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题材人
『壹』 中国有哪些佛教名人
刘德华、梅艳芳、黄安、王菲、李连杰、齐秦、齐豫、成龙、李青霞、曾志伟、火风、李娜、张铁林、杨紫琼、孟庭苇、付笛生、任静、李嘉诚、赵文卓、金城武、陈坤、何宝生等
这些都是现在的明星佛教徒。
当然,还有很多的佛教高僧,这些人更可以说是佛教名人。我最崇拜的就是弘一律师也是我这一辈子的榜样。过去的高僧名人数如繁星,就是近代也是层出不穷,比如圣严法师、慧律法师、界诠法师、济群法师、永信法师、班禅活佛、索达吉堪布、达真堪布、南怀瑾先生等等。
『贰』 中国佛教的代表人物
当代的佛教代表人物是两虚,虚云老和尚和炎虚大师还有印光大师。这都是标杆式的代表人物。再后面就是今年刚往生的本焕长老了。世寿106岁。
『叁』 信佛教的名人都有谁啊
一、【科学家说佛教】
《大不列颠网络全书》是国际间最具权威的网络全书,指出:[ 佛法的可信,是因为从佛陀时代直至如今,一直有佛弟子以亲身的修行体验,证明著佛经的正确。]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
佛之道可转惑见为真智,即群迷为正觉,舍大暗为光明.佛学是一切真正科学的原动力
“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子,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子。”
“佛教是一切科学的源动力。”
“任何宗教如果有可以和现代科学共依共存的,那就是佛教。”
“假如世间还有一种宗教,能与现代科学研究之需求相适应,此一宗教,非佛教莫属也。”
中国现代科学家尢智表说:
“科学和佛教真是世界上的两盏明灯,他们照破了世间的愚暗,解除了人们的迷执,使人类的智慧得以无止境的发展,而达到无上的正觉,可惜现代的科学只限于明了物质的相貌,凡有关于心的部分,仍非借重佛教的一盏慧灯,不足以破除迷暗。”
“佛教不但不是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最彻底的学理,佛教不是神道设教,不是精神痛苦时的麻醉剂,乃是宇宙人生的真理,处世接物的实用之学,佛教是理智的,平等的,自由的,客观的,彻底的,具体的,积极的,入世的,实用的宗教。”
“科学愈昌明,佛教的教义愈发扬光大。”
杨振宁,1944年获硕士学位,1948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说:“佛教是世界上伟大的宗教之一,两千多年前传入中国之后,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沈家祯,纽约圣约翰大学名誉博士学位,现任美国佛教会副会长,世界宗教研究院院长,他说:“科学只能帮助我们多明了一些开悟,如佛陀对人所说的,但不能引导我们到悟的境地。如果我们要悟得正觉,我们须以佛陀所教示的方法去切实修行。” “我本人是科学家,对科学很感兴趣,我对佛法同样感兴趣,我个人认为佛法与科学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科学家哈尔坦因说:“有智慧的人将宗教和科学理论并用。”
二.(名人与佛教)
白居易:
日暮而途远,吾生已蹉跎,日夕清净心,但念阿弥陀,达人讥笑我,我且阿弥陀.
鲁迅:
释迦牟尼真是伟大的圣哲,我平常对人生有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他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的启示了,真是伟大的圣哲.
章太炎:
佛教的理论,使上智人不能不信.佛教的戒律,使下智人不能不信.通彻上下,这是最可贵的.
康有为:
佛学之博大精深,虽有圣哲无所措手,其所包含尤为深远.
梁启超:
佛教为最崇贵之宗教,其大乘教理尤为人类最高文化之产物,而现代阐明传播之现任全在我中国人.
佛教之信仰,乃入世而非厌世,乃积极而非消极,乃兼善而非独善.
佛学广矣,大矣,深矣,微矣,切于人事证于实用,是天地间最高尚圆满,深切著名之学说也.
佛教之最大纲领曰 悲智双修,自初发心以迄成佛,恒以转迷成悟为一大事业.
有放万丈火焰于历史者焉,则佛教是也.六朝至唐数百年中,志行高洁,学识渊博之士,悉相率入佛教之范围.
孙中山:
佛教以牺牲为主义,救济众生,他的动机是大勇,大智,大仁.
佛教乃救世之仁,佛学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
国民不可无宗教思想,该教有辅政之功.政有护教之力,政以治身,教以治心,相得益彰,并行不悖.
佛教是造成民族和维持民族一种最宏大的自然力.
『肆』 帮忙列举一些史上与佛教思想相关的文人墨客
"江南第抄一才子"李叔同
弘一袭法师,俗名李叔同,清光绪六年(1880年)阴历九月二十生于天津官宦富商之家,1942年圆寂于泉州。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又是国际上声誉甚高的知名人士。他在音乐、美术、诗词、篆刻、金石、书法、教育、哲学、法学、汉字学、社会学、广告学、出版学、环境与动植物保护、人体断食实验诸方面均有创造性发展。
李叔同是一个传奇,从风光八面的文化名流转而皈依佛门,在风花雪月的杭州避世而居,潜心修行,从此往昔种种仿佛一切两断,李叔同已死,而弘一法师方生。这是我们常人无法领悟的境界。李叔同把他的学佛心得整理,修订,以大才子,大学者与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
『伍』 对佛教有情结人的性格特点
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以来,在这片地大物博和文化深厚的土地上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政治、经济、建筑、信仰、风俗、饮食、服饰等诸多领域都可见其踪迹。而文人,作为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因其知识结构层次和对人生体验、对境遇变迁的敏锐感悟,与具有微妙教理,如因缘果报、无常苦空、三世轮回的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佛教成为诸多中国文人价值观里的一颗明珠,影响了他们对自然对常理的认识与感知,帮助他们揭开了对人生的迷惑、寻找到一条解脱之路,并且开阔了他们的思想领域与创作空间。
中国文人的入世与出世
中国文人,尤其是中国古代文人,其命运总与仕途相连。“学而优则仕”“兼济天下”“澄清玉宇”是中国古代文人的梦想。数十载的寒窗只为居庙堂之高的荣耀和恩泽天下的政治抱负。一代又一代的文人为了这个梦而穷毕生心力。这是中国文人的入世情怀。
文人,同时又是一个极其孤高清寂的概念,宛若一朵莲花,政治场上的波谲云诡永远是他们所无法承受的底线,与其辞官别富贵也不愿再呆在这淤泥于浑水中。“归园田居”是无数文人潜藏的隐逸愿景。这是中国文人的出世情怀。
纵观儒家文化,从政治思想到伦理思想,乃至人生哲学,无不体现着一种积极的“入世”精神。佛教则是一贯以“出世”而立的,讲求远离人世间功名利禄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而入世与出世这两个看似矛盾的事物又恰是文人无法割舍的两种情怀。儒与释也成为诸多文人骚客生命中重要的思想。
-先儒后释——兼济无门,转而好佛渐笃
中国文人往往是先有入世之志,积极争取建功立业,兼济天下。但这些文人往往执着于理想,敢向当权进言,常常因此获罪被贬。当这些学养渊博、满怀理想的知识份子一旦仕途不得志,而且身处文化未开的蛮荒之地,精神、心灵的孤寂无以为寄并陷入了自我不能解脱的苦闷,便转而移情山水,或者出入高僧之门,终而在佛法里找到了心灵安顿的皈依之处。
这样的文人在我国比比皆是,如陶渊明、王维、白居易、黄庭坚等。这些文人一生往往可以被分成两个阶段,前期是入世阶段,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占主导地位;而后期则是出世阶段,独善其身,归隐乡野,佛道思想占主流。而促成这个转变的往往是因为仕途受挫。
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王维。他的母亲崔氏信佛,素食持戒达三十余年。因受其母亲的影响,王维成长后,他与禅宗的僧人道璇、元崇、净觉等人都有交往,说明他受禅宗思想的影响较多,但禅宗思想并不是此时王维思想的主流。此时的王维政治态度远大,加上仕途得意所以儒家思想占主导。其该时期诗作如《从军行》、《陇西行》、《老将行》等,多抒发边关将士对国家热爱,有着慷慨激昂、乐观豪迈的情调。而唐玄宗后期因权奸窃柄,朝政日非,提拔王维的贤相张九龄被贬,他的知交韦陟、韦斌兄弟等,都被远谪,使他深感仕途的险恶,精神逐渐陷入苦闷。“安史之乱”时他在京为叛军所拘,迫授伪职。两京收复后,因“伪职”之事下狱,虽得赦免,降职为官,但其思想从此消沉,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退朝之后,王维焚香独坐,诵经礼佛。他有诗自我表白:“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叹白发》)。其该时期的诗作主要以山水田园诗为主,包含深远的禅意,此外还有大量以佛教修行为主题的咏禅诗。其中比较有名的如《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以佛济儒——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在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的中国,还有一些文人选择以佛济儒,即把佛教的观念纳入儒家的理论系统,这样的佛教合于儒家之道的观点。在这方面,柳宗元倘数典型。
柳宗元自认为对佛教有独特的认识与领会,他注重佛教义理的阐扬。但他同时又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士大夫,其做官兢兢业业、尽心吏治。因此他在接受佛教的同时,也努力以佛济儒,把佛教的观念纳入儒家的理论系统。
柳宗元认为佛教合于孔孟之道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的。其一,他认为佛教和儒家一样,也主张孝敬:“金仙氏之道,盖本于孝敬而后积以众德,归于空无。”(《送?上人归淮南觐省序》)并认为佛经中的《大报恩》十篇,也是宣扬孝敬之道。其二,他认为佛教的心性说,与儒家的性善论是相通的。“其(指佛教)教人,始以性善,终以性善,不假耘锄,本其静矣。”(《曹溪第六祖赐谥大鉴禅师碑》)其三,他认为佛教的戒律类同于儒家的礼法:“儒以礼立仁义,无之则坏;佛以律持定慧,去之则丧。是故离礼于仁义者不可与言儒,异律于定慧者不可与言佛。”这样的佛教合于儒家之道的观点,既是以儒为主,以佛济儒,把佛理融合到儒教中来。他说他“好佛”,并不是向神佛顶礼膜拜,而是重在取其合于儒家之道的义理。柳宗元的这种思想,正是佛教思想进一步与中国儒家融和的表现。
以柳宗元为代表的中国士大夫所提倡的以儒济佛,也可以说是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其必然是秉着“以民为本”的慈悲理念,为人民之父母关,对百姓宽容,轻徭薄赋,用礼教来治民。这与道家所宣扬的“无为而治”的思想是有一定相通之处的。
“信佛不信僧”,尚“古寺钟声”
无论何时何地何宗何派,总有滥竽充数的“吃教者”,佛教亦是如此。佛家对此也颇有自觉,《梵网经》即云:“如狮子身中虫自食狮子肉,非余外虫。如是,佛子自破佛法,非外道天魔能破坏。”佛子流品不一,可这无碍于佛法之如日中天普照人间。唐宋以来,小说、戏曲中嘲弄和尚不守教规出乖露丑的作品多矣,可文人读佛的热情并未消退,理由是“信佛不信僧”。
的确,“信佛不信僧”是大多数中国文人所持观点。当然这并非骂尽天下和尚,文人与高僧往往能结下很深的情谊,如惟宽禅师与白居易、药山禅师与李翱、圆通秀禅师与黄庭坚、佛印禅师与苏东坡、慧觉禅师与范仲淹等。“信佛不信僧”强调的是佛教作为一种理论体系的独立价值。文人学佛与和尚学佛着眼点自是不同,没有那么多“理解的执行不理解的也执行”的盲信,文人更容易从佛教教理中抽象出其中的精髓与深意,把握其微妙的禅意,获得一种精神境界上的提升。
因此相比于“和尚”而言,文人更崇尚“古寺钟声”。那是因为比起和尚,古寺钟声似乎更接近佛学精义。文人可能嘲讽专吃菩萨饭的大小和尚,可对横亘十年回荡寰宇的古寺钟声却不能不肃然起敬。古寺钟声也成为了中国历代文人诗作中的经典意向。如王维的“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张继的“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徐志摩也曾经惊叹:“多奇异的力量!多奥妙的启示!包容一切冲突性的现象,扩大霎那间的视域,这单纯的音响,于我是一种智灵的洗净。”
大多数的中国文人虽信佛,但却始终没有迈出遁入空门的这一步。因为在这些文人看来出家或是不出家并不是问题所在,而真正的精义在于掌握其中精义与奥妙,用以来指导自己的人生,让“古寺钟声”在心中时时响起。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的人生境界
在中国历代诸多尚佛的文人雅士中,李叔同应该算是比较特殊的一位。关于他为何出家至今为止仍是一个谜,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出家是在他大成之时,这完全不同于中国古代文人仕途失意转而好佛的惯例。他以其一贯的认真决绝态度,把文人潜藏的隐逸性推到极端,抛弃不僧不俗的把戏,完全割断尘缘皈依我佛。俞平伯曾说:“假如真要做和尚,就得做比和尚更和尚的和尚”(《古槐梦遇》),此言正适李叔同。笔者愿意相信李叔同是借佛家的清心寡欲生活和端正平和的佛理来抑制心魔的暴发,来化解功成名就背后的内心失衡和矛盾冲突,并通过皈依佛教达到一种更为澄明清净的精神境界。
如若暂时抛却弘一法师(李叔同)的佛学造诣,而只把他当作一个普通的人来看,弘一法师之所以值得尊敬,不在于其是否能救苦救难,而在于他遵循自己内心的声音,找到了一种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夏丏尊和丰子恺都反对说弘一是为了什么高尚的目的在修行,他们认为那是一种摆脱了世间诸多束缚的享乐。在弘一法师28年僧腊结束的圆寂前几日,他写下了最后的偈句: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而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不关信教与否,人生不就希望达到“春满”“月圆”的境界么?弘一法师“一辈子‘好好的活’了,到如今‘好好的死’了,欢喜满足,了无缺憾”(《谈弘一法师临终偈语》)。抛却实在的功绩和辉煌的著述,有的只是这样简简单单的一句“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可这正是佛家的人生境界。从弘一法师这里,我们看到生存不仅仅是一种现实的意义,更是一种超越的意义,将生命从有限中超拔出来,以适意来延长生命的长度,生命是美的最重要形式,而自由适宜、平淡自然是生命之美的最高境界。
『陆』 佛教历代传承都是那些人
禅宗衣钵相传凡六世。即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不好意思我只能找到这些哈~~~
『柒』 与佛教有关有哪些名人与佛教有关的名人有
名人对佛教的评价----孙中山 佛学之博大精深,虽有圣哲无所措手。
佛学之博大精深,虽有圣哲无所措手。
----康有为
佛教的理论,使上智人不能不信。
——近代思想家 章太炎
释迦牟尼真是大哲,我平常对人生有许多难以解答的问题,他居然早已明白的启示了。
----鲁迅
佛教大矣,孔次大,耶为小。
---近代思想家 谭嗣同
佛学广矣,大矣,深矣,微矣,切于人事,证于实用,实天地间最高尚圆满,深地著名之学说也。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 ----梁启超
出家人是最高尚最伟大的,顺治皇帝曾作"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之赞誉。
-----著名书画曲剧家李叔同
佛法之广大精深,余所素信不疑者也。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陈独秀
佛学不可不学,办了佛学院,两年毕业,专弄政治,这个办法不行,得搞四年,光政治好,佛学上没有学问是不行的。
----毛泽东一九六年一月二十二日同班禅大师的谈话
无常的社会观,菩萨行的人生观,引导我走上了革命道路。
----早期革命家瞿秋白
佛教以出世的精神,于入世的事业。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
佛教文化对中国伦理道德等产生了很大影响,其许多主张同我们现在提倡的精神文明的思想是一致的。 -----李瑞环
发展科学,庄严国土,佛教论文,利乐有情。
----李铁映为《佛教科学论》出版题词
我本人是科学家,但对佛法同样感兴趣。我认为佛法与科学是一而二而一的。-
--沈家祯博士
辩证法在佛教中已达到很精细的程度。
-----马克思
佛教徒处在理性思维的高级阶段。人类到释迦牟尼佛时代,辩证思维才成熟。辩证法最初来源于佛教。
----恩格斯
在世界宗教中,只有佛教是切实地以系统理性的分析来考察生活中的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世界著名学者 巴格尔
假使没有佛教因果律,宇宙就只有混乱。
---世界几何学之父 威勒博士
佛教是历史上唯一真正注重和依据实证的宗教。
----著名哲学家 尼采
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爱因斯坦
佛教所开示的法,包含内容的广大深奥,确实无与伦比。
---英国著名学者 克里
我说过,我还要说,我还要一遍又一遍地说,佛教与现代科学之间存在著一条紧密的智力纽带。---阿诺德爵士
释迦牟尼佛是把智慧之光投射人类心灵的第一人。
-----印度总统拉 克斯坦
佛教教义崇尚和平,向世界宣扬佛的和平主义,是我们每一个佛子都应有的责任。
----印度前总理尼 赫鲁要
只要日月继续存在,只要人类还继续生活在这个星球上,佛教就会一直延续下去。
---斯里兰卡总理 班达拉奈克
在科学上,几乎每件事都是超过你直接经验的。世间人往往仅以自已的见闻和经验来评判事物,但他不知道,我们的感觉和经验经常在欺骗自已。
---著名物理学家威斯柯夫
『捌』 中国佛教人物都有那些人列出名字就可以了越多越好~!
[b]安世高[/b]
2005-03-16
23:16
季高
[b]支娄迦谶[/b]
2005-03-16
23:17
季高
[b]支谦[/b]
2005-03-16
23:19
季高
[b]朱士行[/b]
2005-03-16
23:20
季高
[b]竺佛图澄[/b]
2005-03-16
23:22
季高
[b]道安[/b]
2005-03-16
23:24
季高
[b]支遁[/b]
2005-03-16
23:26
季高
[b]慧远[/b]
2005-03-16
23:28
季高
[b]鸠摩罗什[/b]
2005-03-16
23:30
季高
[b]法显[/b]
2005-03-16
23:31
季高
[b]道生[/b]
2005-03-16
23:34
季高
[b]菩提达摩[/b]
2005-03-16
23:36
季高
[b]昙鸾[/b]
2005-03-16
23:38
季高
[b]慧可[/b]
2005-03-16
23:41
季高
[b]慧文[/b]
2005-03-16
23:44
季高
[b]慧思[/b]
2005-03-16
23:45
季高
[b]智顗[/b]
2005-03-16
23:46
季高
[b]吉藏[/b]
2005-03-16
23:47
季高
[b]道绰[/b]
2005-03-16
23:49
季高
[b]道宣[/b]
[b]玄奘[/b]
2005-03-16
23:51
季高
[b]弘忍[/b]
2005-03-16
23:54
季高
[b]善导[/b]
2005-03-16
23:58
季高
[b]怀素[/b]
2005-03-16
23:59
季高
[b]窥基[/b]
『玖』 佛教关于人的书,比如人是由水土火组成的
你说的有关是佛家关于构成世界的四个基本元素“地、水、火、风”吧?在佛家,这四个基本元素,被称为大种。
大种(巴利语与梵文:Mahābhūta),佛教术语,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主要分为四种,分别是,地、水、火、风,又称四界(巴利语:catudhātu),现在也称为四大元素,被认为构成世界一切事物等物质的色法,包含山川大地等的器世间以及生命有情的身体,皆为此四界所构成,普遍认为源自西方古典哲学的四元素说。也有六界之说,此外再加空界和识界。
释义
“大种”是“大”(mahā)与“种”(bhūta)的复合词:其含义如《大毗婆沙论》所释:
“
问:何故名大种。答:大而是种。故名大种。如言大地。如言大王。义别体同。应持业释。
问:云何大义。云何种义。答:能减、能增、能损、能益。体有起尽。是为种义。体相形量。遍诸方域。成大事业。是为大义。
问:此四云何成大事业。答:与大积聚造色为依。令坏、令成是大事业。由此唯四不减不增。谓减不能成大事业。增于事业复为无用。问:余法何缘不名大种。答:余无如是大种相故。谓无为法大而非种。其余有为种而非大故。唯此四得名大种。
”
概论
四大种亦是色蕴中的“色”的内容之一。在佛教中,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对这四大种的解释如下:
《阿含经》中说明五蕴中包含了名、色两种法的区别,其中色蕴即包括了种种的色法,一切的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的色法。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说明众色都是由于四大种而有。
《大方广佛华严经》则更进一步说:一切众生的身乃是因四大种和合而成为身;而也是因为四大的缘故,使得众生的身能生种种的病。
《瑜伽师地论》卷27:“云何色蕴。谓诸所有色。一切皆是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此复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总名色蕴。” (CBETA, T30, no. 1579, p. 433, c5-8)
密宗的主张,借用佛教阿含经典所说六界名词,以四大和空界配比金刚界,识配比胎藏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