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尸影评
A. 美剧《局外人》的豆瓣评分是多少
《局外抄人》目前豆瓣评分8.8,才刚刚开播两集,但是口碑隐隐要爆的悬疑惊悚片。
《局外人》一开场就是抛出一个夺人眼球的爆炸性案件,HBO也是一改往日沉稳大气的慢节奏风格,刚播出的头两集剪辑迅猛又递进,氛围把控极其出色,第一集短短的时间内,就展现出非常多的信息,迷雾重重的线索、司法强权的误伤、媒体的舆论风向等等,就可以说是一直抓着观众的心脏,让观众停不下来,节奏感悬疑感加满了进度条。
不说了,赶紧去看,已经提前预订了悬疑神剧。
B. 犯罪心理第一季观后感800个字
这位令人尊敬的母亲,也是一位等待被电击的死囚犯。因为她被控告谋杀了她的儿子,与她变态丈夫(残忍分尸18个少女)同一天行刑。可是经过FBI探员的调查发现,她的儿子根本没有死,而是被她送给一家人领养。她也觉得为了儿子的安全,到自己丈夫行刑之前,都不会和他相认。最后,即使她那魔鬼般的丈夫行刑后,她却是选择也行刑。她不想让孩子知道自己有这样的父母,尤其的父亲。这一切的一切还是为了她的孩子。没有人愿意和变态杀人狂的孩子交朋友,如果要毁掉她孩子的一生前途,母亲选择义无反顾地赴死。就让这个秘密永远地深埋吧。
可爱的儿子,有优越的家庭,爱他的父母,大好的前程。他不曾知道有一位伟大的母亲,为了他更好的活着,选择了离开这个世界来成全他。他不曾知道他的生母的一生,走得是多么艰难和煎熬。唯一的希望就是这个根本不能相认的儿子。这位母亲在临死前说过:“生命中最大的礼物莫过于为人父母”,她并没觉得自己的离去能换来儿子正常的生活有多么了不起,而是一个自然的选择。
母亲最后坐在电击椅上的表情,那么淡定、那么平静、那么随和,但是却止不住让人哭到心颤。没有人想看到她的离去,但所有人都尊重她的选择,一个伟大母亲的自然选择。我在想,等这个小孩慢慢长大了,如果终有一天有人告诉他这件事,他会不会为自己的生母感到骄傲?算了,还是不要让他背负太多,这样做会毁了母亲的牺牲。就让他永远地快乐、无虑地生活下去吧。
C. 《最爱》的结尾,赵得意为什么要把商琴琴分尸了呢
内容简介:
九十年代一偏远小村里许多人因为卖血共用针头而感染了热病(HIV),村里的老师“老柱柱”(陶泽如饰演)家里,大儿子赵齐全(濮存晰饰演)就是倒卖血发财的血头,二儿子赵得意(郭富城饰演)也感染了,齐全的儿子小鑫被人报复毒死。
老柱柱提议所有被感染的人集体住到荒废的小学校去,便于互相照顾。老柱柱侄子的媳妇琴琴(章子怡饰演)也住到这里,琴琴和赵得意都被各自的伴侣嫌弃,于是他俩暗生情愫,冲破阻碍各自离婚之后终于结婚。
影片结尾,琴琴为救得意而病死,得意砍伤自己大腿大出血而死。
说大话是很容易的,深思并建设性的思考商榷才真正有解决问题的意义。比如你愿意接受一个不幸感染了HIV的孩子和你的孩子做同班同学甚至同桌吗?如果你不能接受的话,那些不幸感染的孩子该怎么办?是安排专门学校专门师资去教育管理,还是就散布在普通学校之中?有没有风险?风险如何防控?出现意外或传染感染怎么办?谁来承担责任?
当然,防控和宣传科普是尤为重要的,很多明星都是HIV亲善大使,相信在更多人的关注之下,这一问题会得到越来越全面科学的解决。
琴琴和得意死在他们领取了结婚证之后,他们那样执着的想要结婚证,是在昭示他们作为人的权利,以及他们内心不愿孤单死去的期望。片名《最爱》,如果说有最爱的话,人们最爱的会不会是生命本身?
D. 大秦帝国观后感
50集的连续剧《大秦帝国》,我用一周的时间就看完了,深深地被商鞅的才能和不屈服的人格、秦孝公的知人善用和坚持真理的决心、秦人在面临国破家亡和发愤图强是表现出的精神所震撼。
三丈之木,取信于民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是商鞅的变法指导思想,为了取信于民,在变法令下达后,商鞅以三丈之木置于国都南门,募民有能徙木于北门者赏十金,但无人响应,最后他将赏金增至一百金,有一人应募,即获得一百金,以此来取信于民。可见诚信对一个国家的变法的重要性,对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同样至关重要,我们能有今天的蓬勃发展,离不开“诚信”二字,“选择二十冶就是选择放心”这是我们的企业责任理念。一面面的锦旗、一封封的感谢信、不断扩大的市场是最好的证明。
忠于职守,威武不屈
“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是古人高风亮节的人格,在这部连续剧里的商鞅为了变法的实施,不畏同贵族、权势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他也知道这样肯定会得罪他们,但为了秦国的强大,为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在他们的威逼恐吓、甚至暗杀面前丝毫没有退缩。这里体现的是对事业的忠诚,联想一下我们当代人,在困难和大部分人反对的情况下能有几人能不退缩?社会的变革、企业的发展是必会触及一部分人的利益,只有坚持真理、不畏强势,才能实现社会的进步和企业的发展。
不拘一格,广纳贤良
当今社会与其说是经济的竞争,不如说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战略越来越被重视。秦国之所以能摆脱贫弱,一跃成为群雄之首,离不开像商鞅等一大批的人才引进。更离不开秦孝公的不拘一格、广纳贤良、知人善用、用人不疑的思想。古人常说“千里马好找,伯乐难寻”,今年我们二十冶一次引进了100多名大学生,如何为他们搭设展现个人才华的舞台?如何让他们一展所长?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原来的人才培养模式可能已经落伍,必须缩短人才的培养时间,使他们尽早发挥才干。可以考虑选择几个好苗子先把他们推上去,让他们直接接受市场洗礼,允许他们犯错,经验的积累是他们快速成长的电梯。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在秦国面临内灾外侵之时,秦国人的口号,他们表现出来的团结,全国上下齐动员捐款捐物,宁可自己饿肚子也要支援国家,是这部电视剧给我最震撼的一个场面。今年的5.12汶川大地震我们全国人民表现出来的,也印证了中华民族固有的爱国精神是深深烙印在骨子里、流淌在血液里的。什么样的国家最具发展潜力?什么样的企业最不可限量?就是要有一群团结一心、发奋图强的人民和员工。我们二十冶闯荡上海30年,能在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不断攀登高峰,靠的就是我们的团结、奋发的精神,这种精神还会带领我们企业不断创造新的、更大的辉煌。
PS: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己再改改!
E. 特洛伊 电影观后感 (急!急!急!)
三千两百年前,一场发生在希腊和特洛伊之间的战争堪称永垂不朽。它的伟大,不仅仅在于它的规模空前庞大,还在于参战的英雄。
电影《特洛伊》所演绎的这场不朽的战争,却可以看出一个真真切切的神与人的欲望
世界 隐性的神欲
神,在这部影片中没有直接的出现,但在战争的起因和发展中,也不难看出神的欲望,并因为他们的欲望,对这场战争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集威猛、超凡、英俊、傲慢、狂妄、凶狠、专横于一身的英雄阿喀琉斯,在战争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没有阿喀琉斯,就不会有特洛伊战争。即使有,也不会如此的惨烈和血腥。是阿喀琉斯的欲望,助长了希腊想与特洛伊决一死战的决心和勇气。而神的欲望,则助长了神子阿喀琉斯的欲望。
特洛伊战争双方,都是受诸神帮助支持的,希腊方的有智慧女神雅典娜等,特洛伊方则是太阳神阿波罗等。太阳神阿波罗受特洛伊人顶礼膜拜祭奉,按照祭司所参悟到的神的旨意,坚信特洛伊之战将获得神助,于是特洛伊便十分坚定不移地迎接着战争的到来。但是,备受观众期待的太阳神阿波罗却从始至终都没有出现过。而特洛伊也没有像大祭司所预言的那样,得到神助。大王子赫克托死于阿喀琉斯的剑下,木马被看成是希腊祭奉海神的祭礼被拖入特洛伊城却使全城被灭。神,理所当然地享受着特洛伊人的祭奉,却自始至终没有帮助特洛伊人民免遭战争的危害。为欲望驱使,享受着祭礼和膜拜,却背信弃义,因为对立诸神的压力而却步,甚至面对全城被屠杀的百姓无动于衷,不做任何救助。
而众神为何划为两派支持一个国家的战争呢?因为想借助所支持的国家以发泄对对立诸神的不满,助长自己在众神中的威望,享受所支持国家的祭奉,这一切,都出于虽是神的身躯、身份、地位,却实质与凡人有相同的对于名利的欲望,物质的欲望。而这些欲望,恰恰导致了一场又一场的战争。特洛伊之战,就是其中之一。英雄阿喀琉斯,赫克托,特洛伊国王普里尔蒙,阿喀琉斯的表弟帕卓克斯等等,无论他们多么的勇敢无畏,沉着智慧,都不过是诸神欲望下的牺牲品。
显性的人欲
《特洛伊》中所表现出的,除了神的欲望,还有人的欲望。人的欲望,无疑是更直接的导致了特洛伊之战的发生。而人欲对战争的影响可以说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是战争的导火索——帕里斯和海伦对爱情的追求和不顾一切。特洛伊二王子帕里斯爱上了米奈劳斯的皇后海伦,并私自将海伦带回国。因为一己的爱欲,不顾特洛伊向往已久的和平以及整个国家人民的生命,帕里斯无疑是自私和不理智的。对一个人的爱情的成全比起要用一个国家的人的生命作为代价,无疑是浅薄而不值得一提的。而作为一个国家的王子,竟然会这样选择,是被个人欲望冲昏了头脑。
其次,是希腊国王,阿珈门农,因为不满足于眼前统一的希腊国土,为了满足扩张和征服的欲望,劳师动众,率领士兵横渡大海去攻打特洛伊。为弟弟抢回弟媳报仇雪耻的借口终究不能隐藏他作为一国暴君的贪婪和野心。而他的野心和贪婪,却造成了特洛伊的毁灭。
再次,便是为“千古留名,永垂不朽”的名利欲望所驱使的英雄阿喀琉斯。对名利的欲望,让他前往特洛伊作战。而因为对布里塞伊斯的爱情的欲望,最终让这个呼风唤雨的大英雄最终丧生在爱人的面前。在这里,不是对爱情这种人之常欲的否定,只是,当英雄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必将抛弃儿女私情。
还有,便是阿喀琉斯的表弟帕卓克斯。一个英武的少年,受阿喀琉斯一手栽培,却因阿喀琉斯过分的在意和保护,生出叛逆之心,并最终因为他的鲁莽和任性葬送了自己。他在伪装成阿喀琉斯出战前,口口声声是为了希腊出战,但在我看来,无疑是一个年幼又缺乏实战经验的少年对名利的欲望。他想立一次战功,使他在军队中享有声誉,甚至最好能超越专横狂妄的表哥阿喀琉斯。
《特洛伊》的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耐人寻味的世界。它的音乐,电脑特级,拍摄角度,情节安排等多方面,都值得我们做深入的探讨和分析。这篇评论是我对本影片就某一点所产生的看法,权当是一个引子,好让更多的观众都参与到对电影《特洛伊》的探讨中。
F. 《大秦帝国》观后感
刚看完电视剧《新大秦帝国》,感想良多,忍不住想写点东西。
电视剧《新大秦帝国》将战国时代的商鞅变法拍成了一部大气磅礴、荡气回肠又充满激情、浪漫的长篇历史电视剧,采用大量的虚构甚至是改变史书记载来塑造了两个几乎完美的艺术形象:秦孝公和卫鞅(后因封为商君才称为商鞅)。
秦孝公赢渠梁(侯勇饰)接任国君之位时,秦国已陷入四面楚歌之绝境。春秋时期秦穆公称霸后,秦国四代君主君权旁落,宫廷政变不断,私斗成风,农耕荒废,国力剧降。秦孝公的父亲秦献公更是以战强国,却屡战屡败,耗尽国力,还被迫向魏国割让了河西、秦东和函谷关等大遍土地。六国在魏国主持下召集大会,准备分秦。秦国正临内忧外患、生死存亡之际。秦孝公清醒地认识到秦国无论是国力还是军事都远远落后于其它六国。秦军士兵基本上没有盔甲,武器简陋,后勤不继,兵源匮乏,老爷爷和小孙子同上战场。全靠老秦人的舍生忘死、前赴后继、浴血奋战才勉强保住暂时不亡国。为了稳定最急于灭秦的魏国,他在所有大臣的反对下,释放了被俘本应斩首为先父祭灵的魏国丞相公孙痤,并拿出国库与皇室的大量财产和稀世珍宝贿赂六国权贵,力保秦国暂时无战事,为秦国赢得了一丝喘息之机。他手刻国耻碑,以血涂字,立于宫门,誓以变法强国。他向天下发出《求贤令》,以与贤士“分享秦国”的诚意,大召天下士子入秦为官。他让来秦的士子先到秦国各地走访三个月,根据实情写出对策再论才任用。卫鞅以法家思想折服了秦孝公,《治秦九论》更使他看到了秦国的未来希望。他们连谈三天三夜,决定实行变法,以法治国,并立下了“君臣相知,永不相负”的誓言。秦孝公拜卫鞅为左庶长(相当于丞相),后升大良造,掌握军政大权,进行了君臣二十年的大变法。在卫鞅实施的充满艰难险阻、危机重重的二十年变法期间,秦孝公顶住一切压力,包括老世族和宫廷内部的压力和阴谋诡计,让卫鞅放手变法,甚至不惜孤身犯险、亲至墨家驻地神农大山,解释秦国变法的情况,说服了墨家钜子,阻止了墨家因误解卫鞅变法是暴行而想刺杀卫鞅的行动。秦孝公在意识到自己病重将不久于人世时,为保护卫鞅在自己去世后不被老世族和宫廷内部势力报复,不惜想违法采取非常手段除去对卫鞅威胁最大的自己的哥哥长公子嬴虔和老太师甘龙。在剧中侯勇演活了一个胸怀大志、目光远大、坚忍不拔、重情重义的国君形象,是全剧演技最好的演员,是剧中最大的亮点。
卫鞅(王志飞饰)是法家弟子,曾任魏国丞相公孙痤的中庶子,身怀不世治国绝学。公孙痤在病危时向魏王推荐卫鞅继任魏国丞相,但魏王不以为然。公孙痤接着又告诉魏王,如果不能启用卫鞅,就把他杀掉,千万别让他出境,一但别国延揽,那将成为魏国大患。魏王依然不以为然。卫鞅在魏国不受重用,便游学各国,感动于秦孝公敢于历数祖上先君的不贤、知耻后勇、发愤图强的《求贤令》,来到当时七国中国力最弱、生活最原始、危机四伏、朝不保夕的秦国。与秦孝公推行一场长达二十年、惊天动地、堪称史上最著名最成功的大变法。新法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除世卿世禄制、鼓励宗室贵族建立军功、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推行县、制定秦律、“燔诗书而明法令”等,让七国中国力最弱的秦国一举成为最强大的国家,并亲领新军出战河西,一战全歼魏国三万精骑和八万河西守军,逼迫魏国返还河西、秦东和函谷关等土地,为以后秦国灭掉六国、统一天下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在变法过程,他真正做到了“极身无二虑,尽公不顾私”,废餐忘食、鞠躬尽瘁,全力推行变法;执法铁面无私,储君违法杀人后,卫鞅依法对储君的两个太傅进行处罚,储君的首席太傅长公子嬴虔被削去鼻子,另一名太傅公孙贾被黥而放逐陇西牧马;为得到秦国宫廷的支持,虽然即将与如心爱的白雪结婚,而且白雪已怀有他的孩子,但在白雪的劝说下,只能放弃了与白雪结婚,接受了与公主的婚事;为了护法,不惜给自己留下杀身后患,劝说秦孝公重新立因杀人被流放并对自己心怀仇恨的嬴驷为储君,放弃除掉长公子、老太师等人。最后在新国君嬴驷、长公子嬴虔、老太师甘龙和太傅公孙贾等势力的疯狂报复下,被诬陷为谋反之罪,被处以最残酷的车裂分尸而死。王志飞演的卫鞅形象各方面都非常完美,但王志飞的演技确是一般,特别是他的言行举止显得做作和生硬。
看完该剧,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启发:
一、拍历史剧时,对已有史书记载的事件的改编要恰到好处,不可过分。
剧中虚构的三个女性形象非常成功,给整部电视剧增彩不少。一个是卫鞅的未婚妻白雪,是魏国大商人白圭的女儿。她深爱着卫鞅,全力支持着卫鞅,并已怀有卫鞅的孩子了,但为了让卫鞅得到王族的支持,忍痛劝说卫鞅接受与莹玉公主的婚事,自己黯然离去,独自养育儿子。在卫鞅被车裂时,她安排儿子的事,赶赴刑场与卫鞅殉情。一个是秦孝公的情人玄奇,是墨家女弟子,与秦孝公约定“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由于墨家内部事务缠身,直到秦孝公临终前听到消息赶来与秦孝公举行大婚,陪他走完最后的一段日子。还有一个是莹玉公主,是一个在王宫里最受宠的天之娇女。她非常倾慕和深爱卫鞅,虽因政治因素嫁给卫鞅后,不仅没有半点介意,反而以一个普通妻子的身份悉心照顾卫鞅,每天晚上在卫鞅工作时,亲自给他热米酒。在得知白雪的事后,多次要求卫鞅把白雪母子接回来一起生活。在卫鞅身陷牢狱、将被处死时,不惜牺牲生命来救卫鞅。这三个女性形象给整部剧增加了一种浪漫、激情,让人感受到女性的温馨、柔情、包容的美。
但剧中为了突出卫鞅形象的十全十美,对史书已记载得很详细的事情进行过分改编,甚至是颠倒黑白,对于没看过史书记载的人也许觉得很精彩,但对于已看过史书记载的人来说则是难以接受。就象姚雪垠写的小说《李自成》,参照红军长征的事迹来写李自成起义,参照毛泽东的形象来写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把李自成写一个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让很多知识分子难以接受。《史记·商君列传》记载:河西之战,卫鞅率领秦赵联军进逼魏国,骗魏国军主帅公子昂来谈判,却设下伏兵擒住公子卬,并以秦军冒充公子卬的随从诈开城门,攻入魏国,大败魏军,并杀了公子卬。但剧中却拍成卫鞅只率领秦国新军,摆开军马,一战全歼魏国三万精骑和八万河西守军,并放走了公子卬。卫鞅逃亡至边关因没有通行证件被拒绝就宿,但剧中却拍成是去找白雪途中被拒绝就宿。魏人因卫鞅曾背信攻破魏军不愿收留他,但剧中却拍成了公子卬主动邀请卫鞅到他门下避难而他却不愿意。卫鞅回到封地商邑不愿束手就擒,起邑兵造反,北击郑国,兵败于郑国黾池,被杀死后尸体又被秦惠王处车裂之刑,但剧中却拍成了卫鞅宁死不愿逃亡和造反,大义凛然、从容就义,主动走向监狱,含笑走向刑场,坦然接受车裂。剧中为美化卫鞅形象,确实是不惜歪曲事实、颠倒黑白,把历史上人格并不高尚的卫鞅硬是塑造成胸襟极其宽广、品格极其高尚的君子,宁死不愿逃亡和造反,对秦惠文王拿自己的脑袋平息老世族的愤怒充分理解、体谅和赞赏,还安慰心中有愧的秦惠文王,并为秦惠文王策划杀了自己后的人事安排和治国方略,如此高尚的品格在古今中外也找不出第二个,就是连历史上真正自愿以死殉法的谭嗣同也自愧不如。把历史人物形象拔得太高、塑造得太假,是该剧的最大硬伤。其实如果剧中按史实如实地反映卫鞅得知秦惠文王和老世族要加害自己,在大难临头时不愿束手就擒,出逃他国,愤起造反,战败被杀,尸体被车裂,更让人感到有血有肉、合情合理,也无损中国历史上最著名最成功的变法家的形象。
二、处死卫鞅,显示出秦惠文王非常高超的驭国治世之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最成功的变法家不得善终,被最残忍的车裂五马分尸,令所有读到这段史实的人都扼腕痛惜、感慨万千。秦惠文王虽然残杀了卫鞅,但仍然按照卫鞅制定的法度治理国家,使秦国越来越强,最后一统天下。其实平心而论,秦惠文王杀卫鞅是非常高明的策略。当时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势单力薄、君权旁落。一方面卫鞅大权在握、权倾朝野,无论是权力还是威信都处于最高峰,刚继位的秦惠文王被卫鞅巨大的光芒掩盖着,君权名存实亡。另一方面在卫鞅变法中失去权力和受害的公子虔和老世族们在秦孝公死后蠢蠢欲动、妄图复辟、报仇雪恨,无时无刻不在找机会颠覆新法、打击卫鞅。这两股势力的明争暗斗令秦国政坛暗流涌动、政局动荡。秦惠文王非常聪明地利用公子虔、老太师甘龙、太傅公孙贾和太庙令杜挚等宫廷和老世族势力对卫鞅的诬陷,果断地除掉权倾朝野、压制着自己的卫鞅,然后利用因卫鞅之死引发的朝野众怒,再铲除妄图复辟旧制的公子虔、老太师甘龙、太傅公孙贾和太庙令杜制等宫廷和老世族势力。借力打力、一举两得,清除了所有妨碍自己行使君权和继续推行新法的势力,真的非常高明。
三、卫鞅惨死,让人更深刻地体会到见好就收、激流勇退的难能可贵和远见卓识。卫鞅死于非命,在于他贪恋权位,没有及时收手和及早归隐。由于卫鞅变法确实太过于刻薄寡恩,设连坐之法,制定严厉的法律,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顶、抽肋、镬烹之刑。严厉执法,真正做到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树敌太多,留下杀身之患。虽然新法起到“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的功效,但秦国权贵却怀恨在心,百姓敢怒不敢言。秦孝公死后,卫鞅身后的撑天大树倒了,当时赵良就曾劝说卫鞅宜“归十五都,灌园于鄙”、“不贪商、于之富,不宠秦国之教”,只是劝他抛弃一些既得的功名富贵,以缓和矛盾、化解仇恨。但卫鞅不听,依然故我,贪恋权位,最后落到死无全尸、不得善终。卫鞅是他看不透“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同时过于自信,认为自己的变法使秦国日益强大,新法已深入人心,谁也无法推翻,新继位的秦惠文王要继续推行新法就离不开他。这种“离开了我地球就不转了”的幼稚思想害死了他。殊不知秦惠文王非常高明地利用卫鞅的政敌来处掉卫鞅,再利用卫鞅的死来铲除卫鞅的政敌。卫鞅与复辟势力之争是“鹬蚌之争”,却让秦惠文王得到“渔翁之利”。卫鞅到死才明白秦惠文王要留的是他的新法,要除掉的是他的人,离开了他地球转得更快了。因为没有了权倾朝野、抢尽君王风头的卫鞅,也没有了心怀不轨、妄图复辟的公子虔和甘龙等人,秦惠文王推行新法更加顺利,秦国变得更加富强。但历史上真正能在功成名就时就能激流勇退的又有几个?数来数去也没几个。最出名的是春秋时期越国的范蠡在扶助越王勾践灭吴后立即携西施偷偷归隐,恋位不去的大功臣文种很快被勾践逼得自尽了。汉初的张良在帮助刘邦统一天下、建立了汉王朝后,立即借口患病而辞去高位、深居简出、不闻世事,逃过浩劫。而韩信和萧何两个大功臣最终还是被吕后害死。历史上还有很多因功高盖主而不懂激流勇退最终死于非命的名人:吴起、李牧、白起、周亚夫、徐达……
四、“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思想非常的可怕,可以让怀恨在心、伺机复仇的人十几年如一日地忍耐、潜伏、等待时机,一旦有机会便是雷霆万钧、一招致命。公子虔被割去鼻子后为了复仇可以八年一步不出门。老太师甘龙以“飓风过岗,伏草唯存”为座右铭,二十年忍辱负重、不折不挠、坚忍不拔、等待机会。抛开公子虔和甘龙等人复仇的性质不论,单从他们的意志而论,确实让人敬佩不已,也值得我们学习。特别是“飓风过岗,伏草唯存”一言,道出了“大丈夫能屈能伸”的真谛,非常精辟、形象和发人深省。飓风过岗,刮倒、摧毁一切敢于强悍挡道的高大树木,唯有身性柔软的小草可以随风伏在地面,逃过浩劫。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顺风顺水,“万事如意”、“一帆风顺”是一种愿望和祝福,而不可能是事实。人生肯定要经历无数坎坎坷坷、坑坑洼洼,甚至遭受灾难。在遇到坎坷和灾难时,就象遇上了飓风过岗,只有象柔软的小草随风伏地,低调沉着、修心养性、暗练内功,才能逃过浩劫、伺机东山再起。
《新大秦帝国》无论是从其思想性还是艺术性来看,都是一部难得的电视剧。(文 / 凌云公子)
----------------------------------------------
声明:以上观后感非出自老郭之手。老郭携夫人从年前到现在,陆陆续续下载《新大秦帝国》来看,直到上个周末才把这部大气磅礴、荡气回肠的历史剧看完了,确实感想良多,借此文来表达。这部连续剧稍微长了点,51集,不足之处也有,比如部分场景、老秦人的“国歌”经常重复出现等,但总体来说拍得很好,毕竟是基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个人认为的确非常值得一看。
G. 《守望者》观后感
[《守望者》观后感]《守望者》观后感2011年01月17日星期一09:35 A.M.看了这部三个小时的科幻片,感觉这是我看过的最深刻的一部科幻片,《守望者》观后感。除了科幻片应该有的绚丽的特效,以及其中的血腥暴力和裸露限制镜头之外,这部电影所想要挖掘和告诉大家的是人性,并将各种复杂的人性通过不同性格角色置于矛盾深处。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观众能简单的用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去判断其中的对与错,包括我,所以看完电影后,留给我的是沉默和深深的思考,有一种凝重的感觉。尽管我认为我难以用个人的文笔将这种感觉描述出来,可我仍然想试试,因为想表述的感觉此刻对我来说太强烈了。守望者是电影中一个英雄队伍的总称,他们都是各有绝技的大人物,甚至有的角色接近于神的境界,但各自都有人性上的缺陷,他们人性上的闪光与阴暗缺陷之处,使得观众都能在自己或者身边的人身上发现原型。他们各自的性格,带给他们不同的命运。"那些守护者的命运,又由谁来守护呢?"台词非常的丰富,我印象深刻的有两句,一是其中的角色曼哈顿博士在孤独时候的独白,"当我眺望星空,它们如此的遥远,星光经过这么多光年才映入我眼帘,但却只是它们多年以前逝去的样子而已…",还有一句就是另外一个角色的独白"我的生命,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玩笑",暗喻整个世界和人类也是一个天大的玩笑。每个角色都棱角鲜明,彼此的优点和缺点,不同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推动着整个电影剧情的矛盾起伏。即使是里面的几个恶棍,都有着他们无法被简单反驳的观点。"丝鬼"劳丽,母亲是上一任"丝鬼",她自身是母亲与"喜剧演员"出轨后的产物,演员把她得知母亲隐瞒其父亲是劣迹斑斑的"喜剧演员"后复杂的心态刻画得很到位。另外,她难以接受男友曼哈顿博士凌驾于人类同神一般的思维方式,出现交流困难之后抛弃男友,重新选择了"夜枭",留给观众关于爱情和人性的思考。曼哈顿博士,拥有无比强大的能力,心灵和电磁控制、瞬间传送、预言未来、物质分解和改变、透视、超强力量、不朽的生命、顶尖物理学知识,绝对是神一般的存在,观后感《《守望者》观后感》。但因为这种力量,他的思维方式超越了时间和空间,对于人类的未来显得悲观及冷漠,十分不擅长表达个人情感,往往通过独处和疯狂工作来逃避和压抑感情,但对劳丽却非常在乎和关爱。被幕后恶棍维德特利用,并被其陷害,被全球视为公敌,在被其用暴力换和平的理论说服后,甘心背上黑锅,把自己放逐到火星,一个古典型悲剧人物,非常让人同情。维德特,幕后最大恶棍,超越人类的智商,野心家,守望者一员,将自己同古代的亚历山大和拉美西斯二世相比。他利用着守望者每个人,策划着内部的清洗,制造若干大城市的灭绝,嫁祸给曼哈顿博士,希望全球转移核战争注意力,以暴力和牺牲换取和平,避免世界整体毁灭。建立个人在守望者中帝王一般的功勋,并不择手段。尽管他做出许多坏事,可是仍然难以将他定性为一个简单的恶魔,他的理论确实难以被推翻,人性中存在的好斗与渴望暴力,确实无法被改造,而且他的出发点依然是为了守护世界,他就如同一个天使和魔鬼的矛盾结合体。怎末理解呢,引用一句尼古拉斯凯奇的电影台词吧,"我很爱你,所以我要杀了你。""夜枭",富家子,航空学天才,队伍飞行器驾驶员,好好先生,对劳丽一直保持关爱,内心善良。罗夏,幼年家庭环境恶劣,缺乏关爱,在下层的成长经历带给他极度暴力的倾向,嫉恶如仇。在一次缉拿残杀小女孩的罪犯过程中受到触动和冲击,决心以更残酷的暴力回馈暴力,不善与人相处,好朋友不多,具有偏执和善良的两面,是我最喜欢的角色之一。电影中,他拒绝残杀小女孩的罪犯告饶,用罪犯作案分尸的菜刀直接劈死其本人,镜头很直接血腥,但是我看得却很过瘾。也许对于罪犯,与其让他们钻法律空子逃脱罪责,不如直接用良心审判执刑来得公正,这个话题类似于《死亡笔记》的观点。"喜剧演员",暴力硬汉,典型的混子性格,好色无度,缺乏正义和良知,经常做一些下三滥的事情。但其有软弱一面,曾经醉酒后找到队友泣诉内心的痛苦。其被杀后,葬礼上队员回忆,认为其下流无耻欺软怕硬,模仿人类的阴暗面,是为了如同他名字一样,演一出人间喜剧。除了角色各自人性的展示外,电影还通过角色们的视角来描述我们现在的世界,想引起观众对于世界和人性的深度思考。其中罗夏的内心独白和日记的方式做得最好,偏激却又相当准确,曼哈顿博士的视角也不错,悲观却又异常的超脱冷漠,维德特的视角,也相当深刻,尽管做了这么多坏事,可他的确达到了挽救世界的本意。这部电影的本意,就像世界上最经典PC游戏《辐射》想让大家思考的一样,英雄可以拯救世界,但是人类又由谁来救赎呢。〔《守望者》观后感〕随文赠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H. 《诱狼》观后感500字
《诱狼》观后感
影片《诱狼》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以经典战例黄土岭战役为背景,重现当年担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第三支队支队长曾雍雅智诱日军中将阿部规秀及其所属部队进入我军包围圈,最终被我八路军一举歼灭的精彩故事。
被称为日军"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官至中将,是历史上我八路军击毙的日军最高将领,他所率领过的部队,几乎百战百胜。其人作战风格残忍,手下没有俘虏,他对任何一个作战时未接到命令而后退的士兵,给予的惩罚都是烧死、分尸,不许其自杀。日军有针对性的安排阿部规秀对付我八路军和游击队,他的死宣告了日军这一战略的失败,也震惊了整个日本。当时《朝日新闻》以"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报道了阿部规秀被击毙的战斗经过。黄土岭战役的胜利,再次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所谓神话,展现了八路军高超的战术素养,极大地鼓舞了当时全国的抗战士气。
看完之后不禁感概万千,作为生活在这个时代的青年,我们要热爱这个历尽劫难的祖国,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当我们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时,我们应当时刻谨记团结奉献的抗日精神,不论战争或是和平,我们都要很好的发挥下去,万众一心,团结奋进。把满腔爱国之情化为发愤学习和工作的强大动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I. 爱杀的影评评价
关于《爱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台湾美人林青霞的魅力,那会比她被徐克打造成无法脱逃的女扮男装形象还要早上十年。距离她出道时的惊为天人亦不算远(1973年《窗外》、1978年《金玉良缘红楼梦》),芳华绝代,不可方物。张国柱即张震的父亲,后来在杨德昌电影中几次出演经典的父亲角色,但要领略他的表演风范,还得首推《爱杀》。出演路易的英俊小生是秦祥林,1980年,他刚与林青霞在美国旧金山宣布订婚,在影片里是以特别客串身份出现。此外叶德娴、许鞍华等人还出任配角,值得一瞧。
谭家明的许多作品都有一个可算灵魂人物——一个处于中心,被其他人围绕的女主角。《雪儿》里的钟楚红、《最后胜利》里的李丽珍、《烈火青春》里的夏文汐、《杀手蝴蝶梦》里的王祖贤,从出场造型到一颦一笑,无不魅力惊人。经典段落包括钟楚红义无反顾跳向蔚蓝大海,往前游走;李丽珍跟李殿朗在舞厅里对唱《人在旅途洒泪时》;夏文汐含情脉脉的眼神、歌舞伎表演和双层巴士上的激情等等。
不同于张国柱由爱生杀的狰狞诡异,《爱杀》里过目不忘的角色自然是林青霞,她优雅从容,甚至还真空上阵,毫不在意凸点,放今天这早就被媒体爆炒。只可惜《爱杀》走的是过于偏向实验手法的路线,试图从台湾转移到香港发展的林青霞,并没有马上被观众认可。
简单说,影片就是爱情与残杀。IVY(林青霞饰演)和傅柱中(张国柱饰演)相恋,爱得火热。他们能在美国相会是由于柱中的妹妹JOY闹自杀。 JOY想追随爱人路易(秦祥林饰演),但路易对她没有感觉,反倒对IVY有些意思。带着死亡气息的JOY 走上了绝路,这让哥哥柱中陷入崩溃状态,这对兄妹间好像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回到香港后傅柱中性情大变,杀妻分尸之后离境赴美。他不顾一切地想重见 IVY,为此更是残忍地虐杀了IVY的所有室友,然后宿命般地死在她面前。
走在香港新浪潮前沿的谭家明,大胆学习法国前卫导演戈达尔,充满着大量魅惑的画面场景和梦呓般的故事情节。人物处于画面中间、正对着镜头,而一般港片处理二人对话都是正打反打,追求效率。讲究人物站位的严谨构图,四人相见的一场戏。一些意有所指的空旷背景,IVY和傅柱中后来出现时,身边不会出现其他闲杂路人。带有神秘寓意的艺术作品,几场室内戏的场景尤为突出。这些另辟蹊径的手法都是有迹可寻。《爱杀》走的是实验路线,跟初出茅庐的张叔平大有关系。当时他没啥名头,在美术指导上却功不可没。多年后的今天看来,这一点依然相当突出。
谭家明还在《爱杀》里插入了许多带有象征意义的画面,比如开头IVY走向寸草不生的荒芜沙漠,对准陌生都市的空镜头,中间坐过山车的天旋地晕,欢爱时仿佛走上一条没有尽头的道路,这些都跟两个人的爱情建立起模糊暧昧的对等关系。照理影片把场景设置在香港并无不可,但选择在美国发生,遂有了些不同意义。虽然旧金山华人族裔众多,但与香港远隔着大洋,还是有着无数不同。俗说漂泊的人们没有根,缺乏存在感,IVY抓不住生命中的爱情,原因正在于此。
看《爱杀》,红与蓝两种颜色的对比从头到尾始终存在。色调上来说,红与蓝对应着暖与冷,同时对应着爱与杀的行为。再到片头出字幕时的方式,林青霞名字打红色,张国柱名字打蓝色,直接说明了这两个主线人物的性格特征。后面的演职员人名也是一红一蓝,交替出现,很是新颖。
IVY(林青霞)热情,感受着正常爱恋的悲喜;傅柱中(张国柱)忧郁,深陷于精神病症的疾苦。红与蓝的色彩,这无处不在的对比导致影片出现许多可以形成对应的东西:旧金山与香港、都市与荒漠。开头自杀画面带来的冲击,很快转化为前面所说的强烈色彩对比,中间还蕴藏着可怕的情感力量。
谭家明很快加入一种色彩作为调和,那就是白色。以关键的旧金山重逢一段为例(结尾天台一段也可作为例证),IVY和傅柱中相遇。IVY身穿白色连衣裙,正要开车门锁,一辆红色的车。此前与路易表示内心担忧时,她还身披红色。傅柱中突然出现,一身白色。他们再次开车前行,黑夜降至。红色的餐桌布,白色的背景,一个大大的、黑色的“缠”字。突然傅柱中献出一枚婚戒,爆发出疯狂的爱意,大表真心。情意尚在的IVY关切询问,他却露出阴冷骇人的眼神,面容扭曲。红色的地板,蓝色的打光。傅柱中讲述着IVY想探知的事情,镇静地讲起变态的虐杀细节,如同他之所以那样做完全是被迫的。畏惧的IVY逃跑,又是一片蓝色背景。红、白、蓝三者在这里反复出现,各不相同,适合做番分析笔记。
说了这么多优点和亮点,《爱杀》却有着多数人认为的致命命门。它的故事经不起严格推敲,后半段完全是放任自流。在已成娱乐化的香港电影中,观众会在意人物行为动机的合理性,却不会耗费更多时间在揣测导演的手法用意上。
带着悬念、暗藏杀机的故事迅速展开,这一大半要归功于开头JOY血淋淋的决然割腕。JOY的自尽是纯粹的:没有爱,宁毋死。由副线人物JOY 带出主线人物傅柱中,由妹妹及哥哥,也算寻常。兄妹俩的不协调关系,在突然见面的一场戏上暴露无遗。 JOY的占有欲导致她排斥着哥哥的恋人IVY,但她失去了控制事态的可能,只有把好恶写脸上。这个濒临死亡的灰色人物,也将故事导入一场惊世骇俗的无动机杀人事件,形成一道魔障。
傅柱中匪夷所思地完成一场屠戮,只因他是可怜的精神病患者(脑袋里有声音,要炸掉一样)?他神经错乱地寻求自我毁灭,只因跟JOY一样的动机(没有爱,宁毋死)?我能给出的答案就是这些设问。林青霞IVY对他避不可及,傅柱中却要抓住一丝希望。千帆尽过,皆非心中所属,只有在充满形式感的自戕中终结一切。有人提出这执刀一刺的电光一瞬像极了《名剑》结尾。事实上我的疑问出现在倒地后的无头尸体上,猛然吓了一跳。后惊觉只是白色床单蒙头,不由骂了声干。这种跟导演直接较劲的畅快感,在今天的香港电影几乎是见不着了。谭家明“有佳句却无佳章”的光辉之处,也在于此。
J. 电影《诱狼》观后感
影片《诱狼》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以经典战例黄土岭战役为背景,重现当年担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第三支队支队长曾雍雅智诱日军中将阿部规秀及其所属部队进入我军包围圈,最终被我八路军一举歼灭的精彩故事。
被称为日军“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官至中将,是历史上我八路军击毙的日军最高将领,他所率领过的部队,几乎百战百胜。其人作战风格残忍,手下没有俘虏,他对任何一个作战时未接到命令而后退的士兵,给予的惩罚都是烧死、分尸,不许其自杀。日军有针对性的安排阿部规秀对付我八路军和游击队,他的死宣告了日军这一战略的失败,也震惊了整个日本。当时《朝日新闻》以“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报道了阿部规秀被击毙的战斗经过。黄土岭战役的胜利,再次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所谓神话,展现了八路军高超的战术素养,极大地鼓舞了当时全国的抗战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