、把庸常的现实附着于闪念的浪漫奇思的导演,画面即是他的风格。例如曾经感动过我们的《剪刀手爱德华》。在《大鱼》里Tim Burton运用了动画、远景镜头和摄影特技,唯独没有用流行的电脑特效,至少在视觉上使人看起来更加自然。

影片里天马行空般的梦境交叉,平滑而润泽,散发着温热潮湿的怪诞气息,我们闭上眼睛仿佛能感觉到大片大片的黄水仙芬芳宜人,周围和风徐徐;亦或是虚无缥缈的水面中站立的那个诱人胴体。

电影结束的时候,想到了一句肤浅的广告词: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快快乐乐过一天呢?

爱德华不能容忍自己的人生平淡无奇,于是为自己构筑一系列光怪陆离的事情,年轻迷途、应征入伍、结婚生子、工作赚钱……在他的描述下变成了:幽灵镇、巨人、马戏团、连体歌女……我们看来如坠云端,甚至有些荒唐。就像他儿子威尔所说的,“他让你知道的,未必是真的;他真正经历过的,未必想让你知道。”但在爱德华的葬礼上,他的那些奇奇怪怪的朋友一一来为他送行,人们诉说着爱德华的传奇人生,是那么快乐,他是一个让所有人都尊敬和爱戴的好人。

坐在银幕外面的我,此时此刻也愿意相信爱德华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是真实存在的,至少他替我们完成了那些梦想。

曾经我们坚信:我们是背负着一定的历史使命来到人间的,即使我们不是救世主,我们也一定具备非凡的才能。

不知道你小时候有没有挥动过一根小木棍,然后嘴里振振有词地说:“希瑞,赐予我力量吧!”;或者你总肯定自己亲眼见过UFO,并相信有一天他们会载着你去太空遨游。

我常常会发呆,常常会幻想。总之,我固执地认为自己与众不同。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生活变得富足而乏味,我们缺乏梦想、缺乏激情。可是成长、失业、战争、死亡……却是我们任何人无法回避的,我们只能无奈接受这乏味的现实世界,看着自己的人生一天天廉价与苍白起来,却依然无能为力。

童年的豪言壮志如同那条游弋在身边的“BgFish”,偶尔可以看见或触摸,却转瞬即逝,虚幻得连自己都怀疑起它的存在。

某一天,那条大鱼是否会以一种我们所期待的姿态出现在身边呢?

2. 求《李米的猜想》影评!

看这部电影很让我想起数年前的《恋爱中的宝贝》,同样是周迅,同样是离奇,同样是极端,也同样是爱情高于一切。

同样是周迅

电影的第一个镜头特写给了由周迅演绎的李米,哑黄的脸颊上零星地点缀着雀斑,粗俗爽朗的气质,叼着憔悴的烟头,响着沙哑的声线,恰好地塑造出一位出租车司机的角色,这是一个真实而令人难忘的开头。

李米是一个怪诞的司机,对于每一位乘客她都会提出一系列数字规律的问题,在他们的回答中寻找头绪,同时在座位上夹了一本相册,看乘客们有没见过相册中的人。这样的习惯,四年来她都坚持着。

爱一个人爱得太深,就会失去自拔的能力,越爱得深就越怕失去,也就越不肯承认失去——这都是一个爱情信徒所犯的常规性错误。四年前,李米的男朋友方文由于李米的父母反对他们的婚事而从她的身边突然消失了,只剩下定期的来信,从没有任何联系方式,李米能够抓住的就是每封信的日期,这些无端的数字变成了她心中执著的线索。你爱的人明明离开了,却以永不消失的方式和你联系着,李米每天都在沿着出租车的途中不停寻找,不断的信件给她延续了希望,但四年来的渺茫却让她苦尝失望。

爱,就是这么苦,就是这么折磨人。

同样是离奇

这天,李米在出租车上遇到了两名贼乘客裘火贵和裘水天,他们和自驾车的陌生情侣马冰、菲菲之间稀里糊涂被地卷进了一宗交通事故、一宗劫持案和一宗贩毒案当中。人物之间貌似陌生的关系突然之间环环相扣,彼此引爆,电影从一个病态的爱情故事演变成了一段离奇的悬疑案件。

四年来李米的寻人之旅终于有了些眉目,互不相关的人物和事件沿着生命的轨迹在此相交。究竟李米见到的是不是方文呢?两名裘氏笨贼有什么来头呢?裘水天来到大城市能不能如愿以偿呢?马冰在面对李米和菲菲的时候又有什么秘密呢?三宗案件在相交后又如何尘埃落定呢?这种种悬念都在扎实、用心的剧本故事当中找到答案,电影的情节和处理很有意思,既不会故弄玄虚,但却离奇百出,留下煞费心思层层的线索,扣人心弦。

同样是极端

抛开电影情节的离奇怪诞,里面的人物也非常极端。

为了寻找突然消失的男朋友,李米当上出租车司机,对每一位乘客亲自询问,明知人海茫茫却依旧盲目执著;

那位从天而降的诗人也真够变态,故作深奥地念了几口诗句,居然纵身而下,酿成交通事故,也牵连出彼此千丝万缕的关系;

两个裘氏笨贼还真能吃,每人居然吃下了七八十颗毒品,后来一颗止痛片一颗腹泻药就把他们搞掂了;

裘水天单纯天真得可怕,为了追寻痴痴暗恋的小香,居然轻易相信素不认识的李米,把自己白白送进了监狱;

李米在警察局遇上了马冰,认定他就是方文,苦追着他一路上天桥过马路,不是为了证实他的身份、也不是要他回到自己身边,只是希望听到他亲口说不要自己,四年来的牵挂才放下;

马冰虽然不是个好男人,但在最心爱的女人面前揭发自己罪行的时候,他还是坚守秘密、选择死亡,他依然是个虔诚的爱情信徒;

菲菲算是最正常的一个人了,至少她不会盲目地信仰爱情,她会替马冰为李米疗伤,她会坚决的制止马冰的罪行。

同样是爱情高于一切

爱情很多时候说来就来,一下就能把你击倒;爱情令人片面盲目,对方永远是最好最重要的;爱情让你尝尽百味,最甜和最苦、最呵护和最受伤、最信任和最被判的都会伴随爱情一起出现——爱情如此,《恋爱中的宝贝》如此,《李米的猜想》如此,生活中的你我亦如此。

虽然如此,但李米、裘水天、马冰还是甘心被爱情俘虏,然而我们也愿意成为虔诚的爱情信徒,毕竟爱情高于一切——当我们遇上爱情的时候

3. 电影放大观后感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电影或电视剧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回感”答,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观看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

4. 求两篇电影的影评。急用。随便什么电影都行

影评:《致青春》昨日青春今日伤痕
严格地说,《致青春》是两个人的作品。导演赵薇的乐观、活泼以及小小的恶作剧心理,造就了影片的青春戏;编剧李樯的细腻、敏锐,成全了影片的心理戏。今天已经高度社会化的大学校园,过早地培养出了不少“成熟”的学生。但在上世纪90年代,校园之墙还是一堵防卫线。《致青春》花了不少的篇幅来呈现出走后的坍塌感,然而青春还有余烬之热,在催促着人们奔向理想方向。
看完电影后半部分的最大感受是,青春时期是最适合激烈表达感情的时候,而有过这种激情燃烧之后,就再也不会心生涟漪——看看郑微后来是怎么对待重新回来找她的陈孝正,看看韩庚饰演的林静如何对待他的追求者。
赵又廷与韩庚,一个为出身贫贱而自卑,另一个因看到父亲爱上郑微的妈妈蒙上心理阴影。在青春的两头,前面是童年不能承受之重,后面是中年无法面对之尴尬。唯有青春,唯有那段没心没肺、敢爱敢恨的青春,才是生命中最热情的岁月。但青春却如篝火,燃烧得越旺盛,成为灰烬的速度就越快。所以,形容青春用“终将逝去”这样的描述再合适不过。
按照目前电影市场最流行的喜剧元素来看,《致青春》一个也不少,甚至在年代感的营造、戏剧冲突的设置、角色表现完成度等方面,均体现出不错的水平。如果想在影院获取一场欢笑,《致青春》不会令人失望。赵又廷饰演的陈孝正呆板、严肃的外表与其孩子气的言行,制造了差异感很强的“笑果”;客串午夜电台主持人的韩红是令人笑到胃疼的“彩蛋”;男生宿舍里的糗事令人心领神会……
《致青春》完全可以采取《泰囧》式的喜剧狂欢,把搞笑进行到底,最后来个好莱坞式的大团圆结局,这样似乎更符合观众的期待。但这部电影还是试图把社会的切面呈现出来。在后来的情节里,《致青春》放弃了继续逗观众笑,转而去思索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以及情感之于人的重要性。郑微以啤酒祭奠阮莞,陈孝正以回归救赎内心,林静以努力想换回爱的能力,朱小北以遗忘告别过去……他们得到了许多,也失去了许多,无法用成败来形容。生活的真相就是这样,于残忍之中奢侈地品尝点滴甜蜜。
《致青春》对于沉重部分的把握,不会影响到只图来影院找乐的观众的心情。“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内心充满欢愉者,会通过这部电影得到欢愉;内心曾有荆棘者,也会得到一些安慰。影片在角色的情感过渡方面,有操之过急之处。在角色戏份分配方面,后半部分也有些吝于删减,但作为赵薇导演的第一部作品,用最简单的四个字可以评价:超过期待.

《小时代》
从客观角度说,《小时代1.0》的成片质量没有预想的那么差,我的意思是,还有一点可看之处,影片比较大的亮点似乎也就集中在视听影像上的现代化和唯美化,唯视觉系论,《小时代》确实做得还是可圈可点。再一个亮点就在于“HOLD住姐”谢依霖几乎包揽了全篇90%的笑点。这一点,功劳不全在郭敬明,而在与谢依霖本身。
商业上,郭敬明做得很好,充满想象力和力度的宣发能力,铺天盖地的水军式传播,再加上部分影院100%给足排片面子的强大噱头,让这个提前到8点的超前预售场,呈现了非常好的饱满状态。但是这有一点侥幸,那就是晚上8点场确实是黄金时段。不管怎么说,这个电影会向郭敬明的小说那样,不管质量如何,票房会爆。大众唯一关注的是“爆多久”的问题。这个问题关乎影片的质量、叙事和口碑。无论是《北西》、《泰囧》、《致青春》还是《合伙人》,票房之所以轻松飘红过5亿大关,全部是观众口耳相传的口碑效应坚挺下来的。也许《小时代》 的首轮观众会比上述几部电影要多,正好遇上了暑假档,首周票房,《小时代》也是完全有可能创一个记录的,但是票房要想如小四粉说的那样轻松过10亿,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原因有三:1、受众群太集中,影片对于70、85前的另一主流电影观众来说吸引度不大;2、影片不接地气,无法达成社会性集体追忆话题;3、影片叙事成为最大硬伤。
《小时代》影片本身有着非常大的硬伤,那就是在于故事本身,并延续到了影片的视听影像表现手法上。郭敬明并不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他是一个善于将文字用无逻辑的拧巴手法而让大众认为这是一种艺术,这个大众专指90后一代中钟爱他文章的人群。用一个比较不讨人喜欢的名词就是“脑残粉”。事实上我们不能控诉《小时代》这样一部不太电影的电影卖钱,我们应该控诉这个时代,是这个时代的某些因素让我们的审美变得扭曲和异样,让我们的认知不那么高尚,所以《小时代》才能卖的了钱。郭敬明于历史人物一样,只是在一个对的时刻出现了而已,他的作用,和商鞅变法的性质没什么区别。
一、这到底是谁的时代?
郭敬明在《小时代》里打出的口号中有一句是“这就是我们的小时代”。这句话表明,郭敬明想通过他的故事来给年轻人呈现一个年轻人的时代,实际上,这个时代,虚假得很,文艺的很,阳春白雪的很。
电影本身所传递的“时代”概念,仅仅是依托“时代姐妹花”、“上海时代中学”以及林萧、宫茗等人嘴里的独白吐出的“时代”来完成的,整部电影对于“时代”概念的解释是依托于粉丝对于郭敬明本身的信仰来达成的。郭敬明的生活极度奢华而浮夸,如果假设心理学有这种理论,他是用这种奢华来弥补他生理的劣势。郭敬明的生活与当下普通女孩子的生活有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然而他用自己的生活告诉别人这时年轻人的“时代”,本身就是悖论,我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女孩子笃信这种情节。
郭敬明在小说亦或是电影中,所呈现的那个时代,离年轻人的时代相去甚远。生活无忧,性格忧伤,仰望四十五度。那只是郭敬明一个人的时代,他把自己的时代,自己的生活夸张而浮华的写出来拍出来,让那群还不懂的生活和现实的年轻女孩子们意淫成自己的时代,这种做法,不论是于文学、于商业甚至是于道德,都是不厚道的。可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一点,没人知道为什么。
《小时代》小说和电影里到底讲述了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这一点,似乎郭敬明自己的说法都不能够完全的让人服众,而宣传过程中小四粉们说郭敬明写出了他们的内心情感世界,这种说法似乎也只是建立在过度个人崇拜基础之上的。从小说中描写的浮夸世界来说,不管是草根的林萧、高傲的顾里、与世无争的南湘在生活中是可以对位出人物性格的,所以年轻女孩子们可以一一的比对,把自己想象成此间的人物,但是小说中这三位女生的做法、行为、习惯、身世、思想、言语似乎都太“阳春白雪”的厉害,生活中所有的人都不可能那么说话和办事,只有宛如这样的人物在生活中才是真实的写照。也许现在的学生们的生活太枯燥,枯燥的他们的生活波澜不惊,时代的进步让这一代的年轻学生缺少对信仰、文化以及审美上的成熟度,所以他们只是一群智商不低,情商乱码的一代人。于是郭敬明抓住了点,写出他们想要的人物,于是,女孩子们开始疯狂的膜拜,郭敬明成了神,实际上,他只是抓住了时代的空子,就像90年代的校园民谣,借着时代的契机,文艺了一把。所以如果《小时代》确切要讲述一个时代的话,那就只是郭敬明个人特殊人生经历的写照,来虚构这样一个时代的假象,借助于年轻学生对于认知上的处女地,活生生的赚着钱,还能让自己成为一个神。
《小时代》里的时代,并不是真的,它与当下的时代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如果社会真的是上帝创造的。郭敬明是《小时代》的上帝,但是那个世界里,没有人,只有几个既定了人物命运而没有生命的俊男靓女而已。
二、郭敬明是怎么讲故事的
《小时代》电影115分钟,全片围绕着顾里、林萧、南湘和宛如四个人之间的友情故事,外加与简溪、顾源、席诚、宫洺、崇光和卫海一群型男之间的爱情故事展开的。片子没有涉及亲情故事,因为这种类型故事不卖钱。友情故事成为核心,爱情故事成为调味料。故事的主线则是林萧的菜鸟上位记。
电影中的重点是爱情和友情。但是郭敬明在表现爱情和友情上面,因为缺少了戏剧的推动力,缺少人物性格的构成,使得整部电影中的爱情和友情感动人的地方几乎没有。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郭敬明“全神”视角的想法,在他的笔下,他说“你们要有爱情,于是就有了爱情;林萧你的爱情是这样的,于是林萧的爱情就是这样的”,他笔下的人物是缺少灵魂的,是缺少人物本身的精神,这些人物不管什么性格,都是太文艺,高高在上,说话做作,这些人物本来就是郭敬明捏造出的玩偶,外壳光鲜,实际上空如草莽。
从故事讲述的角度说,郭敬明犯了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忽略了电影叙事的均衡性。为了让影片展现出强大的视觉冲击力,硬生生的将那么多人物塞进了电影里。他使用写小说的手法在拍电影,这本身就是一种悖论。电影的讲述方式是戏剧性的,是视听性,而小说的审美艺术在于读者的二次想象。直观艺术遇到幻想艺术,本质的区别导致电影的故事不可能有小说那样零散不堪。
实际上《小时代》的小说三部曲就是一种介乎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下意识文学作品,可读性很差,但是留出了非常大的幻想空间。这一点对于正在埋头苦读,生活中没有色彩的中学生来说,就是一味良药。郭敬明在电影中也是使用了一种近乎桥段拼凑的手法在讲故事。《小时代1.0》分成上下部的主要原因,还是这种叙事方法不可能在两个小时之内讲完一件能够吸引人,且带来深刻思索回味的故事。郭敬明在写剧本的时候,还算是做了一些功课,知道电影的叙事是按照情节点组合而成的。
影片叙事的情节点,按照戏剧性的要求,重要的一点是每一个情节彼此之间的关联性要解决,另一个重要的技术要点是,不能神龙见首不见尾。这两点,郭敬明都没有做到。影片中虽然是以林萧的工作过程作为主线,但是每一个关乎工作的情节点似乎都没有融入到主线中去,从剧作的角度说,这些情节点都还是仅仅在表现一种情绪状态,而非一种事件的推动力。在整个故事的讲述中,男女之间的情感纠葛都过于“假定性”,几乎没有给足动机和理由。在小说的阅读中,观众尚还可以花时间去仔细考量,而时间短暂的观影过程中,这种假定的,没有逻辑推动性的人物情感变化是缺少力量的。任任何正常人看都会觉得,本来就是把大配角的崇光,脱光了对着镜头诡异的表情做结尾,对于这个电影来书到底有什么意义。而宫洺所说的从林萧不穿高跟鞋身上看出了“美好”而送她一双鞋子,与前文有没有直接性的联系。
郭敬明还犯了一个比较大的致命错误,那就是给出了线索而没有去结尾亦或是说明。林萧面试幻想与宫洺的亲密接触,到了终了也没有交代林萧是真的爱上了宫洺还是只是花痴的幻想;宫洺送给林萧的戒指,中间出现了两次,一次简溪发现,一次圣诞节矛盾爆发,本是一个好的戏剧线,结尾处也被阳春白雪的雪地温馨场面给弄没了,到了也没给出理由来。
另外一个于电影本身的问题就是人物的命运变化是几乎没有的。人物既定命运,没有前史,性格形成没有诱因,一切以假定性为主,是郭敬明小说创作的手法,从他的《幻城》到《小时代》,里面所涉及的主人公几乎都是没有行动性说明的。郭敬明就是一个上帝一样的说:“顾里应该是这样的,于是顾里就这样了,南湘是这样的,于是南湘就这样了”,《圣经》的开头都这么写。整个影片中,所有人的故事似乎都是林萧的画外音来交代的。在不是大师的导演手中,如此多的运用画外音,确实是一个不会讲故事的导演和编剧的最好证明。从侧面说,郭敬明不会讲故事,让他真的成为了“渺小微茫的存在”。所以,如果拿着郭敬明小说或是电影中人物的塑造去挑毛病,肯定是罄竹难书的,但是如果你就是郭敬明的子民,你把他当上帝,那么他笔下的人物,没有一点问题。
郭敬明还是不会用电影的方式讲故事,电影成片中所出现的逻辑性错误,以及指导演员表演情绪表现上出现的误差,都让人看的出,这位从不那么地道的作家转战大荧幕的稚嫩和蹩脚。
你选择信他,你就要信他。
三、那么美的画面是不是真的好
《小时代》的画面绝对拍的是近几年国产中小成本电影中最讲究的。
初看《小时代》,每一个人都会被这种美轮美奂的画面所吸引,甚至惊叹。郭敬明对于画面的构造和想法看得出他的天赋,《最漫画》的画风和风格相对于电影来说更具有优势。在电影中,你可以看到郭敬明将镜头语言运用的相当复杂多变,这似乎是郭敬明急于想证明自己确实是一个专业的,懂行的导演,而不是作秀。但是表现的太明显了,这些华丽的镜像背后所反映的并不是郭敬明多么专业,而是更加的不懂行。
电影《小时代》中几乎可以成为一个摄影专业的教材了,推拉摇移跟,远全中近特,长镜头,蒙太奇,逆光,剪影,对焦,散射,慢镜头,快切,似乎电影拍摄和剪辑上应该有的技术都在电影里面找得到。郭敬明在《小时代》中用了一种比较现代化的影像方式来表现这个更加现代化的故事。这种现代化也仅仅是表现在了四格画面,还有快切的MTV剪辑手法上。并没有形成一种风格性的手法在电影中贯彻下来。铺天盖地而来的各种奢华影像,恰恰反映了影像与叙事之间的裂痕,而且裂的离谱。慢镜头和摇臂的使用在电影中似乎成了最大的亮点,相对的来说,郭敬明在电影中将视觉影像放大化的意义,主要还是为了表现出整部影片在视觉上的夺人效果,因为对于他的粉丝来说,小说的故事本身的意义并不是很大,重要的是那种奢华而浮夸的感觉,他就是要用这些与故事本身脱离很大的视觉冲击力来再现一个小四迷们苦苦幻想了五年的虚假“小时代”的盛景。这一点,他做对了。
也许于小四迷来说,叙事本身带来的愉悦感早已被更有叙事性的小说所消化掉。
商业上《小时代》成功了,这一点完全归结于郭敬明发达的商业头脑,《小时代》不管是从小说包装,卡司挑选与配备,影像风格,还是从口号上,都做到了完全商业的无以复加。仰仗他十多年的粉丝积淀,他也完全可以冠冕堂皇的把这种商业吸金称之为“青春的觉醒”。然而,《小时代》本质上的虚伪性和假定性,让这部电影必然与小说一样,不可能青史留名。电影本身所传递的价值观和社会性折射,都与当下隔着王屋太行,借着满山的风景,告诉你一个美丽的谎言。《小时代》是尊重读者的,郭敬明和他的小说确实也是为读者服务的,写进了读者的心坎,电影《小时代》也是尊重观众的,消费《小时代》确实也是比《不二神探》、《富春山居图》值得那个票价的。但是《小时代》的本质是虚伪的,它远不能拿着“青春”来叫嚷,它所谓的“青春”和“时代”,都是水中月雾中花,你以为就在眼前。
国产电影刚走上一个重视故事,重视电影本身的路子,恐怕,又要被这群自诩为神的人搅合了。

5. 电影的影评大约二百字左右,谢谢

《美丽人生》影评
《美丽人生》是意大利著名喜剧演员以及导演罗贝托•贝尼尼自编自导自演的一部黑色喜剧片。影片发挥高度的创意,用一种妙不可言的幽默方式重新诠释了俗透了的残酷的战争与生命的意义,让观众在泪水中体会了生命的价值。它演绎了二战时期,一个犹太人在德国的种族歧视下所经历的“美丽人生”。导演贝尼尼通过这样一部电影来展示人们面对死亡的了然心境:人生如此美好,即使光明一时被黑暗笼罩,我们依旧能够找到美之所栖。
“这是我的经历,这是我父亲所作的牺牲,这是父亲赐我的恩典。”这是影片最后一句台词。这场美丽的谎言,以爱之名,以父之名,以夫之名。“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但不易说,有悲有喜,也像寓言,教人不可思议。”犹太青年基督和好友驾车来到阿雷佐小镇准备开一家书店,途中邂逅美丽的女教师戴丽。两人好事多磨,终成眷属。好景不长,基督和儿子因犹太血统被强行送往集中营。戴丽虽没有犹太血统,为了能和儿子丈夫在一起,毅然同行,在集中营里毅然前同行被分开关押。基督不愿让孩子幼小的心灵蒙上悲惨的阴影,在惨无人道的集中营里,他骗儿子这只是一场游戏。他以游戏的方式让儿子的童心没有受到任何伤害,自己却惨死在纳粹的枪口下。
影片借用了喜剧的基本原素,进行悲剧演生与铺排。贝尼尼极力想营造一种喜剧的氛围(尤其是前半部分):为追求戴丽,基度冒充从罗马来的督学在课上跳脱衣舞;开车载戴丽,刹车却坏了,门打不开,竟从车顶爬出来;屡次小偷小摸地换礼帽;和德国医生猜谜;玩催眠;把别人的订婚宴弄成自己的私奔宴,骑着绿马迎娶戴丽……正是前半部和平生活的欢乐与浪漫,映衬出了后半部集中营的丑恶与残酷。影片最让人为之动容的是基度被德国士兵抓住后经过藏着祖舒华的铁箱的镜头。面对死亡,基度走出滑稽的步伐,调皮的向祖舒华眨着眼睛,一如往常的游戏,从容、平静甚至是快乐。在色彩上,影片完全采用明亮的光线,即使是在集中营里,在比较昏暗的屋子里,主人公基度与小祖舒华的脸上总是神采奕奕,在他们心中,你总会感受到明媚阳光的普照,给电影最后战争的胜利打下无处不在的基础。《美丽人生》表面上流出的轻松欢快的风格更加放大了战争对无辜百姓的迫害,它使人忍俊不禁的同时,又使人因怜悯、紧张、愤怒而浑身颤栗。
该影片之所以在国际上大获成功并赢得无数人的喜爱,不仅仅因为他给我们的欢笑和泪水,更多的是影片以全新视角所传达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带给我们的影响。他阐释的人生的真谛,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甚至是将来,都可以作为我们生活追求的目标。那些背负着深重的苦难的小人物在这里演绎出的种种给人得却是最直接的观感是风趣逗乐,而悲凉的心境之后才油然而生。“把灾难当作游戏,用笑容征服一切,没有什么可怕的,只要你的爱人还在,幸福和快乐就永远不会离你而去”,这是主人公基度一直以来的人生态度,也让我们明白生活是美丽的,无论它怎样不尽如人意。

6.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 高分

长期以来,该片为众多影人所推崇,许多资深影人更把它列为有史以来最佳影片的前三名。但我当年第一次观片时却没有受到太大的震撼,许多年后再次观摩也未品味出什么令人非常震撼的东西,我其实是很期望自己能被强烈的震撼了、感染了的,这种陶醉是一种高级享受。失望之余我的分析如下:

那些推崇此片的人大概没有同时读过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和托思妥耶夫斯基的《死屋手记》,后部作品更给人震撼。我想《救赎》的拍摄肯定受到过上述两本著作的巨大影响。比较这两本书中反映的人性光辉来讲,《救赎》中的人性光辉有些虚假。Andy放歌剧唱片给犯人听这一幕就给人很虚的感觉,如果一个500个犯人的监狱里头有1、2个犯人听得津津有味,我不反对,但如果这500个犯人人人听得入神,我表示强烈怀疑。犯人的欣赏层次似乎还到不了能喜欢歌剧的地步,跟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美国人接触接触,你会发现他们的品味嗜好其实跟我们的农民工兄弟是没有多少差别的。当然,农民工也有欣赏音乐的权利,但他们的偏好肯定跟钢琴家不一样,歌剧对于他们也许跟噪音没什么区别。这也许只是Andy的一厢情愿而已。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我宁愿看到是这样一个场景:犯人们三五成群,窃窃私语,表现出对Andy处境的担忧和一些恐惧心理。而不是一种陶醉或者享受的表情,你不觉得如果人们遇到如此意外的事情,还有心情去品味音乐岂不是很不合理?扩充图书馆是可以做的,但犯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学习的热情被夸大到了有点不真实的程度了。

另外,为了表现狱官的凶残,影片中有个情节,狱官在大厦顶上当众欲把Andy推下摔死,虽然只是威胁,但我觉得在那么多警务人员和犯人面前,即便是在那个时代的美国,我觉得也有些离谱。试想,如果Andy回答稍有闪失,难道狱官真敢把他推下去吗?即便在中国旧社会,狱吏也不敢当众故意杀害犯人。 如果大家都知道狱官当众不敢杀死Andy, 那他这样的威胁岂不是很可笑,如果狱官还有点脑子的话,是不会用这种愚蠢的方式的。总之,整个故事有些哗众。

有些人认为:“只有当囚犯有直接途径可以检举告发,并且其人身安全得到保障的时候,“狱吏故意杀害犯人”与“不敢当众”才有直接联系。”——但难道你没有看到Andy是如何得到扩建图书馆的资金的吗?他可以写信给州长!这说明他们与外面的沟通是没有问题的。典狱长为什么杀死知道Andy案情内幕的那个小青年?因为他知道Andy肯定会让外界知道这件事的隐情,并据此要求重审案件。由此可以推断,30年代的美国还是个法制社会,影片中连记者招待会都有!关键是证据,所以典狱长消灭了那个证据,而Andy仅凭一叠财务帐本就告倒了典狱长,并迫使其自杀,这也是对当时美国社会的法制状况的一个说明,若以你对美国社会的理解,一叠财务帐本,连人证也没有(Andy不敢做人证)根本无足轻重,这也是影片中前后矛盾的一个Bug. 所以,看守长如何敢在广庭大众下留下滥杀犯人的人证和物证?而Andy仅仅是上前提出他的建议而已,你不觉得看守长反应过激了吗?

说起那叠财务帐本,我又想起了一个疑问,新闻报纸如何敢在没有实地调查的情况下就凭一本私人财务帐本和一面之词(出自一个越狱犯之口)而登报揭露这个内幕?我敢说报纸没有采访过典狱长,因为影片中典狱长显然直到事发、看了报纸才知道被曝光了,没有做任何准备和抵赖就自杀了,至少在宪兵来抓捕典狱长之前,典狱长的上司应该找他谈过话,弄清事实才对啊。这个情节很可笑也很幼稚。另外,仅凭这种私人帐本,没有人证,用的是一个虚拟的人的身份登记的银行账户,而不是典狱长的名字登记的,而且银行里的钱又被Andy在光天化日之下取走了(有人证物证),怎么可能把老奸巨滑的典狱长逼入死境呢?这也不符合典狱长的性格呀。如果这样,岂不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编造一本假帐本去陷害某个清廉的政府官员了?,总之,该片中自相矛盾之处比比皆是。受到该片的激励启发是件好事,但影评不应该因此而有所偏颇。

虽然该片获得了全美录像带出租冠军,但以我的经验,票房冠军或录像带出租冠军也许正代表了一部影片的艺术层面不会很高, 中国有典故:曲高和寡。

整个监狱里大部分的犯人被刻画得都快成好人了,尤其是Andy的黑人好朋友,简直是个正直的大好人。我当时看的时候觉得这应该不是一个普通监狱,而是渣滓洞或白公馆之类的政治监狱,即监狱里关的是一群革命群众,而监狱外的都是妖魔,而事实上肖申克关的都是些杀人犯、抢劫犯、强奸杀人犯等最重、刑期最长的犯人。相比之下《监狱风云》的细节描写也许更真实些。这种夸大同时反映到对Andy人性光辉的刻画上来,使他几乎变成了圣人,从而消弱了他的真实性。当然这使得Andy这个人物更具有偶像价值而倍受推崇。至于监狱长和狱官则更是简单地被刻画成恶人,与《死屋手记》中悲天怜人的人道主义精神似乎差了一个层次。

《救赎》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两个情节,一是越狱,自《基督山伯爵》创立该越狱手法以来,该情节已经被抄袭烂了,甚至包括中国的古龙小说里都有。所以对于爱读书的人来讲,该情节无甚稀奇之处,自然引不起共鸣。

二是,关于金色羽毛的那段独白,确实很煽动人,塑造了一个偶像,吸引了不少崇拜者。但整个人物形象好像虚的影子,像完美的圣人,没有血肉。另外,整部影片实在是太浅白了,也许该给观众留些想象的空间才好。古人云,绕梁三月不绝。而该片,初品是热腾腾的白开水,再品,温白开水,三品、四品终只是凉白开。

大部分人喜欢这部影片多是因为越狱这一情节,但说实话,它实在没什么创新之处,如果史蒂芬.金的小说中也有此情节的话,我不会感到惊讶的,我至少在6本以上的小说中看到过类似的这种艰苦卓绝的越狱手法的描述,它们都模仿自《基督山伯爵》。当然,第一次遇到这种情节难免会惊讶和赞叹。另外,你有没有发现如果把Andy换成耶稣也没什么不可以。这个人物的品质行为思想都太臻于完美,太偶像化了。片中人物我唯看好那个自杀了的图书馆老头,比较有血有肉且不乏个性。这是部励志的好片子,缺点是太故意煽情了,有一股浓浓的好莱坞商业片味道,而忽略了细节的真实性和人物的立体性。我不否认它是部优秀影片,但以我看来,该片是进不了前30名的,前100倒可以考虑考虑。

《救赎》从哲学层面来讲无非想表达两个思想:

1。平等和自由
2。坚韧不拔,理想坚定。

该思想并无新奇伟大之处,地球上的读书人都知道。

你若每天对着你的儿子讲:要平等和自由、要坚韧不拔,要理想坚定,你儿子肯定见你就烦。

你若对着你的每个朋友的耳朵大声喊,要平等和自由、要坚韧不拔,要理想坚定,你朋友肯定见你就避。

书架上的哲学丛书落满了灰尘,为什么小说书被人翻烂?哲学书中的思想不比小说中的思想更深刻?更博大? 更精确?更值得我们去探讨?

为什么?您知道吗?因为每一个哪怕最平凡的思想在经过艺术的手段加工、 再现、诠释以后才更能打动人,而打动人的程度往往取决于它的艺术诠释的能力,即我们所评价的它的艺术价值的高低。这就是艺术之伟大之处。

我不否认《救赎》所反映的思想是高尚的(但也是平凡的),而我指责的是它的艺术诠释能力不够高超,艺术价值被历来的影评抬地过高了。一部优秀影片不仅仅格调高思想好就可以了,若没有优秀的表现方式和高超的演绎技巧,思想格调再高也只能算是唱高调而已。

当国人第一次看到电影《火烧红瓦寺》里侠客们在飞檐走壁、 空中飞翔等镜头时,都如痴如狂,推崇倍至。但您现在打开电视机看到侠女们飞来飞去还激动不已吗?

当我已经多次遇到这种用无比的耐心和毅力凿开通向自由之门的越狱描写来反映主人公对自由的渴望和坚韧不拔时,(刚才不禁笑了,因为突然想起连《红岩》中都有该情节来表现许X党员的坚韧不拔)你说,面对这样平凡没有创意的艺术诠释手法,让我如何能被打动?

《英雄》多人不同的叙事手法如果是第一次被采用的,我敢说该片可以获得地球上任何一个电影大奖。可惜没有。 为什么? 为什么《罗门生》能获得历届威尼斯电影节获奖作品中的最优秀奖:狮王之王大奖,而成为该奖历史上的最佳作品? 话又说回来了,放着《罗门生》《低俗小说》《红》等无数优秀影片,《救赎》这部漏洞百出的影片要想跻身第一梯队岂不是有点不可思议?

一个故事的主体可以是浪漫和荒诞不经,但其普通细节及人物性格绝对不可以虚假,因为它们是支撑起一个故事的灵魂。如果我给您编一个故事荒诞不经,并且人物虚假,细节明显在说谎,逻辑漏洞百出的故事,您会相信吗? 反过来,如果我告诉您您的某位朋友昨天晚上遇鬼了,并且详细向您描述了当时的情景,及你朋友的反应,由于你对你朋友的性格非常熟悉,并且对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也非常熟悉,所以你会很容易相信我编的鬼故事。这是人类思维模式的一个缺陷,即当你对80%的细节证据求证分析得出肯定的判断后,会很容易相信故事剩下的20%也是正确的。很多文学、电影创作正是利用了这种思维缺陷,通过真实的人物性格描述和逼真的环境描述、细节描述,来使你相信一件不同寻常的事,甚至是荒诞不可思议的事。这种手法尤其在浪漫主义故事中用得最多,所以,我们才有了科幻、神话、荒诞等题材的艺术作品。细微之处才见真功夫,而《救赎》是一部经不起推敲的商业片。对于能进入史上前几名的电影,哪一部会经不起推敲呢?哪一部不是越琢磨越有味道? 而《救赎》给人的感觉就像品一壶美酒,当你品出里头掺水了,而该酒却仍被店主推为极品并且价格也很极品,你是什么滋味?

我认为评价一部电影与小说一样需从三个关键要素出发:

1。故事情节:在任何一部电影里头,它都是一个最大公约数。《救赎》故事情节老套,无创新,存在许多细节错误和逻辑漏洞。

2。人物性格:是一部电影的灵魂。《救赎》主人公人物性格扁平化,偶像化,圣人化。其他人物性格单一,缺少多面性。尤其是很多犯人身上看不到在犯人身上常见的那些坏习气,似乎太正直了。

3。故事背景:能把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给观众的震撼进一步放大的因素。《救赎》的监狱生活背景平平无奇,没有起到多少烘托放大作用。

所以,我看不出为什么那么多人这么推崇它。不知是他们的欣赏层次太高了还是我的欣赏层次太低,如果是我的欣赏层次太低的话,从录像带出租冠军来看,我的欣赏层次大概还不如民工了。

该片流露出的人性的光辉远不如《死屋手记》,而其故事情节也没有《基督山伯爵》惊险,难免让我抱了太高的期望终成了失望。反而觉得《救赎》只是在简单地抄袭这两部名著而已,或者说史蒂芬.金抄袭了上述两部作品,然后该抄袭之作又被改编成电影而已。《救赎》在奥斯卡上不敌《阿甘》而落败,看来是合理的,阿甘和Andy同样被刻画成公众的偶像,相比之下,《阿甘》的故事情节不落俗套,阿甘这个人物也刻画得更真实些,更贴近美国公众普通人能够相信的英雄形象。但无论如何,《救赎》仍不失为一部优秀的影片,但推为前三甲似是过了。

7. 急求!!张艺谋《英雄》影评

毋庸置疑,《英雄》是张艺谋最具争议的电影作品。最有意思的是,《英雄》在国内外之大相径庭的评价和口碑。国内的影评人和观众对这部电影多持负面态度,统一的认为这部电影缺少内在精神价值判断,充斥艺术灵魂的空洞,华丽有余而内容不足;而西方媒体和观众却视这部电影为神作,例如我一个画画的美国朋友认为此片是他看过最好的非英语电影,用“无尽的诗意”和“纯粹的艺术想象”去赞誉它。

官方信息来看,美国《纽约时报》曾用整整两个版面报道这部电影,称“《英雄》这部电影经典得就像中国的《红楼梦》,也是我们美国奥斯卡的无冕之王。” 而在2005年美国《时代》杂志评选的“2004年全球十大最佳电影”里,《英雄》更是排名第一,成就了华语电影首次问榜登顶的神话。

这样的口碑差异是值得研究的。张艺谋曾在一次访谈里说,从《英雄》开始,他的大部分电影都不叫观众满意,而原因就是因为他是张艺谋。用他自己的原话就是,“这电影搁在别人那儿,都是好电影”。

这句话也很令人回味,道出了观众对于大导演的艺术期待,你是张艺谋,你就应该水平比别人高;同时,也反映出观众对于导演“人艺合一”的期待,超生风波,包括接手奥运会开幕式,都让张艺谋的影迷对于一个艺术导演的纯粹性打了折扣。

但话说回来,就《英雄》这部电影本身而言,它真的有国人批判的那么差劲吗?


首先,我认为有几点是可以作为客观评价这部电影的基础。

第一,“武侠”的概念是主观的。没有一个今天的人是真的生活过在一个“武侠”的世界里的,也有没有一个字典或一本教课书来给出“武侠”这一含义的标准解释。所以,人们对于武侠的理解都是基于文学、美术、影视等人为创造的、间接建构的信息,那么,这个“武侠”的概念和观点就是绝对主观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武侠”,一千个“江湖”。张艺谋拍的是一个自己臆想里的“武侠”精神,所以,有人叫好,有人批评,是很正常的。

第二,“武侠”不是张艺谋成长的世界,也不是他骨子里的精神。张艺谋是个典型的“中国式”导演,他的成长环境、审美品位、艺术理念,都是很传统的,中国式的大红大绿,透露着人多、地大、黄土高坡的壮美和豪情。所以,类似于《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等传统文化的、乡土环境的、内陆气息的、现实主义的电影题材才是张艺谋根子里的东西。他深有体会,包含情怀,所以这类题材的电影他拿捏得当,立意深刻,饱受好评。较徐克这样的导演而言,《英雄》想表达的武侠世界绝对不是张艺谋的主场,也不是他的专长,所以电影拍得不进油盐滋味,可以理解。

第三,《英雄》是张艺谋的野心之作。不可否认的,张艺谋拍《英雄》是受到了李安的《卧虎藏龙》的影响,他也想拍一个叫西方人大开眼界的视觉奇观,并进军好莱坞,最好能拿个奥斯卡。新千年后的张艺谋,已经凭借《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活着》、《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包括《我的父亲母亲》在国内获得了无数的声誉,已经是国内一线大导演,于是野心放大,想征服国外市场,也是情理之中。这种国内大导演想在国际市场获得认可的心态在后来的冯小刚身上体现的更明显。作为一个卖座但不得奖的导演,冯小刚自己也坦言,《夜宴》算是他进军国外、企图得奖的野心之作,最有趣的是《卧虎藏龙》、《英雄》、《夜宴》有一些一以贯之的元素,例如章子怡的形象,谭盾的电影音乐(这三部电影音乐完成了谭盾自己的“武侠三部曲”)。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应该明确,张艺谋拍《英雄》的主要目的是给外国人看的。他选择了一条自己不擅长走的题材道路,目的是证明自己的视觉艺术控制力,至于结果怎么样,我们细细来看。


从很大程度上说,中国内地有一整个时代的电影观众都是在张艺谋那写意又写实的电影里成长的。例如我爹,是绝对的张艺谋脑残粉,视巩俐为心中的第一女神。他的《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等电影,叙事风格充满了中原文化的豪气,讲究的色彩和构图形成了独特的电影语言。张艺谋的电影注重寓意、象征意味丰富,这个陕西汉子用朴实的独白和激情的画面讲述了一些我们文化“根”里的东西,剖析中国的社会、中国人的命运。所以,当2002年,这个黄土地导演用巨星云集的商业大片描述一个虚幻的“武侠”故事时,人们都惊讶了。无论是题材,还是制作,《英雄》都一反张艺谋电影的常规,打破了人们的预期。

这部电影斥资3000万美元,成为了当年投资最高的中国电影。在演员阵容上,此片汇集了李连杰、梁朝伟、张曼玉、章子怡、陈道明、甄子丹这一批国际国内知名的当红影星,就连电影主题曲的演唱者也是天后王菲。这种制作阵容放在今天也是十分可观的。最终,这部电影在国内的票房高达2.5亿人民币,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票房过亿的影片,创下了无数个历史奇迹。两年之后,电影于2004年八月在北美地区上映,连续两周夺得票房冠军,全球票房达到1.77亿美元,这种华语电影在好莱坞地区的骄傲成绩至今也非常可观。

所以,就中国电影进程来看,《英雄》毫无疑问是中国电影“大片时代”的里程碑。自此之后,中国电影拉开了商业大片的时代帷幕。砸投资,拼明星,狂宣传,这开始成为一种商业操作的模式。

于是,电影观众在大量的“大投资”、“大明星”、“大烂片”的恶性循环里感到失望,也开始埋怨起这种大片模式的怨始作俑者,张艺谋的《英雄》。

我个人就十分怀念八十年代末中国电影的诚挚时期。有张照片我记得清楚,画面里有三个光着膀子站在高粱地里的男人,分别是莫言、姜文,还有一个带着一身黄土、笑眯了眼睛的导演张艺谋。


但话又说回来,撇开导演的个人野心和商业大片的操作,《英雄》作为一部电影又如何呢?


《英雄》的故事情节简单得几乎可以不用复述,张艺谋版的“荆轲刺秦王”,在电影语言里描写了一个“讲故事”的故事:刺客无名背负着刺秦的使命来到秦王面前,为了完成自己十年练就的“十步一杀”的绝技,他需要长空、飞雪、残剑三位刺客的牺牲而接近秦王。电影的整个架构就在无名与秦王二人的对话中产生,回忆和现实不断交织,真实和谎言相互交错。几位刺客的形象在风格化的色彩叙述分支中不断丰满成型,秦王的回忆和猜想也推进了故事的进展。最后,无名受到残剑“天下”概念的启发,在与秦王面对面的交涉之后,决定为了天下的大一统而放弃刺秦的任务,牺牲自己,最终完成了故事对于历史上秦国统一天下的结局对接。

这种电影构成和叙事模式展现了自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西方世界颇为流行的多视角、分段式叙事,展现了同一故事的不同角度,刻画了不同人物在同一事件中的各自经历和感受。在某种程度上说,这种叙事模式给予了观众多元化体验的可能,完整了单一叙事中的情感缺口;同时,在哲学思想上,也表达了艺术家对于“真实”和“体验”的辩证关系、复杂结构的反思,试图用多人、多角度的私人化体验去拼贴一个集体事件的“真实”外衣,从现象学的角度去考量个体和群体的联系。

所以,《英雄》的电影模式虽谈不上新奇,但却是中国电影在传统叙事模式上的突破,也展现了中国导演在西方文化语境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产生的艺术实验。

这种多线多角度的分段叙事成为了《英雄》故事本身的情节矛盾,到底哪里是真实、哪里是谎言成为了无名和秦王斗智斗勇的交锋,它们的互补和互斥也成为了观众思考的主题。

西方导演在使用分段叙事、多角度回忆的电影创作时,多习惯于用文字标题来提醒观众,最著名的例子要算鬼才导演昆丁·塔仑蒂诺的《低俗小说》。这部电影由“文森特和玛莎的妻子”、“金表”、“邦妮的处境”三个故事,加上序幕和尾声这五个部分组成。风格化的字体和标题的运用把这五个环环相扣的小故事分隔开来。这种由标题统领的“环形叙事”的结构成为了电影史中的经典,其中标题的运用也影响了好莱坞的类型化影片的发展。这种文字标题的使用既体现了导演的个人风格,更体现出了美国主流文化里受到自六十年代后的“波普艺术”的影响,文字和语言在视觉艺术里的直接参与表达了以广告为主的大众文化和商品经济对于流行文化的入侵。


而张艺谋作为中国导演,在进行风格化的分段叙事时,没有采用“文字标题”的手段而是使用“色彩”这一元素对不同主体的故事进行分割。这既符合中国文化里内敛写意的气质,点到为止而不必点破,也符合导演个人的审美喜好和一贯创作风格。张艺谋的色彩美学在这部电影里发挥到了极致:色彩不仅仅成为了渲染电影情绪、人物心情的元素,色彩更是成为了电影情节推动和故事逻辑构成的主角。所以,色彩分段叙事成为了《英雄》的巨大视觉标识,让人们记住了张曼玉和章子怡在黄色树林里决斗时的红衣飘飘,也让人们记住了李连杰和梁朝伟在碧水山峦上对战时的侠气青衣。

电影的色彩分段叙事主要分为四大色块:

第一块是黑色主题,主要为无名和秦王在现实主线中的色调,这个黑色的主线贯穿电影始终,从二人的衣服发饰,到秦宫大殿内的摆设,到卫兵大臣们的一众黑色,都象征了那个铁器时代的风貌,秦国的威严和历史的残酷;

第二块是无名讲述的第一个故事,以飞雪、残剑在赵国书馆的红色基调为主,红色映照着这个故事中对于爱欲的描写,体现着爱、恨、占有、嫉妒等激烈的人类情感;在另一方面又伴随着秦军大部队的箭雨腥风,红色象征着历史兴衰灭亡的血液,而与朱砂这一书写材料的颜色相呼应,又在情感上体现了导演对于文化血脉这一重要情怀的暗指;

第三块叙事主要由秦王的回忆和想象讲出,以三位刺客的蓝绿色调为主,刻画了一个仙气十足的境界,水蓝色既表现出秦王内心世界的缜密心思、镇静强大,又在气质上体现了残剑飞雪这一对侠义眷侣的超脱世俗的气质,在形式上模仿山川、江河的流动与飘逸,也包含了秦王对于侠情义胆的崇敬,对于胸怀坦荡的剑客精神的尊重;

而最后一个色块是表现真实世界的白色叙述,白色在本意上体现出真实,本质,干净,统一,既是最简单的存在,也是最难得的纯粹。光可以看作是白色的,水可看作是白色的,风可看作是白色的,白色构成了这个复杂世界的基本元素,导演在赋予真实以“白色”的外衣之时,也在对这个意义复杂的存在基本付诸个人化的思考。


这种极其风格化的叙事方法给张艺谋带来了两极式的评价。热爱这种极度写意化、舞台化表现手法的人对这部电影的赞美滔滔不绝,称《英雄》成就了电影视觉世界的空前美景,其色彩的运用媲美黑泽明的电影经典《乱》。而习惯于张导早期电影的观众则失望于美丽的视觉世界里缺少了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对于这种虚无武侠世界的浅层诠释也让他们无法在所谓的“天下”概念里找到人物转变的合理解释。

而这种“所见”与“所感”之间产生的巨大不平衡正是《英雄》这部电影饱受争议的原因。

西方观众因为缺少对于秦国大一统历史的了解,抱着对于武侠世界的无尽想象,惊叹于这个诗意暴力美学里的世界。面对这个他们并不了解、少有熟悉的东方环境和侠义精神,他们选择完全的相信,赋予充足的尊重。可以说,西方观众多是抱着欣赏的态度去观看这部影片,选择沉浸和融化在那个美丽而遥远的精神世界里。

而对于中国观众而言,人们本着对于“荆轲刺秦”的个人历史观,对于“武侠”精神的自我理解,对于张艺谋电影的心理期待,都是带着批判和审视的眼光去观看这部电影的。还是那句话,西方世界里,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英雄》放在中国观众的眼光里,也正是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武侠”,一千个秦始皇,一千个无名,一千个“英雄”的定义,一千个“天下”的价值观。这种丰富的背景知识和情理常识让中国观众很难在张艺谋给出的唯一答案里找到最让自己信服的解释。



在《悲剧的诞生》一书中,尼采曾将古代艺术分为两类,一类是阿波罗式的艺术,指的是理智的、规则的、文雅的艺术;第二类是狄俄尼索斯式的艺术,所指的是混乱的、无序的、疯狂的艺术。

而阿波罗式的艺术代表着知识分子理智的反思,而狄俄尼索斯式的艺术则源自于人类的心理潜意识。这两种艺术形式与代表它们的神一样,都是宙斯的儿子,彼此互不相容,但又无法分割。

尼采认为任何形式的艺术作品都含有这两种基本的表现性质。而表现主义的基本特征就是狄俄尼索斯式的:在视觉表现上,它们突出地呈现了鲜艳的色彩、扭曲的形式;在技巧上,注重形式的表意、表情绪,创作基于感觉,而不基于理性。所以,广义的讲,表现主义是指任何表现内心情感的艺术。而从这点看来,张艺谋的《英雄》确实用他的艺术手法展现了表现主义的内涵。

电影的浓烈而分明色彩风格化叙事尤其体现了此片的表现主义手法,而这几段小故事都源自于单一人物的回忆或是想象,这又符合了表现主义的感性特征,反映了一个私人化的潜意识视角。

所以,从某一层面上说,基于这种私人化叙事的语言要求,逻辑思维和现实反思并不是电影镜头要表达的中心,在这种写意抒情的语言环境下,苛求表现主义电影的现实反思功能是有些多余的了。就如同其他表现主义电影那样,张艺谋在《英雄》的故事里强调的是观众的直觉感受和他艺术的主观创造,不求复制现实、不对现实理性做出评价,崇尚的是一种类似原始艺术的非实在性的、装饰性的美,并求在浓烈的色彩、强烈的明暗对比中创造出一种极端纯粹的精神世界,致使超现实的艺术风格更进一步的发展。


但是,这种基于尼采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创作本身就是会遭受到社会质疑的。

这种只表现私人内心、体现情感宣泄的作品从一定程度上讲体现了虚无主义精神的本质,在影像世界里只关注异化精神的表象而不去反思现实世界的矛盾。虽然人类的共性是企图在现实中找到精神的安慰,逃亡不可避免的冲突,但这种类似精神鸦片般的艺术手法无法揭示生活的真谛,无法给我们的真实世界提出有力的反思。这也是为什么人们觉得《英雄》这一电影,只有华丽夺目的外表,但无深刻的精神内核的根本原因。

但是,这种源自于表现主义本身的界限不能完全否定《英雄》作为电影的艺术价值。相反,《英雄》这部影片之所以在西方世界获得了历史性的成功,正是源于此片对于表现主义影像的较好诠释。在这种创作精神下,故事的文化内涵和人物的精神世界跨越了语言障碍和东西文化的差异,感染了处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中的生命个体。


通常说,表现主义电影的导演都在创作中注重具有象征意味的造型和视觉安排,在构图和布景上下足了功夫。这一点在《英雄》中体现的极其明显。

总的来说,四大色彩板块的安排就体现了四条人物主线的情绪和意义,这种通过颜色完成的精神暗指是超越语言和文化的界限的,让中西方的观众在情绪和心理上都能读懂人物的发展和情节的走向。电影的移动影像被设计平面艺术一般地精心对待,对于居中、对称、平铺等画面结构的安排也展现了视觉语言的力量。

例如秦王大殿内的完全对称象征了秦王的严谨和画面情绪的紧张,秦王在镜头里的居中体现了他至高无上的权威,凝聚了剧情的张力。

而表现主义电影里常用的人物特写和富有象征意义的空镜头也在《英雄》中有突出的表现。在许多打戏中,导演刻意放缓了电影的镜头速度,用慢镜头去特写人物表情,中国功夫在如梦如幻的服饰帮助下成为了令人沉醉的舞蹈,而主要人物的一颦一笑更是让人记忆深刻,这种放大式的表演增强了影片的风格化和戏剧性。

而对于环境的渲染则可以看做是对于人物行为和人物内心灵魂的解释,力图揭示人物行为背后的情绪和社会原因。这一点从导演对于“沙漠”、“山水”、“树林”等几个重要场景的安排就可读出。在大漠中出现的那几次交锋,包括最后残剑飞雪的殉情,都展现了人物个体在大环境里的渺小和悲剧意味,体现了中原历史的残酷,人物心境的苍凉之态。

而在那场无名和残剑在意念中进行的湖中大战里,九寨沟的迷人景色更是把这种意念之态推向了极致。在这种如梦如幻的画面中进行的打斗更多的是一种礼仪,一种对话,一种对于逝者的尊敬,和一种对于武侠精神的致意。那片山水呈现出永恒的宁静之态,超脱了个体生命的爱恨情仇,展现了自然之超越人类的广阔和纯粹,这是对武侠意境和中国山水写意的重要体现。

在这些导演艺术化处理的主观镜头里,客观的写实已经不是电影叙述的主要目的,情节和逻辑的分析让位于情绪和意识的描绘。《英雄》的故事本身就是在探讨“讲故事”的私人化和主观性,而电影镜头展现的也正是这种艺术处理后的“主观的现实”。

这种主观的现实让西方观众简单易懂地看到了中国山水诗意的美,武侠世界的潇洒和无奈,中国文化的博大和深远。在剧情的推进中,还顺带介绍了武功与琴韵的相通,让西方看到了“大音希声之境界”;揭示了书法和剑法的相似,传达了“靠手腕之力与胸中之气”的统一;同时还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历史,秦国统一度量、统一文字、最后统一天下的文化结果,等等这些内容都让西方观众在看得着迷的同时看到了点中华文化的皮毛。

所以说《英雄》作为一部拍给外国人看的电影,我认为它的使命是完成了的。

形式的壮美附带着中华文明的情韵被西方人欣然接受,这个结果是理想的。如果真的能让所有中国观众也能在这个表现主义的主观世界里读出点现实主义批判的深刻含义,那么《英雄》也许真的可以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最完美的作品了吧。

8. 阿凡达的影评

整部电影最让我惊讶的并非CG技术和立体效果,而是(对人类来说)色彩构成不自然的潘多拉星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可以感同身受的现实世界。拿下这一关,恰恰是詹姆斯·卡梅隆无愧为奥斯卡金像导演的证明,因为没有缜密的计算和高明的执导,绝对攻不破。巨鼻、猫耳、长首、窄腰的蓝盈盈的纳威姑娘,看过一小时后竟给人“可爱”的感觉——岂止是可爱,再过半小时,甚至能从她身上捕捉到女性的妩媚和妖冶,恰在此时男主角跟女原住民终于……这绝对是经过对观影者生理接受程度的反复考察与计算之后的安排,此时,傻乎乎的观众从官能感受到思想感情,完全被老卡操控。
为渗透到意识领域带领大家行进,老卡准备了无数跌宕起伏的豪华戏码。男看场面、女看浪漫的“泰坦尼克法则”依然故我,无视性别地通吃,堪称他作为商业巨匠的标签。结尾处,当老卡全心全意全神贯注、任难以抑制的热情泄洪时,甚至看得我很不好意思,如此过剩的罗曼蒂克,正是老卡的招牌!你可以说这是弱点,但也是他诱人动人之所在。
也就是说,老卡先故意在审美上制造歧视与偏见,一小时过去,被代入的观众在他的执导下摒弃了原先的“门户观念”,待到片尾大战,情感已然转移至纳威人的阵营。再结合掠夺能源、推行文化同化政策的情节,《阿凡达》的反省意识都显而易见。
作为美帝的文化代言人,曾经炮制了《真实的谎言》的老卡,在伊拉克问题渐渐把美国拖入一个深不见底的泥潭的当下,拍出如此自省的电影,是一件不仅令人庆幸、而且要起立鼓掌的事,12年的小楼成一统,让浮出海面的老卡在许多问题上换位思考。在此基础上,更有禁锢在灰暗的机器世界的残疾主人公,以化身状态重获自由并与万物以心传心沟通的自然主义思索,一部盛传耗资5亿美元的商业巨制,具备这种程度的人文关怀,应该说已经达标了。
我的想法大抵如此,但《阿凡达》的快感只可体验、不可言传,各位朋友一看便

9. 如何写好一篇影评

你好,我抄觉得一篇好的影评应该袭用这几个角度来写:

第一,这部电影主要是表达了什么样的内容传递了什么样的思想以及价值观。这种思想价值观的传递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这种方式是否丰富多样化是否能够直击人心?让人们在脑海中对思想价值观的传递比较深刻,这是比较重要的一点,因为如果传递的形式不是那么丰富,或者是说传递的这种方法不正确,那么在我们看完了电影之后也对我们的这种思想价值观的传递不深刻。也就无法让我对这部影片产生好感,所以说这一很重要。

第二,就是通过这种思想价值观的传递,可以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发。通过这种启发的传递思想上的改变,那么我们在行动上会有什么变化,通过这种行动上的变化会对我们的生活以及个人的未来发展方向,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第三,就是可以从这部影片当中的一些比较突出的人物的表达的方式或者手法,然后来进行放大化的陈述,以突出整个影片的独到之处。
谢谢。希望您能够采纳!

热点内容
绿洲的主题曲 发布:2021-03-16 21:51:32 浏览:239
逃身连续剧 发布:2021-03-16 21:50:58 浏览:188
美味奇缘里的插曲 发布:2021-03-16 21:49:11 浏览:827
调查插曲 发布:2021-03-16 21:48:10 浏览:591
女英雄台词 发布:2021-03-16 21:47:36 浏览:458
加勒比女海盗3演员表 发布:2021-03-16 21:42:59 浏览:378
韩剧手机热播剧 发布:2021-03-16 21:42:12 浏览:791
好看又简单画的年画 发布:2021-03-16 21:41:54 浏览:4
哥斯拉大战金刚预告片 发布:2021-03-16 21:40:51 浏览:246
落叶影评 发布:2021-03-16 21:40:19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