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宣传预告 » 稗畦续集

稗畦续集

发布时间: 2021-02-17 02:43:35

1. 洪这个姓的由来传说也要。

洪姓
一.姓氏渊源:
1、源于姜姓,出自上古炎帝神农氏之后,共工的后代。
据史籍《元和姓纂》及《尚书》等记载,共工从黄帝时起就担任了治理天下水利的官职,被人们尊为水神。颛顼帝时,共工起兵争天下,后失败,因避仇改洪氏。
传说共工在失败后,一怒之下一头撞倒了西北方支撑天地的不周山,因此被逐出中原,共工氏为了不让自己的后代子孙忘记自己是水神,因此在自己名字“共”的旁边加上三点水,留给后世子孙为氏,因此其后裔称洪氏。
2、源于地名,出自古代共国之子民,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西周时期有一个共国(今河南辉县),子孙以国名为氏,后加“水“字偏旁成洪。
3、源于姬姓,出自轩辕氏黄帝的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路史》记载,相传帝鸿(即轩辕氏)之后有洪氏。
4、源于地名,出自古代洪洞国之子民,属于以国名为氏。
上古周朝时期有一个扬侯国,因其建都于洪洞,后又称为洪洞国(今山西洪洞),子孙以国名第一个字为氏。
5、源于改姓,属于避讳改姓为氏。
南北朝时期,北魏献文帝名拓跋弘,孝文帝名元宏,当时北方的宏(弘)氏为避讳改为谐音汉字“洪”氏。
据史籍《百家姓考略》记载,豫章(今江西南昌)宏姓、常州(今江苏常州)弘姓为避唐高宗太子、唐明皇名李弘之讳而改谐音字“洪”氏。
据史籍《姓源韵谱》记载,五代时期刘弘昌、刘弘果为避宋太祖之父名讳而改谐音字“洪”氏。
6、源于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清朝时期满洲八旗姓爱新觉罗氏、洪佳氏、宏义氏等,后代全部或部分改汉字单姓“洪”。
裕固族克孜勒氏,改汉字单姓“洪”。
清朝时期高丽人有洪姓,凡四派,出南大门、得州、易州、开城府等地。
今满族、朝鲜族、蒙古族、壮族、土家族等民族均有此姓。
二、得姓始祖:共工。
上古炎帝的后裔,黄帝时任水官。史书云:“共工,人面,蛇身,朱发。”是把共工神化的一种描绘。其活动中心应在黄河中游,近伊、洛流域。据古史记载,他曾与颛顼争为帝,怒而撞不周之山,使支持天的柱子被撞断,地的四角也裂开,所有这些神话般的描绘都是在说明炎黄两系争权斗争的激烈。为了怀念这位先人,遂有共姓。后因避仇,又因共工有水德,成洪氏,尊共工为洪氏的得姓始祖。
三、迁徙分布:
上古时期的共工,于四千二百年前被虞舜流放到幽州。洪氏形成后,直至汉朝,主要是在其发祥地今河北、河南、辽宁一带发展繁衍。
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三国东吴庐江(今安徽庐州)太守洪矩是宣城人,唐朝有“清河丞洪孝昌,代居舒州(今安徽舒城),状称矩后……”由此可见,三国时期洪氏已有徙居安徽者。唐高宗总章年间,河南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随从陈氏父子戍闽的中原将士两次共约七千余人、六十四姓,其中有洪氏落籍福建,这当是洪氏最早入闽者。唐玄宗时,豫章宏姓为避讳改姓洪,加之唐末世居徽州婺源(今安徽婺源)黄荆墩的洪氏为避战乱行徙于饶州乐平(今江西饶州)之东,凡七百余家,世代读书耕桑,逐渐昌盛为洪氏豫章郡望。在史籍《姓氏考略》中说洪氏“望出敦煌、豫章、宣城”。望即郡望或地望,指魏晋至隋唐时每郡显贵的家族。这说明唐朝及其以前,洪氏不仅称盛于安徽、江西,而且甘肃还有一支比较兴旺。常州洪氏由洪察而改,其子洪子舆、孙洪经纶皆显贵于当朝,并沿袭洪氏未改。
隋唐以后,洪氏称盛于皖、赣一带。
北宋初期,江西乐平的一支洪氏入迁福建宁化,后又派分出两支,一迁广东海阳汤田,旋迁嘉应州;一迁丰顺布心,再迁梅县石坑玉坪(奉洪贵生为开派祖)。
明朝初期,山西洪氏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陕西、湖北、江苏等地。
清朝时期,南方各省、台湾省、北方各省含甘肃、新疆等地皆有洪氏人居住。
如今,洪氏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江苏、浙江等省为多,上述两省之洪氏约占全国汉族洪氏人口的26%。
洪氏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零七位的姓氏,人口约二百五十六万余,占全国人口的0.16%。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敦煌郡:汉武帝元鼎六年置,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
宣城郡:晋时置郡。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定城)。
豫章郡:汉朝将秦朝的九江郡改为豫章郡。其时辖地在今江西省南昌、九江一带。
2.堂号:
平山堂:以望立堂。
敦煌堂:以望立堂。
双忠堂:源自宋朝洪皓,他是鄱阳人(今江西乐平)。著名宋朝大臣、词人。宋政和年间进士。他以礼部侍郎的身份出使金国。金人扣留了他,他坚不屈服。在被扣押的十五年中,他经常暗自派人向宋朝廷汇报金国的情况,人们把他比作苏武。他的儿子洪迈,又以翰林学士的身份出使金国,金人强迫他称“陪臣”(诸侯的大夫朝见天子,自称陪臣 ),他坚决拒绝,因此也被金人拘留。他们父子都为了祖国恪尽忠诚,人称“父子双忠”。
三瑞堂:源自洪皓,他在公元1115年登进士,状元及第,中进士后任海宁主簿时,蠲免赋税,抚恤贫民,县中的荷、桃、竹都成连理,便命名自己的住房为“三瑞堂”。
义居堂:资料有待补充。
招隐堂:资料有待补充。
积德堂:资料有待补充。
听彝堂:资料有待补充。
务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怀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敦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本立堂:资料有待补充。
楚宝堂:资料有待补充。
永锡堂:资料有待补充。
和顺堂:资料有待补充。
敬爱堂:资料有待补充。
洪福堂:资料有待补充。
著存堂:资料有待补充。
五、历史名人
洪子舆:(生卒年待考),江苏常州人。著名唐朝大臣。
唐睿宗执政时期官至侍御史。
洪觉范:(生卒年待考),新昌人。著名宋朝文士。
以其书而出奇,同县人邹元佐以其命而出奇,彭渊材以其音乐而出奇,人称新昌三奇。
洪兴祖:(公元1090~1155),字庆善;丹阳人。著名宋朝学者。
与孔端明、张炳、周林同时被召赴翰林院考试,名列第一,官秘书省正字。
洪 皓:(生卒年待考),字光弼;鄱阳人(今江西乐平)。著名宋朝大臣、词人。
宋政和年间进士。曾以礼部尚书之职出使金国,被扣十五年才被放回,有宋之苏武之美誉。
公元1115年登进士,状元及第,但一生仕途坎坷。他中进士后任海宁主簿时,蠲免赋税,抚恤贫民,县中的荷、桃、竹都成连理,便命名自己的住房为“三瑞堂”。
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以徽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出使金国,羁留十五年,流放冷山(今黑龙江),艰苦备尝,威武不屈,最后遇赦归宋。宋高宗赵构称赞他:“卿忠贯日月,志不忘君,虽苏武不能过。”
后与秦桧不和,被放于英山、袁州,最后在南雄州(今海南海口)病逝,终年六十八岁,谥号“忠宣”。
他学识渊博,工诗词,著有《帝王通要》、《鄱阳集》、《鄱阳词》;另著有《松漠纪闻》,是贬居时追忆在金的见闻而成的书。
洪 适:(生卒年待考),字景伯,晚年自称盘洲老人;鄱阳人。著名南宋学者、金石学家。
工文词,与两个弟弟洪遵、洪迈先后考中词科,并称“三洪”。
历官通判、知州、户部郎中,宋孝宗时升司农少卿、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兼枢密使。好收藏金石拓本,并以此为根据订正史传的讹误。考核较精,著有《隶释》、《隶续》及《盘洲集》。
洪 迈:(生卒年待考),著名南宋大臣、史学家。
洪适三弟。亦举博学鸿词科,累迁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翰林学士、龙图阁学士、端明殿学士。有《野处类藁》、《容斋随笔》、《夷坚志》等。二哥洪遵乃钱币学家,著有《泉志》。
洪 炎:(生卒年待考),黄庭坚外甥;江西南昌人。著名南宋诗人。
进士出身,累官至秘书少监。诗属江西派,有《西渡集》。
洪 茂:(公元1171~1227年),字季松,号青田;原江西省饶州(今江西上饶)鄱阳籍。著名宋朝官吏,福建洪氏始祖。
登宋嘉太辛西秋(公元1201年)乡榜第三名,授福建南剑少府转沙县尉,逝世于官任上。
洪茂逝世后第三年,其子洪原携家眷从沙县城关迁来夏茂水南开基,后移居夏茂水北七姑台。其后裔分迁四川江油县、福州洪山桥、沙县南坑仔(今福建三明沙县南霞乡)松树坑、夏茂洪厝窠自然村(建国后移居松林村岭尾自然村)。夏茂洪氏至今传历三十五代。
洪咨夔:(生卒年待考),字舜俞,号平斋;临安於潜人(今浙江临安)。著名南宋大臣、词人。
嘉定进士,历任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后加端明殿学士。词学苏、辛,以淡雅见长。有《平斋词》、《平斋文集》、《春秋说》。
洪兴祖:(生卒年待考),字庆善;丹阳人。著名南宋学者。
宋绍兴年间受召到翰林院参加考试,宋高宗将他拔为第一,官秘书省正字。著有《老庄本旨》、《周易通义》、《楚辞补注及考异》。銮坡,指翰林院。
洪 升:(生卒年待考),字方思,号稗畦;钱塘人(今浙江杭州)。著名清朝剧作家、诗人。
杂剧代表作为《长生殿》,现存还有《四婵娟》。另有诗集《稗畦集》、《稗畦续集》、《啸月楼集》。
许多人都知道洪升是钱塘人(今浙江杭州),但鲜为人知的是,自南宋名相洪皓起,洪升的祖上洪氏家族就开始在西溪定居。据考证,昔日,西溪五常洪家塘有洪氏宗祠。明清时期,西溪洪氏一度成为杭州四大家族之一。尽管洪升生平并没有留下很多与西溪直接有关的作品,但他的确是从西溪走出来的著名戏曲作家。
洪 仁:(生卒年待考),洪秀全族弟。著名太平天国后期重要领导人之一。
1858年辗转到天京后,被封为干王,总理朝政。他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并写出《资政新篇》,主张向西方学习。天京沦陷后,辅佐幼主,以图恢复。后被俘于江西石城,不屈被杀。
洪亮吉:(公元1746~1809年),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又号更生居士,阳湖人(今江苏常州)。著名清朝史学家、经学家、文学家。
清乾隆年间进士,任翰林院编修、贵州学政。一生著述颇丰,尤精于史学与地理沿革。有《春秋左传训诂》、《补三国晋书地理志》、《洪北江全集》等。
洪亮吉:(生卒年待考),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江苏阳湖人。著名清朝学者、文学家。
洪亮吉是清乾隆年间进士,官至编修。
清嘉庆年间,因批评朝政遣戍伊犁,赦还后改号更生居士。
他精通经史、音韵训诂及地理学;经济思想方面,提出了人口繁殖与粮食生产不相适应的问题。
工诗文,骈文作品受当时称誉。著有《春秋左传诂》、《洪北江全集》。
他幼年丧父,靠教书奉养母亲,母亲去世时,他又不在家,曾绘《机声灯影图》,来怀念母亲。
洪 钧:(生卒年待考),江苏吴县人。著名清朝末期外交官。
清同治年间中状元,历任提督江西学政、翰林院侍读学士等职。后出使俄、德、荷、奥诸国,官至兵部左侍郎。著有《元史译文证补》。著名交际花赛金花即为其妾。
洪秀全:(生卒年待考),清朝人。著名太平天国首领。
1843年创立了农民革命组织“拜上帝会”,自称是“天帝“次子。著有《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等。公元1851年,在广西桂县与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洪秀全称天王。
太平天国十四年,洪秀全病逝,不久,天京陷落,起义失败。
洪学智:(公元1913~今),河南商城双河乡人(今安徽金寨)。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上将。
1929年3月参加商城县游击队任队长,5月率游击队参加商南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三师第八团班长、排长、红四方面军第十师第二十九团连长、营政治委员,第二七四团政治处主任,红三十一军第九十三师政治部主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反“围剿”作战和开辟川陕革命根据地斗争。1935年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1936年在甘孜地区迎接红二、六军团后,第二次北上,同年10月与红一、二方面军在会宁会师。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大队第一支队支队长、副大队长,中国人民军政大学第四团团长,抗大第五分校副校长,苏北盐阜军区司令员,新四军第三师参谋长、副师长。参加了开辟巩固发展苏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
解放战争时期,任辽西军区副司令员,黑龙江军区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三军军长。参加了著名的四平保卫战、辽沈、平津、渡江战役和进军中南的湘赣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十五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50年3月参与指挥海南岛登陆战役和解放万山群岛的作战。同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后方勤务司令部司令员,参与组织指挥第一至第五次战役,以及反绞杀战、反细菌战。并主持领导志愿军的后方勤务工作。1954年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部长,国务院国防工办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是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1985年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被增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同年9月14日根据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署的命令再次被授予上将军衔。著有《抗美援朝战争回忆录》等。
洪 水:(公元1906~1956年),原名武元博、武元伯、阮山,又名李英嗣;越南河内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洪士奇:(公元1904~1982年),湖南宁乡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炮兵学校校长。
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历任军职。
抗战时期,任炮兵重榴炮第十四团团长、炮兵学校学生总队总队长、炮兵第七旅旅长、炮兵第一旅旅长、陆军第九十九师师长等。
抗战胜利后,任联勤总部兵工署外勤司司长、炮兵学校校长等职。
1949年底逃往台湾,任台湾省高雄要塞司令兼高雄港口司令、台湾省“国防部“兵工署署长、陆军供应部副司令等。
1982年10月19日在台湾逝世。
洪少虎:(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少将,广东省武警总队总队长。1996年晋升。
洪 行:(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第二军新编三十九师师长。
洪振洛:(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三军参谋本部计划参谋次长室次长。
洪文学:(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空军少将,空军作战司令部政治作战部主任。
洪显成:(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浙江省保安副司令。
洪廷举:(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国防部”中正预校校长。
洪中旭:(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海军少将,台湾省海军副总司令。

2. 清代著名曲子及其作家

在清代戏曲创作者中,有两位著名戏曲作家,时称“南洪北孔”,其中的“北孔”是孔尚任,那么“南洪”是洪升(升)。

1.孔尚任
孔尚任(1648~1718年),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随园诗话》所载为东堂),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三代孙,清初诗人、戏曲作家,继承了儒家的思想传统与学术,自幼即留意礼、乐、兵、农等学问,还考证过乐律,为以后的戏曲创作打下了音乐知识基础。世人将他与《长生殿》作者洪升并论,称“南洪北孔”。

作品:《桃花扇》,他的作品还有和顾采合著的《小忽雷》传奇及诗文集(湖海集》、《岸堂文集》、《长留集》等,均传世。

2.洪升
洪升(1645年~1704年),清代戏曲作家、诗人。字昉思,号稗畦,又号稗村、南屏樵者。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生于世宦之家,康熙七年(1668年)北京国子监肄业,二十年均科举不第,白衣终身。代表作《长生殿》历经十年,三易其稿,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问世后引起社会轰动。次年因在孝懿皇后忌日演出《长生殿》,而被劾下狱,革去太学生籍,后离开北京返乡。晚年归钱塘,生活穷困潦倒。康熙四十三年,曹寅在南京排演全本《长生殿》,洪升应邀前去观赏,事后在返回杭州途中,于乌镇酒醉后失足落水而死。洪升与孔尚任并称“南洪北孔”。

作品:洪升的著作现存6种:《诗骚韵注》(残缺),诗集《稗畦集》、《稗畦续集》、《啸月楼集》;杂剧《四婵娟》、传奇《长生殿》。词曲散见他书。其他戏剧作品,如《沉香亭》、《舞霓裳》、《回文锦》、《回龙记》、《闹高唐》、《锦绣图》、《长虹桥》、《天涯泪》、《节孝坊》等均已失传。

若解决了你的问题,请采纳一下,谢谢

3. 清朝戏剧最有影响的是哪两个

在清代戏曲创作者中,有两位著名戏曲作家,时称“南洪北孔”,其中的“北孔”是孔尚任,那么“南洪”是洪升(升)。

1.孔尚任

孔尚任(1648~1718年),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随园诗话》所载为东堂),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三代孙,清初诗人、戏曲作家,继承了儒家的思想传统与学术,自幼即留意礼、乐、兵、农等学问,还考证过乐律,为以后的戏曲创作打下了音乐知识基础。世人将他与《长生殿》作者洪升并论,称“南洪北孔”。

作品:《桃花扇》,他的作品还有和顾采合著的《小忽雷》传奇及诗文集(湖海集》、《岸堂文集》、《长留集》等,均传世。

2.洪升

洪升(1645年~1704年),清代戏曲作家、诗人。字昉思,号稗畦,又号稗村、南屏樵者。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生于世宦之家,康熙七年(1668年)北京国子监肄业,二十年均科举不第,白衣终身。代表作《长生殿》历经十年,三易其稿,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问世后引起社会轰动。次年因在孝懿皇后忌日演出《长生殿》,而被劾下狱,革去太学生籍,后离开北京返乡。晚年归钱塘,生活穷困潦倒。康熙四十三年,曹寅在南京排演全本《长生殿》,洪升应邀前去观赏,事后在返回杭州途中,于乌镇酒醉后失足落水而死。洪升与孔尚任并称“南洪北孔”。

作品:洪升的著作现存6种:《诗骚韵注》(残缺),诗集《稗畦集》、《稗畦续集》、《啸月楼集》;杂剧《四婵娟》、传奇《长生殿》。词曲散见他书。其他戏剧作品,如《沉香亭》、《舞霓裳》、《回文锦》、《回龙记》、《闹高唐》、《锦绣图》、《长虹桥》、《天涯泪》、《节孝坊》等均已失传。

4. 洪姓的名人,急!

家族名人

洪秀全:清朝人。1843年创立了农民革命组织"拜上帝会",自称是"天帝"次子。著有《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等。1851年,在广西桂县与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洪秀全称天王。太平天国十四年,洪秀全病逝,不久,天京陷落,起义失败。

洪觉范

宋代新昌人。以其书而出奇,同县人邹元佐以其命而出奇,彭渊材以其音乐而出奇,人称新昌三奇。

洪兴祖

南宋丹阳人。公元1090-1155年,字庆善。与孔端明、张炳、周林同时被召赴翰林院考试,名列第一,官秘书省正字。

洪适

南宋鄱阳人。字景伯。与其弟遵、迈先后考中词科,从此三洪文章名满天下。

洪皓

南宋鄱阳人。公元1088-1115年,字光弼。曾出使金国,被扣十五年,始终不屈,时人将其与苏武相比。初官宁海主簿,代行县令事,减赋税,抚恤贫民,深得人心。

洪亮吉

清代江苏阳湖人。公元1746-1809年,字君直。进士出身,官编修。精研经史、音韵及舆地学,诗文亦佳,著作颇丰。幼丧父,靠教书养母。曾绘《机声灯影图》,怀念母亲的辛劳与教诲。

洪咨夔:南宋诗人。嘉定进士,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

洪 皓: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宋代大臣、词人。政和进士。曾以礼部尚书之职出使金国,被扣十五年才被放回,有宋之苏武之美誉。后因与秦桧不合,被贬。他学识渊博,著有《帝王通要》、《松漠纪闻》、《鄱阳集》、《鄱阳词》。
洪 适:宋代名医。洪皓之子,少时聪慧。与弟洪遵、洪迈同中博学宏词科,时称"三洪"。以文章著称于时,好收藏金石拓本,并以据订正史传的讹误。
洪 迈:南宋大臣、史学家。洪适三弟。亦举博学鸿词科,累迁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翰林学士、龙图阁学士、端明殿学士。有《野处类藁》、《容斋随笔》、《夷坚志》等。二哥洪遵乃钱币学家,有《泉志》。
洪 炎:南昌人,黄庭坚外甥,南宋诗人。进士出身,累官至秘书少监。诗属江西派,有《西渡集》。
洪 升:字方思,号稗畦。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朝剧作家、诗人。杂剧代表作为《长生殿》,现存还有《四婵娟》。另有诗集《稗畦集》、《稗畦续集》、《啸月楼集》。
洪 仁:洪秀全族弟。太平天国后期重要领导人之一。1858年辗转到天京后,被封为干王,总理朝政。他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并写出《资政新篇》,主张向西方学习。天京沦陷后,辅佐幼主,以图恢复。后被俘于江西石城,不屈被杀。
洪 钧:江苏省吴县人,清末外交官。同治年间中状元,历任提督江西学政、翰林院侍读学士等职。后出使俄、德、荷、奥诸国,官至兵部左侍郎。著有《元史译文证补》。著名交际花赛金花即为其妾。

5. 洪A的成就有什么

洪A,(1645~1704)中国戏曲作家。字防思,号稗畦,浙江钱塘人。出身没落世家,做过20年国子内监生。作有传奇《长生殿》。容当时与孔尚任有“南洪北孔”之称。康熙二十八年(1689)演出此剧,适逢佟皇后丧葬期间,触犯禁忌,洪与在场观剧友好与演员都受到迫害,被除学籍。后漫游江南,在吴兴醉后落水而死。所作传奇尚有《回文锦》、《回龙院》、《闹高唐》等,均已不存。杂剧今存有《四婵娟》。另有诗集《稗畦集》《稗畦续集》和《啸月楼集》。今人章培恒编著《洪年谱》一书,对其生平记述甚详。

6. 洪姓的来源

一、寻根溯祖 1、为上古炎帝神农氏之后--共工的后代。共工本姓共氏,从黄帝时起就担任了治理天下水利的官职,被人们尊为水神。颛顼帝时,共工起兵争天下,后失败。传说他失败后一怒之下撞倒了西北方支撑天地的不周山。因此被逐出中原,共工氏为了不让自己的后代子孙忘记自己是水神,因此在姓的旁边加上三点水,因此称洪姓。
2、以国为姓。西周时,有人被封到共,建立共国,称为共伯。春秋时,共国被卫国所灭。共伯的后代就用国名“共”作为自己的姓氏。后来因为避仇改为洪姓。
3、为避讳改姓洪。如豫章宏氏,为避唐明皇忌讳,改姓洪。五代时参知政事刘弘昌、刘弘果二人,为避宋太祖之父赵弘殷之讳,遂改“弘”为“洪”,并改刘姓为洪姓。

二、郡望堂号 【堂号】 "双忠堂":宋代洪皓,以礼部侍郎的身份出使金国。金人扣留了他,他坚决不屈服。被扣15年中,他经常暗自派人向宋朝廷汇报金国的情况,人们把他比作苏武。他的儿子洪迈,又以翰林学士的身份出使金国,金人强迫他称"陪臣"(诸侯的大夫朝见天子,自称陪臣 ),他坚决拒绝,因此被金人拘留。他父子都为了祖国恪尽忠诚,人称"父子双忠"。 【郡望】郭煌郡:汉武帝元鼎六年置。在今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 宣城郡:晋时置郡。治所在宛陵(今安徽省定城)。 豫章郡:汉代将秦代的九江郡改为豫章郡。在今江西省南昌、九江一带。 三、历史名人 洪秀全:清朝人。1843年创立了农民革命组织"拜上帝会",自称是"天帝"次子。著有《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等。1851年,在广西桂县与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洪秀全称天王。太平天国十四年,洪秀全病逝,不久,天京陷落,起义失败。 洪 适:宋代名医。洪皓之子,少时聪慧。与弟洪遵、洪迈同中博学宏词科,时称"三洪"。以文章著称于时,好收藏金石拓本,并以据订正史传的讹误。 洪亮吉:清代学者兼文学家。乾隆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工篆书,著有《洪北江全集》。 洪咨夔:南宋诗人。嘉定进士,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 伏读我 朝会典首日宗人府以掌 皇族之属所以辨昭穆分亲疏凡 天潢宗派以 皇帝本支为宗室载黄册伯叔兄弟为觉罗载红册存者朱书殁者黑 每十年一修按册入牒日 玉牒若夫士庶之谱故自天子至于庶人莫不有谱谱也者愿不重哉 试以我洪氏受姓之谱论之洪氏乃共工之后也 考诸谱牒由来以久一日治水土有功于民益水为洪又日 避仇改洪然大抵以益水为洪者近是或日丹阳之洪以弘改洪 学士文安公序谱详之非共工之洪 也审矣余置勿论且以我嘉 应洪氏之谱言之其谱创于康熙丁末六年族之大高祖叔希琼 简生高祖叔协甫三公也修于乾隆丙辰元年胞曾祖叔经官 邦公也迄今七十余年族欲修者屡矣余因劝捐宗祠两至江右 丙寅初冬偕族弟名英抵宜黄峡石

7. 天下姓“洪”的是一家吗

洪姓起源参考之一
洪姓在大陆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在台湾位列百家姓第十五位。相传炎帝神农氏的后裔居住在黄河两岸,称为共工氏,是炎帝的传人。他性格刚烈而好战,传下来共工用头去撞不周山,使天空倾斜,天下大水泛滥的故事。而事实上共工氏善于治水,其首领被尊为水神,从黄帝时起就担任治理水利的官职。后来大禹治水时,共工氏却不予合作。大禹就聚集天下诸侯打败共工氏,并将他们流放到江南的蛮荒之地。共工氏为了避仇,就在共字边上加了个水字旁,称自己为洪氏。唐朝时候又有一支洪姓,因为唐高宗的太子叫李弘,天下姓弘的人为了避讳,便改为同音字洪,成为洪姓得另一支来源。在古代,洪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于敦煌。

参考资料:http://greatlove.blogchina.com/greatlove/1560754.html
回答者:卡索520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1-5 15:05

洪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零七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六。
寻根溯源
洪姓来源有六:
1、出自共工。据《元和姓纂》及《尚书》等所载,共工之后本姓共,后因避仇改洪姓。
2、共国之后所改。据《通志•氏族略》所载,西周有共国(故城在今河南辉县),子孙以国为氏,后加水成洪。
3、据《路史》所载,相传帝鸿(即轩辕氏)之后有洪姓。
4、周时扬侯国,因建都洪洞,又称洪洞国,子孙以国为氏。
5、避讳而改。据《百家姓考略》所载,豫章宏姓、常州弘姓为避唐明皇讳而改洪姓;据《姓源韵谱》所载,五代刘弘昌、刘弘果为避宋太祖之父讳而改洪姓。
6、出自他族改姓。清满洲八旗姓爱新觉罗氏、洪佳氏、宏义氏等后全部或部分改姓洪;裕固族克孜勒氏,汉姓为洪;清高丽人姓,凡四派,出南大门、得州、易州、开城府等地;今满、朝鲜、蒙古、壮、土家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共工。上古炎帝的后裔,黄帝时任水官。史书云:“共工,人面,蛇身,朱发。”是把共工神化的一种描绘。其活动中心应在黄河中游,近伊、洛流域。据古史记载,他曾与颛顼争为帝,怒而撞不周之山,使支持天的柱子被撞断,地的四角也裂开,所有这些神话般的描绘都是在说明炎黄两系争权斗争的激烈。为了怀念这位先人,遂有共姓。后因避仇,又因共工有水德,成洪姓,尊共工为洪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上古时期的共工,于四千二百年前被虞舜流放到幽州。洪姓形成后,直至汉代,主要是在其发祥地今河北、河南、辽宁一带发展繁衍。据《元和姓纂》所载,三国东吴庐江(今属安徽)太守洪矩是宣城人,唐代有“清河丞洪孝昌,代居舒州(今安徽舒城),状称矩后……”。由此可见,三国时期洪姓已有徙居安徽者。唐高宗总章年间,河南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随从陈氏父子戍闽的中原将士两次共约七千人、六十四姓,其中有洪姓落籍福建,这当是洪姓最早入闽者。唐玄宗时,豫章宏姓为避讳改姓洪,加之唐末世居徽州婺源(今属安徽)黄荆墩的洪姓为避战乱行徙于饶州乐平(今属江西)之东,凡七百余家,世代读书耕桑,逐渐昌盛为洪姓豫章郡望。《姓氏考略》说洪姓“望出敦煌、豫章、宣城”。望即郡望或地望,指魏晋至隋唐时每郡显贵的家族。这说明唐代及其以前,洪姓不仅称盛于安徽、江西,而且甘肃还有一支比较兴旺。常州洪姓由洪察而改,子子舆,孙经纶皆显贵于当朝,并沿袭洪姓未改。隋唐以后,洪姓称盛于皖赣一带。北宋初,江西乐平的一支洪姓入迁福建宁化,后又派分出两支,一迁广东海阳汤田,旋迁嘉应州;一迁丰顺布心,再迁梅县石坑玉坪(奉洪贵生为开派祖)。明初,山西洪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陕西、湖北、江苏等地。清代,南方各省含台湾、北方各省含甘肃、新疆皆有洪姓人居住。如今,洪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江苏、浙江等省为多,上述两省之洪姓约占全国汉族洪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六。
郡望堂号
洪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如下郡望:
1、宣城郡,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
2、豫章郡,治所在南昌(今江西省会);
3、敦煌郡,治所在敦煌(今属甘肃)。
堂号:“义居”、“招隐”、“平山”、“敦煌”等。
宗族特征
1、洪姓源起庞杂,虽源起脉落清晰,但时至今日已混沌难辨,成为中华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2、先秦至五代十国的漫长历史时期,见诸于史册之洪姓人物寥寥无几,纵有亦知名度不高。从宋代开始,入载史册之洪姓名人日盛,既有外交家、史学家、文学家、科学家、学者,又有农民起义军领袖等等,可谓人才济济。
名人精粹
洪子舆:江苏常州人,唐代大臣。睿宗时官至侍御史。洪皓: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宋代大臣、词人。政和进士。曾以礼部尚书之职出使金国,被扣十五年才被放回,有宋之苏武之美誉。后因与秦桧不合,被贬。他学识渊博,著有《帝王通要》、《松漠纪闻》、《鄱阳集》、《鄱阳词》。洪适:南宋大臣、词人,洪皓长子。绍兴年间举博学鸿词科,历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后乞休归居,以著述吟咏自娱,其词境清逸,风度潇洒。有《盘州集》、《盘州乐章》。洪迈:南宋大臣、史学家。洪适三弟。亦举博学鸿词科,累迁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翰林学士、龙图阁学士、端明殿学士。有《野处类藁》、《容斋随笔》、《夷坚志》等。二哥洪遵乃钱币学家,有《泉志》。洪炎:南昌人,黄庭坚外甥,南宋诗人。进士出身,累官至秘书少监。诗属江西派,有《西渡集》。洪咨夔:字舜俞,号平斋。临安於潜(今浙江临安西)人,南宋大臣、词人。嘉定进士,历任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后加端明殿学士。词学苏、辛,以淡雅见长。有《平斋词》、《平斋文集》、《春秋说》。洪升:字日方思,号稗畦。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朝剧作家、诗人。杂剧代表作为《长生殿》,现存还有《四婵娟》。另有诗集《稗畦集》、《稗畦续集》、《啸月楼集》。洪亮吉:阳湖(今江苏常州)人,清朝史学家、经学家、文学家。乾隆进士,任翰林院编修、贵州学政。一生著述颇丰,尤精于史学与地理沿革。有《春秋左传训诂》、《补三国晋书地理志》、《洪北江全集》等。洪秀全:广东花县人,太平天国运动领袖。一八五一年一月十一日在金田率众起义,建号太平天国,称天王。两年后定都南京,改称天京。杨韦内讧、石达开出走,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后在中外势力镇压下失败,一八六四年六月病死于孤城天京。洪仁王干:洪秀全族弟。太平天国后期重要领导人之一。一八五八年辗转到天京后,被封为干王,总理朝政。他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并写出《资政新篇》,主张向西方学习。天京沦陷后,辅佐幼主,以图恢复。后被俘于江西石城,不屈被杀。洪钧:江苏吴县人,清末外交官。同治年间中状元,历任提督江西学政、翰林院侍读学士等职。后出使俄、德、荷、奥诸国,官至兵部左侍郎。著有《元史译文证补》。著名交际花赛金花即为其妾。洪学智:安徽金寨人,中共高级将领。有勇有谋,抗美援朝时任志愿军副总司令,一九五五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上将军衔。

参考资料:http://www.cnbjx.com/Baijia_show.asp?id=97

热点内容
绿洲的主题曲 发布:2021-03-16 21:51:32 浏览:239
逃身连续剧 发布:2021-03-16 21:50:58 浏览:188
美味奇缘里的插曲 发布:2021-03-16 21:49:11 浏览:827
调查插曲 发布:2021-03-16 21:48:10 浏览:591
女英雄台词 发布:2021-03-16 21:47:36 浏览:458
加勒比女海盗3演员表 发布:2021-03-16 21:42:59 浏览:378
韩剧手机热播剧 发布:2021-03-16 21:42:12 浏览:791
好看又简单画的年画 发布:2021-03-16 21:41:54 浏览:4
哥斯拉大战金刚预告片 发布:2021-03-16 21:40:51 浏览:246
落叶影评 发布:2021-03-16 21:40:19 浏览:121