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宫寒月剧本
㈠ 求莆仙戏《杀狗》或者《目连救母》的主要情节!!!!
莆仙戏有《团圆之后》、《三打王瑛》、《春草闯堂》、《状元与乞丐》、《新版亭泪》、《秋权风辞》、《晋宫寒月》、《鸭子丑小传》、《叶李娘》、《乾佑山天书》等优秀剧目。
其中《状元与乞丐 》的主要情节是:王国贤看相断定文龙为“乞丐命”、文凤为“状元命”后,丁花实夫妇信以为真,对文凤百般溺爱,致其渐入歧途。而花春之妻柳氏,却不信文龙命薄,她面临兄嫂欺凌、丈夫远去他乡的困境,仍含辛茹苦,严以教子,并恳求教馆先生李仲书精心课读,促使文龙发愤精进。文龙终于得中状元,而文凤却沦为盗贼。在事实面前,花实夫妇无地自容,王国贤也狼狈不堪。
㈡ 福建省民间戏曲的种类
闽剧
闽剧,又称福州戏,福建地方戏曲地方戏曲剧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闽剧是现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闽中、闽东、闽北等地区,并传播到台湾和东南亚各地。它是由明末儒林戏与清初的平讲戏、江湖戏,在清末(光绪至宣统年间)融合而成的多声腔剧种,俗称“前三合响”,雅称“榕腔”或“闽腔”。
闽剧风格高雅、潇洒,道白清晰,唱腔优美,婉转流畅,演员在表演中重视运用手、眼、身、法、步的基本程式,力求展现优美的身段,通过外形体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2)晋宫寒月剧本扩展阅读
闽剧最早前身由福州西郊洪塘乡人曹学佺组织创办曹家班(后称“儒林班”)创研出新腔“逗腔”起始。
万历甲辰年(1604年),曹府的“曹家班”参加洪塘乡金山寺普渡演出,被称为“第一代儒林。” 曹学佺兴办“儒林班”的前后,福州民间还有“江湖班”、“平讲班。”两类班社。演唱的是流行于民间的“江湖”、“洋歌”、“小调”等曲调。
光绪元年(1875年),儒林班从农村向城镇发展,福州出现“梁父吟”、“醉春园”等班,合称为“十三家儒林班”。
光绪末年至宣统年间(1908—1911年)儒林戏、江湖戏、平讲戏给合融汇,俗称“三合响”,形成了今日闽剧的雏型。
辛亥革命后,闽剧进入兴盛时期,福州先后出现了“旧赛乐”、“新赛乐”、“三赛乐”、“善传奇”、“赛天然”、“庆乐然”(俗称三乐、一旗(奇)二头羊(然))等闽班和“赛月宫”、“群芳”等女班。其中以“庆乐然”为最。这些闽班组织规模最大,演员阵容最强,剧目最多,声誉最好。
㈢ 戏曲的种类及代表曲目,不要别的,快
1、京剧
京剧是中国戏曲曲种之一,也称东方“歌剧”。经典剧目: 霸王别姬(梅派)、白蛇传、定军山、贵妃醉酒(旦角折子戏)、群英会、借东风(须生)、玉堂春(程派)、九件衣、文昭关、望江亭、徐策跑城、辕门斩子、四郎探母、红鬃烈马(全部)锁麟囊、探阴山、杨门女将、 文姬归汉、罗成叫关、孟丽君、游上林(折子戏)失空斩、赵氏孤儿、龙凤呈祥、谢瑶环......
2、豫剧
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小二黑结婚》、《人往高处走》、《刘胡兰》、《朝阳沟》、《冬去春来》、《朝阳沟内传》《血泪仇》、《赤叶河》、 《志愿军的未婚妻》、《秦香莲》、《唐知县审诰命》等。
3、评剧
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形成于唐山,故又名“唐山落子”。主要曲目:红楼梦
4、越剧
它的前身是流行于浙江嵊县一带的“落地唱书”,至三十年代逐步发展成为“女子绍兴文戏”。 《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西厢记》,在国内外都获得巨大声誉,《情探》《追鱼》《春香传》《孟丽君》《孔雀东南飞》《何文秀》《沙漠王子》《九件衣》《玉蜻蜓》等成为优秀保留剧目,其中《梁山伯与祝英台》《情探》《追鱼》《碧玉簪》《红楼梦》还被摄成电影等大批优秀剧目。
5、莆仙戏
莆仙戏是福建的古老剧种之一,,《琴挑》、《三打王英》、《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秋风辞》、《新亭泪》、《晋宫寒月》、《叶李娘》、《状元与乞丐》、《江上行》等优秀剧目誉满全国剧坛
6、黄梅戏
是安徽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半把剪刀》、《赵桂英》、《慈母泪》、《三搜国丈府》、《九件衣》等一批大小传统剧目,创作了神话剧《牛郎织女》、历史剧《失刑斩》、现代戏《春暖花开》、《小店春早》、《蓓蕾初开》。其中《天仙配》、《女驸马》和《牛郎织女》相继搬上银幕,
7、潮剧
潮剧又名潮州戏、潮音戏、潮调、潮州白字戏、潮曲,主要流行于潮州方言区,潮剧三宝:《扫窗会》《闹钗》《杨令婆辩本》;此外还有《刘明珠》、《告亲夫》、《闹开封》、《芦林会》、《井边会》等经典剧目
8、淮剧
淮剧,又名江淮戏,流行于江苏、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区。淮剧的经典剧目:早期有生活小戏和大戏“九莲十三英”(即《秦香莲》、《蓝玉莲》等9本带“莲”字的戏和《王二英》、《顾凤英》(牙痕记)《苏迪英》等13本带“英”字的戏);淮剧传统经典剧目有《孟丽君》、《牙痕记》(又名《安寿保卖身》)、《玉杯缘》、《嫁衣血案》(又名《九件衣》)、《打碗记》、《哑女告状》、《恩仇记》、《柜中缘》、《白蛇传》、《岳飞》、《千里送京娘》、《状元袍》、《官禁民灯》以及清宫戏《蓝齐格格》等颇有影响。
9、昆曲
昆曲是我国的古老剧种,又称“中国戏曲之母”,昆曲约在元末明初形成于江苏昆山一带,
清代著名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至今仍然广为流传。
10、秦腔
又称乱弹,是中国戏曲曲种之一,源于西秦腔,如今流行于中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
11、苏州评弹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它产生并流行于苏州及江、浙、沪一带,用苏州方言演唱
最后两种剧种的代表作没有找到,不好意思!!
辛苦搜集,望采纳,谢谢
㈣ 莆仙戏剧目有: ,其中,<< >>的主要情节是:
莆仙戏有《团圆之后》、《三打王瑛》、《春草闯堂》、《状元与乞丐》、《新亭泪》、《秋风辞》、《晋宫寒月》、《鸭子丑小传》、《叶李娘》、《乾佑山天书》等优秀剧目。
其中《状元与乞丐 》的主要情节是:王国贤看相断定文龙为“乞丐命”、文凤为“状元命”后,丁花实夫妇信以为真,对文凤百般溺爱,致其渐入歧途。而花春之妻柳氏,却不信文龙命薄,她面临兄嫂欺凌、丈夫远去他乡的困境,仍含辛茹苦,严以教子,并恳求教馆先生李仲书精心课读,促使文龙发愤精进。文龙终于得中状元,而文凤却沦为盗贼。在事实面前,花实夫妇无地自容,王国贤也狼狈不堪。
据调查考证,莆仙戏的传统剧目,音乐曲牌,行当脚色都与南戏有着密切关系。莆仙戏传统剧目有五千多个,其中保留宋元南戏原貌或故事情节基本类似的剧目 有八十多个,有剧本流传的有五十多个,如《目连救母》、《活捉王魁》、《蔡伯喈》、《张洽》(即《张协状元》、《朱文》、《乐昌公主》、《刘文龙》、《陈光蕊》、《王祥》、《郭华》、《崔君瑞》、《王十朋》、《刘知远》、《蒋世隆》、《杀狗》、《琵琶记》等。与《南词叙录》"宋元旧篇"著录的南戏剧目相同或基本相似
㈤ 莆仙戏名词解释
莆仙戏是中抄国现存戏剧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原名 “兴化戏”,是在古代“百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莆仙戏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闪光于现代。它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唱腔丰富,综合了莆仙的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佛曲法曲、宋元词曲和大曲歌舞的艺术特点,用方言演唱,具有浓厚地方色彩,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元素,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
㈥ 傅山进京的社会评价
《南方周末》上,新编晋剧《傅山进京》,赫然出现在“2007年度中国文化原创榜”五部戏剧入围作品名录中。这是该部作品上演后获得的众多奖项中的一个。2007年12月26日,《傅山进京》喜获中国戏曲学会奖。该奖项被誉为中国戏曲界最高级别的学术奖项。《傅山进京》是这个学术性奖项设置20年来的第13个获奖项目。
而实际上,《傅山进京》在2007年7月20日晋京汇报演出的大幕开启前,已为境内外媒体广泛关注。
作为太原市纪念傅山诞辰40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头戏之一,从2007年1月6日首次公演迄今,一年多的时间,《傅山进京》于省内外演出50余场。
即使从太原市实验晋剧院于2005年5月特邀福建著名剧作家郑怀兴先生为《傅山进京》始创,到2007年面世,总共也不过两年时间。
如果忽略《傅山进京》从运筹到诞生的全部过程,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这出戏从首次公演以来不断取得的骄人成绩。但回眸这部戏走过的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傅山进京》不啻是我市建设特色文化名城的一次成功尝试,是我市依托挖掘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汲取整合国内优势资源,进行文化互补的一次大演习。
《傅山进京》的成功,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迪良多。
(一)
“我本是中原地一介书生,自幼时读经史悟道提神。原本想为国家效力尽忠,逢乱世不得已隐居山林。堪明朝删《孟子》太轻民生,到头来乱党生异族称雄。清入关万不该十日屠城,怕只怕中原文脉断了根。现如今玄烨他纳士兴文,却不知尊儒道是假是真。为子孙也为你县令前程,舍老命再进京会一会新当朝的年轻人。”
这段脍炙人口的戏词,既是《傅山进京》开宗明义,解释傅山先生为什么不得已应诏进京的由来,更为引导人们解放思想,变更理念,大胆创新,正本清源,重新认识历史文化名人傅山作了最好诠释。它和最后一段戏中,对傅山和康熙讲“和”的处理一样,使得这部剧艺术地应和了时代的最强音。
在较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由于傅山所处的历史变革阶段的特殊性,“反清复明”的斗士,“民族气节”的化身,成为对傅山的传统定论。囿于这种程式化的研究与传播,人们,尤其是傅山曾经生活过的这个地域上的人们,这种观念就愈发根深蒂固。
从“反清志士”的传统定位到“关注民生、特立独行的中原文脉的守护者”——《傅》剧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个崭新的傅山。这种塑造,符合历史的真实,也符合时代的发展和太原特色文化名城建设的需求,奠定了《傅山进京》获得成功的理论基础。
三晋大地,历史悠久。从“三家分晋”到赵氏孤儿,从汉文帝刘恒龙潜晋阳到李渊、李世民父子誓师汾水河畔,上演了一出又一出可歌可泣的故事。从春秋末著名的侠士豫让到杰出的政治家武则天、狄仁杰,宋朝名将杨业,再到文学家王之涣、白居易、元好问、罗贯中,书法绘画双绝的米芾,古老的并州涌现出一大批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人物。明清以降,晋商群体崛起,更是享誉海内外。
近年来,无论是电视剧《乔家大院》的热播,还是话剧《立秋》、舞剧《一把酸枣》等的走红境内外,无不依托于对山西文化深厚底蕴的开掘。
《傅山进京》的成功启迪我们,如何用现代的视野审视传统,重新包装开发利用源远流长的三晋文化名人与事件,从而让优秀传统文化在今天大放异彩,让历史为现实服务,这是太原在建设集三晋文脉与现代气息为一体的特色文化名城过程中始终绕不开的一个重要话题。
(二)
许多人都知道,从2005年开始剧本创作后,《傅》剧经过三次大的调整修改,分别于2007年1月、6月、7月三次在太原公演。但许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申维辰对该剧的创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亲自审阅剧本,在尊重艺术创作规律的同时,从时代的高度,多次提出关键性的意见。在太原公演期间,邀请北京、上海和省城戏剧界的专家进行审看,并三次召开座谈会进行论证和研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文化部和中国剧协的负责人为一个地方戏剧专门召开座谈会,更不多见。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范世康也多次在太原、北京、上海、苏州等地参与主持座谈会,为作品会诊把脉。
无论是晋京汇报演出还是赴沪参加国际艺术节展演,在其后由文化部及中国剧协和上海文联举办的几次研讨会上,除对《傅山进京》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不同的真知灼见,有一层意思是当地与会人员表述最多的:“我们打心眼里佩服太原市的领导,他们有如此的胆识和魄力,去为一个历史文化名人正本清源;他们以如此的热情和责任,去为一出戏尽心竭力……”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蔺永钧就在不同的场合说过,他为太原市委、市政府关心文化、支持文化的精神所感动。
而中国戏曲学会会长薛若琳则认为:一出好戏的创作和生产,是剧目主创人员的努力和剧团全体人员的拼搏结果,是上级领导大力关心、指导和支持的结果,凝聚了上上下下的无数聪明才智和心血。《傅山进京》只有在太原这块艺术热土上,在山西这个良好的文化生态中产生。
明代著名政治家张居正有一段名言:“天下之事,不倡率则众力不前,不振作则众心不奋。而其机又在人主委任责成于上,然后计议得毕其终,攻取得收其效。”试想,如果没有决策层的胆识和魄力,责任和热情,《傅山进京》又如何能够坚实地、一步步迈入成功之途?对于如戏剧这样的综合艺术来说,绝对需要领导的重视。这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必要的生产条件。但是,艺术毕竟是艺术,自有其特殊的生产规律。一位参加过座谈会的艺术家深有感触:在艺术创作上,不能简单地采取“下级服从上级”的办法,因为真理和地位、权力之间并没有一种正比例的关系。——尊重专家的意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不断打磨、修改完善,这是出精品的不二法门,也是《傅》剧的成功带给我们的又一启迪。
(三)
《傅山进京》是新编晋剧,但是该剧的主创人员,从编剧到导演,偏偏是一群对晋剧研究不多的专家学者。这看起来似乎有违常理。但其背后,却隐含了对现代市场经济规律的尊重。
《傅山进京》的作者郑怀兴先生是福建文联副主席,在接手《傅》剧前,早已是编创颇丰、名传国内的剧坛骁将。曾创作过《新亭泪》、《青蛙记》、《神马赋》、《晋宫寒月》等闻名遐迩的佳剧。
当现为太原市实验晋剧院的副院长陶臣于2005年年中首次将傅山的有关资料寄怀兴先生细阅后,他立马表示:“我喜欢傅山先生的特立独行,刚正不阿,更钦佩傅山先生的博学多才,我一定要为傅山先生写好戏!女老生谢涛这个演员也很好,所以,我也要为她把这出戏写好!”
一言九鼎,两度寒暑。一个400年前诞生,经历了社会动荡,关注民生,主张民主,特立独行,艺贯全身的历史文化名人的鲜活形象,由一位蛰居福建仙游小县的当代名士,执一管对太原历史名人、对太原文化建设充满爱心与激情的如椽巨笔刻画得栩栩如生。
由上海歌舞剧院赵国良先生精心策划的舞台美术效果与剧情的要求相得益彰,背衬出剧中不同人物的性格张力,静止的语言凸显着跃动的活力,凝重的色彩涂抹出时代的声音。
来自江苏省京剧院的石玉昆先生重任在肩。作为《傅山进京》的导演,他需要尊重编创,调动演员,体现导演的艺术认知和理念,将现代的文化元素与历史人物的心声动像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山西本省的刘和仁兄弟担任配器和作曲,太原市实验晋剧院的谢涛与她的同事们成为该剧不同角色的饰演者……一座演绎《傅山进京》的舞台,成了国内戏剧界部分精英的荟萃地,同时也成为文化资源合理配置的实验场。
如果说市场和它本身所具有的规律是一只无形的手,只眷顾尊重和符合其游戏规则者的话,那么,当科学合理的行政手段这只有形的手与它紧握在一起的时候,所形成的合力将是巨大的,推波助澜而至巅峰。《傅山进京》当是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形成合力的载体和受益者。这是《傅》剧的成功带给我们的第三个启迪。
(四)
时间回溯到2007年7月20日晚,北京,长安大戏院,座无虚席。演出中,观众凝神屏气;换场时,人们掌声雷动。厚重的历史,跌宕的情节,巧妙演绎的故事,出人意料的结局,敷以太原市实验晋剧院青年团演员谢涛的精湛演技,将明末清初思想、文化大师傅山超凡脱俗、宠辱不惊、艺贯全身的形象,勾勒得清新饱满、鲜活传神。
这是《傅》剧晋京汇报演出时的一幕场景。
类似的情形,还出现在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天蟾逸夫舞台上,出现在由国家有关部门在大同举办的全国少数民族戏曲汇演上,出现在在苏州举办的第10届中国戏剧节上……古老的晋剧因《傅山进京》正恢复着鼎盛时期的活力与魅力,而以谢涛为代表的一批早已声名鹊起的演员也因一出《傅山进京》再次声名大振。
《傅山进京》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扩大其文化影响,凸显其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同时,它的投入成本正以喜人的姿态稳健收回。目前,《傅山进京》的单场演出收取的费用已是初期的10数倍,而许多邀演单位点名请演《傅山进京》。
《傅山进京》从太原到晋中至大同,从京城到沪上至姑苏,纪念了傅山,宣传了太原,兴盛了晋剧,成就了演员,赢得了市场,推动了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成为太原市文化建设和开放的象征。
申维辰同志有过一个观点:发展文化产业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文化繁荣;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运作有利于扩大先进文化的影响;文化产业的时代特征有利于强化先进文化的前进指向。
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必须走出过去狭窄的小圈子,赢得学界的认可,更要赢得普通观众,在强调其意识形态属性的同时,必须市场化、产业化,这是壮大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这是《傅》剧带给我们的宝贵启迪。
一出《傅山进京》,几多思考启迪。行文结束前,笔者获悉,《傅山进京》在进一步精加工后,将于今年春暖花开时节,再度走出娘子关到首都及其他城市演出,并以此来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6周年……
㈦ 王少媛的人物轨迹
王少媛13岁考入仙游鲤声剧团,由于当时剧团正忙与排练晋京演出的《春草闯堂》剧目,将王少媛暂寄托在莆田市艺校学习基本功。当〈〈春〉〉剧在京演出成功又顺路在沪、杭巡回演出归来后,王少媛才回剧团拜著名导演朱石凤先生为师。同时也向莆仙戏名旦王国金、许秀莺老师求教,初学武旦,后攻闺门。15岁正式被录取成为剧团演员。 1984年,当时才有6年艺龄、刚满19岁的王少媛大胆扮演了著名剧作家郑怀兴的新作《晋宫寒月》中骊姬这个角色,一举成名。骊姬的表演难度在于剧作者为角色塑造复杂多变的独特性格,始终为情所困的内心世界,是集各方面矛盾于一身的冲突焦点,表演艺术需要在有限的空间综合通过唱腔、说白、表情、动作来展现其内心微妙变化的历程。然而,王少媛却迎难而上,凭藉自己良好的悟性和不懈的努力以及对人物塑造呈现为一种充溢灵气的直觉式表演,终于淋漓尽致地扮演出一个敢爱敢恨、敢于追求理想、情感炽烈、性格复杂的女人。既生动地表演了玩弄权术、报仇泄愤的古代女性形象,又活灵活现展示出一个充满历史和带有异域风情味且具有当代意义的人物。该剧1986年晋京演出,王少媛的精彩的表演给首都观众和专家留下深刻印象,成为福建省戏剧界的一颗耀眼的新星。
王少媛表演的最大的特点是举重若轻,富于个性,独具风格,具有很高的表演天赋。越复杂越困难越有挑战性的角色,王少媛的表演才能创造性越高。善于根据文学剧本所提供的特定情境,揣摩人物的情感特征,做到让人物活在自己心中。善于扣紧戏曲舞台表演的虚拟性、程式化等特征,将深刻的角色情感体验转化为丰富生动的语言动作和形体动作。甜美圆润婉转的嗓音,舒卷自如,声情并茂;咬字清晰,字如金石,有节有情;风姿绰约、俏丽妩媚的表情扮相;细腻含蓄,熨贴天成的做功能对不同人物情感作不同层次的细腻表现,以及同一个人物的不同内心活动天衣无缝地准确焊接。对于古老的莆仙戏,王少媛能够有如此精湛的演艺技巧,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究其因:一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教,二是勇于探索,拓宽戏路。为了拓宽戏路,王少媛不拘谨于一个行当,善于驾驭不同类型、不同行当的角色。扎实、全方位的基本功为王少媛成功扮演了各类角色打下基础。诸如王少媛扮演的闺门旦角有饰演《泪美人》中的石弦娇、《彩楼记》中的刘月娥,《魂断鳌头》中的陈玉娥等;青衣角色有《晋宫寒月》中的骊姬、《乾佑山天书》中的茜桃、《叶李娘》中的翁懿娘、《陈光垒》中的殷温娇、《目连救母》中的刘四贞等;花旦角色有《戏巫记》中的阿秀、《春草闯堂》中的春草、《凤冠梦》中的李月娥、《万金小姐》中的武媚娘等;武旦角色有《杨门女将》中的穆桂英等,以及现代戏《长街轶事》中的女老板,王少媛塑造出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随着艺术实践的磨练与生活阅历的增长,王少媛的表演艺术品位也不断向高层次发展,扮演的角色不仅力求形似,而且着力于神似,这也正是王少媛在艺术修养方面提高的体现。1992年,鲤声剧团排演作家郑怀兴创作的喜剧《戏巫记》,全剧仅有戏班吹笙者阿梅和年轻巫婆阿秀两个角色,剧团分配王少媛扮演阿秀这个角色。为了演好这个时是寡妇阿秀、时是村姑、时是白无常、时是阿梅亡妻阿秋的多种人物个性的角色,王少媛认真阅读剧本,请剧作家分析角色,认识到阿秀虽是巫婆,但丈夫不肖又早死,身世令人同情,王少媛年轻寡居,但并不希望遗世独立、羽化登仙,而是装神弄鬼、戏弄世人,为的是抚慰自己的心灵创伤。一旦被阿梅识破便陷入尴尬、滑稽的难堪境地。阿秀与阿梅,既戏谑于现实之中,又调情于鬼域世界,以假开始,以真结局;形假神真,似假却真;假是形式,真是内容;真真假假,寓真于假。王少媛还深入农村,偷偷观察巫婆装神弄鬼的表演,有机地吸取,注意把握分寸,不把阿秀这个角色演得象职业巫婆,而是让王少媛在想戏弄别人却被人戏弄的过程中流露出真情来,以惹人生怜而不生厌恶。王少媛一方面体验这个角色的心理活动,一方面向导演朱石凤先生求教,运用莆仙戏青衣、花旦的传统表演艺术,创造了惹人喜爱的阿秀这个角色,获得了成功。《戏巫记》曾在上海参加中国喜剧研讨会暨展演,受到观众和专家的好评;在参加全国第十七届梅花奖评选演出中,评委们个个拍案叫绝。这个戏下乡演出已达300多场,深受观众欢迎。
1997年,鲤声剧团排演省会演剧目《乾佑山天书》,分配王少媛扮演寇准的侍妾茜桃。为了准确把握这个角色,王少媛一接到剧本就着手了解历史背景,在剧作家的帮助下,王少媛明白了茜桃是一个女诗人,曾写过一曲清歌一束绫,美人犹自意嫌轻。不止织女萤窗下,多少抛梭织得成的脍炙人口的诗篇。茜桃出身社会底层,是深知民间疾苦又深明大义的才女,王少媛对寇准既敬佩、关心,又为他的失节痛心;王少媛看到寇准附和天书得恶果,不但敢于,而且善于规劝寇准迷途知返。第八场戏是全剧的高潮,重头戏集中在茜桃向寇准敬的三碗酒上,呼唤寇准的人性复归。在排练过程中,王少媛多次与编剧、导演和音乐设计反复研究、修改、加工,使剧本唱词层次更加分明,唱腔设计更富有激情。王少媛除了注意细腻的表演外,重点放在唱腔上,王少媛不满足自己天生的好歌喉,认真向音乐专家、名老艺人请教,把敬三碗酒的唱段唱得抑扬顿挫恰到好处,唱得更有莆仙戏韵味,把重头戏演得激情满怀、声泪俱下、震撼人心。省会演评委会的专家一致认为,王少媛的唱腔是省第二十届会演中的最佳唱腔。
鲤声剧团于1998年10月初赴台交流演出《团圆之后》、《晋宫寒月》等剧目;又于12月四度进京参加福建古老剧种进京汇报演出活动,展演了《乾佑山天书》和《叶李娘》。王少媛扮演了叶李娘、柳氏等主要角色,这些角色份量重,人物内心曲折复杂,为了演好这些角色,王少媛除了向剧作家、导演求教外,在排练中十分投入,总是排得汗流浃背,特别是排《叶李娘》,全剧七场,王少媛演的叶李娘演了六场戏,份量之重前所未有,击鼓和负枷两场戏的表演难度极高,而且都有大唱段,王少媛不畏艰难,练得全身青一块、紫一块,连蹲下去都感到困难。王少媛在表演蹀步、碎步、摇步、雀步、云步等动作时,或疾步如飞,或款款而行,每一步都展现出莆仙戏艺术的精粹。工夫不负有心人,在北京展演和参加全国第十七届梅花奖评选演出中,首都观众、专家和评委都予以高度评价,大家不仅同情叶李娘的悲惨遭遇,更钦佩王少媛舍命演叶李娘。王少媛的表演被专家誉为集莆仙戏旦角表演之大成,王少媛把叶李娘演活了,叶李娘也把王少媛推上了通往艺术高峰。
从1996年起,王少媛就不断总结自己从事戏曲表演艺术的心得体会,先后撰写了《难演的戏》、《艺无止境,知难而上》等论文在《福建艺术》、《福建文化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
1999年,王少媛被任命为仙游县鲤声剧团团长。任剧团领导以后,王少媛更珍惜鲤声剧团的声誉,虽然担子更重,但是王少媛严谨的艺术作风并没有改变,演出上始终坚持做到演主角、演配角一样认真,领导看、群众看一个样子。王少媛从来不摆领导的架子,关心同志,乐为同志做好事,常为临时患急病,或因车辆误点未能如期参加演出的同志顶替角色。对刚从艺校毕业分配剧团工作的青年演员,王少媛更是关心备至,经常与他们促膝谈心,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经常手把手地教他们演技,在王少媛的带领下,这些青年演员都安心剧团工作,在业务上也有所长进。
多年来,王少媛辛勤的耕耘着,在继承莆仙戏优秀传统艺术上不断创新。王少媛的精湛演技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赏,在各类会演评选中得到专家的好评。艺术生命如同春天般生机盎然,以一连串的荣誉为莆仙戏艺术争光。先后荣获了1983年福建省青年演员比赛优秀表演三等奖;1984年莆田市第一届戏剧节优秀演员奖;1989年12月在福建省第二届优秀中青年演员比赛中获“金牌奖” ;1989年12月在福建省第二届“水仙花”奖评选中,获优秀戏曲唱腔奖;1990年在福建省第十八届戏剧会演中获演员奖;1996年在福建省第二十届戏剧会演中获优秀演员奖;1999年福建省第二十一届戏剧会演中获最佳演员奖;1999年,王少媛以精湛的演技荣获第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还多次被评为县三八红旗手,县先进工作者;1997年荣获省劳动模范称号;2001年当选福建省十大杰出青年;2000年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还当选为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九届委员、省剧协理事、莆田市政协委员、市妇联委员、市青年联合会常委、市文联委员等。
王少媛面对荣誉并不自傲,二十年如一日,对艺术孜孜以求,从不懈怠。王少媛表示生命不息,追求不止,因为王少媛头脑里只有奉献和追求。如今因为工作的需要,王少媛调离了仙游县鲤声剧团,在福建艺术学校莆田分校当校长。但王少媛对莆仙戏艺术依然情有独钟,无怨无悔,愿作春泥护花,倾尽毕生所学,全副心力投注在薪传工作上,为莆仙戏事业培养后备人才,使莆仙戏艺术薪传不息。
㈧ 莆仙戏的剧目
莆仙戏有《抄团圆之后》、《三袭打王瑛》、《春草闯堂》、《状元与乞丐》、《新亭泪》、《秋风辞》、《晋宫寒月》、《鸭子丑小传》、《叶李娘》、《乾佑山天书》等优秀剧目。
其中《状元与乞丐 》的主要情节是:王国贤看相断定文龙为“乞丐命”、文凤为“状元命”后,丁花实夫妇信以为真,对文凤百般溺爱,致其渐入歧途。而花春之妻柳氏,却不信文龙命薄,她面临兄嫂欺凌、丈夫远去他乡的困境,仍含辛茹苦,严以教子,并恳求教馆先生李仲书精心课读,促使文龙发愤精进。文龙终于得中状元,而文凤却沦为盗贼。在事实面前,花实夫妇无地自容,王国贤也狼狈不堪。
㈨ 莆仙戏的历史沿革
莆仙戏滥觞于南宋,清朝莆田文人关陈谟在《闽中杂记》中记载:“兴化戏剧源于宋而盛于明。”南宋莆田诗人刘克庄(1187~1269年)晚年于南宋端平年间(1234~1236年),在故乡看到莆仙戏演出,曾赋诗描述当时盛况:“抽簪脱袴满城忙,大半人多在戏场”,“儿女相携看市优,纵谈楚汉割鸿沟”,“陌头侠少行歌乎,方演东晋谈西都”。可知,所演剧目多以历史故事题材为主,并包含某些宋、元南戏古老与罕见的剧目。
据1962年调查统计,莆仙戏传统剧目有5000多个、8000多本,其中与宋元时期南戏有关的剧目,除了被称为“戏文之首”的《王魁》与《蔡伯喈》外,还有《张协状元》、《郭华》、《陈光蕊》、《刘文龙》、《刘锡》、《王祥》、《朱买臣》、《赵盾》、《杀狗记》、《小孙屠》、《苏秦》、《刘知远》、《王十朋》、《老莱子》、《董永》、《乐昌公主》、《王焕》、《姜诗》、《高文举》等81个,有抄本流传下来的共57个,其中被称为“宋元戏文”三种之一的《张协状元》,是目前中国流传至今最早的一本南戏剧目。此剧在全国各地早已失传,惟独保存在莆仙戏里,700多年来历演不衰。据老艺人黄文狄(1895~1967年)回忆,师傅代代相传,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莆田“后周二班”演过此剧。由于兴化话“协”与“洽”谐音,所以剧名又叫《张洽》。后来剧本传到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的“玉楼春班”,民国初年由“福顺班”演出 。
明、清时期,是莆仙戏发展、繁荣的时期。明朝莆田文人姚旅在《露书》卷八《风篇》中记载了莆仙戏使用的特殊乐器笛管:“以葭芦为之,莆中谓之芦笛。然亦莆中多此,岂余所见未广耶?”演员的冠饰也很有特色:“弁如帻,但当耳有两手拤耳。余少时于戏场见之,犹有吉祥之意。”长乐人谢肇淛在《五杂俎》卷十二“物部四”中记曰:“莆田多善鼓琴,而多操闽音”。
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黄金龙办起私人家班:“集戏子一班为生”(清·陈鸿《清初莆变小乘》)。而民间班、社大发展,据清陈鸿《莆靖小纪》载,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十二月廿九日迎春,戏子廿八班,共妆春架四十八架,官民共赏新年。”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莆田北关外头亭瑞云祖庙,嵌立一块“志德碑”,上列戏班共32班,比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增加了12班,达到鼎盛时期。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仅仙游一县就有戏班60多班。当时,湖南人陈盛韶任仙游县令,他在《问俗录》中记载:“俗喜歌舞,里巷婚丧,靡不演剧,而价亦廉。合邑60余班,闽人通称七子班。乐操土语,别郡人终日相对,不达一语”。据调查统计,从清中叶到清末,莆田、仙游两地的戏班达到150多个。并从昆曲、弋阳腔及乱弹等声腔中吸收了大量传奇剧目,改调而歌,使莆仙戏传统剧目更为丰富。
此外,清代莆仙戏还出现根据时人时事或地方故事编演的时事剧。其中有揭露仙游县令宋某胡乱判案,草菅人命,造成冤案的《王监生》;有反映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清廷一品大官被英、法侵略者驱赶上街扫马粪的《红顶扫马粪》,以及《林则徐禁烟》、《吗啡劫》等。
民国时期,京戏、闽剧相继传入莆田,京剧的武打表演与侠义剧目,闽剧的机关布景和表演手法,都对莆仙戏产生了一定影响。而后台伴奏也从原先的锣、鼓、吹单纯的乐器,向民间吸收了“十音”、“八乐”中的部分乐器和外地剧种的乐器,诸如二胡、板胡、琵琶、三弦、扬琴、大提琴等,使莆仙戏音乐形式更加多样与抒情化。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莆仙戏演出活动十分活跃。民国9~12年(1920~1923年),“紫星楼”班首次出国,赴新加坡、马来西亚演出《伐子都》、《征东》、《征西》、《三国》、《封神榜》等剧目。民国16~19年(1927~1930年),双赛乐班赴新加坡、马来西亚演出《天豹图》、《瓦岗寨》、《水浒》、《三国》、《方世玉打擂台》、《王魁与桂英》等。这一时期,莆仙戏剧坛上涌现一批著名演员,如生角黄文狄、老生傅起云、净角林元、小生郑应、净角林炉、旦角陈金标等。
抗日战争胜利后至1949年,莆仙戏处于低落时期,戏班大量减少,艺人纷纷改行或星散农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莆仙戏获得新生。50年代初,莆田、仙游两县文化主管部门,组织戏班艺人,学习贯彻党的文艺方针和“改戏、改人、改制”政策,对莆仙戏进行恢复和改革工作,莆田县的“新共和”、“益华风”、“赛凤凰”、“新民风”、“赛天然”等40多班,仙游县的“新仙和”、“新泉春”、“新玉和”等10多班,先后恢复演出。他们分别移植、改编并上演一批来自老解放区的剧目,如《闯王进京》、《林冲》、《三打祝家庄》、《逼上梁山》、《九件衣》、《血泪仇》等,受到观众赞赏。1951年至1952年,由文化部门派出干部和由艺人民主选举产生剧团领导班子的新型剧团(如莆田县典型剧团和仙游县实验剧团等)先后成立。1953年,莆田县建有大众剧团、劳动剧团、荔声剧团、和平剧团、前进剧团,仙游县有鲤声剧团等,推动了剧目编演工作。
1952年10月,经整理的传统戏《千里送》,参加福建省首届戏曲观摩会演,受到好评。1954年8月,又整理传统戏《琴挑》、《瑞兰走雨》、《百花亭》、《果老种瓜》、《春江》等,参加福建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同年9月,莆仙戏代表队首次赴上海,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会演,《琴挑》获演出奖等。1959年9月,莆仙戏代表队参加福建省巡回演出团,携带《团圆之后》、《三打王英》赴京参加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观看演出,并和全体演职员合影留念。1960年,被誉为“莎士比亚式大悲剧”的《团圆之后》,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戏曲艺术片。
20世纪50年代,莆仙戏还编演一批反映现代生活的剧目。1956年2月,仙游县鲤声剧团编演的《大牛与小牛》、《三家林》,莆田县实验剧团编演的《种荔枝》,参加福建省第一届戏曲现代戏汇报演出,受到好评。《大牛与小牛》、《三家林》还获得剧本创作奖。1958年8月,仙游县鲤声剧团创作的《夫妻红》,参加福建省第二届戏曲现代戏汇报演出,得到好评。 1959年,莆仙戏《团圆之后》、《三打王英》剧目赴京参加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彭真等分别观看了演出并给予高度评价 。
与此同时,莆田、仙游两县文化主管部门和编剧小组,在发掘、整理传统遗产,开展艺术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们组织人员,深入民间、剧团和流散艺人中,抢救、挖掘、征集到大批演出抄本、音乐曲牌和历史文物,并记录出许多口述本。至1962年7月,全省挖掘抢救戏曲传统遗产现场会在莆田召开时,共收集有传统剧目5619多个,其中1020个剧目是新发掘发现的,演出抄本8000多册,音乐曲牌1000多支,仅与《南词叙录》对照,就有《张洽》等81个剧目与宋元南戏同名。又如1956年,从民间抢救、挖掘的剧本《傅天斗》(莆仙戏目连戏的一种),是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珍贵文献。此外,20世纪60年代初期,还先后整理、编印有《莆仙戏传统科介》、《莆仙戏传统舞台美术》等书稿。同时,由福建省戏曲研究所戏曲历史研究室与各地戏曲工作者组成的历史调查组,在中国戏曲研究院专家的指导下,在莆田、仙游两地作长达4个月的观摩调查,写出几十万字的莆仙戏历史调查报告。艺术教育方面,莆田、仙游两县于1956年举办莆仙戏艺术训练班、学员班,排演《敬德画像》、《胭脂铺》等剧,并参加福建戏曲艺术训练班汇报演出。
“文化大革命”期间,莆仙戏遭到严重破坏,《团圆之后》、《春草闯堂》、《三打王英》等大批好的和比较好的剧目,被打成“毒草”受到批判,许多艺人受迫害,剧团被撤销。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后,莆仙戏再次获得解放。1978年后,两县专业剧团陆续恢复演出,并涌现出许多民间职业剧团 。100多个专业剧团、业余剧团活跃在城镇乡村,长演不衰,莆仙戏迎来有史以来最为繁荣的时期 。20世纪80年代初,为解决莆仙戏演员青黄不接问题,福建省艺术学校委托莆田地区举办莆仙戏学员班。莆、仙两县还分别办起艺术学校,培养一批青年演员。
1978年改革开放后,莆仙戏艺术焕发出勃勃生机1979年,莆仙戏《春草闯堂》赴北京参加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 ;
1979年2月,仙游县鲤声剧团重新排演由陈仁鉴(执笔)、柯如宽、江幼宋编剧的《春草闯堂》,赴京参加国庆三十周年献礼演出,获剧本创作一等奖、演出一等奖。该剧先后被全国600多个剧团移植演出,中国京剧院等还携带该剧到香港地区及国外演出,在东南亚颇有影响。
20世纪80年代,涌现郑怀兴、周长赋、王顺镇、姚清水等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剧作家群。他们创作了大量优秀剧目,特别是新编历史剧,在福建乃至全国都独树一帜,被专家称为闽派戏剧 。
1981年,莆仙戏《状元与乞丐》应调晋京演出。1985年,莆仙戏《秋风辞》晋京参加全国戏剧观摩演出;1986年,莆仙戏《新亭泪》、《鸭子丑小传》、《晋宫寒月》再次晋京展演。
2008年8月,经莆田市政府第35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启动莆仙戏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2008年11月,莆田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做好莆田市莆仙戏申报世遗工作的实施意见》。莆田市正按实施意见拟定的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及工作要求全面展开基础工作。此外,对莆仙戏优秀传统折子戏及名老艺人的表演艺术的复排、录制等保护工作任务完成过半。
㈩ 莆田地方戏剧
莆仙戏是福建的古老剧种之一,莆仙戏原名“兴化戏”,流行于古称兴化的莆田回、仙游二县及闽答中、闽南的兴化方言地区。其戏班足迹遍及福州、厦门、晋江、龙溪、三明等地市和海外华侨聚居地。据考证,它是在古代“百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莆仙戏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闪光于现代。它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唱腔丰富,综合了莆仙的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佛曲法曲、宋元词曲和大曲歌舞的艺术特点,用方言演唱,具有浓厚地方色彩,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元素,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莆仙戏现存传统剧目有五千多个,其中保留宋元南戏原貌或故事情节基本类似的剧目有八十多个。解放后,莆仙戏经过整理、改编、演出的优秀传统剧目有二百多个,其中,《琴挑》、《三打王英》、《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秋风辞》、《新亭泪》、《晋宫寒月》、《叶李娘》、《状元与乞丐》、《江上行》等优秀剧目誉满全国剧坛。剧种的著名剧作家有陈仁鉴和柯如宽、江幼宋等,著名演员有黄文狄、林栋志、朱石凤、黄宝珍、王少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