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歌的观后感
1. 说谎的山歌观后感作文
手捧一杯清茶,坐在阳台上,慵懒地伸个懒腰,闭上眼,任触手可及的阳光伴着风亲抚我的身体,惬意无比……
午后的阳光是温暖的。那并不刺眼的光束里,你可以享受轻风和阳光。享受那一丝温润给你带来的愉悦。阳光像是会渗透一般。透过厚重的冬衣,在你的肌肤上游走,直把人的心房也照得暖暖的。
午后的阳光是香甜的。多日连绵的阴雨把人的兴致都给浇灭,突然放晴后的阳光却又出现,让人不禁一喜。温暖的阳光过后,新的一年即将开始。阳光透过云层照射在身上,既有甜蜜的云朵的味道,又有大地的清新,不禁沁人心脾,让人在这个寒冷寂静的冬天的午后,多一丝温暖与愉快。
午后的阳光是静谧美好的。阳光滋润万物,却又不留一丝痕迹。来得悄无声息,走得静谧无声,那酥酥的感觉照在身上,感觉自己就像那糖块一般,在阳光下快乐得都快要融化了。令人惬意无比的阳光!
午后的阳光是回味无穷的。品一杯清茶,让茶的清香在口中弥漫,一直溢到心中。阳光的气息亦是如此,淡雅清新却又回味无穷,令人陶醉。在喧嚣的城市之中难得有一隅清静,就让阳光和清茶陶冶身心吧。阳光,抚慰的是身;清茶,陶醉的是心。阳光配清茶,身心愉悦。
午后。手捧一杯清茶。看的是景,陶醉的是心。时光虽在指尖与茶香间悄悄溜走,但回首人生,感慨这一生的淡雅清新,人生倒也足矣。
喜爱冬日暖阳,喜爱它的淡泊宁静;喜欢品茶,喜欢它的满口留香。人生若如这冬日暖阳,还有什么达不到的境界?
偶尔,回首这一路走来的坎坷,又想想那个午后在阳光下的沐浴,心中不禁释怀了。抛下本该失去的东西才不会患得患失。偶尔的停滞不前就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出发。这些原本对我来说虚无缥缈的东西如今被我所真正地立即。沐浴着这柔和的冬日暖阳,我,再次出发。
身后的一切在渐渐淡去,但前进的脚步却越来越坚实,前方的路也越来越明朗。我知道,是那冬日暖阳,照亮了我前进的路。
温暖灵魂的光芒,一次,足矣美丽一生。
2. 花儿山歌观后感怎么写
花儿山歌观后感怎么写?
观后感
山歌是中国民歌的基本体裁之一。
是指人们内在田野劳动或抒容发情感时即兴演唱的歌曲。它的内容广泛,结构短小,曲调爽朗、情感质朴、 高亢 、节奏自由 。分布在高原、内地、山乡、渔村及少数民族地区。流传极广,蕴藏极丰富。
泛指流传于高原、山区、丘陵地区,人们在行路、砍柴、放牧、割草或民间歌会上为了自娱自乐而唱的节奏自由、旋律悠长的民歌。
陕北:信天游
信天游,最能代表陕北民歌的风韵和特色。节奏自由明快,纯朴大方。句式结构随情随意非常特别。陕北信天游艺术手法上多用兴起,比喻后直抒衷肠,借景抒情,自由奔放,热情浪漫,曲调优美,琅琅上口。民歌手们随心所欲,托物言志,含蓄幽默,信马由缰地唱出来。在山野里唱,给大自然听,在崖畔上飘荡,给树木花草听,让她随风游走,于是又叫顺天游。表达就像陕北人的性格:直气、豪爽、豁达、干练。
3. 电影刘三姐观后感
我记事开始,我的母亲在家干活时经常能听到她唱起电影《刘三姐》中的唱段,从那时起多少对电影中的唱段有一些的耳濡目染;后来上小学后在学校的电影节中观看了电影《刘三姐》,使我对电影中情节与唱段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今天在音乐作品赏析课上有幸再次观看到了电影《刘三姐》,虽然其中的唱段、唱腔与21世纪受到西方流行音乐冲击影响下的现代社会有些不入流,但是个人认为其中的唱段与唱腔才是我国民族音乐的国粹,毫无修饰的天籁之音应该让现如今千篇一律、毫无个性的民族唱法歌手引起深思。
影片讲的是:
原在山上以砍柴维生的刘三姐因反抗地主,地主断藤落江想致她于死地,却不料刘三姐命福,在遇龙河上脚踩葡萄藤,手摇青竹搞,一路高歌痛斥地主,歌声传扬,被老渔夫和阿牛哥收留。
这事一传十十传百,千百里外的群众都知道刘三姐住在这里,纷纷长途跋涉赶来见她与她对歌,并邀请她去自己的家乡安顿生活,可谓百鸟朝凤。劳动人民唱山歌是生活中多么重要的事情呢,而那些一样能歌善舞的老百姓还是拜刘三姐为歌仙,刘三姐能达到这样的感召力,怎是因唱歌而已呢?看看刘三姐刚烈的个性,爱憎分明写在脸上,唱起歌来那不是悠扬婉转而是气宇轩昂直逼云霄,她随口骂来恶霸,听得劳作的人民可是解气。
以前的精神基本寄托在山歌上,刘三姐到了哪儿,她的精神随歌传播到哪儿,整一个成为农民反抗强权的领袖,是任何地方恶霸的眼中钉。于是当地的莫地主开始想方设法不让刘三姐唱歌,又不敢对她明枪明刀,怕的就是群众的暴动。所以便有了刘三姐与三秀才对歌的一出绝妙好戏,原来地主是不会唱歌的,那些读之乎者也的书生只会摇头晃脑,背着歌书,而你看刘三姐却张口就来,毫不思索,傲气俏皮,她的歌声、她的智慧全在艰辛的劳作和大自然的灵气中浑然天成。地主和秀才们斗不过歌,丑态毕露,民众得了胜。地主不甘心设计抓了刘三姐,可地主的丫鬟也是刘三姐的歌迷,出谋划策助她逃跑,外又有阿牛哥和群众们设局相救,刘三姐终于逃出虎穴,同阿牛哥在一起,漂流漓江,四处传歌。
就在那棵千百年的大榕树下,刘三姐向阿牛哥吐露心声,抛出绣球,情意绵绵的定情之歌《缠藤树》就这样诞生了……“刘:山中只见缠藤树,世上哪见树缠藤。青藤若是不缠树,枉过一春又一春。竹子当你收不收,笋子当留你不留。绣球当捡你不捡,空留两手捡忧愁。牛:连就连,我俩结交订百年,那个九十九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
好一个奈何桥上等三年。生死没有争个你先我后,对于九死一生的刘三姐,对于生死毫不知命数的阿牛,有的只是彼此在一起,以漓江山河为家,以歌为引。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或许刘三姐并不想当什么领袖,她只是拥有更为本真的锐气,可这锐气势不可当,歌声传遍天涯时,民众的心就更为坚定了,也更多了精神的慰寄。
影片取材于广西民间传说,主人公刘三姐是一位聪明、美丽的壮族姑娘,擅长用山歌来赞美劳动、赞美自然、赞美爱情,并用山歌揭露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而且继续不断在新的地方,用自己的歌声鼓舞民众,唤起大家与封建势力做斗争。影片创作者为刘三姐设计的山歌,朴素生动,具有强烈生活气息和浓郁地方色彩,符合人物性格,用歌而不是台词表达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影片是新中国第一部音乐风光故事片,片中悦耳动听的歌声与美丽的桂林山水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为影片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4. 说谎的山歌观后感字数500
《说谎的山歌》是一部苏磊执导的剧情电影,于2012年上映,电影给人们表现了高内考对于山里人的重容要意义。
电影讲述了一个在灾难面前,众人呵护即将参加高考的山村女孩的故事。山西边远的一个小山村巫家坝,突然发生了山体滑坡灾害造成了十几户人家的伤亡。
正在县里高中住校准备高考的林荒萍的家也遭了灾,她母亲被村民和军队从泥石流中救出时,恳求村主任巫永达,不能让林荒萍知道家里的不幸。
于是众人合起伙来,把这个噩耗隐瞒了下去,为了这个山村女孩可以放心高考,所有人掩住自己的悲伤,装出高兴的样子。
生活在山里的孩子们对山外的世界总是充满着渴望。而对于这些山里人来说,这个女孩有了他们这辈子都不可能有的离开山沟沟的机会,所以这个女孩就是他们的希望。
看过电影之后,生活在如此繁华都市中的我们,应该珍惜自己得到的一切,我们有最好的教学设施,我们有汽车接送上学,我们有好吃的好玩的,我们拥有了一切,却没有这种山沟沟里的决绝,我们没有他们的目标,没有他们勇往直前的勇气。
我应该学习这种精神,好好学习,好好利用自己拥有的一切,为祖国做出贡献。
5. 刘三姐读后感30
三姐》这篇课文主要以对话的形式讲述了刘三姐聪明伶俐、美丽动人。刘三姐不仅山歌唱的好,人品更好。她热爱乡亲,疾恶如仇,因此,深受乡亲们爱戴。刘三姐用山歌与财主莫怀仁及其走狗斗智,表现了刘三姐不畏权势、勇于斗争的精神,也表现了人民群众的英勇和智慧。
6. 学习中国民歌的感想!!
民歌具有人文研究价值,民歌是民族音乐的重要体裁之一,它直接反映一个民族的历史、社会、劳动、风土人情、爱情婚姻、日常生活;是人民生活的亲切伴侣,劳动中的助手,社会斗争中的武器,交流情感、传播知识、娱乐消遣的工具。也是认识一个民族的历史、社会、民风民俗的宝贵资料。民歌还是民族音乐基础:在我国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上,传统音乐的五大类是互相影响、互相丰富的。其中民歌最早形成,在其他传统音乐体裁的形成和发展上,民歌起着积极作用,许多歌舞、曲艺、戏曲和民族器乐的品种是直接或间接在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歌对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也有积极影响。民歌对专业音乐也有影响,在历史上,民歌曾哺育过文人、音乐家和职业艺人,今天仍是作曲家不可缺少的养料。“五四”以来优秀音乐家的许多经典作品都曾从民歌中吸取了营养。所以中国民歌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
北方与南方民歌的特点比较:
一,在语言特点上,北方民歌的字多、南方民歌的字少,北方咬字棱角分明、南方咬字细巧柔和;二,在节奏特点上,北方民歌速度快而紧凑、南方民歌速度慢而从容,北方民歌乐句短而呼吸应快速灵活、南方民歌乐句长而气息需深沉稳定;三,在润腔特点上,北方民歌断处多,南方民歌以连为主;四,在传情特点上,北方民歌字情多、南方民歌声情多,北方民歌用声真声多于假声,南方民歌假声成分稍多些。五,北方民歌是粗犷型的,南方民歌是小桥流水的。
民歌有三个特点:
第一,和人民的社会生活有着最直接最紧密的联系
民歌的作者是人民群众.是他们在长期的劳动、生活实践中,为了表现自己的生活、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的意志、愿望而创作的。在过去,劳动人民被剥夺了掌握文化的权利,不识字、更不懂谱,但他们却用口口相传的方式编唱着自己的歌曲,以满足生活的需要。如《长工苦》《揽工人儿难》倾吐了遭受欺诈压迫的长工的悲苦情怀;《绣荷包》抒发了少女对情人的思恋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打夯号子》、《川江船夫号子》等,表现了劳动者在与自然作斗争时的豪迈气概;《花蛤蟆》、《冬丝娘》等,唱出了儿童们游戏时天真无邪的性格。但“有假诗人,无假山歌”(明,冯梦龙)。民歌所表现的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是最真实、最深切的。
第二,民歌是经过广泛的群众性的即兴编作、口头传唱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无数人智慧的结晶
民歌的创作过程和演唱过程、流传过程是合而为一的.在传唱的过程中即兴创作,在编创的过程中演唱、流传,当然,传统民歌的创作和发展过程是缓慢的、自发的。
第三.音乐形式具有简明朴实、平易近人、生动灵活的特点。
民歌的音乐形式短小精干, 大多以乐段为基本结构单位,单乐段反复而构成分节歌的结构形式在民歌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民歌的音乐材料和表现手法都很经济、洗炼。民歌的音调大多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它与方言语音结合紧密,音乐表现很生活化,形式灵活、生动,没有固定的格律.善于变化.对各种不同的内容、唱词、演唱场合与条件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中国民歌的形成
我国的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厚的艺术遗产,远在原始社会,他就在热人民的集体劳动中产生了。只因没有文字与乐谱,当时的民歌无法完整的资料可考。《诗经》中的《国风》,收录了我国北方一百六十篇民歌,虽仅是文字记载,却足以表明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前六世纪,我国民歌以具有相当完整、成熟的艺术形式。几千年来,民革一直紧密地伴随着人民,表达着他们的思想、意志,记录着他们的历史,哺育着历代文艺家。汉魏六朝的“乐府民歌”。唐宋的“曲子词”元代的“散曲”、“小令”,明清以来的“歌谣”、“小曲”……就是民歌这汪洋大海留存下来的几颗珍珠。他们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上放射着不灭的光辉。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民革也随之走上了新的历程。这时期产生了大量的新民歌,他们在各个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
在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生活方式、劳动方式的影响下,民歌形成了题材形式、风格色彩、表现手段、艺术经验、音调素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它有许多分类的方法。
从题材内容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反映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反映生产劳动的;反映爱情、婚姻的;反映日常生活的;逗趣、启智的;歌唱传说故事、人物新闻、景物古迹的等等。
从题材形势来看,大致可分为:号子、山歌、小调、舞歌、风俗仪式歌曲等。近半个世纪产生的新民歌中,又出现了进行曲和颂歌两种新的题材因素。从风格色彩来看,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各民族的民歌都以自己独特的风格特征丰富着祖国音乐文化的宝库。在一些人数多、居住地域广的民族,如汉、藏、蒙、哈萨克、维吾尔、壮等,还可以按照不同的地方特点再行细分。
众所周知,戏曲、曲艺、民族器乐等其他类别的民族民间音乐都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专业音乐创作也离不开民歌的滋养。而它们又以各自的艺术特点和专业技巧丰富着民歌的内容,提炼这民歌的形式,给民歌的发展以积极的影响。
我国各民族、各地区、各时期的民歌有如绚丽的白花遍野盛开,美不胜收。这里介绍的不过是民歌中的沧海一粟。
7. 刘三姐观后感
大家知道是谁唱的“春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滩险弯又多”的这两句歌词的吗?呵呵,不错,她就是大名鼎鼎的——刘三姐!
今天下午,我们一起在教室里观看了《刘三姐》。刘三姐不仅聪明伶俐、美丽动人,而且还有一副美妙的歌喉。可是,她因为揭发了几次莫财主的阴谋诡计,而成为了莫财主的眼中钉,肉中刺。不过坚强的刘三姐并没有被他的势力所压倒,而是勇敢地用山歌来对付他:
一天,刘三姐随着村里的女人去茶山上采茶,她们边采茶边唱山歌,不一会就采了很多筐的茶叶。这时候,村里的男人都干完了活,刘三姐她们也采完了茶叶。于是,他们又你一句,我一句的唱起了山歌。
正当他们唱到高兴的时候,猎人阿牛漫不经心的一扭头,竟看到了莫财主正往这边来了!大家都非常慌张,因为谁都知道莫财主是个非常非常坏的大财主。可是刘三姐并不慌张,就站在原地等着他们接近。大家都很不解,可是看到刘三姐那坚定的眼神,大家也都不知不觉的不慌了。
莫财主走到了他们跟前,莫财主听了管家对刘三姐的介绍后,开口就说关于茶山的事——要是想采茶,就不能唱山歌。要是想唱山歌就不能采茶。采茶是自己生活的命根子,养家糊口全靠它了。而唱山歌也必不可少,该怎么办呢?正当大家左右为难的时候,阿牛的父亲站出来说:“茶要采!山歌也要唱!”
莫财主听了,气急败坏,命人在他们面前的土地上插上了写有“不能在此采茶”字样的牌子。大家看了后,都非常吃惊,可又没办法反抗,只能摇头叹息。这时,刘三姐挺身而出,带着大家唱起了优美的山歌。这下大壮了乡亲们的志气,灭了莫家的志气。大伙蜂拥而上,拔起来了哪些牌子摔成两节,把莫财主赶出了茶山。
莫财主被赶出茶山后非常不服气,心想竟然被那些小小的山歌给赶出了茶山。于是他找来了当地的三个秀才来给刘三姐对歌,结果还是被刘三姐“骂”的狗血淋头,狼狈而逃。
看完了电影,我觉得刘三姐是一个仗义执言的人。她用自己的山歌,帮助百姓打败了权利浩大的财主,大涨了乡亲们的志气,灭了财主的威风。
一次下午放学,我们都写完了作业,来到了篮球场上打篮球。因为敌我实力悬殊太大,所以本大虾自告奋勇的拖住对手,为队友争取时间投球。果然,一开始我就用这种方法拖住了几名对手,为队友争取了很多有利的时间。别看只有一会会,可这一会会也是很重要的。不一会,我们队就连投进了两三个球,这多亏本大虾的功劳啊!
这就是我看《刘三姐》的观后感,怎么样?不错吧。
8. 电影《刘三姐》,2000字观后感。
主人公刘三姐是一位聪明、美丽的壮族姑娘,擅长用山歌来赞美劳动、赞美自然、赞美爱情,并用山歌揭露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她唱出来的不仅是山歌,还道出了老百姓的心声,唱出了人们心中的爱与恨,喜与悲。刘三姐流落他乡,但是还是受到了众乡亲的热情接待,并把她好好的安顿了下来,招来了五湖四海的乡亲来会歌。从影片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只要自己真心付出,那么五湖四海皆朋友。她遇事机智勇敢,视同为老百姓人们如亲人,对财主敢怒敢言,极恶如仇,心中充满了反抗精神。想到这里,刘三姐的英雄形象浮于眼前。刘三姐的歌声清脆,甜美,宏亮有韵,如桂林的江水一样的透澈澄明,如桂林的山一样壮美。哪里有刘三姐,哪里就有歌声。刘三姐的歌声打动了村民,更唱出了村民的心声,电影一开始,三姐就用自己的歌声吸引了老汉,在看到阿牛跳下河捉鱼,三姐面带娇羞的唱歌,从而和阿牛一见钟情,体现出三姐的小女子情怀。财主知道三姐在渔家落户,于是派莫管家去捣乱。结果被李老汉一只山歌讥讽。莫管家问三姐认不认识莫老爷时,回答的歌声也令我记忆深刻.刘三姐用歌声讽刺地主,唱尽心中不平事:“不种芝麻他吃油,不种桑田他穿绸,穷人血汉他喝尽,他是人间强盗头。”这些犹如锋利的尖刀一般的词语配合铿锵有力的旋律,把刘三姐对财主恨之入骨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把地主阶级剥削劳动人民的丑恶嘴脸表现得入木三分。下一段是三姐等人上山采茶,歌声欢娱,语调轻快。后来阿牛等一起来对歌,气氛欢快,就从这件小小插曲中,就看出山中村民的淳朴、对山歌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希望,就几曲山歌就感到很满足。却不想可恶的财主连这一点点幸福就不给予,引得村民悲愤反抗,反抗财主时村民唱的歌曲悲愤疾苦,体现出村民在财主的压迫下生活的穷困潦倒与艰辛。莫财主为了禁止刘三姐和乡亲们唱山歌,请来秀才相助。三姐的二哥担心三姐的安危,坚决反对,但是三姐确相信自己能赢,虽然会让哥哥担心,但是为了村民和自己能继续唱山歌,也一定要去。三个秀才狗仗人势、自以为是、愚钝自大,刘三姐用犀利的歌曲挫了秀才的锐气,嘲笑财主,把莫财主气得跌下河。“唱歌不怕头落地,阎王殿上唱三年,唱起山歌胆子壮,过了一滩又一滩”刘三姐道出了她的心声,可以看出刘三姐为了唱歌连死都不怕,唱山歌是刘三姐的追求,也是她表达情感的方式,莫财主在对歌失败后,心存不甘,又出毒计,把刘三姐抢到家中百般威胁,刘三姐坚贞不屈,阿牛勇敢地闯进莫家将刘三姐救走,莫怀仁带领家奴乘船追赶,百姓帮助刘三姐逃走。从莫府逃出后, 刘三姐和阿牛用山歌表白了彼此心,刘三姐以藤和树作比喻,勇敢地向阿牛哥表白:“竹子当收你不收,笋子当留你不留,绣球当捡你不捡,空留两手捡绣球。”刘三姐用明亮透彻的声音,大胆地表露了自己的情感。但是当阿牛接到三姐抛出的绣球后,歌曲的节奏立即变得欢快明朗起来,表达了两个相爱的人对爱情终始不渝的情感。影片的最后阿牛唱出了他对爱情坚定执着:“风吹云动天不动水推船移岸封建官府下令禁歌,刘三姐带领乡亲们用歌声进行反抗,但在封建黑暗势力的压迫下,刘三姐被迫离开。但她继续在新的地方,用自己的歌声鼓舞民众,唤起大家与封建势力做斗争。首首山歌,有爱,有恨,有喜,有悲,所有的情结凝聚动听沁人心底的旋律。对世事的不公的反抗,与命运抗争的精神,让刘三姐的形象在我的内心深处留下了不可抹灭的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