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观后感
1. 《证券分析》读后感(转)
[《证券分析》读后感(转)]面对证券市场,投资者犹如身在波涛汹涌的大海的渔夫,多少次满怀希望地洒下大网,收网时却只能是失落地望着那仅有几条小鱼翻腾的船舱叹息;又好似跋涉在漫无边际的沙漠的旅人,远处忽见哗街闹市,欣喜走近,却发现不过是海市蜃楼,黄沙依旧,无限惆怅;就像徘徊在枝繁叶茂的果园的采摘者,一心想要找到最大最红的那个苹果,可当夕阳拉长他的影子时,仍是两手空空,茫然不知所措…投资者是多么迫切地希望有一个指南,能够引导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啊,《证券分析》读后感(转)。这个指南,只需要一些不是很复杂的概念、方法和原则,就能使投资者们冲出重重迷雾,来到灿烂的阳光下。然而在现实中,有关如何投资的书籍,可谓是汗牛充栋,书山无路,要找一本可以作为指南的书,似乎比找一只能赚大钱的股票,更为困难。幸运的是,价值投资流派的创始人,美国"华尔街教父"格雷厄姆就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能在证券市场对弈搏杀的指南。被誉为投资者圣经的《证券分析》就是这样一个指南,它指出了一些投资中的不是很复杂的概念、方法和原则,能帮助投资者找到通往成功彼岸的道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就是格雷厄姆的学生,他评价说,"格雷厄姆为选股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而在此之前,选股与赌博这门伪科学毫无区别。投资业没有他就如同共产主义没有了马克思--原则性将不复存在。"推崇之情,溢于言表。在巴菲特的书房里,图书堆积如山,可是只有《证券分析》是他极为珍惜的极少数的几本书之一。他说,"即便我今天是第一次读到它们,仍会感受到其巨大的价值,书中的智慧历经岁月磨砺而毫不褪色。"《证券分析》作为价值投资的经典奠基之作,在大萧条之后的1934年首次出版,历经七十多年,长盛不衰,极大地影响了投资思想的发展。在这本书里,格雷厄姆强调,股票价格背后的"内在价值"是股票投资的基础。他指出,内在价值是一个难于把握的概念,一般来说,它是指一种有事实--比如资产、收益、股息、明确的前景--作为根据的价值,它有别于受到人为操纵和心理因素干扰的市场价格。格雷厄姆将股票估值方法的重点放在确定的信息上,关注的是公司的现实价值,而不主张过多的预测。进一步地,他认为,所谓"市场的判断永远是正确的,股票价格就等于股票价值的说法"是不正确的,"股票市场不是一台根据正确的内在价值而精确地、客观地记录其价值的计量器,而是汇集了无数人部分出于理性,部分出于感性的选择的投票机"。他不主张用以供求决定的股票价格来代替公司的基本价值,明确指出了股票价格中包含的非理性因素,从而奠定了价值投资的理论基石。对于投资和投机,格雷厄姆作了系统的阐述。他说,"投资就是指根据详尽的分析,能确保本金安全和满意回报的操作。不符合这一标准的操作就是投机。"投资和投机的实际区别在于他们对股价运动的态度,投机者主要是为了获得资本利的,投资者的兴趣在于适当的价格取得和持有股票,市场波动只是为投资者提供了廉价买进的机会。格雷厄姆的投资概念,强调买价的重要性。他提出,一只股票是否值得投资是与其价格紧密联系的,某种股票在特定的价格上有投资价值,而在另外的价位上可能就变成了投机工具,这种思想表明了格雷厄姆对股票价格所表达的信息的不信任,读后感《《证券分析》读后感(转)》。不仅如此,格雷厄姆的投资概念还包含了组合投资、长期投资和控制投资等当今投资界广泛推崇的基本思想。对于投资方法论,格雷厄姆总结了一套注重长期投资表现的主动投资法。他提出了数量化投资的证券分析方法,强调以企业内在价值为中心进行分析。他认为证券分析在投资领域是不可或缺的,它包含三个基本功能,即描述、选择和评判。描述性功能包括罗列同一证券的相关重要实施,并以一种一致、明了的方式表达出来。选择功能决定是否购买出售持有特定证券,其分析重点在于计算股票的内在价值、判断投资者的"安全边际"有多大。评判功能则侧重对公司会计制度、管理、资本结构、股息政策,甚至还包括公司是否持续经营或出售作出判断,其实质是对公司治理的判断或建议。格雷厄姆强调,价值投资者应注重对公司的资产负债,损益,股利、资本结构、分红记录、营业统计等量化因素的分析,"量的因素"研究资料的主要来源是公司的年报、财务资料和各种官方报告等可靠的信息来源,而不能依据推测和道听途说。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理论,对投资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中国的投资者来说,这本投资的指南,同样有着巨大的帮助作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推出了《证券分析》第6版中文版,对于中国的广大投资者来说,是个好消息。第6版全新演绎,新增了200页值得期待的内容,10位当今华尔街最知名的基金经理人撰写了各章导言,并结合自身优势进行了深度剖析。曾经,面对书店里不计其数、鱼龙混杂的选股投资的各种书籍,中国的广大投资者往往不知所措,焦急万分。而现在,《证券分析》犹如黄沙中闪闪发光的金子,脱颖而出,告诉投资者在证券市场对弈搏杀的原则和方法,成为投资者的绝佳指南。中国即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却与总体经济在全球的地位很不相称。当今的中国金融市场,体制不完善,投资者较为浮躁,投机气氛还比较旺盛。但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我们依然可以找到市场发展的规律性逻辑。正如格雷厄姆在书中所说,"从长期来看,市场是称重机;从短期来看,是投票机"。此话与马克思所说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有理由相信,尽管市场现在仍普遍崇尚投机,但从长期来看,随着价值投资理论的深入人心,将会有愈来愈多的投资者追寻公司的内在价值,对上市公司的研究将不断地深入。在当今的中国金融市场,应该积极倡导的就是价值投资理念。严格地说,中国很多的投资者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投资者",而只是"投机者"。正如一个笑话所讲的,如果我们把通过短线操作进进出出的投机者也看做是投资者的话,就像是把不断发生一夜情的爱情骗子视为烂漫的情人一样,是极为荒谬的。中国的证券市场需要的是真正的投资者。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经济高速成长,大量企业崛起,证券市场日渐发达,广大的投资者应该摈弃投机赌博的心态,树立与证券市场一起成长的意识,形成价值投资意识。以深圳发展银行和苏宁电器为例,如果投资者做价值投资,与公司一起成长,持有收益可达二十多倍以上。()〔《证券分析》读后感(转)〕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2. 如何由10万变成1亿(读后感)
[如何由10万变成1亿(读后感)]如何由10万变成1亿(读后感)作者:快乐生活如何由10万变成1亿(读后感)【前言】3次机会与1000倍的收益对于一名投资者而言,15年赚1000倍应该是非常罕见的吧,1万元起步就是1000万元,10万元起步就是1亿元,听起来更像是天方夜谭,如何由10万变成1亿(读后感)。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目标进行分解,如果是每5年赚10倍呢?这就并非遥不可及了。(俺也有一个五年十倍,50W变成500W,实现财务自由的梦!再往后,我意淫着一半买门面,不在为五斗米折腰,然后拿另一半做一个走遍万水千山的自由投资人,第二个五年规划"五年五倍"便OK了!)经济有周期,股市亦然,从中国和全球股市的历史来看,每5年往往是一个较大的牛熊周期,而这期间往往酝酿着10倍的机会。且不说2003年到2007年间,多少个股股价涨幅有几十倍,即使在2009年这样的小规模反弹中,也有中恒集团、四创电子、古井贡B等股价涨幅在10倍以上的公司,问题是很多人碰到了鱼身,却无法从鱼头吃到鱼尾。(严重同意轮回说!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市场参与者是一群乌合之众,群体人性的疯狂造就了物极必反的轮回!事实虽然如此,但问题的关键是你如何能把控好牛熊转换的节奏,更为重要的是你如何练就伯乐那双慧眼!或许中长期投资手册可以帮我把握一下牛熊的转换,但想要拥有伯乐那双慧眼,我还需努力,努力,在努力!先从财务报表学起吧。)查理芒格说,对于一个高明的投资者而言,一生中即使只有20次投资机会,一样可以富可敌国。15年赚1000倍,也许我们只用3次足矣,问题是如何去寻找、识别并把握这样的机会。拥有这样的办法,恐怕比什么都强。(你是一个适合投资的人吗?我曾无数次这样问自己,是的,我是!我是一名合格的投资人!我会坚定的按照自己的目标走下去!哪怕途中有艰辛、困苦、凄凉、冷眼、嘲笑,我照样一无返顾,人是需要点精神的,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梦,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必须要提前进行一个听起来有点沮丧的插话:对于95%以上的个人投资者而言,不可能拥有执行5年10倍计划的技术和艺术。有资产实力的客户,可以寻找拥有这种理念和能力的资产管理者;而普通投资者不妨去寻找拥有10年10倍机会的基金(历史上大把10年10倍的封基,开基中也有华安宏利、嘉实增长、兴业社会这样的品种),20年100倍,也足以凭借投资而富裕。(话虽沮丧,但是事实。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曾经努力够,将来也不会后悔!但我有一个不同观点,我不会把实现梦想机会任由别人摆布。)但是如果您是一个在25岁拥有10万可支配资产的有志青年,希望在40岁实现财务自由而退休的话,并拥有强大的自信的话,那就来吧!(小弟今年30,拥有50W可支配资产,也算是有志青年吧,我相信自己,我来了!)【逻辑】10倍从何而来?我们来继续做算术题:如果把10倍做进一步的拆解,可以拆解为4乘以2.5。这代表着什么呢?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家公司的股价是10元,市盈率为10倍,业绩为1元;如果在5年后,这家的公司的市盈率变为25倍,业绩变为4元,股价就变为100元。(我从小对数字敏感,从初一到高三当了六年数学科代表,但仍惊讶于该博主化腐朽为神奇的10倍拆解法!相比而言,自己的拆分显然有点形式主义了,中看不实用。我将五年十倍,拆分成年均增长58.5%,显然处在一个轮回市场中,这样的业绩是不可持续的,有点形式主义了,如果硬是要用这个来衡量年度业绩,显然是庸人自扰。余主席那天也在开导我:不要计一年得失,三年不涨,一涨吃五年!看来,姜还是老的辣,年轻人仍需励炼!)也就是说,如果在一个五年周期里,我们找到一家公司净利润增长3倍,估值增长1.5倍,就能够实现5年10倍的计划。所以,第一是要找到利润高速增长的公司,第二要在估值较低的时候买入。(我找到了吗?996算吗?我不确定!996当前的优势在于:所处的行业发展空间足够宽广,而且行业处于成长初期,有重组整合做大做强的预期;当前的劣势在于:公司面临着一个过度竞争的市场,毛利大幅下滑,公司竞争壁垒不高、可复制性强,公司市场份额在萎缩,公司的重组整合存在不确定性!优势与劣势都有待进一步跟踪,我还要去继续找寻,找寻传说中的千里马)5年增长3倍,只要求公司净利润保持年复合增长在33%,A股中还是有不少公司可以达到这个标准,难度在于估值的把握。看A股的历史,整体的动态市盈率可以高至超过100倍,而低至不到20倍,所以买入点很重要。(一轮牛熊转换,自己有着深刻的记忆。从6124至1664,自己一直活跃在战斗中,虽然小有展获,但却形成了熊市思维。1664到2100再到1800,一个震荡,早就逃之妖妖,且沾沾自喜,认为又一次短抄成功,这便是熊市思维。执行中期交易系统,可以让我克服熊市思维,把握相对不错的买点;但在震荡市中,则会让自己左右煽耳光,还好这耳光不太重,不至于伤到自己。)而净利润的增长率和估值又是相辅相成的,当一家企业在股本未扩张的情况下,净利润持续高增长,往往所享受的估值水平也会上升,出现股价连续飙升的"戴维斯双击"。作为价值投资者,我们就是要寻找并牢牢把握住"戴维斯双击",而非相反。【关键】如何找到伟大企业5年10倍投资计划的核心在于,要求企业业绩连续高增长。首先从连续这点来看,在强周期行业中找这样的机会是事倍功半的,在消费股中寻找是王道(张裕、云南白药、古井贡、上海家化都是好的例子)。(在市场中战斗了2年多,现在回头再看看大师们的思想,不得不佩服大道至简!人有时候就是怪,非要有切肤之痛才会知道锅原来是铁打的。巴老一直告诉我们最佳的投资标的是有护城河的日常消费品,而我却于獐子岛、伊利失之交臂,尽管我曾在历史低位买过他们;林老一直告诉我们,选择小盘、小盘、小盘,独一味、鱼跃医疗,我却同样没能拿到最后。其实什么样的股具有"长牛"特质,大师已经说的太清楚了!)以上企业有以下共同的特点:第一、企业所在行业处在一个快速成长期(例如10年前的地产业,5年前的家电连锁和如今的医药行业);(期货行业正处于一个快速成长期,因为成熟的期货市场,金融期货/商品期货=4/1,而我们的期货行业金融期货才刚刚启步。)第二、销售收入稳步扩大。拥有竞争优势,企业在行业中拥有定价权,所占的份额是连续扩大而非缩小(例如万科、苏宁等);(可惜996核心竞争优势不明显,昔日的光环已不能转化为定价权,只能跟随行业的过度竞争而降低产品毛利,市场份额目前也在萎缩中。)第三、随着销售额的增加,公司毛利率可以保持并得以提升;净资产收益率稳步增长。我们允许企业圈钱,但是圈钱后的资产收益率不能下滑,否则对老股东就是一种伤害。(996目前尚还看不到其核心的竞争力,因此毛利提高也无从谈起,一切都有待进一步追踪)第四、企业管理者有企业家精神,并对股东权益敏感(实施了股权激励等措施)。一个简单的办法是,多看看公司在年报中的经营目标并看看之后的实践。一个伟大的企业家应该有足够的前瞻力和执行力,而不是朝三暮四。(姜系给我的感觉是,虽有前瞻力,但执行力差远了,做事考虑不缜密,多次伤害小股东感情)第五、公司的盈利模式应该稳定且易于理解。就如巴菲特先生的"钻石搭档"查理芒格所言,一家不易理解的公司不值得持有它。另外,易于被理解的公司更容易被后来的投资者追捧,而快速实现股价的上扬。(2009年以来,新能源、新技术企业走势很火爆,但是真正理解这些技术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996的赢利模式到是易于理解,而且未来增长也是可期的,但关键是增多少的问题?月亮很美,但始终离我们太远了!)第六、公司要便宜。看估值也要看市值。银行股的估值是很便宜,但是一个10倍PE,3000亿市值的企业股价涨10倍;显然比一个20倍PE,30亿市值的企业股价涨10倍的几率小得多。(996的PE很高,其中包含了重组预期,但从市值来看,具有优势,试想一个市值200-300亿的期货龙头股怎么也不为过,瞧,人家中信市值早已上千亿!)尽管这样去选择公司很难,但是相对于预测货币政策、资金动向、机构行为而言,也许是更容易的事。平时多和一些价值型的投资者朋友交流,也是一种互相启迪的模式。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我们可以向高手问股,但是不妨多问问或者自己研究下,所问到的公司是否符合以上6条法则呢?(能穿越牛熊周期的好股,少!太少了!用上述6条标准衡量996,显然996目前还不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好股!消费+小盘往往是出长牛的发源地,自己仍要努力去寻找下一个消费股)【考验】人性的障碍选股是技术,买卖却是艺术。前者固然不易,却可以凭时间来锤炼;后者却看性格和天赋。(我的理解恰恰相反:选股是艺术,买卖却是技术!技术可以学习,然后基于概率编制技术标准手册,实施标准化操作,用来克服人性的弱点。而选股却是一种模糊的艺术,他存在不确定性,他代表着你的视野与前瞻性)人性的弱点,让我们在执行5年10倍的过程中会遇到三大考验:第一,如果买入后,公司股价不涨反跌,该怎么办?第二,如果又有一家"珍珠公司"出现该怎么办?第三,股价已经涨了3倍了,是不是该见好就收,或者做个波段?(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格式化,按《交易手册》执行操作,帮助自己克服人性的弱点,逐步提高知行合一指数,目前自己的知行合一很低很低!)这三大考验之所以会让我们对投资产生疑虑和动摇,其实都可以归结于一个主因:我们对自己所投资的公司及其成长模式和方向并非真正的理解,所以轻微的风吹草动或者说诱惑,都可能动摇我们的初衷。所以,对于"5年10倍"计划而言,必须只能投资自己熟悉并经过深度研究的行业和公司,同时研究的深度应该达到并超越市场平均水平才能获得超额收益。(是啊!曾经的一个个情人早已一飞升天,怪只怪自己是个"叶公",读后感《如何由10万变成1亿(读后感)》。真正的理解所持有的公司,没有捷径,只有靠自己花时间对公司的基本面进行研究与分析,这块也是未来1-2年内,自己提高的一个方向!)如果对所投资的企业的方向看得很清楚的话,我们再面临考验的时候就会从容很多:第一,如果当时买入的理由没有变化,股价下跌我们应该高兴,因为我们可以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入;记住我们的操作周期是5年,而不是5天。第二,如果中途出现可供替代者,我们同样要考虑其成长性、安全边际是否更为优异,如果答案为否,我们没有必要去增加自己的研究负担,因为我们要做的只是找到一颗珍珠,而非去寻找全部的珍珠。(实践证明,作为一名个人投资者,跟踪企业的能力的5到10家,否则是另外一种摊薄)(持有996的日子里,让我意识到一颗珍珠往往有赌博成分,3-5颗珍珠是比较理想的一个组合。假设这其中有一颗假货、也并不影响自己的达成目标。)第三:当股价如期大幅上涨之后,突然遭遇了大幅下跌,该怎么办?当经济出现周期,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我们是否需要回避风险?要战胜这个考验,我们必须要相信,好的公司是可以战胜周期的,优秀的管理层会利用经济的波动加速发展而非相反。例如沃尔玛在股价实现数千倍上涨的过程中,中间同样遇到过大幅下挫的情况,如果我们将时间拉长,这些波动其实都可以淡化。(我不否认这是一种大师级的谋略,但现阶段我对此不感兴趣。对于中期趋势的变化,我会根据手册对仓位进行标准化操作,当然这是以周线为级别的,往往是以月为周期的。因为我认为中期趋势是可以被利用并发挥效用的。记住巴菲特所说:股价的涨跌并不是我们做出投资决策的理由。当然,如果我们的确通过实战拥有了波段操作能力,并在实践中证明可以战胜市场的话,我们也不排除波段操作。但这种波段,应该起码是以月为周期来计算。【行动】找到你的圣杯王阳明说,知行合一,知易行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圣杯(交易法则和纪律),并不断完善,是践行5年10倍计划的关键所在。路注定是布满荆棘的,我们希望做的是少走弯路。(我已初步建立了自己的交易手册,并在不断完善,目前存在两个改进方向:一是当资金面处于中位时,执行手册往往会面临自己左右煽耳光的尴尬,还好对自己伤害不太大,但如何去减少煽耳光概率是日后改进手册的一个方向;二是如何提高知行合一指数,目前自己这方面显然是差劲的,说到底还是人性在做怪,持续改进吧)投资实践显示,充分理解"安全边际"、"触发时机"、"长期跟踪"这些概念并灵活运用是必要的。安全边际和健全心态芒格说过,如果你不敢满仓的股票,那就一股就不要买,如果不敢持有一年,那就一天就不要拿!且不谈论是否能赚钱,要让一个人把全副身家压在一项投资上,相信他最基本的要求是"不亏"。但能做到不亏的只有"现金",股票这类风险资产,我们只能追求相对安全。从经验中来看,人们说到安全边际,是指估值的安全。但我要说的,安全边际第一步是要资产的健康。很多人总是喜欢说,"今天亏了一部车"、"昨天赚了一个洗手间",这种观念和导向是非常错误的,要是巴菲特或者盖茨天天这么想,早就抽风了。一位成熟的投资者,必须做到把投资和生活有效隔离,这样才能不会被市值的波动影响了心情进而影响了投资决策。(我常常在想,我们很多人买房子,也为的是投资,但却从没见一天到晚盯着房价波动的人,而是买了之后都是闲庭信步,等着慢慢升值。那么,为什么抄股我们不能有这种心态呢?)举一个例子,一个家庭资产200万元,每年工资扣除支出结余20万元的投资人,拿出60万元投资,设立35%的止损线。如果严格执行止损,那最大的损失就是一年的收入,即使连续遭遇3个跌停板,也不会对生活造成什么冲击,完全可以泰然处之。反之,一个家庭资产60万元,年收入结余6万元的人,借款60万元炒股,一个跌停板可能就伤筋动骨了。对于5年10倍计划来说,10万元的本金就可以再15年后创造亿元的财富,我们不必要铤而走险。李嘉诚说,"散户不要炒孖展",也是金玉之言。(相比而言,我算是比较激进的了,我没信心15年1000倍,因为"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给自己的目标是五年十倍,实现财务自由,所以我出拳要重点,当然前提是不借钱抄股,即便亏了本,不能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质量。)第二层意义上的安全,就是估值上的安全。物美,也要价廉。但是怎么样才算便宜,这就见仁见智了。不能说破净的钢铁股比100倍PE的网络便宜。对于成长股来说,多用PE和PEG,市销比等指标,参考历史估值、行业估值、海外比较等等。价廉多出现在熊市的中后期,例如丽珠B这样主营连续20%以上增长的医药股,也出现过跌破净资产的情况,这就是明显的低估了。而产业资本的回购,也是低估的一种表征。(个股估值上的安全太难把握了,到是大盘估值上的安全相对好把握点,在熊市的中后期克服熊市思维,买点打折商品才是最实在的行动!)买入时机和节奏遇到了一家心仪又便宜的公司,在动手买入之前,应该先回答这么几个问题?1、为什么好公司会有这么便宜的价格?是熊市导致的盲目,还是自己的判断可能会有误差?公司是否存在未知的重量级利空?2、买入之后可以忍耐多久的不应期?买入后可以忍受多大幅度的亏损?3、计划用多大仓位买入,一次性买入还是分批买入?存在即合理。便宜一定有便宜的原因,对于公司的判断市场上总是有分歧存在,分歧从产生到消失,影响着股价的变化。投资不能盲从,也不能太自负,找到便宜的原因,和对公司价值的判断进行比较,如果相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问题,那就放心去做。股价的走势受估值影响大,但估值最终决定于业绩,对于一家正处在业绩释放期的公司,我们更要担心的是错失爆发机会而不是被小幅套牢。反之,如果买入半年之后,公司股价持续不涨,而业绩也没有如期兑现,那就必须做自我检讨了。我们可以用3个月来忍耐股价的下滑,但是不能用3天来忍耐没达到你预期的管理层。我们不必苛责买在最低的位置,这是技术派的目标,但我们要避免一买就被严重套牢,对于明显下跌趋势的个股,采用分批买入的方式比一次性买入更为合适;而在底部盘桓很久,开始走出上升通道的,则相反。当然,实践上的经验会让我们更容易听到"扳机"的声音,减少等待的时机。例如,古井贡B,从2008年底2.4启动,2年涨了近15倍,一个关键的触发点就是换了股东,随后业绩爆发,股价也做火箭。在解答第一个问题的时候,如果我们找到了低估的原因,而这一原因开始改变的时候,要抓家时间上车了。再举一个例子,即使处在东部华侨城的旧厂房未重估,康佳B依然破净,市销比是同行的1/5,这是明显的不合理,但是从PE上看,又是合理的。这就是分歧所在,问题在于管理层没有释放业绩的动力,如果动力源出现了,纠偏就会开始。这样的情况,适合小仓位买入,保持持续的跟踪,等待机会。在橄榄树下徘徊,期待遇见你,在你最美的那一刻。■仓位管理和集中持仓经常会听到有人兴高采烈地说,今天我有3个股票涨停了!敢问这位神仙,您一共买了几只股票?涨停股票仓位占比多少?整体盈利率多少?好股不求多,一只足以!买了10只股票,3只涨停的收益也许还比不让满仓一只涨幅5%的股票。市场上有两种极端,因为研究不深入或者不自信,通过分散持仓来规避风险,要么不甚知之但孤注一掷。但大部分个人投资者的误区是前者,为什么不敢重仓甚至满仓一只个股呢,因为有心理障碍:害怕判断有误净值快速蒸发,或者担心错失了其他机会。要意识到,分散持仓不能分散系统性风险(例如530),同时分散持仓在分散个股风险的同时,也在拉低收益率。对于重仓某只个股,可能失去的其他投资机会,正如前文所说,我们要找的的是最美的那颗珍珠,而不是找珍珠项链!如果喜欢分散投资的话,那就去买基金吧!(关于买卖时机及仓位管理,我会按照《手册》去标准化操作,不用太过纠结!)开始可以用操作纪律来解决这种心理障碍:一只有潜力的"珍珠"但"扳机"还没有响,上1成仓位;低估原因被解决,扳机叩响,加到3-4成;业绩陆续释放,上升通道形成,安全垫够厚加到5-7成。(我的看法不同:当不确定性变成确定性,剩下的也只有鱼尾了,而我需要的是鱼身)5年10倍计划,是要找自己熟悉并经过深度研究的行业和公司,研究深度要达到并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真正好的公司,可以满仓买,甚至借钱买!这个机会只给眼光和胆量俱全的人。(真正好的公司,可以满仓买,甚至借钱买!这是一个伪命题,反对借钱买股票,会死人的!)持续跟踪和卖出时机不少人碰到过5年10倍的公司,但是没有走完全程,50%就下了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持续跟踪的能力,对于公司的成长和兴衰,心里没谱。要么割肉就跑了,要么大涨之后守不住之后再也没买回来。如果公司董事长是自己的叔父或者铁哥们,长期跟踪是很便利的,但这有内幕交易的风险,也不适合绝大多数人。巴菲特和芒格都不喜欢调研,但他们依然对于公司的变化洞若观火。如果是一个勤奋而又不笨的草根投资者,阳光下的利润,已经足够赚了。有以下方法可供借鉴:1、定期浏览公司主页,关注领导讲话和媒体报道透漏的经营目标。我们来看个例子,2010年9月9日,深圳特区报报道,《深圳市zf与中国医药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提到,"昨晚,深圳市zf与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在五洲宾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医药研发、医药流通、医药生产、医药综合服务四个领域加强合作。深圳市长许勤、副市长袁宝成,中国医药集团董事长宋志平、总经理佘鲁林等出席签约仪式。"(红色字表示这是党报的通稿,要经过审查或发表的,不是信口开河的股评)"据悉,中国医药集团和深圳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双方首个大型合作项目--深圳一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自2004年完成股权交割以来,经营实力和经营业绩得到了长足发展,年销售收入从当初的15.7亿元,到2009年突破100亿元,增长6倍多,今年计划将突破130亿元,并力争"十二五"末销售规模达到1000亿元。目前,该集团在深多个项目也即将开工建设或启动规划。"(5年后销售额翻8倍,这是远景规划,是个5年10倍的参考标的)2、有机会尽量参加股东大会,目的不是为了听董事长说什么,而是结识一些长期持有并关注该公司的股友,通过交流加强对公司的理解。3、多泡下55168相关个股的帖子,抛砖引玉。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一般人有选择性吸收信息的特点,听不进不同意见,善意的批评会帮助我们避免"看上去很美"的陷阱。4、找到对"珍珠公司"长期跟踪的行业研究员,除了看新财富排名,还要看他过往分析的前瞻性和同公司交流的频度,多找找他的报告来看。(例如,在中投研究所的周锐,对同在深圳的一致就保持着长期关注)5、尽量寻找关系了解公司的运营:销售人员、上游、下游,侧面了解。6、有渠道的人,去了解机构投资者在公司进出的节奏和原因。7、有能力的人,去做一名有担当的股东,利用机会为公司的成长献计献策,这是顶级的投资之道。巴菲特和江作良做到了,距离很远,我们有目标要努力。(都是些很好的方法,值得学习。庆幸996里有一帮子战友,会定期发布公司基本面信息,在此向战友的辛勤劳动致敬!)如果公司的业绩成长符合预期并超过预期(30%),而估值和市值也在合理范围之内,那坚定持有是唯一的选择。系统性原因导致的下跌,带来的是买入机会,因为好公司终究会起来,而且会走的更远。例子太多,无须举证。5年10倍的买入持有计划,绝不意味着"鸵鸟战术",而是通过专注和勤奋,跟踪公司的成长,进而获取超额的收益。而这种专注,也意味着必要的放弃:放弃部分娱乐和休闲,放弃其他投资机会,有勇气、有耐心去应对路途上的波折,迎接财富巨大增值的喜悦。(不能用"鸵鸟战术",而是通过专注和勤奋,跟踪公司的成长!我有错,我要改!)同路的人,让我们相携而行!(不知道这文章出自那位大侠之手,要知道的话,立马发信息:"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老大,我来了!")MSN()〔如何由10万变成1亿(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3. 2015年年度报告读后感商业银行3000字
2015年11月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
利率项目 年利率(%)
六个月以内(含6个月)贷款 4.35
六个月至一年(含1年)贷款 4.35
一至三年(含3年)贷款 4.75
三至五年(含5年)贷款 4.75
五年以上贷款 4.90
4. 2010年上市公司年报读后感
[2010年上市公司年报读后感]
到现在一些上市公司已经发布了2010年报,还有更多的公司发布了快报,多数喜洋洋,2010年上市公司年报读后感。
总结一下个人看法:
1,一些公司之所以赚钱是因为社会上货币太多,老鼠掉进了米缸。
2,一些上市公司经营好转是因为寅吃卯粮:全靠原料涨价,而它们正好2010年还有一批库存原料,等要用2011年新价格的原料,可能又会恢复本来面貌。
3,一些上市公司在做朝三暮四、朝四暮三的财务游戏,配合市场资金炒作,或许大股东也在从中牟利。
4,还有些上市公司之所以多赚钱,是因为花去了更多比例的成本的;根本不能说明他们有多好,可能正好说明他们有多么无能,读后感《2010年上市公司年报读后感》。形象地说法是:原先他们一小瓢鸡蛋糊能摊一个鸡蛋饼,现在两小瓢鸡蛋糊,他们居然只能摊出一个半鸡蛋饼;你能说,他们改善经营了吗?
5,还有些上市公司的靓丽报表给我的忧虑、困惑、恐怖,远远超过那些亏损的公司年报表。
6,一些上市公司在遭遇金融危机后,随着经济的复苏,它们也起弱(死还谈不上)回生。
7,一些地方政府就是一些上市公司的干爹;这些上市公司不学好,花天酒地,完了到年底,“干爹”们就会送它们一笔钱(财政补贴),叫他们“打扮打扮”,过年时好收别人的红包,顺便保住门户。无耻之极!!
8,当然,也有许多公司是实实在在经营出色的;其中有些公司对我来说,除了股价高不好外,其它都好。
9,新上市的创业板、中小板公司,还不敢轻易下结论。古训是:小时候胖不算胖。
对上市公司的高转增,最“周星驰”的是TCL集团的李东生了,看样子李先生已经从收购汤姆逊公司CRT部门的失败中完完全全、彻彻底底总结出了“投其所好”的商业精髓了。
不过我还是要忍不住嘀咕:如果高转增是股价上涨的理由,李先生就该来个每10股转100股,哈哈,这真是每10股就给股民来一手!!
〔2010年上市公司年报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5. 求一份财务报表读后感,是具体某一个公司的年报的读后感,急求!
十篇财务报表分析读后感
在国庆节期间我阅读了不少篇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分析,其中包括万科公司,宝钢和包钢公司,潍坊动力,花旗银行,安然公司,全聚德,华洋服装等公司,给我的感触颇深。顾名思义,财务报表分析就是对财务相关的资料,主要是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有的公司会涉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的结论,为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提供帮助。该报告一般都是通过注册会计师审计所得的,有一定的权威性和代表性,值得我们去参考和借鉴。
要想得到准确的结论说明公司在当前阶段的财务状况,也为了给广大投资者和债权人,包括政府及其他机构提供相关的财务信息,我们的原始信息,也就是三大报表的初始信息必须明确。我在看过的文章中,觉得万科公司在0809两年的报表做的最为详尽,能够获得较大量的信息。比如在资产负债表中,将表中所列项目的增减比例列出,并且写出该项目所占资产或负债的比重。这个小细节很关键,让投资人一目了然,从绝对值和相对值两个角度陈述表中的内容。
我们可以看到,几大公司都集中于以下指标进行计算并得出相关结论,包括偿债能力,获利能力,资金运用效率,现金流量,成本费用等指标进行分析。不同的财务报告使用者,由于其对财务信息的需求不同,因而相应的,财务报告分析的内容页不同。 下面我对每个指标我都有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偿债能力方面保障了企业清偿债务的现金保障程度。各大企业很重视这个指标,报表出来后该企业的债权人关注它,了解所借款项能不能按时偿还,能否给投资人带来信心。企业管理者关注它要考虑到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有时一个效益不错的企业,会由于资金周转不足,偿还不了短期债务而导致破产。在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中,我觉得比较重要的是资产负债率,过高过低都不好。过高的话,负债过大,企业资不抵债。过低的话,表明企业财务杠杆运用不当,应充分发挥。已获利息倍数在宝钢和包钢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宝钢的已获利息倍数更大,企业有更强的支付利息的能力。
营运能力也就是我们说的资金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还有存货周转率。这个指标各大企业也很是看重。应收账款周转的快慢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企业要选好合适的信用政策和收账政策。不同行业有不同行业的行业平均周转率,我们的企业可以通过对比,发现自己的优势和略势。存货周转率方面,包括我看的全聚德,华润服装等食品工业品更注重存货这个指标,当然万科的房地产也是很关注这个指标。存货的多少关系企业命运,适量的减少存货是每个企业的必修课。 获利能力方面,一个企业为了继续生存和发展应该取得一定的利润。我觉得比较重要的指标有成本费用率,该指标从总耗费的角度来考核获利情况。成本费用率越大,以为这成本费用能取得更多利润。最重要的指标当属净资产收益率,我研究的几个企业都对它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这个指标不受行业的限制,不受公司规模的限制,它是最被投资者所关注的指标。净资产收益率反应了资本的增值能力和投资报酬率。更重要的它是杜邦分析体系的核心。万科公司和全聚德都列出了杜邦分析体系。它能够直观的表示重要的财务信息。通过杜邦分析体系对净资产收益率进行分解,我们可以将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等结合起来分析,以达到整体分析企业的经济效益的目的。
通过这几天的广泛阅读,可以看到财务报表的重要性,以及对报表分析的重要性。我们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通过报表了解企业真实的运行状况。看似成群的数字其实蕴含了很多不为人知的信息。在今后的学习中,我要试着自己去完成一份财务报告分析,多看多想,结合实际,完成理论上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