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观后感
1. 懒人克辽尼和铜城的故事读后感
懒汉克辽尼家境贫寒,全靠母亲在外面做女佣维持生计,自己却一天到晚躺着不动。在一位好心人艾博·木朱尔的帮助下懒汉克辽尼用五个银币得到了一只神奇的猴子。这只猴子不但可以潜水、可以说话、而且它每天一大早都要出去一趟,耽搁到正午才回来,每次总要带回一个足有一千金币的钱袋。在这只猴子的帮助下,懒汉克辽尼成为富翁,手中的钱财如山,多得连自己也不清楚数目。懒汉克辽尼又得到猴子的指引娶到了一个如花似玉的新娘。可就在成亲的那天晚上,懒汉克辽尼按照猴子的要求去掉了符咒时候,他的新娘被一群妖怪抢走了,而那只猴子就是前来劫夺他妻子的妖怪。
就在他痛苦万分的时候无意中救了蛇神一命,在蛇神的帮助下他来到了铜城,猴妖把他的妻子就关在这里。在铜城里有一道符咒,可以用它毁掉整座铜城,可以让这里所有魔鬼全都听它的吩咐。懒汉克辽尼在妻子的指引下得到了符咒,驱使群魔捉来了猴妖,将它放到一个铜质胆瓶里,把它永远禁锢起来。并得到了铜城内的所有的金银、珠宝、锦帛、绸缎。从此,艾博·穆罕默德·克辽尼移居巴格达城,在哈里发的庇护下,和妻子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而且长命百岁。
2.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300字(急!!!)
【笔记】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也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
一种社会所最可怕的不是民众肤浅顽劣,因为民众通常都是肤浅顽劣的。它所最可怕的是没有在肤浅卑劣的环境中而能不肤浅不卑劣的人。
我们要能于叫嚣扰攘中:以冷静态度,灼见世弊;以深沉思考,规划方略;以坚强意志,征服障碍。
恋爱是至上的,是神圣的,所以也是最难遭遇的。“道德的宇宙”里真正的圣贤少,“科学的宇宙”里绝对真理不易得,“美术的宇宙”里完美的作家寥寥,“恋爱的宇宙”里真正的恋爱人更是凤毛麟角。恋爱是人格的交感共鸣,所以恋爱真纯的程度以人格高下为准。一般人误解恋爱,动于一时飘忽的性欲冲动而发生婚姻关系,境过则情迁,色衰则爱弛,这虽是冒名恋爱,实则只是纵欲。我为真正恋爱辩护,我却不愿为纵欲辩护;
文学上只有好坏的分别,没有新旧的分别。青
读书只是一步预备的工夫,真正学作文,还要特别注意写生。要写生,须勤做描写文和记叙文。
要免除这种人生悲剧,第一须要“摆脱得开”。消极说是“摆脱得开”,积极说便是“提得起”,便是“抓得住”。认定一个目标,便专心致志地向那里走,其余一切都置之度外,这是成功的秘诀,也是免除烦恼的秘诀。
我们固然没有从前人的呆气,可是我们也没有从前人的苦心与热情了。
科学愈进步,人类征服环境的能力也愈大。征服环境的能力愈大,的确是人生一大幸福。但是它同时也易生流弊。困难日益少,而人类也愈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做一件事不免愈轻浮粗率,而坚苦卓绝的成就也便日益稀罕。
3. 读完《边城》的感受 50个字左右概括一下
《边城》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这部小说通过对湘西儿女翠翠和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的描述,反映出湘西人民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惨痛事实。翠翠是如此,翠翠的母亲也是如此,她们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痛而惨淡的人生,却找不到摆脱这种命运的途径。
沈从文通过《边城》这部爱情悲剧,揭示了人物命运的神秘,赞美了边民淳良的心灵。关于《边城》的主旨,用沈从文自己的话说就是,“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边城》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宁静的生活若和当时动荡的社会相对比,简直就是一块脱离滚滚尘寰的“世外桃源”。在这块世外桃源中生活的人们充满了原始的、内在的、本质的“爱”。正因为这“爱”才使得川湘交界的湘西小城、酉水岸边茶峒里的“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边城》正是通过抒写青年男女之间的纯纯情爱、祖孙之间的真挚亲爱、邻里之间的善良互爱来表现人性之美的。作者想要通过翠翠、傩送的爱情悲剧,去淡化现实的黑暗与痛苦,去讴歌一种古朴的象征着“爱”与“美”的人性与生活方式。翠翠与傩送这对互相深爱着对方的年轻人既没有海誓山盟、卿卿我我,也没有离经叛道的惊世骇俗之举,更没有充满铜臭味的金钱和权势交易,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的自然的男女之情,这种情感像阳光下的花朵一样,清新而健康。作者不仅对两个年轻人对待“爱”的方式给予热切的赞扬,而且也热情地讴歌了他们所体现出的湘西人民行为的高尚和灵魂的美。
以上虽然多了些 不过稍微完整 强求50字恐怕。。。。。这样可以不?
4. 合肥明人馆的观后感怎么写
上周日上午,我们参观了安徽名人馆。
安徽名人馆是全国首家地方籍名人展馆,国家2A级旅游景点。位于合肥市西郊蜀山风景区,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陈列面积8000平方米。
安徽名人馆是安徽省政府、合肥市政府迎接国庆50周年重点建设工程。一期工程选择展出史前至清朝之间的50位有影响有代表性的安徽历史名人,如管仲、老子、庄子、范增、华佗、曹操、周瑜、朱熹、包拯、李公麟、朱元璋、吴敬梓、戚继光、王贞仪、李鸿章、刘铭传、王茂荫、詹天佑、邓石如、程长庚和桐城派诸大家等,全部以蜡像制作,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其中有一半(23位)的人物布置场景,融时代装饰与古风雅韵于一体,采用了声、光、电、多媒体、激光全息等高科技制作手段,展现名人风采和主要事迹,展现他们对安徽、中国乃至人类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整个展馆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参与性于一体,既可以作为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让外地游客了解安徽、认识安徽的窗口。
一路参观下来,真正感受到,地灵人杰的八皖大地,在历史的长河中群星璀璨。同时感受到安徽省与合肥市政府对地方名人文化的重视,展现了他们对地方文化独到的视角和长远的眼光。美中不足的是,近现代文化名人展出的缺失——我临参观时还以为是从古到今起码是到近代的安徽名人呢,在近代史上安徽像陈独秀这样重量级的名人很多,很值得纪念、展出、瞻仰;再就是也许因为节省成本,也许因为设备时久失修有故障,也许因为即将迁入新馆有临时应付思想,我们参观时好些声、光、电、多媒体、激光全息等高科技手段没有开启运用,展示效果自然受影响,很遗憾。
再就是展出名人里有抗倭名将戚继光,介绍是安徽定远县人,而济南泉城广场的十二位齐鲁名人塑像里也有戚继光,介绍是山东登州(今蓬莱)人(见《泉城广场文化长廊里的十二位齐鲁文化名人…》),出现了一位名人落沪两地的情况,还没来得及查资料,不知哪家正确。
5. 李鸿章家书家信读后感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后来者推崇其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他整肃政风、倡学西洋,开启“同治中兴”,使大厦将倾的清王朝又苟延了60年,其功业无人可以效仿,而他的着作和思想同样影响深远、泽被后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曾国藩是近代中国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是从清朝官吏到现代很多人都崇拜的主要偶像之一。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曾国藩影响之大。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地位显赫而又最有争议的一位人物,其所着的《曾国藩家书》是研究曾国藩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事中蕴含真知良言。尽管曾氏着作留传下来的太少,但仅一部家书足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并使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写给儿子纪泽、纪鸿以及诸弟的家书中。曾国藩的家书,共有330多封,是历史上家书保存下来最多的一个。全书分为治家类、修身类、劝学类、理财类、济急类、交友类、用人类、行军类、旅行类、杂务类,共10大类。曾氏家族,向来治家极严,也很有章法。曾国藩受家风熏陶,对子弟也要求极严,并谆谆加以教诲。他的家庭教育指导思想中,有许多可取之处。诸如在教子弟读书、做学问、勤劳、俭朴、自立、有恒、修身、作官等方面,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就被政界人物奉为“官场楷模”。他熟读中国历史,对官场之道参深悟透,积淀了一整套官场绝学,用之于中国官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曾国藩是最好的儿子,能使父母宽心;是最好的哥哥,教导和照顾弟妹,体贴入微;曾国藩更是仁慈的父亲,是儿女的好榜样。他的家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邻里亲戚形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确实有劝世化俗的价值,值得每个人一读。大多数官宦之家,盛不过三代,而曾氏家族却代代有英才,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约农、曾宝荪、曾宪植等一批着名的外交家、诗人、教育家、科学家和高级干部。曾国藩具有高深的学问素养,是一个“办事(干出事业)兼传教(留下思想学说)之人”(毛泽东)。他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成为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个“儒学大师”;他革新桐城派的文学理论,其诗歌散文主持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的文坛,可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6. 六尺项观后感600字作文
我自认是一个桐城人。我说的是广义的“桐城”。别说“三百年前是一家”,仅在五、六十年前,在我父辈的名册上就标注着“桐城”的籍贯。无论是最初的出生地还是时下的工作地,我都距离桐城很近。当然我指的是桐城的市区,若说其所辖的区域,有一个小镇竟与我住居的小城隔河为邻,鸡犬相闻。但“桐城”离我又那样遥远,而且似乎越来越远。我曾经无数次乘车经过桐城,只是与之擦肩而过,只是往窗外瞥一眼不断后退的建筑和行人。桐城在我的心中仿佛一座神秘的殿堂,让我一直处于仰望之中。
近年,我有机会先后两次抵达桐城,便利用短暂的闲暇分别拜谒市区的两个历史胜迹——文庙和六尺巷。在我看来,举凡震撼心灵的景点,惟有身临其境,方可抵达灵魂精髓,进而获得身心交融。抽象的了解远非具象的触及可比。
南方初夏的山野,一望碧绿,新插的已经发棵的水稻一片生机。窄窄的土埂将稻田分割成块状,规则的或不规则的,一看便知道是分划到户的责任田。也许因为相邻稻田属于不同的农户,我发现水稻的长势并不一样,而且在分界的土埂上不时露出人为埋下的石头——大概用作“地界”的标志了。我感动于标志者的良苦用心,也感受到乡民的善良与朴素来。因为石头并不见长根,而人心的根既牢固又善游移。雨后的山野,空气格外清新,公路两旁除了水田,就是此起彼伏的山岗,那一律露出古铜色的土壤,是沿江丘陵地带常见土色。试想,除了人为开垦的因素,仅有风雨洗涤,这土岗应该就远非千百年前的模样,包括这样的土色了。沧桑巨变,变化的除了时空,甚至包括所有的一点一滴,诸如人呼吸的空气和由天而降的雨滴。我座在车箱里,感觉行走的是汽车也包括我自己,因为我的思想从来就处在行走之中。就如座在车厢里的刹那,我就在恍惚中走进六尺巷了。
知道“六尺巷”的名字是在孩提读书的课堂上,教语文和历史学科的先生都讲述其中的故事,有声有色,还将耳熟能详的诗句写在粉板上,即兴倾情地吟诵。当然,也曾在乡间村头的古枫树下早听过,讲述者是一个略通文史掌故的乡老长辈。因为故事中的主人属于青史留名的乡贤,所以讲述者语气显出几分自豪,而听众如我的顽童虽然似懂非懂
7. 有关 六尺巷 的读后感
读《六尺巷》有感
《六尺巷》说的是安徽桐城有个宰相的侄子想建处宅院,请来算命先生找了块风水宝地,可当地的一位富豪也看好那块宝地,于是两家都想把围墙打过些,各不相让。宰相的侄子只好写信求助京城的叔叔,宰相看信迅速提笔写下四句话: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尚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侄子见信后惭愧不已,便拿信来到富豪家,结果两家都让出三尺,留下了名扬后世的六尺巷。
万里长城今尚在,不见当年秦始皇。钱财乃身外之物,不必过分看重。古代的财主大多过分看重钱财,活着是个守财奴,吝啬鬼,死后还要将大量的珠宝带进坟墓,妄想世代享用,岂不知无论过去多少年,终逃不脱盗墓贼的魔爪,死了也不能安身,何其可悲?反之,如果将这些珠宝作为慈善接济穷人,活着心宽,死后身安,何乐而不为呢?
有人说,有钱能使鬼推磨,钱是上帝,金钱是万能的,我认为不然。如果你给沙漠中即将渴死的人黄金,你等于给了他一刀。相反,给他一瓶矿泉水,就能救他一命。设想你身处一条触礁的航船,你是愿意丢弃一船财物,还是抱着它们沉入水底?毋庸置疑,生命才是最宝贵的。有了生命,千金散尽还复来。
《六尺巷》不仅告诉我们钱财乃身外之物,还告诉我们要学会宽容和礼让。为什么富豪也让三尺?因为富豪也被宰相的宽容大度所打动!宽容能化敌为友,化干戈为玉帛,还能保护你我的生命。新闻中常有报道两人因发生口角或一些芝麻大的小事而引起打斗致死或是坐监的事件,令人不寒而栗。如果其中的一方能宽容或礼让一些,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会有惨剧的发生吗
8. 启蒙新青年与新运动活动观后感
近代中国的时代主题是救亡图存。国人在目睹了西方的坚船利炮之后,大呼器物不如人乃亡国之关键。兴洋务、办工厂、建水师冀强大自我以抵御外侵。然而,甲午一役,国人苦心经营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一大批维新志士在垂首顿足之余,又转向制度的改制。正如梁启超所说:“海禁既开,所谓‘西学’者逐渐输入,始则工艺,次则政制”[1]辛亥革命后建立了民主共和国,制定了宪法。然而袁世凯上台后政治上,不惜大量以国家主权换得“善后借款”。镇压了二次革命之后,一面修改临时约法,解散国会。一面发表“整饬纲纪”宣言,宣布恢复学校“祀孔”“读经”,积极准备复辟帝制。社会上,文化复古派大肆活动,孔教会、孔道会、尊孔会等团体纷纷出笼,鬼神迷信甚嚣尘上。
二次革命失败后,民国现状使陈独秀对从制度层面入手救国感到失望。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他认为国民思想文化的落后是根本问题。他曾说到:“国人思想倘未有根本之觉悟,直无非难执政之理由。”[2]胡适也曾回忆道:“在袁世凯要实现帝制时,陈先生知道政治革命失败是因为没有文化思想这些革命,他就参加伦理革命、宗教革命、道德的革命”[3]在近代中国,国民程度不足的问题一直是政治改制,建设民主政治进程中的一大难题。早在守旧派反对维新改革的时候就曾以国民程度不够为理由反对维新变法。改良派内部意见也并不统一。严复、梁启超等人也都曾提出国要“兴民德”或“开民智”。但是改良派的“新民”思想具有调和的性质,同时革命风潮使得启蒙工作还没有取得很大实效的时候就结束了。革命派虽然也认识到国民程度不足的问题,但是迫于当时急于实现民主革命,革命派没有正视这个问题。他们采取了回避的态度,认为国民程度的问题可以在革命成功以后在解决而现实的革命任务却一时也等不了。[4]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可以说是近代中国从器物到制度最后到思想文化寻求救亡出路的一个里程碑。在当时即被称为“新文化的元典”、“思想界的金针”。胡适后来也称之为“可以改变一个时代的刊物”。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之所以可以在众多定位于思想启蒙的刊物中取得成功并不是偶然的。
首先,从陈独秀本人的经历和性格来说,他早年自己在家乡就创办过一份旨在开启民智的《安徽俗话报》,之后又在《甲寅》中执笔。陈独秀有着十分丰富的报刊从业经历。陈独秀家学渊源,秉承了晚清经世之学。有学者曾分析认为陈独秀的思想启蒙与晚清桐城经世之风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桐城派不仅继承了文以载道的主张和经世致用的传统,而且还发展为一个开放的能够容纳新思想的学派。那种积极的入世精神和对‘士’的使命的高扬,在皖江新一代年轻人身上开始复活。[5]这种性格上的坚毅和责任感使陈独秀义无反顾地创办《新青年》从事思想启蒙。而陈独秀本人对于通过创办刊物来改造国民思想文化也是十分有信心的。他曾对汪孟邹说:“让我办十年杂志,全国思想都全改观。”[6]他友人也回忆陈独秀曾说:“从皖来沪,拟办一杂志,自称可以轰动一时”。[7]
第二,陈独秀倡导思想启蒙与之前一大不同在于,他极力要和政治撇清关系。至少在《新青年》初期的刊物表面形态来看,陈独秀是想远离政治的。陈独秀在答王庸工来信时就表明杂志要以“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目的,“批评时政,非其旨也”。这实际上也是陈独秀最初给刊物的一个明确定位。他之所以要这样,除了致力于思想启蒙的救亡思路以外还和陈独秀对政治的理解有关。陈独秀反对政党政治。他不想由于谈政治而使得刊物成为发表党派政见的地方。陈独秀认为中国不似“英之能行次制者,其国民几皆政党也”,而是“政党之岁月尚浅,范围过狭,目为国民中特殊一阶级,而政党自身,亦以为一种之营业利权分配,或可相容;专利自恣,相攻无己”。陈独秀鉴于多年的政治纷争后分析到:“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政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其结果也,不过党派之胜负,于国民根本之进步,必无与焉”[9]他倡导国民运动,希望通过大多数国民的舆论成为政治力量。他认为“党见乃舆论之一部分而非全体,党见乃舆论之发展而非究竟。从舆论以行庶政,为立宪政治之精神”。“宪政有二要素,一曰庶政公诸舆论,一曰人民尊重自由”[10]《新青年》主创人员对刊物的办刊方向即尽力在思想文化上启发国民有一个清晰的构想并坚定的秉承这一办刊方向。
第三,《新青年》有着其他刊物无法比拟的强大作者阵容。从第二卷移师北大,《新青年》依托知名学府,立即成为北大革新力量的主要言论阵地。此时《新青年》的作者群突破了“圈子”的界限,几乎囊括了新文化运动的所有精英。以至日后谈论《新青年》,单是罗列作者的名单便足以让人心头一震。鲁迅、周作人、李大钊、胡适、钱玄同、刘半农、傅斯年、罗家伦、沈伊默、恽代英、毛泽东等都成了《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
最后,《新青年》的一些具体刊物操作也是非常成功的。首先《新青年》从正面提出了思想启蒙的口号,即民主与科学。刊物在开篇就将科学和人权比作“若舟车之有两轮翼”,后又称它们
“可以救中国政治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在回答外界置疑时称“本质不过拥护那德先生和赛先生”。这一策略这不得不说是非常成功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成为《新青年》独有的响亮口号。其次《新青年》的文章是易懂的,文风是带有批判性的。在刊物社告第三条就表明:“本志以平易之文,说高尚之理”这种直白的文章更容易吸引更多的读者。而批判性的文风无疑更引人瞩目。例如孔子之学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对学读书的士人阶层来说更是非常神圣。而《新青年》在一创刊就发表了一系列批孔的文章,而且之后的文章更加集中和猛烈。以《新青年》为中心掀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可以说《新青年》是勇揭万世师表。《新青年》有如此的勇气和气魄使得它迅速引起广泛的注意。
9. 莆仙戏观后感 作文
看莆仙戏
小时抄候,爸爸妈妈在乡下工作,到了晚上只有家里的一台电视可供欣赏。有一天晚上,妈妈忙着批改作业,我没事干吵着闹着要出去玩。爸爸就用自行车驮我去村里看莆仙戏。
我们来到了大戏台旁。戏台前人山人海,十分热闹。来看戏的大多数是老人和妇女、小孩,最开心的要数小孩了,个个欢呼雀跃,你追我赶。戏台上,演员们穿着一件件花花绿绿的古装,唱着动听的莆仙曲调。有的手里紧紧握着长矛,有的扛着大刀,正在互相“打斗”, 还有的头上画着五花八门的脸谱,摆动着各种姿势:有的站、有的蹲、有的爬、有的滚、有跳的、有坐的……呀,太有趣了。
我看得津津有味如了迷,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尿急时,我转头找爸爸,发现爸爸一直在打哈欠。爸爸见我看他,急切地问:“好看吗?下次再带你过来……”
现在我才慢慢明白了爸爸为什么打哈欠还陪着我看戏,是无私的爱。我感受到了,你用心体会了吗?
10. 桐城文庙作文200字
桐城——全国闻名的一个历史悠久、意蕴深长的文化古城,它有丰富智慧的“桐城文派”,它有长久的千年的历史文化,它有类似龙眠山那样雄厚挺拔的山脉,它也有类似龙眠水那样清澈宽广的湖泊,我不得不承认这个地方的美丽与智慧,我也不得不为我的家乡桐城而感到无比的自豪。而在这里,它当然也是一颗绚烂的熠熠生辉的明珠,它是悠久丰厚的桐城文化的标志,远近闻名的“桐城文派”的象征,它依然是古代的寺庙建筑的经典。它,便是文庙,位于古城桐城市中心的广场北端的一座古庙。
桐城文庙始建于元延佑初年,元末毁于兵乱,而并没有过多久,文庙便被整修一新,里面的布局依旧是那样的古朴、典雅,也含有几分清新,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开始关注它。文庙以大成段为中心,以南北的中心线为对称轴,里面的主要建筑有门楼、宫墙、泮池,状元桥、大成门,崇圣祠、土神祠等等,且总面积为3200平方米,各种各样,各姿各态,主次的建筑,也是错落有致,似乎已经浑然一体,而且,它的门楼里的“文庙”二字是由赵朴初先生所题写。
我曾经听说过,有这样的一句话:天下文章出自桐城。我想那是当然,在这座文庙里,真的是大有文章。这里面有孔子的生平,有“渔樵耕读”、“魏星点斗”“独占鳌头”等故事,它们都逼真传神,也生动、有趣。
要论文庙,它不仅有很多难得的稀世珍宝,也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但是在这个美丽的地方,我最喜爱的应该还是要算数状元桥了。只因这个桥有一个奇怪的规定,只有每次科举考试的状元们,才可以从这个桥的上面走过去。每次停留在桥上,看水下的鱼儿的游动,我总是有一种无法说明的意境。
每年,都有众多的海内外专家、学者及广大游客纷呈踏来,来到这里参观游览,而他们,大多数都会站在这里,缅怀各位硕儒的历史功德,求索着古桐城文化之渊源。我相信,他们都会由衷的赞叹,桐城文庙的悠久历史,以及桐城的美丽、雄伟。
它——桐城文庙,是桐城闻名遐迩的建筑,是元、明、清,祭祀孔子的礼制性的重要建筑群以及文化基地,也是桐城古文学派的一个重要象征,最重要的是,它所弘扬的,是桐城派的文化,也是悠久的桐城文化。
天下文章出桐城,桐城文化出文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