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防线影评
㈠ 天龙特攻队影评200字
边看边写
连恩尼森越老越帅了。
小白同学开场很棒,顺序大概是先睡了将军的老婆,在被将军装到轮胎里面准备被烧死,再接下来被救。对他来说真是美好的一天。
老式的开场,4骑士出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华丽的打败坏蛋。疯子那家伙开的直升机真的很神奇,估计只有疯子才会那么开。
然后剧情就正常了,插科打诨,战无不胜,被人诬陷,英雄变叛徒。。。。等等。4个骑士个性塑造的都有点反社会的倾向。军方、CIA什么的又成了邪恶事件里面的参与者。军方不信任CIA,CIA利用军方让自己升官发财,出了事谁都不想承担责任,军方现在连反恐的大活都想外包给保安公司。还好他们还在为他们的国家干活。这时候我就想到咱们自己的国家,有关部门都在给谁干活?呵呵,大家大概心里都明白的。
黑森是在影射黑水公司那样的保安公司吧。
还告诉我们个道理CIA里面叫林奇的绝对不能相信。
疯子模仿威廉华莱士那段真逗,看着姿势像在自-----慰。哎。这只小队其实真不是军队,就是一帮接受过正规训练的流氓。
老兵是一只军队的最宝贵的财富啊。希腊长枪方阵最后排都是老兵他们方正最后一道防线支撑整个方阵,罗马军队里面百夫长都是资深战士担当,现代军队士官是军队粘合剂,最基本战术的执行者,士兵们的灵魂。一个当兵的兄弟跟我说,奥,士官啊,可以买的啊。哎,咱们这个世道啊。
坦克大战无人灰机那段很有创意啊。美军太先进了,坦克都能飞啊。还打下来了两架灰机。太厉害,战无不胜的米军啊。
休闲放松用的不错影片 。
此篇影评原作者:醉卧着的猫
㈡ 《拯救大兵瑞恩》的影评
《拯救大兵瑞恩》之结构•人物•艺术特色浅谈《拯救大兵瑞恩》是一部描写二战时期的影片,讲述了盟军一只八人小分队潜入德军后方,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成功找到并带回一位名叫瑞恩士兵,把他送还给他那已失去四个儿子中三个的母亲的故事。 比照以往,战争题材的影片往往节奏紧凑,而这部影片却是个例外,挥毫泼墨用了整整40分钟描写诺曼底登陆的血腥场面,以至许多观众都因受不了这样的视觉刺激而提前退场。作为一个“极热”的热开场,导演无疑为屏幕前的观众们制造了与电影内容极为相符的情境,战争是惨烈而血腥的,人在彼时显得如此脆弱,枪林弹雨穿透头盔、撕裂身体;士兵在滩头上寻找自己的残肢断臂;一声炸响过后,米勒拖着的伤员只剩半截……战争场面的还原达到罕见的真实。而气氛烘托浓烈之余,导演也精明地埋了铺垫,即为日后把人小分队深入德军的巨大危险性作了全面预告,先让观众在自己心里有了对比,当然也就更迫切地想知道艰巨的任务如何完成。情境这座平台的成功设置,开拓了日后情节冲突发展的空间。四十分钟漫长视听刺激过后,本片节奏的功力开始凸现:导演仅用了五分钟的胶片,八人小分队就已走在了寻找大兵瑞恩的路上,情节交待简洁明了。一行人行军的过程可算开端单元的句号,到此为止,每个成员的性格都已有所体现,小翻译厄本跑前跑后问这问那既松弛了气氛,又为下文揭开“米勒战前的职业”打下伏笔。全片也进入带入过程。带入单元的第一个小高潮发生在第56分钟,列兵卡帕佐被狙击手击中,不幸牺牲;第二个高潮仅在两分钟后的58分,双方无意间产生对峙,最后以敌方被击毙告终。两个高潮连接得如此紧密,仿佛预示着本该得到休息的精神并不可放松,置身战争,理当如此,但一味强调警惕、危险不但不符合观众的审美需求,也难免把自己的门槛垫高,于是新因素介入——第一个瑞恩带着搞笑的蠢气上场,一点失望过后,留给观众更多的是希望。第三个高潮来临,以数铭牌为过渡,小分队的又一名成员——军医迪克•魏德死在攻击伞兵的堡垒前;紧接着厄本放走德国人引发了第四个动作性不强,却更为重要的高潮:列兵鲁宾扬言离开,军士豪沃兹举枪阻拦。这个高潮的人物关系开始发生变化,不单单是小分队里的上下级,还有队员之间的分歧,以及最终极的矛盾——此次行动到底值不值得的点题,导演代米勒作了最机智的回答。这个高潮也可以看作发展部的内容。真正的瑞恩出现,是在影片过半,可见导演的目的很明确——救谁并不要紧,重要的是救人这项行动。个人认为接下来守桥战斗的开始就已是高潮的部分了,发展部只有十几分钟,完成一个任务的转移——救瑞恩到守桥。有趣的是,守桥阶段的战斗与开头诺曼底登陆的长度相仿,都是四十分钟左右,可见本片叙述的轻重缓急,导演拿捏的大胆而准确。作为高潮,这部分本该是情感最强烈、最紧张的时刻,主人公命运的高潮,主题的高潮,性格的高潮,但又由于战争题材的缘故而变为视听等感官刺激的高潮,所以可以说这部影片的视觉高潮和主题高潮在时间上是相一致的,便于观众体悟电影的主题。高潮与结局连接紧密,而实际高潮的结束也就意味着表达的完结,最后老瑞恩在陵园的一场戏更多是为结构的完整性服务,而非情节上的必然连贯。继结构合理之外,影片的人物塑造亦非常成功。八人小分队,人皆迥异。军士豪沃斯是米勒上尉的忠实下属;下士厄本是连短兵相接时都会用敌国语言喊“放下枪” 的小翻译;军医迪克•魏德事业心强烈,常为自己无法担负与身份相符的职责而自责;其他四人都是列兵,鲁宾对米勒上尉来说不是省油的灯,这个机智刻薄的纽约客毫不掩饰对此项行动的愤慨和质疑;卡帕佐是个心地善良的澳大利亚人;利施很有正义感,他为纳粹对犹太人的所作所为义愤填膺;狙击手杰克逊长着一幅桀骜不驯的面孔,却是个虔诚的教徒,把每一个狙击对象当作上帝赐予他的礼物。 而我想详谈的是主人公米勒上尉,和他所拯救的大兵——瑞恩。 米勒。米勒是个英雄,却不是唯一的英雄。如果当面跟他这么说,他一定会笑着让言者滚蛋。毕竟,“英雄”这个词只对活着的人有意义,只对在乎他的人有意义。颤抖的右手、倒下的战友、失聪、指挥战斗、抢滩成功,与其说这是性格的铺开,毋宁说是对米勒能力的首肯。可以说到军医死前,他都可被任意一部战争片中的长官所代替。服从命令,宽容下级,所有的抱怨照单全收,所有的任务漂亮完成。可以说导演塑造了一个真正立体的分队长,他不是靠等级威信、军人责任感支在下属面前的,他想妻子、想回家,他会把袒露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当作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羞于与人分享却又自豪而甜美的经历。当然,他决不会忘记身为军人的职责,和那个待他拯救的孩子的幸福。这部影片的美国色彩浓郁,家庭对美国人来说,几乎等同于信仰,我想米勒在执行任务的同时,一定也无数次在心里抱怨再自我安慰,或许每次说服自己的,除了“救了瑞恩,就离家近了一步”之外,还有“救瑞恩的家,也是救我自己”吧。军医下葬时,那个男人独自一人的哭泣突然很动人。 瑞恩。大兵瑞恩并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即便处于事件的核心,他的重要性也早被这次行动本身的意义所掩盖。但是,略去拯救对象的额外身份,他,又是观众了解美国最普通士兵的途径。瑞恩就像一扇窗,透过他,不难看到那些平凡的美国年轻人在没有被社会赋予特殊关照时应有的战争经历,那些跟瑞恩一道守桥的战士们,甚至包括去拯救瑞恩的小分队。被拯救,这是外界不为他所掌控的因素赋予他的义务,与他无关,因而影片的视角扩大了,在守桥之役前瑞恩根米勒讲述自己兄弟的趣事一场戏,导演并非在试图说服观众,力证这次行动是在拯救一个多么值得怜悯的家庭,而是通过瑞恩的嘴,说出每一个美国士兵的故事——战前,谁都有美好的生活,每个人都有他们被子弹击中时要为之感伤和不舍的东西,那究竟是什么?可能在美国,那是家庭的回忆,在别的地方又是别的什么,总之是一些值得珍藏和怀恋的,却又远离的东西。战争的作用在这里仅仅是毁灭所能毁灭一切,战斗者们便是要夺回他们能夺回的部分。瑞恩的性格体现相对于其他人来说,更为类型化,同样更具有现实意义。 就艺术特色而言,这部影片的镜头运用很见功底,导演的意图在镜头中往往表现得十分明确,并有出色的感染力和表达能力。在影片的前40分钟里,与其他人也一样,小分队队员抢滩时平行蒙太奇利落的切来切去要传达给观众的不只是“脸熟”(对第二次看片的人是),更多的是战争的高强度视听施压,导演在这里要表现的是人类成片死去的过程,还有一些未死之人争取活下来的过程,在这里没有英雄没有猛将,所有人的生命都微若草芥,随时可能化为冰冷的统计数字中的一个,没人相信“理智”,正如没人会有意识的试着躲一颗子弹。又如卡巴佐牺牲的一场戏,镜头大部分时间对着敌方的高楼上的狙击手,主观镜头与脸部特写频繁切换,显示出人物内心的犹豫不决,琢磨不定,而当镜头里的准星终于辨认出狙击手杰克逊的影子,却也是自己命丧黄泉之时。一个反视角的运用告诉我们,在战场上一对一的决斗中根本没有正义和非正义的言论必要,因为那时除了生,就是死。镜头的内容完全与所要表达的主旨一致,厄本最后开枪打死他曾放走的德国人时,摄影师并没拍尸体,可见死的是谁并不重要,重要强调的是,他终于敢杀一个该死的人了。影片结尾米勒死去,贺信的声音作为画外音响起,那是美国政府在宣读给瑞恩母亲的贺信,硝烟尚未散去的战场上,空镜头缓缓移动,杰克逊炸黑了的高塔,战坑,破碎的桥面和尸体,每个行动着的人的表情都沉静而安详,他们还活着,他们在聆听,那些军方赞美瑞恩的语言那么美,那同样是赞扬所有军士的语言,所有活着的人包括厄本,和那些死去的,更加无畏的人们。 战争与生命一旦被放在同一架天平的两侧,那么就注定了“毁灭”二字的分量沉重。真正的战争片从不避讳人类为自己留下的创伤,而在战争阴霾的背后,同样折射出人性灿烂的光芒。
《拯救大兵瑞恩》影评~!
一、 结构分析(系表)
开端部
1、 开场 老瑞恩带着一家人来到米勒上校的坟前
2、 俄马哈抢滩成功
发展部
总部收到瑞恩家三兄弟牺牲的消息,上校决定拯救瑞恩家的小儿子——詹姆斯·瑞恩;
米勒一行人雨中协助同盟破敌,卡帕佐死;
错认他人为詹姆斯·瑞恩
在途中休息两小时,米勒和手下暗夜聊天
第二天继续前行,得知瑞恩在兰姆勒;
又一次小规模战斗,魏德死;
放掉德国俘虏;
找到大兵瑞恩,米勒告诉他来意。
高潮部
米勒一行人决定不走,帮助瑞恩保住桥,等待救援。
整个战役
结尾部
米勒死,临死叮咛瑞恩要好好活下去。
尾声
老瑞恩在米勒坟前对他诉说自己的生活。
二、 人物分析
瑞恩——瑞恩并不是一个功能性人物,但是他却是一种象征。是胜利的象征,他对于米勒一行人意味着任务的终结,对美国意味着国家人性化、人权化、民主化的象征。他从简单的符号人物,变成了一个具有深远意义且空泛的标志。但剧本赋予他的却很少,他只是一个二等兵、没有比别人更多的勇气、战绩和故事,是一个普通的,年少轻狂,拥有拳拳报国心的男子。这就更引发人们对这次任务的思考,思考它是否值得,是否劳师动众、是否像剧中米勒一行人所议论的:只是因为他有三个同样骁勇,战死沙场的兄弟吗?只是因为怕他的妈妈伤心吗?试问:谁没有父母?谁的死对于家人又是一件好事呢?凭什么他能享受到这样的幸运待遇?凭什么要为他去浪费那些珍贵的军用物资呢?难道只是为了美国的那些小小的虚荣心?为了高呼民主,人权吗?米勒说过:“为了一项任务,死掉两三个人是值得的,但是可以换取二十、三十、甚至成百上千人的姓名。这样死是值得的。”但是为了区区一个二等兵瑞恩,却死了三条人命,这看起来并不值得。但是幸好我们的瑞恩是个视死如归的硬汉,试想:如果他只是个软弱怕死的孬种,这次任务还是否具备他的意义?还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瑞恩只是美国人概念中的士兵群像,是他们憧憬的士兵的形象,是他们心目中的英雄,至少值得用生命去换取的人,是一个理想化的士兵。是弘扬英雄主义的一个最好的典范。他的形象不见的高大,但是平凡中却显出不平凡,并不需要多少另类,也足以讴歌美国兵士对国家的忠诚、对信仰的致死不逾。另外:瑞恩有一个完美的家庭,儿孙成群,看上去他真地按照米勒说的那样,“好好地活下去”,但是他的家庭美满与坟冢排列整齐的白色墓碑相比是最大的反差;以至于在影片的结尾,瑞恩不禁问自己的太太:“我是不是一个好人?” 这是发自本源的一种疑问?他确实使得很多人为他而死,虽然他是无辜的,他是不知情的,但是在无形中,他背上了一个包袱,三条人命的包袱,这是国家赋予它的,是生活赋予它的。他必须被动接受,比起那些死去的人,瑞恩活得艰难许多,他虽然活着,但是永远不能放下包袱轻松的活着,他的生命不掌握在自己手里,他是为国家、为责任、为了三条人命活着,甚至为了米勒临死的那句话活着;战争中,他的生命掌握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听天由命;战争结束了,他的生命掌握在强烈的责任感里,身不由己。瑞恩没有自由,他不能掌握自己的生死,这是他极度可悲的一面。战争泯灭人性,只要踏在战争边沿,或者涉足其中的人,从那天起,生死就永远不属于自己,就永远要背负着包袱沉重地走下去。这是战争带给人们最深刻最可怕的痛楚。
厄本——厄本在多数人眼中是个孬种的形象,在他的反衬下,米勒一行的其他人显得如此的高大伟岸;但是厄本只是个小小的翻译官,从来没有参加过战斗,在他眼里,面对敌人,他并不确切知道什么是仇恨,并不知道应该冲上去将他的头颅打爆。他只是一个大多数百姓的象征,他只是个平凡普通的人。他表现出的躲闪,懦弱、不敢面对死亡、不敢冲出重围挽救同盟…… 这一切都是人之常情,是一个普通人面对战争的态度。在普通人眼里,面对战场上的血腥,躲闪逃跑是第一个念头,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怎么可能神话般地冲上去将敌军的头颅打爆呢?这里片子想告诉我们,不是谁拿起枪都能独当一面,不是谁面对敌人就能英勇在前,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削土豆皮那样简单的事情。战士都是英雄,他们都是超人,从肢体的力量,到心理的承受力,方方面面都不是一般人能及的。也从一个侧面告诉观众,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面对那些逃跑怯懦的士兵,也应该给予一些理解,毕竟在死亡面前,真正能够做到视死如归的人实在是微乎其微。但厄本也有另一面,他在最后枪杀了害死梅利西的德国士兵,在最后一个镜头里,他手握长枪,从硝烟中走来。这个形象简直就是在讴歌他就是英雄,他才是最后的胜利者,他没有死,没有伤亡,他还替同伴报了仇,他才是值得歌颂的人,他才是最伟大的人。我想,这也是对高级官员的一种讽刺。毕竟他们才是最终活下来授勋的人,他们肩膀上的每一颗星都是用无数的战士鲜血换来的,他们在享受美馔佳肴的时候,因为他而死去的战士却在地下呜音哭泣,这是一个小小的讽刺,对高层,对那些腆着硕大啤酒肚,晃悠着一身肥油,享受着和平带个他们的高薪、厚禄、美女、香车的日子,但是谁有知道在杀场上,他们是否在敌人面前哭泣,是否高歌自己的国家总统该死,在敌人面前投降,给敌军舔屁股呢?
米勒——无疑,他是一个英雄。在美国人眼里,英雄的种类很多,只要是涉及“拯救”的,都是英雄。他们不一定十分高大,不一定作出很多丰功伟绩,但是起码要独挡一方,起码要聪明睿智。但是伴随着英雄的往往是灾难,没有灾难哪儿会有英雄呢?这就好比哪里有反抗,哪里就往往有压迫。米勒是英雄,但是英雄却死了。却带领着同伴兄弟去送死,难道英雄连保护自己的能力都没有吗?这未必要求太高,毕竟英雄不是超人,英雄也是有血有肉有心有肺的真人,他们也会有喜怒哀乐,也会有七情六欲,不是神仙。米勒颤抖的手告诉我们,他和普通人一样,也会受到疾病的困扰,也会痛;在兄弟死去之后,他躲在废墟上偷偷地哭,泣不成声,这也告诉我们,米勒是个有感情的人。这些细节无疑让英雄这个钢铁之躯更加贴近平凡的人。英雄并不是高处不胜寒的稀罕物件;同伴问起他为什么要这么拼命的时候,他不是说:“我是为了国家”“为了家园”或者什么其它的让地球人听着都觉得虚假的理由。他为的是早一天见到自己的妻子,和她团圆,“每杀一个人,这就意味着离家又远了”仔细想来,确实如此,敌人永远不可能完全歼灭,只能是越杀越多,无穷无尽。在米勒眼里战争并不像一场瘟疫,人慢慢一点一点死去,等到最后一个人死掉,战争就结束了;在他眼里战争是一场大火,越是煽动就越厉害,越蔓延,不断死去的人,总会引发更多的战争,引发更多的人死去。这又告诉我们,英雄并不是好战者,发动战争的都不是真正的英雄。英雄应该学会怎么样去平息战争,不让更多的人死去。从概念化的英雄,到了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具体的英雄,影片无疑将米勒的多面性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但是这里也有不少概念化的成分,比如:“不救儿童”无疑,这是英雄米勒冷酷理智的一面,他经验丰富知道这样做的后果,这和后面的为朋友哭泣是一种对比,但是却显得非常刻意。
魏德——在魏德身上充满了人文关怀。他是一个战地医生,既是战士又是医生,他可以在医疗条件极其恶劣的情况下为病人缝合,竭力挽救他们的生命。他对生命的态度和米勒一行的其他人都不相同。在开端部里,他的出场是在帮一名士兵止血,但是一枚飞弹袭来,士兵当场死亡。“为什么不给我个机会救他”飞弹就在他身边滑过,在那一瞬间,他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不同常人的生气,一种愤恨,这不能仅仅概念化地说成是医生的一种天职,但是影片却让观众感觉到了这种刻意。在卡帕佐中抢躺在雨中的时候,他不顾生命危险要冲上去,只是为了看清卡上在哪儿?这种行为,无疑是英雄主义的,无疑是夸大的,是脱离现实的,有些符号化;但是另一方面,在暗夜中,他替卡帕佐抄写信件、讲述自己儿童时代和母亲的情感经历,却又觉得这个人物并不是高不可攀,也有自己的具体情感,不十分概念化。但情感上过于片面,对职业的热爱,对朋友的关怀。甚至到最后,他看到伙伴们当着伞兵的面玩弄识别牌,过去组织的时候,也只是让观众觉得,他是个很善解人意,极度善良的人,但正是这个有些符号化,有些理想化的人物,在他死时,却感动得我落泪了。他的死真正让我觉得生命的淡薄和脆弱,身为医生的人却不能挽救自己的生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去死,完全无能为力。死的时候他一个劲儿地喊着“妈妈,妈妈”。那是一种最本源的做法,是一种本能的表现。这样的情感冲击,又让人觉得他并不十分符号化,片子将魏德善解人意,善良淳厚的一面渲染到了及至,并且加以美化,使他变成了一个塑像人物。但却能让人感动,让人觉得完美却真实可信。
梅利西——相比魏德,犹太人梅利西也是如此。片子着重渲染,他作为一个犹太人对德国法西斯的愤恨。在坑道里,他拿着德国阵亡士兵的刀说:“它曾经是希特勒青年团的小刀,现在是犹太面包刀”。说完这话,就坐在哪儿哽咽起来。这也不觉刻意,苦难深重的犹太人,手握着敌人的刀,作为一个战利品,成就感马上引起了一种悲痛的感觉,不用更多的语言交待,就能深深体会他曾经受的苦,和一种民族责任心。在德国俘虏队伍旁,他拿着自己的识别牌,炫耀着:“我是犹太人,我是犹太人!”那是一种骄傲,一种挑衅。实际上也是可悲的,可怜的。德国人并不能听懂他的语言,他这样做只是得到自己的一种宽慰,死去的犹太人不可能复活,他的伤痛也永远在心中烙下痕迹。这更增添了无数的辛酸和无奈。也告诉人们战争的极度残酷。
三、 中心思想
(一) 米勒的七次手抖
第一次:米勒的出场就是从他的手开始,一双颤抖的手,握着水壶;
第二次:俄马哈抢滩成功后,手颤抖着拿水壶;
第三次:暗夜中两小时的等待,手颤抖着拿水杯;
第四次:暗夜中两小时的等待,谈到卡帕佐,手颤抖。
第五次:得知瑞恩在兰姆勒,手颤抖着拿指南针;
第六次:魏德死后,米勒躲在岩石后哭泣,手颤抖着拿着卡帕佐的信。
第七次:等待敌军坦克车,和瑞恩谈天前,手颤抖谎称在为音乐打拍子。
米勒的颤抖表现的是对战争的态度,是一种精神的紧张,也同样是一种情绪的宣泄。他害怕、痛苦、紧张的时候手都会颤抖。影片借助米勒手的颤抖表现他情绪的变化,但是在外部看来,他面对一切的一切都那么泰然自若,甚至连他的身世都是个谜。但实际上,他只是个平凡得不能在平凡的高中老师,和普通人一样,也希望早日能看到自己的妻子,能和她团聚。并不是像他表现出来的那样冷静和理智。面对死亡他有自己的看法,他是一个队伍的首领,有着比别人更多的对死亡的冷静。他变得冷漠,是战争改变了他。
(二) 米勒的无声世界
片中,米勒常会进入无声的世界。炸弹在他身后爆炸的时候,耳朵会有短暂的失聪现象。在开端部里——
第一次无声的世界:米勒从海滩的血泊中爬出,炸弹在他身后爆炸。他进入了无声的世界,他眼前呈现出——
1、 一名瘫软哭泣的士兵;
2、 三个被弹药引着的士兵;
3、 断了一只臂膀的士兵,在尸体中寻找被炸断的手臂,用另一只手捡出那只手臂;
4、 几个燃烧着的士兵,在海滩上奔跑逃命;
5、 一个对他大声喊叫的士兵。
第二次无声的世界:米勒拖着负伤布格,炸弹在他身后引爆,他又一次进入无声的世界,恢复听力之后,再一次托起布格,他已经只剩下上半身了。
在结尾部——
第三次无声的世界:桥头,炸弹在米勒身后引爆,这一次他长时间进入了无声世界,看到了瑞恩的哭泣,看到了兵士的大声喊叫,看到了霍威的死,看到了近旁的手枪。
在开端部,这种手法很像《黑镜头》里面呈现的——平面的、瞬间的切割了战争。第一次无声世界,哭泣的士兵——这象征着一种对战争的恐惧,枪林弹雨中,不能自控地坐在地上哭泣,不知所措;断了手臂的士兵,用另一只手在尸体中寻找失去的手臂。提起它像提着自己的背包一样,那并不像是自己肢体的一部分,而单纯是个物件。战争带给人们的远远超过肢体上的痛楚,这完全是一种本能的表现,他脱离了理智,比起沉重的精神枷锁,肢体的疼痛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米勒死前无声的世界中,看到了瑞恩的哭和同伴的死,但是更多的是看到了身边的枪。他只是本能地去拾起那把枪,在他完全丧失了行为能力的时候——没有多余力量去思考、去分析,这种行为也是出于一种本能。他站起来去拿枪,中弹后,瘫在地上,还不停地瞄准正驶向他的坦克车,战争把人性都改变了,攻击敌人变成了一种本能。
(三) 死在米勒身边的七个人
在开端部
1、 头盔胸部中弹的战士
2、 104医队战士,胃部被打穿,内脏在体外;
3、 被炸掉下半身的布格
4、 坑道里身边的通讯员;
5、 坑道里脑部中两枪的战士。
这中惨烈的场面在米勒看来司空见惯,他的士兵就在自己身边死去,横尸遍野、血流成河,内脏横在尸体旁边、子弹打穿头颅,他依然往前冲,并不伤心,留恋或者惧怕。这除了表现战争的残酷外,还从一个侧面表现了米勒那“94”个兵士的死,带给他的是一种对生命透彻的看法,变成了视死如归。他曾对厄本说:“我怕我活不到堵住累计到一千,还是五百吧。”对生命,他知道他随时可能死去,所以当他死的时候才显得那是意料之中,没有多余的痛苦,像个活人一样坐在那儿死去,没有了大喊大叫也没有泪流满面,没有恐惧没有一切留恋,静静地死去。
夏树 2005-10-05 20:52
时光可以流逝,岁月可以飘过,但是经典永存。如果真的有一种情感可以使人回肠荡气。如果真的有一次行动可以让人感慨万千;那么这种情感一定是超越普通情感的伟大情义,这次行动也一定是一次伟大的行动——影片《拯救大兵瑞恩》所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情感,这样一次大无畏的行动。
《拯救大兵瑞恩》是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执导的一部力作,重温经典,感觉依旧如此强烈,既慷慨又激昂。汤姆·汉克斯的实力表演使得影片更加精彩。
影片以著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惨烈的诺曼底登陆为背景,通过一系列的自然主义拍摄手法再现了上世纪那场为自由而战的战争的惨烈。以米勒上尉奉命率领士兵去敌战区寻找一位名叫瑞恩的士兵为线索,提出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用几个人的性命去换取一个人的生命是否值得?刻画了米勒为代表的一系列为自由而战的士兵的形象,影片的主题是鲜明和积极向上的。
抢滩行动中指挥出色的米勒上尉受命去敌战区寻找一位在101空降师服役的叫做詹姆斯·瑞恩的士兵,他的三个哥哥都相继在战场中阵亡,为了不使他的母亲失去这个最后的孩子,盟军总部决定将他寻找回来。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每向前一步,就离敌战区近了一步,危险也就增加了一分,他们面对的会是越来越多的德军和大量的坦克!出发的时候,就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这种近似荒唐的行动和与此引来的一系列伤亡是否值得去冒险?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战士的阵亡,在准备袭击德军雷达站的时候,生存和为此次行动付出巨大牺牲的问题再次摆在面前。米勒上尉最终说服了大家——在他看来这次意外袭击德军雷达站的行动和寻找瑞恩的行动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正义和自由而战的。终于,米勒上尉率领的弟兄历经艰险找到了瑞恩。而为了盟军的顺利挺进,他们又决定留了下来一起参加桥头保卫的战役。力量的对比是悬殊的。尽管他们进行了精心的部署,把有限的人力进行了最合理的布局,也曾一度阻止了德军的前进,但是面对不断涌来的德军和炮火威力很大的“虎式”坦克的进攻,他们只能且战且走,在桥头最后的防线,身负重伤的米勒上尉在冲锋枪枪弹打光的时候,无助地却很决然地向坦克连连发射手枪子弹,奇迹出现了——随着一声爆炸的声音,坦克被摧毁了——盟军的“野马式”轰炸机及时赶到!桥头保住了,援军陆续地赶到了。生命垂危的米勒上尉弥留之际对着俯身过来瑞恩只是轻声地说了一句;好好活着,不要辜负大家。
米勒上尉原本只是一位普通的上尉军官。这次任务也应该说只是一次特殊的任务,但是他的这句话使我动容。一句普普通通的话语是一位长官对士兵的殷切嘱托,也是为了寻找瑞恩而牺牲的士兵的共同心声和话语,米勒和他的战友都已经牺牲,但是瑞恩活下来了。他们的任务完成了,为了一个人的生命牺牲八个人的性命,这种牺牲的代价是否值得?从感性或者理性的角度而言,这是个错误甚至有些荒唐的任务,但是从道义和正义的角度来看,这绝对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拯救行动,一次大无畏的行动。一个人的命值得用八个人性命去冒险的,一句普通的嘱托便是最好的答案。一句很平实的语言,一种崇高的精神和高尚品格情操却跃然在心中。
碟片已经播放完。但是我的心情许久不能平静。米勒上尉最后说的话一直在我耳边回响,他的身影也越发令我肃然起敬。
拯救大兵是一次特殊光荣的任务,就是因为这一句普通的“好好活着,不要辜负大家”话语,我一直记得这部影片,记得了汤姆·汉克斯,记得了这次大无畏的行动!
㈢ 八百影评
《八佰》讲述淞了沪会战末期谢晋元所率524团第一营死守上海最后一块阵地的历史故事。影片让我们感受到了华夏热血儿郎的家国情怀!
何香凝先生的一句“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印象最为深刻!其中最感人的一幕是,战士们做好准备,将炸弹绑在自己身上,一个接着一个报着自己的名字和家乡,往下跳的那一幕,眼泪就止不住的流。太惨烈了,他们血肉唤醒的不止是苏州河对岸的国人。
还有银幕前的观众,国难当头民族气节显得尤为重要。电影拍出的战争临场感带来的最直观的震撼尤为强烈,很难想象自己身处这样环境下的时候,能不能做出这种牺牲自己的决定!看完以后久久不能平复自己的心情。
看看这安逸的社会,都是血与泪保卫而来的!中国崛起!人民团结!珍惜生活!勇敢面对!我敬佩的是在这个国家一盘散沙时每一颗冲上去粉身碎骨的沙子。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爱我中华!
(3)原子防线影评扩展阅读
《八佰》取材1937年淞沪会战最后一役,彼时,这场中日首次正面交锋已持续近三个月,上海濒临沦陷。第88师262旅524团团副谢晋元率420余人,奉命死守最后的防线——四行仓库。为迷惑日军、壮大声势,谢晋元对外宣称有800人,这便是“八百壮士”的由来。
预告呈现了震撼的战争场面,日寇从地面到空中轮番进犯,4天4夜战火硝烟弥漫不休。在武器装备、参战人数均处于明显劣势的情况下,四行孤军明知获胜希望渺茫,仍选择正面迎战。
为了最真实还原抗日战场的残酷,据烟火指导尹星云透露,本片仅地面子弹点便设置近5万个,超过10部大型战争剧集的总和;每个战斗场景,一般也会设置60个以上炸点。
而为了将这一切以最好的视觉效果呈现在银幕上,摄影指导曹郁使用了业内最顶尖的ALEXA IMAX摄影机,本片也成为亚洲首部全程使用IMAX摄影机拍摄的商业电影。
㈣ 《卡萨布兰卡》观后感
这是一部被誉为世界电影殿堂中的经典之作,以爱情故事贯穿起来的惊险侦探片,蕴涵着爱国主义和反法西斯主义的主题。我认为,一部称得上经典的影片除了它特殊的背景外,还在于它的内涵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同时其表现手法是值得后人模仿和学习的。以下我将分享一下对影片的几点看法。
一、背景深刻,还原历史
这部电影是好莱坞在二战期间拍的,讲述二战期间欧洲人为了逃避德国纳粹的迫害想方设法逃去美国的故事。其中卡萨布兰卡是德国纳粹控制的最后防线,想要逃去美国必须经过这里。在这里,有的人可以达成梦想,逃到美国,但有的人就一辈子在等待机会,最后很可能死在那里。作为当时一个逃亡的转折点,故事发生在这里显得意义重大。这就好比电影《江湖》里所谓的“一步天王、一步死亡”。
另外,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没结束,而美国本土又远离战场,这样美国有足够的创作空间。作为影响极为深远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而且这种影响起码涉及二、三代人。这部影片的存在价值在于它时刻提醒着人们战争的残酷,警惕世人历史的沉重教训。哪怕是没有亲身经历那段历史的人,只要对二战有所了解,那么在看这部影片的时候就会不自然地联想起来。而正是这个原因,过了半个世纪,这部片仍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而且将会永恒地延续自身的使命。
二、三线组合,人物生动
既然是被誉为经典,那么就不得不提它的叙事手法。依我看全片有三条
线索。一是大逃亡——欧洲人逃亡到美国,这既是故事的背景,也是全电影发展的总线索;二是爱情纠纷——主人翁里克、维多克、伊尔沙三人之间的爱情故事,是本片触动观众心灵的重要桥段;三是英雄情怀——里克冒死相送,展现乱世中的英雄气概及大局观。
其中第三条是主线,而第二条是辅线。影片在里克、维多克及伊尔沙三人的碰面为分水岭,在此前的部分是以第一条线索来交待背景,为后面的发展作好铺垫。而在此之后,第二和第三条线索并驾齐驱,既有细腻的爱情戏也有变幻莫测的争端。这样的结构十分清晰,浅显易懂。同时,两条线索的并行,丰富了剧情,引人入胜。特别是三人之间的感情瓜葛融入到生死攸关的战争局面中,更能突出了人物特点,朔造出鲜活的人物形象。
里克的内敛、长情和智勇;维多克的热血、镇定和诚恳;伊尔沙的靓丽、情欲和凄楚都在这两条线索的叙述中很好地表现出来。
三、细节出彩,英雄主义
本片有好几处细节拍得十分精彩。一是黑人歌手的感性演出。他在伊尔沙和里克的多年后重逢时他弹奏并演唱的经典歌曲《时光流转》将两人思绪连在一起,而这首歌也拉开了他们感情戏的序幕。此后这首歌也多次出现,令观众也为之陶醉,为男女主角的爱情感到悲哀和无奈。二是里克和伊尔沙单独在房间的缠绵。
这一幕把里克的长情和温柔表现得特别到位,相反伊尔沙的左右为难虽让人同情但也令人替里克可惜。这是两人爱情戏的高潮,也是为接下来里克的英勇做好埋伏。三是最后里克与伊尔沙和维多克的分别。里克在这部分充分显示出果断和勇敢,特别是杀死德国警官头目雷诺更加突出美国式的英雄主义,同时也预示着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到来。而在送别维多克夫妇时,更多的是让人感受到那份为了全世界和平的大局而不顾儿女私情的情怀。而这样的寓意在当时乃至现在的社会也是十分鼓舞人心的。
总的来说,我认为《卡萨布兰卡》很有存在价值。在电影故事架构上,民族情义与儿女私情间的矛盾冲突,加重了本片深入人性心理的感性色彩。而电影中男女主角在乱世重逢时各自身不由己的无奈和矛盾的挣扎非常有看头。里克那种外冷内热的沧桑男子形象和伊尔莎的娇柔个性,都成为后来好莱坞浪漫类型电影中角色的教科书。这确实是一部经典的作品。
㈤ 2012电影影评
那也要看什么电影啊,看什么电影就会引起什么样的反映。本人也喜欢看电影的,呵呵~我喜欢看美剧。
异能神奇超能力之类,或者英雄拯救人世界什么的,有的惊恐的也不错。
通常看电影会哭会笑,会感动,或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
比如有的反映社会上的腐败黑暗的,社会现实的等需要鄙视评击,。
有的反映人生世间百态,或者反映出什么道理真理的,很多都反映人性的片。
```````````有的是反映爱情亲情啊,重要啊取舍啊珍惜啊等。
有的就是刺激大脑细胞的拉。
看你喜欢什么样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呵呵我也看过2012。场面挺震撼,那就是警示人们要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从小做起,匹夫有责。
杜绝污染环境的事情的,还有,朋友情亲情之间什么的,,社会现实呀,,大难各自飞,哎~人心否侧,人性。。要环保咯,珍惜有限资源咯。科技时代发达不错。
㈥ 2000字左右的泰坦尼克号影评
更近我主。
在死亡来临的时刻。
上帝擦去他们所有的眼泪
死亡不再有
也不再有悲伤和生死离别
不再有痛苦
因为往事已逝。
当我看见逸夫楼的公告板上写着下午放映《泰坦尼克号》时,抑制不住内心的冲动再次坐到了放映厅里——这是我第三次观看此片,也是第一次和这么多人一起看电影。菜丸爸知道我正在看《泰坦尼克号》时,发短信说:“千万不要哭哦。”我回复说不会啦,看这部片子的层次已经不是哭了,哪个镜头不熟悉啊。可是,影片开始没十几分钟,辉煌的音乐响起,华丽的泰坦尼克号第一次出场时,我的眼睛就不由自主的暖暖一片。
1912年4月10日。
英国南安普敦,伯尔法斯特港。
阳光和煦,微风轻柔。
如果可以乘坐时光机回到1912年,那么作为新闻记者的我一定是兴奋不已的。钢铁工业时代的骄傲,号称永不沉没的巨轮的处女航,是多么值得记录在历史里。
2006年,我翻看起新闻史时,被记录在纸上的,不是奇迹,是灾难。
最近越来越觉得生活像是一出出戏剧,所以再也不敢怀着不屑的心态去看待任何文艺剧情。当我第三次重温《泰坦尼克号》时,忽然很真切地体会到,人生的阅历是这样明显的影响着我们对某些意义的解读。1997年的我在看热闹,2006年的我在看新闻史,2007年的我在看深刻。我相信某些被注定的东西,正如杰克在赢得船票的小酒馆里扬起年轻的脸,兴奋地说:“一些人的人生会改变!”
他对着码头的人激动地说再见时,改变的岂止是他的人生?
他是一无所有的穷小子,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希翼。乘风破浪,去美国,他说,“没有钱便没有烦恼”。他站在全速前进的船头,迎着海风,视野开阔,内心激荡。他对着大海豪迈地喊——“我是世界之王……!”
而冥冥中,有一位叫rose的少女,她那对人生感到绝望和茫然的脸,渐渐在烟雾里开朗起来。
我们都是在等待救赎的人。
她的第一次出场,像小说里描写的情节。(虽然她确实是出现在电影里。)——铺满阳光的甲板上,缓步走来一位少女,飘逸,娇媚,然而神色淡漠。柔和的夕阳洒在她的身上,看起来圣洁高贵。
"Outwardly, I was everything a well brought up girl should be.
Inside, I was screaming..."
1997年的时候,我注意女主角的美貌。2006年的时候,我注意女主角的表情。2007年的时候,终于让我看见了一些细节。曾经略过的细节,哪怕是很小的一点点,都如醍醐灌顶。
她看见隔壁桌穿着正式的小姑娘,翘起兰花指,学习优雅的用餐礼仪。
妈妈帮她束腰,以便塑造出更美的身形。
她的身边是一群绅士,他们聊政治,聊股票,他们是时代的主宰者。
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叫杰克道森的人,笑着告诉她:“这是莫奈的画。”
只有这样一个人,告诉她,To make each day count.
爱上一个人,其实只需要一个瞬间。
让我看三遍的电影,当然不只是因为爱情。
2006年以前,对《泰坦尼克号》的记忆只是停留在强大的剧情上。如果不是某个下午,我阅读了一本新闻史。不怕你们笑话,直到2006年,我才知道,这部电影原来不完全是瞎编。
有人说,泰坦尼克的沉没,成就了一个叫范安达的人。
这位《纽约时报》史上最伟大的编辑。
“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深夜,美联社的一位值班人员收到了一个信号,他判断,这可能是“泰坦尼克号”的求救信号,于是他把这一消息传给了各大报社。1912年,是无线电报等技术还没有完全被接受的年代,加上“泰坦尼克号”走得这么举世瞩目,没有人相信值班小伙计的判断,除了范安达。关于他那一夜是怎样神奇又迅速地组织记者和编辑加班加点,又是怎样在第二天说服无线电报发明者马可尼和他一起突破警方防线,混进“卡帕西亚”号采访发报员,独家报道了这个轰动世界的新闻的,诸位可以去网络。
我想说的是,范安达留给我的震撼,不仅是新闻业务上的厉害手段,还有他记录下的那些历史。这些历史的细节,无一不像是写好的剧本。正是这些看起来像虚构的情节,才让我在多年后,在知道真相后,深深的被感动。
或许你们都知道了,没错。这些都是真的——
那些古板的绅士们要死得很体面。
女士和儿童先上,男人们等待死亡。
船上的乐队,从容演奏到了最后一刻。
谁能告诉我,身边是世界末日的惊恐,但依然安静地演奏,是因为拥有了什么样的力量?
“很高兴今晚和你们合作。”
想起另外一部电影的一句台词:“假装我们明天还会再见。”
生离死别,说了再见,但是没有明天。
Nearer My God To Thee。
在那样的时刻,上帝是带着怎样悲悯的神情俯看着像蚂蚁一样弱小的人们?
1912年4月15日
凌晨2点20。
“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走完了它短暂的航程。
缓缓沉入大西洋这座安静冰冷的坟墓。
如果可以乘坐时光机回到这个凌晨,rose会不会带走那幅签上了“JD”字样的画?
她说,那是她一生中最性感的时刻。
其实未必是这样。
只是在那一个迷离的瞬间,被禁锢了十几年的少女第一次释放出了内心澎湃的情感。
他带着她逃跑,跑入锅炉房。她穿着拖地的长裙,不安但幸福地跑向人生的另外一端。
烟火弥漫的地方,红色的火光与浅色飘逸的裙子形成一个绝美的画面。
从此,是新生。
女人的心里总是藏着很多秘密,而是什么样的秘密,让年老的rose,在讲述它的时候,性感得如1912年4月的某个夜晚?
you're going to go on and you're going to make babies and watch them grow
and you're going to die an old lady.
promise me now, and never let go of that promise...
“你将长寿,子孙满堂。”——听到这句话时,仿佛有种宗教一样的温暖。她做到了,她像男人一样骑马,她成了一名演员,热爱生活,笑容灿烂。
Winning that ticket was the best thing that ever happened to me
It brought me to you. And I'm thankful.
赢得这张船票是他一生最幸福的事情,也是她的。
像是会有预感那样,一切都是似乎只是偶然。之所以把幸福定义成平平淡淡,是因为我们承受不了这么多跌宕起伏的剧情。往往藏在我们心里最深处的,是又甜美又痛苦的一些秘密。那什么是你最幸福的事情?什么又是你最难忘的回忆?——它是和你日常的生活无关的,可能仅仅只是某个时刻。
这个梦境有没有陪伴rose度过八十年?
那时候她还是风华正茂的少女,脸庞泛着好看光泽。她穿着那件长裙,优雅地走到那扇华丽的门前。服务生微笑有礼,迎她入场。她看见和蔼的安德鲁先生、船长,直率的布朗夫人,还有那些热情的三等舱的朋友们。他们都站在大厅里朝她微笑。站在旋梯上的他,那个在她最绝望的时候说:“you jump,I jump”的他,此刻,正温柔地朝她伸出手来……
再也没有什么比时光更让人伤感的东西。
老rose举着打捞上的镜子照照,说:“它还是像以前那样,只是我,好像改变了一点。”
那一刻,想起了很多事情。
只是我,好像改变了一点。
你知道的,很多事情,都是回不去了的。
我们啊,就是在这样的拥有和失去里,才丰富起来的啊。
I figure life is a gift and I dont intend on wasting it.
You never know what hand you're going to get dealt next.
You learn to take life as it comes at you.
㈦ 十佳战争片影评
评全部我就不敢当了..
就评评拯救大兵瑞恩吧..
第一次看是9岁的时候..到现在已经看不下10次了..那张DVD碟还保留着..
怎么说呢..每看完一次都有着深刻的体会..
人物刻画的相当鲜明..就像你说的..是放映人性和战争的巨作...
印象最深刻是的老雷恩的眼泪.二楼阁楼的刀战..狙击手在塔楼上冒死掩护..主角拧着手枪打坦克.一架野马战机呼啸而过..胆小鬼的爆发..
呵呵...经典...算了.我再去看一次..
㈧ 爱国电影影评
爱国影片《小兵张嘎》观后感
谁不曾有过美丽的梦?谁不曾有过欢乐的童年?当你在明亮的教室里,你不觉得是一种幸福吗?当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看完了<<小兵张嘎>>这部电影后,我的心就像大海的波浪,久久不能平静。我被主人公嘎子哥那热爱祖国、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我对他充满了敬佩。
一提起小兵张嘎,想必大家都熟悉吧!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倍受人们敬仰。他小时候生活很苦,但为了改变人们艰苦的生活,他少时就参加了红军,他给红军战士带来了快乐。嘎子多次完成艰巨的任务,有一次,他屁股上中了敌人一枪,但他仍不顾伤痛毅然追击。他有聪明的脑袋瓜,用一只假枪就把敌人的首领捉了回去,为红军立了大功。我真佩服他的勇气。嘎子的爱国热情、机敏、滑稽、幽默、可爱、坚强不屈、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精神感动了我。
看完电影,我思绪万千也想到自己,嘎子的形象总在我脑海中浮现。嘎子与我虽然是同龄人,拿自己和他一相比真是天壤之别,我显得是那么渺小,真是惭愧之极。
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我们生活在这科技发达的今天,可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老师、父母对我们关怀备至,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奋发向上呢?哪又怎样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呢?困难和挫折不仅在艰苦残酷的战争年代,同样也会出现在我们的学习中。我们只有像嘎子哥一样,勇于挑战困难和挫折,不断努力,才能使逆境变为顺境,从而到达理想的彼岸。
今天,我国已经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回顾过去,我们雄心激扬;盛世年华,我们信心百倍;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沧桑的岁月已留痕,繁荣的祖国正兴盛。这片热土早已是天翻地覆慨而慷,龙腾虎跃今胜昔了。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牢记苦难的昨天,珍惜美好的今天,建设更好的明天。鲁迅先生说过:“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柴,而结果往往是一小块。”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今天的和平社会,我们不能忘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我们是充满希望的青少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祖国方兴未艾的改革大潮中,一切要通过实践去摸索,去开创。这就是新一代建设者的精神。我们要像张嘎那样,做生活的强者,争做祖国的有用人才。为了实现我们的光荣使命,我们必须努力学习,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类的灿烂文化武装自己,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为祖国的持久繁荣富强贡献力量。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我坚信,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祖国的明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经济更繁荣、人民更幸福、国力更强盛,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爱国主义影片《太行山上》观后感
影片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八路军东渡黄河,挺进抗日前线,建立太行山根据地的光辉历史。影片真实地记录了发生在山西的平型关、忻口等重要战役,塑造了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独臂将军贺炳炎、爱国将领郝梦龄等革命家的光辉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崔队长这一形象,展示了八路军勇战日寇的壮烈场面,再现了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
影片给人的第一印象可以用气势磅礴来形容,伴随着我们耳熟能详的歌声,用简洁的直升机俯拍开门见山地给出太行山全景,直接了荡地突出《太行山上》的主题,并用很好的过度手法衔接到国民党阵地,并引出电影的主要人物——朱德。电影的层次分明,结构清晰,按照历史顺序将八路军如何歼灭敌人的战役一一列出,并适当地带出部分爱国将领的名字,讲述了老百姓与八路军同仇敌忾,共同抗战的历史事实。
在《太行山上》影片中,军民鱼水情是该剧的一个闪光点。从外国记者的视角看到中国劳动妇女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援八路军;而擅长标枪的崔队长则是投身到战争当中。一位国民党军官的一句话让我们感到好笑又觉得可悲:如果老百姓都能打仗,还要我们军队干吗?然而历史恰恰证明了只有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
影片中八路军高级将领爱兵如子的形象更是被刻画得生动而又鲜明。大雪纷飞的深夜,朱德同志走出庭院,看到小兵在站岗。上前嘘寒问暖,还把小兵冻僵的手放进自己的怀里全暖,最后还是自己替小兵站岗,让小兵跑步热身。这种镜头在影片中还有很多。看了让人感动,从一件件小事中更能看出一位伟人的高风亮节。
在这部电影中,我领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我们把握生命并敬畏生命,可生命对他们而言却是不畏牺牲。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朱德在太行山上面对无数个铁血战士宣布战役胜利后,他们不约而同举起手由衷的发出“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强烈激昂的呐喊。朱德的演讲是那么的振奋人心,简短而又铿锵有力,战士们的呼声更是响彻山岗,这种怎样的一种豪情壮志,有着这样的热血儿女,日寇的罪恶念头想都不要想,有着这种钢铁脊梁,任何妄图入侵的敌人都会受到正义的惩罚。在这发自肺腑的声音里我感受到一种强大的民族精神。我确确实实被感动了,同时也激发了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作为一名基层团干部,更感觉自己肩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重温那段历史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国的和平解放不惜牺牲一切的抗战精神。作为生处和平年代的青年人,我们不能忘记那段腥风血雨的岁月,应该永远缅怀那些千千万万不留姓名却前赴后继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捐躯的革命先辈。那段抗战史是中华民族的丰碑,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魂。
㈨ 拯救大兵瑞恩 影评
拯救大兵瑞恩 影评 (有点长)
《拯救大兵瑞恩》之结构•人物•艺术特色浅谈《拯救大兵瑞恩》是一部描写二战时期的影片,讲述了盟军一只八人小分队潜入德军后方,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成功找到并带回一位名叫瑞恩士兵,把他送还给他那已失去四个儿子中三个的母亲的故事。 比照以往,战争题材的影片往往节奏紧凑,而这部影片却是个例外,挥毫泼墨用了整整40分钟描写诺曼底登陆的血腥场面,以至许多观众都因受不了这样的视觉刺激而提前退场。作为一个“极热”的热开场,导演无疑为屏幕前的观众们制造了与电影内容极为相符的情境,战争是惨烈而血腥的,人在彼时显得如此脆弱,枪林弹雨穿透头盔、撕裂身体;士兵在滩头上寻找自己的残肢断臂;一声炸响过后,米勒拖着的伤员只剩半截……战争场面的还原达到罕见的真实。而气氛烘托浓烈之余,导演也精明地埋了铺垫,即为日后把人小分队深入德军的巨大危险性作了全面预告,先让观众在自己心里有了对比,当然也就更迫切地想知道艰巨的任务如何完成。情境这座平台的成功设置,开拓了日后情节冲突发展的空间。四十分钟漫长视听刺激过后,本片节奏的功力开始凸现:导演仅用了五分钟的胶片,八人小分队就已走在了寻找大兵瑞恩的路上,情节交待简洁明了。一行人行军的过程可算开端单元的句号,到此为止,每个成员的性格都已有所体现,小翻译厄本跑前跑后问这问那既松弛了气氛,又为下文揭开“米勒战前的职业”打下伏笔。全片也进入带入过程。带入单元的第一个小高潮发生在第56分钟,列兵卡帕佐被狙击手击中,不幸牺牲;第二个高潮仅在两分钟后的58分,双方无意间产生对峙,最后以敌方被击毙告终。两个高潮连接得如此紧密,仿佛预示着本该得到休息的精神并不可放松,置身战争,理当如此,但一味强调警惕、危险不但不符合观众的审美需求,也难免把自己的门槛垫高,于是新因素介入——第一个瑞恩带着搞笑的蠢气上场,一点失望过后,留给观众更多的是希望。第三个高潮来临,以数铭牌为过渡,小分队的又一名成员——军医迪克•魏德死在攻击伞兵的堡垒前;紧接着厄本放走德国人引发了第四个动作性不强,却更为重要的高潮:列兵鲁宾扬言离开,军士豪沃兹举枪阻拦。这个高潮的人物关系开始发生变化,不单单是小分队里的上下级,还有队员之间的分歧,以及最终极的矛盾——此次行动到底值不值得的点题,导演代米勒作了最机智的回答。这个高潮也可以看作发展部的内容。真正的瑞恩出现,是在影片过半,可见导演的目的很明确——救谁并不要紧,重要的是救人这项行动。个人认为接下来守桥战斗的开始就已是高潮的部分了,发展部只有十几分钟,完成一个任务的转移——救瑞恩到守桥。有趣的是,守桥阶段的战斗与开头诺曼底登陆的长度相仿,都是四十分钟左右,可见本片叙述的轻重缓急,导演拿捏的大胆而准确。作为高潮,这部分本该是情感最强烈、最紧张的时刻,主人公命运的高潮,主题的高潮,性格的高潮,但又由于战争题材的缘故而变为视听等感官刺激的高潮,所以可以说这部影片的视觉高潮和主题高潮在时间上是相一致的,便于观众体悟电影的主题。高潮与结局连接紧密,而实际高潮的结束也就意味着表达的完结,最后老瑞恩在陵园的一场戏更多是为结构的完整性服务,而非情节上的必然连贯。继结构合理之外,影片的人物塑造亦非常成功。八人小分队,人皆迥异。军士豪沃斯是米勒上尉的忠实下属;下士厄本是连短兵相接时都会用敌国语言喊“放下枪” 的小翻译;军医迪克•魏德事业心强烈,常为自己无法担负与身份相符的职责而自责;其他四人都是列兵,鲁宾对米勒上尉来说不是省油的灯,这个机智刻薄的纽约客毫不掩饰对此项行动的愤慨和质疑;卡帕佐是个心地善良的澳大利亚人;利施很有正义感,他为纳粹对犹太人的所作所为义愤填膺;狙击手杰克逊长着一幅桀骜不驯的面孔,却是个虔诚的教徒,把每一个狙击对象当作上帝赐予他的礼物。 而我想详谈的是主人公米勒上尉,和他所拯救的大兵——瑞恩。 米勒。米勒是个英雄,却不是唯一的英雄。如果当面跟他这么说,他一定会笑着让言者滚蛋。毕竟,“英雄”这个词只对活着的人有意义,只对在乎他的人有意义。颤抖的右手、倒下的战友、失聪、指挥战斗、抢滩成功,与其说这是性格的铺开,毋宁说是对米勒能力的首肯。可以说到军医死前,他都可被任意一部战争片中的长官所代替。服从命令,宽容下级,所有的抱怨照单全收,所有的任务漂亮完成。可以说导演塑造了一个真正立体的分队长,他不是靠等级威信、军人责任感支在下属面前的,他想妻子、想回家,他会把袒露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当作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羞于与人分享却又自豪而甜美的经历。当然,他决不会忘记身为军人的职责,和那个待他拯救的孩子的幸福。这部影片的美国色彩浓郁,家庭对美国人来说,几乎等同于信仰,我想米勒在执行任务的同时,一定也无数次在心里抱怨再自我安慰,或许每次说服自己的,除了“救了瑞恩,就离家近了一步”之外,还有“救瑞恩的家,也是救我自己”吧。军医下葬时,那个男人独自一人的哭泣突然很动人。 瑞恩。大兵瑞恩并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即便处于事件的核心,他的重要性也早被这次行动本身的意义所掩盖。但是,略去拯救对象的额外身份,他,又是观众了解美国最普通士兵的途径。瑞恩就像一扇窗,透过他,不难看到那些平凡的美国年轻人在没有被社会赋予特殊关照时应有的战争经历,那些跟瑞恩一道守桥的战士们,甚至包括去拯救瑞恩的小分队。被拯救,这是外界不为他所掌控的因素赋予他的义务,与他无关,因而影片的视角扩大了,在守桥之役前瑞恩根米勒讲述自己兄弟的趣事一场戏,导演并非在试图说服观众,力证这次行动是在拯救一个多么值得怜悯的家庭,而是通过瑞恩的嘴,说出每一个美国士兵的故事——战前,谁都有美好的生活,每个人都有他们被子弹击中时要为之感伤和不舍的东西,那究竟是什么?可能在美国,那是家庭的回忆,在别的地方又是别的什么,总之是一些值得珍藏和怀恋的,却又远离的东西。战争的作用在这里仅仅是毁灭所能毁灭一切,战斗者们便是要夺回他们能夺回的部分。瑞恩的性格体现相对于其他人来说,更为类型化,同样更具有现实意义。 就艺术特色而言,这部影片的镜头运用很见功底,导演的意图在镜头中往往表现得十分明确,并有出色的感染力和表达能力。在影片的前40分钟里,与其他人也一样,小分队队员抢滩时平行蒙太奇利落的切来切去要传达给观众的不只是“脸熟”(对第二次看片的人是),更多的是战争的高强度视听施压,导演在这里要表现的是人类成片死去的过程,还有一些未死之人争取活下来的过程,在这里没有英雄没有猛将,所有人的生命都微若草芥,随时可能化为冰冷的统计数字中的一个,没人相信“理智”,正如没人会有意识的试着躲一颗子弹。又如卡巴佐牺牲的一场戏,镜头大部分时间对着敌方的高楼上的狙击手,主观镜头与脸部特写频繁切换,显示出人物内心的犹豫不决,琢磨不定,而当镜头里的准星终于辨认出狙击手杰克逊的影子,却也是自己命丧黄泉之时。一个反视角的运用告诉我们,在战场上一对一的决斗中根本没有正义和非正义的言论必要,因为那时除了生,就是死。镜头的内容完全与所要表达的主旨一致,厄本最后开枪打死他曾放走的德国人时,摄影师并没拍尸体,可见死的是谁并不重要,重要强调的是,他终于敢杀一个该死的人了。影片结尾米勒死去,贺信的声音作为画外音响起,那是美国政府在宣读给瑞恩母亲的贺信,硝烟尚未散去的战场上,空镜头缓缓移动,杰克逊炸黑了的高塔,战坑,破碎的桥面和尸体,每个行动着的人的表情都沉静而安详,他们还活着,他们在聆听,那些军方赞美瑞恩的语言那么美,那同样是赞扬所有军士的语言,所有活着的人包括厄本,和那些死去的,更加无畏的人们。 战争与生命一旦被放在同一架天平的两侧,那么就注定了“毁灭”二字的分量沉重。真正的战争片从不避讳人类为自己留下的创伤,而在战争阴霾的背后,同样折射出人性灿烂的光芒。
《拯救大兵瑞恩》影评~!
一、 结构分析(系表)
开端部
1、 开场 老瑞恩带着一家人来到米勒上校的坟前
2、 俄马哈抢滩成功
发展部
总部收到瑞恩家三兄弟牺牲的消息,上校决定拯救瑞恩家的小儿子——詹姆斯·瑞恩;
米勒一行人雨中协助同盟破敌,卡帕佐死;
错认他人为詹姆斯·瑞恩
在途中休息两小时,米勒和手下暗夜聊天
第二天继续前行,得知瑞恩在兰姆勒;
又一次小规模战斗,魏德死;
放掉德国俘虏;
找到大兵瑞恩,米勒告诉他来意。
高潮部
米勒一行人决定不走,帮助瑞恩保住桥,等待救援。
整个战役
结尾部
米勒死,临死叮咛瑞恩要好好活下去。
尾声
老瑞恩在米勒坟前对他诉说自己的生活。
二、 人物分析
瑞恩——瑞恩并不是一个功能性人物,但是他却是一种象征。是胜利的象征,他对于米勒一行人意味着任务的终结,对美国意味着国家人性化、人权化、民主化的象征。他从简单的符号人物,变成了一个具有深远意义且空泛的标志。但剧本赋予他的却很少,他只是一个二等兵、没有比别人更多的勇气、战绩和故事,是一个普通的,年少轻狂,拥有拳拳报国心的男子。这就更引发人们对这次任务的思考,思考它是否值得,是否劳师动众、是否像剧中米勒一行人所议论的:只是因为他有三个同样骁勇,战死沙场的兄弟吗?只是因为怕他的妈妈伤心吗?试问:谁没有父母?谁的死对于家人又是一件好事呢?凭什么他能享受到这样的幸运待遇?凭什么要为他去浪费那些珍贵的军用物资呢?难道只是为了美国的那些小小的虚荣心?为了高呼民主,人权吗?米勒说过:“为了一项任务,死掉两三个人是值得的,但是可以换取二十、三十、甚至成百上千人的姓名。这样死是值得的。”但是为了区区一个二等兵瑞恩,却死了三条人命,这看起来并不值得。但是幸好我们的瑞恩是个视死如归的硬汉,试想:如果他只是个软弱怕死的孬种,这次任务还是否具备他的意义?还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瑞恩只是美国人概念中的士兵群像,是他们憧憬的士兵的形象,是他们心目中的英雄,至少值得用生命去换取的人,是一个理想化的士兵。是弘扬英雄主义的一个最好的典范。他的形象不见的高大,但是平凡中却显出不平凡,并不需要多少另类,也足以讴歌美国兵士对国家的忠诚、对信仰的致死不逾。另外:瑞恩有一个完美的家庭,儿孙成群,看上去他真地按照米勒说的那样,“好好地活下去”,但是他的家庭美满与坟冢排列整齐的白色墓碑相比是最大的反差;以至于在影片的结尾,瑞恩不禁问自己的太太:“我是不是一个好人?” 这是发自本源的一种疑问?他确实使得很多人为他而死,虽然他是无辜的,他是不知情的,但是在无形中,他背上了一个包袱,三条人命的包袱,这是国家赋予它的,是生活赋予它的。他必须被动接受,比起那些死去的人,瑞恩活得艰难许多,他虽然活着,但是永远不能放下包袱轻松的活着,他的生命不掌握在自己手里,他是为国家、为责任、为了三条人命活着,甚至为了米勒临死的那句话活着;战争中,他的生命掌握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听天由命;战争结束了,他的生命掌握在强烈的责任感里,身不由己。瑞恩没有自由,他不能掌握自己的生死,这是他极度可悲的一面。战争泯灭人性,只要踏在战争边沿,或者涉足其中的人,从那天起,生死就永远不属于自己,就永远要背负着包袱沉重地走下去。这是战争带给人们最深刻最可怕的痛楚。
厄本——厄本在多数人眼中是个孬种的形象,在他的反衬下,米勒一行的其他人显得如此的高大伟岸;但是厄本只是个小小的翻译官,从来没有参加过战斗,在他眼里,面对敌人,他并不确切知道什么是仇恨,并不知道应该冲上去将他的头颅打爆。他只是一个大多数百姓的象征,他只是个平凡普通的人。他表现出的躲闪,懦弱、不敢面对死亡、不敢冲出重围挽救同盟…… 这一切都是人之常情,是一个普通人面对战争的态度。在普通人眼里,面对战场上的血腥,躲闪逃跑是第一个念头,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怎么可能神话般地冲上去将敌军的头颅打爆呢?这里片子想告诉我们,不是谁拿起枪都能独当一面,不是谁面对敌人就能英勇在前,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削土豆皮那样简单的事情。战士都是英雄,他们都是超人,从肢体的力量,到心理的承受力,方方面面都不是一般人能及的。也从一个侧面告诉观众,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面对那些逃跑怯懦的士兵,也应该给予一些理解,毕竟在死亡面前,真正能够做到视死如归的人实在是微乎其微。但厄本也有另一面,他在最后枪杀了害死梅利西的德国士兵,在最后一个镜头里,他手握长枪,从硝烟中走来。这个形象简直就是在讴歌他就是英雄,他才是最后的胜利者,他没有死,没有伤亡,他还替同伴报了仇,他才是值得歌颂的人,他才是最伟大的人。我想,这也是对高级官员的一种讽刺。毕竟他们才是最终活下来授勋的人,他们肩膀上的每一颗星都是用无数的战士鲜血换来的,他们在享受美馔佳肴的时候,因为他而死去的战士却在地下呜音哭泣,这是一个小小的讽刺,对高层,对那些腆着硕大啤酒肚,晃悠着一身肥油,享受着和平带个他们的高薪、厚禄、美女、香车的日子,但是谁有知道在杀场上,他们是否在敌人面前哭泣,是否高歌自己的国家总统该死,在敌人面前投降,给敌军舔屁股呢?
米勒——无疑,他是一个英雄。在美国人眼里,英雄的种类很多,只要是涉及“拯救”的,都是英雄。他们不一定十分高大,不一定作出很多丰功伟绩,但是起码要独挡一方,起码要聪明睿智。但是伴随着英雄的往往是灾难,没有灾难哪儿会有英雄呢?这就好比哪里有反抗,哪里就往往有压迫。米勒是英雄,但是英雄却死了。却带领着同伴兄弟去送死,难道英雄连保护自己的能力都没有吗?这未必要求太高,毕竟英雄不是超人,英雄也是有血有肉有心有肺的真人,他们也会有喜怒哀乐,也会有七情六欲,不是神仙。米勒颤抖的手告诉我们,他和普通人一样,也会受到疾病的困扰,也会痛;在兄弟死去之后,他躲在废墟上偷偷地哭,泣不成声,这也告诉我们,米勒是个有感情的人。这些细节无疑让英雄这个钢铁之躯更加贴近平凡的人。英雄并不是高处不胜寒的稀罕物件;同伴问起他为什么要这么拼命的时候,他不是说:“我是为了国家”“为了家园”或者什么其它的让地球人听着都觉得虚假的理由。他为的是早一天见到自己的妻子,和她团圆,“每杀一个人,这就意味着离家又远了”仔细想来,确实如此,敌人永远不可能完全歼灭,只能是越杀越多,无穷无尽。在米勒眼里战争并不像一场瘟疫,人慢慢一点一点死去,等到最后一个人死掉,战争就结束了;在他眼里战争是一场大火,越是煽动就越厉害,越蔓延,不断死去的人,总会引发更多的战争,引发更多的人死去。这又告诉我们,英雄并不是好战者,发动战争的都不是真正的英雄。英雄应该学会怎么样去平息战争,不让更多的人死去。从概念化的英雄,到了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具体的英雄,影片无疑将米勒的多面性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但是这里也有不少概念化的成分,比如:“不救儿童”无疑,这是英雄米勒冷酷理智的一面,他经验丰富知道这样做的后果,这和后面的为朋友哭泣是一种对比,但是却显得非常刻意。
魏德——在魏德身上充满了人文关怀。他是一个战地医生,既是战士又是医生,他可以在医疗条件极其恶劣的情况下为病人缝合,竭力挽救他们的生命。他对生命的态度和米勒一行的其他人都不相同。在开端部里,他的出场是在帮一名士兵止血,但是一枚飞弹袭来,士兵当场死亡。“为什么不给我个机会救他”飞弹就在他身边滑过,在那一瞬间,他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不同常人的生气,一种愤恨,这不能仅仅概念化地说成是医生的一种天职,但是影片却让观众感觉到了这种刻意。在卡帕佐中抢躺在雨中的时候,他不顾生命危险要冲上去,只是为了看清卡上在哪儿?这种行为,无疑是英雄主义的,无疑是夸大的,是脱离现实的,有些符号化;但是另一方面,在暗夜中,他替卡帕佐抄写信件、讲述自己儿童时代和母亲的情感经历,却又觉得这个人物并不是高不可攀,也有自己的具体情感,不十分概念化。但情感上过于片面,对职业的热爱,对朋友的关怀。甚至到最后,他看到伙伴们当着伞兵的面玩弄识别牌,过去组织的时候,也只是让观众觉得,他是个很善解人意,极度善良的人,但正是这个有些符号化,有些理想化的人物,在他死时,却感动得我落泪了。他的死真正让我觉得生命的淡薄和脆弱,身为医生的人却不能挽救自己的生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去死,完全无能为力。死的时候他一个劲儿地喊着“妈妈,妈妈”。那是一种最本源的做法,是一种本能的表现。这样的情感冲击,又让人觉得他并不十分符号化,片子将魏德善解人意,善良淳厚的一面渲染到了及至,并且加以美化,使他变成了一个塑像人物。但却能让人感动,让人觉得完美却真实可信。
梅利西——相比魏德,犹太人梅利西也是如此。片子着重渲染,他作为一个犹太人对德国法西斯的愤恨。在坑道里,他拿着德国阵亡士兵的刀说:“它曾经是希特勒青年团的小刀,现在是犹太面包刀”。说完这话,就坐在哪儿哽咽起来。这也不觉刻意,苦难深重的犹太人,手握着敌人的刀,作为一个战利品,成就感马上引起了一种悲痛的感觉,不用更多的语言交待,就能深深体会他曾经受的苦,和一种民族责任心。在德国俘虏队伍旁,他拿着自己的识别牌,炫耀着:“我是犹太人,我是犹太人!”那是一种骄傲,一种挑衅。实际上也是可悲的,可怜的。德国人并不能听懂他的语言,他这样做只是得到自己的一种宽慰,死去的犹太人不可能复活,他的伤痛也永远在心中烙下痕迹。这更增添了无数的辛酸和无奈。也告诉人们战争的极度残酷。
三、 中心思想
(一) 米勒的七次手抖
第一次:米勒的出场就是从他的手开始,一双颤抖的手,握着水壶;
第二次:俄马哈抢滩成功后,手颤抖着拿水壶;
第三次:暗夜中两小时的等待,手颤抖着拿水杯;
第四次:暗夜中两小时的等待,谈到卡帕佐,手颤抖。
第五次:得知瑞恩在兰姆勒,手颤抖着拿指南针;
第六次:魏德死后,米勒躲在岩石后哭泣,手颤抖着拿着卡帕佐的信。
第七次:等待敌军坦克车,和瑞恩谈天前,手颤抖谎称在为音乐打拍子。
米勒的颤抖表现的是对战争的态度,是一种精神的紧张,也同样是一种情绪的宣泄。他害怕、痛苦、紧张的时候手都会颤抖。影片借助米勒手的颤抖表现他情绪的变化,但是在外部看来,他面对一切的一切都那么泰然自若,甚至连他的身世都是个谜。但实际上,他只是个平凡得不能在平凡的高中老师,和普通人一样,也希望早日能看到自己的妻子,能和她团聚。并不是像他表现出来的那样冷静和理智。面对死亡他有自己的看法,他是一个队伍的首领,有着比别人更多的对死亡的冷静。他变得冷漠,是战争改变了他。
(二) 米勒的无声世界
片中,米勒常会进入无声的世界。炸弹在他身后爆炸的时候,耳朵会有短暂的失聪现象。在开端部里——
第一次无声的世界:米勒从海滩的血泊中爬出,炸弹在他身后爆炸。他进入了无声的世界,他眼前呈现出——
1、 一名瘫软哭泣的士兵;
2、 三个被弹药引着的士兵;
3、 断了一只臂膀的士兵,在尸体中寻找被炸断的手臂,用另一只手捡出那只手臂;
4、 几个燃烧着的士兵,在海滩上奔跑逃命;
5、 一个对他大声喊叫的士兵。
第二次无声的世界:米勒拖着负伤布格,炸弹在他身后引爆,他又一次进入无声的世界,恢复听力之后,再一次托起布格,他已经只剩下上半身了。
在结尾部——
第三次无声的世界:桥头,炸弹在米勒身后引爆,这一次他长时间进入了无声世界,看到了瑞恩的哭泣,看到了兵士的大声喊叫,看到了霍威的死,看到了近旁的手枪。
在开端部,这种手法很像《黑镜头》里面呈现的——平面的、瞬间的切割了战争。第一次无声世界,哭泣的士兵——这象征着一种对战争的恐惧,枪林弹雨中,不能自控地坐在地上哭泣,不知所措;断了手臂的士兵,用另一只手在尸体中寻找失去的手臂。提起它像提着自己的背包一样,那并不像是自己肢体的一部分,而单纯是个物件。战争带给人们的远远超过肢体上的痛楚,这完全是一种本能的表现,他脱离了理智,比起沉重的精神枷锁,肢体的疼痛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米勒死前无声的世界中,看到了瑞恩的哭和同伴的死,但是更多的是看到了身边的枪。他只是本能地去拾起那把枪,在他完全丧失了行为能力的时候——没有多余力量去思考、去分析,这种行为也是出于一种本能。他站起来去拿枪,中弹后,瘫在地上,还不停地瞄准正驶向他的坦克车,战争把人性都改变了,攻击敌人变成了一种本能。
(三) 死在米勒身边的七个人
在开端部
1、 头盔胸部中弹的战士
2、 104医队战士,胃部被打穿,内脏在体外;
3、 被炸掉下半身的布格
4、 坑道里身边的通讯员;
5、 坑道里脑部中两枪的战士。
这中惨烈的场面在米勒看来司空见惯,他的士兵就在自己身边死去,横尸遍野、血流成河,内脏横在尸体旁边、子弹打穿头颅,他依然往前冲,并不伤心,留恋或者惧怕。这除了表现战争的残酷外,还从一个侧面表现了米勒那“94”个兵士的死,带给他的是一种对生命透彻的看法,变成了视死如归。他曾对厄本说:“我怕我活不到堵住累计到一千,还是五百吧。”对生命,他知道他随时可能死去,所以当他死的时候才显得那是意料之中,没有多余的痛苦,像个活人一样坐在那儿死去,没有了大喊大叫也没有泪流满面,没有恐惧没有一切留恋,静静地死去。
夏树 2005-10-05 20:52
时光可以流逝,岁月可以飘过,但是经典永存。如果真的有一种情感可以使人回肠荡气。如果真的有一次行动可以让人感慨万千;那么这种情感一定是超越普通情感的伟大情义,这次行动也一定是一次伟大的行动——影片《拯救大兵瑞恩》所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情感,这样一次大无畏的行动。
《拯救大兵瑞恩》是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执导的一部力作,重温经典,感觉依旧如此强烈,既慷慨又激昂。汤姆·汉克斯的实力表演使得影片更加精彩。
影片以著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惨烈的诺曼底登陆为背景,通过一系列的自然主义拍摄手法再现了上世纪那场为自由而战的战争的惨烈。以米勒上尉奉命率领士兵去敌战区寻找一位名叫瑞恩的士兵为线索,提出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用几个人的性命去换取一个人的生命是否值得?刻画了米勒为代表的一系列为自由而战的士兵的形象,影片的主题是鲜明和积极向上的。
抢滩行动中指挥出色的米勒上尉受命去敌战区寻找一位在101空降师服役的叫做詹姆斯·瑞恩的士兵,他的三个哥哥都相继在战场中阵亡,为了不使他的母亲失去这个最后的孩子,盟军总部决定将他寻找回来。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每向前一步,就离敌战区近了一步,危险也就增加了一分,他们面对的会是越来越多的德军和大量的坦克!出发的时候,就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这种近似荒唐的行动和与此引来的一系列伤亡是否值得去冒险?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战士的阵亡,在准备袭击德军雷达站的时候,生存和为此次行动付出巨大牺牲的问题再次摆在面前。米勒上尉最终说服了大家——在他看来这次意外袭击德军雷达站的行动和寻找瑞恩的行动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正义和自由而战的。终于,米勒上尉率领的弟兄历经艰险找到了瑞恩。而为了盟军的顺利挺进,他们又决定留了下来一起参加桥头保卫的战役。力量的对比是悬殊的。尽管他们进行了精心的部署,把有限的人力进行了最合理的布局,也曾一度阻止了德军的前进,但是面对不断涌来的德军和炮火威力很大的“虎式”坦克的进攻,他们只能且战且走,在桥头最后的防线,身负重伤的米勒上尉在冲锋枪枪弹打光的时候,无助地却很决然地向坦克连连发射手枪子弹,奇迹出现了——随着一声爆炸的声音,坦克被摧毁了——盟军的“野马式”轰炸机及时赶到!桥头保住了,援军陆续地赶到了。生命垂危的米勒上尉弥留之际对着俯身过来瑞恩只是轻声地说了一句;好好活着,不要辜负大家。
米勒上尉原本只是一位普通的上尉军官。这次任务也应该说只是一次特殊的任务,但是他的这句话使我动容。一句普普通通的话语是一位长官对士兵的殷切嘱托,也是为了寻找瑞恩而牺牲的士兵的共同心声和话语,米勒和他的战友都已经牺牲,但是瑞恩活下来了。他们的任务完成了,为了一个人的生命牺牲八个人的性命,这种牺牲的代价是否值得?从感性或者理性的角度而言,这是个错误甚至有些荒唐的任务,但是从道义和正义的角度来看,这绝对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拯救行动,一次大无畏的行动。一个人的命值得用八个人性命去冒险的,一句普通的嘱托便是最好的答案。一句很平实的语言,一种崇高的精神和高尚品格情操却跃然在心中。
碟片已经播放完。但是我的心情许久不能平静。米勒上尉最后说的话一直在我耳边回响,他的身影也越发令我肃然起敬。
拯救大兵是一次特殊光荣的任务,就是因为这一句普通的“好好活着,不要辜负大家”话语,我一直记得这部影片,记得了汤姆·汉克斯,记得了这次大无畏的行动!
㈩ 《投名状》观后感
投名状”,语出《水浒》。兄弟结义,一命见证,诛一人,取首级,立誓言,共富贵。
很久没有看到华语古装片拍出这么史诗般的场面和气质了,陈导不错,刘德华、李连杰、徐静蕾、金城武演绎的也都很到位,所以影片很耐看。但我不想队影片本身评论过多,只想说说这4位主人公的命运和他们各自的价值观。
庞青云,一个权欲熏心的人,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多情的人,一个让人恨不起来的悲剧人物。他出身军营官场,自打从死人堆里爬出来便决心与“魁”字营一绝高下,为死去的整营兄弟报仇,为自己雪耻,所以,他的不择手段在他的字典里没有错。他唯一的错误就是他不该遇到莲生,不该视投名状如无物,那样的话,他还是会寻找到成功的机会,但错误就在于他了解官场,但不了解江湖,只知军令如山,不懂义薄云天。他虽然死了,但他视快乐的,他成功的复仇了,他追逐到了真爱,他死的明明白白。
赵二虎,一个草莽英雄,一个视兄弟如手足的人,一个把怜悯转变成爱情的人,一个单纯而快乐的山匪。年轻时自以为是的“救”了莲生,对孤儿姜午阳如亲生兄弟,对后来结拜的大哥庞青云深信不疑。“当匪,我们要当最大的!”
赵二虎为了兄弟不挨饿可以去劫军粮,也可以为大哥那种赌博式的战争去做炮灰,但攻克苏州之后他曾经疑惑过,但在大哥的一跪之下他又继续攻下了南京。他单纯的没有痛苦,至死不知被大哥所出卖,也不知妻子的不忠,可以说赵二虎是他们中最最幸福的一个。
姜午阳,悲剧中悲剧人物,他聪明而坚毅,为报养育之恩跟随二哥做匪,为报挡箭之情随大哥卖命,又为救二哥性命手刃二嫂,再为替二哥报仇杀死大哥,最终为投名状而自杀。“外人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
“兄弟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可以说姜午阳是为誓言而活,为投名状而活,他的聪明让他知道了很多,所以他痛苦;他按照自己的逻辑想拯救兄弟间的情谊,但一次次的都失败了,最终他只能不知所以的为投名状而死去,悲!
莲生,一个扬州瘦马出身的多情女子,却被二虎“救”出做了匪妻,她不爱这个目不识丁的男人,却爱上了文人书卷般的浪漫的庞青云。为了真爱而大胆追求幸福,最终却死在了三弟的手上,这个看似悲剧的结果中,她也是幸福的,毕竟她找到了自己的真爱和激情,她的错误就是在多次的逃跑中不够坚定,哪怕只要坚定那么一次也就够了,也就没有了被三弟所手刃时的留恋,毕竟她还没有挂上心仪的红色的纱帘。
“纳投名状,结兄弟谊,死生相托,吉凶相救,福祸相依,患难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