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电影影评
① 高分悬赏。金陵十三钗影评,要求原创的专业一点的影评,谢绝东拼西凑的东西。
中国的抗日叙事已经汗牛充栋,《金陵十三钗》的突破在于人物谱系的多元化,在这部影片的肖像学图谱里,能够看到多国电影二战叙事的基因,也能看到以往抗日叙事的延伸和进化。创作者花费心思利用既有的肖像学传统,颇为讨巧地将种族、阶层、性别等多重冲突编织在一个关于反抗与拯救的故事当中。最难得的是,叙事折射出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现代性状况,这一点恰是以往很多抗日叙事所忽略的。
《金陵十三钗》以一名白人男性作为主人公,将故事空间设置在代表西方/现代文明的教堂,两组对位的女性人物——女学生和妓女,分别以教育/正途和商品化/邪路的方式融入中国现代化进程,而她们的现代性体验因日本攻入南京这一灾难而中断了,这恰是中国国家命运的缩影——初具雏形的现代化进程被侵略战争破坏,在当时唯一能够依赖的便是居高临下的盟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男主人公。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一次现代性创伤,各民族-国家的现代性状况有意无意地通过二战叙事反映出来。相比之下,中国大多数抗日叙事往往带有浓厚的“前现代”痕迹,是千篇一律的“复仇叙事”,运用的是一套高度本土化的肖像学,英勇的游击队战士、凶神恶煞的鬼子、农村空间等等,与其它国家的二战叙事没有构成有效的呼应和交锋。近年来《南京、南京》、《风声》、《拉贝日记》等影片试图跳脱这种模式,开创新的肖像学传统。与之前的尝试相比,《金陵十三钗》的话语模式是更为国际化和多元化的,通过详细梳理该片的肖像学谱系,能够发现本片与美国、日本等国家二战叙事的对话关系,而这种对话恰是建立在国族现代性体验之上的。纵观世界各国的二战电影,将女学生作为战争受害者的叙事模式在反法西斯阵营的电影中并不多见,反而是战争加害国日本津津乐道的主题。最典型的便是“姬百合”神话,《姬百合之塔》(1953)是日本战后最著名的反战电影之一,由今井正导演,水木洋子编剧。自1953年之后,曾经多次被搬上银幕,除了1987年今井正自己重拍的版本,还有1962年版、1968年版、1995年版、2007年版等等,每一版都启用一批当时代最受欢迎的少女偶像们来出演。故事讲述了美军登陆冲绳时,一群冲绳本地的女学生被军方组织起来,称为“姬百合部队”,与军队一起行动,承担医护任务。在美军和本国军队的双重威胁之下,女学生们倒在了冲绳的海边。今井正的版本创造了一种“无辜者叙事”模式,将主人公们作为纯洁的化身,看着这些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少女,被战火无情吞噬,人们自然而然产生一种怜惜之情,深切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恐怖。《金陵十三钗》中的教会女学生与《姬百合之塔》中的女学生年龄相仿,形象也略有相似,可以放在同一个肖像谱系中来比较。《姬百合之塔》中的女学生是单质的、平面化的,她们作为一个整体,除了最核心的主人公(也是最重要的少女明星),几乎分辨不出个体。《金陵十三钗》亦然,比起风姿各异的妓女群像,女学生们显得面目模糊,连主人公书娟也不甚清晰,她们的蓝布长衫和“姬百合”们的水手服具有同样的符号功能,是战争年代纯洁无辜的受害者的标签。女学生身份究竟负载了怎样的文化意义?为何在日本二战叙事中如此盛行?中国电影此番运用女学生形象,与“姬百合神话”蕴含的创伤感是否有共通之处?《姬百合之塔》反复强调女学生们受过良好的教育,细节包括她们在战火中举行了毕业典礼;她们的老师念念不忘自己关于英国经济的研究手稿;在生命的最后一夜,少女们唱的歌曲是《故乡》(《金陵十三钗》中日本军人也唱了同一首歌),歌词诉说的是在外求学的游子对乡土的怀念,流露出一种典型的明治意识形态,即为了追求现代文明和进步,远离故乡,功成名就之后内心泛起怀旧之情,这种意识与片中少女们的身份是符合的,她们是现代人/文明人的代表,代表着“正常的”现代化途径(教育),而军人代表着以战争为手段的“非正常的”现代化。《姬百合之塔》并没有强烈指责敌人/美国,灾难的主要责任在于陷入非理性狂热的本国军队,这符合日本战后的主流观点——明治维新以来取得的现代化成果因为军方的孤注一掷而血本无归。再看《金陵十三钗》,书娟们受过西方文明的洗礼,会说流利的英文,演唱赞美诗,她们不同于以往抗日叙事中的中国受害者形象,日军“三光政策”下的农村受害者们完全是前现代的,而书娟们是中国初萌的现代性的象征——脆弱的、容易夭折的,必须依靠西方的扶持才能幸存。书娟的父亲会说英文和日语,可推测出其买办身份,其他少女们的出身很可能与之类似。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抗日战争之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很大程度上是由这一阶层推动的,因为其浓重的殖民地色彩,在以往的抗日战争叙事里,相对于农村底层民众,这一阶层的状况往往被忽视,直到近年,人们才开始重新评价洋行买办们在20世纪初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同样作为纯洁无辜的战争受害者,“姬百合”和书娟们都隐喻着本民族“正常的”、渐进的、改良性的现代化进程,最大的不同在于,日本女学生是日本现代教育制度的受益者,虽然教育模式学自西方,但已经经过了日本式的改造,这与日本战时的现代性状况是一致的。西方势力已经被驱逐出境,“姬百合”神话中只有受西方现代文明影响的教师/日本知识分子,并没有西方异族导师的存在。而书娟们要直接依靠西方文明的代言人约翰,与当时贫弱的中国无力抵抗日本,必须仰仗美国援助的状况相符。将两组女学生对比,侧面说明了中国现代化进程落后于日本的事实,两国同时期不同的现代化状况决定了,“姬百合”们把西方看作敌人,书娟们把西方视为拯救者。然而除去这一差别,当东亚最重要的两个国家选择女学生作为战争创伤载体时,无形中印证了一种共同的现代性体验,无论先进后进,东亚的现代性不可避免暗含着对西方的从属和仰视,代表东方的不是成熟的男性,而是未成年的、学习中的女性。女学生代表着靠西式教育培植出的现代性,这是社会中上层的特权,妓女们则象征着底层的现代性萌芽,她们融入现代化进程的方式是将自身商品化。比起被西方的文明传播者/教会(神父)以西方女性为模板塑造成型的女学生,妓女们的现代性是自发的、杂糅的、带有浓厚的本土色彩,正如她们的兼具东西方特色的外表:烫发、胸罩、丝袜和旗袍、琵琶。西方拯救者/约翰看待女学生(书娟)和妓女(玉墨)的眼光是不同的,书娟们与西方的少女在约翰眼里没有本质的区别,她们是单质的、纯洁的孩子,“无性”的天使,绝对的“善”的化身。妓女们才是东方主义视角下的殖民地风景,阴性的、色情化的,是白人男性的欲望对象。女主人公玉墨的特殊之处在于她曾经是一名女学生,她是近代中国两条并行的现代化路线的交汇点,她流利的英文和风情万种的举止将两个群体的特质熔铸为一体,是最能满足西方幻想的东方形象。与西方流畅沟通的能力和异域女性的神秘魅力,且作一番不甚恰当的联想,当年宋美龄游说美国国会支援中国抗战,不也是凭借类似的特质吗?仗义舍身的妓女形象已经成为战争叙事的套路之一,因为性放荡而遭社会共同体鄙夷的女性,通过献身拯救“纯洁的”女性而洗脱了道德污点,成了撒玛利亚式的“圣妓”。只要涉及战争中的性暴力,该桥段可以为任何国家的战争片所用,中国抗日叙事中的例子有《南京,南京》,日本电影中亦不乏献身苏联军队,拯救满洲移民妇女的慰安妇(如《人间的条件》、《流转的王妃》等),或慰安妇在日军侵犯战地护士时挺身而出的情节(《听,海神之声》)。“圣妓”桥段背后的逻辑是对个体社会价值的测算,在贞节的妇女与堕落女性之间进行权衡,《金陵十三钗》在此基础上引入了阶层和文化地位的差异,约翰问陈乔治:“一边是女孩,一边是女人,两边如何选择?”约翰代表了本片的观点,默认了如此测算的合理性。他尽管爱慕玉墨,也不得不承认,在这两股现代性潮流之间,“女孩”代表的“正常的”现代化是更值得拯救的,她们作为西方亲手栽培的现代性萌芽,有待成长和发展,是落后国家重生的基础。而“女人”是如杂草一般任意生长的畸形的现代性产物,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颓废性的缩影,只有通过自我牺牲实现其建构性的价值。通过刻画女学生和妓女从冲突到和解的过程,阶层之间的矛盾被弥合了,呼应着抗日战争对中国民族共同体产生的凝聚作用。本片中的中上阶层是西方化的,而底层更具东方色彩,女学生说英文,唱外国赞美诗;妓女们说色情笑话,唱江南情歌小调。中上阶层的禁欲与低层的纵欲构成了反差,女孩对女人既鄙夷又嫉妒,那种成熟的女性魅力是她们尚不具备的,和解呈现为对彼此文化价值的肯定。妓女们通过裹紧胸部、拉直卷发、洗尽红妆实现了和女学生的同化,进入了由中上阶层垄断的“正常的”现代性状态,想象着母亲看到自己成了“读书人”该有多高兴,弦外之音——为了重归纯洁和身份提升,牺牲性命也是值得的。另一方面,已经高度西化的女学生从妓女身上看到了民族传统文化之美,原生态的传统往往来自民间底层,她们用心聆听《秦淮景》,回忆着女人们一身红妆拥入教堂的情形。这一刻上层与下层的现代性融合了,女孩和女人共同象征着彼时中国的时代状况。日本二战电影中也有一类代表底层现代性的人物——战败后专门以美军为服务对象的妓女“潘潘女郎”,玉墨们在服饰造型上和日本电影里的“潘潘”颇为相像。日本战败之前,西方文明一直是由上层精英引入,自上而下向民间渗透,这种西方化是经由统治层精英提炼改造过的。当西方文化以占领者的姿态直接出现在普通日本人的生活空间里,潘潘成了西方文化在底层和边缘的代言人,通过她们,西方化向主流和中心渗透。《金陵十三钗》肯定女性以身体为资本求助于西方男性的行为,象征意义上,中国求助甚至乞怜于西方是现实情势所需,实际上也得到了西方的同情和怜悯。而日本眼中的二战是与西方的对抗(亚洲战场的侵略行径被刻意遗忘了),潘潘们代表的“非正常”的西方化是无奈而屈辱的。实际上,在东亚这一非西方世界当中,以妓女为代表的底层现代性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被否定的,人们更希望以“女学生”的方式实现现代化,《金陵十三钗》的策略是让妓女与女学生同化,而日本电影中的潘潘则堕落到底。男主人公约翰是来自西方的拯救者,也是成熟的现代文明的化身,与女学生和妓女代表的前现代国家尚未成熟的现代性萌芽相对照,他修理卡车/现代文明符号的行为也佐证着这种身份。约翰属于大屠杀叙事中的“中立者”谱系,如《辛德勒名单》中的辛德勒、《拉贝日记》中的拉贝、《再见,孩子们》中的神父,乃至《卢旺达旅馆》中的旅馆经理,他们要么属于交战双方之外的第三方国家,要么从事商业、医生、宗教等相对不受政治影响的职业,这类人物的身份便于周旋在屠杀的实施者和受害者之间,他们表面上是“中立的”,暗地里为弱者提供某种庇护。《金陵十三钗》中的约翰与辛德勒类似,他经历了从普通人到英雄的蜕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异族女性的本能欲望起到了推动作用,纯洁无辜者的惨死则唤起了人物心中的人道主义情感,《金》片中摔死在约翰面前的女学生与《辛》片中的红衣小女孩有类似的功能。这种“普通英雄”是很讨巧的叙事套路,自私、放荡等缺点反而让主人公的拯救之举更有人性光彩。值得注意的是约翰与中国女性们的关系,中国在抗日战争时期,除了活跃各地的游击队,主战场的正规军主要依靠美国扶持,这一点在中国的抗日叙事中很少被强调,《黄河绝恋》中虽然出现了美国飞行员,但他与中国女游击队员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平等的,算不得对战时中美关系真实状态的隐喻。无论如何评价《金陵十三钗》中“依靠西方获得拯救”的叙事内核(也是《拉贝日记》的叙事内核),不可否认该片是对于战时中国与西方关系更准确的影射,中国城市中上阶层的现代性是西方一手扶持起来的(以教会学校为代表),西方援助中国国民党/中上层(而非共产党/底层)反抗日本正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抗日叙事大多数描述共产党的游击战,叙事空间以农村为主,国民党、主战场、城市、西方等元素被屏蔽了,抗日神话的主题是中国民众浴血奋战驱逐了日本侵略者,仿佛没有依靠任何外力,这与日本的主流观点正好相反,日本至今不愿承认被中国打败,向中国投降被视为输给美国的后果之一。在日本保守倾向的二战电影中,时不时鄙夷地提到中国躲在美国的裙子底下,且不理会日本保守派的极端言论,积贫积弱的中国在战时依靠西方“盟友”是现实的出路,《金陵十三钗》难得地反映了这种状况,并将之合理化。《金》片中,玉墨利用色相诱使约翰相助,但在两人的交锋中,她始终掌握主动,并没有丧失尊严。当约翰暴露出他心灵最柔软的一面,告知玉墨他为了给死去的女儿化妆才从事殡葬人员的职业,他此时已经从好色的、唯利是图之人,蜕变成了英勇的、人道主义的拯救者,玉墨委身于他的行为有两情相悦的成分在内,不再是赤裸裸的肉体交易。通过这套叙事策略,《金》片通过白人男性/成熟的现代文明拯救中国女性/未成熟的现代性萌芽这一图式,影射了战时中国与西方的关系,同时又竭力淡化中国仰承美国鼻息的弱势地位。本片中的日本军人形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野蛮暴力的底层士兵,一类是相对文明的军官。前者在中国抗日叙事中屡见不鲜,而后者很少出现。如果看其他国家的二战电影,会发现许多彬彬有礼的“敌人”形象,如美国电影《钢琴家》中弹钢琴的德国军官、《虎,虎,虎》中的山本五十六、《硫磺岛来信》中的栗林中将、法国电影《海之沉默》中倾慕法国文化的德国军官等等,包括今年日本电影《太平洋的奇迹》中的美国军官。在当下流行的战争片话语中(尤其是和平主义和反战话语),过度妖魔化敌人的处理方式显得呆板,人性化的敌人更利于表达战争的复杂性,这并非简单地美化敌人,有时是借敌人来肯定己方的价值观,有时是为了揭露敌人人性外表下的异化本质。中国战争片的状况与民族情感记忆有关,作为被压迫和欺凌的弱国,战争被视为民族解放的唯一途径,是彰显民族精神和英雄气概的舞台,残酷的现实决定了中国人的感情记忆中没有“反战”的土壤,“人性化”的敌人是很难被接受的,《南京,南京》就是例证。《金陵十三钗》中出现了一位貌似有“人性”的军官,日本军官长谷川会说流利的英文,尊重神职人员,能够弹奏风琴和演唱歌曲。如果对日本战争片有所了解,便会发现这套塑造人物的策略借鉴了日本电影对本国军人的画像。在战后的日本电影中,普遍存在一种精英主义的倾向,上层的军官更像是武士,气宇不凡,有高贵的尊严,参与的残暴行为较少,因为那样将有损武士的德行;相反,下级军人常常胡作非为,欺上瞒下,虐待新兵,滥杀无辜,与日本古装时代剧比较,会发现他们的形象并非武士,而是时代剧中猥琐、自私的农民。通过这样的转化,日本战争电影将战争带来的屠杀和残酷,归结为参战者个人素质和品德的问题,战争的罪责被个人化和偶然化了。
② 求一个金陵十三钗的影评500字左右
电影界又一次把国族最悲情的那段历史摆了出来,而且由国师张艺谋亲自操刀,让中国观众直面那些在74年前声嘶力竭的严冬地狱痛苦死去的同胞。和所有关于这场民族伤疤的影视作品一样,观众在极度压抑的悲愤中渡过2个半小时。 张艺谋的这部《金陵十三钗》显然是紧掐疼痛穴位的电影。对国人来说,记忆切肤,无需多花笔墨累述历史背景,为灾难的最终抵达埋任何伏笔;对洋人来说,这场战争的青红皂白确凿无比,直入枪林弹雨和街巷屠戮也应不会带来任何理解问题。它携带着外族入侵的大矛盾和两伙女性意识冲突的小矛盾而直入叙事高潮,并不动声色地巧妙完成主次矛盾的彻底颠倒,堪称剧作方面的亮点。而与以往南京大屠杀题材作品不同,也让《金陵十三钗》有着深远寓意的,是从严歌苓小说拔高来的主角设置,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的美国人约翰不再具有本来的神父身份,而成为一名可以维护死者最后尊严的殡葬师。他的妙手能让逝者回归青春,以至于让大屠杀灾难的受害者,都显得从未死去。矛盾和角色的巧妙安置,也让这部从一开始就高度紧张的电影,还能一步步让观众更加揪心,作为地点背景的神圣教堂,以及那似乎通往天国的炫目马赛克天窗,让纾解的时刻往往也成为最为催泪的瞬间。2个半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故事有着一大一小两层戏剧冲突。大的那边,是稀落守军在一座教堂与日本侵略者步步惊心的对抗,以街头巷战的大景别和快速剪辑的屋顶伏击开始;小的那边,是教堂内女生与妓女一场带着先入为主的意识关乎道德的冲突,激烈之处都爆发于压抑的小景别。女生与妓女小冲突,在上厕所问题引来的争吵处达到最顶峰,并在一颗致命子弹引来的日军侵入大冲突后,旋即开始得到解决。学生为保护地窖中的妓女,而放弃躲藏机会;妓女深情地抚养起受伤的小兵并引来学生的另眼相看。在极度恐惧的生存环境下,这不过几天的相濡以沫,竟激起最慷慨和最无私的视死如归。
至于主角约翰的人格升华,确实可以被评论诟病。一个贪婪的酒鬼、一个轻浮的色鬼、一个玩世不恭的无神论者,怎么能突然变成保护小鸟的老鹰?是被酒精刺激起的无知无畏?还是美国人天生的个人英雄主义细胞?无论是什么成因,这次突如其来的见义勇为,让他显现出某种救世的上帝般能力(虽然学生得救更得益于最后一名守军的壮烈牺牲),也不得不面对随后更大的责任。不过,影片巧妙动用了出色的剪辑节奏和时刻提着悲情的配乐,对角色性格立体化过程中的不足进行了恰当弥补,准确的压抑和殉道氛围,暂且让剧情逻辑靠边稍歇。 这个毛病,或许从剧作对主角身份进行大胆改变时就浮现了出来。原作的神父天然具有救世的宗教职责,而换成一个有钱就挣的普通人,如何将其英雄面拉出去是难题。幸好,约翰得到一个殡葬师的独特身份,以及一双能使逝者容貌永驻少年的妙手。这双妙手,曾让意外故去的女儿停驻童年,也让英勇死去的小兵依然少年,最终还让沧桑秦淮女子重回学生梦。 在他的手里,她们,从没死去。 新一代中国人,80后也好90后也罢,甚至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从此能记住南京大屠杀对中华民族造成的惨痛戕害,将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看完张艺谋的电影《金陵十三钗》——就像如同看见鲜花滴血而悲壮的凋零的刹那,那刻骨铭心和心灵震颤始终盘亘,《金陵十三钗》以丰润的历史情感和完美的艺术再现浇铸起了一段牢固的历史情感和人性基石。 仅因为这一点,我们就该为这部电影以及为了这部电影付出努力的人们:脱帽,致敬!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金陵血崩。
作为任何一个哪怕还有一点点民族意识和自尊心、耻辱感的中国人,是不会也不该遗忘、漠然、麻木于70多年前的那段民族发展史上最屈辱沦丧、最凄惨黑暗历史的。 因此,《金陵十三钗》是一部我们应该怀着尊敬和敬意去欣赏的电影,无论你有多少不同甚至另类的民族历史情感,都不该去嘲笑、讥讽这部电影所表现的诚意和艺术、历史价值
出自 http://wenku..com/view/13ce2f24aaea998fcc220e1d.html 网络文库
③ 金陵十三钗电影的评论
2下载个网络影音安装.我昨晚没看完!然后搜索金陵十三钗qvdo进网站有网络影音的播放地址
④ 急求金陵十三钗,要写影评什么的,谢谢
导读:张艺谋的最新电影《金陵十三钗》已经上映,大家热议不断,不管是影片的主题还是演员都已经盖过了《龙门飞甲》,国内对《金陵十三钗》的影评好坏参半,而外国人是怎么看到这部电影的呢?《好莱坞报道者》写了一篇标题为一团揉着妓女、修女和假牧师令人难以置信的纱线的《金陵十三钗》国外影评,对张艺谋的这部电影评价极其低。
《金陵十三钗》国外影评:一团揉着妓女、修女和假牧师令人难以置信的纱线
好莱坞报道者》首席影评人(Todd McCarthy)撰文评论对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产生了质疑。该影评不但没有延续此前《金陵十三钗》好评如潮的口碑,对《十三钗》评价极低,票房前景看淡,而且全文充斥着对故事真实性和可信度的指责。下面就来看看《好莱坞报道者》版的《金陵十三钗》国外影评。
【只有最粗鲁的好莱坞制片人才会想得出来这种奇招--在南京大屠杀如此阴森可怕的事件中注入性幌子--但这就是《金陵十三钗》的中心元素,它是对于一个经常被戏剧化的历史瞬间一个过份算计的、毫无说服力的再创作。作为中国全资的率先启用美国明星的电影之一,张艺谋精心制作的阵容豪华的电影由于贝尔的出现无疑会吸引眼球,但是它还远不如陆川导演用同一事件拍摄的《南京!南京!》,它在北美的商业前途看来十分有限(暗淡)。
为了让观众更容易走进故事,电影有意让一个政治上没有信条的美国人走入一群绝望的由教会学校女生和妓女的市民群体。电影从南京失守后的1937年12月13日开始,一群女学生从温切斯特教堂找到了临时避难所,得以躲避疯狂施暴的日军。同样藏在那里的是个孤独的美国人约翰米勒,他的大胡子像60年代的嬉皮士,他的行为举止甚至对话同样显得愚蠢而且不合时代。用一个中国人描述他的称谓最为恰当,那就是蠢驴,当无时无刻不自私透顶的米勒扫荡私藏的红酒、索要毫无根据的钱财时,人们不禁会问,也许有许许多多动机把一个白人描写成愚笨的钱财的奴隶,当然独在异乡为异客意识形态上没投入的美国人是个标准的电影人物设置,卡萨布兰卡里的里克就是一个最令人难忘的经典。但是贝尔离那个标准相去甚远。
很显然,从戏剧设置来说米勒需要这样的低起点来完成他从以自我为中心的醉鬼到高贵骑士的转变与升华,可惜的是无论是剧本还是演员都未给人物角色提供任何实际或者生造的人物背景前史,他确实为他所目睹的震惊,但是上几个礼拜他在哪(难道他是外星人)?这个角色没有带来任何观点或者洞察力,他只是个等着被填满的空瓶子。
同样找寻庇护的是当地妓院的十三个花枝招展的妓女,好像是要即将登场唱《花鼓戏》的一个大合唱似的,那些叽叽喳喳的妓女推开那些战战兢兢的女学生把避难所当成了自己的家。米勒以为自己撞了大运,立即对其中最傲慢的玉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玉墨一边吊着心急火燎的米勒胃口,如果你帮我,我就会前所未有地报答你,所有的人都会。帮人的前提是日本人不会动西方人。米勒从混蛋到圣人的不经意的转化源自他穿着的教士僧袍无意间阻止了闯入教堂寻找花姑娘的日军。看到了这个便利,米勒剃掉了他的大胡子,继续披着神父要人的外衣。一个貌似友善的日本军官为他手下的胡作非为道歉并暂时同意提供保护。但他还是要求教会学校的女学生来给日军军官的派对唱歌助兴,当然所有人都知道下场会是强奸或者更糟,由此引发了在此之前肤浅表面、贪财恋物的妓女转而自我牺牲的空前高潮的一幕。
这些社会下层的人当面临生死攸关的当口义无反顾无私奉献之举当然会带来不容置疑的感情和道德的力量,但是过多的关于这个骗局是如何实施的笔墨,无论是从现实世界还是从电影的角度来说都显得不真实不可信,所以结局的可信度和力度都让人质疑。】
值得注意的是:在介绍此片背景时,文章向读者给出了与日本右翼口径一至的数字——“20万”。当然,他同时也指出,此数字存在争议,也有“30万”的说法,不过他放在伤亡数字后的名词并不是people(平民),而是casualties——在字典中的第一条解释为“失去战斗力的士兵”——这也是典型的日本右翼口径,遭屠杀的是混在百姓中的士兵
编后语:看完了《金陵十三钗》国外影评,你是否跟我有一样的感触呢。对于南京大屠杀的这段历史,美国人还是愿意站在屠杀者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因为二战虽然是日本发起的,但美国却多次对日本的平民进行了攻击和屠杀。所以美国在心理上倾向于站在屠杀者的角度进行反思和道德救赎。此前的大屠杀经典影片《辛徳勒名单》和《卢旺达饭店》,片中的英雄都来自屠杀者阵营。而十三钗中的拯救者是被屠杀者自己的自觉行动,这一不同的二战文化心理恐将影响美国人欣赏《金陵十三钗》,并对此片在北美的票房和奖项带来不利影响。
⑤ 金陵十三钗英文影评
It's a tearful experience. So 1937 was such a terror in that Eastern city, the capital of the Asian country. Lives were being destroyed and bodies piled high everywhere. People were in hiding from the Japanese soldiers and here were two groups of people, a group of school girls and a group of prostitutes, vying for a safe hiding place, when they were found by the Japanese invaders, it's death that awaits them.
One wonders why they had to do this? Why? --because there was a war! Then why did Japan start the war? For what? This film made me think. It's obvious starting war is a shortcut to the destruction of humanity.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has been denying there were 300,000 people killed ring the Nanking massacre (well , they are not alone, similarly there are also those of holocaust denial). With that as a contemporary reality, it is a right thing to do to be reminded of this event with movies like this one, the Flowers of War, so that we could do all we can to prevent another war from coming.
⑥ 跪求一篇《金陵十三钗》色彩影评,要求2000字,急急急啊!
大众影评网《金陵十三钗》影评
这篇《金陵十三钗》影评不是主要从色彩上来写的,不知能不能帮上你,如果有用,最好是注明出自 大众影评网 。
生命的每一个无谓的牺牲最终似乎都会有自己的催人泪下的故事。这是为《金陵十三钗》进行辩护的唯一方式,在这部影片里,资深的中国导演张艺谋回顾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的方式是某种类似于后台歌舞剧,偶尔会被可怕的谋杀或者强奸打断的东西。 并不是说残暴的大片就得自行成为一场灾难;像《乱世佳人》、《加里波底(Gallipoli)》就有自己的优点。但是,在《金陵十三钗》两个半小时远没有耗光之前,这部影片就已经陷入了所描述事件与张先生对其疏远又奇怪的轻薄处理之间的不平衡—从本质上来说,这种处理是指他拒绝对中国历史最可怕的篇章之一表明立场。 由于费用高昂、国家认可,并已申奥,《金陵十三钗》得到了充分的宣传,上周这种声音更是尘嚣日上,彼时该片的英国影星,克里斯蒂安·贝尔(Christian Bale)对一位被限制自由的中国盲人律师的拜访被强行阻止。 但是认为张先生会对日本人侵略和占领南京采取一种肤浅的、爱国的办法处理,这种恐惧是错位的,尽管这不是完全没有依据。其他最近的一些中国电影已经更多展现的是充满感情色彩的爱国主义、 沙文主义以及对日本侵略的妖魔化。 他对1937年事件的真正处理方式是用其作为一种奢华的、受好莱坞启发的情节剧的背景,这是他喜爱的艺术电影形式。此过程中,大部分的元素他都没有能够实现—宏伟、历史背景、真正的悲怆,这些东西本该可令此片更有价值。 只要故事合适,正如《大红灯笼高高挂》或者《十面埋伏》里面一样,张先生对优美外观近乎临床式的关注以及肥皂剧式的结构会产生有趣的结果。然而,在《金陵十三钗》当中,你能够感觉到他跟自己的材料在做斗争,根本无法定调,或者停留在一个引人入胜的叙述上,甚至连故事的连贯性都做不到。(剧本由刘恒与严歌苓编写,原著是严歌苓女士) 张先生与大屠杀故事大格局之间的距离体现在他决定将影片的大部分场景局限在一个虚构的欧式教堂区里面。其结果是一种人造的外景氛围;开场是从街道开始,进行一场真正硝烟弥漫的战争,烟雾(以及某处一大堆面粉激起的粉尘)将人物与现实世界的南京隔绝开来。 贝尔先生扮演约翰·米勒(John Miller),一位名声不好的美国流浪汉,机缘巧合,此人成为了一名殡葬员;影片开始时他正在穿过一场进攻教堂的战斗,然后有人出钱让他在那里主持一场葬礼。还有两群人赶往这里,各有大概12人左右的青年女子,也即本片中的十三钗。如果没有可靠的历史参照的话,她们属于一种产品设计,被形象地符号化为:穿着蓝色素袍的修道院学生以及穿着五彩斑斓的性感旗袍的妓女。 各方均在教堂中避难,穿上死去牧师的长袍的米勒,在楼上的猜疑学生和处于守势躲在地下室的自卑妓女(她们迅速将地窖变成了闺房;你几乎可以闻到香水的味道)之间架起二元论者(Manichaean,摩尼教徒)的桥梁。这是事件的一种不自然的、温床般的状态,可以概括为张先生酷爱之极乃至于不断重复的场景:笑着的妓女以慢镜头摇曳着穿越教堂院落,对即将到来的灾难不以为然。 当然,灾难必至,尽管大难临头时影片采用了一种拐弯抹角的古怪形式。一群人最终做了似乎是终极的自我牺牲,这种牺牲充满着性别上和社会化的弦外之音,不过这发生在镜头之外,如果曾有此事的话。影片结构的这种含糊其辞,也许可以被解释为—故事是有其中的一位学生旁白讲述的,而我们所看到的,可能就相当于她选择性的、罗曼蒂克化的回忆,不过事实上这不能成为借口。 与此同时,屏幕上镜头冒险摇向了外面的世界,偶尔闪过的几个场景似乎是为了加快动作并让大家记住自己正在观看一部战争片。在张先生对中国至上主义概念仅有的几个让步之一当中,一位军官(佟大为)出于夸张的英雄主义,孤身一人吸引了一支日本小分队离开教堂。随后,显然是在感伤的屈服之下,两位妓女离开了教堂,去执行那种只会在电影中才会发生的疯狂的怜悯行动,其后果尤其令人不安。除了这一系列事件以外,张先生对日本人的暴行的叙述表现出了克制,大都采取威胁和恐吓的形式。 尔先生交出了值得尊敬的表演,在那种情况下如果说是活泼的表演的话有点古怪,他的任务是不幸的,要扮演一个实际上不合理的角色。米勒从机会主义者到救世主的转变可能是这类电影的必备元素,但是展现其转变的场景却交代得很匆忙且低效。张先生把一位美国人当做了自己影片的中心人物,却又让他简化为跟适婚女性吵个不停,就像加里·格兰特(Cary Grant)在暴力得多的《呆鹅爸爸(Father Goose)》里面一样。 还几部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包括由陆川执导的悲惨的情节剧 《南京!南京(City of Life and Death)》,以及由比尔·古藤塔(Bill Guttentag)和丹·史度曼(Dan Sturman)的纪录片《南京(Nanking)》,跟这些炒作没那么厉害但是质量远超自己的影片相比,《金陵十三钗》会很痛苦。那些制片人是带着观点来的。而张先生呢,则是退避到旧电影的迷雾当中,拒绝上场战斗。
⑦ 金陵十三钗影评,简介及基本信息,豆瓣电影
内容简介:1937年的南京,日军残暴,满目疮痍,但由国际友人主持的一个教堂暂时还是一方净土。几个神职人员收留了一群躲在教堂里的金陵女大学生、13个躲避战火的秦淮河上的风尘女子,以及6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国军伤兵。共同面对有史以来最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的故事,结果竟然是那13个最“下贱”的女子成了保护众人的英雄。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他们共同面对有史以来最可怕、最没有人性的屠杀,产生了各种各样奇妙的感情。然而,教堂也不是永远的净土,日军终于冲进了这里。伤兵被杀,女大学生则眼看就要被日军掳走凌辱。在这个时刻,这13个平日里被视为下贱的女子,在侵略者丧失人性的屠刀前,激发了侠义血性:她们身披唱诗袍,怀揣剪刀,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参加日本人的圣诞庆祝会,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本人觉得影片开头没什么太吸引人的地方,不过后面的剧情、画面、以及演员的演技真的挺值得一看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⑧ 电影金陵十三钗评价如何
这部电影是老谋子继《英雄》之后个人认为最好看的一部电影了。它可以在挑剔内的豆瓣上达到了8分的好成绩,容可以说不容易的。
“蝙蝠侠”贝尔也一点没有超级英雄的影子,完全把自己融入到了电影中,在这部剧里出现这么一张的外国脸是丝毫没有违和感啊。
⑨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1000字
前天,我和妈妈以及妈妈的朋友一起去看了时下最流行的电影——《金陵十三钗》。这部电影是讲述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发生的故事。
电影一开场,就是一片战乱,到处都是尸体,民众扶老携幼仓皇出逃。中国军队与日本军队进行了殊死搏斗,可惜中国的武器不如日本先进,损失惨重。
看到这里,我心想:日本人太残忍了,杀死了那么多中国人,简直惨无人道。镜头转向教堂内,管理这个教堂的是一个外国人,他细心地照顾着中国伤兵,这一幕与日本人的残暴行为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啊。同时藏在教堂里的还有十三个女学生和一群风尘女子。
有一个细节,我至今记忆犹新。有一次,日本兵在追杀时,躲在一个草堆中的人发出了一些声音,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我原以为他们会把那几个人找出来,谁知,他们竟然用刺刀狠狠扎进去,我清晰地看到,拔出来的刺刀上已经染上了殷红的鲜血,我的心颤抖了一下。虽然我早在历史书上了解到日本鬼子无恶不作,但当我看到这一幕时,我还是震撼了,日本人太可恶了。而另一场戏,是日本军队到教堂搜查,女学生和风尘女子都在四处逃窜,当十四个风尘女子躲进地窖后,地窖里发生了一场分歧,所有人都想把地窖入口紧紧顶住,只有一个叫墨玉的,一直说着:“让学生进来。”而当女学生逃到地窖口时,日本人也已追到门口,其中一位学生毅然决然地带着同学们离开了地窖,朝楼上逃去,这一刻,我看到了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自私,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安危的态度,一种是无私的态度,处处为别人考虑,反差真的很大。我事后想了很多,其实这两种态度也就是现在社会上存在的两种人啊,看来,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人心都是一样的,有善良就会有自私啊。
最后一段,是学生在唱歌时,日本人听了之后,要求她们去给日本军队唱歌。这天深夜,几个女学生商量决定一起跳楼自杀,决不为日本人唱歌。我似乎感受到了她们那种宁死不屈的勇气,更是她们的中国情结让我感动。就在她们准备一起跳下去的那一刻,十三人出现了,说愿意替她们去。看到这里,我深深感动。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决定啊,为了他人,牺牲自己,不也正是体现了中国人在灾难面前团结互助的精神吗?最后,她们一起带着“暗器”去了日本军队,而学生们安全离开了。
结局没有放出来,留给人无限想象空间。看了之后,依然回味无穷。最后那一段,也是全片的亮点,是对中国团结精神最好的诠释。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二)
一部非常有张力,看后久久回味的影片。
整部片子由很多“对比”组成。教堂里人性的温暖关怀与教堂外横尸遍野残壁断桓的对比;
假神父前面地痞流氓嘴脸与后面负责任有担当的对比;十三钗开始自私地抢地窖与后面代替学生送死侠义柔情的对比;士兵开始有退缩情绪,到后面英勇抗敌舍生取义的对比;孟先生带着汉奸的袖套,后来却冒死带来修车的工具,贡献出通行证;教堂小男子汉小小柔弱的年纪个头却充满了大男人的大义凌然有担当负责任,为了养父的嘱托保护女孩子们,最后为了凑数走进送死的队伍;还有十三钗风尘味十足的打扮和后来短发蓝袍的清纯味道的对比,墨玉沉稳大气有担当与他的姐妹们的对比,墨玉对假神父开始的不屑厌恶与后面的相知相爱的对比。
电影里每一部分人都是主角,情节的设计,演员的演绎,使得每一部分人都那么感人,那么丰满。关于墨玉关于假神父,评价的人太多,我今天只说说配角。
军人以人体盾牌冲向坦克,那个镜头特别有冲击力,最后的班长用智慧杀敌,与敌人同归于尽,班长在教堂外关注着这些孩子,关键时候开枪救了孩子们,班长将濒死的浦生送进教堂,让他“在温暖一点的地方死去”。军人的英勇,智慧,侠骨柔情,在这一组组镜头间展现无遗。整部戏战争场面不多,但是表达得很充分,悲壮的情绪基调里,有着军人们与日本兵斗智斗勇消灭两帮敌人的淡淡的喜悦。
教堂里的小男子汉话不多,但是特别有男子汉的味道。拿着竹篙阻止十三钗翻墙进来,后来却主动要求和假神父去找那两个溜出去拿东西的姐姐。请求假神父留下来作为教堂的挡箭牌,女孩子的名额少了一个,他强烈要求自己冒名顶替走进送死的队伍。(www.lz13.cn)这一切都是为了完成神父的嘱托。多么让人敬佩的男子汉啊!那个没有现面的逃跑的厨子老陈,作为教堂里唯一的成年男人,很好的衬托了小男子汉的高大形象。
为什么墨玉能提出舍生保护女学生?因为她13岁前也是教会学校的学生,保护学生就是保护以前的自己。假神父的女儿如果在世,也是13岁,他是在保护自己的女儿。影片的这些细节,起到了很好的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浦生送进教堂,不仅表现了军人的柔情,更造成了后来拿琵琶玄的女孩子送命,姐妹的悲惨遭遇激起了墨玉的仇恨,也让墨玉为素昧平生的女学生送命准备了感情基础。女孩子关键时候从地窖边跑开,避免了十三钗被日本人发现——这让开始还不准学生进去的十三钗们自责,感动。墨玉大姐大气场的渲染,为后面姐妹们为她所动同意一起代替孩子们送死做了铺垫。一个个小细节,为影片最后荡气回肠的高潮情节打好了基础,让人觉得十三钗们的决定自然,不会太突兀,不做作。
在横尸遍野的南京,这些社会下层的不够光鲜体面让人鄙夷的社会底层人们,以人性的光辉带来观众们的温暖和希望。
这是一部难得的好电影,也许奥斯卡因为历史背景以及对中国的固有的偏见,不会给我们颁奖。但是,在我心中,这是足以胜过任何奥斯卡电影的好作品。当然,如果音乐方面能更精致一点就更好了。
⑩ 金陵十三钗经典影评,1000字
从“姬百合”到“十三钗”
——中国和日本战争电影之比
中国的抗日叙事已经汗牛充栋,《金陵十三钗》的突破在于人物谱系的多元化,在这部影片的肖像学图谱里,能够看到多国电影二战叙事的基因,也能看到以往抗日叙事的延伸和进化。创作者花费心思利用既有的肖像学传统,颇为讨巧地将种族、阶层、性别等多重冲突编织在一个关于反抗与拯救的故事当中。最难得的是,叙事折射出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现代性状况,这一点恰是以往很多抗日叙事所忽略的。
《金陵十三钗》以一名白人男性作为主人公,将故事空间设置在代表西方/现代文明的教堂,两组对位的女性人物——女学生和妓女,分别以教育/正途和商品化/邪路的方式融入中国现代化进程,而她们的现代性体验因日本攻入南京这一灾难而中断了,这恰是中国国家命运的缩影——初具雏形的现代化进程被侵略战争破坏,在当时唯一能够依赖的便是居高临下的盟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男主人公。
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一次现代性创伤,各民族-国家的现代性状况有意无意地通过二战叙事反映出来。相比之下,中国大多数抗日叙事往往带有浓厚的“前现代”痕迹,是千篇一律的“复仇叙事”,运用的是一套高度本土化的肖像学,英勇的游击队战士、凶神恶煞的鬼子、农村空间等等,与其它国家的二战叙事没有构成有效的呼应和交锋。近年来《南京、南京》、《风声》、《拉贝日记》等影片试图跳脱这种模式,开创新的肖像学传统。与之前的尝试相比,《金陵十三钗》的话语模式是更为国际化和多元化的,通过详细梳理该片的肖像学谱系,能够发现本片与美国、日本等国家二战叙事的对话关系,而这种对话恰是建立在国族现代性体验之上的。
女学生:西方栽培的现代性
纵观世界各国的二战电影,将女学生作为战争受害者的叙事模式在反法西斯阵营的电影中并不多见,反而是战争加害国日本津津乐道的主题。最典型的便是“姬百合”神话,《姬百合之塔》(1953)是日本战后最著名的反战电影之一,由今井正导演,水木洋子编剧。自1953年之后,曾经多次被搬上银幕,除了1987年今井正自己重拍的版本,还有1962年版、1968年版、1995年版、2007年版等等,每一版都启用一批当时代最受欢迎的少女偶像们来出演。故事讲述了美军登陆冲绳时,一群冲绳本地的女学生被军方组织起来,称为“姬百合部队”,与军队一起行动,承担医护任务。在美军和本国军队的双重威胁之下,女学生们倒在了冲绳的海边。今井正的版本创造了一种“无辜者叙事”模式,将主人公们作为纯洁的化身,看着这些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少女,被战火无情吞噬,人们自然而然产生一种怜惜之情,深切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恐怖。
《金陵十三钗》中的教会女学生与《姬百合之塔》中的女学生年龄相仿,形象也略有相似,可以放在同一个肖像谱系中来比较。《姬百合之塔》中的女学生是单质的、平面化的,她们作为一个整体,除了最核心的主人公(也是最重要的少女明星),几乎分辨不出个体。《金陵十三钗》亦然,比起风姿各异的妓女群像,女学生们显得面目模糊,连主人公书娟也不甚清晰,她们的蓝布长衫和“姬百合”们的水手服具有同样的符号功能,是战争年代纯洁无辜的受害者的标签。
女学生身份究竟负载了怎样的文化意义?为何在日本二战叙事中如此盛行?中国电影此番运用女学生形象,与“姬百合神话”蕴含的创伤感是否有共通之处?《姬百合之塔》反复强调女学生们受过良好的教育,细节包括她们在战火中举行了毕业典礼;她们的老师念念不忘自己关于英国经济的研究手稿;在生命的最后一夜,少女们唱的歌曲是《故乡》(《金陵十三钗》中日本军人也唱了同一首歌),歌词诉说的是在外求学的游子对乡土的怀念,流露出一种典型的明治意识形态,即为了追求现代文明和进步,远离故乡,功成名就之后内心泛起怀旧之情,这种意识与片中少女们的身份是符合的,她们是现代人/文明人的代表,代表着“正常的”现代化途径(教育),而军人代表着以战争为手段的“非正常的”现代化。《姬百合之塔》并没有强烈指责敌人/美国,灾难的主要责任在于陷入非理性狂热的本国军队,这符合日本战后的主流观点——明治维新以来取得的现代化成果因为军方的孤注一掷而血本无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