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视率造假的电视剧
⑴ 电视剧网络播放量和电视收视率间现“倒挂”现象,豆瓣的评分还可信吗
不知道有没有小伙伴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以往大家都会把豆瓣作为唯一的评分标准,基本上都是会以豆瓣的分数作为一个准则来判断这部剧是否好坏,但是有时候豆瓣的剧评分比较低,但是她的网络播放量和电视剧的收视率反而格外的好,这就让很多人不得不怀疑豆瓣的评分真的准吗?会不会是一些路人恶意刷负分呢?或者说到底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子不匹配的一个情况呢?
最后,小编想说,豆瓣的评分大部分的还是比较靠谱真实的,因为在这里,大部分都是路人,可以比较客观公正的去评价一部剧的好坏,大家可以自己去看看豆瓣的高分剧基本上都是名副其实的,觉得豆瓣评分不可信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引起争议比较大,粉丝量比较多的戏。也希望粉丝可以不带滤镜,正式这些戏,不怕演技差,就怕蒙蔽了双眼不进步。
⑵ 电视剧的收视率如何确定
一、收视率定义
收视率,指在一定时段内收看某一节目的人数(或家户数)占观众总人数(或总家户数)的百分比,即收视率=收看某一节目的人数(或家户数/观众总人数(或总家户数)。当然,除了节目的收视率,还有时段收视率等相关的统计指标。
二、收视率的采集和所需时间
目前采用的收视率数据采集方法有两种,即日记法和人员测量仪法。日记法是指通过由样本户中所有4岁及以上家庭成员填写日记卡来收集收视信息的方法。样本户中每一家庭成员都有各自的日记卡,要求他们把每天收看电视的情况(包括收看的频道和时间段)随时记录在自己的日记卡上。日记卡上所列的时间间隔为15分钟。每一张日记卡可记录一周的收视情况。
人员测量仪法是指利用“人员测量仪”来收集电视收视信息的方法,是目前国际上最新的收视调查手段。样本家庭的每个成员在手控器上都有自己的按钮,而且还留有客人的按钮。当家庭成员开始看电视时,必须先按一下手控器上代表自己的按钮,不看电视时,再按一下这个按钮。测量仪会把收看电视的所有信息以每分钟为时间段(甚至可以精确到秒)储存下来,然后通过电话线传送到总部的中心计算机(或通过掌上电脑入户取数据)。
收视率多久能够出来?有的是一周,有的是两周,有的是一天。刘燕南说,这主要取决于采用什么样的测量方法,如果采用日记法,因为要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最快需要一周,一般需要两周;如果采用人员测量仪法,因为电话线可以即时回传数据,因此能够做到隔一天就能够提供收视数据,只是人员测量仪成本比较高。 如果采用日记法,因为要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最快需要一周,一般需要两周,显然有一定的滞后性,而且在精确度方面也不容乐观;如果采用人员测量仪法,因为电话线可以即时回传数据,因此能够做到隔一天甚至更快的世间就能够提供收视数据,测量仪成本自然就比较高。
收视率,指在一定时段内收看某一节目的人数(或家户数)占观众总人数(或总家户数)的百分比,即收视率=收看某一节目的人数(或家户数/观众总人数(或总家户数)。当然,除了节目的收视率,还有时段收视率等相关的统计指标。
三、哪些因素影响收视率?
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公司的毕江燕则分析了影响电视剧收视率的五种因素:①地区因素。《刘老根》在东北的收视率高达22%,在南方却只有几个百分点。②季节因素。2002年的12个月中,前五个月平均收视率为3.66%,6月份是电视剧收视的低谷,只有2.82%。暑假收视率有了回升,并达到了全年的最高点3.85%。③时段因素。在收视上表现最好的则是19:00-20:00这个时段,收视率超过了5%,从这里可以看出,时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视剧的收视率。④频道因素。同一部电视剧在不同频道播出,它的收视率也不同。比如《橘子红了》在甘肃一套(省级频道)播出时收视率为13.97%,福建电视台电视剧频道(有线频道)播出时收视率为7.37%,中央八套(中央级频道)播出时收视率为7.29%。⑤播出轮次因素。同样在武汉地区播出的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第四部》,2002年10月份在武汉二套播出时收视率9.39%,而在11月份武汉四套播出时收视率不到4%。
四、收视率能衡量电视剧的质量吗?
刘燕南指出,收视分析中另一比较常见的现象,是将收视率高低与内容好坏简单挂钩。当收视率走高或走低时,便时常可以看到诸如“这是因为节目内容好(或不好)”之类的断言。一般来说,收视率与节目内容之间存在相互关系,后者对前者的变化通常具有很明显的影响作用,但这不是绝对的。刘燕南说,衡量一个节目或者电视剧的好坏,不能用收视率作为唯一标准,还应该有满意度的指标,“如果说收视率衡量的是量的因素,那满意度衡量的则是质的因素,而且是更重要的因素。”据介绍,有的电视剧收视率很高但满意度很低,甚至会出现大家都看一部电视剧但边看边骂的现象;有的电视剧收视率可能不是很高,但满意度很高,比如《雍正王朝》,“以前我们不重视收视率,而现在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惟收视率马首是瞻,这两种情形都不对。”
其次是收视率也有造假现象。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曾在“2002中国传播论坛—————中国电视剧传播学术研讨会”上痛斥假收视率的现象。他说自己所在的山东省一家电视台有一个栏目已经停播三个月了,但是收视调查公司根本不知道,依旧提供该栏目的收视率,而且收视率还高达30%。
个人看法,提高收视率的方法无非提高节目质量迎合大多数观众口味、再黄金时段播出、在收视率高的频道播出(比如中央台)、在好的季节播出(比如寒暑假自然收视率会高)、收视率造假(不可取)
⑶ 演到一半被下架的电视剧有哪些
据说看剧有一个不成文的鄙视链:看英剧的瞧不起看美剧的,看美剧的瞧不起看日剧的,看日剧的瞧不起看韩剧的,看韩剧的瞧不起看国产剧的。
这个说法大概也是观众们无聊拿出来调侃的,但是也说明大家对喜欢的剧还是很支持的,我个人认为喜欢看什么剧都好,只要这过程是愉悦的,开心的就行了。
最怕的就是一部剧你正看的high着呢,结果被砍掉了,这种真的是超级心痛,后面的剧情会如何发展呀,那个角色会怎么样呀,你永远也不可能知道了,抓心挠肺的痒啊,坐立不安又无可奈何。
来说一说我喜欢的被砍掉的剧吧。
1.《超感猎杀》
这部剧听名字不像是一部好看的剧,但是一打开就会被深深的吸引住,剧情设定非常棒,主角也比较多,但是在镜头到每一个故事多时候都很精彩。
剧中台词也非常经典:
“我见过无数死亡,数不尽的痛苦和折磨。可我也见过无数的生命,无数的美好和奇迹。我们能活多少年,并不重要。我们的生命无非是无数的瞬间组成。我们永远无法得知他们会出现在何时何处,但这些瞬间会伴我们一生,在灵魂印上永恒的标记”
看剧的过程除了爽,还有思考,不乏为一部好剧,但也惨遭被砍。
电视剧被砍或者说被下架有很多原因,这些都是我们作为观众无能为力的事情,只是希望,好的剧越来越多,这样我们就不会对下架的剧那么耿耿于怀了。
⑷ 收视率大面积造假,谁是幕后操控者
编者收视率被称为电视节目、广播节目和广告交易的“通用货币”。其背后版应该遵循客观、准权确、科学的规律,然而,中国的收视率市场出现了异常。
通过人为操控收视率这种“通用货币”,便可直接影响电视剧的身价和排期、电视台的收益、广告商的利润,进而影响整个电视剧产业。这种操控正在现实中发生,甚至逐渐演变出地下利益市场。
这一地下网络每年从电视剧产业市场中分羹40多亿元,被称为行业中除制作方、电视台、广告商之外的潜在“第四方”,影响了电视台播出的诸多电视剧以及中国排名前列的卫视频道。
当买卖收视率成为行业潜规则,即便是制作精良、艺术精湛的作品,也必须千方百计不惜高价购买假收视率数据,以保障达到电视台要求的播出标准,逃脱停播、降价的命运。而收视率作假抬高了制作成本,长此以往,国产电视剧的质量必定受其影响,整个行业笼罩于“用心用力去做戏,不如花钱买收视率”的阴云之中。
一个怪圈就此形成:广告主投放广告时要求电视台保障收视率——电视台采购电视剧时则要求制作方购买收视率——制作方因增加收视率购买成本反过来向电视台要高价——电视台则抬高广告价格。
其中,无论是广告主,还是电视台、制作方,均成为收视率作假的受害者。
⑸ 你觉得哪部热播电视剧收视率造假最严重
只想知道他们造假的怎么造的,如果有造假的,那也请一些观众不要做帮凶,还娱乐圈一片干净和正能量
⑹ 电视剧花几千万买收视率 唯造假公司获利是怎么回事
最近几年,假票房、假收视率、假点击量等一再被媒体披露。
⑺ 在中国,为什么烂电视剧的收视率都很高
答案很简单,因为中国人多。所以什么样的人都有,喜欢什么口味的都有。因着中国人口基数巨大,所以有很多人为那些烂片买单。
现在的中国电影为什么拍不出好片。是技术不行,还是演员不行呢?我觉得都不是,是观众不行。因为无论电影拍得有多差,总是会有人跑去电影院看。所以更多的电影制作人想着,既然好片烂片都有人看,为什么不节约成本呢。所以中国电影业,想出一个好片太难了。为什么吴京的战狼可以卖五十亿。答案是中国电影实在是烂片当道了,所以偶尔出一个还过得去的,自然会火爆起来。相信经过战狼热以后,很多的电影制作人会有一些反思吧。因为国人也并不是傻子,出现好片还是会更多人愿意去看的。
苹果8前两天发布会的时候,说了一句话,他说中国是我们庞大的市场,所以我们很在意中国市场。我听完了以后,心里莫名的难受了一下。我觉得这不是在夸奖中国。好像是在讽刺一样。就因为中国人多,所以各大商家争抢着想做中国的市场。因为中国人多,所以中国的钱是好赚的。我觉得这是国人的一个悲哀。
电影行业是这样,销售行业也是这样。同样的电视剧收视率高也是一个道理。因着人口基数,你不看还会有别人去看。你不买单,还有别人买单。可能你觉得是烂片,但别人很无聊啊。所以有太多的人会愿意去为这些烂制作买单。
⑻ 电视剧的收视率是如何统计出来的
以下来自互联网的资料也许能帮助你理解这一问题,不过其实统计的方法会随科技的进步和通信信道的改用,新的更好的方法又会出现,但相对稳定的是统计本身。
=================================================
节目收视率简易算法:
样本人数中收看该节目人数÷样本人数×100/100
范例:担任观众的学童共30人(样本人数),第一时段选择看「**电视台」节目的有8人(样本人数中收看该节目人数),则该台该节目收视率为:8÷30×100/100=26.7%。
================================================
按照《广播电视词典》的解释:收视率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收看某一节目的人数(或家户数)占观众总人数(或总家户数)的百分比,即收视率=收看某一节目的人数(或家户数)/观众总人数(或总家户数)。收视率分为家庭收视率和个人收视率,一般而言,家庭收视率大于个人收视率。北京广播学院教授、电视传播研究所副所长刘燕南说,目前业内以人数而不是家户数为统计标准的做法更加普遍一些,刘燕南所著的《电视收视率解析———调查、分析与应用》是国内系统研究收视率的第一本专著。
■收视率是如何产生的?
目前采用的收视率数据采集方法有两种,即日记法和人员测量仪法。日记法是指通过由样本户中所有4岁及以上家庭成员填写日记卡来收集收视信息的方法。样本户中每一家庭成员都有各自的日记卡,要求他们把每天收看电视的情况(包括收看的频道和时间段)随时记录在自己的日记卡上。日记卡上所列的时间间隔为15分钟。每一张日记卡可记录一周的收视情况。
人员测量仪法是指利用“人员测量仪”来收集电视收视信息的方法,是目前国际上最新的收视调查手段。样本家庭的每个成员在手控器上都有自己的按钮,而且还留有客人的按钮。当家庭成员开始看电视时,必须先按一下手控器上代表自己的按钮,不看电视时,再按一下这个按钮。测量仪会把收看电视的所有信息以每分钟为时间段(甚至可以精确到秒)储存下来,然后通过电话线传送到总部的中心计算机\(或通过掌上电脑入户取数据\)。
收视率多久能够出来?有的是一周,有的是两周,有的是一天。刘燕南说,这主要取决于采用什么样的测量方法,如果采用日记法,因为要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最快需要一周,一般需要两周;如果采用人员测量仪法,因为电话线可以即时回传数据,因此能够做到隔一天就能够提供收视数据,只是人员测量仪成本比较高。
■电视剧收视率能否和《新闻联播》比较?
如今,越来越多的电视剧在提供收视率时采用这样的提法:某一部电视剧的收视率仅次于《新闻联播》,这种比较方法是否具有科学性?
刘燕南认为,两者没有可比性,首先电视剧和《新闻联播》不在同一个播出时段;其次,两者面临的不是同一个市场,《新闻联播》面向全国,而更多的电视剧是区域性的,面向一个省或者一个城市,“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提法,主要是在大家的印象中《新闻联播》的收视率很高,想以此来证明该电视剧的收视率很高,但最好不要做这样的比较。”其次,刘燕南介绍,在某些地方,一部电视剧的收视率可能高于《新闻联播》,比如《还珠格格》在某些地方的收视率达到60%,因为《新闻联播》是面向全国的,统计的基数太大。
那应该拿什么数据作为某一部电视剧收视率的比较标准呢?刘燕南说,业内一般都是以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所播电视剧的收视率作为比较的标准,或者以某一部有代表性的、曾经创造过收视神话的电视剧作为衡量标准。
■收视率能衡量电视剧的质量吗?
刘燕南指出,收视分析中另一比较常见的现象,是将收视率高低与内容好坏简单挂钩。当收视率走高或走低时,便时常可以看到诸如“这是因为节目内容好(或不好)”之类的断言。一般来说,收视率与节目内容之间存在相互关系,后者对前者的变化通常具有很明显的影响作用,但这不是绝对的。刘燕南说,衡量一个节目或者电视剧的好坏,不能用收视率作为唯一标准,还应该有满意度的指标,“如果说收视率衡量的是量的因素,那满意度衡量的则是质的因素,而且是更重要的因素。”据介绍,有的电视剧收视率很高但满意度很低,甚至会出现大家都看一部电视剧但边看边骂的现象;有的电视剧收视率可能不是很高,但满意度很高,比如《雍正王朝》,“以前我们不重视收视率,而现在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惟收视率马首是瞻,这两种情形都不对。”
其次是收视率也有造假现象。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曾在“2002中国传播论坛—————中国电视剧传播学术研讨会”上痛斥假收视率的现象。他说自己所在的山东省一家电视台有一个栏目已经停播三个月了,但是收视调查公司根本不知道,依旧提供该栏目的收视率,而且收视率还高达30%。
■央视索福瑞和AC尼尔森提供的收视率为何不一样?
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公司和AC尼尔森公司是中国目前最主要的两家收视率调查公司。据业内人士分析,在电视收视率市场上,央视—索福瑞占据了全国85%左右的市场份额,AC尼尔森公司占据10%左右,另外两家比较大的公司是AC尼尔森媒介研究和上海的广播电视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业内人士经常会有这样的印象,即使是同一地区同一时段同一部电视剧,AC尼尔森和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提供的收视率数据并不相同,有时还相差挺大。比如央视一套播出的《浪漫的事》,尼尔森的平均收视率是7%,而央视—索福瑞则为6%;又如2000年1月1日到9月23日杭州地区《新闻联播》的平均收视率,央视—索福瑞提供的数据是22.1%,AC尼尔森为4.6%。究竟哪一个数据更加准确呢?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调查公司来说,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主要是因为测量手段不一样造成的:日记法和仪器测量法的结果肯定会有差异,应该说仪器测量法更准确一些,日记法往往是通过事后回忆来填写的,因此误差会大一些,而人员测量仪数据可以精确到1分钟,这样得到的收视率就会低很多。此外,由于样本户数不同、采用的计算体系不一样等,也会造成收视率不一样,“一般来说,虽然数字不一样,但趋势应该是一致的,否则用户就会糊涂了。”
■哪些因素影响收视率?
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公司的毕江燕则分析了影响电视剧收视率的五种因素:①地区因素。《刘老根》在东北的收视率高达22%,在南方却只有几个百分点。②季节因素。2002年的12个月中,前五个月平均收视率为3.66%,6月份是电视剧收视的低谷,只有2.82%。暑假收视率有了回升,并达到了全年的最高点3.85%。③时段因素。在收视上表现最好的则是19:00-20:00这个时段,收视率超过了5%,从这里可以看出,时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视剧的收视率。④频道因素。同一部电视剧在不同频道播出,它的收视率也不同。比如《橘子红了》在甘肃一套(省级频道)播出时收视率为13.97%,福建电视台电视剧频道(有线频道)播出时收视率为7.37%,中央八套(中央级频道)播出时收视率为7.29%。⑤播出轮次因素。同样在武汉地区播出的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第四部》,2002年10月份在武汉二套播出时收视率9.39%,而在11月份武汉四套播出时收视率不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