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原野的观后感
1. 歌剧原野的介绍
中国民族歌剧《原野》是当代作品。万方根据曹禺同名话剧改编,金湘作曲。1987年7月25日由中国歌剧舞剧院于北京天桥剧场首演。万方把她父亲曹禺的原著在过去舞台和银幕上删去的一些戏(如“阎王殿”等)加以恢复,并尽量发挥歌剧的特色。用洋溢的诗情,在文学形象上加以适当的变异,但在总的精神上却更加忠于原著。
《原野》本是青年农民仇虎的复仇与爱情的故事。原著留给人们更多的印象是“复仇”的“恨”的形象。而歌剧却省略了许多情节,把重点放在展示人物深层的心灵和感情上。鲜明地揭示出仇虎的恨来自他对被人霸占为妻的情人金子的爱和对其惨死的父亲与妹妹的爱。歌剧作者们更借助音乐,把剧情推入了更高的诗的意境,以泼墨的诗情渲染了仇虎的怨恨与复仇:如序幕的原野、秋冢、阴霾……
序幕
合晶与乐队
第一幕
一 仇虎与咏叙调
二 白傻子的咏叙调及白傻子与仇虎的对唱
三 仇虎的咏吧调——“焦阎王,你怎么死了?”
四 白傻子与仇虎的对唱
五 焦母的宣叙调
六 大星、金子的对唱
七 大星的咏叹调——“哦,女人”
八 焦经平、金子、大星的三重唱
九 金子的咏叹调——“哦,天黑了”
十 间奏曲
第二幕
一 仇虎与金子的对唱
二 金子的咏叹调——“啊!我的虎子哥”
三 仇牙的咏叹调、仇虎与金子的二重唱
四 金子与常五的对唱
五 常五的咏叹调——“你会不知道他”
六 金子与仇虎的对唱、重唱
七 焦母、金
关于对原野的各方评论
“作曲家写出了人类共同的情感,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幸福的渴望。”
——德国评论界
中国歌剧《原野》在美国成功的演出,是二十世纪以来,世界歌剧史上最主要的事
件之一。
——美《今日美国》
《原野》将成为在国际保留剧目占有一席之地的中国歌剧。
——美《华盛顿邮报》
金湘先生曲折的创作道路,使他正好立足于当今美国占主导地位的新浪漫主义的主流
中。
——美《纽约时报》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原野》的音乐让我们的心灵相通。《原野》征服了瑞士。
——古典音乐节主席:阿兰奇
。《原野》的好评如潮,不仅仅因为作为歌剧,它的完美表达和深刻感染力,更重要的是,它以歌剧的艺术形式,揭开了中国社会的一角。美国戏剧演员嘉登纳指出:“歌剧就是当一个人背部被刺了一刀,他没有流血,却仍在歌唱。”歌剧所关心的不是剧情如何,而是剧中心情的表达。《原野》的成功,就在于它将剧中人物复杂、矛盾的心情,通过乐章、咏唱、表演的形式,进行了丰富的表达,让观众看到了一个个有血有肉,既艺术又现实的舞台形象。这样的形象似乎仅存在于舞台,因为它的艺术美;这样的形象又似乎就在我们身边,因为它淋漓的性格表现,使观众不自禁产生了共鸣。中国歌剧舞剧院的艺术家们,正是在舞台与现实之间,为我们上演了一出人间的悲喜剧。
仇虎是率性的,多情的,又是冲动的,激愤的。他带着复仇的火,从“炼狱”中归来。发现“第一仇人”已经不复存在的时候,他惘然失措。生命的意义只剩下复仇的时候,却被残忍地剥夺了复仇的对象。然而不熄的复仇之火,注定只能烧到焦阎王的儿子——焦大星的身上。然而焦大星却是他从小的拜把兄弟,一个懦弱却善良的男人。仇虎的出现,伴随着激烈跳动的音符,他的愤怒,他的惘然,他的不知所措,他的咬牙切齿,都在乐章的变换中,被刻画得如此真切。
在仇虎的愤怒不得已烧向焦大星的时候,白傻子却透露了一个惊人的“秘密”,金子——仇虎的未婚妻,却成了焦大星——仇虎的拜把兄弟,的续弦。仇虎的揪心、失落、愤怒、痛苦,在突然涨起的音律中,一起涌上心头。仇虎顿时无言以对。
金子,在焦阎王的淫威下,被抢入焦家,与焦母的婆媳矛盾,又夹杂着不同阶层的隔阂与冲突。这种矛盾,焦母、金子和焦大星都无力化解。金子生存在一个她所视为“炼狱”的生活里,她期待的是那黄金铺满地的理想世界。金子是一个夹在焦大星和仇虎之间的女人。焦大星的现实世界,和仇虎的理想世界,对金子来说,前者是妥协、无奈却同情,后者是深切的向往却没有未来。
仇虎、金子、焦大星,三人情感上的纠缠,仇家、焦家的爱与恨的纠缠,使人物充满了矛盾的艺术美感。仇虎的复仇,金子对生活的向往,焦大星的无知与懦弱,焦母的毒辣与权威,最终,都逃不过命运的悲剧。仇虎和金子的私奔,最终以焦大星与小黑子的生命为代价,焦母的权威最终使她酿成了自己都无法原谅的大错。仇虎最终死在逃出“黑暗世界”的门槛上。金子向着“铺满黄金”的地方去了,等待她的,会是美丽的世界,还是另一个“炼狱”?然而,这一段痛苦的记忆,必将伴随余生。而仇虎和焦母的仇恨也将延续。
歌剧展示了人物矛盾、扭曲的内心世界,揭开了旧社会的一角。仇虎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被压迫者的代表。“天,是他们的天”,他们靠天吃饭,却憎恨天的不公。阶级压迫与不平等,造就了阶级仇恨,仇恨却总伴随着痛苦。在得知焦阎王死去的消息时,杀死焦大星时,眼睁睁看着小黑子成为自己的替罪羔羊时,他惘然,他不知所措。他是善良的,却被仇恨所扭曲,他是理智的,却被愤怒所蒙蔽。他是活生生的劳苦大众的化身。焦大星,懦弱、善良、孝顺、体贴,他对谁都好,却对婆媳间的仇恨无能为力。他以自己是焦阎王的后代而骄傲,却不知道这个名字沾染着多少人的献血。他的无知,注定了他的懦弱,他的懦弱,注定了他的悲剧。在我看来,焦大星是旧社会中妥协派的化身。他们在阶级的斗争中,沉默、保守、妥协,在激烈的阶级冲突中,是无辜却必然的牺牲品。焦母,是旧社会的权威力量,她掌握着绝大多数的社会资源,霸道、蛮横,有生杀予夺的权力。金子,象征着旧社会中不幸的女人们,她的女性地位生来就造就了不平等,更不幸地出生于社会下层家庭。不平等的叠加,使她在婆媳矛盾中注定是要被诅咒的对象。她对新生活有热切的向往,却没有改变现状的力量,而只能寄希望于仇虎。她是旧时代女性的典型代表。心怀希望,却没有改变的勇气和力量。而一旦看到了希望的光芒,就不惜一切代价去追寻。然而最后,她成了唯一的希望。常三爷,作为一个串场的配角,他的影子充斥在旧社会的各个阶层里。他们没有十分的正直和善良,也不是十分的邪恶和丑恶。他们在各阶级中游走,随时寻找既得的利益,随时做好附庸的准备。
舞台上自始自终一直保持着阴沉、抑郁的气氛,然而在这种气氛中,却不时地迸发出人性的光芒。金子与仇虎重逢时的乐章,轻松而欢快,顿时感染了观众。爱情的力量在黑暗中撕开一片光亮来,隐约中彷佛看到了希望。焦大星对焦母的孝顺,对金子的疼爱,也闪现出人性善良的光辉。仇虎和金子在猛然发觉焦母与小黑子的悲剧时,脸上的焦急、慌乱之情,也展示出人性善良的一面。金子与仇虎在走投无路时的不离不弃,更让人在绝境中看到了爱情的力量。歌剧所渲染的悲剧的气氛,反而更凸显出了人性的光辉。
阶级的仇恨营造了悲剧,人物的性格,注定了悲剧的发生。在歌剧中,人物的个性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歌剧《原野》正是以这样一种魅力,震撼了观众,取得了共鸣。
2. 歌剧<原野>的剧情梗概要剧情
中国民族歌剧《原野》是当代作品。万方根据曹禺同名话剧改编,金湘作曲。1987年7月25日由中国歌剧舞剧院于北京天桥剧场首演。万方把她父亲曹禺的原著在过去舞台和银幕上删去的一些戏(如“阎王殿”等)加以恢复,并尽量发挥歌剧的特色。用洋溢的诗情,在文学形象上加以适当的变异,但在总的精神上却更加忠于原著。 《原野》本是青年农民仇虎的复仇与爱情的故事。原著留给人们更多的印象是“复仇”的“恨”的形象。而歌剧却省略了许多情节,把重点放在展示人物深层的心灵和感情上。鲜明地揭示出仇虎的恨来自他对被人霸占为妻的情人金子的爱和对其惨死的父亲与妹妹的爱。歌剧作者们更借助音乐,把剧情推入了更高的诗的意境,以泼墨的诗情渲染了仇虎的怨恨与复仇:如序幕的原野、秋冢、阴霾…… 序幕 合晶与乐队 第一幕 一 仇虎与咏叙调 二 白傻子的咏叙调及白傻子与仇虎的对唱 三 仇虎的咏吧调——“焦阎王,你怎么死了?” 四 白傻子与仇虎的对唱 五 焦母的宣叙调 六 大星、金子的对唱 七 大星的咏叹调——“哦,女人” 八 焦经平、金子、大星的三重唱 九 金子的咏叹调——“哦,天黑了” 十 间奏曲 第二幕 一 仇虎与金子的对唱 二 金子的咏叹调——“啊!我的虎子哥” 三 仇牙的咏叹调、仇虎与金子的二重唱 四 金子与常五的对唱 五 常五的咏叹调——“你会不知道他” 六 金子与仇虎的对唱、重唱 七 焦母、金 关于对原野的各方评论 “作曲家写出了人类共同的情感,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幸福的渴望。” ——德国评论界 中国歌剧《原野》在美国成功的演出,是二十世纪以来,世界歌剧史上最主要的事 件之一。 ——美《今日美国》 《原野》将成为在国际保留剧目占有一席之地的中国歌剧。 ——美《华盛顿邮报》 金湘先生曲折的创作道路,使他正好立足于当今美国占主导地位的新浪漫主义的主流 中。 ——美《纽约时报》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原野》的音乐让我们的心灵相通。《原野》征服了瑞士。 ——古典音乐节主席:阿兰奇 。《原野》的好评如潮,不仅仅因为作为歌剧,它的完美表达和深刻感染力,更重要的是,它以歌剧的艺术形式,揭开了中国社会的一角。美国戏剧演员嘉登纳指出:“歌剧就是当一个人背部被刺了一刀,他没有流血,却仍在歌唱。”歌剧所关心的不是剧情如何,而是剧中心情的表达。《原野》的成功,就在于它将剧中人物复杂、矛盾的心情,通过乐章、咏唱、表演的形式,进行了丰富的表达,让观众看到了一个个有血有肉,既艺术又现实的舞台形象。这样的形象似乎仅存在于舞台,因为它的艺术美;这样的形象又似乎就在我们身边,因为它淋漓的性格表现,使观众不自禁产生了共鸣。中国歌剧舞剧院的艺术家们,正是在舞台与现实之间,为我们上演了一出人间的悲喜剧。 仇虎是率性的,多情的,又是冲动的,激愤的。他带着复仇的火,从“炼狱”中归来。发现“第一仇人”已经不复存在的时候,他惘然失措。生命的意义只剩下复仇的时候,却被残忍地剥夺了复仇的对象。然而不熄的复仇之火,注定只能烧到焦阎王的儿子——焦大星的身上。然而焦大星却是他从小的拜把兄弟,一个懦弱却善良的男人。仇虎的出现,伴随着激烈跳动的音符,他的愤怒,他的惘然,他的不知所措,他的咬牙切齿,都在乐章的变换中,被刻画得如此真切。 在仇虎的愤怒不得已烧向焦大星的时候,白傻子却透露了一个惊人的“秘密”,金子——仇虎的未婚妻,却成了焦大星——仇虎的拜把兄弟,的续弦。仇虎的揪心、失落、愤怒、痛苦,在突然涨起的音律中,一起涌上心头。仇虎顿时无言以对。 金子,在焦阎王的淫威下,被抢入焦家,与焦母的婆媳矛盾,又夹杂着不同阶层的隔阂与冲突。这种矛盾,焦母、金子和焦大星都无力化解。金子生存在一个她所视为“炼狱”的生活里,她期待的是那黄金铺满地的理想世界。金子是一个夹在焦大星和仇虎之间的女人。焦大星的现实世界,和仇虎的理想世界,对金子来说,前者是妥协、无奈却同情,后者是深切的向往却没有未来。 仇虎、金子、焦大星,三人情感上的纠缠,仇家、焦家的爱与恨的纠缠,使人物充满了矛盾的艺术美感。仇虎的复仇,金子对生活的向往,焦大星的无知与懦弱,焦母的毒辣与权威,最终,都逃不过命运的悲剧。仇虎和金子的私奔,最终以焦大星与小黑子的生命为代价,焦母的权威最终使她酿成了自己都无法原谅的大错。仇虎最终死在逃出“黑暗世界”的门槛上。金子向着“铺满黄金”的地方去了,等待她的,会是美丽的世界,还是另一个“炼狱”?然而,这一段痛苦的记忆,必将伴随余生。而仇虎和焦母的仇恨也将延续。 歌剧展示了人物矛盾、扭曲的内心世界,揭开了旧社会的一角。仇虎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被压迫者的代表。“天,是他们的天”,他们靠天吃饭,却憎恨天的不公。阶级压迫与不平等,造就了阶级仇恨,仇恨却总伴随着痛苦。在得知焦阎王死去的消息时,杀死焦大星时,眼睁睁看着小黑子成为自己的替罪羔羊时,他惘然,他不知所措。他是善良的,却被仇恨所扭曲,他是理智的,却被愤怒所蒙蔽。他是活生生的劳苦大众的化身。焦大星,懦弱、善良、孝顺、体贴,他对谁都好,却对婆媳间的仇恨无能为力。他以自己是焦阎王的后代而骄傲,却不知道这个名字沾染着多少人的献血。他的无知,注定了他的懦弱,他的懦弱,注定了他的悲剧。在我看来,焦大星是旧社会中妥协派的化身。他们在阶级的斗争中,沉默、保守、妥协,在激烈的阶级冲突中,是无辜却必然的牺牲品。焦母,是旧社会的权威力量,她掌握着绝大多数的社会资源,霸道、蛮横,有生杀予夺的权力。金子,象征着旧社会中不幸的女人们,她的女性地位生来就造就了不平等,更不幸地出生于社会下层家庭。不平等的叠加,使她在婆媳矛盾中注定是要被诅咒的对象。她对新生活有热切的向往,却没有改变现状的力量,而只能寄希望于仇虎。她是旧时代女性的典型代表。心怀希望,却没有改变的勇气和力量。而一旦看到了希望的光芒,就不惜一切代价去追寻。然而最后,她成了唯一的希望。常三爷,作为一个串场的配角,他的影子充斥在旧社会的各个阶层里。他们没有十分的正直和善良,也不是十分的邪恶和丑恶。他们在各阶级中游走,随时寻找既得的利益,随时做好附庸的准备。 舞台上自始自终一直保持着阴沉、抑郁的气氛,然而在这种气氛中,却不时地迸发出人性的光芒。金子与仇虎重逢时的乐章,轻松而欢快,顿时感染了观众。爱情的力量在黑暗中撕开一片光亮来,隐约中彷佛看到了希望。焦大星对焦母的孝顺,对金子的疼爱,也闪现出人性善良的光辉。仇虎和金子在猛然发觉焦母与小黑子的悲剧时,脸上的焦急、慌乱之情,也展示出人性善良的一面。金子与仇虎在走投无路时的不离不弃,更让人在绝境中看到了爱情的力量。歌剧所渲染的悲剧的气氛,反而更凸显出了人性的光辉。 阶级的仇恨营造了悲剧,人物的性格,注定了悲剧的发生。在歌剧中,人物的个性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歌剧《原野》正是以这样一种魅力,震撼了观众,取得了共鸣。
3. 《人就活一回》在歌剧《原野》中的故事背景
《人就活一回》在歌剧《原野》中的故事背景:金子不甘心在压抑的环境中生活下去, 她要反抗。 她这种反抗的意识一方面是由她自身的性格所决定,
另一方面是婆婆的欺辱和猜疑使金子产生了不满和抵抗的情绪。 金子生来就有一种无拘无束的性格, 广阔的原野才是她真正想要生活的地方,
这就注定了她不会像其他妇女一样过着平淡普通的生活。 金子被婆婆视为眼中钉, 时刻都处在婆婆的管制和欺辱下, 而她对这个从不把她当人看的婆婆也是恨之入骨。
另外她的丈夫焦大星, 又是一个唯唯诺诺的男人, 这一切都使她的反抗意识越来越强烈。 金子之所以要反抗, 是因为她清楚地意识到“人就活一回”,她不愿生活在这样死气沉沉的环境里, 她的反叛感随着婆婆的欺压日益增加, 特别是在仇虎回来后, 给她带来了精神上的力量, 不满的因素越来越多以致最后的爆发。
曹禺的剧作《原野》通过一个复仇的命运悲剧故事,深刻地展示出作家对“人生困境”的困惑以及对神秘宇宙的哲学思考。为了戏剧化地传达这种认识,《原野》借鉴了西方表现主义的艺术手段,参考尤金·奥尼尔的戏剧《琼斯皇》,并结合本民族的欣赏习惯,成功地对戏剧文本的叙述方式进行了新的探索。另有重庆川剧院近年来重点打造的精品剧目之一《金子》,改编自曹禺先生著名剧作《原野》,在遵循原著精神的基础上作了必要的调整,以金子的情仇爱恨为主线,将原先的“复仇戏”改编成一部“内心戏”,突出了金子身处漩涡中复杂的内心冲突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4. 求曹禺《原野》的评论 2000字
才刚把书放下,就觉得总该写些什么东西来说一下自己的感受。
曹禺先生自己说:“如果专业话剧剧团演出《雷雨》,一定成功。演出《日出》,一定成功。演出《原野》,一定失败。”
我不是一个专业的话剧者,我只是一个读者,一个在《原野》所勾勒出的黑夜中看得惊心动魄的读者。
一个满怀仇恨的虎子,带着对好兄弟——大星的父亲的仇恨回来报复,却意外发现自己的心上人金子成为了他人的嫁娘,一股在两代人中延续的世仇让他决定他要报仇。尽管那个是自己最好的兄弟,可是皆因他是那个人的儿子,于是他必须得死。虎子说要带金子坐火车去那个黄金铺地的理想国。只是,当他不小心间接害死了大星的孩儿时,当他发现自己的人头值一百五十块钱,当他带着金子在漆黑一片的森林里为了逃亡而拼命奔跑的时候,他听到了好兄弟的瞎子母亲在召唤自己孙子的叫魂声,他看见了自己的父亲在阎罗王面前受审的画面,看见了监牢了那帮好兄弟,还看见了被自己杀害的人。于是,他的心开始迷惑了,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是无辜的,不知道自己的前途在哪里。到最后,为了保护金子,依然还是被乱枪打死。
故事已经结束,只是思想却在继续。
那个黄金铺地的理想国其实只是虎子的监狱所在地。是什么让虎子觉得那里就是一个理想的国度呢?明明那里就是他受苦受难了十年的地方,明明那里的狱警就是一个暴力分子?可是,也就是在那里,虎子得到了监狱里的人的帮忙,成功地逃出来了。他在监狱里所干的活让他觉得监狱所在的城市就是一个灯红酒绿的地方,就是一个享乐的仙境。没有为了钱而逼迫家人的恶霸,没有抢放弃心上人的无奈。
还有那个不断出现的火车经过的“鼓鼓咕咕”声,正是这个声音,让虎子看到了希望。他觉得只要自己能坐上火车,他就能淘到那个黄金遍地的世界。火车的声音,是虎子内心深处对希望的寄托。每一次当虎子心中的希望稍稍浮现,那个火车经过的声音就会在他耳边响起,就算是产生幻觉的时候,他还是听到了这个声音。于是,虎子心中的希望有多么强烈,那个火车的“鼓鼓咕咕”声就有多么的响亮。到后来,虎子陷进了森林里,陷进了自己的内疚心之中的时候,他就再也听不见火车的声音了。金子说她听见的时候,虎子却只能听到那个瞎子母亲对自己孙儿的呼唤,他只能见到牛头马面的存在,火车声对于他来说已经不再存在了。
曹禺先生的这部剧,写的是他内心深处的阴郁的热情、血腥的爱恋,《原野》没有《雷雨》的磅礴,可是却是对人性的一种深刻地宣泄。
虎子死了,他说只有金子才有资格去那个黄金满地的理想国。可是,真的就是这样吗?什么样的人才配到天堂,什么样的人才会下地狱?这个世界又是如何?没有人知道,因为虎子走了,带着对复仇的喜悦与对误杀的内疚永远离开了。
5. 求一篇《原野》(歌剧)的观后感.
昨天在解放军歌剧院看了《原野》,曹禺的经典话剧之一,后来被他的女儿万方改编成歌剧。这是一个曾经登上肯尼迪艺术中心的中式民族歌剧,西方人最初对中国歌剧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原野》带给他们的新鲜感。
《原野》的剧情非常简单,农村汉子仇虎被地主焦阎王逼得家破人亡,自己也被诬陷入狱。为了给死去的父亲和妹妹报仇,他越狱来到焦阎王家,却得知焦阎王已经入土,而自己的未婚妻金子嫁给了阎王的儿子焦大星。仇虎和金子旧情复燃,但复仇之心让他成了刽子手,焦大星和他的儿子小黑子成了牺牲品。仇虎最终没能得到复仇的快感,他在深深的挣扎和愧疚中自尽了。
实事求是地讲,《原野》并没有给我带来极其强烈的震撼,事实上,我私下认为它的歌词不太具有韵律感,听起来比较滞涩。用美声元素诠释中国故事本身就有着嫁接的意味,反而是第二幕金子对仇虎,第三幕仇虎对焦母所吟唱的民间小调,很有些乡土气息,为剧情增色不少。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演员既不是彪悍的仇虎,也不是妖媚的金子,而是那个瞎眼的焦母,她的颤音用得恰到好处,将其内心的狡黠、仇视、阴谋表现得非常妥帖,赢得了我和我的朋友——小熊和卡卡的一致赞赏。
尽管这是一部讲述“仇恨”的歌剧,但我更多感受到的是生命的悲怆。对仇虎来说,无论复仇成功与否,他的结局都注定是毁灭,这样的宿命让人感到绝望。而更令人疼惜的是金子,她本性是个自由泼辣的女人,追求爱情,又不得不屈从于现实,在焦母的仇视和丈夫的软弱之间,她过着“坟墓里的生活”。所以当她再见到仇虎的时候,她“活过来了”,“活着的滋味什么都比不了”。这样的歌词真正触动了我。无论是怎样的苦难,人对幸福始终有着迫切的向往,这种向往也许是苦难中的人们选择生存下去而不是死亡的根据。她让仇虎带她走,去那个“黄金铺满的地方”,她确信这个地方是存在的,因为“曾在梦里见到过”。
总之,这种感觉真不好,去年底看了中央戏剧学院的俄罗斯话剧《在底层》,差不多也是相似的感觉。我不想再去冒失地探讨这些演出的“哲学意义”,那只让我变得更加忧郁。
歌剧《原野》观后感
沉闷紧张的曲调,寂静的暮色,怪相的黑云遮住了天,苍苍茫茫的原野中,随着一声长长的铁链声,灯光开始慢慢地移动,我们的思想也随着旋律跳跃……那也许是希望,也许是险恶,也许是反抗,也许是忧郁,歌剧《原野》就在这种气氛中拉开了序幕。
是的,仇虎带着仇恨回来了······一切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钢琴伴奏展现着一幅图景,天气萧瑟微寒,透露出仇虎的恨来自他对被人霸占为妻的情人金子的爱和对其惨死的父亲与妹妹的爱。歌剧院更借助钢琴伴奏,表现原野和秋冢的阴霾。剧情一步一步地推入了更高的诗的意境,以泼墨的诗情渲染出仇虎的怨恨与复仇的思想来贯穿全剧。
歌剧更多地渲染的是仇家和焦家的恩怨情仇,并以其为主线,将主要人物的性格完全的展现出来。演员们丰富的表情和演唱水平更参透了曲折跌宕的故事情节。观众们随着故事的发展而喜怒哀乐,掌声不绝于耳。
仇虎最后的绝望自杀,给人留下了一许愤懑;而金子的怀孕则给这段爱情故事埋伏了新的希望。
在旧社会那种一个压抑的年代,阐述了一曲悲哀的人性畅想,一段追求美好、自由爱情的动人故事,关注了时代的悲剧特质。歌剧《原野》所展示出的超绝的意志力,强悍的精神,原始的人性,以及对强大生命力的憧憬,激越着每一个观赏者;它让人们深刻感悟到了人性复杂而丰富的内涵,体味到人的内在生命运动的无比丰富性与独特性。
我常常把一个人的岁月比作一棵正在成长的树。从一颗种子发芽到长成参天大树,再到衰落腐败,而其中又经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有你一生追忆的情愫。树木的命运掌握在顽强的追求,人的内心也是如此。
而另一方面,风总是朝一个方向刮去,于是刚刚刮落的树叶便无声的静默于某个角落里,我喜欢被风吹落在地上的树叶,历经生命的轮回,完整的回归大地,于是,在一个阳光疏淡的清晨,随手捡起了一片,这是一片杨树叶,淡淡的黄色里泛着微红,优美而充满了诗意,清晰的叶脉,有些卷曲的身体,仿佛在讲述着春夏秋冬的季节变换,细细品味着这大自然的经典杰作,沉浸于其中的静美。
在这个初春的季节,感悟到人生。仇虎的人生回到终点,述说着人生的几多无奈;金子的对命运的追求,则就是对美好的自由诠释。
6. 话剧《原野》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话剧《原野》想告诉读者人性的复杂、难以琢磨以及现代农村存在的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1、曹禺的《原野》通过一个复仇的命运悲剧故事,深刻地展示出作家对“人生困境”的困惑以及对神秘宇宙的哲学思考。
2、《原野》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表现被压迫、被摧残的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向读者展示了人性的复杂多面性,引发读者对人性的思考、对中国现代农村生活现状的思考。
(6)歌剧原野的观后感扩展阅读
《原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大师曹禺先生的经典名著。
这部创作于1937年的经典名著,是曹禺先生唯一一部描写中国农村的作品,其风格显然不同于他的其他代表作,如《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可以说是曹禺先生写得最深也最富有争议,最富有看点的一部好戏。随着时间的流逝,更显其经典本色。
这部作品已经和现实主义有了区别。这个冤冤相报、看似简单的复仇故事,蕴涵着阔大渊深的人物情感并展现出复杂鲜明的人物性格:它不仅仅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表现被压迫、被摧残的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更深地发掘了人性的复杂多面性。
为了戏剧化地传达这种认识,《原野》借鉴了西方表现主义的艺术手段,参考尤金·奥尼尔的戏剧《琼斯皇帝》,并结合本民族的欣赏习惯,成功地对戏剧文本的叙述方式进行了新的探索。
7. 急急急!《人生》原野的鉴赏
国之前对歌剧是比较陌生的,因为歌剧是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意大利兴起,20世纪初中国引进了一些西方文化之时才对歌剧有所了解,并产生了中国的歌剧;歌剧是以音乐为主要表现手段,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她还对歌剧的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作了较为细致的讲解。
接着,龚教授开始对歌剧《原野》进行具体的赏析讲解。歌剧《原野》是中国民族歌剧的当代作品,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进入世界的优秀歌剧,由万方根据曹禺同名话剧改编,金湘作曲。它产生于改革开放后,那时人们思想得到了解放,受限较少。1987年7月25日由中国歌剧舞剧院于北京天桥剧场首演,到现在20多年已演出100余场,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都有媒体对它进行评论,德国评论家所说“作曲家写出了人类共同的情感”。万方还把她父亲曹禺的原著在过去舞台和银幕上删去的一些戏加以恢复,并尽量发挥歌剧的特色。龚教授还对作者曹禺作品作了一些介绍:《原野》本是青年农民仇虎的复仇与爱情的故事。原著留给人们更多的印象是“复仇”的“恨”的形象。而歌剧却省略了许多情节,把重点放在展示人物深层的心灵和感情上。鲜明地揭示出仇虎的恨来自他对被人霸占为妻的情人金子和对其惨死的父亲与妹妹的爱
原野《人生 人生
从自己的哭声开始
在别人的泪水里结束,
这中间的时光,
就叫做幸福。
人活着,
当哭则哭,
声音不悲不苦,
为国为民啼出血路。
人死了,让别人洒下诚实的眼泪,
数一数,那是人生价值的珍珠。
选自原野《人生》
8. 歌剧原野的剧情介绍
《原野》本是青年农民仇虎的复仇与爱情的故事。原著留给人们更多的印象是“复仇”的“恨”的形象。而歌剧却省略了许多情节,把重点放在展示人物深层的心灵和感情上。鲜明地揭示出仇虎的恨来自他对被人霸占为妻的情人金子的爱和对其惨死的父亲与妹妹的爱。歌剧作者们更借助音乐,把剧情推入了更高的诗的意境,以泼墨的诗情渲染了仇虎的怨恨与复仇。
中国北方大地,阴霾密布。在旧中国黑暗统治底层的冤魂发出凄厉的呼喊:“黑啊!恨啊!天啊!冤啊!”
第一幕:仇虎逃出蹲了8年的监狱,砸碎身上的铁链,回来寻找害得他家破人亡的焦阎王复仇。谁知焦阎王已死,其子焦大星又娶了仇虎青梅竹马的恋人金子为妻。金子在焦家被压抑得几乎窒息,她唱起了咏叹调《这一天长得永远过不完》。渴望能像鸟一样自由飞翔。突然,仇虎出现在了她的面前。
第二幕:金子与仇虎重叙旧情,过了10天甜蜜的爱情生活,不料被瞎子焦母发现。在焦母的淫威与大星的皮鞭下,金子奋起反抗,仇虎也站在焦母面前,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第三幕:焦母使用种种手段都不能动摇仇虎“父债子还”的复仇决心,金子却可怜懦弱的大星。经过一场激烈的内外交织的冲突,仇虎终于杀死了大星,并借焦母之手,杀害了焦家惟一的后代――大星的儿子小黑子。
第四幕:仇虎与金子逃向那“金子铺地”的美好地方,黑暗中却在林子里迷失了方向,仇虎也因杀害无辜而精神崩溃。漫长的黑夜终于过去,当他们听到充满希望的火车声时,侦缉队却围了上来。仇虎嘱咐金子“生个儿子为我报仇”,随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他倒下时,他奋力扔掉10天前砸碎的铁镣,喊道:“老朋友……我再不会戴上你,再也不!”铁镣的巨响在空中回荡。
9. 对新歌剧《原野》大家有什么看法啊
歌剧《原野》1987由中国歌剧舞剧院在文化部举办的第一届中国艺术节上首演,专当时即轰动京城属,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赞许,一举成为中国民族歌剧复兴的里程碑。20年来,这部中国歌剧精品在全国及国际乐坛相继上演并广泛传播, 国内外众多的文艺评论家和媒体在谈及该剧的巨大成功时,称《原野》为“震撼西方舞台的第一部中国歌剧”。在二十多年的中国歌剧创作中,像《原野》这样既能够取得国内外一致的艺术认同与好评,又能够经得起较长时间舞台考验的歌剧作品,少之又少。
10. 电影《原野》观后感1000字左右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