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小剧本
1. 求契科夫《海鸥》剧本简介
俄《海鸥》写了艺术与世俗的冲突,以及艺术天才在生活重压下痛苦挣扎的艰辛。1896年10月17日此剧在彼得堡皇家剧院首演,惨遭失败,1898年12月17日莫斯科艺术剧院重演《海鸥》,大获成功。翱翔的海鸥形象成了莫斯科艺术剧院的院徽。
1896年,喜剧《海鸥》在彼得堡皇家剧院首演失败,在舆论的批评声中,失望的契诃夫曾一度发誓永远不再创作剧本。接着,他发表了中篇小说《我的一生》。
1898年,喜剧《海鸥》(Чайка)在莫斯科艺术剧院上演,获得空前成功。后来,高翔着的海鸥形象成了莫斯科艺术剧院的院徽。这一年,他与苏沃林前往西欧旅行。他支持左拉在在德雷福斯案件里的正义行动,并因此疏远同意见相反的苏沃林的关系。
回国后,他因肺结核病情恶化而移居雅尔塔,在这里,他常与列夫·托尔斯泰、高尔基、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193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和库普林等人互相交流。他曾经想与高尔基一同来中国,但因健康原因而只得作罢。雅尔塔成了他的小说《带狗的女人》(1899)的背景。
资料拓展:
契诃夫,全名安东尼·巴甫洛维奇·契诃夫(俄语:АнтонПавловичЧехов,1860年1月29日-1904年7月15日)是俄国世界级短篇小说巨匠和俄国19世纪末期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与莫泊桑和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契诃夫是一个有强烈幽默感的作家,他的小说紧凑精炼,言简意赅,给读者以独立思考的余地。其剧作对20世纪戏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坚持现实主义传统,注重描写俄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小人物,借此真实反映出当时俄国社会的状况。
2. 征文主题:反映海岛铁路警察工作,生活风采为主题.体裁诗歌
【生平简介】 高尔基(1868~1936)——全名:马克西姆·高尔基(Gorkey,Maksim) 苏联作家。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1868年3月16日生于下诺夫哥罗德市一个木工家庭,1936年6月18日卒于莫斯科。 代表作:《母亲》 它描绘了无产阶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塑造了共产党员工人巴维尔和革命母亲尼洛芙娜的感人形象,被公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崭新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 【文学创作】 1、早期生活与创作 高尔基4岁丧父,11岁起独立谋生,当过学徒、搬运工和面包师。1884年流落到喀山,19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两次漫游俄国各地,广泛了解民情;其间因参加秘密革命组织于1889年被捕,获释后行动仍受宪警监视 。1892年发表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不久开始在地方报刊当编辑、记者。1898年出版两卷集《随笔和短篇小说 》,从此蜚声俄国和欧洲文坛。他只上过2年学 ,完全 靠自学成才。 早期创作多为短篇体裁。其中,《马卡尔·楚德拉》和《少女与神》、《伊则吉尔老婆子》和《鹰之歌》等作品以黑暗与光明的强烈对比,歌颂向往光明及为人民大众的利益献身的 英雄人物,具有 鲜明的浪漫 主义特色。《 切尔卡什》、《柯诺瓦洛夫》和《因为烦闷无聊》等小说,则着力真实具体描写下层人们的苦难生活,表现他们对现实的愤怒情绪,艺术上属 于现实主义 。收入两卷 集的短篇 小说《读者》和评论文章《保尔·魏尔兰和颓废派》等,还表现了作者一开始就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和鲜明的反颓废派艺术立场。 在19世纪和 20 世纪之交完成的《 福玛·高尔杰耶夫 》和《三人》两部中篇小说,通过较广阔的现实画面,着重揭示青年主人公人生探索的主题。 从1900年起,高尔基参加并主持知识出版社的工作,通过出版《知识》丛刊团结了当时俄国大批具有民主主义倾向的作家。1901年他在圣彼得堡写传单揭露沙皇政府镇压示威学生的暴行,号召推翻专制制度,同年发表的散文诗《海燕之歌》,充满革命激情,被认为是“革命的宣言书”;这一年他还受革命政党的委托建立秘密印刷所,为此第二次被捕、遭流放。 20世纪初高尔基接连写了几部剧本,其中的《小市民》揭露了资产阶级保守派与自由主义者的矛盾,塑造了活生生的工人形象;《底层》深刻批判对幸福的消极等待思想,剧中的一个人物 宣布:“人这个字 听起来 多么自 豪”《避暑客》、《太阳的孩子》和《野蛮人》三剧则及时揭示了当时俄国知识分子的分化,鞭笞抛弃革命理想的人。1905年革命爆发初期,他曾以目击者的身份写了讨伐沙皇政府枪杀请愿群众的传单,号召人民奋起斗争,同时积极参加社会民主工党的《新生活报》和《战斗报》的出版,多方努力为起义者筹划经费和武器。这期间他还发表大量政论,其中《谈谈小市民习气》一文深刻分析小市民习气的社会根源、心理特征及其对革命事业的危害。 2、中期生活与创作 1906年初,高尔基秘密离开俄罗斯到美国,在那里宣传革命,为党募集经费。同年在美国写成剧本《敌人》和长篇小说《母亲》。前者通过一个工厂的工人群众同工厂主面对面的激烈冲突,成功地表现了工人阶级不怕牺牲的团结战斗精神;后者取材于1902年索尔莫沃工人五一游行事件,突出塑造了自觉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巴维尔及其在现实的教育下由逆来顺受转变为坚定的革命战士的母亲尼洛夫娜的形象。两部作品都渗透着对历史进步的坚定信念,体现了在现实的革命发展中表现现实的创作原则,是公认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在美国期间,作家还写了揭露和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政论《我的访问记》和特写《在美国》。 革命暂告失败后,高尔基于1906年秋从美国到意大利 ,定居卡普里岛。这段时间里他几乎只为俄罗斯革命工作。他和列宁一起成立了一个培养革命家和宣传员的学校,接见了许多特地来拜访他的人。他收到许多来自俄罗斯各地的信,在这些信中许多人将他们的希望和忧愁讲给他听,他也回复了许多信。 在这段时间里他和列宁发生了第一次冲突。对高尔基来说宗教是非常重要的。列宁将此看做是“偏离了马克思主义”。这次冲突的直接原因是高尔基的一篇小文《忏悔》,在这篇文章中他试图将基督教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1913年这个冲突再次爆发。 1913年就罗曼诺夫王朝掌权300周年的特赦给予高尔基重返俄罗斯的机会。 高尔基对1917年的十月革命的悲观看法是他与列宁发生第二次大冲突的原因。高尔基从原则上同意社会革命,但他认为俄罗斯民族还不成熟,大众还需要形成必要的知觉才能从他们的不幸中起义。后来他说他当时“害怕无产阶级专政会瓦解我们所拥有的唯一的革命力量:布尔什维克的、获得政治培养的工人。这个瓦解会长时间地破坏社会革命本身……”。 1921年夏天,因病复发出国就医 ,直到 1928 年基本上住在意大利索伦托。他一边治病休养,一边通过书信和会见来访者尽力抵制拉普等一些团体的极“左”和宗派主义错误,为培养青年作者及团结不同风格的作家做了大量工作。他还努力创作,发表回忆录《列夫·托尔斯泰》和特写《列宁》,完成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描写了作家从生活底层走向革命道路,劳动者寻找真理、追求光明的历程。1924~1925年创作的长篇小说《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在从19世纪中叶俄国农奴制改革到十月革命的广阔历史背景上描写一个家庭三代人的变迁,从心理和道德角度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必然衰落。 革命后高尔基立刻组织了一系列协会来防止他所担心的科学和文化的没落。“提高学者生活水平委员会”的目的是保护特别受到饥饿、寒冷和政治无常威胁的知识分子而成立的。他组织了一份报纸来反对列宁的《真理报》和反对“私刑”和“权力的毒药”。1918年这份杂志被禁止。高尔基与列宁之间的分歧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列宁劝告高尔基到外国疗养院去治疗他的肺结核。 从1921年到1924年他在柏林渡过。他不信任列宁的继承人,因此在列宁后也没有回到俄国。他打算重返意大利,意大利的法西斯政府在经过一段犹豫后同意他去索伦托。他在那里一直待到1927年,在那里他写了《回忆列宁》,在这部文章中他将列宁称为他最爱戴的人。此外他还在写两部他的长篇小说。 1927年10月22日苏联科学院决定就高尔基开始写作35周年授予他无产阶级作家的称号。当他此后不久回到苏联后他受到了许多荣誉:他被授予列宁勋章,成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成员。苏联全国庆祝他的60岁生日,许多单位以他命名。他的诞生地被改名为高尔基市。 许多他的适合于社会主义现实派的作品被宣扬,其它作品却默而不言。尤其是《母亲》(这是高尔基唯一一部主人公是一个无产阶级工人的作品)成为苏联文学的榜范。 在高尔基最后的这段时间里他称他过去对革命的悲观主义是错误的,他成为斯大林的模范作家。他周游苏联,对最近几年来取得的进步表示吃惊,这些进步的阴暗面他似乎没有注意到。大多数时间里他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洋房中并被受到克格勃间谍的时时刻刻的监视。他依然试图对大众进行启蒙教育和提拔年轻的作家。 1936年6月18日高尔基因肺炎逝世。 高尔基的作品从20世纪初开始陆续被介绍到中国。他的许多小说、剧本和论著都不仅有了中译本,而且还被编选成单卷、多卷的《高尔基文集》出版。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观点,对中国五四以后新文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高尔基简介 高尔基(1868―1936年)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苏联文学的创始人。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1868年出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戈罗德城(今高尔基城)。父亲是木匠。早年丧父,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11岁开始独立谋生,其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旧社会的底层度过的。高尔基早年的不平凡的经历在他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中作了生动的记述。人间的苦难,生活的辛酸,磨练了他的斗志;他在繁重劳动之余,勤奋自学不息。对社会底层人民痛苦生活的体验和深切了解成为他创作中永不枯竭的源泉。 1892年,以马克西姆高尔基(意为最大的痛苦)这个笔名,发表了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高尔基早期作品中,最有名的浪漫主义短篇《伊则吉尔老婆子》和《鹰之歌》、描写流浪汉生活的代表作《切尔卡什》,都是在1895年发表的。1899年,高尔基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福马高尔杰耶夫》。 1901年,高尔基因参加彼得堡的示威游行而被捕。著名散文诗《海燕》就是他参加这次示威游行后写的,他以这篇豪情洋溢的革命檄文,迎接了20世纪无产阶级的革命风暴。同年,他写了第一个剧本《小市民》,其突出成就是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个革命无产者(革命工人尼尔)的形象。1902年,写了剧本《在底层》,它是作者20年观察流浪汉生活的总结,是高尔基戏剧的代表作。在1905年革命形势高涨的岁月里,高尔基作为战士参加了革命运动,他的住宅成为1905年莫斯科武装起义的据点之一。1906年,高尔基最优秀的代表作《母亲》发表了。在世界文学史上,它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开辟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的历史时期。同年,在美国写了描写工人暴动的剧本《敌人》,它是高尔基最优秀的剧作之一。1906―1913年,高尔基因沙皇政府的迫害,侨居意大利,成为一个政治流亡分子。1907年春,参加了在伦敦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五次代表大会。从此,他和列宁之间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和深厚的友谊。1911―1913年间,写了故事集《意大利童话》。1913年高尔基创作了自传体三部曲的第一部《童年》。 1913年高尔基回到祖国,主持《真理报》文艺栏,从事文化组织工作和文学活动。1916年,发表自传体三部曲的第二部《在人间》;1922年发表第三部《我的大学》。十月革命胜利后,1925年发表长篇小说《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1925―1936年写的长篇史诗《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是高尔基的最后一部巨著,这部史诗是高尔基最杰出的艺术成就之一。1934年,在高尔基主持下召开了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高尔基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主席。 高尔基1868年出生在伏尔加河畔一个木匠家庭。由于父母早亡,他十岁时便出外谋生,到处流浪。他当过鞋店学徒,在轮船上洗过碗碟,在码头上搬过货物,给富农扛过活。他还干过铁路工人、面包工人、看门人、园丁……。 在饥寒交迫的生活中,高尔基通过顽强自学,掌握了欧洲古典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只上过两年小学的高尔基在24岁那年发表了他的第一篇作品,那是刊登在《高加索日报》上的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小说反映了吉卜赛人的生活,情节曲折生动,人物性格鲜明。报纸编辑见到这篇来稿十分满意,于是通知作者到报馆去。当编辑见到高尔基时大为惊异,他没想到,写出这样出色作品的人竟是个衣着褴褛的流浪汉。编辑对高尔基说:“我们决定发表你的小说,但稿子应当署个名才行。”高尔基沉思了一下说道:“那就这样署名吧:马克西姆·高尔基。”在俄语里,“高尔基”的意思是“痛苦”,“马克西姆”的意思是“最大的”。从此,他就以“最大的痛苦”作为笔名,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生涯,而他的原名是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希可夫。 青少年时期漂泊流浪的生活,使高尔基亲眼看到并亲身体验到俄罗斯劳苦大众在沙皇统治下的艰难生活。高尔基对腐朽的旧制度充满厌恶和憎恨。他在作品中抨击了沙皇制度的黑暗,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剥削和压迫。他的作品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但沙皇政府对此十分害怕,曾几次监视、拘禁和逮捕高尔基,并将他流放。镇压不但没有使他屈服,反而更加坚定了他斗争的意志和决心。 1906年,高尔基的代表作、长篇小说《母亲》完成。它描绘了无产阶级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塑造了工人党员巴维尔和革命母亲尼洛芙娜的感人形象。这部小说极大地鼓舞了工人群众,使沙俄统治者十分惊恐。《母亲》被公认为世界文学史上崭新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奠基作品。 革命导师列宁是高尔基的良师益友。列宁不断地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上关怀、帮助高尔基。在列宁的建议、鼓励之下,高尔基创作了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自传三部曲不仅反映了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以及他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前艰苦的思想探求过程,而且广泛概括了19世纪70-80年代的俄国社会生活,描写了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遭遇,歌颂了他们的优秀品质。 高尔基的最后一部作品是长篇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各种体裁的作品,为无产阶级文学宝库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高尔基在他的散文诗《海燕之歌》中,把革命者比作与暴风雨搏击的海燕。其实,高尔基本人就是勇敢的“海燕”。他不仅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而且创作了大量作品,如《母亲》《童年》《在人间》等,来配合革命。他还为孩子们创作了《意大利童话》《俄罗斯童话》等作品。
参考资料: http://ke..com/view/3579.htm
采纳一下吧,谢谢……
3. 契诃夫简介
契诃夫全名安东·帕夫洛维奇·契诃夫(俄语:Антон Павлович Чехов,1860年1月29日-1904年7月15日),俄国的世界级短篇小说巨匠,其剧作也对20世纪戏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他坚持现实主义传统,注重描写俄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小人物,借此忠实反映出当时俄国社会现况。他的作品的三大特征是对丑恶现象的嘲笑与对贫苦人民的深切的同情,以及作品的幽默性和艺术性。
(3)肺结核小剧本扩展阅读
主要作品
短篇小说《给博学的邻居的一封信》,《皮靴》、《马姓》、《凡卡》,《迷路的人》、《预谋犯》、《未婚夫和爸爸(现代小品)》;
小说《客人(一个场景)》、《名贵的狗》、《纸里包不住火》、《哼,这些乘客们!》、《普里什别叶夫中士》、《猎人》、《哀伤》,《胖子和瘦子》、《喜事》、《在钉子上》、《胜利者的得意洋洋(一位退休的十四品文官的故事)》、《小公务员之死》等。
人物评价
托马斯·曼说道:“毫无疑问,契诃夫的艺术在整个欧洲文学中属于最有利、最优秀的一类。”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说道:“我愿将莫泊桑的全部作品换取契诃夫的一个短篇小说。”
契诃夫的作品有着“文短气长”的简洁,这主要得力于他在揭示人物性格时一针见血的形象化点染及开门见山的创作笔法。其许多作品都被视为经典广为传阅。他的作品在俄罗斯文学乃至世界文学都占有着极重要的地位。
4. 怎么用flash做一个肺结核的防治的动画
首先不能帮你做一下,因为我自己已经很多事情了。
先准备动画的剧本:分成专 几个部属分,每个部分都有些什么内容,谁,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情
在软件里制作需要的背景图,人物及动画所需的元件
制作连贯的动画
播放测试动画 ,并修改
完成啦。
5. 急需 结核性脑膜炎饮食指导情景剧剧本,有答谢!!!
结核性脑膜炎的分证论治:
1.风痰上扰
(1)治法:熄风化痰,开窍定惊。
(2)方剂:涤痰汤(《济生方》)加减。
(3)组成:僵蚕10g,石菖蒲10g,竹茹10g,法半夏10g,茯苓15g,郁金10g,钩藤15g,远志10g,全蝎5g。
(4)备选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炙半夏10g,天麻10g,茯苓10g,白术10g,甘草10g,橘红10g。
(5)加减:若惊厥者,加石决明、龙齿;低热盗汗者,加地骨皮、白薇、煅牡蛎;纳差者,加鸡内金、麦芽。
(6)临证事宜:本方善于涤痰开窍,多治实证,若兼有阴虚之象,则应注意滋阴熄风。
2.热盛动风
(1)治法:清肝泻热,熄风启窍。
(2)方剂:羚角钩藤汤(《通俗伤寒论》)加减。
(3)组成:羚羊角粉O.5g,钩藤15g,生地黄10g,白芍15g,丹皮10g,夏枯草15g,大青叶10g,桑白皮10g,全蝎5g,蝉衣10g,石菖蒲10g。
(4)备选方:钩藤饮加减。钩藤10g,羚羊角O.3g(磨粉冲服),全蝎5g,人参3g,天麻6g,甘草3g。
(5)加减:若热盛口渴者,加石膏、知母;舌红苔少者,加石斛、麦冬;神昏不省人事者,加安宫牛黄丸;偏瘫者,加忍冬藤。
(6)临证事宜:本方主治热盛动风之证,若热邪内闭,神志昏迷者,则要配合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清热开窍之品。
3.阴虚风动
(1)治法:滋阴潜阳,熄风通络。
(2)方剂:三甲复脉汤(《温病条辨》)加减。
(3)组成:龟甲15g,鳖甲15g,牡蛎15g,白芍15g,麦冬10g,生地黄15g,僵蚕10g,蝉衣10g,钩藤15g,甘草3g,忍冬藤15g。
(4)备选方:大定风珠(《温病条辨》)加减。生白芍20g,阿胶10g,龟甲15g,地黄15g,麻仁5g,五味子5g,生牡蛎15g,麦冬15g,炙甘草10g,鸡子黄2个,鳖甲10g。
(5)加减:若神呆、苔腻者,加石菖蒲、郁金;大便秘结者,加火麻仁。
(6)临证事宜:本方主治温病邪热羁留下焦,热深厥甚,真阴大亏,虚风内动,若阴液虽虚,而邪气犹盛者,非本方所宜。
4.气阴两虚
(1)治法:养阴熄风,益气通络。
(2)方剂: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加味。
(3)组成:太子参30g,麦冬10g,五味子5g,山药15g,女贞子15g,旱莲草10g,浮小麦30g,煅牡蛎30g,全蝎5g,钩藤15g,忍冬藤15g。
(4)备选方:阿胶鸡子黄汤加减。阿胶lOg,生白芍lOg,石决明15g,钩藤15g,生黄地15g,生牡蛎15g,茯神木15g,络石藤10g,炙甘草6g,鸡子黄2个。稀莶草。
(6)临证事宜:本方益气生津,本证多兼阴虚风动之象,应注意加用滋阴熄风之品。
5.脾肾虚衰
(1)治法:温补脾肾,平肝熄风。
(2)方剂:六君子汤(《外科正宗》)加减。
(3)组成:党参30g,黄芪30g,白术10g,茯苓20g,附片6g,天麻15g,远志10g,胆南星15g。
(4)备选方:附子理中丸(《三因方》)加减。人参10g,白术10g,干姜10g,炙甘草6g,黑附子6g,石决明15g,钩藤15g。
(5)加减:抽搐甚者,加全蝎、蜈蚣;呕吐甚者,加竹茹、姜半夏。
(6)临证事宜:本证多为本病迁延日久,脾肾俱虚,且多阴虚风动之象,应注意滋阴熄风、平肝熄风等。
6. 有关"古代中国故事"的表演剧本(3人,小学生,简短)
雷锋,原名雷正兴。 1940年12月18日,农历11月20日,雷锋出生在湖南省长沙(望城)县简家塘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因为这一年是农历“庚辰”年,给他取了一个乳名叫“庚伢子”。 雷锋出生的时候,正是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雷锋曾在一篇日记中写道:“我家里很穷,父、母、哥、弟,都死在民族敌人和阶级敌人的手里,这血海深仇,我永远铭记在心。” 雷锋的爷爷叫雷新庭,以租种地主田地谋生,整年辛苦劳作,但仍无法维持家人的生计,最后身染重病,卧床不起。到年关时,地主前来逼债,要雷家在年前还清租债,雷新庭无力偿还,悲愤交集,病情加重,在过年的鞭炮声中被活活逼死。 雷锋的父亲雷明亮,从小和雷锋的爷爷一起务农,租佃地主的地生活。在1929年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中,参加过农民运动。后来大革命失败,雷明亮到长沙市仁和福油盐铺当了挑夫。资本家逼迫他到江边去运货,结果遭到歹徒毒打,重伤吐血,又带着伤回到家乡种田。1944年雷明亮被日寇拉去做挑夫,由于反抗遭受毒打,吐血越来越厉害,也没有钱医治,于1945年春天病死。雷锋的哥哥雷振德,12岁时离家到几百里外的天津市一家工厂做童工,得了童子痨(肺结核)。由于身染重病,工作时突然昏倒在机器旁,被轧伤了胳膊和手指,随后被老板辞掉。雷振德带着病残回到家乡,又到一家印染作坊做童工。由于劳累过度,肺病一天天加重,又没钱医治,1946年也死去了。
雷锋还有一个未成年的弟弟,也是连饿带病死在妈妈的怀里。
雷锋6岁的时候,家里只剩下了他和妈妈两个人。雷锋的妈妈也是一个受尽折磨的苦命人。她是铁匠的女儿,生下来几天,由于贫穷,父母无力抚养,就把她送进长沙一家育婴堂,简家塘一个姓杨的妇女把她抱回家抚养,6岁时把她送给雷家做了童养媳。后来,雷锋的母亲被地主唐四滚子凌辱而自尽。
雷锋在不满七岁时就成了孤儿。本家的六叔奶奶收养了他。他为了帮助六叔奶奶家,常常上山砍柴,可是,当地的柴山都被有钱人家霸占了,不许穷人去砍柴。有一天雷锋到蛇形山砍柴,被徐家地主婆看见了,这个地主婆指着雷锋破口大骂,并抢走了柴刀,雷锋哭喊着要夺回砍柴刀,那地主婆竟举起柴刀在雷锋的左手背上连砍三刀,鲜血顺着手指滴落在山路上...... 1949年8月,湖南解放时,小雷锋便找到路过的解放军连长要求当兵。连长没同意,但把一支钢笔送给他。1950年,雷锋当了儿童团团长,积极参加土改。同年夏,乡政府的党支书供他免费读书,后来加入少先队。
1956年夏天,他小学毕业后在乡政府当了通信员,不久调到望城县委当公务员,被评为机关模范工作者,并于1957年加入共青团。1958年春,雷锋到团山湖农场,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学会了开拖拉机。同年9月,雷锋响应支援鞍钢的号召,到辽宁鞍山做了一名推土机手。翌年8月,他又来到条件艰苦的弓长岭焦化厂参加基础建设,曾带领伙伴们冒雨奋战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损失,当时的《辽阳日报》报道了这一事迹。在鞍山和焦化厂工作期间,他曾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标兵,18次被评为红旗手,并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
1959年12月征兵开始,雷锋迫切要求参军,焦化厂领导舍不得放他走。雷锋跑了几十里路来到辽阳市兵役局(现人民武装部)表明参军的决心。他身高只有1.54米,体重不足55公斤,均不符合征兵条件,但因政治素质过硬和有经验技术,最后被破例批准入伍。参加人民解放军后,编入工程兵某部运输连四班,任班长。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要是对人民有利的事,他都心甘情愿地去做。他曾多次立功,被评为节约标兵和模范共青团员。1960年11月入党,并被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1962年8月因公殉职。
因公殉职后,1963年1月7日,国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班为“雷锋班”,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周恩来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此后,掀起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向雷锋学习的热潮。此后,每年三月五日便成了全民学雷锋的日子
7. 急求cos剧本
新撰组异闻录COS剧本
苍 发表于 2005-12-7 16:56:00
第一幕《入新撰组》
小铁入新撰组前先与总司比试(打斗过程略)一直到小铁用二刀流与总司的平青眼打斗后小铁被打伤此时辰之助想去阻止,但小铁仍坚持要继续比试,正当小铁和总司冲向对方时土方冲出来阻止并赶小铁回去,自己带着总司离开.小铁则一直跪在台上,辰之助极力劝他回去,到小铁快支持不住时总司和土方撑着伞出现在他们面前,小铁激动的望着他们然后晕倒在辰之助身上.所有人下台.
第二幕《山崎步遇难》
小铁和山崎蒸争吵,要他去救阿步,两人扭打,最后山崎蒸推开小铁向山崎步走去(此时小铁下台)(山崎步上来的时候就倒在台上)山崎蒸走到步旁边一下子跪下抱着步痛哭,几秒钟后所有人下台.
第三幕《山南敬助の死》
小铁与明里(花魁),沙叶,小明从不同方向上台,小铁询问明里山南是否来过,明里摇头.小铁奔下台,其余人从另一边下.然后土方,山南,总司上台.土方把刀扔在山南面前(此时总司站在山南旁边)意思让他自尽.山南捡起地上的刀慢慢拔出,正当要完全拔出时他突然把刀砍向了土方,一边的总司迅速拔刀将其斩杀,山南倒下.过几秒后所有人下台.
第四幕《池田屋事变》
新撰组所有人上台与维新志士拼杀(打斗过程略)总司一人冲进去与吉田拼杀,(其余人继续打斗)等到总司被打到肺结核发作不行时,其余新撰组杀完所有维新志士后(除新八,斋藤)下台.这时总司倒在台上,一手捂着胸口,吉田则举着刀准备斩杀他,其余人想救又无能为力.这时队服版小铁出现,冲过去救总司.吉田发现了他回过身与他拼杀,在打斗数次后小铁用二刀流砍伤吉田,但吉田仍硬撑着与他打斗,新八人想帮忙却被斋藤阻止,在打斗过程中吉田又被砍伤,这时他倒在台上,小铁用刀架在他脖子上想杀他,但又犹豫不决,此时总司冲过来了结了吉田.所有人下台.
题目:心中的那个他
相关: 秀逗魔导士
场景一(I)
出场人物:旁白(P)莉娜(L)
舞台布置:草木,树
音乐效果:开场,欢快,有中世纪田园风格
主要对白:
人物 动作指导 心理活动 参考台词 编号 总号
P1 偷偷摸摸上台 这是在一个平凡的午后发生的平凡的故事 I1 1
L1 从另一边冲出,对着P 急切,责备 笨蛋,说是平凡的故事不就没人看了嘛!重来! I2 2
P2 看着L退场,点头 抱歉 是,是。重来,重来。--咳咳--这是在一个平凡的午后发生的不平凡的故事。我们的主角,自称天才魔导士,盗贼克星,避龙专家-- I3 3
抱怨,趁机诽谤 一点耐心没有,喜欢乱用魔法,发育不良……的莉-- I4 4
L2 冲出来,飞腿 无耐心 莉--莉你个头啊!你废话好多哦! I5 5
面向观众微笑,一手插腰一手V字 其实就是,我,这个无敌的天才的美少女魔导士,莉娜·因巴斯,正在旅途中啦! I6 6
演出流程:音乐1起--旁白上--对白I1到I6--旁白退--莉娜退--换音乐2
场景二(II)
出场人物:杰洛士(X)莉娜(L)
舞台布置:同场景一
音乐效果:缓慢,诡异,滑稽
主要对白:
人物 动作指导 心理活动 参考台词 编号 总号
X1 左边走出,微笑 诡异 嗨!莉娜桑 II1 7
L3 从右边走出,看到X停住,面向观众 猜疑,警惕 杰洛士,他怎么会在这里? II2 8
走上前去 哦?是杰洛士啊!你怎么会在这里出现呢? II3 9
X2 啊--那个啊--嗬嗬! II4 10
左右观望,转到L后面找 转换话题 说起来,高里人呢?他怎么没有和你在一起? II5 11
L4 不屑地摆摆手 不以为然 那个水母脑袋啊--说什么光之剑的剑鞘出现了裂缝,去塞拉格修理了吧! II6 12
X3 若有所思 原来是这样啊!这么说,那个传闻也许-- II7 13
L5 好奇 传闻?传闻?什么传闻?快说啊!快说啊! II8 14
人物 动作指导 心理活动 参考台词 编号 总号
X4 就是高里和梅菲尔要在塞拉格举行婚礼的传闻啊!莉娜桑不知道吗?嗬嗬 II9 15
L6 受打击 不屑,吃惊 就这事儿呀--什么?怎么会?怎么会?不可能不可能! II10 16
气愤,疑惑,忽然对杰洛士 杰洛士,你干嘛特地来告诉我这个? II11 17
X5 一边得意,微笑 这是个,秘--密--呦! II12 18
L7 转身,在台上走来走去 急 不管了,那个乱七八糟的笨蛋,笨得像水母一样,他肯定连结婚是什么也不知道就随便决定了--总之,不能让梅菲尔嫁给那种笨蛋,我要去阻止他! II13 19
演出流程:X上--I1--L上--I2到I7--音乐3--I8到I13--X笑退,L退--音乐4
场景三(III)
出场人物:杰路(Z)加梅利亚(A)莉娜(L)
舞台布置:
音乐效果:热血,
主要对白:
人物 动作指导 心理活动 参考台词 编号 总号
P3 接到了婚礼邀请的杰路何加梅利亚正在前往塞拉格的途中 III1 20
A1 跑出来,对大家 兴奋 终于轮到我出场了,正义的朋友,在天空中闪耀的希望之星-- III2 21
P4 擦汗 那个--请你不要太激动-- III3 22
A2 推P下场 你很啰嗦呃!下面就交给我们吧! III4 23
Z1 从一旁出来,交抱双臂 无奈 真无聊! III5 24
L8 冲出 等--等一下 III6 25
Z2 莉娜--吗? III7 26
A3 推开Z,冲到L前 激动 啊!是莉娜!好久不见,最近气色不错啊!有没有用过龙破斩啊?对了,你那么气喘吁吁急着去那里啊?去上厕所吗?这里是荒郊野外,到处可以解决噢~ III8 27
L9 转向Z 忽略A的话 你们听说高里和梅菲尔要举行婚礼的事儿了吗? III9 28
A4 对啊!我们正是被邀请去参加婚礼的啊! III10 29
以拳击掌,抬头 恍然大悟 哦!莉娜也是被邀请的吧! III11 30
L10 才不是呢!高里那个笨蛋,一定是什么都没想过就要和梅菲尔结婚的,我,我怎么能让梅菲尔嫁给这样一个粗线条的白痴呢? III12 31
Z3 走上前 哼!果然如此--所以你是去阻止婚礼举行的吧! III13 32
L11 看着他向辩解 惊讶 啊?! III14 33
A5 若有所思,用手搭住L肩膀 沉痛地 这样啊--接受事实吧!我知道你很痛苦,但事情已经这样了,你也只能把你对梅菲尔的感情深藏心底了-- III15 34
L12 心虚状 你们胡说些什么呀?! III16 35
Z4 惊讶 啊!是别三日,果当刮目相看。没想到几天不见莉娜你竟然变成同性恋了! III17 36
面向观众 一本正经 为了广大的少年儿童观众,为了秀逗魔导士还能在国内播放,为了我们的片酬--你快点回头吧! III18 37
握剑 若是你执意要去破坏的话,你就在这里将我打到吧! III19 38
A6 看看L看看Z,退后两步 对!没错!为了这个世界的爱与和平,虽然我们以前是朋友,但是--恩--就让我们用这着正义的铁拳来阻止这坠入魔道的莉娜吧! III20 39
L13 看观众 --怎么感觉我变成坏人了,我可是正面主角耶-- III21 40
转头向他们 你们冷静一点,我不想和你们战斗,听我说 III22 41
A7 冲 正义火箭飞拳! III23 42
演出流程:音乐5--III1到III16--音乐6--III17到III22
场景四(IV)
出场人物:菲利亚(F)三藏(S)梅菲尔(M)莉娜(L)加梅利亚(A)杰路(Z)
舞台布置:教堂,十字架
音乐效果:宗教,神圣,愉快,
主要对白:
人物 动作指导 心理活动 参考对白 编号 总号
P5 在赛拉格的教堂,婚礼正要举行 IV1 43
F1 眼睛不断看S 喜欢S,但又不好说 梅非尔小姐,您愿意这个叫三藏(含糊不清)的人娶你,并成为你的丈夫吗?无论贫困--恩--永不分离。 IV2 44
M1 以为是高里,高兴 我愿意 IV3 45
F2 激动的说不出话 内心矛盾,终于说出来 三藏先生--,这个,那个,你,你愿意娶我吗? IV4 46
M2 晕倒
S1 斜眼看她 不屑 切--怎么每个妖怪都想嫁给我? IV5 47
F3 忙解释 不是呀!不是呀!伦家不是妖怪--我好歹也是个女神官啊! IV6 48
S2 转头准备抽烟 切! IV7 49
F4 低头默念两句后拿出狼牙棒 气愤,暴走 你!你!你这个臭和尚,辜负了我的一番好意,五百年前没能--现在-- IV8 50
Z5 拉F退场 -- IV9 51
L14 终于赶到大叫 高里!高里!(S不回头) IV10 52
A8 拉住L,却被L拖着走 不能让你过去! IV11 53
L15 一把推开A,直冲到S前,拉住 放手啦!你这个水母脑袋,你就这样结婚了吗? IV12 54
S3 抽出枪对着L 气愤 你说谁是水母脑袋?! IV13 55
L16 呆掉, 气愤 啥米?你是谁?--尽敢拿枪对着我,你这个螃蟹! IV14 56
S4 换个姿势 你说什么!你这个发育不良的平胸!馒头红毛的猴子! IV15 57
L17 暴跳如雷,两人就要打起来了 -- IV16 58
A9 被推倒的A从地上爬起来,推开他们两个,发现高里变得有腔调了 兴奋 诶?高里?你剪短头发以后,变得有腔调多了,好帅啊!这时光之剑的改良版吗?还是升级版?可以借我看看吗?哇!比杰路的发明还要酷啊-- IV17 59
S5 斜眼看A,收起枪,瞟了一眼L 我不是什么高里!我叫三藏! IV18 60
A10 啊?三藏?雷藏的徒弟吗?啊!这个那个 IV19 61
Z6 拖A离开 好了,好了--真受不了! IV20 62
A11 掏出本子和笔 还不死心 啊!等等,等等,三什么藏,给我签个名 IV21 63
M3 众人吵闹中,M醒来接下面罩,环顾四周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 IV22 64
发现新郎不是高里,大叫 惊讶,害怕 咦?你是谁?我的高里王子呢?啊-- IV23 65
演出流程:IV1--音乐7--IV2--IV3--音乐8--IV4到IV16--音乐7--IV17到IV23
场景五(V)
出场人物:杰洛士(X)菲利亚(F)三藏(S)梅菲尔(M)莉娜(L)加梅利亚(A)杰路(Z)
舞台布置:无
音乐效果:热情,欢快
主要对白:
人物 动作指导 心理活动 参考台词 编号 总号
L18 推开面前的人站到最前面 等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秀逗》里怎么多了个冒牌的? V1 66
S6 欲举枪 恩?你说谁是冒牌的?! V2 67
Z7 走到L旁边 这的确很奇怪! V3 68
X6 走到L附近 嘿嘿?有什么好奇怪的! V4 69
M4 贴到L身后,指着X 莉娜,就是那个人跟我说高里要在这里和我举行婚礼的-- V5 70
S7 真是乱七八糟。先是无缘无故飞到这个世界,然后莫名其妙来参加这个婚礼,还不得不去夺光之剑,否则就回不去桃园乡! V6 71
转回,举枪对莉娜 对了,你就是莉娜·因巴斯吧!快点交出光之剑-- V7 72
F5 A12 什么?光之剑? V8 73
Z8 在高里那里啊! V9 74
L19 对X 杰洛士!你不是说高里在这里嘛! V10 75
Z9 A13 到底怎么回事?杰洛士?! V11 76
F6 举起狼牙棒 你这个魔族的渣子!又在搞什么鬼了! V12 77
M5 阻止F 请把我的高里王子还给我! V13 78
X7 思考,无奈状 啊--这样啊-- 我不得不说了啊!其实--我这几天一直在进行空间魔法的实验 V14 79
众人 诧异 那是什么东东? V15 80
X8 一本正经,滔滔不绝 简单说来就是利用古籍上记载的波色子技术来进行空间和时间的跳跃,其原理-- V16 81
S8 拿枪顶住X头 少啰嗦!直接说你干了什么! V17 82
X9 好好,那个,当我正在进行实验的时候,高里他突然闯了近来,还踏入了魔法阵 V18 83
L20 然后就发生了事故!高里跑去另一个世界了! V19 84
X10 鼓掌 莉娜好聪明哦!我的推测是他和这个叫三藏的人互换,进入了对方的时空。 V20 85
L21 那太好了!他一定去到一个地狱般的地方! 不要再回来了。 V21 86
S9 的确。哪里有三个笨蛋,那个叫高里的一定够受的了。 V22 87
X11 据书上记载,让高里回来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用光之剑的力量,重新开启通往那个时空的门-- V23 88
L22 那个笨蛋还是别回来了。 V24 89
F7 是呀!三藏先生你也就不要回去了。 V25 90
A14 对呀!对呀!三藏先生,帮我签个名吧! V26 91
S10 一把推开A,在一旁犯愁 奇怪的地方,奇怪的人 V27 92
Z9 光之剑不是在高里手里嘛!怎可能拿到? V28 93
M6 我的高里王子啊! V29 94
X12 不对,他并没有带着那剑!一定是还在这个世界的某个地方。我一直在找! V30 95
L23 一个个人询问但大家都摇头 什么?那就是说光之剑失踪了?你们谁看到了?谁看到了? V31 96
X13 微笑,想溜 哈哈哈哈! V32 97
S11 上前用枪顶住X的头 杰洛士!你到底在搞什么?还有没有其他回去的方法? V33 98
X14 后来我想了一下,又进过了一番计算和研究,其实--其实这个时空转换术仅能维持五天,三天后便可自动解除! V34 99
S12 转念一想 也就是说!我还要在这里呆上三天?我快没钱了! V35 100
X15 哈哈!你们谁收留一下他,事情三天以后就好解决,给各位添麻烦了-- V36 101
M17 上前对X 可是你为什么骗我说高里要和我举行婚礼 V37 102
众人 上前对X 是呀!为什么骗我们说-- V38 103
X16 微笑 哈哈哈哈!这是个秘密噢!(日语) V39 104
演出流程:音乐9--杰洛士出场--V1到V39
Cos Play
章鱼丸子
第一幕:
[背景音乐1《Demonoid phenomenon》](立牌:海盗路飞海报,海、船、路飞军团)
路飞:(左脚踏起立于船头,手指前方)目标——One piece!
[背景音乐2《 》](立牌下)
路飞:(表演pose)橡皮——枪!
+旁白:《One piece》,日本漫画家尾田荣一郎作品,讲述一群热血海盗在少年路飞的带领下,进入“伟大航道”寻找大宝藏——One piece的冒险故事。其中漫画家以非常夸张的手法突出不同人物的鲜明个性,令人有非常直观的阅读享受。另外,一个个搞笑大反派的接踵登场,给主人公制造了无数紧张刺激的传奇经历。当然,在路飞阳光灿烂的小容下,一切困难都会被轻易战胜!欢迎观赏热血漫画之最——《One piece》的cos show。感谢卖力的coser™
路飞:(谢幕,下)
第二幕:
(立牌:怪盗基德特写海报)
基德:(幕后话筒声,回音声效)在海水沸腾、微笑的美梦醒来以前,我已和女神热烈亲吻,你的黑色长发成了客人,再高傲的黑暗也不能拒绝我的邀请……
(立牌下)
保安:怪盗基德出现了!大家戒备!
毛利小五郎:是基德留下了预告吗?
主人:啊!我的画!我的暗黑女神!基德把画偷走了!
毛利小五郎:大家镇定!封锁出口!画应该还在馆内,基德就在观众中间!
[背景音乐2《杂乱、混乱的声音》]
毛利小五郎:哈哈哈哈!终于轮到我名侦探毛利小五郎登场了!这次一定要抓到基德!
[背景音乐3《 》]
柯南:(踩滑板上,停)真相,永远只有一个!
毛利小五郎:(敲柯南的头)不许抢我的台词!一边去!(看现场)看来有必要破解这篇预告。“海水沸腾”,热胀冷缩,指的是涨潮的时间;“梦醒前”说明是晚上。海口晚上涨潮是从晚上10点开始到凌晨1点结束,因此这张预告所说的时间是闭关以后的午夜时分;“黑色长发”,“黑暗”都表示目标是TAKO的作品——《暗黑女神》;“高傲不能拒绝邀请”说明他是从低处下手……马上封锁下水道和通风系统!
保安:那么,请问毛利侦探,“和女神热烈亲吻”是什么意思呢?
毛利小五郎:嗯,我想,可能基德想表达的意思是……他是个男人!
众:我倒……
柯南:小五郎叔叔太乱来了!他以为基德和他一样是色鬼啊?不过……(看现场)原来是这么回事,基德太小看我们侦探了!这次一定要把他抓住。
众下
[背景音乐4《开门,关门》]
基德声:哈哈,《暗黑女神》我拿走了!
[背景音乐5《 》]
柯南:(上)我等你很久了,怪盗基德!不应该说是黑羽……
众:(上)什么?基德已经出现了?现在可是中午啊!
毛利小五郎:什么?(顿)基德一定是来看我们的cos play美女的!
基德:[白披风,白高帽](上场,一闪而过)
众:基德跑掉了!毛利侦探!
主人:我的画被偷了!
柯南:(手表麻醉小五郎)(小五郎坐,柯南闪身其后,打开蝴蝶结变声器)大家冷静!基德还在这里!画还没有丢失!
众:什么?毛利侦探,基德明明走了啊?
柯南:基德已经进入我们的圈套中。首先是他的预告:“海水沸腾”是比喻展览开始时的人山人海,“梦醒”是指对手侦探的恍然大悟,也就是说,他在尚未开馆时,发通知给我们之前就已经做了一些手脚;“和女神亲吻”指的是做手脚的方法,就是在画上加上一层白纸,造成画已经被偷的一种错觉;里面点明了目标是《暗黑女神》,但是“黑暗的长发”指的却是影子!基德利用我们的惯性思维混淆视听,让我们错误估计了犯案的时间。“影子成为客人”答案就是——中午!
众:中午?为什么?
柯南:很简单,抛开预告不管,中午客人最少,保安又正好换班,如果是我也一定挑中午。“客人”在古时候与主人见面的时候一定是坐南朝北的,这里是北半球,那么影子朝北的唯一时刻就只有中午!
基德声:呵呵,不愧是名侦探!居然这么轻易就破解了我的密码。而且你之前的那番话的确对我产生了一点迷惑作用。不过,你觉得我会空手而去吗?
柯南:我不会让你逃走的!我已经看穿你的把戏了!(指主人)基德!
主人:(笑)呵呵,被你看穿了!
(干冰气氛,跑下)
柯南:基德!
(落幕,众谢场)
+旁白:很遗憾,我们至今仍不能一睹怪盗基德的真面目,但下一场,一定能让大家一饱眼福!Come on! Slam nk! 灌篮秀!
第三幕
[背景音乐6《Crazy for you》](立牌:Q版的樱木和流川枫对抗)(立牌下)
樱木和流川枫面对面,侧面对观众,摆立牌上的姿势。裁判吹哨,发球。篮球拼抢,樱木得球。
樱木花道:Yeah! 我是天才!~(比V手)
流川枫:(夺球,运走,嘲笑樱木)大白痴!
拉拉队:(抖花球) 流川枫!流川枫!我爱你流川枫!
樱木花道:唔~~……可恶!
篮球表演
幕落谢场。
+旁白:感谢我们英俊有形的coser
第四幕
[背景音乐7《 》](立牌:《棋魂》海报:佐为、小光)
小光:(执棋pose)目标——神之一手!
+旁白:《Hikaru no go》内地译为《棋魂》是日本三十年难遇的漫画天才小田健主笔的作品。其人物之美型、细节之精细,堪称难得一见的精品!故事讲述小学六年级学生意外被千年棋魂藤原佐为附身,从而逐渐走上了职业围棋之路的传奇。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物的成长和逐渐成熟,体会到小田健精湛的画技。虽然走的是正统少年体育成长漫画的路线,但是它打破了《灌高》的不可超越神话,开创了一片自己的新天地。感谢我们可爱的coser
第五幕
[背景音乐8《 》](立牌:火影漫画第一页,九尾和四代目)
+旁白:古时有一妖狐作祟,该狐生有九尾。狐尾动,则山岳动摇海啸骤起,人民苦不堪言。请来众忍者与之战斗。最终一忍者以性命将其封印,该忍者亦力尽身亡。此忍者名为:四代目——火影!(立牌下)
鸣人:(背大卷轴,跑窜上)哈哈!我是要成为火影的男人!不是那么容易就会被抓住的!
忍者A:鸣人!快把卷轴放下!
忍者B:鸣人!站住!把卷轴给我!
(忍者和鸣人对打,掷手里剑、苦无,忍术对抗,干冰效果)(跑下)
第六幕
[背景音乐9《 》](立牌:《犬夜叉》海报)
桔梗:(从后缓步上到台中央,弓箭准备,神情愤恨)奈落!你逃不掉了!跟我一起同归于尽吧!(放箭,力尽委顿摔倒)
戈薇:(速上,扶住桔梗)你不能死,犬夜叉怎么办?
[背景音乐10《Four seasons》]
(两人摆射箭、举四魂之玉的pose)
(小狗上,在两人之间汪汪!)
幕落谢场。
第七幕
[背景音乐11《 》](立牌:放大的六字天眼)
女神:(跟随音乐翩翩起舞)(Goddess of Darkness)
+旁白:南太平洋某个鲜为人知的小岛上的原住民中,流传着一种神秘的女神崇拜宗教。传说他们的祖先被派遣到大洋上,却不慎与大部队失散,流落到了遥远的南洋。当祖先们无依无靠面面相觑的时候,一个美丽的全身黑色的女神从天而降,为他们指引前进的方向。终于,他们到达了一个青黑色的美丽小岛,在那里建立了小小的村庄。女神留下了作物的种子和几缕自己的头发,接着消失在了黑色的夜空中。天亮之后,祖先们惊喜地发现种子全部长成了巨大的西米树,头发全都变成了和女神一样美丽的黑衣少女。他们兴奋地把少女领回自己的茅屋,从此一个神秘的民族在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扎下根来,一代接一代地繁衍下去。很多年以后,这个小岛上建立了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人们虔诚崇拜这位黑暗中的女神,每三十年选出最美丽的少女为女神的替身,同大祭司一起统治人民。他们为每一任的女神在岩洞中绘制壁画像,越贤能的女神的画像就越华丽。当郑和率领船队经过的时候,非常惊奇这个原始的民族有着和华夏相似的文字和语言,于是对岛上的居民发出邀请。岛上的居民为这些长得和自己很像的船员惊奇不已,他们逐渐抛弃了自己的国家和信仰,跟随船队移居到别的地方,再也没有回来。一次地震和随之而来的海啸将小岛吞没,这个美丽孤独的女神就和无数精美的壁画一起,被埋葬在深深的海底……或许……你就是发现她神秘美丽的那个人……
全剧终,所有演员谢幕
8. 契诃夫的”小职员之死”赏析
契诃夫
【契诃夫概述】
契诃夫( 诃 读hē),А.П.(АнтонПавлович Чехов1860~1904) 俄国小说家、戏剧家。1860年1月29日生于罗斯托夫省塔甘罗格市。祖父是赎身农奴。父亲曾开设杂货铺,1876年破产,全家迁居莫斯科。但契诃夫只身留在塔甘罗格,靠担任家庭教师以维持生计和继续求学。1879年进莫斯科大学医学系。1884年毕业后在兹威尼哥罗德等地行医,广泛接触平民和了解生活,这对他的文学创作有良好影响。他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齐名为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契诃夫经历】
在19世纪80年代的俄国,反动的书刊检查制度空前严格,庸俗无聊的幽默刊物风靡一时。契诃夫开始创作时常以安东沙·契洪特等笔名向这类杂志(如《蜻蜓》、《断片》)投稿。短篇小说《一封给有学问的友邻的信》(1880)和幽默小品《在长篇、中篇等小说中最常见的是什么?》(1880)是他初期发表的作品。80年代中叶前,他写下大量诙谐的小品和幽默的短篇小说,很多是无甚价值的笑料和趣事,但其中也有一些比较优秀的作品,继承俄罗斯文学的民主主义优良传统,针砭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如写卑欺强节的小官吏(《在钉子上》、《一个官员的死》、《胜利者的胜利》,均1883),凌辱弱者的士绅和老爷(《英国女子》1883),见风使舵的奴才骨(《变色龙》,1884),专制制度的卫道士(《普里希别叶夫中士》,1885)。但他迫于生计和缺乏经验,在当时主要只求速成和多产。1886年3月,名作家格里戈罗维奇写信要他尊重自己的才华,他深受启发,开始严肃对待创作。写于1886年的《凡卡》、《苦恼》和1888年的《渴睡》,表现了作家对穷苦劳动者的深切同情。1888年问世的著名中篇小说《草原》描绘和歌颂了祖国的大自然,思考农民的命运,表达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命名日》(1888)和《公爵夫人》(1889)等暴露了伪善、爱慕虚荣和庸俗等习气。这些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方面都有明显进展。但受小资产阶级环境影响的契诃夫在这时不问政治,只“想做一个自由的艺术家”,要有“最最绝对的自由”。他从1886年起为反动文人苏沃林发行的《新时报》撰稿,虽经批评家尼·米哈伊洛夫斯基的劝告,仍同它保持关系。1888年10月,契诃夫获“普希金奖金”半数。这时他已是5部短篇小说集的作者(《梅尔波梅尼的故事》,1884;《五颜六色的故事》,1886;《在昏暗中》,1887;《天真的话》,1887;《短篇小说集》,1888)。声誉和地位的日益增高,使他强烈地意识到自己作为作家的社会责任感,认真地思索人生的目的和创作的意义。他说:“自觉的生活,如果缺乏明确的世界观,就不是生活,而是一种负担,一种可怕的事情。”这种思想形象地表现在中篇小说《没意思的故事》(1889)里。
从这个时期起,契诃夫开始创作戏剧。独幕剧《结婚》(1890)和《论烟草的危害》(1886)、《蠢货》(1888)、《求婚》(1888~1889)、《一个不由自主的悲剧角色》(1889~1890)、《纪念日》(1891~1892)等轻松喜剧在思想内容和喜剧性上接近于他的早期幽默作品。剧本《伊凡诺夫》(1887~1889)批判缺乏坚定信念、经不起生活考验的80年代的“多余的人”。
1890年4月至12月,体弱的契诃夫不辞长途跋涉,去沙皇政府安置苦役犯和流刑犯的库页岛游历,对那里的所有居民、“将近一万个囚徒和移民”逐一进行调查。库页岛之行提高了他的思想觉悟和创作意境。1891年他在一封信里说:“……如果我是文学家,我就需要生活在人民中间……我至少需要一点点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哪怕很少一点点也好。”他开始觉察到,为《新时报》撰稿所带给他的只是“祸害”,终于在1893年同这家刊物断绝关系。他对俄国的专制制度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写出了《库页岛》(1893~1894)和《在流放中》(1892)等作品,而最重要的则是震撼人心的《第六病室》(1892)。这部中篇小说控诉监狱一般的沙皇俄国的阴森可怕,也批判了他自己不久前一度醉心的“勿以暴力抗恶”的托尔斯泰主义。列宁读它后受到强烈的感染,说自己“觉得可怕极了”,以致“在房间里待不住”,“觉得自己好像也被关在‘第六病室’里了”。
在1890至1900年间,契诃夫曾去米兰、威尼斯、维也纳和巴黎等地疗养和游览。从1892年起,他定居在新购置的莫斯科省谢尔普霍夫县的梅里霍沃庄园。1898年,身患严重肺结核病的契诃夫迁居雅尔塔。1901年他同莫斯科艺术剧院的演员奥尔迦·克尼碧尔结婚。在雅尔塔他常与列·托尔斯泰、玛克西姆·玛克西姆·高尔基、布宁、库普林和列维坦等人会见。
【契诃夫巅峰】
19世纪90年代和20世纪初期是契诃夫创作的全盛时期。当时俄国的解放运动进入无产阶级革命的新阶段。在革命阶级的激昂情绪激荡下学生以及其他居民阶层中间的民主精神渐趋活跃。契诃夫也渐渐克服了不问政治的倾向,积极投入社会活动:1892年在下诺夫哥罗德省和沃罗涅什省赈济饥荒;1892至1893年间在谢尔普霍夫县参加扑灭霍乱的工作;1897年参与人口普查工作;1898年支持法国作家左拉为德雷福斯辩护的正义行动,并因此疏远同苏沃林的关系;1902年为了抗议沙皇当局取消玛克西姆·玛克西姆·高尔基的科学院名誉院士资格的决定,他和柯罗连科一起放弃在1900年获得的科学院名誉院士称号;1903年他资助为争取民主自由而受迫害的青年学生。他的民主主义立场日益坚定,对社会生活的底奥的观察更为深刻,对酝酿中的革命的预感也日益明朗,从漆黑的现实中渐渐看到隐约的“火光”。他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他强调艺术作品应该有明确的思想(剧本《海鸥》,1896);他在一系列作品里接触到重大的社会问题。例如《农民》(1897)以清醒的现实主义反映了农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贫乏:赤贫、愚昧、落后和野蛮;《在峡谷里》(1900)并描绘了农村资产阶级——富农疯狂地掠夺财富和残忍本性。这些小说对美化农村公社生活的民粹派是有力的反驳。揭露资本主义的主题也见于《女人的王国》(1894)和《三年》(1895)等作品;而《出诊》(1898)则表明资本主义“魔鬼”不仅压榨工人,而且也折磨着工厂主后裔的良心,他们意识到生活没有意义和不合理,因而深深感到抑郁不安。剧本《万尼亚舅舅》(1897)描写没有真正理想和严肃目标的知识分子的可悲命运,他们的正直无私的劳动终成无谓的牺牲。《带狗的女人》(1899)以爱情为题材,暴露庸俗和虚伪,唤起读者“对浑浑噩噩的、半死不活的生活……的厌恶”。《带阁楼的房子》(1896)和《我的一生》(1896)否定80至90年代流行的、用日常工作代替社会斗争的“小事”论,批判自由主义者的渐进论思想,认为需要一种“更强大、更勇敢、更迅速的斗争方式”,要走出日常活动的狭隘圈子,去影响广大群众。他的创作中逐渐响起了“不能再这样生活下去!”的呼声。在《套中人》(1898)里揭示80年代反动力量对社会的压制及他们的保守和虚弱,并鞭挞当时存在的套中人习气。在《醋栗》(1898)和《姚内奇》(1898)里他刻画自私自利、蜷伏于个人幸福小天地的庸人的心灵空虚和堕落,并指出“人所需要的不是三俄尺土地,也不是一座庄园,而是整个地球,整个大自然,在那广大的天地中,人才能尽情发挥他的自由精神的所有品质和特点”。
【契诃夫人生谢幕】
随着20世纪初社会运动的进一步高涨,契诃夫意识到一场强大的、荡涤一切的“暴风雨”即将降临,社会中的懒惰、冷漠、厌恶劳动等恶习将被一扫而光。他歌颂劳动,希望每个人以自己的工作为美好的未来做准备(《三姊妹》,1900~1901)。在1905年革命的前夕写成的《新娘》(1903)表达了要“把生活翻一个身”、奔赴新生活的渴望。剧本《樱桃园》(1903~1904)展示了贵族的无可避免的没落和由新兴资产阶级所代替的历史过程,同时表现了毅然同过去告别和向往幸福未来的乐观情绪:樱桃园伐木的斧声伴随着“新生活万岁!”的欢呼声。然而由于契诃夫的思想立场从未超越民主主义的范畴,他笔下的新人都不知道创建崭新生活的必由之路,他们渴望的“新生活”始终只是一种朦胧的憧憬。
1904年6月,契诃夫因病情恶化,前往德国巴登维勒治疗,7月15日在那里逝世,遗体运回莫斯科安葬。
【契诃夫艺术成就】
契诃夫创造了一种风格独特、言简意赅、艺术精湛的抒情心理小说。他截取片段平凡的日常生活,凭借精巧的艺术细节对生活和人物作真实描绘和刻画,从中展示重要的社会内容。这种小说抒情气味浓郁,抒发他对丑恶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把褒扬和贬抑、欢悦和痛苦之情融化在作品的形象体系之中。他认为:“天才的姊妹是简练”,“写作的本领就是把写得差的地方删去的本领”。他提倡“客观地”叙述,说“越是客观给人的印象就越深”。他信任读者的想象和理解能力,主张让读者自己从形象体系中琢磨作品的涵义。
契诃夫戏剧创作的题材、倾向和风格与他的抒情心理小说基本相似。他不追求离奇曲折的情节,他描写平凡的日常生活和人物,从中揭示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在契诃夫的剧作中有丰富的潜台词和浓郁的抒情味;他的现实主义富有鼓舞力量和深刻的象征意义,“海鸥”和“樱桃园”就都是他独创的艺术象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丹钦科以及莫斯科艺术剧院(1898年建立)与契诃夫进行了创造性的合作,对舞台节术作出了重大革新。
契诃夫在世界文学中占有自己的位置。他以短篇小说和莫泊桑齐名。欧美许多作家谈到契诃夫的创作对20世纪文学的影响。在中国,在契诃夫逝世后不久,《黑衣教士》和《第六病室》等小说就被译介过来。他的剧本《海欧》、《万尼亚舅舅》、《三姊妹》和《樱桃园》也早在1921年和1925年先后由郑振铎和曹靖华等译成中文。以后,鲁迅艺术学院曾在延安演出《蠢货》、《求婚》和《纪念日》。瞿秋白、鲁迅、茅盾、郭沫若、巴金等对契诃夫都有过论述。他的小说和戏剧几乎全部有中译本。契诃夫(1860—1904),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出生于小市民家庭,靠当家庭教师读完中学,1879年入莫斯科大学学医,1884年毕业后从医并开始文学创作。
【契诃夫作品】
他早期作品多是短篇小说,如《胖子和瘦子》(1883)、《小公务员之死》(1883)、《苦恼》(1886)、《万卡》(1886),主要再现“小人物”的不幸和软弱、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小市民的庸俗猥琐。而在《变色龙》及《普里希别叶夫中士》(1885)中,作者揭露了忠实维护专制暴政的奴才及其专横跋扈、暴戾恣睢的丑恶嘴脸,揭示出黑暗时代的反动精神特征。1890年,他到政治犯人流放地库页岛考察后,创作出表现重大社会课题的作品,如《第六病室》(1892),猛烈抨击沙皇专制暴政;《带阁楼的房子》(1896),揭露了沙俄社会对人的青春、才能、幸福的毁灭。他的小说短小精悍,简练朴素,结构紧凑,情节生动,笔调幽默,语言明快,寓意深刻。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通过幽默可笑的情节进行艺术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来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其代表作《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前者成为见风使舵、善于变相、投机钻营者的代名词;后者成为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者的符号象征。
契诃夫创作后期转向戏剧,主要作品有《伊凡诺夫》(1887)、《海鸥》(1896)、《万尼亚舅舅》(1896)、《三姊妹》(1901)、《樱桃园》(1903),这些作品反映了俄国1905年大革命前夕知识分子的苦闷和追求。其剧作含有浓郁的抒情味和丰富的潜台词,令人回味无穷。
9. 关于《童年》的问题,每章10个,共13章
――《童年》导读
一、作者简介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原名阿历克塞·马克西姆维奇·彼什科夫,是享有盛誉的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列宁语)。他的创作开始了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纪元,他的名字“代表着世界文学史上的新时期”(鲁迅语)。20世纪初,他的作品就开始介绍到我国,对我国的文学和我国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
1868年3月14日高尔基出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戈罗德城。父亲是个大兵的儿子,母亲是染房老板的女儿。祖父曾经当过军官,因残酷虐待部下,被沙皇尼古拉一世降了职。祖父对父亲非常严厉,以致父亲从家里逃跑5次,最后一次逃跑成功。逃跑后,先后干过木匠、轮船公司办事处经理、装饰室内帷幔和裱糊壁纸的工人等,是个聪敏、善良而且非常愉快的人。后来感染霍乱,在高尔基3岁时去世。父亲去世后,高尔基随母亲到外祖父家生活。在充满小市民气的外祖父家度过了童年。其间,母亲改嫁并于几年后患肺结核病去世,外祖父破产。11岁的高尔基被迫流落人间,开始独立谋生。他拣过破烂,当过学徒和杂工,受尽欺凌与虐待,饱尝生活的苦难与艰辛。他只上过三年小学,但酷爱读书,利用一切机会读手边所能碰到的书,刻苦自学。1884年,他怀着上大学的打算来到咯山,但未能如愿,在社会的底层读完了他的社会大学。先后当过码头搬运工、面包师傅、杂货店伙计、园丁和守夜人等。同时,结识了先进的民粹派知识分子和马克思主义的着作,进一步认识到现实的丑恶和人民的疾苦,逐渐树立起改革社会的决心。1888—1889年、1891—1892年,高尔基为了解祖国和人民,两次漫游俄罗斯。从尼日尼跑到察里津,经过顿河区域、乌克兰,来到比萨拉比亚,再从那里沿着克里米亚南岸到了库班,再到黑海边。旅途见闻和艰苦经历使高尔基开阔了眼界,磨练了意志,积蓄了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素材,激发了他从事文学创作的强烈欲望。
19世纪90年代,,俄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黑暗落后的俄国变成世界革命的摇篮,马克思革命理论广泛传播,高尔基就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从1892年高尔基在《高加索报》上发表浪漫主义短篇《马卡尔·楚德拉》到1899年长篇小说《福马·高尔杰耶夫》问世,19世纪90年代高尔基共创作了中、长、短篇小说和特写、故事、散文、随笔诗歌等700多篇,它们大体包括浪漫主义作品和现实主义作品两部分。浪漫主义代表作主要有《马卡尔·楚德拉》(1892)、《伊则吉尔老婆子》(1895)、《鹰之歌》(1895)。其中,《伊则吉尔老婆子》中塑造的丹柯形象与《鹰之歌》中塑造的鹰的形象是高尔基创作中最早出现的英雄形象,它们突出概括了当时俄国革命者奋不顾身的革命精神与英雄气概,熔铸着作家崇高的社会理想与道德理想。它们犹如火花,“在人生的黑暗中燃烧起来,在许多勇敢的心里燃烧起对自由、对光明的狂热的渴望!”现实主义代表作主要有《叶美良·皮里雅依》(1893)、《切尔卡什》(1895)、《玛莉娃》(1897)、《好闹事的人》(1897)、《因为烦闷无聊》(1897)、《二十六个和一个》(1899)、《福马·高尔杰耶夫》(1899)等。在这类作品里,高尔基鞭挞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暴露小私有者、小市民的庸俗,肯定劳动者,特别是流浪汉的人格尊严。高尔基以写流浪汉题材出名,他的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流浪汉形象,如《叶美良·皮里雅依》中的流浪汉叶美良、《切尔卡什》中的切尔卡什、《玛莉娃》中的玛莉娃等,为俄国文学画廊增添了新的文学形象。这类作品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899年问世的《福马·高尔杰耶夫》,这是高尔基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的主人公福马本是资产阶级的接班人,但耳闻目睹的事实却使他越来越感到资产阶级的肮脏事业是与人类一切高尚情感不相容的。他苦恼、失望,最后被送进疯人院。在这部小说中,高尔基已经用丰富的现代生活画面,来展示不同类型的资产者的活动,反映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过程以及资产阶级的掠夺性了。因此,这部小说的出版标志着高尔基的现实主义创作进入成熟阶段。
20世纪初的头二十年是俄国革命高潮酝酿、高涨与取得胜利的时期。这20年间,俄国进行了三次革命(1905年革命、1917年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在这过程中,高尔基始终将自己的创作活动与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表现了一个革命作家的崇高品质。1901年3月,高尔基参加彼得堡学生的游行示威活动并创作了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但只有结尾部分《海燕之歌》得以发表。全篇用象征手法写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化身海燕同反革命势力代表的风、雨、雷、电搏斗的情景,同时无情嘲笑了害怕革命的资产阶级社会阶层的代表海鸥、海鸭和企鹅等。“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成了呼唤革命的有力号召。写小说的同时,高尔基看到剧院的重要宣传作用,1901年与1902年先后写出了剧本《小市民》与《底层》,描写了小市民思想与无产阶级思想的冲突。《小市民》中刻画的革命工人火车司机尼尔是俄国文学中第一个以新的精神面貌出现的工人形象,这一形象预示了高尔基以后的创作方向。《底层》描写了一群被抛到社会底层的流浪汉的悲惨遭遇。剧中作者批判了资产阶级虚伪的“安慰主义”哲学,提倡尊重人、赞美人,号召人们为改变自己的现状而斗争,被称为“海燕式”的剧本。 1905年,高尔基参加了1905年俄国革命,加入布尔什维克党并会见了列宁,思想产生巨大飞跃。1906年他在美国完成举世闻名的长篇小说《母亲》。《母亲》是高尔基最重要的作品,这部长篇小说第一次生动的描写了工人阶级反对地主、资产阶级专制统治的革命斗争,歌颂了无产阶级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塑造了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巴威尔、母亲尼洛夫娜的光辉形象,奠定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新型创作方法,在世界无产阶级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列宁称赞《母亲》“是一本非常及时的书”。1906年至1913年底,高尔基侨居意大利。其间,他创作了反映农村革命斗争的中篇小说《覆灭》(1909),揭露并批判小市民习气的中篇小说《奥库罗夫镇》(1909)和长篇小说《马特维·克日米亚金的一生》(1911),以童话形式、浪漫主义手法描写意大利工人和劳动人民生活斗争的《意大利童话》(1911—1913)等。1913年底,高尔基回到俄国,写作了《俄罗斯童话》(1912— 1917)、《俄罗斯浪游散记》(1912—1917)。出版了自传体三部曲中的前两部《童年》(1913)、《在人间》(1915)。第三部《我的大学》完成于1922年。自传体三部曲是高尔基文学遗产中最优秀的部分之一,在这些作品中,高尔基根据早年的生活经历,真实描绘了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俄国社会生活的全貌,展示了充满残酷、野蛮、愚昧、污秽的令人窒息的生活,表现了一代新人反抗黑暗、奴役,追求自由、光明的崇高理想。
在苏维埃时代,是高尔基为创建苏联新文学而加紧劳作的时期。他受党和政府的委托,担任文化出版部门的领导工作。创办大型报刊杂志,主持出版一系列丛书,组织和领导文学社团活动,团结国内外进步文艺队伍,培养和扶持青年作家,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高尔基晚年仍然勤奋从事文学创作活动,写了大量的小说、戏剧、散文、特写、回忆录以及政治性论文和文学论文。这时期的作品主要有回忆录《列宁》(1924)、长篇小说《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1925)和《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1925—1936)等。其中,《列宁》是为了悼念革命领袖列宁而写的,它通过列宁的革命活动和日常生活素材塑造了革命导师的“象真理一样朴素”的光辉形象;长篇小说《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是一部俄国资本主义的兴亡史,它通过阿尔达莫诺夫一家三代的盛衰变化,概括了俄国资产阶级从农奴制改革到十月革命这50年间的历史命运;《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是高尔基花了十年时间创作的一部未完成的长篇巨着,作家以雄健的笔力描绘了十月革命以前40年间俄国社会生活的一副全景图,包罗了形形色色的重大历史事件,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和各种反动思潮的尖锐斗争。
1936年6月18日,高尔基与世长辞。
二、作品提要
阿廖沙(即童年高尔基)很小的时候,父亲得病死了,母亲带着他回到外公外婆家。
阿廖沙母亲的到来引起了大舅米哈伊尔与小舅雅科夫的争斗,他们怕母亲来讨要嫁妆,闹着分家,一家人打成一团。阿廖沙初步认识到外公家弥漫着的相互仇恨的气氛。大舅捉弄老裁缝格里戈里,让侄子把烧得滚烫的顶针放在格里戈里手边,不料却被外公无意中戴上,外公把孙子抽了一顿。阿廖沙因为把桌布放到染桶里也被外公狠狠打了一顿,打的过程中,所有的人都幸灾乐祸,连母亲也因害怕外公而不敢阻止他,只有外婆一人护着阿廖沙。打过阿廖沙后,外公来看他,给他讲起自己年轻时候在伏尔加河畔当纤夫时的情景,阿廖沙觉得外公像一朵云彩似的迅速地长大,由一个干瘦的小老头变成童话中的大力士。挨打之后,阿廖沙结识了小伙子茨冈,他成了阿廖沙最好的朋友,每次阿廖沙挨打时,他总把胳膊伸出去帮他挡着。每逢礼拜六,他带着阿廖沙做各种各样的游戏。他擅长跳舞,幻想着有一副好嗓子。阿廖沙非常爱他,但他却被两个舅舅强迫着扛承重的橡木十字架去坟地,中间绊倒后,被十字架压在下面,因失血过多死掉了。
茨冈死后,阿廖沙更加依恋外婆。睡觉前,给外婆开玩笑,外婆给他讲上帝与小鬼的故事。外婆是阿廖沙最喜欢的人。
“外婆到来之前,我仿佛在昏睡,仿佛躲在黑暗中。她的出现唤醒了我,使我见到了光明,她把我周围的一切联结起来,把这一切编织成色彩缤纷的花边图案。她很快就成了我终生的朋友,成了我最贴心的人。她最理解我,也是我最珍贵的人,这是因为她对世界充满了无私的爱。这种爱使我感到充实,使我在艰难的岁月里充满了坚强的力量。”外婆知道的故事、诗歌、传说、童话多得不计其数,阿廖沙听的入了迷。一天晚上,家里突然失了火,家里人惊慌失措,外婆却非常勇敢,用一只空袋子蒙着头,身上批着马被,毫不畏惧地冲进火里,从里面抱出一只水桶大的盛满硫酸盐的瓶子,又镇定地指挥别人灭火。大火后,又忍着巨痛去接生孩子。
一开春,舅舅们就分了家,外公为自己买了一所新房,阿廖沙仍跟着外公外婆住。这是一段节奏平缓的日子,阿廖沙接触的人只有外公外婆。外婆向他讲述自己的身世。外婆也是孤儿,母亲一贫如洗,而且是个残废,为了生活,外婆跟随母亲四处流浪、乞讨,后来靠外婆织花边维持生活。外公也讲起小时候与法国兵相处的事情。这段时间外公开始教阿廖沙识字。外公老病复发,动手打了外婆,阿廖沙感到无法忍受。
宁静的日子很快被打破,两个舅舅为了分外公家产,联合起来到外公外婆家闹事,尤其是大舅米哈伊尔,喝醉酒就闹事,整夜在房子周围转来转去,带来帮手把马林果丛和酸栗树统统拔掉,捣毁浴室,砸坏玻璃。一次拿粗大的木根砸门,外公集合了两个房客及酒店老板的妻子对付他。为帮儿子,外婆的胳膊被舅舅打断,阿廖沙无比仇恨舅舅。
接下来又是一段单调的日子,外婆每天祈祷,外公也每天祈祷。阿廖沙认为外婆的上帝仁慈、有同情心,外公的上帝却拒人于千里之外,让人望而生畏。阿廖沙喜欢外婆的上帝,讨厌外公的上帝,故意抓住外公祈祷时的失误捉弄他。这时期阿廖沙经常同街上的孩子打架,因为这些孩子做出的恶作剧令他无法容忍。这时,为外公干了一辈子活的老匠人格里戈里因双目失明被舅舅解雇,沦落为乞丐,阿廖沙为此感到难堪。
外公突然卖掉原有房子在别处买了房子。在这里阿廖沙结识了许多人。有外号为“好事儿”的房客,有伪装成马车夫抢劫教堂的的彼得伯伯,有奥甫相尼科家的三个孩子。阿廖沙与他们都建立了友谊,但同“好事儿”的关系最为密切。“好事儿”是一个整天忙着做实验的药剂师,对人生有透彻的感悟,经常指导阿廖沙观察生活中的细枝末节,教给他人生的道理。“在我看来院子里平淡无奇没什么值得留心的东西。但经他轻轻一推,或者三言两语指点一下,我所看到的一切就不同了,仿佛这些东西都具有独特的意义,因而给我留下的印象也就特别深。”但“好事儿”终因不被周围人理解而被外公赶走,阿廖沙非常生气但毫无办法。
百无聊赖之中,母亲回来了。在几个城市呆了很长时间又生了一个孩子后,走投无路的她又回到外公家。她开始教阿廖沙认字,让他背许许多多的诗。外公强迫母亲改嫁,母亲拼命反抗,外公异常生气,将气愤转嫁到外婆身上,毒打外婆,发针深深地插进外婆头皮。阿廖沙为外婆报仇,将外公最喜欢的圣徒像剪碎。
阿廖沙被母亲送进了学校,但不久因出水痘被迫休学在家。因发愁母亲的婚事,外婆开始酗酒并向阿廖沙讲述父亲与母亲的往事。不久,母亲看上了一个学测量学的学生并坚持要嫁给他。阿廖沙不喜欢继父与新的祖母,不想让母亲改嫁但毫无办法。母亲改嫁后,阿廖沙继续与外公外婆住在一起,他开始长大,拥有了自己的自信。阿廖沙又回到学校,但老师不喜欢他,只有主教赏识他。他因拿了一卢布买童话书被母亲打了一顿。继父对母亲很不好,用脚踢她,阿廖沙与继父拼命,又被送回外公家。
外公破产了,阿廖沙与外婆相依为命,通过三年级考试后他不再上学,开始自己养活自己。他结识了许多伙伴,他们互相帮助,一起捡破烂,扯木材。八月,母亲去世了,外公说阿廖沙不是奖章,不能老挂在他的脖子上。于是,阿廖沙便走向人间,外出谋生去了。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主要描写阿廖沙的童年,三部曲中的另外两部《在人间》、《我的大学》主要叙述阿廖沙的青少年经历。为使读者对阿廖沙的成长过程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这里简介一下后两部作品的内容。《在人间》描绘阿廖沙11岁走向社会外出谋生的经历。他备受生活煎熬,做过各种工役,受尽欺凌、侮辱、愚弄、甚至毒打和陷害,体验了社会生活底层的艰辛,认识到人性的丑恶。不过,外婆的善良、厨师的正直、玛戈尔皇后的博学,又使他看到生活的光明面。同文物鉴定人、司炉工、木匠等人的交往也使他感到人性的多面与复杂。他酷爱书籍,利用一切机会读他所能碰到的书籍,为此吃了种种苦头。《我的大学》描写他在喀山时期的活动与成长经历。他16岁报着上大学的愿望来到喀山,但理想无法实现,喀山的贫民窟与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他无处栖身,与人共用一张床板。在码头、面包房、杂货店到处打工。后来,因接触大、中学生、秘密团体的成员及西伯利亚流放回来的革命者,思想发生变化。他阅读革命民主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着作,直至参加革命活动。在革命者的引导之下,摆脱了自杀的精神危机。喀山的4年使他在思想、学识、社会经验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
三、思想内容
1914年俄国作家梭罗古勃在《作家日记》中谈到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时写道:“我边读边感到遗憾。我不由得想起列夫·托尔斯泰那充满芬芳气息的童年。相反地这里却是打架,斗欧,鞭笞……简直是一种在心理上不可理解的施虐狂。”的确,整篇《童年》中所描绘的是一种浓厚的、色彩斑斓的、离奇的难以形容的生活。那段生活,仿佛是由一个善良而且极端诚实的天才美妙的天才讲出来一个悲惨的童话。在那种黑暗生活中,残酷的社事情太多了。
小孩子做错了一点事,要脱掉裤子挨打;父子兄弟间为了分家,吵架斗殴,甚至打得头破血流;外祖母毫无过失,也逃不了外祖父的拳打脚踢;米哈伊尔舅舅为了寻开心,用烧红的顶针捉弄老匠人格里戈里;母亲跪在地上请求继父不要在外面鬼混,继父却用他穿着靴子的脚狠狠地踢她的胸部;格里戈里为外公干了一辈子活,当他双目失明,丧失劳动能力时,却被赶出染坊,流浪街头乞食为生;外公不但残酷剥削工人,而且六亲不认,与老伴一起煮茶时,茶叶也要放在手心里细细数过,生怕自己吃了亏。最后,又把老伴与外孙赶出家门,让她们自谋生路。但尽管作品中描写了那么多目不忍睹的惨事与丑事,整部作品仍然象阳光透过云层一样放射出了乐观主义的思想光辉。主人公阿廖沙没有被艰辛、痛苦和屈辱的生活所压倒,他满怀信心,奋斗拼搏,冲破种种障碍与不幸,不断探索新生活,这种乐观主义精神使作品在思想内容上带上了积极的色彩。作者高尔基在《童年》中也一再说明:“每当我回忆起俄国令人压抑的龌龊野蛮的生活,我常常问自己:这种丑陋的行为有必要去写吗?我每次都怀着充分的信心回答自己:有必要!因为这就是活生生的丑陋的生活现实,这种现实目前还存在着。要改变这种现实,要从人们的记忆和心灵中,从我们沉重龌龊的生活中清除它的影响,就必须透彻地了解这种现实。”“我描写现实生活中的这种丑恶行为,还有一个比较积极的原因:虽然这些丑行令人恶心,使我们感到压抑;虽然它们扼杀了无数美好的灵魂,但俄罗斯人的心灵仍旧是那样健康、年轻,正在克服并且最终能够克服这种丑恶的行为。”“我们的生活是非常奇妙的。在我们的生活中,虽然有滋生各种无耻的败类的肥沃的土壤,但这种土壤终究会生长出卓越的、健康而且富有创造性的力量,生长出善良和人道的东西,它们不断激发我们建设光明的人道的新生活的不灭的希望。”这一方面表明了高尔基的美学原则:作家不必回避生活中的任何丑事,但目的是为唤醒人们的重视,从而彻底消灭它,并且坚信人类社会有一种真善美的自我调节机制。另一方面也表明高尔基写童年的悲惨经历,目的不是为了向人显示他是多么值的同情与可怜,也不仅仅是简单的回忆童年生活,而是用自己童年的亲身经历,告诉读者,无论环境多么恶劣,生活多么艰难。总有一些善良美好的人,只要怀着一颗向上的心,在龌龊的环境下也能培养出健康、正直的心灵。因此,我们说全书的思想内容表现上是积极向上而非颓废委靡的。
作品主要塑造了两大类人物形象,作者通过对这两大类人物的叙述表达了对他们的爱憎之情。两大类人物一类以外公为代表的自私残暴的人,一类是以外婆为代表的正直、善良的人。外公是阿廖沙十分讨厌的一个人,对他无论是外貌描写还是内心世界的刻化,总有作者辛辣的讽刺意味在里面。他矮小、干瘦,只有外婆的肩膀高,走起路来步子快而细,自私残忍,野蛮粗暴,动辄就打人骂人,哪怕遇上一点不如意的事情也要歇斯底里的发作。为了维护他那摇摇欲坠的小业主地位和分崩离析的家庭,他残酷的虐待工人伙计,甚至六亲不认,将替他劳动了一辈子的老匠人格里戈里赶出家门,共同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伴他也要她自谋生路。有钱时作威作福,独断专行。破产后更加贪婪吝啬,品格底下。物质上破产,精神上也完全垮掉。尽管在这个市侩气十足的人身上还有一点人性的闪光,如他年轻时候在伏尔加河当纤夫,经历了贫困和沉重的生活,是一个生活的斗士与勇士。当他给阿廖沙讲到那时的经历时,露出一种真诚而兴奋的表情。再如他叫阿廖沙识字也体现对阿廖沙的疼爱。但这一切并不能掩盖他整体人性上的残忍与自私。对于外公的种种恶劣行为,阿廖沙是非常讨厌的,尤其是外公无故殴打善良的外婆时,他无比愤怒,报复外公。这种厌恶、愤怒同样也存在于作者心中,通过对阿廖沙反抗外公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以外公为代表的那一类人的蔑视、厌恶、否定,也表达了作者对小市民阶层肮脏、龌龊不良品性的否定。与对外公那类人的厌恶相反,作者通过对外婆等人的回忆,表达了对以外婆为代表的劳动人民的热爱、崇敬之情。外婆善良慈祥,爱亲人,爱邻居,爱所有的人。她心甘情愿把生活中的一切压力都承担下来而毫无怨言。生活的困苦、丈夫的殴打、儿子的忤逆……都熄灭不了她内心深处的仁爱之光。她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与诗意的劳动妇女,她能歌善舞,善于讲形形色色的传说、童话、民间故事。她还是一个勇敢的人,作坊起火时,所有的人都惊慌失措,只有她冲进火海,抢出水桶大小的一桶硫酸盐。因此,尽管她有对恶势力顺从忍耐,对上帝盲目信仰的缺点,这并不影响她整体人性上的光辉。与外婆同类的人还有小伙子茨冈与房客“好事儿”。小伙子茨冈是个弃婴,被外婆收养,长大后就成了外公的雇工,他勤劳能干,力大无穷,虽然被外公与舅舅当成牛马使唤,仍很善良乐观。相对于小伙子茨冈来说,房客“好事儿”则是一个成年人,对生活有透彻的了解与感悟。他是祖国无数优秀人物中的一个,见识远大,教阿廖沙用心观察生活、发现生活,教他做任何事都要讲究技巧。这些人都是阿廖沙所喜欢与崇敬的,他们对阿廖沙人生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从正面唤起了阿廖沙对生活的热烈向往。这些人都不同程度的向阿廖沙敞开自己的心灵,帮助他了解到在生活中除丑事之外,还存在着健康与富有创造性的东西。作者在作品里写道:“在童年,我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蜂窝,一些普通、平凡的人们象蜜蜂一样,把自己的知识和关于生活的想法的蜜送到那里,每个人尽自己的力量慷慨大方的充实着我的心灵,这种蜜往往是肮脏而苦涩的,但这一切知识仍然是蜜。”因此,高尔基在作品中流露出对这些人的热爱、赞美之情,通过阿廖沙的与他们的交往热情讴歌了他们。
作品通过对阿廖沙童年经历的描写从侧面也暴露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当时的俄国社会处于19世纪70—90年代,正是俄国大革命的前夕,整个社会处于沙皇的统治之,下人民流离失所。偷窃在村民中已形成一种风气,已经不算是罪恶,而且对于半饥半饱的小市民来说差不多是唯一谋生的手段。儿童无钱上学,沦落街头,靠捡破烂为生。从广义上讲,也正是这种民不聊生的社会环境造成了阿廖沙的个人悲剧。
四、艺术特色
高尔基是俄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在创作中他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重视描写的真实性与细节的精确性等。1937年,高尔基在回答列宁格勒作家出版社关于他“利用什么样的材料(自传性的、书本的、观察和记录)”进行创作时说:“我主要用的是自传性的材料,但是我使自己站在事件目击者的立场,而避免作为当事人挺身而出,为的是不要防碍自己作为生活的讲述者。”《童年》这部作品就遵循了这样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通过对阿廖沙生活经历的客观描述,一方面写出了阿廖沙性格形成的过程,另一方面广泛地描绘了19世纪70、90年代俄国社会生活,揭露了沙俄专制制度的黑暗与罪恶,反映了小市民阶层的庸俗自私和空虚无聊。全篇特别鲜明地表现了两种力量的冲突:一方面是小市民的黑暗、残忍和野蛮的风习,另一方面是俄国人民优异的精神力量——心灵纯洁,意志坚强,同情弱者,热爱正义,富于幻想,向往光明、幸福与合理的生活,为其实现孜孜不倦地努力。所有这些内容的表现,都是通过客观的、冷静的现实主义描写、记叙来实现的,书中所描述的是一幅幅逼真的现实生活场景,人物的语言、行动、客观环境都与实际生活相符。这与他前期的一些浪漫主义作品如《海燕之歌》的创作手法是截然不同的。《海燕之歌》全篇扬溢着浪漫主义精神,为读者展示了一幅革命风暴到来前夕革命人民与反动势力英勇搏斗的壮丽图景: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雷声隆隆,愤怒的大海掀起巨浪冲向高空,同他们进行激烈的搏斗;飞翔着的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姿态大声呼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部作品与《童年》不同,作者没有如实的描写现实生活,而运用象征主义手法,通过对自然现象大气磅礴气势的夸张描写,抒发了强烈的主观感受。
《童年》中高尔基在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指导下,还成功地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残酷自私、阴险暴躁的外公、贪图钱财的舅舅、冷漠无情的母亲、善良慈祥的外婆、快乐能干的茨冈、勤劳能干的老匠人格里戈里、快活可爱的保姆叶夫根尼亚。这些人物的塑造中,外婆、外公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外婆的形象是俄国文学史上最鲜明、最富有诗意的妇女形象之一,她是伟大母亲的象征,也是俄国苦难生活的象征。她喜欢唱歌、讲故事、跳舞。她慈爱、善良、刚强,在十分嘈杂和混乱的情况下,也能把人们吸引到她的周围,为艰苦窒息的生活增添了一份欢乐的情调。书中高尔基通过她的外貌描写、语言、行动以及引用大量民间歌谣、童话、故事等各种形式对其形象进行全方面刻画。高尔基这样描述她的外貌:“外婆讲起话来像唱歌似的,特别动听,她说的每一句话都像一朵盛开的鲜花,温柔、鲜妍、清新,很容易
10. 《尼克索三部曲》主要讲了什么
《尼克索三部曲》是丹麦著名作家尼克索创作的。
尼克索自1893年左右开始写作,在60余年内发表了大量的政论、演说、诗歌、剧本和小说。他的早期作品基本上是批判和暴露现实的,并带有悲观主义和自然主义色彩。
尼克索最著名的作品是三部曲《征服者贝莱》、《蒂特——人的女儿》和《红色的莫尔顿》。这三部曲围绕着马克思主义者莫尔顿和机会主义者贝莱这两个中心人物的活动展开。第1部《征服者贝莱》包括4卷,第1卷《童年》和第2卷《学徒生活》以贝莱少年青年时代的生活为线索,描写丹麦城乡劳动者在70、80年代的贫困生活;第3卷《伟大的斗争》和第4卷《黎明》以贝莱成为工人领袖并蜕化为机会主义者的过程作线索,描写丹麦无产阶级在90年代的英勇的罢工斗争和此后机会主义思潮在丹麦的泛滥。
贝莱是农场雇工的儿子,父子同在偏远的半宗法式的小岛上给农场主放牛,生活艰难。以后,贝莱雄心勃勃地去到一个小城,幻想“征服世界”,做了鞋匠学徒。他在这里看到更多的穷人的悲惨遭遇,并结识了石匠的儿子莫尔顿。年少的莫尔顿严肃地思考穷人为什么会受苦的问题,使贝莱受到很大影响。成人以后,贝莱抱着新的希望前往首都哥本哈根做鞋匠,遭到把头的剥削,在莫尔顿的启发下,他开始认识到工人必须团结起来,于是重新整顿了瘫痪的鞋匠工会,和把头进行斗争,经过几次失败,终于打破了把头的控制。从此,贝莱在工人中有了威望,进而领导了首都5万工人的大罢工,迫使资产阶级让步,并承认工会的合法性。罢工胜利后,贝莱思想里固有的个人野心大大地滋长了。他得到了高官厚禄,害怕触怒资产阶级,主张通过建立合作社和争取议会多数等“合法途径”和平进入社会主义。在整个过程中,莫尔顿支持罢工,但是怀疑“合法”的途径,他继续寻找革命真理。
第3部《红色的莫尔顿》的情节紧接第一部,描写20世纪初年的丹麦社会状况。贝莱这时已成为社会民主党的领袖、内阁部长,生活舒适。他宣称,阶级斗争已经结束,丹麦立即可以和平进入社会主义。但是,他所创立的合作社运动彻底失败,工人中已经有一部分认清了贝莱的面目,开始探索革命的道路,也有一部分走上工团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邪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第二国际完全瓦解。贝莱和德国社会民主党勾结,用欺骗手段把丹麦工人送到德国军火工厂做工,为帝国主义效劳。莫尔顿这时已成为著名的无产阶级作家,他坚决反对阶级合作,主张发动革命的内战,以夺取政权。他进行宣传活动,在演讲中说:“用饥饿来杀人,由于肺结核而造成慢性的死亡,千百万人做着资本主义利润的牺牲品,所有这一切难道比战争好吗?”但是,由于丹麦还没有成立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的工人也没有组织起来,莫尔顿的革命主张不可能变成现实,他陷入深刻的苦闷。有一年莫尔顿在瑞典听说,列宁在齐美尔瓦尔德会议上把老资格的修正主义者驳得体无完肤。他庆幸俄国工人“撕掉了眼罩”,抛弃了欺骗他们的人。不久,十月革命成功,莫尔顿访问苏联,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成为成熟的无产阶级战士。
第2部《蒂特——人的女儿》,是第1部和第3部中间的独立的插曲。莫尔顿和贝莱的活动在这一部中退居为背景。尼克索通过穷苦的农妇蒂特从生到死的遭遇,广泛地描写了丹麦城乡劳动人民在所谓和平条件下的悲惨处境,他怀着崇敬的心情叙述了蒂特的勤劳善良的品德和对光明未来的向往。
尼克索的三部曲回顾了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的丹麦历史,生动地揭露了丹麦工人运动领导集团背叛工农群众,投靠资产阶级的丑恶面目,歌颂了丹麦无产阶级的优秀分子所代表的革命道路。
尼克索采用对比手法,深刻地揭示出机会主义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尖锐对立。全书通过上百个人物的遭遇,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忧患。例如,贝莱的父亲,老一代的农民拉赛幻想凭着辛勤的劳动创立家业,但他的劳动果实被地主所剥夺。这个一向安分守己的农民忍无可忍,愤怒地表示要把压迫穷人的官吏全部扼死。他晚年投靠自己的儿子贝莱,仍然没有着落,只好上街行乞,最后悲惨地饿死在一个阴暗的地下室里。人民的苦难历历在目,但机会主义者视而不见,竟然美化资本主义制度。吹嘘丹麦是一个“富人不多,穷人更少”的幸福国家。广大的工农群众开始懂得,穷人要争取自己的权利,“只有依靠自己的拳头”,而机会主义者却说,应该放弃阶级斗争,和有钱人合作,以便“和平地进入社会主义”。后来劳动人民逐步摆脱掉宿命论思想的束缚,忍受着巨大的牺牲,坚持长时期的罢工,在斗争中认识到自己的伟大力量。但是机会主义者却瓦解并出卖了工人运动,他们公然吸收资本家加入社会民主党,开除并迫害参加过斗争的老战士,把人民更深地投入帝国主义战争的灾难。三部曲清楚地表明,机会主义者的背叛使丹麦人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条历史教训是不能忘记的。
尼克索描写丹麦工人运动的挫折,突出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宝贵和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必要性。在当时,革命的客观条件接近成熟,无产阶级中的优秀分子已经识破机会主义者的本质,但苦于没有革命政党来加以领导。莫尔顿在艰苦的条件下进行探索。直到十月革命以后,才找到了30多年来梦寐以求的革命真理。
三部曲在社会运动的广阔背景上突出了莫尔顿和贝莱这两个代表不同路线的人物。莫尔顿的形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在第二国际机会主义泛滥期间的革命者的面貌。他年轻时就决定:他的理想不是要爬到上层阶级,而是永远站在劳动者的队伍中,争取本阶级的解放。他宁可遭到暂时的孤立,也不肯和机会主义者同流合污。德国社会民主党所派的代表,自称来自马克思主义的故乡,诱骗他放弃阶级斗争。他立即认出这个“兄弟党”的代表实际上是军事投机家和德国资本家的混合物。他坚定地站在最广大的劳动人民的立场上,认为有剥削就有反对剥削的斗争,谁要是认为阶级斗争已经熄灭,谁就是和剥削者站在一起。在莫尔顿活动的大部分时期内,丹麦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还没有成立,人们也还不知道列宁高举革命旗帜反对机会主义的斗争。在这困难的年代,莫尔顿逆流而进,坚持无产阶级的原则性,是一个光辉感人的革命者的形象。
贝莱从小抱着往上爬的野心,贪图眼前利益,每当面临重要的抉择,总是自然而然地倾向机会主义。莫尔顿揭露有钱人剥夺了穷人创造的财富,他却认为如果穷人“动手去夺回来,准不会有好处。”莫尔顿指出无产者应该团结,他却以为团结只是为了争取较好的劳动条件。在罢工处于僵持阶段,工人们饥寒交迫的时刻,他接受资产阶级的引诱,做了资本家的职员。后来他又骗取工人的信任,走上为资本家和军国主义者效劳的机会主义道路。
小说通过这两个人物发展道路的对比,为丹麦无产阶级指出了革命的方向。
围绕着莫尔顿的光辉形象,尼克索广泛展示了工农群众的劳动和斗争。他对群众中的小康思想和宿命论思想提出善意的批评,同时又描写了郁积在他们心头的愤怒和他们日益觉醒的革命愿望。第一部所写的罢工斗争是一曲宏伟的赞歌。罢工如燎原的烈火,各个行业的工人团结成为一股力量,高举共产国际的红旗向警察展开搏斗,使资产阶级心惊胆战。作者相信工人阶级一定能使自己得到解放。
尼克索在三部曲中还提出无产阶级应该对资产阶级文学采取正确的态度,不要受到它的腐蚀。他指明,当无产阶级没有力量为自己饥饿的孩子购买面包时,为什么要去欣赏把渺小的“自我”吹嘘为“辽阔的精神世界”的个人主义,欣赏那些描写烦恼苦闷的寄生虫或者宣扬“不以暴力抗恶”和“道德上的自我修养”的作品?尼克索正是以自己的创作为工农群众提供了新的精神食粮。
三部曲在思想上还存在一些缺点。作者虽然正确地指出机会主义者由于阶级意识不纯而背叛工农群众,但又否认他们是被资产阶级收买的走狗和代理人;他对贝莱早期组织合作社的活动也缺少有力的批判。关于莫尔顿早年空谈“人的神圣”、幻想把“仁爱之心重新扶上宝座”等等的描述,虽然客观上是反映了革命者所走过的曲折道路,但作者自己并没有完全和这些思想划清界限。在《蒂特——人的女儿》中,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影响还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