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锦观后感
① 诗歌读后感
小花
[俄]普希金
我在书里发现一朵小花,
它早已干枯了,也不再芬芳,
因此,我的心里就充满了
许许多多奇异的遐想:
是哪一个春天,在哪一处
它盛开的?开了多长时间?
谁摘下的?是外人还是熟人?
为什么放在这书页中间?
可是为了纪念温柔的相会?
还是留作永别的珍情?
或者只是由于孤独的散步
在田野的幽寂里,在林阴?
是他还是她?还在世吗?
哪一个角落是他们的家?
啊,也许他们早已枯萎了,
一如这朵不知名的小花?
这首诗给我一种前所未有的感受。我仿佛一下子发现了美:一朵小花竟然会那么美丽,那么富于感情色彩,而且它的美丽是可以长久的、可以传递的、可以珍藏的,它有那么强的生命力!我反复吟诵这首诗,并在我最好的一本笔记本上认真地抄下这首诗!
我由《小花》结识了普希金,结识了这位俄罗斯伟大的抒情诗人。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好似着魔一样迷上了普希金,我四处寻找他的诗集,借到了《普希金抒情诗集(一)、(二)》,我先是手不释卷地读,然后夜以继日地抄,抄了好几本笔记本。这几个本子是我最初的一笔珍藏,曾有友人跟我借阅,被我婉拒了。接着,我又陆续看到了他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别尔金小说集》、《上尉的女儿》、《杜布罗夫斯基》等作品。普希金笔下的俄罗斯美丽风景和优秀的妇女形象,点燃了我青春的诗情和对美好人生的憧憬,培养了我对大自然的热爱,强化了我性格中善良、坚贞的一面。同时,普希金也培养了我对俄罗斯文学的热爱,从阅读普希金扩展到阅读莱蒙托夫、屠格涅夫、契诃夫、车尔尼雪夫斯基、托尔斯泰、高尔基、玛雅可夫斯基、奥斯特洛夫斯基等名家名著,可谓是“一花引来百花开”,使我拥有了一座“俄罗斯文学百花园”,它滋养了我的思想情感和对高雅文学的爱好。
不过,寻思起来,还是《小花》给我的影响最大。这朵“小花”从闯入我眼帘的那一刻起就融进了我的生命里,甚至,它刻画我的性格,美化我的人生,塑造我的情感。
② 晋祠 梁衡读后感
晋祠 梁衡读后感:
梁衡先生最早是以其山水游记散文《晋祠》而闯进我阅读视野的,此后,我便留意起这位官员作家,他竟 没有让我失望。
《晋祠》是梁衡1982年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作品,当年即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后来他的散文《觅渡觅 渡渡何处》和《夏感》也入选中学教材。读到这样美妙的文字,就让我格外地关心梁衡其人其文起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我还真在常武购书中心购到了这样的集子, 梁衡早期作品十分擅长描摹山水,"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这里的水,多、清、静、柔。" 三 句六字,揭开了晋祠美之所在,一句四顿道出流水诱人之处。 这种写山、写水、写景的模式,并不是梁衡所追求的惟一意境,他要"求真、求新、求美",把自然与政治、 把山水与伟人融为一体,推出一种新的"政治散文",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大胆的尝试。"知人以论世,读诗以观 心",用这句话去衡量梁衡的"政治散文"再贴切不过。
鲁迅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裂给人看。"梁衡自己这样说。 梁衡写人物,通过考察他们的成功与失败、奋斗与牺牲、欢乐与悲伤的人生经历,而致力于发现人物的思想和 人格内涵, 进而去追寻人生于天地之间的终极意义, 去拷问一个人之于历史长河的创造和贡献价值.
③ 《绛州鼓乐》观后感400字
如雷,随滚滚乌云而来,气势磅礴,排山倒海,电闪雷鸣的惊刹,揪人心尖。
如潮,象万里浪龙飞至,势如破竹,惊天动地,不可一世的霸气,荡人心海。
如风,是夹着花香的春风,拂面如锦,挥之如絮,小鸟依人的温柔,让人留恋。
如雨,是银线穿着的珍珠,静时如帘,动如沙响,米打窗纸的细语,浸入梦乡。
一曲《秦王点兵》精彩,
军情急,号角鸣,
兵士集合,演兵场,
秦王点强兵,发将令,巧布阵,
群情亢奋,热血沸腾,精忠报国,保国家。
鼓声,象燃烧的血。
鼓声,象出鞘的刀。
鼓声,象仇恨的火。
鼓声,象战斗的旗。
鼓声,象凯旋的歌。
敲鼓边、血溅旌旗,蹭鼓面、漫天腥风,打鼓帮,厮杀残烈,单槌滚,英雄悲壮。
技艺娴熟,手法细腻,鼓情合一,神形一统。
那鼓敲的,那是个爽。
那鼓棰耍的,那是个绝。
那鼓曲奏的,那是个妙。
让人听的,那是个楞。
绛州鼓乐不愧悠久的历史,光大了经典文化的传承,丰满了鼓乐的内涵,升华了艺术的造诣,焕发了绛州鼓乐不老的青春。
用一句晋南的方言叫:绛州鼓乐能行。
④ 《百年孤独》读后感
花了很短的时间,就把《百年孤独》看完了。感觉自己看书总是在追着情节走,不是太注重书所传达的情感。所以,这次也不例外。看完之后,书里的孤独压得我踹不过气来,孤独从每一个字里透出来,从每一个人物的眼神里透出来。很想写些什么,但脑海之中竟然没有丝毫话语想说,感觉浑浑噩噩的什么也做不了,自己似乎也陷入了一种孤独当中,就如书里的何塞·阿卡蒂奥,糊里糊涂地过完自己的一生,即使他是多么的感情炽热!
去找了一些书评,看了别人的感想,才能慢慢写出些字来!“许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句话在小说中出现了很多次,同时也是句很神奇精巧的开场白,“在不动声色的叙述中隐藏着一种深沉的悲哀和无可奈何的宿命感,却又凭借着巧妙的时空交错形成了巨大的悬疑”有人如是说。小说的风格,不是很能说清楚,里面有各种荒诞离奇的情节,布恩蒂亚家族七代人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作者的不停倒叙,这些都很是让人头大,理不清思绪。百年孤独里的跌但起伏,生离死别似乎和我总是隔着层下雨中的玻璃墙,每当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时,总有一层新雨将玻璃墙淋得模糊。“也许,从上帝将布恩地亚的名字赐予这个家族,他们便注定了孤独”,布恩蒂亚家族的每个人都是一个孤独体,“他们尽管相貌各异,肤色不同,脾性、个子各有差异,但从他们的眼神中,一眼便可辨别出那种这一家族特有的绝对不会弄错的孤独神情”,从家族第一个何塞·阿卡迪奥,到最后一个具有家族明显特征的奥雷良诺。从高傲果敢轰轰烈烈的奥雷良诺上校到精力充沛平凡而伟大的乌尔苏拉老妈妈,从纯洁如天使的俏姑娘雷梅黛丝到喜欢热闹以至于娶了两个老婆的双胞胎之一奥雷良诺第二。 这些人,从出生开始就是孤独,逐渐的,有人在孤独中失去自我,比如第一个何赛·阿卡迪奥、梅梅;有人在对抗孤独中失去自我,比如丽贝卡,到最后仍然咬着手指执着地不肯死去;有人清醒的知道自己的孤独,可却无能为力,比如阿兰玛妲;有人孤独一生却不自知,比如乌尔苏拉,比如天使姑娘雷梅黛丝;还有人在生命的最后幡然悔悟,可惜为时已晚,比如上校奥雷良诺。。。在时间的洪流中,个人在大背景的起伏中显得那样无力,羸弱娇小的被夺去生命,孤独执着着的留下悲伤的痕迹。
“人注定是孤独的,人与人的交往都隔了一堵厚厚的墙。理解注定成为不可能,人在得到自由的同时,也得到了它馈赠的礼物——孤独”,萨特如是说。看了这句话,也更赞同王菲的《我也不想这样》中“反正最后每个人都孤独,在每段感情中,不管是暗恋还是相爱,到最后会发现不管是需求还是被需求,心灵永远都要有自己的空间。所以仍然你是你,我是我,难免孤独。你我都是一条直线,有人与我永远很近但永远不能相交;而相交后的两条线必然愈行愈远”。孤独,对于我,究竟又意味着什么。是,此刻静静的一个人坐在电脑前发呆?是,合上这本书之后再没有勇气翻开它?是。看书时即使胸中涌上无限悲哀也眼睛干涩,流不出一滴眼泪?我想我是害怕孤独的,也一直在逃避着孤独,却往往陷入更深的孤独。爱与心中最温柔的部分,都被遮掩的严严实实,再也出不来了!也许,每一个人都在用不同的方法来表达、来宣泄自己的孤独,表面上的漠不关心,实际上内心深处,我们也渴望被爱,被认可,被同化,可惜这是一个永远也无法实现的梦!
“羊皮纸手稿所记载的一切将永远不会重现,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结束了?也许,这只是一个崭新的、灿烂如锦的、生机盎然的,爱情真诚无欺,幸福得以实现的乌托邦的开始?在那里,命中注定一百年处于孤独的家族最终会获得并永远享有出现在世上的第二次机会?历史需要孤独,生命需要孤独,孤独值得思考一辈子!
⑤ 巜千里江山图》的200字感悟作文
画中描写岗峦起伏的群山和烟波浩湖。依山临水,布置以渔村野市,水榭亭台,茅庵草舍,水磨长桥,并穿插捕鱼、驶船、行路、赶脚、游玩等人物活动。形像精细,刻画入微,人物虽细小如豆,而意态栩栩如生,飞鸟虽轻轻一点,却具翱翔之势。山石皴法以披麻与斧劈相结合,综合了南、北两派的特长。设色继承了唐以来的青绿画法,于单纯统一的蓝绿色调中求变化。用赭色为衬托,使石青,石绿颜色在对比中更加鲜亮夺目。整个画面雄浑壮阔,气势磅礴,充满著浓郁的生活气息,将自然山水,描绘得如锦似绣,分外秀丽壮美,是一幅既写实又富理想的山水画作品,是中国传统山水画中少见的巨制。卷后有当时蔡京的题跋,证明此画是真迹无疑。
⑥ 邹越教授演讲《让世界充满爱》观后感 急急急1
看过了邹越教授的激情演讲—《让世界充满爱》,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热泪。虽然演讲最突出的主题只有一个“爱”字,但却表现了爱的不同意义。
阿可瓦里在赛场上受伤后,仍然顽强地忍着伤痛一瘸一拐地走向终点,这是强烈的爱国热情在推动着他前进。祖国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是伟大的,虽然我们不能像阿可瓦里那样代表祖国参加比赛,但我们努力学习、健康成长,这些实际行动也是爱祖国的表现。只要心里装着祖国,就总会有报效国家的一天。
在四川大凉山支教的李静老师,忍受着绝症的痛苦,坚强地为学生们上完了生命中的最后一节课。这件事让我想到,我们也应该更加热爱自己的老师,因为我们的老师很不容易,她的孩子很小,但却每天早早地就来到学校,教我们读书,当我们早已进入甜蜜的梦乡时,她还在辛勤地批改我们的作业。老师付出这么多,都是为我们啊!所以我们要爱老师,作一名优秀的学生来回报老师。
爸爸妈妈不辞辛苦地养育我们,就是为了让我们长大成才。爸爸妈妈是我们最大的恩人,他们为养育我们花费了数不清的精力。作为三年级的学生,我们现在就应该行动起来,做自己能做的事,洗碗筷和小衣物,擦地板,不用家长督促就主动学习,减轻家长的负担,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事业中。
我们不但要爱别人,也要善待自己,使自己有一个健康强壮的体魄,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长大成才,这样才能把更多的爱奉献给祖国和他人。
只要有了爱,世界就会变得温暖,这个演讲,让我更加懂得了爱的真谛。
⑦ 我用残损的手掌读后感
这首诗,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虽然自己的手掌已经“残损”,却仍然要摸索祖国“广大的土地”,触到的只是“血和灰”,从而感觉到祖国笼罩在苦难深重的“阴暗”之中。第二部分写诗人的手终于摸到了“那辽远的一角”,即“依然完整”,没有为侵略者所蹂躏的解放区,诗人对这块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了深情赞美。描写沦陷区阴暗,从实处着笔,用一幅幅富有特征的小画面缀连。抒写解放区的明丽,侧重于写意,用挚爱和柔情抚摩,加之一连串亲切温馨气息的比喻,使诗章透现出和煦明媚的色彩。可以说这首诗既是诗人长期孕育的情感的结晶,也是他在困苦抑郁中依旧保持着的爱国精神的升华。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并不回避直接抒发和对事物进行直接评价的陈述方法,但思想情感的表达,主要还是通过形象的构成来实现。运用幻觉和虚拟是创作这首诗的主要手法。诗人在狱中,想象祖国广阔土地好像就在眼前,不仅可以真切地看到它的形状、颜色,而且可以感触到它的冷暖,嗅到它的芬芳,这种虚拟,强烈地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深挚的情感。诗人在虚拟性的总体形象之中,又对现实事物作了直观式的细节描绘:堤上的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发出的芬芳,以及长白山的雪峰,夹着泥沙的黄河,岭南的荔枝花等。这一些细节描绘正透露了诗人对祖国的眷恋、热爱之情,以及对祖国所遭受的沉重灾难所产生的哀痛。值得注意的是,在直观式的细节描绘之中,诗人还运用“虚拟性想象”的手法:触到水的“微凉”,感受到长白山的“冷到彻骨”,黄河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都是直观式描绘中存在的想象与虚拟,是诗的开头“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一幻觉的具体化。至于写到蘸着“没有渔船的苦水”,“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以及在写到对解放区的热爱时,说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则是在想象性的虚拟中,结合着隐喻和明喻。尤其是“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这一比喻的恰切,包含的感情的丰富性,一再受到人们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